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00 KB
- 14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规定第二版济南四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二O一O年九月
审编人员编制:林松琴审核:宫文晋批准:邢庆毅
更改栏更改情况序号更改章节号更改通知单号执笔人日期备注
1、目的为规范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与管理,科学、合理地组织、指导工程施工全过程,促进施工管理整体优化,特制定本规定。2、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与管理。3、职责3.1公司科技处负责编制、评审、更改《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规定》并监督实施。3.2各专业公司、项目部组织实施。4、编制程序:熟悉编制依据明确编制要求各专业负责人负责编制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劳动力需用计划材料构配件需用计划施工机具需用量计划项目负责人主持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科技处审批项目部组织实施4.1编制依据(1)与工程建设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文件;(2)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规程、标准图集和技术经济指标;(3)有关建筑工程的规定、条例、实施细则、管理办法等工程所在地区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发包方对施工的要求;
(4)工程施工合同或招标投标文件;(5)工程设计文件;(6)工程施工范围内的现场条件,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7)与工程有关的资源供应情况;(8)施工企业的生产能力、机具设备状况、技术水平等各种资源的配置情况。4.2编制原则4.2.1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必须遵循工程建设程序;4.2.2符合施工合同或招标文件中有关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环保、造价等方面的要求;4.2.3贯彻国家及行业管理部门的各项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建筑工程行业技术标准。4.2.4积极开发、使用新技术和新工艺,推广应用新材料和新设备;4.2.5坚持科学的施工程序和合理的施工顺序,采用流水施工和网络计划等方法,科学配置资源,合理布置现场,采取季节性施工措施,实现均衡施工,达到合理的经济技术指标;4.2.6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推广建筑节能和绿色施工;4.2.7与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三个管理体系有效结合。4.2.8力求方案科学合理、技术先进可行,工艺先进适用、措施得力、组织严密。4.3编制时间
要求编制及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在正式施工前编制完成。一般应在图纸会审后基础工程施工前编出,设计资料不齐全的工程,可分三个阶段编写:基础工程或地下室施工组织设计、主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装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这三个部分在技术上衔接,工序安排上协调,竣工时统一完整归档。专项施工方案应在施工前五日内编制完成,经审批后实施。根据政府、行业主管部门有关规定需进行专家论证的专项方案要提前编制,以保证施工前五日内按专家意见修改完善方案,完成专家论证程序。4.4编制与审批4.4.1一般工程由项目负责人主持,项目部、安装公司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土建、安装施工组织设计应分别编制,施工计划网络图联合绘制。初稿编制完成后,由项目部召集各专业有关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论证、会签,定稿后,项目部、安装公司技术负责人签字,报公司科技处审批,发包方、监理单位签字盖章后实施。4.4.2重要的民用建筑、大型工业厂房、高层建筑、深基础工程和特殊构筑物、建筑物,由公司科技处组织项目部、安装公司专业公司技术负责人联合编制。由总工程师主持施工组织设计的研讨论证,有关职能人员参加论证,初稿编制完成后,由科技处签署审批意见,经发包方、监理单位签字盖章后实施。4.4.3所有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批,要有审批意见和审批单位盖章,报科技处一份存档(纸质或电子文档)。4.4.4在施工期间发生较大变化的工程,应编写施工组织补充设计和变更,并经原审批单位批准后执行。4.5施工组织设计的分类
施工组织设计按照项目构成层次分为三类,即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专项工程施工方案。4.5.1施工组织总设计以特大型项目或若干单位工程组成的群体工程为对象,对整个项目的施工过程起统筹规划、重点控制的作用,用以指导施工的技术、经济和管理的综合性文件。是全局性的指导文件,其主要作用是:a确定施工方案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b确定主要施工机械、施工工艺,为施工准备提供依据;c为编制年、季、月施工计划提供依据;d为组织物资、设备、技术供应提供依据;e确定施工管理组织机构和临时设施。4.5.2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以单位(子单位)工程为对象,对单位(子单位)工程的施工过程起指导和制约作用。(指导施工全过程的技术经济文件。,是施工组织总设计的具体化。)4.5.3专项工程施工方案对难度较大、技术复杂的分部分项工程和由专业队伍承担的分项工程,以及推广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分项工程,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用来具体指导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4.6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内容(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要求文字简练、重点突出、目的明确、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4.6.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工程地址、发包方、勘察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建筑规模、周围环境、地质条件、新老建筑物的关系,结构及装修的设计特点等。4.6.2施工部署确定项目施工总目标、包括进度、质量、安全、环境和成本等目标。4.6.2.1现场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合理设置职能部门及人员分工,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明确总分包单位的配合关系。设置要求:组织严密、目标明确、权责一致。4.6.2.2识别工程施工所需的过程,并根据工程特点,对其中的特殊过程进行确认,如:钢筋连接(钢筋绑扎除外)、钢构件焊接、地下防水施工、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桩基础、预应力工程等。4.6.2.3综合考虑资源供应、季节施工、结构特点进行总体部署,合理确定施工顺序、合理划分施工区段、合理组织流水作业。4.6.3施工进度计划4.6.3.1编制依据:施工方案、施工图预算、合同工期。4.6.3.2网络等级采用双代号时标网络图。一级控制网络计划,以单位工程和主要分部工程为控制对象,适用于施工组织总设计;二级网络计划:以分部分项为控制对象,反映出各分项工程的施工工序关系,适用于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三级网络计划,解剖了各工序之间的交叉关系和专业分项工程中各工序之间的衔接关系。
施工进度计划经监理审批后应严格执行,实施中发生技术变更、方案改变、工序关系改变等情况应及时予以调整并按审批程序审批。4.6.4施工平面布置图4.6.4.1施工平面布置图内容:(1)测量放线标桩、坐标、标高;(2)工程施工场地状况;(3)拟建的建(构)筑物的位置、轮廓尺寸、层数等;(4)工程施工现场的加工设施、存贮设施、办公和、生活用房等的位置和面积;(5)布置在工程施工现场的垂直运输设施、供电设施、供水供热设施、排水排污设施和临时施工道路等;(6)施工现场必备的安全、消防、保卫和环境保护等设施;(7)相邻的地上、地下既有建(构)筑物及相关环境;(8)图纸比例、方向坐标等。4.6.4.2施工平面布置的要求:(1)布置紧凑、安排合理、节约用地;(2)短运输、少搬运;(3)少建临时设施,满足使用,充分利用原有建筑;(4)安全、消防、环境保护、节能、卫生符合国家有关规定。(5)施工平面布置应根据项目总体施工部署,绘制不同施工阶段(期)的总平面布置图。4.6.5施工准备三通一平:水通、电通、路通、场地平整。技术准备:会审图纸、编制方案,提出劳动力需要计划、主要施工机具需要量等各类计划。
4.6.6主要施工方法根据工程特点,对主要分项,选择有针对性的切合实际的施工方法。4.6.6.1工程测量:根据工程特点确定监视和测量设备及测量水平度、垂直度、特殊几何体的控制方法和要求。4.6.6.2土方工程:挖土方案(机械、人工或组合),挖土机械,放坡要求,基坑降水方案、深基坑支护方案、运输路线等。4.6.6.3现场垂直运输、水平运输:计算运输量、选择机械设备、布置最佳位置、脚手架的搭设方法、安全防护设计等。4.6.6.4钢筋混凝土工程:模板选型、支模方案;钢筋连接方法;混凝土浇筑方法、浇筑顺序、施工缝的设置、后浇带的处理、养护方法等。4.6.6.5构件吊装工程:选用机械设备,绘制构件布置图,确定吊装方法,安排吊装顺序等。4.6.6.6予留予埋:予留予埋较复杂及精度要求高的部位,应绘制预留洞图,以便土建配合。4.6.6.7装修工程:明确与结构工程的穿插时间及保护措施,编制土建、安装交叉作业的顺序、湿作业和干作业的工序安排,室内外装修的配合等。4.6.7季节施工措施:结合工程特点,参照总公司编制的冬期、雨暑期施工措施进行编制。4.6.8主要施工管理措施计划:应按《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的规定编制。4.6.8.1质量管理措施计划:
(1)按照项目具体要求明确工程质量目标并进行目标分解,质量指标应具有可测量性,制定分部分项质量目标及控制方法,在适宜阶段选用适宜的试验、检验、检查和审核方法,编制试验计划;(2)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项目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并明确职责;(3)制定符合项目特点的技术保障和资源保障措施,根据工程质量目标,采取可靠的预防控制措施,消灭质量通病,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4)建立质量过程检查制度,并对质量事故的处理做出相应规定。4.6.8.2技术管理措施计划:说明为提高工程质量而采用的有较大技术投入的措施及拟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新材料、新设备。如:新型模板运用、高性能砼应用、深基坑支护技术、高层垂直运输机械等。对应用新技术所产生的环境因素和危害因素应及时进行识别并更新重大环境因素和危害因素清单。4.6.8.3进度管理措施计划:项目施工进度管理应按照项目施工的技术规律和合理的施工顺序,保证各工序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顺利衔接,进度管理计划应包括下列内容:(1)对项目施工进度计划进行逐级分解,通过阶段性目标的实现保证最终工期目标的完成;(2)建立施工进度管理的组织机构并明确职责,制定相应管理制度;
(3)针对不同施工阶段的特点,制定进度管理的相应措施:包括施工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合同措施等;(4)建立施工进度动态管理机制,及时纠正施工过程中的进度偏差,并制定特殊情况下的赶工措施;(5)根据项目周边环境特点,制定相应的协调措施,减少外部因素对施工进度的影响。4.6.8.4成本管理措施计划:以项目施工预算和施工进度计划为依据编制,采取技术引进、科学管理,建立程序制度等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根据项目施工预算,制定项目施工成本目标;(2)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对项目施工成本目标进行阶段分解;(3)建立施工成本管理的组织机构并明确职责,制定相应管理制度;(4)采用合理的技术、组织和合同等措施,控制施工成本;(5)确定科学的成本分析方法,制定必要的纠偏措施和风险控制措施。4.6.8.5安全保证措施计划:要结合工程特点,按《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计划管理程序》对危害因素进行识别,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措施,按运行控制程序或管理方案进行控制管理。4.6.8.6四节(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措施:(1)节材措施,在保证工程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制定节材措施。如进行施工方案的节材优化,建筑垃圾减量化,尽量利用可循环材料等。(2)
节水措施,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水资源状况,制定节水措施。(3)节能措施,进行施工节能策划,确定目标,制定节能措施。(4)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措施,制定临时用地指标、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划及临时用地节地措施等。4.6.8.7环保与文明施工保证措施:要结合工程特点,按《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对环境因素进行识别,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措施,按运行控制程序或管理方案进行控制管理。4.6.9“四新”(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技术及建筑业10项新技术应用:新技术名称、简介,应用的部位、范围,注意事项及采取的措施。4.7施工组织设计交底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部、安装公司技术负责人向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开交底会,做好交底记录。4.8建立检查、考核效果制度由技术部(科技)统计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情况,各项目技术负责人检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实施情况。安装公司检查本公司各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执行情况。5.相关文件(1)《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2)《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3)《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4)《设备管理程序》
(5)《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6)《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计划管理程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JTS110-5-2008-航道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规定.pdf
- QJ3069-1998-产品出厂编号的编制规定.pdf
- QJ2983-1997-航天产品代号的编制规定.pdf
- QJ2282.3-1992-计算机辅助设计设计文件管理制度设计文件的编制规定.pdf
- QJ2858-1996-航天计算机软件产品代号编制规定.pdf
- SL213-1998-水利工程基础信息代码编制规定.pdf
- 分析dlt 5229-2016 电力工程竣工图文件编制规定
- 财政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 监理实施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编制规定
- 靖边县公安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doc
- 中国石油炼油化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2018
- 土地开发整理预算定额说明及编制规定
- 天然气管道工程可研性报告编制规定
- 油气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天然气管道工程
- 国家体育总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 沿海港口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规定(2004)[28页]
- 沿海港口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规定
- e《仪表施工安装要求》编制规定
相关文档
- 20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章节习题集答案.doc
- 环评师考试《技术导则与标准》历年05-13真题及答案(整理打印).doc
- 环评师考试《技术导则与标准》历年真题及答案(整理打印).doc
- GBT14909-2005能量系统用分析技术导则.pdf
- GBT15512-2009评价企业节约钢铁材料技术导则.pdf
- GBT18857-2008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导则.pdf
- GBT22413-2008海水综合利用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pdf
- GBT25738-2010核电厂电动机调试技术导则.pdf
- GBT25739-2010核电厂阀门调试技术导则.pdf
- GBT25875-2010草原蝗虫宜生区划分与监测技术导则.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