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3.00 KB
  • 103页

小型水电站初步设计报告 编制规程.doc

  • 10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小型水电站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SL/T179一96主编单位: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6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关于批准发布《小型水电站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SL/T179一96的通知水科技[1996]420号根据部1993年水利水电技术标准编制、修订计划,由水电及农村电气化司主持,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主编制订的《小型水电站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经审查批准为水利行业标准,并予以发布。标准的名称和编号为:《小型水电站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SL/T甘9一%本标准自1997年1月1日起施行。在实行过程中各单位应注意总结经验,如有问题请函告水电及农村电气化司,并由其负责解释。标准文本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发行。一九九六年九月十日 1总则1.0.1为了统一小型水电站初步设计报告的编制标准,提高编制质量,特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装机容量50一10MW,出线电压不超过210kV的新建小(1)型水电站。装机容量ICMW以下的小(2)型水电站可参照本规程作适当简化。改建、扩建、加固工程可参照本规程有关章节。大中型综合利用工程所属的小型水电站部分可参照本规程,其余部分应遵照有关规定。1.0.3实施本规程应遵循下述基本要求:(l)遵照国家有关政策法令,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的规定。(2)进行必要的调查、勘察、试验、研究,取得可靠的基本资料。(3)设计应充分体现小型水电站的特点,因地制宜,安全可靠,节约投资,注重经济和社会总体效益。(4)采用科技新成果,力求技术先进。(5)内容完整,有必要的方案比较、分析论证及明确的结论。1.0.4本规程所规定的初步设计报告是在河流规划的基础上编制的,其主要内容和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论证工程建设的必要性,确定任务、工程规模、等级。(2)确定水文参数,提出分析计算成果。(3)调查区域地质,查明库区及主要建筑物的工程地质条件,提出相应的评价和结论。(4)选定坝址、坝型、厂址,确定工程总体布置、主要建筑物型式和布置,提出主要工程量。1 (5)确定装机容量、机组机型、接人电力系统方式、电气主接线、主要机电设备及闸门、启闭机的型式和布置。(6)提出施工组织设计、建筑材料、劳动力、供水供电的需要量及来源。(7)确定水库淹没、工程占地的范围、实物指标,提出水库淹没处理、移民安置规划和投资概算。(8)提出消防设计、环境影响评价及保护设计。(9)编制概算,提出主要经济指标和经济评价。1.0.5初步设计报告应根据需要,将下列文件列为附件:(1)河流规划报告审批文件、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文件及有关的会议纪要。(2)工程综合利用的协议书及有关资料口(3)水库淹没、工程占地处理和移民安置规划报告及有关协议。(4)环境影响报告及有关部门审批意见。(5)试验和科研报告。(6)其他专题报告。1.0.6报告按下列要求编辑和表述:(1)总体编排顺序:目录、附件目录、附图目录、正文、附件。正文以本规程第2章综合说明列为第1章,以下各章依次排列。(2)各章的附图集中另编一册,其中综合说明的附图应另制小图附在综合说明前口(3)工程特性表附在综合说明后,其他附表分别附在各章的适当位置。(4)报告的文字表述应准确简明、逻辑严谨、通俗易懂。图纸应完整清晰。1.0.7实施本规程要相应执行已颁布的SL77一94《小型水力发电站水文计算规范》、SL76一94((小水电水能设计规程》、SL16一92(/J、水电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程)等专业规程。2 1.0.8本规程引用下列标准的有效版本,编制报告应遵照执行:GB3100一3102一86《量和单位》。sL01一92《水利水电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26一92《水利水电工程技术术语标准》。3 2综合说明2.1概述2.1.1简述工程地理位置、工程任务和河流规划的结论及审批意见。2.1.2简述勘测设计过程。2.2自然条件2.2.1简述工程所在地区的自然概况,包括流域位置、水系、气象、水文、泥沙、水质的资料情况、主要特征值及分析成果。2.2.2简述区域地质、水库及主要建筑物的地质概况,主要工程地质间题的结论性意见,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天然及人工建筑材料调查试验成果。2.3工程任务和规模2.3.1简述工程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概况及本工程的任务。2.3.2简述工程规模、水利水能计算结果、主要特征值。2.3.3简述工程综合利用效益、技术经济指标。2.4工程布置及建筑物2.4.1说明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2.4.2简述坝址、坝轴线、坝型、厂址及总体布置方案的比较和选定。2.4.3简述推荐方案主要建筑物的布置、型式及主要尺寸、运行方式及基础处理措施等。4 2.5机电及金属结构2.5.1简述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方式、电气主接线方案。2.5.2简述机组及其他主要机电设备的选型和布置、金属结构选型和布置。2.6消防简述工程消防设计方案和主要设施。2.7施工2.7.1简述施工条件、对外交通及主要建筑材料的来源及供应渠道。2.7.2简述导流方案及导流标准。2.7.3简述主要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及施工强度。2.7.4简述施工总布置规划概况及施工占地数量。2.7.5简述主体工程总量、施工工期及所需的劳力和三材用量。2.8水库淹没处理及工程永久占地2.8.1简述水库淹没标准、范围及主要实物指标、移民安置规划及补偿费用。2.8.2简述工程水久占地范围、处理措施及补偿费用。2.9环境保护2.9.1简述工程环境影响评价。2.9.2声简述环境保护措施及所需费用。2.10工程管理2.10.1简述管理机构、人员编制、管理范围、主要管理设施。2.10.2简述工程调度运行方式。5 2.11概算211.1简述概算编制的原则和依据。2.11,2简述工程总投资、静态总投资。2.12经济评价简述经济评价的主要成果及结论。2.13结论及今后工作意见综述工程建设的结论及今后工作的意见。2.14附图附表2.14.1附图如下:(1)工程地理位置图。(2)工程总体布置图。2.14.2附表如下:(1)工程量汇总表。(2)总概算表、分年度投资表。(3)工程特性表(见附录A)。6 3水文3.1流域概况3.1.1简述工程所在流域的自然地理概况、河道特征和人类活动影响情况。3.1.2简述流域及邻近地区气象台站分布与观测情况、流域和工程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3.2水文基本资料3.2.1说明流域内及借用流域水文站网分布、各测站观测项目和年限、主要水文站的控制特性、高程系统和测验基本方法、资料整编情况。3.2.2简述水文资料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复核变动情况,并对基本资料质量做出评价。3.3径流3.3.1对设计依据站的实测径流进行还原计算和插补延长,分析论证径流系列的代表性,3.3.2进行设计依据站的径流计算,说明资料短缺地区径流计算方法,提出工程场址的径流参数和径流成果,选择径流调节代表段和代表年,分析枯水径流特征,分析论证径流计算成果的合理性。3.4洪水3.4.1分析造成洪水的暴雨特性、洪水成因、洪水的时空分布规律。3.4.2说明历史洪水调查和复查情况,历史洪水的洪峰、洪量估7 算方法及采用成果分析确定历史洪水及实测特大洪水的重现期。3.4.3对实测洪水进行洪水资料的还原、插补延长,并结合历史洪水进行频率计算,分析成果的合理性,提出设计洪水成果3.4.4对资料短缺地区推算设计洪水可采用暴雨推算或洪水统计参数地区综合推算等方法,井应相互印证;分析最终所采用的设计洪水成果的合理性。3.4.5说明设计洪水过程线的推求方法及成果。3.4.6说明施工洪水时段的划分、洪水系列统计原则,提出各时段洪峰、洪量频率计算成果,并分析论证其合理性。为水库调度运用计算的分期洪水,需说明划分前、后汛期的根据。3.5泥沙3.5.1说明流域泥沙概况,提出悬移质、推移质特征值。对多沙河流提出泥沙颗粒级配成果和输沙量、含沙量的年、月成果及年输沙量频率曲线成果。3.6设计断面水位流量关系曲线3.6.1扭说明设计断面的水位流量基本资料情况和水位一流量关系曲线绘制方法,提出采用的成果。3.7其他3.7.1说明工程所在河段的冰情特性,分析工程河段发生冰坝、冰塞等情况的可能性,并估算对工程的影响。3.7.2说明潮汐对本工程的影响。3.8附图附表3.8.1附图如下:(1)流域水系图。(2)径流、暴雨、洪水及泥沙插补延长的主要相关关系图。(3)年(汛期、枯水期)径流频率曲线图。8 (1)洪峰和各时段洪量频率曲线图。(2)典型洪水及设计洪水过程线图。(3)设计断面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图。(4)悬移质、推移质颗粒级配曲线图。(5)年输沙量频率曲线图。3.8.2附表如下:(l)年、月径流(雨量)系列表。(2)代表年逐日径流成果表。(3)洪峰、洪量系列表。(4)典型洪水、设计洪水及潮水位过程线表。(5)年、月输沙量系列表。(6)设计断面水位流量关系曲线表。(7)其他有关附表。9 4工程地质4.1概况4.1.1简述前阶段勘察工作的过程、结论和存在问题。4.1.2说明本阶段的勘察任务、工作简况、完成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量。4.2区域地质4.2.1简述区域的地形地貌、所处的地貌单元、物理地质现象;地层岩性、厚度、分布及接触关系;可溶岩地区喀斯特发育规律;所处地质构造单元、主要构造性质、产状、规模及相互关系;区域水文地质条件。4.2.2按1:4000000《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确定工程区地震基本烈度。4.2.3地质构造特别复杂、地震基本烈度大于珊度和现代地震活动特别频繁的地区,应评价区域构造稳定性。4.3水库库区的工程地质条件4.3.1简述库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4.3.2说明库区的地貌特征、水库周边地形条件;强透水性或可溶性地层分布位置,厚度、补排关系和封闭条件;通往库外的断层、破碎带、裂隙密集带的位置、宽度和透水性。评价水库蓄水后可能发生渗漏的位置、渗漏量,提出防治处理意见。4.3.3说明水库周边、大坝下游及邻谷可能浸没的程度,预测水库蓄水后浸没范围及防治处理意见。4.3.4说明库岸,特别是近坝库岸不稳定岩、土体位置,范围及10 特征。预测水库蓄水后库岸失稳的可能性,提出防治处理意见。4.3.5说明库周植被、水土流失状况;预测水库蓄水后,固体径流来源及变化情况,提出处理意见。4.4挡水建筑物的工程地质条件4.4.1说明各比较坝(闸)址的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地形、岩性、构造、物理地质现象、水文地质条件等,对初拟的坝(闸)址及建筑物比较方案进行地质比选,提出坝址、坝轴线、坝型、坝高的地质选择意见。4.4.2说明选定坝(闸)址的工程地质条件:(1)地形特征、两岸坡度、沟谷发育程度、河床宽度及水深。(幻主要地层岩性、产状、厚度、风化状态、软弱夹层发育情况。(3)主要断层破碎带、特别是顺河断层、缓倾角裂隙位置、产状及特性。(4)坝(闸)基岩体结构、破碎程度、可利用基岩埋深,坝(闸)基岩体分类,评价坝基、坝肩抗滑稳定和渗漏稳定条件,提出岩土物理力学参数。(5)边坡稳定条件,提出边坡开挖坡度及处理意见。(6)地下水类型、水位、岩体透水性,提出帷幕灌浆深度或其他处理意见。4.4.3说明土基坝(闸)址的土层结构、厚度,特别注意不良土层的分布、厚度、特性。评价抗滑和渗透稳定条件、压缩和湿陷变形特性、砂土层震动液化的可能性,提出土承载力和其他物理力学参数及地基处理意见。4.5泄水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4.5.1说明泄水建筑物各比较方案的地形、岩性、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及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提出地质选择意见。4.5.2说明选定泄水建筑物的工程地质条件,对不同类型的建筑11 物,按下列要求加以评价,提出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及基础处理意见。(1)坝顶溢流应评价坝下游岩体抗冲性能,冲刷坑对坝脚及岸坡稳定的影响。(2)岸坡式溢洪道应说明引渠、闸基、陡坡段、消能段的工程地质条件,重点评价深挖方对边坡稳定、渗漏对地基稳定的影响及消能段抗冲刷性能。(3)哑口溢洪道应评价断层、深风化带对基础、边坡、渗漏稳定的影响。(4)泄洪洞应评价进出口边坡及洞身稳定,进行围岩分类,建议处理意见。4.6引水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4.6.1说明引水建筑物各比较方案的地形、岩性、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及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地质选择意见.4.6.2说明选定引水建筑物的工程地质条件,对不同建筑物类型,按下列要求加以评价:(1)隧洞应说明进出口边坡稳定、浅埋段山岩厚度、高应力区深埋隧洞或构造特别复杂洞段的成洞条件,进行围岩分类,提出处理意见。(2)调压井、闸门井应说明覆盖层厚度、岩石风化深度,评价成井条件。(3)明渠应分段说明岩土,特别是性质不良土层分布、厚度、特性;深挖方、高填方段的工程地质问题;傍山渠道受泥石流的影响及土渠段的冻融破坏问题。进行工程地质分段,提出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和处理意见。(4)压力明管应说明镇墩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其稳定性。(5)前池应说明其边坡稳定,评价渗漏及渗透稳定。12 4.7厂房及开关站工程地质条件4.7.1说明厂房、开关站各比较方案的地形、覆盖层厚度、岩隆、构造、基岩风化深度、水文地质条件及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地质选择意见、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和处理意见。4.7.2说明选定方案的工程地质条件,对不同建筑物类型,按下列要求加以评价:(1)地面厂房应说明厂房地基岩体风化深度、破碎程度、岩体分类,厂房后边坡的变形稳定条件。土基说明土层,特别是性质不良土层的结构、厚度、特性,评价土的压缩变形、湿陷性变形、抗滑稳定、冻融破坏及砂土震动液化的可能性。(2)地下厂房应说明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根据主要结构面及它的组合关系,确定布置型式,进行围岩分类,评价稳定条件。(3)开关升压站及附属建筑物应重点评价地基强度和边坡稳定条件。4.8施工临时建筑物及其他4.8.1说明建筑物各比较方案的地形、岩性、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及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地质选择意见。4.8.2说明建筑物选定方案的工程地质条件,提出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和处理意见。对不同类型建筑物,按下列要求加以评价:(1)通航、过木建筑物应评价地基和边坡的稳定条件。(2)渡槽、倒虹吸、涵闸和桥梁应评价地基岩土强度、变形、抗滑稳定、土层冻融破坏及砂土震动液化的可能性。(3)临时围堰应评价地基稳定及渗漏条件。(4)导流洞应评价进出口边坡及洞身稳定,进行围岩分类,建议处理意见。(5)导流明渠应说明边墙基础稳定和渗漏条件。l3 4.9天然建筑材料4.9.1简述工程需要的天然建筑材料种类、数量和质量要求。按勘探精度分别说明土料、砂砾石料、石料料场概况和总储量,开挖坑槽数量、试验组数。4.9.2说明土料场位置、储量,评价其质量、开采运输条件.提出料场选择意见。4.9.3说明砂砾石料场位置、储量,评价其质量、开采运输条件,提出料场选择意见。4.9.4在砂砾石料缺乏地区或利用施工开挖料作人工砂石料时,应提出人工砂石料的料源、数量及质量评价。4.9.5说明石料场位置、岩性、断裂发育程度。按条石、块石、堆石或人工轧石料分别对储量、质量、开采和运输条件进行评价,提出料场选择意见。4.10结论4.10.1对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作出评价和结论:(1)评价区域地质构造稳定性,确定地震基本烈度。(2)评价库区的渗漏、浸没、库岸稳定、固体径流来源等条件,并作出结论。(3)对坝址、坝轴线、坝型、坝高的比选作出地质结论。(4)对厂区、泄水、引水及其他建筑物方案选择和主要地质问题的处理作出结论。〔5)对天然建筑材料储量、质量、开采运输条件作出结论及料场选择意见。4.10.2提出下阶段勘察工作的意见。4.11附图附表4.11.1附图如下(1)区域地质图。24 (2)水库区工程地质图。(3)主要建筑物区工程地质图。(4)主要建筑物工程地质纵、横剖面图。(5)可溶岩地区水文地质图。(6)专门性间题工程地质图、剖面图。(7)天然建筑材料产地分布图。(8)钻孔柱状图。(9)坑、槽、洞、井展视图。4.11.2附表如下:(1)岩、土、水质分析试验成果汇总表。(2)其他有关附表。15 5工程任务和规模5.1河流规划和士程任务5.1.1概述工程所在河流(或河段)的规划成果及审查主要结论口对有综合利用任务的工程,应说明各综合利用项目的现状和规划要求。5.1.2概述工程所在地的社会经济现状,资源条件、交通条件、发展工农业的前景,近远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5.1.3简述工程所在地区电力系统现状、网络结构、电源组成、负荷特性、调峰要求、地区电网与大电网及邻近地区电网关系。5.1.4论证确定本电站供电范围、设计负荷水平年、设计保证率。5.1.5说明供电区历史用电增长和电力供需平衡状况,对用电量及负荷的逐年增长作出预测,对负荷特性进行计算分析,列表说明各设计水平年的负荷特性指标。5.1.6说明本电站在系统中的任务和作用,工程的综合利用任务和主次顺序。论述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5.2洪水调节和防洪特征水位选择5.2.1说明本工程水工建筑物洪水标准、上下游防洪要求。5.2.2提出洪水调节方式、洪水调度原则。5.2.3选定泄水建筑物尺寸及相应特征水位。5.3径流调节计算5.3.1说明库容曲线、水库蒸发与渗漏损失的原始依据和成果。5.3.2说明采用的水文径流系列、计算时段、代表年的选定。5.3.3说明上、下游各用水部门的用水保证率及用水量的年内分酉己。16 5.3.4说明水库的调节性能及对本电站径流调节有影响的上游梯级的有关资料。5.3.5提出径流调节计算原则和方法。5.3.6提出本电站水能指标及各部门用水的满足程度5.4正常蓄水位选择5.4.1说明规划阶段确定的梯级衔接水位,上、下游梯级的兴建情况与开发计划,本梯级兴建对上、下游己建和待建梯级可能产生的影响。5.4.2说明本工程正常蓄水位的制约条件,包括库区淹没对象沿高程分布特点,工程地质条件等,提出正常蓄水位比选范围和方案。5.4.3提出技术经济比较和结论。5.5死水位选择5.5.1说明水库淤积条件,各综合用水部门(包括灌溉、供水、航运和渔业等)以及旅游,生态环境,排沙措施等方面对水库最低运行水位的要求。5.5.2拟定死水位比较方案,计算各方案对本梯级及下游梯级能量指标的影响。5.5.3提出技术经济比较和结论。5.6装机容量选择5.6.1根据本电站在电网中的任务和作用,确定本电站的必需容量。5.6.2分析不同装机规模的发电量,投资及其对梯级电站的影响。-5.6.3提出技术经济比较和结论。17 5.7水轮机额定水头和机组机型选择5.7.1说明本电站水头特性及额定水头的选定。5.7.2根据水库和电站运行特性,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提出水轮机型式及机组台数。5.8引水道尺寸和日调节容积的选择5.8.1说明引水道尺寸比较方案并选择经济尺寸。5.8.2按照本电站担负的调峰任务和梯级电站过水能力相互协调的原则,选定日调节池容积。5.9水库运行方式与多年运行特性5.9.1根据选定的参数,并考虑已建成的梯级情况、同一电网的水库联合作用以及综合利用要求,提出水库调度运行方式。5.9.2根据水库运行方式,提出多年运行特性。5.10水库泥沙冲淤分析5.10.1概述泥沙基础资料情况,进行泥沙特性分析,提出泥沙计算的原则和方法。5.10·2提出泥沙冲淤计算成果。5.10.3提出引水建筑物防沙运行方式和防沙排沙措施。5.10.4泥沙间题严重的水库应进行泥沙模型试验并提出泥沙观测规划。5.11回水计算5.11.1说明计算采用的基本资料、条件和方法。5.11.2根据库区淹没影响对象的洪水标准进行回水计算,绘制回水曲线与同频率天然水面线对比,确定回水尖灭点,对泥沙淤积影响较明显的工程,还应提出不同淤积年限的库区沿程泥沙淤积分布及对回水影响分析。18 5.12附图附表5.12.1附图如下:(1)河流梯级规划布置平、剖面图。(2)电力系统地理接线图。(3)各设计水平年最大日、年电力负荷曲线图、年电力和电量平衡图。(4)水库水位面积、容积曲线图(淤积前、后)。(5)水库水位与泄水建筑物泄水能力关系曲线图。(6)的水库调洪图(包括水库水位、进出库流量过程线)。(7)水库淤积纵、横断面及回水曲线图。(8)调节流量、水库水位与水头保证率曲线图。(9)发电出力保证率曲线图。(10)代表年、日电力系统电力电量平衡图。(11)水库运行特征图(包括供水、发电出力、水位、来水流量过程线)。5.12.2附表按需要附列。19 6工程布置及建筑物6.1设计依据6.11说明工程等别和主要建筑物级别以及相应的洪水标准。6.1.2说明主要建筑物特征水位及流量、水文气象数据、地震烈度、地基特性、建筑材料特性及设计参数、规定的安全系数、允许的应力、沉降量、变形量及其依据。6.2工程选址6.2.1简述工程场址(如坝址、闸址、厂址等)各比较方案的地形、地质、工程布置、施工及运行条件、工程量、投资及效益等。6.2.2综合比较论证选定工程场址。6.3坝(闸)型、坝(闸)线及工程总体布置6.3.1根据选定的坝(闸)址,拟定各比较坝(闸)型及相应的坝(闸)轴线,分析地形、地质、泄洪消能施工及运行条件、工程量、工期及投资等。比较论证选定坝(闸)型、坝(闸)轴线。6.3.2根据选定的坝(闸)型、坝(闸)线,拟定各比较方案的工程总体布置,说明各相应主要建筑物的结构型式、控制高程、主要尺寸以及各相邻建筑物之间的连接方式等,进行综合比较选定工程总体布置。6.4挡水建筑物6.4.1说明挡水建筑物的工程布置、结构型式、坝顶高程、断面尺寸、坝(闸)顶布置、坝内廊道、坝体分段、材料分区、坝体防渗、排水、坝面护坡等结构布置和主要尺寸。6.4.2根据建筑物基础的地质条件,提出坝(闸)基和坝肩的开20 挖深度及防渗、排水、加固等处理措施。6.4.3说明挡水建筑物的稳定、应力、变形、渗透、渗流稳定等的计算条件、荷载及其组合、计算方法和成果。对混凝土坝应提出温度控制和温度应力的设计和要求。6.5泄水建筑物6.5.1说明泄水建筑物各比较方案的地形、地质、工程布置、水力条件、施工、运行、工程量及投资等,综合论证选定泄水建筑物的型式和布置方案。6.5.2说明选定的泄水建筑物布置方案和主要尺寸,包括进水渠、进水口、堰顶高程、过流断面、消能方式、上下游防护工程等结构及尺寸。提出开挖、衬护及防冲刷、排水、防冻、排冰、排沙、基础处理等工程措施。6.5.3说明泄流能力、水流流态、水力坡降线、消能、上下游水力衔接、泄水排沙、下游冲淤等水力条件;说明计算条件和方法,提出计算成果,必要时通过水工模型试验验证;说明泄水建筑物的稳定、应力、变形等结构计算成果。6.6引水建筑物6.6.1说明引水建筑物各比较方案的地形、地质、工程布置、施工、运行、工程量及投资等因素,综合论证选定引水建筑物的型式和布置。6.6.2说明引水建筑物的引用流量、水位、消能、水力坡降线、水锤及涌浪、调压室或前池容量、冲淤及沉沙等水力计算的条件和方法,提出计算成果。6.6.3说明选定的进水口布置、结构型式、高程、断面尺寸、孔口和渐变段的型式及拦污栅、闸门、操作平台等布置。当设置沉沙池时,应论证其必要性,并提出排沙设施设计方案。6.6.4选定引水道(包括交叉建筑物)的位置、结构型式、高程、断面尺寸、坡度等,说明稳定(包括进出口边坡围岩稳定)和结21 构计算的条件和方法,提出计算成果及工程处理措施。6.6.5说明选定调压室或前池的布置型式、高程、断面尺寸、工作水位、泄水及必要的排沙设施等。说明稳定和结构计算的条件和方法,提出计算成果及工程处理措施。6.6.6说明选定的压力管道(包括明钢管道或地下埋管、坝内埋管等)的布置、型式、高程、断面尺寸、长度等,说明稳定和结构计算的条件和方法,提出计算成果、对钢材或混凝土衬砌的要求及工程处理措施。6.7厂房及开关站6.7.1说明各比较方案的地形、地质、布置、型式、施工、运行、工程量、投资及机电设备布置等,综合论证,选定厂区布置方案。6.7.2说明主、副厂房及尾水建筑物的选定布置方案、结构型式、面积、高程和主要尺寸及厂区交通布置,说明稳定计算及结构计算的条件和方法,提出计算成果。对地下洞室及高边坡应论述其稳定性并提出工程处理措施。6.7.3说明开关站的位置、场地布置、面积、高程等。提出第二个塔架的位置、开关站的排水设施及运输通道。6.8工程观测、综合利用及其他6.9.1提出主要建筑物的观测设计,包括观测要求、观测设施及其布置、主要观测设备的型号、规格和数量。6.9.2说明灌溉、供水、通航及过木等综合利用的要求及设计参数。简述综合利用项目的工程布置、主要结构尺寸及运行方式。提出各项目的工程量、投资及设计成果。6.8.3提出生产生活区的房屋建筑总面积和工程量。6.8.4对本工程各永久建筑物项目及工程量进行汇总,提出汇总表。22 6.9附图附表6.9.1附图如下:(1)工程场址布置方案比较图。(2)工程总体布置方案比较图。(3)工程总体布置图。(4)坝(闸)轴线及型式方案比较图。(5)坝(闸)工程布置图。(6)坝(闸)工程上下游立视图。(7)坝(闸)剖面图(包括土石坝材料分区图、混凝土坝标号分区图)。(8)坝(闸)基础处理设计图。(9)坝(闸)稳定及应力计算成果图。(10)泄水建筑物方案比较图。(11)泄水建筑物工程平、剖面布置图。(12)引水建筑物方案比较图。(13)引水建筑物工程平、剖面布置图。(14)厂房区布置方案比较图。(15)厂房区及开关站布置图。(16)主、副厂房布置图。(17)工程观测设备布置图。(18)主要建筑物建筑透视图。6.9.2附表如下:(l)永久建筑物项目及工程量汇总表。(2)其他有关附表。23 7水力机械7.1水轮机及其附属设备7.1.1说明方案比较论证井选定水轮机型式、机组台数、单机容量、基本参数及安装高程。7.1.2选定水轮机装置方式、过流部件结构型式及控制尺寸。7.1.3选定水轮机附属设备进水阀、调速器、调压阀及油压装置等规格、型号。7.1.4对采用重大新技术(包括型式、结构和材料等)应有专门论证。7..1.5对水流含沙量大的水电站,应说明所采取的防止或减轻水轮机磨蚀的综合治理措施。7.1.6提出水轮发电机组调节保证计算成果。7.2辅助机械设备7.2.1选定主厂房起重设备及其参数,并确定起重设备的外形主要控制尺寸。7.2.2选定电站透平油和绝缘油、技术供水和排水、压缩空气及水力监视测量等系统的主要设备。7.2.3选定电站机修车间规模及主要设备。7.3采暖通风7.3.1选定厂房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系统的设计方案和设备口7.3.2对地下、半地下或坝内厂房的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系统应进行必要的分析论证。24 7.4水力机械主要设备布置7.4.1提出机组间距、厂房长度、宽度和高度等主要控制尺寸及分层高程。7.4.2确定安装场位置和面积。7.4·3说明所选定的水轮发电机组及其附属设备和辅助机械设备的布置。7.5附图附表7.5.1附图如下:(1)水轮机转轮模型综合特性曲线比较图。(2)水轮机运转特性曲线。(3)水电站油、水、气及水力监测系统图。(4)水电站采暖通风及空调系统图。(5)水电站主副厂房设备布置图(可与水工、电气专业合图)。7.5.2附表如下:(1)水力机械及采暖通风主要设备汇总表。(2)其他有关附表。25 8电气工程8.1水电站与电力系统的连接8.1.1根据水电站的动能特性和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确定水电站与电力系统的连接方式、输电电压等级、出线回路数、输送容量(包括穿越功率)、送出工程输电线路距离和工程量。8.1.2说明电力系统对水电站运行方式及其他技术要求。8.2电气主接线8.2.1根据电力系统连接的要求和水电站的装机台数,进行电气主接线方案比较和技术经济分析论证。选定水电站的电气主接线。分析说明分期过渡方式及其相应的技术措施。8.2.2初定厂用电源连接方式及厂坝区设施的供电方式。8.2.3分析说明近区供电的必要性,提出近区供电的方案。8.3主要电气设备8.3.1提出短路电流计算成果。8.3.2选定水轮发电机、主变压器、厂用(坝区)变压器、断路器、高压开关等主要电气设备。提出设备的规格、数量及其主要技术参数。8.3.3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应有论证。8.4防雷接地8.4.1论述水电站防雷保护方案,并提出过电压保护配置方式。8.4.2论述全厂接地设计方案。对高土壤电阻率的接地要提出具体解决的措施。26 8.5综合自动化8.5.1简述水电站与电网调度管理关系及其调度内容和范围。对集中调度的梯级水电站,应确定水电站在梯级调度中的位置和控制方式。8.5.2选定水电站、水闸的控制管理方式及其自动化内容。8.5.3选定全厂监测(控)方式。初选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和主要功能及设备配置。8.5.4选定机组励磁方式。8.6继电保护8.6.1确定水电站各主要设备的继电保护方式。初选保护设备的型式8.6.2根据电力系统规划设计要求,提出水电站线路保护方案和安全自动装置设备配置。8.6.3确定各主要电气设备继电保护装置的布置。8.7二次接线8.7.1选定全厂测量、信号和同期系统的设计方案。8.7.2提出水电站电流、电压互感器的配置及其主要技术参数。8.7.3确定控制电源型式、电压等级,初选设备。8.8电工实验室8.8.1说明水电站电工实验室的配置规模。8.8、2提出电工实验室生产用房的布置要求、8.9通信8.9.l根据电力系统调度管理要求,确定水电站与电力系统调度通信方式和设备配置。8.9.2根据梯级调度管理的要求,确定水电站与梯调之间调度通27 信方式和设备配置。8.9.3又寸要求设有水情测报站网的水电站,应确定其通信的方式和设备配置。8.9.4根据工程布置特点,确定水电站内部生产调度通信及对外通信的方式,选定通信设备。8.10电气设备布置8.10.1说明水电站的厂区总体布置。确定主、副厂房中的电气设备布置。8.10.2选定主变压器场和开关站的布置型式。8.10.3确定有关辅助生产用房的布置。8.11闸门启闭机及过坝设施的电气设备及布置8.11.1选定水工建筑物闸门启闭机及过坝设施的电力拖动和控制方式。8.11.2确定供电电源方案,初选主要电气设备。8.11.3确定电气设备的布置和辅助生产用房.8.12附图附表8.12.1附图如下:(l)水电站接人电力系统地理位置图。(2)电气主接线(包括厂、坝区供电)方案比较图。(3)电气主接线图。(4)厂用电接线图。(5)坝区供电接线图。(6)主、副厂房设备布置(亦可与水工、水机专业合图)。(7)升压站、开关站设备布置方案比较图。(8)升压站、开关站设备平、剖面布置图。(9)保护、测量、同期单线配置图。(10)微机监控(测)系统结构框图。28 (11)控制、信号、操作电源系统图。(12)过坝设施等电力拖动控制框图。9.12.2附表如下:(1)主接线方案比较表。(2)短路电流计算成果表。(3)电气主要设备汇总表。(4)其他有关附表。29 9金属结构9.1泄水建筑物的闸门(阀)及启闭设备9.1.1选定闸门(阀)的布置方案、型式、数量和主要尺寸及参数,说明操作运行方式、检修条件,提出防止冰冻、淤堵、空蚀、磨损、振动等措施。9.1.2选定启闭机布置方案、型式、容量、数量及主要参数,说明操作运行条件,提出启闭机的动力保证要求。9.1.3采用新门(机)型、新材料、新技术时,应提出需要试验研究的要求,以及说明相应的技术保证措施。9.2引水建筑物的闸门、阀及启闭设备9.2.1选定闸门、阀、拦污栅及启闭机的布置方案、型式、容量、数量和主要尺寸及参数。9.2.2提出防止冰冻、淤堵、磨损等的措施,说明正常及事故情况下运行的可靠性,拟定维护检修条件,并说明充水平压及通气措施、操作方式和拦污栅的排污、清污措施。9.3尾水建筑物的闸门及启闭设备9.3.1选定水电站尾水闸门、启闭机的布置方式、型式、容量、数量及主要尺寸和参数。9.3.2说明操作运行方式、充水平压措施和检修条件。9.4通航过木及其他过坝建筑物的闸门及机械设备9.4.1选定船闸、升船机、筏道及其他过坝设施的金属结构、间门及机械设备的布置方案、结构型式、主要尺寸和参数。9.4.2说明有关设备的操作方式、运行的可靠性、运转周期以及3O 检修条件。9.5施工导流建筑物的闸门和启闭机9.5.1选定导流、封孔所用闸门启闭机的布置方案、型式、容量及主要尺寸。9.5.2说明操作运用条件、下闸截流水位流量条件、截流及封堵的可靠性。9.6其他水工建筑物的金属结构设备9.6.1选定其他水工建筑物金属结构设备的布置方案、型式、容量、数量、主要尺寸及参数。9.6.2说明操作运行方式、维护检修等条件。9.7附图附表9.7.1附图如下:(1)泄水、引水、尾水建筑物主要闸门及启闭机布置图。(2)主要闸门门叶及门槽总图。(2)其他建筑物金属结构布置图。9.7.2附表如下:(1)金属结构主要设备汇总表。(2)其他有关附表。31 10消防10.1工程概况及其特征10.1.1简述工程概况、建筑物布置及厂区内外交通。10.1.2简述主副厂房、升压开关站的主要机电设备布置及主要参数。10.2工程消防设计10.2.1提出各主要生产场所火灾危险性分类及耐火等级。10.2.2提出消防总体设计方案:(l)根据“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提出“以水灭火为主,化学灭火为辅及其他方式灭火相结合”的消防总体设计方案。(2)根据防火问距及疏散要求,说明厂区内各建筑物、主变压器、露天油罐或油罐室以及道路等的布置。10.2.3提出各主要生产场所、主要机电设备的消防设计及主要消防设施配置,对有特殊要求的生产场所,提出通风、防烟及排烟等设计要求。10.2.4提出消防给水设计:选定消防水源、供水设施、消防供水量和水压力、主要设备及其布置。10.2.5提出消防电气设计:选定消防电源;确定各主要生产场所火灾事故照明、疏散标志的配置。10.2.6提出消防工程专用设施费用概算。10.3附图附表10.3.1附图如下:(1)工程消防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图。32 (2)消防供水系统图。(3)通风、防烟、排烟系统图。10.3.2附表如下:(l)主要消防设备表。(2)其他有关附表。33 11施工组织设计11.1施工亲件11.1.1简述有关工程条件:(1)工程的地理位置、对外交通运输条件及可资利用的场地和条件。(2)选定方案枢纽建筑物的组成、型式、主要尺寸和工程量。(3)工程的施工特点和有关通航、过木、供水、环保及其他要求。(4)主要建筑材料的来源、供应条件和水源、电源、通信情况。(5)业主对本工程施工的有关要求。11.1.2简述有关自然条件:(1)洪、枯水季节的时段、各种频率的流量及洪量、水位与流量关系、冬季冰凌情况及开河特性、洪水特征以及上下游水利水电工程对本工程施工的影响等。(2)地形、地质条件和气温、降水、冰冻层、冰情等特征。11.2施工导流11.2.1按以下要求选定导流标准:(l)提出不同施工时段划分的选择意见及成果。(2)选定各期施工导流的洪水频率和流量,确定导流建筑物的级别。(3)选定坝体拦洪渡汛的频率和流量。11.2.2选定导流方式,提出各期导流工程布置及防洪渡汛、排冰等措施;提出有关水力计算的主要成果。11.2.3按以下要求说明导流建筑物的设计与施工:34 (1)说明导流的挡水和泄水建筑物的方案比较。(2)提出选定方案的导流挡水、泄水建筑物的结构型式、主要尺寸、布置及工程量。(3)说明导流建筑物与永久工程结合的可行性,并提出结合方式及具体措施。(4)说明导流建筑物施工程序、施工方法、施工进度及选定的料场。(5)提出围堰拆除的工程量及相应的技术措施。11.2.4选定截流时段和流量;提出选定截流方案及截流主要水力学指标;估算截流所需的材料,提出施工程序、施工方法和所需的设备。11.2.5估算基坑初期及经常性排水量,选择排水方式和所需设备。11.2.6说明蓄水进度计划,包括蓄水速度和水位要求及下游供水的措施。11.2.7选择封堵时段、下闸流量和封堵方案。拟定施工进度,提出工程量。11.2.8说明有关部门对施工期通航、过木的要求,提出施工期各导流阶段的通航、过木措施和方法。11.3料场选择与开采11.3.1比较混凝土骨料(夭然和人工料)、石料、土料等各料场的分布、储量、质量、开采、运输等条件,提出开采获得率及主要技术参数。根据主体建筑对材料的要求,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选定料场,并确定主体工程开挖弃渣的利用率。11.3.2根据建筑物各部位、高程、用料的数量及技术要求结合料场的特点以及施工方法、施工强度等提出合理的料场开采规划。11.3.3提出选定料场开采、运输、堆存、加工工艺、废料处理、环境保护等设计。选择开采、运输、加工等主要机械设备。35 11.4主体工程施工11.4.1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按下列有关内容说明土石方工程的施工:(l)说明各单项工程土石方明挖的施工程序、方法,确定挖方的利用,堆渣地点和运输方案,提出保持边坡稳定的措施。(2)提出地下工程的开挖程序、开挖方法、施工支洞的布置、爆破、通风散烟、出渣、支护、排水、照明及预防坍滑等技术和保护措施。(3)说明土石坝的备料、运输、上坝、填筑、碾压及拦洪蓄水的施工程序、方法、工艺、布置、进度、施工强度、质量控制要求和拦洪渡汛措施;说明各期料场开采、运输、填筑的平衡和开挖弃渣的利用及施工期防护措施。(4)提出土石方工程施工主要机械设备。11.4.2按以下要求说明混凝土工程的施工:(l)说明各单项建筑物混凝土的施工程序、施工方法、相互间关系的协调及浇筑强度,并提出所需的机械设备。(2)说明大体积混凝土、拱坝混凝土的温控设计措施与要求,各部位混凝土温控的要求,拟定混凝土表面保护及防止裂缝的措施。(3)说明碾压混盗土的施工程序、施工方法、浇筑强度,提出层间结合的措施以及上游面防渗结构的施工方案;选择所需的机械设备。(4)提出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要求及防护措施。11.4.3按以下要求说明砌石工程的施工:(1)说明各单项建筑的各种石方砌筑的施工程序、施工方法及相应的砌筑强度。(1)出各种石方砌筑的技术措施和对胶凝材料的施工技术要求;选择石方砌筑所需的垂直运输和水平运输主要机械设备。(2)提出砌石工程质量控制和温度控制的要求及相应的施工36 措施。11.4.4说明基础处理的施工程序、方法、技术措施及所需的机械设备。11.4.5提出主要机电设备和金属结构的施工程序、进度、技术要求,并说明主要金属结构的制作、堆存、运输、吊装等措施及与土建工程协作配合的要求。11.5施工工厂设施11.5.1简述混凝土总量、不同施工期浇筑强度和不同品种、不同级配的混凝土量及相应的温控措施,确定拌和系统的生产能力和位置,选择所需主要机械设备。11.5.2选定土石料和掺和料的加工系统的厂址、布置、生产能力及主要设备,提出工艺布置设计。11.5.3按以下要求说明机械修配及综合加工系统:(l)说明施工期所需的各种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材料加工数量,提出修配、加工能力。(2)确定机械修配、综合加工厂(包括钢筋、木材、混凝土预制件等)的规模,拟定厂址。(3)提出修配、加工等主要机械和设备。11.5.4确定各分区压缩空气的最高负荷,规划供风系统及分区供风安排,选定压气厂的位置。11.5.5确定各分区最高需水量,规划供水系统及水源,确定抽水站的规模、贮水池的容量及布置。11.5.6确定施工用电最高负荷、电源、电压、输变电线路及变电站规模、位置,拟定备用电源规模和位置。11.5.7选择对外通信方式;规划工地照明系统。11.5.8提出主要施工工厂设施所需的建筑面积、占地面积及主要设备。37 11.6施工总布置11.6.1按以下要求说明交通运输:(l)说明本工程对外交通线路现状及水陆联运条件和连接方式。(2)提出选定方案对外交通线路标准、布置及工程量。(3)提出本工程对外运输总量、年最大运量、平均昼夜运输强度及重大件运输要求。(4)确定场内主要交通干线的运输量与运输强度;选定场内交通线路和设施的标准、布置,提出相应的工程量。(5)提出所需交通运输设备(含装卸)的种类及数量。11.6.2确定选定方案的施工分区布置,说明各场地及设施的位置。提出场地平整工程量和施工场地防护措施及排水规划。11.6.3提出物资库、设备库、特殊材料库等的建筑面积、结构型式和占地面积。11.6.4确定生产、生活等房屋的布置、建筑面积、结构型式、占地面积等。11.6.5按以下要求说明弃渣场地规划及环境保护设施:(1)提出弃渣的利用及堆存方案。(2)确定弃渣场地、占地面积、提出弃渣平衡计算成果及弃渣场地环境保护措施。(3)说明施工场内水土流失处理意见,提出工程完工后临时占地的复耕计划和造地建议。11.7施工总进度11.7.1说明施工总进度安排的原则和依据及业主对本工程投人运行期限的要求;根据主体工程、施工导流、场内外交通及其他临建工程等特性和工程量,提出控制进度的因素。11.7.2按以下要求说明施工分期计划:(l)提出工程筹建期、工程准备期、主体工程施工期、工程38 完建期四个阶段的控制性关键项目的进度计划。(1)说明工程筹建的内容与任务,拟定筹建期的控制进度。(3)说明工程准备期的内容与任务,拟定准备期的控制进度。11.7.3按以下要求说明施工总进度计划:(l)说明施工总进度的关键线路及分阶段工程形象的要求,研究提前发电的措施。(2)说明主体工程进度计划协调、施工强度平衡及工程投入运行日期和总工期。(3)提出主体工程施工强度曲线、高峰期施工强度、施工期高峰人数、平均人数及施工总工日数。11.8主要技术供应11.8.1提出主体工程和临建工程所需的钢材、钢筋、木材、水泥、油料、炸药等建筑材料的需要量和分年度供应计划。11.8.2提出施工所需主要机械和设备的名称、规格、数量及分年度供应计划。11.8.3说明主体工程的主要机电设备及金属结构的需要量,分别提出各设备供货时间的要求。11.9附图附表11.9.1附图如下:(1)施工总布置图(含对外交通示意图)。(2)施工导流布置图。11.9.2附表如下:(1)施工总进度表。(2)其他有关附表。39 12水库淹没处理及工程永久占地12.1水库淹没处理范围12.1.1选定库区移民征地及有关专项的设计洪水标准。12.1.2说明相应频率洪水的回水计算成果及库前区正常蓄水位以上的安全超高,确定淹没范围。12.2水库淹没损失12.2.1简述水库淹没实物调查组的组成、调查方法和时间。12.2.2说明比较水位方案主要实物指标,分析淹没主要对象沿高程分布特点,提出对正常蓄水位选择的意见。12.2.3说明选定水位方案的实物指标,对于随时间变化的项目(如人口,房屋等)应按工程计划进度作出预测。12一4简述采取防护措施减少淹没实物的指标。12.3移民安置开发规划12.3.1说明农村移民安置规划的基本依据,安置方针与原则。12.3.2分析移民安置的环境容量,论述安置区的资源、生产力水平以及安置移民的承受能力。12.3.3选定移民安置方式和地点,说明新居民点的布设及必要的基础设施,论述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12.3.4说明淹没范围的工矿企业、交通、电信及文物古迹等改建、迁建或防护的初步规划及各主管部门的意见。12.4库区浸没、滑坡、坍岸及库底清理12.4.1说明库区浸没、滑坡、坍岸等处理措施、工程量及处理费用。4O 12.4.2根据水库运用、环境保护和库区综合开发要求,提出库底清理范围、标准、实施方法及所需费用。12.5淹没处理概算12.5.1说明概算编制依据、淹没的实物数量、质量以及移民安置区必要的基础设施,分项估算农村及市镇部分淹没补偿费用。根据初步规划,计算各项设施所需要的迁建补偿投资。12.5.2汇总列出分项投资、总投资并估列分年投资。12.6工程永久占地12.6.1简述工程永久占地范围(包括工程管理范围占地)、处理措施及补偿费用。12.7附图附表12.7.1附图如下:(l)水库淹没示意图。(2)工程永久占地范围图。(3)移民安置规划示意图.12.7.2附表如下:(l)水库水位淹没实物指标表(实物指标表)。(2)其他有关附表。41 13环境保护设计13.0.1提出环境影响评价:概述工程建设影响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状况,工程建设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工程建设对环境影响的评价结论,以及有关部门审批意见。13.0.2提出环境保护设计:根据环境影响报告表(书歹、有关部门审批意见及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提出环境保护措施。13.0.3提出环境保护投资概算,分别列出不同环境保护项目概算投资额。13.0.4说明环境保护存在问题,提出有关建议。13.0.5附图如下:(1)环境监测站网布置图。(2)环境保护措施设计图。13.0.6附表按需要附列。42 14工程管理14.0.1提出工程管理机构设置方案,拟定管理机构的人员编制。14.0.2提出工程管理范围。14.0.3提出工程管理区规划和设施:(1)工程的生产区、生活区以及主要设施的规划;生活区设在电站附近需有专门论证。(2)生产和生活供水供电设施。(3)工程管理内部和外部通信方式和设施。(4)对外交通规划。(5)工程管理区绿化规划。14.0.4附图如下:(1)工程管理区段划分范围及生产生活设施位置规划图。(2)工程调度及观测自动化系统布置图。14.0.5附表按需要附列。43 15概算15.1编制说明15.1.I简述工程概况:(1)工程所在河系、兴建地点、对外交通条件。(2)水库淹没土地及移民人数。(3)工程规模、效益。(4)主体建筑主要工程量、主要材料用量。(5)施工总工期和工程从开工至开始发挥效益(第一台机组发电)的工期,施工总工日和高峰人数。(6)资金来源和投资比例。15.1.2说明投资主要指标:(1)工程总投资,静态总投资,工程从开工至开始发挥效益期的总投资和静态总投资。(2)单位千瓦投资,单位千瓦时投资。(3)采用的年物价上涨指数,价差预备费额度和占总投资百分比。(4)工程建设期还贷利息和利率。15.1.3说明编制的原则和依据:(l)初步设计概算编制的依据。(2)人工、主要材料、施工用电、风、水、砂石料、施工机械台班费等基础单价计算的原则和依据。(3)主要设备费的编制原则和依据。(4)初步设计概算编制所采用的定额、费用标准及有关规定。(5)水库淹没处理补偿费用计算依据和内容。(6)环境保护投资计算简要内容。15.1.4说明概算编制中存在的其他问题。44 15.1.5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简表。15.2概算表15.2.1概算表如下:(1)总概算表。(2)永久工程综合概算表。(3)建筑工程概算表。(4)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概算表。(5)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概算表。(6)临时工程概算表。(7)水库淹没处理补偿费概算表.(8)其他费用概算表。(9)分年度投资概算表。15.2.2汇总表如下:(1)主要建筑工程单价汇总表。(2)主要安装工程单价汇总表。(3)材料预算价格汇总表。(4)施工机械台班费汇总表。(5)主体建筑主要工程量汇总表。(6)主体建筑主要材料用量汇总表。(7)主体建筑工程工日数量汇总表。(8)永久及临时占地汇总表。15.3附件15.3.1概算附件如下:(1)人工预算单价计算表。(2)主要材料运输费用计算表。(3)主要材料预算价格计算表。(4)风、水、电单价计算书。(5)砂石料单价计算书。45 (6)混凝土材料单价计算表。(7)主要施工机械台班费计算表(书)(含补充台班定额计算表)。(8)安装工程材料、施工机械使用费调差系数计算表。(9)主要设备运杂费计算书。(10)建筑工程单价计算表、(11)安装工程单价计算表。(l2)其他费用计算书(按项目分项计算)。(13)生产运行管理单位定员计算书。(l4)价差预备费计算书。(15)工程建设期还贷利息计算书。(16)人工、材料、设备预算价格和费用的计算依据。15.3.2其他有关文件。46 16经济评价16.1概述16.1.1简述工程建设目的、规模、投资与效益。16.1.2说明工程建设计划、资金筹措及贷款条件。16.1.3说明经济评价应依据《小水电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程》进行并对成果提出要求。16.2国民经济评价16.2.1说明工程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分年度投资、流动资金、年经营费用的计算方法和成果。对有综合利用效益的工程,应说明投资和年经营费用分摊原则、方法和分摊结果。16.2.2简述经济效益计算方法和主要参数,提出工程项目总经济效益和分年效益。对有综合利用效益的工程,应说明效益分摊原则、方法和分摊结果。16.2.3说明经济指标计算方法及有关参数的确定,提出经济指标计算成果。16.2.4说明敏感性分析成果,提出国民经济评价结论。16.3财务评价16.3.1说明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生产流动资金、经营成本,税金、基金、保险费和贷款利息的计算依据、方法和成果,并列出分年度投资。16.3.2说明建设资金的筹措利率、使用条件和还贷要求,对有综合利用效益的工程,应说明财务投资和费用分担原则、方法和数额以及投资的分年安排。16.3.3说明财务效益的计算方法和参数,提出工程项目的财务47 效益和分年效益。16.3.4计算发电成本、上网电价,说明财务评价指标、盈利能力、清偿能力以及财务敏感性分析成果。16.3.5提出工程项目财务评价结论。16.4利用外资项目的经济评价16.4.1说明利用外资的途径、使用和还贷条件、利用额度。16.4.2提出偿还外资能力的分析成果。16.4.3说明利用外资的经济合理性和财务可行性分析及评价结论。16.5综合评价16.5.1提出本工程项目的综合经济评价和结论。16.6附图附表16.6.1附图如下:主要评价指标的敏感性分析图。16.6.2附表如下:(1)经济效益费用流程表。(2)财务现金流量表(全部投资)。(3)财务现金流量表(自有资金)。(4)财务平衡表。(5)贷款偿还平衡表。(6)财务外汇流量表(用于创汇、节汇项目)。(7)利用外资项目财务现金流量表(国内投资)。(1)利用外资项目经济效益费用流程表(国内投资)。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附加说明主编单位: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主要起草人:林荣华王大科郑有敏蔡明富甘文喜黄新华杨仁泉叶世鼎李国瑛张淑云吴波程永隆5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小型水电站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SL/T179一96条文说明 62 1总则1.0.l我国幅员广阔,各地自然条件差别大,小型水电站类型多,小型水电站初步设计报告的编制没有可遵循的相应标准,长年参照《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大中型规程),尺度难以掌握。因此,编制本规程的目的是适应小型水电站初步设计的需要,统一报告编制的标准,提高报告编制的质量。本规程作为大中型规程的姐妹篇,总体内容、结构保持与大中型规程基本一致,并着重体现小型水电站的特点。本规程作为推荐性标准,规定了普遍适用的要求,为报告编制提供依据,对于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小型水电站工程允许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的调整。1.0.2本规程所界定的适用范围侧重以发电功能为主的小型水电站。对于灌溉、供水、通航、过木等水利设施比重较大的工程,编制报告应根据具体情况相应侧重。对大中型综合利用工程所属的小型水电站,应根据工程的用途、规模、特点对照现行有关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进行分析,正确选用合适的编制规程,例如枢纽工程总体上按大中型规程编制,而其中的发电系统参照本规程。1.0.3基本要求所列各项是对各专业的共性要求,各专业均应遵循。1.0.4鉴于小型水电站工程通常相对简单,可不作可行性研究,因此本规程按可行性研究与初步设计合并制订,包含两个设计阶段的内容和深度要求。有的工程根据需要按两个阶段设计,已有可行性研究报告,那么,采用本规程应作适当取舍,对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已解决的部分,可从简或省略。条文中所提的内容和深度要求,只是主要要求的概括,各专业应按各章节的具体要求编制。63 1.0.5主要附件按小型水电站的需要附列,其中“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文件”可根据各工程具体情况取舍,“环境影响报告”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新增的;试验和科研报告及其他专题报告可根据各工程的实际需要附列。1.0.6本规程提出编辑和表述要求,目的在于提高报告编制的标准化水平。总体编排中的工程鸟瞰图一项可根据具体条件取舍。综合说明的附图除了将蓝图与其他附图另编一册外,还需另制成小图附在综合说明前面,其目的是便于阅读报告时能较直观地了解工程全貌。小图可以另绘制,也可将原图缩小。1.0.7本规程引用三个通用标准,要求编制报告时遵照执行,其目的是提高报告编制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其中《水利水电技术标准编写规定》对标准编写提出的要求,大部分适用于报告的编制,因此要求对其中的有关规定遵照执行。64 2综合说明2.l~2.12各条文为初步设计报告全部内容的纲要,要求能反映整个工程的设计概况,叙述力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并与后述各章节主要结论性内容相一致。2.13结论及今后工作意见结论及今后工作意见着重从技术经济方面概括说明工程建设总的结论,提出今后工作的主要意见和建议。2.14附图附表综合说明也可单独成册,其附图附表仍按本条规定附列。其中附图按1.06条(2)规定。本规程的工程特性表内容侧重于小型水电站,有关综合利用的内容可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适当增删。65 3水文3.1流域概况3.1.1流域概况是对水文基本资料和水文计算成果合理性分析的基础资料,特别是在缺乏水文资料的地区,需借用邻近流域和相似流域的水文资料时,应将流域的自然地理条件等情况说明清楚。3.1.2气候资料是水文计算、工程设计、施工及运行期的基本资料,应对流域及邻近地区气候特性叙述清楚。在缺乏工程所在地气候资料的情况下,通过分析可以借用本流域及邻近地区的资料。3.2水文基本资料3.2.1~3.2.2水文基本资料是水文计算的基础,关系到水文计算成果的质量和精度,在报告中应说明水文资料测验、整编情况及复核成果。3.3径流3.3.l~3。3.2径流资料是水库调节计算的依据,需要时,通过必要的还原计算,提供可靠的径流系列和径流计算成果。若水文测站布设不能满足工程的需要,径流计算应采用资料短缺地区径流计算方法,并论证径流计算成果的合理性。3.4洪水3.4.1~3.4.2洪水特性及洪水成因是分析设计洪水成果合理性的基础资料。历史洪水成果是设计洪水计算的关键参数。对洪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可作一般性了解即可。3.4,3一3.4.4设计洪水是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涉及到工程安66 全和工程效益的发挥。对资料短缺地区,按暴雨资料推算设计洪水时,应说明设计暴雨及产、汇流计算方法。按洪水参数地区综合方法推算设计洪水时,应说明所引用洪水特征参数的来源(水文站属本流域或邻近流域情况)及洪水参数计算情况。3.5泥沙3.5.1对于多沙河流,泥沙资料是确定水库淤积、水库运行方式和排沙、沉沙措施对机组提出技术要求的重要资料,应论证设计断面无泥沙资料的移用方法。全年多沙和汛期洪水挟沙较多的河流应提供年输沙量频率成果和泥沙颗粒级配成果。3.6设计断面水位流量关系曲线3.6.1设计断面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一般不得直接移用河道内其他断面的关系,当站址上下游附近有水文测站时,可以间接引用水尺断面现有水位流量关系。对河段无测站的设计断面,实测大断面和河段的水面比降,了解河床组成情况,进行洪水调查,并采用理论方法计算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应当在设计断面实测流量,验证移用或计算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住意冲淤变化及回水顶托对设计断面水位流量关系的影响。3.7其他3.7.1在北方地区,冰情资料包括:岸冰、流冰、全河封冰、融冰、全河封冰时冰厚,冰塞及冰坝等对工程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危害。3.7.2在沿海地区建设工程需掌握潮汐规律,分析潮汐对设计断面的影响。67 4工程地质4.1概况4.1.1说明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有关的基本概况。简要说明前阶段勘测情况及研究程度,如果有进行可行性阶段的地质勘察,还应说明前阶段地质勘察主要结论及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LZ勘察方法、完成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量可列表说明。4.2区域地质4.2.1本规程将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合并,所以勘察只进行一次性设计阶段地质勘察,因为区域地质测绘一般是按1:5万或1,20万区域地质图,进行校核性地质测绘。如果有进行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地质勘察,应简要说明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的主要地质结论及遗留的问题,在本阶段应进一步补充调查的主要区域地质问题。4.2.2查地震烈度区划图,确定地震基本烈度。必要时才确定场地烈度。4.2.3对高坝或重要的小型水电站工程,在地质条件特别复杂、覆盖层特别深厚地区或晚近期有活动性断层、地震基本烈度大于妞度、现代地震活动特别频繁的强震地区,应按其他有关规范要求评价区域构造稳定性,提供场地地震基本烈度,评价可能发生的诱发地震及震害。4.3水库区的工程地质条件4.3.1简述库区的地质概况时,特别注意低矮埂口、单薄分水岭、可溶性地层、通往库外断层带、节理密集带、破碎带的分布。4.3.2对非可溶性岩石地区的水库,要说明库周边地形封闭条68 件、有无单薄的地下分水岭和地面分水岭、低于正常蓄水位的娅口鞍部、邻谷分布;说明岩体的透水性和地下水位,有无贯穿库外大的断层破碎带、裂隙密集带、层间不整合面及其他渗漏通道。对可溶岩地区水库,除说明库周边地形条件外,应着重说明可溶性岩石分布、位置、厚度、延伸情况、喀斯特发育规律、地下水位、泉水位分布高程、可能渗漏的边界条件、渗漏途径和渗漏型式。预测可能的渗漏量以及防渗处理意见,评价建库的可能性或对建库效益的影响。对低山丘陵第四纪覆盖特别深厚的水库还应说明有无贯通库外的古河道和第四纪强透水带分布。4.3.3简要说明水库浸没情况,特别着重说明库区的文化古迹和矿产淹没浸没情况,水库蓄水后对古迹和矿产开采造成的影响。对水库周边、河谷两岸、尾水区、坝下游及库外邻谷低洼地带浸没区,分别说明地层岩性、浅层地下水位、泉水位、井水位。评价在不同蓄水位的情况下可能浸没范围和浸没严重程度,提出防护处理意见。对低山丘陵平原区水库,特别是在平原区以围堤方式蓄水的水库,应说明蓄水后可能发生浸没,使农田盐碱化,引起库岸附近建筑物基础沉陷、开裂,危及其安全的情况。4.3.4对土质库岸,特别是黄土、膨胀性土及其他性质不良土构成的库岸,应着重说明地下水位抬高引起的湿陷、崩塌、滑坡及其他库岸变形等可能性。对岩质库岸边坡,除说明库岸不同岩体的结构特征和组合关系外,重点应对陡峻岸坡、倒悬岸坡及近坝库岸一些变形边坡,如古滑坡、蠕动变形、张裂变形等库岸,说明分布范围、体积、地质结构、组合关系、边界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分析评价其蓄水后的稳定性,并提出处理意见。4.3.5除说明上游植被状况、水土流失情况、经常性河水泥沙含量及淤积情况外,还应重点说明库区内有无泥石流的来源和由于露天开采矿石、开路造成大量废渣的分布,可能带来大量的泥沙69 淤积,评价其对库容的影响。4.4挡水建筑物的工程地质条件4.4.1本条文是由干小型水电站一般是在规划阶段选定的坝址或建筑物位置进行设计阶段的工程地质勘察,没有进行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坝址和其他建筑物方案的比较;并且在规划阶段由于勘察精度低,无法最后选定一个坝址或一个建筑物位置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加以小型水电站工程的前期勘察时间短、经费少、手段也简单,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可能投入很多的经费和勘探进行方案的比较。因此,在设计阶段勘察中,先进行地表地质测绘或轻型的勘察,在短时间内否定比较方案中工程地质条件较差的方案,选定一个工程地质条件比较好的方案进行详细的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故本条应说明在这种方案比较中的各方案地质概况,这时的重点应从地形地貌、河谷宽度、岩性、断裂、风化状态、地下水位、相对隔水层埋深、建基面深度、土石方开挖量、坝体的工程量和结合水工布置、施工难易程度等方面进行比较,抓住关键性问题进行工程地质条件比选,推荐工程地质最优的方案。4.4.2简述推荐坝(闸)址的工程地质条件。由于小型水电站工程地质勘察一般分岩基和土基,按不同坝型进行勘察,因此说明内容的侧重点也应不同。对岩基应说明岩体的完整性、风化程度、结构特征,特别是软弱结构面的位置、产状、连续性、厚度、起伏差、充填物的性质等,一般用工程地质类比法建议各类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对坝荃岩体的变形特征、抗滑稳定、渗透稳定条件进行评价。同时对不同的坝型评价内容也不尽相同:在岩基上的土石坝说明岩基表层风化深度、覆盖层的分布、厚度及其特性、沉陷、变形、渗透稳定条件;重力坝说明坝基岩体风化深度、岩体特性、结构面相互关系、组合情况、抗滑稳定条件、基岩的渗透性等;拱坝除重力坝说明的内容外,应强调拱坝坝肩稳定和挑流冲刷稳定条件。对可溶岩地区除按不同坝型进行工程地质评价外,要重点说明喀70 斯特发育和分布规律,评价其建坝的可能性。4.4.3对土基坝址应着重说明坝基土层的分层、厚度、分布和特性。注意地基中有无软土、粉细砂土、膨胀性土、湿陷性黄土、永久性冻土、具有架空结构的碎石土类的分布特性除重点地段分层取样进行室内试验外,一般采用工程地质类比法建议各类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参数,评价这些特殊性土对地基抗滑、湿陷变形、渗透稳定、冻融破坏及砂土液化的可能性。4.5泄水建筑物4.5.1~4.5.2泄水建筑物包括坝顶溢流、底孔泄洪、岸坡式溢洪道、娅口溢洪道、泄洪洞等型式,根据不同建筑物对工程地质要求,一般按地质概况和选定建筑物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两部分来说明,不同的建筑物,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4.6引水建筑物4.6.1一4.6.2除正常说明引水建筑物的工程地质条件外,按选定的引水建筑物类型来说明:隧洞说明进出口地段的岩土体性状、构造情况、岩体完整性、上覆岩土厚度和进出口边坡稳定条件;说明构成洞室围岩的岩性、岩石风化状况、岩石强度、岩体完整性、主要断裂破碎带、软弱夹层和其他软弱结构面状况、延伸分布和相互组合关系、地下水类型、水位。在喀斯特地区要说明地表喀斯特、洼地、漏斗充填情况和地下喀斯特、暗河发育分布规律、深部延伸情况及对洞室围岩稳定、开挖掘进和冒水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洞室围岩分类,在建议洞室围岩力学参数和衬砌型式时,除考虑洞室围岩分类外,还应考虑开挖洞径、上覆山岩厚度、外水压力等因素,有压隧洞还应考虑内水压力等因素,建议不同衬砌支护型式。渠道应分段说明沿线的地层岩性、分布厚度和岩土体的透水性,特别是强透水层、喀斯特化岩层、易风化崩解岩层、松散架空结构的土层、泥石流堆积层、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粉细砂层、71 软土等不良工程地质性质的岩土层的组成结构、物理力学性质和分布范围。对旁山渠道的深挖方、高填方地段要说明渠道地基和边坡的稳定条件及由于渗漏可能带来的影响。4.7厂房及开关站4.7.1一4.7.2厂房、开关站的工程地质条件一般包括地质概况和建筑物地段的工程地质评价两部分。不同的建筑物说明内容应有不同的重点。除条文中所列举外,对大跨度地下厂房和高水头压力斜洞应重点说明洞顶、高边墙和洞室交叉段岩体稳定条件、地应力和岩爆等情况,并提出处理意见。4.8施工临时建筑物及其他4.8.1~4.8.2其他建筑物包括永久建筑物中通航建筑物、过木建筑物、鱼道建筑物,引(排)水建筑物中渡槽、涵闸、倒虹吸和桥梁,临时建筑物中围堰、导流洞或导流明渠等建筑物的地质概况和建筑物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4.9天然建筑材料4.9.1说明根据任务书(或合同)要求,按设计和工程所需要的天然建筑材料的种类、数量和质量的要求,进行天然建筑材料的勘察。天然建筑材料主要措砂砾石料、土料、石料以及人工骨料、碎石类土料、砾质土料、基岩风化土石料、开挖废弃土石料等其他建筑材料。由于小型水电站工程勘察条件限制,往往不能按天然建筑材料规定的勘察阶段由普查—初查—详查三级循序进行,也不能按规程规定的勘探网,取样数量布置勘探生作。一般小型水电站工程只进行一次性设计阶段勘察,因此天然建筑材料也只进行一次勘察。如果料场地质条件简单,有用层稳定,且储量大,质量好,天然建筑材料可按普查或初查精度进行;如果料场地质条件复杂,有用层变化大,把握性不足,为慎重起见,可72 按初查或详查精度进行;当一些重要复杂的工程,或选用当地材料坝,但因产地小,建筑材料问题成为坝型选择决定性因素,或建筑材料严重影响工程造价时,应按详查或勘探网点布置,可以超过详查精度勘察。小型水电站工程天然建筑材料采用的勘察精度主要根据料场特点、地质条件、工程特点和设计要求等因素来确定,一般按初查或任务书确定的精度进行勘察。同一个工程不同材料,可以采用不同精度;同一个材料不同产地,也可以采用不同精度。总的原则是天然建筑材料的数量和质量能满足工程设计要求,一般只进行初查精度勘察。4.9.2一4.9.5分别按砂砾石料、土料和石料产地的地质条件、质量、储量、开采、运输条件等因素进行评价。天然建筑材料勘察原则是由近到远,使料场分布在坝址上下游、左右岸、不同高程,大小料场并用。还要注意对施工开挖废弃料的利用。如坝基、溢洪道、厂房等开挖的风化基岩,可作为土石坝填筑的代替料;隧洞开挖的新鲜基岩,可作为混凝土人工骨料;建筑物区开挖的残坡积层,可作为围堰填筑用料等。并都应作质量评价。4.10结论4.10.1~4.10.2结合各类建筑物基础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分别提出地质结论性意见,并提出处理措施意见;建议下阶段勘察工作的意见。4.11附图附表4.11.1~4.11.2根据工程的需要和设计的要求,附图附表可根据需要适当的增减。73 5工程任务和规模5.1河流规划和工程任务5.1.l如该项目在进行初设前,已进行可行性或预可行性研究,则该条内容可以从略。5.1.2~5。1。3条文中工程所在县(市)指的是该工程项目是由哪一级政府牵头兴建的就叙述那一级政府管辖范围的社会情况。条文中要求说明地区电网与大电网及邻近地区电网关系。如果电站投入的地区电网与外界电网无联系,属孤立电网,只需点出这种性质即可。如与外界电网有联系,考虑到有些地区电网与外界电网关系,在初设时,尚难以明确,故本规程不作具体要求,相互问关系能说明到什么程度,便说明到什么程度。5.1.4~5.1.6这些条文内容,可参照(5。1。7-6一94)《小水电水能设计规程》进行编制。5.2洪水调节和防洪特征水位选择5.2.1~5.2.3本章从本节开始至5.9节,均属于水利和动能内容,显然这一部分内容份量较重,本规程将其分解为8节处理。本节主要说明洪水调节分析计算,侧重叙述基础资料情况、计算原则和方法,包括所采用的电算程序和计算主要成果的简要说明。5.3径流调节计算5.3.1~5。3.6本节亦侧重叙述径流调节中所采用的基础资料情况,计算原则和方法,包括采用的电算程序和计算主要成果的简要说明。74 5.4正常蓄水位选择5.4.1一5.4.3正常蓄水位是工程规模的最重要参数之一,必须认真从事,重点叙述,特别需说明正常蓄水位选择的上限制约因素,如重要的矿藏、古迹及造成大片耕地淹没或涉及人口密集城镇的搬迁等的控制高程。5.6装机容量选择5.6.1一5.6.3装机容量选择的条文中,对是否必须进行电力电量平衡,或采取其他简化方法确定,本规程不作明文规定,可参照(SL76一94)《小水电水能设计规程》所推荐的方法进行。5.7水轮机额定水头和机组机型选择5.7.1~5.7.2本规程对额定水头是否必须进行比选亦不作明文规定,可参照(SL76一94)《小水电水能设计规程》所推荐的方法进行。5.9水库运行方式与多年运行特性5.9.1一5.9.2本节是在工程规模和各种水能参数选定后,根据制定的水库调度运用方案,进行多年调节计算,计算系列尽可能长,但如有困难,也允许用丰、平、枯几个典型年进行计算。5.10水库泥沙冲淤分析5.10.l一5.10.4对含沙量较少的南方河流,本节可从略。5.11回水计算5.11.1~5.11.2回水计算的基本资料和计算条件中,应说明回水断面布设情况,糙率选用的根据等。对多沙河流,回水计算必须考虑水库淤积的影响。75 6工程布置及建筑物6.1设计依据6.1.1~6.1.2小型水电站一般不设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所以初步设计阶段应根据确定的水文资料,基本选定的工程规模和效益,按规范规定确定工程等别、主要建筑物级别和相应的洪水标准。根据本区域地震基本烈度,确定本工程建筑物的地震设防烈度。6.2工程选址本阶段应在规划的场址范围内,对各比较工程场址(坝址、!甸址、厂站址)通过工程布置方案比较,选定场址。对于引水式电站应确定坝址、引水线路及厂址;对灌溉工程应确定渠线、泵站址及主要渠系建筑物的位置。6.3坝(闸)型、坝(闸)线及工程总体布置6.3.1在选定工程场址(坝、闸、厂站址、渠堤线)的基础上,应根据其地形、地质条件、工程布置要求、施工条件、工程量、工期、投资及运行条件等,通过比较论证,确定坝(闸)轴线、渠线和坝(闸)型式。在下一步技术施工设计中如有必要,允许对坝(闸)轴线及渠线作少量移动或局部调整。6.3.2初步设计应选定工程总体布置方案作为进行单项工程设计的基础,水利水电枢纽工程通常由挡水、泄水、引水等建筑物和发电厂房等组成,小型水电站往往也以灌溉、供水为主,兼有发电等综合利用工程。由于工程总体布置方案关系全局,至为重要,故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须多方案比较,通过分析论证,慎重选定。小型水电站工程总体布置,在坝型、坝线选择时,即对76 工程总体布置方案作了详细的考虑,所以本条文应主要结合枢纽建筑物的布置统筹考虑,说明枢纽总体布置概况,不再作详细的技术经济比较,而着重把泄水建筑物的布置放在首位,泄水建筑物布置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枢纽其他建筑物的正常运行。6.4挡水建筑物6.4.1挡水建筑物的结构型式、体型尺寸要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选定,并对稳定和结构进行具体计算,说明选定的建筑物的布置和主要尺寸。对材质要求也应有具体规定,对筑坝材料的特性、物理力学性质、掺合料等应进行室内试验,必要时进行现场碾压、爆破等试验。6.4.2挡水建筑物地基如有特殊地质问题、深厚覆盖层、强透水地层、高边坡,以及有深层抗滑稳定或坝肩稳定问题时,对其基础处理方案应有专门论证。6.4.3对混凝土挡水建筑物应按有关规范进行坝体温度控制设计,提出温度控制标准及防止裂缝的措施或参照类似工程的经验,进行温度控制。如防止大坝裂缝,除注意分缝、分块及控制温度外,还必须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提出抗裂性能指标;为了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还必须改进施工工艺、施工安排,提高混凝土质量。6.5泄水建筑物6.5.1混凝土坝或浆砌石坝的坝身泄水孔和坝顶溢流、土石坝的坝下埋管以及水闸等泄水建筑物与挡水建筑物结合,同时起挡水建筑物作用,其方案选择和设计计算应与挡水建筑物统一研究。6.5.2~6.5.3条件复杂的小型工程,泄水建筑物在单宽流量较大,且坝址地形复杂、两岸及河床地质不良等情况,下泄水流可能对下游河床及两岸冲刷时应进行水力学模型试验,以验证其泄流能力和泄洪消能等水力学条件,论证工程布置的合理性。77 6.6引水建筑物6.6.1~6.6.2引水建筑物一般包括进水口、引水道、调压井(或前池)、压力钢管、岔管等,初步设计阶段应选定取水口位置、引水隧洞或管道的线路、根数及各建筑物的型式和主要尺寸。6,6.3引水隧洞进水口种类繁多,按其用途可分为发电、灌溉、供水、泄洪、排沙、放空以及施工导流等。按其工作性质分类,可分为引水和泄水二种。按水流形态又可分为开敞式(或称明流)和深式两种。实践上水工隧洞进水口主要是发电引水和泄洪两种进水口,初设阶段的进水口位置、结构形式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选定。6.6.4本条文着重水工隧洞线路的选择,隧洞线路选择的好坏,对工程安全和造价起决定作用,故洞线选择是隧洞设计中的首要问题,初步设计阶段必须充分掌握基本资料,进行主要的水力计算,并根据隧洞的用途、综合考虑地形、地质、水流、施工、运行、沿线建筑物、枢纽总体布置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等各种因素,通过可能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选出最优的隧洞线路。6.6.5~6.6.6本条文着重在选定调压室的型式和布置,满足调压室的基本要求。即调压室的布置应尽量靠近厂房,以缩短压力水管的长度。调压室的顶部,应满足水库最高设计水位当电站在瞬时丢弃全部负荷时,水涌入调压室所需的容积和高度。调压室的工作必须满足稳定条件,即在任何情况下负荷变化时,引水道和调压室中水体的波动必须是逐渐衰减的。调压室结构应安全可靠、施工简单方便、造价经济合理。并通过水力计算求出调压室中可能出现的最高和最低水位及水位变化过程,从而确定引水道的设计压力和布置高程,并确定调压室的高度。根据波动衰减的要求,求出调压室的最小稳定面积和结构型式。6.7厂房及开关站6.7.1~6.7.3小型电站工程的消防、通风设计较简单,其编写78 内容可以一并列人本节。对地下厂房应选定厂房轴线方位,分析洞室群围岩稳定,提出支护衬砌型式,并选定通风、防潮、防渗等布置和处理措施。6.8工程观测、综合利用及其他6.8.1对于枢纽工程中的主要建筑物,应根据需要为监测安全进行观测设计。小型水电站无特殊要求,观测项目不宜过多,一般应进行上下游水位、气温、水温、沉陷、水平位移、垂直位移、挠度、扬压力和渗流等外部观测,必要时可进行坝体横缝、接触缝、冲刷和淤积等项目的观测,并对坝体的应力、应变、地震反应等项目进行专门观测。6.8.2灌溉、供水工程的输(排)水(渠系)建筑物包括进水口、渠道、管道、隧洞、涵洞、渡槽、倒虹吸等。渠系如设调蓄水池(包括旁引水库或蓄涝水池)应作专门论证研究。通航、过木等建筑物,一般均为枢纽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枢纽扩建、改建时也可列为单项工程。此类的工程设计应参照交通部、林业部、农业部的有关规范进行,对其标准、要求还宜征得有关部门的同意。6.8.3生产生活区的设计,在第14章“工程管理区设计”中已有具体要求。本条仅提出工程管理编制人员、生产生活区的房屋建筑总面积和工程量。6.8,4本条文对工程各永久建筑物的项目和工程量汇总列表说明。6.9附图附表各工程可根据需要增减。79 7水力机械7.1水轮机及其附属设备7.1.1根据电站装机规模与动能参数,对拟定的不同机组台数和单机容量的方案,列出适用于该水头段的各种水轮机的型式、转轮型号和水轮机参数及安装高程等进行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并列出比较表,选取最优者即为选定的水轮机方案,其水轮机型式、机组台数、单机容量、水轮机基本参数及安装高程等即为选定的成果,转轮型号待机组招标定标后才能选定。如果该水头段没有合适的转轮型号,可先确定水轮机基本参数及安装高程等技术参数,采用国内研制或国外引进解决,但应对新研制的转轮或国外引进的转轮进行模型验收试验。对于规模较小的水电站,上述比较的内容可简化。7.1.2水轮机装置方式指机组主轴布置形式,一般为立式或卧式。水轮机过流部件指水轮机流道蜗壳、尾水管或喷嘴、机壳等部件,其控制尺寸可按有关公式计算或参照制造厂家的资料取得。7.1.3水轮机附属设备进水阀、调速器、调压阀及油压装置等应按水轮机的配套要求或参照制造厂家的资料确定。7.1.6对长引水系统或引水系统复杂的电站调保计算建议采用电算,对其过渡过程及稳定性应有专门分析。7.2辅助机械设备7.2.2辅助机械设备以满足电站运行要求为原则,力求实用、可靠,各系统设备的设置应尽量简单。油化验设备可只设简化分析设备,如梯级电站已设有油化验设备该电站也可不设。7.2.3机修设备的设置可按原水电部制定的配置标准,如有条件也可利用当地的机械加工设备或梯级电站的机修设备,该电站只设简单的机修设备。80 7.3采喂通风空调7.3.1~7.3.2小型水电站地面厂房一般采用自然通风方式,对封闭、半封闭式的地下、半地下或坝内式厂房可采用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或空调相结合的通风方式。应通过必要的方案比较和分析论证选定采用的通风方式,局部有特殊要求的采暖通风或空调的房间可单独设系统。7.4水力机械主要设备布置根据水轮发电机组及其附属设备的尺寸及布置,并考虑电站运行、检修的要求等确定机组段及厂房各控制尺寸和各层高程。根据电站设备安装、检修和运输进厂等的要求确定安装场高程和面积。当下游洪水位高于发电机层(立式机组厂房)或主机间(卧式机组厂房)时,采用按下游洪水位确定安装场高程并使安装场高程高于发电机层(或主机间)的布置方式;或在厂房进厂大门外设防洪堤,采用进厂公路与安装场和发电机层〔主机间)同高程的布置方式;或其他布置方式等,应经方案比较后选定。厂房及厂区布置应考虑消防、采暖通风和空调的要求。7.5附图附表7.5.1附图包括以下内容:(l)水轮机转轮模型综合特性曲线比较图,指适用于该电站水头段的各种型号水轮机转轮的模型综合特性曲线,并在该曲线图上画出拟定方案的运行区范围线,当一种转轮拟出二个或更多个方案时,也应在该曲线上画出二个或更多个方案的运行区范围线,以便进行不同转轮型号或相同转轮型号不同水轮机参数的方案比较。(4)水电站采暖通风空调系统图,如南方电站不需要采暖则可称水电站通风空调系统图。8l (5)主副厂房设备布置图,指主厂房与水机副厂房的设备布置图,包括厂房各层设备平面布置图、厂房横剖图和纵剖面图等,并根据机组型式确定布置图张数与内容。并可考虑与水工、电气专业合图。82 8电气工程8.1水电站与电力系统的连接8.1.1说明电站接入电力系统的送电方向、受电点位置、输电容量、输电距离。确定电站的出线电压等级及其回路数。电站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电站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厂区枢纽总体布置及出线走廊等具体条件。送出工程尚应考虑受电位置是否留有足够的问隔。对接人小电网的较大电站,尚应考虑电网稳定运行和对电站主要电气设备参数等要求,及其可行的技术措施。8.1.2根据本电站的动能特性、装机规模、电力系统规划设计,说明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和运行方式。提出电站与电力系统地理位置单线接线图和有关数据。8.2电气主接线8.2.1在确定水电站接入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出线回路数前提下,结合水电站的装机规模、单机容量、运行工况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和所占比重,进行电气主接线方案的技术经济综合分析和论证。提出推荐水电站的电气主接线方案,参与比选的主接线方案一般不少于三个。对机组台数较多,装机时间超过4年或有分期装机的电站,应研究电气主接线及其电气设备布置方式,以适应分期过渡的要求,并提出可行的技术措施。根据水电站所在地的地形具体条件,若选用全封闭SF。组合电器时,应结合技术经济进行全面比较,在投资无明显不合理时,才可选用全封闭sF。组合电器。8.2.2初定水电站的厂用电电源及厂、坝区设施供电电源方式和接线方案。对重要的坝区供电电源尚应考虑分期过渡及供电电源83 的数量。当要保留施工变电所作为厂用电源或坝区供电备用电源时,应明确施工变电所及其线路应按永久性建设。8.2.3对有近区供电要求的电站,应分析说明其供电的必要性和经济性。若有直配要求的近区负荷,尚应提出直配供电的接线方案。8.3主要电力设备8.3.1按选定的接入电力系统方式和电气主结线方案,计算短路电流,提出短路电流计算成果表。8.3.2选定电气主接线一次回路电气设备(发电机、主变压器,高压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避雷器和厂、坝区变压器等),提出这些设备的型号、规格和主要技术参数。所有的电气设备应是节能的系列产品。8.3.3对第一次采用的新生产的设备,应有专题论证,说明其技术上可靠,经济上合理,能满足运行安全要求。8.4防雷接地8.4.1根据《电力设备过电压保护技术规范》规定和绝缘配合的要求,配置各级电压电气设备的过电压保护设备。校验避雷器至各电气设备的安全距离。确定发电机与主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对屋外开关站、主变压器等电气设备的直击雷保护进行计算,并提出保护方案。8.4.2对水电站所在地区的土壤和水电阻进行了解和实测,通过计算确定全厂工频接地和冲击接地的设计方案。应尽量利用水电站的水下和埋地的水工建筑物钢筋混凝土中的直埋钢筋作为自然接地体,并提出连接方式的具体要求。对高土壤电阻率的地区,应提出引外接地、水中接地、深埋接地等可行的具体办法和措施。84 8.5综合自动化8.5.1明确水电站与电网之间的调度管理关系和相互之间的职责划分。根据电站的自然条件、工程规模、重要性等特点,确定水电站调度自动化的要求和运行管理方式。明确水电站被调度的内容范围。如监视那些设备的运行状态及其参数;是否采集事件记录及其范围;分辨率要求等。对于梯级水电站,应明确是否设梯级调度中心及其设置的位置,电网与梯级调度中心的职责划分,各自采集的信息内容。根据设备布置情况及控制管理要求,确定各部分需要配置的控制设备。说明除中央控制室外,主厂房、开关站、坝区闸门等地是否要另设值班人员以及他们监控职责,自动化的要求。8.5.2说明机组及其辅助设备的自动控制设计原则。说明闸门启闭自动控制原则要求,选择主要控制设备。8.5.3确定中控室集中控制方式、控制对象和初选监视控制设备及专功能自动化装置。装机容量小的水电站一般不设微机监控装置,但可装设专功能微机巡检等微机监测装置,以提高电站的自动化管理水平。必要时专功能微机监测装置可与远动检测相结合。提出监测系统配置的主要设备和实现功能的指标。确定电量与非电量监测的内容和设备性能。当水电站须装设微机监控装置时,应明确微机监控与常规监控的关系。同时结合有关技术经济比较说明采用微机监控装置所占用单位kw投资比例是合理的。在水电站初期投运时,尚应考虑微机监控与常规控制设备同步投运问题。8.5.4机组的励磁方式。若有特殊要求尚应提出励磁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8.6继电保护8.6.1确定水电站各类机电设备(发电机、变压器、母线、馈线85 等)的继电保护配置方案,初定保护设备型式。8.6.2根据接入电力系统的要求,提出输电线路的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事故录波装置和通道要求。8.6.3根据水电站的具体情况,确定各类继电保护装置的布置地点。8.7二次接线8.7.1确定采用控制屏、台的形式和数量,说明器具布置原则。确定计量表计的数量、精度要求和输出显示的方式。确定水电站监视仪表配置数量,对有非电量要求测量的水电站,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变送器的技术参数。选定水电站的同期点,说明各同期点的同期方式和同期装置的配置。8.7.2确定水电站的高压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配置位置、数量、型式及主要技术要求,并说明二次线圈的数量及变比。8.7.3确定水电站配置直流系统的种类、各系统的电压等级。说明蓄电池容量、型式以及充电装置等主要设备技术要求;直流系统的电压一般以不超过两种电压等级为宜。8.8电工实验室8.8.1根据小型水电站规定的电工测量仪表配置等级,选定电工实验室的仪表。同时尚应考虑通信与微机装置的特殊专用仪表和仪器的配置。对于梯级水电站应确定配置试验中心或分散布置在各水电站的试验设备。8.9通信8.9.1说明本工程通信通道的方式。对有电力载波通信要求的水电站,应明确结合线路相别和各类载波机的数量、技术要求8.9.2对有梯级调度管理要求的水电站,应根据调度要求,确定86 其相互间通道的数量,选定通信方式和网络构成。8.9.3对于装有水情测报系统的水电站,应根据测站的地理位置及对通信的要求,选定通信组网方式和主要设备。8.9.4确定水电站内部生产调度、行政及其他通话和信息的传输,选择交换机型式、容量和设置地点。并确定相应的电源设备以及与当地邮电系统的联接方式。8.10电气设备布置8.10.1根据水电站装机规模、枢纽总体布置方式、地形条件和电气主接线方案,确定副厂房、主变压器场地、开关站等相对布置方案。说明相互间的电气连接线的布置方式,确定主、副厂房内部电力设备的布置方案。主、副厂房内部尽可能做到水力机械与电气设备分区布置。8.10.2选定升压站、开关站的布置型式,要充分考虑地形条件,因地制宜,力求整齐、紧凑、方便安装、运行、检修和试验。有分期过渡的水电站,布置时尚应考虑适应过渡接线的要求,而不影响已投人运行的设备正常工作。8.11闸门启闭机及过坝设施的电气设备及布置8.11.1根据大坝、水闸及过坝设施的用电电源和配电接线方案,选定其主要电力设备型号、规格、数量和主要技术参数。确定坝区电力设备的布置方案,确定各种闸门启闭的控制地点和控制方式。8.12附图附表8.12.1附图、附表可根据工程规模作适当简化。87 9金属结构9.1泄水建筑物的闸门、阀及启闭设备泄水建筑物的闸门、阀及启闭设备对整个工程的安全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设备的操作运行条件复杂,涉及水力学方面的高速水流、空化气蚀、泥沙磨损、闸门振动等各种技术问题,此外,还有寒冷地区河流的冰冻,多泥沙和污物河流的淤堵等问题,因此应明确指出其操作运行方式和检修条件,提出防止冰冻、淤堵、空蚀、磨损、振动等的措施,对所选用设备的制造、运输和安装条件,应加以说明和落实。根据多数水利水电工程防洪、排涝等紧急任务的需要,应提出动力保证措施,以确保启闭机的电力供应。闸门和启闭机等金属结构设备应经常维护保养,设计时应考虑设备检修、更换部件等所需空间或场地以及起吊设备的装置。闸门和启闭机要求不断采用先进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等,需要进行必要的科研和试验工作,以便论证分析所选用的新设备在技术上可靠落实,在经济上更为合理。9.2引水建筑物的闸门,间及启闭设备对于引水建筑物的闸门、阀及启闭设备,要配合引水建筑物的布置方案,进行各项设备不同方案的比较,选定其布置方案、型式、数量、主要尺寸和参数,同时要论述正常情况及事故情况下各种设备运行的可靠注,并考虑制造、安装和维护检修的条件;对多污多泥河流或在严寒气候条件下运行的设备,要提出防止淤堵、磨损、冰冻等措施。引水建筑物进水口的布置,应尽可能利用水流排除污物,以减少拦污栅上污物的堆积;如引入水流中污物较多,需考虑清污措施,包括人工清污或机械清污。88 9.3尾水建筑物的闸门及启闭设备尾水闸门及启闭设备应根据水工枢纽及厂房尾水的总体布置进行方案比较,以便选定其布置、型式、数量、主要尺寸和参数等,并说明这些设备的操作运行方式、充水平压措施以及检修和存放等条件。9.4通航过木及其他过坝建筑物的闸门及机械设备通航、过木及其他过坝建筑物的闸门及机械设备,应根据水工枢纽总体布置及过坝建筑物型式的不同方案进行不同设备的方案比较,选定布置、型式、主要尺寸及参数;说明各方案有关设备的制造运输和安装条件、操作方式以及运行可靠性等的论证分析。9.5施工导流建筑物的闸门和启闭机施工导流建筑物的闸门和启闭机是水利水电工程截流蓄水的关键设备,根据实践,闸门槽在导流期间易于出现一些间题和事故,因此要重视施工导流封孔闸门和启闭机的布置与设计;选定门型或机型时,要研究施工导流期间过闸的水流条件、推移质过闸情况,确定下闸截流的水位流量、操作运行条件以及确保下闸截流的可靠措施等,以期下闸截流一次成功;此外要研究封孔闸门回收和重复使用的可能性。9.6其他水工建筑物的金属结构设备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种类、型式较多,有可能上述各条不能概括,因此补列本条,其主要内容要求与以前各条相同。9.7附图附表9.7.1各项工程附图可根据需要增减。9.7.2如设备数量很多,可以择要列表编人报告正文,并另编列附件。89 10消防10.1工程概况及其特征10.1.1主副厂房、升压开关站等主要机电设备、主要参数指电站水轮发电机组型式、容量、台数;主变压器容量、台数;电气引出线电压等级、回路数等。10.2工程消防设计小型水电站电站规模跨10~50Mw,本规程作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一章,内容可根据电站实际规模适当简化,但应满足SDJ278一90《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防火规范》和GBJ140一9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的要求。小型水电站不设火灾监测报警系统。消防工程概算如已列人工程概算中,本章可不再列。10.3附图附附图附表可根据工程设计需要增减。90 11施工组织设计11.1施工条件11.1.1一11.1.2施工条件除要求说明的外,应根据工程的规模,必要时可说明工程所在地可能提供的机械修配、加工、物资储运的能力。基于工程招标需要,可简单地说明当地的劳力、生活必需品等的情况。11.2施工导流11.2.1根据水文特性和工程特点,结合所选用的导流建筑物的结构型式、施工时段来确定导流的时段、频率和流量。在选定坝体拦洪渡汛的标准时,要把临时渡汛和坝体挡水渡汛结合在一起考虑。11.2.2在确定导流方式时,要根据不同方式,研究提前发电的可能性和应采取的措施,以便进行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必要时对选定的导流方案进行模型试验,验证选定方案的计算成果。11.2.3~11.2.7施工导流不应只重视初期导、截流,要兼顾后期导流,设计的导流建筑物要考虑到后期导流的要求。主体工程还没有建完时,需要先行下闸蓄水的工程,要充分考虑蓄水速度,以免对还没有完工的永久泄水和引水建筑物带来危害。设计导流建筑物时,要充分考虑其施工期、运行期和封堵后的受力状况,必要时应提出导流建筑物的稳定分析和应力分析主要成果。11.2.8根据有关部门对施工期通航和过木的要求,调查核实施工期需要通过的船只、木竹筏的数量、吨位和尺寸,落实其措施和所需的临时设施,必要时应提出碍航、断航的时间及解决的措施,并说明与水久通航、过木设施结合的可能性和二者的衔接关系。91 11.3料场的选择与开采11.3.1一11.30.3近年来料场的储量、质量、备料等对工程投资、施工进度、工程效益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当地材料坝,因此本节要求在工程地质和天然建筑材料勘查成果的基础上,对料场的选择、规划和开采作进一步深人的研究比选。11.4主体工程施工11.4.1~11.4.5本节共五条是针对小型水电工程的特点,按土石方工程、混凝土工程、砌石工程、基础处理、机电设备及金属结构五项内容进行编写,在报告编写时可分项针对不同的单项工程按挡水、泄水、引水、厂房、开关站等顺序进行说明,并协调好相互间的关系,同时亦应使临时工程与永久工程的施工方法、机械设备相互协调和适应。必要时,可按单项工程的施工内容及顺序进行编写。对于基础处理,应分别对灌浆、排水、断层处理等进行说明,必要时还应对不同的处理方案进行比较和说明。11.5施工工厂设施11.5.1~11.5.2由于小水电的工程量不是很大,施工期一般也较短,现场的施工工厂(站、场)应尽量减少和简化,经技术经济比较后,能充分利用市场上已有的产品时,应优先采用,特别是混凝土骨料所需的砂及碎石。11.5.3本条所述的设施,应充分地进行市场调查,优先、充分利用就近的地方企业,特别是各种机械修配和加工厂。必要时,还应说明机电设备安装基地及机械、车辆和保养场等。11.5.4~11.5.7工程施工的风、水、电、通信及照明等设施,应尽可能与水久设施相结合,以利于降低工程投资。92 11.6施工总布置11.6.1本条要求对原有的对外交通情况、运输能力、发展规划及近期拟建的交通设施进行调查,结合工程对外交通运输的要求,选定对外交通方案和联接形式,提出要求。对场内的主要交通干线进行布置,并提出本条所需的成果。11.6.2~11.6.5工程的各种设施要统一规划、统一协调,要充分利用弃渣场平整后的场地。建设单位在前期负责施工的部分施工设施与承包单位在施工准备期中施工的设施要相互协调与衔接。11.7施工总进度11.7.1~11.7.3小型水电工程的施工筹建期、施工准备期的时间一般较短,主体工程的正式施工又往往与施工准备工程交叉在一起,因此要求对关键项目和路线要进行充分细致的研究,提出详细安排;同时,为了尽快发挥工程的效益,要研究提前发电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并作出相应的进度安排。11.8主要技术供应11.8.1一11.8.3本节除要求提出工程所需的主要材料用量外,还需说明这些材料的来源及供应渠道。对本工程施工时所需的主要机械设备,需经综合平衡,按报告的要求提出所需机械的名称、规格、数量和相应的进场时间。11.9附图附表11.9.1~11.9.2本节仅提出初设所必须的附图和附表。必要时可根据工程的复杂程度,相应地提出施工程序、施工方法及其他施工设施所需的附图和附表。需要时可提出混凝土和砂石系统生产工艺布置图。93 12水库淹没处理及工程永久占地12.1水库淹没处理范围12.1.l~12.1.2回水计算在第5章虽有专节叙述,但回水计算成果是确定水库淹没范围的依据,因此有必要在本章中复述回水计算的成果.12.2水库淹没损失12.2.1按规定实物调查要与地方政府共同进行,调查结果应得到地方政府的认可,因此在本条中要求必须交待调查组的组成情况,说明地方政府对实物指标调查的意见和兴建本工程所持的态度。12.2.2正常蓄水位选择是综合各方面因素,通过经济比较后选定的,但水库淹没情况,有时会起决定性的因素。本条要求水库专业人员能把握淹没对象沿高程分布特点,对正常蓄水位选择提出建设性意见。12.2.3一12.2.4需说明所列的实物指标有无考虑防护措施,如采取防护措施,则需交代防护所保护的耕地、房屋和人口的数量、防护措施的工程费用。如无采取防护措施,亦需加以说明。12.3移民安置规xlJ12.3.l一12.3.4移民安置中重点在于分析环境容量及落实移民的生产、生活措施。12.4库区淹没、滑坡、坍岸及库底清理12.4.1编写本条时,应与4.3.3~4.3.4条内容协调。处理费用列人建筑工程概算,不列入水库淹没概算。94 12.4.2编写本条时,应与13.2节环境保护设计有关部分相协调。所需费用列入水库淹没概算。12.6工程永久占地12.6.1工程永久占地包括永久建筑物和工程管理范围的占地以及一部分临时用地但不能复耕利用的土地。编写本条时,应与第14章有关部分相协调,不能有矛盾。永久占地的处理应参照水库淹没处理的办法进行。95 13环境保护设计13.0.1依据环境影响报告表(书)和行业主管及环保部门审批意见,简要综述工程影响地区环境状况,主要环境问题,以及工程建设对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3.0.2环境保护设计应按照(87)国保字002号文《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编制,说明工程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对策和保护措施方案,提出具体措施设计,如工程有监测要求,应进行设计。13.0.3环境保护措施及监测所需投资应单独计算,并纳入工程总概算中。13.0.4说明环境保护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必要的建议,如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实施的条件要求,对各有关部门提出的建议等。13.0。5附图根据工程设计需要增减。96 14工程管理为加强工程管理的需要,在初设文件中需按本章要求专题编写,由于内容相对简单,本章不分节。14.0.1编写本条文须与业主协商,如属多方联合开发,则须与股东董事会协调。14.0.2本条所述的永久占地应与第12章一致。14.0.3工程管理区规划应将生产区和生活区分别规划。今后电站运行应努力向少人值班的方向发展,生活区应集中设在县、镇所在地。如果一定要设在电站附近应有充分论证。97 15概算15.1编制说明15.1.1主要说明工程的简要特性指标,以便对本工程的基本情况有个概括的了解。水库淹没土地是指调查年水库实际淹没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等的数量。移民人数是指调查年的水库实际淹没和受影响而需要迁移的人数。主体建筑主要工程量统计范围为枢纽工程和施工导流工程的土石方开挖和回填、混凝土等以及相应的主要材料用量。如果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设计单位联合设计时,要说明设计分工和主体设计单位。15.1.2简要说明工程的总投资、静态总投资及其他各项经济指标。15.1.3说明概算编制的原则和依据,应按照国家政策法令及编制初步设计概算的现行定额、费用标准及有关规定编制。15.1.4说明在概算编制中存在的其他间题。15.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简表,是编制说明的主要组成部分,列在编制说明后面。15.2概算表15.2.1概算表是初步设计概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的格式应按照《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概算编制办法》填写。按投资的性质和构成分建安工程、设备购置和其他工程。按项目划分的建筑工程、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金属结构及安装工程、临时工程、水库淹没处理补偿费及其他费用。工程总投资需分部、分项计算,填列分年度投资概算表。其中正文:(7)水库淹没处理补偿费概算表,采用本规程12.5和13.0.3正文中的投资。98 (9)分年度投资概算表,要根据施工进度、移民安置规划、水轮发电机组及其附属设备等计算分年度投资。15.2.2汇总表是概算表主要的组成部分,表的格式应按照《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概算编制办法》要求,填列主要建筑安装工程单价、材料预算价格、施工机械台班费,以及主体建筑主要工程量、材料数量、工日数量等汇总表。其中正文中:(3)材料预算价格汇总表,包括主要材料和其他材料。(8)永久及施工占地汇总表,采用本规程12.6和11.6.2的数量。15.3附件15.3.1为提高初步设计概算的编制质量和审查的需要,必须附编制概算的原始基础资料、主要的基础单价计算稿、重要调查资料以及有关重要文件。附件需要单独成册,与初步设计概算同时报审。99 16经济评价,、16.1概述l6.1.1~16.1.3经济评价除作为初设报告的章节外,往往还需单独成册。为使有关专家和决策领导,在没有看到报告的其他部分时也能了解到工程的基本情况,本章的概述不但是全章的提要和综合说明,而且还作为了解该工程的一个重要窗口。在概述工程效益时,须简述工程的社会效益,特别是当这种社会效益未被列入经济评价的实际计算中时,更应加以强调。16.2国民经济评价16.2.1~16.2.4计算方法和有关参数的确定,可参照SL16一95《小水电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程》。在国民经济评价结论中,仍须写进工程的社会效益。16.3财务评价16.3.1~16.3.5计算方法和有关参数的确定可参照SL16一95《刁、水电建设项省经济评价规程》。16.4利用外资项目的经济评价16.4.1~16.4.3各个工程项目利用外资条件各不相同,要根据各自的具体条件进行评价,在报告中要将利用外资的条件交待清楚。在叙述利用外资的经济合理性和财务可行性分析及评价结论时,须指出在什么条件下利用外资是可行的,不要简单地肯定或否定。16.5综合评价本节的重点在于综合评价的结论,叙述要简要明确。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