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00 KB
  • 8页

桥梁墩身施工技术交底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工程技术交底日期:工程名称重庆走马立交改建工程交底单位隆生国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项目部单位工程名称A、B、D匝道桥梁工程交底部位墩身交底内容:一、工程概况重庆走马垃圾二次转运站位于九龙坡区走马镇,本项目主要由成渝高速公路主线(变速车道)、新建A匝道、新建B匝道、改建C匝道、改建D匝道、改建F匝道、新建进场道路、还建道路构成,其中A、B、D匝道含高架桥,合计27个桥墩,其中26个花瓶型桥墩和1个圆形墩加盖梁,花瓶型桥墩中3*米截面桥墩2个,3.*米截面桥墩3个,3*2米截面桥墩8各,3.*米截面桥墩13个,直径2米圆墩1个;花瓶桥墩外型均为从墩顶以下范围是曲线部分,之下为直线部分,墩柱尺寸横桥向由3米渐变至墩顶米。二、作业条件1、承台回填后,按设计标高、尺寸进行放线。2、墩身内承台进行凿毛,并清理疏松混凝土。3、并对搭设工作平台内的基础进行处理,满足支架搭设条件。三、墩身施工1、施工程序为:测设放线→搭设工作平台→绑扎第一次墩身钢筋→第一次安装模板→浇筑砼、养护→砼凿毛→重复第一次升高工作平台、钢筋、模板、砼直至墩帽施工完→拆除工作平台2、承台施工工艺流程 泵管布设拆除工作平台重复第一次升高工作平台、钢筋、模板、砼直至墩帽施工完钢筋制作绑扎第一次墩身钢筋砼凿毛第一次安装模板搭设工作平台测量放线浇筑砼及养护3、搭设和拆除工作平台1)承台检验合格,回填承台基坑并夯实,支架多出承台部分用100mm厚C20砼进行硬化;2)立架间距~等间距布置,步距1.2m,保证离墩身的距离不小于50cm,四周均搭设夹角为60℃的钢管剪刀撑(详见支架搭设图);3)立杆底部应设置垫木,并设置纵横方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下30cm处的立杆上。立杆采用6米和4米的立杆交错布置,用3米和2米的立杆进行调节;横杆采用米间距横向布置,扣件扣在立杆上,禁止扣在横杆上。4)支架搭设完成后,四周安上绿色安全防护网;5)在外围支架内铺设人行步板,宽度按设置,坡度按照30%控制。人行步板,采用5cm厚的木板满铺,木板底面采用普通钢管按间距50cm设置一根,并设1.2m的栏杆。横向按间距50cm设置防滑条;防滑条采用5x3x120cm的木条。6)工作平台四周搭设高度大于1.2m的栏杆,并安装安全防护网。 7)拆除工作平台前,应清除脚手架上的材料、工具和杂物。应设置警戒区,设立警戒标志,并由专人负责警戒。8)工作平台的拆除,应按后装先拆的原则,从上到下依次拆除。4、墩身钢筋施工1)严格按照钢筋施工要求进行施工;2)钢筋在钢筋加工场内进行下料,弯制成型;3)墩身主筋接长采用套筒连接,钢筋接头必须分散布置,且同一截面上钢筋接头的截面面积不得大于截面总面积的50%,钢筋接头避免设在基顶以上3m。4)钢筋绑扎时,钢筋工必须系上安全带、戴好安全帽等劳动防护用品。5)钢筋保护层的垫块采用点接触垫块,其强度与同体混凝土等强度。构件侧面和底面的垫块至少应为4个/m2,绑扎垫块和钢筋的铁丝头不得伸入保护层内。6)、钢筋施工技术要求如下:序号名称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受力钢筋排距±5尺量,两端、中间各1处2同一排中受力钢筋间距柱、梁±103分布钢筋间距±20尺量,连续3处 4箍筋间距绑扎骨架±205焊接骨架±106钢筋保护层厚度cc≥35mm+10-5尺量,两端、中间各两处7)钢筋绑扎完毕,立模之前,对所绑扎的钢筋、预埋件及预留孔等进行仔细检查核对,准确无误后进行模板安装。5、模板施工1)墩身模板采用定型钢模,翻模施工,每次浇筑高度在米~6米之间,配置3套模板,每套模板米,分为5节,每节米,墩帽米高模板分为3节(米+米+米),每节模板由2块横桥向模板+2套纵桥向模板组成。2)模板面板采用6mm厚钢板,边框采用80*8角钢,竖肋采用8#槽钢,背楞为16A#双拼槽钢。模板连接采用M20螺栓,模板拉杆采用φ25精扎螺纹钢。3)立模前将模板彻底打磨、均匀涂抹脱模剂;4)在钢筋绑扎完毕后,立模边线外用砂浆找平,找平层用水平尺分段抄平,待砂浆硬化后由线路中心向两侧立模。进行模板及支架安装前的准备工作:将混凝土顶面凿毛、冲洗、清理、整修模、涂刷隔离剂等。模板与基础的漏缝,采用1:1水泥砂浆填补与模板法兰下,砂浆不得侵入砼内,且砂浆靠模板面板侧须赶光处理,不得出现砂浆毛刺。5)模板用塔吊吊装,人工辅助就位。模板安装完毕后,用螺栓将模板连接成整体,然后吊装围带。模板安装成型后检查各部尺寸,之后安装防护栏杆和安全网,搭设外作业平台。6)先安装直线段模板再安装弧板。调模时先用螺栓将模板连接成整体,并将弧线调整圆顺。模板之间接缝内贴双面胶,浇筑前严格检查各拉杆加固情况;7)模板拼装好后,高度小于10米的采用4根12mm缆风绳进行固定,高度大于10米的采用8根12mm缆风绳进行固定。8) 模板安装后,用水准仪和全站仪检查模板顶标高和墩身中心及平面尺寸。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全面认真检查,模板缝隙均填塞严密。其模板施工技术要求如下:序号项目名称允许偏差检验方法1前后左右距中心尺寸±10mm测量每边不少于两处2表面平整度3mm1m靠尺检查不少于5处3相邻模板错台1mm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6、砼浇注1)上一道工序经验收合格(钢筋、模板验收合格);方可浇筑砼。2)开盘前,试验人员已完成骨料含水、拌合水温测定,且对砼泌水、入模温度、坍落度检测合格。3)所有施工机械经检查合格,能保证无故障运行,备用一台200KW的发电机,砼运输路线核实畅通。4)砼浇注采用车罐车运输,汽车泵通过串桶向模板内分层下料。5)砼到达浇注地点后,罐车高速旋转20~30s后方可放料浇注;6)浇注管管口下端距离砼浇注面小于1m;7)采用分层浇筑法,每层浇注厚度控制在30cm左右;8)采用φ50插入式捣固器捣固,移动间距宜控制在40cm以内,捣固器捣固时,距离模板距离应控制在15~20cm。每次捣固时,两个捣固手宜平行作业,从一头向另一头作业,应高度重视砼浇注时每一部位的捣固密实及捣固交接。砼捣固密实的标准为:砼停止下沉,不再冒大气泡,表面平坦、泛浆,一般情况下,每一捣固点的捣固时间应控制在20~30s;捣固上层砼时,捣固棒应插入下层砼5~10cm,两人捣固区段不得有漏捣现象,采用插钎的方法严格标识已捣固区和非捣固区。9)因设备、其它原因造成砼浇注中断,且已浇注砼在初凝前仍不能继续浇注时,应及时冲洗掉所有已浇注砼。10)砼浇注接近设计高程时,应放慢浇注速度,并根据测量高程标记点崩线收面。11)浇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模板变形情况,发现漏浆时,应及时采用棉纱塞空隙(但不得侵入砼内),发现有跑模迹象时,应及时加固支撑。12)、混凝土面应高出模板顶面5~10mm,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距外模3cm范围用抹子将该混凝土面剔平模板顶面水泥浆,以保证与上节段模板的接缝规整美观。 13)砼浇注过程中,应派专人检测保护层垫块是否移位,并及时处理。7、凿毛、拆模:1)混凝土施工完毕后,墩身混凝土强度大于MPa时,可采用电钻和人工进行凿毛,清除松散砼;2)墩身混凝土大于时,拆除模板。拆除时按安全网、栏杆、脚手板、平台和模板固定架、围带、连接螺栓、钢模板的顺序进行。3)小心操作确保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受损。模板拆除后将表面灰浆、油污清除干净,并经检查维修和整理,分类妥善存放。8、混凝土养护:1)应在浇筑完成后的12小时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2)混凝土浇水养护时间不得小于14天。3)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合用水相同。4)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5)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度时,不得浇水。6)混凝土强度达到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7)浇筑混凝土使用振捣器捣实到可能达到的最大密实度。结构物设计顶面的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及时整平,高程符合施工图规定。8)墩柱脱模后用薄膜包裹,浇水进行保湿养护四、安全施工要求1、严格执行项目经理部各项安全管理和安全操作规定。2、开工前,上岗前对生产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工作。发现安全隐患应及时给予制止和处理。3、建立施工工地专职安全员、各作业班组兼职安全员的安全管理体系,工地安全员应严格检查安全生产情况。4、实行安全生产奖罚制度,责任到人,奖罚分明。5、定期作好安全生产的情况总结,并作好日常安全生产记录。 6、施工现场至少配备一名专职安全员、一名群众安全员,建立并实施安全生产例会和安全技术交底制度。7、安全用电措施1)所有施工人员应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和所用设备性能,用电人员各自保护好设备的负荷线、地线和开关,发现问题及时找电工解决,严禁非专业电气操作人员乱动电器设备。2)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必须按规定设置漏电保护装置,要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3)现场内各种用电设备,尤其是电热设备、电动工具,其装设使用应符合规范要求,维修保管专人负责。8、机械安全措施(1)各种机械要有专人负责维修、保养,并经常对机械的关键部位进行检查,预防机械故障及机械伤害的发生。(2)各种机械设备视其工作性质、性能的不同搭设防尘、防雨、防砸、防噪音工棚等装置,机械设备附近设标志牌、规则牌和详细的安全操作要点。有关说明:1、执行本交底过程中,若有疑问、错误,请及时与现场技术人员商榷、解决。编制人复核人接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