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3.53 KB
- 113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2010sb08(云)水保资证丙字第99055号工程设计丙级232718-sb号xxxooo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建设单位:xxxooo采石场编制单位:xxx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2010年4月7——
7——
委托单位:xxxooo采石场承编单位:xxx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设计证号:水利行业丙级232718—sb队长:总工程师:项目负责人:7——
7——
目录1综合说明11.1项目及项目区概况11.1.1项目概况11.1.2项目区概况11.2方案编制深度及方案设计水平年51.3防治区划分及防治标准51.4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61.5防治责任范围61.6水土流失预测结果71.7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71.8水土保持监测81.9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81.9.1投资估算81.9.2效益分析91.10结论与建议91.10.1结论91.10.2建议102方案编制总则132.1方案编制的目的意义132.2编制依据142.2.1法律法规147——
2.2.2部委规章152.2.3规范性文件162.2.4规范标准202.2.5技术资料212.4水土流失防治的执行标准222.5指导思想与编制原则232.5.1指导思想232.5.2编制原则232.6设计深度及方案设计水平年252.6.1方案编制深度252.6.2方案设计水平年252.6.3水保方案服务年限263项目概况273.1基本情况273.2施工组织313.2.1开采技术条件313.2.2采矿工艺353.3施工进度364项目区概况374.1自然环境374.1.1气象、水文374.1.2地震地质377——
4.1.3土壤植被404.2社会经济概况424.3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424.3.1水土流失概况424.3.2水土保持现状445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465.1水土保持及制约性因素分析评价465.2占地类型、面积和占地性质的分析评价465.3主体工程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分析与评价465.3.1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465.3.2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功能综合评价及结论476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496.1工程占地496.2防治责任范围的确定原则496.3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责任者496.3.1防治责任范围496.3.2防台责任者506.4水土流失防治分区506.4.1水土流失分区原则506.4.2水土流失分区517水土流失预测537.1水土流失预测时段划分537——
7.2水土流失预测内容和方法547.2.1水土流失预测内容547.2.2预测方法547.3水土流失预测结果547.3.1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的面积557.3.2损坏的水土保持设施及面积557.3.3弃土、弃石、弃渣量预测567.3.4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预测567.3.5可能造成的水土地流失危害637.4预测结果及综合分析648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置668.1方案防治目标668.2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原则678.3水保措施总体布局688.4新增水土流失防治措施698.4.1Ⅰ区(采石场防治区)698.4.2Ⅱ区(简易道路防治区)718.4.3Ⅲ区(临时设施防治区)728.5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工程数量758.6水土保持措施实施计划759水土保持监测779.1监测目的777——
9.2监测原则779.3重点监测地段789.4监测内容和监测方法789.4.1监测内容789.4.2监测方法799.5监测时段和频次809.6监测仪器819.7监测单位和费用829.8监测成果的报送8210水土保持投资概算及效益分析8310.1水土保持投资概算8310.1.1编制原则8310.1.2编制依据8310.1.3编制计算水平年8410.1.4编制方法8410.1.5基础单价8410.1.6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8610.1.7独立费用、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及预备费8710.1.8水土保持总投资及年度安排8710.2效益分析9110.2.1基础效益9110.2.2生态效益937——
10.2.3社会效益9310.2.4经济效益9311方案实施的保证措施9411.1组织领导和管理措施9411.1.1组织领导措施9411.1.2管理措施9511.2技术保证措施9511.2.1后续水土保持设计9511.2.2水土保持工程招标9511.2.3水土保持工程施工9611.2.4水土保持工程监理9611.2.5水土保持监测9811.3资金来源及管理使用办法9811.4监督保障措施9912结论与建议10012.1结论10012.1.1项目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预测10012.1.2水土流失防治方案10012.1.3水土保持监测10112.1.4水土保持投资概算及效益分析10112.2建议10212.2.1对主体工程设计单位的建议1027——
12.2.2对项目单位的建议10212.2.3对水土保持监理的建议10212.2.4对水土保持监测的建议1037——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1综合说明1.1项目及项目区概况1.1.1项目概况yy镇为xxx城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辖有10个社区,8个村民委员会,190个村民小组,面积130km2。xxxooo采石场石灰岩矿区位于xxx城的西南向,方位245º,直距1.5km处。该石材地距五谷村委会约3km,距yy镇9km,有至场坝的乡村路在采石场傍边经过,行政区划属yy镇五谷村民委员会管辖。本项目占地面积2.775hm2,其中矿区采矿范围平面面积2.32hm2(新采矿范围平面面积1.581hm2、采空区0.539hm2、表土临时堆场0.20hm2),简易道路0.325hm2,砂石料生产场临时占地0.13hm2,炸药库、生活、办公等设施为前期开采已建(具有系统的水土保持功能,本方案不考虑,以下章节不重述),开采标高1680m~1740m。矿区范围累计探获22b+333类灰岩矿矿石量38.48万t;压覆矿产131.07万t;最高开采标高外矿产23.68万t;消耗122b类灰岩矿矿石量1.06万t,保有333类灰岩矿矿石量37.42万t。此期设计采出矿石量36.65万t,矿体埋藏浅,矿山露天开采。交通位置图见1.1.1—1。1.1.2项目区概况(1)水文气象—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本工程属温带季风气候区,全年气温不高,晴天较少,雨量较多,湿度较大,霜期凌冻较重,夏季不明显。年平均气温11.3℃,冬季最低气温可达-11.9℃,夏天最高气温可达33.4℃;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914.6mm,每年6~8月为降雨季,雨量丰富,降水量占全年的47%左右。降雨最少为12月至次年2月,降水量占全年的6%。该区全年最多风向为西北风、北风,多年平均风速2.1m/s。图1.1.1—1ooo采石场交通位置图(2)地质、地震本区位于扬子准地台(Ⅰ),滇东台褶皱带(Ⅰ3),构造褶皱、断裂交错出现,褶皱轴走向多呈北东~南西向为主,背斜、向斜交互分布;断裂在褶皱两翼交错出现,总体上大断裂分布少,多以小断层错杂纵横为主,规模小的小断裂分布较集中,断层走向呈南北、东西向为主,断层延伸长度约1—5km左右,在断裂、褶皱形成的同时,岩体中也形成了不同规模的节理裂隙。总体上,区域内地质构造较复杂。依据《1:20万区域地质报告》(镇雄幅,云南省地质局,1976年7月),评估区在区域上经历了长期多次的地壳运动,使区内广为发育的前二叠系地层发生了多种型式的构造形变,留下了性质不明、规模不等、方向不一的构造形象,所处地块处于不断活动之中,新构造运动主要呈差异性地壳抬升运动。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年2月2日—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颁发的1:400万《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范,xxx属抗震设防烈度6度区,地震加速度为0.05g,设计分组为第二组。从以往的地震资料预测,矿区属地震影响区,区域稳定性相对较好。据《云南省地震目录统计》记载,xxx境内没有发生过5.0级以上破坏性地震,但是周边地区的强烈地震波及镇雄,造成一定程度破坏,最大烈度达6到7度。项目区地震活动较为平静,自1965年有仪器观测以来,镇雄及邻近地区共发生地震活动60次,2.0—2.9级地震28次3.0—3.9级地震7次,5.0—5.9级地震1次。根据地震带划分,本地区地震强度为Ⅵ度区域,本项目按建筑Ⅵ度设防。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项目区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为VI度,属区域地壳稳定区。(3)土壤植被xxx土壤共分四个土纲、六个土类、十个亚类、二十四个土属、七十个土种和四十五个变种。土壤类别主要有以下几种:黄壤、黄棕壤、棕壤、石灰土、紫色土和水稻土。土壤在海拔1800m以下以黄壤、石灰土为主,伴有水稻土、紫色土零星分布;1800m—2200m为黄棕壤;2200m以上为棕壤。全县土壤的PH值5.5—7.5。工程区土壤类型主要为黄色石灰土(黄泥土),其母岩母质为碳酸盐类岩石风化物。工程区的植被发育较好,山坡—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多为灌木丛所覆盖,坡地公路边为当地居民农田种植物,主要为玉米、豆科类及苹果、桃梨等水果,植被覆盖率在30%以上。项目采区不属于自然保护区,也无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特殊要求。(4)社会经济概况yy镇属于xxx城关镇,海拔1640m,全镇辖有8个村民委员会,10个社区,190个村(居)民小组,面积130km2,实有耕地面积38206亩。2008年全镇总人口有124342人,其中农业人口79123人,人口密度956人/km2,全镇粮食总产量13400吨,全年肥猪出栏27134头,大牲畜存栏3119头。当地经济农业以种植烤烟、小麦、玉米、洋芋、蔬菜为主,工业以煤电、建材为主,商业以个体经济为主。1.2方案编制深度及方案设计水平年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的有关要求,水土保持方案设计深度与主体工程所处的设计阶段要求相适应,本项目已进入到施工准备期,因此本水土保持方案按初步设计阶段深度的要求进行编制。本工程属生产类建设项目,根据《xxxooo采石场(石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区开采进度安排,本矿区建设年限为0.5年,开采年限12.5年,2010年5月开始建设,于2011年1月后建设完毕;方案设计水平年为工程完工后第1年,即2011年。运行期水土保持方案设计水平年为工程投入运行后12—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5年,即2023年。1.3防治区划分及防治标准根据水利部〔2006〕第2号文,项目所在地xxx属于金沙江下游重点治理区;按《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云政发〔2007〕165号),项目所在地属省级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和“重点治理区”。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的规定,结合项目区域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将本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止标准等级定为Ⅰ级标准。1.4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主体工程设计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各项措施主要集中在采矿区内,包括表土剥离、开挖边坡的稳定措施等。表土剥离:工程施工前对灌木林地表土进行剥离,剥离面积约为1.581hm2,剥离厚度为0.8m,共剥离表土约1.26万m3,集中堆置于表土临时堆场,用于后期绿化覆土。开挖边坡稳定措施:为保证开采边坡的稳定,主体工程设计采取从上到下分级开采的方式开采,每级坡高10m,最底坡高为10m,台阶坡面角为51º~65º,清扫平台宽均为4m;石料开采结束后,及时清理开挖面的浮石和碎石等,对于局部不稳定的地方采取喷砼等方式进行处理,对于最终级边坡在清除浮石和碎石后,进行全面喷砼处理,喷砼的边缘与截水沟边缘相接,这样可以确保最终级边坡的安全稳定。—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主体工程采取的开挖方式及喷砼等处理方式有利于增加边坡的稳定,避免开挖过程中发生坍塌危险,保证采矿人员的安全,同时也消除了遗留地质灾害的隐患。1.5防治责任范围项目建设区:即工程永久占地、建设期间的各种临时征、租地范围和土地使用管理范围。项目建设区总占地范围共计2.775hm2。直接影响区:指项目建设区以外由于开发建设的活动而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其直接危害的范围,是建设单位应该负责防治的区域。该项目的直接影响区按征地线外侧周边10m范围,道路周边5m范围计,面积约为0.905hm2。1.6水土流失预测结果本项目建设期水土流失量125.38t,运营期水土流失量3134.38t,自然恢复期水土流失量55.50t;预测期水土流失总量(建设期、运营期和自然恢复期)3315.26t。原地貌水土流失量约为285.76t;本项目新增水土流失量3029.50t。本工程扰动原地貌和植被总面积约为2.775hm2,工程建设生产过程中可能损坏的水土保持设施面积约为0.95hm2。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项目运营期,本方案将采石场区定为水土流失防治的重点单元。1.7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根据本项目建设过程中各工程地形单元上水土流失的特点、危害程度以及水土流失防治的目标,结合气候特点,地形地貌类型,新增水土流失的特点及建设时序等要素对拟建工程采用分区防治的办法进行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以工程措施为先导、以土地整治与植物措施相结合、以临时措施为辅助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根据该项目区地形地貌等条件,将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划分为4个水土保持防治区。Ⅰ区:采石场防治区;Ⅱ区:简易道路防治区;Ⅲ区:施工临时设施防治区;Ⅳ区:砂石料生产场防治区。此外,本工程炸药库、办公区、生活区等为前期工程已建,并且具有系统的水土保持体系,本方案对这些区域不进行设计。1.8水土保持监测本项目水土保持主要监测目的是及时掌握工程区水土流失情况,了解工程区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效果,确保工程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正常发挥作用,为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服务。主要任务是项目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变化监测、项目区水土流失动态状况监测、水土保持措施落实情况监测、项目区水土保持防治效果监测、水土流失6项防治目标监测。1.9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1.9.1投资估算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投资估算约45.53万元,其中主体工程设计已计列的投资约5.00万元,新增水土投资40.53—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万元。新增水保投资包括:工程措施20.28万元,植物措施1.94万元,临时工程4.21万元,独立费用12.00万元,基本预备费1.15万元,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0.95万元。水土保持方案是投资估算详见表1-1。表1-1水土保持总投资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费用名称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的费用本方案水土保持工程的费用合计一第一部分工程措施费5.0020.2825.28二第二部分植物措施费1.941.94三第三部分临时措施费4.214.21四独立费用12.0012.00五一至四部分之和38.4338.43六预备费(3%)1.151.15七水土保持补偿费0.950.95水保总投资5.0040.5345.531.9.2效益分析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后扰动土地整治率达到99.0%,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达到95.0%,土壤流失控制比为1.10,拦渣率可以达到99.0%,林草植被恢复率达到99.0%。林草覆盖率达到57.73%。1.10结论与建议—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1.10.1结论本项目建设所在区属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告的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采石场区为本方案水土流失防治的重点单元。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3.68hm2,其中项目建设区2.775hm2,直接影响区0.905hm2。通过对本工程水土流失影响的分析,结合各项目的施工特点,将水土流失防治分为4个区:采石场防治区、简易道路防治区、工程临时设施防治区、砂石料生产场防治区。预测项目建设期、运营期和自然恢复期可能造成的新增土壤流失量为1060.36t。采取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制定了较为周密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预期能达到的防治目标值为:防治责任范围内扰动土地治理率达99.0%,防治责任范围内水土流失治理度达95.0%,水土流失控制比控制在1.10以内,拦渣率99.0%,可绿化面积中的植被恢复系数为99.0%,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林草植被覆盖率为57.73%。方案实施后,可有效治理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水土流失,改善项目区周边的环境,具有一定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恢复建设区域的生态环境。从水土保持角度而言,不存在制约工程建设的不利因素,工程建设生产是可行的。1.10.2建议(1)主体设计单位在下阶段的设计中要进一步优化设计,尽量减少弃土方量,减少工程实施造成的水土流失;—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2)业主单位在主体工程招标中必须将水土保持措施纳入主体工程中,施工单位在施工时要加强施工管理,采取相应的临时防护措施,尽量减少项目建设生产所造成的水土流失量。(3)水土保持监理单位要严格执法,加强对项目建设生产的管理,对水保措施的实施进度、质量和资金进行监控管理,同时与水行政等部门协调规划,从管理、预防、治理着手,改善和控制工程区域及周边水土流失现状。(4)水土保持监测单位需依据规程规范编制监测细则并做好水土保持监测,要及时向水行政主管部门、业主及施工单位发布监测预报,并根据监测安排及时编报年度监测报告,在竣工验收时提交工程监测报告。—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表1-2ooo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2方案编制总则2.1方案编制的目的意义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坚持“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的指导方针,在充分研读项目开发方案的基础上,通过收集项目区水土保持相关研究资料和实地勘查,研究分析项目建设区原有及新增水土流失的特点和危害,正确预测项目建设期,自然恢复期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类型、数量及其影响;根据项目主体工程及其相关设施的布局,本着全面治理和重点治理相结合、防治与监督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按照国家和地方行业标准,科学设计水土保持监测方案,合理规划、设计水土保持措施,建立与主体工程相适应、功能齐全、效果良好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解决好项目开发建设与水土保持间的关系,有效防治项目建设引起的水土流失,保证实现区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1)根据“三同时”制度要求,解决好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将水土流失的防治与主体工程建设时序融为一体,取得工程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之双赢目的。(2)通过采取预防为主的措施,力争将建设期和自然恢复期各分项工程的施工行为造成的水土流失降至最低。(3)预测工程建设与运营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量及其分布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及估算工程投资费用,有效地防治新增的水土流失。(4)通过编制报告书,落实法律法规规定的建筑工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义务,为项目建设和运营期间水土流失防治及水行政主管部门执法监督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因此,编制本方案对确保工程顺利建设与生产安全运行、维护工程及周边水土保持与生态平衡和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2编制依据2.2.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29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8月29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8月29日);—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年8月1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28日);(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年11月29日);(8)《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2004年12月29日修订);(9)《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96年8月29日);(10)《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年8月29日);(11)《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国务院,1988年6月30日);(12)《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1994年7月27日);(13)云南省人大《关于开发建设项目认真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决议》(2000年7月)。2.2.2部委规章(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国家计委、水利部、国家环保局〔1994〕513号文,1994年11月22日);(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审批管理规定》(水利部第5号令、2005年7月8日水利部24号令修订);—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3)《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第12号令、2000年1月31日);(4)《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水利部第16号令,2002年10月22日,于2005年7月8日水利部24号令修订);(5)《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委19号令,2004年9月15日);(6)《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规定》(水利部28号令,2006年12月18日);(7)《关于修改部分水利行政行业规章的决定》(水利部第24号令,2005年7月8日)。2.2.3规范性文件2.2.3.1部委级规范性文件(1)《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务院发〔2000〕38号,2000年12月21日);(2)《关于加强土地管理搞好水土保持的通知》(国家土地管理局、水利部、国土局〔1989〕国土<规>字第88号文,1989年7月28日);(3)《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国发〔1993〕5号);(4)《关于贯彻执行〈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有关规定的通知》(地质矿产部水利部地发〔1993〕227号);—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5)《水利部关于印发<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监理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水利部水建管〔2003〕79号、2003年3月3日);(6)《关于西部大开发中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1〕4号,2001年1月8日);(7)《关于印发水利部水土保持司〈规范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程序、编写格式和内容的补充规定〉的通知》(水利部保监〔2001〕15号,2001年6月6日);(8)《关于加强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后续工作的通知》(水利部办公厅办函〔2002〕154号,2002年5月10日);(9)关于颁发《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和定额的通知》(水总〔2003〕67号,2003年1月25日);(10)《关于加强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理工作的通知》(水保〔2003〕89号);(11)《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及矿产资源开发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水利部国土资源部水保〔2004〕165号,2004年5月31日);(12)水利部文件水保〔2004〕332号,关于印发《全国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纲要2004~2015年》的通知,2004年8月18日;(13)“关于发布2007年全国性及中央部门和单位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目录的通知”中“水土流失防治费和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纳入收费项目”(财政部、国家计委财综〔2008〕10号,2008年3月25日);—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14)《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询服务费用计列的指导意见》(保监〔2005〕22号,2005年6月17日);(15)《关于规范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评审工作的意见》办水保〔2005〕121号。(16)《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评审与审查管理办法》(水保监〔2006〕8号,2006年4月29日);(17)《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水利部公告年,2006年2号,2006年4月29日);(18)关于印发《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设计与实施计划编制提纲(试行)》的函(水保监〔2006〕16号,2006年7月6日);(19)《关于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意见》(水保〔2009〕187号,2009年3月25日);(20)《关于加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督察工作的通知》(办水保〔2007〕94号,2007年4月28日);(21)《关于严格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查审批工作的通知》(水保〔2007〕184号,2007年8月27日);(22)《关于印发印发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查要点的通知》(水保监〔2008〕8号);(23)《关于公布取消和停止征收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通知》(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财综〔2008〕78号)。2.2.3.2省、市级规范性文件—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1)《关于在资源开发和基本建设中实行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制度的通知》(云南省计划委员会省水利水电厅省水土保持委员会云水保联字〔1993〕第10号,1993年6月30日);(2)《云南省水土流失防治费及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的征收标准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云价费发〔1997〕25号,1997年1月17日)。(3)《关于转发水利部水土保持司〈规范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程序、编写格式和内容的补充规定〉的通知》(云南省水利厅文件云水水保〔2001〕76号,2001年7月25日)。(4)《关于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有关问题的通知》(云水水保〔2002〕12号,2002年2月1日)。(5)《关于做好国家和省级审批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送达签收工作的通知》(云水水保监〔2004〕3号文,2004年2月18日)。(6)《云南省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暂行办法》(云南省水利厅第7号公告云府登265号,2006年11月10日);(7)云南省水利厅办公室文件云水办发〔2007〕3号,关于贯彻落实云南省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暂行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2007年2月9日;—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8)《云南省水利厅关于加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监测监理技术评估从业资格证书管理使用的通知》(云水保监〔2007〕2号,2007年2月9日)(9)《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止区的公告》(云政发〔2007〕165号);(10)《云南省水利厅关于加强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的通知》(云水保〔2007〕205号,2007年8月13日);(11)《云南省水利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设计与实施计划编制提纲(试行)的通知》(云水保监〔2009〕1号);(12)《云南省水利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分类管理目录的通知》(云水保监〔2009〕3号)。2.2.4规范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2008);(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2008);(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土壤侵蚀分类分收标准》(SL190-2007);(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SL73.6-2001);—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水土保持监测设施通用技术条件》(SL342-2006);(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9)《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2003年);(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水土保持工程运行技术管理规程》(SL312—2005);(1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评定规程》(SL336—2006);(1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2006);(1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1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规范》(SL288—2003);(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6000—1999);(1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06);(1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防洪标准》(GB50201—94);—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1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18337.2—200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规程》(GB/T22490—2008);(20)国家计委、建设部《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计价格〔2002〕10号,2002年1月7日);(21)其他有关的设计规范及技术标准。2.2.5技术资料(1)《云南省2004年土壤侵蚀现状遥感调查报告》(云南省水利厅、云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所,2006年2月);(2)《ooo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说明书》(贵州天宝矿产咨询服务有限公司,2010年2月);(3)《云南省xxxooo采石场普通建筑材料用石灰岩矿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说明书》(昆明天骞矿产资源咨询服务有限公司,2010年3月);(4)《云南省xxxooo采石场普通建筑材料用石灰岩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昆明百源矿业勘探有限公司,2010年2月);(5)《ooo采石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6)《ooo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合同》。(7)镇雄有关部门提供的气象、水文、地质及水土保持相关资料。—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2.4水土流失防治的执行标准按水利部〔2006〕2号文“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云政发〔2007〕165号),项目所在地xxx属于国家级金沙江下游重点治理区,同时也属于省级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和“重点治理区”。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的规定,结合项目区域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将本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止标准等级定为Ⅰ级标准。根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项目区属以水力侵蚀为主的西南土石山区,容许土壤流失量500t/km2·a。水土流失防治目标为:扰动土地整治率95%,水土流失总治理度92%,土壤流失控制比1.0,拦渣率98%,林草植被恢复率99%,林草覆盖率27%。2.5指导思想与编制原则2.5.1指导思想本项目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全面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及其相关的法律、法规,以突出河道治理和道路建设特点为主线,以减少项目建设区水土流失为目标。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原则,认真贯彻“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的水土保持方针,防治新增水土流失,减轻项目区原地表水土流失,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为工程建设,当地经济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得到及时和有效的控制,保证“三同时”的落实。项目工程建设过程中水土保持措施,做到点、线、面相结合,全面治理与重点治理相结合,预防保护与执法监督相结合,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尽量减少对现有水土保持设施的破坏,减少地面侵蚀、绿化、美化和优化项目区生态环境,全面防治水土流失,确保项目工程安全运行。2.5.2编制原则为保护项目区的生态环境,促进项目周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水土保持方案在编制过程中必须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严格遵守各项水土保持法规、条例,并结合主体工程的特点合理进行。据此,在本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过程中具体遵守以下原则:(1)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治理”及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工程的地理位置、工程布局和施工特点,以及公路沿线的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并结合调查、查勘,合理界定工程水土流失了主治的责任范围,是做好该工程水土保持工作的前提条件。(2)贯彻“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和“重点治理与一般防治兼顾”的原则。根据对水土流失现状的调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有针对性地提出必要的水土保持补充措施,使新增水土保持与原有措施及工程设计中的水保措施之间实现合理搭配,充分发挥水土保持措施的功能。(3)坚持水土保持工程与主体工程“—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原则。(4)注重防治措施和时效性原则。在水保方案制定过程中,注意各种防护措施在时间安排上的合理性,使各种防护措施充分发挥其效能。(5)生态效益优先原则。水保工作以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恢复植被为重点。(6)选择防治措施应遵循经济性原则。各种水土保持措施或工程中用到的材料尽量就地取材,以使节省投资。对本地匮乏的一些工程材料,应就地选择适当替代材料。水土保持措施方案制定、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在不影响水土保持效能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资金的投入,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7)防治措施技术可行和易操作性原则。在治理措施选择时,不影响治理效果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施工难度较小的防护措施,做到治理措施技术的可行性与易操作性。2.6设计深度及方案设计水平年2.6.1方案编制深度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的有关要求和ooo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图纸资料确定,水土保持方案设计深度与主体工程所处的设计阶段要求相适应,本项目已进入到施工准备期,因此本水土保持方案按初步设计阶段深度的要求进行编制。2.6.2方案设计水平年—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本工程属生产类建设项目,根据矿区开采进度安排,本矿区建设年限为3年,由于xxxooo采石场2006年11月办理的采矿许可证(采矿许可证号5321280610069)已到期,矿山现办理采矿证延续登记相关手续,新一期开采计划于2010年5月开始建设并生产,于2011年1月建设完毕,方案设计水平年为工程完工后第1年,即2011年。运行期水土保持方案设计水平年为工程投入运行后12.5年,即2023年。届时该项目水土保持设施全部按设计要求建成,达到验收条件。2.6.3水保方案服务年限根据《xxxooo采石场(石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生产服务年限13年,矿区建设期0.5年,开采年限12.5年,建设期与生产期合计13年。根据相关规定,水土保持方案服务年限一般为10年,主体工程建设期和生产期合计未超过15年的,水土保持方案服务年限为主体工程发生的实际年限。本项目建设期与生产期合计13年,未超过15年,结合项目情况考虑林草恢复期2年,确定本水保方案的服务年限为15年。从2010年5月至2015年4月。根据水保监〔2008〕8号,专家评审认为水土保持方案的服务年限一般为10年,本项目按15年预测,水保方案的服务年限超过10年后,若有新标准,应按新规定执行,另行编制水保方案。—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3项目概况3.1基本情况(1)开采权开采权人:xxxooo采石场采矿权范围拐点:本矿区由委托单位划定的采矿范围,其拐点坐标系坐标见表3-1:表3-1采矿区拐点坐标一览表拐点3度带坐标XY13036210.0035483730.0023036170.0035483850.0033036300.0035483930.0043036370.0035483780.00矿区面积0.0232km2—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开采标高1680—1740m(2)地理位置矿区位于xxx城西南,方位245º,平距1.5km处,行政区划属yy镇五谷村民委员会管辖。矿区至五谷村委会约3km,至yy镇(xxx城)约9km,xxx至昭通市231km,至昆明市605km,矿区有2km的乡村公路与五谷村委会相连通,交通运输较方便(地理位置见附图01)。矿区面积23200m2,新采矿范围面积:15810m2。矿区地理坐标:东径104°50′07″-104°50′14″,北纬27°26′14″-27°26′21″。矿区54北京坐标系坐标:X:3036170.00-3036370.00Y:35483730.00-35483930.00(3)地形地貌矿区在区域上位于四川、云南、贵州交界地区,在区域上处于云贵高原东北部边缘乌蒙山脉东北部,北西部延伸横断山脉凉山山系五莲峰支系,区内地形切割强烈,切割密度大,峡谷较多,地势总体北高南低,大部分地区被河流切割成侵蚀山地,喀斯特地貌在区内东部贵滇交界地区较分布,最高海拨3752m,最低950m,相对高差2802m,垂直气候明显,属属构造侵蚀、剥蚀高山地形地貌。矿区地势总体上北高南低,最低点位于中部,海拔标高1762m,最高点位于评估区南西部,海拔标高1830m,相对高差68m,地形坡度20—30°,平均坡度25°—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属剥蚀低山、丘陵台地地貌,地形地貌复杂程度属简单类型。矿区地貌见图3.1—2。(4)工程性质及规模本采石场建设属于建设生产类项目,矿区122b+333类灰岩矿矿石量38.48万t;压覆矿产131.07万t;最高开采标高外矿产23.68万t;消耗122b类灰岩矿矿石量1.06万t,保有333类灰岩矿矿石量37.42万t。此期设计采出矿石量36.65万t,开采年限13年,矿山开采投资38.00万元。图3.1—2矿区地貌特征(5)开采简史xxxooo采石场2006年11月办理了采矿证,采矿证许可证号5321280610069,发证机关为xxx国土资源局,有效期叁年,自2006年11月至2009年11月,生产规模3.00万吨/年。采矿证现已到期,需办理采矿证延续登记相关手续。从矿山建矿至今,约采出矿山灰岩矿资源约1.10万t,矿产品开采加工破碎后,小部份粉质用于空心砖的制作,大部份粗料用于周边生产建设的建筑材料石材。(6)采场最终边坡要素及主要技术指标露天采场的最终边坡要素见表3-2。表3-2露天采最终边帮结构参数表序号项目单位参数—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1台阶高度m102台阶坡面角度653最终边坡角度534安全平台宽度m4露天采场的主要技术指标见表3-3。表3-3露天采场主要技术指标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1采场最高标高m17402露天底标高m16803台阶数量个64采场轮廓尺寸(长×宽)m186×855采场境界圈定尺寸(长×宽)m100×576采场内采出矿量万t36.65(7)总图及工程量xxxooo采石场为在建矿山,本次开采新增总图工程主要为高位水池、截洪沟、采场内部运输道路以及其他工业设施和工业场地。总图工程量见表3-4。矿山主要采掘设备见表3-5。表3-4总图工程量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1高位水池m3100砖混结构2截洪沟m5600.5m×0.4m3新建公路m650碎石路面表3-5矿山主要采掘设备一览表设备名称型号数量备注潜孔钻机HQD1101Φ=90mm空压机VF9/71挖掘机斗容m31配破碎锤运输汽车5t6破碎系统13.2施工组织3.2.1开采技术条件(1)水文地质条件1)地下水①地下水类型及特征根据地表和采场的揭露,将矿区出露岩石含隔水性分述于下:a、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岩溶裂隙含水层:为深灰色、灰色灰岩,节理、裂隙较发育,岩溶发育,富岩溶含裂隙水,为矿床直接充水含水层,富水性中等。b、第四系(Q)孔隙含水层:为残坡积砂、砾石、粘土等组成。直接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沿其孔隙垂直渗透补给基岩孔隙含水组,其动态受大气降水的控制。②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地下水补、径、排主要受降水、地形地貌、岩性等控制。大气降雨是区内地下水主要的补给来源,补给期集中在每年雨季。由于地形坡度较大,地表迳流量大,有利于地表水及地下水的交流排泄,地下水接受补给的能力较弱,其补给方式为降水通过岩石中的溶蚀裂隙、节理裂隙等形式渗入地下,补给地下水,通过岩溶裂隙迳流,以泉的形式向地势低洼处和河谷中排泄。③矿床充水因素矿体充水因素及进水方式为:a、大气降水是矿体充水的来源,受季节性影响,雨季充水量大,旱季充水量小。b、矿区及周边出露灰岩,是岩溶裂隙含水层,地表水沿裂隙带及节理带进入采场等。2)地表水矿区水系发育,中部发育一条自南向北的溪流,两岸溪沟水沿地形汇入该河流,水系属长江水系。区域最低河床标高1762m,为区内最底侵蚀标高。在采矿范围东侧约25m以外有一高位水池,面积30m2,蓄水100m3。3)矿区供水矿区开采用水,在采矿范围东侧约25m以外有一高位水池,将水引至矿山供开采利用。生活用水可用附近村庄的自来水引至矿山,供矿山职工生活用水。(2)工程地质条件—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矿区内的岩土体工程地质岩组可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岩(土)组和坚硬块状结构灰岩岩组。①第四系松散岩(土)组:主要为第四系砂、砾、粘土等残坡积物组成,厚1~10m,分布于矿区南部公路边区,现为耕地,厚度变化大,对矿床开采影响不大。②坚硬块状结构灰岩岩组:主要为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灰色、深灰色灰岩,岩体节理、裂隙较发育,岩溶发育,局部夹燧石等杂质,岩石有微结晶石化现象,底部呈层纹藻状灰岩,岩石结构坚硬,稳定性较好,为矿区坚硬岩组。矿区灰岩矿体主要是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中的灰岩,岩石裂隙较发育,为坚硬岩石,力学强度较高,岩体稳定性好。矿石矿物成份主要为CaO含量68%;MgO含量1.35%,SiO2含量2.66%;AI2O3含量5.20%等,岩石质地较坚硬,呈厚层块状;呈细粒状,粒度一般在0.05-0.15mm左右。通过试验分析,矿区灰岩矿达到普通建筑石料用灰岩矿要求,矿石质量较好,可作为普通建筑石料用石灰岩矿开发利用。(3)环境地质矿区地处于云贵高原东北部,水系发育,最低河床标高1762m,为区内最底侵蚀标高;气候属暖温带季风立体气候;年降雨量为781.2—1576.41mm,日最大降雨量160mm,植被发育较好,山坡多为灌木丛所覆盖,植被覆盖率在30%以上;地势总体上东高西低,相对高差68m,地形坡度20—35°,平均坡度30°—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地形地貌复杂程度属简单类型;矿体赋存于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南北向分布,矿层倾向和坡向一致,出露岩石属顺层坡,到采矿后期,由于形成采空区,可能产生不良工程地质问题;矿区含(隔)水岩组为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岩溶裂隙含水层及第四系(Q)孔隙含水层,地下水补、径、排主要受降水、地形地貌、岩性等控制。大气降雨是区内地下水主要的补给来源,补给期集中在每年雨季。矿山为开采近3年的老矿山,约采出矿山灰岩矿资源30000t,矿产品开采加工破碎后,小部份粉质用于空心砖的制作,大部份粗料用于周边生产建设的建筑材料石材。过去开采只对表层矿体进行剥落,其剥离面积约200m2,采矿活动未造成山体滑坡、岩石崩落等地质灾害,但产生的噪音、废尘等对周边植被、农作物的造成一定程度的环境影响。矿山第四系覆盖层薄,分布零星,由于设置表土临时堆场,产生的废弃土石少,少量废弃土石用于铺路,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小。据该区地震资料记载,1608年至1971年间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19次。2006年5月发生过5.1级破坏性地震。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年2月2日颁发的1:400万《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范,xxx属抗震设防烈度6度区,地震加速度为0.05g。—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矿山开采时爆破将会产生粉尘污染,危害人体健康,故要采取有力的防护措施,保证矿山生产人员的健康。矿区200m爆破警戒线内无重要工程设施,也无景点。矿山开采时按边坡的设计进行整治,使边坡稳定,并进行复绿。在矿山开采过程中要进行湿式钻孔,爆破后撒水减尘,防止粉尘对临近村庄的污染。由于区内地质环境比较脆弱,随着矿山的开采、采空区的扩大,易导致环境变差,应加强采场边坡的变形监测,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防止岩体产生较大规模的开裂变形、崩塌而造成伤害和环境恶化,矿区地质环境质量中等。结论:矿区内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简单,矿山露天开采、矿石加工对地质环境有一定的影响,环境地质条件属中等。3.2.2采矿工艺采矿工艺流程:地表残坡积物剥离––穿孔作业—爆破作业—分选作业—破碎作业—采装作业—运输作业。矿山(QHD110)潜孔钻机1台及手持式风钻由固定空压机(VF9/7)供风。按爆破设计的炮孔位置、深度,采用潜孔钻机钻孔。钻凿顺序由远及近、由内到外顺序进行,成孔后的孔眼应堵塞加盖,避免钻机移位时杂物进入炮眼。炸药库位于开采拐点3西20—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0米处。装药前检查各炮眼孔位、深度、倾角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孔内有无堵塞、孔壁是否有掉块以及孔内有无积水。清孔采用高压风进行吹孔,孔口周围的碎石、杂物清除干净,对于孔口岩石破碎不稳固段,应进行维护,避免孔口形成喇叭状。钻孔结束后应封盖孔口或设立标志。在网络检测无误、防护工程检查无误、各方警戒正常情况下,由指挥员下达命令起爆。起爆采用非电方式。爆破完成,间隔规定时间后,进行安全检查,包括处理瞎炮,无误后解除警戒,即可开放线路。开采方式采用从上到下分级开采的方式开采,每级坡高10m,最底坡高为10m,台阶坡面角为51~65度,清扫平台宽均为4m。石料经分选、破碎后采用挖掘机铲装,自卸汽车运输。3.3施工进度矿区建设单位为xxxooo采石场,工程总投资34.00万元。本工程计划于2023年5月开采结束,建设期0.5年,开采期为12.5年。工程施工进度横道图见表3-6。表3-6工程施工进度横道图工程项目进度安排20102010.12~2023.3202356789101145采石场截排水沟、表土剥离石料开采覆土、绿化、挡墙简易公路排水沟、表水剥离覆土、绿化临时堆场排水沟、防护措施覆土、绿化砂石料生产场排水沟、防护措施覆土、绿化—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4项目区概况4.1自然环境4.1.1气象、水文工程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区,全年气温不高,晴天较少,雨量较多,湿度较大,霜期凌冻较重,夏季不明显。其气候情况可用采石区附近的xxx气象站实测资料说明:年平均气温11.3℃,最冷月平均气温1.2℃,最热月平均气温20.5℃,最高气温可达33.4℃,冬季最低气温可达-11.9℃;多年平均降水量914.6mm,自xxx城气象站开始观测记载以来,年最大降水量为1427.7mm,年最小降水量为688.9mm,一日最大降水量为153.4mm。全年最多风向为北西风、北风,多年平均风速2.1m/s,多年平E601水面蒸发量1148mm。xxx境内有横江、乌江、赤水河三大水系,汇集14条主要河流,山箐溪沟上万条,全部汇入长江。项目区属乌江水河水系上游河段郭家河水域。工程区地处长江流域乌江水系郭家河源头区,区内属喀嘶特地貌类型,地表水系不发育。平均纵坡56‰,汇集的大气降水均沿山坡向北东部地形低洼处自然排泄,最低开采标高1610m,地形、水文利于矿区露天开采。4.1.2地震地质(1)地质构造矿区在区域上位于扬子准地台(Ⅰ),滇东台褶皱带(Ⅰ3),—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构造褶皱、断裂交错出现,褶皱轴走向多呈北东~南西向为主,背斜、向斜交互分布;断裂在褶皱两翼交错出现,总体上褶皱分布少,大断裂主要为矿区南部的镇雄断层,断层走向呈北东—南西向,断层延伸长度约3km左右,在断裂、褶皱形成的同时,岩体中也形成了不同规模的节理裂隙。矿区构造较简单,断层、褶皱构造不发育,总体为一向近东—西向倾斜的单斜构造,岩倾角以5—9°,地形坡度较陡,出露灰岩节理裂隙发育,层理发育。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属简单类型。详见图4.1.2-1xxx地质图。(2)地层区域出露地层有:新生界第四系(Q)、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2β)、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二叠系下统梁山组(P1l)。①第四系(Q)主要为黄色、浅灰黄色、紫色、紫红色冲、洪积、坡积泥砂土、砂砾石及粘土等,大部含黑色碎屑,岩性松散,遇水容易软化土体具有可塑性。厚约1—20m。②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2β)主要为主要为绿、灰绿色杏仁状玄武岩、气孔状玄武岩及拉斑玄武岩、上部偶夹凝灰岩、砂砾等。厚度约385m,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③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主要为灰色-深灰色灰岩,偶夹生物化石燧石等,厚度约215m—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为矿区主采建筑石料灰岩矿层,与下伏二叠系下统栖霞组(P1l)呈假整合接触。④二叠系下统梁山组(P1l)主要为灰绿、灰黑色页岩、碳质页岩夹砂岩,厚度约400m,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矿区出露地层有:第四系(Q)、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①第四系(Q)主要为灰黄色坡积泥砂土、碎砾、粘土等,含植物碎屑,岩性松散,遇水容易软化土体具有可塑性。厚约1—10m。②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主要为灰色-深灰色灰岩,偶夹生物化石燧石,分布于矿区东部、南部地区。厚约215m,与下覆二叠系下统梁山组(P1l)呈假整合接触。(3)区域地壳稳定性据《云南省地震目录统计》记载,xxx境内没有发生过5.0级以上破坏性地震,但是周边地区的强烈地震波及镇雄,造成一定程度破坏,最大烈度达6到7度。项目区地震活动较为平静,自1965有仪器观测以来,镇雄及邻近地区共发生地震活动60次,2.0—2.9级地震28次,3.0—3.9级地震7次,5.0—5.9级地震1次。根据地震带划分,本地区地震强度为VI度区域,本项目按建筑VI度设防。据1: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2001),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属区域地壳稳定区。4.1.3土壤植被xxx土壤共分四个土纲、六个土类、十个亚类、二十四个土属、七十个土种和四十五个变种。土壤类别主要有以下几种:黄壤、黄棕壤、棕壤、石灰土、紫色土和水稻土。土壤在海拔1800m以下以黄壤、石灰土为主,伴有水稻土、紫色土零星分布;1800m—2200m为黄棕壤;2200m以上为棕壤。全县土壤的PH值5.5—7.5。工程区土壤类型主要为黄色石灰土(黄泥土),其母岩母质为碳酸盐类岩石风化物,属基性结晶岩类土属,所处位置是黄壤向黄棕攘的过度地带,土色灰黄,质地中壤,核块状结构,心土层有锈纹斑。耕作层一般10—18cm,可种植包谷、洋芋和豆类,其理化性质:PH值6.2,有机质3.57%,全氮0.127%,碱解氮278.5PPm,速效磷10.4PPm,速效钾331.9PPm。其土壤剖面理化性质分析见下表。黄色石灰土(黄泥土)土壤剖面理化性质分析表采样深度(cm)PH值水浸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PPm)速效磷(PPm)速效钾(PPm)代换量(me/100g土)0—257.52.430.1470.1191.6638114.210.974.025.1625—457.51.310.0760.1151.012079.19.857.724.4845—726.91.910.1200.1081.065876.15.416.016.7272以下6.41.130.0450.0291.012068.56.556.019.37—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项目区域以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针叶林混交为主。常见的树种有:桦、杨、泡桐、松、杉、核桃、板栗、漆树、柿、李等,还有大量的杜鹃、毛栗、冬青、杨梅、山茶、山胡椒等灌木和蕨类、茅草等生长。矿区植被发育较好,山坡多为灌木丛所覆盖,坡地公路边为当居民农田种植物,主要为玉米、豆科类及苹果、桃梨等水果,植被覆盖率在30%以上。矿区植被特征见图4.1.3—1。项目采区不属于自然保护区,也无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特殊要求。图4.1.3—1矿区植被特征4.2社会经济概况xxx隶属云南省昭通市,全县辖28个乡镇,244个村(社区)委会,5232个村(居)民小组,县域面积3695.98km2,据2008年xxx统计年鉴,2008年实有耕地面积1193096亩,2008年末全县总人口为1409283人,其中农业人口1337725人,占总数的94.92%;少数民族人口11.34万人,占总数的8.28%;总人口中男性727969人,女性681314人;乡村实有从业人员62547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11%;全县人口密度381人/km2—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农民人均耕地面积仅0.90亩,人均常用耕地面积0.058亩。2008年末全县生产总值为319764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18915万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78191万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22658万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348元,2008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共完成22702万元,年末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18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52元。yy镇为xxx城的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海拔1640m,全镇辖有10个社区、8个村民委员会,190个村(居)民小组,面积130km2,实有耕地面积38125亩。2008年全镇总人口124342人,其中农业人口79123人,人口密度956人/km2,农民人均耕地面积0.49亩。全镇粮食总产量13400t,其中:小麦1745t,玉米7474t,洋芋3417t。4.3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4.3.1水土流失概况xxx土地总面积3695.98km2,水土流失面积2172.27km2,占土地总面积的58.77%。水土流失以轻度和中度为主。按全国水土流失类型区划分,工程所在地的xxx属水力侵蚀为主的西南土石山区,在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公告中,xxx属滇东北省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项目区水土流失类型以降雨和地表径流冲刷引起的水力侵蚀为主,主要形式为面蚀。在部分丘陵区有沟蚀发生,工程所在地水土流失现状见表4-1。表4-1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表单位:km2地名无明显轻度中度强烈极强烈剧烈流失面积小计比例(%)土地面积—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xxx1523.711072.47886.70203.157.961.992172.2758.773695.98yy镇74.2319.1327.168.311.1755.7742.90130.00从上表可以看出,水土流失比例为42.90%,流失程度较高。项目区土壤侵蚀强度为无明显,轻度,中度,极强烈,剧烈。根据《xxx水土保持总体规划》,工程所在地属云南省“三区”划分中的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该地区水土流失类型以降雨和地表径流冲刷引起的水力侵蚀为主,其表现形式以溅蚀为主。经分析工程区的水土流失以微度侵蚀为主,根据《土壤侵蚀分类标准》(SL190—2007)的划分,工程区域位于西南土石山区,土壤侵蚀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水土流失允许评估值为500t/km2.a。对比2004年遥感普查结果与80年代中期遥感概查结果,项目区的水土流失总面积虽然减少了,但主要是轻度侵蚀面积有较大的减少,而中度侵蚀以上面积却有所增加,说明人为活动所造成的水土流失还在继续增加,部分地区边治理、边破坏,甚至破坏大于治理的情况依然存在。4.3.2水土保持现状(1)总体规划根据《xxx水土保持规划》,全县分为10个治理类型区,分别确定各自的生产发展方向和治理措施。规划水土流失治理总面积1913km2—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其中坡改梯18万亩,种植水土保持林17万亩、经果林8.52万亩、人工草地9.2万亩,封禁治理70.4万亩,保土耕作80万亩,兴建塘堰272座,谷坊3210座,拦沙坝58座,蓄水池1569个,排灌沟渠5015km,沉沙池750个。规划所需总投资为2.61亿元,群众投劳4903万个。(2)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成效截止2007年底,先后完成了“长治”四期、六期和七期工程,项目区涉及8个乡镇的30个村民委员会的25条小流域,覆盖区域面积632.46km2。完成坡改梯2144.33hm2,种植水土保持林3465hm2、经果林1634.46hm2、人工草地6133hm2,封禁治理5241.22hm2,保土耕作5913.53hm2,兴建谷坊25座,拦沙坝23座,蓄水池121个,排灌沟渠5015km,沉沙池750个。实际完成总投资为2203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026万元,省市投资133万元,县级配套11万元,群众投劳折合954万元。项目区治理前水土流失面积415.76km2,总人口264107人,总耕地面积4660hm2,粮食总产4040.71万kg,人均有粮259kg,农民人均纯收入620元/人。现已治理面积184.66km2,粮食总产量5411万kg,比治理前增加1371万kg;人均有粮346.3kg,比治理前增加87.3kg,农民人均收入1330元,比治理前增加了710元。新增林草面积4945hm2,林草覆盖度提高22%,土壤侵蚀模数由治理前的3293.3t/年·km2降低到1729.9t/年·km2—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年减少土壤侵蚀量70.67万t,减沙效益为45.89%,年增加径流拦蓄量3040.7万m3,农业人均基本农田由治理前的0.23亩增加到0.37亩,治理区内127户、576人解决了温饱,有171户、744人脱贫致富。云贵鄂渝水土保持世行贷款、欧盟赠款项目于2006年底在县境内罗甸小流域开始实施,目前公共利益部分已完成水保林种植225.12hm2,机耕道建设5660m,保土耕作526.7hm2。私人利益部分已完成经济果木林种植180.7hm2,其中完成梨树种植61.2hm2,李树种植46.8hm2,板栗种植72.4hm2。养殖措施完成牛厩建设79间,猪厩建设160间。完成工程总投资306.3万元(其中农民投劳折资96.09万元)。5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5.1水土保持及制约性因素分析评价矿区位于xxx城西南方,方位245º,直距1.5km处,矿区植被发育较好,无河流经过。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矿区不属于泥石流易发区、崩塌滑坡危险区、生态脆弱区、水土保持监测站点、水土流失重点科研试验等区域,地形地质条件较好,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和水土保持规范的要求,主体工程不存在水土保持限制性因子。5.2占地类型、面积和占地性质的分析评价工程总占地面积为2.775hm2,工程永久占地2.32hm2—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临时占地0.455hm2。永久占地为矿区占地面积,包括新采矿范围平面面积1.581hm2、采空区0.739hm2(表土临时堆场0.20hm2,设置于采空区);临时占地为简易道路和砂石料生产场,其中简易道路0.325hm2,砂石料生产场临时占地0.13hm2。工程占地见附图02。从占地类型来说,灌木林地面积0.95hm2(开采区),占34.23%;裸露地面积0.869hm2(其中矿区0.539hm2,表土堆场0.20hm2,砂石料生产场0.13hm2),占31.32%;坡耕地0.956hm2(简易道路区0.325hm2,开采区0.631hm2),占34.45%。5.3主体工程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分析与评价5.3.1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主体工程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各项措施主要集中在采石场区内,包括表土剥离、开挖边坡的稳定措施等。表土剥离:工程施工前对山林地表进行剥离,剥离面积约为1.581hm2,剥离厚度约0.8m,共剥离表土约1.26万m3,集中堆置于表土临时堆场,用于后期绿化覆土。开挖边坡稳定措施:为保证开采边坡的稳定,主体工程设计采取从上到下分级开采的方式开采,每级坡高10m,最底坡高为10m,台阶坡面角为53º~65º,清扫平台宽均为4m;石料开采结束后,及时清理开挖面积的浮石的碎石等,对于局部不稳定的地方采取喷砼等方式进行处理,对于最终级边坡在清除浮石和碎石后,进行全面喷砼处理,喷砼的边缘与截水沟边缘相接,这样可以确保最终级边坡的安全稳定。—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主体工程采取的开挖方式及喷砼等处理方式有利于增加边坡的稳定,避免开挖过程中发生坍塌危险,保证采矿人员的安全。同时也消除了遗留地质灾害的隐患。5.3.2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功能综合评价及结论在主体工程设计过程中,针对主体工程而论,在设计中能够贯彻执行水土保持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规范,能够把注重水土保持工作的思想落实到主体工程的设计中,是遵循相关标准的具体体现。主体工程设计中采取的自上而下分级开挖的开采方式,在不稳定边坡喷砼处理等有利于开采边坡的稳定。主体工程设计的边坡稳定措施与本方案从水土保持角度考虑的结果相同,它在发挥主体工程功能的基础上,也具有了一定的水土保持功能。除了以上已采取的措施外,还需对石料场的排水系统、采空区及平台覆土保护、绿化措施、表土临时堆场和石料、临时堆场防护排水、简易道路排水、山顶截水沟等水土流失防治工程作重点设计,还应从水土保持角度提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措施,对临时占地工程结束后的清场、平整提出要求,同时提出各项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方案实施的保证措施。—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6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6.1工程占地本项目永久占地2.32hm2,包括新采矿范围平面面积1.581hm2、采空区0.739hm2(表土临时堆场0.20hm2设置于采空区)。临时占地0.455hm2,包括简易道路0.325hm2,砂石料生产场0.13hm2。6.2防治责任范围的确定原则本方案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治理”及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工程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施工工艺等条件,结合实地调查,合理界定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6.3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责任者6.3.1防治责任范围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规定,项目建设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划定为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根据规定及本工程的特点,本项目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包括项目建设永久占地区域、项目建设的临时占地等(即项目建设区),施工活动造成水土流失直接影响的区域(即直接影响区)。经计算,确定本项目建设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为3.68hm2。(1)项目建设区项目建设区即工程永久占地、建设期间的各种临时征、租地范围和土地使用管理范围,表土临时堆放场0.20hm2—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在永久占地范围内。项目建设区总占地范围共计2.775hm2。(2)直接影响区指项目建设区以外由于开发建设活动而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其直接危害的范围,是建设单位应该负责防治的区域。该项目的直接影响区按采矿区周边10m范围,面积0.58hm2;简易道路按周边5m范围计,面积0.325hm2。直接影响区总面积0.905hm2。永久截水沟、临时堆放场等在采矿区已经包括,不重复计算;生产生活区为前期开采时已建,具有系统的水土保持功能。6.3.2防台责任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第八条,从事可能引起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采取措施保护水土资源,并负责治理因生产建设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严格履行“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因此,xxxooo采石场是本工程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者。6.4水土流失防治分区6.4.1水土流失分区原则本方案防治分区根据项目区的气候特点、地形地貌类型、新增水土流失的特点及项目主体工程布局及建设时序进行划分。同时,分区的划定遵循以下原则:1)分区内气象水文特征、地形地貌特征、土壤植被等生态特征具有相似性;—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2)分区应与地方水土保持规划中水土流失防治分区的划分相协调和一致;3)分区内建设时序以及工程建设新增水土流失特点相似。6.4.2水土流失分区根据本工程特点、石料开采施工工艺以及工程区实际情况和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的特点等,结合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的划分,遵照治理措施布局合理、技术指标可行、方案实施后经济有效的原则,将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分为4个区:Ⅰ区为采石防治区:包括石料开采区(2.32hm2),扣除表土临时堆场(0.20hm2),共计面积2.12hm2。Ⅱ区为简易道路防治区:为了石料开采运输方便,修建上山简易道路,道路长约650m,宽约5m,共计面积0.325hm2。Ⅲ区为临时设施防治区,仅为表土临时堆场,面积0.20hm2,布设在石料采空区。Ⅳ区为砂石料生产场防治区,此区包括石料、砂料堆场及生产加工场,面积0.13hm2。生产、生活区为前期开采工程已建,并且具有系统的水土保持措施,不需新增水土保持工程,本方案中不考虑生产生活区。具体分区情况见表6-1。—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表6-1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分区一览表防治分区项目组成面积(hm2)Ⅰ区(采石场防治区)石料开采区2.12Ⅱ区(简易道路防治区)简易上山运输道路0.325Ⅲ区(临时设施防治区)表土临时堆放场0.20Ⅳ区(砂石料生产场防治区)石料、砂料堆场及生产加工场0.13合计2.775—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7水土流失预测7.1水土流失预测时段划分由于本工程是二期工程,在原有的基础上可直接进行开采,破碎场及机修房等均已建成,在《石灰石矿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中还需对矿山办公室及炸药库完善,拟定建设期0.5年。本方案对建设期、运营期和自然恢复期的水土流失进行预测。在建设期、运营期由于施工活动造成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加剧;在自然恢复期,因施工破坏而导致水土流失的各种因素在各项水土保持实施后逐渐消失,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功能日益得到恢复和发挥,水土流失量将逐渐减少,直至达到新的稳定状态。下面首先对各时期水土流失产生的相关性进行分析。(1)矿山建设运营期的活动主要有覆盖残坡积层的剥离、临时堆放及采石等,严重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壤植被、导致土壤结构破坏,林草等水土保持设施同样遭到破坏,降低了土壤的抗冲性,在降雨及径流作用下,加剧新的水土流失。(2)自然恢复期虽然扰动地表活动已停止,水土流失减弱,但因绿化区域的地表土尚未稳定,绿化措施尚未完全发挥保持水土的功能,水土流失程度仍高于原状,因此,自然恢复期也作为水土流失预测时段。—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根据建设生产类工程特点,结合本项目的水土流失产生的因素与环节分析,确定本工程水土流失预测时段为建设期0.5年、运营期12.5年和自然恢复期2年。7.2水土流失预测内容和方法7.2.1水土流失预测内容工程建设期间需实施大面积的土石方开挖、临时土方堆置等施工活动,人为侵蚀较严重,因此工程建设期的预测内容包括:(1)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的面积预测;(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预测;(3)弃土、弃石、弃渣量;(4)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5)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7.2.2预测方法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受工程所在区域水文、气象、土壤、地形地貌和植被等自然因素影响外,还受各项施工建设活动的影响,依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确定其水土流失预测方法见表7-1。表7-1水土流失预测方法序号预测内容预测方法1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面积查阅主体工程设计资料,结合现场调查核算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根据工程各类土地面积、结合现场调查测算3弃土、弃石、弃渣量根据土石方平衡资料分析、核算4造成水土流失总量采用影响因素调查比较和经验公式相结合5水土流失危害分析水土流失部位、原因及工程周边环境影响7.3水土流失预测结果—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7.3.1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的面积工程建设中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主要是石料场开采、表土临时堆场、临时道路等,通过查阅工程的设计图纸的技术资料,结合征地使用范围,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工程建设期开挖扰动地表、损坏土地和破坏林草植被面积分别进行统计;工程建设过程中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面积2.775hm2,包括裸露地0.869hm2,坡耕地0.956hm2、灌木林地0.95hm2。详见表7-2。表7-2工程扰动原地貌面积统计表单位:hm2序号工程建设区工程建设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面积(hm2)备注裸露地坡耕地灌木林地合计1石料开采区0.5390.6310.952.12表土临时堆场布设在矿区2简易道路0.3250.3253表土临时堆场0.200.204砂石料生产场0.130.13合计0.8690.9560.952.7757.3.2损坏的水土保持设施及面积据《云南省水土流失防治费及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的征收标准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云南省物价局、财政厅、水利水电厅云价费发〔1997〕25号、1997年1月17日),结合现场查勘,本工程建设损坏的水土保持设施面积为0.95hm2,全部为灌木林地。工程损坏的水土保持设施面积详见表7-2。—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7.3.3弃土、弃石、弃渣量预测本工程表土剥离面积1.581hm2,平均剥离深度为0.8m,经计算表土剥离1.26万m3;石料开采36.65万吨,松散石料容重按1.6吨/m3计,则石料开采22.91万m3。7.3.4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预测(1)预测的范围本方案的水土流失预测范围为工程建设区,工程建设区包括石料开采区、表土临时堆场、石料临时堆场、简易道路区。(2)水土流失预测计算公式本工程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变化主要表现在工程的开挖和加工等施工活动破坏了原地表,表土的临时堆放改变了现状地貌,形成了许多裸露的坡面,在坡面径流的作用下,极易产生水土流失。本方案水土流失预测主要针对建设期、运营期和恢复期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情况进行分析预测,预测内容包括各区域的土壤侵蚀强度和新增水土流失量,确定水土流失部位、侵蚀面积、侵蚀时段及总的水土流失量。预测方法采用土壤侵蚀模数法进行分析计算,计算公式:新增土壤流失量计算方法:—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Mik=式中:W:扰动地表土壤流夫失量,t;△W:扰动地表新增土壤流夫失量,t; k:预测时段,1,2,3指建设期、营运期、自然恢复期;Fi:第i个预测单元的面积,km2;Mik:扰动后不同预测单元不同时段的的土壤侵蚀模数,单位:t/(km2·a); Tik:预测时段(扰动时段),年(a);△Mik:不同单元各时段新增水土壤侵蚀模数,t/(km2·a);Mio:扰动前不同预测单元土壤侵蚀模数,t/(km2·a)。通过分析调查各水土流失部位的坡度、植被等因素,对照《土壤侵蚀分级标准》(SL190-2007)中《面蚀分级指标表》和《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表》,确定各个水土流失部位的土壤侵蚀模数,结合各部位扰动原地貌面积、建设时间估算各施工开挖加工扰动面的水土流失量。(3)本方案预测参数的选择1)原地表侵蚀模数本项目占用土地类型为裸露地、坡耕地、灌木林地—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由于地形地貌及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土壤侵蚀模数也存在差异。根据《云南省2004年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报告》(2006年2月),对照《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中《面蚀分级指标表》和《土壤侵蚀分级标准表》,结合原地貌地形坡度因子、植被覆盖因子、土壤因子及当地多年平均降雨量来确定项目占地各个土地利用类型的侵蚀模数。各土地类型土壤侵蚀模数取值详见表7-3。表7-3原生土壤侵蚀模数取值序号地类自然因素原生土壤侵蚀模数(t/km2·a)备注1裸露地石灰石岩石出露,侵蚀程度高,但由于出露岩石地表覆盖土较少,所以侵蚀强度较低。600轻度侵蚀2坡耕地自然坡度25~30°,表层有比较疏松的耕作层,全年大部分时间均种植有农作物,裸露时间较短。1000轻度侵蚀3灌木林地以灌木林为主,无成片乔木林,覆盖率大于30%。450微度侵蚀本方案的采石场防治区为两种占地类型,其分区平均原生土壤侵蚀模数确定如下:将流失时段定为1年,预测区内1年内产生的水土流失量则可以计算出,用计算结果反推平均侵蚀模数。计算过程如下:—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表7-4采石场防治区原生平均土壤侵蚀模数计算过程表预测分区占地类型水土流失面积(hm2)流失时段(a)原生土壤侵蚀模数(t/km2·a)原生侵蚀量(t)采石场防治区裸露地0.5391.006003.23坡耕地0.6311.0010006.31灌木林地0.951.004504.28小计2.1213.82简易道路坡耕地0.3251.0010003.25小计0.3253.25表土临时堆场裸露地0.201.006001.20小计0.201.20砂石料生产场裸露地0.131.006000.78小计0.130.78合计2.77519.05表7-5采石场防治区原生平均土壤侵蚀模数计算结果表预测分区占地面积(hm2)流失时段(a)原生侵蚀量(t)原生平均土壤侵蚀模数(t/km2·a)采石场防治区2.121.0013.82651.89简易道路0.3251.003.251000表土临时堆场0.201.001.20600砂石料生产场0.131.000.78600合计2.7751.0019.05686.49—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根据表7-4和表7-5的计算结果知,本工程项目建设区原生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686.49t/km2·a。采石场防治区原生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651.89t/km2·a。2)扰动后侵蚀模数确定①石料开采区石料开采区占地面积2.12hm2,开采期间大面积开采使得原有的地表、植被遭到破坏,蓄水保土能力降低。其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采石前的覆盖层剥离及采石过程中土方、石渣的流失,其平均土壤侵蚀模数约为7500t/km2·a,侵蚀等级为强烈,预测时段为13年。开采结束后石料场覆土绿化,工程完工后自然恢复期为2年,由于植被尚未完全发挥蓄水保土的功能,仍将产生轻度的水土流失,平均侵蚀模数约为1000t/km2·a,侵蚀等级为轻度,最终将恢复到原有水平。②表土临时堆场石料开采前剥离的表层耕植土为1.26万m3,将用作采空区,简易道路和采空平台的绿化覆土,在利用前堆置在矿区的临时堆土场,占地面积约为0.20hm2,堆置时间为13年,如不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极易产生水土流失。因此在运营期其平均土壤侵蚀模数按15000t/km2·a计,侵蚀等级为剧烈,预测时段为13年。自然恢复期,临时堆场已拆除,并统一绿化,其平均土壤侵蚀模数按1000t/km2·a计,侵蚀等级为轻度,预测时段为2年。③简易道路区—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道路的修建使得原有地表、植被遭到破坏,蓄水保土能力降低,其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15000t/km2·a计,侵蚀等级为剧烈,预测时段为13年。石料开采完工后进行覆土绿化(自然恢复期2年),由于植被尚未完全发挥蓄水保土的功能,仍将产生一定的水土流失,平均土壤侵蚀模数取1000t/km2·a,侵蚀等级为轻度,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恢复到原有水平。④砂石料生产场采石场开采下的石料未能及时售出将用于加工砂料,且临时堆置在砂料生产场区。占地面积为0.13hm2,由于在砂石料开采加工过程中,砂石料随时堆置、随时售出,所以该区利用时间约为13年,土壤侵蚀模数近10000t/km2·a计算,侵蚀等级为极强烈。自然恢复期临时堆场已拆除,并统一绿化,其平均土侵蚀模数按1000t/km2·a计,侵蚀等级为轻度,预测时段为2年。各施工区域土壤侵蚀模数和预测时段见表7-6。表7-6各施工区域土壤侵蚀模数和预测时段表项目土壤侵蚀强度(t/km2·a)、预测时段(年)建设期运营期自然恢复期侵蚀强度预测时段侵蚀强度预测时段侵蚀强度预测时段石料开采区75000.5750012.510002表土临时堆场150000.51500012.510002砂石料生产场100000.51000012.510002简易道路150000.51500012.510002—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4)原生水土流失量预测结果各个防治区水土流失预测单元原生水土流失量合计为285.75t,具体的数据见下表。表7-7原生水土流失量预测结果预测分区水土流失面积(hm2)流失时段(a)原生土壤侵蚀模数(t/km2·a)原生侵蚀量(t)石料开采区2.1215651.89207.30表土临时堆场0.201560018.00砂石料生产场0.131560011.70简易道路0.32515100048.75合计2.775285.75(5)预测结果根据以上预测方法和采用的参数,预测结果详见表7-8。经预测,工程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3315.26t,其中建设期水土流失总量为125.38t,运营期水土流失总量为3134.38t,自然恢复期55.50t。工程新增水土流失量3029.50t,其中建设期水土流失总量为115.85,运营期新增水土流失量2896.25t,自然恢复期新增水土流失量17.40t。—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表7-8水土流失预测成果表项目施工地段预测面积(hm2)背景值(t/km2·a)预测侵蚀度(t/km2·a)预测时段(年)流失量(t)背景流失量(t)新增流失量(t)石料开采区建设期2.12651.8975000.579.506.9172.59运营期2.12651.8975003.51987.50172.751814.75自然恢复期2.12651.891000242.4027.6414.76小计2109.40207.301902.10表土临时堆场建设期0.20600150000.515.000.6014.40运营期0.20600150003.5375.0015.00360.00自然恢复期0.20600100024.002.401.60小计394.0018.00376.00砂石料生产场建设期0.13600100000.56.500.396.11运营期0.13600100003.5162.509.75152.75自然恢复期0.13600100022.601.561.04小计171.6011.70159.90简易道路建设期0.3251000150000.524.381.6322.75运营期0.3251000150003.5609.3840.63568.75自然恢复期0.3251000100026.506.500.00小计640.2648.76591.50合计建设期125.389.53115.85运营期 3134.38238.132896.25自然恢复期 55.5038.1017.40总计2.775 3315.26285.763029.507.3.5可能造成的水土地流失危害—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根据工程所在地的地形、土壤、植被及施工特点,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诱发山坍塌、落石、危及人员安全采石场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在开采作业、处理浮石及危石过程中,易发生滚石、坍塌等地质灾害,对施工安全造成威胁。采矿后形成的高陡坡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2)加剧水土流失,淤积河道施工过程中破坏了自然地貌、植被受损,同时因扰动表层土,为各种侵蚀创造了条件。采石过程中剥离的表土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防护,在降雨径流的作用下,极易造成水土流失,淤积附近的河流。(3)粉尘飞扬,污染环境、噪声影响生活在钻孔、爆破、采装、运输、破碎作业过程中,有粉尘飞扬现象,尤其是晴热少雨干旱季节,对周围环境和现场作业人员有一定的影响,除粉尘外,还有废弃的柴油、机油等对环境局部有污染;爆破时产生的地震波及矿石破碎时产生的噪声,对附近居民生活也有一定的影响。(4)影响周边的生态环境采矿后遗留下来的开采裸露岩面与工程区周围的自然景观不协调,影响生态环境。7.4预测结果及综合分析—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通过水土流失预测可以看出,本工程对区域水土流失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施工过程中石料开采,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破坏了原有地貌及植被,在不同程度上对原有水土保持设施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形成土层松散、表土层抗蚀能力减弱,使土壤失去了原有的固土能力,从而增加了一定量的水土流失。如不进行有效的防治,遇到适合的降雨条件,便可产生较大的径流,产生大量的水土流失,影响周边环境。本工程建设扰动原地貌2.775hm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0.95hm2,全部为灌木林地。工程土石方开挖总量24.17万m3(表土1.26万m3)。表层土用于后期绿化用土;外运土石方总量22.91万m3,均用于出售。工程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3315.26t,其中建设期水土流失总量为125.38t,运营期水土流失总量为3134.38t,自然恢复期55.50t,工程新增水土流失量3029.50t,其中建设期水土流失总量为115.85t,运营期新增水土流失量2896.05t,自然恢复期新增水土流失量17.40t。大量的水土流失不仅对工程本身,同时对当地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等造成一定的危害。本工程水土流失主要集中在运营期,其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占总量的94.54%,这一时段为水土流失防治的重点时段,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是石料开采区,达709.51t,占总量的63.63%。该区块将是水土流失防治的重点区域。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临时防护措施,施工后期及时实施植物措施,保护生态环境,确保水土流失量控制在最低限度。—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8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置8.1方案防治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06年2号公告及云南省人民政府云政发〔2007〕165号文“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项目区所在地xxx属国家级重点治理区中的金沙江下游治理区及云南省划分的“重点治理区”和“重点监督区”,参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的规定,项目区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一级标准。项目属建设生产类项目,针对工程特点和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采取工程、植物等防治措施,预防和治理因建设生产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并在工程完工后第二年末达到以下目标:(1)扰动土地整治率:建设期对工程建设中扰动的土地进行治理,使扰动土地整治率达到95%。(2)水土流失总治理度:可能造成水土流失面积范围内,水土流失是治理度在建设期末均达到92%。(3)土壤流失控制比:工程防治责任范围采取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治理后,有效控制水土流失,使水土流失强度在工程完工后第二年末达到450t/km2·a,最终使土壤流失控制比达到1.10。—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4)植被恢复系数、林草覆盖率:采矿结束后,工程永久占地范围内遭损坏的区域均需进行植被恢复,植被恢复系数达99%,林草覆盖率达到27%。(5)拦渣率:矿山开采的石料均用于销售。山体开挖的表层耕植土必须在指定的堆放场内妥善堆置并加以防护,用于后期绿化覆土,拦渣率达到98%。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按降水800mm以上地区及轻度流失区防治区标准进行相应的调整。项目区年平均降水量914.6mm,大于800mm,项目设计水平年防治目标的计算见表8-1。表8-1方案防治目标值表防治目标标准规定按降水量修正按土壤侵蚀强度修正按地形修正采用标准扰动土地治理率(%)9595水土流失治理度(%)90+2降雨量914.6mm92水土流失控制比0.81.0(轻度侵蚀)1.0拦渣率(%)9898林草植被恢复率(%)97+2降雨量914.6mm99林草覆盖率(%)25+2降雨量914.6mm278.2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原则(1)因害设防原则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技术可靠、经济合理、防治效果有效可行的原则。遵循全面治理和重点治理相结合,防治与监督相结合的设计思路,合理布置各项防治措施,建立选型正确、结构合理、功能齐全、效果显著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治体系。—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2)预防措施先行,最小扰动原则首先需优化工程布局和规模,优选建设时序,合理安排工期,强化管理、监理和监督,做好运营期水土流失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尽量减少破坏地表植被面积。在运营期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充分重视项目施工过程中造成的人为扰动区及所产生的废弃物,设计临时性水土保持措施,尽量减少新增水土流失。(3)永久防护和临时防护并行原则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地表洒水,减少扬尘量,加强土、石等的挡护、覆盖,减少施工过程中造成人为水土流失,以确保临时性防治措施与主体防治措施的衔接,达到控制新增水土流失的目标。8.3水保措施总体布局工程建设区水土流失防治采用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相结合的方法,以拦挡、排水工程措施为主,植物措施为辅;生产生活区及简易道路区以排水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临时占地以场地平整、植物措施相结合。本方案的防治重点为表土临时堆场、石料临时堆场、开挖平台防护、采空区覆土绿化、简易道路区排水及覆土绿化等,需采取相应的水土流失措施,做好水土流失防治工作。—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置总体思路是:以防治水土流失、恢复植被、改善工程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主体工程正常安全运行为最终目的;以对周边环境和安全不造成负面影响为出发点,配合主体工程设计中已有的水土保持设施进行综合规划布设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置见表8-2。表8-2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防治分区主体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措施功能的措施本方案新增水土保持措施Ⅰ区(采石场防治区)1、分级开采、合理的采掘面和边坡角;2、不稳定坡面喷砼处理;3、表土剥离;4、最终级边坡全面喷砼处理1、斜坡面平整并复绿,坡顶设置截水沟;2、采空区场地平整,修建挡土墙和排水沟;3、采空区及开采平台进行绿化;4、管理措施。Ⅱ区(简易道路防治区)表土剥离1、设置排水沟;2、后期覆土绿化;3、管理措施。Ⅲ区(施工临时设施防治区)1、临时堆土(料)场防护、排水、绿化措施;2、场地平整、覆土绿化;3、管理措施。Ⅳ区(砂石料生产防治区)1、砂石料堆场场防护、排水;2、场地平整、覆土绿化;3、管理措施。8.4新增水土流失防治措施8.4.1Ⅰ区(采石场防治区)Ⅰ区防治责任范围2.12hm2,主体工程设计中采取的工程措施如分级开采、合理的采掘面和边坡角,满足了水土保持的部分要求。本方案主要补充采石场的截排水措施,采空区和开采平台的挡墙防护措施及开采结束后的覆土绿化措施等。(1)截水沟设置—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为加快石料场中水的排泄速度,减轻从山顶汇聚而下的雨水对开采边坡安全稳定的影响,减少施工期水土流失,以免施工场地积水而影响开采速度,拟沿开挖山体坡面边坡顶边界线开挖截水沟,在采空区四周设排水沟,排水沟末端设置沉砂池。施工期间工程区内的汇水经沉砂池沉淀后排入河道下游。同时在施工期间定期清除排水沟和沉砂池的沉积物,以防淤塞。坡顶截水沟按20年一遇标准设计,采用梯形断面,沟底宽0.3m,沟深0.5m,内坡比1:0.5,M7.5浆砌石衬砌厚0.20m,总长600m,需挖方441m3,M7.5浆砌石204m3。与坡脚排水沟相连,并在出口处开挖沉砂池。坡角排水沟采用矩型断面,沟底宽0.5m,沟深0.5m,M7.5浆砌石衬砌厚0.20m,总长200m,需挖方98m3,M7.5浆砌石60m3。沉砂池采用平流式,矩形断面,长5.0m,宽2.0m,深1.5m,5个面均采砖砌,共设置两个,需挖方46m3,砌砖16m3。截水沟、排水沟及沉砂池断面设计见附图06。(2)绿化及防护措施石料开采结束后,对开采平台和采空区进行清理,对开挖面的浮土等进行清理,松动部分进行喷砼防护。①开采平台:石料开采结束后,共形成4个开采平台,在开采平台外侧设置重力式砼挡土墙,矩形断面,宽0.25m,高0.4m,总长共约1020m,需浇筑砼102m3。在挡墙内侧种植槽回填种植土,填土深0.3~0.5m(靠近挡墙侧填高0.3m,边坡侧填高0.5m,使填土形成一定的坡度,便于排水),共计绿化覆土约0.408hm2,需土方0.16万m3。在种植槽内撒播草籽和种植生长较快、根系较发达的爬藤类植物如爬山虎,利用植物措施来防止雨水冲刷和固结土体。共撒播草籽0.408hm2、种植爬藤类植物2040—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株(种植间距为0.5m)。平台绿化设计见附图05。②采空区采空区在开采结束后先进行场地平整,再覆盖耕植土,共计绿化覆土约0.539hm2,绿化覆土0.4~0.6m,需覆土约0.27万m3,外侧采用石料堆置进行拦挡。在采空区坡脚排水沟侧种植生长较快、根系较为发达的爬藤类植物(爬山虎),种植间距0.5m,需342株。采空区中间采用撒播草籽进行防护,撒播面积为0.539hm2,撒播密度为50kg/hm2,草种可选用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较好的黑麦草、狗牙根和白三叶混含草种。表8-3I区新增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分类具体措施工程量工程措施土方开挖(m3)585M7.5浆砌石衬砌(m3)264沉砂池砌砖(m3)16开采平台挡土墙(m3)102场地平整(hm2)0.539绿化覆土(万m3)0.43植物措施种植爬山虎(株)2382撒播草籽(hm2)0.9478.4.2Ⅱ区(简易道路防治区)本区防治面积0.325hm2,本方案主要补充简易道路排水设施和后期恢复植补措施。(1)排水措施道路设置排水沟,排水沟末端设置沉砂池,排水沟长约130—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0m,采用矩形断面,沟底宽0.3m,沟深0.3m,需挖方117m3,砌体砂浆抹面1170m2。末端沉砂池用平流式,矩形断面,长5.0m,宽2.0m,深1.5m,5个面均采用砖砌,共设置两个,需挖方46m3,砌砖16m3。在施工期间定期清除排水沟和沉砂池的沉积物,以防淤塞。(2)绿化措施采矿结束后,对简易道路进行恢复植被,需覆土面积约为0.325hm2,覆土厚度为0.4~0.6m,覆土量为0.16万m3。覆土后撒播草籽,撒播面积为0.325hm2,撒播密度为50kg/hm2,草种可选用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较好的黑麦草、狗牙根和白三叶混合草种。(3)管理措施①覆盖层开挖是尽量避开雨天,减少水土流失;②石料运输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覆盖篷布或全封闭运输。Ⅱ区新增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见表8-4表8-4Ⅱ区新增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分类具体措施工程量工程措施场地平整(hm2)0.325绿化覆土(万m3)0.16植物措施撒播草籽(hm2)0.325临时措施土石方开挖(m3)163排水沟砌体砂浆抹面(m2)1170沉砂池砌砖(m3)16—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8.4.3Ⅲ区(临时设施防治区)本区为表土临时堆场,防治面积0.20hm2。本方案主要补充表土临时堆场的防护和施工后期的平整绿化。综合考虑储运土量、运距和场地地形条件等因素,选定矿区空地为表土临时堆场,临时堆场在主体工程征地范围内,占地面积0.20hm2,堆放高度为5~6.5m。共堆置土方1.26万m3。临时堆土场坡脚采用填土草袋维护,堆土坡度为1:1.5~1:2.0,填土草袋采用梯形断面,顶宽0.5m,高1.0m,底宽1.5m,边坡1:0.5,填土草袋土源为临时堆土场内的土方,共需填土草袋200m3。由于临时堆土场堆土结构松散,遇雨日极易造成局部水土流失,可能影响施工,甚至造成危害,且堆置时间较长(13年),需对临时堆土场进行撒播草籽处理,撒播草籽面积0.20hm2。堆土场填土草袋外侧开挖排水沟,考虑到临时堆土堆放点一侧靠近矿山边坡,该侧排水沟可借用矿区排水沟,另外几侧排水沟与矿区排水沟相连接,可减少沉砂池的设置。排水沟长约200m,采用矩形断面,沟底宽0.3m,沟深0.3m,需挖方20m3,砌体砂浆抹面180m2。待石料开采完毕后,各区进行覆土绿化,临时堆土场的表层植被剥离后保护好,待各区绿化完后,作为本区块的绿化植被。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资源避免浪费。该区覆土面积约为0.20hm2,覆土厚度为0.4~0.6m,覆土量为0.10万m3—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覆土后撒播草籽进行绿化,撒播草籽面积0.20hm2。管理措施:表土临时堆场堆置后,尽量减少人为扰动。临时堆场防护典型断面设计详见附图07。Ⅲ区新增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见表8-5表8-5Ⅲ区新增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表分类具体措施工程量工程措施场地平整(hm2)0.20绿化覆土(万m3)0.10植物措施撒播草籽(hm2)0.20临时措施砌体砂浆抹面排水沟(m2)180土石方开挖(m3)20填土草袋(m3)180撒播草籽(hm2)0.208.4.4Ⅳ区(砂石料生产场防治区)本区为石料临时堆场,防治面积0.13hm2。石料临时堆场堆放的石料为矿山开采下未能及时外运售出的部分。堆置面积约为0.13hm2,堆置高度3~4m。由于堆放的为石料,遇雨天产生水土流失很少,本方案简易用放大块石料在四周堆置,防止碎石向四周散落。料场开采完后,临时堆场内的石料均能售出,对石料临时堆场进行场地平整、覆土绿化,覆土绿化面积为0.13hm2,覆土厚度0.4~0.6m,共需覆土0.07万m3,撒播草籽0.13hm2。管理措施:注意石料临时堆场的石料散落。Ⅳ区新增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见表8-6—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表8-6Ⅳ区新增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表分类具体措施工程量工程措施场地平整(hm2)0.13绿化覆土(万m3)0.07植物措施撒播草籽(hm2)0.138.5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工程数量xxxooo采石场石灰岩矿区项目新增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详见表8-7。表8-7新增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汇总表工程名称单位I区(采石场防治区)Ⅱ区(简易道路防治区)Ⅲ区(临时施工设施区)Ⅳ区(砂石料生产场防治区)合计土石方开挖m358516320768浆砌石衬砌m3264264砌砖m3161632挡土墙m3102102砌体砂浆抹面m211701801350场地平整hm20.5390.3250.200.131.194绿化覆土万m30.430.160.100.070.76撒播草籽hm20.9470.3250.400.131.802种植爬山虎株23822382填土草袋m31801808.6水土保持措施实施计划根据水土保持措施与主体工程“三同时”的原则,本方案的实施也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步。参照本项目各类工程实际施工进度,提出各区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进度如下:I区:采石场防治区—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截水沟、排水沟要在开采前进行,开采结束后要及时清场进行植被恢复。Ⅱ区:简易道路防治区开采前完成简易道路的修建,开采结束后恢复植被。Ⅲ区:临时施工设施区排水沟、沉砂池设置在施工临时区启用前完成,耕植土填土草包围护在耕植土集中堆置前进行,表面撒播草籽一耕植土集中堆置后实施,施工场地平整,在施工结束时完成。Ⅳ区:砂石料生产场防治区干砌大块石在砂石料加工准备期前完成,开采结束后恢复植被。水土保持措施实施进度安排见表8-8表8-8水土保持措施实施进度安排项目2010年5月~2010年11月底2010年12月~2023年2月2023年3月~2023年5月Ⅰ区(采石场防治区)1、永久性截水沟2、排水沟、沉砂池管理措施1、场地平整;2、绿化覆土;3、撒播草籽;4、种植爬山虎;5、平台挡土墙Ⅱ区(简易道路防治区)排水沟、沉砂池管理措施1、场地平整;2、绿化覆土;3、撒播草籽Ⅲ区(施工临时设施防治区)1、排水沟2、填土草袋维护管理措施1、绿化覆土;2、撒播草籽3、场地平整;4、填土草袋拆除Ⅳ区(砂石料生产场防治区)管理措施1、场地平整;2、绿化覆土;3、撒播草籽—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9水土保持监测9.1监测目的工程属建设生产类项目,运营过程中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植被,对水土保持有明显的潜在影响和危害。因此,在项目运营期和自然恢复期必须对水土保持进行监测。(1)运营期①监控运营期工程水土流失状况,及时发现和纠正水土流失现象和不规范的施工行为,确保水土保持设施的正常有效运行,减少水土流失。②掌握工程运营期间土壤侵蚀强度,以准确评价工程建设产生水土流失量及其影响。同时,也为工程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量定量分析积累资料和提供依据。③水土保持监测结果是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的重要依据。④为同类型区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及防治措施体系布局提供科学依据。(2)自然恢复期①监测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后,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的运行情况。②验证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后、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在蓄水保土方面的作用及其效益。9.2监测原则—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1)根据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在水土流失典型区布设监测断面、监测点或监测小区。(2)依据经济、合理、可靠的原则选择监测方法和内容,确保监测能够客观地反映项目运营期水土流失情况和自然恢复期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后产生的效益。9.3重点监测地段按照《水土保持监测规程》(SL277-2002)的规定,根据本项工程水土流失的特点,确定本项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水土保持重点监测区位如下:(1)石料开采区:在开采边坡和截水沟末端沉砂池作为观测点。(2)简易道路:道路两侧排水沟末端沉砂池作为观测点。(3)表土临时堆场:排水沟出水口作为观测点。9.4监测内容和监测方法9.4.1监测内容依据《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第12号令2000年1月31日)及《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的规定,结合本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确定监测内容。(1)项目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变化监测—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监测内容包括:影响土壤侵蚀的地形、地貌、土壤、植被等自然因子及工程建设对这些因子的影响;工程建设对土地的扰动面积、土石方挖方、填方数量及占地面积;项目区林草覆盖度。(2)项目区水土流失动态状况监测主要包括工程建设中和自然恢复期的水土流失面积、分布、流失量和水大流失强度变化情况,以及对周边地区或下游沟道、河道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情况等。(3)项目区水土保持措施防治效果监测包括水土保持措施的数量和质量:林草措施成活率、保存率、生长情况及覆盖率;防护工程的稳定性、完好程度和运行情况;各项防治措施的拦渣保土效果。同时通过监测,确定工程建设损坏水保设施面积、扰动地表面积、工程防治责任范围面积、工程建设区面积、直接影响区面积、水土保持措施防治面积、防治责任范围内可绿化面积、已采取的植物措施面积等。9.4.2监测方法水土保持监测采取地面观测和调查监测相结合的方法。(1)水土流失量监测采用地面观测法根据工程特点,本工程水土流失量采用沉砂池法进行观测,定点监测项目区的水土流失量。—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矿区坡脚和堆土场周围已设置的排水沟作为集流槽,利用排水沟出口连接的沉砂池作为观测对象,在每次降雨后观测记录在各次降雨过程中沉砂池内的水位标高、沉砂面标高等数据,取沉砂池中单位体积沉砂先称重,再烘干称重,计算出沉砂比重。同时,清空沉砂池。通过以上数据,结合沉砂池内控尺寸,本次降雨量等分析计算出整个监测期内土壤推移质量以及观测区内的径流量,从而得出项目区观测期内的水土流失量。(2)调查监测①水土流失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水土流失状况监测采用实地调查法。采用查阅设计文件和实地调查、量测,即时记录各施工单元在建设过程中的地形、地貌、地表扰动、林草覆盖率等水土流失因子的变化情况。降雨因子可利用当地气象站观测资料。采用查阅设计文件和实地调查、量测法,即时记录各施工单元在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面积、土壤侵蚀类型、强度和分布等的变化情况。②水土流失危害及水土保持工程效益采用现场巡查法通过现场巡查、巡视整个项目区,包括矿山边坡、简易道路、永久性截水沟等水土保持措施(如排水沟、沉砂池等)的稳定性、完好程度和运营情况,苗木、草皮长势及其存活率、保存率、生长状况等情况,不定期巡查地面观测的监测区块变化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对策措施予以纠正和治理。9.5监测时段和频次地面观测时间:13年,为整个运营期(2010年5月~2023年4月)。由于工程自然恢复期土壤侵蚀强度较小,拟不再进行地面观测。地面观测频率:每年主要集中在4~10月汛期,每月测1~—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2次,并在日降雨量大于50mm的雨后加测1次;10月至次年4月两月1次。调查监测时间:15年,为整个运营期(2010年5月~2023年4月)和自然恢复期(2023年5月~2025年4月底)。调查监测频率:为不定期巡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对策措施。工程建设水土保持监测情况见表9-1表9-1工程建设水土保持监测情况一览表监测方法监测内容监测地段监测时段监测频次地面观测沉砂池法水土流失量矿区13年,为整个运营期4~10月汛期每月测1~2次,并在日降雨量大于50mm的雨后加测1次;10月至次年4月两月一次。简易道路堆土场调查监测实地调查水土流失的主要影响因子项目建设区15年,为整个运营期13年和自然恢复期2年不定期巡查水土流失状况项目建设区现场巡查水土流失危害直接影响区水土保持工程效益项目建设区9.6监测仪器工程建设水土保持监测仪器主要以常规必需仪器为主,包括测量仪器、采样仪器和分析仪器,见表9-2。—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表9-2工程建设水土保持监测仪器一览表类型监测仪器名称单位数量测量仪器测尺件2测绳件2钢卷尺件2采样仪器竖式采样器件2横式采样桶件2水样桶个30取土钻件2取土环刀个2土样盒件30分析仪器烘箱台1烧杯件50量杯件5温度计件5比重计件5天平台2干燥器台59.7监测单位和费用工程水土保持监测委托具有相应监测资质的单位进行,由其依据相关规程规范编制监测细则并实施监测。由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对监测工作进行协调和监督,以保证监测成果的质量。监测费参照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发改价格〔2007〕670号,并结合监测实际工作量估列,计入工程水土保持总投资中。9.8监测成果的报送—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水土保持监测成果报告实行年报制度,当年监测报告应次年1月底前报送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以便加强水土保持监测的监督管理,并作为监督检查和竣工验收达标的依据之一。—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10水土保持投资概算及效益分析10.1水土保持投资概算10.1.1编制原则(1)为了和主体工程投资估算保持一致,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投资估算采用主体工程投资估算的编制原则、依据和方法,主体工程估算中没有的项目,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水总[2003]67号文的规定进行计算。(2)水土保持工程设施的施工方法按常规施工组织设计考虑。(3)水土保持工程投资包括主体工程已含的水土保持工程投资和新增水土保持工程投资,其中新增水土保持工程投资由工程措施费、植物措施费、临时工程费、独立费用、基本预备费、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组成。10.1.2编制依据(1)水利部水总[2003]67号文颁布的《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2)《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定额》;(3)水保设计收费依据国家计划委员会、建设部计价格[2002]10号文:《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4)云南省云价发[1997]25号文“—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关于印发《云南省水土流失防治费及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的征收标准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1997年1月);(5)工程可研设计成果;(6)工程涉及地区苗木现行价格;(7)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设计和植物措施设计资料。10.1.3编制计算水平年水保投资估算的价格水平年与主体工程的价格水平年相一致,即水土保持投资估算按2009年第四季度的价格水平进行编制。10.1.4编制方法为了使本概算与主体工程投资概算编制保持一致,工程措施单价采用主体工程概预算定额和有关规定进行编制,其他部分采用水利部《67号文》、《云南省水土保持植物工程概算定额》的有关规定编制。费用项目划分及计算方法:(1)工程措施费=工程量×工程单价;(2)植物措施费=工程量×工程单价;(3)临时工程费=工程量×工程单价;(4)独立费用=建设管理费+监理费+水土保持费+科研勘测设计费;(5)基本预备费;(6)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10.1.5基础单价1.人工预算单价—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工程措施人工按云水建管[2005]5号文规定,取20.95元/工日;植物措施人工按水总[2003]67号文规定,取2.23元/工日。2.材料预算价格主要材料预算价格以建设单位提供的工程所在地2009年四季度基础价格计算确定,次要材料预算价格按云南省相关规定的Ⅲ类区价格确定。主要材料预算价格如下:汽油:7760.17元/t柴油:6321.75元/t水泥:520.34元/t原木:891.44元/m3板枋材:1237.56元/m3钢筋:4390.29元/t3.电、风、水预算价格按施工组织设计提供的相关资料计算确定,其预算价格如下:电:0.80元/kw.h风:0.25元/m3水;1.00元/m34.砂石料预算价格按施工组织设计提供的砂石料加工系统流程计算,其预算价格如下:碎石:55元/m3块石:50元/m3砂:65元/m35.施工机械台班费施工机械台班费采用《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附录中的施工机械台班时费定额计算。—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10.1.6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1)工程措施单价根据《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交通部交公发〔1996〕612号)规定,由直接工程费(包括直接费、其他直接费、现场经费)、间接费、施工技术装备费、计划利润、税金构成。分别采用如下:①其他直接费:分别按定额直接费的2.67%计列。②现场经费:分别按定额直接费的13.55%计列。③间接费:分别按定额直接费的4.16%计列。④企业利润:按定额直接工程费和间接费之和的4%计算。⑤税金:按直接工程费、间接费、计划利润之和的3.25%计算。⑥扩大系数:按直接工程费、间接费、计划利润、税金之和的5%计算。2)植物措施单价由直接工程费(包括直接费、其他直接费、现场经费)、间接费、企业利润、税金构成,其中有关费用标准根据《67号文》规定分别采用如下:①其他直接费:按直接费的1%计算;②现场经费:按直接费的4%计算。③间接费:按直接工程费的3%计算。④企业利润:按直接工程费和间接费之和的5%计算。⑤税金:按直接工程费、间接费、企业利润之和的3.25%计算。—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⑥扩大系数:按直接工程费、间接费、计划利润、税金之和的5%计算。10.1.7独立费用、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及预备费(1)独立费用①建设单位管理费按前三部分建安工作量之和的2.0%计算,与主体工程建设管理费合并使用。②工程监理费:根据保监〔2005〕22号文,结合主体工程实际工作量,并与业主协商做估列监理费15.00万元。③科研勘测设计费:本阶段按合同额计列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费3.0万元。④水土保持监测费按主体工程水土保持投资和本方案一至三项投资之和的1.5%计列。(2)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按云价费〔1997〕25号文的规定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损坏的水土保持设施,按1.0元/m2一次性征收。(3)预备费基本预备费按建筑工程、植物工程、临时工程和独立费用之和的3%计算,不计价差预备费。10.1.8水土保持总投资及年度安排(1)已列入主体工程概算与水土保持有关的主要防护工程费用。—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主体工程设计中,如废石场梯级拦矸坝、开挖边坡稳定措施、表土剥离等,具有一定的水土保持功能,此部分投资约为5.00万元。(2)新增的水土保持投资概算及年度安排。工程新增的水土保持投资为40.53万元,其中工程措施新增20.28万元,植物措施新增1.94万元,临时措施4.21万元,独立费用12.00万元,基本预备费1.15万元,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0.95万元。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投资为5.00万元。工程水土保持总投资为45.53万元。新增水土保持投资概算见表10-1,分项水土保持投资中工程措施、植物措施、独立费用、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和分年度投资,分别见表10-2~7。表10-1水土保持工程总投资概算表单位:万元项目工程或费用名称工程措施植物措施独立费用合计主体工程已列5.005.00方案新增第一部分工程措施20.2820.28第二部分植物措施1.941.94第三部分临时措施4.080.134.21第四部分独立费用12.0012.00一至四部分合计38.43基本预备费(3%)1.15水土保持工程投资39.58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0.95方案新增总投资40.53总投资45.53表10-2工程措施概算表分区工程或费用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元)合计(元)—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I区土石方开挖m35855.843416截水沟、排水沟浆砌石衬砌m3264201.9753320砖砌沉砂池m316359.765756开采平台挡土墙m3102354.1836126场地平整hm20.5393000016170绿化覆土万m30.439000038700小计153488Ⅱ区场地平整hm20.325300009750绿化覆土万m30.169000014400小计24150Ⅲ区场地平整hm20.20300006000绿化覆土万m30.10900009000小计15000Ⅳ区场地平整hm20.13300003900绿化覆土万m30.07900006300小计10200合计202838表10-3植物措施概算表分区工程或费用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元)合计(元)I区种植爬虎株23823.217646撒播草籽hm20.94765006156小计13802Ⅱ区撒播草籽hm20.32565002113小计2113Ⅲ区撒播草籽hm20.4065002600小计2600Ⅳ区撒播草籽hm20.136500845小计845合计19360表10-4临时措施概算表—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分区工程或费用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元)合计(元)Ⅱ区土方开挖m31635.84952排水沟砌体砂浆抹面m211701011700沉砂池砌砖m316359.765756小计18408Ⅲ区砌体砂浆抹面排水沟m2180101800土石方开挖m3205.84117填土草袋m3180113.8820498撒播草籽hm20.2065001300小计23715合计42123表10-5独立费用概算表编号工程或费用名称计算标准合计(万元)1建设单位管理费按一至三部分之和的2%计列0.532水保方案编制费参保监〔2005〕22号文、与业主协商计列3.03水土保持监理费参保监〔2005〕22号文,依实际工程量定84水土保持监测费按一至三部分之和,以及主体工程已计列水土保持投资的1.5%计列0.475工程质量监督费按相关政策暂不计列/合计12.00表10-6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表序号损坏水土保持设施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hm2)补偿标准(元/m2)小计(万元)1灌木林地0.951.000.95表10-7分年度投资表—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编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合计(万元)运营期2010.5~2010.112010~20232023.2~2018.41工程措施20.285.0015.282植物措施1.941.943临时措施4.214.000.214独立费用12.005.002.005.005预备费1.150.400.400.356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0.950.95总计40.5315.352.4022.7810.2效益分析本方案结合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对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分别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案实施后将有效的控制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水土流失,恢复和改善工程区的生态环境。水土保持各项措施实施后产生的综合效益主要通过基础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0.2.1基础效益本项目各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防治面积统计数量见表10-8。10-8项目区水土保持措施面积统计表序号防治分区扰动面积(hm2)水土保持防治措施面积(hm2)永久建筑(hm2)总计(hm2)小计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1石料开采区2.121.5470.60.9470.5732.122简易道路0.3250.3250.3250.3253表土临时堆场0.200.200.200.204石料临时堆场0.130.130.130.135合计2.7752.2020.61.6020.5732.775本水保方案实施后,各项指标达到值情况为:—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1)扰动土地治理率工程施工结束后,除岩基开采面等地表外,其余皆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扰动土地治理率达到99%。(2)治理度工程建设结束后,随着主体工程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完工,以及本方案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因工程建设带来的水土流失将会得到有效的控制;随着水土保持综合措施效益的逐渐发挥,到自然恢复期,治理度将达到95%。(3)植被恢复系数和林草覆盖率通过本方案设计的植被恢复措施的实施,防治责任范围内可绿化面积1.62hm2,基本得以恢复,植被恢复系数达到99%,整个工程区植被覆盖度达到57.73%。4)控制比工程所在地土壤侵蚀模数允许值为500t/km2·a,工程完工后,随着水土保持措施效益的发挥,工程区土壤侵蚀模数将逐步恢复原有水平,原土壤侵蚀模数为450t/km2·a,水土流失控制比达到1.1。5)拦渣率本工程开挖的表土全部用于回填场地,开挖石料全部用于出售,拦渣率达到99%。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效果详见表10-9。表10-9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效果—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编号项目方案目标值方案实施后预测值评价1扰动土地治理率95%99%大于方案目标值2水土流失总治理度92%95%大于方案目标值3土壤流失控制比1.01.10大于方案目标值4拦渣率98%99%大于方案目标值5林草覆盖率27%57.73%大于方案目标值6林草植被恢复率99%99%等于方案目标值10.2.2生态效益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后,使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资源损坏得到基本治理,水土流失得到控制,地表植被进行恢复,从而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加土壤的水土保持功能,工程区绿化措施的实施,增强固持土壤、涵养水源的作用,减少地表径流量,工程区的景观也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和改观,促使工程的生态系统朝良性发展。10.2.3社会效益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对征地范围内的地貌、植被造成了破坏,各项水保措施的有效实施,减轻了水土流失对土地的危害,同时保护了土地资源,防止因水土流失淤积工程区附近的河道而影响河道行洪。10.2.4经济效益本工程将产生的石料等全部用于出售,剥离的表土全部用于绿化覆土,节省了绿化费用,降低了工程造价。另外,本方案的实施,可降低因水土流失对周边地区造成的危害,减少了进入河道的泥沙量,保证了河道的正常使用,获得间接的经济效益。—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11方案实施的保证措施11.1组织领导和管理措施11.1.1组织领导措施(1)组织机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水土保持方案报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由建设单位—xxxooo采石场负责组织实施。为保证水土保持方案的顺利实施,建设单位应建立相应的水土保持管理机构。(2)工作职责①认真贯彻、执行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和“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针,确保水土保持措施全面落实实施。②建立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视工程进展情况在完成相应阶段水土保持工程后续设计的同时,制定水土保持方案详细实施计划,把水土保持列为工程进度、质量考核的内容之一,按年度向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③工程建设期间,及时协调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关系,深入工程现场进行检查,确保水土保持措施的正常开展和顺利进行。④—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对水土保持工程现场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和观测,掌握工程建设期、自然恢复期的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措施落实状况,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基础资料。⑤建立、健全水土保持档案管理制度,分析、整编水土保持资料,为水土保持工程验收提供相关基础资料。11.1.2管理措施①切实加强领导,真正做到责任、措施和投入“三到位”,认真组织方案的实施和管理,定期检查、接受社会监督。②加强水土保持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施工人员和各级管理人员以及工程附近群众的水土保持意识。③将水土保持方案内容纳入主体工程招标文件中,要求施工单位在投标文件中,对水土保持措施的落实实施作出承诺。④制定详细的水土保持方案实施进度,加强计划管理,以确保各项水土保持措施主体工程同步实施,同时完成,同时验收。⑤水土保持工程验收后,应由项目法人(业主)负责对项目建设区的水土保持设施后续管护与维修,运行管护维修费用从生产成本中列支。11.2技术保证措施11.2.1后续水土保持设计(1)本方案经有关部门批复后,作为下一阶段水土保持设计、施工的依据。(2)水土保持方案和防护措施设计的变更按程序规定进行报批。水土保持内容必须纳入主体工程投标设计、施工图设计中。11.2.2水土保持工程招标—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在招投标过程中,采取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进行招投标,对参与项目投标的施工单位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以确保施工队伍的素质、技术、质量;同时在招标文件中需明确承包商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水土保持施工要求,工程量,各项参数和费用计量支付办法等内容。11.2.3水土保持工程施工(1)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依据批复后的水土保持方案提出水土保持工程施工详图。(2)水土保持工程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需对施工单位提出具体的水土保持工程施工要求,要求施工单位对其责任范围内的水土流失负责。(3)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标准施工,在其防治责任范围内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防止发生新的水土流失,避免扰动其防治责任范围以外的土地、地表植被,避免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4)在水土保持工程施工过程中,如需进行设计变更,施工单位需及时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协商,按相关程序要求实施变更或补充设计,并经批准后方可实施。11.2.4水土保持工程监理—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根据国家计委和水利部的要求,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的建设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经批复后的水土保持方案,在其实施过程中必须开展水土保持监理工作,监理的成果是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的基础。工程建设期间,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应水土保持监理资质的单位,开展工程的水土保持监理工作,施工监理配备专业水土保持监理工程师和工程监理员,形成项目法人(业主)、承包商、监理工程师三方相互制约,以监理工程师为核心的合同管理模式,以期达到资金投入有效合理,施工进度得到保证,水土保持工程施工质量得到提高的目的。水土保持工程监理单位严格按照水土保持的相关要求,作好施工阶段的监理工作,其主要职责和任务如下:(1)监理单位负责组织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进行设计交底,审核施工单位施工组织设计,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水土保持措施报告。(2)监理单位负责在施工过程中建立工程材料检验和复核制度,建立工序质量检查和技术复核制度,并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水土保持问题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3)监理单位每季度主持召开一次有业主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参加的水土保持工作会议,对前一季度水土保持工作进行回顾总结,对水土保持状况进行评价,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及整改要求。(4)监理单位负责在业主授权范围内发布命令,签认所监理的水土保持工程项目有关款项的支付凭证。—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5)监理单位负责协调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建设单位与水行政主管部门之间关于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水土保持监理、监测等方面的工作。(6)现场水土保持监理人员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有关水土保持法规,受业主委托监督、检查工程影响区域的各项水土保持工作。(7)监理人员以巡视方式定期对各施工区域的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落实情况、存在的水土保持问题和解决情况进行检查,并填写监理日记和巡视记录,对巡视过程中发现的水土保持问题,应以问题通知单的形式要求施工单位限期处理,并在处理过程中进行检查,在完工后进行验收。(8)监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及时整理、归档有关水土保持资料,定期向水土保持监理单位和业主报告现场水土保持工作情况,负责编写季度、年度水土保持进度报告。(9)监理月报、季报、年报均应报送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11.2.5水土保持监测工程水土保持监测应由具有相应水土保持监测资质的监测机构进行,监测单位按批复后的水土保持方案中的监测要求和《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编制监测方案和监测实施计划,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监测成果定期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自觉接受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和监督。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时提交水土保持监测报告。11.3资金来源及管理使用办法—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本工程新增水土保持投资40.53万元,列入主体工程总估算中。其资金来源和主体工程建设资金来源相同,由建设单位xxxooo采石场筹措解决,并负责管理使用。水土保持投资由建设单位按水保实施进度与资金年度计划,按期拨付。实施专款专用,执行财经制度,并接受财政、物价、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11.4监督保障措施(1)建设单位要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监督管理,成立专业的技术监督队伍,预防人为活动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并及时对开发建设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进行治理,确保水保工程质量。(2)水土保持方案经批准后,建设单位应主动与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取得联系,自觉接受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12结论与建议12.1结论本工程建设的特点决定了它必然要占用土地、扰动地表、破坏植被,降低项目建设区及其周边的生态保护功能、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因此,按照国家、水利部以及云南省的水土保持和相关法律、法规,科学地制定和实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对保持水土、保障项目的安全运营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本方案在对因工程建设可能引发的新增水土流失进行大量分析的基础上,本着“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治理”的原则,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配置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措施体系,并对新增水土保持工程和植物措施进行了设计。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2.1.1项目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预测(1)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面积共计为3.68hm2,其中项目建设区面积为2.775hm2,直接影响区面积为0.905hm2。(2)经计算,本项目扰动土地面积为2.775hm2,破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0.905hm2。预测得土壤流失总量为3315.26t,其中新增土壤侵蚀量为3029.50t。12.1.2水土流失防治方案—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项目区属滇东北重点治理区,根据本地区水土流失特点,项目建设区内的地形条件、自然条件以及建设项目施工工艺和施工区具体特点,结合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的划分,遵照治理措施布局合理、技术指标可行、方案实施后经济有效的原则,在全面勘察和分析的基础上,将本工程的水土流失防治区分为采石场防治区、简易道路防治区、施工临时设施防治区等3个分区。在进行水土流失防治分区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土地利用、措施类型以及治理效果等问题,并充分反映工程所在地区的生态和经济要求,本方案水土保持措施的设置重点考虑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项目责任范围区内各种水土保持措施既要做到有效保持水土,又要兼顾景观要求,力求做到全面规划、合理布局;二是重视施工过程中水土保持临时防护措施的落实到位,合理安排施工作业程序,减少水土流失量。方案落实后,项目区水土保持措施防治面积达到2.775hm2。扰动土地治理率达到99%,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达到95%,拦渣率达到99%,可绿化区域的植被恢复系数达到99.0%,整个项目区的林草覆盖率将达到57.73%,水土保持措施完全发挥作用后,建设期引起的加速侵蚀模数将逐渐缩小到施工前的背景模数。土壤流失控制比达到1.10,将大大减轻工程建设生产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12.1.3水土保持监测确定了项目建设期和自然恢复期定点监测的部位、时间和监测方法。12.1.4水土保持投资概算及效益分析—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工程新增的水土保持投资为40.53万元,其中工程措施新增20.28万元,植物措施新增1.94万元,临时措施4.21万元,独立费用12.00万元,基本预备费1.15万元,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0.95万元。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投资为5.00万元。工程水土保持总投资为45.53万元。12.2建议12.2.1对主体工程设计单位的建议在下阶段的设计中要注意以下内容:(1)进一步优化土石方平衡,使土石方利用更加合理,尽量减少借、弃土石方量。(2)在下阶段设计中如主体工程出现重大变更,应重新根据变更后的工程情况编报水土保持方案。12.2.2对项目单位的建议合理安排工期,尽量避开雨季施工。雨季施工时要加强施工管理,采取相应的临时防护措施,尽量减少水土流失量。12.2.3对水土保持监理的建议(1)建设单位需选择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工程监理,监理人员需持证上岗,做好水保措施实施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实现水土保持工程监理制度,对水保措施的实施进度、质量和资金进行监控管理,保证工程质量。—102—
yyyyyyy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送审稿)(2)监理工作要严格执法,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管理,同时与水行政、林业等部门协调规划,从管理、预防、治理着手,改善和控制工程区域及周边水土流失现状。12.2.4对水土保持监测的建议(1)监测单位需具有水土保持监测资质的单位。受委托的监测单位应依据规程规范编制监测细则并实施监测,委派具有监测资质的监测人员担任监测任务,持证上岗。(2)本方案的水土流失监测单位应进一步完善监测方案,做好水土保持监测,及时向水行政主管部门、业主及施工单位发布监测预报。(3)监测单位应根据监测安排及时编报年度监测报告,并在工程竣工验收时提交工程监测报告。—10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西部开发省际公路通道银武线十堰至漫川关段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学位论文.doc
- 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工作总结报告
- 丽江市古城区劳马古文通铜矿项目_水土保持方案可行性研究设计报告书
- 北泉花园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
- 海东云山片区安置房一期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大学毕设论文.doc
- 滨水景观带三桥至二郎庙工程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
- 果汁厂水土保持方案
- 某某纸业有限公司年产36万t可替代植物纤维的环保石头造纸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
- 泗水中医医院综合楼生产建设水土保持方案项目
- 丽江市古城区劳马古文通铜矿项目_水土保持方案可行性研究设计报告书
- 黄木沟小水电站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毕设论文.doc
- xx码头水土保持方案(中间成果)
- 环评报告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地质勘查报告编制采购
- 煤矿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工作总结报告
- 丽江市古城区劳马古文通铜矿项目 水土保持方案可行性研究设计报告书正文原版98774479.doc
- x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
- tb 10503-2005 铁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标准
- 某铁矿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正文原版77296652.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