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2 MB
- 123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目录1综合说明101.1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情况111.1.1批复内容111.1.2可研和初步设计的衔接111.2综合说明141.2.1项目建设规模141.2.2项目类型141.2.3项目性质141.2.4项目建设地点141.2.5项目地貌类型151.2.6项目土地权属状况151.2.7项目新增耕地151.2.8项目建设工期151.2.9公众参与情况152项目概况162.1**县简况162.2项目区基本情况172.2.1自然条件172.2.2社会经济状况202.2.3土地利用现状212.2.3耕地质量现状242.2.4其他草地现状263项目建设条件分析283.1基础设施条件283.1.1道路交通设施283.1.2排灌系统骨干设施状况323.1.3电力设施40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3.1.4生态环境保护设施403.1.5农田保护设施403.2居民点住房情况413.3水土资源平衡分析413.3.1供水量分析413.3.2需水量预测423.3.3水土资源供需平衡分析443.3.4区域缺水分析443.4新增耕地来源分析453.5土地利用限制性因素463.6公众参与分析474工程规划474.1工程规划目标474.2工程规划标准484.2.1土地平整工程标准484.2.2农田水利工程标准494.2.3道路建设标准494.3工程设计依据494.3.1法律法规494.3.2相关政策494.3.3相关规划504.3.4技术标准504.3.5基础资料504.4工程规划514.4.1土地利用布局514.4.2整理后土地利用布局514.5工程平面布局514.5.1典型示范区布局514.5.2土地平整工程布局52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4.5.2农田水利工程布局534.5.3田间道路工程布局614.5.4其他工程布设674.5.5设施占地分析674.5.6新增耕地计算684.6规划方案比选说明724.6.1可研阶段方案的可行性724.6.2可研阶段与初步设计阶段调整情况说明725工程设计775.1典型示范区域775.2土地平整工程775.2.1田块布置775.2.2土地平整分区785.2.3工程量计算805.3农田水利865.3.1山坪塘整治设计865.3.2排水工程设计875.3.3渠道工程935.3.4蓄水池设计945.3.5粪池设计975.3.6沉沙凼设计975.3.7农涵设计975.4田间道路985.4.1田间道工程985.4.2生产路工程995.5其他工程1055.6工程量分类汇总1056土地权属调整1076.1土地权属现状107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6.2权属调整方案1077施工组织设计1087.1施工条件1087.1.1自然条件1087.1.2交通条件1097.1.3建筑材料1097.2施工总布置和主要工程施工方法1097.2.1施工总布置1097.2.2主要工程施工方法1107.3施工进度1118实施措施与工程管护1138.1实施措施1138.1.1组织机构1138.1.2管理制度1138.2工程管护1148.2.1管护主体1148.2.2管护措施1148.2.3经费筹措1169投资预算1169.1编制说明1169.2预算成果1179.3资金筹措1179.4投资进度计划11810效益分析12010.1社会效益分析12010.2生态效益分析12010.3环境影响分析12110.4经济效益分析122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1、单位面积投资12310.4耕地质量分析12311附件123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项目特征表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序号项目单位数量一工程位置 19生产路涵Ⅲ个61涉及行政村 220生产路涵Ⅳ个1二概况 21新修过路板个271建设规模hm2533.42(三)田间道路工程 2基本农田hm2395.271整修田间道3.0m91333新增耕地hm235.972田间道错车道个154新增耕地率%6.743新修生产路(0.8m)m53225整理面积hm2532.451)新修生产路(0.8m,一般段)m48776整理新增耕地hm235.122)新修生产路(0.8m,水田段)m4457整理新增耕地率%6.604新修生产路(1.2m)m16518开发面积hm20.971)新修生产路(1.2m,一般段)m13689开发新增耕地hm20.852)新修生产路(1.2m,水田段)m28310开发新增耕地率%87.485新修生产路(1.5m)m197411典型示范区块数片31)新修生产路(1.5m,一般段)m150512典型示范区面积hm2115.892)新修生产路(1.5m,水田段)m469三地貌类型 中山6整修生产路(0.8m)m19639四灌排指标 1)整修生产路(0.8m,一般段)m172071灌溉模式 轮灌2)整修生产路(0.8m,水田段)m24322排水模式 轮排7整修生产路(1.2m)m188963排涝标准 10年一遇1)整修生产路(1.2m,一般段)m8922五土地权属 集体2)整修生产路(1.2m,水田段)m9974六工程数量 8整修生产路(1.5m)m1175(一)土地平整工程 1)整修生产路(1.5m,一般段)m11751土地平整移动土方m327663(四)其他工程 2石坎砌筑m389961新修标志牌个13土坎夯筑m33918七项目预算 4爆破松土m32700 预算总额万元1508.225翻耕面积hm20.431工程施工费万元1290.306石坎挖基槽m32215 土地平整工程万元167.72(二)农田水利工程 农田水利工程万元590.25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1新修蓄水池50m3口6 田间道路工程万元531.712新修沉沙凼口58 其他工程万元0.623新修粪池口172设备购置费万元0.004新修排水沟(0.5×0.6)m21983其他费用万元188.345新修沟带路0.5×0.6带1.0mm1496 前期工作费万元70.586整修排水沟Ⅰ(0.5×0.6)m5386 工程监理费万元19.357整修排水沟Ⅱ(0.8×0.8)m700 竣工验收费万元38.718整修排水沟Ⅲ(1.0×1.0)m4375 业主管理费万元28.389整修排水沟Ⅳ(1.2×1.4)m683 青苗补偿费万元31.3210整修排水沟Ⅴ(1.5×1.5)m22824不可预见费万元29.5711整修灌溉渠(0.3×0.4)m6363八项目建设期月1212整修田间道边沟m8900九综合经济指标 13维修山坪塘座21年增加净收益万元169.1514维修山坪塘坎m862静态回收期年9.9215山坪塘清淤m334803规模亩均投资元188516田间道涵个124新增耕地亩均投资元2795217生产路涵Ⅰ个315每万元投资新增耕地hm2/万元0.023918生产路涵Ⅱ个7 1综合说明本次初步设计报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06年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设计报告编制规程》征求意见稿进行编制。初步设计报告的主要内容和深度将满足以下要求:1、查明土地利用现状;2、确定建设规模、新增耕地面积等指标;3、确定当前土地利用限制性因素;4、复核水文成果,查明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灌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土壤特性,并作出相应的结论;5、复核工程的等级和设计标准,确定项目规划方案,确定具体建设内容;6、确定各单项工程的技术参数,确定结构尺寸,提出分项工程量;7、确定权属方案;8、确定项目实施方案和工程管护方案;9、确定主体工程施工方案,选定主体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和施工总体布置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确定控制性工期和进度安排;10、提出分项工程量,编制项目投资预算;11、分析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复核经济效益。石家乡位于**县东北部,涉及石家乡的石龙村长坪组、祠堂组、青龙组、石庙组和酉阳组;凤凰村凤凰组、杉树坪组、屯丘组、岩上组,共2个村9个组。东西长约8.9km,南北宽约3.5km,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8°17′02″~108°22′21″,北纬30°15′56″~30°17′56″之间。项目区东至石龙村石庙组匡家沟;南接石龙村石庙组杨铁沟;西与凤凰村羊儿坝交界;北靠石家乡雄心村。1.1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情况1.1.1批复内容本项目编制日期为2010年3月,批复日期为2010年12月。可研的批复文号为渝国土房管耕【2010】35号。批复土地总面积(红线面积)914.72hm²,合13721亩;基本农田237.02hm²,项目区建设规模485.00hm2(其中土地开发0.97公顷、土地整理484.03公顷),预计新增耕地54.24公顷(其中开发新增耕地0.84公顷、整理新增耕地53.40公顷)。批复资金1513.58万元,项目投资以批准下达的资金计划为准,项目建设期为12个月。1.1.2可研和初步设计的衔接通过对项目可研的报审和批复,确定了项目的可行性,尤其是专家在可研中所提到的选点的可行性,为项目初步设计的合理奠定了基础;通过对项目可研的设计,确定了项目整体的土地平整布局、农田水利布局、田间道路布局。为项目在初步设计中将工程落到实处提供保证;通过对可研的设计,匡算了项目新增耕地和估算投资,为项目初步设计预算提供依据。本次初步设计对项目区的自然条件补充进行了介绍,将工程措施落到实处,具体可以指导施工,依据全国二次调查数据对项目区新增耕地适当进行减少,按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对项目设施进行预算。可研和初步设计详细设施规格及预算变化见下表:序号项目单位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变化量一工程位置 1涉及行政村 220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二概况 1建设规模hm2485.00533.4248.422基本农田hm2237.02395.27158.253新增耕地hm254.2435.97-18.274新增耕地率%11.186.74-4.445整理面积hm2484.03532.4548.426整理新增耕地hm253.4035.12-18.287整理新增耕地率%11.036.60-4.438开发面积hm20.970.970.009开发新增耕地hm20.840.850.0110开发新增耕地率%87.1087.480.3811典型示范区块数片330.0012典型示范区面积hm2115.89115.890.00三地貌类型 中山中山 四灌排指标 1灌溉模式 轮灌轮灌 2排水模式 轮排轮排 3排涝标准 10年一遇10年一遇 五土地权属 集体集体 六工程数量 (一)土地平整工程 1土地平整移动土方m37299327663-453302石坎砌筑m3103678996-13713土坎夯筑m352403918-13224爆破松土m32700270005翻耕面积hm20.430.4306石坎挖基槽m328672215-652(二)农田水利工程 1新修蓄水池口4622新修沉沙凼口4758113新修粪池口111764新修排水沟m158021986185新修沟带路m22351496-7396整修排水沟Ⅰm114585386-6072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7整修排水沟Ⅱm5175700-44758整修排水沟Ⅲm371743756589整修排水沟Ⅳm068368310整修排水沟Ⅴm02282228211整修灌溉渠m52986363106512整修田间道边沟m99748900-107413新修灌溉渠m2050-20514维修山坪塘座22015维修山坪塘坎m11386-2716山坪塘清淤m390923480-561217田间道涵个412818生产路涵Ⅰ个20311119生产路涵Ⅱ个07720生产路涵Ⅲ个06621生产路涵Ⅳ个01122新修过路板个02727(三)田间道路工程 1整修田间道m99749133-8412田间道错车道个2015-53新修生产路Ⅰm2548532227744新修生产路Ⅱm57821651-41315新修生产路Ⅲm0197419746整修生产路Ⅰm4062019639-209817整修生产路Ⅱm018896188968整修生产路Ⅲm0117511759新修田间道m24000-2400(四)其他工程 1新修标志牌个110七项目预算 预算总额万元1513.581508.22-5.361工程施工费万元1318.551290.30-28.25 土地平整工程万元172.90167.72-5.18 农田水利工程万元578.35590.2511.90 田间道路工程万元485.17531.7146.54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 其他工程万元0.000.620.622设备购置费万元0.000.000.003其他费用万元165.34188.3423.00 前期工作费万元67.2770.583.31 工程监理费万元17.8019.351.55 竣工验收费万元39.5638.71-0.85 业主管理费万元29.0128.38-0.63 青苗补偿费万元11.7131.3219.614不可预见费万元29.6829.57-0.11八项目建设期月1212.00 九综合经济指标 1年增加净收益万元174.05169.15-4.902静态回收期年9.79.920.223规模亩均投资元20811884.97-1964新增耕地亩均投资元1860327951.8693495每万元投资新增耕地hm2/万元0.03580.0239-0.01191.2综合说明1.2.1项目建设规模项目区土地总面积(红线范围面积)914.72hm²,合13720.8亩,基本农田395.27hm²,项目区建设规模533.42hm2。其中:耕地424.96hm2(占建设规模的79.61%),农村道路10.49hm2(占建设规模的1.97%),坑塘水面1.23hm2(占建设规模的0.23%),沟渠12.83hm2(占建设规模的2.41%),田坎83.24hm2(占建设规模的15.60%),其他草地0.97hm2(占建设规模的0.18%)1.2.2项目类型根据**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的有关要求,结合**县土地利用的实际情况,确定项目申报为市级投资重点基本农田整理项目。1.2.3项目性质土地整理为主,兼顾未利用地开发。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1.2.4项目建设地点项目区位于石家乡,涉及石家乡的石龙村长坪组、祠堂组、青龙组、石庙组和酉阳组;凤凰村凤凰组、杉树坪组、屯丘组、岩上组,共2个村9个组。东西长约8.9km,南北宽约3.5km,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8°17′02″~108°22′21″,北纬30°15′56″~30°17′56″之间。项目区东至石龙村石庙组匡家沟;南接石龙村石庙组杨铁沟;西与凤凰村羊儿坝交界;北靠石家乡雄心村。1.2.5项目地貌类型项目区位于石家乡,属中山地貌。海拔高程在961m至1344m之间,项目区西部片凤凰村屯丘组高岩处最低,海拔高程961m,东部石龙村石庙组新店子最高,海拔高程1344m。项目区东部为石龙村,石龙村西南部与黄水居委会大川组和黄水镇黄水村相接,属于七曜山脉的第一阶梯,石龙村长坪组新店子和青龙组靴子丘所处的谷岭为七龙庙山梁的余脉,两谷岭在项目区内平行,两谷岭均东南部高,西北部低,山谷形成菜地沟。石龙村东部祠堂组被梓潼沟冲击形成平坝,平坝平均宽约150m,项目区内长约3500m。梓潼沟从东南部流向石家乡政府与菜地沟相汇。并沿范围线流向西南方向的凤凰村;项目区西部为凤凰村,凤凰村微地貌为方山,从东部木瓜湾沿山岭经过凤凰村小学最终到西部屯丘祠堂,山岭南北多为馒头丘,并逐台下降,最终与梓潼沟持平。项目区沿梓潼沟和凤凰村的馒头丘形成大片集中的水田,水田均已成台,局部区域水田高差较大,旱地分布分散,一般处于林地下部和水田四周,经农民多年耕作已经初步形成台地,但台面坡度较大。1.2.6项目土地权属状况项目参与开发整理的土地属于石龙村、凤凰村集体所有。土地权属明确,使用权分归村民各自承包经营,现状地界清晰,面积准确,不存在权属争议。1.2.7项目新增耕地项目区建设规模533.42hm2,新增耕地35.97hm²,新增耕地率6.74%,其中开发面积0.97hm2,开发新增耕地0.85hm2,开发新增耕地率87.48%,整理面积532.45hm2,整理新增耕地35.12hm2,整理新增耕地率6.60%。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1.2.8项目建设工期本项目建设工期为2010年4月到2011年3月,建设期为1年。1.2.9公众参与情况2010年12月10日-11日到石龙村青龙组,祠堂组、石庙组、长坪组、酉阳组和凤凰村凤凰组、杉树坪组、屯丘组、岩上组,设计小组在村民代表和村组干部以及石家乡领导陪同下再次进行现场踏勘,对项目区现场进行复核。并结合可研提出的相关意见,设计小组根据对设施布局和施工方法做最终的确定。2项目概况2.1**县简况地理位置:**县位于**市东部长江南岸,置于三峡库区腹心地带,是三峡库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7°59′至108°34′,北纬29°39′至30°32′之间,置于三峡库区腹心地带,是三峡库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东接湖北省利川市,南邻彭水县,西南靠丰都县,西北连忠县,北与万州区接壤,县境南北长98.3km,东西宽56.2km。幅员面积3012.51平方公里。全县辖12个镇、20个乡,有227个村、1283个村民小组、16个社区居委会、67个社区居民小组。县政府驻南宾镇。自然条件:根据《**土地》、《**县土地资源》和在踏勘中搜集的农业资源,**县属巫山大娄山中山区,有方斗山、七曜山纵贯全境,构成丘陵、中山、槽坝等多种类型小地貌。海拔最低的西沱镇石槽溪175m,最高的东木坪乡大风堡1934m,高差1759m。**县城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降水充沛,日照较少,四季分明,光、热、水时空分布不均,垂直气候差异大,灾害性天气频繁。年平均气温16.5℃,最热月平均气温27.0℃;最冷月平均气温5.5℃,大于10℃有效积温4950℃,无霜期277天;年均降雨量1225mm(75%保证率年降雨量为919mm),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315.7小时。社会经济:2009年,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1830万元,可比价增长1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7761万元,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222063万元,增长22.2%;第三产业增加值212006万元,增长14.5%,在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141817万元,增长21.9%。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12838元(折1879美元),可比价增长15.8%。三次产业对地区经济增长贡献率依次为6.9%、55.8%和37.3%,其中工业经济对GDP增长贡献率达31.8%。经济结构由上年的22.1︰39.5︰38.4调整优化为21.3︰40.3︰38.4,第一产业继续下降,第二产业稳定提高。非公经济占地区经济比重为58.3%,同比提升2.1个百分点。地质地貌:**属川东褶皱带,以北东—南西走向的挤压面及其伴随的地质构造形迹为主要特征,属巫山、大娄山脉,境内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呈起伏倾斜,东南七跃山、西北方斗山顺北东南西向延绵而近似平行排列,纵贯全境,形成“两山夹一槽”的大地貌。有方斗山、七曜山纵贯全境,构成丘陵、中山、槽坝等多种类型小地貌。海拔最低的西沱镇石槽溪175m,最高的东木坪乡大风堡1934m,高差1759m。2.2项目区基本情况2.2.1自然条件2.2.1.1地形地貌项目区位于石家乡,属中山地貌。海拔高程在961m至1344m之间,项目区西部片凤凰村屯丘组高岩处最低,海拔高程961m,东部石龙村石庙组新店子最高,海拔高程1344m。项目区东部为石龙村,石龙村西南部与黄水居委会大川组和黄水镇黄水村相接,属于七曜山脉的第一阶梯,石龙村长坪组新店子和青龙组靴子丘所处的谷岭为七龙庙山梁的余脉,两谷岭在项目区内平行,两谷岭均东南部高,西北部低,山谷形成菜地沟。石龙村东部祠堂组被梓潼沟冲击形成平坝,平坝平均宽约150m,项目区内长约3500m。梓潼沟从东南部流向石家乡政府与菜地沟相汇。并沿范围线流向西南方向的凤凰村;项目区西部为凤凰村,凤凰村微地貌为方山,从东部木瓜湾沿山岭经过凤凰村小学最终到西部屯丘祠堂,山岭南北多为馒头丘,并逐台下降,最终与梓潼沟持平。项目区沿梓潼沟和凤凰村的馒头丘形成大片集中的水田,水田均已成台,局部区域水田高差较大,旱地分布分散,一般处于林地下部和水田四周,经农民多年耕作已经初步形成台地,但台面坡度较大。项目区内耕地及田坎按坡度统计的面积见表2.2.1.1。表2.2.1.1建设规模分坡度耕地及田坎面积统计表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坡度水田(hm2)水田田坎(hm2)净耕地系数旱地(hm2)旱地田坎(hm2)净耕地系数其他草地(hm2)2°~6°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6°~15°228.71046.0800.83239.1305.9700.8680.97015°~25°0.0000.0000.000156.82031.1900.8340.000合计228.71046.080195.95037.1600.9702.2.1.2气象项目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水热丰富、雨热同季的特点。受地形影响云雾多,日照足,风速小,温差大,夏季常有伏旱和暴雨的区域特征。年平均气温16.9℃,最高温度36℃,最低温度-2.6℃,≥10°C的积温为3084°C,无霜期284天,多年平均降雨量1225mm年降水量丰而不均。2.2.1.3土壤项目区的土壤是在母质、地形、气候、生物、时间、人为耕作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影响下形成的,是当地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项目区土壤母质为砂、泥岩,由此发育而来的中性紫色土亚类,暗紫泥属,大泥土种,保水保肥力强,耕作性能好,水热条件好,土壤理化性质佳,土壤养分含量高。有效矿质钾、磷含量高,适宜作物的生长。旱地土壤有机质含量1.15%,全氮0.05%,碱解氮50.2mg/kg,有效磷51.5mg/kg,速效钾42mg/kg,pH值5.5~6.5。土壤粘沙适中,耕作容易,水肥协调,肥效快、不择肥。有效土层厚度一般40cm~60cm。但局部分布在坡顶和坡度较大的旱地土壤由于水土流失,存在着土地浅薄,土壤肥力不足,易受旱等情况。水田土壤主要为淹育山地黄泥田水稻土,该土有机质含量1.52%,全氮0.06%,碱解氮64mg/kg,有效磷77mg/kg,速效钾58mg/kg,pH介于5.7~6.7之间。土壤保水保肥力强,土壤理化性质好,适宜种植多种作物。有效土层厚度一般50-80cm。但存在粘板难耕,干后不易化块等不足。土壤改良措施主要通过种植绿肥,施用有机肥和掺沙土,增加土壤透气性,减轻板结程度。项目区其他草地土壤质地与周边旱地相似,有效土层厚度为40cm~60cm,较硬,有板结情况,松土层20cm左右,耕作难度大。项目区土壤主要由砂岩、泥岩风化发育而成,无碳酸盐反应,无其他不良反应。田间持水量为12%,萎蔫系数为3%,有效水最大含量9%。2.2.1.4水文与水文地质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a)水文项目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降雨量1225mm,查《四川水文手册》区内多年平均径流深750mm,在1:1万地形图上框得项目区汇水面积9.15km2,年径流总量686.25万m3。查《**市暴雨洪水等值线图集》,根据降雨量资料分析计算,项目区所在区域1小时最大暴雨量为34.5mm。1)地表水项目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降水量分布不均。区内地表径流充沛,来自东、北方向的坡面水直接或间接起到对耕地的灌溉作用。项目区内有一条河流自东向西贯穿,名为梓潼沟,长年有水,但流量小、流速慢,清澈但有悬浮物,是项目区南部主要承泄区。2)地下水项目区地下水水量丰富,区内分布着多处取水井,多分布在砂岩出露区,地下水水质好,可做人畜饮水之用,偶作灌溉水源。b)水文地质项目区出露岩层为侏罗系上统沙溪庙组,主要岩性为砂岩、泥岩,砂岩为含水层,泥岩为隔水层。在砂岩出露区域,打井取水容易,可供农村分散居民点的人畜饮水。地表径流形成的水系受地形地势影响,流量随降雨量而变化。2.2.1.5工程地质项目区地质构造属于方斗山背斜中山区,出露地层为中生代侏罗系上统沙溪庙组(J2s2),由砂岩、泥页岩组成。岩层走向NE40°,倾向SE135°,倾角20°,砂岩层厚多在80~100m。区内无垮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现象发生,系地质稳定区。区内砂岩中风化层饱和抗压强度在30~40MPa之间,泥岩中风化层饱和抗压强度在4.5~15MPa之间。建筑物置于基岩中风化层,基底承载力均能满足。由于项目区岩层倾角较缓,只要不是顺层开挖,一般开挖高度控制在6m以内,永久边坡开挖砂岩中风化层可取1:0.5,中风化泥岩取1:0.75,覆盖层开挖取1:1;临时边坡砂岩中风化层可取1:0.3,也可直接开挖工作面,泥岩中风化层取1:0.3,也可直接开挖工作面。覆盖层开挖取1:1。2.2.1.6天然建筑材料根据实地踏勘,项目区建设所需要的条石、块石均可在项目区就地取材,取材点主要位于项目区凤凰村的高岩、羊棋湾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和石龙村的靴子丘等地。三处地点可取条石估计约1万方、块石2万方,采石点与项目设施位置的平均距离约2.5km;水泥需在鱼池购买,运距10km,砂需要在临溪购买,运距25km。2.2.1.7自然灾害项目区主要自然灾害为干旱、暴雨和水土流失。1)干旱。项目区受四川盆地和大气环流影响,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时易发生伏旱,发生频率为40%,春旱常发生在2-4月,发生频率为25%、伏旱常发生在8-9月,发生频率为40%。一般伏旱天数为20~30天;造成灾害主要驱动力因素是降雨时间、空间分布不均,灌溉渠道年久失修渗漏严重。干旱区域主要分布于项目区东部石龙村长坪组学堂、荒山、新店子等区域的水田,项目区东部洋芋梁附近旱地干旱也较为明显,干旱面积合计大约0.75hm²。2)暴雨。暴雨主要在每年的春末夏初,一般在5-6月份,项目区的暴雨灾害特点是降雨强度较大,加之缺乏必要的排水设施,暴雨时排水不畅,造成地表径流较大,给项目区带来洪涝灾害。刘家坝成片水田目前主要以串排为主,不固定的沟槽经常改变沟道冲毁田面,且常见沟槽堵塞,淹田、泡田现象。项目区西部凤凰村凤凰组的屯丘祠堂和杉树坪组的老院子、大坝头等地堵塞,淹田、泡田较为常见。凤凰村受到淹田、泡田的面积约45hm²。3)水土流失。由于暴雨对田块的冲刷,丘陵中上部土层变薄,肥力下降,同时在地势低洼的地方易造成积水,甚至淹没田地。项目区内旱地多为坡度较大的台地,田块分散、零乱,排水系统紊乱,暴雨季节坡面水的流速大,造成水土流失,久而久之,导致部分旱地土壤瘦薄,抗旱能力降低,作物减产。项目区西部凤凰村屯丘组的岭上、上阳坝长期存在坡面水冲刷耕地情况。项目区西部受坡面水冲刷导致重力侵蚀和水力侵蚀的面积约11hm²。2.2.2社会经济状况石家乡有一条公路通往**县城,距离大约70km。由于交通不便,石家乡建设较为缓慢,但是良好的地形地貌和水利条件使得石家乡为**的主要产粮区之一。1)农村人口状况:2009年末,项目区有486户,1942人,劳动力874人,其中女性劳动力413人,劳动力转移35人,其中男性7人、女性28人,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青壮年全部脱盲,其中具有高中文化水平的占9%,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占56%;掌握水稻、玉米、油菜等粮经作物,长毛兔、猪、蚕桑等畜禽饲养技术和黄莲种植技术的农民占82%。第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为6:2:2(含外出人员)。现有耕地面积296.25hm2。本次全部纳入项目建设范围,2)农村教育事业:凤凰村现有村级小学1所(凤凰寺小学),项目区场镇有石家乡小学1所,共设置25个班,在校学生1050人。3个幼儿班,学龄前儿童87人。无青壮年文盲。3)产业发展现状:2009年两村农民总收入685.41万元,其中黄莲产业收入45.67万元,占总收入的6.67%,劳动力外出务工收入173.5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28元。4)项目区农业种植制度为水田每年种植一季水稻;旱地实行小麦与玉米、红薯轮种,玉米与红薯套种。5)项目区现有的耕作方式,项目区水田耕作方式主要为微耕机耕作,偶有铁犁牛耕,据实地调查,微耕机轮胎间宽度为0.8m宽。项目区社会经济条件见表3.3-1。表2.2.2-22009年石家乡社会经济条件表单位:见表行政村人口(人)劳动力(人)总耕地(亩)人均耕地(亩)人均年净收入(元)平均粮食单产(kg/亩)凤凰村109449224082.23528520石龙村84838220362.43528520近年来,由于国家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项目区农业种植回报率逐渐升高,但由于劳动力的转移,有部分耕地闲置,农业技术人员对农民不断进行先进生产技术培训,部分农民已经掌握了新型种植技术并积极支持规模经济发展,闲置耕地有望得以回复利用。现耕地种植品种、产出、成本、收益等情况见下表2.3-2。表2.2.2-3各种作物投入产出情况统计表单位:见表品种产量(kg/亩)单价(元/kg)毛收益(元/亩)成本(元/亩)净收益(元/亩)种植面积(hm2)总收益(元)水稻354.01.7601.8300.9300.9228.71032282.6小麦166.01.4232.4116.2116.2196.0341540.9玉米318.01.6508.8254.4254.498.0373872.6红薯846.70.7592.7296.3296.398.0435498.9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合计 2183194.9注:根据实地调查,项目区农作物成本约为毛收益的四成至五成,其中成本包括到产出时所花费的人力和物力的总和。本次设计按5成计算。2.2.3土地利用现状2.2.3.1土地利用结构项目红线范围内总面积为914.7177hm²,建设规模为533.4173hm²。建设规模具体分项数据如下:灌溉水田228.71hm2,占项目区建设总规模的42.88%,灌溉水田田型不规则,田块面积较小,主要种植水稻,水田主要由山水灌溉,多数排灌沟都已经被淤塞,导致山水乱流,水田多分布在平坝或冲田区。旱地195.95hm2,占项目区建设总规模的36.73%,主要分布在丘体中、上部,以种植小麦、玉米、油菜等粮食作物为主,旱地田块面积小,田埂长,占地多,由于没有必要的水土保持措施,水土流失的情况较为严重,以致部分旱地土层变薄,质地变粗,结构变坏,肥力降低,出现退化损毁的现象。旱地基本为农民多年耕作形成的台地,台面坡度较大。坑塘水面1.23hm2,占项目区建设总规模的0.23%,其中2口坑塘有塘坝垮塌或渗漏现象,需要清淤和加固塘坎;沟渠12.83hm2,占项目区建设总规模的2.41%,田间灌溉和排水设施不成体系,原有土渠大多淤积严重。农村道路10.49hm2,占项目区建设总规模的1.97%,包括田间道和生产路,路面宽约0.8~5m,大部分为土路,不利于经济作物的输出,交通运输和农业生产十分不便;田坎83.24hm2,占项目区建设总规模的15.60%,田坎占地面积过大。其中坡度为25°以下的其他草地面积为0.97hm2,占项目区建设总规模的0.18%。项目区土地总面积见表2.2.3.1-1:表2.2.3.1-1项目区总面积土地利用现状表单位hm²一级二级地类石龙村凤凰村合计比例地类地类编号耕地水田01197.59131.13228.7225.00%旱地013101.1598.09199.2421.78%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园地0212.961.1914.151.55%林地03116.44200.26316.7034.62%草地其他草地0430.130.931.060.12%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村庄20320.4315.8436.273.97%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2050.891.652.540.28%交通运输用地公路用地1020.410.891.300.14%农村道路1045.854.6410.491.15%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水库水面1130.003.663.660.40%坑塘水面1140.610.621.230.13%沟渠11710.242.5812.821.40%其他土地设施农用地1220.220.150.370.04%田坎12339.0744.1783.249.10%裸地1270.542.392.930.32%合计406.53508.19914.72100.00%注:变更数据由**县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提供,变更时间2009年12月,表中旱地、其他草地包含25°以上部分。表2.2.3.1-2项目区建设规模地类表单位:hm²一级二级地类合计占总面积的比例(100%)地类名称编号耕地水田011228.7142.88%旱地013195.9536.73%草地其他草地0430.970.18%交通运输用地农村道路10410.491.97%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坑塘水面1141.230.23%沟渠11712.832.41%其他土地田坎12383.2415.60%合计533.42100.00%注:变更数据由**县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提供,变更时间2009年12月。2.2.3.2土地利用程度根据土地利用现状以及耕作制度的调查,经计算项目区土地垦殖率为46.79%,土地利用率为99.56%,耕地复种率为145%,年利润为296.30万元。项目区土地垦殖率按下式计算:K垦=A耕/A总×100%式中:K垦—项目区土地垦殖率,%;A耕—项目区耕地总面积,hm2;A总—项目区总面积,hm2;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K垦=427.96/914.72=46.79%项目区土地利用率按下式计算:K用=A用/A总×100%式中:K用—项目区土地利用率,%;A用—项目区已利用面积,hm2;(未利用土地包括裸地和其他草地)A总—项目区总面积,hm2;K用=(914.72-3.99)/914.72=99.56%项目区耕地复种率按下式计算:K复=A种/A耕×100%式中:K复—项目区耕地复种率;A种—项目区全年农作物耕种面积,hm2;A耕—项目区耕地面积,hm2;K复=620.6/427.96=145%2.2.3耕地质量现状项目区为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耕地质量相对较高,按照**县农业用地质量等级分布,项目区内耕地全部为三等地,详见下图: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项目区位置图1**市**县农用地质量等级分布图现有耕地占建设规模的79.61%。根据地势的差异性、行政区域的划分为出发点,将项目区耕地分为2个片;东部片为石龙村,西部片为凤凰村。东部片大地貌主要是新店子和靴子丘两平行谷岭,由于项目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225mm,多年平均径流深750mm,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水源充足。由此两谷岭所形成的山坡多为水田,与林地相接,或者坡度较大的区域则形成旱地。经过当地村民千百年的耕作,水田均已成台;只是部分旱地还存在坡度,且未形成台面。由于雨量丰富,水田易受洪涝灾害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水土流失;耕作路均为泥土路面,雨天泥泞难行,部分区域耕作困难,导致水田质量逐年下降;旱地多未形成台地,水土流失相对严重。西部片大地貌主要是以TJD4(现状编号)为山岭形成的方山,由于海拔位于平均高度1200m,降雨量充足,西部片多在山岭、与林地相接或者馒头丘山顶形成旱地,山湾、山谷均为水田。该片区域中水田均已成台,由于降雨量丰富,排水沟多处出现淤积,经常出现漫田、泡田现象,严重影响水田耕地质量和粮食产量的提高,对农田保护十分不利;基于旱地分布多处于岭或与林地交接,分布零散。且旱地作物多依坡进行种植,对耕地质量要求相对水田低,故旱地多为坡地,不利于水土流失的保护,急需进行坡改梯,并修建相应的水利和道路设施,减少水土流失,方便农民提高旱地质量。2.2.4其他草地现状a)规模分布项目区建设规模内共有其他草地0.97hm2,占建设规模的0.18%,零星分布于项目区各处。其中最大的其他草地位于宋家沟水库坝上,图斑号369(现状图中),最小面积为图斑号387,面积为110平方米。b)形成原因通过实地调查,其他草地的形成原因复杂,鹤鸟山东面的荒草地主要是由于承包人住处离水库距离太远,无法进行种植;其余其他草地主要是由于地块交通不便、缺乏必要的灌排设施,使农民无法自行开垦,土层板结,杂草丛生,形成如今的其他草地。c)土壤条件经过实地调查,项目区其他草地土壤质地与周边旱地类似,现有其他草地土层约为40cm-60cm,但板结情况严重,松土层较薄、土质较硬,松土层约在20cm左右,含氧量低,耕作难度大,必须通过爆破松土加深松土层、提高透气能力、增强涵养水源能力、增加土层含氧量,才能达到耕作要求。d)基础设施条件项目区内的其他草地除局部少数地块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有生产路贯穿外,大多数均无生产路贯穿,道路条件较差,这是导致农民不能开垦、耕种这些其他草地的主要原因。排灌问题也是制约当地农民自行开发的主要因素之一,项目区多处其他草地无水灌溉,项目区西部的其他草地普遍存在缺水问题。e)开发条件项目区内交通不便的其他草地可适当修建生产路来改变交通条件,松土层可通过翻耕加深,翻耕难以到达的较偏远处可采用爆破松土加深松土层,同时采用坑塘清淤运土等方法改造为耕地。灌排不畅可通过新增灌排设施和蓄水设施解决。区内其他草地有零星灌木分布,但灌木比例不超过2%。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3项目建设条件分析3.1基础设施条件3.1.1道路交通设施项目区交通设施布局情况见表3.1.1-1表3.1.1-1项目区交通设施分布状况表道路类型作用宽度路面性质乡道**县城-石家乡-临溪镇6m柏油路面田间道等外公路-田间道田间道-生产路4m~5m碎石路面泥土路面生产路Ⅰ田间道-居民点居民点-居民点0.8m~1.5m泥土路面生产路Ⅱ居民点-居民点居民点-耕作农田0.6m~0.8m泥土路面1)对外交通条件:石家乡政府位于项目区东部片的北部,石家乡距**县政府70km,乡道主要从石家乡政府往南经过石龙村青龙组和长坪组开向黄水茅坪,通过茅坪最后进入**县城。该条乡道宽6m柏油路面,目前是项目区对外最重要的道路设施。2)田间道条件:现有生产路少部分道路为泥结碎石路面,多数田间道为泥土路面。田间道路到2个村9个组的骨架已经基本形成,交通连接度β=1.0,属于交通较畅通地区。其中从石家乡连接石龙村祠堂组的田间道(TJD3现状编号)路面为碎石路面,整条田间道贯穿祠堂组,并与黄水镇相连;从石家乡往凤凰村方向经过木瓜湾、凤凰寺小学的田间道(TJD4现状编号),该田间道路面为碎石路面,为凤凰村赶集和外出的主要道路,该条道路位于山岭,汇水少,路面较宽,并配有边沟是项目区西部片的主要道路;通往石龙村青龙组、长坪组和凤凰村的杉树坪组、岩上组、屯丘组的田间道均为泥土路面,未配套路边沟,排水不畅,虽然大多路段位于山岭,山水很少冲刷路面,但大雨天土质路面变得泥泞难行,给项目区及周边居民的出行带来不便。项目区现有公路及田间道现状见表3.1.1-2。项目区现有公路及田间道现状见表3.1.1-2。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表3.1.1-2项目区现有主要田间道现状统计表编号起点止点路面情况路宽(m)位置长度(m)走向级别途经地点备注XD1项目区中南部彭家坡南面进入项目区项目区中北部新场东面到出项目区水泥6中部3172南-北乡道彭家坡-流水沟-寨湾-新场XD1是连接**县至项目区的重要交通干线,不维修TJD1项目区中南部新店子项目区中部学堂东面与XD1交汇处泥土3.6中南部1162东南-西北田间道新店子-殷家屋基-学堂TJD1是连接中山水库至项目区的主要交通干线,也是项目区中南部石龙村长坪组的主要道路,现为泥土路面,现已支离破碎,需维修规划编号为整修田间道-3TJD2项目区中北部靴子丘南面一院落项目区中北部石龙村村委东面与TJD3交汇处泥土3.2中南部2254东南-西北田间道靴子丘-地坝梁-卢家院子-石龙村村委TJD2是连接项目区中北部石龙村青龙组的主要出行到道,途径大片院落,现为泥土路面,需维修规划编号为整修田间道-4TJD3项目东部楼子坪东面院落项目区中部石龙村村委碎石3.4中东部6492东南-西北田间道楼子坪-崔家湾-沙子桥-丁家坝-谭家祠堂-沙坝-石龙村村委TJD3是连接黄水镇至本项目区的主要交通干线,也是项目区中东部的主要支干道,途径大片院落,碎石路面,使用情况较好,不维修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TJD4项目区中北部新场东面与XD1交汇处项目区中西部屯丘祠堂碎石3.7中部5179东-西田间道新场-大地坝-大丘-凤凰寺小学-屯丘祠堂TJD4是项目区中西部的主干线,连接TJD5、TJD6,沿中西部山脊走向布施路线,辐射大片院落和耕作区,现使用良好,不维修TJD5项目区中西部宋家湾南面与TJD4交汇处项目区西南部老院子一院落泥土3.5西面部2164东北-西南田间道宋家湾-潘家院子-老院子TJD5是项目区西南部凤凰村杉树坪组石家岩和凤凰组新房子主要交通干道,连接TJD4,沿西南部山脊走向布施路线,由于田间道路为泥土路面,现已支离破碎,需维修。规划编号为整修田间道-2TJD6项目区中北部天星桥西面与TJD4交汇处项目区西南部石家田院落泥土3.5西面部2474东北-西南田间道天星桥-碾堰湾-新房子-石家田TJD6是项目区西南部凤凰村杉树坪组老院子和岩上组潘家院子的主要交通干道,连接TJD4,沿西南部山脊走向布施路线,辐射大片耕地,由于田间道路为泥土路面,现已支离破碎,需维修。规划编号为整修田间道-1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TJD7项目区北部羊棋湾项目区西北部岭上东北面碎石3.8北部2727南-北田间道羊棋湾-小坝子-上阳坝-岭上TJD7是连接鱼池镇至项目区的主要交通干线,也是项目区西北部的交通要道,辐射大片院落,但是在进行天然气管道建设的时候已经对该路进行维修,故现不进行设计。合计25624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3)生产路条件:生产路主要连接田间道—田间道或田间道—居民点,同时有连接居民点—耕作区的情况。区内生产路总量较多,间隔约95m均匀分布于项目区各处,与田间道呈网状分布,基本可以满足村民出行需要。但所有生产路路面情况均较差,路面为泥土路面,雨天行走极为不便。连接田间道—生产路或田间道—居民点的生产路,路面一般宽在1.0~1.2m,由于路面性质为泥土路面,雨天十分泥泞,给项目区内居民出行带来不便;连接生产路—居民点或居民点—耕作区的生产路,路面一般宽在0.6~0.8m,但支离破碎,坑洼不平,给农民生产带来很大不便。4)综合分析:区内田间道基本骨架已经形成,田间道与生产路形成网状分布,但交通网络尚未形成,需要在原有道路骨架上加以增减、完善。因此,整修部分田间道方便区内粮食作物运输、在原有小路路基上整修一部分生产路,适当新建一些生产路,作为改善项目区生产生活条件的主要措施。3.1.2排灌系统骨干设施状况1)排水设施项目区的排水基本依靠区内山涧溪沟,沟槽及冲田之间自然形成的沟渠,排水体系基本形成。现有的排水沟多为土质的自然冲沟,部分主要的排水设施由于承泄水量大,长期使用且缺乏整修,有堵塞和淤积情况,排水能力严重降低。2)骨干排水设施项目区的主要骨干排水设施是XG1(现状编号),该条溪沟进入项目区为东部片汪家坝,然后沿西北方向与TJD3平行进入石家乡,沿范围线朝西南方向流进凤凰村。石龙村青龙组和长坪组主要依靠菜地沟在石家乡汇入梓潼沟;西阳组为一面坡的地形,山水全部汇入梓潼沟“锅圈河坝”段。凤凰村杉树坪组和岩上组主要依靠PSG15和PSG17朝西南方向汇入梓潼沟“锅圈河坝”;凤凰组主要依靠PSG25朝西北方向流向项目区;宋家沟水库泄洪道沿项目区范围线汇集岩上组鹤鸟山、屯丘组上阳坝、屯丘等坡面水,最后东西贯穿屯丘组依靠XG6沿西方流下高岩。在骨干排水设施的基础上,项目区还存在很多固定沟槽,将山水、田内多余的水排至骨干排水设施或直接排出项目区,这些沟槽全部为土沟。东部:石龙村祠堂组和石庙组虽有梓潼沟东南-西北贯穿,但是坡面水大,暴雨时山水乱流,导致流下河坝的排水沟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经常出现泡田淹田现象。如石庙组崔家湾,谷窄湾深,容易汇水,通过PSG1(现状编号)流入梓潼沟,但是PSG1经常出现淤积,使得两侧水田经常出现漫田、泡田现象;祠堂组宋家院子PSG4,通过TJD3边沟截得附近山水汇入此沟流入梓潼沟,但是PSG4经常出现淤积,使得两侧水田经常出现漫田、泡田现象。长坪组XD1更是拦截了大量山水,从学堂沿西方流下,由于缺乏对排水沟及水利设施的维护,现在XD1拦截的山水多次改道,对学堂、安家坪、何家院子的水田造成严重的冲刷。西部:部分凤凰村杉树坪组和岩上组通过PSG15(现状编号)汇集了碾堰湾、新房子、石家田等地坡面水,然后汇入梓潼沟;部分杉树坪组、小部分凤凰组通过PSG17汇集了王山沟、瓦屋湾、老院子等地的坡面水然后汇入梓潼沟;大部分凤凰组通过PSG25汇集了凤凰寺山坪塘、屯丘祠堂等第的坡面水,然后汇入梓潼沟。由于缺乏对分支和主要排水沟的维修,排水沟多处地段现在已经淤积、杂草丛生,对于排水十分不利。由于排水不畅,使得PSG15、PSG17和PSG25经常对两侧水田造成淹没。屯丘组主要依靠宋家沟水库泄洪道(XG6)汇集整个组的坡面水,该溪沟目前运行正常。项目区项目区内现有排水沟与天然溪沟现状见表3.1.2-1。表3.1.2-1项目区主要溪沟统计表序号起止点特性备注XG1项目区东南部杨铁沟起向西北面至应岩坝走出项目区该沟名为“梓潼沟”,天然形成的过境河沟,从项目区东南部进入项目区,呈东南-西北走向,项目区内长度大约为5546m,平均宽度大约7.5m,平均深度大约2.5m,部分河段宽度为11m,深度为3.2m,主要分布于地势较低处,汇集石龙村整个村的山水,目前运行良好,是项目区东部片的主要承泄区。由于天然气管道建设途经祠堂组,祠堂组部分河道已经修筑河堤XG2项目区东北部曾家坝北面起拦截两侧山水后向南至桃子坝东面排入XG1该沟名为“匡家沟”,天然形成的河沟,位于项目区东北部,呈东北-西南走向,项目区内长度大约为686m,平均宽度大约6.3m,平均深度大约1.2m,部分河段宽度为7.5m,深度为1.8m,该河沟常年有水,枯水期流量约0.05m³/s,主要分布于山谷,两侧山水均汇入该沟,目前运行良好,是项目区曾家坝等地的主要承泄区。不整修XG3项目区中并部后塝向西南至谭家祠堂东南面排入XG1该沟名为“王家沟”,天然形成的河沟,位于项目区东部,呈东北-西南走向,为祠堂组和石庙组的组界.主要分布于山谷,两侧山水均汇入该沟,项目区内长度大约为1441m,平均宽度大约10m,平均深度大约2.7m,部分河段宽度为12.5m,深度为3.2m,该河沟常年有水,枯水期流量约0.1m³/s,目前运行良好,是项目区中东部主要的主要承泄区。不整修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XG4项目区中南部殷家屋基东面向西北至石龙村村委出项目区该沟名为“菜地沟”,天然形成的河沟,位于项目区中南部,呈东南-西北走向,项目区内长度大约为1199m,平均宽度大约12m,平均深度大约2.8m,部分河段宽度为15m,深度为3.5m,主要分布于山谷,该河沟常年有水,枯水期流量约0.2m³/s,主要承接两侧山地坡面来水,目前运行良好,是项目区中南部的主要承泄区。不整修为石家乡饮用水XG5项目区中南部殷家屋基东面向西北至石龙村村委出项目区该沟为天然形成的河沟,位于项目区中南部,呈东南-西北走向,项目区内长度大约为797m,平均宽度大约2.7m,平均深度大约1.5m,主要分布于地势较低处,汇水面积较大,主要承接两侧山地坡面来水,目前运行良好,是项目区中南部的主要承泄区。不整修XG6项目区西北部小坝子向西至高岩走出项目区该沟为天然形成的河沟,位于项目区西北部,呈东北-西南走向,项目区内长度大约为1305m,平均宽度大约7m,平均深度大约2.4m,部分河段宽度为10m,深度为3.4m,主要分布于地势较低处,汇水面积较大,主要承接两侧山地坡面来水,目前运行良好,是项目区西北部的主要承泄区。由于天然气管道建设途经屯丘组,屯丘组部分河道已经修筑河堤PSG1项目区东南部崔家湾南部田间道路边沟来水排入XG1该沟为天然形成的土沟,位于项目区东南部,呈北-南走向,项目区内长度大约为119m,平均宽度大约1.5m,平均深度大约1.5m,土质结构,由于多年超负荷使用,现已出现垮塌现象,时逢雨季,淹漫两侧水田,需整修,是项目区重要的排水设施。整修排水沟Ⅲ-11PSG2项目区东南部豆地湾北面拦截大量坡面来水后排入XG1该沟为天然形成的土沟,位于项目区东南部,呈西南-东北走向,项目区内长度大约为127m,平均宽度大约0.5m,平均深度大约0.6m,土质结构,由于多年超负荷使用,现已出现垮塌现象,时逢雨季,淹漫两侧水田,需整修,是项目区重要的排水设施。整修排水沟Ⅰ-19PSG3项目区中北部老过塝北面院子承接大片旱地坡面来水和田间道路边沟来水后排入至南部XG1该沟为天然形成的土沟,位于项目区中北部,呈北-南走向,项目区内长度大约为185m,平均宽度大约0.5m,平均深度大约0.6m,土质结构,由于多年超负荷使用,现已出现垮塌现象,时逢雨季,淹漫两侧水田,需整修,是项目区重要的排水设施。整修排水沟Ⅰ-18PSG4项目区中北部宋家院子南面承接大片旱地坡面来水和田间道路边沟来水后排入至南部XG1该沟为天然形成的土沟,位于项目区中北部,呈北-南走向,项目区内长度大约为121m,平均宽度大约0.5m,平均深度大约0.6m,土质结构,由于多年超负荷使用,现已出现垮塌现象,时逢雨季,淹漫两侧水田,需整修,是项目区重要的排水设施。整修排水沟Ⅰ-17PSG5项目区中东部马家湾西面,承接大片林地坡面来水后排入XG1该沟为天然形成的土沟,位于项目区中北部,呈北-南走向,项目区内长度大约为104m,平均宽度大约0.5m,平均深度大约0.6m,目前运行良好,是项目区重要的排水设施。不整修PSG6项目区中南部荒山南面拦截大片坡面来水后排入区内天然沟渠该沟为天然形成的土沟,位于项目区中北部,呈东北-西南走向,项目区内长度大约为859m,平均宽度大约0.5m,平均深度大约0.6m,呈两条支流,一条于荒山东南面汇集山水,一条于荒山西侧拦截山水,两条支流于杠炭窑东面排入区内天然沟渠,目前运行良好,是项目区重要的排水设施。不整修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PSG7项目区中南部陶家沟北面,拦截坡面来水后排入区内天然溪沟该沟为天然形成的土沟,位于项目区中南部,呈北-南走向,项目区内长度大约为238m,平均宽度大约0.5m,平均深度大约0.6m,土质结构,由于多年超负荷使用,现已出现垮塌现象,时逢雨季,淹漫两侧耕地,需整修,是项目区重要的排水设施。整修排水沟Ⅰ-16PSG8项目区中南部何家院子南面,承接坡面来水后排入PSG9该沟为天然形成的土沟,位于项目区中南部,呈东南-西北走向,项目区内长度大约为190m,平均宽度大约0.5m,平均深度大约0.6m,土质结构,由于多年超负荷使用,现已出现垮塌现象,时逢雨季,淹漫两侧水田,需整修,是项目区重要的排水设施。整修排水沟Ⅰ-15PSG9项目区中南部堰塘湾南面,拦截大片林地坡面来水,承接PSG10、PSG11、PSG8的来水后排入区内天然溪沟该沟为天然形成的土沟,位于项目区中南部,呈东北-西南走向,项目区内长度大约为654m,平均宽度大约0.5m,平均深度大约0.6m,目前运行良好,是项目区重要的排水设施。不整修PSG10项目区中南部学堂南面,承接田间道路边沟来水后排入PSG9该沟为天然形成的土沟,位于项目区中南部,呈东-西走向,项目区内长度大约为485m,平均宽度大约1.0m,平均深度大约1.0m,由于多年超负荷使用,现已出现垮塌现象,时逢雨季,淹漫两侧水田,需整修,是项目区重要的排水设施。整修排水沟Ⅲ-10PSG11项目区中南部安家坪西侧,承接坡面来水,后排入PSG9该沟为天然形成的土沟,位于项目区中南部,呈东北-西南走向,项目区内长度大约为229m,平均宽度大约0.5m,平均深度大约0.6m,土质结构,由于多年超负荷使用,现已出现垮塌现象,时逢雨季,淹漫两侧水田,需整修,是项目区重要的排水设施。整修排水沟Ⅰ-14PSG12项目区中西部前头岩上北面,拦截该沟背面林地坡面来水,排入PSG13该沟为天然形成的土沟,位于项目区中西部,呈南-北走向,项目区内长度大约为369m,平均宽度大约0.5m,平均深度大约0.6m,土质结构,由于多年超负荷使用,现已出现垮塌现象,时逢雨季,淹漫地势下方的水田,需整修,是项目区重要的排水设施。整修排水沟Ⅰ-12PSG13项目区中西部天星桥北面,承接PSG14来水和拦截大片林地坡面来水后排入区外天然沟渠该沟为天然形成的土沟,位于项目区中西部,呈西南-东北走向,项目区内长度大约为821m,平均宽度大约1.0m,平均深度大约1.0m,土质结构,由于多年超负荷使用,现已出现垮塌现象,时逢雨季,淹漫地势下方水田,需整修,是项目区重要的排水设施。整修排水沟Ⅲ-6PSG14项目区中西部潘家院子北面,为山坪塘主要泄洪沟,排入PSG13该沟为天然形成的土沟,位于项目区中北部,呈西南-东北走向,项目区内长度大约为145m,平均宽度大约0.5,平均深度大约0.6m,土质结构,需整修,是项目区重要的排水设施。整修排水沟Ⅰ-11PSG15项目区西南部大坝头南面,拦截大片山水后途径大片水田地势低洼处,排入区外天然沟渠该沟为天然形成的土沟,位于项目区西南部,呈东北-西南走向,项目区内长度大约为853m,该排水沟上游平均宽度大约0.5,平均深度大约0.6m,下游平均宽度大约1.0,平均深度大约1.0m,排水沟末端平均宽度大约1.5,平均深度大约1.5m,土质结构,由于多年超负荷使用,现已出现垮塌现象,时逢雨季,淹漫两侧水田,需整修,是项目区重要的排水设施。整修排水沟Ⅴ-3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PSG16项目区西南部瓦屋湾南面,拦截大片林地坡面来水后排入PSG17该沟为天然形成的土沟,位于项目区中北部,呈东北-西南走向,项目区内长度大约为564m,平均宽度大约0.5m,平均深度大约0.6m,部分坡度较陡,土质结构,时逢雨季,淹漫地势下方的水田,需整修,是项目区重要的排水设施。整修排水沟Ⅰ-10PSG17项目区西南部瓦屋湾北面,拦截大量坡面水后排入区外青面天然沟渠该沟名为“王山沟”天然形成的土沟,位于项目区中北部,呈北-南走向,项目区内长度大约为714m,排水沟上游平均宽度大约0.5,平均深度大约0.6m,下游平均宽度大约1.0,平均深度大约1.0m,末端平均宽度大约1.5,平均深度大约1.5m,土质结构,由于多年超负荷使用,现已出现垮塌现象,时逢雨季,淹漫两侧水田,需整修,是项目区重要的排水设施。整修排水沟Ⅴ-2PSG18项目区西南部老院子东南面拦截坡面来水后排入PSG17该沟名为天然形成的土沟,位于项目区西南部,呈东南-西北走向,项目区内长度大约为279m,平均宽度大约0.5m,平均深度大约0.6m,土质结构,由于多年超负荷使用,现已出现垮塌现象,时逢雨季,淹漫两侧水田,需整修,是项目区重要的排水设施。整修排水沟Ⅰ-6PSG19项目区西部长冲坝北面山坪塘泄洪来水和拦截林地坡面来水,排入PSG17该沟为天然形成的土沟,位于项目区西部,呈北-南走向,项目区内长度大约为484m,平均宽度大约1.0,平均深度大约1.0m,由于多年超负荷使用,现已出现垮塌现象,时逢雨季,淹漫地势下方水田,需整修,是项目区重要的排水设施。整修排水沟Ⅲ-3PSG20项目区西部宋家湾西侧,拦截坡面来水和承接田间道路边沟来水后排入宋家沟水库该沟为天然形成的土沟,位于项目区西部,呈南-北走向,项目区内长度大约为324m,平均宽度大约1.0,平均深度大约1.0m,由于多年超负荷使用,现已出现垮塌现象,时逢雨季,淹漫地势下方的水田,需整修,是项目区重要的排水设施。整修排水沟Ⅲ-5PSG21项目区西北部凤凰寺小学北侧,承接田间道路边沟来水后,途径大片较陡地区后排入XG6该沟为天然形成的土沟,位于项目区西部,呈东南-西北走向,项目区内长度大约为411m,平均宽度大约1.0,平均深度大约1.0m,由于多年超负荷使用,现已出现垮塌现象,时逢雨季,淹漫地势下方的水田,需整修,是项目区重要的排水设施。整修排水沟Ⅲ-1PSG22项目区西北部凤凰寺小学东北面,山坪塘来水,途径一片水田后排入XG6该沟为天然形成的土沟,位于项目区西北部,呈东南-西北走向,项目区内长度大约为1061m,平均宽度大约1.0,平均深度大约1.0m,目前使用良好,是项目区重要的排水设施。不整修PSG23项目区西北部羊棋湾东南面,拦截大片坡面来水后排入区外天然沟渠该沟为天然形成的土沟,位于项目区西北部,呈西南-东北走向,项目区内长度大约为338m,平均宽度大约1.0,平均深度大约1.0m,目前使用良好,是项目区重要的排水设施。不整修PSG24项目区西北部上阳坝南面,拦截坡面来水后排入区内XG6该沟为天然形成的土沟,位于项目区西北部,呈东-西走向,项目区内长度大约为410m,平均宽度大约0.5,平均深度大约0.6m,目前使用良好,是项目区重要的排水设施。不整修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PSG25项目区西北部长冲坝西北面,主要承接屯丘祠堂、路口田、长冲坝三面坡面来水,排入区外天然沟渠该沟为天然形成的土沟,位于项目区西北部,呈东南-西北走向,项目区内长度大约为715m,排水沟上游由于汇水面积较小平均宽度大约0.5,平均深度大约0.6m,排水沟下游由于汇水面积较大平均宽度大约1.0,平均深度大约1.0m,末端平均宽度大约1.5,平均深度大约1.5m,土质结构,由于多年超负荷使用,现已出现垮塌现象,时逢雨季,淹漫两侧水田,需整修,是项目区重要的排水设施。整修排水沟Ⅴ-1PSG26项目区西部羊儿坝东面,拦截坡面水后排入区外天然沟渠该沟为天然形成的土沟,位于项目区西北部,呈东南-西北走向,项目区内长度大约为509m,平均宽度大约0.5m,平均深度大约0.6m,由于多年超负荷使用,现已出现垮塌现象,时逢雨季,淹漫两侧水田,需整修,是项目区重要的排水设施。整修排水沟Ⅰ-2PSG27项目区西部羊儿坝西面,拦截坡面水后排入区外天然沟渠该沟为天然形成的土沟,位于项目区西北部,呈南-北走向,项目区内长度大约为333m,平均宽度大约0.5m,平均深度大约0.6m,由于多年超负荷使用,现已出现垮塌现象,时逢雨季,淹漫两侧水田,需整修,是项目区重要的排水设施。整修排水沟Ⅰ-1PSG28项目区西部蒲草冲南面,拦截坡面来水后排入区外天然沟渠该沟为天然形成的土沟,位于项目区西部,呈东-西走向,项目区内长度大约为424m,平均宽度大约0.5m,平均深度大约0.6m,由于多年超负荷使用,现已出现垮塌现象,时逢雨季,淹漫两侧水田,需整修,是项目区重要的排水设施。整修排水沟Ⅰ-42)灌溉设施由于项目区良好的地理条件和水资源环境,位于山湾、山谷、河坝的水田均不存在大面积缺水,整个项目区仅有6口山坪塘;位于山冲的水田需要从山沟引水进行灌溉。主要灌溉水源:菜地沟,该沟常年有水,汇水面积主要位于黄水居委会和黄水镇黄水村,面积约1991公顷,黄水年平均径流深度约950mm,年总水量约1892万立方米,菜地沟正常流量为0.60m³/s,枯水期流量为0.2m³/s;宋家沟水库,水库形似“Y”字型;洪水位25米时,相应水面面积3.32hm²、库容134万立方米;正常蓄水位15米,相应水面面积2.6hm²、库容54万立方米,死水位12米,水面面积2.1hm²,库容38万立方米,自建库以来—直未蓄至正常水位;水库主要由附近山谷冲沟和溪沟供给。宋家沟水库位于项目区西北部。凤凰寺山坪塘,山坪塘面积0.69hm²,塘坎高度4.5米,塘容积3.11万立方米;正常蓄水1.9米,相应山坪塘面积0.57hm²,塘容积1.08万立方米;中山水库,洪水位30米时,相应水面面积7.2hm²、库容234万立方米,正常蓄水位20米,相应水面面积6.2hm²、库容124万立方米,死水位15米,水面面积2.2hm²,库容78万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立方米,自建库以来—直未蓄至正常水位;水库主要由附近山谷冲沟和溪沟供给。东部片:石龙村缺水位置主要位于长坪组荒山、新店子、学堂山冲,缺水面积达17.36hm2,该区域主要依靠菜地沟作为水源。一条从东南部靠灌溉渠从新店子进入,对新店子、荒山区域进行灌溉;一条从殷家屋基进入,于废窑处开始进行分支,分支后一条用作场镇引水(现以改用管道从菜地沟取水),另一条用作学堂区域的灌溉。青龙组、祠堂组、石庙组、酉阳组湾浅,坡面水大,故依靠坡面水则可解决灌溉需求,不需截水进行灌溉。西部片:西部片凤凰村主要缺水区域位于岭上、凤凰寺小学西北部、蒲草冲东北部区域。以前区域缺水均是由于坡面汇水面积少,而水田面积大,汇水面积不能满足水田种植需求。岭上主要依靠宋家沟水库进行灌溉,灌溉起点主要从上阳坝东北部泄洪道开始取水;凤凰寺小学西北部区域和蒲草冲东北部区域主要依靠凤凰寺山坪塘进行灌溉,从路口田南部田间道经过进行灌溉。项目区具体灌溉设施见下表:表3.1.2-2项目区主要灌溉渠统计表序号起止点特性备注GG1项目区中东部殷家屋南面,菜地沟截水后,途径大片林地后灌溉大片水田该沟为天然形成的土渠,位于项目区中北部,呈北-南走向,项目区内长度大约为1374m,平均宽度大约0.3m,平均深度大约0.4m,土质结构,需整修,主要灌溉学堂区域,是项目区重要的灌溉设施。整修灌溉渠-3GG2项目区中东部新店子东南面,中山水库来水,向西北灌溉大片耕地该沟为天然形成的土渠,位于项目区中东部,呈东南-西北走向,项目区内长度大约为760m,平均宽度大约0.3m,平均深度大约0.4m,土质结构,需整修,主要灌溉新店子、荒山区域,是项目区重要的灌溉设施。整修灌溉渠-4GG3项目区西部长冲坝西面,凤凰寺山坪塘来水,向西北和西南呈两条支流,灌溉大片耕地该沟为天然形成的土渠,位于项目区西部,呈东-西走向,项目区内长度大约为1151m,平均宽度大约0.3m,平均深度大约0.4m,土质结构,需整修,主要灌溉凤凰寺小学西北部、蒲草冲东北部区域,是项目区重要的灌溉设施。整修灌溉渠-2GG4项目区西北部羊棋湾南面,山坪塘引水,向西北灌溉大片耕地该沟为天然形成的土渠,位于项目区西北部,呈东南-西北走向,项目区内长度大约为578m,平均宽度大约0.3m,平均深度大约0.4m,土质结构,需整修,是项目区重要的灌溉设施。整修灌溉渠-13)蓄水设施项目区内现有坑塘32口其中山坪塘6口、鱼池藕池26口,蓄水池3口,对项目区内旱地的灌溉起到重要作用,但其中有2口山坪塘已年久失修,淤积严重并伴有内坎被冲刷严重的现象,淤积平均深度超过0.7m,蓄水能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力较低。需要进行整修,提高蓄水能力。项目区西北部凤凰寺南面凤凰寺山坪塘,塘现有正常蓄水能力1.08万m3,对凤凰组和屯丘组的灌溉起到重要作用,但目前出现淤积渗漏的现象,在干旱时凤凰寺小学西北部等区域水田用水无法得到保证,通过对该塘进行整修,并从塘引水新修一条灌溉渠已保证下方水田的灌溉。项目区西北部大丘背面山坪塘,塘现有蓄水能力0.12万m3,对屯丘组的灌溉起到重要作用,但目前出现淤积渗漏的现象,在干旱时羊棋湾等区域水田用水无法得到保证,通过对该塘进行整修,并从塘引水新修一条灌溉渠已保证下方水田的灌溉。详见表3.1.2-3:表3..1.2-3项目区主要山坪塘、鱼池、水池情况统计表单位:见表名称位置水面面积(m2)平均蓄水深度(m)现有蓄水能力(m3)使用情况备注塘1项目区东部匡家沟西面133.342.1280使用良好不维修塘2项目区中北部石龙村村委东面333.351.5500使用良好不维修塘3项目区西北部鹤鸟山西北面400.021.8720使用良好不维修塘4项目区西北部大丘背面2266.782.55666.95塘坎垮塌淤积严重维修,规划编号山坪塘2塘5项目区西北部凤凰寺南面7200.365.640322.016塘坎垮塌淤积严重维修,规划编号山坪塘1塘6项目区中南部荒山北面1000.052.32300使用良好不维修鱼池1项目区东南部桃子坝西北面133.341.6213使用良好不维修鱼池2项目区中东部王家沟西侧200.012400使用良好不维修鱼池3项目区中北部白果坝400.022.3920使用良好不维修鱼池4项目区中部瓦厂南面66.671.7113使用良好不维修鱼池5项目区中北部卢家院子西面266.681.4373不维修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使用良好鱼池6项目区中北部卢家院子西北面133.342.5333使用良好不维修鱼池7项目区中北部石家乡卫生院西面200.011.4280使用良好不维修鱼池8项目区中西部堰塘湾西北面266.681.6427使用良好不维修鱼池9项目区中南部根子坪东侧266.682.8747使用良好不维修鱼池10项目区中南部根子坪东侧600.032.41440使用良好不维修鱼池11项目区西南部木瓜湾西面200.011.9380使用良好不维修鱼池12项目区中西部宋家湾西南侧TJD5与TJD4交汇处66.672.2147使用良好不维修鱼池13项目区西北部潘家院子西北面133.342.4320使用良好不维修鱼池14项目区西北面潘家院子西北侧400.022.51000使用良好不维修鱼池15项目区西北面潘家院子西北侧266.682.4640使用良好不维修鱼池16项目区西南部碾堰湾北面1466.742.53667使用良好不维修鱼池17项目区西南部前头岩上西侧466.691.8840使用良好不维修鱼池18项目区西南部石家田西侧266.682.1560使用良好不维修鱼池19项目区中西部蒲草冲东面133.342.3307使用良好不维修鱼池20项目区中西部长冲坝西南面266.682.5667使用良好不维修鱼池21项目区西北部王山沟北面600.032.21320使用良好不维修鱼池22项目区西北部屯丘祠堂东面800.042.41920使用良好不维修鱼池23项目区西北部路口田东面200.012.2440使用良好不维修鱼池24项目区中南部何家院子东南面66.672.1140使用良好不维修藕池25项目区中东部谭家祠堂东北面200.011.6320使用良好不维修藕池26项目区中北部宋家院子西南面533.362.31227使用良好不维修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水池27项目区东南部楼子坪西北面1000.051.51500使用良好不维修水池28项目区东南部楼子坪西北面133.341.7227使用良好不维修水池29项目区东南部匡家沟西面200.010.9180使用良好不维修合计21267.73项目区2口坑塘需整修,现塘坎均为泥土,由于多年使用而不维护,均已有部分损坏,出现严重的漏水现象,蓄水能力下降,需要整修以恢复其蓄水能力和灌溉效率。3.1.3电力设施石龙村、凤凰村2000年通过农网改造,电网建设基本完成,电力骨干基础设施已初具规模,实现了全村户户通电,现有供电设备变压器6台255KVA,10KV线路1.8KM,0.4KV线路4.28KM,照明及进户线48.85KM。月供电量约7000KWH。初步实现了农用电网安全管理和城乡同网同价。2005年因石龙村电压严重不足,增设一台变压器,适应了农村生产、生活的需要。项目区内没有大功率的耗电设备,能够保证项目实施的用电需求。3.1.4生态环境保护设施项目区内生态防护设施薄弱,生态环境保护设施少,由于传统的顺坡耕作方式和紊乱的排水系统,导致项目区内存在水力和重力侵蚀。3.1.5农田保护设施项目区现有林地316.70hm2,多分布在溪沟两侧或坡度较大的山坡上,有力的防止了水土流失,但大部分旱地多为坡式耕地,仍有水土流失情况存在。3.2居民住房状况农村居民点既是社员生活中心,又是生产中心,也是管理中心。根据现状调查,凤凰村和石龙村现有人口1942人,居民点总占地36.26hm2,人均用地面积为186.71m2。村落居民呈零星分散状,基本覆盖整个村,20户以上的村落7个,主要分布在村域西部屯丘组的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屯丘、凤凰组的屯丘祠堂、杉树坪组的老院子、长坪组的何家院子、青龙组的卢家院子、祠堂组的谭家祠堂和石家乡场镇。其余多分散居住,改建楼房多靠主要田间道两旁。3.3水土资源平衡分析3.3.1供水量分析3.3.1.1全年设施可供水量分析菜地沟供水量:据主要灌溉水源分析,菜地沟年总水量约1892万立方米,可利用水量按0.1取值,则菜地沟每年可供水量为189.2万立方米。宋家沟水库供水量:据主要灌溉水源分析宋家沟水库正常蓄水54万立方米,可利用水按正常蓄水位进行供水,则宋家沟水库可供水量为54万立方米。山坪塘供水量:项目区内山坪塘有6口,现状山坪塘有效蓄水深度为1.5m~4.5m,面积合计1.133hm²,按平均深度2m计,可利用水量1.133hm²×10000×2m=2.26万m³。因此项目区设施全年可供水量为2.26+54+189.2=245.46万m³。3.3.1.2时段可供水量分析项目区内山坪塘有6口,现状山坪塘有效蓄水深度为1.5m~4.5m,面积合计1.133hm²,按平均深度2m计,可利用水量1.133hm²×10000×2m=2.26万m³。项目区山坪塘的可利用供水量2.26万m³。由于山坪塘也存在渠道渗漏蒸发的损耗,损耗按12%计,项目区山坪塘的供水量=2.26×(1-12%)≈1.99万m³。宋家沟水库供水量:项目区西部屯丘组主要依靠宋家沟水库进行供水,宋家沟水库正常水位可供水54万立方米,由于渠道长,蒸发、渗漏量大,损耗按24%计。因此宋家沟水库时段可供水量为54×0.76=41.04万m³。因此项目区时段可供水量为1.99+2.26+41.04=45.29万m³。3.3.2需水量预测3.3.2.1灌溉制度设计由于项目区是**县基本农田保护坡改梯区,开发整理后种植制度没有发生变化,耕地主要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红薯为主,形成规模产业经济,分析中以几种有代表性的作物计算需水量。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设计区内水田每年种植一季水稻;旱地实行小麦与玉米、红薯轮种,玉米与红薯套种。3.3.2.2规划种植结构为实现项目区粮食作物的高产稳产,提高粮食作物品质,项目区水田在不种植水稻期间,采取闲土养肥的种植制度,以保持土地的持续高产能力,保证粮食作物生产的持续发展。项目区经整理开发后,旱地面积为211.42hm²,水田面积为249.22hm²。3.3.2.3抗旱天数设计标准根据国土资源部颁布的《土地开发整理标准》和项目区种植制度,项目区灌溉工程可按抗旱天数进行设计,为确保播种季节用水和预防干旱,农业保障供水的目标是在水资源总量基本充足的基础上解决水资源季节性供应不足,重点解决项目区干旱季节缺水期间的灌溉问题。设计抗旱天数为30天。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1999)和《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01-2000),结合当地水文气象、水土资源、作物组成、灌溉区规模、灌水方法及经济效益等因素,确定项目区作物灌溉保证率为75%,全部采用明渠自流灌溉。本方案拟设计抗旱天数为30天来进行水资源平衡分析,30天抗旱按6月15至7月15计。(1)确定项目区灌溉面积项目区整理开发后,旱地面积为211.42hm²,水田面积为249.22hm²。(2)作物需水量预测在水资源平衡分析中,主要是针对干旱季节作物需水。根据《**市农业用水定额》:在水资源平衡分析中,主要是针对干旱季节作物需水。根据《**市农业用水定额》:“三峡库区通常一季小春作物,如小麦需水量约为70m3/亩,红薯需水量约为75m3/亩”,“旱地作为需水量比水田作物少,如一季玉米需水量约为60m3/亩。表3.3.2.3作物灌溉定额表(P=75%)作物名称生育阶段灌水次序(次)起止时间灌水定额(m3/hm2)灌溉定额(m3/hm2)水稻泡田14月上旬~5月中旬16804275返青、分蘖25月中旬~5月下旬275分蘖(盛期)35月下旬~6月上旬550拔节46月上旬~6月中旬280孕穗56月中旬~7月中旬375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抽穗67月中旬~8月中旬835乳熟、黄熟78月中旬~8月下旬280玉米拔节15月中旬~5月下旬570900抽穗灌浆27月中旬~8月中旬330红薯15月下旬~9月上旬800800小麦出苗111月上旬~12月上旬3001050拔节23月下旬~4月中旬450抽穗14月中旬~4月下旬300根据作物补水量及灌溉水利用系数,计算作物需水量。采用明渠自流灌溉,田间水利用系数为0.85,旱地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85;渠系水利用系数为0.9,水田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85×0.9=0.765抗旱时段内(6月15日-7月15日),水稻处于孕穗期,灌水定额按375m3/hm2计算,玉米刚刚进入抽穗灌浆期,按灌水定额的50%计165m3/hm2,项目区内农业生产需水量用下列公式计算:W需=M毛×A式中:W需—农业生产总需水量,m3;M毛—综合毛灌溉定额,m3/hm2;A—灌溉面积,hm2。毛灌溉定额按下式确定:M毛=M净/η式中:M净—作物净灌溉定额,m3/亩;η—灌溉水利用系数,取0.85(水田取0.765)。全年需水量分析:旱地需水量为:211.42×(900/2+800/2+1050)÷0.85=47.26万m³水田需水量为:249.22×4275÷0.765=139.27万m³因此项目区全年需水量为47.26+139.27=186.53万m³。抗旱时段需水量分析:旱地需水量为:211.42×165÷0.85=4.10万m³水田需水量为:249.2×375÷0.765=12.22万m³因此项目区抗旱30天内作物需水量为4.10+12.22=16.32万m³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3.3.3水土资源供需平衡分析通过水量供需平衡计算,项目区作物全年需水量约为186.53万m³,全年设施可供水量约为245.46万m³,设施供水量足以保障项目区作物正常需水;在设计抗旱天数为30日的条件下,项目区农作物时段需水总量为16.32万m3。经综合平衡分析,项目实施后时段设施可供水量不小于45.29万m3。抗旱时段供水量大于需水量,可以保证项目区的灌溉要求。3.3.4区域缺水分析虽然项目区供水量充足,但个别地区仍存在水源时空分布不均情况,局部旱地渠道难以到达,其中项目区西部洋芋梁旱地、大坪梁旱地,岭上、上阳坝等处均存在旱季缺水现象,需要修建蓄水池解决局部旱地灌溉。东部:区内水田灌溉水源有保障,对存在干旱的洋芋梁坡地、杨和冲坡地、新屋坡地、大坪梁坡地进行区域缺水分析,经实地调查,洋芋梁坡地、杨和冲坡地缺水面积0.26公顷,新屋坡地缺水面积0.12公顷,大坪梁坡地缺水面积0.13公顷。由需水量公式需水量=缺水面积×330÷0.85可知,洋芋梁、杨和冲坡地缺水量为100.94m3。新屋坡地缺水46.59m3,大坪梁坡地缺水50.47m3。西部:区内水田灌溉水源有保障,对存在干旱的岭上坡地、上阳坝坡地区域缺水分析,经实地调查,岭上坡地缺水面积0.125公顷,上阳坝坡地缺水面积0.114公顷。由需水量公式需水量=缺水面积×330÷0.85可知,岭上坡地缺水量为48.53m3。上阳坝坡地缺水44.26m3。项目区区域缺水量情况及工程措施如下表:表3.5.3区域缺水情况及工程措施表单位:见表方位区域缺水位置缺水面积(hm2)缺水量(m3)工程措施项目区东部石龙村青龙组洋芋梁坡地、杨和冲坡地0.26100.94修建50方蓄水池2口石龙村石庙组新屋坡地0.1246.59修建50方蓄水池1口石龙村青龙组大坪梁坡地0.1350.47修建50方蓄水池1口项目区西部凤凰村屯丘组岭上坡地0.12548.53修建50方蓄水池1口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凤凰村屯丘组上阳坝坡地0.11444.26修建50方蓄水池1口3.4新增耕地来源分析项目区整理面积为532.45hm2,新增耕地主要来自于田坎(83.24hm2,占建设规模的15.60%)、其他草地(0.97hm2,占建设规模的0.18%)。1)水田整理根据**土家族自治县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提供的台帐,目前项目区灌溉水田区现有田坎面积46.08hm²,水田净耕地面积228.71hm²。对同台水田田坎进行归并,削薄大于1m的水田田坎,废弃小路拓宽为水田,可以增加新增耕地23.95hm²。a)对项目区零星分布的水田进行小改大处理,将位于同一台面的相邻水田进行归并,减小水田田坎占地,进行同台地归并的相邻田面相对高差必须一致。归并后去掉的田坎用于填补水田中低洼的地段。b)对全部水田田坎进行田坎整形,项目区内水田田坎超宽,多数田坎宽度大于1m,经实地考察,充分征求当地农民意见和国土部门等相关单位的建议,拟将项目区水田田坎进行整形,将宽度大于1.0m的水田田坎削薄为0.4m,减小田坎占地。c)10°~25°水田间部分废弃的小路(大于1.0m,按田坎计)现已杂草丛生,可以扩宽水田范围,将这些小路改造为同台地水田。2)旱地整理旱地区现有田坎37.16hm²,旱地面积195.95hm²,对旱地进行坡改梯处理,使耕地的作业地块在布局上和形态上构筑一个排列有序,规范一致的新型格局,可有效减少田坎和闲地的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耕地面积。使耕地的作业地块在布局上和形态上构筑一个排列有序,规范一致的新型格局,可有效减少田坎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耕地面积。3)其他草地开发对项目区其他草地全部进行开发,通过爆破松土加深松土层,通过配套坡改梯工程和农田水利工程改善现有其他草地条件。其他草地开发后的旱地内利用原有土坎,减少田坎占地面积,提高耕地利用率,增加部分耕地。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3.5土地利用限制性因素1、局部干旱。干旱灾害主要是6月~7月的伏旱。其发生频率分别为40%,伏旱一般20~30天。伏旱高温会影响中稻、玉米的抽穗灌浆从而导致其减产,同时还会危害玉米、蔬菜等作物的生育成长。改善措施:对项目区内的蓄水设施进行整修和加固,保证干旱时有水可灌,同时新修部分灌溉设施和整修原有渠堰,减少灌溉过程中水分的损失。2、暴雨。暴雨主要在春末夏初出现,项目区的暴雨灾害特点是降雨强度较大,造成地表径流大,冲刷坡地土壤较严重,导致水土流失,使中上部土层变薄,肥力下降。在地势低洼的地方易造成积水,甚至淹没田地,暴雨产生的洪涝会导致水稻减产一半以上。改善措施:整修项目区现有的排水设施,主要是对周边水田造成一定危害的天然冲沟,并新建一部分排水沟,使项目区的排涝标准达到十年一遇一小时最大暴雨一天排出。3、水土流失。项目区水土流失主要由于旱地多为台面坡度较大的台地,降雨容易形成坡面径流冲刷土地,造成水土流失,导致土壤保水保土能力低,土层易变薄。同时由于水土流失导致溪流、坑塘等泥沙淤积,也降低了水利工程本该发挥的效用。改善措施:旱地实行坡改梯,防止坡地水土流失。4、田间道路不完善。项目区道路等级低,部分区域田间道多为泥土路面,交通运输较困难,大部分区域农业生产完全靠肩挑背扛,劳动强度大,阻碍了现代农业发展。改善措施:对项目区所有道路进行统一规划,新建部分田间道以连接原有断头路和整修部分主要的田间道路。田间道路面宽为3m,采用碎石路面,生产路以现代农业为基础,全面推进机械化作业,宽度设计为0.8m、1.2m和1.5m宽,采用混凝土路面。5、田块零乱、面积狭小。受地形等自然条件和户均耕地面积较小限制,项目区地块零乱,耕地面积小,田坎占地多,耕地系数低,既造成了土地资源浪费,又不利于农民耕作。改善措施:对平坝区田块,打破现有田埂和权属界限,进行田块合并。6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土地权属影响。项目区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自行安排各项生产活动,虽然充分调动了承包者的积极性,提高了劳动效率,但土地无法集中,无法大规模经营,公共水利设施无人管理,退化老化严重。近年来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由于面积狭小,田块分散,他们自己承包的田块也很难租赁给种植大户。现有的产权关系实际是一种土地分散的小农经济,不利于管理和经营,无法适应项目区将来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改善措施:对项目区权属进行调整,有利于土地集中,有利于大户承包,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生产。3.6公众参与分析整个项目的初步设计始终遵循公众广泛参与的原则。为确定开发整理类型和范围,曾广泛征求专家和相关部门的意见,根据**县社会经济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确保政策和决策的科学性。在广泛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下,根据群众的经验积累和生产生活实际以及市场走向,选择合适的项目区。经与农业、水利和林业等相关单位进行协商,使相关控制性土地利用方式相互衔接或协调,保障项目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深入宣传土地整理政策,增进群众对土地整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动员、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土地整理,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创新能力,创建土地整理公众参与的形式,奠定土地整理工作得以顺利落实的群众基础。本项目工程内容主要包括: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道路工程。通过项目实施,该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将得到明显改善,交通得到发展,作物产量明显提高,当地农民直接受益。因此,该项目的实施当地农民都非常欢迎,并得到各方面的大力支持。4工程规划4.1工程规划目标针对项目区现状及特点,本次规划目标为:1、提高耕地质量。通过对耕地进行坡改梯、配套水利交通设施,提高耕地保土、保水、保肥能力,减少水土流失对耕地的破坏,建设高产农田。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新农村生产发展。改造道路设施、完善排灌体系、美化生态环境,实现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利用,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使农业生产快速稳健向机械化方向发展。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3、防治水土流失,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通过坡改梯等工程减少径流量,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4.2工程规划标准总体标准:本项目为基本农田保护项目,为中山地貌。查得《基本农田设计规范》只适合于低山丘陵地貌,所以本项目参照《基本农田设计规范》执行。同时满足《土地开发整理标准》和《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4.2.1土地平整工程标准基本农田保护区中梯田集中连片不小于10hm²,耕作层厚度不小于15cm。基本排除(旱、涝、浅、冷、烂、瘦、酸、锈、污等)障碍。耕作层有机质不小于20g/kg、碱解氮不小于80mg/kg、有效磷不小于8mg/kg、速效钾不小于80mg/kg、酸碱度在5.5-7.5之间。按照《土地开发整理标准》规定,针对土地的规划利用方向,依据地形以及当地领导、农民的意愿,并尊重实地情况,田块因地布置。坡改梯标准设计田面面积尽量大,保水保肥要求高。1)水田规划标准项目区内的水田经过农民多年的修整,原则上不做大规模田块调整,仅考虑对部分零星小田块进行归并;对闲地、废弃的小路加以利用;对超宽的水田田坎进行整形,以减少田坎占地,增加有效耕地面积。2)旱地规划标准旱地从增加有效耕地及有利耕作的角度出发,设计成坡式梯田。通过一定的工程技术措施解决旱地因坡度大造成的水土流失、肥力下降的问题,设计中按“等高不等宽,大弯随弯,小弯取直”的原则顺山坡沿等高线布设,地块长度、宽度因地制宜,力求改造后台位清晰,有利于耕作及水土保持。坡改梯田面宽度一般为5.5~10.8m,长度一般为30~150m。坡度为25°以下地段两相邻田块的田面高差应小于2.5m,修成坡式梯田。田坎设计标准按10年一遇6小时最大暴雨实时排出设计。3)其他草地规划标准其他草地开发从未来利用角度出发,设计人工翻耕与爆破松土相结合,加深松土层,改善耕作环境。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4.2.2农田水利工程标准参照《基本农田设计规范》田间水利用系数不小于0.95,渠系水利用系数不小于0.75,灌溉水利用系数不小于0.70,防洪标准10年一遇,排涝标准5年一遇;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以抗旱天数为标准设计灌溉工程时,单季水稻灌区可用30~50天,本项目综合考虑项目区水文气象,水土资源,作物组成、灌水方法等因素,设计抗旱天数为30天。4.2.3道路建设标准参照《基本农田设计规范》设计,主干道能保证大型农用机具、农用车辆通行,路面宽度为5-6米,田间道能保证农用车辆、农用机械通行,路面宽度为3-4米,生产大路能够保证微耕机通行,路面宽度为1.2-1.5米,生产路路能够保证村民耕作顺畅,路面宽度为0.8米。针对未来粮食产业的发展,为了方便农业生产与管理,有利于当地农民生产生活,按照乡村道路,整修田间道路网度9.98km/hm²。4.3工程设计依据4.3.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第二次修订);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1998]256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4、《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国务院令[1998]257号);5、《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002年);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4.3.2相关政策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6);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7);3、渝国土房管耕【2010】35号文件4、【土堪规审2009-B2-42-2号】审查意见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4.3.3相关规划1、《**市**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2010年);2、《**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3、《**市**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0-2010年);4、《**县土地利用年度计划》(2006年);5、《**市**县石家乡石龙村等(2)个村土地整理项目可研报告》(2010年);4.3.4技术标准1、《土地开发整理标准》(TD/T1011~1013—2000);2、《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SL/T4—1999);3、《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5、《灌溉排水渠道设计规范》(SDJ217-84)6、《**市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2007年6月)7、《**市农业用水定额(试行)》8、《基本农田设计规范》4.3.5基础资料1、《**土壤》;2、《**土地》(1994年);3、《**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报告》(1991年);4、《**县土地资源》(1993年);5、《石家乡乡志》;6、《石家乡农经报表》(2009年);7、项目区1:10000地形图;8、项目区1:2000实测地形图(2009年12月);9、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资料(2009年12月更新);10、项目区及周边基础设施资料;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4.4工程规划4.4.1土地利用布局根据项目现有耕地条件,同时以全国二次调查为依据,项目区新增设施占地布局为3.00hm²,其中农村道路设施占地布局为2.00hm²,坑塘水面设施占地布局为0.04hm²,沟渠占地布局为0.96hm²。同时对项目区耕地进行整理,6°~15°水田由原来系数0.8323提高到0.9123,6°~15°旱地有原来系数0.8676提高到0.9276,15°~25°旱地有原来系数0.8341提高到0.9041,对项目区中其他草地全部进行开发,开发后草地耕地系数为0.8748。4.4.2整理后土地利用布局根据**土家族自治县提供的现有土地利用情况,结合4.4.1土地利用布局,项目整理后土地利用布局如下表所示:整理前后土地利用对比表单位:hm²地类名称整理前比例地类名称整理后比例前后比较水田228.7142.88%水田249.2246.72%20.51水田田坎46.088.64%水田田坎23.954.49%-22.13旱地195.9536.73%旱地211.4239.63%15.47旱地田坎37.166.97%旱地田坎21.283.99%-15.88农村道路10.491.97%农村道路12.492.34%2.00坑塘水面1.230.23%坑塘水面1.270.24%0.04沟渠12.832.41%沟渠13.792.59%0.96其他草地0.970.18%其他草地0.000.00%-0.97建设规模533.42100.00%建设规模533.42100.00%0.004.5工程平面布局本项目是**县基本农田坡改梯区,为了提高耕地质量,完善农田水利和田间道路,有力保护基本农田为最终目的,项目区的工程布局参照工程规划标准进行。4.5.1典型示范区布局典型示范区域作为整个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的着力点,示范区的布局需要完整的体现保护基本农田的过程。典型示范区一选择位于石龙村青龙组杨和冲、洋芋梁等地。选择区域总面积为28.91hm²,选择区域中旱地未成台面积相对较大,达到6.51hm²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有相对严重的重力和水力侵蚀。所选区域内田间道由于多年超负荷使用,现已坑洼不平,时逢雨季,泥泞难行,制约当地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的发展。选择此处为示范区,并实施坡改梯、新修排水沟、生产路等工程,缓解水土流失对该区域带来的损失,增强域耕地质量,实施前后具有鲜明的对比性,突出该项目实施的意义,起到典型示范的作用。典型示范区二选择位于石龙村长坪组的何家院子、学堂等地。选择区域总面积为50.30hm²,集中连片的水田面积约为10hm²,满足基本农田建设技术指标中关于连片水田规模大于或者等于10hm²的要求(山区中)。所选区域位于乡道附近,利于基本农田保护的宣传。该区域地势东高西低,集中连片的水田位于地势较低处,易受山水冲刷,存在淹田、泡田现象,亟需布设相应的排水设施,完善和改善该区域的排水系统,实施前后具有鲜明的对比性,突出该项目实施的意义,起到典型示范的作用。典型示范区三选择位于凤凰村屯丘组岭上、屯丘等地。选着区域总面积为36.68hm²,集中连片水田面积约10.2hm²,存在重力和水力侵蚀的面积约10.89hm²。该区域距离鱼池镇约30Km的距离,同样也对周边区域保护基本农田有良好的示范作用。4.5.2土地平整工程布局按照4.2.1土地平整工程标准,本项目实施土地平整后应该使耕地集中连片,大大提高耕地质量。本次规划对项目区内部分旱地进行坡改梯,保护土壤,减少重力和水力侵蚀,为粮食的生产提供基础条件,同时在布局走向上做到田块短边接田间道,田块长边布置生产路,横纵交错,便于粮食的运输;对水田田坎和田面进行整形,从而拓宽田面,使水田集中连片。a)分区布局:为增加耕地面积,项目区土地平整总体布局如下:1、水田整理区;2、旱地坡改梯区;3、其他地开发区。一是水田整理区:水田均匀分布于项目区各处,本案设计对同台地水田进行归并,10°以上的归并零星台地、扩宽田面、田坎整形,从而使水田更为集中。水田整理区域的面积为184.16hm²,分布于项目区的各处。二是旱地坡改梯区:项目区旱地基本成台,但台面坡度较大,需要进一步降坡改为较小坡度的梯田,砌筑土坎。旱地进行坡改梯的面积为25.07hm²,其余旱地由农民自行完成翻耕。三是其他地开发区:其他草地开发分布主要集中于项目区西部,开发面积为0.97hm²,零星分布于项目区各处,坡改梯方式参照旱地进行。b)田块布设: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水田整理区:项目区北部和南部的水田田面自南向北布设,一般田面宽度在6m~23m之间,成片分布;项目区中部的水田田面宽度稍窄,田面长度多在70m以上,成带状分布,地势稍高处为旱地,地势略低处为水田。水田经过农民多年的修整,已经形成比较规范的田块,本规划原则上不做大规模田块调整。旱地坡改梯区:旱地梯田田块主要根据地形、坡度、土层厚度、种植作物种类、劳力等因素,按“等高不等宽、大弯随弯、小弯取直”的原则进行布设,沿等高线修成坡式梯田。梯田内侧有背沟,外侧有田坎,田面宽一般为4~16m,长度视地形而定,改造后要求做到台位清晰。其他草地开发区:开发后的其他草地做旱地使用,因其他草地坡地均处于6°~15°,故荒草地不进行坡改梯,依照原有地势进行布局。c)田坎布置:水田整理:对少数零星灌溉水田进行小改大归并,沿等高线方向按照大弯随弯,小弯取直的原则布设。改善零乱无序的现状。零星地块归并后,坎高一般为0.4~0.5m,最大不超过0.6m,田坎高0.3m,宽不超过0.4m。旱地整理:对旱地进行降坡,打乱原有田坎布局,依据等高线布置,田坎和背沟与等高线平行,沟带路与等高线垂直。田坎宽度控制在0.3m~0.4m,背沟宽度控制在0.3m以下。对田块中间的闲地进行整理,扩宽田面,将闲地整理为旱地。其他草地开发:其他草地的田坎布置与旱地相近,在平行于等高线的位置布设,田坎宽度控制在0.3m~0.4m,背沟宽度控制在0.4m以下。4.5.3农田水利工程布局根据项目区3.1.2中灌排设施的介绍,本次布局主要针对排水设施,其次为灌溉设施。依据4.2.2中“田间水利用系数不小于0.95,渠系水利用系数不小于0.75,灌溉水利用系数不小于0.70,防洪标准10年一遇,排涝标准5年一遇”的标准,尽量达到本次规划工程的目标,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新修和整修一部分灌溉渠、排水沟,做到灌排有序。4.5.3.1灌溉设施布局:灌溉工程主要采用明渠自流灌溉的方式,根据3.1.2中描述,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项目区良好的地理条件和水资源环境,位于山湾、山谷、河坝的水田均不存在大面积缺水,只是山冲的水田需要从山沟引水进行灌溉。完善从山沟截水的灌溉渠和山坪塘引出的灌溉渠畅通是本次灌溉渠设计的总体思路。项目区东部:该片区域主要水源为菜地沟和梓潼沟,水田缺水区域主要位于长坪组荒山、新店子、学堂山冲,整修灌溉一条从东南部靠灌溉渠从新店子进入,对新店子、荒山区域进行灌溉(现状编号GG2);一条从殷家屋基进入,于废窑处开始进行分支,一条用作场镇引水(现以改用管道从菜地沟取水),另一条用作学堂区域的灌溉(现状编号GG1)。通过对两条灌溉渠的整修可以灌溉约17.36hm3水田,基本满足东部片区缺水区域的需求。根据灌溉面积计算流量设计的断面为0.3m×0.4m。项目区西部:该片区主要的水源为凤凰寺山坪塘和宋家沟水库,根据3.1.2现状描述,凤凰村主要缺水区域位于岭上、凤凰寺小学西北部、蒲草冲东北部区域。本次布局通过对凤凰组的GG3(现状编号)和屯丘组的GG4进行整修,可以解决凤凰寺小学西北部、蒲草冲东北部区域水田的缺水。可以解决水田面积达8.98hm2,根据灌溉面积计算流量设计的断面为0.3m×0.4m。整修灌溉渠-3、4主要从菜地沟进行截水,整修灌溉渠-3有1km位于项目区外,整修灌溉渠-4有1.5km位于项目区外。以上2.5km灌溉渠没有在规划图中标注,但是均纳入布局、设计和预算。项目区灌溉设施布局情况见下表: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表4.5.3.1项目区整修灌溉渠布局情况表单位:米编号长度水源去向走向经由现状编号整修灌溉渠-1578凤凰寺山坪塘水田东南→西北项目区东南部大丘北面维修山坪塘2连接至北羊棋湾西南部灌溉大片水田GG4整修灌溉渠-21151凤凰寺山坪塘水田东北→西北项目区东北部凤凰寺西南面维修山坪塘1同时引出两条灌溉渠呈西北走向能灌溉西北部凤凰组大片水田GG3整修灌溉渠-32374菜地沟路边沟东北→西南项目区东北部殷家屋基东部原有排水沟连接至西南部杠炭窑处路边沟能灌溉下方水田GG1整修灌溉渠-42260中山水库排水沟东南→西北项目区东南部中山水库连接至西北部整修田间道-4处接原有排水沟GG2合计63634.5.3.2排水设施布局:项目区的排水主要依靠区内山涧溪沟,沟槽及冲田之间自然形成的沟渠,排水体系基本形成。现有的排水沟多为土质的自然冲沟,部分主要的排水设施由于承泄水量大,长期使用且缺乏整修,有堵塞和淤积情况,排水能力严重降低,排水设施布局主要为整修排水沟。项目区的主要骨干排水设施是XG1(现状编号),该条溪沟进入项目区为东部片汪家坝,然后沿西北方向与TJD3平行进入石家乡,沿范围线朝西南方向流进凤凰村。石龙村青龙组和长坪组主要依靠菜地沟在石家乡汇入梓潼沟;西阳组为一面坡的地形,山水全部汇入梓潼沟“锅圈河坝”段。凤凰村杉树坪组和岩上组主要依靠PSG15和PSG17朝西南方向汇入梓潼沟“锅圈河坝”;凤凰组主要依靠PSG25朝西北方向流向项目区;宋家沟水库泄洪道沿项目区范围线汇集岩上组鹤鸟山、屯丘组上阳坝、屯丘等坡面水,最后东西贯穿屯丘组依靠XG6沿西方流下高岩。在骨干排水设施的基础上,项目区还存在很多固定沟槽,将山水、田内多余的水排至骨干排水设施或直接排出项目区,这些沟槽全部为土沟。东部: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石龙村祠堂组和石庙组虽有梓潼沟东南-西北贯穿,但是坡面水大,暴雨时山水乱流,导致流下河坝的排水沟经常出现泡田淹田现象。如石庙组崔家湾,谷窄湾深,容易汇水,通过PSG1(现状编号)流入梓潼沟,但是PSG1经常出现淤积,使得两侧水田经常出现漫田、泡田现象,现计划对其进行整修,整修规格为1.0m×1.0m,使得两侧水田经常出现漫田、泡田现象;祠堂组宋家院子PSG4,通过TJD3边沟截得附近山水汇入此沟流入梓潼沟,但是PSG4经常出现淤积,使得两侧水田经常出现漫田、泡田现象现计划对其进行整修,整修规格为0.5m×0.6m,以保证山水能正常排出。长坪组XD1更是拦截了大量山水,从学堂沿西方流下,由于缺乏对排水沟及水利设施的维护,现在XD1拦截的山水多次改道,对学堂、安家坪、何家院子的基本农田造成严重的冲刷,现规划对其进行整修,整修规格为1.0m×1.0m,以保证山水不乱流,对基本农田形成有力保护。西部:经3.1.2骨干排水设施中分析,凤凰村杉树坪组、岩上组和凤凰组均存在严重的排水问题,需要进行整修。经过实地踏勘和汇水面积分析,对以上三个组的排水沟分等级进行布局,现状编号PSG15中的碾堰湾处布设0.8m×0.8m型号的排水沟,当新房子处山水与碾堰湾处山水汇合时,布设1.5m×1.5m型号的排水沟;现状编号PSG17汇集王山沟山水时采用1.0m×1.0m的规格,当王山沟山水与凤凰寺山坪塘泄洪道相汇后,规格采用1.5m×1.5m的规格;现状编号PSG25中凤凰寺山坪塘多余水流入屯丘祠堂东部田间道时,采用1.0m×1.0m型号的排水沟,当排水沟与田间道汇水相汇合时,采用1.5m×1.5m型号的排水沟。排水沟型号正确的选用对资金投入、设施占地和有效的农田保护有重要作用。区内排水沟详细情况用统计表形式逐一说明,详见表4.7.2.2-2新增、整修排水沟及沟带路布局情况表和表4.7.2.2-2新建沟带路布局情况表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表4.5.3.2-2新增、整修排水沟和沟带路布局情况表单位:米规格型号长度(m)来水沉泄区走向经由备注新修排水沟0.5×0.6新修排水沟-1211水田来水排水沟东北→西南项目区南部整修生产路-10水田处连接至整修排水沟Ⅴ-1 新修排水沟-2328坡面来水山坪塘东→西项目区东部整修生产路-26处穿过整修生产路-23连接至整修山坪塘1 新修排水沟-3148坡面来水排水沟西北→东南项目区北部蒲草冲南面大片林地连接至南部整修排水沟V-2 新修排水沟-4166坡面来水排水沟南→北项目区南部整修生产路-25处大片旱地连接至北部整修排水沟Ⅳ-1 新修排水沟-5123坡面来水宋家沟水库南→北项目区南部木瓜湾北面大片水田旱地连接至北部宋家沟水库 新修排水沟-6300水田来水排水沟东南→西北项目区东南部新修生产路-21房屋处大片水田连接至整修排水沟Ⅰ-16 新修排水沟-7208坡面来水排水沟东南→西北项目区东南部整修生产路-47处大片水田旱地连接天然沟渠 新修排水沟-8155坡面来水溪沟西南→东北项目区西南部靴子丘东北面大片林地旱地连接至东北部天然沟渠 新修排水沟-991路边沟溪沟东北→西南项目区东北部梓潼沟东北面田间道路边沟连接至西南部天然沟渠 新修排水沟-10130坡面来水溪沟南→北项目区南部雨同堡西面大片旱地连接至北部天然沟渠 新修排水沟-1193路边沟溪沟东北→西南项目区东北部丁家坝田间道路边沟连接至西南部天然沟渠 新修排水沟-1286路边沟溪沟北→南项目区西北部丁家坝东南面田间道路边沟连接至南部天然沟渠 新修排水沟-13159坡面来水溪沟西北→东南项目区西北部朱家塝西面大片旱地连接至天然沟渠 合计2198 整修排水沟0.5×0.6整修排水沟Ⅰ-1333水田来水排水沟南→北项目区南部羊儿坝南面大片水田连接至北部项目去外原有排水沟PSG27整修排水沟Ⅰ-2509排水沟排水沟南→北项目区南部整修生产路-13处原有排水沟连接至北部项目区外原有排水沟PSG26整修排水沟Ⅰ-3101灌溉渠排水沟东北→西南项目区东北部整修灌溉渠-2连接至整修排水沟Ⅲ-2 整修排水沟Ⅰ-4424水田来水排水沟东→西项目区东部蒲草冲东面大片水田连接至西部项目区外原有排水沟PSG28整修排水沟Ⅰ-5127坡面来水排水沟东南→西北项目区东北部整修生产路-17大片旱地水田连接至西北部整修排水沟Ⅴ-2 整修排水沟Ⅰ-6279坡面来水排水沟南→北项目区南部老院子南面大片水田林地连接至北部天然沟渠PSG18整修排水沟Ⅰ-7431排水沟排水沟东南→东北项目区东南部整修生产路-27处原有排水沟和北部大丘南面大片水田同时连接至中部整修排水沟Ⅲ-4 整修排水沟Ⅰ-8294坡面来水排水沟东南→西北项目区南部整修生产路-24北面大片林地和水田连接至整修排水沟Ⅲ-4 整修排水沟Ⅰ-9292排水沟排水沟东南→西北项目区东南部潘家院子西北部原有排水沟连接至整修排水沟Ⅲ-4 整修排水沟Ⅰ-10564排水沟排水沟东→西项目区东部整修生产路Ⅱ-1西面原有排水沟连接至西部排水沟PSG16整修排水沟Ⅰ-11145坑塘水面排水沟西→东项目区西部潘家院子西面鱼塘连接至整修排水沟Ⅲ-6PSG14整修排水沟Ⅰ-12369水田来水排水沟西北→东北项目区西部潘家院子东部整修生产路-38处大片水田连接至整修排水沟Ⅲ-6PSG12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整修排水沟Ⅰ-13428坡面来水排水沟东北→西南项目区东北部新房子处有大片水田和旱地连接至西南部整修排水沟Ⅲ-9 整修排水沟Ⅰ-14229排水沟排水沟东北→西南项目区东北部典型示范区2北面原有排水沟连接至西南部整修排水沟Ⅲ-10PSG11整修排水沟Ⅰ-15190坡面来水排水沟东南→西北项目区东南部长坪组南面有大片旱地水田连接至西北部原有排水沟PSG8整修排水沟Ⅰ-16238排水沟排水沟东南→西北项目区南部陶家沟北面原有排水沟连接至西北部天然沟渠PSG7整修排水沟Ⅰ-17121路边沟溪沟东北→西南项目区东北部宋家院子田间道路边沟连接至西南部天然沟渠PSG4整修排水沟Ⅰ-18185坡面来水溪沟北→南项目区北部老过塝北面院子有大片旱地连接至南部天然沟渠PSG3整修排水沟Ⅰ-19127水田来水溪沟西南→东北项目区北西南部豆地湾北面有大片水田连接至东北部天然沟渠PSG2合计5386 整修排水沟0.8×0.8整修排水沟Ⅱ-1134路边沟排水沟南→北项目区西部屯家祠堂东面田间道路边沟连接北部整修排水沟Ⅴ-1 整修排水沟Ⅱ-2389坡面来水排水沟东南→西北项目区东北部整修灌溉渠-2处有大片水田连接至西北部凤凰组北部整修排水沟Ⅲ-2 整修排水沟Ⅱ-3177水田来水排水沟东北→西南项目区北部潘家院子南部有大片水田林地连接至西南部原有排水沟 合计700 整修排水沟1.0×1.0整修排水沟Ⅲ-1411路边沟排水沟东南→西北项目区东南部凤凰寺北面田间道路边沟连接至西北部原有排水沟PSG21整修排水沟Ⅲ-2563排水沟路边沟南→北项目区南部整修排水沟Ⅱ-2连接至凤凰组北部路边沟 整修排水沟Ⅲ-3484坑塘水面排水沟北→南项目区东北部整修山坪塘1连接至南部整修排水沟Ⅳ-1PSG19整修排水沟Ⅲ-4350排水沟排水沟东北→西南项目区东北部整修排水沟Ⅰ-7连接至整修排水沟Ⅳ-1 整修排水沟Ⅲ-5324破面来水宋家沟水库南→北项目区东南部岩上组西北面有大片林地连接至北部送家沟水库PSG20整修排水沟Ⅲ-6821排水沟路边沟西南→东北项目区西南部潘家院子处整修排水沟Ⅰ-11连接至东北部天星桥处整修田间道-2路边沟PSG13整修排水沟Ⅲ-7235排水沟排水沟东北→西南项目区东北部整修排水沟Ⅱ-3西南面原有排水沟连接至西南部整修排水沟Ⅳ-2 整修排水沟Ⅲ-8317坡面来水排水沟东北→西南项目区东北部整修生产路-32东面有大片水田旱地连接至整修排水沟Ⅴ-3 整修排水沟Ⅲ-9266排水沟排水沟东北→西南项目区东北部整修排水沟Ⅰ-13连接至西南部整修排水沟Ⅴ-3 整修排水沟Ⅲ-10485路边沟排水沟东南→西北项目区东南部典型示范区2东面路边沟连接至西北部整修排水沟Ⅰ-14PSG10整修排水沟Ⅲ-11119路边沟溪沟东北→西南项目区东北部崔家湾南部田间道路边沟连接至西南部天然沟渠PSG1合计4375 整修排水沟Ⅳ-1383排水沟排水沟东北→西南项目区东北部王山沟西南方整修排水沟Ⅲ-4连接至西南部整修排水沟Ⅴ-2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整修排水沟1.2×1.4整修排水沟Ⅳ-2300排水沟排水沟东北→西南项目区东北部整修排水沟Ⅲ-7连接至西南部整修排水沟Ⅴ-3 合计683 整修排水沟1.5×1.5整修排水沟Ⅴ-1715路边沟锅圈河坝东南→西北项目区东南部凤凰组北面田间道路边沟连接至项目区外原有排水沟PSG25整修排水沟Ⅴ-2714排水沟锅圈河坝东北→西南项目区东北部瓦屋湾西北方整修排水沟Ⅳ-1和整修排水沟Ⅲ-3连接至西南部原有排水沟PSG17整修排水沟Ⅴ-3853排水沟锅圈河坝东北→西南项目区东部新房子西部整修排水沟Ⅳ-2和整修排水沟Ⅲ-9连接至西南部项目区外原有排水沟PSG15合计2282 新修排水沟0.5×0.6带1.0新修沟带路-184坡面来水路边沟东南→西北项目区东南部典型坡改梯区域A东北部旱地连接至西北部路边沟 新修沟带路-2146路边沟坡面来水东北→西南项目区北部岭上南部路边沟连接至西南部原有排水沟 新修沟带路-3231坡面来水排水沟东南→西北项目区北部羊棋湾东北部大片林地连接至西北部原有排水沟 新修沟带路-4214坡面来水路边沟东南→西北项目区东南部洋芋梁西面典型示范区1连接至西北部杨和冲路边沟 新修沟带路-5227坡面来水路边沟东南→西北项目区东南部洋芋梁西面典型示范区1连接至西北部石龙坝南面路边沟 新修沟带路-6172坡面来水路边沟西北→东南项目区西北部大坪梁大片旱地连接至东南部整修田间道-3路边沟 新修沟带路-754坡面来水路边沟北-南项目区西部小坝子北部坡地新修沟带路-890坡面来水路边沟东南-西北项目区西部上阳坝东北部坡地新修沟带路-9147坡面来水溪沟溪沟西南→东北新修沟带路-1050坡面来水路边沟路边沟西-东新修沟带路-1181坡面来水路边沟路边沟西南→东北合计149600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4.5.3.3蓄水设施布局:项目区对水田的灌溉主要依靠渠道供水,对旱地的灌溉则采用渠道供水和坑塘、水池点灌相结合的方式,根据3.3.4条区域缺水分析可知,项目区尚有部分旱地存在局部缺水情况,针对这一问题对项目区内旱地有针对性的修建一部分蓄水池,解决旱季点灌问题。项目区6口蓄水池均依靠排水沟对坡面水进行汇集,已满足蓄水池能蓄水的目的,多余的山水依靠新修排水沟排到相应的沉泄区。池1布置在项目区东部洋芋梁西北部旱地中,新修沟带路Ⅰ-5节点上,用于灌溉青龙组小块旱地,与沉沙凼配套布置。池2布置在项目区东部洋和冲旱地,新修沟带路-4节点上,与沉沙凼配套布置。池3布置在项目区东部大坪梁的旱地,新修沟带路Ⅰ-6的节点上,用以灌溉周边旱地,在其前端2.5m出布置一口沉沙凼。池4布置在项目区东部,新修排水沟-13节点上,用以灌溉周边旱地,在其前端2.5m处布置一口沉沙凼。项目区新增蓄水池详细布局情况见下表:表4.5.3.3项目区新增蓄水池布局情况表编号布局位置规格池1项目区东部洋芋梁西北部,有新修沟带路穿过50m³池2项目区东部洋和冲,有新修沟带路穿过50m³池3项目区东部大坪梁,有新修沟带路穿过50m³池4项目区东部朱家塝,有新修排水沟穿过50m³池5项目区西北部岭上,有新修沟带路穿过50m³池6项目区西北部上阳坝东北部,有新修沟带路穿过50m³项目区有坑塘6口,对项目区旱地的灌溉起到重要作用,其中有2口山坪塘已年久失修,淤积严重并伴有塘坎垮塌现象,蓄水能力较低,预计平均深度超过0.7m。需要进行整修,提高蓄水能力。维塘1:项目区西部凤凰组的凤凰寺山坪塘(现状编号塘5)对该片区的灌溉起到重要作用,现淤积渗漏严重,应对其进行清淤0.4米,同时加固塘坎。在此从塘引水整修一条灌溉渠已保证下方水田的灌溉。维塘2:项目区西部屯丘组大丘背面山坪塘(现状编号塘4)水源来自灌溉渠和水田多余的排水,常年使用淤泥过多,此次规划清淤0.35米,对溢洪道进行整修,同时加固塘坎。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4.5.3.4粪池布局:山粪池主要布设于集中连片和典型示范区的旱地中,提高旱地的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本次山粪池共计布设17口。4.5.3.5沉沙凼布局:在新修或者整修排水沟末端修建沉沙凼达到沉沙的作用,减少泥沙,汇入溪沟。本次沉沙凼共计布设58口。4.5.3.6农涵布局:在修建排水沟过生产路或者田间道的地方搭设盖板或者修建涵洞,保证排水和通行畅通。本次共布设4种型号生产路涵,1种型号田间道涵,1种型号过路板。具体数量如下:生产路涵Ⅰ型31个,生产路涵Ⅱ型7个,生产路涵Ⅲ型6个,生产路涵Ⅳ型1个,田间道涵12个,新修过路板27个。4.5.4田间道路工程布局根据4.2.3道路建设标准,项目区道路设施分为四大类,即主干道、田间道、生产大路、生产路。根据3.1.1道路设施建设条件可知,项目区主干道、田间道、生产路已经明显区分,只是生产大路和生产路层次不明朗。项目区主干道已经为柏油马路,路宽6m现运行良好不需要进行整修。田间道和生产路多为土质路面,下雨泥泞难行,严重影响村民出行和耕作,经过和村民相互交流,并以项目总体建设标准为依据,下面对田间道路和生产路进行布局。4.5.4.1田间道工程布局田间道主要根据3.1.1道路设施建设条件和对基本农田建设起到保护意义的大小进行布局,主要对项目区内路面状况较差的田间道进行整修,整修从石家乡到石龙村青龙组田间道,通过现状介绍,该田间道为泥土路面,支离破碎,且经过卢家院子,秦家园,贯穿青龙组,整修该田间道对青龙组村民的出行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此类似的田间道还存在与石龙村长坪组,凤凰村杉树坪组、岩上组、凤凰组、屯丘组。田间道按照3m宽的标准进行设计,具体道路改造布置如下表:表4.5.4.1田间道布置情况表单位:米名称田间道长度边沟长度方向经由整修田间道-124742349东北→西南项目区东北部岩上组西面田间道处至西南部老院子途径整修生产路-35、33和18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整修田间道-221642056西北→西南项目区西北部岩上组东北面田间道至西南部石家田南面途径天星桥和碾堰湾整修田间道-311621162西北→东南项目区西北部石龙村村委东面田间道至东南部靴子丘南面院子途径青龙组、卢家院子和地坝梁整修田间道-422542254西北→东南项目区西北部典型示范区2东面田间道至东南部中山水库1.5KM下方途径新店子整修田间道-510791079西北→东南项目区西北部至鱼池处接东部小坝子西南面公路途径上长坝合计913389004.5.4.2生产路工程布局生产路以田间道骨架为依托,分散放射布局,做到田块短边接田间道,田块长边布置生产路,横纵交错,便于粮食的运输。根据实地踏勘,项目区内的生产路路面大多为土质路面,遇下雨天,居民难以行走,所以规划对项目区的部分生产路进行整修,对连接居民点到大片水田段耕作路,主要考虑推进机械化进程,规划宽度为1.2m宽或1.5m宽,对以到旱地生产作业为主的上坡路,主要考虑其行走和耕作方便,规划宽度0.8m。表4.5.4.2生产路布置情况表单位:米型号合计水田段预算长度一般段预算长度走向经由整修生产路Ⅰ-1974106868东北-西南项目区西北部连接整修生产路Ⅰ-7和整修田间道5整修生产路Ⅰ-2302162140西-东项目区西北部岭上连接项目区外和公路整修生产路Ⅰ-367776601西-东项目区西北部连接公路和整修田间道5整修生产路Ⅰ-43600360西北→东南项目区西北部上阳坝西北部整修生产路Ⅰ-51167200967南-北项目区西北部上阳坝东北部,有新修沟带路穿过整修生产路Ⅰ-623027203西-东项目区西北部屯丘组东南部整修生产路Ⅰ-771134677西北→东南项目区西部连接路口田的居民点整修生产路Ⅰ-820517188南-北项目区西部路口田连接居民点和公路整修生产路Ⅰ-914321122南-北项目区西部连接屯丘祠堂和田间道整修生产路Ⅰ-1018547138西北→东南项目区西部连接路口田的居民点整修生产路Ⅰ-1171074636南-北项目区西部2条排水沟穿过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整修生产路Ⅰ-121720172西北→东南项目区西部连接屯丘祠堂和田间道整修生产路Ⅰ-1318756131南-北项目区西南部老院子西南方整修生产路Ⅰ-14513417西-东项目区西南部大坝子西部有排水沟穿过整修生产路Ⅰ-1529826272南-北项目区西南部连接田间道和项目区外整修生产路Ⅰ-166670667南-北项目区西北部连接凤凰寺小学到屯丘组整修生产路Ⅰ-1752850478西北→东南项目区西北部连接凤凰寺小学到耕作地整修生产路Ⅰ-1871487627南-北项目区西北部连接鹤鸟山到耕作地整修生产路Ⅰ-194920492西北→东南项目区西南部连接大丘到玉山沟整修生产路Ⅰ-2053778459南-北项目区中部连接宋家湾居民点和公路整修生产路Ⅰ-211210121东北-西南项目区西南部边接居民点到公路整修生产路Ⅰ-224360436西-东项目区西南部玉山沟东南部有排水沟穿孔机过整修生产路Ⅰ-2352133488南-北项目区西南部瓦屋湾东部有排水沟穿过整修生产路Ⅰ-2422476148东北-西南项目区西南部石家田北部整修生产路Ⅰ-251293891西北→东南项目区西南部杉树坪组东部有排水沟穿过整修生产路Ⅰ-262820282南-北项目区西中部连接瓦琢沟至公路整修生产路Ⅰ-2716837131东北-西南项目区西南部连接石家田和耕作地整修生产路Ⅰ-2820980129东北-西南项目区中部前头岩上连接居民点整修生产路Ⅰ-2935015335南-北项目区中部连接木瓜湾处公路和田间道整修生产路Ⅰ-301200120南-北项目区中部经过木瓜湾和瓦琢沟整修生产路Ⅰ-315740574西-东项目区中部瓦琢沟北部整修生产路Ⅰ-3214141671247东北-西南项目区中部干塝南部连接石龙村和根子坪整修生产路Ⅰ-3313952551140东北-西南项目区中部经过石堡湾和酉阳组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整修生产路Ⅰ-342900290西北→东南项目区东部连接石龙村村委和居民点整修生产路Ⅰ-352130213西北→东南项目区东部经过菜地沟整修生产路Ⅰ-365500550西北→东南项目区东部连接石家乡小学至公路整修生产路Ⅰ-374950495南-北项目区东部连接狮子堡石长坪和废窖整修生产路Ⅰ-38729342387东北-西南项目区东部连接耕作地和田间道整修生产路Ⅰ-39446120326西-东项目区东南部何家院子南部整修生产路Ⅰ-401800180东北-西南项目区东南部连接公路和居民点整修生产路Ⅰ-412700270东北-西南项目区东南部长坪组东南部整修生产路Ⅰ-422800280东北-西南项目区东南部连接匡路沟曾家坝和楼子坪整修生产路Ⅰ-4338574311西北→东南项目区东南部连接汪家坝和杨铁沟整修生产路Ⅰ-442050205西-东项目区东部后塝西北部沿河沟修建整修生产路Ⅰ-45343100243东北-西南项目区西南方石家田北部合计19639243217207整修生产路Ⅱ-143634393西北→东南项目区西北部堰塘湾处至东南部接新修生产路-22整修生产路Ⅱ-21027470557西南→东北项目区东部乡道至西南部陶家沟整修生产路Ⅱ-32992990西北→东南项目区西北部白果坝至新修排水沟-9下方房屋处整修生产路Ⅱ-42652650南-北项目区东部宋家院子到马家湾整修生产路Ⅱ-51421420东北-西南项目区东部连接田间道到居民点整修生产路Ⅱ-61611610西南→东北项目区西南部豆地湾北部房屋出至东北部大片水田整修生产路Ⅱ-719074116北-南项目区东部连接丁家坝到黄莲湾整修生产路Ⅱ-819115239东北-西南项目区东部连接田间道到新屋整修生产路Ⅱ-92902900西-东项目区东部从梨白生沟到居民点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整修生产路Ⅱ-102042040西北-东南项目区东部从田间道到桃子坝整修生产路Ⅱ-1143854384西-东项目区东部从乡道到荒山整修生产路Ⅱ-12710132578北-南项目区东部荒山到新店子田间道整修生产路Ⅱ-1329786211北-南项目区东部新店子西北部连接生产路到居民点整修生产路Ⅱ-14261108153西南-东北项目区西部木瓜湾到木瓜湾东北部居民点整修生产路Ⅱ-151076659417北-南项目区西部天星桥东部到前头岩上整修生产路Ⅱ-16836651185北-南项目区西部天星桥北部田间道经过潘家院子到其东南部田间道整修生产路Ⅱ-1725827231西-东项目区西部连接田间道到潘家院子到生产路整修生产路Ⅱ-181257559698西-东-南项目区西部连接潘家院子西部田间道经过碾堰湾到新房子整修生产路Ⅱ-1945771386北-南项目区西部连接潘家院子西南部田间道到新房子西部整修生产路Ⅱ-20679193486东南-西北项目区西部连接石家田东南部田间道到西北部居民点整修生产路Ⅱ-21574383191北-南-西项目区西部连接大坝头北部田间道到大坝头整修生产路Ⅱ-22967560407东南-西北-东北项目区西部大坝头东南部经过老院子到排水沟整修生产路Ⅱ-231035771264东-西-东北项目区西部老院子东北部田间道到排水沟沿排水沟到瓦屋湾整修生产路Ⅱ-245695690北-南项目区西部凤凰寺山坪塘到瓦屋湾排水沟整修生产路Ⅱ-2533561274西北-东南项目区西部路口田南部田间道到居民点整修生产路Ⅱ-261267526741东南-西北-北项目区西部排水沟到蒲草冲到屯丘祠堂整修生产路Ⅱ-27394156238西南-东北项目区西部羊儿坝居民点到屯丘祠堂整修生产路Ⅱ-28732309423南-北-南项目区西部屯丘祠堂到居民点到田间道整修生产路Ⅱ-29388250138东-西项目区西部屯丘到溪沟整修生产路Ⅱ-30471369102西南-东北项目区屯丘居民点到上阳坝居民点整修生产路Ⅱ-3116847121东南-西北项目区西部屯丘居民点到田间道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整修生产路Ⅱ-321301300西南-东北项目区西部从溪沟到施工区田间道整修生产路Ⅱ-33448124324北-南项目区西北大丘北部到大丘处田间道整修生产路Ⅱ-341651650北-南项目区西北大丘北部到大丘处田间道整修生产路Ⅱ-35292103189东-西项目区西北部野鸡坪到大丘整修生产路Ⅱ-36750229521东北-西南项目区西北部大丘到长冲坝整修生产路Ⅱ-37737282455北-南项目区西部王山沟到瓦屋湾合计1889699748922整修生产路Ⅲ-17840784西北→东南项目区中部瓦屋湾新修生产路Ⅱ-1处至东部接整修田间道-1整修生产路Ⅲ-23910391北→南项目区北部整修生产路-53处至南部楼子坪下方接机耕道途径曾家坝和楼子坪合计117501175新修生产路Ⅰ-168414670北-南项目区西部路口田连接居民点和田间道新修生产路Ⅰ-21730173西北-东南项目区西部连接屯丘祠堂和田间道新修生产路Ⅰ-330423281北-南项目区西部连接凤凰组和居民点新修生产路Ⅰ-43410341东北-西南项目区中部连接耕作地和田间道新修生产路Ⅰ-52320232东北-西南项目区中部连接鹤鸟山和野鸡坪居民点新修生产路Ⅰ-62180218东北-西南项目区中部石龙村北部新修生产路Ⅰ-71010101西北→东南项目区中部石龙村西部新修生产路Ⅰ-82360236东北-西南项目区中部经过根子坪新修生产路Ⅰ-95310531西-东项目区东南部堰塘湾东部新修生产路Ⅰ-1014612134北-南项目区东南部何家院子北部新修生产路Ⅰ-11385166219东北-西南项目区西北部杨和冲西部连接公路和居民点新修生产路Ⅰ-121980198东北-西南项目区西北部杨和冲东部连接田间道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新修生产路Ⅰ-13691104587西北→东南项目区西北部洋芋梁西南部连接田间道新修生产路Ⅰ-141580158西北→东南项目区东部连接卢家院子居民点新修生产路Ⅰ-155280528东北-西南项目区东部连接卢家院子和洋芋梁新修生产路Ⅰ-162700270西北→东南项目区东部连接瓦厂居民点和洋芋梁新修生产路Ⅰ-171261260东北-西南项目区东部连接宋家院子到梓潼沟合计53224454877新修生产路Ⅱ-142825403北-南项目区西部连接项目区外和屯丘祠堂公路新修生产路Ⅱ-223635201西北→东南项目区东南部连接学堂和长坪组新修生产路Ⅱ-325574181西-东项目区西南部连接大坪头耕作地和石家田居民点新修生产路Ⅱ-4610149461东北-西南项目区东南部长坪组西部连接居民点和田间道新修生产路Ⅱ-51220122西-东项目区东南部学堂南边连接居民点和公路合计16512831368新修生产路Ⅲ-1786294492北→南项目区北部凤凰寺田间道处至南部瓦屋处接整修生产路Ⅱ-1途径长冲坝新修生产路Ⅲ-211881751013西南→东北项目区西南部谭家祠堂田间道处至东部整修生产路-52北部院子处合计197446915054.5.5其他工程布设为基本农田保护做好积极的宣传,于项目区东部肖家冲新修标志牌1块。4.5.6设施占地分析项目区经过新增设施和改扩建设施的建设,占用了部分土地,新增设施占地情况见下表:由以上计算可知,项目区新增、整修设施占地3.00hm²。项目名称长度单位占地合计新修蓄水池50m3638.47231新修沉沙凼583.67213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新修粪池173.0051新修排水沟(0.5×0.6)21981.302857新修沟带路0.5×0.6带1.0m14962.002992整修排水沟Ⅰ(0.5×0.6)53860.603232整修排水沟Ⅱ(0.8×0.8)7000.80560整修排水沟Ⅲ(1.0×1.0)43750.803500整修排水沟Ⅳ(1.2×1.4)6831.00683整修排水沟Ⅴ(1.5×1.5)22821.002282整修灌溉渠(0.3×0.4)63630.603818整修田间道3.091330.605480新修生产路1.519741.502961整修生产路1.511750.50588新修错车道1539.00585合计30051.364.5.7新增耕地计算项目区整理前灌溉水田、旱地、田坎和其他草地面积见下表:表4.5.7-1开发整理前水田、旱地、田坎、其他草地规模情况表单位hm2坡度水田水田田坎整理前水田净耕地系数旱地旱地田坎整理前旱地净耕地系数其他草地2°~6°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6°~15°228.71046.0800.83239.1305.9700.8680.97015°~25°0.0000.0000.000156.82031.1900.8340.000合计228.71046.080195.95037.1600.970对项目区进行配套路、沟、渠、塘等设施,共计占用耕地3.00hm2,占用耕地、田坎、其他草地,其占用比例依据水田、旱地、其他草地各自占建设规模的比例配以权重,计算得到设施占用耕地、田坎、其他草地情况见下表:表4.5.7-2设施占地情况表单位:hm2设施占地设施占水田设施占水田田坎设施占旱地设施占旱地田坎设施占其他草地2°~6°0.0000.0000.0000.0000.0006°~15°1.3480.2720.2310.0350.00615°~25°0.0000.0000.9250.1840.000合计1.3480.2721.1550.2190.006扣除设施后,各地类面积见下表:表4.5.7-3扣除设施后各地类面积单位:hm2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扣除设施扣除设施水田扣除设施后水田田坎扣除设施旱地扣除设施后旱地田坎扣除设施其他草地2°~6°0.0000.0000.0000.0000.0006°~15°227.36245.80838.8995.9350.96415°~25°0.0000.000155.89531.0060.000合计227.36245.808194.79536.9410.964项目区整理面积为532.45hm2,新增耕地主要来自于田坎、其他草地。1)水田整理由于项目区水田经过农民多年的修整,原则上不做大规模田块调整,仅考虑对部分零星小田块进行归并;对闲地、废弃的小路加以利用;对超宽的水田田坎进行整形,以减少田坎占地,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根据**土家族自治县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提供的台帐,目前项目区灌溉水田区现有田坎面积46.08hm²,水田净耕地面积228.71hm²,净耕地系数为0.8323。a)对全部水田田坎进行田坎整形,项目区内水田田坎大于1m,经实地考察,充分征求当地农民意见和国土部门等相关单位的建议,拟将项目区水田田坎进行整形,将宽度大于1.0m的水田田坎削薄为0.4m,减小田坎占地。b)6°~15°水田间部分废弃的生产路(大于1.0m,按田坎计)现已杂草丛生,可以扩宽水田范围,将这些小路改造为同台地水田。2)旱地整理从增加有效耕地及有利耕作的角度出发,将25度以下的旱地设计成坡式梯田。通过一定的工程技术措施解决旱地因坡度大造成的水土流失、肥力下降的问题,设计中按“等高不等宽,大弯随弯,小弯取直”的原则顺山坡沿等高线布设,地块长度、宽度因地制宜,力求改造后台位清晰,有利于耕作及水土保持。坡改梯田面宽度一般为4~16m,长度一般为30~150m。坡度为25°以下地段两相邻田块的田面高差应小于2.5m,修成坡式梯田。田坎设计标准按10年一遇1小时最大暴雨设计。旱地区现有田坎37.16hm²,旱地面积195.95hm²,对旱地进行坡改梯处理,使耕地的作业地块在布局上和形态上构筑一个排列有序,规范一致的新型格局,可有效减少田坎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耕地面积。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使耕地的作业地块在布局上和形态上构筑一个排列有序,规范一致的新型格局,可有效减少田坎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耕地面积。3)其他草地开发对项目区其他草地全部进行开发,通过爆破松土加深松土层,通过配套坡改梯工程和农田水利工程改善现有其他草地条件,其他草地区与旱地不同之处在于,旱地中存在大量闲地,导致净耕地系数较低,而其他草地中不存在闲地,开发后全部可以直接耕作,从开发整理后旱地最大化角度考虑,项目区其他草地全部砌筑条石坎,改为坡式梯田,减少田坎面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项目区新增设施占地3.00hm2,整理后10°~15°的旱地、其他草地平均毛宽为10.8m,15°~20°的旱地、其他草地平均毛宽为6.5m,20°~25°的旱地、其他草地平均毛宽为5.2m;10°~15°的旱地、其他草地平均田面高差为2.5m、15°~20°的旱地、其他草地平均田面高差为2m、20°~25°的旱地、其他草地平均田面高差为2m。本案整理后各地类净耕地系数见下表:表4.5.7-4整理前后净耕地系数对比表单位:hm²坡度整理前水田净耕地系数整理后水田净耕地系数整理前旱地净耕地系数整理后旱地净耕地系数2°~6°0.00000.00000.00000.00006°~15°0.83230.91230.86760.927615°~25°0.00000.00000.83410.9041各坡度整理田坎新增耕地计算可按以下公式计算:M=M0×(R0-R1)其中:M——整理部分增加耕地的面积;M0——待整理部分的面积;R0——整理前的田土坎系数;R1——整理后的田土坎系数。开发部分新增耕地面积计算:M=M0×(1-R)式中:M——开发后净增耕地面积;M0——待开发部分的面积;R——开发后的田坎系数。因此,整理田坎新增耕地和开发其他草地新增耕地情况见下表: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表4.5.7-5整理田坎、开发其他草地新增耕地情况表单位:hm2坡度整理水田田坎新增耕地整理旱地田坎新增耕地开发其他草地新增耕地2°~6°0.0000.0000.0006°~15°21.8542.6900.84915°~25°0.00013.0830.000合计21.85415.7730.849上表是对田坎新增耕地的计算,整理新增耕地=整理田坎新增耕地-设施占用耕地,其中:整理水田新增耕地=整理水田田坎新增耕地-设施占用水田,整理旱地新增耕地=整理旱地田坎新增耕地-设施占用旱地,因此项目区开发、整理新增耕地情况见下表:表4.5.7-6项目区新增耕地表单位hm2坡度整理水田新增耕地整理旱地新增耕地开发荒草地新增耕地合计2°~6°0.0000.0000.0000.0006°~15°20.5052.4590.84923.81315°~25°0.00012.1590.00012.159合计20.50514.6180.84935.972项目区建设规模533.42hm2,新增耕地35.97hm²,新增耕地率6.74%,其中开发面积0.97hm2,开发新增耕地0.85hm2,开发新增耕地率87.48%,整理面积532.45hm2,整理新增耕地35.12hm2,整理新增耕地率6.60%。4.5.7开发整理前后耕地对比项目区开发整理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首先是耕地增加了35.97hm2,增大了项目区的土地利用率;其次是农田水利设施和农村道路有明显增加;第三是其他草地全部开发为宜耕农用地;第四是田坎有明显的减少。项目区开发整理前后土地利用对照情况见下表表4.5.7.1开发整理前后土地利用对照表:单位:hm²地类整理前比例地类整理后比例前后比较水田228.7142.88%水田249.2246.72%20.51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水田田坎46.088.64%水田田坎23.954.49%-22.13旱地195.9536.73%旱地211.4239.63%15.47旱地田坎37.166.97%旱地田坎21.283.99%-15.88农村道路10.491.97%农村道路12.492.34%2.00坑塘水面1.230.23%坑塘水面1.270.24%0.04沟渠12.832.41%沟渠13.792.59%0.96其他草地0.970.18%其他草地0.000.00%-0.97建设规模533.42100.00%建设规模533.42100.00%0.004.6规划方案比选说明4.6.1可研阶段方案的可行性根据设计阶段探勘资料了解到项目区自然条件良好,其中降雨量大,年蒸发量少,少有农田缺水;旱地土壤有效土层厚度为40cm-60cm,水田土壤有效土层厚度为50cm-80cm;耕地中各种微量元素齐全。整个项目区排水系统完善,多由于年久失修,从而造成淹田、泡田现象,影响项目区基本农田的土壤质量和排灌达不到基本农田设计规范要求。同时项目区村民参与度高、积极踊跃,对项目区设施进行整修后,可以得到有效利用。整个项目区的道路系统完善,项目区主干道、田间道、生产路分明,并遍布整个项目区,居民点、基本农田集中,对项目机械化推进十分有利。4.6.2可研阶段与初步设计阶段调整情况说明综合说明对项目初步设计报告提出的要求,本章节将对要求作出明确答复;参照1.1.2中可研与初步设计的总体对比,现对可研阶段与初步设计阶段发生变化部分将做具体说明。(1)土地利用现状:根据【土堪规审2009-B2-42-2号】意见,项目区红线范围内总面积为914.72hm²,建设规模为533.42hm²。灌溉水田228.71hm2,旱地195.95hm2,坑塘水面1.23hm2,沟渠12.83hm2,农村道路10.49hm2,田坎83.24hm2。可研与初步设计变化说明:可研批复土地总面积(红线面积)914.72hm²,基本农田237.02hm²,项目区建设规模485.00hm2。现初步设计红线范围内总面积为914.72hm²,基本农田395.27hm²,建设规模为533.42hm²。变化原因如下:项目可研土地利用现状图为1:5000,现初步设计土地利用现状图采用1:2000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故可研与初设土地利用现状存在误差。(2)项目区建设规模和新增耕地:根据【土堪规审2009-B2-42-2号】意见项目区建设规模533.42hm2;根据文本中4.5.6新增耕地计算,项目区新增耕地35.97hm²,新增耕地率6.74%,其中开发面积0.97hm2,开发新增耕地0.85hm2,开发新增耕地率87.48%,整理面积532.45hm2,整理新增耕地35.12hm2,整理新增耕地率6.60%。可研与初步设计变化说明:可研的批复项目区建设规模485.00hm2,预计新增耕地54.24公顷(其中开发新增耕地0.84公顷、整理新增耕地53.40公顷)。现初步设计建设规模533.42hm2,预计新增耕地35.97公顷(其中开发新增耕地0.85公顷、整理新增耕地35.12公顷)。变化原因如下:项目可研土地利用现状图为1:5000,现初步设计土地利用现状图采用1:2000,故可研与初设建设规模存在误差;由于建设规模存在误差,同时可研入库采用全国一次调查数据,净耕地系数偏低,本次计算新增耕地采用全国二次调查数据,故新增耕地也存在误差。(3)土地利用限制性因素:根据文中3.5和可研报告中4.5确定限制性因素为1、局部干旱;2、暴雨;3、水土流失;4、田块零乱、面积狭小;5、田间道路不完善。6、土地权属影响;可研和初步设计不发生改变。(4)水文成果:根据文中3.3复核分析可知,项目整体不存在缺水情况,只有局部区域缺水,复核中存在局部区域缺水的位置共有6处。可研与初步设计变化说明:根据可研报告中4.5项目不存在整体缺水情况,只有局部区域缺水,缺水位置共4处。根据文中3.3分析,项目局部缺水区域共有6处。变化原因如下:根据初步设计实地踏勘,项目存在6处局部缺水情况。由于可研报告中对上阳坝和新屋坡地的规划土地利用情况和初步设计发生细小差别,故需水量存在差异。而今两处存在缺水。(5)工程规划方案具体建设内容:设计标准参照《基本农田设计规范》执行,同时满足《土地开发整理标准》和《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根据本中4.5平面工程布局可知:典型示范区选择石龙村青龙组杨和冲、洋芋梁等地、长坪组的何家院子、学堂等地和凤凰村屯丘组岭上、屯丘等地;土地平整方面,水田整理区域的面积为184.16hm²,旱地进行坡改梯的面积为27.77hm²;其他草地开发面积开为0.97hm²;农田水利方面,灌溉设施布局包括整修灌溉渠(0.3×0.4)型号6363m,排水设施布局包括新修排水沟(0.5×0.6)型号2198m,新修沟带路0.5×0.6带1.0m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型号1496m,整修排水沟Ⅰ(0.5×0.6)型号5386m,整修排水沟Ⅱ(0.8×0.8)型号700m,整修排水沟Ⅲ(1.0×1.0)型号4375m,整修排水沟Ⅳ(1.2×1.4)型号683m,整修排水沟Ⅴ(1.5×1.5)型号2282m,整修田间道边沟8900m,蓄水设施布局包括6口蓄水池和2口山坪塘,沉沙凼布局58个,山粪池布局17个,农涵布局57个,过路板布局27个。田间道路方面:整修田间道3.0m宽9133m,新修生产路0.8m宽5322m,新修生产路1.2m宽1651m,新修生产路1.5m宽1974m,整修生产路0.8m宽19639m,整修生产路1.2m宽18896m,整修生产路1.5m宽1175m。新修田间道错车道15个。其他工程方面,新修标志牌1个。可研与初步设计变化说明:序号项目单位可行性研究数量初步设计数量变化量(一)典型示范区1典型示范区块数片330.002典型示范区面积hm2115.89115.890.00(二)土地平整工程 1土地平整移动土方m37299327663-453302石坎砌筑m3103678996-13713土坎夯筑m352403918-13224爆破松土m32700270005翻耕面积hm20.430.4306石坎挖基槽m328672215-652变化原因:土坎可研考虑对非典型区域旱地大部分砌筑,其中包括成台和未成台的旱地,总计86.54hm²,土坎夯筑5240m³,移动土方56061m³。初步设计考虑对未成台的非典型坡改梯旱地进行土坎砌筑,土坎总计10.77hm²,土坎夯筑3918m³,移动土方11984m³。这样可以减少土坎砌筑量和移动土方量,减少资金投资,使项目资金安排更加合理。石坎砌筑在可研中考虑对典型区域坡改梯全部进行砌筑,总面积17.01hm²,砌筑石坎量10367m³,移动土方量16932m³,石坎挖基槽量2967m³,测算每亩砌筑石坎量为40.63m³。初步设计增加寨湾典型坡改梯区域,对4个坡改梯区域中未成台的部分进行石坎砌筑,典型坡改梯总面积为19.59hm²,总共设计石坎量为8996m³,移动土方量15679m³,基槽开挖量为2215m³,每亩石坎量为30.60m³。初步设计用样方实地进行测算,每亩石坎量在24到31m³,初步设计每亩方量更具有可操作性,同时适当减少石坎量,据文中2.2.1.6中叙述,项目区可以开采条石约1万方,为保证条石供应量,应该对条石方量做适当控制,损耗率约10%左右。(三)农田水利工程 1新修蓄水池口4622新修沉沙凼口4758113新修粪池口111764新修排水沟m158021986185新修沟带路m22351496-7396整修排水沟Ⅰm114585386-60727整修排水沟Ⅱm5175700-44758整修排水沟Ⅲm371743756589整修排水沟Ⅳm0683683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10整修排水沟Ⅴm02282228211整修灌溉渠m52986363106512整修田间道边沟m99748900-107413新修灌溉渠m2050-20514维修山坪塘座22015维修山坪塘坎m11386-2716山坪塘清淤m390923480-561217田间道涵个412818生产路涵Ⅰ个20311119生产路涵Ⅱ个07720生产路涵Ⅲ个06621生产路涵Ⅳ个01122新修过路板个02727变化原因:灌溉设施:可研对项目中的灌溉设施进行了布设,可研现场踏勘时与当地村民交流,从菜地沟到场镇水站灌溉渠需要进行整修。初步设计时当地村民已经将其进行整修,现不对其进行布局。另外初步设计考虑到如果灌溉渠整修只对取水的后半部分,也就是项目区内部分进行整修,不能起到灌溉的作用,在项目区外地取水段水已经漏完,不能满足标准中要求的灌溉保证率,现根据1:1万图对取水段进行勾画测得灌溉渠长度并将其纳入布局;排水设施:可研的排水设施布局根据10年一遇的排涝标准,对项目区石龙村和凤凰村大部分排水沟进行布设。并与当地村民交流设定排水沟型号)。初步设计排水设施对可研中新修和整修排水设施进行复核,对项目区排水设施的布局只做细小的变动,如凤凰村的王山沟可研未进行布局,初步设计进行布局。由于初步设计之后要指导施工,初步设计踏勘更加细致,对排水沟的汇水面积在1:2000现状图中进行勾画,并结合项目区排水沟实际丈量宽度做对比,结合项目中可研中匡算的资金进行设计排水沟的型号。初设和可研完善排水设施系统,保护基本农田的基本思路没有变化,只是初步设计更能指导项目施工,也更能使资金得到合理利用。蓄水设施:本章节第4条水文成果中已经交代区域缺水的原因,故可研布设4口蓄水池,初步设计布设6口蓄水池。山坪塘清淤数量和位置都不发生变化。过路板、沉沙凼山粪池和涵洞:可研主要论证项目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同时对项目的三大工程的主要设施及性能布局未对涵洞和过路板进行细分。初步设计主要目的为指导施工,故将生产路涵型号进行了细分,增加了部分缺失的涵洞、沉沙凼、山粪池和过路板。(四)田间道路工程 1整修田间道m99749133-8412田间道错车道个2015-53新修生产路Ⅰm2548532227744新修生产路Ⅱm57821651-41315新修生产路Ⅲm0197419746整修生产路Ⅰm4062019639-209817整修生产路Ⅱm018896188968整修生产路Ⅲm0117511759新修田间道m24000-2400变化原因:田间道路: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时屯丘到上长坪未计划整修田间道,在项目可研入库期间,乡政府组织村民新修一条田间道从屯丘到上长坝、到鱼池。其余整修田间道不变,由于可研时考虑坡度系数较大为1.3,现根据**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县石家乡周边区域施工得出,整修田间道坡度坡度系数为1.05即可,整修田间道从原9974m减少为现在的9133m。可研中计划新修田间道2条,共计2400,一条从凤凰寺小学到瓦屋湾,一条从谭家祠堂到后榜。可研设计两条田间道,主要为以后农民方便耕作,并可以实现机械化耕作的目的。初步设计时到现场进行核实,并和村民进行交流,了解到当地使用的微耕机轮胎宽度为0.8m,小型农用车轮胎宽度为1.2m,两条新修田间道设计为1.5m宽度生产路即可,既能满足当地村民的耕作需求,也可以减少设施占地。原设计错车道为距离500m一个,未进行上图标注,初步设计对实地进行踏勘核实,并将15个错车道落实。生产路:可研中主要考虑机械化耕作,和实现粮食生产规模化,大大提高项目生产力,可研中新修生产路0.8m宽2548m,新修生产路1.2m宽5782m,整修生产路1.2m宽40620m。初步设计思路与可研一直,均旨在提高项目的生产力,但在项目区中进行实地调查核实,为能落实施工,将生产路分为水田段和旱地段,由于增加投资,将部分到旱地作业的1.2m宽生产路调整为0.8m宽,增加1.5m的生产路型号,在必要地段进行布设,小型农用机械可以通过。故初步设计中0.8m宽生产路增加,并增加1.5m宽的生产路型号。(五)其他工程 1新修标志牌个110其他工程未发生变化(6)工程规划方案具体建设内容:各单项工程技术参数,结构尺寸以初步设计中的第5章节为准,分项工程量以单体设计图册为准。由于可研中未做工程设计,故不发生变化。(7)权属方案:根据初步设计第6章节,土地权属必须在“尊重现实、照顾历史、有利生产、有利稳定”的原则下进行。可研和初步设计的权属调整不发生大的改变。(8)项目实施方案和工程管护方案:根据初步设计第8.2章节实施。(9)主体工程施工方案:根据初步设计第7.2章节实施。(10)投资预算:可研主要材料单价采用**土家族自治县物价局提供的4月份建筑工程材料的出厂价格确定,初步设计采用《**县**工程造价信息》(2010年11月),人工费保持不变。由于可研和初步设计时间的区别,故材料价格的选取也存在差别。项目三大工程施工费变化量如下表:序号项目单位可行性研究数量初步设计数量变化量1工程施工费万元1318.551290.30-28.25 土地平整工程万元172.90167.72-5.18 农田水利工程万元578.35590.2511.90 田间道路工程万元485.17531.7146.54 其他工程万元0.000.620.62变化原因:土地平整中初步设计移动土方量、石坎量、土坎量均减少,但条石单价增加;最终结果为初步设计工程施工费减少。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和其他工程,由于工程未进行具体设计可研中单价均为估计值,项目可研和初步设计的工程量和型号发生变化,故存在误差。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11)经济效益:年增加净收益169.15万元,静态回收期为9.92年。变化原因为建设规模变化,总投资发生变化。5工程设计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典型示范区域、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5.1典型示范区域典型示范区一:砌筑条石坎3586m³,移动土方6250m³,人工挖基槽883m³,新修生产路0.8m宽1974m,新修沟带路613m,新修蓄水池3口,新修沉沙凼5个,新修粪池8个,整修田间道2164m,整修田间道边沟2056m,新修生产路涵2个,新修标志牌1个。典型示范区二:新修排水沟508m,整修排水沟Ⅰ型657m,整修排水沟Ⅲ型485m,整修灌溉渠680m,整修田间道300m,整修田间道边沟300m,新修生产路0.8m宽1344m,新修生产路1.2m宽m,整修生产路0.8m宽4115m,新修过路板5个,新修沉沙凼4个,新修生产路涵8个。典型示范区三:砌筑条石坎4672m³,移动土方7995m³,人工挖基槽1164m³,新修沟带路461m,整修田间道160m,整修田间道边沟160m,整修生产路0.8m宽3774m,整修1.2m宽生产路686m,新修蓄水池2口,新修沉沙凼4个,新修山粪池7个,新修田间道涵洞1个。5.2土地平整工程5.2.1田块布置a)田块布设:水田整理区:项目区北部和南部的水田田面自南向北布设,一般田面宽度在6m~23m之间,成片分布;项目区中部的水田田面宽度稍窄,田面长度多在70m以上,成带状分布,地势稍高处为旱地,地势略低处为水田。水田经过农民多年的修整,已经形成比较规范的田块,本规划原则上不做大规模田块调整。旱地坡改梯区: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旱地梯田田块主要根据地形、坡度、土层厚度、种植作物种类、劳力等因素,按“等高不等宽、大弯随弯、小弯取直”的原则进行布设,沿等高线修成坡式梯田。梯田内侧有背沟,外侧有田坎,田面宽一般为4~16m,长度视地形而定,改造后要求做到台位清晰。其他草地开发区:开发后的其他草地做旱地使用,因其他草地坡地均处于6°~15°,故荒草地不进行坡改梯,依照原有地势进行布局。b)田坎布置水田整理:对少数零星灌溉水田进行小改大归并,沿等高线方向按照大弯随弯,小弯取直的原则布设。改善零乱无序的现状。零星地块归并后,坎高一般为0.4~0.5m,最大不超过0.6m,田坎高0.3m,宽不超过0.4m。旱地整理:对旱地进行降坡,打乱原有田坎布局,依据等高线布置,田坎和背沟与等高线平行,沟带路与等高线垂直。田坎宽度控制在0.3m~0.4m,背沟宽度控制在0.3m以下。对田块中间的闲地进行整理,扩宽田面,将闲地整理为旱地。其他草地开发:其他草地的田坎布置与旱地相近,在平行于等高线的位置布设,田坎宽度控制在0.3m~0.4m,背沟宽度控制在0.4m以下。5.2.2土地平整分区5.2.2.1水田平整水田整理:a)对项目区零星分布的水田进行小改大处理,将位于同一台面的相邻水田进行归并,减小水田田坎占地,进行同台地归并的相邻田面相对高差应该一致。归并后去掉的田坎用于填补水田中低洼的地段。b)对全部水田田坎进行田坎整形,项目区内水田田坎严重超宽,个别宽度大于1m,经实地考察,充分征求当地农民意见和国土部门等相关单位的建议,拟将项目区水田田坎进行整形,将宽度大于1.0m的水田田坎削薄为0.4m,减小田坎占地,田坎整形由农民自发完成。5.2.2.2旱地及其他草地平整旱地及其他草地整理:项目区旱地都分布在6°~15°之间,结合项目区实际情况,设计将项目区需要整理的旱地及其他草地区分4区域:1、典型坡改梯区:进行坡改梯,降低现有地面坡度至10°左右,砌筑石坎,并进行降坡。设计A、B、C、D4个区域,分布在6°~25°之间。2、其他未成台旱地区:进行坡改梯,降低现有地面坡度至10°左右,砌筑土坎。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3、其他草地区:不再进行降坡,只进行翻耕和爆破松土。4、成台旱地区:不再进行降坡,只做局部田块归并,扩宽田面,减少非耕地面积。对上述4个分区采用以下种方式进行整理、开发:(1)、降坡移动土方、(2)、土坎设计、(3)、石坎设计、(4)、翻耕、(5)、爆破松土。(1)降坡土方设计:15°~20°的旱地整理为坡式梯田,经实地勘测,本坡度级田面坡度主要分布在16°~18°之间,取地面坡度17°为计算坡度,整理后田面坡度为10°。整理后上下田块高差1.8m,平均田面宽B=1.8/tan17°=5.89m。20°~25°的旱地整理为坡式梯田,经实地勘测,本坡度级田面坡度主要分布在20°~22°之间,取地面坡度21°为计算坡度,整理后田面坡度为10°。整理后上下田块高差1.8m,平均田面宽B=1.8/tan21°=4.69m。5.2.3.3坡改坡式梯田断面要素图(2)土坎设计:15°~20°的旱地整理为坡式梯田,平均田面宽B=1.8/tan17°=5.89m;土坎高h=1.8-1.8×tan10°/tan17°=0.76m;土坎顶宽0.3m,内坡比为1:0.2,外坡比为1:0.3,土坎底宽b=1/2h×0.3+1/2h×0.2+0.3=0.49m;每隔1.8m高差修筑一道土坎,土坎只夯筑上半部分。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20°~25°的旱地整理为坡式梯田,平均田面宽B=1.8/tan21°=4.69m;土坎高h=1.8-1.8×tan10°/tan21°=0.97m;土坎顶宽0.3m,内坡比为1:0.2,外坡比为1:0.3,土坎底宽b=1/2h×0.3+1/2h×0.2+0.3=0.54m;每隔1.8m高差修筑一道土坎,土坎只夯筑上半部分。(3)石坎设计:石坎设计为条石坎,参照**县实地情况,条石规格为250*250*1000。15°~20°的旱地整理为坡式梯田。每隔1.8m高差修筑一道石坎,条石坎高为1.0米,采用4块条石由下至上分层砌筑,各层砌筑必须压实和嵌紧。石坎砌筑应保证置于硬质基础之上。大于或小于1.0m的可根据实地情况增加或减少石坎高,不增加工程量。20°~25°的旱地整理为坡式梯田。每隔1.8m高差修筑一道石坎,坎高1.25m。石坎砌筑应保证置于硬质基础之上。底部采用2块条石并排放置,顶部采用4块条石叠放,各层砌筑必须压实和嵌紧。大于或小于1.25m的地情况增加或减少石坎高,不增加工程量。人工挖基槽设计:典型坡改梯区域全部砌筑块石坎,砌筑石坎之前需先挖基槽,挖基槽平均深度约为0.2m,其中15°~20°的石坎基槽深度为0.2m,宽0.25m;20°~25°石坎基槽深度为0.2m,宽0.50m。(注:若为软质基础,则需开挖至硬质基础,工程量不做调整)(5)人工翻耕:其他草地松土层较薄,含氧量低,拟对项目区内其他草地采用翻耕方式,采用人工进行翻耕,翻耕后土层厚度达到40cm,贫瘠的土壤可以采用粪池进行培肥。(6)爆破松土:项目区内其他草地局部土壤板结,给开发造成了一定难度,不能直接通过机械翻耕加深松土层,因此需要进行爆破松土才能进行开发,再经过破改梯改造为宜耕农用地,爆破区其他草地土壤母质为侏罗纪中统遂宁组厚层泥岩,通过爆破后,翻耕培肥等措施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本项目爆破工程属于小面积爆破,采用炮眼爆破方式,即在土层内钻凿直径25~46mm、深度0.4~1m的炮眼,然后装入药包进行爆破。一般开挖分两次进行,第一次用斜孔爆破增加临空面,然后用垂直孔爆破成所需现状。本项目设计爆破炮孔平均深度0.5m,小规模浅层爆破采用导爆管起爆网络进行微差间隔起爆。本项目设计爆深度为0.5m,爆破面积为0.54hm2。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5.2.3工程量计算5.2.3.1分区面积计算结合实际情况,按照平整设计将项目分成典型坡改梯区域、其他未成台区域、其他草地区域、成台旱地区。4个区域具体坡度情况见下表:表5.2.3.1-1旱地及其他草地区整理分坡度情况表单位:hm²分坡度旱地其他草地区域未成台旱地成台旱地区典型坡改梯区其他未成台区域6°~15° 39.130.9715°~20°6.504.2341.54 20°~25°7.806.5468.75 合计14.3010.77149.420.97 5.2.3.2典型坡改梯划分结合实际情况,将项目区内4个区域进行土方平整和石坎布设。扣除各典型坡改梯区域范围内的水田及其他用地后,3个典型坡改梯区域情况如下表:表5.2.3.2-2项目区典型坡改梯情况统计表单位:hm2典型坡改梯区ABCD合计总面积6.903.996.112.5919.59不整理2.401.290.411.195.29整理4.502.705.701.4014.3015°~20°1.751.142.591.026.5020°~25°2.751.563.110.387.80坡改梯区域需进行降坡面积合计14.30hm2。4处典型坡改梯区域田面坡度均分布于15°~25°之间。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结合石料取材和交通运输状况,对A、B、C、D区域进行干砌条石坎砌筑。5.2.3.3降坡土方计算计算公式如下:式中:H—田坎净高,m;B—田面净宽,m;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L—田埂长,m;V—动土方量,m3;A′—分区面积,m2。α—整理后坡度,°。表5.2.3.3土方工程量计算表单位:hm2坡度15°~20°20°~25°合计面积A′(hm2)10.7314.3425.07田面宽度B(m)5.894.69 田块长度L(m)18217.330575.748793.01田面坡度θ(°)1721 整理后坡度α(°)1010 田面高差H(m)1.81.8 平整土方V(m3)1021917444276635.2.3.4土坎工程量计算计算方法如下:V=0.5×(a+b)/2×h×LL=A"/B式中:V:土坎总土方量a:土坎上顶宽b:土坎下底宽h:坎高L:坎长A":平整面积B:平均田面宽表5.2.3.4-3其未成台旱地区域土坎工程量单位:hm2坡度级15°~20°20°~25°合计面积A′(hm2)4.236.5410.77田面宽度B(m)5.894.69 田块长度L(m)7181.713944.621126.23田面坡度θ(°)1721 平整土方(m3)4028795611984土坎(m3)1078284139185.2.3.5石坎工程量计算石坎筑坎全部分布于4块典型坡改梯区域。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石坎设计为条石坎,参照**县实地情况,条石规格为250*250*1000。15°~20°的旱地整理为坡式梯田。每隔1.8m高差修筑一道石坎,条石坎高为1.0米,采用4块条石由下至上分层砌筑,顶宽0.25m,底宽0.25m,各层砌筑必须压实和嵌紧。石坎砌筑应保证置于硬质基础之上。大于或小于1.0m的可根据实地情况增加或减少石坎高,不增加工程量。并于底部开挖0.2m深的基槽。20°~25°的旱地整理为坡式梯田。每隔1.8m高差修筑一道石坎,坎高1.25m。石坎砌筑应保证置于硬质基础之上,底部采用2块条石并排放置,顶部采用4块条石叠放,顶宽0.25m,底宽0.5m,各层砌筑必须压实和嵌紧。大于或小于1.25m的地情况增加或减少石坎高,不增加工程量。并于底部开挖0.2m深的基槽。具体计算方法如下:(1)15°~20°石坎工程量:V1=a×h×LL=A′/B式中:V1:15°~20°石坎总量a:石坎上顶宽b:石坎下底宽h:石坎高L:石坎长A":平整面积B:平均田面宽(2)20°~25°石坎工程量:V2=(a×h1+b×h2)×LL=A′/B式中:V2:20°~25°石坎总量a:石坎上顶宽b:石坎下底宽h1:0.25m部分石坎高h2:0.5m部分石坎高L:石坎长A":平整面积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B:平均田面宽表5.2.3.5典型坡改梯区A区域石坎工程量计算单位:见表坡度级15°~20°20°~25°合计面积A′(hm2)1.752.754.50田面宽度B(m)5.894.69田块长度L(m)297158648834.7田面坡度θ(°)1721整理后坡度α(°)1010田面高差H(m)1.81.8石坎高h1.01.25平整土方(m3)166733455012石坎(m3)74321992942挖基槽(m3)149586735典型坡改梯区B区域石坎工程量计算单位:见表坡度级15°~20°20°~25°合计面积A′(hm2)1.141.562.70田面宽度B(m)5.894.69田块长度L(m)193533265261.7田面坡度θ(°)1721整理后坡度α(°)1010田面高差H(m)1.81.8石坎高h1.01.25平整土方(m3)108618982983石坎(m3)48412471731挖基槽(m3)97333429典型坡改梯区C区域石坎工程量计算单位:见表坡度级15°~20°20°~25°合计面积A′(hm2)2.593.115.70田面宽度B(m)5.894.69田块长度L(m)4397663111028.4田面坡度θ(°)1721整理后坡度α(°)1010田面高差H(m)1.81.8石坎高h1.01.25平整土方(m3)246737836250石坎(m3)109924873586挖基槽(m3)220663883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典型坡改梯区D区域石坎工程量计算单位:见表坡度级15°~20°20°~25°合计面积A′(hm2)1.020.381.40田面宽度B(m)5.894.69田块长度L(m)17328102542.0田面坡度θ(°)1721整理后坡度α(°)1010田面高差H(m)1.81.8石坎高h1.01.25平整土方(m3)9714621434石坎(m3)433304737挖基槽(m3)8781168典型坡改梯区合计石坎工程量计算单位:见表坡度级15°~20°20°~25°合计面积A′(hm2)6.507.8014.30田面宽度B(m)5.894.69田块长度L(m)110361663127666.8田面坡度θ(°)1721整理后坡度α(°)1010田面高差H(m)1.81.8石坎高h1.01.25平整土方(m3)6190948815679石坎(m3)275962378996挖基槽(m3)552166322155.2.3.6其他草地人工翻耕计算本项目的其他草地主要集中在项目区凤凰村,经过现场踏勘,项目区内其他草地松土层较薄,含氧量低,拟对项目区内其他草地采用翻耕方式,翻耕深度为0.4m,翻耕区域主要集中在宋家沟水库坝上,翻耕面积为0.43hm2。5.2.3.7爆破改土项目区内其他草地局部泥土板结,给开发造成了一定难度,不能直接通过机械翻耕加深松土层,因此需要进行爆破松土才能进行开发,在经过破改梯改造为宜耕农用地,本项目设计爆深度为0.5m。经实地勘测,爆破面积为0.54hm2,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零星分布于项目区各处,最大面积为图斑号369(现状图中),最小面积为图斑号387,面积为110平方米。因此爆破土方为2700m3。施工时,边坡采用光面爆破技术,整个爆破采用孔内分排延时,孔外分组延长时间,同时即发技术,从而保证爆破后边坡稳定及居民的安全。分居线孔梯段控制爆破,分层厚度根据挖芳高度确定,单位装药量由现场爆破试验确定,孔网参数(眼距、超钻、抵抗线)由现场具体地质条件和地形确定。边坡爆破方式采用间隔装药。微差起爆。严格按照控制爆破的原则执行。在控制爆破施工中,按照设计要求首先对场地布局分段平整,规范布孔操作和孔位选择,严格控制装药量,注意装药与填塞质量及网路连接和起爆等工序,选择施工间歇作为安全放炮时间,避免作业干扰,提高工作效率。爆破漏斗深约1.0m,每炮炸药0.413kg、导火索长1m、火雷管1发。爆破土方量(m3)=爆破面积(m2)×爆破深度(m)=0.54×0.5×10000=2700m³表5.2.3.8-1土地平整工程量汇总单位:见表内容单位工程量土地平整移动土方m327663石坎砌筑m38996土坎夯筑m33918爆破松土m32700翻耕面积hm20.43石坎挖基槽m322155.3农田水利根据4.5.2农田水利工程布局,现对其一一进行设计。5.3.1山坪塘整治设计项目区有坑塘6口,对项目区旱地的灌溉起到重要作用,其中有2口山坪塘已年久失修,淤积严重并伴有塘坎垮塌现象,蓄水能力较低,预计平均深度超过0.4m。需要进行整修,提高蓄水能力。维塘1:项目区西部凤凰组的凤凰寺山坪塘(现状编号塘5)对该片区的灌溉起到重要作用,现淤积渗漏严重,应对其进行清淤0.4米,同时加固塘坎。维塘2:项目区西部屯丘组大丘背面山坪塘(现状编号塘4)水源来自灌溉渠和水田多余的排水,常年使用淤泥过多,此次规划清淤0.35米,对溢洪道进行整修,同时加固塘坎。经充分征求当地村民意见,项目区拟整治山坪塘2口,需要同时整修塘坎并清淤,(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设计详见单体工程图),整治方案与工程量如下表。表5.3.1-1山坪塘整治工程量名称清淤方量(m3)整修内坎长度(m)清淤深度(m)塘坎高度(m)凤凰寺塘276552.80.44.5屯丘组背面糖71533.60.353合计348086.4 清淤设计:山坪塘清淤主要采用定额10004,即人工挖一般淤泥;清理出的淤泥就近堆积在附近其他其他草地和水田,作为其他草地的沃土层;或者可以对方与堤坝,可以对土筑堤坝进行加固、填补渗漏。护坡设计:本项目设计维修山坪塘2口,护坡断面规格为3m和4.5m两种类型;4.5m高护坡。主要采用条石依原有塘坎而建,条石采用粗料石,规格为300*300*1000和300*300*600两种。在山坪塘清淤后,先对需要整修内坎底部进行基础开挖,直至挖至硬质基础,开挖为深度为0.9m,宽度为1.65m,然后采用M7.5水泥砂浆砌条石基础。砌筑好基础开始进行护坡的砌筑,护坡每棱条石往塘内坎收0.1cm,前1.5m采用4楞条石砌筑,中间1.2m采用3楞条石砌筑,最后1.8m采用2楞条石砌筑。每隔2m打丁字石,详细设计见单体图设计。3.0m高护坡,主要采用条石依原有塘坎而建,条石采用粗料石,规格为300*300*1000。在山坪塘清淤后,先对需要整修内坎底部进行基础开挖,直至挖至硬质基础,开挖为深度为0.9m,宽度为1.05m,然后采用M7.5水泥砂浆砌条石基础。砌筑好基础开始进行护坡的砌筑,护坡每棱条石往塘内坎收0.1cm,详细设计见单体图设计。溢洪道设计:溢洪道采用矩形断面,内宽0.7m,高0.6m,沟壁采用0.6m高,0.3m宽M7.5浆砌条石,底板采用0.1m厚C20砼。维修山坪塘2涉及溢洪道整修,长度为22m。5.3.2排水工程设计1、排洪流量计算根据《灌溉排水设计规范》,查有关邻近地区排洪标准,十年一遇,一小时暴雨1日内排出。排洪设计流量按下式计算:Q=0.278k·i·f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式中:Q—清水洪峰流量(m3/s);k—洪峰径流系数(%)取值为0.6;i—汇流历时内平均降雨强度(mm/h);f—集水面积(km2);0.278—单位模算系数;查《**市暴雨洪水等值线图集》,根据降雨量资料分析计算,1小时平均降雨量为34.5mm。新修排水沟的设计参数如表5.2.2-1,整修排水沟的设计参数如表5.2.2-2:表5.3.2-1新修、整修排水沟计算计算流量表规格型号长度(m)集雨面积(亩)流量(m3/s)新修排水沟0.5×0.6新修排水沟-1211650.2261新修排水沟-2328620.2157新修排水沟-3148670.2330新修排水沟-4166610.2122新修排水沟-5123530.1844新修排水沟-6300520.1809新修排水沟-7208540.1878新修排水沟-8155590.2052新修排水沟-991570.1983新修排水沟-10130620.2157新修排水沟-1193550.1913新修排水沟-1286660.2296新修排水沟-13159490.1704合计2198整修排水沟0.5×0.6整修排水沟Ⅰ-1333670.2330整修排水沟Ⅰ-2509610.2122整修排水沟Ⅰ-3101530.1844整修排水沟Ⅰ-4424520.1809整修排水沟Ⅰ-5127540.1878整修排水沟Ⅰ-6279590.2052整修排水沟Ⅰ-7431570.1983整修排水沟Ⅰ-8294620.2157整修排水沟Ⅰ-9292550.1913整修排水沟Ⅰ-10564670.2330整修排水沟Ⅰ-11145610.2122整修排水沟Ⅰ-12369530.1844整修排水沟Ⅰ-13428520.1809整修排水沟Ⅰ-14229540.1878整修排水沟Ⅰ-15190590.2052整修排水沟Ⅰ-16238570.1983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整修排水沟Ⅰ-17121620.2157整修排水沟Ⅰ-18185550.1913整修排水沟Ⅰ-19127420.1461合计5386整修排水沟0.8×0.8整修排水沟Ⅱ-11341760.6122整修排水沟Ⅱ-23891680.5844整修排水沟Ⅱ-31771750.6087合计700整修排水沟1.0×1.0整修排水沟Ⅲ-14113431.1931整修排水沟Ⅲ-25633541.2313整修排水沟Ⅲ-34843681.2800整修排水沟Ⅲ-43503591.2487整修排水沟Ⅲ-53243751.3044整修排水沟Ⅲ-68213451.2000整修排水沟Ⅲ-72353691.2835整修排水沟Ⅲ-83173451.2000整修排水沟Ⅲ-92663551.2348整修排水沟Ⅲ-104853711.2905整修排水沟Ⅲ-111193621.2592合计4375整修排水沟1.2×1.4整修排水沟Ⅳ-13837332.5496整修排水沟Ⅳ-23007072.4592合计683整修排水沟1.5×1.5整修排水沟Ⅴ-171510523.6592整修排水沟Ⅴ-271410883.7844整修排水沟Ⅴ-385310763.7427合计2282新修排水沟0.5×0.6带1.0新修沟带路-184670.2330新修沟带路-2146610.2122新修沟带路-3231530.1844新修沟带路-4214520.1809新修沟带路-5227540.1878新修沟带路-6172610.2122新修沟带路-754530.1844新修沟带路-890520.1809新修沟带路-9147540.1878新修沟带路-1050610.2122新修沟带路-1181530.1844合计14962、排水沟断面设计项目区内暴雨集中,排水沟布置在冲沟中,流量大,土沟容易被冲毁,因此,采用浆砌块石砌筑断面,并有一定坡比。排水沟断面尺寸采用明渠均匀流公式进行计算: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式中:Q—排水沟设计流量,m3/s;A—排水沟过水断面面积,m2;X—湿周;R—水力半径,;i—水力比降,按1:1000设计,具体布置结合地形适当调整;C—谢才系数,采用公式进行计算,其中n为沟床糙率,采用砼现浇,取0.017;b—过水断面底面宽,m;h—过水深度,m。采用分段设计流量法计算结果如下表:表5.3.2-4排水沟、截水沟断面设计成果表规格型号长度(m)顶宽(m)底宽(m)深度(m)糙率比降排水超高设计流量新修排水沟0.5×0.6新修排水沟-12110.70.50.50.0170.0060.10.2261新修排水沟-23280.70.50.50.0170.0060.10.2349新修排水沟-31480.70.50.50.0170.0060.10.2349新修排水沟-41660.70.50.50.0170.0060.10.2349新修排水沟-51230.70.50.50.0170.0060.10.2349新修排水沟-63000.70.50.50.0170.0060.10.2349新修排水沟-72080.70.50.50.0170.0060.10.2349新修排水沟-81550.70.50.50.0170.0060.10.2349新修排水沟-9910.70.50.50.0170.0060.10.2349新修排水沟-101300.70.50.50.0170.0060.10.2349新修排水沟-11930.70.50.50.0170.0060.10.2349新修排水沟-12860.70.50.50.0170.0060.10.2349新修排水沟-131590.70.50.50.0170.0060.10.2349合计2198整修排水沟0.5×0.6整修排水沟Ⅰ-13330.70.50.50.0170.0060.10.2349整修排水沟Ⅰ-25090.70.50.50.0170.0060.1整修排水沟Ⅰ-31010.70.50.50.0170.0060.10.2349整修排水沟Ⅰ-44240.70.50.50.0170.0060.10.2349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整修排水沟Ⅰ-51270.70.50.50.0170.0060.10.2349整修排水沟Ⅰ-62790.70.50.50.0170.0060.10.2349整修排水沟Ⅰ-74310.70.50.50.0170.0060.10.2349整修排水沟Ⅰ-82940.70.50.50.0170.0060.10.2349整修排水沟Ⅰ-92920.70.50.50.0170.0060.10.2349整修排水沟Ⅰ-105640.70.50.50.0170.0060.10.2349整修排水沟Ⅰ-111450.70.50.50.0170.0060.10.2349整修排水沟Ⅰ-123690.70.50.50.0170.0060.10.2349整修排水沟Ⅰ-134280.70.50.50.0170.0060.10.2349整修排水沟Ⅰ-142290.70.50.50.0170.0060.10.2349整修排水沟Ⅰ-151900.70.50.50.0170.0060.10.2349整修排水沟Ⅰ-162380.70.50.50.0170.0060.10.2349整修排水沟Ⅰ-171210.70.50.50.0170.0060.10.2349整修排水沟Ⅰ-181850.70.50.50.0170.0060.10.2349整修排水沟Ⅰ-191270.70.50.50.0170.0060.10.2349合计5386整修排水沟0.8×0.8整修排水沟Ⅱ-11340.90.80.70.0170.0060.10.6977整修排水沟Ⅱ-23890.90.80.70.0170.0060.10.6977整修排水沟Ⅱ-31770.90.80.70.0170.0060.10.6977合计700整修排水沟1.0×1.0整修排水沟Ⅲ-14111.21.00.90.0170.0060.11.3073整修排水沟Ⅲ-25631.21.00.90.0170.0060.11.3073整修排水沟Ⅲ-34841.21.00.90.0170.0060.11.3073整修排水沟Ⅲ-43501.21.00.90.0170.0060.11.3073整修排水沟Ⅲ-53241.21.00.90.0170.0060.11.3073整修排水沟Ⅲ-68211.21.00.90.0170.0060.11.3073整修排水沟Ⅲ-72351.21.00.90.0170.0060.11.3073整修排水沟Ⅲ-83171.21.00.90.0170.0060.11.3073整修排水沟Ⅲ-92661.21.00.90.0170.0060.11.3073整修排水沟Ⅲ-104851.21.00.90.0170.0060.11.3073整修排水沟Ⅲ-111191.21.00.90.0170.0060.11.3073合计4375整修排水沟1.2×1.4整修排水沟Ⅳ-13831.20.81.40.0170.0060.12.6719整修排水沟Ⅳ-23001.20.81.40.0170.0060.12.6719合计683整修排水沟1.5×1.5整修排水沟Ⅴ-17151.51.11.40.0170.0060.14.0331整修排水沟Ⅴ-27141.51.11.40.0170.0060.14.0331整修排水沟Ⅴ-38531.51.11.40.0170.0060.14.0331合计2282新修沟带路-1840.70.50.50.0170.0060.10.2349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新修排水沟0.5×0.6带1.0新修沟带路-21460.70.50.50.0170.0060.10.2349新修沟带路-32310.70.50.50.0170.0060.10.2349新修沟带路-42140.70.50.50.0170.0060.10.2349新修沟带路-52270.70.50.50.0170.0060.10.2349新修沟带路-61720.70.50.50.0170.0060.10.2349新修沟带路-7540.70.50.50.0170.0060.10.2349新修沟带路-8900.70.50.50.0170.0060.10.2349新修沟带路-91470.70.50.50.0170.0060.10.2349新修沟带路-10500.70.50.50.0170.0060.10.2349新修沟带路-11810.70.50.50.0170.0060.10.2349合计1496新修排水沟采用倒梯形断面,底为C15厚60mm,排水沟底宽为50cm,顶宽为70cm,沟深60cm,沟壁采用30cm厚浆砌块石,沟顶采用C15现浇5cm砼压顶,沟壁采用原浆勾缝,排水沟的糙率取1/40,比降按现有地势坡度,最小比将控制在6/1000左右;。整修排水沟Ⅰ采用倒梯形断面,底为C15厚60mm,排水沟底宽为50cm,顶宽为70cm,沟深60cm,沟壁采用30cm厚浆砌块石,沟顶采用C15现浇5cm砼压顶,沟壁采用原浆勾缝,排水沟的糙率取1/40,比降按现有地势坡度,最小比将控制在6/1000左右,清淤深度为200mm。整修排水沟Ⅱ采用倒梯形断面,底为C15厚80mm,排水沟底宽为80cm,顶宽为90cm,沟深80cm,沟壁采用40cm厚浆砌块石,沟顶采用C15现浇5cm砼压顶,沟壁采用原浆勾缝,排水沟的糙率取1/40,比降按现有地势坡度,最小比将控制在6/1000左右,清淤深度为200mm。整修排水沟Ⅲ采用倒梯形断面,底为C15厚100mm,排水沟底宽为100cm,顶宽为120cm,沟深100cm,沟壁采用40cm厚浆砌块石,沟顶采用C15现浇5cm砼压顶,沟壁采用原浆勾缝,排水沟的糙率取1/40,比降按现有地势坡度,最小比将控制在6/1000左右,清淤深度为200mm。整修排水沟Ⅳ采用倒梯形断面,底为C20厚150mm,排水沟底宽为80cm,顶宽为120cm,沟深140cm,沟壁采用顶宽50cm,底宽70cm的浆砌块石,沟顶采用C15现浇5cm砼压顶,沟壁采用原浆勾缝,排水沟的糙率取1/40,比降按现有地势坡度,最小比将控制在6/1000左右,清淤深度为400mm。整修排水沟Ⅴ采用倒梯形断面,底为C20厚150mm,排水沟底宽为11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0cm,顶宽为150cm,沟深150cm,沟壁采用顶宽50cm,底宽70cm的浆砌块石,沟顶采用C15现浇5cm砼压顶,沟壁采用原浆勾缝,排水沟的糙率取1/40,比降按现有地势坡度,最小比将控制在6/1000左右,清淤深度为400mm。新修沟带路:采用倒梯形断面,底为C15厚60mm,排水沟底宽为50cm,顶宽为70cm,沟深60cm,沟壁采用30cm厚浆砌块石,沟顶采用现浇5cm厚30cm宽C15砼,沟壁采用原浆勾缝,排水沟的糙率取1/40,比降按现有地势坡度,最小比将控制在6/1000左右;生产路宽1.0m,置于排水沟一侧沟壁之上,不高出地面(详见单体图册),底部原土夯实,上筑10cmC20砼现浇路面。结合项目区的状况,当生产路纵坡大于10°时,设计对路面采取防滑处理,每隔0.1米设置1条防滑沟槽;防滑槽槽宽0.03m,槽深0.015m;每隔10m设置一沉陷缝,较陡地段每隔5m设置一沉陷缝。当生产路纵坡大于15°时,设计采用梯步形式,步宽300mm,步高150mm。5.3.3渠道工程灌溉渠断面计算方式与排水沟设计相同。断面尺寸采用明渠均匀流公式进行计算:式中:Q—排水沟设计流量,m3/s;A—排水沟过水断面面积,m2;X—湿周;R—水力半径,;i—水力比降,按1:1000设计,具体布置结合地形适当调整;C—谢才系数,采用公式进行计算,其中n为沟床糙率,采用C15砼现浇,取0.017;b—过水断面底面宽,m;h—过水深度,m。采用分段设计流量法计算结果如下表: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灌溉渠编号长度渠顶宽(m)渠底宽(m)渠深(m)设计水深(m)设计流量(m3/s)比降整修灌溉渠-15780.30.30.40.30.02450.001整修灌溉渠-211510.30.30.40.30.02450.001整修灌溉渠-323740.30.30.40.30.02450.001整修灌溉渠-422600.30.30.40.30.02450.001合计6363整修灌溉渠采用矩形断面,底为C15厚60mm,灌溉渠宽为30cm,沟深40cm,沟壁采用30cm厚浆砌块石,沟顶采用C15现浇5cm砼压顶,沟壁采用2cm厚M10水泥砂浆抹面,排水沟的糙率取1/40,比降按现有地势坡度,最小比将控制在1/1000左右,清淤深度为100mm。隔6.0米设置1条伸缩缝,伸缩缝采用沥青木板嵌缝,缝宽为2cm。灌溉渠渠底低于地面0.30m,渠顶高于地面10cm,需等浇筑的渠底硬化后,才能砌渠壁。5.3.4蓄水池设计根据区域性缺水分析确定水池规格,同时根据下列公式计算不同集流面积下蓄水池的可蓄水量:P=W/(a×h)V=KW则导出可蓄水量计算式为V可=KP(a×h)式中:P—汇水面积(hm2);W—径流总量(m3);a—径流系数(考虑到坡改梯后土壤的储水作用,取0.53计算);h—选取75%频率的一次降雨量(mm);V可—蓄水池一次降雨的可蓄水量(m3);K—安全系数,取1.2。可蓄水量计算,选取一次降雨量h=13.6mm,分别计算不同地形条件下每个蓄水池的可蓄水量。通过计算每个蓄水池的可蓄水量情况,按照两次降雨可蓄满整个水池计算,分别设计每个蓄水池的容积。蓄水池设计见表5.2.3.1:表5.3.3.1:蓄水池设计参数表单位:见表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编号P(hm2)Kαh(mm)V(m3)V设计(m3)蓄水池所在的位置池13.981.20.5313.625.7050项目区东部洋芋梁西北部,有新修沟带路穿过池24.221.20.5313.626.1550项目区东部洋和冲,有新修沟带路穿过池33.851.20.5313.625.1250项目区东部大坪梁,有新修沟带路穿过池43.681.20.5313.624.8950项目区东部朱家塝,有新修排水沟穿过池54.151.20.5313.625.8750项目区西北部岭上,有新修沟带路穿过池64.151.20.5313.625.8750项目区西北部上阳坝东北部,有新修沟带路穿过本设计蓄水池为两次蓄满,故规划蓄水池容积为50m3。蓄水池设计为圆型下埋式,半径为3.13m,净深2.5m。池壁:池壁厚37cm,采用M7.5浆砌砖砌筑,池壁内侧抹1:3水泥砂浆2cm厚,为防止渗漏,水泥砂浆内掺水泥重量5%的防水粉。池底:对蓄水池基础进行处理,底板为200mm厚钢筋混凝土底板,每隔20cm布设一根φ10钢筋,采用C20砼浇注,为防止渗漏,内掺水泥重量10%的UEA-H1外加剂。底板置于池壁之下,池壁之内,与池壁接触处做贴角防渗。梯步:蓄水池内设置1.0m宽梯步,每步跨度0.25m,高0.18m,梯步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梯步底侧布设φ16钢筋,间隔150mm布设,承担对梯步的拉力;梯步上侧布置φ10的受压钢筋,每隔300mm布设;靠近门柱和池底两端布设加密钢筋;梯步横向布置分布筋,为34φ8@300;具体见单体图。护栏:为防止人畜跌入蓄水池,在蓄水池四周砌“花砖型”护栏:高1.2m,浆砌砖厚度为12cm,每隔3.14m修建一根宽24cm,厚24cm的构造柱,共6根,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砖柱,浆砌砖采用一丁一顺的方式进行砌筑。在入口处新修蓄水池水泥门,预制门洞高度为1m,由4块抽式门板组成,每块门板宽106cm,高30cm,厚3cm,门两侧为水泥门柱,高120cm,长宽各24cm,中间留有插板缝,具体见单体图。警示:施工过程中蓄水池半径5m处设立围栏,立警示标语;施工完成后在水池门前立警示牌,防止人畜跌入池内。蓄水池地基承载力计算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蓄水池受轴心荷载作用,受力应满足下式:
石家乡石龙村等村土地整理项目—地基压应力;—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取80KPa;G—基础承载荷载组合值,由水重和池体自重组成;A—池底面积;G=G水+G池G水—水重,取水池装满水时的水重,单位KN;G池—水池自重,单位KN;查相关技术规范,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取80KPa,砖砌体重度取20KN/m3,砼结构重度取24KN/m3,经计算得:G=858KN,A=25.34m2,33.86KPa<,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蓄水池底板抗压计算蓄水池底板所受压力应满足:P—蓄水池底板所受压应力,其值为水压力,取池满水时的水压力:P=γh;fck—混凝土抗压强度,取C20砼轴心抗压强度值fck=13.5MPa;γ—水的重度,取10KN/m3;h—水深,取水池满水时的深度2.5m;经计算得,P=25KPa,P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洞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初步设计报告
- 平坝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 三级水电站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初步设计报告
- 农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书
- 市级城市管理平台-市政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初步设计报告
- 黄家河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 冷水滩区荷叶塘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 老沙河小屯节制闸重建工程项目初步设计报告
- 市级城市管理平台-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初步设计报告
- 市级城市管理信息平台-指挥中心系统初步设计报告
- 水库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 唐河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 x雪山苗圃地喷灌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 堤防工程项目初步设计报告
- 黄龙渠河道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 露天矿选煤厂扩能改造工程项目初步设计报告书
- 某水电站工程项目初步设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