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00 KB
  • 14页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示范文本

  • 1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示范文本(试行)1综合说明简要说明项目基本情况、项目水土流失防治任务和下阶段水土保持工作安排,并附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项目基本情况包括:工程建设背景和概况、项目区所在地水土保持三级区划及重点防治区划分情况。项目水土流失防治任务包括: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等级、弃渣场及表土资源保护利用情况、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水土保持措施体系和安排等。下阶段水土保持工作安排包括:主体工程后续设计、施工组织(工艺)的水土保持要求和水土保持后续设计、监测、监理、自验的安排等。注:如项目地点和规模,或者实施过程中水土保持措施,发生《浙江省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管理办法(试行)》(浙水保[2014]97号)所规定的重大变化,生产建设单位编制补充或者修改方案报告书时,本章应新增一节说明项目变更背景、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变化情况等。2编制总则2.1编制依据列明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技术标准、相关技术资料等(其中,主体工程设计资料应为最新阶段资料)。2.2水土流失防治的执行标准明确水土流失防治的执行标准等级,并说明标准确定的依据。2.3设计水平年分析确定设计水平年。 3项目概况3.1项目基本情况3.1.1地理位置简要介绍项目区在行政区划中所处的位置。点型工程应介绍到乡(镇),线型工程应说明起点、走向、途经县(市)、主要控制点和终点。3.1.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说明建设性质、工程规模与等级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1.3项目投资简要介绍项目总投资、土建投资、主要投资方等。3.2项目组成及布置说明项目组成、工程布置(包括各单项工程的平面布置和竖向布置)和主要建(构)筑物情况,以及供电、给排水、通信、内外交通等附属工程布置情况。存在依托关系的项目,应介绍依托工程相关情况。3.3土石方情况介绍项目挖方、填方、借方、弃方数量,并说明借方来源、弃方去向及调运情况。建设生产类项目涉及的生产类弃渣场①,需介绍运行期弃渣排土贮灰情况。3.4施工组织说明施工生产生活区、施工道路、施工供水供电工程和取料场的布置。介绍项目进度安排,包括项目总工期(含施工准备期)、计划开工及完工时间、主要建设内容的实施进度安排。 重点介绍与水土保持相关的土石方工程施工方法和工艺,如公路铁路管线工程穿跨越大江大河方式、输变电架线及牵张场施工工艺等。3.5征占地介绍项目征占地面积、性质及类型。注:水利水电工程等涉及移民安置或专项设施改(迁)建的,还应介绍移民安置、专项设施改(迁)建等有关情况。生产类弃渣场①,是指建设生产类项目在运营期由于开挖地表、取土(石、料)、弃土(石、渣)等生产活动所形成的废弃砂、石、土、矸石、尾矿、废渣等专门存放地,主要包括贮灰场、尾矿(赤泥)库、排矸(土)场等。附主体工程特性表。4项目区概况注:项目区概况的范围一般按县介绍,跨省项目可按市介绍。4.1自然条件4.1.1地质简述项目区地质构造、岩性、地震烈度等;说明项目占地范围内不良工程地质情况(含崩塌、滑坡危险区和泥石流易发区等)。4.1.2地貌简述项目区地形特征和地貌类型,说明项目占地范围内地面高程、坡度和地表物质组成等情况。4.1.3气象简述项目区的气候类型,多年平均气温、大于等于10℃积温、无霜期,多年平均降水量、年蒸发量、暴雨系列参数、雨季时段,并说明资料来源和系列长度。西北地区应补充说明风季时段、平均风速与主导风向、大风日数;华南地区应补充说明台风情况;东北地区应补充说明最大冻土深度。 4.1.4水文简述项目区所处的流域,分布的主要河流及湖泊,潮汛等情况;涉水工程还应说明河流湖泊有关水文参数及特征水位。4.1.5土壤简述项目区成土母质、地带性土壤类型及分布、土层厚度、土壤可蚀性等情况。4.1.6植被简述项目区植被类型、主要乡土树草种及生长情况、林草覆盖率等。4.1.7其它简述项目区所在主体功能区规划情况,涉及的水功能区划、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及其与本工程的位置关系。4.2社会经济概况简述项目区行政区划、人口状况、人均耕地、土地利用等情况,说明引用资料的来源和时间。4.3水土流失及防治情况4.3.1水土流失情况简述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包括土壤侵蚀强度、模数和容许土壤流失量等。4.3.2水土保持情况简述项目区涉及的水土保持三级区划情况,明确是否涉及国家级或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是否涉及国家或省级水土保持重点工程。 5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论证5.1水土保持制约性因素分析对照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对项目选址(线)、取料场、生产类弃渣场选址布设等开展水土保持制约性因素分析。重点说明项目是否涉及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重点治理区,崩塌滑坡危险区、泥石流易发区以及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中的水土保持监测站点等。5.2土石方挖填分析从表土资源保护、弃渣物质组成、综合利用率、施工时序和运距等土石方挖填角度,分析工程布局、设计方案、土石方调配方案、弃渣综合利用的水土保持合理性。5.3生产类弃渣场选址合理性分析简要介绍项目生产类弃渣场审查审批情况,说明后期恢复治理方向。注:有关审查审批材料作为方案报告书的附件。5.4施工组织(工艺)分析对施工总体布置合理性进行水土保持合理性分析论证。对取料场开采工艺、方式和后期恢复治理方向等进行水土保持合理性分析。对与水土保持相关的土石方工程施工方法进行水土保持合理性分析。5.5征占地分析分析供(排)水、供电、施工道路、施工生产生活区、取料场、弃渣场等占地是否存在漏项和不足,是否满足水土保持要求。5.6结论性意见 明确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制约性因素分析结论,土石方挖填、生产类弃渣场、施工组织(工艺)、征占地的水土保持分析结论,提出水土保持对下阶段主体工程设计的要求和建议。6弃渣场②6.1弃渣场选址结合土石方平衡和调配最终成果,综合弃渣数量及物质组成、运距和地形地貌等因素,开展弃渣场总体布置,确定堆渣位置,并提供弃渣场地形测绘、水文气象资料及必要的工程地质及地质勘察资料。山区、丘陵区的3级及以上弃渣场,应进行详细勘察。3级及以上的沟道型、临河型、坡地型弃渣场,2级及以上的平地型弃渣场,所有库区型弃渣场或涉及敏感因素的弃渣场应开展场址比选。附建设类弃渣场地质勘查专题报告。6.2弃渣场容量及堆置②此处弃渣场是指生产建设项目在工程建设期间由于开挖地表、取土(石、料)、弃渣(土、石)等施工活动所形成的废弃砂、石、土等专门存放地。确定弃渣场堆渣容量,以及堆渣总高度、坡度和占地面积,进行稳定分析。6.3弃渣场级别列表说明弃渣场名称(编号)、位置、堆渣容量、堆渣量、渣场类型、周边环境、后期恢复利用方向等,逐一确定弃渣场级别。7表土资源保护与利用7.1表土资源分析 开展项目区表土资源调查,说明征占地范围内表层土壤厚度、可剥离范围、表土资源量。7.2表土资源剥离与保存分区明确表土资源剥离厚度、剥离范围及剥离量,说明堆存位置和时间。7.3表土资源利用对各区回覆利用表土量进行分析,明确表土资源回覆去向或综合利用方向。8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8.1防治责任范围按县级行政区域列表说明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包括项目永久征地、临时占地(含租赁土地)以及其他使用与管辖区域。8.2防治分区明确水土流失防治区划分。点型项目可按项目组成和工程特点划分;线型项目可按土壤侵蚀类型区、地形地貌或气候带划分一级区,按项目组成和工程特点划分二级区、三级区。9水土流失预测9.1预测范围和预测时段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调查,明确预测范围和单元、预测时段(包括施工准备期、施工期和自然恢复期)。9.2土壤侵蚀模数分析确定土壤侵蚀背景值和扰动后土壤侵蚀模数。 9.3水土流失预测成果预测扰动地表面积、损坏林草植被面积、水土流失总量和新增水土流失量。9.4水土流失危害分析与评价结合项目特点和项目区实际,分析新增水土流失对当地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周边生产生活、下游河(沟、渠)道及排水管网淤积、防洪安全等的影响。预测项目建设对防治责任范围之外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危害的地域范围。9.5预测结论明确水土流失预测结论,提出水土流失防治和水土保持监测的重点区域和时段。10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分区防治措施布设10.1水土流失防治目标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确定水土流失防治的定性、定量目标。10.2水土保持措施布设原则结合项目类型和项目区水土流失特点,提出水土保持措施布设的理念和原则。10.3分区防治措施布设10.3.1弃渣场区水土保持专项措施布设 拟定弃渣场的拦渣、防洪排导、边坡防护、截排水等措施;拟定施工期临时防护措施;根据渣场利用方向和场地条件等因素,拟定表土资源保护与利用、后续恢复治理措施。绘列弃渣场防治措施体系表,逐一明确各渣场的防治措施和标准。10.3.2取料场区水土保持专项措施布设拟定取料场的防洪排导、边坡防护、截排水等措施;拟定施工期临时防护措施;根据取料场利用方向和场地条件等因素,拟定表土资源保护与利用、后续恢复治理措施。绘列取料场防治措施体系表,逐一明确各取料场的防治措施和标准。10.3.X××防治分区水土保持专项措施布设根据划分的水土流失防治分区,从10.3.3节起依次表述。10.3.X.1主体设计水土保持措施说明主体设计的有关拦挡、边坡防护、防洪排导、截排水、土地整治等具有水土流失防治功能的措施及其布设区域或位置、结构类型、规模和相应措施费用。分析上述措施的范围、标准、功能等是否符合水土流失防治理念和原则,是否达到有效防治水土流失的要求。10.3.X.2水土保持专项措施布设按照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专项措施分类表,分区开展水土保持专项措施布设,确定措施配置、型式、标准及其防治面积。10.4防治措施工程量10.4.1单位工程量分区开展典型设计,确定单位工程量10.4.2工程量推算 根据单位工程量,推算措施工程量;按措施类型分区列出工程量汇总表。10.5水土保持施工组织结合项目实际,充分利用主体工程水、电、交通等条件及临建设施,落实水土保持施工组织;明确水土保持措施相对应主体单项工程实施的时间;列表说明水土保持专项措施进度安排,并附双线横道图。11水土保持监测11.1监测任务明确本底值监测、建设期监测和运行期监测的任务。11.2监测范围和分区确定监测范围,划定监测分区。11.3监测时段确定监测时段,一般应为施工准备期至设计水平年。生产类型目应提出运行期水土保持监测要求。11.4监测内容明确扰动土地、取料弃渣、水土流失情况和水土保持措施等监测内容。11.5监测方法及监测频次介绍项目水土保持监测采用的地面观测、实地量测、遥感监测、资料分析等方法,初步确定监测点位,明确监测频次。 点型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小于100公顷的采用实地量测、地面观测和资料分析等方法,不小于100公顷的应增加遥感监测方法。线型项目山区(丘陵区)长度小于5公里、平原区长度小于20公里的采用实地量测、地面观测和资料分析等方法;山区(丘陵区)长度不小于5公里、平原区长度不小于20公里的应增加遥感监测方法。堆渣大于500万方的弃渣场应采用监控设备等开展全程实时监测。11.6监测工作量说明监测所需的土建设施、消耗性材料、监测设备、监测所需人工,明确监测土建设施位置,并在相应图件上标示。11.7监测成果要求按有关规定,明确监测报告、观测及调查数据、相关监测图件和影像资料等成果的记录、存档和报送安排。提供水土保持监测专题报告。12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12.1投资估算12.1.1编制依据列明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及政策性文件、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和有关部门颁发的定额,主体工程投资编制相关规定和定额、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文件和图纸、有关合同协议和其他资料等编制依据。12.1.2编制原则与方法说明投资估算编制的原则和采取方法。(1)投资估算编制的项目划分、费用构成等执行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 (2)价格水平年、人工单价、主要材料价格、施工机械台时费与主体工程一致。(3)概(估)算定额、取费项目及费率与主体工程一致,主体工程定额中没有的工程项目,可采用水土保持或相关行业的定额、取费项目及费率。12.1.3投资估算结果通过计算列出投资总估算表、水土保持专项措施分部工程估算表(包括工程措施、植物措施、监测措施、临时措施)、分年度投资表、水土保持补偿费计算表、工程单价汇总表、施工机械台时费汇总表、主要材料单价汇总表。12.2效益分析根据方案设计的水土保持措施数量,明确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后可治理水土流失面积、整治扰动土地面积、建设植被面积、减少水土流失量,列表给出各防治区工程措施占地、植物措施面积、永久建筑占地(包括场地、道路硬化面积和水面面积)、可绿化面积等,列表计算设计水平年六项防治目标的预期达到值。说明方案实施后,水土流失控制程度,生态环境恢复和改善情况。13实施保障措施13.1组织领导与管理介绍建设单位水土保持组织管理安排,包括健全管理机构、建立管理制度、落实管理人员职责等。13.2后续设计 提出开展水土保持初步设计的安排,明确水土保持后续设计中需重点优化完善或需要解决的问题。13.3水土保持监测明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及成果报送安排。13.4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监理明确水土保持工程施工中的监理安排。13.5工程管理明确工程招投标、施工的水土保持管理安排。在主体工程施工招标文件和施工合同中应明确水土保持要求。明确工程运行期水土保持设施管理任务、重点和方案。应根据水土保持工程规模和安全需要,确定水土保持设施保护范围。13.6档案管理提出水土保持工作档案管理的要求和安排。13.7检查与验收明确建设单位水土保持日常检查和自查自验安排。专题、附件与附图:(一)专题包括建设类弃渣场地质勘察专题报告、水土保持监测专题报告、投资估算报告等,水电工程敏感区域表土资源保护专题。(二)附件包括项目前期工作支撑性文件、生产类弃渣场有关审查审批材料等。(三)附图 1、项目地理位置图(含水系图)应包含主要城市和交通干线、当地主要河流、水库、湖泊等。2、项目区土壤侵蚀强度分布图3、项目总体布置图应反映项目总体布置、周边地形。公路、铁路项目应有平纵(断面)缩图,比例尺不小于1:5万,并注明弃渣场、取料场位置。4、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图可结合项目总体布置图绘制。山区、丘陵区弃渣场、取料场平面布置图比例尺应为1:2000~1:5000。5、水土保持专项措施典型设计图包括弃渣场防治措施平面布置图、剖面图、主要防护构筑物布设图,工程措施断面图、植物措施配置图、临时工程布设图等。堆渣量超过100万方或最大堆渣高度达到60米的弃渣场,还应提供工程地质剖面图。6、水土保持监测点位布局图可结合项目总体布置图绘制,应明确监测点位和监测设施布设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