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6.95 KB
- 18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ICS65.020B16DB33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T882—2012油菜菌核病和病毒病测报技术规范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forecastonsclerotinioseandvirusdissasesonrapeseedplant2012-12-28发布2013-01-28实施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3/T882—2012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是规范性的附录,附录C是资料性的附录。本标准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本标准由浙江省种植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省植物保护检疫局、嘉兴市病虫测报站、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杭州市植保土肥总站、嘉兴市南湖区农作物管理总站、杭州市余杭区农业生态与植物保护管理总站、桐庐县植保站、临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华弟、朱金良、沈卫新、孙祥良、许渭根、王国迪、冯金祥、李艾芬、严铁、汪爱娟、赵敏、祝小祥。I
DB33/T882—2012油菜菌核病和病毒病测报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油菜菌核病和病毒病的定义和术语、发生程度分级、病(虫)源基数调查、病情系统调查、病情普查、油菜苗情与农事活动记载和预测方法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油菜菌核病和病毒病调查和预测预报。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291-2007长江下游地区低芥酸低硫苷油菜生产技术规程NY/T846-2004油菜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2038-2011油菜菌核病测报技术规范3定义和术语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油菜菌核病油菜的一种真菌性病害,是由子囊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Lib.)deBary)寄生引起油菜植株发病,俗称“烂秆”、“白秆”、“搭叶烂”,是油菜常发性的主要病害。3.2油菜病毒病油菜的一种病毒病,主要是通过蚜虫传播病毒,侵染油菜引起植株发病,浙江省以蚜虫传播的芜菁花叶病毒(TpMV)为主。3.3介体昆虫油菜病毒病主要通过介体蚜虫吸毒、获毒、带毒、传毒而发生危害,传毒蚜虫主要有桃蚜(Myzuspersicae)、萝卜蚜(Lipaphiserysimy(kaltenbach)、甘蓝蚜(Breuicoryuebrassicae)和棉蚜(Aphisgossypii)等数种。3.4毒源作物1
DB33/T882—2012油菜病毒病的病毒可由有翅蚜虫在越夏十字花科蔬菜病株等寄主病株上吸毒后,迁飞到秋播油菜健苗上取食时传毒而引起初始侵染发病,十字花科蔬菜为该病主要毒源作物。3.5子囊盘萌发期油菜菌核病菌核埋播调查中萌发率达16%、50%和84%时的日期,或田间子囊盘消长动态调查中子囊盘数量占全季节子囊盘总数的16%、50%和84%出现的日期,分别为子囊盘萌发的始盛期、高峰期和盛末期,始盛期和盛末期两者之间的时期即为子囊盘萌发盛期。3.6病情指数病害在某一区域(或田块)内发生的普遍性和严重程度的综合指标,用以表示病害发生的平均水平。diliI.......................................(1)L3式中:I——病情指数;di——各严重度级值;li——各严重度级值对应株数;L——调查总株数。油菜菌核病和病毒病严重度分级指标见附录A。4发生程度分级指标4.1油菜菌核病发生程度分级指标以某地油菜收获前病情定局调查的加权平均茎病株率、病情指数作为油菜菌核病发生程度分级指标,其中茎病株率为主要指标,病情指数为参考指标,分为5级,即轻发生(1级),偏轻发生(2级),中等发生(3级),偏重发生(4级),大发生(5级),各级指标见表1。表1油菜菌核病发生程度分级指标程度1级2级3级4级5级茎病株率(X,%)1≤X≤10.010.0<X≤20.020.0<X≤30.030.0<X≤40.0X>40.0病情指数(I)0.5≤I≤5.05.0<I≤10.010.0<I≤15.015.0<I≤20.0I>20.04.2油菜病毒病发生程度分级指标2
DB33/T882—2012以某地油菜病毒病病情稳定时调查的加值平均株发病率和发病面积比例,作为油菜病毒病发生程度分级指标,分为5级,即轻发生(1级),偏轻发生(2级),中等发生(3级),偏重发生(4级),大发生(5级),各级指标见表2。表2油菜病毒病发生程度分级指标程度1级2级3级4级5级株发病率(X,%)1≤X≤5.05.0<X≤10.010.0<X≤20.020.0<X≤35.0X>35.0发生面积比例(%)I≤5.05.0<I≤20.020.0<I≤40.040.0<I≤50.0I>50.05病(虫)源基数调查5.1油菜菌核病菌核萌发和子囊盘消长、花朵发病情况调查5.1.1埋播菌核萌发情况调查5.1.1.1埋播地点在上年油菜播种或移栽时,选择排水良好、土壤疏松的轮茬油菜田,将当年采集的菌核100粒,在行间条播入表土下2~3cm左右深处,每粒菌核间距至少3cm,并作好标记。5.1.1.2调查时间春季,当气温稳定通过5℃后开始,每5天调查一次,直至连续两个调查日查不到子囊盘为止。5.1.1.3调查方法调查记载萌发菌核数(肉眼可见子囊盘柄尖端露出土面计为菌核萌发),查后摘除已计数的子囊盘,计算菌核萌发率,结果记入油菜菌核病菌核埋播萌发情况调查表(附录B表B.1)。通过逐次调查,计算出子囊盘出现始见期、始盛期、高峰期和盛末期。5.1.2田间子囊盘消长动态调查5.1.2.1调查地点在上年油菜菌核病发病较重地区,选择旱作、连茬、长势较好的油菜田一块作为调查田。5.1.2.2调查时间春季,当气温稳定通过5℃后开始,每5天调查一次,直至连续2个调查日查不到子囊盘为止。5.1.2.3调查方法2田间对角线5点取样(边缘的点离田埂5m以上),每点固定面积50cm×50cm(即0.25m)。调查记载固定点内子囊盘萌发数量,计算子囊盘平均密度,查后摘除已计数的子囊盘,结果记入油菜菌核病子囊盘消长动态调查表(附录B表B.2)。通过逐次调查,计算出子囊盘始见期、始盛期、高峰期和盛末期。3
DB33/T882—20125.1.3油菜花朵发病情况调查5.1.3.1调查地点在油菜种植面积较大的地区,选择旱作、连茬、长势较好的油菜,分早、中、迟播,每类型2块田。5.1.3.2调查时间从油菜初花期开始,每隔3天采集一次,直至油菜终花期止。5.1.3.3调查方法分早、中、迟播类型,每类型2块田。采用多点随机取样法,每次每块田取花序下部花朵25-50朵,在恒温条件下,观察油菜花瓣发病情况(发病花朵长出白色菌丝),结果记入油菜花朵发病情况调查表(附录B表B.3),计算花朵发病率。5.2油菜病毒病毒源作物发病与介体蚜虫虫口消长调查5.2.1毒源作物发病率调查5.2.1.1调查地点油菜种植地区周边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的发病情况。5.2.1.2调查时间在油菜播种前,调查1-2次十字花科蔬菜等毒源作物地病毒病的发病情况。5.2.1.3调查方法选择当地主要十字花科蔬菜地3-5块田,采用随机抽样法,每块田调查蔬菜50株,观察病毒病发病情况,结果记入十字花科蔬菜等毒源作物发病情况调查表(附录B表B4),计算株发病率。5.2.2介体蚜虫虫口消长调查5.2.2.1调查地点选择油菜病毒病常年发病较重地区,连茬、长势较好的油菜田。5.2.2.2调查时间在油菜苗期至抽苔期,每隔5天调查1次油菜病毒病传毒介体——蚜虫的发生数量。5.2.2.3调查方法选择当地主要油菜品种,分早、中、迟播类型田,每个类型3块田,采用随机取样方法,视蚜虫虫口密度高低每块田调查20-50株,分别观察记载蚜虫种类、有翅蚜和无翅蚜数量,记入油菜苗期、大田期蚜虫发生调查表(附录B表B5),计算百株蚜量和有蚜株率。6病情系统调查6.1油菜菌核病病情系统调查4
DB33/T882—20126.1.1调查地点根据当地主栽品种,选择移栽和机械(撒)直播等主要种植方式的类型田,按生育期早迟,每类型选定2块田。6.1.2调查时间从油菜苗期始病(当平均气温10℃左右时,或初见发病时)起,至油菜成熟收获前3-5天结束,每5天调查一次。6.1.3调查方法6.1.3.1移栽油菜田调查方法每块田平行线10点取样,每点按行连续调查10株,作标记固定。发病初期调查叶发病株、茎发病株和茎发病严重度;当茎病株率达10%以上时(或油菜终花期以后),只查茎病株及其严重度,分别计算叶、茎病株率和病情指数,结果记入油菜菌核病病情系统调查表(附录B表B.6)。6.1.3.2直播油菜田调查方法采用铁丝框(长50cm×宽50cm)按多点随机取样法或平行线取样法,每点1框,调查10个点,调查框内油菜植株,作框记标记固定。发病初期调查叶发病株、茎发病株和茎发病严重度;当茎病株率达10%以上时(或油菜终花期以后),只查茎病株及其严重度,分别计算叶、茎病株率和病情指数,结果记入油菜菌核病病情系统调查表(附录B表B.6)。6.2油菜病毒病病情系统调查6.2.1调查地点选择油菜病毒病常年发病较重,连茬、长势较好连片种植油菜,定早、中、晚播的油菜田各2块。6.2.2调查时间直播田从油菜播种出苗后开始,移栽田从定植成活后开始至油菜收获前3-5天结束,每隔5天调查1次。6.2.3调查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或平行直线取样法,每点按行连续调查10株,每块田定点100株,作标记固定。观察记载油菜病毒病发病情况,记入油菜病毒病发病情况调查表(附录B表B7),分别计算株发病率和病情指数。7病情普查7.1油菜菌核病病情普查7.1.1普查地点按油菜移栽和机械(撒)直播等播种方式,以品种、茬口和长势等确定调查类型田,移栽和直播油菜的各调查10块田。7.1.2普查时间5
DB33/T882—2012于油菜初花期、盛花期及成熟收获前7~10天(病情定局)各调查1次。7.1.3普查方法7.1.3.1移栽田病情普查方法每块田5点取样,每点按行查10株,发病初期调查叶发病株、茎发病株和茎发病严重度;当茎病株率达10%以上时(或油菜终花期以后),只查茎病株及其严重度,分别计算叶、茎病株率和病情指数,结果记入油菜菌核病病情普查表(附录A表A.8)。7.1.3.2直播田病情普查方法采用铁丝框(长50cm×宽50cm)按多点随机取样法或平行线取样法,每点1框,每田调查10个点,调查框内油菜植株。发病初期调查叶发病株、茎发病株和茎发病严重度;当茎病株率达10%以上时(或油菜终花期以后),只查茎病株及其严重度,分别计算叶、茎病株率和病情指数,结果记入油菜菌核病病情系统调查表(附录A表A.8)。7.2油菜病毒病病情普查7.2.1普查地点选择油菜种植面积较大,长势较好田块,按油菜品种和早、中、晚播类型,每类型5块田,共调查油菜15块田。7.2.2普查时间在油菜苗期、抽苔期、盛花期各普查1次。7.2.3普查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或平行直线取样法,每块田调查油菜100株,观察记载油菜病毒病发病株数,并对严重度进行分级记数,记入油菜病毒病发病情况调查表(附录B表B7),分别计算株发病率和病情指数。8油菜苗情和农事活动记载根据油菜生育期常规记载标准,观察记载油菜主要品种的播种期、移栽期、始花期、盛花期、终花期和成熟期,调查记载油菜播种移栽方式、移栽密度、基本苗数、肥水管理等栽培和药剂防治情况,以及油菜苗期、花期雨量、雨日、气温等气候条件变化情况,记入油菜苗情和农事活动记载表(附录B表B.9)。9预报方法9.1油菜菌核病预测预报9.1.1短期预报根据苗期始病期早迟,病情增长速度,油菜盛花期与子囊盘萌发期的吻合程度,油菜长势和茬口,参考近期气象预报,作出短期预报。若油菜苗期始病期早、田块发病率高,油菜盛花期与子囊盘萌发盛期吻合度高,油菜长势旺,油菜花期、角果期降雨量(或雨日数)多、特别是油菜成熟前20天内降雨量偏多,病害将偏重发生,反之则轻发生。6
DB33/T882—20129.1.2中长期预报根据田间菌核数量或子囊盘平均密度,油菜花期、角果期天气预报,油菜长势及品种抗(耐)病性等因素综合分析,作出中长期预报。若长期气象预报油菜花期、角果期降雨量比常年偏多,油菜长势好,菌源数量多,品种综合抗(耐)病性差,病害将偏重发生,反之则轻发生。根据各地积累的油菜菌核病发生和影响因子的长期历史资料,从病情、气象等影响发病因子中筛选关键影响因子,进行回归分析,建立病害预测模型(参考附录C),进行长期预报。9.2油菜病毒病预测预报9.2.1短期预报根据十字花科蔬菜毒源作物病毒病发病情况、油菜苗期蚜虫迁入量等调查情况,结合气温和降雨量,油菜品种抗病性,播种移栽早迟,肥水管理等因素综合分析,作出短期预报。若油菜品种感病、播种期早、苗期干旱少雨,蚜虫迁入量大,则病害发生就重,反之则轻。9.2.2中长期预报根据常年油菜病毒病和夏秋季节十字花科蔬菜病情发生流行状况,结合油菜种植类型和品种抗(耐)病性,油菜苗期天气预报和蚜虫发生量等因素综合分析,作出中长期预报。若上年油菜和毒源作物病害发生重,气象长期预报表明油菜苗期气温适宜,降雨量比常年偏少,蚜虫发生量大,品种抗病性差,病害将偏重发生,反之则轻。根据各地油菜苗期蚜虫虫口密度、气温和降雨量等气象条件与病害发生关系,筛选预测关键因子,建立病害预测模型(参考附录C,结合常规经验预测,进行中长期预测。7
DB33/T882—2012附录A(规范性附录)油菜菌核病和病毒病严重度分级指标油菜菌核病和病毒病严重度分级指标分别见表A.1、表A.2。表A.1油菜菌核病严重度分级指标病情级别病情分级指标0级无病。1级油菜植株1/3以下分枝数发病,或主茎病斑长度不超过3cm。2级油菜植株1/3-2/3分枝数发病,或发病分枝数在1/3以下、但主茎病斑长度超过3cm。3级油菜植株2/3以上分枝数发病,或发病分枝数在2/3以下、但主茎中下部病斑长度超过3cm。表A.2油菜病毒病严重度分级指标油菜生育期病情级别病情分级指标0级无病。1级全株1/3以下叶片出现病状(明脉、花叶或枯斑),无皱缩,苗形基本正常。苗期2级全株1/3-2/3叶片数有病状,部分叶片皱缩,苗形轻度矮缩。3级全株显症,叶片严重皱缩,生长停滞,苗形显著矮小(不及健株之半),接近死亡或死亡。0级无病。1级株植高度基本正常,茎生叶显症较多,茎杆有或无病状,1/2以下角果数畸形。终花期2级植株轻度矮化,茎生叶显症较多,茎杆有明显病症,半数以下角果畸形。3级植株严重矮化,半数以上角果畸形或不结果,植株接近死亡或死亡。8
DB33/T882—2012BA附录B(规范性附录)农作物病虫调查资料表册油菜菌核病和油菜病毒病(年)测报站名盖章站址(北纬:东经:海拔:)测报员负责人浙江省植物保护检疫局编制图A.1农作物病虫调查资料表册封面式样9
DB33/T882—2012表B.1油菜菌核病菌核埋播萌发情况调查表调查调查田块菌核新萌发数菌核累计萌发数菌核萌发率生育期备注日期地点类型(个)(个)(%)„„„„表B.2油菜菌核病子囊盘消长动态调查表调查调查田块调查面积新出现子囊盘累计子囊盘数子囊盘平均密度生育期备注22日期地点类型(m)(个)(个)(个/m)„„„„表B.3油菜菌核病花朵发病率调查表调查调查类型田生育期花朵取样数花朵发病数花朵发病率(%)备注日期地点„„表B.4十字花科蔬菜等毒源作物病毒病发病情况调查表株发调查调查作物调查发病品种播种期移栽期病率备注日期地点名称株数株数(%)„„10
DB33/T882—2012表B.5油菜苗期、大田期介体蚜虫发生调查调查表有蚜株率虫口密度调查油菜种植播种生育蚜虫防治品种调查有蚜有蚜调查有翅无翅百株蚜量日期类型方式期期种类株数株数株率株数蚜数蚜数合计情况(%)有翅无翅合计„„表B.6油菜菌核病病情系统调查表调查田块叶发病茎发病调查序调种油各级严重度发病株数(株)生调查叶病叶病茎病茎病备注日号查植菜病情育株数株株率株株率期地方品0123指数期(株)(株)(%)(株)(%)点式种„„表B.7油菜病毒病发病情况调查表播移生各级病株数株发调查调查油菜种植调查发病病情品种种栽育病率备注日期地点类型方式株数株数0级1级2级3级指数期期期(%)„11
DB33/T882—2012表B.8油菜菌核病病情普查表调查田块叶发病茎发病调查序调种油各级严重度发病株数(株)生调查叶病叶病茎病茎病备注日号查植菜病情育株数株株率株株率期地方品0123指数期(株)(株)(%)(株)(%)点式种„„病田率∑(%)表B.9油菜苗情和农事活动调查记载表气象条件调查调查种植油菜播种移栽始花盛花终花肥水药剂最高最低平均降雨备注日期地点方式品种期期期期期管理防治气温气温气温量(℃)(℃)(℃)(mm)„12
DB33/T882—2012CB附录C(资料性附录)油菜菌核病和病毒病预测因子与预测模型C.1油菜菌核病预测因子与预测模型C.1.1嘉兴市油菜菌核病预测模型与预测经验嘉兴市病虫报站利用1980-2010年油菜菌核病发病情况与前期气候因子的关系,组建了预报模型如下:Y1=-18.1577+1.9650X2+0.1987X3+1.2131X5式中:Y1为稳定期病株率;X2为4月上旬雨日数;X3为3月下旬降雨量;X5为3月上旬平均每天日照时数。Y2=-1.6743+0.1807X2+0.0234X3+0.0939X5+0.0997X6式中:Y2为发病程度(级);X2为4月上旬雨日数;X3为3月下旬降雨量;X5为3月上旬平均每天日照时数;X6为3月中旬平均气温。C.1.2桐乡市油菜菌核病流行程度预测模型浙江省农作物病虫测报站与桐乡市病虫测报站利用桐乡市历年油菜菌核病的发生情况与前期气候因子的关系,组建了回归预测式:Y=38.04901-1.019196X1+0.2036368X2式中:Y为油菜菌核病株发病率;X1为上年11月下旬的雨日数;X2为上年12月下旬至当年2月下旬的蒸发量。C.1.3临海市油菜菌核病预测模型与预测经验根据油菜菌核病病情时序消长为Logistic流行规律,田间病情是集菌源、品种、生育期和气候等因素综合作用所致。通过田间病情时序采集,建立Logistic模型进行时序动态预报,即每年通过始病期及其后5次左右田间病情系统采集数据,经时序数值化处理,以MicrosoftExcel求解饱和参数K值,建立Logistic模型如下,进行时序动态数字预报。-bty=K/(1+ae),t={1,2,3,┅┅,n}13
DB33/T882—2012式中:y为油菜菌核病株发病率(%);t为数值化日期(以田间始病期前1次调查时序为0),其后调查次数则为时间长度(天),且t=(1,2,3,┅┅,n)。C.2油菜病毒病预测因子与预测模型C.2.1嘉兴市油菜病毒病流行预测模型根据油菜病毒病的流行规律,建立本地区病害流行预测模型。建立模型的主要因素是:品种感染指数,油菜播种期,夏季平均气温(或最高气温、高温日数、降雨日数)和秋季15-20℃气温期的降雨量。预测模型如下:-b1T-b2RY=S(K-P)(a1e+are)式中:Y为油菜病毒病株发病率;S为品种感染指数;P为油菜播种期;T为夏季平均气温;R为秋季15-20℃气温期的降雨量;K、a1、a2、b1、b2为常数。C.2.2油菜病毒病时间序列长期预测农业部农作物病虫测报站应用时间序列中的方差分析周期外推法,采用长江中下游地区浙江、上海、南京等10个地区的油菜病毒病年发病率平均值代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病害程度,进行周期分析,选出两个F值最大的周期。然后将两个周期进行叠代、算出周期值,利用周期值叠加外推,预报未来的油菜病毒病发生趋势。C.2.3油菜病毒病灰色系统理论的长期预测国家气象局气科院和农业部农作物病虫测报站,根据油菜病毒病的流行程度与苗期气象条件关系密切,尤以10月降雨量相关为显著的规律,选用杭州、上海、南京、合肥、武汉等地的历史资料,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拓扑方法,建立了一套灰色动态模型,对油菜病毒病未来几年的发生程度进行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33T849-2011池塘底充式增氧技术规范.pdf
- DB33T857-2012高速公路多义性路径识别系统技术规范.pdf
- DB33T865-2012农用单体钢架大棚安全技术规范.pdf
- DB33T868-2012发布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规范发布稿.pdf
- DB33T874-2012叶用紫苏生产技术规范.pdf
- DB33T875-2012鲢鳙鱼增殖放流技术规范.pdf
- DB33T876-2012蝴蝶兰盆花栽培技术规范.pdf
- DB33T877-2012观赏凤梨(擎天凤梨属和丽穗凤梨属)盆花生产技术规范.pdf
- DB33T879-2012曼氏无针乌贼人工育苗技术规范.pdf
- DB33T885-2013帐篷安装、维护及再利用技术规范.pdf
- DB33T889-2013工程载货汽车监控系统技术规范.pdf
- DB33T891-2013污泥土地利用技术规范.pdf
- DB33T894-2013可口革囊星虫养殖技术规范.pdf
- DB33T895-2013耕地质量评定与分等定级技术规范.pdf
- DB33T905-2014滩涂埋栖型双壳贝类苗种人工繁育通用技术规范.pdf
- DB33T907-2013喀氏倒刺鲃养殖技术规范.pdf
- DB33T908-2013水产养殖池塘建设技术规范.pdf
- DB33T909-2013中华绒螯蟹增殖放流技术规范.pdf
相关文档
- 20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章节习题集答案.doc
- 环评师考试《技术导则与标准》历年05-13真题及答案(整理打印).doc
- 环评师考试《技术导则与标准》历年真题及答案(整理打印).doc
- GBT14909-2005能量系统用分析技术导则.pdf
- GBT15512-2009评价企业节约钢铁材料技术导则.pdf
- GBT18857-2008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导则.pdf
- GBT22413-2008海水综合利用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pdf
- GBT25738-2010核电厂电动机调试技术导则.pdf
- GBT25739-2010核电厂阀门调试技术导则.pdf
- GBT25875-2010草原蝗虫宜生区划分与监测技术导则.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