- 1.12 MB
- 89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总目录第一章概述一、历史背景和任务依据……………………………………………………………………71、历史背景……………………………………………………………………………………72、编制报告的依据……………………………………………………………………………7二、研究工作概况及范围……………………………………………………………………81、研究工作过程简述…………………………………………………………………………82、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简介…………………………………………………………………83、项目研究的范围……………………………………………………………………………9三、研究的主要结论…………………………………………………………………………91、建设理由……………………………………………………………………………………92、交通量发展预测……………………………………………………………………………113、建设规模及技术标准………………………………………………………………………124、工程实施方案………………………………………………………………………………125、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146、工期安排……………………………………………………………………………………147、经济评价……………………………………………………………………………………158、对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影响的评价和对策措施…………………………169、问题与建议………………………………………………………………………………16第二章现有公路的概况及问题一、现有公路交通运输状况………………………………………………………………191、公路网现状………………………………………………………………………………192、公路交通运输现状………………………………………………………………………213、汽车保有现状……………………………………………………………………………22二、现有公路技术状况及问题……………………………………………………………231、现有公路技术状况………………………………………………………………………232、适应程度分析……………………………………………………………………………233、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24三、本项目在综合运输网中的地位和作用………………………………………………261、在国内交通运输网中的地位和作用……………………………………………………262、促进本地区经济进一步开发和开放……………………………………………………273、是发展楠溪江旅游的需要………………………………………………………………274、是完善永嘉城市化发展的目标要求……………………………………………………28第三章交通量预测一、项目所在地区的经济特征………………………………………………………………3189
1、区域内产业的经济特征……………………………………………………………………312、地区交通综合运输结构及发展趋势………………………………………………………36二、经济结构特点与公路运输的关系………………………………………………………371、国民经济结构特点…………………………………………………………………………372、交通运输量指标与国民经济的关系……………………………………………………38三、公路交通量调查…………………………………………………………………………381、交通量调查方法、地点和时间……………………………………………………………392、调查数据统计……………………………………………………………393、历年交通量调查……………………………………………………………………………40四、交通量发展预测…………………………………………………………………………401、预测年限和特征年…………………………………………………………………………402、交通量预测方法……………………………………………………………………………413、未来经济发展趋势和分析…………………………………………………………………414、趋势型交通量预测…………………………………………………………………………435、诱增型交通量的推算………………………………………………………………………45第四章建设规模与标准一、通行能力分析……………………………………………………………………………48二、建设规模…………………………………………………………………………………49三、技术标准…………………………………………………………………………………491、路线设计标准……………………………………………………………………………492、隧道设计标准……………………………………………………………………………503、道路交叉标准……………………………………………………………………………52四、设计规范…………………………………………………………………………………52第五章建设条件与方案选择一、沿线地形、地质、地震、气象、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551、沿线地形和地貌…………………………………………………………………………552、区域地质概况……………………………………………………………………………553、水文地质…………………………………………………………………………………554、气象………………………………………………………………………………………565、水文概况…………………………………………………………………………………576、工程地质评价……………………………………………………………………………58二、筑路材料来源及运输条件………………………………………………………………581、路基填筑材料………………………………………………………………………………582、路面、隧道衬砌及其它结构物材料………………………………………………………59三、选线基本原则和路线方案的确定…………………………………………………601、选线基本原则……………………………………………………………………………602、路线方案概述…………………………………………………………………………6089
四、工程方案…………………………………………………………………………………611、路基方案……………………………………………………………………………………612、路面方案……………………………………………………………………………………613、隧道方案…………………………………………………………………………………62五、建设项目对环保的影响…………………………………………………………………621、项目在施工期间对环保的影响……………………………………………………………622、项目在营运期间对环保影响………………………………………………………………63第六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一、主要工程数量……………………………………………………………………………66二、建设用地和拆迁…………………………………………………………………………66三、投资估算…………………………………………………………………………………66四、资金筹措…………………………………………………………………………………67第七章建设安排及实施方案一、组织机构…………………………………………………………………………………69二、工程组织模式……………………………………………………………………………69三、工程建设安排……………………………………………………………………………69四、合理工期的确定…………………………………………………………………………701、制约工期的主要因素………………………………………………………………………702、缩短工期的对策……………………………………………………………………………70五、工程管理…………………………………………………………………………………701、质量管理…………………………………………………………………………………702、招投标管理………………………………………………………………………………713、施工管理…………………………………………………………………………………714、施工监理…………………………………………………………………………………71第八章经济评价一、经济评价的基本考虑……………………………………………………………………731、经济评价的依据和方法……………………………………………………………………732、经济评价指标………………………………………………………………………………733、有关参数的确定……………………………………………………………………………74二、国民经济评价……………………………………………………………………………751、行车里程和运行时间………………………………………………………………………752、运输成本……………………………………………………………………………………763、国民经济效益………………………………………………………………………………774、经济成本……………………………………………………………………………………805、国民经济评价结果…………………………………………………………………………816、国民经济敏感性分析………………………………………………………………………8289
三、分析和评估………………………………………………………………………………82第九章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影响评价一、项目概况…………………………………………………………………………………86二、资源需求…………………………………………………………………………………86三、对农业自然资源的影响分析……………………………………………………………861、土地资源利用与影响……………………………………………………………………862、水资源利用与影响………………………………………………………………………86四、综合评价和对策措施……………………………………………………………………87第十章问题与建议一、关于41国道施工的交通管理问题……………………………………………………90二、关于工程地质勘探问题…………………………………………………………………90三、关于对环境影响的评价问题……………………………………………………………9089
第一章概述一、历史背景和任务依据1、历史背景2、编制报告的依据二、研究工作概况及范围1、研究工作过程简述2、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简介3、项目研究的范围4、报告成果三、研究的主要结论1、建设理由(1)是41省道交通量迅速增长的需要(2)是完善永嘉县公路规划网建设的需要(3)是永嘉城市化发展的需要(4)带动旅游业发展的需要2、交通量发展预测3、建设规模及技术标准(1)技术标准(2)建设规模4、工程实施方案5、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89
6、工期安排7、经济评价8、对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影响的评价和对策措施9、问题与建议89
第一章概述一、历史背景和任务依据1、历史背景XX大桥位于XX市的西南约30km处的XX镇政府所在地,跨越飞云江,连接飞云江两岸村民交通。目前XX镇共有42个行政村,被飞云江分隔于两侧,其中江南有23个行政村共1.7万人口,江北19个行政村共1.4万人口.南岸村庄现基本有56省道穿过,而北岸村庄倚大山旁飞云江基本属于半岛境况,村民出入全部以渡口过渡解决.渡口出于安全考虑,只有白天过渡,夜晚停渡.由于渡口牌飞云江上,受飞云江洪水影响较大,年停渡(白天)约30天。又XX镇中学仅一所,在江南片平淡阳坑镇所在地,江北学生占全校学生的50%,平时为走读。因此本镇江北片区19个行政村落后的交通状况严重制约了该片区人民的经济发展,也影响江北片区学生的正常上学。为了本镇范围内两岸相通,早日使江北人民脱贫致富,建造一座越江大桥十分迫切。2、编制报告的依据(1)XX镇政府与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总公司(集团)南京分公司签订的合同书;(2)交通部1988年颁发的《水运、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及现行规范、规程和定额等;(1)XX市交通局编制的《XX市交通发展“十五”89
规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及《温州市公路水路交通建设规划2003-2010》;(1)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2)XX镇城镇发展规划及工农业园规划。二、研究工作概况及范围1、研究工作过程简述接受XX市平阳镇政府的委托后,我院立即成立了“XX市XX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编制组,开始调查收集项目有关资料。为了掌握本项目交通量情况,使交通量预测有较可靠的资料,我们在项目所在区域进行交通量调查,结合近年来56省道交通量观测站资料,进行适当的补充延伸,预测本项目设计交通量,作为确定建设规模和标准的依据。为使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做得更细更全面,对本项目特别是主体工程进行了必要的地质勘探和实地地质调查。并对本工程沿线区域国民经济发展、城镇建设规划、公路路网规划、建筑材料和料场分布与供应等方面也进行了充分调查。2、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简介(1)对现有公路的基本情况调查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建设本工程的必要性。(2)通过对运输和交通量的分析预测着重研究了项目所在地区的经济特征,运输结构特点及与公路运输的关系,结合2003年交通量调查分析,推测将来可能发生的交通量,从而论证工程建设的规模与标准。(3)按照工程所在地区的地形类别,选用设计标准及建设规模。(4)89
在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本项目的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环境、建筑材料的来源及运输条件等进行深入分析论证项目建设的技术可行性。(5)提出了推荐方案,按推荐方案的设计资料,计算工程数量及征迁用地,按部颁《公路工程概预算编制办法》进行工程估算。(6)按建设单位的工作安排,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结合以往工程的经验提出合理工期及实施方案。(7)对估算进行分析研究,作出国民经济评价,并进行了敏感性分析,论证项目建设的经济可行性。(8)根据工程所处位置及填、挖方等工程量,进行农业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影响的评价。(9)归纳提出本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建议。3、项目研究的范围本项目研究内容为XX市XX大桥工程:起点为56省道XX村西南侧附近,跨飞云江建一座400m长大桥,终点于上河头与塘岙村之间接乡村道路。全长850m。三、研究的主要结论1、建设理由生664人,而江北片学生有330人。该校为走读学校,因此江北学生每天均要过江往来,而渡口均在飞云江上,受天气影响很大,遇暴雨或台风天气,渡口停渡,全年约停渡30天,这样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上学及学校的正常上课。XX大桥的建设,将两岸人们的往来直接可在桥上通行,不受气候的影响,从根本上可解决两岸交通难的问题。因此,该桥的建设显行非常必要。89
2、撤渡建桥、消除安全隐患的需要XX镇两岸人民往来仅靠渡口过江,原有渡口10个,98年后合并为7个,渡口受自然气候影响很大,本地区每年的4月-9月为汛期,告别是7-9月份的台风期期间,遇台风江水暴涨,水流很急,严重威胁渡口的安全。XX大桥的建成,可撤消周边渡口,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沿江人民的生命安全。3、促进北岸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加入WTO后与世界经济的逐步接轨,我国与国际交流进一步扩大。温州,作为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最为成功、最具活力的城市,引起全国各地人民及至中央政府的重视。温州市委、市府乘“十六大”东风,为了更好地引导温州的经济发展,李强书记在市第九届党代会上提出“一港三城”的战略方针,特别强调要把温州落后地区的经济走上一个新台阶。而XX镇属于山区,四面环山,当地经济以农业收入为主,其他行业受交通的影响发展缓慢。江北片区背靠大山,面向飞云江,处于半岛状况,严重制约了本区域的经济发展。镇政府为了更好地贯彻温州市委、市府的发展农村经济精神,充分利用江北片山地经济及滩涂经济的优势,把江北建设成以农业、工业、旅游业并举的新农村,也迫切需要建造XX大桥。4、全镇统一规划的需要XX镇全为山区,为依江建村、镇,平地面积极少,目前江南镇政府所在地的平地已基本利用,为了发展XX镇的经济,把XX89
镇建设成一个经济强镇,必须扩大土地范围,把江北片的平地与江南片统一规划,为此,两岸交通需首先解决,建桥为不可缺少。5、加强江北对外联系的需要江北片有19个行政村,1.4万人口,劳动力丰富,可受交通限制,信息闭塞,与外界联系不够,使富余的劳动力得不到充分利用,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只有本大桥的建成,才能使江北片打开了大门,扩大了空间,进一步使江北乃至全镇的经济持续发展壮大。2、交通量发展预测根据交通量与永嘉县国民经济、公路运输量、汽车保有量等关系分析,交通量的增长与国民经济的增长有密切的关系,本报告采用回归分析法来预测将来的交通量。首先采用趋势外推与规划相结合的方法以龚珀资曲线方程(即S曲线)对趋势型国内生产总值进行预测,然后按弹性系数法建立交通量与国民经济的相关分析,依据永嘉县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来确定交通量的增长率,并以现状交通量调查交通量为基数,按“四阶段法”进行将来特征年交通量预测,预测年国内生产总值及诱增型(含趋势型)交通量如表1-1、表1-2所示。预测国内生产总值表1-1年份2001(实绩)20032005201020152020国内生产总值(亿元)73.7286.80106.43162.04222.67283.23增长倍数1.1771.2261.5231.3741.272增长率(%)8.4910.7258.7786.5614.929诱增型(含趋势型)交通量的预测表表1-2年份2003(实绩)2005201020152020交通量标准车(ved/d)12821527209626273168增长倍数1.1911.3731.2531.20689
增长率(%)9.146.544.623.833、建设规模及技术标准(1)技术标准根据交通量调查分析,本项目在2020年时折算交通量为3168辆(标准车)。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规定,采用平原微丘二级的设计标准,设计车速为60公里每小时,整体式路基宽度为12米,行车道宽度为9米,两侧土路肩宽度为2X1.5米。隧道建筑界限分别为行车道宽度W=9.0米,两侧人行道各0.75米,净高H=5米。(2)建设规模永嘉上塘镇浦东隧道工程起点为41省道永嘉87啤酒厂厂房正门附近,在石介下新建一座长473米隧道,上塘侧出洞口为规划中的上塘镇环城北路起点,然后沿着环城北路,终点为上塘镇环城北路与环城西路交叉处。路线全长为2.003公里。其中整体式隧道1座,长473m,涵洞2道;路基工程长1.53km,路基填方7.27km3,挖方31.462km3,排水防护工程1.65km3;路面工程1.445km2;平面交叉5处;征用土地18.0亩,拆迁房屋200m2.4、工程实施方案(1)路线方案本工程连接41省道仙清线与上塘镇环城西路两条道路,主体工程是隧道工程。与原有路线相比较,本项目建成后将比老路缩短0.3公里,路线详见《图表篇》中路线平面图。由于本工程线路较短,仅2.003km,而且其中0.8km路段是利用现有的环城北路,新建仅1.2km,89
上塘侧接线为环城北路,路线起终点及走向已按上塘镇总体规划固定,隧道出洞后直接与环城北路相接,故隧道出洞口位置已固定,按隧道垂直穿越山体,确定隧道轴线,隧道进洞口位置亦已基本固定,加上起点为永嘉87啤酒厂及石介下所地形限制,与41省道平交位置也已基本固定,因此,本项目线路控制点已基本确定,故本工可对本项目路线方案就不作比较,仅将推荐方案列出。推荐方案路线的起点为41省道永嘉87啤酒厂厂房正门附近,在石介下新建一座长473米隧道,上塘侧出洞口为规划中的上塘镇环城北路起点,然后沿着环城北路,终点为上塘镇环城北路与环城西路交叉处。路线全长为2.003公里(2)路基方案本项目位于多雨地区,路基设计应加强排水设计,采取拦截、分散处理的原则,设置防冲刷、防渗漏和有利于水土保持并和当地农田灌溉系统相协调的综合排水设施及防护工程。(3)、路面方案1)设计原则路面设计按照地因制宜,选材合理,技术可靠,施工方便,造价便宜,社会效益好,便于养护,使用寿命长的原则进行设计。2)路面面层类型确定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均可用于本路段路面面层。本工程上塘侧接线为上塘镇环城北路,基本已按水泥混凝土面层进行施工,考虑到整个工程统一协调,本项目统一采用水泥混凝土面层。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结构层厚度如下:22cm砼面层15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水泥剂量5%)10cm级配碎石垫层89
隧道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为22厘米水泥混凝土,下设6~11厘米厚15号贫混凝土整平层。(4)隧道方案本项目推荐方案整体式隧道1座,长473米。隧道横断面为单圆弧拱式,宽度按10.50米设计,其中行车道宽9.0米。具体见隧道标准横断面总体布置图,宽度按10.5米控制。洞内采用锚喷复合衬砌,洞内设置照明设施和必要的消防器具。从CO的含量及烟雾含量考虑,不必设置通风设施。隧道内设置综合防排水系统。5、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本工程推荐方案估算造价为1419.88万元,平均每公里造价709.94万元,共需人工12万工日,木材90m3,水泥5059t,钢材1696t,石油沥青210t。本项目业主由是永嘉县人民政府筹建的建设指挥部,在征求业主的意见后,按照推荐方案资金筹措计划如下:(1)由永嘉县政府与沿线地方政府筹资项目资本426.0万元,占总投资的30%。(2)其余部分向上级交通主管部门申请建设资金补助共993.88万元,占总投资的70%。6、工期安排本项目前期工作(含“工可”批复)及初步设计计划于2003年5月完成。2003年5月底完成施工图设计文件和招投标工作。可于2003年7月开工建设,争取2004年7月建设成通车,施工工期12个月。89
7、经济评价国民经济评价是以建设项目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为评价角度。本报告采用“有”、“无”比较法计算项目的经济效益,即对有此项目及无此项目时的各项费用和效益进行比较,从而求得新建设项目的费用和效益。本报告国民经济效益主要对运输费用节约、运输时间节约、事故费用减少以及老路减少拥挤等几个方面效益进行定量分析,营运期累计效益5299万元,累计效益现值1646万元。本项目国民经济投资成本1209.7万元,占该工程总投资的85.2%。本工程建成后,按交通部公规院《公路技术经济指标》(第二次修订本)的养护管理费用模型计算,常规养护管理费为每年6.66万元。每隔八年安排一次大修,每次大修费用为38.58万元。根据上述对本项目的国民经济成本和效益分析,得到国民经济评价结果:经济净现值(Is=12%)EVPV=522万元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29.92%经济效益成本比EBCR=1.46经济投资回收期N=10.7年显然,经济净现值大于零,经济内部收益率大于国家规定的社会折现率(12%),经济效益费用比大于1,根据敏感性分析结果,本项目承受投资风险的能力较强,只有在效益降低20%、费用增加20%这一对项目影响最大的不利因素出现时,国民经济各评价指标才未达到衡量值,因此,从敏感性分析角度看,本项目亦是基本可行的。89
8、对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影响的评价和对策措施建设本项目需占用部分农田和山地,减少农业耕作面积和山体绿色植被,对农业资源产生一定影响,如粮食、经济作物减产,减少农业收入;山体植被的破坏,增加了水土的流失作用,可能导致河沟淤积、山体表土植被滑移、坍塌现象等。上述问题可以通过下列措施予以补偿:(1)设计选线时除尽量做到少占良田,并按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开垦荒地,改造土地以弥补被使用的土地。(1)路堑地段,砌筑护坡或种植草皮以稳定山体防止水土流失。(2)跨越河渠的桥涵,尽量不压缩过水断面,使泄洪、排灌通畅。(4)施工中或运营期间的污水排放,设有自成系统的边沟,污水处理装置或施工临时的泥浆池、驳船,处理日常污水,以减少对周围农田、生活水源的影响。9、问题与建议(1)关于施工时104国道施工的交通管理问题本工程起点处与41省道交叉,而目前41省道石介下段的日交通量在3498辆左右,而且还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因此如何做到施工、交通两不误,是本工程应重视的问题。施工单位应努力做到文明安全施工,以保证41省道的畅通。(2)关于工程地质勘探问题89
由于本工程主体工程为隧道工程,隧道长度较长,且结构复杂,对地质要求较高,建议在初步设计阶段对沿线地质特别是隧道围岩地质进行详细钻探和勘察,以便确定隧道位置和高程,保证设计方案的可靠性以及合理性。(3)关于对环境影响的评价问题“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本项目的建设不可避免的对环境要造成影响。建议建设单位及早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环境影响评估,以便加快项目进度。建议选择有经验的施工队伍,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合理处置废方,防止水土流失和水体污染,使公路与周围自然景观协调一致。第二章现有公路的概况及问题89
一、现有公路交通运输概况1、公路网现状1.1温州市公路网现状1.2XX市公路网现状1.3拟建工程在公路运输网中的地位和作用2、公路交通运输现状3、汽车保有现状二、现有公路技术状况及存在问题1、现有公路技术状况2、适应程度分析3、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1)公路交通量增长过快(2)现有公路标准低(3)公路交通事故严重,抗灾害能力低4、是完善永嘉城市化发展的目标要求第二章现有公路的概况及问题一、现有公路交通运输概况89
1、公路网现状1.1温州市公路网现状到2001年末,全省公路总里程44005公里,其中国道(含国道主干线)2439公里,省道5195公里,县乡道路35459公里,专用道912公里。高速公路774公里,一级公路1849公里,二级公路5682公里,二级以上公路里程占公路总里程的18.9%。公路网密度为43公里/百平方公里。目前基本达到乡乡镇镇通公路公路网,通村率为86.1%。温州市以甬台温高速公路和金丽温高速公路为骨架,区内公路网以330、104、56、57、41等国省道为干线,以沟通县乡的公路为网络,到2001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为5177.1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4.23公里,一级公路116.53公里,二级公路449.28公里,三级公路717.61公里,四级公路3626.97公里,等外公路192.57公里。甬台温高速公路自乐清湖雾街入境,经乐清市雁荡、清江、南岳、乐成、柳市、北白象及盘石各镇,傍永嘉县乌牛、穿过七都岛,由温州大桥跨越瓯江,过温州市区龙湾、南白象,经过XX市罗凤镇和飞云镇,到平阳县宋桥镇、昆阳镇和钱仓镇,傍苍南县的灵溪镇后,至桥墩镇分水关出境,境内长124公里;其中沟通瓯江两岸的温州大桥已于1998年建成通车,乐清段、瓯海段、XX段、平阳段、苍南段等相继于2002年底与2003年底已建成通车。金丽温高速公路从永嘉县的桥头镇入境,在梅岙跨瓯江后,过鹿城区双屿、瓯海区郭溪、娄桥,至南白象与甬台温高速公路汇合,境内长36公里,在南白象设枢纽互通。104国道在温州市境内全长为231公里,89
相对全省的公路状况来看,温州市的交通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在公路建设方面,一是数量少、密度低,每百平方公里的公路里程数仅43.9公里,每万人拥有公里里程数仅为7.01公里,全市现有公路状况见表2-1。二是公路等级低、质量差,二级以上公路占12.3%,三、四级公路占83.9%,等外公路仍占3.7%的比例;高级、次高级路面仅占总里程的54.49%。三是道路通行能力不足,穿镇路段多,路侧市场多,抗灾能力低;四是混合交通严重,机动车、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相互干扰,交通秩序混乱,交通事故多。五是断头路多,联网率低。温州市公路现状况表2-1公路里程数(km)5177.19高级、次高级路面里程数(km)2821.07高、次路面铺筑率(%)54.49每百平方公里公路数(km/100km2)43.9每万人拥有公路公里数(km/万人)7.011.2XX市公路网现状截止2002年底,XX市上等级公路通车总里程达518.30km。现有国道2条(即010国道、104国道),计30.32km;省道2条(即230省道、330省道),计91.01km;县乡道总里程396.97km。XX市现有公路网基本情况见表2-2。XX市现有公路网基本情况表单位:km表2-2类型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小计比重(%)高速11.68211.6822.25一级5.2205.2201.0189
二级13.4147.44928.2471.250.3109.71三级39.32281.73129.16150.23329.98四级44.235130.382126.236300.85358.05小计30.31691.006240.360156.616518.298100比重(%)5.8517.5646.3730.22100资料来源:XX市公路管理段从XX市公路网现状上分析,其一,XX市公路网明显偏重于东部平原区。已建的高速公路如104国道改建工程、甬台温高速公路等均分布于东部地区,这与该地区社会经济比较发达是密切相关的。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XX市中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仍然比较落后,当地人民群众有很强的致富愿望。从图上分析,XX市路网结构与整个温州市统一,即主要交通和公路方向均是南北走向,但XX市地地理上是呈东西走向,这对XX市经济平衡发展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其二,虽然公路网密度较高,但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公路等级太低,服务水平较差,已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和交通量增长的要求;其三,公路忙闲不均。如104国道上金观测站2000年交通量达22209辆/日;而瑞枫公路泽西观测站交通量仅为1231辆/日,不到104国道的6%。XX市公路网有以下几个特点:1.公路网密度相对较密XX市公路网密度至2002年已达0.4078km/km2,高于浙江省的平均水平,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按人口数量为4.6km/万人,按车辆数量为60.56km/万辆,均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2、等级结构不合理,等级偏低XX89
市公路网中国、省、县乡道的结构比2002年为5.85、17.56、76.59,等级高的道路偏少,以县乡道路为主,服务水平差,砂石路面占的比重大,既有的水泥、沥青路面破损较重,多数路段超龄服役,年久失修,影响车辆行使。3、公路供需严重失衡由于技术等级低,全市公路网技术等级为3.4,国省道干级公路网的技术等级为1.8级,公路网虽密集但等级不高,通行能力有限。根据104国道XX段观测站资料,路段严重超负荷,服务水平低下,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已不适应XX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1.3拟建工程在公路运输网中的地位和作用XX市XX大桥工程主要承担飞云江两岸交通流,同时也承担新老56省道交通的平衡作用,对改善飞云江两岸交通,特别是改善XX镇人民的交通起到积极作用,目前XX镇有42个行政村,其中江南片区23个,江北片区19个,两岸人民往来非常不便。因此,该桥的建设将对XX镇起到纽带作用。2、公路交通运输现状XX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处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密集带和对外开放的前沿。是温州市的南大门,是温州市向中等城市发展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东地区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民经济的继续增长。改革开放后,XX市的交通建设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八五”、“九五”以来,道路交通建设作为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全市的交通建设每年都上一个新台阶。但近几年来交通量增长很快,虽然相继改造了104国道XX段、建成甬台温高速XX段、56省道、瑞枫公路与高桐公路XX89
段等均在改造建设中。但目前还远不能适应交通量的发展需要。特别是飞云江大桥与高楼飞云江大桥3座大桥承担南北交通流动,较之永加县楠溪江上每乡镇至少一座大桥,甚至一村建一座大桥,密度显然不够。两岸交通难问题,越益显示严重制约差两岸经济的发展。2001年XX市全社会完成旅客运输量1910万人次,旅客周转量80324万人公里,其中公路客运量和周转量分别为1908万人次和80284万人公里,两项指标分别比上一年增加38.0%和76.7%;全社会完成货物运输量736万吨,货物周转量61682万吨公里,其中公路货运量和周转量分别为671万吨和57960万吨公里,两项指标分别比上一年增加85.8%和3.83倍。由于公路运输机动灵活,门对门服务方便快捷、运输质量高、货物损耗少小等优点,故公路运输在本地区这一社会地理位置和在这一特定的工业结构中具有不可取代的优势,仅2001年,公路客货运量占全社会客货运量分别为99.9%和91.1%,XX市近年来公路客货运量见表2-3。XX市公路客货运情况表表2-3年份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客运量(万人次)4692117140814231315146013821908旅客周转量(万人次)2363945363405854088539111573874541280284货运量(万元)227123239196177200361671货运周转量(万吨公里)3822724100199771468912023205611199457960从表中可以发现2001年客货运量有大幅度的增加,说明公路运输潜力开始发挥作用。3、汽车保有现状随着商品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满足不断发展的社会运输要求,汽车拥有量增长很快。XX市汽车拥有量由19989
6年的5034多辆增至2001年的1.27万辆,平均每年递增20.4%,其中客车年递增35.5%,货车年递增9.9%,详见下表2-4。从上述的增长速度来看,客车以比较高的比例增长,说明汽车作为代步工具是大势所趋。XX市汽车拥有量情况表表2-4车类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年均递增率(%)客车15891902241743645403726035.5货车3445515655215172580155219.9合计5034705879389536112041278120.4二、现有公路技术状况及存在问题1、现有公路技术状况目前,XX公路运输主干道为104国道、56省道、瑞枫省道。但国道线、省道线的技术改造相对滞后于周边县市,交通条件较落后。特别是56省道XX路段,线型标准低,纵坡起伏大,道路仅7.0米宽,设计行车时速低,受地形条件限制,改造较为困难。2、适应程度分析根据对56省道的分析,目前平阳路段的日交通量达3500辆/昼夜之多,交通非常拥挤,时常阻车,已不适应该区域国民经济和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需要。北岸新56省是下在建设中,据取预测:北岸交通量也将较大,为使XX片区的经济快速发展急需修建一座跨江大桥。完善东区的交通网络。3、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XX市现有公路已不能适应交通运输的要求,运能和运量的矛盾十分突出,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公路交通量增长过快89
为满足不断发展的社会运输需求,机动车拥有量增加很快,大大超过了公路发展速度,中心城市与乡镇之间的交往更加密切,运输结构也不断的调整,使商品调运的批次增多,促使公路交通大量增加。XX市飞云江沿岸发达地区一改过去单一农业生产的经济结构,乡镇和个体企业发展迅速。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使得产品和原材料的大进大出,其中多数由汽车运输承担,并向干线公路集中,使干线公路交通量急剧增加。据了解,2000年XX市浙CF车牌号已不够用,开始发第二个浙CM车牌号,仅仅两年XX市车牌已增为CN、CS、CX。说明这几年XX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由于车辆的激增,势必引起干线交通量的迅速增长,而新道路建设和老路改造的速度远远不能满足交通量的增长速度。(2)现有公路标准低本市现有公路技术标准都比较低,境内除高速公路与104国道外,没有二级以上公路,二级公路占8.6%,三级路占11.6%,四级及等外公路占79.8%。同时路线所经地区人口众多,村镇密集,混合交通量大,横向干扰严重,行车也很不安全,公路处于严重超负荷状态。(3)公路交通事故严重,抗灾害能力低由于公路标准低,交通量增长过快,混合交通严重,摩托车、自行车、手拉车和汽车抢道行驶,造成横向干扰大,公路服务水平低,管理困难等主要原因,导致公路交通事故十分频繁、造成经济和生命财产损失较大。2、促进本地区经济进一步开发和开放89
公路运输具有灵活和门到门的优点,公路等级的提高,意味着通行能力的提高,使车辆营运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充分体现出车辆运营成本的降低和社会效益显著提高的优越性。可以改变本项目沿线地区当前交通滞后和现有公路不适应的状况,打破永嘉县长期以来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局面;可以解决公路交通运输严重制约经济发展的现状,从而改善本地区的投资环境,为永嘉县2003年跨入经济强县行列,2008年撤县建市创造有利的条件。3、是发展楠溪江旅游的需要楠溪江风景区于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0年旅游人数50多万人次,大大低于风景区的容量要求(1064万人次),说明楠溪江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而本工程的建成缩短了温州、金华等方向通往楠溪江的距离。直接为景区开发提供了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而且还会吸引本省其他地区和外省的旅客到楠溪江国家级风景区度假旅游,促进多渠道吸引资金开发旅游资源,把旅游资源的优势转化为经济、产业的优势,实现旅游产业经营多元化,同时对提高景区的知名度也有积极的意义。4、是完善永嘉城市化发展的目标要求上塘镇是永嘉县县城,是全县政治、文化中心,根据永嘉县城市化的奋斗目标,依托温州城市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地理和资源优势,实现“三带”战略和“三步走”目标,力争在2010年城镇化水平达50%以上。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加快城镇联网,构筑中心城区与片区城镇之间“半小时经济圈”89
。形成大集聚、远辐射的永嘉中心城区,从而也大大改善了上塘镇的投资环境。第三章交通量预测一、项目所在地区的经济特征1、区域内产业的经济特征(1)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和人口(2)社会经济现状(3)社会经济发展规划(4)区域内旅游资源89
2、地区交通综合运输结构及发展趋势(1)公路网发展规划(2)水运现状和发展规划二、经济结构特点与公路运输的关系1、国民经济结构特点2、交通运输量指标与国民经济的关系三、公路交通量调查1、交通量调查方法、地点和时间2、调查数据统计3、历年交通量调查四、交通量发展预测1、预测年限和特征年2、交通量预测方法3、未来经济发展趋势预测和分析4、趋势型交通量预测(1)回归分析(2)弹性系数分析(3)趋势型预测交通量5、诱增型交通量的推算89
第三章交通量的预测一、项目所在地区的经济特征1、区域内产业的经济特征(1)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和人口温州市是全国14个沿海对外开放港口城市之一,于浙江省东南沿海,邻福建省,面积80737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11784平方公里,下辖三区、二市、六县,1999年年末全市总人口713.21万人。89
永嘉县隶属于温州市,地理座标为东经120°19′~120°59′、北纬27°58′~28°36′。东与乐清相接,南与温州市区隔江相望,西部与丽水市的青田、缙云相连,北与台州市仙居接壤,东北与台州市黄岩区交界。永嘉县的行政区划如图3-1,县域南北长69.5公里,东西宽61.3公里,总面积约2698平方公里,置14个建制镇、28个行政乡,县政府设在上塘镇。2000年年末全县总人口90.26万人,平均每平方公里335人。历年年末的人口总数见图3-2。(1)社会经济现状永嘉县四面环山,温暖湿润,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暖春早,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8.2℃。现有耕地面积20.8千公顷,以种植水稻为主,一年稻三熟;山地丘陵占县域面积的85.8%,森林覆盖率达70%;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该县经济作物有茶叶、蚕桑、板栗、瓜果等,乌牛早茶、澄田杨梅、东皋红柿、楠溪香柚、碧莲板栗、竹丝画帘、钮扣、饰品等是永嘉的名优特产。2000年全县农业总产值6.86亿元(当年份),粮食作物插种面积33963公顷,粮食总产量为15万吨,比上年减少7.3%;蔬菜总产量为8.36万吨,比上年增长23.5%;茶叶总产量为232吨,比上年减少15.3%;水果总产量21485吨,比上年增长15.3%。2000年渔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水产品总产量3095吨,比上年增长4.3%89
,其中海水产品产量89吨,比上年减少0.8%,淡水产品产量3006吨,比上年增长4.5%,渔业产值3577万元。钮扣、拉链、五金、机械、鞋革、服装、文教玩具、精细化工等行业是该县主要工业产品,其中桥头钮扣市场是温州市经济发源地之一,为全国著名的轻工业品市场。2000年全县工业总产值136.45亿元(当年价),比上年增长17.6%,工业增加值34.53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生产快速提升,全县148家工业企业年完成总产值33.14亿元,按同口径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4.5%,销售产值32.14亿元,增长27.9%,工业产品产销率97%,工业经济效益考核列全市第四位。2000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继续回落,全社会完成投资额17.9亿元,比上年增长5.2%。重点工程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年安排重点建设项目47个,当年完成投资6.33亿元,比上年增长15%。2000年全县拥有商品市场49个,其中成交额超过2亿元的有1个,桥头钮扣批发市场等闻名省内外。全年城乡集贸市场成交额23.27亿元,比上年增长7.5%,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60亿元,比上年增长10.9%,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1.1%。对外经济贸易高速增长,全年实现外贸出口总额11.45亿元,比上年增长31%,年内自营出生产企业6家,自营出口总额83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4.2%。全县新批合同利用外资项目6个,总投资2488万美元。全县2000年度工农业生产总值达143.31亿元,比上年增长19.43%89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5.69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名列温州11个市(县、区)的第七位。三次产业结构为6.3:62.1:31.6;1999年外贸出口供货值8.76亿元,比上年增长20.7%,其中钮扣拉链业出口总额2.29亿元,增长20.45%。2000年财政收入4.13亿元,比上年增长25.8%,地方财政收入2.35亿元,比上年增长25.5%,财政总支出2.99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49.4亿元,比上年增长33.1%,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9.09亿元,比年初增加4.49亿元,增长率31.7%。全县农民人均收入3280元,扣除物价因素比上年增长6.2%。永嘉县历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工农业总产值情况图3-3。永嘉县历年国民经济发展情况如下表3-1:永嘉县历年国民经济发展概况表表3-1年份国民生产总值(亿元)其中:第三产业(亿元)预算内财政收入(万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亿元)出口总值(万元)年未人口(万人)土域面积(平方公里)19907.5758782.89169780.92269819918.122.2168123.12253181.562698199210.602.5591906.34726182.232698199314.713.61169255.601542782.852698199423.752698199531.889.732018310.151200084.122698199640.4912.542291116.352600084.752698199747.5415.072580018.346513985.502698199853.0516.792968318.587550087.43269889
199958.1218.593282021.288760088.072698200065.6920.754128623.6011450090.262698200173.7323.285558627.2913850089.582674(3)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根据永嘉县“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规划基本思路(征求意见稿),永嘉县“十五”时期预期目标,GDP年均增长10.5%,人均GDP达到11600元,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4.6:61.1:34.3,财政收入年均增长9%,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农民人均收入达到6000元,城市化水平达到40%以上。2015年的战略目标是,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教育水平、人民生活质量、国民素质等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建立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成初具现代化水平的县级市,大部分地区基本实现现代化。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要全面组织实施“沿江金色工业经济带”、“沿溪绿色旅游风光带”和“沿山特色资源开发带”这三带战略,调整优化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步伐。(4)区域内旅游资源温州市境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海上名山,寰中决胜”的雁荡山,位于乐清东北,距永嘉城93公里,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也是浙江省十佳旅游胜地;省级风景名胜区中雁荡山,位于乐清西南,与永嘉相邻,以洞著称,更兼有雄奇和清幽之长;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南雁荡山,位于平阳西南,距永嘉约85公里,景观以峰、洞、岩、瀑见胜;楠溪江风景区于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永嘉县北部,景区面积约625平方公里,占全县国土面积的23%,包括80089
多个景点,有道教“七十六福地”之一的陶公洞,落差121米的百丈瀑,三十六滩、七十二湾的楠溪江,真可为“千岩景秀、万壑争流”被省人民政府定为首批开发风景区之一;位于泰顺境内的承天氡泉,距永嘉县160公里,四周群山环抱,云雾缭绕,灵泉飞瀑、景色秀丽,是游览和疗养胜地。楠溪江风景旅游人气逐年兴旺,从1990年的6.3万人次,到2000年上升至52.3万人次,年均递增23.6%。境内秀美的名胜蕴育出众多的名人古迹,有新石器时期古文化遗址、古窑址群、古墓葬、石刻、革命纪念地等文物古迹80余处,分布在楠溪江沿岸和瓯江北岸,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个,市级保护单位46个。名人轶事有廊下朱直清、方巷的李驸马、黄田的王允初、王致远,芙蓉的陈虞之、花旦的朱墨瞿、蓬溪的谢延循、下嵊的胡荣铨等。有苍坡村、芙蓉村、渠口村等多个古村落。根据永嘉县“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规划,以建设旅游经济大县为目标,依托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形成沿溪绿色旅游风光带,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永嘉县的支柱产业。制定和完善楠溪江旅游网络规划、景区详细规划和控制性规划,加强景区的环境和自然景观的保护,加强楠溪江古村落和文物的保护,推出一批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具有较强吸引力和缩短旅游淡季的重点旅游项目。加快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旅游区的对外交通,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实施“文化楠溪江战略”,利用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来塑造和宣传永嘉县旅游形象,反过来提高永嘉县的知名度。2、地区交通综合运输结构及发展趋势89
2000年永嘉拥有运输汽车11204辆,比上年增长17.5%,其中客车5403辆,比上年增长23.8%。全行业完成客运量达2666万人次,其中公路运输占99%;旅客周转量49261万人公里,其中公路运输约占99%;完成货运量404万吨,其中公路运输占76%;货运周转量118930万吨公里,其中公路占57%;完成港口吞吐量11.2万吨。显然公路运输在全行业综合运输服务中占绝对主导地位。(1)公路网发展规划永嘉县公路网发展规划的基本方案为:建立公路、水运等各种运输方式相协调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以县城为中心,形成近期“两小时公路交通圈”,远期“90分钟公路交通圈”,远景“1小时公路交通圈”。结合永嘉县域“三带”经济发展战略和城镇发展特点,在规划期内形成环形放对路网布局,并与温州市区,高速公路出入口、铁路和主要港口场站等有良好的衔接。由330国道东南段,104国道东北段,仙清线南段,昆阳公路、徐岙公路和永缙线东段组成高等级环路,由金丽温高速公路,330国道、104国道、仙清线、永缙线北段组成八条放射线共同加强经济环带与外界交流。重点建设金丽温高速公路和改建104国道、330国道。以高速公路、国道线为骨架、沟通县乡公路网、充分发挥公路干线和网络总体功能,程度通车度和通达度。(2)水运现状和发展规划永嘉县主要对外水运的码头是永嘉港,89
位于瓯江北岸,楠溪江支流汇入处,据所在的区域特点分为瓯北港区、清水埠港区、乌牛港区,其中清水埠港区目前的客货运吞吐量为最大。永嘉县的港口建设已纳入温州市港口码头的总体布局和建设,在充分利用永嘉港现有的港口资源的同时,积极改善建港条件,提高进港航道的畅通,扩大港口陆域和改善集疏运系统,以增强港口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服务功能,发挥永嘉港在温州港口的骨干作用。二、经济结构特点与公路运输的关系1、国民经济结构特点温州是浙江省经济较发达的地市之一,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地区经济以跳跃式发展,尤其是小商品经济在浙江省乃至全国始终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多年来永嘉县的经济在温州十一县(市、区)中排列第七,从永嘉县的工农业产值构成看,2000年工业产值占95.25%,全县小规模及个体企业6289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03.34亿元,占全部工业产值的75.71%。2、交通运输量指标与国民经济的关系该区域原材料相当贫乏,均需从外地调入,与轻工业产品外运构成物质交流频繁的运输结构特点。这种交流以公路运输和水上运输为主,其中公路承担物资运量的75.5%,公路客运量占99.66%。同时,随着商品经济的飞速增长,人员流动更加频繁,公路运输量也相应增长,从而引发交通量的增长。表3-3为永嘉县历年国内生产总值、41省道石介下交通量、永嘉县汽车保有量和交通运输量的关系表。历年永嘉县国民经济发展与公路运输指标关系比较表表3-3指标年份汽车保有量(辆)工农业产值(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公路客货运输量汽车交通量(石介下)(veh/d)客运量(万人)货运量(万吨)89
199010.527.57199113.198.1210881992112518.8410.6165623015731993143129.0814.71202218118331994137445.4823.7546922721491995216960.2831.88211712324561996503474.7740.49140823925681997705890.3647.541423196227819987938104.8653.051315177257219999536119.9958.1214602002805200011204143.3165.6913823613224200112781163.573.7219086713144年均增长(%)31.028.3222.91.512.611.2三、公路交通量调查为了掌握本项目的交通需求,为交通量的预测提供可靠的资料,为项目立项及制定建设规模和标准提供必要的依据,对本项目所在区域进行了交通量调查。交通量调查包括二个内容,其一是对现有41省道历年交通流量的统计,第二是收集2003年上塘环城西路路口及41省道石介下的交通量调查资料。1、交通量调查方法、地点和时间本次交通量调查采用逐辆计数的方法进行,调查内容为:●车种-分小型货车、中型货车、大型货车、小型客车、大中型客车、拖挂车、集装车、拖拉机等七种车型;●出发地和目的地-永嘉县区域内以重要城镇为单元,市域外以县、市、地及片部为单元;●车辆属性-分专业运输和社会运输89
●通过时间-以小时为单位。该次交通量调查在上塘环城西路路口设1个调查点,41省道石介下处设1个调查点,计2个调查断面。调查时间为2003年3月16日,上午9:00至次日9:00,进行24小时交通量调查,在交通量调查的同时对通过相应调查断面的交通量进行观测记录,实测各断面单向混合交通量样本数如下:交通量观测记录表3-4调查点上塘-沙头沙头-上塘重方向系数高峰小时交通量环城西路路口6536290.50710.159调查点上塘-沙头沙头-上塘重方向系数高峰小时交通量石介下177217260.50670.0922、调查数据统计统计截面分车型交通量表3-5观测点名称方向小型货车中型货车大型货车小型客车大型客车拖挂车集装箱汽车合计拖拉机混合折算环城西路路口沙头-上塘131961667243306263629上塘-沙头141922069647206512653石介下沙头-上塘299185991672280160172331726上塘-沙头31318111316962831901767517723、历年交通量调查历年交通量主要调查现有41省道永嘉段,范围内有沙头交通量观测站,各年各车种的交通量情况分别如表3-6所示。41省道(沙头站)历年交通量调查数据表表3-6观测站名称年份小型货车中型货车大型货车小型客车大型客车拖挂车集装箱标准折算沙头1991520239404294818010881992866.52873860445220157319939993294171968231183389
199410313676684922225021491995123341120968272231245619961239453299973181822568199783652016870441181227819983934032922575861922572199937834528273766314128052000447382263032827171322420015383953236633191813144四、交通量发展预测1、预测年限和特征年根据交通部颁发《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的规定,预测年限为公路建成后15年,结合项目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本项目预测交通量的特征年定为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2003年为交通量预测的现状年。2、交通量预测方法⑴自然增长的趋势型交通量,采用四阶段推算法。⑵诱增型增长的交通量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预测。本报告交通量预测采用目前国内常用的“四阶段法”,四阶段分别为经济分析、交通量产生和吸引、交通分布及交通分配。根据有关资料分析,交通量的增长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特别是与相应区域内的国内生产总值有着较高的相关性。本报告采取按历年国内生产总值与交通量的关系建立模型,结合本地区规划国内生产总值发展速度,来预测将来交通量,并以目前调查交通量为基数,进行将来交通量分析。因本项目范围较少,对铁路、水运和航空运输几乎没有影响,故转移交通量不作专门计算。预测将来交通量分趋势(即正常增长)交通量和诱增交通量。89
3、未来经济发展趋势预测和分析根据项目所在区域历年的经济发展情况,结合本区域未来经济发展规划,采用趋势外推与规划相结合的方法,对趋势型国内生产总值进行预测,本报告将调查到的永嘉县社会经济指标中历年国内生产总值、“九五”及2010年远景规划的相应指标,并以此作为项目所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预测的依据。经多种模型分析,确定以龚珀资曲线方程,即S曲线建立预测模型:E=K×AB(t-t0)式中E——工农业生产(亿元);t——时间序列(年份),如2000表示2000年;t0——回归基年,本项目采用1980年;K、A、B——均为回归系数。按照以上模型对永嘉县的国内生产总值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回归系数结果为:K=597.54A=0.00094B=0.9456851,相关系数为0.9988,离差系数为4.88%,相对误差为18.62%,说明回归基本可信,如图3-11所示。按照以上模型得到特征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各年段的增长率,如下表3-7,回归预测所得未来国内生产总值,近期略小于实绩值,远期与规划值接近。预测国内生产总值表3-7年份2001(实绩)20032005201020152020国内生产总值(亿元)73.7286.80106.43162.04222.67283.2389
增长倍数1.1771.2261.5231.3741.272增长率(%)8.4910.7258.7786.5614.929国民经济回归分析曲线图3-24、趋势型交通量预测(1)回归分析由前所述,同一时期的汽车交通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具有较高的相关关系,本报告对41省道道永嘉段(沙头观测站)历年交通量与同时期的国内生产总值进行回归分析,看出两者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其模型如下:QJ=αJ+βJ×E式中:QJ——车种J交通量(辆/日)E——工农业生产总值(亿元)αJ、βJ——折混交通量的回归系数按以上模型回归得到各车种的回归系数及相关系数r,如表3-8。各车种回归系数表表3-889
系数小型货车中型货车大型货车小型客车大型客车拖挂车集装箱汽车折算混合交通量A1802.199.74984.872-173.091-51.71543.8160.93932474.5944083.52B-4.2445.1665-0.436382.44819.223-0.09480.0091457.5739.274R-0.15960.9695-0.44430.9080.8709-0.38960.16470.9530.774从表中可以看出,小货、大货、集装箱及拖挂车外,其他车种线性回归均较好。(2)弹性系数分析弹性系数,按该县的国内生产总值与汽车各车种交通量的关系,建立相关分析法预测模型,由下式求得:γjt=(∑Qij0)x((αJ+βJxETt)/(αJ+βJxET0))/∑(Qij0xETt/ET0)式中:γjt——t年j车种的弹性系数;ETt-----预测t年国内生产总值总和;ET0-----现状年国内生产总值;Qij0-----现状年j车种交通量;Ei0-----现状年国民生产总值;EIt-----预测t年国民生产总值;其他符号意义同前。经分析计算,得到各特性年各车种的弹性系数如表3-9所示:特征年各车种弹性系数表表3-9弹性系数(r)小型货车中型货车大型货车小型客车大型客车拖挂车集装箱汽车折算混合交通量20030.81760.99620.75731.00441.0050.82070.91220.94450.911820050.62810.99230.50511.00901.01160.63430.82100.88680.820220100.34040.98640.12231.01591.02060.35150.68260.79920.681020150.19050.9833-0.07711.01961.02530.20410.61040.75360.608520200.10480.9815-0.19111.02161.02800.11990.56920.72750.5671(3)趋势型预测交通量89
在各特征年趋势型交通量预测时,采用全车种方式,即汽车折算交通量与国民经济的关系,按照下式预测模型计算出41省道沙头站特征年趋势型交通量,如表3-10所示。区域内:Qijt=Qij0xEit/Ei0xγjt区域外:Qijt=Qij0xEit/Ei0式中:Qijt-----预测t年j车种趋势交通量;其他符号同前。趋势型特征年交通量(沙头站)预测表表3-11年份2003(实绩)2005201020152020交通量标准车(ved/d)34983882532869048477增长倍数1.1101.3721.2961.228增长率(%)5.346.535.324.19根据2003年3月16日环城西路路口及41省道沙头站交通量调查资料显示,这两个交通量调查点的上塘与沙头间的交通量经折算后分别为1282ved/d及3498ved/d,按此比例分配计算本工程的趋势交通量,如表3-11所示。趋势型特征年交通量预测表表3-11年份2003(实绩)2005201020152020交通量标准车(ved/d)12821423195325303106增长倍数1.1101.3721.2961.228增长率(%)5.346.535.324.195、诱增型交通量的推算89
由于本项目的建立,使得永嘉县县城与外界的交通得到极大的改善,地区时空大大的缩小,尤其是与永嘉西北部地区经济交往更加频繁,可能出现额外的交通需求,也可能带动永嘉县的产业调整,促进温州市特别是永嘉县的经济的发展,从而带动旅游、港口等其他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反过来给本项目带来更大的交通量。对于这种诱发的交通量与诱发的经济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目前尚无较好的数学模式,本报告参考各地的经验,同时考虑城镇发展、人口增长和城乡一体化带来交通量的增长等因素,从2005年起,对本项目趋势型交通量为基数,增加10%-2%的诱发例而得到诱发交通量,两者合并得到诱增型(含趋势型)交通量。诱增型(含趋势型)交通量的增长比例为逐年减少.从2005年至2020年,每隔5年,平均年交通量增长率分别为7.33%、4.66%、2%。这和交通量相关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总体特征是一致的。各特征年的诱增型(含趋势型)交通量结果如表3-12所示。诱增型(含趋势型)交通量的预测表表3-12年份2003(实绩)2005201020152020交通量标准车(ved/d)12821527209626273168增长倍数1.1911.3731.2531.206增长率(%)9.146.544.623.8389
第四章建设规模与标准一、通行能力分析二、建设规模三、技术标准1、路线设计标准2、隧道设计标准3、道路交叉标准4、沿线设施及其他工程四、设计规范89
第四章建设规模与标准一、通行能力分析该路段按混合交通双车道公路在二级服务水平下的设计通行能力,可按下式计算:CD=CA×Y1×Y2×Y3×Y4式中:CD——设计通行能力,veh/d;CA——容许通告能力,veh/d;Y1——降低公路技术等级的容许通行能力修正系数;Y2——相应设计速度下的线型修正系数;Y3——路基/路面宽度减少的修下系数;89
Y4——横向干扰修正系数。参考冯桂炎《实用交通工程学》(1987年12月),对CA、Y1、Y2、Y3、Y4的确定如下:CA-865veh/h;Y1——三级公路0.61;Y2——三级公路0.68Y3——三级公路0.73Y4——三级公路0.75则:三级公路CD=865×0.61×0.68×0.73×0.75=196.44veh/h设计小时交通量占年平均日交通量的比率K取0.115,则该段路线的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为:三级公路:196.44/0.115=1708veh/h公路设计年限为15年,本项目2020年预测交通量为3168辆,大于三级公路的通行能力1708辆,故拟推荐本项目采用二级平丘公路标准。二、建设规模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的要求,本项目按平原微丘二级公路标准设计,路基宽度12.0m。改建工程总里程2.003km;其中整体式隧道1座,长473m,涵洞2道;路基工程长1.53km,路基填方7.27km3,挖方31.462km3,排水防护工程1.65km3;路面工程1.445km2;平面交叉5处;征用土地18.0亩,拆迁房屋200m2.三、技术标准89
根据本段道路所处的地形及地物条件,采用交通部颁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的平原微丘二级公路技术标准。为了提高其服务水平和使用效益,并充分考虑永嘉县的实际情况,在地形、地物允许情况下,尽量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1、路线设计标准(1)计算行车速度计算行车速度为60m/h。(2)道路宽度a、路基宽度:12.0m;b、路面宽度:9.0m;c、桥、涵的宽度桥、涵与路基同宽。(3)主线线形要素a、停车视距(m):>80;b、平曲线半径:极限最小半径(m)250;一般最小半径(m)400;不设缓和曲线和超高最小半径(m)2500。c、超高最大超高(%)8;最大容许合成坡度(%)10%。d、纵坡最大纵坡(%)5;89
坡长限制(m)1000;最短坡长(m)200。e、竖曲线要素凸形竖曲线半径(m)≥4500;凹形竖曲线半径(m)≥3000;竖曲线最小长度(m)70;(4)设计荷载路面:标准轴载(KN)100;桥涵:计算荷载汽车-20级;验算荷载挂车-100。2、隧道设计标准(1)隧道平曲线隧道内应避免设置平曲线,如路线线形布置必须设置时,平曲线半径宜采用不设超高的2500m以上半径,本项目采用直线。(2)隧道纵断面隧道纵坡一般控制在0.5-3%之间。对于上坡隧道,需作机械通风时,纵坡不超过2%;地下水发育的长隧道,宜采用人字坡,坡度宜在1%以下,便于排水及控制汽车废气排放量。(1)隧道横断面隧道建筑限界基本宽度,按“隧规”JTJ026-90规定,采用如下:89
宽度按10.50米设计,其中行车道宽9.0米,两侧各0.75米人行道。隧道横断面除符合隧道建筑限界的规定以外,还应考虑洞内排水、通风、照明、消防、配电、监控等附属设施所需要的空间,并考虑施工工艺、方法的要求等留有一定的富裕量,使确定的断面形式、尺寸达到安全、经济、合理。(1)隧道防排水隧道渗漏水的长期作用,可能造成隧道侵蚀破坏。因此,隧道防排水要依靠综合治理的办法,建立完整可靠的防排水体系,使拱部、墙部及设备箱处均不出现漏水现象。(2)隧道通风隧道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浓度应低于允许值。隧道内一氧化碳(co)允许浓度:a、工作人员长期停留的工作间为24ppm;b、正常营运时为150ppm;c、发生交通阻塞时,短时间(15min)以内为250ppm;隧道内烟尘允许浓度,在正常营运时为0.0075-1。(3)隧道照明本工程隧道照明按设计车速80Km/h设置电光照明。3、道路交叉标准本项目线路线与其它道路交叉,均为平面交叉,交叉的形式,应根据交通量大小及交叉口地形等情况选定。平面交叉处路线直线并尽量与被交道路正交,当必须斜交时,最小交叉角应大于45度,否则对被交道路进行局部改移。平面交叉范围内的纵坡宜设为平坡,紧接该段的纵坡,一般不应大于3%。平面交叉根据需要应设转弯车道、变速车道、交通岛或加铺平缓转角,转弯车道的宽度一般为3米,并设置缓和段。四、设计规范89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J001-97)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01-94)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4、《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2-85)6、《公路砖石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2-85)7、《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3-85)8、《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9、《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J026-90)第五章建设条件与方案选择一、沿线地形、地质、地震、气象、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1、沿线地形和地貌1、区域地质概况2、水文地质3、气象4、水文概况5、工程地质特征二、筑路材料来源及运输条件1、路基填筑材料89
2、路面隧道衬砌及其它结构物材料三、选线基本原则和基本路线方案的确定1、选线基本原则2、路线推荐方案概述四、工程方案1、路基方案2、路面方案3、隧道方案五、建设项目对环保的影响1、项目在施工期间对环保的影响2、项目在营运期间对环保影响89
第五章建设条件与方案选择一、沿线地形、地质、地震、气象、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1、沿线地形和地貌本工程境内地形较为复杂,以楠溪江为分界线,江西地势由西南向东北抬高,江东地势亦为东北高西南低。全镇地形大致形成北部山区、中部平原和南部沿江滩涂三个部分。山区流水作用强,地势陡峭,相对高差300~50米,属低山区,山地坡体倾向西南。中部平均为冲海积平原,地势平坦,地形坡度小于0.1%。平原海拔3~5米,残丘零星分布,内河网密集,向南汇入瓯江,往中部汇入楠溪江。2、区域地质概况沿线区域出露地层较简单,主要为第四系及上侏罗统火山—89
沉积岩。第四系主要分布于测区低洼处,为基岩山区沟谷中冲积地层及靠近海湾的冲海积地层;测区出露大面积上侏罗统火山—沉积岩层,以九里坪组流纹岩最多,茶湾组砂岩、西山头组蒺凝灰岩约11%。区域内地质构造单一,断裂构造较发育。区域构造受NNB向镇海~温州大断裂带影响并控制,此断裂长320km,宽5~10km,断面多向北西倾,且倾角陡立。根据国家地震局1990年编制的《中国地震裂度区划图》,测区地震裂度小于Ⅵ度区,项目结构不需要进行抗震设防的设计和验算。3、水文地质各地貌的地下水储存条件及分布规律具显著的差异性,低山丘陵基岩以火山岩地貌区,地下水储存特征受岩性、构造、地貌及气候等因素控制,富水性不均一,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火山岩表层由于风化裂隙发育,普遍形成连通性较好的网状裂隙系统,深部地下水主要储存于构造断裂带内,具有脉状分布特点。山前坡洪积倾斜平原地貌地下水储存于含粘性土角砾和含粘性土砾砂孔隙中,由于堆积物颗粒粗大储水性均较好,水量较丰。地下水除接受大气层降水补给外,还接受基岩裂隙水和地表沟溪水的补给。海积平原由粘土、淤泥质粘土和淤泥组成,颗粒细小,孔隙度虽大但孔隙细小储水性好但透水性极差,其间所夹的含粘性砂砾层、中砂层往往形成承压水,地下水除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外,与塘河等地表水体有水力联系,地下水动态变化较明显。4、气象永嘉县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风象:永嘉县常年主导风向,夏季为东南偏东风,冬季为西北风,年平均风速为2.1m/s,瞬间最大风速36.8m/s89
,定时最大风速为25m/s,夏秋之交易受台风暴雨侵袭,登陆时瞬间风力8~12级。气温:永嘉县年平均气温18.1℃,无霜期282天,年平均气温21.9℃,最低气温14.9℃,极端最高气温39.3℃,极端最低气温-4.5℃。日照:该地区历年平均时日照1838.4小时/年,年平均日照率42%,日照时间上分配不均,冬春日照弱。降水:该区历年平均降水量1750毫米,最大值达2414.1毫米,最小值为1025.7毫米。历年日最大降雨量为247.7毫米。降雨量集中于春、夏季,早春常有低温阴雨天气,春夏间多梅雨,夏季常有伏旱,夏秋间常有台风暴雨,历年平均降雨日计175.7天。年平均蒸发量1442.4毫米,年最大蒸发量为1535.0毫米,年最小蒸发量为1110.7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84.6%。5、水文概况楠溪江是瓯江第二支流,河流纵横永嘉县境,主流发源于括苍山脉北支大青岗南坡。干流总长139.92公里,河流落差1030米,平均比降为0.741%,支流呈扇形分布,左岸支流河短流急,右岸支流河长弯多,流域面积为2489.9平方公里,其中域外人境集水面积212.33平方公里,年均径流量28.7亿立方米。根据石柱水文站实测最大流量,发生在1965年8月20日,为9430立方米/秒,最少流量出现在1967年10月7日仅103立方米/秒,洪、枯水量变幅甚大,是山溪河流特征。楠溪江中游自溪口起,南流至渠口乡塘湾村,小源溪右岸汇入,河长50公里,后总称楠溪江。89
楠溪江口进入感潮河段,自塘湾起河流蜿蜒,南流经古庙、沙头、峙口、上塘、东岸、黄田、三江等乡镇,在瓯北镇清水埠河口汇入瓯江,下游河长34.6公里,河宽375~700米不等,越至河口,似乎1比5喇叭口扩散程度,流速减少,洪水缓慢,由瓯江之顶托,所以河口泥沙淤积严重。楠溪江下游段,由于潮水影响,不停冲刷两岸,平常平水潮每天二涨二落,流速最大保持1.5~2.0米/秒,枯水期大潮水涨潮时,流速最大可达3.0~3.5米/秒,落潮时,除洪水期影响流速2.5~3.0米/秒之外,一般最大速度1.0~1.5米/秒。河口是个暴涨不暴落的位置。由于河口扩散程度大,水势较平稳。6.工程地质评价⑴隧道地质条件根据温州工程勘察院提供的地质勘探报告,隧道的出露地层为朝川组溶结凝灰岩,块状,岩石坚硬、节理发育。⑵隧道进出口工程地质条件进洞口段地面高程为5.0至25.0m,表部残坡积层厚6.1~24.0m,下伏基岩为溶结凝灰岩,隧道穿越残坡积层与强风化带,围岩稳定性差,围岩类别为Ⅱ类。出洞口段地面高程为14.0至29.0m,表部残坡积层厚4.0~12.0m,下伏基岩为溶结凝灰岩,隧道穿越残坡积层与强风化带,围岩稳定性差,围岩类别为Ⅲ类。⑶隧道洞身工程地质条件洞身大部分地段围岩为凝灰岩,稳定性较好,围岩类别为Ⅴ89
类。局部地段存在构造破碎带,节理裂隙发育,赋存地下水,为Ⅲ~Ⅱ类围岩。隧道地带岩层节理发育,走向70°~250°,倾角较陡近直立,延伸长度约2公里,断裂带内岩性破裂,节理发育。二、筑路材料来源及运输条件筑路材料主要包括路基填筑材料,路面、桥梁及其它结构物材料。路基填筑材料主要有宕渣;路面、隧道衬砌及其它结构物材料主要有骨料(碎石、块片石)、砂砾石、水泥、钢材、木材及沥青等。1、路基填筑材料路基填筑材料主要采用土石混合料填筑,本工程主体为一座中隧道,因此填方都可用隧道洞渣进行填筑。2、路面、隧道衬砌及其它结构物材料a.骨料(碎石、块片石)碎石取之于隧道洞渣,块石可从沿线附近丘陵块片石场取用。b.砂、砾石料瓯江两岸浅滩处砂、砾石料非常丰富,青田-温溪一带已有多处浅滩作优质砂、砾石料开采场所,砂砾石质量较佳,开采运输条件好。砂质以石英、长石为主,含泥量小于1%,细度模数大于2.5,属中粗砂,采集船运比较方便。c.水泥浙江省水泥产量大,其中金华地区年产370万吨,江山水泥厂年产水泥180万吨,水泥的质量指标,符合国际(GB175-7589
)的有关规定。本工程所需水泥2412吨,可从金华、衢州等地购进。d.沥青材料沥青:本省不产沥青,所需的沥青全部外省调入或进口。由于国内生产的道路沥青数量供不应求:一般的沥青,又存在着含蜡量较高,延性差,易老化,感温性大等缺点,因此沥青以进口为宜。e.钢材浙江省有两家大型钢铁厂,即杭州半山钢铁厂及绍兴钢铁厂,全省年消耗钢材缺口很大,因此钢材对我省来说供不应求,本项目所需钢材需从省外采购调入,或考虑进口,运输以船运为主。f.木材:可就地购置。三、选线基本原则和基本路线方案的确定1、选线基本原则●要符合永嘉县提出的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符合温州、永嘉公路发展规划,推进永嘉城市化发展进程。●根据地形、地貌,尽可能使路线控制点之间的距离短捷,做到走向合理,指标合适,投资较省的目的。●合理选择路线交叉位置,体现优化综合运输结构,充分发挥本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线位重视环境保护,合理地利用地形,正确运用技术标准,保证线型的均衡性。对多方案的路线路段,从工程造价、运营条件、社会环境等重大因素进行多方面论证,在造价增加不多的前提下,尽量选用较高的技术指标。89
2、路线推荐方案概述本工程连接41省道仙清线与上塘镇环城西路两条道路,主体工程是隧道工程。与原有路线相比较,本项目建成后将比老路缩短0.3公里,路线详见《图表篇》中路线平面图。由于本工程线路较短,仅2.003km,而且其中0.8km路段是利用现有的环城北路,新建仅1.2km,上塘侧接线为环城北路,路线起终点及走向已按上塘镇总体规划固定,隧道出洞后直接与环城北路相接,故隧道出洞口位置已固定,按隧道垂直穿越山体,确定隧道轴线,隧道进洞口位置亦已基本固定,加上起点为永嘉87啤酒厂及石介下地形所限制,与41省道平交位置也已基本固定,因此,本项目线路控制点已基本确定,故本工可对本项目路线方案就不作比较,仅将推荐方案列出。推荐方案路线的起点为41省道永嘉87啤酒厂厂房正门附近,在石介下新建一座长473米隧道,上塘侧出洞口为规划中的上塘镇环城北路起点,然后沿着环城北路,终点为上塘镇环城北路与环城西路交叉处。路线全长为2.003公里四、工程方案1、路基方案本项目位于多雨地区,路基设计应加强排水设计,采取拦截、分散处理的原则,设置防冲刷、防渗漏和有利于水土保持并和当地农田灌溉系统相协调的综合排水设施及防护工程。2、路面方案(1)设计原则路面设计按照地因制宜,选材合理,技术可靠,施工方便,造价便宜,社会效益好,便于养护,使用寿命长的原则进行设计。89
(2)路面面层类型确定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均可用于本路段路面面层。本工程上塘侧接线为上塘镇环城北路,基本已按水泥混凝土面层进行施工,考虑到整个工程的统一协调,本项目统一采用水泥混凝土面层。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结构层厚度如下:22cm砼面层15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水泥剂量5%)10cm级配碎石垫层隧道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为22厘米水泥混凝土,下设6~11厘米厚15号贫混凝土整平层。(3)隧道方案本项目推荐方案整体式隧道1座,长473米。隧道横断面为单圆弧拱式,宽度按10.50米设计,其中行车道宽9.0米。具体见隧道标准横断面总体布置图,宽度按10.5米控制。洞内采用锚喷复合衬砌,洞内设置照明设施和必要的消防器具。从CO的含量及烟雾含量考虑,不必设置通风设施。隧道内设置综合防排水系统。五、建设项目对环保的影响根据国家“三委”(86)国环第003号文和交通部环境保护办公室(87)交环字97号文的精神,认真做好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事先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减少不利因素。1、项目在施工期间对环保的影响⑴施工中的水土流失89
在挖方或填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工地流水具有一定影响。本改建工程为开山填筑,又地处城镇地段,在雨季施工要设置临时排水系统,以免遇暴雨冲刷,防止随地面泾流带走土粒,淤塞河道。⑵施工材料带来的公害项目所在地区主要的运输是陆上运输,以汽车和拖拉机为主,行驶在城镇附近的地方道路,路面窄,路况差,可能影响当地地方交通。运输噪音影响安静的村庄,因此需要考虑对原有运输道路作必要的改善,避开地方交通高峰期,避免夜间运输,对粉性材料的运输采取包封措施,防止跑、冒、滴和扬尘。⑶施工的机械噪声筑路机械在噪声,从总体上说是不会超标的,但筑路机械的噪声具有突发性、无规则、不连续、高强度等特点,在公路沿线有一些紧邻村庄,可能对居民的生活造成干扰,特别是在夜间施工,为了保护环境,应考虑一些切实有效的降噪管理措施;认真选择石料加工场地及砼拌和场位置,使之远离城镇和村庄。2、项目在营运期间对环保影响⑴噪声影响公路车流噪声,主要来源于车辆驱动系统和运行系统,公路改建后使车速提高,从而突出了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声,减少了启动、变速的噪声。⑵废气污染影响89
废气污染的主要因素是氮氧化合物和尾气中的铅。考虑在常年主导风向等不利条件下,预测近期各项污染不会超过二级标准,在公路两侧布置林带,就可减轻废气对村庄及农作物的危害。⑶对水土影响公路泾流以油污染为主,汽车尾气对沿线生物以铅污染为主,植物在40M范围内可能受其影响。因此需做好公路纵向排水沟的隔油设施,在影响区域内尽可能改植经济作物,加强行车管理,及时做好排水系统的维护工作,可以控制对水土影响的。总的结论,本改建工程的污染程度比一般公路轻,比现行通行的公路对环境污染要好,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发展,车流必然增加,污染范围也相应扩大,但各类环保设施亦随之发挥作用,行驶的车轮性能也会得到改善,预计污染是可以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89
第六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一、主要工程数量二、建设用地和拆迁三、投资估算四、资金筹措89
第六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一、主要工程数量上塘镇浦东隧道工程主要工程数量详见《图表篇》,推荐方案各附表如下:1、路基土石方数量表2、路基路面排水工程数量表3、路基防护工程数量表4、路面工程数量表5、涵洞数量表6、隧道数量表7、平面交叉汇总表8、征用土地汇总表89
9、赔偿青苗、树木表10、拆迁电力、电讯及其他管线设施表11、拆迁建筑物表二、建设用地和拆迁1、本项目推荐方案建设需征用土地18.0亩,拆迁房屋200平方米。2、政策处理费用根据永嘉县交通局提供的单价,其中土地:5000元/亩,200元/平方米。三、投资估算1、编制依据工程投资估算按交通部交公路发[1996]《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预算编制办法》、[1992]《公路工程预算定额》、[1996]《基价表》和省交通厅浙交[1996]478号《浙江省公路工程有关造价管理的补充规定》执行。2、工料机费用(1)人工工资按16.02元/工日计。(2)材料单价在结合实地建筑材料价格基础上采用2003年第2期《温州市市场价格信息》和永嘉县交通局提供的有关资料取定。3、其它直接费、间接费、现场经费、施工技术装备费和计划利润的费率均按二级企业取费标准计算。4、本工程估算总造价为:本工程推荐方案估算造价为1419.88万元,平均每公里造价709.94万元,共需人工12万工日,木材90m3,水泥5059t,钢材1696t,石油沥青210t。89
四、资金筹措本项目业主是永嘉县筹建的建设指挥部,经与建设单位协商,按照业主的推荐方案资金筹措计划如下:1、由永嘉县政府与沿线地方政府筹资项目资本426.0万元,占总投资的30%。1、其余部分向上级交通主管部门申请建设资金补助共993.88万元,占总投资的70%。第七章建设安排及实施方案一、组织机构二、工程组织模式三、工程建设安排四、合理工期的确定1、制约工期的主要因素2、缩短工期的对策五、工程管理1、质量管理2、招投标管理3、施工管理89
4、施工监理第七章建设安排及实施方案一、组织机构由永嘉县交通局负责组织,建立“永嘉县上塘镇浦东隧道工程建设指挥部”,具体负责工程的筹备、建设、协调等组织工作。由于本工程建设涉及到永嘉多个乡镇的规划,为协调各乡镇各部门的关系,可由温州市、永嘉县各有关部门及乡镇领导组成顾问组,主要对工程建设的方向性问题进行决策,协调各方面关系,并对工程建设提供国家政策、法规方面的咨询。二、工程组织模式顾问组永嘉县上塘镇浦东隧道工程建设指挥部89
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询理单咨位设应备单供位材应料单供位三、工程建设安排永嘉县上塘镇浦东隧道工程全长2.003km,项目前期工作(含“工可”批复)及初步设计计划于2003年5月完成。2003年5月底完成施工图设计文件和招投标工作。可于2003年7月开工建设,争取2004年7月建设成通车,施工工期12个月。四、合理工期的确定本项目路线全2.003km,主要工程量如下:整体式隧道1座,长473m,涵洞2道;路基填方7.27km3,挖方31.47km3,排水防护工程1.66km3;路面工程1.445km2。在工程实施方案中决定工期的因素有下面几方面:1、制约工期的主要因素浦东隧道的施工工期是本工程的工期主要控制点,隧道长度为473米,属中隧道,根据隧道地质勘察报告,隧道轴线位置岩层存在较多的构造破碎带,出洞口位于抗风化能力较差的岩层,根据以往类似工程经验,隧道工期需12个月。政策处理和建设资金也是制约工期的关键因素,如政策处理没有及时落实,工程款无法到位,是难以确保工程按时、保质完成的。2、缩短工期的对策89
应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优势,事先做好政策处理的宣传和落实。在关键性控制工程如隧道等结构物需要选择有经验的优秀施工队伍,同时提高整个工程的机械化施工程度,确保筑路材料,机械设备能及时满足施工的需求。在招标过程中,控制工期在预定范围之内。五、工程管理1、质量管理本工程技术标准比较高。施工方面比较复杂,需成立工程监理部门,建立行之有效的外部监理制度,对施工质量及施工工艺进行严格的监测和控制。2、招投标管理工程项目在开工以前,应公开向社会招标,对参与投标的施工单位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确保施工队伍的技术素质。3、施工管理首先,在项目开工前,要做好施工组织设计,抓住主要环节,搞好施工调度,多采用平行流水作业方式,尽量扩大施工机械化程度,连续均衡作业。在原有道路上施工时,必要时安排一定的人力,组织老路的交通管理工作,尽量保证施工期间原有道路的畅通。4、施工监理应健全工程监理制度,形成承包单位自检,监理单位外部监理、政府监督的质量保证体系。89
第八章经济评价一、经济评价的基本考虑1、经济评价的依据和方法2、经济评价指标(1)净现值(NPV)(2)内部收益率(IRR)(3)效益费用(BCR)(4)投资回收期(N)3、有关参数的确定二、国民经济评价1、行车里程和运行时间2、运输成本3、国民经济效益(1)运输费用节约效益(2)老路减少拥挤效益89
(1)运输时间节约效益(2)减小交通事故产生的效益(3)经济效益计算1、经济成本2、国民经济评价结果3、国民经济敏感性分析三、分析和评估第八章 经济评价一、经济评价的基本考虑1、经济评价的依据和方法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是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项目制定建设计划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报告以国家计委1993年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以下简称《方法与参数》>为依据,按照交通部颁布的《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制办法》中有关经济评价的方法进行本项目的经济评价工作,计算本项目的经济效益。本项目暂不收费,因此本报告只对项目作经济评价。为考察项目在不确定因素影响下的经济上的承受风险能力,本报告还在国民经济评价的基础上,进行敏感性分析,以利项目决策。2、经济评价指标经济评价衡量的指标有净现值(ENPV)、内部收益率(EIRR89
)、效益费用比(EBCR)以及投资回收期(N)等。(1)经济净现值(ENPV)净现值是项目效益的现值总额减去项目费用的现值总额的差值,它反映的是项目对国民经济所做的贡献,净现值大于零时项目可行。(2)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内部收益率即项目在计算年限内,使各年净现值的总和等于零时的折现率,经济内部收益率大于国家折现率时项目可行。(3)经济效益费用比(EBCR)效益费用比是指项目在评价年限内各年效益的现值总额与各年费用的现值总额之比率。效益费用比大于1时说明项目所具有的获利能力超过对项目的投入,项目可行。(4)投资回收期(N)投资回收期是以项目的净效益抵偿项目建设总投资所需要的时间,投资回收期短表明项目获利能力较强。3、有关参数的确定参照《方法与参数》及有关资料,结合本项目实际,拟定经济评价参数如下:①社会折现率取12%;②贸易费用率取6%;③影子汇率为1美元=8.27元人民币;④项目评价期为17年,项目建设期为2003-2004年,预测年限为15年。89
⑤旅客时间价值,以永嘉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计算,预测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按国内生产总值相同的增长速度来分析,现状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7367元,预测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同第三章的经济预测;⑥在途货物的平均价值,参照甬台温高速公路乐清段的可行性研究相同内容,进行调整后确定为1850元/吨;⑦车型比例、平均吨位和实载率;交通量指标参照本院编制的49省道(老330国道)工可数据采用,货车所占比例为46.8%,客车平均客位每辆为15.82客,货车平均吨位每辆为3.06吨;⑧交通事故分析,根据永嘉县近年的交通事故统计,分析得到事故率为3.16(次/百万车.公里),事故平均损失费4006(元/次)。假设本项目公路建成后,相应道路事故率可减少50%,从而可计算出减少事故的效益。⑨本项目投资成本的50%作为工程残值,以负值形式计处评价末年的成本中。二、国民经济评价国民经济评价是以建设项目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为评价角度。本报告采用“有”、“无”比较法计算项目的经济效益,即对有此项目及无此项目时的各项费用和效益进行比较,从而求得新建设项目的费用和效益。本报告国民经济效益主要对运输费用节约、运输时间节约、事故费用减少以及老路减少拥挤等几个方面效益进行分析。89
1、行车里程和运行时间计算行车里程以本项目起点为41省道与永嘉87啤酒厂附近,终点是上塘镇环城北路与环城西路交叉处,新路为平原微丘二级公路,里程为2.003公里;老路为山岭重丘三级公路,计算里程为2.30公里。按新老里程、技术等级、交通量计算运行时间,运行时间计算如下:T=L/S式中:T――行驶时间(小时)L――公路里程(公里)S――车速(公里/小时)速度模型表8-1公路等级速度S(公里/小时)交通量Q(辆/日)高速公路8585-(Q-1000)/113055-(Q-35000)/930<1000≤35000>35000一级公路7575-(Q-700)/97050-(Q-25000)/830<700≤25000>25000二级公路60156.9/Q0.169136-(Q-6000)/680<300≤6000>6000三级公路5196.4/Q0.132332-(Q-4000)/500<120≤4000>4000四级公路4581.2/Q0.144130-(Q-1000)/350<60≤1000>1000等外公路4060.9/Q0.113930-(Q-500)/160<40≤500>5002、运输成本各级公路运输成本参照交通部规院提出的成本与车速的关系式并结合本项目所在区域的具体情况建立如下计算模型:C=(501.3328-12.3304×S+0.10198×S2)×2.098(S<58)C=47.213+12987/S(S>58)89
式中:C――单位运输成本影子价(元/1000吨.公里)S――车速(公里/小时)。折算标准货车每公里的运输成本为:C0――C×G×K/1000式中:C0――同前;G――同前;K――实载率(%)。1、国民经济效益(1)运输费用节约效益由于本项目建成后,使客货运输成本降低而产生效益。按没有此项目时客、货通过老路时的运输成本与有此项目时客货通过新老路分流的运输成本相比较,得出其差额来计算效益,其效益由下式确定:Bj=(Cw×Lw-Cg×Lg)×Vn×360(天)÷10000式中:Bj――运输费用节约产生的效益(万元/年);Cw――无此项目时车辆营运成本(元/公里.车)Cg――有此项目时车辆营运成本(元/公里.车)Lg――新路里程(公里);Lw――原有公路里程(公里);Vn――新路年平均日当量交通量。(2)老路减少拥挤效益89
由于本项目的建成,原有相关道路的交通量转移、被吸引到新路行驶,从而使原有道路车辆密度降低,改善行车状况,使营运成本下降,产生效益,公式如下:By=(Cw-C0)×Lw×V0×365(天)÷10000式中:By――老路减少拥挤的效益(万元年);Lg――新路里程(公里);Cw――无此项目时公路的营运成本(元/公里.车);C0――有此项目时原有公路营运成本(元/公里.车);V0――有此项目时原有公路的年平均日当量交通量;Lw――原有公路里程(公里)。(1)运输时间节约效益运输时间节约包括货物在途时间缩短和旅客在途时间缩短产生的效益,本项目建成后,车速加快,从而使车辆在途时间减少。计算货物在途时间节约的费用,主要分析加速货物周转而引起资金周转期缩短,达到减少利息的支付而产生效益。其计算公式如下:Bs=Pr×Qh×Is×T÷(16×365)÷L式中:Bs――货物在途时间节约的价值(万元);Pr――货物平均价格(元/吨);Qh――新路上的货物周转量(万吨.公里);Is――社会折现率(%);T――节约时间(小时);L――新路里程(公里)。89
旅客在途时间节约的价值,以旅客在途时间的缩短可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来分析,其金额以每人平均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来计算,其公式如下:Bk=Ig÷1.0896×Qk×T÷(8×365)÷L×K式中:BK――旅客在途节约的价值(万元);Ig――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人);Qk――新建公路旅客周转量(万人.公里);T――节约时间(小时);L――新路里程(公里);K――时间机会率(K=1/3)。(1)减小交通事故产生的效益本项目建成后,由于交通状况改善将使交通事故减少,事故平均损失费降低,相对产生效益,按如下公式计算:Bjsh=(Jn-Jy)×Vn×Ly×365(天)×Pjsh式中:Bjsh――减少交通事故的节约值(万元/年);Jn――无此项目时老路事故率(次/百万车.公里);Jy――有此项目时事故率(次/百万车.公里)Vn――新建项目处平均日交通量(veh/d);Ly――新建项目里程(公里);Pjsh――事故平均损失费(万元/次)。(2)经济效益计算根据上述分析计算得到本项目国民经济效益如表8-2《国民经济分项效益汇总表》所示。89
国民经济分项效益汇总表(单位:万元)表8-2年份运输费用节约减少拥挤效益运输时间节约减少事故效益效益合计2005117.334.361.82.4215.62006125.036.466.02.4229.92007133.238.770.62.5245.12008141.841.275.52.7261.22009150.943.780.72.9278.32010160.646.486.43.1296.52011167.948.590.63.2310.12012175.450.695.03.4324.42013183.352.799.63.5339.22014191.555.0104.53.7354.72015200.057.3109.63.9370.82016207.459.4114.04.0384.72017215.061.5118.64.2399.22018222.963.6123.44.3414.22019231.165.8128.34.5429.72020239.468.1133.54.7445.64、经济成本经济成本在工程财务投资费用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其中钢材、水泥、木材和石油沥青按影子价格计算;土地的影子费用以土地的机会成本加新增资源费用计算;同时扣除估算表中的税金、流动资金利息、材料价差、物价上涨等费用。89
按照《方法与参数》计算得土地的机会成本为13000元/亩,新增资源消耗费用主要调整拆迁费用,取影子价格换算系数1.1计算。本项目主要材料的估算单价和影子价见表 8-3。估算单价和影子价表8-3材料钢材(吨)水泥(吨)木材(立方米)石油沥青(吨)估算价(元)260034010001400影子价(元)2989.4345.01098.51267.50本项目国民经济投资成本为1209.7万元,约为工程总投资的85.2%。工程投资计划第一年投入50%,为604.85万,次年投入50%,为604.85万。本项目建成后的养护费按交通公规院《公路技术经济指标》(第二次修订本)中的全国等级公里养护开支费用模型计算。Ci=51.97×e0.04211Y×ɑi式中:Ci一一小修保养费(元/公里);Y一一年序减去1900(如2006年为106);ɑi一一公路等级系数,二级公路取用2.7。计算可得本项目公路2005年项目建成年的小修保养费为1.33万元/公里,则全线为2.66万元/年。其它交通工程设施维修、照明、通讯等按每年2.0万元/公里计,全线每年为4.0万元。以上二项费用合计为常规养护管理费,每年6.66万元。长隧道营运管理费每年以10万元计列。89
本项目建成通车后,每隔八年安排一次大修,参照交通部公规院《公路技术经济指标》,每次大修费用为小修保养费用的13倍计算,即每次大修费用为34.58万元。以上四部分组成为本工程养护管理费用5、国民经济评价结果根据上述对本项目的国民经济成本和效益分析,得到进行国民经济评价结果如下:经济净现值(is=12%)ENPV=522万元;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29.92%;经济效益费用比EBCR=1.46;经济投资回收期N=10.7年。显然,经济净现值大于零,经济内部收益率大于国家规定的社会折现率(12%),经济效益费用比大于1,因此,本项目从国民经济角度上衡量是可行的。详见表8-4《国民经济现金流量表》。6、国民经济敏感性分析国民经济敏感性分析是在经济评价基础上对项目在可能的不利因素影响下将会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详见表8-5《国民经济敏感性分析》。根据敏感性分析结果,本项目承受投资风险的能力较强,只有在效益降低20%、费用增加20%这一对项目影响最大的不利因素出现时,国民经济各评价指标才未达到衡量值,因此,从敏感性分析角度看,本项目亦是基本可行的。三、分析和评估经过以上分析,说明本项目的国民经济效益较好,89
并且承受不确定因素造成的投资风险能力较强,因此本项目是可行的。国民经济现金流量表(单位:万元)表8-4年份工程投资管养费折现系数费用现值经济效益效益现值效益成本差净现值2003604.850.000.8929540.00.000.0-604.9-5402004604.850.000.7972482.20.000.0-604.9-10222005016.660.711811.9215.6153.5198.9-88120060.0016.660.635510.6229.9146.1213.2-74520070.0016.660.56749.5245.1139.1228.4-61520080.0016.660.50668.4261.2132.3244.5-49220090.0016.660.45237.5278.3125.9261.6-37320100.0016.660.40396.7296.5119.8279.8-26020110.0016.660.36066.0310.1111.8293.4-15420120.0016.660.32205.4324.4104.4307.7-5520130.0048.580.287514.0339.297.5290.62820140.0016.660.25674.3354.791.0338.011520150.0016.660.22923.8370.885.0354.119620160.0016.660.20463.4384.778.7368.027120170.0016.660.18273.0399.272.9382.534120180.0016.660.16312.7414.267.6397.540620190.0016.660.14562.4429.762.6413.046620200.0016.660.13002.2445.657.9428.952289
国民经济敏感性分析(单位:万元)表8-5分析方案效益-20%费用+20%效益-10%费用+10%效益-20%费用+20%年份效益成本差净现值效益成本差净现值效益成本差净现值效益成本差净现值2003-604.9-540-725.8-648-665.3-594-725.8-6482004-604.9-1022-725.8-1227-665.3-1124-725.8-12272005162.4-907195.6-1087175.7-999152.5-11182006174.4-796209.9-954188.6-880163.9-10142007187.1-690225.1-826202.3-765176.1-9142008200.7-588241.2-704216.8-655189.0-8182009215.0-491258.3-587232.1-550202.6-7272010230.3-398276.5-476248.5-450217.2-6392011241.8-310290.1-371260.8-356228.1-5572012253.8-229304.4-273273.6-267239.5-4802013234.4-161280.9-192251.8-195213.1-4182014279.3-90334.7-106300.9-118263.8-3512015292.9-22350.8-26315.4-46276.6-2872016304.740364.749327.922287.8-2282017316.998379.2118341.084299.4-1742018329.5152394.2182354.5142311.4-1232019342.6202409.7242368.4195323.8-762020356.0248425.6297382.7245336.5-32经济净现值(万元)248297245-32经济收益率(%)22.0622.0621.2511.92效益费用比1.221.221.200.9889
经济回收年(年)13.3513.3513.6818.8第九章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影响评价一、项目概况二、资源需求三、对农业自然资源的影响分析1、土地资源利用与影响2、水资源利用与影响四、综合评价和对策措施89
第九章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影响评价根据浙江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浙计区[2000]251号文件,为促进农业自然资源合理、高效和持续利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按照《浙江省农业自然资源综合管理条例》,对本项目进行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项目建设对土地、水、森林、气候、生物等各项农业自然资源的利用和影响。一、项目概况永嘉县上塘镇浦东隧道工程全长2.003km,根据未来15年的日交通量预测,要求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度12.0m。本项目推荐方案隧道1座长473m。二、资源需求本项目工程征用土地18.0亩,拆迁房屋200平方米。三、对农业自然资源的影响分析1、土地资源利用与影响89
拟建工程沿线为沿江靠山和山前平原区,辅以各种中小型乡镇及私营工业为主,区内耕地资源珍贵。公路项目设计时不仅要尽量减少占用良田,而且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合理安排围垦造田、开垦荒地、改造土地,以补偿工程占用的土地。2、水资源利用与影响①水土流失:在自然条件下,地表径流会带走一些土壤颗粒,如果土壤上覆盖着良好的植被,水土流失速度非常缓慢,这属正常现象。本工程结构物的基础和接线工程施工时在开挖或填写筑过程中,使项目范围内局部土表的植被遭到破坏,特别是路基开山地段或借土开山地区的陡坡上,遭雨水冲刷,将随水流带走土粒,堵塞河沟、污浊水源。所以,必须搞好防护工程设计和施工期的临时防护。本工程在开山路段设有护坡、截水沟工程路基填筑路段有砌石护坡、边沟工程以此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工程安全。②施工中的污水排放,对周围水质也有一定的污染,如桥梁基础钻孔时的泥浆排放问题,在本工程中加以限制,施工时必须备有泥浆池或泥浆船驳来储存或排放泥渣,将泥渣运到可废弃的地方,保持工程周围水质清洁。③工程建成运营期间,车辆的油污漏失在路面上,随雨水流到周围农田或河沟内,可能影响水质。为此,本工程路基两侧设有排水边沟,边沟的水流自成独立体系,排入指定的河流内减少对农田、水渠、生活水源的影响。四、综合评价和对策措施89
建设本项目需占用部分农田和山地,减少农业耕作面积和山体绿色植被,对农业资源产生一定影响,如粮食、经济作物减产,减少农业收入;山体植被的破坏,增加了水土的流失作用,可能导致河沟淤积、山体表土植被滑移、坍塌现象等。上述问题可以通过下列措施予以补偿:1、设计选线时除尽量做到少占良田,并按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开垦荒地,改造土地以弥补被使用的土地。2、路堑地段,砌筑护坡或种植草皮以稳定山体防止水土流失。3、施工中或运营期间的污水排放,设有自成系统的边沟,污水处理装置或施工临时的泥浆池、驳船,处理日常污水,以减少对周围农田、生活水源的影响。89
第十章问题与建议一、关于施工时41省道的交通管理问题二、关于工程地质勘探问题二、关于对环境影响的评价问题89
第十章问题与建议一、关于施工时104国道施工的交通管理问题本工程起点处与41省道交叉,而目前41省道石介下段的日交通量在3498辆左右,而且还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因此如何做到施工、交通两不误,是本工程应重视的问题。施工单位应努力做到文明安全施工,以保证41省道的畅通。二、关于工程地质勘探问题由于本工程主体工程为隧道工程,隧道长度较长,且结构复杂,对地质要求较高,建议在初步设计阶段对沿线地质特别是隧道围岩地质进行详细钻探和勘察,以便确定隧道位置和高程,保证设计方案的可靠性以及合理性。三、关于对环境影响的评价问题“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89
。本项目的建设不可避免的对环境要造成影响。建议建设单位及早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环境影响评估,以便加快项目进度。建议选择有经验的施工队伍,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合理处置废方,防止水土流失和水体污染,使公路与周围自然景观协调一致。8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5000亩澳洲坚果名特优新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 XX县XX水库景区开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万m3a商品混凝土搅拌站项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5000亩鲜食葡萄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
- 20万吨/年高效液体金属切割气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xx县xx乡敬老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5000亩优质蓝莓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万窖九资河茯苓、750亩丹参中药材种植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6000td水泥熟料干法生产线纯低温余热发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B2B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可行性研究及发展前景评估研究报告
- 20万套国IV排放标准汽车发动机进、排气歧管开发及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CNG加气站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XX县XX镇供水改扩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CNG加气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XX县城南外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XX县城镇污水处理厂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CNG加气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XX县河防洪整治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