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3.10 KB
- 6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厦门市2018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查文综历史24.公元1世纪初,王充在《论衡》中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衡》篇以十数,亦一言也,曰:疾虚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两部作品都A.主张秉持实诚的作风B.反对儒家思想神学化趋势C.因切中时弊而被重视D.表达了对社会稳定的期盼25.南北朝时期,史籍中有关巴蜀豪族称谓的词汇通常有“大姓”、“大族”、“豪族”、“著姓”等等,但隋唐以来,“土豪”、“富室”、“富人”、“田家”等词汇取而代之,特别是中唐以后,这种情况变得尤为常见。这主要反映了A.商品经济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B.地方势力割据的风险加大C.赋税制度调整加剧了土地兼并D.传统宗法血缘组织的弱化26.表1记述出处(崔彧)拜御史中丞……建言,选用台察官,若由中书必有偏徇之弊,御史官从本台选择……(帝)从之。《新元史·崔彧传》(崔彧)负才气,刚直敢言。……由刑部尚书拜御史中丞,彧言:“台臣于国家政事得失,民生休戚,百官邪正,虽三公将相,亦宜纠察。”……(世祖)从之。《蒙兀儿史记·崔或传》(卢)世荣居中书未十日,御史中丞崔彧言其不可为相,忤旨,下彧吏按问,免官。《新元史·卢世荣传》或居御史台久,……以故人疾之。……彧遂以病辞,成宗谕之曰:“卿之辞退,诚是已,然勉为朕少留之。”《元史·崔彧传》表1为不同史籍中与崔彧有关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崔彧为元朝初期的中枢重臣B.卢世荣遭致崔彧妒忌与攻击C.御史台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D.崔彧因秩卑权重而积极监察27.表2一受政府招民垦荒政策驱动二受地区发展不平衡规律支配,为谋生而动三不堪繁重的赋役而离乡四商贸明清时期两湖地区的移民运动,不仅持续时间长,而且规模庞大。表2为当时长久迁居该地区的移民原因分类表。在这四类移民中,前三类占绝大多数。据此可以推断A.战乱与移民迁徙无关B.长江流域开发重心向中上游转移C.强制性移民占比较大D.政府的传统政策制约了区域开发28.轮船招商局成立之前,长江的航运业为外国公司垄断,但这些公司却有很大比重的华人资本,“华洋合资,华资为主,洋商主持”,不少洋行的许多轮船实际为华商所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列强尚未开始对华资本输出B.中国近代造船业初步发展C.新式航运需要专业化的管理D.政府支持中外合资的模式29.1901年,清廷宣布实行新政,要求内外臣工建言献策。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联合立宪6
派张謇等上奏《江楚会奏变法三折》,系统地提出了改科举、练新军、裁冗员、定商律等措施,成为清末新政的蓝图。由此可见A.阻挠变法的顽固派已经垮台B.地方势力主导新政进程C.革命党起义刺激清政府变革D.制度变革成为社会共识30.1927年11月,宋庆龄、邓演达等发表《对中国及世界革命民众宣言》称,“农民必能于最近与城市之革命势力重心联合”,“(将来)政权主要的掌握在工农为中心的平民群众手上,其经济建设必超越资本主义之毒害向社会主义前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三民主义开始与工农运动相结合B.更多的革命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C.以农村为中心的革命新形势出现D.部分国民党人继续弘扬新三民主义31.1955年,毛泽东指出,农业合作社人少地少资金少,不能进行大规模的经营,不能使用机器,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适当把小社合并为大社。这种观点A.直接导致了“大跃进”B.准确指出了农业存在的一些问题C.成为“大包干干”的先声D.忽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32,古罗马奉行“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的信条,无论是私诉还是公诉都不能由法官主动发起,诉讼提起后承审员的选择乃至传唤被告和执行判决,都由当事人自主进行。古罗马司法权的被动性A.使得法官在诉讼中无所作为B.确保了司法权的中立性C.有利于司法权与行政权分离D.捍卫了罗马的共和体制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实行议会制,从共和国初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它产生了50届政府,平均每年一届。一战之后,政府更迭速度加快,内阁平均寿命为6个月。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内阁不能有效制衡议会B.两党制度下竞争激烈C.战争导致社会动荡不安D.总统拥有的权力过大34.表3年份劳动日平均实物工资(公斤)学动日货币工资分类比重(%)出售农产品的货币收入占农民全部收入比重(%)谷类土豆4卢布以下4卢布以上不支付工资19402.01.284.92.812.33.919421.00.3714.124.358.81944//64.35.929.864.5表3是苏联集体农庄农民收入统计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苏联A.农民生活质量有效改善B.集体农庄中个人经济有所发展C.产业结构得到积极调整D.工业快速发展依赖廉价劳动力35.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公众在外交事务上越来越积极,成为美国外交不可回避的“公众向度”。国务院一位官员不无夸张的说:“我们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读报纸,这份报纸就是《纽约时报》,在国务院如果没有《纽约时报》是寸步难行的。”材料表明A.报业巨头干预政府的决策B.政府职能受公众制约C.大众传媒推动外交民主化D.外交呈现多元化格局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宋代茶馆即已遍布我国大江南北。据《都城纪胜》載载,临安的茶馆三教九流汇聚,不仅张挂名人书画,插四时花,还有弦歌和说书,社会上各种新闻和奇谈怪论在这里都能听到。对茶馆主来说,茶6
水费的收入有限,故他们往往兼营生意,如兼卖酒、汤、果汁等饮食。《东京梦华录》里提到“荼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还有茶馆“罗列灯球等求售,谓之灯市许多茶馆是家庭经营,投资少,只需有一个固定的经营场所,提供沸水、茶叶、茶具和桌椅便可开张。茶博士是茶馆主雇佣的伙计,在茶馆里挣钱的艺人多为流民。——摘编自杨永兵《试论宋代茶馆的功能》材料二20世纪以来,茶馆是市民日常生活的重要舞台。人们去茶馆会友、交易、推销、卖艺、闲聊,还有人讨论时事、宣传演讲、发动民众。不少茶馆特设“球房”,提倡“文明”、“健康”的娱乐,还提供电话和报纸等服务。悦来、可园等茶馆不仅上演根据美国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的川剧《黑奴义侠光复记》,还多次组织慈善演出以支持赈灾等公益事业。但政府始终以维护公共秩序之名对荼馆加以控制,每家茶馆都有“休谈国事”的告白。国民政府时期,茶馆的数量及营业时间都被限制。40年代,一个包括茶馆数量、营业时间和顾客容量等更为激进的控制计划被提出,但遭到包括改良人士在内的大多数人反对,因为这极大地扰乱了民众的公共生活。——摘编自王笛《二十世纪初的茶馆与中国城市社会生活》(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茶馆的特点,并说明其积极作用。(12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宋代茶馆相比,20世纪以来茶馆的变化及其原因。(13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困境,首先在于文化认同的两难。他们接受的教育是西方的,对中国文化了解不多。他们不自觉地离开中国,却又对中国投注了全部的心力。第二个困境则是上层与下层间的困境。他们多是有钱人家的子弟,不懂得民间疾苦,心中虽想为百姓谋福利,却往往不知道民间百姓的需求为何。内外的间隔、上下的间隔,使得知识分子基本上处在内心扯裂的情况下。他们急于改造中国,拉近中国与现代、百姓与上层的差距,又发现无法靠慢慢受地改革来实现理想。这一百多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可说是担起了超人的工作,但他们只有一双泥腿,泥腿撑不住铜头、铁臂。——摘编自许倬云《从历史看时代转移》结合材料与所学近代史相关知识,围绕“改造中国”这一主题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45.[历史—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1937年的大丰收使美国的经济形势变得严峻,罗斯福指出农业立法的主导思想,是战胜天气变化对农产品产量造成的波动,“保证消费者有充足的食物和纤维,停止浪费土地,减少巨大的剩余和灾难性短缺的缺口”。国会则明确农业政策的目标,是帮助农业生产者取得公平的价格和收入。1938年2月,罗斯福签署新《农业调整法》。该法将农产品分为基本农产品和非基本农产品,对前者实行强制性管控措施。农业部根据市场需求制定生产和销售配额,配颥由农场主表决通过后强制执行。执行控制计划的农场主,可以获得政府提供的预付土壤保护补贴,还能以农产品作为抵押获取贷款。农场主可根据来年的市场价格,决定归还现金还是置留抵押的农产品。政府则出责建立存储仓库,多余粮食通过销售体系解决部分存货,或发放给无力购买的急需者。这种以常平仓制度(中国古代政府调控粮价的重要举措)为核心的农业法律制度,有力保证美国农业生产的稳定和繁荣。——摘编自李超民《(1938年农业调整法)与常平仓:美国当代农业繁荣的保障》(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制定《1938年农业调整法》的目的。(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1938年农业调整法》的特点。(8分)6
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略)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李准,清末任广东水师提督。光绪末,李准巡视南海,发现日本侵占东沙岛,李准据理力争,迫使日本将该岛交还中国。有鉴于“中国向不以领海为重,故于海面之岛屿,数千年来并无海图、任外人之侵占而不知也”,宣统元年,李准率舰再度查勘南海,探明岛屿15座,“勒石命名,挂黄龙之国旗焉。此地从此即为中国之领土矣”。他还对西沙、东沙、南沙群岛进行测量考察,且“绘之成图,呈于海陆军部及军机处存案”。在这份海图基础上,1912年出版的《中华民国边界海岸及面积区划图》中已绘出了较准确的南海疆界线。回粤后,李准编著了《广东水师国防要塞图说》,并奏请朝廷开发西沙、南沙。宣统三年,清廷把西沙、南沙群岛划归崖县管辖。身为清廷要员,李准镇压了黄花岗起义等多次革命党起义,故深为革命党人所恨,屡遭刺杀。辛亥革命后,李准宣布反正,使广东得以兵不血刃而宣告独立。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法国侵占南海多座岛屿,已赋闲在家的李准在报上发表当年视察南海岛屿的相关文献,力证主权。新中国成立后,外交部也曾引用其著作,重中我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至今西沙群岛仍有一个小岛以李准的名字命名。——摘编自陈天锡《西沙岛东沙岛成案汇编》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准一生主要活动的时代背景。(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李准进行简要评价。(8分)参考答案6
6
欢迎访问“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福建省龙岩市2013届高三1月教学质量检查生物试题(扫描版)
- 安徽省蚌埠市2014届高三化学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
- 安徽省蚌埠市2014届高三数学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试题 文(扫描版)新人教a版
- 安徽省蚌埠市2014届高三理综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
- 安徽省蚌埠市2014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
- 安徽省蚌埠市2014届高三文综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
- 福建省泉州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查(3月)理综生物试卷含答案
- 福建省宁德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查数学理试题 含解析
- 福建省厦门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查(3月)理综试卷含答案
- 福建省厦门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查(3月)文综地理试卷含答案
- 晋江市2017年初中毕业班数学质量检查试题
-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质量检查细则
- 预拌混凝土质量检查记录表
- 关于印发《辽宁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查员管理办法》的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编校质量检查记录表
- 2016年度全省勘察设计质量检查项目处理决定
- 关于开展施工图审查机构质量检查活动的通知
- 关于开展施工图审查机构质量检查活动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