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50 KB
- 38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技术规程30098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目次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技术规程Technicalruleforsteeltubularformworksupportwithcouplersinbuildingconstruction1234DB33/1035-20065J10905-2006672006-12-30发布2007-01-01实施浙江省建设厅发布总则…………………………………………………………1术语与符号……………………………………………………22.1术语…………………………………………………………32.2符号…………………………………………………………3材料…………………………………………………………33.1钢管…………………………………………………………33.2扣件…………………………………………………………33.3其它…………………………………………………………3荷载…………………………………………………………54.1荷载分类……………………………………………………54.2荷载标准值和荷载效应组合…………………………………5设计计算………………………………………………………175.1基本设计规定………………………………………………155.2
水平构件计算………………………………………………155.3立杆计算………………………………………………………155.4扣件抗滑承载力计算…………………………………………155.5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15构造要求………………………………………………………196.1立杆…………………………………………………………156.2水平杆………………………………………………………156.3剪刀撑…………………………………………………………156.4其它…………………………………………………………15施工…………………………………………………………137.1施工准备……………………………………………………157.2钢管、扣件管理……………………………………………157.3地基与基础……………………………………………………157.4搭设…………………………………………………………157.5验收…………………………………………………………157.6拆除……………………………………………………………151总则1.0.1为了规范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的设计与施工,确保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水平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中模板支架的设计与施工。网架、钢结构的施工支撑架,斜向混凝土梁板结构的模板支架在考虑水平荷载影响后可参照使用。1.0.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的设计与施工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标准的规定。8安全管理…………………………………………………………17附录A模板支架常用杆件截面特性……………………………17附录B等跨连续梁内力和挠度系数表…………………………17附录CQ235-A钢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17附录D等效计算长度系数μ和计算长度附加系数k……………17附录E钢管允许偏差……………………………………………17附录F模板支架验收记录表………………………………………17
本规程用词说明…………………………………………………21条文说明…………………………………………………………2312术语与符号2.1术语2.1.1模板支架formworksupport用于支撑水平混凝土结构模板的临时结构。2.1.2钢管steeltube用于搭设模板支架的专用材料,标准规格为φ48×3.5mm。2.1.3扣件coupler采用螺栓紧固的扣件连接件。2.1.4直角扣件right-anglecoupler用于垂直交叉杆件间连接的扣件。2.1.5旋转扣件swivelcoupler用于平行或交叉杆件间连接的扣件。2.1.6对接扣件buttcoupler用于杆件对接连接的扣件。2.1.7底座jackbase设于立杆底部的垫座。2.1.8垫板bearingpad设于立杆下的支承板。2.1.9立杆uprighttube模板支架中垂直于水平面的竖向杆件。2.1.10水平构件horizontalmember模板支架中水平布置的构件,包括底模、方木、横向和纵向水平杆。2.1.11底模bottomform与新浇筑混凝土下表面直接接触的承力板。2.1.12方木rectangulartimber支撑底模的矩形承力木材。2.1.13水平杆horizontaltube模板支架中水平杆件。2.1.14横向水平杆transversehorizontaltube垂直于梁设置的水平杆。2.1.15纵向水平杆longitudinalhorizontaltube沿梁长度方向设置的水平杆。2.1.16扫地杆bottomhorizontaltube贴近楼(地)面,连接立杆根部的水平杆。2.1.17剪刀撑diagonalbracing模板支架中成对设置的交叉斜杆。2.1.18竖向剪刀撑verticaldiagonalbracing沿模板支架竖直面设置的剪刀撑。2.1.19水平剪刀撑horizontaldiagonalbracing沿模板支架水平面设置的剪刀撑。2.1.20抛撑bracingskewedfromlateralsurfaceofformworksupport与模板支架外侧面斜交的杆件。2.1.21可调托座adjustableshoringhead设于立杆顶部的能够调节高度的支撑件。2.1.22模板支架高度heightofformworksupport模板支架立杆底到新浇筑混凝土上表面的距离。2.1.23立杆步距liftheight上下水平杆轴线间的距离。2.1.24立杆间距spacebetweenuprighttubes
模板支架相邻立杆之间的轴线距离。2.1.25立杆纵距longitudinalspacebetweenuprighttubes模板支架立杆的纵向间距。2.1.26立杆横距transversespacebetweenuprighttubes模板支架立杆的横向间距。2.1.27连墙件connectingtube32连接模板支架与建筑物的杆件。2.1.28主节点mainnode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三杆紧靠的扣接点。fm—抗弯强度设计值;f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地基承载力特征值;[v]—容许挠度。2.2.3几何参数2.2符号2.2.1荷载和荷载效应M—弯矩设计值;Mw—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弯矩;Mwk—风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Nut—立杆轴向力设计值;Ni—验算点处立杆附加轴力;∑NGk—恒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NQk—活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Q—剪力设计值;R—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力设计值;p—立杆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q—均布荷载;P—跨中集中荷载;v—挠度;wk—风荷载标准值;w0—基本风压;A—截面面积,基础底面面积;H—模板支架高度;W—截面模量;a—外伸长度、伸出长度;D—钢管外直径;d—钢管内直径h—立杆步距,方木高度;b—方木宽度;i—截面回转半径;I—截面惯性矩;l—长度、跨度;La—模板支架的纵向长度;Lb—模板支架的横向长度;la—立杆纵距;lb—立杆横距;l0—计算长度。2.2.4计算系数σm—弯曲正应力;σ—正应力;τ—剪应力。2.2.2材料性能和抗力E—弹性模量;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f—钢材的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45γG—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k—计算长度附加系数;KH—
考虑模板支架高度的高度调降系数;kc—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μ—考虑模板支架整体稳定因素的单杆计算长度系数;?w—挡风系数;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s—风荷载体型系数;?—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λ—长细比;[λ]—容许长细比。3.3其它3.3.1方木、底模的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的有关规定。3.3.2模板支架中其它辅助材料的质量应符合相关规定。3材料3.1钢管3.1.1模板支架钢管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2)中规定的3号普通钢管,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3.1.2模板支架的钢管应采用标准规格φ48×3.5mm,壁厚不得小模板支架的钢管应采用标准规格×标准规格φ,壁厚不得小于3.0mm。钢管上严禁打孔。。钢管上严禁打孔。3.1.3钢管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管的尺寸、表面质量和外形应分别符合7.2.3条的规定;2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宜大于25kg。3.2扣件3.2.1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应采用可锻铸铁制作的扣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采用其它材料制作的扣件时,应经试验证明其质量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后方可使用。3.2.2扣件应符合7.2.4条的规定。3.2.3模板支架采用的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674荷载其它混凝土应根据实际重力密度确定;2钢筋自重标准值,对一般梁板结构每立方米钢筋混凝土的钢筋自重标准值,对楼板可采用1.1kN/m3;对梁可采用1.5kN/m3。当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时,型钢重量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4.2.3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按1.0kN/m2取值。4.2.4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对水平模板按2.0kN/m2取值。4.2.5作用在模板支架上的水平风荷载标准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wk=0.7?μz?μs?w0式中:wk—风荷载标准值(kN/m2);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采用;(4.2.5)4.1荷载分类4.1.1作用于模板支架上的荷载可分为永久荷载(恒荷载)与可变荷载(活荷载)。4.1.2永久荷载(恒荷载)包括:模板及支架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4.1.3可变荷载(活荷载)包括:1施工活荷载: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2风荷载。4.2荷载标准值和荷载效应组合荷载标准值和荷载效应组合4.2.1模板及支架的自重标准值应按下列规定取值:1模板自重标准值应根据模板设计图纸确定。无梁楼板及肋形楼板模板的自重标准值,也可参照表4.2.1采用;表4.2.1模板构件名称无梁楼板模板肋形楼板模板(其中包括梁的模板)μs—模板支架风荷载体型系数,按4.2.7条的规定采用;w0—基本风压(kN/m2),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采用。4.2.6模板支架的风荷载体型系数,应按表4.2.6的规定采用。表4.2.6模板及支架的风荷载体型系数μs状钢框架胶合板模板0.400.60注:1模板支架模板况封闭式敞开式系0数模板自重标准值(kN/m)木模板0.300.50组合钢模板0.50.752wμstw1.0μstw值可将模板支架视为桁架,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支架自重标准值应根据模板支架布置确定。4.2.2钢筋混凝土自重标准值应按下列规定取值:1新浇混凝土自重标准值,对普通混凝土可采用24kN/m3,对(GB50009)有关规定计算。2
w为挡风系数,?w=1.2An/Aw,其中An为挡风面积;Aw为迎风面积。敞开式模板支架的?w值应按4.2.7条的规定采用。894.2.7敞开式模板支架的挡风系数,应按表4.2.7的规定采用。表4.2.7步距(m)1.21.351.51.82.0敞开式模板支架的挡风系数?w值纵距(m)1.20.1150.1100.1050.0990.0961.50.1050.1000.0950.0890.0861.80.0990.0930.0890.0830.0802.00.0970.0910.0870.0800.077式中:AF—结构模板纵向挡风面积(mm2);wk—风荷载标准值(N/mm2),按4.2.5条的规定计算;La—模板支架的纵向长度(mm);la—立杆纵距(mm)。4.2.10风荷载引起的计算单元立杆附加轴力按线性分布确定,如图4.2.10所示。最大附加轴力N1,表达式为:N1=3FH(m+1)Lb(4.2.10-1)4.2.8对于风荷载作用在模板上的水平力,应进行整体侧向力计算。4.2.9对于整体侧向力计算可采用简化方法计算。若风荷载沿模板支架横向作用,如图4.2.9所示,取整体模板支架的一排横向支架作为计算单元,作用在计算单元顶部模板上的水平力F为:式中:F—作用在计算单元顶部模板上的水平力(N),按式4.2.9计算;H—模板支架高度(mm);n—计算单元立杆数;m—计算单元中附加轴力为压力的立杆数,按下式计算:Lb—模板支架的横向长度(mm)。N1N2……NmL图4.2.10计算单元立杆附加轴力线性分布n?1?2,?m=??n?1,?2?当n为奇数;当n为偶数。(4.2.10-2)图4.2.9风荷载作用示意图
F=0.85?AF?wk?laLa(4.2.9)4.2.11验算点处立杆附加轴力Ni按最大轴力N1及线性分布图4.2.10确定。10114.2.12若风荷载沿模板支架纵向作用,取整体模板支架的一排纵向支架作为计算单元,立杆附加轴力按公式(4.2.9)、(4.2.10-1)和(4.2.10-2)计算时,应将式中的La、Lb互换,la换为lb。若模板支架双面敞开,则按模板支架周边长度的短向计算。4.2.13设计模板支架的承重构件时,应根据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荷载取其最不利组合进行计算,荷载效应组合宜按表4.2.13采用。表4.2.13计算项目纵向、横向水平杆强度与变形5设计计算5.1基本设计规定5.1.1模板支架的承载能力应按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的要求,采用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应进行下列设计计算:1水平杆件计算;2立杆稳定性计算;3连接扣件抗滑承载力计算;4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5模板支架整体抗倾覆验算。5.1.2计算构件的强度、稳定性时,应采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设计值。1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取1.35;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2;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取1.4。5.1.3当纵向或横向水平杆的轴线对立杆轴线的偏心距不大于55mm时,立杆稳定性计算中可不考虑此偏心距的影响。5.1.4模板支架计算时,应先确定计算单元,明确荷载传递路径,并根据实际受力情况绘出计算简图。5.1.5钢管截面特性取值应根据材料进场后的抽样检测结果确定。无抽样检测结果时,可按附录A查取相关数据。5.1.6优先选用在梁两侧设置立杆的支撑模式,通过调整立杆纵向间距使其满足受力要求。在梁两侧设置立杆的基础上再在梁底增设立杆时,应按等跨连续梁进行计算,按附录B查取相关系数。5.1.7钢材的强度设计值与弹性模量应按表5.1.7采用。
荷载效应组合荷载效应组合永久荷载(不包括支架自重)+施工均布活荷载①永久荷载(包括支架自重)+施工均布活荷载立杆稳定②永久荷载(包括支架自重)+0.85(施工活荷载+风荷载)1213表5.1.7Q235钢材的强度设计值与弹性模量(N/mm2)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f抗弯强度设计值fm弹性模量E2052052.06×1055.2水平构件计算5.2.1模板支架水平构件的抗弯强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σm=5.1.8扣件、底座的承载力设计值应按表5.1.8采用。表5.1.8扣件、底座的承载力设计值(kN)项目对接扣件(抗滑)直角扣件、旋转扣件(抗滑)底座(抗压)承载力设计值3.208.0040.00式中:σm—弯曲应力(N/mm2);M—弯矩设计值(N?mm),应按5.2.2条的规定计算;,按附录A采用;W―截面模量(mm3)fm—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根据构件材料类别按表,5.1.7、5.1.9采用。5.2.2模板支架水平构件弯矩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M=M≤fmW(5.2.1)注: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值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5Nm。γG∑MGk+1.4∑MQk(5.2.2)5.1.9木材的强度设计值与弹性模量可参照表5.1.9采用。表5.1.9名方称木
木材强度设计值和弹性模量参考值(N/mm2)抗弯强度设计值fm1315抗剪强度设计值fv1.31.4弹性模量E90006000胶合板5.1.10受压构件的长细比不应超过表5.1.10中规定的容许值。表5.1.10受压构件的容许长细比构件类别立杆剪刀撑中的压杆容许长细比[λ]210250式中:γG—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2;而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35。∑MGk—模板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与钢筋自重标准值产生的弯矩总和;∑MQk—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标准值、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总和。5.2.3水平构件中的底模、方木应按下列公式进行抗剪强度计算:3Qτ=≤fV(5.2.3)2bh式中:τ—剪应力(N/mm2);Q—剪力设计值(N);b―构件宽度(mm);h—构件高度(mm);,根据构件材料类别按表fV—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5.1.9采用。5.2.4模板支架水平构件的挠度应符合下列公式规定:1415v≤[v]式中:v—挠度(mm);简支梁承受均布荷载时:v=(5.2.4)5ql4384EI简支梁跨中承受集中荷载时:v=等跨连续梁的挠度见附录B。其中,q—均布荷载(N/mm);P—跨中集中荷载(N);E—弹性模量(N/mm2);I—截面惯性矩(mm4);l—梁的计算长度(mm)。[v]—容许挠度,不应大于受弯构件计算跨度的10mm。5.2.5计算横向、纵向水平杆的内力和挠度时,横向水平杆宜按简支梁计算;纵向水平杆宜按三跨连续梁计算。1150
Pl348EI式中:Nut—计算段立杆的轴向力设计值(N);∑NGk—模板及支架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与钢筋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N);∑NQk—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标准值、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N)。5.3.2对单层模板支架,立杆的稳定性应按下列公式计算:不组合风荷载时:NutAKH组合风荷载时:≤f(5.3.2-1)NutAKH或+MwW≤f(5.3.2-2)对两层及两层以上模板支架,考虑叠合效应,立杆的稳定性应按下列公式计算:不组合风荷载时:1.05NutAKH组合风荷载时:≤f(5.3.2-3)1.05Nut5.3立杆计算5.3.1计算立杆段的轴向力设计值Nut,应按下列公式计算:不组合风荷载时:Nut=γG∑NGk+1.4∑NQk组合风荷载时:Nut=γG∑NGk+0.85×1.4∑NQk(5.3.1-2)
(5.3.1-1)AKH+MwW≤f(5.3.2-4)式中:Nut—计算立杆段的轴向力设计值(N);?—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应根据长细比λ由附录C采用;λ—长细比,λ=l0;il0—立杆计算长度(mm),按5.3.3条的规定计算;1716i—截面回转半径(mm),按附录A采用;A—立杆的截面面积(mm2),按附录A采用;KH—高度调整系数,模板支架高度超过4m时采用,按5.3.4条的规定计算;Mw—计算立杆段由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弯矩(N?mm),应按5.3.5条的规定计算;W―截面模量(mm3),按附录A采用;f—钢材的抗压强度设计值(N/mm2),按表5.1.7采用。5.3.3立杆计算长度l0应按下列表达式计算的结果取最大值:式中:Mwk—风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N?mm);2wk—风荷载标准值(N/mm),按4.2.5条的规定计算;la—立杆纵距(mm);h—立杆步距(mm)。5.3.6考虑风荷载产生的附加轴力,验算边梁和中间梁下立杆的稳定性,对单层支架按下式重新验算:N+Ni(5.3.6-1)σ=ut≤fAKHl0=h+2al0=kμh式中:h—立杆步距(mm);(5.3.3-1)(5.3.3-2)对两层及两层以上支架,考虑叠合效应,按下式验算:1.05Nut+Ni(5.3.6-2)σ=≤f
AKH式中:Ni—验算立杆的附加轴力;其它参数与公式(5.3.2-1)相同。a—模板支架立杆伸出顶层横向水平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mm);k—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附录D计算;μ—考虑支架整体稳定因素的单杆等效计算长度系数,按附录D采用。5.3.4当模板支架高度超过4m时,应采用高度调整系数KH对立杆的稳定承载力进行调降,按下列公式计算:1KH=(5.3.4)1+0.005(H?4)式中:H—模板支架高度(m)。5.3.5由风荷载产生的弯矩设计值Mw,应按下列公式计算:5.4扣件抗滑承载力计算5.4.1对单层模板支架,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R≤Rc(5.4.1-1)对两层及两层以上模板支架,考虑叠合效应,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1.05R≤Rc(5.4.1-2)式中:—纵向、R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kN);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应按表5.1.8采用。5.4.2R≤8.0kN时,可采用单扣件;8.0kN12.0kN时,应采用可调托座。Mw=0.85×1.4Mwk=0.85×1.4wklah210(5.3.5)18196构造要求5.5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5.5.1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应满足下列公式的要求:p≤faN式中:p—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N/mm),p=;A26.1立杆(5.5.1)6.1.1立杆支承在土体上时,地基承载力应满足受力要求,防止产
生不均匀沉降。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对土体采取压实、铺设块石或浇筑混凝土垫层等措施。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或垫板。6.1.2模板支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模板支架必须设置纵、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处的立杆上,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处的立杆上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的距离不应小于。6.1.3当采用在梁底设置立杆的支撑方式时,宜采用可调托座直接传力,可调托座与钢管交接处应设置横向水平杆,托座顶距离水平杆的高度不应大于300mm。梁底立杆应按梁宽均匀设置,其偏差不应大于25mm。6.1.4当在立杆底部或顶端设置可调托座时,其调节螺杆的伸缩长度不应大于200mm。6.1.5立杆的纵横距离不应大于1200mm;对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m的模板支架,立杆的纵横距离除满足设计要求外,不应大于900mm。6.1.6模板支架底层步距,除满足设计要求外,不应大于2m,其余步距不应大于1.8m。立杆接长除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步接头必须必须采用对接6.1.7立杆接长除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扣件连接。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1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设置在同步内;N—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力设计值(N);A—立杆的基础底面面积(mm2);f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N/mm2),按5.5.2规定计算。5.5.2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按下列公式计算:fa=kc?fak(5.5.2)式中:kc—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对碎石土、砂土、回填土应取0.4;对粘土应取0.5;对岩石、混凝土应取1.0。fak—地基承载力特征值(N/mm2),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
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有关规定采用。5.5.3对搭设在楼面和地下室顶板上的模板支架,应对楼面承载力进行验算。20212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个旋转扣件固定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6.1.8立杆接长时,立杆接长时,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宜大于步距的1/3。宜大于步距的。1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剪刀撑斜杆与地面倾角宜在45°~60°之间。倾角为45°时,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不应超过7根;倾角为60°时,则不应超过5根;2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应采用搭接;3剪刀撑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4设置水平剪刀撑时,有剪刀撑斜杆的框格数量应大于框格总数的1/3。6.2水平杆6.2.1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确1/3;2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距离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6.2.2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主节点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拆除。主节点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6.2.3每步的纵、横向水平杆应双向拉通。6.4其它6.4.1模板支架高度超过4m时,柱、墙板与梁板混凝土应分二次浇筑。水平结构混凝土应尽可能均匀对称浇注。6.4.2
模板支架应与施工区域内及周边已具备一定强度的构件(墙、柱等)通过连墙件进行可靠连接。6.4.3斜梁、板结构的模板支架搭设时,应采取设置抛撑,或设置连墙件与周边构件连接,以抵抗水平荷载的影响。6.4.4模板支架的整体高宽比不应大于5。6.4.5对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m的模板支架,宜采用钢格构柱、钢托架或钢管门型架等组合支撑体系。6.3剪刀撑6.3.1模板支架高度超过4m应按下列规定设置剪刀撑:1模板支架四边满布竖向剪刀撑,中间每隔四排立杆设置一道纵、横向竖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2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6.3.2剪刀撑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22237施工7.1施工准备7.1.1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施工前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施工前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7.1.2模板支架专项施工方案应结合工程结构的不同高度、跨度、荷载和工艺制定,并应包括如下内容:1工程概况;2支撑系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包括扣件抗滑移、地基或楼板承载力验算);3支撑材料的选用、规格尺寸及接头方法、剪刀撑等构造措施;4模板支架搭设平面、立面布置图、细部构造大样图;5混凝土浇捣程序及方法、模板支撑的安装拆除顺序以及其他安全技术措施;6模板支架验收。宜采用相关专业软件进行计7.1.3模板支架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时,算。7.1.4模板支架专项施工方案应由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并报总监理工程师批准。7.1.5对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m的模板支架,应组织专家论证,必要时应编制应急预案。7.1.6模板支架搭设前,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向全体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内容应与模板支架专项施工方案统一,交底的重点为搭设参数、构造措施和安全注意事项。安全技
术交底应形成书面记录,交底方和全体被交底人员应在交底文件上签字确认。7.2钢管、扣件管理7.2.1采购、租赁的钢管、扣件必须有产品合格证和法定检测单位的检测检验报告,生产厂家必须具有技术质量监督部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没有质量证明或质量证明材料不齐全的钢管、扣件不得进入施工现场。7.2.2搭设模板支架用的钢管、扣件,使用前必须进行抽样检测,搭设模板支架用的钢管、扣件,使用前必须进行抽样检测,抽检数量按有关规定执行。抽检数量按有关规定执行。未经检测或检测不合格的一律不得使用。7.2.3钢管外观质量要求:1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2钢管外径、壁厚、端面等的偏差;钢管表面锈蚀深度;钢管的弯曲变形应符合附录E的规定;3钢管应进行防锈处理。7.2.4扣件外观质量要求:1有裂缝、变形或螺栓出现滑丝的扣件严禁使用;有裂缝、变形或螺栓出现滑丝的扣件严禁使用;2扣件应进行防锈处理。7.2.5经检验合格的钢管、扣件应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平稳,堆放场地不得有积水。7.2.6施工现场应建立钢管、扣件使用台帐,详细记录钢管、扣件的来源、数量和质量检验等情况。7.3地基与基础7.3.1模板支架地基与基础的施工,必须根据支架搭设高度、搭设场地土质情况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的有关规定进行。同时应满足5.5节的承载力要求。7.3.2应清除搭设场地杂物平整搭设场地并使排水畅通。7.3.3模板支架地基与基础经验收合格后,应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放线定位。24257.4搭设7.4.1底座安放应符合下列规定:1底座、垫板均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2垫板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垫板,也可采用槽钢。7.4.2相邻立杆的对接扣件不得在同一水平内,错开距离应符合6.1.7条的规定。7.4.3纵向横向扫地杆搭设应符合6.1.2条的构造规定。7.4.4剪刀撑搭设应符合6.3节的构造规定。7.4.5
扣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扣件规格必须与钢管外径相匹配;2螺栓拧紧扭力矩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5Nm;3在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剪刀撑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150mm;4对接扣件开口应朝上或朝内;5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表7.5.5项次扣件拧紧抽样检查数量与质量判定标准检查项目连接立杆与纵(横)向水平杆或剪刀撑的扣件;接长立杆、纵向水平杆或剪刀撑的扣件连接横向水平杆与纵向水平杆的扣件(非主节点处)安装扣件数量(个)51~9091~150151~280281~500501~12001201~320051~9091~150151~280281~500501~12001201~3200抽检数量(个)58132032505813203250允许的不合格数0112331235710122对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m的模板支架,梁底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应全数检查。3拧紧扭力矩未达到要求的扣件必须重新拧紧,直至满足要求。应检查7.5.6对下层楼板或地下室顶板采取加固措施的模板支架,加固措施与方案的符合性及加固的可靠性。7.5.7模板支架验收后应形成记录,记录表式见附录F。7.5验收7.5.1模板支架投入使用前,应由项目部组织验收。7.5.2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和相关人员,以及监理工程师应参加模板支架的验收。或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2,7.5.3高度超过8m,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m的模板支架,施工企业的相关部门应参加验收。7.5.4模板支架验收应根据经批准的专项施工方案,检查现场实际搭设情况与方案的符合性。抽样方7.5.5安装后的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应采用扭力扳手检查,法应按随机分布原则进行。1
抽样检查数量与质量判定标准,应按表7.5.5确定。267.6拆除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7.6.1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表7.6.1的规定。的规定。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表的规定表7.6.1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27构件类型板梁、拱、壳悬臂构件构件跨度(m)≤2>2,≤8>8≤8>8—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50≥75≥100≥75≥100≥1008安全管理8.0.1模板支架搭设和拆除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模板支架搭设和拆除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现行国家标准和拆除人员《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036)考核合格的专业架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子工。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子工。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8.0.2搭设模板支架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8.0.3钢管、扣件质量与搭设质量,应按第7章的规定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做好模板支架的安全检查与维护。8.0.4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脚手架不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合设计要求,得与模板支架相连。得与模板支架相连。8.0.5模板支架使用期间,不得任意拆除杆件。模板支架使用期间,不得任意拆除杆件。8.0.6当模板支架基础下或相邻处有设备基础、管沟时,在支架使当模板支架基础下或相邻处有设备基础、管沟时,用过程中不得开挖,否则必须采取加固措施。用过程中不得开挖,否则必须采取加固措施。8.0.7当有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和雾、雨、雪天气时应停止模板支架搭设与拆除作业。雨、雪后上架作业应有防滑措施,并应扫除积雪。8.0.8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派专人观测模板支撑系统的工作状
态,观测人员发现异常时应及时报告施工负责人,施工负责人应立即通知浇筑人员暂停作业,情况紧急时应采取迅速撤离人员的应急措施,并进行加固处理。8.0.9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均匀浇捣,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混凝土超高堆置。8.0.10工地临时用电线路的架设,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的有关规定执行。8.0.11在模板支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必须有防火措施和专人看守。8.0.12模板支架拆除时,应在周边设置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7.6.2模板支架拆除前应对拆除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做好交底书面手续。7.6.3模板支架拆除时,应按施工方案确定的方法和顺序进行。7.6.4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步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分段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步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拆除的高度差不应大于二步。设有附墙连接件的模板支架,拆除的高度差不应大于二步。设有附墙连接件的模板支架,连接件必须随支架逐层拆除,件必须随支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接件全部或数步拆除后再拆除支架。除支架。7.6.5多层建筑的模板支架拆除时,应保留拆除层上方不少于二层的模板支架。7.6.6卸料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严禁将钢管、扣件由高处抛掷至地面;严禁将钢管、扣件由高处抛掷至地面;2运至地面的钢管、扣件应按7.2.3、7.2.4条的规定及时检查、整修与保养,剔除不合格的钢管、扣件,按品种、规格随时码堆存放。2829附录A模板支架常用杆件截面特性表A类别冷弯薄壁型钢钢管规格(mm)φ48×3.0φ48×3.2φ48×3.550×5090×60方木100×50100×10025.0~32.550.0~65.050.0100.0416.67833.3383.33166.6628.9028.90附录B等跨连续梁内力和挠度系数表表B-1回转半径i(mm)15.94
模板支架常用杆件截面特性理论重量(N/m)33.335.538.412.5~16.327.0~35.1截面积A(×102)mm24.244.504.8925.054.0惯性矩I(×104mm4)10.7811.3612.1952.08364.50截面模量W(×103mm3)4.4934.7325.07720.8381.00二等跨梁内力和挠度系数荷载图q序次跨内最大弯矩M1M2支座弯矩MBVA剪力VB左VB右-0.6250.625跨度中点挠度w1W2VC115.8915.814.45Al(M1)B(M2)lC0.0700.070-0.1250.375-0.3750.521
0.521FFBlC23Al0.1560.156-0.1880.312-0.6880.688-0.3120.9110.911FAlFBFlFC0.2220.222-0.3330.66717.34-1.3331.333-0.6671.4661.466注:1在均布荷载作用下:M=表中系数×ql2;V=表中系数×ql;V=表中系数×ql4/100EI。2在集中荷载作用下:M=表中系数×Fl;V=表中系数×F;V=表中系数×Fl3/100EI。表B-2注:1钢管截面特性计算公式:
序次荷载图三等跨梁内力和挠度系数跨内最大支座弯矩弯矩M1M2MBMCVAq剪力VB左VC左Vw1VB右VC右D跨度中点挠度w2w3Ι=π64(D4d4)d4W=?D?D32??3π????1i=D2+d2412Al(M1)BCl(M2)Dl(M1)0.0800.025-0.100-0.1000.400-0.600-0.500-0.4000.6770.0520.6770.5000.600式中:D—钢管外直径;d—钢管内直径。2方木截面特性计算公式:AFl(M1)BFCl(M2)
FDl(M1)0.1750.100-0.150-0.1500.350-0.650-0.500-0.3501.1460.2081.1460.5060.650FFFFlCFFlDbh3I=12式中:b—方木宽度;h—方木高度。bh2W=6i=0.289h3AlB0.2440.067-0.267-0.2670.733-1.267-1.000-0.7331.8830.2161.8831.0001.267注:1在均布荷载作用下:M=表中系数×ql2;V=表中系数×ql;V=表中系数×ql4/100EI。2在集中荷载作用下:M=表中系数×Fl;V=表中系数×F;V=表中系数×Fl3/100EI。3031附录C表Cλ010203040506070809010011012013014015016017018019020021022023024025001.0000.9740.9470.9180.8860.8520.8180.7750.7220.6610.5880.5160.4520.3960.3490.3080.2740.2450.2200.1990.1800.1640.1500.1380.1270.117Q235-A钢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Q235-A钢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10.9970.9710.9440.9150.8820.8490.8140.7700.716
0.6540.5800.5090.4460.3910.3440.3050.2710.2430.2180.1970.1790.1630.1490.1370.126—20.9950.9680.9410.9120.8790.8460.8100.7650.7100.6480.5730.5020.4400.3860.3400.3010.2680.2400.2160.1950.1770.1610.1480.1360.125—30.9920.9660.9380.9090.8750.8430.8060.7600.7040.6410.5660.4960.4340.3810.3360.2980.2650.2370.2140.1930.1750.1600.1460.1350.124—40.9890.9630.9360.9060.8720.8390.8020.7550.6980.6340.5580.4890.4280.3760.3320.2940.2620.2350.2110.1910.1740.1590.1450.1330.123—50.9870.9600.9330.9030.8680.8360.7970.7500.6920.6260.5510.4830.4230.3710.3280.2910.2590.2320.2090.1890.1720.1570.1440.1320.122—60.9840.9580.9300.8990.8640.8320.7930.7440.6860.6180.5440.4760.4170.3670.3240.2870.2560.2300.2070.1880.1710.1560.1430.1310.121—70.9810.9550.9270.8960.8610.8290.7890.7390.6800.6110.5370.4700.4120.3620.3200.2840.2530.2270.2050.1860.1690.1540.1410.1300.120—80.9790.9520.9240.8930.8580.8250.7840.7330.6730.6030.5300.4640.4060.3570.3160.2810.2510.2250.2030.1840.1670.1530.1400.1290.119—90.9760.9490.9210.8890.8550.8220.7790.7280.6670.5950.5230.4580.4010.3530.3120.2770.2480.2230.2010.1820.1660.1520.1390.1280.118—附录D等效计算长度系数μ和计算长度附加系数k表D-1模板支架的等效计算长度系数μh/lah/lb11.21.41.61.8211.8451.8041.7821.7681.7571.7491.21.8041.7201.6711.6491.6331.6231.41.7821.6711.5901.5471.5221.5071.61.7681.6491.5471.4731.4321.4091.81.7571.6331.5221.4321.3681.329
21.7491.6231.5071.4091.3291.272注:h—立杆步距(m);la—立杆纵距(m);lb—立杆横距(m)。当h/la或h/lb大于2时,应按2.0取值。表D-2步距h(m)计算长度附加系数kh≤0.91.2430.9Pu2。当步距h=1.2m固定不变只改变纵、横距时,纵、横距取la1=lb1=1.0m时,计算长度系数μ1=1.720,计算长度附加系数k1=1.185,计算长度l01=k1μ1h1=1.185×1.720×1.2m=2.446m;纵、横距取la2=lb2=1.2m时,计算长度系数μ2=1.845,计算长度附加计算长度l02=k2μ2h=1.185×1.845×1.2m=2.624m;系数k2=1.185,由上可知,步距相同的两个架体比较,纵、横距小的架体计算长度l01较小,进而稳定承载力pu1较高。若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30)进行设计,这两个架体的稳定承载力相同。因此,JGJ130没有考虑架体的空间协同效应,而本规程考虑到了当立杆步距相同时,立杆纵、横距对架体稳定承载力的影响。根据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的理论分析结果,本规程提出了立杆计算长度按l0=h+2al0=kμh分别进行计算,并取两者最大值的规定。为使按概率极限状态设计式得到的稳定计算结果达到单一系数法K≥2.0
的安全度要求,对立杆计算长度进行调整,即取立杆的计算长度l0=kμh。根据杜荣军的文献“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4746撑架的设计和使用安全”(施工技术,2002年第31卷第3期第3-8页),计算长度附加系数k按附录D取值。5.3.4借鉴英国标准,给出了高度调整系数KH的计算方法。6构造要求6.1立杆6.1.1对立杆支承在土体上的地基处理及增大承力面积的做法提出要求,防止不均匀沉降或过大的沉降。6.1.3当采用在梁底设置立杆的支撑方式时,梁底立杆承担的荷载占总荷载的60%以上,容易发生破坏。为此提出了梁下优先采用可调托座的要求。同时对采用可调托座时的构造做出了具体规定,以满足支撑系统的稳定性。6.1.4当立杆底部或顶部采用可调托座时,其伸出长度过大将显著降低立杆的稳定承载力,为此对其最大长度做出了规定。6.1.5根据模板支架的重要程度,规定了立杆纵横距的最大值,以减少立杆承担的荷载,保证其稳定性。5.4扣件抗滑承载力计算5.4.2根据不同的扣件设计荷载,提出了采取不同的连接方式的规定。根据单扣件和双扣件的抗滑承载力,规定了单扣件和双扣件连接的适用范围;当两者均不适用时,建议采用可调托座,以保证荷载的安全传递。模板支架的承载力在很多场合由支架顶部水平杆与立杆连接的抗滑承载力决定,此点有别于脚手架承载力往往由立杆稳定性主导的情况。模板支架设计时必须对扣件抗滑承载力进行验算。根据试验及相关资料,当直角扣件的拧紧力矩达40-65Nm时,单扣件在12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8kN;双扣件在20kN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12kN。当扣件抗滑承载力达不到要求时,不能简单地通过增加扣件数量来使其满足,而宜采用可调托座。可调托座能够使立杆直接承受大梁荷载,保证荷载的安全传递,防止扣件破坏引发事故。6.2水平杆6.2.3由于横向水平杆是构成模板支架空间框架必不可少的杆件。
现场调研表明横向水平杆未拉通或设置不全的现象十分普遍,致使立杆的计算长度增大,承载能力下降。为此,强调了对横向水平杆设置的要求。5.5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5.5.1~5.5.3引用了国家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的相关规定,并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利用调整后的承载力特征值进行计算。6.3剪刀撑6.3.2剪刀撑有保证模板支架的整体稳定性具有重要的作用,能有效地提高立杆的极限承载能力,本条是剪刀撑的具体做法作了规定。48497施工6.4其它6.4.1具有一定强度的混凝土墙柱不仅可以承担部分梁板荷载,而且可以减小模板支架空间跨度,改善模板支架受力性能。为此对模板支架高度超过4m的结构的混凝土浇筑程序作了规定。6.4.2与具有一定强度的周边构件通过连墙件连接,可以有效提高模板支架侧向刚度,提高支承系统的承载能力。6.4.3对斜梁、板结构的模板支架搭设提出增加附加措施,以抵抗水平荷载的影响的要求。6.4.4对模板支架的整体高宽比提出要求,满足单梁模板支架搭设的需要。6.4.5对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m的模板支架搭设材料的优先取向提出了建议。7.1施工准备7.1.1现场调查发现部分模板支架没有专项施工方案,擅自施工的情况,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本规程将模板支架施工前必须有专项施工方案列为强制条文。7.1.2对模板支架专项方案的编制内容提出了要求。7.1.3提倡采用成熟的软件进行模板支架的设计,以保证模板支架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7.1.4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和《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建质[2004]213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的通知”号)的要求,对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m的模板支架,应组织专家论证。
7.2钢管、扣件管理7.2.2调研资料表明,目前市场上钢管几何参数离散性很大,不能保证施工安全,因此增加了对钢管截面特性进行抽样检查的要求。抽检数量按有关规定执行。7.3地基与基础7.3.1规定了模板支架地基与基础的施工的质量要求。7.4搭设50517.4.1本条规定的技术要求有利于支架立杆受力和沉降均匀。7.4.2~7.4.4搭设应满足本规程第6章构造要求的相应规定。7.4.5试验表明,当拧紧力矩在40Nm以下时,扣件力学性能随拧紧力矩的加大有明显改善,当拧紧力矩大于40Nm时,这种改善就不是这么显著了。因此,现场操作的扣件拧紧力矩应控制在40Nm以上,过高的拧紧力矩也是不必要的。7.5验收7.5.3对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m的模板支架的参加验收部门做出了规定。7.5.5根据模板支架的重要程度,对扣件拧紧程度检查的数量做出了具体规定,并把检查重点放在顶部大横杆与立杆连接节点上。施工管理人员应采用扭力扳手现场抽查扣件螺栓的拧紧力矩。将加固措施列为验收7.5.6对下层楼板采取加固措施的模板支架,内容之一。7.5.7规定模板支架验收后应形成记录,并提供了附录F“模板支架验收记录表”。8安全管理8.0.4本条规定旨在防止模板支架因超载而影响安全施工。8.0.7大于六级的大风停止高处作业的规定是按照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中2.0.7条的规定提出。8.0.8~8.0.9规定了混凝土浇筑过程对模板支架安全控制的要求。7.6拆除7.6.1规定了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的要求,并提供表格便于查找。7.6.3~7.6.4规定了模板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其技术要求,有利于在拆除中保证模板支架的整体稳定性。7.6.5专门针对多层模板支撑体系的模板支撑体系的模板支撑拆除提出,多层模板支撑体系是支架和现浇楼盖结构相互作用共同
承载体系,支架的拆除直接影响现浇混凝土楼板的安全性。根据多层模板支撑体系的研究结果,对模板支架的保留层数做出了规定。5253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
- 无公害果品 玫瑰香葡萄生产技术规程
- 高密度聚乙烯双壁波纹管管道设计、施工技术规程
- 大树移植施工技术规程
- 地铁暗挖隧道注浆施工技术规程(试行)
- 常平集团实业公司安全技术规程
- 宁夏民用建筑外墙外保温工程防火技术规程
- 广德县山核桃造林技术规程
- 江苏省地方标准j11973-2012房屋面积测算技术规程
- 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
-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_条文说明[1]
- 高密度聚乙烯双壁波纹管管道设计、施工技术规程
-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_条文说明[1]
- 管桩基础技术规程及验收
-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试题
- 番茄有机基质型无土栽培技术规程
- 第二次全国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技术规程20110406
- 自动反冲洗过滤器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