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3 MB
- 64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大雪山苗圃地喷灌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大雪山苗圃地喷灌工程目录前言11项目区概述31.1自然概况31.2社会经济状况51.3基础设施72示范点小型水利存在的主要问题82.1示范点小型水利存在的主要问题8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8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03项目区供需水量平衡分析143.1项目区供水水源分析143.2项目区用水量分析143.3项目区水量平衡分析153.4项目区设计水平年供需平衡分析154项目规划设计184.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184.2项目建设目标184.3项目建设等级标准194.4项目建设内容194.5项目规划布局及单项工程布局194.6工程设计194.7典型工程设计235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工程量415.1项目主要建设内容415.2项目主要工程量415.3计划建设工期416项目建设管理及施工组织436.1项目建设管理436.2项目施工组织447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487.1投资概算487.2资金筹措518项目效益分析698.1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方面的效益698.2新增农产品生产能力和产值71
大雪山苗圃地喷灌工程8.3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718.4经济评价729项目建成后运行管理759.1运行管理措施759.2运行管理应注意事项759.3用水管理7610项目环境影响评价7710.1环境现状7710.2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7810.3环境保护目标及措施7810.4环境影响评价79
大雪山苗圃地喷灌工程1项目区概述1.1自然概况1.1.1地理位置及范围永德县位于云南省临沧市西北部,介于东经99°05′~99°50′,北纬23°45′~24°27′之间。地处滇西横断山系纵谷区南部,四周与耿马、镇康、龙陵、施甸、昌宁、凤庆、云县等县为邻,全境幅员3208km2。境内山多坝少,山地占95%。最高海拔大雪山主峰仙宿平掌3504m,最低海拔崇岗乡户等村540m,相对高差2964m。永德县城位于德党镇,海拔1580m。县城距省会昆明787km,距临沧市府226km。项目区位于永德县大雪山乡,大雪山乡位于永德县东南部,距永德县城159km,距市府临沧92km。项目区以东和云县、临沧接壤,南与耿马隔河相望,项目区总面积3600亩,均规划种植澳洲坚果。项目区海拔700~900m,年平均气温20℃以上,年平均降雨量1457.3mm。1.1.2水文气象永德县县境气候属南亚热带河谷季风气候,具有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干湿季分明的立体气候特征。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196.1小时,太阳辐射总量为133.58千卡/cm2。以海拔1500m左右地带为代表,多年平均气温17.4℃,极端最高气温32.1℃,最低气温2.1℃,年均降雨量1283mm。境内有流程5km以上河流84条,总长800余公里,水资源总量18.5亿m3,水能蕴藏量58万k永德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63
大雪山苗圃地喷灌工程W,目前控制性人工蓄水量为0.39亿m3。森林覆盖率为38.6%,活立木蓄积量为524.5万m3。全县主要河流有三条,分别是:属怒江水系的永康河、赛米河;属澜沧江水系的秧琅河。过境河流有怒江、大勐统河、南汀河。总径流面积3155km2,多年平均来水量18.5亿万m3,总水能蕴藏量52.3万kW。年平均降水量1367.2mm,年平均降水总量50.1626亿m3。项目区水源属怒江水系南汀河流域,其流域的主干河流勐旨河发源于大雪山自然保护区,呈西北东南流向,勐旨河流经大雪山乡的万丈岩、大桥头、忙蚌、下班空汇入怒江的支流南汀河。根据《永德县水资源调查评价与水利区划报告》,项目区水源勐旨河流域上游多年平均径流量4030万m3,中游多年平均径流量1760万m3,下游多年平均径流量1200万m3,全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6990万m3。项目区取水点位于勐旨河中下游,取水点2#坝以上流域多年平均径流5790万m3。1.1.1地质、地形、地貌及土壤一、地质项目区地势南高北低,地势结构复杂多变,地貌呈溶丘洼型,山峰重叠,山高谷深,是典型的高原深切谷地形。岩层多为风化石岩,土壤主要以红壤为主,土壤呈中性,结构疏松、肥沃,区内最高海拔低于1000m,适应种植热带经济作物。项目区属第四系,下古生界变粒岩、石英片岩均有分布,约占项目区面积的80%,第四系冲积、堆积、洪积层主要分布在项目区靠流域下端,约占项目区面积的20%左右。二、地形、地貌永德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63
大雪山苗圃地喷灌工程大雪山地处永德县城的东南部,境内地形自然形成南汀河两岸夹一槽的形状。项目区地形为中山地形,属构造侵蚀、剥蚀地貌,具有典型西南土石山区特征,坡度在10°~20°,其海拔700~1000m。三、土壤项目区土壤类型主要有水稻土、红壤、赤红壤、紫色土、黄壤等5个土类,其中红壤土分布范围较广,有沙泥土、沙胶泥土和山沙土,大部分为泥沙土,土壤疏松,通气性、透水性良好。耕作层厚度大于50cm,适宜多种农作物、经济作物生长。项目区土壤化验分析,Ph值5.5~6,总体呈中性,无钙,有机质含量高,适宜多种果树生长。1.1.1水资源永德县水资源较为丰富,总水能蕴藏量52.3万KW,年平均降水总量50.1626亿m3,但时空分布不均匀。已建成蓄水工程152件,总蓄水量4180万m3;建成引水工程3173件。全县有效灌溉面积14.96万亩,水利化程度27.5%。项目区多年平均年降雨量1457.3mm。大雪山苗圃喷灌基地灌溉水源距离项目区新建调节池为8.21km,取水点位于勐旨河中下游,取水点2#坝以上流域多年平均径流5790万m3,水量可以满足灌溉需要。1.2社会经济状况1.2.1人口及劳动力永德县现有人口33.34万人,大雪山乡现有人口1.73万人,农村实有劳动力0.97万人。项目区涉及大雪山乡勐旨和曼来2个自然村,959户共3954人,人口自然增长率8‰。项目实施期间,人口、劳动力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对工程实施过程中不会造成影响。永德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63
大雪山苗圃地喷灌工程1.1.1土地利用现状大雪山乡国土总面积379.11km2,占全县总面积的11.85%。其中耕地面积4.8万亩(水田1.1万亩,旱地3.7万亩),占总面积的8.45%;林地面积36.35万亩,占总面积的63.93%;园地面积0.45万亩,占总面积的0.79%;荒山荒地面积11.27万亩,占总面积的19.81%;难利用土地1.09万亩,占总面积的1.91%;水域面积0.33万亩,占总面积的0.58%;其它用地2.58万亩,占总面积的4.53%。项目区总面积260.85亩,定向的帮顾客种植高山榕、菠萝蜜、澳洲坚果、青枣、风铃木、凤凰木等高价值的树木幼苗,满足移植条件后交给贵客。本次260.85亩为第一批试验区,预期规划1000亩左右的种植区。1.1.2农业经济状况大雪山乡以农业种植为主,产业以粮、甘蔗、畜牧为支柱产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现已形成规模连片栽植核桃1000多亩,连片栽植澳洲坚果3000多亩。2007年度大雪山农业生产总值为5887万元。近年来,依托农业科技的支撑,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生长水平稳步提高,土地经营从粗放型一步步向集约型过渡,生产理论需要进一步的提高,进一步的水利灌溉措施有待上级部门的大力扶持和帮助。1.1.3地方财政和农民收入永德县2007年实现财政收入816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99元,比上一年增加467元。项目区所在地大雪山乡财政收入30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20元。1.1.4水利科技服务和体系现状永德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63
大雪山苗圃地喷灌工程在农村人畜饮水和干支渠配套防渗及大雪山中型水库等一批优势项目的带动下,永德的水利设施不断完善,水利战线有一批严格执法的队伍,在各乡镇有专门的水利管理和服务机构,负责农村最基本的水利保障和技术指导,最基层的村级单位有农民用水户协会,这些层层落实的体系保证了水利信息和服务能迅速传达到基层,保证了水利各项措施得到最好的落实。1.1基础设施1.1.1水利骨干工程现状全县已建成蓄水工程152件,总蓄水量4180万m3;建成引水工程3173件。全县有效灌溉面积14.96万亩,水利化程度27.5%。项目区内有南汀河、勐旨河,可用于解决项目区的灌溉用水。1.1.2田间工程现状目前项目区内无任何田间配套工程,项目内现状生活用水已得到解决,生产用水只有育苗基地的少部分幼苗有时靠临时铺设的管道得到灌溉,其余部分只能靠自然降雨进行浇灌。项目区灌溉用水得不到保证,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制约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1.1.3交通及电力项目区内交通便利,在镇青二级路边,同时有乡村道路贯穿整个项目区,通信、电力畅通。永德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63
大雪山苗圃地喷灌工程1示范点小型水利存在的主要问题1.1示范点小型水利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项目区内无任何田间配套工程,项目区现状生活用水基本已得到解决,但生产用水只有育苗基地的一部分幼苗有时靠临时铺设的管道得到灌溉,其余部分只能靠自然降雨进行浇灌。项目区灌溉用水得不到保证,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制约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1.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2.1发展节水灌溉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我县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非常突出,水资源问题仍然是制约我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节水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与可持续利用的前提和关键。《水法》明确规定:“国家厉行节约用水,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推广节约用水新技术、新工艺,发展节水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建立节水型社会”。全面推行各种节水措施,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制定节水政策,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的利用率,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推广节水技术和措施,建设节水型社会,是水利部门的一项基本任务。实施大雪山苗圃地喷灌工程项目是务实当地农业基础、提高当地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和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通过项目的实施,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增加农民掌握农业科技的含量,提高农业产值,促进发展“优质、高效、高产”永德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63
大雪山苗圃地喷灌工程的农业,提高农业生产力,改善当地农业生产及农村经济发展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为实现流域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和管理经验。是实现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促进全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1.1项目建设是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前提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绿色经济强省,通向东南亚和南亚国际大通道”的战略目标,要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精神,以大型灌区节水续建配套项目建设和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建设为点,以旱地水浇和“五小”水利工程建设为面,点面结合,重视渠道防渗衬砌,兼顾管道输水模式,示范推广喷灌、微灌、滴灌等先进节水技术,充分利用云南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切实加快多种经济作物为主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1.1.2项目建设将为我县规模发展节水灌溉起示范作用我县属于偏远山区,经济技术尚不发达,特别是经济发展还十分落后,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先进灌溉技术和措施的推广和应用。长期以来,一直都是依靠自然降水进行灌溉。近年来,随着全球气温的变化以及水土流失等,水资源较为贫乏,农业生产“望天兴叹”,雨季时由于植被覆盖率低下,水土流失严重,洪涝成灾,农业生产因水而悲,“山高路远,干旱缺水,基础设施薄弱,生态环境脆弱”,是大雪山乡农民生产的一大特点,因此,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行经济果林发展,逐步改善农业生产环境,促进生态环境平衡,以势在必行。大雪山苗圃地灌溉永德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63
大雪山苗圃地喷灌工程工程的实施,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将给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1.1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1.1交通便利、群众基础好永德北临保山,东接云县、西接镇康,南通耿马,形成以羊勐线为主干,以县乡、乡村公路为辅的交通运输网络,项目区距大雪山乡政府驻地2km,距县城159km,距市政府临沧92km,乡村道路直通项目区,对外交通十分便利,区位优势显著。大雪山乡充分利用特有的山区资源优势,近年以生猪、菜牛为主的养殖业得到了重点发展、以澳洲坚果为主的绿色产业得到了重点推广发展。但总体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属永德县的“山区”和经济较为贫困的地区之一。大雪山乡属怒江水系南汀河流域,主要河流有南汀河过境干流,勐旨河流经大雪山乡的万丈岩、大桥头、忙蚌、下班空汇入怒江的支流南汀河。该项目的水源为勐旨河,勐旨河流域区年产水量6990万m3,水量充足,且勐旨河的源头地处大雪山自然保护区,水质较好,能满足灌溉用水要求。从勐旨河的2#坝通过管道自压引水进入项目区,再由项目区内的田间配套设施对项目区进行灌溉。1.1.2项目建设有可靠的技术保障永德县水务局现有足够的专业技术人才,可为大雪山苗圃地滴灌工程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大雪山苗圃地滴灌为自流灌溉,不但可以充分利用区间水资源,还可提高水利用率,达到高效、节约用水,同时,可以减少运行过程中提水、动力设备和相关费用,操作技术简单,管理方便。永德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63
大雪山苗圃地喷灌工程1.1.1种植作物价值高、效益显著大雪山苗圃地主要定向种植高山榕、菠萝蜜、澳洲坚果、青枣、风铃木、凤凰木等高价值的树木幼苗,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大雪山苗圃地滴灌工程的主要目标任务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从单一的农业生产转向多方位农业发展,发展绿色产业示范带头作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生态环境平衡。配套农艺、生态措施,完善水利、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农民实现增收的最终效益。本工程实施后,产生的示范效益更是远远高于带来的经济效益,为大雪山乃至本县人民带来了发家致富的新思路,同时也是为永德县节水灌溉道路上不断探索的里程碑。永德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63
大雪山苗圃地喷灌工程1项目区供需水量平衡分析1.1项目区供水水源分析该项目区的供水水源为勐旨河中下游河水,勐旨河流域发源于大雪山自然保护区,呈西北东南流向,流经万丈岩、大桥头、忙蚌,自下班空汇入南汀河。流域区年产水量6990万m3,取水点2#坝以上流域多年平均径流5790万m3。水量、水质均满灌溉用水要求。1.2项目区用水量分析1.2.1设计水平年、灌溉设计保证率的选择水平年:以2014年为现状水平年,2024年为近期设计水平年,2034年为远期设计水平年。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规定,结合本灌区实际情况,灌溉保证率取P=75%。1.2.2用水量分析该项目区定向的帮顾客种植高山榕、菠萝蜜、澳洲坚果、青枣、风铃木、凤凰木等高价值的树木幼苗,同一块地种植作物不固定,通过多年的生产经验,发现澳洲坚果幼苗在生长期需水量最大。所以本项目区以澳洲坚果作为各种分析计算的经济作物,根据《云南省地方标准》(DB53/T168-2006),结合本灌区实际情况,拟定灌溉定额进行需水量计算。(1)澳洲坚果灌溉制度由于该灌区无任何灌溉用水方面的资料,澳洲坚果灌溉制度根据《云南省地方标准》(DB53/T永德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63
大雪山苗圃地喷灌工程168-2006)规定,结合技术人员的经验和当地实际情况,综合拟定苗埔的净灌溉定额为144m3/亩,果树的净灌溉定额为110m3/亩。(2)灌区内主要种植作物根据现状和今后发展规划,项目区主要种植澳洲坚果和进行澳洲坚果育苗。(3)灌溉水利用系数的确定灌溉水利用系数的取值为:现状水平年2008年为η=0.9,近期规划水平年2018年为η=0.9;远期规划水平年2028年为η=0.9。经计算:澳洲坚果苗埔基地毛灌溉定额267m3/亩,澳洲坚果果树毛灌溉定额123m3/亩。1.1项目区水量平衡分析1.1.1项目区可供水量分析水源距离项目区约8.21km,需要建设管道进行引流。项目区取水位置属于怒江水系南汀河支流勐旨河,流域区年产水量6990万m3,取水点2#坝以上流域多年平均径流5790万m3。1.1.2项目区需水量预测按拟定的灌溉制度,本次试验区项目地260.85,未来规划1000亩的种植面积,1000亩年需水总量16.19万m3。1.2项目区设计水平年供需平衡分析项目区水文资料套用永德县代表站永康站的资料,年径流量的年内分配以永康河水文站作为参证站,具体计算详见表3-1,片区年径流量p=75%年内分配表。(1)项目区供需水量平衡分析项目区水量供需平衡分析详见表3—3,大雪山苗圃地永德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63
大雪山苗圃地喷灌工程澳洲坚果灌溉用水供需平衡表。从分析结果来看,项目区供水量能满足灌溉需水要求。永德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63
大雪山苗圃地喷灌工程表3-1勐旨河流域年径流量p=75%年内分配表单位:万m3月份123456789101112合计p=75%W(万m3)456.83220.60174.28131.43174.28220.021166.11877.19751.54829.71468.41319.615790比例(%)7.893.813.012.273.013.820.1415.1512.9814.338.095.52100表3-2大雪山苗圃地灌溉需水量年内分配表单位:万m3月份123456789101112合计灌水次数育苗10101010101060果树22221211总需水量2.862.862.862.861.882.8616.19永德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63
大雪山苗圃地喷灌工程表3-3大雪山苗圃地灌溉用水供需平衡单位:万m3月份123456789101112合计灌水次数育苗10101010101060果树2222122可供水量456.83220.60174.28131.43174.28220.01166.1877.19751.54829.7468.4319.65790需水量2.862.862.862.861.882.8616.19富余水量453.97217.74171.42128.57174.282201166.1877.19751.54829.7466.52316.745773.81永德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63
大雪山苗圃地喷灌工程1项目规划设计1.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按照提高农业综合能力、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改善生态环境的要求,切实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水利的支持力度,以政府安排资金为引导,以农民自愿出资出劳为主体,以开展规划编制工作为依托,以农村水利管理体制改革为动力,整合各种农村水利建设资金,逐步建立保障我省农村水利建设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1.2项目建设目标大雪山亦属于国家贫困乡之一,经济发展缓慢,财政极度困难,农业基础设施十分脆弱,严重制约着该乡的经济发展。本灌区,目前尚无灌溉系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影响和制约着当地农业及社会发展。水利灌溉配套工程的实施将切实解决该区的灌溉问题,同时也将对周边地区乃至全县的节水灌溉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通过水利配套建设,采用先进合理的节水措施,项目实施后效益明显,使幼苗成活率大大提高,培养幼苗时间大大减少。1.3项目建设等级标准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及《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依据灌区本次灌溉面积260.85亩,确定该工程规模为小(二)型,工程等级为V永德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63
大雪山苗圃地喷灌工程等,工程级别为5级。1.1项目建设内容该项目水利工程主要有:水源工程、管道工程及田间配套工程。该工程水源为南景河2#坝,水源位于项目区中下游,相对位置较高,整个灌区可通过管网自压灌溉。项目区本次灌溉面积260.85亩,种植高山榕、菠萝蜜、澳洲坚果、青枣、风铃木、凤凰木等高价值的树木幼苗使基地发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示范作用。1.2项目规划布局及单项工程布局本次可研工作中对项目区的水源进行了实地勘测,项目区内的主管道及项目区的面积也进行了实地测量,根据实际测量结果,结合本地实际,初步选定苗圃基地灌溉方式采用喷灌,符合本区地理地形条件及实际情况。总体方案为:从水源引水进入项目区调节池,本项目调节池主要使用两个已建200m3的水池(一个是大雪山澳洲坚果基地的水池,第二个是大雪山坡耕地项目建的水池),再通过管道从调水池引水进入项目区。1.3工程设计1.3.1灌水方法的选择先进而合理的灌水方法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1、灌水均匀。2、灌水利用率高。3、少破坏或不破坏土壤团粒结构。4、便于和其他农业措施相结合。永德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63
大雪山苗圃地喷灌工程5、应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使得一个灌水员管理的面积最大。6、对地形的适应性强。7、基本建设投资与管理费用低,也要求能量消耗最少,便于大面积推广。8、田间占地少。节水灌溉的灌水方法主要有喷灌和滴灌,下面进行对比选取最优方案。喷灌是利用专门设备将有压水送到灌溉地段,并喷射到空中散成细小的水滴,模拟天然降雨一样进行灌溉。其突出优点是对地形的适应性强,机械化程度高,灌水均匀,灌溉水利用系数高,尤其是适合于透水性强的土壤,并可调节空气湿度和温度。滴灌是由地下灌溉发展而来的,是利用一套塑料管道系统将水直接输送到每棵作物根部,水由每个滴头直接滴在根部附近,然后渗入土壤并浸润作物根系最发达的区域。其突出优点是非常省水,自动化程度高,可以使土壤湿度始终保持在最优状态。根据水源、作物种植及选择灌水方法的要求,本项目区灌水方法选择喷灌。1.1.1灌溉制度1.1.1.1苗圃基地灌溉制度的确定由于项目区只种坚果,作物结构单一,设计灌水定额的计算选用《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T50085--2007中推荐的公式。计算参数的选取在结合规划区实际的同时,通过项目区有丰富经验的农户采访调查来确定。1、微灌灌水补充强度永德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63
大雪山苗圃地喷灌工程微灌的灌溉补充强度是指为了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必须由微灌提供的水量,以mm/d。表示为:Ia=Ea-Po-S(Po为有效降雨量,S为地下水补给)对于一般地区,作为设计状态,认为作物所消耗的水量全部由灌溉补充,即Ia=Ea。2、设计灌水均匀度根据《喷灌工程技术规范》第3.0.7条规定:在设计风速下,喷灌均匀系数不应低于75%,本项目中喷灌均匀系数取80%。3、灌溉水利用系数根据国标GB/T50085-2007号《喷灌工程技术规范》选取喷洒水利用系数η=0.85。4、灌溉用水量设计灌水定额按下式计算:m=100γh(β1-β2)1/ηm—设计灌水定额,mm;γ—土壤容重,kg/cm3。取0.00135kg/cm3;h—作物土壤计划湿润层厚度,cm。取20厘m;β1—适宜土壤含水量上限(重量百分比),项目区为山地,为避免深层水量浪费,β1取田间持水量的90%,项目区土质为壤土,田间持水量的25%,则β1=22.5%。β2—适宜土壤含水量下限(重量百分比)。取田间持水量的75%,即β2=18.75%;η—为喷洒水利用系数。项目区坚果关键需水期设计日喷灌时间内平均风速的多年平均值为2.8m/s<3.4m/s,取η=0.85。通过计算,m=11.91mm,即:8m3/亩。5、设计灌水周期T=m/ETa永德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63
大雪山苗圃地喷灌工程式中:T—设计灌水周期,d;m—设计灌水定额,mm;ETa—作物日蒸发蒸腾量,mm/d。坚果在设计代表年灌水高峰期平均值为4mm/d。通过计算:T=11.91/4=2.97(d),取3天。6、灌水延续时间喷灌一次灌水所需时间t按下式计算t=mSmSl/(1000qη)=11.9×6×12÷(1000×0.3×0.85)=3.36(h)式中:m—设计灌水定额,㎜;t—一次灌水延续时间,h;η—喷洒水有效利用系数,一般选用0.7~0.9,本项目选取0.85;Sm—支管间距,m;Sl—沿支管的喷头间距,m;q—一个喷头流量,m3/h。计算结果:t=3.36h,取t=4h,即每次喷灌延续时间为4个小时。7、灌水次数坚果是木本作物,生长季节对水分要求较高,根据项目区坚果种植经验和用水试验,坚果耗水量高峰期主要集中在5~10月期间,此期间耗水量达3.5~6.5mm/d,但在此期间,项目区降雨丰富,不需要进行灌溉。项目区主要灌水期为11月至次年的4月份。结合项目区坚果苗生产情况和种植经验,拟定各时段的灌水次数如下表:表4-1各时段坚果苗灌水次数表永德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63
大雪山苗圃地喷灌工程月份12341112合计灌水次数10101010101060该灌溉方式可根据降雨情况和坚果苗生产情况作适当调整。1.1.1.1系统的工作制度为有效利用水资源和系统设备,减少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拟采用管道引水人工轮灌的方式,根据轮灌划分原则,考虑到项目区水源条件、地形条件和一次灌水延续时间等因素将项目区内的坚果进行分块灌溉。轮灌根据基地实际情况集体调整,每条毛管上最多只能开6个喷头,每次最多开启一条支管,系统工作日工作小时为4h,在10天之内完成全部坚果苗圃基地灌溉。4.7喷灌工程设计1、水源工程项目区水源取自南景河2#坝顺流右案水量有保证,从水源通过管道直接引水进入项目区已建好的2个调节水池中,再通过管网从调节水池直接给坚果供水。2、管网首部枢纽工程排气阀:每隔1Km在主干管上设置一个排气阀,保证水能顺利从水源点流入调节池中。泄水阀:在干、支管道最低位置安装泄水阀,以便在检修时放空管道中的水。3、喷头选择选用金属摇臂型喷头,射程8~13m,本项目取喷头射程8m,流量0.95~1.3m3/小时,本项目设计是取0.95m3/小时,工作压力0.2~0.4Kg,本项目设计工作水头20~40m。4、确定喷头组合间距永德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63
大雪山苗圃地喷灌工程喷头设计射程按下式确定,R设=KR=0.7×8=5.6(m)式中:R设—喷头的设计射程,m;K—系数,是根据喷灌系统形式、当地风速、动力的可靠程度等来确定的一个常数,一般等于0.7~0.9。R—喷头的射程(或称最大射程),m。为了使喷灌系统内的所有面积完全被喷头的湿润面积所覆盖,也就是说不能有漏喷现象,故取喷灌喷头的设计射程6m,即第一条支管距喷洒边缘6m,支管间距Sm为12m;第一个喷头距喷洒边缘6m,喷头间距Sl为12m。5、喷灌的主要灌水质量指标喷灌在灌水质量方面有特殊的要求,所以衡量其质量的指标与其他灌水方法也就不完全相同,一般以喷灌强度、喷灌均匀度和水滴直径三项来表示:①喷灌强度单喷头全圆喷洒是的平均喷灌强度ρ全可用下式计算:ρ全=(mm/h)式中:ρ—为喷头的喷水量,m3/s;A—在全圆转动时一个喷头的湿润面积,㎡;η—喷灌水的有效利用系数,一般为0.8~0.95,本项目取0.85。在喷灌系统中,各喷头的湿润面积有一定的重叠,实际的喷灌强度比上式计算的高些,为准确起见,将有效湿润面积A有效代替上式中的A值:A有效=SlSm式中:Sl—在支管上喷头的间距;Sm—喷头的间距。永德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63
大雪山苗圃地喷灌工程经计算得:ρ全=3.4mm/h。②喷灌均匀度根据《喷灌工程技术规范》规定:在设计风速下,喷灌均匀系数不应低于75%,本项目中喷灌均匀系数取80%。③水滴打击强度一般要求水滴平均直径不超过1~3mm,本项目设计中取2mm。1.1.1管网工程设计1、工程布置原则①工程布置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地形条件、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可能与需要,服从当地中长期规划,符合实际农业现代化的要求,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目的。②工程规划以节水灌溉为中心,实现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③管道系统布置中,在保证供水可靠前提下,做到合理布设最短的管线,以节省投资。④工程布置便于管理。2、工程总布置根据项目区的地形条件和资源优势的特点,同时考虑本项目区的地形、地质、水文、气候以及项目区内种植茶树的种类等因数。灌溉系统管网布置采用三级,即干管、支管、毛管,布置时要求干、支、毛三级管道尽量互相垂直,以使管道长度最短,水头损失最小。干管多沿山脊或在较高位置平行于等高线布置,支管垂直等高线布置,毛管平行于等高线并沿支管两侧对称布置,以防喷头出水不均匀。3、管材选择永德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63
大雪山苗圃地喷灌工程由于本工程从水源点到水池长度过大有8.21km,最高点到最低点高程相差190m,结合实际地形特征综合考虑决定采取钢塑结合管道将水从水源点引入水池中。在K0+000~K0+395处时采用DN125mm的钢管,长395m;在K0+395~K3+183处时采用Φ140mm的PE管(承压0.8MPa),长2788m;在K3+183~K5+821处时采用Φ140mm的PE管(承压1.2MPa),长2638m;在K5+821~K8+210处时采用DN125mm的钢管,长2389m。从水池引出的管线已经田间灌溉管网均使用承压为1.0MPa的PE管。4、管径计算及选择根据各段干管控制的面积及喷头的流量及个数,确定干管设计流量,直径大于100mm的管道取管内经济流速为0.8m3/s,直径小于100mm的管道取管内经济流速为0.5m3/s,计算出所需管径,再根据计算管径选取相应的标准管径。(1)管道流量的推算引水管道流量的计算,结合轮灌组划分情况往上逐级推算各级管道流量,其中主管和干管按其所控制的下级管道流量之和的最大值确定。具体确定方法如下:①毛管流量的确定Q1支管=Q1支管—支管流量,m3/h;S—每条支管上布置的喷头数量,个;q—单个喷头设计流量,m3/h;η—喷灌水的有效利用系数,一般为0.8~0.95,本项目取0.85。②支管流量的确定干管流量为其所控制的支管流量之和。③干管流量的确定永德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63
大雪山苗圃地喷灌工程分干管流量为其所控制的支干管和支管流量之和。(2)管径的确定①管道水头损失按以下方法计算。单孔管的沿程水头损失按公式计算:hf=fLQm/dbhf—沿程水头损失,m;L—管长,m;Q—流量,m3/h;d—管内径,mm;f—摩擦系数,PE管取f=94800;m—流量指数,PE管取m=1.77;b—管径指数,PE管取b=4.77;管道局部水头损失按照沿程水头损失的10%计算。②支管和毛管的水头损失按以下方法计算。多孔管道的沿程水头损失按下式计算:h′fz=Fhfzhfz=fLQm/dbF={N〔1/(m+1)+1/2N+√(m-1)/6N2〕-1+X}/N+1+Xh′fz—多孔管道沿程水头损失,m;F—多孔管道沿程水头损失,m;N—孔口数;X—多孔管道首孔位置系数,即管道入口至第一孔口的距离与孔口间距之比。管道局部水头损失按照沿程水头损失的10%计算。③各级管道管径的选取各级管道的试算管径为32~250mm,根据各级管道的试算管径,计算出各级管道在必须通过最大流量时所产生的水头损失,根据水头损失大小和首尾高差合理确定管道,并保留下级管道所需水头。喷头的安装高度为1.2m。永德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63
大雪山苗圃地喷灌工程表4-1支管首端水利计算表管段编号设计流量(L/s)设计流速(m/s)计算管径(mm)选用管径(mm)计算内径(mm)实际流速(m/s)管长(m)水头损失(m)水头(m)自由水头(m)管材选择喷头高度(m)喷头水头(m)1号支管15.571.00141.00110.00103.401.86851.7626.9777.9139.94PE管1.838.342号支管12.931.00128.49110.00103.401.541056.1224.0574.8138.88PE管1.837.283号支管12.931.00128.49110.00103.401.541115.9225.4276.1134.55PE管1.832.954号支管14.511.00136.12110.00103.401.731165.3232.5676.8136.44PE管1.834.845号支管15.831.00142.17110.00103.401.891214.7239.6177.0137.40PE管1.835.806号支管14.781.00137.38110.00103.401.761264.1236.5077.2140.71PE管1.839.117号支管13.721.00132.36110.00103.401.631316.1233.3077.2134.50PE管1.832.908号支管12.801.00127.84110.00103.401.53902.4620.1955.0234.83PE管1.833.239号支管10.561.00116.12110.00103.401.26468.007.4440.0232.58PE管1.830.98永德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63
大雪山苗圃地喷灌工程10号支管10.561.00116.12110.00103.401.26377.006.0038.0232.02PE管1.830.4211号支管11.611.00121.76110.00103.401.38312.005.8735.0229.15PE管1.827.5512号支管12.141.00124.51110.00103.401.45247.005.0336.0230.99PE管1.829.3913号支管12.141.00124.51110.00103.401.45179.403.6532.0228.36PE管1.826.7614号支管11.611.00121.76110.00103.401.38110.762.0833.0230.93PE管1.829.3315号支管10.561.00116.1290.0084.601.88338.2614.0258.0239.42PE管1.837.8216号支管11.611.00121.7690.0084.602.07400.9219.6652.0232.36PE管1.830.7617号支管11.611.00121.7690.0084.602.07463.3222.7258.0235.30PE管1.833.7018号支管12.131.00124.4590.0084.602.16525.7227.8768.0240.15PE管1.838.5519号支管12.671.00127.1990.0084.602.26588.1233.6856.0222.34PE管1.820.7420号支管10.161.00113.8790.0084.601.81703.8227.2267.0239.80PE管1.838.20永德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63
大雪山苗圃地喷灌工程表4-2支管末端水利计算表管段编号设计流量(L/s)设计流速(m/s)计算管径(mm)选用管径(mm)计算内径(mm)实际流速(m/s)管长(m)水头损失(m)水头(m)自由水头(m)管材选择喷头高度(m)喷头水头(m)1号支管15.571.00141.0063.0058.305.8478.0038.0857.8424.54PE管1.822.942号支管12.931.00128.4963.0058.304.85102.0035.8256.7625.78PE管1.824.183号支管12.931.00128.4990.0084.602.30198.0011.7559.0037.85PE管1.836.254号支管14.511.00136.1290.0084.602.58210.0015.3051.8536.55PE管1.834.955号支管15.831.00142.1790.0084.602.82226.0019.2144.7025.49PE管1.823.896号支管14.781.00137.3890.0084.602.63210.0015.8047.9132.11PE管1.830.517号支管13.721.00132.3690.0084.602.44210.0013.8551.3137.46PE管1.835.868号支管12.801.00127.8475.0070.503.28140.0019.4970.8339.46PE管1.837.869号支管10.561.00116.1275.0070.502.71182.0018.0159.5841.56PE管1.839.96永德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63
大雪山苗圃地喷灌工程10号支管10.561.00116.1275.0070.502.71176.0017.4250.0232.60PE管1.831.0011号支管11.611.00121.7675.0070.502.98184.0021.5562.1540.60PE管1.839.0012号支管12.141.00124.5175.0070.503.11184.0023.3252.9929.66PE管1.828.0613号支管12.141.00124.5175.0070.503.11170.0021.5548.3626.82PE管1.825.2214号支管11.611.00121.7675.0070.502.98184.0021.5555.9334.39PE管1.832.7915号支管10.561.00116.1275.0070.502.71164.0016.2371.0034.58PE管1.832.9816号支管11.611.00121.7675.0070.502.98164.0019.2171.3639.22PE管1.837.6217号支管11.611.00121.7675.0070.502.98184.0021.5572.3034.44PE管1.832.8418号支管12.131.00124.4575.0070.503.11179.0022.6666.9534.99PE管1.833.3919号支管12.671.00127.1975.0070.503.25192.0026.2555.3429.09PE管1.827.4920号支管10.161.00113.8775.0070.502.60194.0017.9165.3037.88PE管1.836.28永德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63
大雪山苗圃地喷灌工程1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工程量1.1项目主要建设内容该项目水利工程主要有:进水口、主干管、田间管网配套工程。1.2项目主要工程量工程量汇总详见主要工程量统计表。1.3计划建设工期项目计划于2015年2月开始实施,2015年3月完工,工期1个月。永德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63
大雪山苗圃地喷灌工程主要工程量统计表永德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63
大雪山苗圃地喷灌工程1项目建设管理及施工组织1.1项目建设管理项目建成后交由永德县水务局管理。1.2项目施工组织1.2.1施工技术要求一、一般要求管道安装、布置以项目区工程布置图为准,土建工程及细部结构施工以细部结构图为准。(一)管道安装1、安装顺序:管道安装按引水主干管、主、干、支管顺序进行。2、一般要求:(1)管道要平顺放入管槽内不得悬空;(2)管道不得抛摔、拖拉和爆晒,安装期应集中;(3)与道路交叉处的管道要作套管保护。(4)引水主干管采取焊接连接,在垮河附近设计冲沙闸。(5)引水主干管由于受高压水头作用和地形地质限制,引水主干管均选用钢管,钢管安装均采用焊接,焊接时应严格遵循焊接技术要求操作。钢管一律采用对接焊接,同时避免出现以下情况:1、尺寸偏差,即对接的两管材轴心线错位;2、咬边,焊缝与母材交界处形成凹坑;3、弧坑,起弧或落弧处焊缝所形成的凹坑;4、未熔合指焊条熔融金属与母材之间的局部未融合;5、母材被烧穿6、气孔;7永德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63
大雪山苗圃地喷灌工程、夹渣,指焊缝金属内部或母材母材熔合处有金属夹渣物8、裂纹。以上各点望施工单位严格遵照执行,对接焊缝的静力强度一般均能达到母材的强度。严把质量关,对此次的工程有着决定性的作用。(6)主管在低凹位置设置一冲沙闸。(二)管件安装规格特殊的三通,可采用三通与变径直接组合的方式转换;(三)灌溉期间将开启支管阀门进行浇灌,浇灌完毕关闭阀门,防止水资源浪费。(四)管道冲洗和系统运行1、在管道回填之前对管道进行冲洗和系统试运行,冲洗和试运行完毕后编写冲洗和试运行报告;2、管道冲洗由上至下逐级进行,支干管和支管按轮灌组进行冲洗;3、系统试运行(1)系统试运行按轮灌组进行(2)主、干、支管允许最大渗流水量按下式计算:qs=Ks/d式中:qs—100m长管道允许最大渗流水量,l/min;Ks—渗流系数,PE管取0.08;d—管道内径,mm。。1.1.1施工进度安排由于本项目规模较小,本项目总工期定为1个月,做好进水池及田间管网灌溉工程。永德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63
大雪山苗圃地喷灌工程1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1.1投资概算经计算,永德县大雪山澳洲坚果基地灌溉工程概算总投资为1561925.21元。1.1.1编制依据1、执行水利部水总(2002)第116号文《水利建筑工程概算定额》、《水利工程施工机械台时定额》及《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2、执行水利部水总(2005)389号文《水利工程概预算补充定额》。3、执行水利部水建管(1999)523号文颁发的《水利水电设备安装工程概算定额》。4、执行云南省水利厅、云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水规计(2005)116号文下发的《云南省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5、执行云南省水利厅、云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水规计(2013)157号文下发的《云南省水利厅、云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调整水利工程概(估)算人工预算单价及增列质量抽检费等事项的通知》。6、本工程设计文件,现场调查资料。7、本工程的材料价格为施工现场价格。(含二次搬运费)1.1.2基础单价永德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63
大雪山苗圃地喷灌工程水利行业现执行云南省水利厅、云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水规计(2013)157号文下发的《云南省水利厅、云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调整水利工程概(估)算人工预算单价及增列质量抽检费等事项的通知》中的人工预算单价。永德县属十一类工资区,人工预算单价由基本工资、辅助工资、工资附加费等三项内容组成,划分为工长、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四个档次。1、人工工资工长:7.51元/工时 高级工:7.16元/工时 中级工:6.47元/工时 初级工:4.29元/工时2、施工用电、风、水概算价 电价:永德县电网电价0.8元/kw.h风价:按9立方米电动移动式空压机计算,风价为0.2元/m3水价:按自流供水,水价为1.0元/m33、施工机械台时费按水总(2002)第116号文《水利建筑工程概算定额》、《水利工程施工机械台时定额》及《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云南省水利厅、云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调整水利工程概(估)算人工预算单价及增列质量抽检费等事项的通知》中有关项目及本工程的人工单价、燃用油及风、水、电价计算。4、主要材料概算价格包括钢筋、水泥、木材、汽油、柴油、炸药、砂、碎石、块石等主要材料,以永德县2014年第四季度市场价加到工地分仓库的运杂费、采购保管费计算。5、次要材料概算价格按云水定字[1996]3号文“建安工程次要材料预算价格表”中的Ⅲ类区价格计入,不足部分根据设计要求及市场价格计算。永德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63
大雪山苗圃地喷灌工程1.1.1工程单价中的有关费率工程单价中的有关费率见下表其他直接费、现场经费、间接费、企业利润计算基础不含材料及砂石料价格调差。项目科研勘测设计费按建筑及安装工程费的5%计列、项目建设管理费按建筑及安装工程费2.5%计列、质量抽检费按建安工程费的1.0%计、项目不可预见费(基本预备费)按一至五部分的5%计列。总概算表永德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63
大雪山苗圃地喷灌工程工程名称:大雪山苗圃地喷灌工程单位:元序号工程名称或费用名称建安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其他费用合计备注Ⅰ工程部分一第一部分建筑工程110212.57110212.57二第二部分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三第三部分金属结构及安装工程1275898.941275898.94四第四部分施工临时工程一至四部分合计1386111.511386111.51五第五部分独立费用101436.31101436.31一至五部分合计1386111.51101436.311487547.82六不可预见费74377.39基本预备费74377.39按一至五部分的5%计列价差预备费七工程部分投资合计1561925.21永德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63
大雪山苗圃地喷灌工程金属结构及安装工程概算表工程名称:大雪山苗圃地喷灌工程序号名称及规格单位数量单价(元)合计备注材料费安装费材料费安装费(一)管道材料费安装费元991226.35106251.85管道安装费按管材费的12%计列,塑管安装费按管材费的10%计列1DN125mm钢管铺设m2784103.0612.37286916.2634429.952DN15mm钢管铺设m180012.661.5222788.002734.563φ140mmPE(1.25MPa)m264075.007.50198000.0019800.004φ140mmPE(0.8MPa)m279065.006.50181350.0018135.005φ110mm塑管埋设m304342.764.28130118.6813011.875φ90mm塑管埋设m138826.782.6837170.643717.065φ75mm塑管埋设m177920.482.0536433.923643.396φ63mm塑管埋设m18025.922.594665.96466.607φ32mm塑管埋设m11006.790.687464.60746.468φ25mm塑管埋设m96004.120.4139561.603956.169DN125mm闸阀个9148.8317.861339.43160.7310DN100mm闸阀个39117.4414.094579.97549.6011DN50mm闸阀个674.228.91445.3053.4412金属摇臂型喷头个112236.004.3240392.004847.04(二)管道配件及安装费元991226.379298.1199122.63管道配件费按管道材料费的8%计算、安装费按材料费的10%计列合计1070524.46205374.49永德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63
大雪山苗圃地喷灌工程建筑工程概算表工程名称:大雪山苗圃地喷灌工程编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合价一直接工程费元110212.571进水池元4014.44C20混凝土浇筑m34.90580.662845.25钢筋制安kg60.807.24440.45立模面积m215.0046.62699.33细砂m30.051909.50粗砂m30.051909.50鹅卵石m30.022204.40疏铺砖m30.023006.002站柱元6068.10C20混凝土浇筑m310.10580.665863.55土方开挖m310.09820.26204.553管道元100130.04土方开挖m34053.6020.2682111.62土方回填m34053.64.4518018.42永德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63
大雪山苗圃地喷灌工程独立费用概算表工程名称:大雪山苗圃地喷灌工程单位:元序号单价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单位计算说明数量单价合计第五部分独立费用101436.311建设管理费元按建安工程费的3%计列3.00%110212.573306.382工程建设监理费元按一至四部分投资合计的2%计列2.00%1386111.5127722.233联合试运转费元不计列4招标代理费5生产准备费元不计列6科研勘测设计费元按一至四部分投资合计的4%计列5.00%1386111.5169305.587建设及施工场地征用费元8质量抽检费元按建安工程费的1%计列1.00%110212.571102.139其他元不计列永德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63
大雪山苗圃地喷灌工程工程量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φ140mmPE(0.8MPa)m27902φ140mmPE(1.25MPa)m26403φ110mmPE(1.0Mpa)m30434φ90mmPE(1.0Mpa)m13885φ75mmPE(1.0Mpa)m17796φ63mmPE(1.0Mpa)m1807φ32mmPE(1.0Mpa)m11008φ25mmPE(1.0Mpa)m96009DN15mm钢管m180010DN125mm钢管m278411125mm排气阀个912100mm闸阀个201350mm闸阀个614金属摇臂型喷头个112215100mm排水阀个1916C20混凝土m310.098站柱17土方开挖m310.098站柱18M20混凝土m34.919钢筋制安Kg60.820细砂m30.0521粗砂m30.0222鹅卵石m30.0223疏铺砖m30.0124立模面积m215.0025管道土方开挖m3405426管道土方回填m34054永德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63
大雪山苗圃地喷灌工程主要材料价格汇总表工程名称:大雪山苗圃地喷灌工程单位:元序号名称和规格单位预算价格其中基价价差备注原价运杂费运输保险费(1%)采购及保管费(3%)1水泥t450.0040050.003001502碎石m3190.0070120.00601303河沙m3190.0070120.00701204钢筋t4700.004000700.00300017005炸约t13200.00120001200.00600072006毛石m3150.006090.00451057木板m31100.0011008003008汽油kg9.0145.019柴油kg8.753.65.15永德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63
大雪山苗圃地喷灌工程建筑工程单价汇总表工程名称:大雪山苗圃地喷灌工程序号单价号工程名称定额编号单位单价其中直接工程费间接费计划利润税金直接费价差其它直接费现场经费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其他费用1模板(普通)50049m246.621176.351714.61568.61315.6334.60207.57222.10274.67148.062C20砼浇筑(小体积)40102m3580.666070.0418777.56478.472539.4922732.82557.311671.931203.792190.901844.093钢筋制安40123t7244.27654.993303.77308.111835.9542.67256.01273.93338.76230.074土方开挖10067m320.261645.6632.910.000.000.0016.7967.1470.50128.3164.335土方回填10464预m34.45347.4917.377.3014.5915.4728.1614.12永德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63
大雪山苗圃地喷灌工程机械台时费总表工程名称:大雪山苗圃地喷灌工程序号定额编号名称及规格台时费(元)其中折旧费修理及替换设备费安装拆卸费定额费用(元/台时)人工(工日)汽油(kg)柴油(kg)电(kw.h)风(m3)水(m3)12047振动器1.1kw2.180.321.220.80.6422049振动器2.2kw3.760.541.861.71.3632080风水枪45.260.240.42202.54.144.6043074胶轮车0.900.260.640.0059126电焊机25kVA12.320.330.30.0914.511.6063004载重汽车5t52.467.7710.861.37.233.8374030塔式起重机10t101.1741.3716.893.12.736.739.8189143钢筋弯曲机φ6--40 12.050.531.450.241.369.8399147钢筋调直机14kw 15.521.62.690.441.37.210.79109146钢筋切断机20kw 21.961.181.710.281.317.218.79112002搅拌机0.4m321.613.295.341.071.38.611.91129148型钢切断机13kw27.988.654.891.331.310.113.11139202圆盘锯16.590.401.170.052.407.1014.97149204双面刨床14.491.011.100.151.309.0012.23151096风钻(手持式)38.750.541.89180.10.336.32169136电弧型对焊机150kv.A78.941.692.560.761.380.18.13.273.93永德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63
大雪山苗圃地喷灌工程174085汽车起重机5t58.9912.9212.422.75.833.65184094汽车起重机40t327.32166.2589.782.716.971.29194141卷扬机10.651.750.680.0315.48.19203009载重汽车15t106.2931.130.921.310.944.27211098风镐(手持式)17.060.481.6874.514.90223015自卸汽车10t96.0830.4918.31.310.847.29231009挖掘机1m3134.3835.6325.462.182.714.971.11241042推土机59kw70.0810.813.020.492.48.445.77永德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63
大雪山苗圃地喷灌工程永德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63
大雪山苗圃地喷灌工程永德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63
大雪山苗圃地喷灌工程永德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63
大雪山苗圃地喷灌工程工程单价表单价编号定额编号50062工程名称普通计算单位100m2施工说明模板制作编号序号名称及规格单位定额数量单价(元)合价(元)1(一)直接费元948.9921计费直接费元935.643①人工费元69.8294工长工时1.27.519.0125高级工工时3.87.1627.2086中级工工时4.26.4727.1747初级工工时1.54.296.4358②材料费元834.509组合钢模板m3815.4437.4010型钢kg445.2228.8011卡扣件kg265.3137.8012铁件kg25.310.6013电焊条kg0.65.93.5414其他材料费%2818.1416.3615③计费机械使用费元31.3116钢筋切断机20kW台时0.0721.9611.5417载重汽车5t台时0.3752.4619.4118电焊机25kVA台时0.7212.328.8719其他材料费%529.821.49永德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63
大雪山苗圃地喷灌工程202不计费直接费元13.3521汽油kg2.6645.0113.35工程单价表单价编号定额编号50001工程名称普通计算单位100m2施工说明模板安装编号序号名称及规格单位定额数量单价(元)合价(元)1一直接工程费元4017.362(一)直接费元3775.1931计费直接费元3459.564①人工费元1176.355工长工时14.607.51109.656高级工工时49.507.16354.427中级工工时83.706.47541.548初级工工时39.804.29170.749②材料费1714.6110模板m2100.009.49948.99铁件kg124.005.30657.20预制混凝土柱m30.30210.0063.00电焊条kg2.005.9011.8014其他材料费%2.001680.9933.6215③机械使用费568.6116台时8.7558.99516.15永德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63
大雪山苗圃地喷灌工程汽车起重机5t17电焊机台时2.0612.3225.3818其他机械费%5.00541.5327.082不计费直接费元315.63汽油kg635.01315.6319(二)其他直接费元3459.561.00%34.6020(三)现场经费元3459.566%207.5721二间接费元3701.736%222.1022三计划利润元3923.847%274.6723四税金元4514.143.28%148.0624合计元4662.20工程单价表单价编号定额编号40123工程名称钢筋制安计算单位1t施工说明回直、除锈、切断、弯制、焊接、绑扎及加工场至施工场地运输编号序号名称及规格单位定额数量单价(元)合价(元)1一直接工程费元6401.512(一)直接费元6102.8331计费直接费元4266.874①人工费元654.9895工长工时10.67.5179.606永德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63
大雪山苗圃地喷灌工程6高级工工时29.77.16212.6527中级工工时37.16.47240.0378初级工工时28.64.29122.6949②材料费3303.7710钢筋t1.073000.003210.0011铁丝kg44.4117.6412电焊条kg7.365.943.42413其他材料费%13271.06432.7114③机械使用费308.1115钢筋调直机14kw台时0.6315.5219.7816风砂枪台时1.5845.2671.5117钢筋切断机20kw台时0.4221.9619.2218钢筋弯曲机φ6—40台时1.112.05113.2619电焊机25kVA台时10.512.32129.3620电弧对焊机150型台时0.4278.94133.1621载重汽车5t台时0.4752.46124.6622塔式起重机10t台时0.11101.16911.1323其他机械费%2302.076.04242不计费直接费元1835.9525钢筋t1.071700.001819.00汽油kg3.3845.0116.9526(二)其他直接费元4266.871.00%42.67永德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63
大雪山苗圃地喷灌工程27(三)现场经费元4266.876%256.0128二间接费元4565.566%273.9329三计划利润元4839.497%338.7630四税金元7014.213.28%230.0731合计元7244.27工程单价表单价编号定额编号40171工程名称混凝土拌制计算单位100延长米施工说明编号序号名称及规格单位定额数量单价(元)合价(元)1一直接工程费元2061.102(一)直接费元2061.103①人工费元1533.804工长工时7.510.005高级工工时7.160.006中级工工时126.26.47816.517初级工工时167.24.29717.298②材料费元40.419零星材料费%22020.6840.4110③机械使用费元486.8811搅拌机0.4m3台时18.921.611408.45永德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63
大雪山苗圃地喷灌工程12胶轮车台时87.150.978.44工程单价表单价编号定额编号40180工程名称混凝土运输计算单位100延长米施工说明编号序号名称及规格单位定额数量单价(元)合价(元)1一直接工程费元404.432(一)直接费元404.433①人工费元328.614工长工时7.510.005高级工工时7.160.006中级工工时6.470.007初级工工时76.64.29328.618②材料费元22.899零星材料费%6381.5322.8910③机械使用费元52.9212胶轮车台时58.80.952.92永德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63
大雪山苗圃地喷灌工程工程单价表单价编号定额编号40100工程名称水池C20砼浇筑计算单位100m3施工说明编号序号名称及规格单位定额数量单价(元)合价(元)1一直接工程费元52827.622(一)直接费元50598.373(1)计费直接费元27865.554①人工费元6070.045工长工时30.807.51231.316高级工工时102.607.16734.627中级工工时584.806.473783.668初级工工时307.804.291320.469②材料费18777.5610混凝土m3103.00175.8118108.6411水m3122.001.00122.0012其他材料费%3.0018230.64546.9213③机械使用费478.4714振动器1.1kW台时37.382.1881.4915风水枪台时7.8145.26353.4816其他机械费%10.00434.9743.5017④其他费用元2539.4918混凝土拌制m3103.0020.612122.9319混凝土运输m3103.004.04416.5620(2)元22732.82永德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63
大雪山苗圃地喷灌工程不计费直接费21水泥t29.57131504435.69522砂m353.06120.006366.63623碎石m391.77130.0011930.4924(二)其他直接费元27865.552.0%557.3125(三)现场经费元27865.556%1671.9326二间接费元30094.804%1203.7927三计划利润元31298.597%2190.9028四税金元56222.313.28%1844.0929合计58066.40工程单价表单价编号定额编号10464预工程名称土方回填计算单位100m3施工说明编号序号名称及规格单位定额数量单价(元)合价(元)1一直接工程费元386.762(一)直接费元364.873(1)计费直接费元364.874①人工费元347.495工长工时1.607.5112.026高级工工时0.007中级工工时0.008初级工工时78.204.29335.489②材料费17.3710零星材料费%5.00347.4917.37永德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63
大雪山苗圃地喷灌工程17(二)其他直接费元364.872.0%7.3018(三)现场经费元364.874%14.5919二间接费元386.764%15.4720三计划利润元402.237%28.1621四税金元430.393.28%14.1222合计457.84工程单价表单价编号定额编号10067工程名称管道土方开挖计算单位100m3施工说明沟槽宽0.3m×高0.6m编号序号名称及规格单位定额数量单价(元)合价(元)1一直接工程费元1762.512(一)直接费元1678.583①人工费元1645.664工长元7.607.5157.085高级工工时6中级工工时7初级工工时370.304.291588.598②材料费元32.919零星材料费%2.001645.6632.9112(二)其他直接费元1678.581.0%16.7913(三)现场经费元1678.584%67.14永德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63
大雪山苗圃地喷灌工程14二间接费元1762.514%70.5015三计划利润元1833.017%128.3116四税金元1961.323.28%64.3317合计元2025.65工程单价表单价编号定额编号YB4004*1.3工程名称钢筋混凝土凿除计算单位100m3施工说明风钻钻孔、人工凿除编号序号名称及规格单位定额数量单价(元)合价(元)1一直接工程费元37090.372(一)直接费元34342.943(1)计费直接费元34342.944①人工费元21495.825工长工时98.677.51741.016高级工工时7.160.007中级工工时6.470.008初级工工时4837.954.2920754.819②材料费4692.1910合金钻头m3136.5025.003412.5011空心钢m3162.506.501056.25水m332.191.0032.1912其他材料费%5.004468.75223.4413③机械使用费8154.9314风钻手持式台时180.5638.756996.58永德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63
大雪山苗圃地喷灌工程15风镐台时45.1417.06770.0216其他机械费%5.007766.60388.3324(二)其他直接费元34342.942.0%686.8625(三)现场经费元34342.946%2060.5826二间接费元37090.374%1483.6127三计划利润元38573.997%2700.1828四税金元38526.733.28%1263.6829合计42537.84工程单价表单价编号定额编号10365工程名称1m3挖掘机挖装土自卸汽车运输计算单位100m3施工说明挖装、运输、卸除、空回编号序号名称及规格单位定额数量单价(元)合价(元)1一直接工程费元1051.092(一)直接费元986.243(1)计费直接费元810.634①人工费元28.745工长工时7.510.006高级工工时7.160.007中级工工时6.470.008初级工工时6.704.2928.749②材料费31.1810零星材料费%4.00779.4531.18永德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63
大雪山苗圃地喷灌工程13③机械使用费750.7114挖掘机液压1m3台时1.00134.38134.3815推土机59KW台时0.5070.0835.0416自卸汽车10t台时6.0596.08581.2920(2)不计费直接费元175.6222柴油kg34.105.15175.6224(二)其他直接费元810.632.0%16.2125(三)现场经费元810.636%48.6426二间接费元875.484%35.0227三计划利润元910.507%63.7328四税金元1149.853.28%37.7229合计1187.56永德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63
大雪山苗圃地喷灌工程1项目效益分析本项目由于灌溉面积小,带来的经济效益并不是十分明显,主要效益在于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1.1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1.1.1社会效益本项目实施后,完善了灌区的水利工程配套设施,提高了水利化程度,有效利用和优化配置了有限的水资源,改善了现有的中低产耕地,调整了作物的种植比例,保证了作物的高产稳产。增强了灌区人民的商品经济、商品生产观念,开拓了市场经济意识。促进了项目区资源优势和潜力的发挥和挖掘,产业结构调整及农、林、牧、渔等多业将得到全面发展,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将得到解决,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发展。该项目的实施,不仅增加了区内农民的收入,还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奠定了基础,故其社会效益非常显著。1.1.2生态环境效益本项目实施后,保证了灌区的用水,调整了种植结构,将使作物生长状况向良性方向发展,具备一定的保水功能,减少了灌区内水土流失现象。通过进行农业措施上的布局,通过合理的土壤耕作制度、改良土壤结构、增加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可不断改善土壤的养分循环状况;通过灌溉又增加了土壤含水量和空气湿度,从而改变灌区内的小气候。永德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63
大雪山苗圃地喷灌工程项目实施后,通过山、水、园、林、路的综合整治,变荒山为经济果林,提高了森林覆盖率、净化了环境和空气。灌溉方式的改进,一方面,减少了灌溉对土地的板结程度;另一方面,基地为生态经济果林,生产中基本不使用化学物质和农药,对土壤改良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项目实施后,加强病虫害的监控,尽量利用农业预防、生物防止等综合治理措施控制病虫草害发生,避免使用有毒、高残留农药,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同志们:现在,我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此时此刻,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经过九十多年艰苦奋斗,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前景。我们对党和人民创造的历史伟业倍加自豪,对党和人民确立的理想信念倍加坚定,对党肩负的历史责任倍加清醒。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全党一定要牢记人民信任和重托,更加奋发有为、兢兢业业地工作,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的基本总结十七大以来的五年,是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勇前进的五年,是我们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五年。十七大对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作出全面部署。为贯彻十七大精神,中央先后召开七次全会,分别就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制定“十二五”规划、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等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和部署。五年来,我们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二〇一一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四十七点三万亿元。财政收入大幅增加。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粮食连年增产。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基础设施全面加强。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效显著,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高速铁路等实现重大突破。生态文明建设扎实展开,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农村综合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现代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健全,财税、金融、价格、科技、教育、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事业单位等改革稳步推进。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改善民生力度不断加大,城乡就业持续扩大,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定增加,衣食住行用条件明显改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农村扶贫标准大幅提升,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持续提高。民主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政治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基层民主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成绩显著。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壮大。行政体制改革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取得新进展。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创作生产更加繁荣,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医保基本实现,城乡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推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国防和军队建设开创新局面。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取得重大成就,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加强,军事斗争准备不断深化,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能力显著增强,出色完成一系列急难险重任务。港澳台工作进一步加强。香港、澳门保持繁荣稳定,同内地交流合作提高到新水平。推动两岸关系实现重大转折,实现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签署实施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形成两岸全方位交往格局,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外交工作取得新成就。坚定维护国家利益和我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权益,加强同世界各国交流合作,推动全球治理机制变革,积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为改革发展争取了有利国际环境。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继续推进,思想理论建设成效明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重要成果,党的建设改革创新迈出重要步伐。党内民主进一步扩大。干部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人才工作开创新局面。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进行,基层党组织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成效。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进一步认真加以解决。过去五年的工作,是十六大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年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十年,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一系列重大挑战,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综合国力竞争空前激烈,我们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发展步伐,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坚定不移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前进过程中,我们战胜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认真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时提出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开拓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广阔空间。二〇〇八年以后,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发展遭遇严重困难,我们科学判断、果断决策,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企稳回升,积累了有效应对外部经济风险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经验。我们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夺取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和灾后恢复重建重大胜利,妥善处置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在十分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党和人民经受住严峻考验,巩固和发展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增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十年来,我们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人们公认,这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民主不断健全、文化日益繁荣、社会保持稳定的时期,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得到实惠更多的时期。我们能取得这样的历史性成就,靠的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正确指引,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奠定的深厚基础,靠的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在这里,我代表中共中央,向全国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爱国人士,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和台湾同胞以及广大侨胞,向一切关心和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各国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总结十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面向未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牢固基础。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全党一定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二、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使我们国家快速发展起来,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来。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基本要求,并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要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要坚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扩大同各方利益汇合点,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必须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基本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网络,建立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体制机制。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十分艰巨,全党同志一定要埋头苦干、顽强拼搏。国家要加大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扶持力度,支持这些地区加快改革开放、增强发展能力、改善人民生活。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走在前列,为全国改革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四、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一)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建设。加快改革财税体制,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公共财政体系,构建地方税体系,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合理共享机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完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创新,提高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竞争力,维护金融稳定。(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突破重大技术瓶颈。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应用,加强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标准、激励机制、转化机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三)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扩大国内市场规模。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需求导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合理布局建设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提高大中型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采取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五)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创新开放模式,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开放区域,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强化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协调,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推动对外贸易平衡发展。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动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打胜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把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提高到新的水平。五、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正反两方面经验,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一)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要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职权,加强立法工作组织协调,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提高基层人大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代表比例,降低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比例。在人大设立代表联络机构,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健全国家权力机关组织制度,优化常委会、专委会组成人员知识和年龄结构,提高专职委员比例,增强依法履职能力。(二)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更好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加强同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增强民主协商实效性。深入进行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三)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是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方式。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拓宽范围和途径,丰富内容和形式,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发挥基层各类组织协同作用,实现政府管理和基层民主有机结合。(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推进依法行政,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五)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健全部门职责体系。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改革,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推进政府绩效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减少领导职数,降低行政成本。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完善体制改革协调机制,统筹规划和协调重大改革。(六)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是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要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发挥思想库作用,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七)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是凝聚各方面力量,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要法宝。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巩固统一战线的思想政治基础,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促进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人士担任各级国家机关领导职务。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鼓励和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更大贡献。落实党的侨务政策,支持海外侨胞、归侨侨眷关心和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与和平统一大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团结亿万人民共同奋斗的正确道路。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沿着这条道路前进,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六、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三)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开展“扫黄打非”,抵制低俗现象。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四)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增强国有公益性文化单位活力,完善经营性文化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繁荣文化市场。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营造有利于高素质文化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造就一批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七、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一)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二)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增强失业保险对促进就业的作用。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三)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深化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护劳动所得。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四)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和完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建立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制度,确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社会福利制度,支持发展慈善事业,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满足困难家庭基本需求。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切实保障残疾人权益。健全社会保障经办管理体制,建立更加便民快捷的服务体系。(五)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重大疾病防控机制。巩固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深化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办医。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提高医疗卫生队伍服务能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改革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促进人民身心健康。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必须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机制、能力、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强化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的职责,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完善和创新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务。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完善信访制度,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加强和改进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切实肩负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捍卫者的职责使命。深化平安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司法基本保障,依法防范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和工作机制,高度警惕和坚决防范敌对势力的分裂、渗透、颠覆活动,确保国家安全。全党全国人民行动起来,就一定能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八、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二)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三)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九、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我国面临的生存安全问题和发展安全问题、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要求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有一个大的发展。必须坚持以国家核心安全需求为导向,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按照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构想,加紧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双重历史任务,力争到二〇二〇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必须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党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要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和安全战略新要求,着眼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贯彻新时期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与时俱进加强军事战略指导,高度关注海洋、太空、网络空间安全,积极运筹和平时期军事力量运用,不断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坚持以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军,持续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永葆人民军队性质、本色、作风。坚定不移把信息化作为军队现代化建设发展方向,推动信息化建设加速发展。加强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建设,加快全面建设现代后勤,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深入开展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增强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加大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力度,推动正规化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紧跟世界新军事革命加速发展的潮流,积极稳妥进行国防和军队改革,推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深入发展。坚持以创新发展军事理论为先导,着力提高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深入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法规建设。加快建设现代化武装警察力量。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提高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质量。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加强国防建设的目的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保障国家和平发展。中国军队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将一如既往同各国加强军事合作、增进军事互信,参与地区和国际安全事务,在国际政治和安全领域发挥积极作用。十、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香港、澳门回归以来,走上了同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宽广道路,“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中央政府对香港、澳门实行的各项方针政策,根本宗旨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必须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维护中央权力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中央政府将严格依照基本法办事,完善与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和机制,坚定支持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政府依法施政,带领香港、澳门各界人士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切实有效改善民生、循序渐进推进民主、包容共济促进和谐,深化内地与香港、澳门经贸关系,推进各领域交流合作,促进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在爱国爱港、爱国爱澳旗帜下的大团结,防范和遏制外部势力干预港澳事务。我们坚信,香港同胞、澳门同胞不仅有智慧、有能力、有办法把特别行政区管理好、建设好,也一定能在国家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共享做中国人的尊严和荣耀。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进程。和平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和平统一首先要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坚持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全面贯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为和平统一创造更充分的条件。我们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大陆和台湾虽然尚未统一,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国家领土和主权从未分割、也不容分割。两岸双方应恪守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立场,增进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在此基础上求同存异。对台湾任何政党,只要不主张“台独”、认同一个中国,我们都愿意同他们交往、对话、合作。我们要持续推进两岸交流合作。深化经济合作,厚植共同利益。扩大文化交流,增强民族认同。密切人民往来,融洽同胞感情。促进平等协商,加强制度建设。希望双方共同努力,探讨国家尚未统一特殊情况下的两岸政治关系,作出合情合理安排;商谈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稳定台海局势;协商达成两岸和平协议,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前景。我们要努力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理应相互关爱信赖,共同推进两岸关系,共同享有发展成果。凡是有利于增进两岸同胞共同福祉的事情,我们都会尽最大努力做好。我们要切实保护台湾同胞权益,团结台湾同胞维护好、建设好中华民族共同家园。我们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图谋。中国人民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势力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祖国分割出去。“台独”分裂行径损害两岸同胞共同利益,必然走向彻底失败。全体中华儿女携手努力,就一定能在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十一、继续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保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具备更多有利条件。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全球发展不平衡加剧,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局部动荡频繁发生,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网络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历史昭示我们,弱肉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无法带来美好世界。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我们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平等互信,就是要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尊重主权,共享安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包容互鉴,就是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发展道路多样化,尊重和维护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此时此刻,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经过九十多年艰苦奋斗,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前景。我们对党和人民创造的历史伟业倍加自豪,对党和人民确立的理想信念倍加坚定,对党肩负的历史责任倍加清醒。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全党一定要牢记人民信任和重托,更加奋发有为、兢兢业业地工作,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的基本总结十七大以来的五年,是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勇前进的五年,是我们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五年。十七大对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作出全面部署。为贯彻十七大精神,中央先后召开七次全会,分别就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制定“十二五”规划、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等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和部署。五年来,我们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二〇一一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四十七点三万亿元。财政收入大幅增加。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粮食连年增产。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基础设施全面加强。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效显著,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高速铁路等实现重大突破。生态文明建设扎实展开,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农村综合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现代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健全,财税、金融、价格、科技、教育、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事业单位等改革稳步推进。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改善民生力度不断加大,城乡就业持续扩大,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定增加,衣食住行用条件明显改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农村扶贫标准大幅提升,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持续提高。民主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政治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基层民主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成绩显著。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壮大。行政体制改革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取得新进展。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创作生产更加繁荣,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医保基本实现,城乡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推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国防和军队建设开创新局面。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取得重大成就,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加强,军事斗争准备不断深化,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能力显著增强,出色完成一系列急难险重任务。港澳台工作进一步加强。香港、澳门保持繁荣稳定,同内地交流合作提高到新水平。推动两岸关系实现重大转折,实现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签署实施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形成两岸全方位交往格局,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外交工作取得新成就。坚定维护国家利益和我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权益,加强同世界各国交流合作,推动全球治理机制变革,积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为改革发展争取了有利国际环境。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继续推进,思想理论建设成效明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重要成果,党的建设改革创新迈出重要步伐。党内民主进一步扩大。干部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人才工作开创新局面。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进行,基层党组织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成效。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进一步认真加以解决。过去五年的工作,是十六大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年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十年,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一系列重大挑战,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综合国力竞争空前激烈,我们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发展步伐,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坚定不移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前进过程中,我们战胜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认真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时提出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开拓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广阔空间。二〇〇八年以后,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发展遭遇严重困难,我们科学判断、果断决策,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企稳回升,积累了有效应对外部经济风险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经验。我们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夺取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和灾后恢复重建重大胜利,妥善处置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在十分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党和人民经受住严峻考验,巩固和发展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增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十年来,我们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人们公认,这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民主不断健全、文化日益繁荣、社会保持稳定的时期,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得到实惠更多的时期。我们能取得这样的历史性成就,靠的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正确指引,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奠定的深厚基础,靠的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在这里,我代表中共中央,向全国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爱国人士,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和台湾同胞以及广大侨胞,向一切关心和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各国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总结十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面向未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牢固基础。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全党一定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二、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使我们国家快速发展起来,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来。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基本要求,并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要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要坚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扩大同各方利益汇合点,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必须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基本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网络,建立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体制机制。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十分艰巨,全党同志一定要埋头苦干、顽强拼搏。国家要加大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扶持力度,支持这些地区加快改革开放、增强发展能力、改善人民生活。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走在前列,为全国改革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四、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一)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建设。加快改革财税体制,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公共财政体系,构建地方税体系,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合理共享机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完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创新,提高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竞争力,维护金融稳定。(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突破重大技术瓶颈。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应用,加强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标准、激励机制、转化机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三)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扩大国内市场规模。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需求导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合理布局建设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提高大中型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采取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五)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创新开放模式,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开放区域,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强化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协调,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推动对外贸易平衡发展。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动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打胜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把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提高到新的水平。五、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正反两方面经验,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一)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要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职权,加强立法工作组织协调,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提高基层人大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代表比例,降低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比例。在人大设立代表联络机构,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健全国家权力机关组织制度,优化常委会、专委会组成人员知识和年龄结构,提高专职委员比例,增强依法履职能力。(二)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更好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加强同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增强民主协商实效性。深入进行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三)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是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方式。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拓宽范围和途径,丰富内容和形式,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发挥基层各类组织协同作用,实现政府管理和基层民主有机结合。(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推进依法行政,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五)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健全部门职责体系。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改革,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推进政府绩效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减少领导职数,降低行政成本。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完善体制改革协调机制,统筹规划和协调重大改革。(六)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是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要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发挥思想库作用,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七)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是凝聚各方面力量,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要法宝。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巩固统一战线的思想政治基础,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促进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人士担任各级国家机关领导职务。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鼓励和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更大贡献。落实党的侨务政策,支持海外侨胞、归侨侨眷关心和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与和平统一大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团结亿万人民共同奋斗的正确道路。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沿着这条道路前进,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六、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三)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开展“扫黄打非”,抵制低俗现象。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四)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增强国有公益性文化单位活力,完善经营性文化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繁荣文化市场。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营造有利于高素质文化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造就一批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七、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一)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二)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增强失业保险对促进就业的作用。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三)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深化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护劳动所得。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四)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和完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建立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制度,确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社会福利制度,支持发展慈善事业,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满足困难家庭基本需求。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切实保障残疾人权益。健全社会保障经办管理体制,建立更加便民快捷的服务体系。(五)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重大疾病防控机制。巩固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深化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办医。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提高医疗卫生队伍服务能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改革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促进人民身心健康。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必须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机制、能力、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强化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的职责,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完善和创新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务。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完善信访制度,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加强和改进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切实肩负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捍卫者的职责使命。深化平安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司法基本保障,依法防范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和工作机制,高度警惕和坚决防范敌对势力的分裂、渗透、颠覆活动,确保国家安全。全党全国人民行动起来,就一定能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八、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二)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三)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九、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我国面临的生存安全问题和发展安全问题、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要求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有一个大的发展。必须坚持以国家核心安全需求为导向,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按照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构想,加紧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双重历史任务,力争到二〇二〇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必须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党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要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和安全战略新要求,着眼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贯彻新时期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与时俱进加强军事战略指导,高度关注海洋、太空、网络空间安全,积极运筹和平时期军事力量运用,不断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坚持以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军,持续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永葆人民军队性质、本色、作风。坚定不移把信息化作为军队现代化建设发展方向,推动信息化建设加速发展。加强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建设,加快全面建设现代后勤,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深入开展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增强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加大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力度,推动正规化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紧跟世界新军事革命加速发展的潮流,积极稳妥进行国防和军队改革,推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深入发展。坚持以创新发展军事理论为先导,着力提高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深入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法规建设。加快建设现代化武装警察力量。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提高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质量。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加强国防建设的目的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保障国家和平发展。中国军队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将一如既往同各国加强军事合作、增进军事互信,参与地区和国际安全事务,在国际政治和安全领域发挥积极作用。十、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香港、澳门回归以来,走上了同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宽广道路,“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中央政府对香港、澳门实行的各项方针政策,根本宗旨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必须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维护中央权力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中央政府将严格依照基本法办事,完善与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和机制,坚定支持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政府依法施政,带领香港、澳门各界人士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切实有效改善民生、循序渐进推进民主、包容共济促进和谐,深化内地与香港、澳门经贸关系,推进各领域交流合作,促进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在爱国爱港、爱国爱澳旗帜下的大团结,防范和遏制外部势力干预港澳事务。我们坚信,香港同胞、澳门同胞不仅有智慧、有能力、有办法把特别行政区管理好、建设好,也一定能在国家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共享做中国人的尊严和荣耀。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进程。和平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和平统一首先要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坚持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全面贯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为和平统一创造更充分的条件。我们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大陆和台湾虽然尚未统一,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国家领土和主权从未分割、也不容分割。两岸双方应恪守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立场,增进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在此基础上求同存异。对台湾任何政党,只要不主张“台独”、认同一个中国,我们都愿意同他们交往、对话、合作。我们要持续推进两岸交流合作。深化经济合作,厚植共同利益。扩大文化交流,增强民族认同。密切人民往来,融洽同胞感情。促进平等协商,加强制度建设。希望双方共同努力,探讨国家尚未统一特殊情况下的两岸政治关系,作出合情合理安排;商谈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稳定台海局势;协商达成两岸和平协议,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前景。我们要努力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理应相互关爱信赖,共同推进两岸关系,共同享有发展成果。凡是有利于增进两岸同胞共同福祉的事情,我们都会尽最大努力做好。我们要切实保护台湾同胞权益,团结台湾同胞维护好、建设好中华民族共同家园。我们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图谋。中国人民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势力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祖国分割出去。“台独”分裂行径损害两岸同胞共同利益,必然走向彻底失败。全体中华儿女携手努力,就一定能在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十一、继续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保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具备更多有利条件。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全球发展不平衡加剧,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局部动荡频繁发生,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网络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历史昭示我们,弱肉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无法带来美好世界。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我们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平等互信,就是要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尊重主权,共享安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包容互鉴,就是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发展道路多样化,尊重和维护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推动人类文明永德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6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四级水电站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大学论文.doc
-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书大学论文.doc
- 水电站大坝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大学论文.doc
- 老虎冲水库除险加固初步设计报告
- 新疆某镇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 云南省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 农村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学士学位论文.doc
- xx农垦国有滨海农场0.5万亩优质高产高糖糖料蔗基地建设试点水利化项目初步设计报告
- 慈恩寺乡汪家沟村人畜饮水井初步设计报告
- 山东省某地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
- 沈家坡小流域提灌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 某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 新疆某镇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 某尾矿库初步设计报告
- 都昌县鸣山乡小流域治理初步设计报告毕设论文.doc
- 泾川县荔堡镇原董村土地复垦整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
- 灌区延伸水利配套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
- 沙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