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 MB
- 84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风电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公示本)项目名称:灵丘县小王庄风电一期(7万千瓦)项目建设单位: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18年4月
50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灵丘县小王庄风电一期(7万千瓦)项目建设单位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王创民联系人杨丽军通讯地址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玉河街53号联系电话15034278883传真邮政编码030024建设地点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东北部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风力发电D4414永久占地面积(平方米)199110绿化面积(平方米)1345工程静态总投资(万元)61398其中:环保投资(万元)733.5环保投资占工程静态总投资比例(%)1.19建设规模(MW)70预期投产日期2019年12月一、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提出背景目前,国际上以煤炭、石油作为主要燃料的国家,化石燃料储量减少及环境污染的双重危机日益加深。因此,开发和利用清洁的、可再生的能源已经成为世界能源,特别是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风能的开发利用已形成规模,特别是风力发电在许多国家得到大规模利用。山西水电资源贫乏,主要以燃煤发电为主,由此带来的问题是煤炭资源消耗量大,燃煤排放的烟尘、SO2、氮氧化物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因燃煤发电需水量大,加剧了地区干旱缺水的紧张局面。风电作为一种清洁环保的能源,基本不存在环境污染,在山西风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建设风电场,可减少对煤炭和水资源的消耗,保护环境,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的《山西省风电开发规划》,山西省风电开发规划总装机容量为3000万kW,其中十二五(2011年~2015年)期间共规划风电装机容量为1200万kW,十三五(2016年~2020年)期间共规划风电装机容量为1800万kW。50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拟在大同市灵丘县东北部建设120MW风力发电项目,共布置48台风力发电机组。根据风电场装机规模以及当地电网情况,拟在风电场内在风电场内新建一座容量为120MVA、电压等级为110kV的升压站。根据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晋发改新能源发[2017]48号“关于下达山西省2017年晋北三市风电开发建设方案的通知”及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晋发改新能源发[2017]162号“关于下达山西省晋北三市2018年底建成投运风电项目开发建设方案的通知”(见附件2和附件3),分别批准灵丘县小王庄风电一期项目(5万千瓦和7万千瓦)的建设。两个项目共用一座升压站,升压站包含在小王庄风电一期(7万千瓦)项目中。灵丘县国土、住建、环保、林业、水务、文物、人民武装部等部门已同意本项目选址(见附件)。本项目仅针对小王庄风电一期(7万千瓦)项目进行评价,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修正),风力发电不属于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为允许类,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所在区域无国务院、国家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生态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旅游区、文化遗产保护区等其他环境敏感区,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较好。项目属于清洁能源生产项目,无大气污染物排放,废水经处理后全部回用,不外排,固废能做到合理处置,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三线一单”要求。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7年9月1日实施)的有关规定,本工程属于“三十一、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91其他能源发电中的其他风力发电”类别,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为此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委托我单位承担该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附件1)。本评价内容不包括依托升压站和升压站工程电磁辐射的环境影响评价,涉及电磁辐射的部分需另行评价。本评价内容不包括依升压站工程电磁辐射的环境影响评价,涉及电磁辐射的部分需另行评价。灵丘县环境保护局于2018年2月12日在灵丘县主持召开了“灵丘县小王庄风电一期(7万千瓦)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技术审查会,根据技术审查意见,我单位对报告表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完成了《灵丘县小王庄风电一期(7万千瓦)项目》报批本,现提交环保主管部门审批。2工程概况50
1)风电场位置灵丘县小王庄风电一期项目拟选厂址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东北部。本风电场主要利用山上高台错落布置风机。风电场拐点坐标见表1。新建升压站根据风电场的规划,拟定于风电场的中部、北上庄北约800m处的山坡地上,自然地面标高在1406m~1414m之间。升压站拐点坐标见表2。本工程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表1风电场范围拐点坐标表拐点经度纬度1114°28"29.86"39°34"2.61"2114°27"31.97"39°33"58.62"3114°27"40.61"39°32"58.82"4114°21"25.00"39°32"35.00"5114°16"3.00"39°36"14.00"6114°16"5.00"39°36"47.00"7114°18"49.00"39°39"17.00"8114°22"57.00"39°39"3.00"9114°27"48.00"39°36"33.00"表2升压站拐点坐标表拐点X(80坐标)Y(80坐标)1531707.29634387044.16352531854.59184387179.45583531956.06114387068.98424531808.76564386933.69182)建设规模及装机方案结合本风电场的场址地形条件、施工条件、场址区域风资源条件,灵丘小王庄风力发电一期(70MW)项目总装机容量为70MW,选用28台单机容量2500kW、轮毂高度为90m、风轮直径为121m的WTG2-2500型风力发电机组。一机一变配置,共配有28台箱变,35kV电缆接入110kV升压变电站。本次工程上网发电量为138667.2MWh,单机平均上网电量为4952.4MW·h,年等效利用小时数为1981h。本项目风电场工程特征见表3。表3风电场工程特征表项目单位/型号数量备注海拔高度m1512~208650
风电场场址经度E113°53′—114°33′纬度N39°31′—39°38′年平均风速m/s6.85风功率密度W/m2261.05盛行风向SSW风电场主要设备风力发电机组台数台28额定功率kW2500叶片数片3风轮直径m121风轮扫掠面积m211493切入风速m/s3额定风速m/s9.5切出风速m/s22安全风速m/s52.5轮毂高度m90重量叶轮t72.3机舱90塔架233.3型式双馈异步功率调节方式变桨变速发电机额定功率kW2500发电机功率因数0.95cap~0.95ind额定电压V690主要机电设备35kV箱式变压器283)接入系统方案灵丘县小王庄风电一期(7万千瓦)项目接入系统方案为:风电场建设规模为70MW安装28台2500kW风力发电机组,每台风力发电机出口通过1kV低压电缆接至容量为2700kVA的箱式变压器。风机端电压为0.69kV,通过箱变升压至35kV,并接入35kV线路。根据风电场布置,本工程风电场28台风电机组分为4个集电线路单元,各并联7个或9个风力发电机——箱式变压器组,集电线路采用架空线路方式接至风电场110kV升压站35kV母线侧。35kV规划进线建设6回,本期一次建成。根据风电场装机规模以及当地电网情况,拟在风电场内新建一座110kV的升压站,满足电压等级为110kV/35kV,主变规划总容量为120MW,升压站采用单母线接线,建设一台120MVA有载调压变压器,满足风电场120MW的装机容量送出。4)主要工程内容50
本期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风力发电机组基础、箱变基础安装,场内集电线路、施工检修道路的建设,升压站内120MVA主变压器、生活区附属建筑物综合楼、采暖、供水、污水处理设施和事故油池等均为依托一期工程。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列于表4。主要生产设备见表5。风机分布及检修道路见附图2。表4工程基本组成工程项目建设内容主体工程风力发电机组及箱变风力发电机组:选用28台单机容量2500kW、轮毂高度90m、风轮直径121m的WTG2-2500型风力发电机组。风风机基础为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埋深-3.5m,基础底面为圆形,圆直径20m,基础底面均采用100mm厚C15素混凝土。箱式变压器:每台风机配一台箱式变压器砖-混凝土结构,埋深-2.0m左右,采用天然地基。箱式变压器基础采用素混凝土条形基础,四周采用240mm厚烧结普通砖封闭,内外侧用砂浆抹面。侧壁上预埋电缆埋管。总占地面积:11200m2。场内集电线路场内集电线路主要采用35kV架空线路,仅在箱变至架空线侧和升压站出线段采用电缆连接。本期共安装28台风机,单机容量为2500kW。28台风机通过4回35kV架空集电线路接入升压站,架空侧导线采用JL/G1A-240/30和JL/G1A-120/25钢芯铝绞线,地线采用GJ-50和GJ-50钢绞线。架空线路全长约30km(其中双回路20km,单回路10km)。线路均采用路铁塔架设。塔基共142基,单回路直线塔30基。单回路耐张塔31基,双回路耐张塔50基,双回路直线塔27基,T接塔4基,每个铁塔占地20m2,永久占地面积总共2840m2。升压站站内设综合楼、35kV配电装置等建筑物以及各项辅助构筑物。综合楼布置在站区北侧,西侧布置220kV配电装置、35kV配电装置、主变压器及有关电缆、电线构架等电气设备,各个区间均有站内道路沟通。站内生活、消防水池布置在站区南侧。污水处理设施布置在综合楼东侧。车库及检修间布置在站区东侧。站内道路宽4.0m,混凝土路面,道路宽及转弯半径满足运输及消防要求,一般情况取6m,消防车可直通站内各建筑物。升压站围墙为240mm厚、高2.5m的实体砌筑砖墙。升压站围墙中心尺寸为130.00m×69.00m,永久性占地8970m²。辅助工程进场及施工检修道路本期工程场址距灵丘县约20.7公里。有县乡道路庄孙线及已建成村村通道路通过,可以作为风电场施工及交通运输的主要通道。施工及检修道路长35.1km,路基宽度6.5m,路面宽度5.0m;变电站进站道路长100m,路基宽度6.5m,路面宽度5.0m,新建道路永久占地约176100m2。公用工程供水风电场场区附近无供水管网,升压站水源为北上庄村井水,采用拉水车拉水供电由灵丘县电网引接10kV线路或就近引接。采暖采用电暖,设置温控型电暖器环保工程污水处理生活污水经过处理能力为0.5m3/h的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且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生活污水排至检查井,采用提升水泵为厂区绿化、冲洗供水,另建一个200m3集水池。污水处理设施布置在综合楼东侧。占地面积22m2。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由专用垃圾运输车运往当地指定的垃圾处理场处置。50
废旧铅蓄电池和废油升压站东北侧设危废暂存间,废旧蓄电池和废油收集后暂存于升压站内危废暂存间,定期送有资质单位处置。噪声风机:选用低噪声设备,周围设置隔离带。升压站:合理选择高压电气设备,主变压器选用低损耗型环境风险变压器四周增设排油槽,排油槽与事故油池相连,以防止检修时变压器内的油外流造成污染,设约60m3事故油池。表5工程主要设施一览表设备型号单位数量风力发电机组风机WTG2-2500台28箱式变压器台28升压站主变压器SZ11-12000/110台1中性点隔离开关GW13-72.5W630A台1中性点电流互感器LZZW-10W台1SF6断路器LW11-26W1250A台1电流互感器LB-126W台3双柱隔离开关GW34-126DW1250A台2电压互感器TYD110/-0.02H台3无功补偿装置SVG套1站用干式变SCB10-500kVA台1低压配电屏MNS面8高压开关柜KYN61-40.5台9(5)占地类型本工程用地包括永久占地和临时用地,总占地面积为339000m2。其中永久占地包括风电机组、35kV架空集电线路用地、场内检修道路、升压站和进站道路永久占地,占地面积为199110m2;临时用地包括风机吊装场地、施工期检修道路临时用地、35kV场内集电线路临时用地、施工生产生活区,占地面积为139890m2。永久和临时占地情况列于表6和表7。表6工程永久占地面积汇总表单位:hm2占地类型风机及箱变施工检修道路升压站集电线路进站道路总计耕地0.112.08///2.19林地0.020.24///0.26草地0.9915.080.8970.2840.0617.311工矿仓储用地/0.14///0.14合计1.1217.550.8970.2840.0619.911备注共28路面宽5.0m占地面积塔架142长0.150
台,每个20m×20m,长35.1km8970m2基,每塔占地20m2km,宽6m表7工程临时用地面积汇总表单位:hm2占地类型施工吊装平台施工生产生活区施工检修道路集电线路总计耕地0.64/0.83/1.47林地0.13/0.09/0.21草地5.110.8056.040.28412.239工矿仓储用地//0.06/0.06合计5.880.8057.020.28413.989备注共28台,每个50×50m-20×20m临时路面宽2.0m,长35.1km塔架142基,按每塔周围20m2经现场实地勘察,风场范围内以草本植物为主,结合生态解译,本工程永久占用草地173110m2;临时占用草地122390m2。项目施工检修道路与集电线路占用少量的有林地,环评要求建设单位在微观选址阶段需进一步优化风机布置和道路走向,尽量避让有林地。如果无法避让,须按照林业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灵丘县林业局(灵林字)[2017]24号“关于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灵丘县小王庄12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是否涉及国家、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植物保护区的函”(见附件4),本风场范围内无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需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原址同意项目初步选址。(6)风电场水源、电源、采暖热源①给排水Ⅰ.给水风电场场区附近无供水管网,升压站水源为北上庄村井水,采用拉水车拉水,站内建设生活水箱、消防水池。站内生活供水系统由生活水箱、生活全自动稳压供水装置和供水管道组成,为一套独立的供水系统。从生活消防水泵房中接出1根生活给水干管,向变电站内的综合办公楼等建筑物供生活用水。生活给水管网的压力靠全自动稳压供水设备维持。项目用水情况见表8。表8用水量统计表序号项目数量最大班人数用水量标准(最大日)日平均用水量(m3/d)日平均排水量(m3/d)备注50
1生活用水工作人员20人10人30L/(人·班)0.300.24宿舍10人80L/(人·d)0.800.642绿化用水1345m23L/m2·d4.0350合计5.1350.88Ⅱ.排水升压站排水系统分为生活污水、站区雨水及事故油池排水等。本项目在升压站内新建一套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全部回用于绿化洒水,不外排。事故油池排出的雨水引接至站外排放。站区雨水采用地面自然散排与雨水暗沟相结合的方式排至站外。道路纵向坡度采用0.5%,便于排水。②采暖本期工程采暖全部采用电暖方式,生活用热水采用电加热方式。③供电本工程施工高峰用电总负荷250kW,施工工厂用电负荷200kW,临时生活区用电负荷50kW。本工程施工用电,可由灵丘县电网引接10kV线路或就近引接。由于风机塔筒基础施工比较分散,施工单位应自备30kW柴油发电机,解决部分风机基础及其它工程基础施工用电问题。项目运行期,变电所内设两台所用变压器为全所提供所用电源,一台所用变由所内35kV母线供电,另一台由变电所外引接电源。正常时全所电源由35kV母线提供,事故或风机停运时,由所外提供电源。(7)劳动定员风电场运行维护人员的工作主要是在控制楼内进行,主要负责风电场巡视、日常维护等,本期工程人员20人。(8)建设进度风电场工程施工主要包括风力发电机组基础、箱变基础的开挖和混凝土浇筑、升压站内建筑物及构筑物施工、机组设备的安装以及电气设备的安装、机组箱变的安装、线缆的安装及升压变电设备的安装,施工工期为12个月。(9)项目总投资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工程静态投资61398万元,单位投资8771元/KW。建设期贷款利息312350
万元。动态投资64521万元,单位投资9217元/KW。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9。表9技术经济指标表静态投资万元61398动态投资万元64521单位千瓦静态投资元/kW8771单位千瓦动态投资元/kW9217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万元35982施工辅助工程万元425建筑工程万元5278其他费用万元4725基本预备费万元870建设期利息万元3123装机容量MW70年上网电量MW·h138667.2年等效满负荷小时数小时1981标杆上网电价元/kW·h0.60盈利能力指标项目投资收益率%7.55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23.2项目投资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23项目投资税后财务净现值万元10760全部投资回收期(税后)年8.43(10)环保投资本项目总投资61398万元,其中,环保投资733.5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1.19%。环保投资估算见表10。表10环保投资估算一览表项目投资(万元)施工期生态、水土保持风机吊装及箱变区植被恢复,恢复面积108640m2250施工及检修道路区植被恢复,恢复面积170235m2300集电线路区植被恢复,恢复面积2754.8m2100施工场地植被恢复6.5环境监理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环境监理10噪声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5施工废水沉淀池5扬尘设置围挡、防尘网;运输车辆苫布遮盖;采用洒水湿式施工方式5施工固废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送往指定场所处理。土方余方量全部用于各施工工段的场地平整回填。150
运营期废水升压站内设一套0.5m3/h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25废油、废旧蓄电池收集后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内,废油定期送有资质的单位处理,废旧蓄电池由厂家回收处置10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送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1噪声主变压器设减震垫5环境风险60m3事故油池、集油坑、排油槽8绿化升压站绿化面积1345m22合计733.5(11)项目CDM申请清洁发展机制(CDM)是《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国家缔约方之间开展温室气体减排合作的三种灵活机制之一。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和外交部于2004年6月30日联合发布第10号令《CDM项目运行管理暂行办法》并开始实施。本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约为138667.4万KWh,同相同规模的燃煤电站相比,按能源局2017年公布的2016年度6000kW以上机组平均供电煤耗312g/kWh计算,每年可节约标煤8.135万t减排SO2约91.31t/a,减排NOx约91.31t/a,对改善大气环境有积极的作用,可以申请成为CDM项目。风力发电企业申请CDM项目要在可研阶段确定上网电价之后并且结合项目收益情况进行。通过CDM项目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收益率,从而降低投资风险。50
二、风电场总平面布置1、风机布置针对该风电场风资源状况及交通运输条件、机组单位电量造价等,可研推荐风电机为WTG2-2500型风电机。按充分利用风电场场区的风能资源,并结合场区地形地貌、植被及土地利用规划进行风电机的布置。本期28台风电机分布于灵丘县东北部,主要利用山上高台错落布置风机。风机分布详见附图2。2、集电线路布置场内集电线路主要采用35kV架空线路,仅在箱变至架空线侧和升压站出线段采用电缆连接。28台风机通过4回35kV架空集电线路接入升压站,架空侧导线采用JL/G1A-240/30(为主线)和JL/G1A-120/25(为支线)钢芯铝绞线,地线采用GJ-50(为主线)和GJ-35(为支线)镀锌钢绞线。架空线路全长约30km(其中双回路20km,单回路10km)。本工程集电线路走向示意图见附图4。3、升压站平面布置升压站位于风电场的中部、北上庄北约800m处的山坡地上,自然地面标高在1406m~1414m之间。升压站固定端向西北,扩建端朝东南,向东南出线。进站公路由南侧既有公路接引进站。升压站出入口设在围墙东南侧。升压站围墙中心尺寸为130.00m×69.00m。场区所有风机的电能通过箱变升压后送入风电场110kV升压站。新建110kV升压站是整个风电场的控制中心,也作为工作人员生活办公的场所。站内设综合楼、35kV配电装置等建筑物以及各项辅助构筑物。综合楼布置在站区北侧,西侧布置220kV配电装置、35kV配电装置、主变压器及有关电缆、电线构架等电气设备,各个区间均有站内道路沟通。站内生活、消防水池布置在站区南侧。污水处理设施布置在综合楼东侧。车库及检修间布置在站区东侧。站内道路宽4.0m,混凝土路面,道路宽及转弯半径满足运输及消防要求,取6m,消防车可直通站内各建筑物。升压站围墙为240mm厚、高2.5m的实体砌筑砖墙。升压站技术指标见表11。升压站总平面布置见附图5。表11升压站技术指标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本期工程围墙内用地面积hm²0.8972建构筑物用地面积m²27813场地利用面积m²520350
4厂区道路及广场占地面积m21705厂区围墙长度m²986绿化面积m²13454、道路布置本期工程场址距灵丘县约20.7公里。其间有县乡道路庄孙线及已建成村村通道路通过,可以作为风电场施工及交通运输的主要通道。施工及检修道路长50.10km,路基宽度6.5m,路面宽度5m;升压站进站道路长100m,路基宽度6.5m,路面宽度5m。新建道路永久占地约176100m2。风电场道路分布见附图3。50
三、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简况1.地理位置灵丘县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大同市东南角,地理坐标为东经113°53′—114°33′,北纬39°31′—39°38′。东与河北涞源、蔚县接壤,西与本省繁峙、浑源毗邻,南与河北阜平交界,北与本省广灵相连。全县南北长84公里,东西宽66公里,总面积2732平方公里,辖3镇9乡254个行政村,总人口24万。灵丘县小王庄风电一期项目厂址位于灵丘县东北部。在东经114°16"3.00"~114°27"48.00",北纬39°32"35.00"~39°39"17.00"之间。地面标高为1512m~2086m。风电场中心距离灵丘县约21km。本风电场主要利用山上高台错落布置风机。新建升压站根据风电场的规划,拟定于于风电场的中部、北上庄北约800m处的山坡地上,自然地面标高在1406m~1414m之间。2、地形地貌灵丘地处黄土高原,位于五台、太行、恒山三大山脉余脉的交接之处,由于各大山脉所处造山构造阶段不同,因而境内地质非常复杂。灵丘县境内山脉属太行山山脉北部边缘,主要以北东、南西走向排列。按地貌类型可分为四个区:东部南部石山区、北部土石山区、中部平川区、西部丘陵区,其中土石山区占85.8%、黄土丘陵区占8%、平川区占6.2%,素有“九分山水一分田”之说。境内群山连绵,有大小山峰500余座,其中海拔1500米以上的55座,2000米以上的3座,中、东部山峰属太行山余脉,西、北部山峰属恒山南延,最高海拔太白巍山主峰2234米,为群峰之冠,最低海拔独峪乡花塔村冉庄河出口处558米。风电场项目位于大同市灵丘县境内。从地貌上看,灵丘县地处恒山东缘,属中低山区。西部属恒山主脉,地势总体上呈东高西低之势,基岩裸露,沟谷纵横,局部为黄土披挂,地面标高一般在1512-2086m,地形起伏较大。3、地层及地质构造(1)地层本区山前冲洪积扇及壶流河冲洪积平原区主要分布的地层为新生界地层,出露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粉土、粉质粘土及砂卵石;中、上更新统黄土(粉土、粉质粘土)及砂卵石,下部为第三系粘土、砾岩及玄武岩。中低山区分布的地层为古生界奥陶系、寒武系、元古界震旦系、太古界五台群地层,地层从老到新分述如下:50
1)太古界五台群振华峪组(ArZ):地层岩性主要为黑云奥长片麻岩、变粒岩,斜长片麻岩,厚度大于1799m,主要分布于基岩山区。老潭沟组(ArI):地层岩性主要为角闪片岩、磁铁角闪石英岩,厚度大于2111m,主要分布于基岩山区。雷家湾组(ArIJ):地层岩性主要为二云变粒岩、黑云变粒岩和角闪斜长片麻岩互层,厚度大于1409m,主要分布于基岩山区。2)元古界震旦系下统高于庄组(Z1g):地层岩性主要为灰色厚层夹薄层白云岩,含少量燧石条带,厚度120-450m,主要分布于基岩山区。中统雾迷山组(Z2w):地层岩性主要为灰色、微红色块层状燧石条带白云岩,深灰色厚层至巨厚层含少量燧石条带白云岩,厚度0-300m。铁岭组(Z2t):地层岩性主要为淡灰红色中厚层白云岩,含燧石结核和砂粒。底部角砾状白云岩或石英砂岩,厚度0-162m。主要分布于基岩山区。上统下马岭组(Z3x):地层岩性主要为黑色砂质页岩,底部紫色页岩、赤铁矿层,厚度0-207m。景儿峪组(Z3j):地层岩性主要为上部薄层灰岩,下部含铁石英砂岩,厚度0-40m。主要分布于基岩山区。3)古生界寒武系(Є):下统馒头(Є1m)-毛庄组(Є1mz):地层岩性主要为页岩、白云岩、泥质灰岩,部分地区分布有广灵式铁矿,厚度2-60m,主要分布于基岩山区。中统徐庄(Є2x):地层岩性主要为页岩、白云质灰岩、石灰岩、鲕状灰岩,厚度99-157m。张夏组(Є2z):地层岩性主要为鲕状灰岩、泥质条带灰岩,厚度81-213m。主要分布于基岩山区。上统崮山组(Є3g):地层岩性主要为石灰岩、泥灰岩、竹叶状灰岩,厚度66-85m。长山组(Є3c):地层岩性主要为石灰岩、竹叶状灰岩,厚度8-25m。凤山组(Є3f):地层岩性主要为石灰岩,厚度46-126m。主要分布于基岩山区。50
奥陶系(O):下统冶里组(O1y):地层岩性主要为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竹叶状灰岩,厚度74-114m。亮甲山组(O1j):地层岩性主要为灰色燧石团块灰岩、白云质灰岩,厚度134-169m。主要分布于基岩山区。中统马家沟组(O2m):地层岩性主要为灰黑色结晶灰岩夹钙质页岩,局部含燧石结核,厚度81-102m,主要分布于基岩山区。石炭系(C)中统本溪群(C2):地层岩性主要为砂岩、页岩,夹泥灰岩及煤层,底部铝土页岩、褐铁矿,厚度20m,主要分布于基岩山区。上统太原群(C3):地层岩性主要为页岩,夹砂岩、灰岩及煤层,厚度70-150m,主要分布于基岩山区。4)中生界侏罗系(J):下统下门头沟组(J1x):地层岩性主要为砂岩、砂质页岩,夹粘土页岩及煤层,厚度27-328m。上门头沟组(J1s):地层岩性主要为砂质页岩、石英砂岩夹煤线,底部砾岩,厚度130-180m。主要分布于基岩山区。中统九龙山组(J2j):地层岩性主要为砾岩、砂砾岩、砂岩、页岩,夹凝灰质角砾岩及砂砾岩,厚度15-572m。髫髻山组(J2t):地层岩性主要为安山岩,上部安山集块岩夹玄武岩,底部凝灰角砾岩、安山质角砾岩,厚度25-2040m。后城组(J2h):地层岩性主要为砾岩、砂砾岩、凝灰质砂砾岩,局部夹煤线,厚度20-200m。主要分布于基岩山区。上统东岭台组(J3d):地层岩性主要为上部粉灰色含砾凝灰质流纹斑岩,下部流纹斑岩、流纹岩,夹少量安山角砾岩和安山岩,厚度100-1500m,主要分布于基岩山区。5)新生界第三系下第三系(E1):地层岩性主要为上部玄武岩与粘土、砂砾石互层;下部玄武岩与褐煤互层,厚度0-80m,主要分布于山前倾斜平原及黄土丘陵。50
上第三系(N2):地层岩性主要为棕红色粉质粘土、粘土,粉砂,夹有砾岩和玄武岩,厚度0-200m,主要分布于山前倾斜平原及黄土丘陵。6)新生界第四系(Q)下更新统(Q1):地层岩性主要为上部浅红、浅绿、黄绿色粉质粘土;下部杂色砂砾石,夹粉砂、粘土层,厚度大于180m,主要分布于山前倾斜平原、盆地。中更新统(Q2):地层岩性主要为冲洪积黄棕色、棕红色粉质粘土、粉土,含角砾,厚度22m,主要分布于山前倾斜平原、盆地。上更新统(Q3):地层岩性主要为冲洪积砂砾石、坡洪积黄褐色黄土(粉土),含砾石或碎石,厚度10-50m,主要分布于山前倾斜平原。全新统(Q4):地层岩性主要为冲洪积砂、卵石、粉土,厚度1~30m,主要分布于河谷。(2)区域构造灵丘县在区域构造上位于山西断裂隆起区的汾渭断陷带(Ⅲ)的东部。拟选灵丘风电场项目站址位于汾渭断陷带(Ⅲ)的恒山隆起区(Ⅲ4)东部。区域位于汾渭断陷带(Ⅲ)的东北部。汾渭断陷带自怀来-延庆盆地至陕西渭河盆地,全长1200km,总体是走向NNE的S形,该断陷带的太原断陷盆地北部以北部分在区域内,呈盆岭构造形式,是区域内的M≥6级地震构造带。汾渭断陷带的忻定盆地的代县凹陷、原平凹陷、定襄凹陷,大同盆地的怀仁、马营庄、阳原凹陷;延怀盆地的延庆凹陷、涿鹿凹陷是区域内的7级的地震构造。相应的断陷盆地的边界主控断裂、凹陷的主控边界断裂也是区域内的6-7级地震构造。区域内涉及的主要断裂有:六棱山北缘断裂(F6)、恒山北麓断裂(F7)、恒山南麓断裂(F8)、云中山断裂(F9)、五台山北麓断裂(F10)、系舟山山前断裂(F11)、太白维山山前断裂(F13)、蔚广盆地南缘断裂(F14)。在场地区域内,共记录到M≥4.7的地震71次,其中7.9≥M≥7.0级地震4次,6.9≥M≥6.0级地震13次,5.9≥M≥5.0级地震36次,最大地震为512年山西原平、代县间7½级地震;1970年以来,区域内共记录到ML≥2.0级地震2497次,最大地震为1989年大同阳高间M6.1级地震。近场区范围内记录到4次M≥4.7级地震,其中6.9≥M≥6.0级地震2次,5.9≥M≥5.050
级地震2次,最大地震为公元前231年河北平阴东南6½级地震。1970年地震台网记录以来,近场区共记录到ML≥1.0级地震96次,最大地震为1973年灵丘ML3.6级地震。4、气候、气象灵丘属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气候特征为四季分明,冬长夏短,寒冷期长,雨热同季,季风强盛。春季干旱风沙多;夏季无炎热,雨量较集中;秋季短暂,天气多晴朗;冬季较长,寒冷少雪。境内山峦重叠,地形复杂,海拔高度悬殊,不仅使全县气候分布有差异,而且就在同一区域、同一天内气候也大不相同。根据灵丘境内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地理形势,大致可分为4个气候区。南甸子梁风电场处于凉温半湿润区,风机位多处在海拔2000米以上,气温低,无霜期短,气候变化大。多年平均气温7℃,年极端最高气温达37.3℃(1961年),极端最低气温-30.7℃(1964年)。多年平均降雨量在433.3mm,分布不均,降雨多集中在7至9月。无霜期为132-189天之间,平均为150天左右。本区主要气象特征见表9。通过对风电场0001#测风塔风速资料的处理、分析后得出2009年12月1日至2010年11月30日连续一年的各层数据(10m、60m、70m)数据,获得了各高度逐时平均风速、风向数据。根据已测得的资料,10m、60m和70m高度处年平均风速分别为6.71m/s、6.92m/s和6.91m/s,相应的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分别为419.65W/m2、418.02W/m2和419.48W/m2。风功率密度等级为2级(GB/T18710标准)。从风能分布来看,较大比例在可利用区间,风能品质较好,具备较好的开发价值。表10灵丘县主要气象特征表项目数值日期气温多年平均(℃)7.3极端最高(℃)39.92005年极端最低(℃)-34.61978年多年平均水气压(hPa)7.8多年平均相对湿度(%)57.2多年平均冻土深度(cm)97.8多年平均蒸发量(mm)1747.2多年平均降雨量(mm)421.5多年平均气压(hPa)909.1多年最多沙尘日数(d)151966年多年最多雷暴日数(d)561966年历年实测最大风速(m/s)21.01973年统计年限1958~2008年5、地表水系50
灵丘水资源丰富。主要河流有唐河、赵北河、三楼河、下关河、华山河五系长流河。地表水2.65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1.1亿立方米。主要河流为十河两系,属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一系是主干河唐河,另一系由四条支流汇入河北阜平沙河。两系均汇入大清河。全县现有3个万亩自流灌区和两个万亩电灌站,有小水电站4处,装机容量2075千瓦。(1)唐河:海河水系大清河一级支流,古称寇水、沤夷水,为灵丘县最大的河流。源于浑源县境内的枪风岭东北7.5公里的东水沟,有大小支流43条。由浑源县王庄堡进入灵丘境内,西东走向横贯灵丘盆地,从门头峪折向东南经红石楞乡下北泉村进入河北省沫源县境内,往南注入唐县西力羊水库,汇归大清河。该河县境内干流流经东河南、武灵镇、落水河、红石楞6个乡镇,境内河长58公里。包括6条支流,境内流域面积2071平方公里。河宽50——200米。多年平均天然经流量为116亿立方米年,河水基流量为241立方米/秒。(2)赵北河:源于县境西北部王成庄寒风岭、西山沟和广灵县海子。有大冲支流11条,上游源头有岭底、西山沟、漫山三条支流。河长38公里,河宽50——90米,流域面积310.8平方公里,河道纵坡246%。清水流量为0.23立方米/秒。该河流经赵北、东河南2个乡镇,上游在赵北乡养家会村下潜入地下,于东河南镇古树村、燕家湾村一带与唐河汇合。(3)华山河:源于县境北部史庄乡窑沟、北水泉一带,流经史庄、武灵两个乡镇,全长27公里,有大小支流15条,流域面积136平方公里,河道纵坡24%,清水流量0.25立方米/秒。在史庄乡韩坪村下变为渗潜流,于城关镇白房南一公里处汇入唐河。春、夏、秋三季可用于灌溉,上游有小水库一座。(4)西河:源于县境东北部石家田乡西山、温北堡、温东堡及柳科的塔地一带。流经石家田、柳科、落水河3个乡,于落水河乡南庄村汇入唐河。有大小支流9条,全长32.8公里,河宽60——100米,流域面积27.86平方公里,河道纵坡21.3%,清水流量0.17立方米/秒。属季节河,可引洪灌溉。(5)独峪河:冉庄河主要支流,源于县境南部独峪乡鹅毛沟、红花沟、杏树沟、杜家河一带,大小支流6条,河长31.2公里,流域面积243.1平方公里,清水流量平均年0.21立方米砂,河道纵坡41.8%,独峪乡西槽沟村西南汇入冉庄河。50
(6)塌涧河,是唐河的六大主要支流之一,源于石家田乡义泉岭、太那水、马头关一带,有支流两条,流经石家田、城关、落水河3个乡镇,全长21公里,于落水河乡北水芦村汇入唐河。流域面积66.9平方公里,河道纵坡19.2%。属时令河。根据现场踏勘,塌涧河,自石家田乡义泉岭一带,由西北向东南方向从本项目风电场区域内的西南处流过。本项目废水不外排,对地表水体无影响。6、地下水灵丘县地貌类型全部为山区,水文地质类型可划分为四个类型区,即一般山丘区裂隙水、一般山丘区黄土层孔隙水、裸露型岩溶山地水和山间河谷孔隙水。一般山丘区裂隙水主要分布在唐河北部的绝大部分石山区和南部大沙河流域的绝大部分石山区。全部属大清河流域,总面积1436.6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约52.6%。其中塘河流域676.3平方公里,大沙河流域760平方公里,拥有水资源总量7149.33万立方米,占全县地下水资源总量的42.9%,该区裂隙水埋藏深,且开采难度大。一般山丘区黄土层孔隙水主要分布在唐河盆地的东北部边缘区,总面积340.1平方公里。其中大清河区268.1平方公里,壶流河区54平方公里。本区拥有水资源量2422.44万立方米。这部分地下水埋藏较浅,比较容易开采。裸露型岩溶山地水主要分布在全县北部、东北部以及红石塄乡大部分地区。总面积602.6平方公里,其中灵丘泉域内440平方公里。山间河谷孔隙水主要分布在唐河两岸的灵丘盆地。总面积354平方公里,全部属于塘河流域,仅占全县总面积的13%,水资源拥有量为3150.6万立方米,占全县水资源总量的18.9%。灵丘县小王庄风电一期项目厂址位于灵丘县东北部,主要分布与石家田乡和柳科乡。唐河流域的一般山丘区裂隙水地下水在石家田乡的地下水资源量为89.66万立方米,总面积为18平方公里;唐河流域的一般山丘区黄土层孔隙地下水在石家田乡和柳科乡的地下水资源量分别为867.8万立方米和225.29万立方米,总面积分别为104平方公里和27平方公里,静水位平均埋深分别为70米和75米;唐河流域的裸露型岩溶山地地下水在石家田乡的地下水资源量为359.7万立方米,总面积为44平方公里,静水位平均埋深为32米;山间河谷孔隙水50
地下水在石家田乡的地下水资源量为178万立方米,总面积为20平方公里,静水位平均埋深为74米;壶流河流域一般山丘区黄土层孔隙地下水在柳科乡的地下水资源量为35.2万立方米,总面积为54平方公里,静水位平均埋深分别为25米;壶流河流域岩溶山区裸露型岩溶山地地下水在柳科乡的地下水资源量为86.6万立方米,总面积为133平方公里,静水位平均埋深分别为120米。本工程场地位于石家田乡和柳科乡的山区,各机位场地地下水位埋深大于20m,可不考虑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7、城头会泉域(1)泉域概况城头会泉出露于灵丘县城附近高庄北门头一带唐河河谷中松散层泉水及南部山区大沙湖村西一带的岩溶裂隙泉水。出露标高910~940m。包括高庄泉、南北水芦泉、新西泉及大沙湖(红石楞)泉,多年平均流量约22m3/s,动态不稳定。泉域属高原地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495.3mm。泉域内地层出露齐全,由老到新:太古界桑干群五台群变质岩系;元古界震旦系石英岩、白云岩、灰岩;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石炭、二迭系含煤岩系;中生界侏罗系、白至系泥质砂页岩、凝灰质、流纹质砂页岩、角砾岩以及新生界松散地层均有分布。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岩溶裂隙水以及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为主要含水岩组。前者分布于西北部、东南部山区,单泉流量1~5L/s;后者广泛分布于唐河中游及其支流两岩,一般单井水量60—80m3/h。泉域地下水接受大气降水补给,由山区到盆地,从上游向下游径流,以泉水、人工开采、潜水蒸发形式排泄。受地形、岩性、构造控制,南部围绕太白维山火成岩体的岩溶地下水,接受降水补给后,由西南向东北径流,部分补给大沙湖泉、部分补给门头峪的新西庄泉、南北水芦泉。据有关成果显示,城头会泉域地下水天然资源量为8514万m3,年可利用资源量为5739.6万m3,目前城头会泉水主要用于工业生产、农业灌溉、城乡居民生活用水,泉域范围内主要的工业企业有有工水泥厂、豪洋水泥厂、灵源铁厂、花卉公司、银河选厂等。灵丘县年开发岩溶地下水资源利用量达734.3万m3,占到可利用资源量的12.8%。(2)泉域范围城头会泉域分布于大同市灵丘县及浑源县东部,泉域面积1672km2,其中以震旦系砂质灰岩为主,可溶岩裸露面积440km2,地形上为中部低、四周高的封闭式山间盆地,南部太白山最高处海拔2234.6m,中部盆地平原区,高程1100m以下,门头峪唐河河谷约800m。行政区面积涵盖大同市灵丘县。50
西部、北部边界:边界走向自西向东由上温庄―西马尖―牛头山―迷糊梁―黄崖尖(1859.4m)―义泉岭―龙须山(1841.7m)―大柴火山(1695.8m),与浑河、壶流河为界。东部边界:自北向南由大柴火山―凤凰山(2033.8m)―巨羊驼―白沙口与唐河支流拒马河、干峪河为界。南部边界:东段以震旦系灰岩与寒武系下统及古老变质岩系隔水地层为界,自西向东由阳山沟―野里―寺沟门北―水泉―太白维山―沙湖掌―白沙口。西段:自西向东由上温庄西石灰岭(1466.9m)一阳山沟,为与沱河、冉庄河的地表分水岭。(3)重点保护区范围泉域重点保护区包括两个区,一是灵丘县城南唐河两岸泉域重点保护区,其具体范围为:西起西福田,东到新庄村,沿唐河两岸500—1000m、长9000m的带状区域,包括高庄泉、南北水芦泉、新庄泉,面积12.7km2。二是沙湖泉一带,从沙湖泉日顺沟向下游到沙湖村,面积1km2。本区地下水污染较为严吸,近期以污染物帆氮和亚硝酸氮为主,其原囚是由于第四系松散层含水层在垂直方向上没有隔水保护层,受到耕地在种植过程中大面积使用化肥以及人畜生活污水入渗地下污染所致;而沙湖岩泉的污染则来源于补给区人畜生活污水。本项目风场与城头会泉域的位置关系见附图6,由附图6可知,本项目主要位于城头会泉域的西北部,但不在城头会泉域的重点保护范围内,距重点保护区的最近距离15km。根据《山西省泉域水资源保护条例》,在重点保护区以外的泉域范围内,应遵守下列规定:(一)控制岩溶地下水开采;(二)合理开发孔隙裂隙地下水;(三)严格控制兴建耗水量大或对水资源有污染的建设项目;(四)不得利用渗坑、渗井、溶洞、废弃钻孔等排放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倾倒污物、废渣和城市生活垃圾。本项目生产过程不用水,主要为生活用水,水源为北上庄村井水,项目建成后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用于厂区绿化洒水,不外排,不会对泉域水质产生影响,符合《山西省泉域水资源保护条例》的相关要求。8、水源地50
(1)县域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灵丘县饮用水源地有六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分别分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保护区范围是以水井为中心,半径1000m的范围。其中一级保护区是以水井为中心,半径150m的范围,其余面积为二级保护区范围。一级保护区面积为1.12km2,二级保护区总面积为15.24km2,饮用水源地的准保护区华山河、泽水河、塔涧河洪积扇的上部山前地区。具体情况见表11。表11灵丘县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情况序号水源地名称水源地类型使用状态取水口(个)水质类别地下水类型一级保护区面积(Km2)二级保护区面积(Km2)1灵丘县黑龙河水源地地下水现用1良好(1类)孔隙潜水0.073.142灵丘县李家庄水源地地下水现用3良好(1类)孔隙潜水0.214.83(与黑龙河重叠0.93)3灵丘县灵源水源地地下水现用2良好(1类)孔隙潜水0.47/4灵丘县水厂河水源地地下水现用1良好(1类)孔隙潜水0.17/5灵丘县两关水源地地下水现用1良好(1类)孔隙潜水0.133.146灵丘县庄头水源地地下水现用1良好(1类)孔隙潜水0.073.14(2)本项目周围主要集中供水水源地本项目的场地主要位于石家田乡,石家田集中供水水源供水井位于石家田村西卫生院院内,行政区划属灵丘县石家田乡。水源井坐标为:东经114°21"20.4",北纬39°32"16.8",井口标高1210m。①供水基本情况供水方式:建有泵房、蓄水池1座100方,通过加压将水注入高位蓄水池,利用地势高差以管网方式通到用户院内,实现供水。潜水泵型号为200QT32—120。水源地建有泵房等设施,设施配套完善,无消毒杀菌设施。供水范围及人口:石家田村及驻地机关、学校,服务人口1100人,日取水量约60t/d。水源井管理:水源井为村委会管理,设有水管员一名,专门负责日常供水,每日定时抽水一次,夏季6~8h,冬季3h。50
②水源地水文地质单元概况供水并分布于黄土丘陵区,为第四系孔隙承压水,地面标高1210m,水文地质单元属于河谷平原冲洪积松散层。孔隙水补给主要为大气降水及河流渗漏补给。该水源地人工开采量2万m3/a。③水源地地下水类型概化依据石家田集中供水水源供水井开采50m以下孔隙水,上复地层分别为粘土、亚粘土、红粘土含粗砂及胶结砂卵石互层,其上层粘土层具有稳定的隔水性,可视为隔水层。概化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孔隙承压水,含水介质概化为孔隙水粗砂含砾。该井井深120m,井径400mm,静水位埋深40m,动水位埋深47m,降深7m,含水层厚度m=48m,单井涌水量1500m3/d。④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方案保护区边界与范围:一级保护区边界范围:以供水井为中心,半径为120m的圆形区域。依据规范承压水不划分二级及准保护区本项目不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本项目的风场边界距离该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边界约500米。本项目与石家田集中供水水源地的位置关系见附图1。根据灵丘县水务局,灵水函字[2017]10号“关于同意灵丘县小王庄12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涉及水源地、影响行洪的复函”(见附件5),本项目不占用河道,对水源地影响小,同意选址。9、矿产资源灵丘县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储量的金属、非金属矿藏有40多种。其中黄金储量20吨,白银2000吨,铜10万吨,锰矿石400万吨,铁矿石9000万吨,石灰石500亿立方,花岗石100亿立方,沸石3.6亿吨,磷灰石2.9亿吨,大理石2.5亿吨,珍珠岩6000万吨,石英石5000万吨,石棉3300万吨。此外,铅、锌、钼、长石、蓝晶石、冰洲石、蛭石、云母、方解石、黑砂石、软玉石、莹石、硫磺、澎润土、高岭石、矸石、粘土等矿藏储量也很大。现已开采的矿藏有花岗石、珍珠岩、石棉、磷灰石、沸石、石灰石及金、铅、锌、铜、铁、锰等20多种。矿产资源中,花岗石不仅储量大,而且品种多、质量高、花色好,尤以“贵妃红”最为名贵。铜矿、银矿、锰矿储量大,品位高,分布集中。巍山银矿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50
10、文物保护灵丘县域内具有丰富的文物资源,纪念建筑物、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石刻等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境内有国家、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自然景区50多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平型关战役遗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赵武灵王墓、曲回寺;其他:觉山寺风景区、空中大草原等。项目的风场边界东南处有一旅游开发区——空中大草原,空中大草原位于灵丘县柳科乡刁泉村东南,与河北涞源、张家口蔚县交界,东西狭长,南北广阔,有一块巨大的山顶,海拔2159米,四周是陡峭的山坡,顶部宽广平坦,面积达3万亩。风场边界距离空中大草原最近约2km。本项目与空中大草原的位置关系见附图1。风电场范围内无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已得到灵丘县文化局的确认(见附件6灵文物函字[2017]3号)。5、规划(1)生态功能区划及生态经济区划本项目场地主要位于灵丘县石家田乡和柳科乡,根据《灵丘县生态功能区划》(附图7.1),本区域北部属于IIA灵丘东北部土壤保持生态功能小区,西南部属于IIIA中北部盆地土壤保持生态功能小区,东南部属于IIIC灵丘东部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小区;根据《灵丘县生态经济区划》(附图7.2),本区域属于限制开发区中的IID-2灵丘县东北部农牧业发展生态经济区。本工程的建设无法避免地要占用、损失草地植被和灌木植被,但根据项目占地属于点征及占地情况来看,工程建设对周围生态系统的影响属于低等程度的干扰影响,造成的生态效益损失相对轻微,通过采取相应的生态保护、恢复和补偿措施,不至于使区域植被的生态功能受到严重损失。而且,施工结束后,通过对临时占地进行及时的植被恢复,对施工及检修道路沿线进行生态绿化建设,都有利于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对原有植被生态功能的损失产生一定的补偿效果。因此,本工程的建设符合《灵丘县生态功能区划》及《灵丘县生态经济区划》要求。(2)山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50
根据《山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本项目所在的灵丘县属于省级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中的五台山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该区的功能定位及综合评价为:滹沱河上游及其支流的水源涵养区,该区域温差较大,气候偏冷,是全省气温最低的地区。该区的发展方向为:提高封山育林面积,加大以冷杉为主的特有树种的保护,积极营造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和生态公益林;加强五台山南坡森林植被的管扩和修复,提高滹沱河上游源区水源涵养功能;严格保护灵台盆地、繁峙谷地现有耕地规模,提高耕产出效益,形成集约高效的农业生产空间。本项目属于清洁能源项目,主要利用山上高台进行建设,风场所在区域主要为荒草地,本工程通过对临时占地采取灌草结合的方式进行植被恢复,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显影响,不违背《山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相关要求。(3)黑鹳保护区山西灵丘黑鹤省级自然保护区于2002年6月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晋政函(2002)124号文批准建立。总面积134667公顷,2009年3月山西省人民政府以晋政函[2009]21号《关于同意调整山西灵丘黑鹤省级自然保护区面积的批复》,对保护区总面积及各功能区进行了调整。目前保护区总面积为71592.0公顷。保护区范围介于东经113°56′—114°29′,北纬39°02′—39°24′之间。涉及独峪乡、白崖台乡、下关乡、上寨镇和红石楞乡5个乡镇51个行政村。是山西目前面积最大,气候地理条件较为优越、野生物种较为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一。主要保护对象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鹤、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青羊和稀有物种青檀及森林生态系统。黑鹳自然保护区内分三种区域,即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核心区面积为25268.公顷,保护区内的唐河流域门头至红石楞河段、下关乡范岭水库、独峪乡三楼至花塔河段、白崖台乡古路河村、山寨镇刘庄至马头关河段为黑鹳及其伴生动物群集中分布地段,都是保护区的核心区域;缓冲区11173公顷,为上述五镇的其他区域,实验区35150.8公顷,为缓冲区的外围部分区域。自然保护区内生物的动物群落约有百种。其中黑鹤、金雕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斑羚、抱、金钱豹、土豹、灵猫、大鸭、大天鹅、豆雁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本项目风场不在黑鹤保护区范围内,风场边界距离其边界约16km,黑鹳保护区现状图见附图8。50
(4)城市总体规划本项目的风场主要位于灵丘县石家田乡和柳科乡的北部,风电场中心距离灵丘县约21km,风场边界距离灵丘县县城最近约14km,不在灵丘县城市总体规划范围内。3.区域环境质量现状(1)声环境质量现状根据本期项目风电机布置特点,风机周围300m范围内无村庄分布,并且本期风场区域内无大型工矿企业,声环境质量良好。(2)生态环境现状灵丘县宜林面积达70万亩,现有森林160万亩,其中经济林2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9%。灵丘县主要林种有松、柏、槐、柳、桦等用材林和核桃、花椒、桃、苹果、杏、梨、枣、山楂、柿子等干鲜果经济林。山西灵丘黑鹳省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山西省北部灵丘县南山区,总面积71592公顷,为山西省面积最大的省级自然保护区之一,也是地处太行山系唯一以国家一级保护濒危动物黑鹳命名的自然保护区。境内动植物分布种类繁多,据初步调查统计:区内植物约有48科400多种;鸟类有14目37科200多种;兽类6目15科40多种;两栖类1目3科5种;爬行类3目6科13种。其中国家濒危动物30多种,占保护区动物种类的11.63%;国家濒危植物10多种,占保护区植物种类的2.5%;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鸟类20多种,占保护区鸟类的10%;属于中日合作保护候鸟80多种,占保护区鸟类的40%;属于中澳合作保护候鸟20多种,占保护区鸟类的10%。灵丘黑鹳省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国家一级保护濒危动物黑鹳、国家二级保护濒危动物青羊和国家珍稀濒危树种青檀及森林生态系统。本项目风电场所在区域位于灵丘县东北部,属中低山区,土壤为黄土状淡褐土壤,肥力较差。现场调查,评估区植被主要为天然植被及一年一熟农作物,其中天然植被分布广泛,以木本和草本植物为主,木本植物以油松为主,主要分布在调查区北部及中东部,草本植物以白羊草、蒿类、绣线菊等为主,广泛分布在调查区内,植被覆盖率20-30%;场内低坡处有农作物分布,作物主要为稻谷、玉米、谷子、高粱、马铃薯等;林木主要有松、柏、槐、柳、桦等。现场调查发现,该区没有珍贵动物,也不是候鸟的栖息地和迁徙通道。(3)水土流失现状50
本项目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属黄土高原丘陵区,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其强度为中度侵蚀;当地表植被遭到破坏,表土裸露,区域内的水力侵蚀会严重,形成冲沟,项目区沟壑密度较大,沟谷呈“V”字型。4.主要环境保护对象(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本项目风场范围内无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及珍稀动植物,主要环境影响为噪声对周围居民的影响和风电场运行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影响,而风机及升压站周围周围500米内没有村庄,不会有居民受到本工程噪声的影响,因此本项目的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为风电场场址占地内的植被、土壤和动物。表14为本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表14本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要素保护目标位 置功能要求生态风机及箱变区的灌木、荒草、土壤和动物风机及箱变周围恢复生态功能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集电线路区的灌木、荒草、土壤和动物塔架周围检修道路区的灌木、荒草、土壤和动物道路两侧施工生产生活区的荒草、土壤和动物施工生产生活区周围噪声白南堡升压站西1.1km《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石窑村Z05风机西南0.8km白北堡升压站西0.9km磨石沟村F18风机西南0.8km北上庄F29风机东北1.2km地下水城头会泉域本项目主要位于城头会泉域的西北部,但不在城头会泉域的重点保护范围内,距重点保护区的最近距离16km《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III类水质标准石家田乡集中供水水源地风场场界南0.4km50
四、评价适用标准1.环境质量标准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标准值见表15。表15声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昼间夜间标准值dB(A)5545地下水环境: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III类水质标准。具体数值详见表16。表16地下水质量标准(单位:mg/L,pH无量纲)类别pH总硬度硫酸盐氟化物氨氮硝酸盐标准值≤6.5-8.54502501.00.220类别亚硝酸盐氮砷汞铁锰标准值≤0.020.050.0010.30.1类别总大肠菌群(个/L)高锰酸盐指数细菌总数(个/mL)标准值≤3.03.01002.污染物排放标准(1)噪声①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噪声限值,其标准值见表17。表17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污染物昼间夜间标准值dB(A)7055②运营期噪声风电场为开放式管理,风电场运行期噪声排放标准以满足周围村庄环境噪声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声环境功能区的环境噪声限制作为控制目标。升压站厂界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限值,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2)生活污水本项目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全部回用于厂区绿化洒水,参照执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中绿化用水、道路清扫水质标准,标准见下表。50
表18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单位:mg/L(除pH)项目pH溶解性总固体BOD5溶解氧总大肠菌群氨氮绿化6.0~9.0≤1000≤20≤1.0≤3(个/L)≤20道路清扫6.0~9.0≤1500≤15≤1.0≤3(个/L)≤10(3)危险废物危险废物的厂内贮存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2013年修改单的相关要求。50
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1工艺流程简述(1)施工期工程内容本风电场的建设主要包括风电机组基础构筑及安装、箱式变压器安装、集电线路架空敷设施工、施工检修道路施工及升压站建设,主要工艺如下。灵丘小王庄一期7万千瓦工程图3风电场施工期主要工程内容(1)风电机组基础构筑及安装本工程共安装28台2500kW的风力发电机组。基础尺寸参考厂家提供的资料,初步拟定尺寸为直径长20m的圆形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埋深暂设计为3.5m,具体埋深需在施工阶段视其具体风力发电机组位置及地质详勘确定。施工过程所需主要机械设备列于表19。50
表16施工机械汇总表序号机械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挖掘机1m3台22装载机2m3台23推土机132kW台24自卸汽车10t辆45手扶式振动碾压机台26吊罐6m3个27光轮压路机25tYZ25台28混凝土搅拌站75m³/h座29插入式振捣器1.1~1.5kW台910混凝土搅拌运输车8m³台1011空压机9m3/min台212汽车吊1000t台213汽车式起重机70t台214水车8m3台215移动式柴油发电机75kW台216平板拖车台2①土石方工程a.开挖按照设计确定风电机位置后进行各风电机的基础开挖,采用挖掘机施工为主,辅以人工修整机坑。基础开挖过程中,首先采用小型反铲挖掘机挖土至离设计底标高300mm,然后用人工清槽,避免扰动原状土;根据场区工程地质条件及基础设计,场区开挖无需爆破作业。开挖土方沿坑槽周边堆放,做为回填用土,其中一部分土石方装10t自卸汽车运输用与场内道路填方。基坑的开挖均以钢筋混凝土结构每边尺寸加宽1.0m,开挖完工后,应清理干净坑内杂物,进行基槽验收。土方回填应在混凝土浇筑7天后进行,必须分层夯实,并进行压实度检测。土方回填过程中,严格控制回填土的质量、分层厚度、夯实方法和分层检测过程。②混凝土工程b.回填50
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风力发电机组基础混凝土量大,为保持良好的整体性,应在混凝土中添加抗裂纤维,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成,不宜有施工接缝。先浇筑200mm厚度的C15混凝土垫层,混凝土垫层在施工时,应采取分段修整土方,分段验槽,及时浇筑C15混凝土垫层封闭基底的施工方法。混凝土垫层凝固后,进行钢筋绑扎(注意接地电阻预埋、预埋件的位置及风力发电机组基础平台与钢筋的焊接方式),然后进行C35基础混凝土浇筑。混凝土采用混凝土搅拌站拌制,8m³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泵送入仓,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混凝土浇筑后必须及时养护,低温季节做好保温工作。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降雨时不宜浇筑混凝土。③风机安装风力发电机组安装时,最重部件为机舱;最长部件为叶片。需要800t汽车吊和70t汽车吊各一台。施工平台设置在每台机位的附近,面积为50m×50m。a.塔筒安装本工程共安装塔筒28套,用大型运输车辆将三节塔筒由制造厂运输到安装现场,摆放在吊车的旋转起吊半径内。塔筒的摆放场地应尽可能平整无斜坡。塔筒的两端用方木垫起,并将塔筒的两侧固定好,防止塔筒发生滚动。塔筒安装前,应清除基础环双法兰上的尘土及浇筑混凝土的剩余物,尤其是法兰及各部位,不允许有任何锈蚀存在。塔筒安装前应检查基座,采用水准仪校正基座的水平度,水平度的误差应符合厂家的要求,确保在整个安装过程中的施工安全及施工质量。然后将电源控制柜固定在基座上。塔筒吊装前先将吊装用的架子在地面与塔筒的底法兰和上法兰用高强度螺栓进行连接,用力矩扳手紧固到规定力矩,用一台70t的吊车吊住塔筒的底法兰处,另一台1000t吊车吊住塔筒的上法兰处,两台吊车同时起钩离开地面30cm后,1000t吊车起钩并旋转大臂,当塔筒起吊到垂直位置后,解除70t吊车的吊钩,然后用1000t吊车将塔筒就位到基础预埋螺栓上,进行塔筒调平、测量塔筒的垂直度,再用力矩扳手将基础的每个螺栓紧固到力矩值,经检验无误后,松掉800t吊车的吊钩。塔筒的吊装采用分段吊装,由下至上逐节竖立固定,法兰之间紧固连接。b.风力发电机组机舱安装风力发电机组机舱安装应在厂家专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安装说明书和要求及安装规程进行,在安装时,应选择在良好的天气情况下,下雨或风速超过8m/s50
时不允许安装风力发电机。安装过程如下:安装工作由1000t与70t两台吊车联合作业,为了保证吊车吊臂在起吊过程中不碰到塔筒,应保证吊车吊装时有足够的工作空间。汽车吊支撑部位需铺垫路基箱,增加接地面积以分散起重荷载,防止地面下陷。吊装机舱前,将1000t吊车停在旋转允许半径范围内,将机舱的三个吊点专用工具与吊钩固定好。将人拉风绳在机舱的两边固定好,先进行试吊,将机舱吊离地面10-20cm,检查吊车的稳定性、制动器的可靠性和绑扎点的牢固性。上述工作完毕后,才可以起吊。提升过程中,应保持机舱平整,如果产生较大的倾斜,应将机舱重新放下,矫正后再起吊。安装机舱时,需要2名装配人员站在塔筒平台上,机舱由吊车提升,由人工牵引风绳,控制机舱的旋转方向,应绝对禁止机舱与吊车及塔筒发生碰撞。当机舱起吊到塔筒顶部高度后,机舱与塔筒顶法兰进行对接,机舱慢慢落下,将机舱与塔筒顶部法兰的螺栓孔就位,可用螺栓与垫圈先将后面固定,然后将所有的螺栓拧上。然后继续缓慢回落机舱,但应使吊钩保持一定的拉力。机舱完全座落在塔筒顶法兰盘上,以保证制动垫圈位与塔筒顶法兰盘的中心。所有的螺栓紧固力矩达到厂家的设计力矩后,可将吊车和提升装置移走。c.叶片安装叶片的安装采取地面组合、整体吊装的方法进行。两叶片风机优点是减少高空作业,成本低,速度快。安装前必须对叶片和轮毂进行全面的检查,以确认其在运输的过程中是否损坏。根据厂家的技术文件要求,在每支叶片的中部用可调整支架将叶片支撑起来,然后进行调整和组装。轮毂和叶片在地面组装,叶片需要采用支架支撑呈水平状态,采用专用夹具夹紧轮毂,同时用绳索系在两片叶片。用1000t吊车提升叶片和轮毂时,为了避免叶片摆动,每片叶片用3~6名装配人员在地面拉住绳索以控制叶片的摆动,直到提升至安装高度。1000t吊车将叶片和轮毂提升至风力发电机组机舱的主轴法兰后,由安装工人于机舱内进行空中组装,将轮毂与机舱的主轴法兰对接紧固,将所有的连接螺栓紧固到设计力矩。安装完毕后,检验塔筒的垂直度,经核实无误后,将塔筒与基础连接的所有地脚螺栓紧固到设计力矩后,对基础与塔筒底法兰的连接部位进行二次混凝土浇筑。安装好的风力发电机组,进行调试。这样,安装好一台调试一台,以缩短工期。上述工作完毕后,校验塔架的垂直度,经核实无误后,将塔架与基础连接的所有地脚螺栓紧固到设计力矩,然后对基础与塔架底法兰的连接部位进行二次砼浇灌。(2)箱式变压器安装箱式变压器基础施工包括基础土方开挖和基础混凝土浇筑。每台风力发电机组配有一台箱变。箱式变电站的重量相对较轻,约6t左右,可采用浅基础。基坑开挖后应先浇筑100mm厚的C10素混凝土垫层,达到强度后,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强度为C25。①安装前的准备风力发电机组至箱变电缆应在箱式变电站就位前敷设好,并且经过检验是无电的。开箱验收检查产品是否有损伤、变形和断裂。按照装箱清单检查附件和专用工具是否齐全,确认无误后方可按安装要求进行安装。50
②箱式变电站安装靠近箱体顶部有用于装卸的吊钩,起吊钢缆拉伸时与垂直线间的角度不能超过30°,如有必要,应用横杆支撑钢缆,以免造成箱式变电站结构或起吊钩的变形。箱式变电站大部分重量集中在装有铁心、绕组和绝缘油的主箱体中,高低压终端箱内大部分是空的,重量相对较轻,使用吊钩或起重机不当可能造成箱式变电站或其附件的损坏,或引起人员伤害。③安装调试在安装完毕后,接上试验电缆插头,按国家有关试验规程进行交接试验。由于箱式变电站的具体型号和厂商需在施工阶段招标后才能最终确定,其安装方法在施工阶段要按照厂商的要求和说明进行修正。(2)升压站内建筑物及构筑物施工变电站内土建施工包括中控楼、35kV配电房、主变压器基础及其他附属设施.①升压站建筑施工中控楼为二层房屋建筑,施工顺序为:施工准备—基础开挖—地基处理—基础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构造柱、梁浇筑—墙体砌筑—楼板浇筑—暖通、给排水及装修。35kV配电房管线及隐蔽工程较多,施工时要做好各种管沟及预埋管道的施工及管线敷设安装,尤其是与变电站的地下电缆、管沟等隐蔽工程。混凝土浇筑前,严格检查预埋件、预留孔洞,杜绝遗漏;浇筑过程中,进行观察,如有变形移位应及时处理。主变压器基础采用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进行施工。所有土建工程都待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才能拆除临时固定措施和模板。②设备安装变电站内设备安装主要为1台主变压器安装、110kV和35kV配电装置安装调试。变压器用吊车吊装就位。吊装时索具必须检查合格,钢丝绳必须系在油箱的吊钩上。主变压器的安装程序为:施工准备—基础检查—设备开箱检查—吊车起吊—就位—附件安装—绝缘油处理—真空注油试验—试运行。35kV线路6回进线,与母线同时安装调试,分回路接线投产。当已有回路投产后,后接回路时要注意人身及设备的安全,应有运行人员监护。(4)场内集电线路a.运输:50
水泥杆或铁塔运输:利用拉杆车运至现场,分别到位。导线及三盘运输:导线到位后,用放线车装载绑扎牢固后,用四轮车牵引运输到现场,进行放线。三盘到位后,用汽车运至现场进行安装。b.施工方法:线路所经地形均为山区。钢筋混凝土电杆基础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拉盘,主杆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底盘;考虑到线路所处地区标准最大冻土深度达1.60m,底拉盘埋置深度不小于2.5m。自立式铁塔基础采用阶梯式刚性基础;直线塔基础埋深不小于2.5m,耐张塔基础埋深不低于2.5m,基础边坡不满足稳定要求时需砌块石挡土墙或护坡;受冲刷的塔位周围,需挖排水沟。导线架设采取旧线带新线方式进行放线,用汽车进行牵引,牵引过程中通讯必须保持畅通,防止有卡线、断线等故障发生。每台风力发电机配套一个箱式变压器,采用一机一变单元接线方式,每台风力发电机出口通过1kV低压电缆接至容量为2700kVA的箱式变压器。风机端电压为0.69kV,通过箱变升压至35kV,并接入35kV线路。本工程风电场28台风电机组分为4个集电线路单元,各并联710个或9个风力发电机——箱式变压器组,集电线路采用架空线路方式接至风电场110kV升压站35kV母线侧。35kV规划进线建设6回,本期一次建成。(5)风电场道路工程本风电场区可利用县乡道路庄孙线及已建成村村通道路进入风电场。在风电场场区内修筑四级泥结碎石进场公路;风电场的施工及检修道路在场址原有的土路基础上修建,如没有土路则新建。①风电场内交通线路规划:场内道路按通向各机位修建,在风电场中修建一条进场主干道,再修建通向各机位的支路。场内道路的一般最小圆曲线转弯半径50m,极限圆曲线半径35m。道路坡度一般控制在9%以下。在转弯处,路面要适当加宽,路面坡度要减缓。根据风电场风力发电机组的布置,风电场的施工及检修道路主要服务于风机的运输、安装及运营期的维护。②50
施工道路(永临结合):场内施工道路是工程区各风机之间的联系纽带,永临结合,定为山岭重丘四级道路,路面采用泥结碎石路面,具体参见《厂矿道路设计规范》柔性路面设计,考虑施工机械的宽度,路基宽度为6m,道路走向与风力发电机的排布方向保持一致,把道路修通到每个发电机组的安装场地,可满足对外运输条件和永久交通要求。施工道路长35.10km。本期工程新建场内施工及检修道路总长35.10km,施工期路面宽度为6.5m(永久占地5m+临时占地1.5m)。路面等级为平原重丘四级厂外道路,采用泥结碎石路面,项目竣工后恢复到5m宽度,两旁临时用地及时进行植被恢复,设计标准参照四级公路。(6)施工电源本工程施工高峰用电总负荷250kW,施工工厂用电负200kW,临时生活区用电负荷50kW。本工程施工用电,可由灵丘县电网引接10kV线路或就近引接,并安装变压设施,预留了接入点,该电源采用永临结合,施工结束后,作为新建升压站的备用电源。由于风机塔筒基础施工比较分散,施工单位应自备30kW柴油发电机,解决部分风机基础及其它工程基础施工用电问题。(7)施工生产生活区本项目施工生产生活区位于升压站东北侧,施工区设置一座混凝土搅拌站,同时设置钢筋库等综合仓库、机械停放场及设备堆场。砂石料、水泥、粉煤灰等施工原料均购买成品,在施工区进行搅拌后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至各风机处。施工期间不设置食堂和浴室。施工平面布置图见附图8。施工原材料用量及来源见表22。表22主要建材消耗情况一览表类别用量来源基础混凝土C3512845.6m3施工区混凝土搅拌站垫层混凝土C15685.2m3钢筋1178t当地钢材市场砖砌体325m3当地砖厂(2)运行期工程内容本风电场的运行过程如下:首先风力驱动风轮转动,风轮带动双馈异步发电机发电,2700kVA升压变压器将发电机所产生的690V机端电压升至35kV,然后采用35kV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钢带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穿PVC管敷设接至35kV集电线路,35kV集电线路采用LGJ导线接入风电场新建的110kV升压站的35kV母线侧。风力发电工艺流程如图4所示。50
图4风力发电工艺流程图表23 WTG2-2500风电机组基本技术参数项目技术指标数值风轮直径(m)121扫风面积(m2)11493切入风速(m/s)3额定风速(m/s)9.5切出风速(m/s)22发电机型式双馈异步容量(kW)2500电压(V)690塔架形式钢制锥筒轮毂高度(m)852主要污染源强2.1施工期主要污染源强(1)噪声施工期的噪声源主要为各类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主要产生噪声的施工机械有起重机、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压实机、振捣棒和振捣器、砂轮锯、空气压缩机等。这些噪声源的噪声级分别在79dB(A)~95dB(A)之间。(2)生活污水施工期的生活污水主要是施工区产生的生活污水。由于施工过程常驻人口不多,多数施工人员交班后就离开施工场地。因此,施工期产生的生活污水量较少。(3)固体废物在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和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土石方。50
由于施工过程常驻人口不多,多数施工人员交班后就离开施工场地,施工人员产生的垃圾量较少。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先利用已有道路上山进行风机基础的挖方和浇注,风机基础产生的挖方一部分用于风机周围的施工检修道路的填方,一部分用于吊装平台的修筑。箱变以及集电线路产生的挖方就近用于施工检修道路的修筑,当施工检修道路修好时风机基础、箱变及集电线路的输电塔架基础已经挖好,就可以进行风机、箱变以及塔架的架设和安装。风场范围内的土石方工程包括道路施工,风机平台平整,风机及箱变基础挖方及集电线路基础开挖,道路施工与风机平台平整可同时进行,将挖方用于铺设道路及平台平整,无需外弃土,风机及箱变基础及集电线路基础开挖因开挖量较小,可均匀铺设在塔基中部或就近用于道路填土,不会影响施工。施工过程中新建道路无取土场,土石方来源于风电机基础、箱变以及集电线路的土方余量,全部用于施工检修道路回填和恢复植被,因此本项目可做到项目区内土方平衡,不产生土石弃方。由于场内道路需要填方量较大,因此可以就近利用风电机组和箱变的余方,这样不仅有效利用了余方,使工程总的土石方挖填量基本平衡,又可以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2.2运营期主要污染源强(1)噪声运行期由风轮叶片的气流和风轮产生的尾流会产生空气动力噪声,变速齿轮箱会产生机械噪声。其中空气动力噪声与风电机的机型及塔架设计有关。(2)生活污水运行期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升压站、综合楼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本项目劳动定员20人,用水量约为1.2m3/d,污水产生率按80%,则本项目生活污水产生量为0.96m3/d(350.4m3/a)。(3)固体废物运行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废旧电池及废油。①生活垃圾运行期升压站工作人员所产生的生活垃圾量按每人0.5kg/d计,本工程生活垃圾产生量为3.65t/a。生活垃圾集中后运往当地指定的垃圾处理场统一处置。50
②铅蓄电池在升压站中,直流系统是核心,为断路器分、合闸及二次回路中的继电保护、仪表及事故照明等提供能源。而直流系统中提供能源是蓄电池,为二次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动力。运行期本项目使用免维护铅酸蓄电池,本风电场拟对废旧铅蓄电池统一收集,交专业的废旧电池回收处理单位集中处理。③废油本项目变压器采用油浸式,变压器外壳内装有大量变压器油。一般来说只有当发生事故时才可能造成油泄出,针对此站内设事故油池,变压器下设集油坑,四周增设排油槽,排油槽、集油坑与事故油池相连,以防止检修时变压器内的油外流造成污染。主变和箱式变压器所用的油检修时时会产生少量废变压器油,统一收集后交专业的废油回收处理单位集中处理。3.选址合理性分析(1)选址意见本项目已在2016年12月12日取得了灵丘县国土资源局对本项目的选址意见(详见附件),文件中,国土资源经核实,本项目占地不涉及重要矿产资源,原则上同意本项目的选址。同时灵丘县林业、水务、文物、住建、人民武装部等部门都已出文同意本项目选址(分别见附件4-9)。(2)风资源根据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本项目所选场址范围内代表90m高度处的年平均风速为6.85m/s,年平均风功率密度为261.05w/m2。本风电场风能资源较为丰富,风电场平均风功率密度等级为2级,具备较好开发价值。(3)村庄分布和土地类型本项目风电场场址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东北部的山脊上,不在灵丘县城总体规划范围内,本期风电场中距离村庄最近的风机为Z05,距离石堡村约800m;距升压站最近的是白北堡,位于升压站西900m。本期风电场所选场址区域现为未利用地(荒草地)和农用地(林地〕,风电场不是国家及省级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场区内无已发现的重点保护文物古迹。项目选址符合国家《风电场工程建设用地和环境保护管理暂行办法》的用地管理要求。(4)风电规划符合性50
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17年3月17日以晋发改新能源发【2017】162号文“关于下达山西省晋北三市2018年底建成投运风电项目开发建设方案的通知”将本项目规划的70MW装机容量列入晋北三市风电开发建设方案。本工程的建设符合灵丘县城总体规划,符合《灵丘县生态功能区划》和《灵丘县生态经济区划》中相关生态保护措施的要求。(5)环境敏感性本风电场所在区域不是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以及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不是国家及省级重点保护动植物集中分布区,场区内无已发现的国家及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古迹。本项目主要位于城头会泉域的西北部,但不在城头会泉域的重点保护范围内,距重点保护区的最近距离24km。本工程的建设不违背灵丘县城总体规划,项目施工结束后,通过对临时占地采取灌草结合的方式进行植被恢复,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显影响,不违背《山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灵丘县生态功能区划》和《灵丘县生态经济区划》中相关生态保护措施的要求。因此,本风电场环境敏感程度较低。综上所述,本期风电场选址方案合理,环境敏感程度较低,同时符合山西省风电规划和地方规划。因此,从以上四方面分析,项目选址较合理。50
六、环境影响分析、拟采取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一、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分析1、生态环境影响本次生态影响评价分为五个亚区:风机及箱变区(0.88km2)、集电线路区(0.584km2)、施工检修道路区(3.61km2)、升压站(0.11km2)及施工生产生活区(0.01km2),合计5.193km2。工程生态影响范围统计见表26。表26风电工程生态影响评价范围表项目工程内容评价范围工程影响范围(km2)风机及箱变风机和箱变基础施工以及风机吊装施工风机基础为中心半径100m的区域0.88集电线路线路的杆塔基础施工及线路的架设线路走廊两侧各10m宽区域0.583检修道路施工检修道路施工道路中心线两侧各50m的区域3.61施工生产生活区施工区施工周边外延10m宽的范围0.01升压站升压站周边外延10m宽的范围0.11合计5.193(1)占地影响本期风电场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风电机组基础和箱变、升压站、施工及检修道路、集电线路架设及施工场地工棚、仓库等施工临时性建筑等,这些工程在建设时均要占压地表,破坏地表植被,因此建设中会相应减少该区土地生物量。本工程永久占地199110m2,临时占地139890m2,主要占用草地。项目建成后,施工临时用地将进行有效的植被恢复,项目建设对该区域植物种群的影响将大大减轻。施工期间,动物受施工影响,将迁往附近同类环境,动物迁徙能力强,且同类生境易于在附近找寻,故物种种群与数量不会受到明显影响,根据调查,该区没有珍贵动物,也不是候鸟的栖息地和迁徙通道。因此本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产生明显不利影响。(2)水土流失分析本项目风机基础及箱变区、集电线路区、施工检修道路区、施工生产生活区及升压站区在施工准备阶段主要是清除作物根系、剥离表土、场地平整等,50
造成原地貌扰动,地表覆盖物(农作物)被清除,大面积地表裸露。水土流失主要来源于施工期挖方和表土的临时堆放形成的边坡而产生的中度水蚀。2、噪声影响分析施工期噪声主要源自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主要产生噪声的施工机械有起重机、挖掘机、推土机、搅拌机、装载机、压实机、振捣棒和振捣器、砂轮锯、空气压缩机等。这些噪声源的噪声级分别在79dB(A)~95dB(A)之间。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的噪声值列于表27。施工噪声源可近似为点源,根据点声源衰减模式,可计算出各施工机械的施工场地达标边界距离。式中:Lp(r)-距声源r处声压级,dB(A);Lp0-距声源r0处声压级,dB(A);△L-各种衰减量(除发散衰减量外),dB(A)。室外噪声源△L取为零。计算时,Lp为符合(GB12523-2011)规定的施工边界噪声限值,Lp0为施工机械设备的噪声值,计算出的各施工机械达标边界距离示于表27。表27 主要机械设备噪声值及达标距离序号机械设备噪声值(dB(A))达标距离(m)1起重机90572挖掘机951003推土机94894搅拌机90575装载机88456压实机92717振捣棒79168砂轮锯951009空气压缩机9271施工噪声源可近似为点源,根据点声源衰减模式,可计算出各施工机械的施工场地达标边界距离。Lp(r)=Lp0-20log(r/r0)-△L式中:Lp-距声源r处声压级,dB(A); Lp0-距声源r0处声压级,dB(A); △L-各种衰减量(除发散衰减量外),dB(A)。室外噪声源△L取为零。50
计算时,Lp为符合《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规定的施工场界噪声限值,Lp0为施工机械设备的噪声值,计算出的各施工机械达标边界距离列于表18。 由表18可知,施工边界噪声达标衰减距离最大为100m,风电场范围内的村庄距本项目施工场地最近的为石窑村,距离为800m,其他村庄均大于800m,因此,施工期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规定的施工场界噪声限值,不会对附近各村庄居民产生影响。3、废水和污水施工用水主要为场地的降尘喷洒等。采取合理安排和严格管理用水,基本没有废水产生。施工区会有施工人员少量的生活污水,可集中后经沉淀等初步处理后用于洒水抑尘。4、施工扬尘施工期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二次扬尘的影响,下面简要分析施工期扬尘的产生及影响。①平整场地、挖填土方,从而使施工场地的地表和植被遭到破坏,表层土壤裸露,遇风可产生扬尘。土方的临时堆放会对生活区产生影响。②堆放易产尘的建筑材料,如无围档,随意堆放,会产生二次扬尘。③建筑材料的运输,如不采取有效的遮盖措施,会产生扬尘。④施工垃圾的清理会产生扬尘。⑤施工检修道路的修筑会破坏地表植被,土壤裸露,造成二次扬尘。⑥施工生活区食堂油烟对大气环境产生影响。总之,施工活动将造成局部地区环境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增高,尤其是在久旱无雨的季节,当风力较大时,施工现场表层的浮土可能扬起,经类比调查,其影响范围可超过施工现场边缘以外50m远。5、固体废物(1)工程土石方依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本项目挖填方总量为182.18万m3,其中挖方91.09万m3,填方91.09万m3,土石方平衡见表19。表19土石方平衡表单位:万m350
项目组成挖方填方调入调出弃方数量来源数量去向数量去向风机箱变风机箱变基础0.930.840.09吊装场地吊装场地10.6510.870.22风机箱变基础小计11.5811.71升压站2.11.90.2吊装场地集电线路14.2812.741.54道路工程道路工程63.1364.671.54集电线路小计91.0991.09由表19可以看出,风机机位处挖方11.58万m3,就地平整为施工吊装、检修以及风机、箱变基础的平台,不产生剩余土方;升压站施工挖方2.1万m3,大部分部用于场地平整,小部分填埋于吊装场地;集电线路塔架工程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剩余土方1.54万m3,全部用于施工及检修道路的回填,并恢复植被,这样不仅有效的利用了余方,使工程总的土方挖填量平衡,不产生工程土石弃方,又可以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2)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本项目施工总工期个12月,施工期日平均人数80人,生活垃圾按0.5kg/(人·天)计,则施工期生活垃圾总产生量14.6t,定期运出施工场地,运至灵丘县县指定填埋场处置。2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1、生态恢复与水土流失防治措施风电场的生态影响防护与恢复措施主要以施工期为主,风电场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根据不同的分区不同的水土流失特点分别加以实施。风电场场址区以绿化为主,同时考虑与工程措施的协调,水土保持措施要围绕风电场存在的水土流失问题,因地制宜,因害设防。本工程的生态恢复和水土保持措施体系分为四个防治区,即风电机组区、集电线路区、施工场地区和检修道路防治区。根据本工程水土流失特点,结合区域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主要采取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本项目生态恢复示意图见附图9。典型生态恢复措施图见附图10.1-10.2。本风电场生态恢复措施详见生态专题。2、林地补偿措施5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十八条,建设工程征地经县级以上林业部门同意后,依照有关土地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并由用地单位依照国务院有关规定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森林植被恢复费专款专用,由林业主管部门依照有关规定统一安排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以及对林权所有者补偿。植树造林面积不得少于因占用、征用林地而减少的森林植被面积。本风电场工程道路大部分为新建,会涉及占用一定面积的乔木林地,根据同类风电场经验,为便于将来设备、风机拉运维修,检修道路两侧临时用地不宜恢复乔木,植被恢复以植草恢复为主;由于乔木、灌木等会增加地面摩擦阻力,降低风力发电.机组发电量,同时不利于检修、风机吊装平台区域植被恢复也以植草恢复为主。因此,本项目检修道路、风机吊装平台临时用地区域在施工结束后以采用当地乡土草种进行恢复为主。同时,对项目永久、临时征占的林地还应按照当地林业主管部门规定另行补偿和再造。2、水土流失防治目标总体防治目标为:因地制宜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以施工及检修道路、风机及箱变、升压站、集电线路、施工区域的水土保持为核心,全面控制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新的水土流失,恢复和保护项目区内的植被和其它水土保持设施,有效治理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水土流失,达到地面侵蚀量显著减少,主体工程安全保障加强,形成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本工程具体的防治目标包括土地治理率、总治理度、土壤流失控制比、植被恢复系数4项指标。具体为:(1)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控制扰动土地面积,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水土资源,尽量减少对植被的破坏,尽可能恢复因工程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破坏的耕地和林草植被,恢复土地生长力。对建设过程中扰动的土地面积进行综合治理,年末扰动土地整治率达到95%。(2)在工程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对防治责任范围内施工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进行防治,竣工验收时防治责任范围内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达到95%。(3)50
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对开挖、排弃、堆垫等场地进行防护、整治,并采取必要的护坡、截排水措施。并对扰动土地及时整治,恢复植被和土地生产力。通过水土保持监测,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土壤流失。对生产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裸露地表,具备绿化条件的尽可能恢复植被。工程竣工验收时植被恢复措施系数达到97%。本项目施工临时占地面积与植被恢复面积、投资一览表见表20。表20施工临时占地面积与植被恢复面积、投资一览表项目占地面积(m2)植被恢复率(%)植被恢复面积(m2)投资(万元)风机吊装场地1120009710864025035kV集电线路2840972754.8100施工检修道路17550097170235300施工场地805010080506.5合计9229089762.8656.54、施工期噪声防治措施(1)施工机械应尽量选用低噪声的机械设备,从噪声的源头上进行控制。(2)要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使其一直保持良好的运转,减轻因设备运行状态不佳而造成的噪声污染。(3)要优化施工时间,对强噪声的机械进行突击作业,缩短噪声污染的时间。5、废水治理措施通过采取合理安排和严格管理用水,基本没有施工废水产生。施工生活区会有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产生,由于人员相对较少,污水量也较少,可集中后经沉淀等初步处理后喷洒抑尘。在生活区严格管理,严禁随地泼洒污水,保持生活区清洁卫生。6、扬尘治理措施(1)施工作业应符合技术操作规程,落实扬尘污染防治措施,施工单位应有专人负责逸散性材料、垃圾、渣土、裸地等的密闭、覆盖、洒水作业和车辆清洗作业,并记录扬尘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2)施工现场设置稳固整齐的围挡,围挡高度不低于1.8m,围档间无缝隙,底端设置防溢座。(3)施工现场工程材料、砂石、土方或废弃物等易产生扬尘物质应当密闭处理。若在工地内堆置,则应采取覆盖防尘布、防尘网,配合定期喷洒粉尘抑制剂等措施,防止风蚀起尘。(4)施工期间,物料、渣土、垃圾运输车辆的出入口采用混凝土硬化,并设置洗车平台,车辆驶离工地前,应在洗车平台冲洗轮胎及车身,其表面不得附着污泥。洗车平台四周应设置防溢座或废水收集坑、沉砂池等防治设施,防止洗车废水溢出工地。50
(5)进出工地的物料、渣土、垃圾运输车辆,装载的物料、垃圾、渣土高度不得超过车辆槽帮上沿,车斗用苫布遮盖或者采用密闭车斗。若车斗用苫布遮盖,应当严实密闭,苫布边缘至少要遮住槽帮上沿以下15cm,保证物料、渣土、垃圾等不露出。车辆应当按照批准的路线和时间进行物料、渣土、垃圾的运输。(6)施工期间工地内建筑上层具有粉尘逸散性的工程材料、渣土或废弃物禁止从高空直接抛撒。工地建筑结构脚手架外侧设置能有效抑尘的防尘网或防尘布。(7)施工期间土方、建筑等易产生扬尘工程应采用洒水湿式施工方式,天气预报4级风以上天气停止产生扬尘的施工作业。(8)施工期间,对于工地内裸露地面,应进行地表压实处理并洒水。(9)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在施工期间应当及时清运,并按照当地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处置,防止污染环境。7、固体废物处置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送往指定部门处理。施工过程中风电机基础和箱变以及输电线路的土方余方量全部用于各施工工段的场地平整,水保工程,并恢复植被,不产生土石弃方。8、搅拌站环境污染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施工期中,搅拌站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来源于原料料仓产生的粉尘和原料堆放产生的二次扬尘,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来源于搅拌机清洗水、混凝土运输车辆清洗水和作业区地面冲洗水,对声环境的影响主要来源于搅拌站、运输车辆、物料传输装置运转过程中产生的噪声。①有组织排放粉尘:原料料仓(如水泥仓)产生的粉尘。采用库底负压吸风收尘装置,与库顶呼吸孔共用一台袋式除尘器。搅拌机在原料填加过程及搅拌产生的粉尘,采用顶部安装布袋除尘装置处理后达标排放。②无组织排放粉尘:对厂区内地面定期派专人进行路面清扫、洒水,以减少道路扬尘。砂子、石子在厂区使用密闭原料仓库仓储,原料的输送、计量、投料等方式均为封闭方式.③废水:搅拌站产生的搅拌机清洗水、混凝土运输车辆清洗水和作业区地面冲洗水,集中收集后经沉淀池沉淀后回用于配料,生产废水不外排.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主要为职工饮用及洗手、洗脸用水,由于人员相对较少,污水量也较少,可集中后经沉淀等初步处理后喷洒抑尘。在施工区严格管理,严禁随地泼洒污水,保持生活区清洁卫生。50
④噪声:噪声主要来源于搅拌站、运输车辆、物料传输装置运转过程中产生的噪声,通过合理的平面布置,将水泵等主要的高噪声设备均在室内,运输车辆禁止鸣笛,项目产生的噪声经过采取减振、隔声处理和墙体隔声及距离衰减后,施工场界噪声达到《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中相应标准。三、施工期环境监理环境监理是依据国家和相关主管部门制定、颁发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技术标准以及经批准的设计文件、投标文件和依法签订的监理、施工承包合同,按环境监理服务的范围和内容,履行环境监理义务,独立﹑公正﹑科学﹑有效的服务于工程,实施全面环境监理,使工程在设计﹑施工﹑营运等方面达到环境保护要求。施工期的环境监理由工程建设指挥部委托具有工程监理资质并经环境保护业务培训的单位对设计文件中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工程环境监理。为了保证计划的执行,建设单位应在施工前与监理单位签定建设期的环境监理合同。风电场施工中建设单位及施工监理单位应根据本报告表提出的监理类型及重点完善环境监理内容,将生态恢复指标及水土保持措施落实在施工期环境监理日常工作中,确保施工期各项环保措施的实施。本工程环境监理的技术要点是:施工初期主要检查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中期主要检查施工噪声、施工及生活污水排放,取弃土工程行为及其防护措施情况等;后期检查植被恢复情况等。本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要求见表21。表21施工期环境监理技术要点时段监理重点监理内容施工前期生态保护施工前应合理选址选线,以最小的生态破坏为施工前提,加强施工人员的环保教育,禁止野蛮施工。施工前对永久占地处原有覆盖植被区域的表层土壤进行剥离并暂时存放,作为施工结束后的植被恢复用土。进场和施工及检修道路两侧按需要设置护坡及排水沟,防止施工中水土流失加剧。施工中期噪声施工机械设备合理安排作业时间,经常对设备进行检修维护,夜间停止施工,尽量减少施工噪声影响。废水生活污水设沉淀池,废水经收集沉淀后可用于降尘洒水等;严禁随地泼洒污水,保持生活区卫生。扬尘挖填方、场地平整、运输车辆预留回填土堆放在施工场地指定位置,多余土石方用于修筑施工及检修道路及施工场地填土。基坑根据需要采取边坡支护,基坑底边要留足排水槽。规范运输路线,运输加盖篷布,易产生扬尘的堆放材料应采取覆盖措施,大风时停止施工。50
固废设生活垃圾暂存点,集中收集后送至当地政府指定的垃圾处理场。合理安排工程土石方调度,做到土石方平衡;施工道路要做好边坡的拦挡和防护措施,严禁顺坡倾倒土石,严禁向河道弃土弃渣,建设期要全程做好临时防护措施,减少施工过程中造成的水土流失。施工后期植被恢复施工扰动的土地应及时夯实、硬化,避开雨季施工,防止水土流失;优化施工顺序,对临时占用的土地及时进行植被恢复,减少生态破坏;施工结束后应立即进行临时用地植被恢复和绿化。植被恢复使用施工前剥离的表层土壤。3.运行期的环境影响分析(1)噪声影响分析①风机噪声风力发电机组在运转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来自于叶片扫风的空气动力噪声和机组内部机械运转的机械噪声。其中以发电机组内部的机械噪声为主。本工程风力发电机组采用2500kW发电机组,噪声源强按104dB(A)考虑,轮毂距地面85m,由于风电机之间相距较远,每个风电机可视为一个点声源,对单台风电机噪声衰减进行预测。计算公式如下:按点声源的A声功率级,声源处于全自由空间,则其距离衰减公式式中:LA(r)-距声源r处声压级,dB(A); LAW-距声源r0处声功率级,dB(A);噪声衰减预测结果列于表30。表30 单台风电机噪声衰减预测结果距离(m)100200250300400500声压级(dB(A))5347.04543.541.039.0由表30可知,按单台风电机点声源考虑,风电机外250m噪声衰减值已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1类区标准要求。由于本风场各风机周边300m范围内无村庄分布,因此运行期不会对村庄产生影响。风电场为开放形式,不设场边界,为避免新的声环境敏感点在风机附近建设引发新的噪声污染情况出现,灵丘县住房保障和城乡建设管理局“关于太原重工灵丘县小王庄12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场地隔离区的函”(见附件8),原则同意在各风机外围划定300m范围的噪声隔离区,在划定的噪声隔离区内,禁止建设住宅、学校、医院等噪声敏感建筑物。50
②升压站噪声影响分析升压站的噪声主要来源于站内变压器的噪声。变压器内的硅钢片,磁致伸缩引起的铁心振动而产生噪声。参照变压器声级标准,本工程新建110kV风电场升压变电的噪声声功率按80dB(A)考虑。变压器可视为一个点声源,对变压器噪声衰减进行预测,计算厂界噪声贡献值。计算公式如下:LA(r)=LAW-20Lgr-8式中:LA(r)-距声源r处声压级,dB(A);LAW-距声源r0处声功率级,dB(A);表23给出了升压站厂界噪声预测结果。表23升压站厂界噪声预测结果位置贡献值dB(A)标准值dB(A)达标情况厂界东33.3昼60/夜50达标厂界南44.8昼60/夜50达标厂界西39.1昼60/夜50达标厂界北38.7昼60/夜50达标由表23可知,本项目运行期升压站厂界噪声贡献值为33.3~44.8dB(A),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要求。因此运行期升压站噪声影响较小。为了尽量减小升压站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评价要求在升压站外围200m范围内划定噪声隔离区。禁止建设住宅、学校、医院等噪声敏感建筑物,并在升压站所在区域提高植被覆盖度,减小噪声影响。灵丘县人民武装部出具文件(见附件9),确认本风场范围周边未涉及军事设施。(2)生活污水本项目运营期废水主要为职工日常生活产生的生活污水。本项目职工定员20人,最大班数为10人,宿舍为10人;工作人员的生活用水量按30L/人·天计,宿舍人员的生活用水量按80L/人·天计,则生活用水量1.1m3/d,生活污水产生量为0.88m3/d。在升压站内设一套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能力0.5m3/h),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用于厂内绿化洒水。本项目生活污水不外排,对地表水环境无影响。50
图5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经处理后的废水夏季作为站内绿化浇灌,道路喷洒等用水,不外排。风电场生活污水处理后不外排,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3)固体废物①生活垃圾本项目升压站及综合楼产生的生活垃圾量为3.65t/a,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送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②废油本项目变压器油为矿物绝缘油,变压器实行动态检修,5年检修一次。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年8月1日),变压器产生的废油属于危险废物中的“HW08废矿物油”,废物代码“900-249-08”。根据调查,120MVA主变含油量为40t。变压器油的密度为880kg/m3,则主变的油箱总容量为45.5m3。根据《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2006),并参照《35kV-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GB50059-2011),变压器事故油池的要求为当变压器油料在1000kg及以上时,事故油池其容量不小于最大单台设备油量的60%。本项目在升压站区西南侧建设60m3事故油池,符合相应的设计规范要求,能满足事故情况下的废油存储。主变压器四周设排油槽,集油坑、事故油池、排油槽四壁及底面均采用防渗措施,防止变压器事故油渗漏产生污染。箱变若发生事故,即由厂家维修人员直接进行更换,换下的箱变由维修人员带回厂家进行处置。事故油池的废油以及定期更换的变压器油统一收集后送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③铅蓄电池在升压站中,直流系统是核心,为断路器分、合闸及二次回路中的继电保护、仪表及事故照明等提供能源。而直流系统中提供能源是蓄电池,为二次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动力。运行期本项目使用免维护铅酸蓄电池,其正常寿命在10~15年间,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年8月1日),本项目产生的废旧蓄电池属于危险废物中的“HW49其他废物”,废物代码为“900-044-49”。50
风电场拟对废旧铅蓄电池统一收集,存放于危废暂存间,位于事故油池北侧,面积为10m2,定期交由有资质的单位集中处理。因此,本项目产生的废旧铅酸蓄电池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危废暂存间必须按要求进行基础防渗处理,地面采用坚固、防渗的材料,进行耐腐蚀的硬化处理,并设置符合要求的堵截泄漏的裙脚和疏导系统,危险废物堆放要做到防风、防雨、防晒,并配备消防设备。危险废物暂存地设立危险废物警示标志。c.运输:本项目危险废物采用专用的运输车辆定期送至有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理公司,运输车辆需要有特殊标志。d.联单管理:本项目危险废物的转移要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令第5号)中相关要求。(5)对野生动物的影响风电场运行期的生态影响主要表现在对鸟类活动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影响有风轮转动及产生的噪声对鸟类低飞起到驱赶和惊扰作用。根据鸟类的习性一般是在雾天和低云天气时,可能发生鸟类低空飞行碰撞风轮叶片的现象。但是,根据已运行风电场对鸟类影响的初步调查,风轮叶片击中飞鸟的现象很少发生,所以,风电场对鸟类飞行的影响很小。风电场运行后,采取生态恢复措施,生态环境与建场前基本相同,对野生动物基本没有影响。本项目施工期、运营期生态恢复措施及污染防治措施汇总表见表33。表33本项目施工期、运营期生态恢复措施及污染防治措施汇总表时间类型污染源生态恢复措施及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生态及水保风机机组及箱变区工程措施:填方边坡进行干砌石防护措施,对风机机组及箱变吊装场地进行全面整地,整治面积4.83hm2。对所占地面表土进行剥离,并区别堆放,剥离厚度30cm。在施工结束后重新覆盖于植被恢复区域,用作植被恢复用土,平均覆盖厚度不小于30cm。临时措施:临时防护措施主要是针对临时堆放的土方,临时堆放的土石方一定要就近集中堆放,并采取临时覆盖措施。植物措施:采用灌草结合恢复植被。灌木选择高30cm的柠条,草种选择紫花苜蓿,选择品质优良的一级草籽集电线路区工程措施:修筑排水沟,对临时占地全面整地,最终使其恢复为原生土类以适合植被生长。对占地区域内表土进行剥离,并区别堆放,剥离厚度30cm。待施工结束后重新覆盖于植被恢复区域,用作植被恢复用土,平均覆盖厚度不小于30cm。临时措施:对于临时堆放的土方采取临时覆盖措施。植被恢复措施:进行灌草结合恢复植被。灌木选用0.3m高的柠条,草种选择紫花苜蓿,选择品质优良的一级草籽50
检修道路防治区工程措施:检修道路宽5m。对占地区域内的表土进行剥离,并区别堆放,剥离厚度30cm。待施工结束后重新覆盖于植被恢复区域,平均覆盖厚度不小于30cm。布设浆砌石贴坡防护、转弯处设排水沟,采用自然地基,分段排入自然沟道。施工废渣严禁顺坡倾倒。植被恢复措施:检修道路爬山段转弯处上边坡栽植爬山虎进行绿化;剩余临时占地采用灌草结合进行植被恢复。灌木选用0.3m高的柠条,草种选择紫花苜蓿,选择品质优良的一级草籽施工场地施工场地采用灌、草结合方式恢复植被,灌木选用三年生的柠条,草种选择紫花苜蓿环境监理应有专人负责环境保护措施的监理工作,确保施工期各项环保措施的实施,对施工过程是否造成水土流失加剧和生态环境破坏,是否符合国家有关环保法律、法规等进行监理。施工噪声选用低噪声的机械设备,要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要优化施工时间。施工废水经沉淀处理后用于洒水抑尘。在生活区严格管理,严禁随地泼洒污水,保持生活区清洁卫生。施工废气专人负责管理;设置围挡、防尘网等;运输车辆苫布遮盖;采用洒水湿式施工方式;建筑垃圾及时清运。搅拌站采用袋式除尘器除尘,路面清扫、洒水施工固废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送往指定部门处理。土方余方量全部用于各施工工段的场地平整。运营期噪声风机1、在风电机选型定货中考虑风电机的噪声排放限值。2、在风电场外侧各风机外围划定300m范围的噪声隔离区,在此区域内不规划建设医院、学校、居民住宅等噪声敏感建筑物。3、在风电机所在区域提高植被覆盖度,减小噪声影响。升压站主变升压站进行绿化,周围200m设置噪声隔离带,禁止建设学校、村庄等废水生活污水生活污水进入地埋式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施(0.5m3/h),处理后的达标水汇入集水池(容积200m3)。夏季作为站内绿化浇灌,道路喷洒等用水,不外排;冬季本项目产生的生活污水储存在集水池中,不外排,不对环境造成影响固废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送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变压器废油进入排油槽与事故池(容积60m3),排出的油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理。箱变产生的废油交有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理。废旧铅蓄电池统一收回后送往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4运行期的环境监测计划4.1环境监控机构及其职责由于本工程不单独设立环境监测站,因此,业主应在该工程的管理机构内设立专门的环境管理机构。该机构的主要职责如下:(1)制定环境监测计划。(2)组织实施、贯彻和宣传国家及地方各级环保部门的环保政策法规,使公司内从上到下人人了解政策法规,人人执行政策法规。50
(3)建立健全的公司各项环保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使各项制度落到实处。(4)建立、健全各种技术档案,负责填报环境统计报表、环境指标考核资料及其它环境报告,并负责完善符合各级环保部门要求的环境管理报表制度。4.2监测计划工程实施后应对升压站的噪声进行跟踪监测,各监测工作可委托相关单位完成,各项监测及调查内容如下:①监测点位布置:升压站围墙外1m、高度1.2m的位置。②监测项目:环境噪声的Leq、L10、L50、L90、SD。③监测方法:执行国家相关的监测技术规范、方法④监测频次:本工程正式投产后,一年监测一次5.环境保护措施表34给出了本项目环境保护措施一览表。表34本项目环境保护措施一览表时期类型污染源防治措施及治理效果验收标准施工期生态及水保风机机组及箱变区在风电机组和箱式变电站基础周边的区域进行植被恢复,草种选用紫花苜蓿,恢复面积108640m2《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HJT394-2007)升压站区施工期升压站场地采用施工临时防护措施、围墙工程、植物措施,采用乔木、灌木、草类和藤本植物相结合的立体式防护体系,升压站站内绿化面积为1345m2。集电线路区绿化草种选择紫花苜蓿等当地适生品种。该区人工种草面积2754.8m2。施工及检修道路区检修道路宽6m,道路两侧修建排水沟及护坡,采取植物措施进行道路两侧绿化,树种选用油松,株距3m,绿化面积为170298m2。施工场地植被恢复草种选择紫花苜蓿等当地适生草种。施工场地人工种草面积8050m2。总体防治目标扰动土地整治率达到95%《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一级标准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达到95%林草植被恢复率97%土壤流失控制比0.8运营期噪声风机各风机周围300m设置噪声隔离带,禁止建设学校、村庄等噪声敏感点。风场内噪声敏感点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50
类标准限值升压站变压器选用低噪声设备,基础减振《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废水生活污水升压站内设一套地埋式0.5m3/h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全部回用,不外排固废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合理处置废油、废旧蓄电池收集后暂存于升压站危废暂存间内,定期送有资质的单位处理。《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2013修改单中要求环境风险60m3事故油池、集油坑、排油槽本项目污染排放清单详见表35。表35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号排放源污染物名称排放量排放标准浓度(mg/m3)排放量(t/a)浓度(mg/m3)1生活污水321.2m3/aCOD400.001/BOD5150.0008≤15氨氮100.0003≤102升压站生活垃圾/3.65合理处置3升压站废油/少量合理处置4风场废旧电池/少量合理处置5风机噪声/104dB(A)昼间55dB(A),夜间45dB(A)七、环境效益1、节能效益风电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风能资源是调整能源结构,实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工程装机容量70MW,年发电量23771.52万kwh,与相同发电量的燃煤电厂相比,每年可节约标煤5.045万t(以0.312kgce/kWh计)。相对目前日益严峻的能源危机,风电具有更强的生命力,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2、减排效益风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除了可节约不可再生能源外,与相同发电量的燃煤发电相比,本工程运行期每年可减排SO2约91.31t/a50
,减排NOx约91.31t/a。此外,还可节约大量淡水资源,并减少燃煤电厂产生的噪声及燃料、灰渣运输处置带来的相应环境和生态影响。因此,风电场的建设具有明显的污染物减排的环境效益。50
八、评价结论与建议1.项目概况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灵丘县小王庄风电一期(7万千瓦)项目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东北部。工程布置有28台WTG2-2500kW型风电发电机组,一机一变配置,共配有28台箱变。35kV电缆接入110kV升压变电站。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风力发电机组基础、箱变基础安装,场内集电线路、施工检修道路的建设,升压站内120MVA主变压器、生活区附属建(构)筑物综合楼、采暖、供水、污水处理设施和事故油池等。工程静态投资61398万元,环保投资合计733.5万元,占项目静态总投资的1.19%。2.规划符合性本项目建设不违背《山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灵丘县生态功能区划》、《灵丘县生态经济区划》、《灵丘县县城总体规划》的相关要求,不在大同县城市总体规划范围内,项目的建设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本项目选址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地保护区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所确定的制约项目建设的环境敏感区。3.环境质量现状声环境:经现场踏勘,根据本期项目风电机布置特点,风机周围300m范围内无村庄分布,并且本期风场区域内无大型工矿企业,声环境质量良好。生态环境现状:本项目评价范围内植被以草本植物为主,草类有披碱草、无芒雀麦等。调查中未发现场区内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植物。4.环境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对策(1)施工期施工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减少二次扬尘的污染。施工过程中土石方的挖填可做到平衡,无弃方。风电场周围不设围栏,不影响野生动物的正常活动。采取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使本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工程造成的土壤侵蚀影响减少到最小。本工程占地主要是草地,50
随着项目的建成,施工临时用地将进行有效地植被恢复,永久占地占用的林地在采取相应的林地补偿措施后,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大大减轻。风电场的风机机位采用“点征”占地方式,因此本项目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产生明显不利影响。根据预测结果施工噪声达标衰减距离最大为100m,不会对附近各村庄居民产生影响。(2)运行期预测结果表明,风电场对附近各村庄的噪声影响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1类区的标准要求。本项目运行期不会对附近村庄产生噪声影响。风电场运行后,采取生态恢复措施,生态环境与建场前基本相同,对其它野生动物无明显影响。按规划容量建成后的风电场,运营期产生的污水经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用于升压站区洒水抑尘,不外排。废油和废旧蓄电池由有资质的单位回收。5.节能和污染物减排效果风能资源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开发风能符合国家环保、节能政策,风电场的开发建设可有效减少常规能源尤其是煤炭资源的消耗,有利于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推进人口与资源、环境、生态的协调发展。本工程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本项目与相同发电量的燃煤电厂相比,每年可节约标煤8.135万t减排SO2约91.31t/a,减排NOx约91.31t/a。此外,还可节约大量淡水资源,并减少燃煤电厂产生的噪声及燃料、灰渣运输处置带来的相应环境和生态影响。因此,风电场的建设具有明显的污染物减排的环境效益。6.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为了保证本项目排放的污染物能够达标排放,项目应设立环境管理部门,配备专职人员负责日常环境管理工作,并由建设单位领导负责监督检查。生态环境监管是政府环境保护机构依据国家和地方制订的有关自然资源和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条例、技术规范、标准等所进行的行政工作,应成为本项目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50
综上所述,本项目是清洁能源开发利用项目,符合国家能源产业发展政策,符合山西省能源发展规划和当地环境保护要求。本工程建设经采取报告表中提出的污染治理和生态恢复措施后,对区域生物多样性和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较小,项目具有明显的节能和污染物减排效果。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灵丘县小王庄风电一期(7万千瓦)项目的建设是合理可行的。50
预审意见:公章经办人:年月日下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意见:公章经办人:年月日50
审批意见:经办人:公章年月日50
灵丘县小王庄风电一期(7万千瓦)项目环境影响专项评价报告北京万澈环境科学与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二O一八年四月50
目录1.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原则11.1.1评价目的11.1.2评价原则11.1.3评价等级11.1.4评价范围11.1.5评价方法21.2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21.2.1土壤类型及分布21.2.2土地利用现状21.2.3植被类型现状41.2.4土壤侵蚀现状51.2.5动物分布现状51.2.6生态功能区划51.3生态环境影响评价91.3.1项目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91.3.2项目运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11.4生态影响的防护、恢复措施及替代方案121.4.1生态影响防护与恢复原则121.4.2生态影响的防护与恢复措施121.5水土保持方案151.5.1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151.5.2水土流失防治分区151.5.3水土流失防治目标151.5.4防治措施161.6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小结2050
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1.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原则1.1.1评价目的通过对风电场项目所在区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的调查,土壤、农作物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现状分析,结合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的生态影响特征,采用恰当的方法,对评价范围内的主要生态因素及工程影响的相关性进行综合评价和预测,在此基础上,提出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和要求。1.1.2评价原则风电工程是由点(风机)和线型工程(集电线路、检修道路)组成的建设项目,跨越的地域广、面广点多,但单点工程量较小,占地面积不大。因而本风电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遵循以下原则:⑴点线结合,以点为主,点是指工程点和环境敏感点。⑵注意一般性影响评价,关注特殊性问题的解决。1.1.3评价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中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的划分方法,确定本风电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具体划分依据为:①本工程拟建设28台2500kW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70MW,同时在风电场内配套建设35.01km的施工检修道路。工程占地(含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面积为0.339km2;②工程影响区域内无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生态敏感区。综上所述:工程占地范围<2km2、施工检修道路长度<50km;工程影响区域生态敏感性为一般敏感区。因此,确定本风电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1.1.4评价范围包括五个亚区:风机及箱变区(0.88km2)、集电线路区(0.583km2)、施工检修道路区(3.61km2)、施工生产生活区(0.01km2)及升压站区(0.11km2),合计5.193km2。工程生态影响范围统计见表1。18
表1风电工程生态影响评价范围表项目工程内容评价范围工程影响范围(km2)风机及箱变风机和箱变基础施工以及风机吊装施工风机基础为中心半径100m的区域0.88集电线路线路的杆塔基础施工及线路的架设线路走廊两侧各10m宽区域0.583检修道路施工检修道路施工道路中心线两侧各50m的区域3.61施工生产生活区施工区施工周边外延10m宽的范围0.01升压站升压站周边外延10m宽的范围0.11合计5.1931.1.5评价方法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的要求,结合本项目的特点,本次评价以评价区的卫星遥感影像为信息源,在现场调查和群落样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3S技术对评价区域遥感数据进行解译,完成了数字化的土地利用类型图、植被类型图、土壤侵蚀图的制作,进行生态环境质量的定性和定量评价,定性分析生态环境影响,提出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恢复措施。1.2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1.2.1土壤类型及分布据土壤普查,全县共有山地草甸十、棕壤、褐十、草甸土4个土类,10个亚类,26个土属,71个土种。1.山地草甸土:主要分布在灵丘东北部柳科乡甸子山凤凰尖一带的山顶平台和缓坡处。海拔2000m以上,面积0.38万亩。2.棕壤分布于太白山海拔1800m以上的山顶缓坡平台上,总面积1.575万亩。3.褐土:是主要的农业土壤。从海拔800m开始到1800ml高处均有分布,总面积39.76万亩。褐土细分为淋溶褐土、山地褐土、淡褐土、草甸褐土5个亚类。4.草甸土:分布丁唐河两岸及南山河谷的阶地上,面积10.24万亩。本项日区属北山土石山区地貌娄型,土壤主要为褐土和山地草甸土:植被类型属山地草甸植被。1.2.2土地利用现状18
灵丘县耕地而积52.9377万亩,占总面积的12.4%;全县牧坡草场总面积为220.23万亩,占全县总上地面积的54%,覆盖章在70%以上。森林面积为53万亩,分布全县各地。经现场实地勘察,风场范围内以草本植物及灌木为主,结合生态解译,本工程永久占用灌木林地2.19hm2、其他林地0.26hm2、其他草地17.311m2,分别占永久占地面积的10.9%、1.3%和86.9%;还有少量的工矿仓储用地,占地面积分别为0.14m2;临时占用耕地1.47m2,其他林地0.21m2,其他草地12.239m2,工矿仓储用地0.06m2。表2、表3和表4分别给出本期项目永久占地、临时占地和评价范围内土地利用现状。评价区土地利用情况见图1-1。本次评价遥感数据来源于2017年7月覆盖本区域的QuickBird卫星数据一景,全色空间分辨率为0.6m。利用3S技术对数据进行几何校正、波段组合、增强处理等预处理后,根据解译判读标志进行人机交互目视判读解译,并根据现场调查结果,结合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利用现状图对解译成果进行修正,得到最终的解译结果。表2工程永久占地土地利用现状面积汇总表(hm2)占地类型风机及箱变施工检修道路升压站集电线路进站道路总计耕地0.112.08///2.19林地0.020.24///0.26草地0.9915.080.8970.2840.0617.311工矿仓储用地/0.14///0.14合计1.1217.550.8970.2840.0619.911表3工程临时用地土地利用现状面积汇总表(hm2)占地类型施工吊装平台施工生产生活区施工检修道路集电线路总计耕地0.64/0.83/1.47林地0.13/0.09/0.21草地5.110.8056.040.28412.239工矿仓储用地//0.06/0.06合计5.880.8057.020.28413.989表4工程评价范围土地利用现状面积汇总表(hm2)占地类型占地面积(m2)风机及箱变检修道路集电线路施工生产生活区升压站总计耕地9.3044.237.1//60.63林地3.757.321.18//12.25草地74.96304.8749.211.1431.13工矿仓储用地/4.580.74//5.3218
合计88.0136158.2211.1509.311.2.3植被类型现状1、草地植被灵丘牧坡草场分为4类,即山地草原类、山地草甸类、灌丛草地类、灌木草从类。其中山地草原类包括山地十草原亚类、亚高山草甸草原亚类;山地草甸类包括亚高山草甸亚类、中低山草甸亚类;灌丛草地类属山地灌丛类。山地草原类:此类草地本县共有15.77万亩,占全县总草地面积的7.2%。土壤主要以淡栗钙土、亚高山草甸草原土为主。低山山麓地带,多属黄土性农业土壤类型。植被以冷生和温生的多年生禾草及蒿类和百里香组成,个别地段有杂草,也分布有零星灌木。不食草和毒草常见的有狼毒、阿尔泰紫菀等。本类包括2个亚类,3个组。山地草甸类:此类面积21.72万亩,占全县总草场面积的9.9%,此类草场多分布在海拔1500至2000米的北部山区,生草层发达,肥力较强,产草高,质量也好。植物种类达40至50种。有2个亚类、3个组、3个型。灌丛草地类:土壤主要为山地草灌褐土和少量淡栗钙土。主要优势灌木种类为虎榛子和醋柳,灌木占15%~30%,分虎榛子和醋柳两个组。面积有46.56万亩,占全县草地总面积的21.1%。灌木草从类:南部山区大面积的草地多属此类,面积为136.19万亩,占全县草地总面积的61.8%。有1个组3个型。2、森林植被灵丘县宜林面积达70万亩,现有森林160万亩,其中经济林2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9%。灵丘县主要林种有松、柏、槐、柳、桦等用材林和核桃、花椒、桃、苹果、杏、梨、枣、山楂、柿子等干鲜果经济林。经过现场实地调查,木项目评价范围内植被以草木植被为主,其中以针茅和篙类为优势种的草本植被,植物主要有篙类、针茅、百里香、达乌里胡枝子、花首蓓、碱草等。未发现场区内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植物。评价区域植被类型分布见表5和图1-2。表5工程评价范围植被类型分布占地类型占地面积(hm2)风机及箱变检修道路集电线路施工生产生活区升压站总计18
针叶林植被0.400.430.0686//0.8986阔叶林植被2.235.520.8909//8.6409灌丛植被1.121.370.2219//2.7119灌草丛植被74.96304.8749.2358//429.0658旱地农田植被9.3044.237.14250.010.1160.7925无植被/4.580.7403//5.3203合计8836158.30.010.01519.31.2.4土壤侵蚀现状灵丘县地处西北风沙区,属于山西省政府水土流失区划分中的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项目区属北方土石山区地貌类型,土壤主要为褐土和山地草甸土;植被类型属山地草甸类植被区,林草覆盖度约30%。风电场区域土壤侵蚀模数为3700t/km2·a。评价区域土壤侵蚀情况见表6和图1-3。表6工程评价范围土壤侵蚀现状占地类型占地面积(hm2)风机及箱变检修道路集电线路施工生产生活区升压站总计微度侵蚀33.26148.4923.9812205.7312轻度侵蚀20.3088.6214.3120.010.11123.352中度侵蚀21.5295.5015.4227132.4427重度侵蚀12.9128.394.5841//45.8841合计88.00361.0058.30.010.11519.3由上表可知,整个评价区土壤侵蚀程度以微度和中度侵蚀为主。1.2.5动物分布现状灵丘县境内活动的野生动物资源有狼、山羊、狐狸、野兔、山猪、老鹰、猫头鹰、乌鸦、黄莺、蜈蚣、蟋蟀、螳螂等。据现场调查,评价区无国家和省级野生保护动物集中分布区。1.2.6生态功能区划本项目场地主要位于灵丘县石家田乡和柳科乡,根据《山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本项目所在的灵丘县属于省级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中的五台山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根据《灵丘县生态功能区划》(附图4),本区域北部属于IIA灵丘东北部土壤保持生态功能小区,西南部属于IIIA中北部盆地土壤保持生态功能小区,东南部属于18
IIIC灵丘东部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小区;根据《灵丘县生态经济区划》(附图5),本区域属于限制开发区中的IID-2灵丘县东北部农牧业发展生态经济区。本工程的建设无法避免地要占用、损失草地植被和灌木植被,但根据项目占地属于点征及占地情况来看,工程建设对周围生态系统的影响属于低等程度的干扰影响,造成的生态效益损失相对轻微,通过采取相应的生态保护、恢复和补偿措施,不至于使区域植被的生态功能受到严重损失。而且,施工结束后,通过对临时占地进行及时的植被恢复,对施工及检修道路沿线进行生态绿化建设,都有利于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对原有植被生态功能的损失产生一定的补偿效果。因此,本工程的建设不违背《山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灵丘县生态功能区划》及《灵丘县生态经济区划》要求。1.3生态环境影响评价1.3.1项目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3.1.1对植被的影响本风电场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施工检修道路、风电机组基础和塔架、集电线路架设及施工工棚、仓库等临时性建筑、施工电源的架设等,占用土地使得建设范围内的草类植被遭受铲除、掩埋等一系列人为干扰活动,使工程永久占地内的植被全部消失,周边的植被面积减少,生物量及生态服务功能下降。根据植被现状调查结果表明,评价范围内植被为草本植被和灌木。评价区域内自然植物群落结构较为简单,植被的自然恢复能力较强。随着项目的建成,施工临时占地也将进行有效地植被恢复,项目建设对植物种群的影响大大减轻。因此,风电场的建设对场内植物种类及分布均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对区域植物的物种多样性的影响较小。1.3.1.2对动物的影响施工期对区内动物的影响主要是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影响。施工期施工机械噪声和人员活动噪声是对野生动物影响的主要影响因素。各种施工机械,如运输车辆、推土机、挖掘机、打桩机、工程钻机、振捣棒、电锯等均可产生较强烈的噪声,虽然这些施工噪声属非连续排放,但由于噪声源相对集中,多为裸露声源,故其噪声辐射范围及影响相对较大。18
预计在施工期,本区的野生动物都将产生规避反应,远离这一地区,特别是鸟类,其栖息环境需要相对安静,因此本区的鸟类将受较大影响,而本区内无大型野生动物,主要有野鸡、野兔、鼠类等小型动物,施工期间,动物受施工影响,将迁往附近同类环境,动物迁徙能力强,且同类生境易于在附近找寻,故物种种群与数量不会受到明显影响。且施工场地相对于该区域建设基地面积较小,项目的建设只是在小范围内暂时改变了部分动物的栖息环境,不会引起物种消失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可见,施工期对野生动物的影响较小。1.3.1.3道路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道路工程本期工程场址距灵丘县约20.7公里。其间有县乡道路庄孙线及已建成村村通道路通过,可以作为风电场施工及交通运输的主要通道。施工及检修道路长35.10km,路基宽度6.5m,路面宽度6.0m;变电站进站道路长100m,路基宽度6.5m,路面宽度6.0m,新建道路永久占地约301200m2。(2)道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①植被面积损失道路工程在施工期对植被的影响主要在于永久占地范围内的植被将遭受铲除、掩埋等一系列人为干扰活动,使永久占地内的植被全部消失,周边的植被面积减少,生物量及生态服务功能下降。受本项目建设影响而损失的自然植被主要为荒草。本期风电场施工道路临时占用面积为70200m2,临时占地的植被在施工结束后就地恢复。风电场范围内没有较珍稀的植物,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对当地植物的总体影响并不大。②道路建设对植物种类(多样性)及分布的影响道路工程永久和临时占用土地完全损毁了原有的植被类型,其上生活着的植物全部被清除,施工处临近区域的植被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毁。拟建道路区域内自然植物群落结构较为简单,以当地乡土草类植被为主,无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集中分布。项目的建成后,施工临时占地将进行有效的植被恢复,项目建设对植物种群的影响大大减轻。因此,采取植被恢复措施后,风电场的建设对场内植物种类及分布均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对区域植物的物种多样性的影响较小。此外,施工期间,因施工产生的粉尘会附着在周围植物的叶面上,影响其生长,但项目建成后,随着降雨来临,这种影响将会减轻。③道路建设对动物的影响18
施工期环境的迅速改变,噪声、植被破坏、密集的人为活动等均会对施工区域及附近的动物正常栖息、繁殖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不利影响,这些影响是短暂的。但受影响的动物受扰动后将暂时离开寻找相似的栖息地。项目所在区为人为活动较少的土石山区,生境相似程度高,受惊扰的动物较易在附近找到新的栖息地。风场道路建成后,两侧进行绿化和植被恢复。风场运营期检修道路通行车辆很少,道路对环境的影响范围降低,在区域内动物对新环境逐渐适应后,区域内的鸟类、兽类等动物的种类、数量、分布也将得到逐渐恢复,原有生态格局又将重新建立,风场道路对区域的不利影响将逐渐减轻并达到新的平衡。可见,风场道路的建设对野生动物的影响程度是可以接受的。1.3.1.4林地补偿措施本工程永久占用灌林地2100m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十八条,建设工程征集有关部门同意后,依照有关土地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并由用地单位依照国务院有关规定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用。森林植被恢复费用专款专用,由林业主管部门依照有关规定统一安排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以及对林权所有者进行补偿。植树造林面积不得少于因占用、征用林地而减少的森林植被面积。本项目采取缴纳补偿费的方式对占用林地进行补偿,具体包括林地补偿费、林木补偿费、森林植被恢复和安置补偿费等。林地补偿费:按征用、占用林地面积计算,项目主要占用人工山坡地林地补偿标准按10元/m2计算。林木补偿费:人工幼龄林每株按当地同种类树木苗木成本的3倍计算;成林林地、疏林地按林木蓄积量价值的3倍计算。人工灌木林地按当地人工有林地的60%计算,天然灌木林地按当地天然有林地的50%计算。安置补助费:征、占用集体林地的,按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3倍计算;征、占用国有林地的,按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4倍计算;成林地、疏林地年产值按每亩林木年增加蓄积量的价值计算;未成林地年产值按年品均增加值计算;灌木林地年产值按灌木林地的林木补偿费的20%计算。1.3.2项目运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3.2.1对植被的影响18
风电场投入运营后,永久占地内的草类植被完全被破坏,取而代之的是风机和集电线路杆塔的基础以及场内检修道路的路面。工程临时占地进行了植被恢复,风电机组区和集电线路区以及检修道路两侧实施植被恢复和绿化工程。项目运营期不会对植被造成不利影响。1.3.2.2对动物的影响⑴对野生动物活动的阻隔影响经过现场调查及查阅资料,风电场范围内未发现野生动物的迁移路线,并且场内检修道路的路面较窄、平时车辆较少,基本不会对野生动物的活动产生阻隔影响。⑵风机噪声对野生动物的影响本项目施工过程中,因噪声强度的增加和人为活动的频繁,致使部分动物发生小尺度的迁移,但随着施工期的结束,场区内及周围动物会逐渐适应于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噪声及场内道路,不会影响野生动物的生存活动空间,对区域生物多样性不会产生影响。⑶风机对鸟类迁徙的影响风机风轮转动及产生的噪声可能对鸟类起到驱赶和惊扰作用,但风电场所在区域不是鸟迁徙的必经通道。根据鸟类资料表明,一般鸟类的飞行高度为300m左右;在迁徒季节,候鸟的迁飞高度在300m以上,如燕为450m、鹤为500m、雁为900m,均远远超过风机的高度(风电机组的安装高度为130m,叶片直径132m),因此,鸟类在飞行和迁徒时不会受到风电场风机的伤害。1.4生态影响的防护、恢复措施及替代方案1.4.1生态影响防护与恢复原则根据风电场工程建设期运营期特点,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的规定,生态影响的防护、恢复与补偿原则为:(1)风电场的建设应从保护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采用“点征”的征地方式尽量少占土地。(2)对项目建设影响造成的植被破坏,应根据国家和山西省的相关规定进行土地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工作,以恢复生态环境。1.4.2生态影响的防护与恢复措施18
风电场的生态影响防护与恢复措施主要以施工期为主,风电场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根据不同的分区不同的水土流失特点分别加以实施。风电场场址区以绿化为主,同时考虑与工程措施的协调,水土保持措施要围绕风电场存在的水土流失问题,因地制宜,因害设防。本工程的生态恢复和水土保持措施体系分为五个防治区,即升压站区、风电机组区、集电线路区、施工场地区和检修道路防治区。根据本工程水土流失特点,结合区域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采取如下生态恢复与水土保持措施。1.4.2.1风电机组区①工程措施对吊装平台的平台处进行全面整地,在吊装场地施工前,先根据区域绿化需要的面积及需土量对该区进行表土剥离,以便施工结束后对可绿化区域进行绿化。全面整地结束后,将剥离的表土覆盖于绿化区域。②植物措施吊装场地平台和边坡采用灌草混交恢复植被措施,选用柠条和紫花苜蓿灌草混交进行护坡。③临时措施临时防护措施主要是针对临时堆放的土方、基础开挖产生的土石方不能随意堆放,一定要就近集中堆放,基础灌注完成后立即回填压实,多余的土石方用于回填吊装场地。对临时堆场表面采用防尘网覆盖。1.4.2.3集电线路区①工程措施对临时占地进行全面整地。①植物措施采取撒播草籽进行植被恢复,草种选择紫花苜蓿。②临时措施临时堆放的土方就近集中堆放,对临时堆场表面采用防尘网覆盖。1.4.2.3道路防治区(1)进站道路①工程措施道路两侧设排水沟,排水沟采用浆砌石,矩形断面。对道路绿化区域进行土地整治。②植物措施18
采用乔、草结合,对道路绿化区域进行综合防护,树种选油松;草种选紫花苜蓿。(2)施工检修道路①工程措施检修道路爬山段靠山体侧采取排水沟措施,爬山段转弯处上边坡采取浆砌石护坡。施工结束后,对未采取防治措施的临时占地进行全面整地。在顺接工程出口处布设护坦。②植物措施采用灌、草结合进行植被恢复。灌木选用0.3m高的柠条,草种撒播采用紫花苜蓿。③临时措施对一些下边坡坡长较长且容易施工的路段在下边坡坡腰处修建编织袋装土挡护措施,以减少落石对下游边坡的影响。1.4.2.4施工场地防治区①临时措施为了合理保护与利用土地资源,为后期植被恢复创造条件,施工前对该区域进行表土剥离,剥离厚30cm。施工结束后,对施工场地进行土地平整。②植物措施施工场地占地为荒草地,施工结束后采用人工种草重建植被,草种选择紫花苜蓿。1.4.2.5升压站区①植物措施对升压站区进行绿化,绿化面积1345m2,采取乔木、灌木、草类以及藤本植物相结合的方式。②临时措施为了合理保护与利用土地资源,为后期植被恢复创造条件,施工前对该区域进行表土剥离,剥离厚30cm。施工结束后将剥离土还原复垦,保护地表熟土资源不流失,不浪费。工程建设应与植被恢复同步进行,尽量做到挖完一片,覆土恢复一片,绿化改造一片,防止开挖造成大面积裸露面,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施工过程中砂石料、建筑物开挖土方需临时堆放于场地内,为防止风蚀,临时堆场采取防护网覆盖。通过采取上述生态保护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减轻水土流失。18
1.5水土保持方案1.5.1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的规定,工程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划定为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根据规定及本工程的特点,项目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包括项目建设永久占地区域和由于项目建设而设置的配套设施临时占地范围及施工活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直接影响的区域,即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根据分析,项目建设区面积为72.62hm2,直接影响区面积为93.58hm2。确定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面积为166.2hm2。1.5.2水土流失防治分区根据工程的总体布局、工程项目的特性、施工期与生产期水土保持工作的特点,以及各区段地形地貌条件、水土流失特征的相似性、水土保持措施的一致性,确定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分区为:(1)风机箱变防治区(2)集电线路防治区(3)道路工程防治区(4)施工生产生活区防治区(5)升压站防治区。1.5.3水土流失防治目标总体防治目标为:因地制宜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以检修道路、风机及箱变、集电线路的水土保持为核心,全面控制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新的水土流失,恢复和保护项目区内的植被和其它水土保持设施,有效治理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水土流失,达到地面侵蚀量显著减少,主体工程安全保障加强,形成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依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的规定,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执行建设类项目一级防治标准。本工程具体的防治目标包括土地治理率、总治理度、土壤流失控制比、拦渣率、植被恢复系数、林草覆盖率等6项指标,分别为:①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控制扰动土地面积,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水土资源,尽量减少对植被的破坏。施工前对施工区域内地面表土进行剥离并保存,用做后期植被恢复用土,恢复土地生长力,尽可能恢复因工程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破坏的耕地和林草植被。对建设过程中扰动的土地面积进行综合治理,年末扰动土地整治率达到95%。18
②在工程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对防治责任范围内施工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进行防治,竣工验收时防治责任范围内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达到95%。③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对开挖、排弃、堆垫等场地进行防护、整治、并采取必要的护坡、截排水措施。并对扰动土地及时整治,恢复植被和土地生产力。通过水土保持监测,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土壤流失。土壤流失控制比达到0.8。④严格按照要求弃土弃渣,做到先拦后弃,拦渣率达到95%。⑤对生产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裸露地表,具备绿化条件的尽可能恢复植被。工程竣工验收时植被恢复措施系数达到97%。⑥林草覆盖率达到25%。1.5.4防治措施风电场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根据不同的分区不同的水土流失特点分别加以实施。风电场场址区以绿化为主,同时考虑与工程措施的协调,水土保持措施要围绕风电场存在的水土流失问题,因地制宜,因害设防。本工程的生态恢复和水土保持措施体系分为五个防治区,即风电机组区、输电线路区检修道路防治区、升压站防治区和施工生产生活区防治区。根据本工程水土流失特点,结合区域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采取如下生态恢复与水土保持措施。(1)风机箱变防治区a工程措施(1)全面整地:施工结束后,由于边坡无法全面整地,仅对对吊装平台的平台处进行全面整地。(2)表土剥离:在吊装场地施工前,先根据所内绿化需要的面积及需土量对该区进行表土剥离,以便施工结束后对可绿化区域进行绿化,剥离厚度0.3m。(3)表土返还:全面整地结束后,将剥离的表土覆盖于所内绿化区域,覆土厚度0.3~0.4m。b植物措施(1)风机箱变的边坡防护对吊装场地边坡采取栽植柠条进行防护,选用柠条和紫花苜蓿灌草混交进行护坡。灌木:柠条;株行距:株行距均为1.0m;种植方式:穴植218
株/穴;单位面积定植点数量:20000株/hm2;灌木要求:冠丛高0.6m;整地方式与规格:采用穴状(圆形)整地,坑穴尺寸40cm×40cm,种植面积10.864hm2。草种:紫花苜蓿,选择品质优良的一级草籽;草种种植密度:50kg/hm2;草种播种方式:撒播。草种要求:草籽要籽粒饱满,选择品质优良的一级草籽。(2)吊装场地的平台的绿化土地整治完毕后,对吊装场地平台处进行绿化,采用柠条和紫花苜蓿灌草混交进行防护。灌木:柠条;株行距:株距为1.0m,行距为2.0m;种植方式:穴植2株/穴;单位面积定植点数量:10000株/hm2;灌木要求:冠丛高0.6m;整地方式与规格:采用穴状(圆形)整地,坑穴尺寸40cm×40cm,恢复面积10.864hm2。草种:紫花苜蓿,选择品质优良的一级草籽;草种种植密度:50kg/hm2;草种播种方式:撒播。草种要求:草籽要籽粒饱满,选择品质优良的一级草籽;考虑到植物措施工程量的调整系数(1.05),需草籽量488.0kg。吊装场地植被恢复典型设计图见附图8.1。c临时措施(1)临时苫盖:风机箱变基础土方回填余土临时堆放于吊装场地,临时堆土表面采取人工拍实处理,因为每组风机箱变施工周期为15天左右,施工周期短,同时为防止风蚀,堆土表面用防尘网覆盖。经计算需防尘网300m2。每5个机组重复利用同一防尘网,则需防护网1200m2。(2)编织袋装土:为了防止风机箱变和吊装场地在施工过程对场地的周边下游造成水土流失,方案新增编织袋装土临时防护,结合施工工序和场地情况,采用编织袋装土堆筑挡护拦挡,具体防护措施为:将编织袋装土堆筑在吊装场地的坡脚处,形成防护墙。每个风机箱变的吊装场地坡脚处需:编织袋装土(料)堆筑高度1.0m,堆筑宽1.5m,长120m,需编织袋装土180m3。(3)剥离表土的临时防护单个风机箱变表土剥离量约为750m3,将剥离的表土堆存于吊装场地的一角,每组风机箱变施工周期为15天左右,施工周期短,为防止风蚀,表土表面采取人工拍实后,用防尘网覆盖。经计算需防护网900m2。每5个机组重复利用同一防尘网,则需防护18
网4500m2。(2)35kV集电线路区a工程措施施工结束后,对临时占地全面整地,主要针对干塔基施工区、材料站、施工便道等占地,需达到后期植被恢复要求。b植被恢复措施施工结束后、针对输电线路塔基施工区和牵张场临时占地进行植被恢复,临时占地类型为其他草地的采取撒播草籽进行植被恢复。草种选择紫花苜蓿,草籽要籽粒饱满,选择品质优良的一级草籽;撒播量为50kg/hm2,撒播面积0.27hm2。c临时防护措施将塔基基础土方开挖量堆放在施工场地空地处,堆高1m,长3m,宽3m,坡比1:1。四周洒水并由铁锹拍实。并进行苫盖处理,单个需苫盖防护网20m2。本方案按照施工情况,设计10个基础为一个施工周期,防护网重复利用,需要防护网合计200m2。按工程量调整系数1.1考虑,需防护网220m2。(3)道路防治区一、进站道路a工程措施1)排水沟:进站道路长约100m,路面宽6m。道路两侧设排水沟。排水沟采用浆砌石,矩形断面,底宽40cm,深40cm,壁厚30cm,排水沟共长200m。2)土地整治:对进站道路绿化区域进行土地整治,土地整治面积0.02hm2。b植物措施土地整治完成后,采取乔、草结合,对道路绿化区域进行综合防护。树种:油松;草种:紫花苜蓿。油松栽植一排,株距为3m,草籽采用撒播方式,撒播量为50kg/hm2。。苗木要求:油松,高100cm左右,生长健壮,无病虫害;草种籽粒饱满,选择品质优良的一级草籽。c施工临时防护措施18
为了防止开挖土石方滚落入沟道、山坡,应在道路施工前在易发生土石滚落区域下边坡布设临时拦挡工程,临时拦挡采用装土编织袋(0.6m×0.4m×0.2m)挡土墙进行拦挡。挡土墙为矩形断面高0.6m,宽0.8m。根据工程现场查勘,共需防护长度约为2500m,需编织袋装土990m3。二、施工检修道路a、工程措施(1)排水沟及顺接工程:考虑道路排水为散排,且道路沿线较长,设计在检修道路分段布设排水沟及顺接工程,并在顺接工程的出口处布设护坦防冲设施,将道路上的雨水分段顺接排至附近的沟道,根据道路沿线走向情况,需布设排水工程约2.8km。顺接排水工程及排水沟均采用浆砌片石结构矩形断面,底宽40cm,深40cm,浆砌石壁厚30cm。防冲设施:在顺接工程出口处为防止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在出口布设护坦,护坦呈梯形状,长约2m,初始端宽1.5m,末端宽2.5m,底厚0.3m,材料为浆砌石。(2)土地整治:对临时占地中进行全面整地。b、植物措施施工检修道路采用永临结合,建设期作为施工道路,风电场投入运行后即改建为路面宽为5m的检修道路,其他占地采取植物措施绿化。(1)爬坡段上边坡植物措施检修道路爬坡段上边坡防护采用预制花砖网格护坡设计,上边坡防护范围宽2m、长8km。(2)爬坡段道路下边坡植物措施检修道路爬坡段下边坡采用灌草结合进行植被恢复。灌木:柠条;株行距:株行距均为1.0m;种植方式:穴植2株/穴;单位面积定植点数量:20000株/hm2;灌木要求:冠从高0.6m;整地方式与规格:采用穴状(圆形)整地,坑穴尺寸40cm×40cm。草种:紫花苜蓿,选择品质优良的一级草籽;草种种植密度:50kg/hm2;草种播种方式:撒播。草种要求:草籽要籽粒饱满,选择品质优良的一级草籽。(3)施工结束后的临时占地植被恢复施工完成后检修道路改为路面宽为5m的永久检修道路,对剩余的临时占地进行灌草结合植被恢复,面积为2.91hm2。选用柠条和紫花苜蓿灌草混交进行道路绿化。灌木:柠条;株行距:株距为1.0m,行距为2.0m;种植方式:穴植218
株/穴;单位面积定植点数量:10000株/hm2;灌木要求:冠从高0.6m;整地方式与规格:采用穴状(圆形)整地,坑穴尺寸40cm×40cm。草种:紫花苜蓿,选择品质优良的一级草籽;草种种植密度:50kg/hm2;草种播种方式:撒播。草种要求:草籽要籽粒饱满,选择品质优良的一级草籽。c、临时措施挖填段下边坡临时拦挡:施工检修道路施工过程中,对挖填段下边坡坡脚用编织袋装土(料)堆筑临时挡护,编织袋内的土方采用回填土,堰体方采用两排布设,堰体方单排长6400m,宽0.8m,高1.0m。(4)施工生产生活防治区a工程措施场地施工结束后,对施工生产生活区进行土地整治,整治面积为0.85hm2。b植被恢复措施施工结束后、针对临时占地进行植被恢复,本方案选用撒播紫花苜蓿进行植被恢复。草种:紫花苜蓿,选择品质优良的一级草籽;草种种植密度:50kg/hm2;草种播种方式:撒播。(5)升压站区a工程措施升压站场地施工结束后,对其围墙外的临时占地进行土地整治,整治面积为0.11hm2。b植物措施设计在生活区空余地内种植草坪绿化,绿化面积为1345m2。c临时防护措施本工程根据主体设计,场地新增修建地面建(构)筑物过程将会产生临时回填堆土,在挖方未回填利用前,遇降雨和大风天,临时堆置极易产生侵蚀。因为回填周期短,临时堆土表面采取人工拍实后,采取防护网覆盖。经计算需防护网200m2。1.6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小结风电场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施工检修道路、风电机组基础和塔架、集电线杆塔基础、线路架设、升压站区及施工生活生产区等。⑴18
土地利用:工程建设会改变评价区的土地利用格局,对植物生态服务功能有一定影响,但影响程度有限。⑵对生物的影响对植被的影响:本期工程占地类型主要为草地和灌木林地,随着项目的建成,对施工临时占地将进行有效地植被恢复,将减缓对植物种群的影响。风电场的风机机位和集电线路杆塔采用“点征”占地方式,虽然对植被造成破损化和连续性分布格局,但总面积变化不大,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对当地植被的总体影响不大。对动物的影响:项目区不涉及自然保护区,也没有珍稀动植物分布。施工过程会对风电场区域野生动物的活动、栖息产生一定的干扰,但不会影响动物种群的总体生态格局。风电场在运营期对野生动物的生存和活动以及鸟类的迁徙影响较小。⑶根据风电场项目建设特点,制定了具体的生态影响的防护与恢复措施以及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最大程度减轻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8
1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台山养和肾析血液透析有限公司建设项目报告表
- 建设项目报告表送审版
- 甘肃天水传染病医院项目报告书
- 建设项目报告表送审版
- 甘肃天水传染病医院项目报告书
- 四川建设项目报告书
-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轮式装载机一期建设项目报告书
- 建昌中盛加油站建设项目报告表
- android手机天气预报项目报告
-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轮式装载机一期建设项目报告书
- 建设项目报告表送审版
- 年产吨丙烯酸聚酯系列产品技改扩建项目报告书
-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轮式装载机一期建设项目报告书
- 建昌中盛加油站建设项目报告表
- 建设项目报告书审批办事完整版
- 陕西新世纪钢化玻璃有限公司建设年产500万㎡low-e玻璃生产线项目报告(2013.定稿)高新区(1)
- 江西绿色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经营模式管理咨询项目报告之四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规划方案
- 风电场工程建设项目报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