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00 KB
  • 6页

影响多层砖混住宅施工质量因素的研究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  影响多层砖混住宅施工质量因素的研究砖混结构通常也称砌体结构。是指在建筑结构中以竖向承重结构的墙和附壁柱等采用砖或砌块砌筑的形式,以及梁、楼板等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称之为多层砖混结构。    一 多层砖混建筑结构主要特点分析    与框架结构建筑相比,砖混建筑结构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在砖混建筑结构中,可以具有最小的标准化构件,施工场地和施工技术要求低,根据需要可加工成各种形状的墙体砖块,并可以随时提供简单的生产场地。  (2)砖混建筑结构稳定性比较好,其中包括大气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砖混建筑结构还有很好的耐久性。也就是说,砖的加工的越规则,强度就越高,灰缝越薄越均匀,砌体的强度就越高,建筑房屋的使用年限就越久。   (3)砖混建筑结构造价比相对框架结构便宜,不仅可以就地取材,施工设备简单。技术低,工期短。一般开工一年左右即可竣工。所以砖混建筑结构房屋售价要往往要低于框架结构,易被购房者接受。  (4)砖混建筑的承重结构主要是由粘砖和小部分钢筋混凝土构件组成,墙体一方面有承重作用,隔音、隔热效果优于其他墙体材料,所以在住宅建设中运用得较为普遍。  多层砖混建筑砌体强度要低于混凝土结构和框架结构强度,因此建筑的层数一般不能超过七至八层。多层砖混建筑砌体材料比较脆,变形能力小,因此抗拉、抗剪强度都比较低,抗震性较差。因此在地震易发地区,严禁采用砖混建筑。    二 多层砖混结构建筑结构设计中易采用的措施    多层砖混建筑的设计主要分为四部分。其中包括基础、圈梁、梁和板四部分。  首先要准确地确定基础受力层和支持力层。在设计中要准确确定基础埋深,另外对基础回填中必须采用冻胀性材料,并在回填后要夯实,严禁回填建筑垃圾等胀性材料。   在多层砖混建筑设置圈梁是汶川发生地震后我国新研制出的一门新的建筑技术。圈梁有三方面的作用,其中包括增强大房屋的空间刚度和整体性;二是承受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墙体引起的弯曲应力。可抑制墙体裂缝和减少裂纹的出现;三是可做房屋的过梁。具有良好的抗震效果。  房屋的大梁是建筑结构的主要建筑构件。也是房屋建筑的主要承重构件。计算过程中要做到按活荷的最不利组合进行计算建筑结构的内力;构件的计算既要进行极限状态计算,也要进行政常使用极限的计算,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带来的挠度和裂缝加大;要严格按照构造要求来设计结点。  板也是建筑工程的主要承重建筑构件。板的设计将直接影响到周边的墙体和梁的安全。板的设计一定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对板受力状态要有足够的认识,不能简单的将双向板作为单方面板进行计算,二是双向板因双方受力,板的双方向均应配置受力筋;三是板分布筋和构造筋面积不做验算。    三 多层砖混结构建筑施工中易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1)钢筋在施工中易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钢筋在施工中易产生纵向钢筋错位、钢筋搭接不规范、钢筋捆绑松散、钢筋加密不规范、钢筋弯钩长度和角度不规范、钢筋拉结筋摆放混乱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必须及时解决,以保证建筑的施工安全与质量。  纵向钢筋的错位是由于对柱内筋定位放线时偏离了设计位置,或者产生了砖砌体预留柱位的上下层的位置偏差。其结果将会严重影响抗震性,所以解决的措施是有效地对钢筋施工质量进行控制。其中包括控制钢筋的构造柱在施工中的垂直度,并且在砌筑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垂直度,并随时调整已捆扎的钢筋笼,可用柱体与砌体的拉结钢筋来进行固定。  钢筋搭接不规范、钢筋捆绑松散以及不按规定加密箍筋,易引起I级钢筋单端弯钩或两端都不弯钩的情况,因此带来的钢筋构件产生移位和松散,这会给建筑工程带来质量隐患。  解决的措施是钢筋下料要准确,箍筋在制作时应在节点处一定范围内应加密箍筋。在设计过程中,圈梁的设计应严格按照《多层砖房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抗震设计与施工规范》去执行。不得偷工减料。  在施工中还易发生箍筋弯钩长度及角度不规范和拉结筋经常有漏放或错放的现象,《多层砖房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抗震设计与施工规范》规范中虽然对构造柱箍筋的弯钩角度及长度虽未作明确规定,但对于建筑模板、钢筋和混凝土的基本要求,是应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去执行。拉结筋应根据建筑楼房所需要的数量来制作。   (2)混凝土在施工中易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混凝土在施工中易产生骨料选配、混凝土的坍落度、施工现场不留清扫口或清理不净以及新老混凝土界面结合不良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产生容易造成骨料体积过大而出现混凝土不密实和断条现象的发生,如混凝土的坍落度要求控制在50-70mm之间,也有利于混凝土通过振捣充分流入到马牙槎洞内。从而有效地保证了与砌体结合。但在实际施工中,由于混凝土坍落度太小、流动性不好,而引起的混凝土内部出现了空洞,如表面出现麻坑窝面等,甚至出现“烂根”的现象。根部清理不净会破坏墙体节点处的整体性。而新老混凝土结合不良会造成暗缝内伤的现象。解决的办法首先要采取对混凝土进行有效控制。具体措施为按照设计规格对骨料进行筛选或在建筑市场上选购合适的骨料。一次性浇筑混凝土时,必须对混凝土浇筑方式严格控制,认真按照建筑工程规范来进行。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一些混凝土建筑新技术也不断应用到砖混建筑施工中,如近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清水混凝土施工新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混凝土建筑新技术虽然比一般的混凝土施工要求严格,但却避免了许多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缺陷。成为越来越受欢迎的新型混凝土建筑材料。  (3)砌体在施工中易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砌体在施工中易产生马牙槎留设不规范、砌体砂浆不清理等问题。马牙槎的功能是增强混凝土构造柱与砖砌体的有效结合,以增强砖混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解决的措施是应保证构造柱的轴线与墙体轴线一致,结构应对位。严格控制砌体的垂直度,留设马牙槎应该遵守规范要求,对马牙槎处的砌筑砂浆应保证密实和饱满。保持砖模的表面清洁,对挤揉出来的砂浆应用工具随手清除,防止凸出的砂浆被“吃”进构造柱内。  以上指出和研讨的问题都是多层砖混建筑房屋中比较常见的现象。也因此常常不被重视。但是这些问题不能及时解决,给建筑工程带来的危害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