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8.00 KB
  • 12页

关于印发公路工程标准规范等制修订项目研讨会纪要的函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关于印发公路工程标准规范等制修订项目研讨会纪要的函(2001年10月23日公路技术字[2001]41号)各有关单位:为有效使用好部前期工作经费,有针对性地解决现行标准规范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予以完善,我司于10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了公路工程标准规范等制修订项目研讨会,来自有关公路设计、科研和管理部门的现行规范主编和专家分别参加了桥梁、路基、路面及路线、隧道及交通工程的讨论。代表们针对目前公路建设的发展需求,结合现行标准规范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并讨论了2002年度及未来三年内公路工程标准规范制修订项目和为规范修订所需要研究的专题及相应的内容和估算经费,与会代表立足于规范需要、建设急需且在技术上有条件和经费有可能的原则来确定项目(详见附件二)。此外,与会代表结合规范使用提出尽可能将相关规范合并,以减少规范数量的建议。请各有关单位根据纪要精神,结合本单位人员、技术水平及工作基础,提出本单位拟承担的标准制修订项目或为修订规范所需进行的专题研究项目(附件一中的提出单位并非是承担单位),并填报《交通部公路工程行业标准或专题立项申请报告》(见附件三),于2001年11月10日前报部公路司工程技术处。附件二:标准规范制修订项目汇总表附件三:交通部公路工程行业标准或专题立项申请报告交通部公路司2001年10月23日  附件二:标准规范制修订项目汇总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名称提出单位申请经费主要内容结论意见桥梁专业1《公路工程水质分析操作规程》修订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院40全面修订原规范,增加环保等内容*2公路桥梁抗震、减震连梁装置长安大学60公路桥梁抗震、减震连梁装置的设计方法和构造要求*3土的分类和设计参数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20研究桥梁与路基、行标与国标对于土的分类和设计参数的差异*与土工试验规程修订工作相结合4《公路桥梁标准图》修订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 根据新修订的桥梁规范,对原标准图进行修订待桥梁标准图体系完成后再开展工作5实体结构抗震设计方法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70对桥台、挡土墙等实体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待抗震规范修订完成征求意见稿时再开展6《船舶撞击作用研究》前期工作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 收集国外相关标准和资料,收集国内有关设计资料和船舶撞击资料,提出研究方法和目标*7《无粘接预应力砼设计指南》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80无粘接预应力砼设计方法及指标 8《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   收集国内外相关资料,提出修订的重点内容、修订思路和相关研究项目9钢砼和预应力砼弯桥配筋研究重庆公路科研设计院37提出配筋设计指标和方法 10大跨径桥梁施工控制技术规范重庆公路科研设计院100提出大跨径斜拉桥、悬索桥、连续刚构、拱桥、高墩等的施工控制指标和要求,纳入相关规范 11《公路预弯组合梁桥设计与施工规程》哈尔滨工业大学101预弯组合梁桥设计与施工的相关要求未讨论路线、隧道、监理等专业1交通工程监理部质量监督总站20对安全、收费、监控、通讯等设施安装提出监理的要求和规定,以补充监理规范*2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建设规模部公路科学研究所50提出安全、收费、监控、通讯及沿线设施建设规模确定与划分标准,作为《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修订依据*3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安全性评价部公路科学研究所40从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角度,结合公路功能,确定评价公路安全性的方法和指标*4公路桥梁防撞护拦标准图部公路科学研究所30等级公路桥梁防撞护拦标准图*5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概算定额部公路科学研究所15  6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预算定额部公路科学研究所15  7收费车道操作流程部公路科学研究所40根据收费制式的不同,提出收费车道操作流程规范和标准 8《公路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修订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院113全面修订《公路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9高速公路纵坡坡度与坡长限制云南省公路勘察设计院99经调研分析、总结和实车验证,提出不同设计车速下,合理的公路纵坡坡度与坡长*10隧道横断面最小或合理宽度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院58 *11隧道内平、纵指标研究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院67结合长度划分,修订相应规范和技术标准,对隧道内平、纵及组合指标进行研究*12哈尔滨工业大学79* 基于汽车尾气排放量的隧内最大纵坡与坡长控制标准确定根据不同设计车速,研究纵坡、坡长与汽车尾气排放量的相关关系,以确定不同隧道长度及交通组成对坡长的限制13弯道上横向力系数取值部公路科学研究所86根据国内道路条件和车辆性能提出弯道上横向力系数取值,以合理确定平曲线最小半径*14公路货车停车视距的设计参数标准部公路科学研究所89根据国内道路条件、车辆状况,运行速度,经调研分析和实车测试,提出货车停车视距设计参数*15《公路工程勘测设计规范》修订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院 修订原规范,增加GPS测量和摄影测量等内容*16《公路工程勘测设计手册》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院 公路工程勘测的相关方法和规定 17《公路工程石料试验规程》局部修订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院66 *18《公路隧道设计手册》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院132配合在修订的设计规范,细化公路隧道设计及相关要求的设计手册,拟待设计规范出征求意见稿时启动,初步计划2003年 19地下通风机房设计方法重庆公路科研设计院90地下通风机房的设计方法及要求,补充设计规范 20大跨扁平隧道开挖方法与支护工艺重庆公路科研设计院80经研究分析和模型试验,提出大跨度扁平状隧道开挖方法与支护工艺要求,为下次《公路隧道施工规范》修订做准备*21公路隧道防排水施工工艺重庆公路科研设计院60提出隧道防排水的处治措施和施工工艺,以补充至《公路隧道施工规范》*22公路隧道加固设计方法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旧隧道的加固方法待设计规范出征求意见稿时启动23隧道结构安全性检评标准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充分调研现有隧道使用情况,分析其受力,通过一定检测、试验提出对旧隧道的结构安全性能检评标准24公路隧道双洞最小间距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院 研究公路隧道双向洞间间距的最小值和合理值,以修订现设计规范 25公路隧道交通工程施工规范重庆市交通委员会70制订公路隧道交通工程(安全、监控、照明、消防等)施工与安装的相关要求和规定未讨论路基、路面专业1《公路自然区划标准》复审标委会5对该标准进行复审,确定该标准继续有效、废止或修订*2沥青路面设计指标体系同济大学、部公路所50对沥青路面设计指标进行全面调查研究,提出科学、适用的沥青路面设计指标体系,为设计规范提供相关条文*3沥青碎石与级配碎石结构设计指标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298对用作公路路面柔性基层的沥青碎石与级配碎石结构进行研究,确定混合料与结构设计指标,以完善设计规范*4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检测标准与方法部公路所80通过对比试验,对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检验指标、标准及检测方法、频率等进行研究,以补充施工规范相关条文*5沥青面层与半刚性基层层间结合技术措施部公路所150研究提出改善沥青面层与半刚性基层层间结合状况的技术措施,以补充施工规范*6FWD弯沉检测方法与评定标准部公路所120通过对比试验,提出利用FWD测定弯沉的检测方法与弯沉值评定标准*7沥青路面旧路评价及沥青加铺层设计方法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370如何合理检测评价旧沥青路面,并提出旧沥青路面路加铺沥青层的设计方法,以补充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8水泥混凝土路面旧路评价及沥青加铺层设计方法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130  如何检测并合理评价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并提出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路加铺沥青层的设计方法9沥青混合料大型马歇尔设计方法部公路所100提出适用于大型马歇尔试件的试验与配合比设计方法,补充至《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10排水基层施工技术与质量检验部公路所80对路面排水基层的施工技术及质量检验方法进行充分调研、试验,以完善现基层规范 11水泥混凝土路面结合式加铺层施工技术部公路所 研究水泥混凝土路面做结合式加铺层的技术措施,以完善水泥施工规范 12水泥混凝土水灰比快速检测方法部公路所 确定快速检测水泥混凝土拌和料的水灰比,补充至相应试验规程 13沥青混合料空隙率测定方法部公路所100通过调研、分析及对比试验,确定沥青混合料密度测定方法、空隙率计算方法、理论最大密度测定方法等 14车辙试验评价指标部公路所50通过对比试验,对车辙试验应采用何种指标进行评价进行研究 15改性乳化沥青试验方法部公路所50增补改性乳化沥青试验方法 16滑坡勘测与处治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院120研究提出公路滑坡病害勘测、治理设计与施工技术措施,以补充地质勘测规范和路基设计与施工规范 17公路土工合成材料铺设损伤指标和老化指标的确定重庆所 研究提出不同情况下土工合成材料铺设损伤与老化指标的建议值 18填石路堤施工技术与检测方法路桥集团第一公路工程局 对填石路堤施工技术与检测方法进行研究,补充路基施工规范 19特殊地质、土质地区路基施工技术路桥集团第一公路工程局 对岩溶、膨胀土等特殊地质、土质条件下路基施工技术进行研究,补充路基施工规范 20水泥混凝土抗盐蚀试验方法部公路所   在《公路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中增补该试验方法21公路路基设计手册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院150结合在修订的路基设计规范,对原《路基设计手册》进行修订*22公路信息标准体系部科学研究院19制订公路信息标准体系框架未讨论23硅藻沥青混凝土路面研究上海市政设计院157研究提出硅藻沥青混凝土技术指标、设计方法及施工技术未讨论24水泥混凝土路面滑模施工技术手册部公路所50编制滑模施工技术手册指导施工 25稀浆封层技术指南部公路所93编制含乳化沥青技术和稀浆封层设计、施工、试验方法与检验标准等内容,指导乳化沥青与稀浆封层应用的技术指南  注:结论意见栏中注明“*”的项目为2002年度拟上项目,其余为待上项目,其中部分项目由于时间限制未讨论。 附件三:交通部公路工程行业标准或专题立项申请报告1.项目名称 二、现状与必要性:(本项内容应不超过1000字,应反映存在问题及工作基础)          本申请报告填报要求:1.申报单位应按格式填报一式十份;2.如有其他内容需要说明,可附于申请报告之后;3.一律采用A4纸,不需封面,填写内容可采用小四号或五号宋体字打印。     三、主要内容及工作方案(本栏内容可加页)1.主要内容(应明确要制修订标准或专题研究的具体内容);2.工作方案(应明确调研内容、方法、范围和数量,如有试验,应明确试验内容、方案、数量等);3.编写大纲框架:应细化至编写大纲的章、节及主要条文的深度。修订的标准应按原规范章节安排,阐述每一节中重点修订条款和新增内容;新编标准应列出拟编标准的章节安排,并阐述每一节的主要内容;如为专题也应明确其成果对规范相应条文的修改内容。              四、主编单位和拟参编单位及分工(单位名称及各自分工章节或专题内容)  五、编写组组长及主要起草人员相关业绩 (一、编写组(或专题组)组长应符合以下要求:1.为主编单位在职人员,并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2.具有从事与该标准内容有关的工作十年以上的经验或有关专长;3.具有高级工程师以上技术职称;4.熟悉国家有关技术经济政策,并具有一定的书面表达能力;5.起草标准正文的有关章节。二、行业标准制修订的主要起草人员应符合以下要求:1.具有从事与该标准内容有关的工作五年以上(专题项目三年以上)的经验或有关专长;2.具有工程师以上技术职称;3.起草标准正文的有关章节。三、编写组组长姓名、年龄、职务、职称、联系电话、相关业绩;四、主要成员姓名、职称和相关业绩。)  1.进度计划1.按标准编写工作阶段安排进度计划;1.行业标准制修订或专题完成时间自下达计划起不宜超过两年。)     经费预算单位:万元序号计费项目计算方法合计1编写人员人工费职称人月费工作人月数小计 正高工0.4  高工0.3  工程师0.2  2试验研究费项目费用支出细目(含人工、材料、设备,应与本报告第三项主要内容与工作方案对应) 3差旅费(应与工作方案对应)调研地点人次人次费小计 (1)   (2)   (3)   4资料费资料题目及相应费用 5会议费 参加人数天数小计 编制大纲审查   征求意见会   送审稿审查   编写组工作会   6文稿打印费  7其它费  8总校费(1+2+3+4+5+6+7)*5% 9管理费(1+2+3+4+5+6+7)*10% 10总计          1.项目申报单位意见   单位负责人签字:(盖章)年月日 2.其它 申报单位地址:邮政编码:开户银行:帐号:申报项目主管人姓名及电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