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3.00 KB
  • 85页

灌区灌排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 8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目录目录1第一部分11前言21.1项目背景21.2规划任务31.3规划依据42项目区概况52.1自然条件52.2自然资源72.3社会经济条件92.4土地利用现状及适应性评价92.5项目区基础设施状况132.6公众参与分析153水土资源供需平衡分析173.1水资源平衡分析173.2新增耕地及土地利用204水土资源规划方案214.1规划原则214.2规划目标214.3规划标准224.5规范方案与工程布局234.6土地权属调整方案295投资规模估算及资金筹措326规划方案评价346.1社会效益346.2生态效益346.3经济效益346.4项目经济评价3682 6.5结论377实施规划的措施387.1项目组织机构387.2项目实施管理387.3项目资金管理38第二部分391概述402工程设计422.1设计依据422.2设计任务422.3土地平整设计432.4农田水利工程设计502.5道路工程设计702.6农田防护林设计713项目主要工程量统计724项目投资预算784.1编制依据784.2建设规模784.3项目投资785工程施工组织795.1施工条件795.2施工方法及施工组织设计795.3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805.4施工管理815.5施工进度安排815.6项目工程进度计划816项目后期管理8282 第一部分项目规划82 1前言1.1项目背景江苏省赣榆县位于江苏省东北部,东经118º45′39″~119º18′07″,北纬34º41′30″~35º07′39″,地处沂蒙山东南麓,东临黄海,南与连云港市郊区及东海县隔新沭河相望,西面和北面与山东临沭、莒南、日照市接壤。总面积1408.18km2,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区、丘陵、平原、洼地层次分明,紧相连接,其中山丘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三分之一以上。赣榆县西、北部为低山丘陵区,高程在35米以上,最高364.4米;东濒海州湾,沿海海积平原高程0.5~3米;过渡带为陇岗洼地和河湖堆积平原。赣榆县交通便利,其处于中国沿海南北过渡和海陆东西连接的枢纽部位,正逐步形成集公路、铁路、内河航运于一体的沿海“大通道”。综合性国际贸易枢纽港——连云港距赣榆40千米;国际4D级标准的连云港民航机场,距赣榆30千米;西去出境、直抵荷兰鹿特丹港的陇海兰新铁路东站,距赣榆30千米;全国沿海大动脉——同三高速公路自北向南贯穿全境,204、310、327三条国道和242省道在境内交汇,形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快捷交通网。沿海铁路的规划实施、通榆运河和连临高速的即将开工建设将使赣榆交通网络更趋完善。近几年,完成204国道城区段改造,建成环城东路、黄海西路、环城北路等6条绿化景观大道;完成厉大线、青殷线等总里程230千米县道改造工程,建成公路通车总里程418.8千米;完成海堤护坡31千米,71.2千米海堤公路实现简易通车。赣榆县辖18个乡镇:青口镇、柘汪镇、石桥镇、金山镇、黑林镇、厉庄镇、海头镇、塔山镇、赣马镇、班庄镇、城头镇、门河镇、城西镇、欢墩镇、宋庄镇、沙河镇、墩尚镇、罗阳镇;1个园艺场(沙河子园艺场),1个盐场(青口盐场),1个海洋经济开发区(江苏省赣榆海洋经济开发区)。2005年末,全县总人口107.69万人,其中男性人口56.16万人,女性人口51.53万人;非农业人口45.59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7.27‰。82 项目区位于赣榆县西北部的厉庄镇,涉及厉庄镇的集体土地,由赣榆县厉庄镇的厉庄村、山涧村、杨岭村、河墩村、双河村、北林村、赤涧二村等7个行政村所有和使用。项目区范围在东经118°59′28″~119°02′58″,北纬34°59′05″~35°01′21″之间。项目区北至国防公路、石林路一线,南到顾赤涧村、万赤涧村、后湖村一线;西至阚岭支渠,东以环岭干渠为界。项目区总面积992.71公顷(14890.71亩),扣除不动工面积后,项目规划建设规模824.81公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关于加强和改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法[2005]29号文)、《江苏省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苏财建[2002]8号)、《关于做好2007年度省以上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苏国土资发[2007]291号)以及《关于申报2007年度省以上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有关问题的通知》(苏国土资发[2007]298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及文件精神,为加快《赣榆县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方案》(2006-2010)的实施,本着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拟对赣榆县厉庄镇厉庄村、山涧村、杨岭村等7个行政村所属的土地进行土地整理。1.2规划任务项目规划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项目区进行现场踏勘和详细的调查研究,收集规划设计基本资料,提出规划设计方案,并广泛征求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意见,根据《江苏省赣榆县厉庄镇山涧、厉庄等村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项目的规划设计,并编制项目预算书。具体任务如下:(1)实现新增耕地52.30公顷(784.5亩),新增耕地率达6.34%。(2)提高项目区灌排基础设施状况,提高土地生产能力;(3)改善道路、农田防护等居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新农村建设。通过合理配置灌排系统,增强农田水利设施的“蓄水、灌溉、防洪和排涝”功能,使农业生产稳定、持续发展。通过农田水利配套,防治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耕地产出率,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结合排水沟整治和渠道布局,合理布置田间道和生产路,使项目区内道路畅通,适应农业机械化耕作和农产品的运输,方便生产和生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82 合理布置农田防护林和水土保持林,结合灌排工程和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加强农田林网和水源涵养林建设,固土保水,改善田间小气候,改善农业生态环境。1.3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3)《江苏省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4)国家及江苏省颁布的《基本农田保护条例》(5)《关于做好2008年度第二批省级以上投资开发整理项目(耕地开垦费投资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苏国土资发[2008]332号)(6)《江苏省省级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苏财建[2007]143号、苏国土资发[2007]391号)(7)《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8)《江苏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试行,2007)(9)《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10)《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11)《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1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1996)(13)《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水利部2002年)(14)《江苏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2008.1)(15)《连云港市征用土地补偿安置暂行办法》连政发[2003]81号(16)《赣榆县厉庄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7)《赣榆县厉庄镇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18)《赣榆县2007统计年鉴》、《赣榆县水利志》、《赣榆县土地志》、《赣榆县土壤志》及《赣榆县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论证报告》;(19)赣榆县厉庄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20)《赣榆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21)《赣榆县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22)《江苏省赣榆县厉庄镇山涧、厉庄等村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0982 2项目区概况2.1自然条件2.1.1地理位置项目区位于赣榆县西北部的厉庄镇,项目区北至国防公路、石林公路一线,西至阚岭支渠,东到环岭干渠,南到顾赤涧村、万赤涧村、后湖村一线。地理指标为东经118°59′28″~119°02′58″,北纬34°59′05″~35°01′21″。涉及赣榆县厉庄镇的厉庄村(包括西刘村、后湖村2个自然村,下同))、山涧村(前小山村、万赤涧村、杨岭村(杨岭村)、河墩村(河东村、墩上村)、双河村(河南村、河西村)、北林村(河北村)、赤涧二村(顾赤涧村)等7个行政村。2.1.2地形地貌项目区位于赣榆县西北部丘陵区内,以缓坡地和平原为主,属于半丘陵半平原地区。西部、北部以缓坡地为主,地面坡度在1°~3°,部分达5~7°;南部、东南部以平原为主,地面坡度一般在1°以下。2.1.3水文地质项目区地质构造为郯卢大断列分支构造线与次序构造线的联合构造,裂隙比较密集,破碎带较多。项目区土质以岭地棕壤土为主,成土母质有两大类型:一种是岭地残积母质,由基岩风化和演变而来;另一种是第四纪冰川期的洪积物。项目区表土层厚度在25cm~80cm之间(其中废弃工矿用地部分土层较薄),表土层以下为风化的基岩,工程地质条件较好。2.1.4气候项目区所在的赣榆县气候属暖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夏长,春秋短。境内全年多风,冬季盛行来自高纬度大陆内部的偏北风,气候寒冷干燥,夏季盛行来自低纬度太平洋的偏南风,气候炎热多雨,形成了寒暑变化显著,四季分明的气候特征。由于紧靠黄海,直接受海洋的影响,和同纬度内陆各地相比,又具有冬夏温度变化和缓,年降水量比较丰富的特点。全县年平均降雨量937.2mm,70%82 集中于夏季。(1)气温和土温。根据赣榆县1955~1990年气象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13.1℃,最热月份为7月,平均气温26.3℃,最冷月份为1月,平均气温为-1.2℃,极端最高气温39.9℃(1955年6月19日),极端最低气温-19.5℃(1969年2月6日)。全年无霜期平均为213.9天,年平均日照2646.2小时。全县20cm以内土层的年平均土温为15℃,比年平均气温高1.9℃。1月、2月、3月、11月、12月五个月的土温在0.8~9.8℃之间;4月、5月、10月三个月的土温在10~20℃之间,其它各月的土温在20℃以上。(2)降雨和蒸发。赣榆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37.2mm,最大年降水量为1482.7mm(1974年),最小年降水量为537.1mm(1978年),最大降水量是最小降水量的2.76倍,降水量在一年内分布很不均匀,多集中在6月至9月。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536.7mm,最大1791.7mm(1966年),最小1338.5mm(1980年)。在一年中6月份蒸发量最大,平均为207.2mm;一月份蒸发量最小,平均为48.2mm。(3)风向及风速。境内全年多风,冬季盛行来自高纬度大陆内部的偏北风,气候寒冷干燥,夏季盛行来自低纬度太平洋的偏南风,气候炎热多雨,形成了寒暑变化显著,四季分明的气候特征。项目区主害风为东北风。2.1.5植被项目区植被主要有常绿针叶林、乔木、部分野生灌木和野生草本植物。常绿针叶林树种主要有赤松、黑松;乔木主要有意杨、洋槐、中槐、柳树、水杉、泡桐、苦楝、白榆、臭椿等;灌木有野蔷薇、花椒等;野生草本植物主要有山扁豆、马唐草、狗尾草、鸡眼草、野艾蒿、蒲公英等。这些植物主要生长在水库河流的滩地和堤岸上。2.1.6土壤项目区南部、东部地势相对较平,土壤多为轻壤土,而其他低丘陵区土壤多为砂壤土,成土母质有两大类型:一种是岭地残积母质,由基岩风化和演变而来;另一种是第四纪冰川期的洪积物。土层厚度在25cm~80cm之间,其中坡耕地一般25-40cm,平原区40-80cm。表土层以下为风化的基岩。土壤有机质含量0.91%~82 1.57%,全氮0.062~0.076%,速效磷3.0~4.4ppm,速效钾93~119ppm,PH值6.0~6.3左右,土壤有机质含量不高,土壤肥力较低。耕层土壤容重1.35~1.52g/cm3,孔隙度43.6~45.9%,毛管孔隙度36.6~39%,田间持水量19~24.3%。2.1.7自然灾害项目区所在的赣榆县东临黄海,属暖温带海洋性季风湿润气候区,冬节受北方高原南下的季风侵袭,以寒冷、少雨天气为主,夏季受来自海洋的东南季风控制,天气炎热多雨,春秋两季处于南北季风交替更换期,形成四季分明,差异明显,干、湿、冷、暖天气多变的气候特征。项目区的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冰雹,尤以干旱最为频繁。加上本区地势起伏较大,土层较薄,土壤蓄水条件差,灌排设施不足,旱灾是影响本区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2.2自然资源2.2.1光热资源项目区常年太阳年总辐射量为120.57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日照2646.2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8%,全年无霜期平均为213.9天,可以满足农作物一年两熟制的需要。2.2.2水资源赣榆县境内水资源主要为地表水、地下水和过境水。境内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地表水调蓄容量和地下水储量有限,丰水年易成洪涝灾害,枯水、平水年水量不足,不能满足工农业、生活等用水需要,中等干旱年(75%保证率)缺水2.24亿m3,主要靠江淮水补给。地表水的来源是当地降水,年径流量时空分布不均,丰枯变化悬殊,多年平均径流深275.5mm,相应地表径流量3.91亿m3。赣榆县地下水埋藏量约1.3亿m3/年,多分布在平原坡地,西部及北部埋藏量很少。经粗略计算,实际开采量多年平均为0.45亿m3/年。82 入境水资源主要来自江淮水,青口河、龙王河、绣针河和新沭河亦有来水。青口河多年平均0.33亿m3,龙王河、绣针河除拦蓄汛期部分径流外,其余为弃水。项目区属赣榆县西北部丘陵地区,境内无常年性河流,项目区无过境水。项目区水资源主要为水库拦蓄的地表径流。项目区西片灌溉水源来自小塔山水库,通过阚岭电灌站提水灌溉;项目区东北片灌溉水源来自八条路水库,通过吴林电灌站提水灌溉;项目区中部灌溉水源除来自小塔山水库外,还包括项目区北部的几个小水库,包括车赤涧水库、顾赤涧水库、万赤涧水库、小山子水库和尖岭水库,水库水量不足时可通过阚岭电灌站从小塔山水库提水,经过阚岭支渠补灌。各水库基本资料见表1-2-0所示。表1-2-0项目区周边水库资料统计表水库名称集水面积(km2)总库容(万m3)兴利库容(万m3)坝顶高程(m)校核水位(m)兴利水位(m)设计灌溉面积(公顷)项目区可用水量(万m3)小塔山水库386.0028200.0011600.0038.2034.8032.8020000.00440.00八条路水库32.002310.001473.0034.7032.9032.001333.3340.00车赤涧水库8.51229.00165.0054.6053.4452.20746.6765.00尖岭水库3.95180.00123.0049.9049.7048.00226.67123.00顾赤涧水库1.2641.0031.0055.0053.0252.40233.3331.00万赤涧水库1.0936.0033.0056.6054.9054.4040.0033.00小山子水库0.7037.0025.0050.8049.0147.5046.6720.00合计433.5131033.0013450.00339.80327.77319.3022626.67752.00项目区东南部分,除利用阚岭支渠供水外,水稻泡田等灌水紧张时期,可用后湖电灌站从环岭干渠及其西侧排水沟提水灌溉,以弥补灌溉水量不足。项目区北部部分地块地势较高,可用尖岭水库东侧的尖岭二级站从阚岭支渠提水灌溉。2.2.3生物资源该地区生物资源较为丰富,农作物品种有小麦、花生、玉米、红薯等,水生物有鱼、虾、蛙等,家禽家畜有鸡、鸭、鹅、猪、牛、羊等。82 2.3社会经济条件厉庄镇总人口34179人,土地总面积62.18km2,其中耕地面积2971.26公顷(44569亩),人均耕地0.86公顷(1.3亩),劳动力11082人。根据2007年统计资料,全镇人均年收入3958元,较赣榆县平均水平低1000元左右。项目区人口12000人,2007年项目区人均收入3100元,在厉庄镇属下等水平,属全镇的贫困地区之一,目前尚有贫困人口1821人。项目区经济以农业为主,种植业是农民的主要收入之一,目前没有发生耕地撂荒现象。2.4土地利用现状及适应性评价2.4.1土地利用现状项目区总面积992.71公顷(14890.71亩),其中农用地面积787.99公顷,占总面积的79.38%;建设用地142.14公顷,占总面积的14.32%;未利用地面积62.58公顷,占总面积的6.30%。扣除不动工居民点、公路、独立工矿、水工建筑、果园、道路用地等面积,项目规划建设规模824.81公顷(12372.13亩)。建设规模中,农用地768.44公顷,占建设规模的92.89%;建设用地20.945公顷,占建设规模的2.53%;未利用地35.44公顷,占建设规模的4.58%。见表1-2-1。2.4.2土地适应性评价根据“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基本原则,项目区土地整理以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为主要目标。土地适宜性评价是合理确定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和用地空间布局的基础,项目区土地适宜性定量评价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土地评价纲要》的思路和体系进行。(1)适宜性评价的目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是为确定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向,通过对现有土地资源的评价,科学地确定今后开发利用方向和土地的主导用途。82 表1-2-1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统计表(总面积)地类名称面积比重(亩)(公顷) %农用地耕地灌溉水田6006.76400.4540.34水浇地600.540.034.03旱地2629.95175.3317.66菜地280.0218.671.88园地果园455.530.373.06林地有林地51.533.440.35其他农用地畜禽饲养地124.868.320.84农村道路579.0538.603.89坑塘水面204.8613.661.38农田水利用地671.6144.774.51田坎98.366.560.66晒谷场等用地116.927.790.79建设用地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农村居民点1544.99103.0010.38独立工矿用地490.4932.703.29特殊用地44.012.930.30交通运输用地公路用地35.972.400.24水利设施用地水工建筑用地16.591.110.11未利用地其他土地荒草地109.917.330.74河流水面36524.332.45苇地288.1119.211.93滩涂175.7211.711.18合计14890.71992.71100.00(2)主要种植作物的确定项目区属赣榆县西北部丘陵区,区内地形起伏变化大,以低山丘陵、岗地和冲田为主,总体上是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区内农田主要为坡耕地和冲田,项目区土壤养分低、保水保肥性差、高亢易旱,根据项目区的气候、地形、土壤和水资源等自然资源条件,结合项目区现有的种植习惯,种植作物在地势平坦地区以水旱轮作为主,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花生等作物;坡耕地和梯田,主要是小麦、玉米轮作。根据本项目区土地整理目标及规划的指导思想,项目区整理目标以农业为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项目建设区的土地利用方向为水田(整理后水田占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二左右),因此,在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时候,选择水稻为评价基准作物。82 (3)评价单元的确定土地适宜性评价单元是土地质量性状相对一致的地段。项目区赤涧以南及东刘后湖以东地势相对较平,土壤多为轻壤土,而其他低丘陵区土壤类型较为相似均为砂壤土类型,土壤特性空间变异不大,因此可将项目区分为两个评价单元,南部及东部地势相对较平,作为缓坡、平原区评价单元;北部、西部为低丘陵区,作为岗坡地评价单元。(4)评价因子的确定和分级参考《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土地整理技术标准》、《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技术规范》、《农业工程手册2:土地利用工程》、《连云港市土壤志》等资料,以及项目区的实际状况,选择如下影响因子作为项目区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的参评因子:灌溉条件、排水条件、耕层厚度、土壤pH值、土壤养分、土壤质地、道路交通配套条件。其中,土壤养分反映土壤的肥沃程度,用有机质含量代表;土壤PH值对土壤的理化性质有直接影响,因此对土壤的可耕种性有很大意义;对外道路交通条件不仅影响项目开发投资建设的可能性,而且直接影响项目生产经营的经济效益,是土地利用适宜性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据上述因子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程度,在参考其他土地整理项目适宜性评价资料,以及其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定上述因子的影响权重赋值见下表1-2-2:表1-2-2土地适宜性评价参评因子权重赋值表参评因子灌溉条件排水条件土壤pH值耕层厚度土壤养分土壤质地道路交通配套权重赋值22%17%10%15%16%10%10%参考《土地开发整理标准》中关于农用地的参评标准,以及不同农作物对用地的标准,对各评价因子进行分级,将其适宜类分成非常适宜、适宜、中度适宜、临界适宜、不适宜5个等级。各参评因子适宜程度分级情况见表1-2-3。各土地评价单元的土地性质如表1-2-4所示。(5)土地适宜性评价及结果分析土地适宜性评价采用以下的评价模型评定各评价单元的适宜性等级:82 式中:S——评价单元适宜性分值m——土地适宜类评价因子个数——i评价因子的权重——i评价单元因子的得分值若S≤1,则判断该单元不适宜;若1<S≤2,则判断该单元临界适宜;若2<S≤3,则判断该单元中度适宜;若3<S≤4,则判断该单元适宜;若4<S≤5,则判断该单元非常适宜。根据上述评价方法,求得项目区各评价单元内土地的适宜性程度见表1-2-5。表1-2-3土地适宜性评价参评因子标准表适宜程度及赋分值非常适宜适宜中等适宜临界适宜不适宜54321灌溉条件有保证基本保证尚能保证较困难困难排水条件好较好一般差很差耕层厚度>22cm18-22cm15-18cm12-14cm<12cm土壤质地中壤重壤轻壤轻粘土沙壤粉砂壤粘土砂壤砂土重粘土土壤pH值6-6.56.5-75.5-67-7.57.5-8.54.5-5.5>8.5<4.5土壤养分3.0-3.5%2.0-3.0%1.0-2.0%0.6-1.0%<0.6%道路交通配套好较便利一般差很差82 表1-2-4各评价单元的土地性质项目片灌溉条件排水条件土壤PH值耕层厚度土壤养分(%)土壤质地道路交通配套缓坡、平原片较困难一般6.2201.54轻壤一般岗坡片困难一般6.2200.95砂壤差表1-2-5各评价单元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项目片灌溉条件排水条件土壤PH值耕层厚度土壤养分土壤质地道路交通配套适宜性分值缓坡、平原片23543433.23岗坡片13542222.55由表1-4-5可知,缓坡、平原片比岗坡片适宜度要高,两单元适宜性分值S均大于2,因此各单元土地利用的适宜性程度为“中等适宜”等级,其中:土壤PH值在6.2左右,为非常适宜;耕层厚度20cm,为适宜等级。岗坡片土壤质地较好,为适宜等级;排水条件较好,为中等适宜等级;灌溉条件差,属于不适宜。由此可见,项目区土地利用的主要限制因素为灌溉设施不足,其次道路交通配套条件不够、土壤有机质含量不高等。因此,项目区土地整理建设时,应主要修建灌溉设施、改善道路交通,改良土壤。对于土层较薄的梯田,除在整理时保留足够的熟土厚度外,还应采用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或豆科作物(花生、大豆等)、秸秆还田等措施,逐步提高土壤的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其他经过平整的田块,也应综合采用工程、生物、耕作等措施,提高土壤肥力。在水库周围、沟渠路边发展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植树种草,护坡保土,减轻水土流失。2.5项目区基础设施状况2.5.1排灌系统骨干设施状况(1)水源及其骨干渠道82 项目区内主要水源为水库,小塔山水库是项目区的主要水源之一。小塔山水库总库容2.82亿m3,兴利库容1.16亿m3,属大型水库。但水库水位较低,经阚岭电灌站(设计流量5m3/s)提水后,通过阚岭支渠向项目区供水。阚岭支渠沿途可接受车赤涧、顾赤涧、万赤涧、小山子和尖岭水库的补给。除小塔山水库外,还有其他6座水库可供利用。即车赤涧水库、顾赤涧水库、万赤涧、小山子水库、尖岭水库和八条路水库。其总库容分别为229万m3和36万m3、37万m3、180万m3,2310万m3,兴利库容分别为165万m3、33万m3、25万m3、123万m3、1473万m3。上述水库可自流进入阚玲支渠向本区供水。项目区东部墩演线以东,尚庄河以北地区,主要由吴林电灌站提水灌溉,其水源为项目区北部的八条路水库。阚岭支渠建于上世纪70年代,位于项目区内的部分均为为土渠,杂草滋生、坍塌、渗漏损失较为严重,沿途主要建筑物基本损毁。由于跑水和漏水,渠道水利用效率较低。该支渠还担负项目区外土地灌溉任务,在用水高峰时(主要是水稻泡田栽插时期),水量不足,影响南部地区农业生产。此时北杨家岭—后湖电灌站以南的农田,主要利用后湖电灌站从项目区东部的环岭干渠引水,抽提后灌溉。墩演线西侧、北杨家岭以南的农田,可同时接受阚岭支渠和后湖电灌站来水。此外,后湖电灌站还可通过墩演线东侧下的斗渠向项目区外供水。后湖电灌站负责该站以南农田的灌溉建于1964年,进出水池部分损毁,泵房漏雨,渠道损毁严重,水泵、机电设备和输电线路被盗,需创新购置设备,并对土建部分进行维修。墩演线以东现有砖砌斗渠一条,沿墩演线东侧南北布置,沿途部分建筑物损毁;另外有混凝土斗渠1条、农渠2条,(2)排水工程本区排水河道主要是项目南部的小山截洪沟、赤涧沟、后湖沟、庄沟;东部排水通道主要是尚庄河、尚庄沟、环岭干渠及其西侧的排水沟;部分雨水直接至附近坑塘作为灌溉水源。尚庄沟以南地区径流,通过后湖沟、赤涧沟、小山截洪沟汇于平行与环岭干渠的排水大沟,并通过渠下涵排至兴庄河。尚庄沟以北地区径流分别汇于尚庄沟、尚庄河,最后排至环岭干渠。82 排水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原有沟河淤积较为严重,二是配套建筑物部分损毁,原有排水通道不够畅通。2.5.2交通状况项目区内有镇级以上干道7条,对外交通便利。其中南北向4条,分别是墩演线(水泥路面,主干线)、1号线(万赤涧村东侧,土路)、2号线(前小山村东侧,混凝土路)、3号线(八条路村西侧,混凝土路面),路面宽度一般在6~9m;东西方向道路3条,分别为国防路和石林线(柏油路)和干渠路(平行与阚岭干支渠),路面宽度6~12m。除交通干线外,项目区内有支道5条,均为混凝土路,路面宽3~4m,路基宽6m。项目区现有田间道路11条(按照路面宽度确定其级别,部分道路较短,彼此不相连接,仍单独统计),路基宽度6~9米,为土路,布置较为凌乱,占地较多,且桥梁配套不足,雨季是低洼段道路往往因过水无法通过,影响生产运输。目前生产路数量不足,且缺乏统一规划,布局较为凌乱,需结合土地整理重新规划。2.5.3林网建设状况项目区主要排灌河道林网(杨树)基本形成,内部农田防护林覆盖率较低。2.5.4电力设施状况项目区东西、南北向都有10kv高压线路贯穿,其供电容量可以满足项目建设后泵站灌溉提水需要。2.5.5生态环境保护设施状况项目区以农业为主,无工业污染源。骨干排灌河道生态环境保护设施完好。项目区内有大量低产坡耕地和部分冲田,水土流失和河道淤积较为严重,生态环境一般。2.6公众参与分析82 赣榆县厉庄镇基本农田整理项目的申报是经赣榆县委、县政府领导召集县国土、财政、农林、水利等有关部门以及厉庄镇党委、政府共同研究确定的。当地群众对此更是盼望已久,尤其在看到邻近地区通过土地整理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后,对土地整理的热情更加高涨。在项目踏勘期间,项目区所涉及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和部分党员、群众代表参与了讨论,表达了对土地整理的强烈渴求,希望通过对项目区开展土地整理,提高项目区基本农田建设标准,增加耕地的同时,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并愿意为项目建设投工投劳。因此,工程建设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为工程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82 3水土资源供需平衡分析3.1水资源平衡分析项目区属赣榆县西北部丘陵地区,境内基本无常年性河流,项目区基本无入境水。项目区水资源主要为水库拦蓄的地表径流。项目区周边主要水库情况见表1-4-6所示。项目区西南片灌溉水源来自小塔山水库,通过阚岭电灌站提水灌溉;项目区东北片灌溉水源来自八条路水库,通过吴林电灌站提水灌溉;项目区中部部分耕地距离小塔山水库较远,输水路线较长、输水损失较大,所以灌溉水源主要是周边的几个小水库(包括车赤涧水库、顾赤涧水库、万赤涧水库、小山子水库和尖岭水库),水库水量不足时可用阚岭电灌站从小塔山水库提水作为补充水源。由于项目区北部部分地块地势较高,可用尖岭水库东侧的尖岭二级站从阚岭支渠提水灌溉。项目区东南部分,除利用阚岭支渠供水外,水稻泡田等灌水紧张时期,可用后湖电灌站从环岭干渠及其西侧排水沟提水灌溉,以弥补灌溉水量不足。3.1.1需水量预测项目区需水量主要为居民生活用水、牲畜用水和农业用水,居民点已通自来水,由厉庄镇统一供水,所以需水量预测只考虑农业用水。(1)农作物品种及面积项目规划建设规模为824.81公顷,项目实施后,可新增耕地面积784.50亩,整理后耕地面积达634.48公顷,其中:灌溉水田454.03公顷,旱地56.04公顷,水浇地143.35公顷,菜地33.36公顷。(2)灌溉保证率选取项目区所在的赣榆县属暖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冬夏长,春秋短,年降水量较为丰富。但是项目区属丘陵山区,地形条件复杂,起伏变化大,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结合项目区社会经济情况,灌溉保证率取75%。(3)设计典型年的选取根据《赣榆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报告》(赣榆县水利局编制,1994年),平水年(灌溉保证率为50%)的典型年为1979年,中等干旱年(灌溉保证率为82 75%)的典型年为1980年,特旱年(灌溉保证率为95%)的典型年为1978年。各典型年的年降雨量及汛期雨量见表1-3-1。表1-3-1各典型年降雨量及汛期雨量表年型保证率典型年份年降雨量(mm)汛期雨量(mm)平水年P=50%1979964.4661.5中等干旱年P=75%1980740.6516.0特旱年P=95%1978542.4393.2(4)用水量的确定考虑项目区旱地不灌溉,蔬菜种植面积很小,且零星种植,主要采用坑塘水和地下水灌溉,用水量忽略不计,所以只考虑灌溉水田、水浇地的用水量。水田种植模式为小麦---水稻轮作,水浇地、旱地以小麦---夏玉米、夏花生轮作为主。参考《赣榆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报告》中的计算成果,考虑采用节水灌溉制度,中等干旱年旱作物小麦灌2水,玉米灌2水,花生不灌溉;水稻泡田定额取为1800m3/公顷,生育期灌溉定额4200m3/公顷。各典型年农作物的净灌溉定额见表3-2。项目区规划支、斗、农三级渠道,均采用浆砌块石或混凝土衬砌,因此渠床渗漏损失很小,且线路较短,面积小。经初步估算(借鉴邻区东陡岭成果),渠道灌溉系统灌溉水利用系数可达0.75。表1-3-2项目区中旱年(P=75%)农业用水量计算表主要作物名称水稻小麦玉米合计净灌溉定额(m3/公顷)600018001350 毛灌溉定额(m3/公顷)800024001800 灌溉面积(公顷)454.03597.3871.68 灌溉用水量(万m3)363.22143.3712.90519.503.1.2供水量计算项目区水资源主要为地表水和地下水。区内地下水比较丰富,水质较好,居民点生活用水主要是开采地下水。灌溉用水主要来源于水库。项目区周边共有7座水库可以利用,其中灌溉水主要来自于西南部的小塔山水库,小塔山水库集水面积386km2,总库容28200万m3,兴利库容11600万m382 ,由于小塔山水库下泄水水位低,所以须通过阚岭电灌站提水灌溉。阚岭电灌站的设计提水流量为2.5m3/s。根据取水许可证,阚岭电灌站年可取水1100万m3。因此干旱年阚岭电灌站可供水量为1100万m3。阚岭电灌站目前除负责本项目区灌溉外,还担负其他耕地的灌溉任务,其中本区面积占其中控制面积的40%。由于缺少本区确切可分配水量,按照面积分配(下同),可分配水量440万m3项目区东北部灌溉水主要通过吴林电灌站从八条路水库引水,吴林电灌站设计提水流量0.44m3/s。根据取水许可证,吴林电灌站年可从八条路水库提水100万m3。因此干旱年吴林电灌站可供水量为100万m3。可分配至本区的水量40万m3项目区其他5座水库包括车赤涧水库、尖岭水库、顾赤涧水库、万赤涧水库和小山子水库均可作为项目区灌溉水源使用。其集水面积分别为8.51km2、3.95km2、1.26km2、1.09km2、0.7km2。根据《江苏省赣榆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报告》,该地区平水年(P=50%)的降雨量964.4mm,中旱年(P=75%)的降雨量740.6mm,特旱年(P=95%)的降雨量542.4mm,根据《江苏省水文手册》,淮北山丘区平水年、中旱年、特旱年降雨径流系数分别按0.5、0.4、0.3计。作为项目区补充水源的5座小水库总集水面积15.51km2,则平水年(P=50%)的径流量为747.89万m3,中旱年(P=75%)径流量为459.47万m3,特旱年(P=95%)径流量为252.38万m3。5座小水库的兴利库容之和为377万m3。因此中旱年项目区5座水库可供水量之和为377万m3。考虑到水库还担负项目区外部分耕地的灌溉,项目区实际可利用的水资源量见表1-3-3。表1-3-3项目区周边水库情况统计表水库名称集水面积(km2)总库容(万m3)兴利库容(万m3)坝顶高程(m)校核水位(m)兴利水位(m)设计灌溉面积(公顷)项目区可用水量(万m3)小塔山水库386.0028200.0011600.0038.2034.8032.8020000.00440.00八条路水库32.002310.001473.0034.7032.9032.001333.3340.00车赤涧水库8.51229.00165.0054.6053.4452.20746.6765.00尖岭水库3.95180.00123.0049.9049.7048.00226.67123.00顾赤涧水库1.2641.0031.0055.0053.0252.40233.3331.00万赤涧水库1.0936.0033.0056.6054.9054.4040.0033.00小山子水库0.7037.0025.0050.8049.0147.5046.6720.00合计433.5131033.0013450.00339.80327.77319.3022626.67752.0082 因此,P=75%时,项目区总可供水量752万m33.1.3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由以上计算可知,项目区中等干旱年总需水量为519.50万m3,可供水量为752.00万m3,由此可见,项目区中等干旱年总可供水量大于总需水量,供水量完全满足项目区灌溉用水要求,同时县级水行政管理部门支持本项目区的用水需求。3.2新增耕地及土地利用项目区新增耕地主要来源于苇地、滩涂、荒草地以及坑塘水面、废弃工矿用地等。通过整理,可增加耕地52.3公顷(784.5亩),新增耕地率为6.34%。表1-4-2项目区规划前后土地土地利用结构平衡表地 类 名 称整理前整理后面积增减面积比例面积比例公顷(公顷)(%)(公顷)(%)农用地耕地灌溉水田400.4548.41454.0354.8853.58水浇地40.034.84143.3517.33103.32旱地175.3321.1956.046.77-119.29菜地18.672.2633.364.0314.69园地果园30.373.6730.373.670.00其他农用地农村道路38.604.6738.815.110.21坑塘水面13.661.656.560.79-7.10农田水利用地44.775.4151.106.306.33田坎6.560.7911.191.114.63建设用地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独立工矿用地20.932.530.000.00-20.93 未利用地未利用土地荒草地7.330.890.000.00-7.33其他未利用土地河流水面1.950.240.000.00-1.95苇地14.452.040.000.00-14.45滩涂11.711.420.000.00-11.71合计824.81100.00824.81100.000.00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状况,整理后灌溉条件得以改善,东部和南部耕地主要发展水-旱轮作,坡地主要是果园和水浇地。82 4水土资源规划方案4.1规划原则在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基本国策的基础上,坚持把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生态环境作为项目实施的四大基本目标,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统筹安排沟、渠、田、林、路和水土保持工程,兼顾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4.2规划目标项目建设以完善灌排设施配套、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为主要目标,遵循统一规划、因地制宜的原则,通过灌排设施建设和配套、土地平整、梯田建设、交通道路和农田林网建设等手段,对丘陵、水、林、田、路进行综合整治,桥、涵、闸、站、路全面配套,从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耕地质量,并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田间小气候,从根本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耕地质量和农业产出率。⑴通过土地整理规划,对工矿用地、坑塘水面、农田水利用地、苇地、部分河流水面进行整理,将零散耕地进行归并,实现新增耕地52.30公顷(784.5亩),新增耕地率为6.34%。⑵通过渠道衬砌和排水沟道整治以及建筑物配套,使得渠道水利用系数从目前的0.70提高到0.90,灌溉水利用系数从目前的0.60达到0.75以上。灌溉设计保证率从目前的50%提高到75%,排水标准达到日雨200mm2d排除。⑶形成完善的道路交通网络,使之适应农业机械化作业和农产品的运输,改善产品运输和居民出行条件。⑷进一步完善项目区农田林网,结合路、渠形成网络,使项目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和优化,造林成活率达到95%以上。⑸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水平,使区内耕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以增加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82 4.3规划标准(1)灌溉设计标准项目区所在的赣榆县属暖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冬夏长,春秋短,年降水量较为丰富。但项目区属丘陵山区,地形条件复杂,起伏变化大,蓄水设施不足,水资源不够稳定。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结合项目区社会经济情况和江苏省农村水利建设标准,灌溉设计保证率取P=75%。规划项目区的灌溉系统主要为支(分支)、斗、农三级渠道,均采用浆砌石衬砌或混凝土衬砌,可显著降低渠床渗漏损。根据临近已成灌区的经验,灌溉水利用系数可达0.75。(2)排涝设计标准根据项目区的自然条件、涝灾的严重程度及影响大小,平原地区排涝设计标准按日雨200mm,2d排出;丘陵地区按照6h降雨量84mm(10年一遇)计算。(3)降渍与防止盐碱化设计标准本区属于丘陵地区,地下水位一般在1~2米以下,排水条件良好,不考虑降渍和盐碱化问题。(4)水质标准农田灌溉水质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的规定,灌溉水温与农田地温之差小于10℃。(5)道路与桥梁建设标准本项目区规划主要道路标准如下:原有的田间道路宽度路面一般在6-9米之间,由于部分道路两边树木较大,,两边的沟、渠道已经较为固定,故本次规划中不予缩并,只在原来路面上平整、加高后铺设沙石或者混凝土。一级田间道:用于村庄之间的交通运输,采用水泥路面。原路基宽6m或新建道路,路面宽度取5m;路基宽度为9m的,路面宽度取为6.0m,路基宽度保持现状。路面采用混凝土路面,混凝土面层厚度20cm,二级田间道:采用沙石路面,路面宽4m,路基宽6.0m。生产路:路面宽2.0m,结合农渠布置,素土碾压。82 由于田间路需要在已有道路上铺设路面,路面高度随沟、渠堤顶高程以及原有道路高程确定。(6)田间工程标准根据地势起伏情况,项目区大部分为缓坡地,纵向坡度绝大部分在1-30之间。缓坡地整理后标准耕地条田的大小为长200~600m(个别长度700m)左右。宽120~250m左右。岗坡地拟采用梯田形式进行整理,根据地形坡度、地块形状、农田排水和机耕要求确定梯田规格。梯田田面宽度视地形坡度而定,坡度5度以上的梯田,田面宽度在10-15m,田坎高度1.0-1.2m;其他坡度较小的梯田,田面宽度在25~60m不等,长度视地形和农沟、农渠的间距确定,一般在100~300m左右。田块内部布置同前。根据项目区的田块分布特点和土壤特性等,耕作田块内部按每户0.33~0.53ha(5~8亩)进行划分,水稻采用格田设计,标准为长70m、宽20m。格田内部高差控制在±3cm,格田之间以埂为界,埂高30cm,埂顶宽30cm。为保证灌水质量,种植旱作物时畦田长度以50~75m为宜,畦田宽度3m左右。沟灌时长度以80m~100m为宜。项目完成后,田间建筑物配套率达100%。泵站效率不低于54%。4.5规范方案与工程布局4.5.1土地利用(1)土地利用方向根据“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原则,项目区土地整理以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产出率为主要目标。由于项目区土壤养分较低,土层较薄,保水保肥性能较差,无雨即旱,作物产量低而不稳。结合当地种植经验,整理后的东部、南部等地势平坦的耕地以水旱轮作为主(冬小麦——水稻轮作);西部、西北部以水浇地为主,主要种植冬小麦、夏玉米、花生等作物;地势陡峭的西北部,由于水源不足,一种植冬小麦、夏花生为主;部分坡地发展果园。对于部分新修的梯田,应当结合田坎建设,植树种草,护坡保土,减轻水土流失。(2)土地利用结构调整82 通过土地平整,原有的部分耕地水源和灌排工程得以改善,因此,拟增加水稻种植面积,将部分水浇地改造为水田;灌溉工程的改善,可使得项目区西部和北部部分梯田灌溉条件得到改善,少部分坡度小的坡地改造成水田,其他大部分改造称水浇地,以旱作物种植为主。整理后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详见表1-4-2。4.5.2土地平整工程项目区属赣榆丘陵区,区内地形起伏变化大。为提高土地质量,减少土壤侵蚀,对现有部分坡耕地进行改造,将其设计成水平梯田。根据每个小区的地面坡度确定梯田的田面宽度和田坎高度,考虑合理分配土方和土方就近挖填平衡,设计以每块梯田作为一个平整单元,土方在平整单元内挖填平衡。(1)梯田修筑本区西部、北部属于丘陵区,地面坡度在1-3度,部分达到5度以上,需要修筑梯田。由于坡地土层较薄,坡耕地一般只有25-40cm,平原区40-80cm,表土层以下为风化的基岩,为保证整理后土地质量,在修筑梯田时或者土地平整过程前,若填挖深度超过20cm,需要先要将表层熟土剥离,待平整后回填,设计剥离厚度15cm。部分旱田、荒草地、沙土地起伏较大,配套水利设施后,为保证灌水质量,需要进行土地平整。平整时若填、挖深度不超过20cm,则直接平整,否则需要将表层土壤取生保熟,方案同上。(2)坑塘填埋本区地势起伏较大,水源有限,塘坝水是本区的主要水源。充分利用当地径流资源,就地蓄水灌溉,是项目区发展农田灌溉的主要措施。利用塘坝水就近灌溉,可以减少输送距离和水泵扬程,降低灌溉成本,符合当地灌溉习惯。因此,对于深度较大,蓄水效果好的坑塘,本次规划拟对其进行清淤加深,做为灌溉水源地。所清理出的土方用于塘坝堤岸加固。对于面积较小、塘淤积严重且零散分布于田间的部分塘坝、废弃河道,本次规划做为新增耕地来源进行填埋,便于土地连片,耕作方便。(3)新增耕地平整与翻耕82 项目区西北部工矿用地按照梯田建设,土地平整不另外计算。项目区中的滩涂、苇地等需要进行土地平整。平整后,田面高差应在±3cm之内。由于未利用地分布于低处,有效土层厚度一般在100cm以上,故不做表土剥离处理。平整后翻耕即可。4.5.3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区南北跨度超过4Km,东西近6Km。区内地形起伏变化较大。根据地形条件和水系情况,以天然河道、道路和供水水源为界,将项目区分为5个灌排相对独立的小区。各小区骨干灌排工程和附属建筑物分述如下:(1)第一小区规划方案第一小区位北以阚岭支渠、尚庄河为界,东至墩演,西部和南部以项目区边界线为界。该小区水源来自阚岭提水泵站,通过阚岭支渠向项目区供水。阚岭支渠沿途可接受车赤涧、顾赤涧、万赤涧、小山子和尖岭水库的补给。当上述水库水位高于设计死水位时,即可向支渠供水。1)灌溉工程规划主要是阚岭支渠衬砌与配套。阚岭支渠为土渠。项目区土壤类型岭地棕壤土,土层厚度一般在25cm~80cm之间,表土层以下为风化的基岩,透水性较强,支渠沿程渗漏严重,支渠渠道水利用系数不足0.7,故需要对阚岭支渠进行衬砌。衬砌材料的选择主要根据当地的材料供应情况和管理情况、成本等进行综合考虑,因现有支渠断面较大,若采用混凝土衬砌,需要取土回填,难度较大。当地石材丰富,临近浆砌石渠道经过近30年的运行情况仍然保存良好,拟采用浆砌石衬砌。目前阚岭支渠仅有1座节制闸,且启闭机和闸门损坏,无法正常使用,需要改造。目前灌区按照行政村进行轮灌,每个行政村需要新建节制闸一座,以便于轮灌管理,并在水库放水时控制水流方向,共需新建节制闸4座。根据交通需要,需在阚岭支渠修建桥梁6座。2)排水工程规划82 本区最西部地块排水出路为通过赤涧截洪沟排到赤涧沟,向南流出项目区,赤涧沟以东地块排水出路为先汇流到小山截洪沟,之后通过墩演线路下涵洞向东排入环岭干渠。所以赤涧截洪沟和小山截洪沟可作为本区的排水斗沟使用,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裁弯取直及清淤,以保证排水的通畅。阚岭支渠以北的顾赤涧水库,需要通过位于阚岭支渠上的水漫桥(溢洪渡槽)溢洪(阚岭支渠通过涵洞穿越其下),目前水漫桥两侧浆砌石沟壁破损严重,仅有20cm,溢洪时洪水容易进入阚玲支渠,故需对该水漫桥进行维修。本次规划拟将其加高到1.20m。阚岭支渠南侧的溢洪河道需要开挖整治,做为排水溢洪道兼斗沟,其上与水漫桥连接,南部与赤涧截洪沟相连。3)坑塘、沟道的清淤和整理项目区内部分坑塘、沟道淤积较为严重,影响排水、蓄水,需要进行清淤加深,以增加蓄水能力和过流能力。(2)第二小区骨干工程规划方案第二小区位于项目区东部,墩演线以东、环岭干渠以西,北以尚庄河为界,南至项目区边界。本区水源分别来自阚岭支渠和后湖电灌站。前者通过分支渠从阚岭支渠引水,后者通过引水河道从环岭干渠取水,通过水泵提水向项目区供水。由于灌溉本区的引水分支渠位于阚岭支渠下游,水量有限,水稻泡田插秧时,本区南部灌水困难,此时栽插季节用水后湖电灌站自环岭干渠提水。该泵站主要补充灌溉小山截洪沟以南,后湖河以南地块。本次拟对后湖电灌站进行改建,改建后的电灌站,除负本区灌溉外,还向通过向墩演线东侧的分支渠和东部农渠向南供水,亦可墩演线下的倒虹吸向第一区供水。详细布置见规划图。(3)第三小区骨干工程规划方案本区位于项目区西北角,尚庄河以北、墩演线以西地块。该地块的灌溉水源来自尖岭二级站,尖岭二级站设计流量1.0m3/s,设计扬程21m,灌溉水可以通过渡槽输送到项目区北部的斗渠,该斗渠位于国防公路南侧,由于项目区北高南低,项目区可实行自流灌溉。1)斗农渠道的规划布置国防公路南侧的斗渠目前为土渠,需要进行防渗衬砌,另外此地块高程较高,均为坡耕地,需要进行梯田建设和斗、农渠(沟)道、跌水、节制闸等配套建设。2)尚庄河的整治82 本区排水出路是将洪涝水排到本区南部的尚庄河,为排水通畅,需对尚庄河做一定的整治。(4)第四小区规划方案第四小区位于项目区东北部,墩演线以东,尚庄河以北。主要水源为吴林抽水站。目前已有衬砌斗渠输水至本区。1)尚庄河整治尚庄河位于尚庄村南部,用于排除项目区北部地区的洪涝水,注入环岭干渠。该沟深度在2-3m左右,底宽3-4m,上口宽6-10m,拟进行裁弯取直,作为排水斗沟使用。2)渠道布置本区西北高,东南低。石林线横贯东西,路宽9m,柏油路面,是交通干线之一。故在布置斗渠时,拟利用现有的穿路涵洞通过石林线,不再另外规划穿石林线的交叉建筑物。如此布置,渠道虽不甚规整,但避免了对交通干线的干扰,亦降低了工程投资。斗、农渠(沟)布置见总体规划图。(5)第五小区规划方案本区位于河西村以西地块,该地块地势较高,坡度较大,最高地面高程在85m,为原来的工矿用地。由于地势较高,坡度大,为节省投资、节约能源,不单独建抽水站对其灌溉,拟将此地块规划为梯田,通过梯田蓄水、保肥,主要种植旱作物,不再布置渠道灌溉。利用梯田拦截坡地江流,为防止水土流失,需垂直等高线布置排水沟道,将梯田多雨之径流排除。4.5.4田间工程根据地势起伏状况,项目区分为缓坡地和岗坡地。岗坡地起伏较大,需要整理成水平梯田,梯田宽度与地形和坡度有关,一般宽度在25-60m之间,长度100-300m。西部坡度较大的坡地,田面宽度在10-15m左右。82 因项目区属丘陵山区,农渠拟采用梯形断面混凝土衬砌处理。梯田田间配套建筑物较多。农渠经过梯田田坎,需要布置跌水,并在跌水前设置农渠节制闸保证灌溉水入田。为方便机械进田,每块梯田需要设置进田涵。农沟排水时需要设置农沟跌水。因此每块梯田均应配套农渠进地涵、农渠节制闸、农渠跌水和农沟跌水。农渠每100m设置放水涵。地形相对较平缓地区,田间沟、渠、路较为完整,规划时尽量利用原有设施,并根据耕作要求增减。对原有土渠进行衬砌,并配套相应建筑物。由于田间配套建筑物中的农渠节制闸、跌水和进田涵规模小,数量多,故不在规划图上一一标出。梯田田坎种植黄花菜,河道、沟道采用天然草皮以防止水土流失。4.5.5田间道路与机耕桥除交通干线外,项目区内有村间道路4条,路面宽6~10m,属于支道,不在本次规划之内。项目区现有田间道路11条,路面宽度6~9m,为土路,布置较为凌乱,彼此衔接较差,未形成路网。根据整体规划,拟增加为13条。其中一级田间道5条,长度5522m,拟采用混凝土路面,主要用自然村之间的交通以及村庄与主干道的连接。项目区东部田间道路基宽9m,规划改造为混凝土路面。由于路基已经修好,故其宽度不予变化,仅在其上铺设混凝土即可。规划二级田间道8条,长度7515m,为砂石路面,用于农产品运输。其中新建4条3560m,改造4条,3955m。目前生产路数量不足,且缺乏统一规划,布局较为凌乱,需结合土地整理重新规划。生产路一般沿农渠布置。可作为农渠渠堤,以减少耕地占用。,部分无灌溉设施的梯田,生产路沿农沟布置。农渠、农沟和生产路基本上采用沟、渠、路形式。根据规划,需要设置生产路69条,长度46.3km。生产路的宽度取为2.0m,兼做农渠堤顶。阚岭支渠现有桥梁数量不足,结合田间路建设,主要跨阚岭支渠新建机耕桥4座。根据宽度、设计等级和当地施工水平,桥梁采用跨度10m,宽度4.0m的空心板桥。82 为方便墩演线以东河南村的交通出行,需要跨越尙庄河新建跨度27m,桥面宽度6m的机耕桥1座;环岭干渠新建宽度20m、宽度6m机耕桥1座。由于田间道路面较宽,故桥面宽度取为6.0m,采用T型梁板桥。与农渠、斗渠相邻的道路,为方便农机具进田,每隔100m设置进地便桥。由于渠道上口度较小,一般不超过1.50m,故采用盖板桥处理。即在渠道上铺设楼板。共需要斗渠干板桥117座、农渠盖板桥360座。斗渠盖板桥采用两块楼板,宽度2.0m,长度2.0m,农渠盖板桥宽度2.0m,长度1.5m。4.5.6农田防护工程意杨效益虽好,但考虑到树冠较大,若沿途种植则对作物生长和产量影响较大。加之本区风害不甚严重,故路基宽度为9m(路面宽6m)一级田间道两侧种植意杨树各一排,株距3m。二级田间道、路基6m的以及田间道两侧各种植一排火炬松树进行绿化,株距3m。该树种矮小,对作物影响甚小。河道、沟道坡面采用天然草皮护坡;田坎种植黄花菜护坎。4.6土地权属调整方案4.6.1土地权属状况项目区总面积992.71公顷(14890.71亩),扣除不动工面积后,项目规划建设规模824.81公顷。建设规模中,农用地768.44公顷,包括耕地634.48公顷,园地30.37公顷,其他农用地103.59公顷;建设用地20.93公顷;未利用地35.44公顷。项目区土地为集体土地,由赣榆县厉庄镇的厉庄村(包括西刘村、后湖村2个自然村,下同))、山涧村(前小山村、万赤涧村)、杨岭村(杨岭村)、河墩村(河东村、墩上村)、双河村(河南村、河西村)、北林村(河北村)、赤涧二村(顾赤涧村)等7个行政村所有和使用。目前土地权属界址清楚,无土地权属纠纷,土地登记发证工作已经完成。4.6.2土地权属调整原则82 (1)坚持依法、公开、公正、公平、效率和自愿的原则,充分保障广大农民的利益;(2)有利于稳定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利生产,方便生活;(3)促进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4.6.3土地权属调整准备工作成立由县国土资源局分管局长为组长,镇政府分管副镇长为副组长,镇国土资源管理所和项目涉及村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厉庄镇基本农田整理项目权属调整领导小组。本着“既能够增加有效耕地,提高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又能切实保护当事人的合法土地权利,避免发生土地权属争议,促进社会稳定”的宗旨,全面落实土地整理中权属管理的各项工作程序,界定各项土地权利,合理分配土地权益,避免权属争议。对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区的位置、界限、地类和面积等现状资料进行认真调查。由县国土资源局实地勘丈,土地整理前根据土地利用现状进行统一的确权登记,主要包括:项目区内宗地的类型、数量、质量;土地权利人的类型、数量;原有土地的确权登记发证。土地权属现状调查完成后,县土地管理部门应就土地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作为整理后土地分配方案的参考或修正依据。4.6.4土地权属调整方案土地整理后,项目区范围内原有土地使用权不变。原行政村范围内的新增耕地,使用权仍归原行政村所有。对新增耕地,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评价后重新签订承包合同,并报经厉庄镇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土地权属调整方案应在厉庄镇和相关的7个行政村进行公告,公告期为15天。对权属有异议的土地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应当于公告期内向镇政府书面提出,争议经协商仍然无法解决的,由镇人民政府调解处理。权属调整方案经公告并征求意见,报赣榆县人民政府批准后方能生效。按照批准的土地权利调整方案,由国土部门进行变更登记,建立新地籍档案。82 4.6.5加强土地权属调整后的管理工作县国土资源局应根据土地分配结果进行权属调整,权属调整工作完成后,依据《土地登记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40号)进行权属变更登记与核发土地权属证书。涉及所有权调整的,由县国土资源局依据整理前的权属调整协议重新勘定地界,并登记造册,发放土地所有权证书。涉及农民承包地调整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据整理前与承包人签订的协议,重新调整并登记造册。82 5投资规模估算及资金筹措5.1投资估算5.1.1投资估算依据⑴《江苏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2007);⑵《江苏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苏财建[2005]73号)⑶《江苏省赣榆县厉庄镇山涧、厉庄等村土地整理规划设计图》⑷《江苏工程建设材料价格信息》(连云港市2009.2)⑸现行价格水平5.1.2投资内容⑴土地平整土地平整包括梯田建造、坑塘填埋、未利用地翻耕、表土的剥离与回填等。⑵农田水利投资预算内的农田水利工程主要包括灌排系统中的排水沟、灌溉渠道、桥、涵、闸、泵站等配套建筑物工程。⑶道路工程本次新建道路包括田间道和生产道两级,均纳入投资预算范围。原有田间道改建工程纳入投资预算范围。⑷其它工程其它工程主要是农田防护林工程,在投资预算范围之内。5.1.3投资结构项目总投资1913.43万元。亩均投资1546.56元。各项目工程费用见表1-5-1所示。82 表1-5-1土地整理项目工程投资及组成表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预算金额(万元)各项费用占总费用的比例(%)一工程施工费(建筑安装工程费)1601.3883.69二设备费8.600.45三其他费用265.9313.901前期工作费96.085.022工程监理费24.021.263竣工验收费80.074.184拆迁补偿费29.731.555业主管理费36.031.88四不可预见费37.521.96五总计1913.43100.00    5.1.4项目分年度投资计划项目施工期为1年。第一至第四季度的投资额分别为610.81、490.11、364.13、448.38万元。各月投资计划详见项目预算书表7。5.2资金筹措本项目属于省级以上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纳入本次投资预算范围的工程建设资金(1913.42万元)全部为省以上投资。82 6规划方案评价6.1社会效益(1)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维护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项目建成后增加耕地52.30公顷(784.5亩),新增耕地率达6.34%,有助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耕地占用平衡,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耕地质量和单产,促进农民增收。通过土地整理,将形成较完善的农田灌排系统和田间道路系统,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将得到根本改善,水土流失将得到根治,耕地质量将得到全面改善,耕地产出率将得到较大提高。初步估算,项目区农业总产增加26%左右,农民人均增收200元左右,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和社会稳定。(3)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结构的改善。项目的实施使项目区内废坑塘、河滩地、零星荒草地、独立工矿用地等得到开发利用,土地更加规整,更加适合于机械化耕作和集约化经营,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结构的改善。(4)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土地整理,项目区出行条件改善,排涝能力提高,水土流失得以治理,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得以改善,有利促进了新农村建设。6.2生态效益通过梯田建设、土地平整、水利工程配套、农田防护工程建设等措施,项目区水土流失将得到根治,河道淤积得以缓解,生态环境将得到改善;沿田间道、沟坡、田坎种植黄花菜和草皮护坡,可涵养水源,减少土壤侵蚀,也将改善项目区内的田间小气候,达到抗御风沙灾害的作用,从而改善农田生态环境。6.3经济效益6.3.1耕地增产、增效项目区耕地中水田种植模式为冬小麦——82 水稻轮作;水浇地、旱地为冬小麦、夏玉米/夏花生轮作模式,夏玉米和夏花生各占50%。均为一年二熟的耕作制度。项目实施前,由于灌排系统的不配套,灌溉保证率低,旱田一直处于望天收的状态,加上顺坡种植,保水、保肥效果较差,耕地产出率十分低下。项目实施后,通过梯田建设、灌排系统建设配套、土地平整等措施,灌溉保证率增加,灌水更加及时,排水通畅,农作物产量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另外项目实施以后,新增耕地52.3公顷,新增耕地率为6.34%。根据当地经验,结合项目区实际情况,新增耕地种植模式仍以水田为小麦---水稻轮作,水浇地、旱地以小麦---夏玉米、夏花生轮作为主。各种作物整理前后种植面积、单产、单价、耕地年效益计算见表1-9-1。因为有灌溉措施的水浇地,与无灌溉措施的旱地相比,冬小麦、夏花生、夏玉米的产量是不同的,所以表1-6-1增产效益中对此分开考虑计算。可以看出,整理后由于单产和面积增加,粮食总产增加了1763.33t,增加幅度达到25.88%。表1-6-1耕地增产效益计算表作物种类面积(公顷)产量(kg/公顷)单价效益整理前整理后整理前整理后(元/kg)(万元)水稻400.45454.03720081001.80142.99灌溉水田及水浇地冬小麦440.48597.38540060001.60192.91夏玉米20.0271.68630075001.5061.72夏花生20.0271.68270030002.8445.72旱地冬小麦175.3356.04375045001.60-64.85夏玉米87.6728.02525060001.50-43.82夏花生87.6728.02225025502.84-35.73合计     298.956.3.2林业效益项目区共种植意杨1167株。意杨十年后成材,每株可获利240元 ;火炬松4888株,10年后可获利120元。折算成年效益等额年金为6.14万元/年/株(按照7%折现率)。由上述计算可知,项目实施后,年直接经济效益为305.09万元/年。82 6.4项目经济评价项目经济评价按动态分析法计算项目的经济净现值、经济效益费用比、经济内部收益率。(1)主要计算参数项目总投资为1913.43万元,年直接经济效益为305.09万元,可当年见效。经济分析期取30年。本项目以社会效益为主,故按7%的社会折现率计算经济净现值、经济效益费用比、经济内部收益率。灌排工程、路桥的维护维修取工程费的2.0%,燃料人员运行费用取运行费的1.0%,合计为48.04万元。(2)效益净现值式中B0—效益净现值(万元);B—年均效益,万元/年;C—年费用,万元/年;i—社会折现率,此处取7%。K0—投资现值,万元;将各值代入,经计算,效益净现值B0=1056.98万元>0。(2)益本比计算EBCR=Bg/(B0+K0)式中:Bg—效益现值,其他符号意义同前。代入:EBCR=1.50>1(3)经济内部收益率当净效益为零时,所对应的折现率即为内部收益率。经试算,EIRR=11.98>7%。从上述参数可以看出,本项目在经济上是合理的。(4)敏感性分析本次计算中考虑三种不利情况,即材料和设备价格上涨而造成投资增加10%82 、农产品价格下降等因素造成效益下降10%和投资增加10%同时效益下降10%,对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①投资增加10%,效益不变。则经济净现值为858.64万元>0;益本比为1.39>1;经济内部收益率为10.39%>7%。②效益下降10%,投资及运行费用不变。则净效益现值为694.23万元>0;益本比为1.35>1;经济内部收益率为10.02%>7%。③投资增加10%,同时效益下降10%。则净效益现值为501.68万元>0;益本比为1.26>1;经济内部收益率为9.12%>7%。从敏感性分析结果可见,当投资增加10%同时效益下降10%时,项目的经济评价指标仍满足要求,说明本项目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6.5结论由规划方案评价结果可见,项目实施后,可大幅度增加耕地面积和产出,有利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农村交通和水利等基础设施水平得以提高,水土流失得以有效治理,改善了生产、生活和环境条件,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环境效益。听过经济分析,本项目还将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并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82 7实施规划的措施7.1项目组织机构成立由赣榆县分管副县长为组长、赣榆县国土局分管副局长和厉庄镇镇长为副组长,土地、农业、水利、交通、审计、财政等部门领导为成员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赣榆县国土资源局,赣榆县土地整理中心主任兼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下设财务小组、施工小组、监督小组、权属调整小组,负责工程施工招标、施工监理、竣工验收、资金和物资使用、项目建设资金审计以及项目组织协调等工作,以保证工程建设质量。7.2项目实施管理按照高标准、高质量,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建立项目工程管理体系。按照现行基本建设程序和管理体制,实现项目建设业主负责制、招标承包制和工程监理制,根据项目工程技术上的需要,抽调各有关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工程指挥组和质量检验组,负责项目工程的招标、施工队伍的资质考核、施工指导及施工质量监督。同时,成立由各有关部门技术专家组成的项目工程验收小组,依据项目设计,对项目所包含的土地平整工程、水利工程、道路工程、造林工程和农业工程等逐项检查验收,确保项目实施的质量,实现项目规划的目标。7.3项目资金管理根据国家下发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省国土资源厅关于本项目资金管理的具体要求,结合项目区的实际情况,研究落实具体的实施制度。总的要求是做到四个坚持:坚持实行项目资金专款专用,避免资金截留,不挤占挪用;坚持按照规定的开支范围支出,力争不突破投资总额,如有超出预算总额部分,则由地方自组筹措资金,以保证工程保质保量如期完工;坚持严把资金流转渠道;坚持项目资金决算制度,严格资金审计确保项目资金落到实处。82 第二部分工程设计82 1概述项目区位于赣榆县西北部的厉庄镇,项目区北至国防公路、石林公路一线,西至阚岭支渠,东到环岭干渠,南到顾赤涧村、万赤涧村、后湖村一线。地理指标为东经118°59′28″~119°02′58″,北纬34°59′05″~35°01′21″。涉及赣榆县厉庄镇的厉庄村(包括西刘村、后湖村2个自然村,下同))、山涧村(前小山村、万赤涧村、杨岭村(杨岭村)、河墩村(河东村、墩上村)、双河村(河南村、河西村)、北林村(河北村)、赤涧二村(顾赤涧村)等7个行政村。项目区总面积992.71公顷(14890.71亩),扣除不动工面积后,项目规划建设规模824.81公顷。项目完成后,可新增耕地面积52.30公顷(784.5亩),新增耕地面积比率6.34%;灌溉保证率达到75%,排涝标准达到日雨200mm一日排除不成灾(丘陵区梯田排涝标准达到十年一遇),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75。项目区属于半丘陵半平原地区。西部、北部以缓坡地为主,地面坡度在1°~3°,部分达5~7°;南部、东南部以平原为主,地面坡度一般在1°以下。地质构造为郯卢大断列分支构造线与次序构造线的联合构造,裂隙比较密集,破碎带较多。项目区土质以岭地棕壤土为主,成土母质有两大类型:一种是岭地残积母质,由基岩风化和演变而来;另一种是第四纪冰川期的洪积物。项目区表土层厚度在25cm~80cm之间(其中废弃工矿用地部分土层较薄),表土层以下为风化的基岩,工程地质条件较好。项目区南部、东部地势相对较平,土壤多为轻壤土,而其他低丘陵区土壤多为砂壤土,成土母质有两大类型:一种是岭地残积母质,由基岩风化和演变而来;另一种是第四纪冰川期的洪积物。土层厚度在25cm~80cm之间,其中坡耕地一般25-40cm,平原区40-80cm。表土层以下为风化的基岩。土壤有机质含量0.91%~1.57%,全氮0.062~0.076%,速效磷3.0~4.4ppm,速效钾93~119ppm,PH值6.0~6.3左右,土壤有机质含量不高,土壤肥力较低。耕层土壤容重1.35~1.52g/cm3,孔隙度43.6~45.9%,毛管孔隙度36.6~39%,田间持水量19~24.3%。82 项目区属赣榆县西北部丘陵地区,境内无常年性河流,项目区无过境水。项目区水资源主要为水库拦蓄的地表径流。项目区西片灌溉水源来自小塔山水库,通过阚岭电灌站提水灌溉;项目区东北片灌溉水源来自八条路水库,通过吴林电灌站提水灌溉;项目区中部灌溉水源除来自小塔山水库外,其他主要来自是项目区北部的几个小水库,包括车赤涧水库、顾赤涧水库、万赤涧水库、小山子水库和尖岭水库,水库水量不足时可通过阚岭电灌站从小塔山水库提水,经过阚岭支渠补灌。项目区东南部分,除利用阚岭支渠供水外,水稻泡田等灌水紧张时期,可用后湖电灌站从环岭干渠及其西侧排水沟提水灌溉,以弥补灌溉水量不足。项目区内有镇级以上干道7条,对外交通便利。其中南北向4条,分别是墩演路(水泥路面,主干线)、1号线(万赤涧村东侧,土路)、2号线(前小山村东侧,混凝土路)、3号线(八条路村西侧,混凝土路面),路面宽度一般在6~9m;东西方向道路3条,分别为国防路和石林线(柏油路)和干渠路(平行与阚岭干支渠),路面宽度6~12m。除交通干线外,项目区内有支道5条,均为混凝土路,路面宽3~4m。项目区东西、南北向都有10kv高压线路贯穿,其供电容量可以满足项目建设后泵站灌溉提水需要。项目区以农业为主,无工业污染源。骨干排灌河道生态环境保护设施完好。项目区内有大量低产坡耕地和部分冲田,水土流失和河道淤积较为严重,生态环境一般。82 2工程设计2.1设计依据(1)《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TD/T1011-2000)(2)《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3)《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1999)(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1992)(5)《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SL/T153-95)(6)《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162-1992)(7)《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GB50162-1992)(8)《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1997)(9)《公路钢筋砼及预应力砼桥涵设计规范》(JTJ023-85)(10)《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1994)(11)《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沟壑治理技术》(GBT16453.3-1996)(12)《江苏省赣榆县厉庄镇山涧、厉庄等村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3)《江苏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2007试行)2.2设计任务(1)土地平整依据不同地形设计田面高程,尽量减少土方挖填工程量并保持挖填基本平衡,并设计格田布置形式。(2)农田水利工程根据当地材料和施工水平,选择合适的沟渠断面形式和衬砌材料;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工程造价,减轻工程建设对环境的不理扰动。在此基础上,根据相关规范,合理设计沟渠以及泵站、水闸、涵洞、节制闸等配套建筑物,确定工程量。(3)田间道路与桥梁工程82 在现有道路规划布局的基础上,结合当地材料和运输要求,合理确定路面材料以及路面、路基宽度,并对路面结构进行设计;与道路建设相配套,根据跨度和交通等级、施工等要求,选择合适的桥面宽度、桥梁形式。(4)农田防护林工程农田防护林工程的设计任务是根据主害风向,并考虑与田块、道路布局相结合,设计农田防护林带的种植形式,选择树种,确定栽种方法等。2.3土地平整设计土地平整工程主要对项目区内部坡地改造为水平梯田、废弃坑塘河道的填埋、未利用地平整翻耕等。本项目采取机械与人工相结合,机械施工为主的办法进行土地整理,施工方法主要有人工挖填、推土机找平、挖掘机和自卸车运土等。田块内部平整主要是按照设计高程对田块内需要挖土方和填土方的地块进行施工,在保证田面平整度达到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尽量做到少动土方;坑塘填平的土方主要来源于沟渠开挖、坑塘清淤以及田面削高填低,田面削高填低要满足田块高程降低幅度小和土方运输工程量小这两个要求。2.3.1梯田修筑与平整修筑梯田是丘陵山区最主要的一种水土保持措施,也是建设基本农田的主要形式之一。根据近年来的研究成果,采用水平梯田可减少水土流失90%以上,基本上做到水不出田,泥不下坡。项目区大部分坡地为缓坡地,主要分布在项目的北部,阚岭干渠两侧。坡地纵向坡度绝大部分在10~30之间,仅在西北部少量坡地较陡,坡度在50左右。目前多采用坡耕地种植,水土流失较为严重,产量较低。本次土地整理,考虑到耕作和水土保持的需要,将耕地设计成水平梯田。东部已有梯田,除配套灌排设施外,不另外做土地平整。(1)梯田设计由于项目区地形较为复杂,坡度不一,需要根据具体坡度确定梯田规模。梯田的设计主要确定田面宽度B、田坎高度H以及田坎的坡度θ。1)田面宽度设计82 梯田田面宽度设计主要考虑地形坡度。为尽量减小挖填方量,梯田布置采取“大弯就势、小弯取直”的布设原则,地形坡度大则田面宽度宜小,地形坡度小则田面宽度可大一点,同时也要考虑施工和机耕的要求。本次规划中,根据地面坡度分为4个等级,据此确定梯田的田面宽度和田坎高度。田面宽度和田坎高度根据项目区内地势起伏情况,并遵循安全稳定、占地少、用工省、因地制宜选择田坎材料的原则进行设计,坡度在5度以上的坡地,修筑的梯田宽度一般在10-15m之间。部分地势平坦的冲田,则适当加宽至30-60m,个别已有的平坦冲田宽度可达100m以上。具体参数如表2-3-1所示。设计以每块梯田作为一个平整单元,每个单元内均平整为水平地面,其高差控制在±3cm,在平整单元内挖填平衡。2)田坎高度设计梯田田坎高度主要根据土质、坡度大小和机耕要求确定。项目区的坡度一般在1-3度,个别地块可达到5-6度。对于3度以下坡地,梯田田坎高度在0.5~1.0m左右。西北部局部陡坡,田坎高度一般在1.2m左右,最大不超过1.5m。如表2-2-1。3)梯田田坎坡度设计为保持梯田的稳定性,田坎需修成一定的侧坡,田坎愈高,侧坡应愈缓。项目区绝大部分田坎高度为0.6~1.2m左右,高度适中。根据本区的土壤性质,参考临近地区的经验值,设计田坎坡度为75°。田边设蓄水埂,田坎内缘高出田面0.3m作为田埂,顶宽0.3m,内外坡比1∶1。表2-2-1不同坡度条件下梯田设计参数表地面坡度(度)梯田田面宽度(m)田坎高度(m)0.5-1.0500.50-0.601-2300.60-0.802-3200.80-1.00>5101.00-1.20注:1.田坎坡度取75度。2.墩演线以东部分缓坡地,梯田已经形成,田坎高度一般在0.5-1.50m之间,宽度150-230m,本次不做平整。4)梯田田面高程设计梯田田面的设计高程,从各渠道控制的最高田面开始,以田坎高度为基数逐块向下推算,各田面的具体设计高程详见项目区规划图。82 (2)梯田建设挖填土方量计算1)梯田修筑挖填土方量计算梯田断面要素见图2-2-1,计算时根据地势将各片划分为地面坡降不同的小块,在各小块内确定田面宽度B和田坎坡度α,计算出给定B条件下的挖(填)土方量。为了节省工程量,以每个梯田为平整单元,在平整单元内一挖一填、挖填平衡,挖方量等于填方量,本计算中只计算挖方量。图2-2-1梯田断面要素示意图图中:θ——原地面坡度;α——田坎坡度;H——田坎高度;B——田面净宽;Bm——田面毛宽;B1——原坡面斜宽。从图2-3-1中可以推算出各要素间的关系式:V=1/8*B*h式中:V--为给定坡度的坡地,每一级梯田单位长度的挖(填)方量,m3/m;Va--为给定坡度的坡地,田面宽度为B时,修筑单位面积梯田单位长度的挖(填)方量,m3/亩。2)土地表土剥离与回填82 项目区属于丘陵区,土壤成土母质基本为岩石风化物、风积沉淀物、长江冲积母质、湖积冲积母质。土壤质地为轻壤—轻粘,耕作层深度为30cm。除部分水田外,大部分坡耕地表土养分较低,有机质含量绝大多数属“中度适宜”等级,30cm以下土壤更为贫瘠。由于梯田修筑填挖深度较大,容易将深层生土翻出。为保证土地质量,提高耕地产出率,保证丰产稳产,在土地平整过程中,若填挖深度超过20cm时,需要将耕作层表土剥离,剥离深度15cm。平整后回填覆盖。表土回填覆盖量等于表土剥离量。(3)修筑土方量计算本片不同地块之间坡度类似,梯田建设的土方工程量可由典型地块梯田建设的土方工程量采用扩大指标法计算。1)阚岭干渠南侧、东侧的缓坡地梯田该部分坡耕地地面坡度在1-3度之间,在本区坡地面积中占绝大部分。其典型地块选择在项目片北部,国防公路南侧地块的条田内的7条梯田。该条田位于两条农沟之间,地面高程在48.4-44.2之间。该田块分为7级梯田,各级梯田的宽度与地面实际坡度有关,一般在30-40m之间。不同梯田的宽度和田坎参数如表2-2-2所示。表2-2-2缓坡典型田块梯田建设土方量计算表梯田编号梯田高程(m)梯田宽度(m)田坎高度(m)梯田长度(m)面积(亩)挖方量(m3)表土剥离量(m3)148.430.00.60137.66.19309.6154.80247.830.00.60136.56.14307.125153.56347.232.00.60135.16.48324.24162.12446.630.00.60132.15.94297.225148.61546.036.00.60129.97.01350.73175.37645.430.00.60129.25.81290.7145.35744.830.00.60123.45.55277.65138.83合计43.152157.271078.64备注:典型田块梯田建设中填方量与挖方量相同、表土回填量与表土剥离量相同缓坡梯田填(挖)方量扩大指标计算:单位面积的挖(填)方量为:V0=2157.27/43.15=50.00m3/亩单位面积剥离(回填)方量为:V1=1078.64/43.15=25.00m3/亩82 (3)西部工矿地梯田土方量计算计算项目区西北片为工矿用地,地势较为陡峭,坡度在5度以上,不同田块之间差异较大,不宜采用上述典型田块梯田建设土方量作为扩大指标。故本片选择较为典型的一段坡地,计算不同地面坡度在设计梯田宽度条件下单位长度的填(挖)土方量,折算成单位面积的土方量;统计不同坡度范围内梯田的面积,然后汇总求出整个项目片挖填土方量。当土地填挖深度超过20cm时,进行表土剥离,剥离和回填深度为15cm。分级标准及其土方量计算如表2-2-3所示。表2-2-3西部工矿地梯田建设土方量计算表梯田编号田面高程(m)梯田宽度田坎高度梯田长度面积梯田挖方量表土剥离量(m)(m)(m)(亩)(m3)(m3)165.0030.61.0091.704.21350.75168.36264.0031.51.00109.305.16430.37206.58363.0027.61.00120.905.01417.11200.21462.0023.81.00120.104.29357.30171.50561.0017.901.00127.73.43285.73137.15659.5020.001.50141.404.24530.25169.68758.0013.001.50140.72.74342.96109.75856.5012.501.50138.402.59324.38103.80955.0011.501.50146.102.52315.03100.81合计34.203353.8671367.84工矿地梯田填(挖)方量扩大指标计算:单位面积的挖(填)方量为:V2=3353.867/34.20=98.07m3/亩单位面积剥离(回填)方量为:V3=1367.84/34.20=40.00m3/亩梯田修筑和表土剥离土方量如表2-2-4所示。表2-2-4梯田修筑和表土剥离土方计算表项目类型梯田扩大指标(m3/hm2)面积(hm2)土方(万方)梯田建设土方陡坡(1o~3o)1471.0520.925.92缓坡(>5o)750.00128.569.64表土剥离土方陡坡(1o~3o)600.0020.922.41缓坡(>5o)375.00128.564.82建设土方合计15.56剥离土方合计7.23总计22.7982 2.3.2坑塘清淤、填埋(1)坑塘填埋本区地势起伏较大,水源有限,塘坝水是本区的主要水源。充分利用当地径流资源,就地蓄水灌溉,是项目区发展农田灌溉的主要措施。利用塘坝水就近灌溉,可以减少输送距离和水泵扬程,降低灌溉成本,符合当地灌溉习惯。因此,对于深度较大,蓄水效果好的坑塘,本次规划拟对其进行清淤加深,做为灌溉水源地。所清理出的土方用于塘坝堤岸加固。对于面积较小、塘淤积严重且零散分布于田间的部分塘坝、废弃河道,本次规划做为新增耕地来源进行填埋,便于土地连片,耕作方便。坑塘、废弃河道填埋土方计算表见表2-2-5.表2-2-5坑塘、河流填埋土方量统计表编号所属村图斑号面积(公顷)平均填埋深度(m)填埋土方(万m3)1前小山村<12>0.961.351.302前小山村<12>0.191.050.203前小山村<55>0.261.150.304前小山村<56>0.021.250.035前小山村<17>0.051.100.066前小山村<19>0.161.050.177前小山村<41>0.81.251.008杨岭村<29>0.481.350.659杨岭村<34>0.070.950.0710杨岭村<36>0.040.950.0411杨岭村<37>0.21.150.2312杨岭村<4>0.161.100.1813河南村<14>0.481.150.5514河南村<5>0.621.150.7115河南村<6>1.171.251.4616河南村<12>0.071.100.0817河南村<31>0.071.000.0718杨岭村<26>0.021.100.0219杨岭村<28>0.211.000.2120河西村<15>0.421.350.5721河西村<16>0.31.050.3222顾赤涧村<3>0.061.200.0723顾赤涧村<4>0.271.150.3124顾赤涧村<36>1.951.553.02合计9.03 11.59(2)坑塘、河道整治与疏浚82 项目区属于山丘区,水源需对紧张,需要保留部分坑塘做为灌溉水源工程。尙庄河目前淤积较为严重,也需要进行整治和疏浚。项目区目前坑塘的平均深度为1.50m,拟挖深至2.50m,平均挖深1.0m。坑塘6.56hm2,清淤土方6.56万方。清淤土方用于附近坑塘的填埋和路、渠道修筑。2.3.3未利用地土地平整与翻耕项目区西北部工矿用地按照梯田建设,土地平整不另外计算。项目区中的滩涂、苇地等需要进行土地平整。道路、农田水利工程等减少增加的耕地,也需要平整和翻耕,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作物产量。根据新增土地潜力图斑分析,新增潜力的图斑面积一般在3-10亩左右,最大40亩左右。故可做为一个平整单元进行平整。平整后,田面高差应在±3cm之内。田面的设计高程计算如下:田面平均高程的计算公式为:(1,2,…,)式中—各平整单元的田面平均高程,单位m;—各平整单元的实测点高程,单位m;Si—某一高程点控制的面积,单位m2;—实测点数。根据基础数据,通过计算获取各平整单元的平均高程。由于未利用地分布于低处,有效土层厚度一般在100cm以上,故不做表土剥离处理。平整后翻耕即可。平整和翻耕面积统计见表2-2-6。表2-2-6未利用地平整、翻耕面积统计表土地类型平整面积(hm2)翻耕面积(hm2)荒草地7.337.33河流水面1.951.95苇地14.4514.45滩涂11.7111.71其他新增耕地16.8616.8652.3052.3082 2.3.4土地平整设计说明⑴注意保留表土。保留表土是保证当年受益、当年增产的关键。在挖、填土方时,要先移走表层熟土,完成设计的挖、填深度以后,再把熟土层归还地面,并适当地增施有机肥料,做到当年施工、当年增产。⑵保证工程质量。在施工中,除注意保留表土外,还必须注意新修的田埂、渠道、道路和填方的质量,要求做到“灌水不漏、水冲不垮、填方不塌”。具体做法是:修田埂或渠道时,都应分层夯实,然后按田埂或渠道的断面尺寸切削成型。⑶合理分配土方,就近挖、填平衡,保证运输线路没有交叉和对流,使平整工程量最小,劳动生产率最高。⑷加强平整后的田间管理,促进土壤熟化,保证作物当年增产。具体做法是:平整后及时灌水,这不仅可以塌实土壤、促进熟化,而且可以蓄足底墒,为适时播种保全苗创造条件。除此之外,还要深耕细整、因地制宜,增施有机肥料,促进土壤熟化,平均地力,保证作物生长整齐健壮,达到增产。2.4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主要包括灌溉渠道、排水沟道、提水工程以及配套建筑物设计。2.4.1灌溉工程设计(1)设计灌水模数确定根据多年经验,灌水紧张时期发生在水稻泡田时,故以该时期的灌水率作为设计灌水率(这里的设计灌水率是以斗渠控制范围进行计算的)。针对于大灌区而言,阚岭支渠采用续灌,斗渠、农渠采用轮灌。但对于本次规划设计而言,根据本区特点,斗渠(包括分支渠)的灌水延续时间是一定的,相当于续灌渠道,因此需要根据斗渠的控制面积确定设计流量。对于农渠,则根据斗渠流量进行轮灌或续灌(控制农渠较少时)。设计灌水率的计算公式为:82 式中:q—设计灌水模数(m3/s·万亩);α-该作物种植面积与项目区总面积之比,这里α=0.66;m—设计灌水定额(m3/亩),项目区主要种植水稻,m=120m3/亩;T—泡田延续时间。根据斗渠控制面积大小和所控制农渠数量,这里取1.0-5.0d;t—每日实际灌水时间(h),项目区水源来自阚岭翻水站,主要是提水灌溉,本设计水泵每天工作时间以22小时计。计算得项目区各斗渠的灌水魔术和设计流量如表2-2-7。(2)渠道设计流量计算规划项目区的灌溉系统主要为支(分支)、斗、农三级渠道,各级渠道长度、控制灌溉面积统计详见表2-2-7。渠道设计流量计算公式:Q设=q设A/η灌溉式中:Q设---渠道的设计流量,(m3/s);q设---灌水模数,(m3/s·万亩);A---渠道控制灌溉面积,(万亩);η灌溉—灌溉水利用系数。考虑到土壤沙性较强,根据当地管理管理水平,并参考已成灌区的经验,取灌溉水利用系数η=0.75。分支渠除灌溉项目区内耕地外,还负责项目区外的耕地灌溉,其设计流量为0.80m3/s ;阚玲支渠流量为5.0m3/s 。斗渠一般控制3-6条农渠,按最小控制3条计算(取不利情况,对于6条时轮灌),农渠设计流量0.095m3/s(渠道水利用系数取0.95),设计水深0.33m,取渠道深度0.5m。各斗渠控制面积及所需要流量如表2-2-7所示。(3)渠道加大流量渠道加大流量的计算以设计流量为基础,公式如下:式中——渠道加大流量,(m3/s);——渠道设计流量,(m3/s);——渠道流量加大系数,此处取1.30。根据上述公式,可算得各渠道的加大流量,详见表2-2-7。82 表2-2-7渠道控制面积及流量参数表项目片渠道名称灌溉面积(亩)设计流量加大流量灌水延续时间灌水模数(m3/s)(m3/s)d 第1小区斗渠1667.020.2450.3184.02.75斗渠2165.980.2430.3161.011.00斗渠3735.710.2700.3514.02.75斗渠4365.830.2680.3492.05.50斗渠5853.690.2500.3265.02.20斗渠6436.660.2130.2783.03.67斗渠7623.760.2290.2974.02.75斗渠8274.200.2680.3491.57.33斗渠9215.140.2100.2731.57.33第2小区斗渠10933.120.2740.3565.02.20斗渠12644.740.2360.3074.02.75斗渠13869.850.2550.3325.02.20第3小区斗渠14618.890.2270.2954.02.75第4小区斗渠15449.100.2200.2853.03.67斗渠16752.620.2760.3594.02.75后湖电灌站斗渠0.40分支渠0.801.00阚岭支渠5.006.00农渠0.095(4)渠道横断面设计项目区位于丘陵山区,石料丰富。根据当地经验,浆砌石渠道具有耐久性,抗冻性能较好。因此阚玲支渠、分支渠采用浆砌石衬砌。衬砌材料均采用M7.5浆砌料石。其中阚玲支渠衬砌厚度为20cm,底部厚度为30cm。;分支渠衬砌厚度为20cm,底部厚度为25cm。支渠斗、农渠在非灌溉季节一般无水,对防冻要求不高,故采用混凝土衬砌。农渠衬砌厚度6cm,斗渠衬砌厚度8cm。支渠、斗渠和农渠断面采用梯形断面 ;考虑分支渠已经衬砌且采用矩形渠道,故分支仍采用矩形。梯形渠横断面水力计算的任务是根据已知的渠道设计流量Q、渠床糙率系数n和渠道比降i求底宽b和水深h。82 渠道设计采用明渠均匀流公式:式中A——过水断面面积(m2);b——渠道底宽(m);m——渠道边坡系数;h——渠道内水深(m);P——湿周(m);R——水力半径(m);C——谢才系数 ;n——渠道糙率,参照《灌溉与排水设计规范》(GB50288-99),本设计混凝土取n=0.016,浆砌石取n=0.0275;i——渠底比降;Q计算——渠道设计流量(m3/s)用计算机编程进行计算,得出各渠道的过水断面尺寸及各渠道的水深,过水断面尺寸及水深计算结果见表2-2-8。项目区内斗、农渠要求混凝土衬砌,根据《灌溉与排水设计规范》(GB50288-99),渠道允许不淤流速应不小于0.3m/s,项目区内各条斗渠流速均能满足不淤要求。渠道横断面形状及有关尺寸详见《工程设计图集》。可以看出,斗渠设计水深在0.48-0.53m之间,加大水深在0.55-0.65之间,差别不大。为施工方便,斗渠采用统一横断面,即底宽0.50m,设计水深取0.53m,渠道加大水深取0.60m,安全超高0.15m,渠道深度0.75m。农渠设计流量0.095m3/s(渠道水利用系数取0.95),设计水深0.33m,取渠道深度0.5m。分支渠南段,即墩演线东侧的渠道已经衬砌,其断面为宽*深=1.0m*1.2m矩形渠道,故本次规划采用断面尺寸与下游分支渠断面相同。其材料采用M7.5浆砌料石衬砌,衬砌厚度为15cm,底部厚度为20cm。阚玲支渠深度较大,若横断面全部衬砌工程量过大。根据灌排设计规范,安全超高取为0.70m,衬砌高取2.50m。82 表2-2-8斗渠过水断面尺寸计算表项目片渠道名称设计流量加大流量设计水深加大水深底宽边坡(m3/s)(m3/s)mmm 第1小区斗渠10.2450.3180.5030.5760.50.75斗渠20.2430.3160.5010.5740.50.75斗渠30.2700.3510.5290.6050.50.75斗渠40.2680.3490.5270.6030.50.75斗渠50.2500.3260.5080.5830.50.75斗渠60.2130.2780.4670.5360.50.75斗渠70.2290.2970.4860.5560.50.75斗渠80.2680.3490.5270.6040.50.75斗渠90.2100.2730.4630.5310.50.75第2小区斗渠100.2740.3560.5330.6010.50.75斗渠120.2360.3070.4930.5660.50.75斗渠130.2550.3320.5130.5890.50.75第3小区斗渠140.2270.2950.4830.5540.50.75第4小区斗渠150.2200.2850.4750.5430.50.75斗渠160.2760.3590.5350.6120.50.75后湖电灌站斗渠0.40-0.650-0.500.75分支渠0.801.040.5890.6851.200.0阚岭支渠5.006.001.641.803.001.00(5)渠道堤顶宽度为了便于管理和保证渠道的安全运行,挖方渠道的渠岸和填方渠道的堤顶应有一定的宽度,以满足交通和渠道稳定要求。各级渠道均为混凝土衬砌渠道,考虑沿斗渠一侧布置田间道,沿农渠一侧布置生产道,故斗渠堤顶交通一侧宽度等于田间道的宽度,6.0m-9.0m,另一侧堤顶宽度为0.6m;农渠布置生产道的一侧堤顶宽度为2.0m,另一侧堤顶宽度为0.6m。渠道横断面设计图见设计图集。(6)渠道纵断面设计渠道设计水位计算公式:82 式中——渠道进水口处的设计水位(m);——渠道灌溉范围内控制点的地面高程(m),控制点是指较难灌到水的地面,在地形均匀变化的地区,控制点选择的原则是:如沿渠地面坡度大于渠道比降,渠道进水口附近的地面最难控制;反之,渠尾地面最难控制;——控制点地面与附近末级固定渠道设计水位的高差,一般取0.1~0.2m;——各级渠道的长度(m);——各级渠道的比降;——水流通过渠系建筑物的水头损失(m)。将有关参数代入,可计算得和级渠道进口水位。对于阚岭支渠下属之斗渠,其设计进水口水位低于阚岭支渠的水位,此时可通过涵洞消能,使其进入斗渠的水位满足设计要求。阚岭支渠和典型斗渠、农渠纵横断面设计图详见设计图集。(7)渠道工程量计算根据渠道的纵横断面图,各级渠道的工程量统计如表2-2-9所示。表2-2-9灌溉渠道工程量统计表渠道级别长度衬砌总量填方量挖方量m方方方农渠361464680.9118705.563253.14斗渠121232782.3312577.611665.17小计486797554.2529114.415007.48分支渠570307.80273.601368.00阚岭支渠488011293.362440.0012200.00小计545011601.162713.6013568.00总计31828.0118575.48注:1.斗渠、农渠一侧为生产路或田间路,其土方另外计算,纳入道路工程量中。2.后湖电灌站斗渠属高填方渠道,本设计尽在原有斗渠基础上清淤后衬砌处理,未考虑填方量。3.支渠和分支渠衬砌量为M7.5浆砌石方量;斗渠、农渠衬砌量为混凝土方量。2.4.2排水工程设计82 (1)排涝模数计算1)平原区排涝模数对于南部地势较为平坦的地区,用平均排除法计算项目区排涝模数。排涝标准为日降水200毫米2日排出不受涝,计算公式如下:R=R水=P-h-ER旱式中:—设计排涝模数();—设计一日暴雨量,此处;—规定排涝时间,;——设计径流深,;—水田、旱地的比例,分别取0.65和0.35;——水田滞蓄水深(),取;—历时为的水田田间耗水量(),这里取12mm。—旱地径流系数,这里取0.55。由以上参数计算得,2)坡地排涝模数计算对于坡地,由于坡度较大,汇流时间短,采用平均排除法得出的设计流量偏小,可能造成沟道冲刷或者溢流。故坡地按照10年一遇6h最大降雨量计算。根据江苏省水文手册,得到连云港丘陵山区10年一遇6h最大雨量为84mm,径流系数为0.65。得到排水模数为2.5。(2)沟道流量计算排水沟设计排涝流量:其中为设计排洪模数,82 为控制排涝面积。由此可以算得各沟道的排渍流量、排涝流量和排洪流量,详见表2-2-10。表2-2-10沟道设计流量统计表沟道名称控制面积(km2)排涝模数()排涝流量(m3/s)斗沟10.362.500.90斗沟20.180.750.13斗沟30.272.500.68斗沟41.262.503.15斗沟50.620.750.46斗沟60.450.750.33斗沟70.310.750.23斗沟80.630.750.47斗沟91.890.751.41斗沟100.290.750.22斗沟110.460.750.34赤涧截洪沟1.040.7525.78小山截洪沟1.320.7525.99赤涧溢洪道25.00小山溢洪道25.00注:溢洪道主要渲泻水库洪水,截洪沟承担溢洪道和坡面来水。斗沟9承担斗沟5、斗沟6、斗沟7、斗沟8的来水;斗渠4为墩演线西侧排水沟。(3)沟道横断面设计⑴农沟深度确定农沟为末级排水沟,无排渍和放盐要求,其深度定为0.8m。⑵农沟间距确定项目区为平原地区,地下水埋深较大,除涝是项目区的主要问题。农沟的布置主要考虑地形条件、条田田块和渠道的布置,间距一般为150~200m。⑶斗沟、农沟横断面设计设计沟道断面为梯形,取糙率n=0.025,边坡系数m=1.5,农沟底宽b=0.5m,沟深h=0.8m82 ,沟底比降i=1/1000;斗沟沟底比降i=1/2000,底宽1.0m(其中斗沟4、斗沟9为已成排水沟,沟底宽度为3m),边坡1:1.5。项目区内斗、农沟土质为中壤土,根据《灌溉与排水设计规范》(GB50288-99),沟道允许不冲流速应不大于0.8m/s,不淤流速应不小于0.3m/s。农沟控制面积一般在120亩~150亩之间,排涝流量在0.06~0.075m3/s(平原区)和0.2~0.0255m3/s(梯田丘陵区)。丘陵区的最大控制面积为165亩,排涝流量为0.275m3/s。农沟深度取为0.8m,当水深0.7m时,其最大过量为0.69m,流速0.63m,满足设计要求。对于一般斗沟,除满足流量要求外,还要满足与农沟的水位和沟底衔接要求,取b=1.0m,深度1.2m,其最大流量可达1.8m3/s以上(水深为1.10m),项目区内各条斗沟流速均能满足不冲不淤要求。溢洪道和撇洪沟进行清淤(新建部分溢洪道与原有溢洪道尺寸相同)已经形成,仅对其过流能力进行校核。沟道设计地面及其校核情况特性见表2-2-11。表2-2-11沟道过水断面尺寸计算表名称b(m)h(m)Qmax(m3/s)Vmax(m/s校核情况农沟0.50.80.690.63满足斗沟A1.01.21.830.64满足斗沟B2.02.55.160.80满足斗沟92.02.55.160.80满足溢洪道5.03.0满足撇洪沟5.03.0满足备注:农沟、斗沟A(包括出斗沟B以外的斗沟)最大水深取分别区取0.7、1.0m;斗沟B包括斗沟4和斗沟9,最大水深取1.5m;溢洪道、撇洪沟最大水深取2.5m。(4)沟道工程量计算项目区沟道土方量统计见表2-2-12。表2-2-12项目区沟道土方量统计表项目新建长度清淤长度挖方量(m)(m)方农沟29046505340876.98斗沟3546328414121.41撇洪沟000292016644.00溢洪道660102424646.80合计  96289.1882 2.4.3典型田间工程设计田间工程是指最末一级固定渠道(农渠)和固定沟道(农沟)之间范围内的临时渠道、排水小沟、生产路、田埂、配套建筑物以及土地平整等农田建设工程。做好田间工程是进行合理灌溉、提高灌水工作效率、及时排除地面径流、控制地下水位、充分发挥灌排工程效益、实现旱涝保收、建设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基本建设工作。田间工程要有利于调节农田水分状况、培育土壤肥力和实现农业现代化。因此田间工程要有完善的田间灌排系统,配置必要的建筑物,灌水能控制,排水有出路,避免串灌串排现象,并能控制地下水位,防止土壤过湿和低洼处产生冷浸田的现象。灌水土壤湿润均匀,排水时田面不留积水。田块的形状和大小要适应农业现代化需要,有利于农业机械作业和提高土地利用率。(1)末级沟渠的布置项目区地形大致上是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因此,农沟农渠主要采用灌排相邻、沟-渠-路的布置形式。根据《江苏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2007试行),综合考虑项目区排水和机耕要求、结合地块现状和当地的高产农田建设经验,规划农沟或农渠间距为150-200m左右,农沟或农渠长度在400-800m之间,具体详见项目区规划图。(2)田块规格的确定条田宽度由农沟或农渠间距而定,一般为150-200m左右,条田长度农沟或农渠长度而定,在400-800m之间,条田方向与原耕作地块基本一致,绝大部分为东西向。土地整理后,田间建筑物配套率达100%。规划格田长度100m~150m、宽20~30m,格田内部高差控制在±3cm,格田之间以田埂为界,埂高30cm,埂顶宽30cm。较宽的条田可通过增加临时毛渠的方法,采用分段灌溉。为方便灌水,农渠每隔100m设置一放水涵。由于地形不规则,局部条田长度随地形条件有所变化。田间工程布局详见项目区规划图和工程设计图集。82 (3)生产路及配套建筑物根据工程总体布局,生产道基本沿农渠布置,路面宽2.0m,路基宽2.0m,路基边坡1.0,路面高出地面高度视农渠渠堤堤顶高程而定,素土夯实。田间配套建筑物主要是涵洞、节制闸、斗门、农门等。详见工程设计图集。2.4.4泵站工程设计后湖电灌站设计流量0.40m3/s,设计扬程13.50m。选择2台250HWG—11混流泵,每台水泵配套电机功率37Kw。泵站设计进水位22.1m,最高水位23.5m,最小水位21.5m。出水池设计水位35.6m。填方渠道已经建成,不需要另外建设。1、进水管道的设计(1)根据允许流速来确定管径吸水管喇叭口处进口流速值一般为1.0~1.5m/s,进水管管内流速一般为1.5~2.0m/s,根据设计流量,计算得喇叭口直径D=412~505mm,进水管管径d=357~412mm。由D=(1.2~1.5)d,最后选定D=500mm,d=300mm,水泵进出口直径d’=250mm。(2)喇叭管长度L1、悬空高度C、后壁距T、淹没深度hs喇叭管长度一般为L1=(4~7)(D-d)=400mm~700mm,取L1=500mm;喇叭管悬空高度C=(0.6~1.0)D取C=0.4m;喇叭管后壁距T=(0.3~0.5)D取T=0.2m;喇叭管竖直布置时,hs>(1~1.25)D=500~625,取为0.6m。(3)进水管与叶轮的连接段(收缩段)长度L2=(4~7)(d-d’)=600~1025mm,取L2=800mm(4)进水管转弯半斤R82 R=(1~2)d,d为进水管直径R=400~800mm,取R=500mm2、出水管道的设计(1)出水管道设计类似于进水管道的设计,一般出水管内流速为(2~3)m/s,得d出=292~357mm,取d出=300mm(2)泵出口与出水管连接(即渐扩管)长度一般为出水管直径与水泵出口直径之差(4~7)倍:即L3=(4~7)*(300-200)=200~350mm,取L3=300mm。(3)出水管喇叭口的直径以及扩散断计算出水喇叭口流速一般限定在2m/s,则d喇=360mm。其扩散段长度L4=(4~7)*(360-300)=240~420,取为L4=3003、进水池设计(1)进水池宽度B由《泵站设计规范》,当两台泵公用进水池时,要求喇叭口间净距L53.5D,喇叭管中心线与侧墙距L6取1.5DL5不小于3.5D=1750mm,取为L5=2000mmL6=1.5D=750mm则B=D+L5+2L6=4000mm(2)进水池长计算h设=1.9mL7==1.8~3.0m,取L7=3.0m4、出水池的尺寸确定(1)由规范,出水管上缘淹没深度h淹min=0.1~0.3,取0.3m82 出水管下缘的悬空高度P取0.3m则出水池最低水深h出min=0.3+0.3+0.3=0.9m出水池顶端的安全超高按《室外给水规范》,取0.4m则▽出底=22.1+13.5-0.9=34.7m▽出顶=23.5+13.5+0.4=37.4m▽出水管中心=34.7+0.3+.15=35.15m(2)出水池宽度计算:B出=(n-1)*s+2cn为机组台数,s为机组间距,c为出水管中心线的边墙距,为出水管直径加0.3~0.5mB出=2+0.6+(0.6~1.0)=3.2~3.6m,取B出=3.5m(3)出水池长度设计根据苏联A.A特瑞卡柯夫经验公式L=Kh淹max,其中h淹max=1.7m查相应表,K=1.6L=1.6*1.7=2.72m,取L=3m(4)出水池与出水渠道的连接出水池底高34.7m,出水渠到底宽35.7m立面上采用1:3倒坡直连,出水池竖直段采用1:0.75与出水渠连接,使用翼墙过度。5、前池的尺寸(1)扩散角一般取20~40度,这里取30度(2)池长L=,其中B为外河底宽,B=8m则L=7.46,取L=7.5m(3)立面设计82 前段做成水平,后端顺坡i=~,取i=0.2则斜坡断水平长度L=2m,其余5.5m做成水平与外河相连。6、泵房形式及尺寸确定本设计采用的水泵,质量较小,对基础要求不高,故采用分基型泵房。由于机组小、重量轻,故通常不专设吊车,该泵站使用工字钢悬挂电动葫芦起吊设备。此时泵房高度可根据水泵、电机尺寸,安装检修需要选取,并考虑安全超高及工作方便,一般不小于3.5m,此设计中取5.0m。泵房宽度取5.0m,泵房长度为8.0m。装配维修间与泵房并排连接,宽度与泵房一致,长度取5m。墙厚250mm,门宽2.5m。泵站设计见设计图集泵站设计部分。7.泵站工程量统计后湖电灌站工程量统计见表2-2-13。表2-2-13后湖电灌站工程量统计表序号工程名称单位工程量1挖方m31422填方m3303碎石垫层m3804M5浆砌砖墙m3455泵站圈梁、排架C20混凝土m321.06钢筋制作安装t2.507泵房屋面板预制(C20砼)m318.08屋顶三毡四油防水层m2117.09塑钢窗M23.00102500mm×3000mm三扇钢门M222.511d400进水管(铸铁管)m24.012d300出水管(铸铁管)m16.513M7.5浆砌块石护坡m315014HWG-11型水泵套215电动机(自重0.5t内)台216S9-100KVA/10KV变压器台117隔离开关套218控制柜套219拦污栅栅体t12010kV架空电力电缆架设km0.582 21380V低压动力电缆架设km0.22.4.5涵洞设计根据工程总体布局,项目区需要设置渠道过路涵、沟道排水过路涵和农渠放水涵三种。(1)斗渠过路涵洞项目区中有4个灌溉分区都有斗渠需要穿过田间道,田间道高于周围田面0.5m,一般高于渠道设计水位,所以需要设置渠道过路输水涵。项目区共设置斗渠过田间道涵洞16座,输水流量与斗渠控制面积有关,最大输水流量不超过1m3/s。(2)斗沟过路排水涵洞项目区斗沟底宽1m,深度1.2m,与道路交叉时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一是在沟道上架设桥梁,二是在路下采用涵洞。从排水设计可以看出,斗沟的设计流量较小,采用涵管可以满足过流要求。从施工难易程度、造价以及可维护性能来看,涵洞较为有利,故拟采用涵洞形式。(3)农渠放水涵洞农渠向梯田供水,需要修建进水涵洞。一块梯田设置一个进水涵洞,涵洞采用ф30混凝土管即可。现以设计流量为0.25m3/s的斗渠作为典型进行设计。1)涵洞设计a.流态选择考虑到涵前不应有过高积水,且渠床抗冲性能较低,因此按无压流设计。b.洞型选择考虑便于施工和加快施工进度,采用预制混凝土圆涵。c.涵洞进出口高程和底坡的拟定为减少工程开挖量和进出口水流平顺,涵洞进出口高程和底坡按斗渠进出口处的高程,底坡取为1/100。d.进口形式确定进口形式采用八字形翼墙,流量系数m=0.34。82 e.洞径求解采用试算法。假定d=0.6m,由查圆形断面明渠临界水深求解图得则,再查圆形断面水力要素求解图得,则由流量公式(自由出流σ=1.0)可得:=0.47m,<1.1d=0.66m。满足无压流态要求。从上游水位看,静空面积能满足要求。从上游水位看,断面是有富余的,可以考虑选择洞径小一些的涵管,但考虑水稻泡田期灌水流量会出现短时的大流量,为了满足泡田期过水要求所以不减小涵管管径,仍选用管径为0.6m的预制混凝土圆涵。由hk/d=0.50,查相关图得Bi=0.99、Ri=0.25、Xi=1.56,由此得到:Bh=0.594、Rk=Ri×d=0.15、Xk=1.56×0.6=0.936,混凝土的糙率n=0.014,由此可求得谢才系数则临界坡度:所以该涵洞属于陡坡,用短洞公式计算流量是合理的。f.挡土墙采用浆砌块石挡土墙。项目区两种过路涵管的断面尺寸和设计尺寸分别详见表2-2-14和”规划设计图集”。同样方法,其他沟渠涵洞的设计参数具体见单体设计”规划设计图集”所示。表2-2-14项目区涵管断面尺寸设计表82 项目数量(座)涵管直径(cm)斗渠过路涵16Φ60斗沟过路涵19Φ100农渠放水涵543Φ30合计5782)工程量统计涵洞的工程量主要包括:标号为C20的混凝土方量(涵管)、浆砌石方量(涵洞进出口)、碎石黏土方量(涵管基础垫层)、钢筋(涵管)和土方量。项目区涵洞数量和工程量统计详见表2-2-15所示。表2-2-15涵洞单体工程量统计表项目数量管径浆砌石碎石黏土C20砼钢筋挖方量填方量(cm)(m3)(m3)(m3)(kg)(m3)(m3)斗渠涵16Φ607.731.781.2177.3166.7240.12斗沟涵19Φ1009.853.561.6893.6277.1250.27农渠放水涵543Φ301402318.51569.2271.5244.4注:M7.5浆砌石挡土墙方量为其横截面积×长度,钢筋用量为每米用量×涵管长度,碎石黏土方量为长×高×宽,土方填方量需要乘以1.1的加大系数,其它尺寸见详图。2.4.6跌水设计项目区西北部为丘陵地区,地形复杂,地面高差大,经土地平整,坡耕地改建为水平梯田,农渠输水经过梯田田坎需要布置跌水,农沟排水经过梯田田坎也需要布置跌水。根据田坎高度,跌水的底宽在0.5m-1.0m之间,跌水的跌差在0.5m-1.2m之间。由于跌水数量较多,规模小,故采用定型设计,参照《灌区水工建筑物定型设计图集》(水利电力出版社1992年),《小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图集—跌水与陡坡分册》(水利电力出版社1985年),详见《工程设计图集》。跌水单体工程量、项目区跌水数量及总工程量统计见表2-2-16所示。表2-2-16项目区跌水单体工程量统计表名称跌差cm数量(座)浆砌石挡土墙浆砌石护底(m3)挖方量(m3)填方量(m3)82 (m3)斗渠跌水12072.551.784.133.10100152.251.573.982.988091.931.343.562.67农渠跌水120722.141.493.782.84100701.851.283.252.7480691.731.202.892.25501071.631.142.651.99表2-2-16续项目区跌水单体工程量统计表名称跌差cm数量(座)浆砌石挡土墙(m3)浆砌石护底(m3)挖方量(m3)填方量(m3)斗沟跌水12077.675.3012.098.4110054.867.0410.828.128054.426.399.697.26农沟跌水底宽50cm1201323.495.068.236.17100913.174.586.895.2480942.593.756.234.67501201.792.584.123.09合计2.4.7机耕桥设计根据规划,需要在阚玲支渠修建宽度4.5m的机耕桥4座;尙庄河、环岭干渠上分别修建宽度为6.0m的机耕桥各1座。(1)阚岭支渠机耕桥1)设计说明及成果阚岭支渠机耕桥位于项目区阚岭支渠上,为南北向田间道跨越阚岭支渠的交叉建筑物。阚岭支渠深3.5m,边坡为1:1,底宽3m,上口宽10m。阚岭支渠机耕桥采用空心板桥,设计荷载为汽—10,采用单跨,桥长为10.4m,桥面净宽4.5m。桥面板由三孔空心板组成,砼采用C30。桥台底板砼采用C2082 混凝土,桥台长6.4m,宽3.1m,高0.5m,桥台底板高程43.5m,桥台顶高程45.5m。桥面板上铺设5cm的混凝土铺装层。沿桥宽度方向有2%的坡度。台身采用M7.5浆砌块石。桥面安装就位后,堵塞两端空心孔。桥台基坑挖方按轮廓线挖好以后,应尽快浇筑,防止雨水淋冲而导致边坡受到破坏。缘石与桥面板结合处表面要凿毛,并用高标号水泥砂浆粘结。桥梁所需钢筋采用Ι级钢筋(3#钢),钢筋接头处要求焊接,主筋接头处应采用双面焊接,保护层均为1.5cm。具体尺寸详见设计图集。2)支渠桥的工程量计算一座阚岭支渠机耕桥的工程量为:混凝土方量43.5m3,砂石量7.1m3,浆砌石方量为21.2m3,钢筋用量为1.88t,挖方量为227.4m3,回填土方量为186.0m3。阚岭支渠桥新建和改造的一共6座,6座阚岭支渠桥的工程量见表2-2-17所示。表2-2-17阚岭支渠桥单体工程量项目工程量预制板顶面现浇C20砼(桥面铺装层)2.4m3(厚5cm,面积46.8m2)预制板顶面砂石量7.1m3(厚15cm,面积46.8m2)空心板(桥面板)C30砼20.2m3桥台底板C20砼20.9m3台身M7.5浆砌石21.2m3I级钢筋(3#钢)1.88t土方挖方量227.4m3回填土方量186.0m3(2)环岭干渠机耕桥1)设计说明及成果环岭干渠机耕桥位于项目区东侧,田间道和环岭干渠相交处,田间道采用砂石路面,路面宽4m。环岭干渠边坡为1:1.5,底宽7m,上口宽18.4m。该桥采用预制T型梁式桥,设计荷载为汽—82 10,采用两跨,单跨跨度为9.5m,桥总长20.4m,桥面净宽6m。桥面板由四块T形梁组成,T形梁宽1.62m,翼缘厚度0.15m,腹板高度0.45m,采用C30混凝土。桥面板上铺设5cm的混凝土铺装层和15cm的砂石层。沿桥宽度方向有1.5%的坡度,桥台台身采用M75浆砌块石,桥台底板采用C20混凝土,桥台长6.3m,宽3.0m,高0.5m。桥台底板基础高程17.5m,桥台顶高程21.1m。排架采用C20混凝土,梁高0.48m,厚0.36m,排架埋入沟底1.35m。桥台基坑挖方按轮廓线挖好以后,应尽快浇筑,防止雨水淋冲而导致边坡受到破坏。浆砌块石采用75#砂浆。缘石与桥面板结合处表面要凿毛,并用高标号水泥砂浆粘结。桥梁所需钢筋采用Ι级钢筋(3#钢),钢筋接头处要求焊接,主筋接头处应采用双面焊接,保护层均为1.5cm。具体尺寸详见设计图集。2)环岭干渠桥的工程量计算环岭干渠桥的工程量:混凝土方量为70.0m3,浆砌石方量为87.0m3,钢筋用量为7.36t,挖方量为424.6m3,回填土方量为346.7m3,具体工程量见表2-2-18所示。表2-2-18环岭干渠机耕桥工程量项目工程量预制板顶面现浇C20砼(桥面铺装层)5.7m3(厚5cm,面积113.8m2)预制板顶面砂石量17.1m3(厚15cm,面积113.8m2)T型梁C30砼20.5m3排架C20砼2.7m3底盘C20砼3.2m3栏杆C20砼10.3m3桥台底板C20砼27.6m3台身M7.5浆砌石87.0m3I级钢筋(3#钢)7.36t土方挖方量424.6m3回填土方量346.7m3(3)众心桥(跨尚庄河)1)设计说明及成果82 众心桥位于尚庄河上,为连接河东村和河南尚庄村两村的田间道跨越尚庄河的交叉建筑物,尚庄河边坡为1:1.5,底宽15m,上口宽27.4m。该桥采用预制T型梁式桥,设计荷载为汽—10,采用三跨,单跨跨度为9.0m,桥总长28.5m,桥面净宽6m。桥面板由四块T形梁组成,T形梁宽1.62m,翼缘厚度0.15m,腹板高度0.45m,采用C30混凝土。桥面板上铺设5cm的混凝土铺装层和15cm的砂石层。沿桥宽度方向有1.5%的坡度,桥台台身采用M75浆砌块石,桥台底板采用C20混凝土,长6.3m,宽3.0m,高0.5m。桥台底板基础高程22.5m,桥台顶高程26.1m。排架采用C20混凝土,梁高0.48m,厚0.36m,排架埋入沟底1.35m。桥台基坑挖方按轮廓线挖好以后,应尽快浇筑,防止雨水淋冲而导致边坡受到破坏。浆砌块石采用75#砂浆。缘石与桥面板结合处表面要凿毛,并用高标号水泥砂浆粘结。桥梁所需钢筋采用Ι级钢筋(3#钢),钢筋接头处要求焊接,主筋接头处应采用双面焊接,保护层均为1.5cm。具体尺寸详见设计图集。2)工程量计算众心桥的工程量:混凝土方量为90.8m3,浆砌石方量为87m3,钢筋用量为11.1t,挖方量为637.0m3,回填土方量为520.8m3。具体工程量见表2-2-19所示。表2-2-19众心桥工程量项目工程量预制板顶面现浇C20砼(桥面铺装层)8.1m3(厚5cm,面积160.8m2)预制板顶面砂石量24.2m3(厚15cm,面积160.8m2)T型梁C30砼30.7m3排架C20砼4.1m3底盘C20砼4.8m3栏杆C20砼15.5m3桥台底板C20砼27.6m3台身M7.5浆砌石87.0m3I级钢筋(3#钢)11.1t土方挖方量637.0m382 回填土方量520.8m32.5道路工程设计2.5.1道路设计(1)一级田间道设计一级田间道用于村庄间的交通。考虑到目前农村汽车、拖拉机等农机具数量较多,为提高交通水平,改善出行条件,路面采用混凝土路面。对于路基已经建成路基宽度为9m的田间道,路面宽度取为6m,两边各留1.5m的路肩栽植意杨,路基不再窄缩;对于路基宽度为6m的田间道,路面宽度取为5m,两侧各留50cm路肩种植火炬松。路基边坡1:1。路面采用混凝土材料,混凝土厚度取为20cm。采用C20混凝土。2.二级田间道二级田间道采用沙石路面,沙石厚度为15cm,路基采用拖拉机压实。路基边坡1:1。3.生产路设计生产路路面宽2.0m,路基宽2.0m,采用素土拖拉机压实,路基边坡1:1。其路面高度与农渠堤顶相适应。田间道纵横断面设计详见设计图集。道路工程量汇总表见表2-2-20。表2-2-20道路工程量统计表道路等级长度路面宽度路基宽度工程性质C20混凝土沙石填方(m)(m)(m)(方)(方)(方)一级田间道175069改造2100.00 1732.50377256改造3772.00 1471.08245656新建2456.00 2185.84二级田间道356046新建 2136.004592.40399546改建 2373.002728.95生产路4630022新建  29516.25合计61833   8328.004509.0042227.0282 2.6农田防护林设计路基宽度为9m(路面宽6m)一级田间道两侧种植意杨树各一排,株距3m。二级田间道、路基6m的以及田间道两侧各种植一排火炬松树进行绿化,株距3m。82 3项目主要工程量统计项目主要工程内容包括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和农田防护林工程。3.1土地平整工程(1)梯田修筑需要修筑梯田149.48公顷,填挖方15.56万方,熟土剥离回填土方7.23万方。土方内部平衡。(2)坑塘填埋坑塘填埋面积9.03hm2,填埋土方11.59万方;坑塘疏浚6.56hm2,清淤土方6.56万方。(3)新增耕地平整与翻耕新增耕地需要平整和翻耕,需要平整、翻耕的土地52.30hm2。3.2农田水利工程(1)灌溉渠道工程需要衬砌支渠1条,长4880m,采用浆砌料石衬砌,衬砌厚度为20cm,底部厚度为30cm;分支渠1条570m,M7.5浆砌石矩形渠道,衬砌厚度为15cm,底部厚度为20cm。斗渠、农渠均采用C20现浇混凝土衬砌。其中斗渠16条1213m,衬砌厚度8cm;农渠69条,36146m,衬砌厚度6cm。渠道坍塌部分需要清淤和整理。工程量见表2-3-1。82 表2-3-1灌溉渠道工程量统计表渠道级别长度衬砌总量填方量挖方量衬砌厚度m方方方cm农渠361464012.2118705.563253.146斗渠121232782.3312577.611665.178小计482696794.5331283.174918.31分支渠570399.00273.601368.0020阚岭支渠488011293.362440.0012200.0020小计545011692.362713.6013568.00总计 33996.7718486.31(2)排水沟道工程1)排水沟项目区农沟68条,总长度34099m。其中需要开挖29046m,清淤整理长度5053m;斗沟11条,长度6830m。其中需要新开挖3546m,疏浚3284m。2)溢洪道与撇洪沟疏浚溢洪道2条,即赤涧溢洪道和小山溢洪道,长度1684m;疏浚撇洪沟2条,即赤涧撇洪沟和小山撇洪沟,长度2920m。排水沟、溢洪道和撇洪沟土方量见表2-3-2。表2-3-2项目区排水沟道长度及工程量表项目新建长度清淤长度挖方量备注mm方农沟29046505340876.98单位长度清淤土方为新开挖的20%斗沟3546328414121.41单位长度清淤土方为新开挖的25%撇洪沟029209344.00单位长度清淤土方为新开挖的25%溢洪道660102411986.13单位长度清淤土方为新开挖的25%合计76328.51(3)水工建筑物1)水闸阚玲支渠节制闸4座。82 每条斗渠需在进口处修建斗门。通过田坎时,主要在跌水前加节制闸,共需要斗门47座;每条农渠进口需设进水闸(农门)。梯田农渠在向下级梯田供水时,需要在农渠跌水前修建节制闸,尺寸与农门同。共387座。2)涵洞需要斗渠过路涵共16座(斗渠与田间路交叉处采用楼板桥),分路面宽6m和9m两种;斗沟过路涵19座。农渠放水涵543座。表2-3-3项目区水工建筑物工程量统计表项目 名称数量混凝土浆砌石钢筋填方挖方启闭机(座)方方t方方台水闸支渠闸4186.8210.1617.92292.8097.64分支渠闸13.22 0.3020.880.291斗渠闸4749.35 4.888  47农渠闸387123.84     小计439363.21210.1623.11  52跌水斗渠跌水31 117.04 90.43120.65 农渠跌水318 979.02 764.46982.62 斗沟跌水17 204.34 135.77187.18 农沟跌水437 2954.21 2101.062793.37 小计803 4254.61 3091.724083.82 涵洞斗渠涵1619.36123.681236.96243.84625.92 农渠放水涵54318.51401.5692243.84271.5 斗沟涵1931.92187.151778.78776.531032.08 小计57869.78450.833017.30921264.211929.5 渠道便桥 斗渠便桥11746.8 3.51   农渠便桥361108.3 8.12   小计476 水漫桥水漫桥1 10.00   小计1 10.00   合计 2299432.994915.63040.41924355.936013.32523)跌水当梯田的渠、沟灌溉或排水时,需要通过跌水衔接进行水位衔接。根据统计,共需要农渠跌水318座(跌水前设置控制闸门,列入渠道节制闸中),农沟跌水437座;斗渠跌水31座,斗沟跌水17座。4)渠道便桥82 农渠、斗渠进田便桥分别为361座和117座。斗渠便桥采用两块楼板,长度和宽度均为2.0m;农渠便桥采用2块楼板,宽度2.0m,长度1.50m。5)水漫桥维修M7.5浆砌石墙25m,厚度0.4m,共计10.0方。(5)灌溉泵站改建后湖电灌站1座。泵站设计流量0.4m3/s,2台混流泵。改造内容包括设备购置、进出水池和泵房改造等。水工建筑物工程量统计见表2-3-3。表2-3-4后湖电灌站工程量统计表序号工程名称单位工程量1挖方m31422填方m3303碎石垫层m3804M5浆砌砖墙m3455泵站圈梁、排架C20混凝土m321.06钢筋制作安装t2.507泵房屋面板预制(C20砼)m318.08屋顶三毡四油防水层m2117.09塑钢窗M23.00102500mm×3000mm三扇钢门M222.511d400进水管(铸铁管)m24.012d300出水管(铸铁管)m16.513M7.5浆砌块石护坡m315014HWG-11型水泵套215电动机(自重0.5t内)台216S9-100KVA/10KV变压器台117隔离开关套218控制柜套219拦污栅栅体t12010kV架空电力电缆架设km0.521380V低压动力电缆架设km0.23.3田间道路与桥梁工程(1)道路工程需要改建一级田间道5条,采用混凝土路面,总长5522m。其中路面6m宽1条,长度1750m;4m宽5条,长度3772m。新建、改造二级田间道8条,总长7515mm82 ,路面宽4.0m,采用砂石路面。其中新建二级田间道2456m,改造4条3955m。结合农渠,修建生产路46.3km,路面宽2.0m,素土夯实。(2)桥梁工程配合田间路建设,需要修建机耕8座(其中拆建2座)。其中阚岭支渠机耕桥6座,采用空心板桥,宽度10m,桥面宽度4.0m;尚庄河上1座,跨度27m;环岭干渠桥1座,跨度20m,桥面宽度6m。农渠、斗渠便桥列入灌溉工程中,此处不另外计算。道路与桥梁工程工程量统计表见表2-3-5和表2-3-6表2-3-5项目区道路工程量统计表道路等级长度路面宽度路基宽度工程性质C20混凝土沙石填方(m)(m)(m)(方)(方)(方)一级田间道175069改造2100.00 1732.50377256改造3772.00 1471.08245656新建2456.00 2185.84二级田间道356046新建 2136.004592.40399546改建 2373.002728.95生产路4630022新建  29516.25合计61833   8328.004509.0042227.02表2-3-6机耕桥工程量统计表项目单位数量预制板顶面现浇C20砼方28.2预制板顶面砂石量方83.9梁(板)C30砼方172.4排架C20砼方6.8底盘C20砼方133.4栏杆C20砼方25.8桥台底板C20砼方55.2台身M7.5浆砌石方301.2I级钢筋(3#钢)t29.74土方挖方量方2426回填土方量方1983.582 3.4农田林网工程道路、沟道需栽植意杨共1167株,火炬松4888株。黄花菜由农户执行栽植,不计入工程量。3.5拆迁工程根据实地勘测,主要搬迁坟墓652座,搬迁树木2001株。具体数量见表2-3-7表2-3-7拆迁工程量统计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合计1单坟座428150.0064200.002双坟座224200.0044800.003树木(直径>35cm)株2106012600.004树木(直径25-35cm)株5908047200.005树木(直径15-25cm)株92110092100.006树木(直径<15cm)株28013036400.00总计   297300.0082 4项目投资预算4.1编制依据⑴《江苏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2007)⑵《江苏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苏财建[2005]73号)⑶《江苏省赣榆县厉庄镇山涧、厉庄等村土地整理项目设计图》⑷《江苏工程建设材料价格信息》(连云港市2009.2)⑸现行价格水平4.2建设规模项目区总面积992.71公顷(14890.71亩),扣除不动工面积后,项目规划建设规模824.81公顷。项目的实施可以增加耕地面积52.30公顷(784.5亩),耕地增加率达到6.34%。4.3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1913.43万元。亩均投资1546.56元。项目投资预算详见预算文本。82 5工程施工组织5.1施工条件项目区四周有国防路、墩演线、干渠路以及1-3号线,均为混凝土支道,能够满足所需要的建筑材料和机械设备运输到施工地点。施工用水可以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就近从坑塘取用。项目区东西、南北向都有10千伏输变电线路贯穿。可就近从10千伏输变电线路架设临时输电线路作为施工之用。赣榆县在防渗渠道节水技术推广应用和工程施工方面具有成功的经验,当地水利站具有防渗渠道施工的技术队伍和设备。对于桥、涵、泵站等技术要求高的工程,采用招投标进行施工,要求承包者必须具备相应施工资质,保证工程质量。对于技术要求不太高的工程,如土方开挖,可以组织当地群众施工。5.2施工方法及施工组织设计根据施工条件、具体工程性质和施工工作面,工程施工以机械施工为主、机械施工和人工施工相结合的施工方式。5.2.1土地平整项目区属于丘陵区,土壤成土母质基本为岩石风化物、风积沉淀物、长江冲积母质、湖积冲积母质,除部分水田外,大部分坡耕地表土养分较低,有机质含量绝大多数属“中度适宜”等级,30cm以下土壤更为贫瘠。由于梯田修筑填挖深度较大,容易将深层生土翻出。为保证土地质量,提高耕地产出率,保证丰产稳产,在梯田修筑和土地平整工程中,若填挖深度超过20cm时,需要将耕作层表土剥离,平整后回填覆盖。剥离厚度15cm。根据土地平整设计和梯田的布局以及土方量计算成果,按照就近挖填平衡的原则,梯田建设由高到低逐田块进行平整,具体施工方法是:根据各梯田的设计高程和现有高程,计算每块梯田上下部分的的挖、填深度,确定需要进行表土剥离的范围;用推土机推土,将表层15cm耕作层熟土剥离堆放于不需要剥离的中间位置,然后进行土地平整,待平整结束后,将表土均匀回填覆盖,再平整中间不需要表土剥离的部分。82 5.2.2农田水利工程由于项目区地处丘陵山区,地形复杂,水资源紧缺,为减少输水损失,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节省耕地,并考虑到对地形的适应性,灌溉采用防渗渠道输水。由于防渗渠道都沿田间道和生产道布置,防渗渠道的施工需要结合道路进行施工,由于渠道断面较小,因而施工面较小,故修渠槽时,挖方断面采用人工挖土(Ⅱ类土)。泵站采用现场施工,过路涵闸采用预制砼管现场安装并砌筑,建筑物施工开挖的土方(Ⅱ类土),除部分回填后,多余土方也用于填筑建筑物附近的道路。5.2.3道路工程项目区道路的填方大于挖方,所缺土方取自于附近排水沟的挖方,施工土方按Ⅱ类土计算单价,采用人工挖装、双胶轮架子车运土,田间道填方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或者碾压,待碾压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才能治安路面铺筑厚混凝土或沙石。生产道填方采用人工回填夯实。5.2.4防护林工程意杨树冠较大,若沿途种植则对作物生长和产量影响较大。加之本区风害不甚严重,故一级田间道、斗沟一侧种植意杨。注意种植时,凡南北走向种植东侧,东西走向种植南侧,藉此减少树木胁地。二级田间道两侧各种植一排火炬松树进行绿化,株距3m。该树种矮小,对作物影响甚小。考虑植树的季节性,防护林工程应在第二年3月施工,植树后及时灌水,确保活棵。5.3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⑴土地平整过程中,注意表土与底土分类剥离储存,耕地平整先确定平整单元设计标高,从高到低逐单元进行平整,底土填洼,表土铺垫上层。平整后,应及时灌水,塌实土壤。增施有机肥料,改良土壤结构,促进作物增产。并精耕细作,使新老土掺搅,有利于蓄水和土壤熟化。⑵注意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正确的顺序为:先架设主干线路、开挖排水沟、平整土地、布设并安装管道并修筑路基,然后完成路面的工程、建筑物工程和防护林工程。⑶结合沟、路施工,对建筑物地基进行处理,注意建筑物与沟、路的衔接。82 5.4施工管理成立由赣榆县国土局分管副局长为主任,厉庄镇镇长和赣榆县土地整理中心主任为副主任,厉庄镇国土资源管理所、财政所、水利站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建设指挥部,指挥部设在项目区内,负责项目施工组织协调、工程施工招标、合同管理、质量监督等工作,以保证工程建设质量。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负责制、工程招标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实行业主负责制与政府督查制相结合,以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5.5施工进度安排项目施工期为1年(2009年1月~2010年12月),首先进行项目区场地清理、土地平整,灌排系统和道路工程结合土地平整进行施工,在此基础上进行配套建筑物施工,考虑植树的季节性要求,防护林工程在2009年3月施工。具体施工进度安排详见表2-5。5.6项目工程进度计划规划项目建设期为1年。首先完成未利用地、建设用地等不影响耕作的部分土地的整理。同时进行道路工程建设等。土地平整、灌排渠沟及其配套建筑物建设、道路建设等工程,尽量安排在冬春等降雨较少的季节,便于施工。考虑植树的季节性,防护林工程在2009年3~4月施工。具体施工进度安排详见表2-6。表2-5工程施工进度表施工项目2009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土地平整★★★★★★★★农田水利★★★★★★★★★★★★道路工程★★★★★★★★★★★★其他工程★★82 6项目后期管理只有保证开发整理后的耕地质量,提高新增耕地的产出率,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耕地动态平衡。而土地开发的质量不仅与规划、设计和施工水平有关,更与开发后的运行管理有关,加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后期运行管理,是进一步改善土地质量,促进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充分发挥土地开发整体效益的关键。土地整理的后期运行管理主要包括:改善土地经营方式。项目实施后,土地利用经营方式在项目区统一规划和既定的土地利用方向的前提下,采用招标承包的方式。在土地经营权招标承包的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依法、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充分发挥土地开发的经济利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使土地整理工作走上良性循环;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加大农业技术投入、促进土壤熟化。结合条田建设、土地平整,采用种植绿肥、秸杆还田和增施有机肥等方法改良土壤,加快土壤熟化。合理进行作物布局,适时进行结构调整。严格按照土地开发规划所确定的土地利用方向合理进行种植布局。根据项目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种植模式是:旱地、水浇地是冬小麦—花生/玉米,水田是水稻—小麦轮作为主,实行一年二熟制的耕作制度。加强工程管理,改善灌排方式,提高项目抗风险能力。项目区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和水土流失,土地整理、水利工程配套和农田防护林网建设,大大提高了项目区对干旱、洪涝和水土流失的防御能力。项目实施后,必须合理调度库塘水资源,大力推广节水灌溉制度,加强库塘、沟渠、路旁绿化,进一步提高项目抗风险能力。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