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00 KB
- 15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l俞家村互通立交工程K1+286.65分离立交桥施工图设计说明1.概述1.1工程概况铜陵市俞家村互通立交工程,是铜陵市交通基础建设的一个重要节点工程,工程主要建设在金山路,是上跨铁路并连通铜都大道至铜官大道、滨江大道的重要通道,互通立交的建立将大大缓解市区交通压力,解决公路与铁路的交通矛盾。本工程K1+286.65分离立交桥长(5x35)+(35+50+35)+(2x35)=365m,中心桩号K1+286.65,设计宽度16m。1.2设计规范(1)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2)部颁《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3)部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4)部颁《公路钢筋混泥土及预应力混泥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5)部颁《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063-2007.(6)部颁《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G004-89(7)部颁《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8)《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9)《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1998年局部修订)(10)《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1.3设计标准(1)设计荷载:公路-I级.(2)地震基本烈度:桥位初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为0.05.地震基本烈度6度,桥梁按7度设防;(3)耐久性设计:本工程环境类别为I类;(4)桥面宽度:0.5m(防撞护栏)+15.0m(机动车道)+0.5m(防撞护栏)=16m.(5)安全等级:一级,重要性修正系数r0=1.1;(6)桥面铺装:10cmC40防水混泥土+60cmAC-20C+4cmAC-13C(SBS改性).(7)净空要求:上跨铁路—跨净空H≥6.6m,上跨铜官大道—跨净空≥5.0m.(8)为减轻由于桥台与桥头路基沉降差引起的桥头跳车,设置桥头撘板,搭板与机动车道同宽,长6米,搭板顶面铺设10cm厚沥青混泥土形成路面.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温地质条件2.1位置及地形地貌桥位区位于沿江丘陵地带,地貌上为长江Ⅱ、Ⅲ级阶地交界地段,地势上西低东高,场地内地形略有起伏,地面高程一般18~24m左右.
2.2地层及工程地质性质桥位区内为第四系全新统(Q4)地层覆盖,下伏更新统(Q1-3),第四系厚度约5~9m;下伏j基岩为燕山中期(相当于晚侏罗世)岩浆侵入岩.根据钻探,结合室内试验资料,参见附图DZ-1(钻孔位置图)、DZ-2(立交桥工程地质纵剖面图)DZ-3(A匝道工程地质纵剖面图)、DZ-4(B匝道工程地质纵剖面图),工程区地层描述如下:第一层(Q4me)杂填土,褐色、灰黄等杂色,主要成分为粉质粘土、建筑垃圾等,局部为素填土,强度不均匀,结构松散,填筑不密实,堆积年限超过15年,稍湿一湿,金山路K1+050~1+210顶部为水泥混泥土路面,厚22cm,其余路段顶部为沥青混泥土路面,厚度约8cm,其下为厚都约50cm的水稳碎石层,立交桥桥位区全线分布,厚度1.40~6.60m,层底高程12.58~25.28m.;第二层(Q3aI):粉质粘土,黄褐色,局部夹团块状粘土,夹条纹状灰白色高岭土、铁锰结核,硬塑,稍湿,塑性高,干强度高,无摇振反应,切面较光滑,韧性中等.该层在立交桥桥位区在K1+050~1+390分布,层厚:0.30~2.5m,层底高程:11.08~18.01m;第三层:含卵石粉质粘土,棕黄色,局部砾卵石含量较高,一般20~40%卵石粒径不均一,直径一般3~15cm,局部含漂石,呈菱角状,吴分选性,成分主要为闪长岩,灰岩、石英砂岩、燧石等.
孔壁稳定,钻进困难.粉质粘土呈硬塑状态,稍湿,塑性高,干强度高,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切面较光滑.该层在桥位区K1+175~终点段分布,厚度:0.20~3.50m,由东向西厚度变薄;第四层(δ205):闪长岩,全风化,浅黄夹黄白色,大部分呈粘土状,含高岭土,次生矿物多,原岩结构难辨,可塑,塑性高,干强度高,韧性高.该层在桥位区K1+250~终点及连续分布,层厚:0.50~5.70m,层底高程:4.80~18.88m.第五层(δ205):闪长岩,强~中等风化,黄绿、灰绿色,合金可钻进,风化裂隙发育,岩芯呈碎块状,少部分为柱状;可见原岩结构,斜长石半风化,角闪石略有绿泥石化.该层在桥位区连续分布,层厚:0.90~6.70m,层底高程:3.10~13.48m;第六层(δ205):闪长岩,微风化,灰、深灰色,等粒结晶结构,块状构造,金刚石方可钻进,裂隙不发育,岩芯呈长住状,主要矿物成分为云母、角闪石、斜长石等.该层在于位区连续分布,未见底,揭露最大厚度:9.80m土工程分级Ⅳ级.各层物理力学性质见土工试验成果总表及表I(各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2.3水文地质条件勘察场地范围内地下水主要为潜水,勘察期间地下水位埋深0.50~7.2m(相应高程至10~19.48m).地下水受大气降水补给,流向西北,水位与大气降水关系密切.根据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及附近工点水质分析资料,地下水对砼不具侵蚀性.
3桥梁上部构造施工要点3.1主要材料材料规格以设计图纸中标明为准,一般材料规格如下:混泥土强度等级项目材料名称主梁C50混泥土桥面铺装C40防水混泥土、AC-20C、AC-13C(SBS改性)盖梁C40混泥土墩身C30混泥土桥台耳、背墙C30混泥土人行道枕梁C30混泥土桩基C25水下混泥土(2)预应力钢材:预应力钢束采用符合国家标准《预应力混泥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的Ⅱ级(低松驰)钢绞线,单根钢绞线直径φs15.20mm,钢绞线面积A=140mm2,钢绞线标准强度fpk-1860mpa,设计张拉控制应力为0.75fpk,弹性模量E=1.95x105mpa.
锚具及管道成孔:锚具采用符合GBT14370国家标准中I类要求的群锚体系,波纹管采用塑料波纹管;T梁顶板负弯距钢束采用BM15型锚具及其配套的设备,波纹管采用塑料波纹管,且要求波纹扁管带厚度不小于0.35mm.普通钢筋直径≥12mm为热轧HRB335,技术条件必须符合GB1499-1998的规定;钢筋直径<12mm为热轧R235,技术条件必须符合GB13013-1991的规定.冷扎带肋焊接钢筋网:母材采用冷扎带肋钢筋,间距100mmx100mm,焊接采用平接法搭接,每片之间用钢丝绑扎牢固,该钢筋需符合《钢筋焊接网混泥土结构技术规程》JTJ114-2003的要求.(3)伸缩缝桥台处采用80型焊装式减冲伸缩装置,墩顶联端采用160轴转式多向变位伸缩装置.(4)支座桥梁支座均采用橡胶支座GJZ和GJZF4系列产品,其性能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行业标准JTT4-2004的规定.4施工要点(一)上部构造有关桥梁的施工工艺及其质量检查标准,均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中的有关规定执行.另外,根据本结构的特点,提出以下几点注意事项.1、T梁施工工艺流程如下:①、
先预制主梁,待混泥土达到设计强度的90%后才可张拉预制梁的预应力钢束,严格控制旁弯值,锚下张拉控制应力1395MPa,张拉采取张拉吨位及伸长量进行双控.钢束张拉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压浆,其标号不低于C50.①、安装好永久支座,逐孔安装主梁,使之成为简支状态,及时连续桥面板钢筋及非支点横隔板钢筋,逐跨浇注一期湿接缝及非支点横隔板混泥土②、连接连续接头段钢筋,绑扎横梁钢筋,对接负弯距钢束波纹管并穿束.在日气5.~30.范围内浇筑连续接头、顿顶中横梁及其两侧二期湿接缝范围内的混泥土,属于正常温度范围内施工,如施工时实际气温超出此范围,测硬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采用相应措施防止混泥土浇注裂缝的产生,待现浇的混泥土达到设计强度的93%后,张拉顶板负弯矩预应力钢束,并压浆.每联T梁形成连续的步骤祥见结构联系施工流程示意.③、接头施工完成后,拆除多余支撑,完成体系转换.④、连接顶板钢束张拉预留槽口处钢筋,现浇调平层混泥土、喷洒防水层、人行道施工、进行桥面铺装施工及伸缩缝安装.1、钢绞线的弯折处采用圆曲线过渡,管道必须圆顺,预制T梁定位钢筋在曲线段以间距为50cm、直线间距为100cm设置一组.顶板负弯矩钢索的定位钢筋间隔100cm设置一组.2、
预制主梁时,其边跨边、中梁的预应力钢束连续端和非连续端的起弯角度、弯起半空、钢束坐标及端部锚固位置不同,施工时应注意.1、预制主梁时;应注意准确预埋顶板负弯矩钢束扁波纹管,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止浇注主梁混泥土时扁波纹管发生变形而影响后期的穿束2、施工时应确保锚垫板与预应力束垂直,垫板中心应对准管道中心,在管道密集部位打锚固区,应严格控制混泥土的震捣及养生,确保混泥土的质量.3、为了保证桥梁的平整,建议预制50MT来梁时跨中向下设2.3cm的预拱度,预制35mT梁时跨中向下设1.7m的预拱度,预拱度可采用圆曲线或抛物线.4、T梁施工过程中钢筋的绑扎及焊接连长度应按照《公路桥涵施工及规范》编号(JTJ041-2000)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5、预制T梁英确保支座预埋钢板的位置准确.防撞护栏的预埋件应在预制边T梁时预制埋入,同时注意预留泄水管孔洞.6、现浇接头段混泥土宜采用微膨胀水泥.10、所有新、老混泥土结合面均应严格凿毛处理.11、主梁吊运按兜托梁底起吊法考虑,不设吊环,预制时应考虑好兜吊点的位置,一切以尽量靠近端支点为宜,预制时应在梁底预留穿兜底所需活动底模,同时在主梁翼板上的相应位置预留穿孔洞,吊具由施工单位自行设计,且在施工时应注意兜吊的方式,尽量保持主梁平稳,避免发生倾覆等情况.12、
从T梁预制到浇筑完横向湿接缝的时间不宜超过三个月,现浇桥面板和横隔板湿接缝时,桥面板和横隔板接缝处必须凿毛,冲洗,以保证新来混泥土的结合.横隔板接缝处钢筋的焊接要确保焊质量.只有当桥面板和横隔板接缝处的混泥土达到标准强度的90%以上,并采用压力扩散措施后,方可在其上运梁.13伸缩缝处要求全桥断开,缝中不可有堵塞物,伸缩缝的安装要在控制气温值进行,以利构件的受力和运营.14施工中钢筋的链接方式:钢筋直径≥12mm时,如设计图纸中未说明,钢筋链接应采用焊接;钢筋<12mm时,如设计图纸中未说明,钢筋链接可采用绑扎,绑扎及焊接长度应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15各钢束张拉工序为:O——初始应力(0.15σk)——σk持荷2分钟——锚固注:σk为锚下张拉控制应力,不包括锚头摩阻损失.在进行钢束张拉时,钢束的实际张拉控制应力必须加上锚头摩阻引起的应力损失,但最大不能超过0.8fpk.(二)下部结构1、施工前必须复核桩位坐标,确保坐标准确过后方可放样,墩身严格控制墩身的倾斜度的误差不大于墩身高的13000,断面尺寸允许误差+20mm。2、桩基与墩身相接部分和工作缝处的混泥土必须凿毛清洗干净,每段混泥土的浇筑高度宜控制在3-5m
以内,以确保其整体性及施工期间的安全性。3、墩身混泥土在施工前必须进行配合比试验,以保证混泥土的流动性,和易性急缓解,早强等性能。4、墩身的钢筋接长应满足搭接或焊接长度要求,一个断面内的接头数量应符合规范要求。墩身各部外露面均应保证无蜂窝、麻面、收缩裂缝,墩身整个表面混泥土颜色应保持一致,表面应光洁无油污,确保混泥土振捣密实。施工时对振捣棒不易操作的地方可采用人工振捣密实,同时,菜哦用附着式振捣器辅助,一保证混泥土振捣效果,或者采用其他可靠措施保证混泥土密实性。5、不得在大风大雨天气施工,以确保混泥土质量及施工安全。随时观测墩身的变形及时进行相应调整,以保证墩身的几何形状符合要求。6、浇筑基础混泥土钱,必须认真复核基底高程,确保正确无误,以保证质量,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麻烦,若发现不符合之处须及时同业主或设计代表联系。7、桥梁墩台施工前,应注意防震挡块、支座垫块、伸缩缝、桥头搭接锚固筋等各种预埋件的预置。8、支座垫块顶面必须保持水平、清洁。9桩基质量检测推荐采用超声波法或其他无破损检测法纪念性检测,检测管按桩基总数的25%在墩台桩基础中均匀布设,没有布设检测管的桩基需采用其他有效方法进行质量检测和控制。10、桥台侧墙未考虑离线纵坡的影响,施工时可按路线坡度将桥台侧墙顶面做成斜面。
11、浇筑桥头搭板前应按路线要求对台后填料进行分层夯实(密实度需达到95%以上)并铺设完路面基层。12、墩、台基础施工后必须对多余开挖面进行回填压实。(三)附属设施1、桥面铺装胡泥土浇筑前,必须用钢刷清除结合面上的浮皮,然后浇筑混泥土桥面铺装,并切实注意钢筋网位置和捣实养护工作。2、为使桥面铺装及T梁紧密结合成整体,预制T梁时顶层必须拉毛,可采用垂直跨径方向划槽,槽深0.5cm横贯桥面,每延米桥长不小于10~15道,并严防板顶滞留油腻。3、桥面铺装混泥土未达到设计强度80%时,不容许车辆在桥面上行驶。(四)桥梁表面涂装为加强桥梁耐腐蚀性、增强美观,本桥采用了混泥土表面装饰性涂装,材料选用丙烯酸乳胶水性漆,丙烯酸乳胶漆是一种新型的混泥土表面涂装材料;是具有装饰性强、耐候、耐水、耐酸、耐碱性能,且具抗静电不吸尘等特点的高性能涂料。桥梁表面涂装色泽推荐选用淡蓝灰色。表面涂装施工时混泥土龄期须不少于28天,防腐涂层厚不少于240μm,材料性能及施工应manzuoJTJ75-2001《海港工程混泥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GB50046-95《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等相关标准要求。防护层使用年限应大于或等于10年,涂装范围为梁体及桥墩台外露面。
在涂刷面层前,必须对基面进行修补、填平、打底、打底材料除了必须具备和面层同样的性能外,还能与结构物基面牢固地粘合、和面层很好地相容,使三者结合成一个整体,保证也剖长久的耐候性。另外,在基面处理层和面涂之间还应涂刷一层封底剂来封闭基面处理层,防止雨水进入后范碱和冬天该层受潮后冻胀,以及防止面层涂料变色、粉化或基面处理层开裂、剥落。涂装工艺流程为:(1)模板接缝线打平;(2)基层清洗;(3)空鼓、气孔和裂缝修补;(4)基层找平;(5)专用封底剂涂一遍;(6)彩色水性漆涂二遍。1、基层处理工艺(1)模板接缝线找平:系用凿、铲、磨等方法将凸起的模板接缝线打平、磨光。(2)基层清洁:用水或清洗剂对欲涂刷表面进行清洗,去除沉埃、泛灰和油污(包括脱膜剂)(3)空鼓、气孔处理:对空鼓部位的处理,需在空鼓周围放宽10cm范围,敲除内部疏松物,深度1.5cm,用WSL44高强胶与水泥、石英粉按1:2:4配成修补料,分两遍修补,第一遍要压实,待五六成干时补第二遍,抹平。对气孔部位也用上述修补和方法进行填补。2、基层找平、封底工艺基层缺陷修补完毕后,便可对大面进行找平。
(1)、找平材料采用FC高强防水胶与水泥、石英粉按1:2:4混合调成防水高程腻子,该腻子应现配现用,而且必须在2h内用完。因此,应根据用量和施工速度配料。(2)用腻子铁板嵌批明显凹陷部位,并进行养护。要求无接搓印,无裂缝。(3)基层要求干燥,含水率应大大于15%,如不符合此要求应对涂饰工期作相应的调整。(4)基层封底采用专用封底剂,先用漆刷涂刷阴角处,然后用滚筒涂刷大面,要求不溜挂,不漏刷,厚薄均匀。3、面涂施工工艺(1)、根据不同需要进行稀释,先用漆刷涂刷阴角处,再用滚筒大面积涂刷,两遍间隔不小于2h.第一遍面漆用5%-10%清水稀释,搅匀后使用。第二遍面漆直接涂刷,为了保证面层的质量、效果和耐久性,面层涂膜厚度应补小于0.1mm。(2)施工顺序一定要自上而下施工,先施工颜色浅的面料,然后再做颜色较深的面料。(3)养护24h,清理收尾。要求:颜色均匀,分色线平直不溜挂,无接搓印。注意事项(1)每道工序的间隔时间是在气温为30。C的标准下而定,如果低于此温度,应以实际固化,干燥为准。(2)在进行下一道工序时,一定在待前一道工序完全干燥后进行。
(3)面涂稀释时,加水量不能超过15%,以免影响涂层质量。(4)WSL44和水泥、石英粉混合修补料,由于固化快,应根据施工速度,确定每次的配制量,即配配用。(5)应避免雨天施工。5、注意事项1、施工前应对桥梁规范内雨污水管线、弱电、燃气热力等地下管线进行调查核实,以便采取保护或加固措施,保证各种地下管线正常适用及施工安全。2、根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施工方选用的架桥机的最高点距离110KV高压线的最低点的最小垂直距离不小于5m,同时应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3、本说明仅对桥涵的结构设计和施工设计作了概要介绍,有关桥涵的施工工艺及其质量检查标准均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中有关规定执行。施工时应注意对环境的保护,防止水土流失,避免泥浆等污水对河流及周围环境的污染,对弃土重新利用,用于周围自然环境的改进。4、其他未尽事宜,应严格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执行;5、施工单位应仔细阅读图纸,理解设计意图,对图纸不清楚的地方应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施工中茹发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施工与建议、监理监控机设计单位联系,协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