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7.23 KB
- 30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ICS93.080.20P66备案号:40647-2014DB36江西省地方标准DB36/T744—2013废旧轮胎橡胶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WasteTireRubberAsphaltPavementConstruction2013-12-25发布2014-02-01实施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6/T744—2013目次前言................................................................................II引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符号、代号..................................................................13.1术语..........................................................................13.2符号及代号....................................................................24材料组成设计......................................................................24.1一般规定......................................................................24.2原材料........................................................................24.3橡胶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要求..................................................54.4橡胶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75橡胶沥青路面施工..................................................................85.1一般规定......................................................................85.2橡胶沥青及橡胶沥青混合料生产..................................................85.3橡胶沥青混合料的运输..........................................................95.4橡胶沥青面层铺筑.............................................................105.5开放交通及其他...............................................................116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施工...........................................................116.1准备工作.....................................................................116.2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铺筑.......................................................127施工质量控制与检查验收...........................................................127.1一般规定.....................................................................127.2施工前材料与设备检查.........................................................127.3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与检测.....................................................137.4工程验收阶段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15条文说明................................................................17I
学兔兔www.bzfxw.comDB36/T744—2013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编写。本标准由江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公路科研设计院、四川正中路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虞峥、彭德清、杨遗良、黄浩、唐颂、聂磊、何凌坚、曹细春、熊茂东、赵军、雷凡。II
学兔兔www.bzfxw.comDB36/T744—2013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汽车保有量迅猛增长,废旧轮胎数量越来越多,对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危害。为了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循环经济,将废旧轮胎应用于公路建设中,铺筑橡胶沥青路面,不仅可以大量消耗废旧轮胎,解决环境保护问题,同时,又有助于改善沥青路面质量,节约建设投资。本标准编制组针对江西省的地质、气候、交通等特点,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国内外科研成果和实体工程经验、广泛征集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标准。本标准由江西省公路科研设计院负责解释。各单位在使用过程中,若发现问题或提出意见和建议,请及时与主编单位联系(地址:南昌市站前西路59号,邮编:330002,电话:0791-86243374),以便修订时参考。III
学兔兔www.bzfxw.com
学兔兔www.bzfxw.comDB36/T744—2013废旧轮胎橡胶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湿法工艺废旧轮胎橡胶沥青材料组成、混合料的设计、施工与材料组成、质量检验与验收评定等技术内容。本标准适用于高速公路的新建和改(扩)建沥青路面施工,其他等级公路及城市道路参照执行。本标准除应执行现行有关部颁沥青路面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JTG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CJJ1—2008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37—2012城市道路设计规范DB36/T576-2010江西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技术规范DB36/T577-2010江西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DB36/T676-2012江西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粗集料水洗技术规程3术语、符号、代号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3.1术语3.1.1废胎胶粉Crumbrubberpowder由汽车废旧轮胎经粉碎加工,所得的的具有一定细度规格的橡胶粉、简称橡胶粉或胶粉。3.1.2路用废胎胶粉Roadcrumbrubberpowder满足道路路用技术指标的橡胶粉。3.1.31
学兔兔www.bzfxw.comDB36/T744—2013橡胶沥青Asphaltrubber将废胎胶粉与热沥青(有的还掺加一定比例添加剂),按一定比例拌和,经适当发育等工艺而得到的一种改性沥青结合料,其中橡胶粉掺量不小于15%(内掺)或17.6(外掺),又称沥青橡胶。3.1.4湿拌工艺Wetprocess先将废轮胎橡胶粉与沥青拌和,形成橡胶沥青后,再与矿料拌和成橡胶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方法。3.1.5橡胶沥青混合料Asphaltrubberhotmixture采用湿拌工艺生产的沥青混合料。3.1.6橡胶沥青路面Asphaltrubberpavement由橡胶沥青混凝土铺筑的可供行车的路面。3.1.7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Stressabsorbingmembraneinterlayerwithasphaltrubber设置在沥青面层与旧路面或半刚性基层之间,防止反射裂缝的橡胶沥青碎石层。3.2符号及代号CRM——废胎胶粉AR——橡胶沥青AR-AC——密实级配橡胶沥青混合料AR-SMA——橡胶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AR-OGFC——开级配橡胶沥青混合料SAMI——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4材料组成设计4.1一般规定4.1.1橡胶沥青路面包括橡胶沥青混凝土面层与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等结构层。4.1.2橡胶沥青混合料的原材料应经过技术试验检验,其技术指标应符合本规范要求。4.1.3橡胶沥青路面材料组成设计包括原材料选择、矿料级配与最佳橡胶沥青用量确定,以及相关性能检验。4.2原材料4.2.1橡胶粉应符合下列规定:1)橡胶粉应选用废旧轮胎在常温状态下研磨粉碎加工而成的橡胶粉,且宜选择斜交胎胶粉或天然胶含量较高的废旧轮胎加工而的橡胶粉。2)橡胶粉颗粒粒径宜在20目~60目,技术指标与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2
学兔兔www.bzfxw.comDB36/T744—20133)橡胶粉应存储在干燥、通风的仓库中,并采取有效的防淋、防潮措施及消防措施,其现场储存时间不宜超过180d。4.2.2橡胶沥青应采用专用设备现场制备。基质沥青宜采用70号道路石油沥青,其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规定;橡胶沥青的技术要求见表3。4.2.3橡胶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应采用石质坚硬、清洁、干燥、无风化、无杂质、表面粗糙、近立方体颗粒的碎石,粒径大于4.75mm,宜采用玄武岩、辉绿岩等硬质集料。粗集料技术应满足现行规范中粗集料的技术指标要求,见表4。粗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均应达到5级(不足时需添加抗剥落剂),其破碎面满足现行规范要求,当粉尘含量大于0.5%,用于表面层时,应进行水洗,并符合DB36/T676-2012规定。表1路用橡胶粉的化学技术指标与技术要求技术指标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灰分(%)≤8GB/T4498丙酮抽出物(%)≤22GB/T3516炭黑含量(%)≥28GB/T14837橡胶烃含量(%)≥42GB/T14837天然橡胶含量(%)≥25GB/T13249-91表2基质沥青技术要求技术要求技术指标单位试验方法70号针入度(25℃)0.1mm60~80T0604针入度指数PI--1.5~+1.0T0604软化点(环球法)℃≥46T0606延度(10℃)cm≥15T0605延度(15℃)cm≥100T0605质量变化%±0.8T0609薄膜烘箱试验针入度比%≥61T0604(163℃,5h)残留物延度(10℃)cm≥6T0605蜡含量(蒸馏法)%≤2.2T0615闪点(COC)℃≥260T0611溶解度(三氯乙烯)%≥99.5T0607相对密度(25℃/25℃)-实测T0603表3橡胶沥青技术要求技术指标单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180℃旋转粘度Pa.s1.5~4.0T0625针入度(25℃)0.1mm30~60T0604软化点(环球法)℃>56T06063
学兔兔www.bzfxw.comDB36/T744—2013弹性恢复%>60T06624.2.4橡胶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应采用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级配的石灰岩碎石石屑或机制砂,细集料规格应满足表5中要求,细集料技术要求见表6。4.2.5橡胶沥青混合料用填料应采用石灰石矿粉、消石灰粉或水泥,不得使用回收粉尘。4.2.5.1矿粉应干燥、清洁,能从矿粉仓中自由流出。矿粉技术要求应符合表7的规定。4.2.5.2填料不得含有粘土颗粒或其他有害物质,当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研磨矿粉时,原石料中的泥土杂质应除净。表4粗集料技术要求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其他等级指标单位试验方法上面层中、下面层道路石料压碎值%≤26≤28≤30T0316洛杉矶磨耗损失%≤28≤30≤35T0317表观相对密度-≥2.60≥2.50≥2.45T0304磨光值->42---吸水率%≤2.0≤3.0≤3.0T0304坚固性%≤12≤12-T0314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15≤18≤20其中粒径大于9.5mm%≤12≤15-T0312其中粒径小于9.5mm%≤18≤20-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1≤1≤1T0310软石含量%≤3≤5≤5T0320注:1)有1个或以上破碎面为黄色节理面的集料颗粒含量应不大于5%;32)多孔玄武岩的视密度可放宽至2.45t/m,吸水率放宽至3%。表5细集料规格要求公称粒径水洗法通过各筛孔的质量百分率(%)规格(mm)9.54.752.361.180.60.30.150.075S150~510090~10060~9040~7520~557~402~200~10S160~3—10080~10050~8025~608~450~250~15表6细集料技术要求技术指标单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表观相对密度-≥2.50T0328坚固性(>0.3mm部分)%≤12T0340含泥量(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3T0333砂当量%≥60T0334亚甲蓝值g/kg≤25T0349棱角性(流动时间)s≥30T03454
DB36/T744—2013表7矿粉技术要求技术指标单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3表观密度t/m≥2.50T0352含水量%≤0.5T0103<0.6mm%100T0351粒度范围<0.15mm%90~100T0351<0.075mm%75~100T0351亲水系数-<1T0353塑性指数%<4T0354外观-无团粒结块-4.2.5.3可采用水泥或消石灰粉替代矿粉,消石灰掺量宜为矿料总质量的1%~3%,水泥可部分或全部替代矿粉。4.2.5.4根据需要,可使用纤维、抗车辙剂、抗剥落剂等添加剂。4.3橡胶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要求4.3.1橡胶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包括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和试拌试铺验证三个阶段。4.3.2橡胶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可采用马歇尔试验方法进行。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8的规定。表8橡胶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指标密级配混合料橡胶沥青玛蹄脂开级配混合料技术指标单位AR-ACAR-SMAAR-OGFC﹡马歇尔试件击实次数次双面各75双面各50双面各50马歇尔试件尺寸mmΦ101.6×63.5Φ101.6×63.5Φ101.6×63.5空隙率(VV)%4~63~515~22矿料间隙率(VMA)≥17—稳定度kN≥6≥5≥4.5流值mm2~5——沥青饱和度(VFA)%70~8575~85—析漏损失%—≤0.1≤0.3肯特堡飞散损失%—≤15≤15粗集料骨架间隙率VCAmix—<VCADRC设计空隙率AR-AC相应于以下公称最大粒径的最小VMA技术要求(%)26.5191613.2矿料间隙率4%≥12≥13≥13.5≥14(VMA)5%≥13≥14≥14.5≥156%≥14≥15≥15.5≥16﹡重载道路时,可双面各75次。5
DB36/T744—20134.3.3橡胶沥青混合料分为开级配和密级配两种。对于密实级配橡胶沥青混合料,应采用间断型级配。橡胶沥青混合料设计级配范围宜符合表9~表11的规定。表9间断级配橡胶沥青混合料AR-AC的设计级配范围级配类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型26.51916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AR-AC2010090~10075~8862~7645~5924~3517~2714~219~176~134~103~8AR-AC16-10095~10075~8554~6224~3518~2814~2210~187~146~113~8AR-AC13--10095~10060~7124~3519~2814~2312~199~157~123~8AR-AC10---10095~10024~3519~2814~2312~199~157~123~8表10橡胶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AR-SMA的设计级配范围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级配类型1916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AR-SMA1610090~10065~8545~6520~3215~2414~2212~1810~159~148~12AR-SMA13-10090~10050~7520~3415~2614~2412~2010~169~158~12AR-SMA10--10090~10028~6020~3212~2210~1812~189~168~13表11开级配橡胶沥青混合料AR-OGFC的设计级配范围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级配类型0.07191613.29.54.752.361.180.60.30.155AR-OGFC1610095~10071~8043~5515~256~183~141~101~70~50~4AR-OGFC13-10095~10052~6415~2510~196~154~112~92~71~5AR-OGFC10--10095~10030~5015~326~184~143~102~60~34.3.4橡胶沥青混合料性能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4.3.4.1采用车辙试验检验橡胶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高温稳定性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2的规定。表12橡胶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技术要求交通等级结构层位动稳定度(次/mm)上≥2000轻、中中、下≥1500上、中≥3000重下≥2000上、中≥3500特重下≥25004.3.4.2采用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检验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3的规定。6
DB36/T744—2013表13橡胶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技术要求技术指标单位面层马歇尔残留稳定度%≥85冻融劈裂强度比%≥804.3.4.3采用低温弯曲试验检验橡胶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橡胶沥青混合料的低温弯曲试验的破坏应变不小于2000µε。4.4橡胶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4.4.1目标配合比设计4.4.1.1原材料检测从工程实际使用的材料中取代表性原材料,分别按照现行《公路工程沥青和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和《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对各类矿料进行筛分,并对基质沥青、胶粉、橡胶沥青、各类矿料和外掺剂进行检测,确保原材料的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原材料不能使用。4.4.1.2矿料配比设计矿料配合比宜根据矿料筛分结果,借助于电子表格通过试配法进行,矿料级配曲线按现行《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T0725-2000的方法绘制,设计矿料配比时,参照表9~表11规定的设计级配范围,调整各种矿料比例,设计三组不同粗细的配比分别位于级配范围上方、中值、下方,绘制设计级配曲线。当反复调整不能满足时,应更换材料再进行设计。4.4.1.3确定设计级配按照初选的矿料级配,参考工程经验选择适宜的橡胶沥青用量,分别制作上述三组不同粗细级配的马歇尔试件,测定试件体积指标,选满足设计要求的级配作为设计级配。4.4.1.4确定设计橡胶沥青用量根据矿料设计级配和初试橡胶沥青用量试验结果,按0.3%-0.5%间隔变化,按经验取五个不同的橡胶沥青用量,制备马歇尔试件,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计算各组试件空隙率、矿料间隙率、稳定度和流值等,分别绘制各项体积指标的曲线。根据设计空隙率并综合考虑其他各项体积指标满足表8的技术要求,再对橡胶沥青混合料试件进行车辙试验、水稳定性试验与低温弯曲试验,当橡胶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各项性能均满足设计要求时,确定设计橡胶沥青用量。4.4.1.5配合比设计检验按以上设计矿料配合比和设计橡胶沥青用量制备马歇尔试件,推荐进行浸水马歇尔试验、高温动稳定度试验试验,混合料动稳定度应满足表12要求,浸水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应满足表13要求。符合要求的配合比可以作为目标配合比,供拌和楼确定各冷料仓的供料比例、进料速度及试拌使用。4.4.2生产配合比设计4.4.2.1确定各种热料仓矿料的用量对间歇式拌和楼,应从二次筛分后进入各热料仓的矿料取样进行筛分,根据筛分结果,通过计算,使混合料的级配符合目标配合比设计级配和表9~表11的规定,以确定各热料仓的用料比例,供拌和楼控制室使用。同时反复调整冷料仓进料比例,以达到供料均衡。同时选择适宜的筛孔尺寸和安装角度,尽量使各热料仓的供料大体平衡。4.4.2.2确定最佳橡胶沥青用量7
DB36/T744—2013取目标配合比设计的设计橡胶沥青用量±0.3%,进行马歇尔试验,按目标配合比设计方法绘图,根据设计空隙率和其他体积指标综合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橡胶沥青用量。按以上方法确定的设计橡胶沥青用量可能与目标配合比的设计橡胶沥青用量不一致,如相差不超过0.2%,应按生产配合比确定的最佳橡胶沥青用量进行试拌和试铺,或分析确定试拌试铺用最佳橡胶沥青用量;如相差超过0.2%,应找出原因,进一步试验分析后确定试拌试铺用最佳橡胶沥青用量。4.4.2.3生产配合比设计检验按以上生产配合比,进行马歇尔试验,检验动稳定度与浸水残留稳定度。混合料动稳定度应满足表12要求,浸水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应满足表13要求。4.4.2.4试拌试铺配合比验证用生产配合比进行试拌,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指标合格后铺筑试铺段。取试铺用的沥青混合料进行马歇尔试验检验和橡胶沥青含量、矿料筛分试验,检验生产配合比矿料合成级配,由此确定正常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5橡胶沥青路面施工5.1一般规定5.1.1橡胶沥青路面施工必须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制订详细的施工方案,保证合理的施工工期。5.1.2橡胶沥青面层不得在雨、雪、大风天气及环境温度低于10℃时施工。5.1.3橡胶沥青生产及混合料拌和厂设置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环境、消防、安全等规定。橡胶沥青加工设备需进行专门标定,并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达到环保要求。5.1.4橡胶沥青路面施工温度应符合表14的规定。表14橡胶沥青路面施工温度要求工序控制温度(℃)测量部位橡胶沥青加热温度180~200沥青加热罐集料加热温度170~180热料提升机混合料出料温度170~180运料车混合料最高温度195运料车摊铺温度≥160,低于140废弃摊铺机初压开始温度≥155摊铺层内部复压最低温度≥130碾压层内部碾压终了温度≥110碾压层内部开放交通温度≤50路表面5.1.5严格掌握沥青和集料的加热温度以及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热混合料成品在贮料仓储存后,其温度下降不应超过10℃。5.1.6橡胶沥青路面工程正式开工前,应铺筑试验路段,进行橡胶沥青混合料的试拌与试铺试验,确定施工参数,制定正式施工程序。8
DB36/T744—20135.2橡胶沥青及橡胶沥青混合料生产5.2.1橡胶沥青的生产和存储应符合下列规定:5.2.1.1橡胶沥青应采用不含胶体磨的专用设备加工生产,该设备必须含有:沥青快速升温系统、配料计量统系、均匀预拌系统、搅拌反应系统。5.2.1.2橡胶沥青生产温度宜控制在180℃~190℃,当胶粉掺量较大时,加工温度可适当提高,但不应高于200℃。5.2.1.3橡胶沥青加工搅拌时间宜为45min~60min。5.2.1.4生产的橡胶沥青宜在24h内使用完毕。当需要临时储存时,应将橡胶沥青温度降到145℃~155℃范围内存储,存储时间不应超过3d。在存储期间应检测橡胶沥青技术指标是否满足技术要求,如不满足要求,应重新加工或掺加一定剂量(掺量一般小于10%)的废轮胎胶粉,重新预混,反应至满足技术要求。5.2.1.5橡胶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和存储应符合下列规定:1)橡胶沥青混合料应采用间歇式拌和机拌和,总的拌和能力必须满足施工进度要求。2)橡胶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应根据具体情况试拌确定,以沥青均匀裹覆集料为度。间歇式拌和机每盘生产周期不宜少于60s,干拌不宜少于5s。3)橡胶沥青混合料拌和温度应符合表14规定。4)橡胶沥青混合料应随拌随用,储存时间不宜超过10h,存储过程中温降不得大于10℃。5)拌和楼控制室要逐盘打印沥青及各种矿料的用量和拌和温度,并定期对计量和测温进行校核。6)注意目测检查混合料的均匀性,及时分析异常现象。如混合料有花白、冒青烟和离析等现象,如确认质量有问题,应作废料处理并及时予以纠正。7)每台拌和楼每天各取一组混合料试样做马歇尔试验和抽提筛分试验,检验油石比、矿料级配和沥青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每周应检验1~2次残留稳定度。橡胶沥青用量与设计值的允许误差−0.4%至+0.4%。8)每天结束后,用拌和楼打印的各料数量,进行总量控制。以各仓用量及各仓筛分结果,在线检查矿料级配;计算平均施工级配和油石比,与设计结果进行校核;以每天产量计算平均厚度,与路面设计厚度进行校核。9)沥青混合料生产可采用温拌技术降低拌和温度和施工温度,提高施工和易性。5.3橡胶沥青混合料的运输5.3.1橡胶沥青混合料宜采用不小于20吨的自卸车辆运输,车辆的数量应与摊铺机的数量、摊铺能力、运输距离相适应,橡胶沥青混合料运输车的运量应较拌和能力和摊铺速度有所富余,根据工程规模,宜在摊铺机前方应有3~5辆运料车等候卸料。5.3.2拌和机向运料车卸料时,运料车应前后移动三次装料,以减少粗集料的离析现象,运料车每次使用前后应打扫干净,在车厢板上涂刷沥青隔离剂或防黏剂,但不得有余液积聚在车厢底部。使用油水混合料作隔离剂时,应严格控制油和水的比例。5.3.3运料车应有良好的篷布或棉被等覆盖设施,卸料过程中继续覆盖,直至卸料结束,以便保温并避免污染环境。9
DB36/T744—20135.3.4应由专人逐车检测温度,采用数字显示插入式热电偶温度计检测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和运到现场温度,插入深度要大于150mm,橡胶沥青混合料温度应符合表14的规定。5.3.5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应在在摊铺机前10cm~30cm处等候,不得撞击摊铺机,卸料过程中运料车应挂空挡,靠摊铺机推动前进。运料车卸料时,每次应倾倒干净,如有剩余应及时清除。5.4橡胶沥青面层铺筑5.4.1橡胶沥青混合料宜采用履带式摊铺机摊铺,摊铺温度应符合表14的规定。5.4.2采用两台或多台摊铺机同步摊铺时,前后应错开10m~20m呈梯队方式。宜采用非接触式平衡梁控制摊铺厚度。摊铺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摊铺层厚度及路拱、横坡。5.4.3摊铺机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的摊铺,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摊铺速度宜控制在1m/min~3m/min。5.4.4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松铺系数应通过试验路段的试铺确定。5.4.5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是保证沥青面层质量的重要环节,橡胶沥青路面施工应配备足够数量的压路机,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及初压、复压、终压(包括成型)的碾压步骤,以达到最佳碾压效果。5.4.6为保证压实度和平整度,初压必须在摊铺后较高温度下及时进行,不宜使用胶轮压路机。铺筑高等级道路双车道沥青路面的压路机数量不宜少于5台。施工气温低、风大、碾压层薄时,压路机数量应适当增加。5.4.7橡胶沥青混凝土施工碾压工艺应采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压实工艺分为初压、复压和终压。初压采用两台压路机静压一遍,振动碾压3遍,复压采用两台压路机振动碾压3遍,终压采用一台压路机以静压方式碾压1~2遍以消除轮迹。在整个碾压过程中,应有专人指挥,负责碾压各个阶段的衔接。5.4.8压路机轮上的淋水喷头,应疏通、调试好,应能够有效控制喷水量。在碾压过程中,根据情况应随时调整喷水的大小,且不得过度喷水碾压。同时,给压路机添水的水车,应随时跟在压路机后面,停放在已碾压好路段的旁边,便于压路机及时加水。5.4.9压路机应以慢而均匀的速度碾压,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宜按表15规定。具体的碾压速度与碾压温度应根据压路机、气温、层厚等情况经试压确定。表15压路机碾压速度(km/h)压路机类型初压复压终压静载钢轮压路机2~3—3~6钢轮振动压路机2~43~53~65.4.10压路机的碾压路线及碾压方向不应突然改变而导致混合料推移。碾压区的长度应大体稳定,两端的折返位置应随摊铺机前进而推进,横向不得在相同的断面上。5.4.11在有超高的路段施工时,应先从低的一边开始碾压,逐步向高的一侧碾压。5.4.12碾压过程中碾压轮应保持清洁,可对钢轮涂刷隔离剂或防粘结剂,严禁刷柴油。严禁向碾压轮喷水,以保证碾压温度。10
DB36/T744—20135.4.13橡胶沥青面层的接缝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橡胶沥青面层的施工接缝应紧密、平顺。2)采用梯队作业的纵向接缝应采用热接缝。橡胶沥青面层的纵向接缝与下部结构层的纵向接缝应错开15cm。3)橡胶沥青面层的横向接缝应采用垂直平接缝。相邻两幅橡胶沥青面层的横向接缝应错开1m以上。橡胶沥青面层与下部结构层的横向接缝应错开1m以上。5.5开放交通及其他5.5.1橡胶沥青混合料铺筑结束后应自然冷却到50℃以下可开放交通。6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施工6.1准备工作6.1.1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应用,首先应对下承层的表面进行处治。6.1.1.1水泥混凝土路面首先对多处横向或纵向断裂的水泥板块进行换板处理;对宽度在3mm以上的裂缝进行清缝、填缝处理;对原水泥混凝土路面较光滑的宜进行拉毛处理;对错台、脱空的板块应进行灌浆补强处理;用清扫、鼓风或水冲洗,清除下层表面浮灰和泥浆。6.1.1.2半刚性水稳层基层先对半刚性水稳基层的水泥包块等进行清除、平整,然后喷洒1.0kg/m²的浮化沥青透油层,以粘住表面的浮尘和泥浆。6.1.1.3原沥青路面层用清刷、清扫或鼓风,直至清除下层表面浮灰和泥浆,然后喷洒1.0kg/m²的浮化沥青透油层。6.1.2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设计包括集料粒径与用量的确定、橡胶沥青用量确定。6.1.3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用集料级配要求宜符合表16的规定,集料技术要求应符合表6的技术要求。表16集料级配要求筛孔尺寸(mm)通过率(%)SAMI-1SAMI-2SAMI-3191001001001695~10010010013.25~1095~1001009.50~35~1095~1004.75-0~35~102.26---0.0750~10~10~16.1.3.1当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用于旧路面与加铺路面之间或者半刚性基层与沥青层之间时集料级配宜选择SAMI-1或SAMI-2;当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用作桥面或者隧道的防水粘结层时,集料级配宜选择SAMI-2或SAMI-3。11
DB36/T744—2013226.1.3.2集料撒布率宜为80%~90%,对于级配SAMI-1,集料用量宜为14kg/m~16kg/m;对于级配2222SAMI-2,集料用量宜为12kg/m~14kg/m;对于级配SAMI-3,集料用量宜为10kg/m~12kg/m。6.1.3.3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用橡胶沥青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的规定,橡胶沥青用量与集料用量、粒22径及用途有关。橡胶沥青用量宜为2.0kg/m~2.4kg/m。6.1.3.4当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用于旧路面与加铺路面之间或者半刚性基层与沥青层之间时,橡胶沥青用量宜取推荐用量的上限;当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用作桥面或者隧道的防水粘结层时,橡胶沥青用量宜取推荐用量的下限。6.2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铺筑6.2.1按设计要求对下承层病害进行处理,并进行清扫、吹尘和清洗。26.2.2采用沥青撒布车在下层上涂撒透层沥青,半刚性基层表面透层沥青用量宜为1.0kg/m。6.2.3采用同步碎石封层车完成橡胶沥青的喷撒与碎石的撒布,橡胶沥青的温度宜控制在180℃~190℃,橡胶沥青洒布量及碎石撒布量按本规范6.1.3.2、6.1.3.3条款中要求。同步碎石封层车应平稳、匀速行驶,其作业速度宜为3km/h~6km/h。6.2.4碎石撒布之后对局部重叠、多余石料应进行扫除,局部石料不足区域进行人工补料,并应立即采用25T以上胶轮压路机进行压实,两台胶轮压路机同时作业,碾压遍数宜为2遍~3遍,从撒布橡胶沥青到碾压完成应在表17规定时间内完成。表17碾压时间要求下承层温度完成碾压时间40℃以上20min18℃~40℃之间10min6.2.5对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进行清扫,清除没有粘结牢固的松散碎石。7施工质量控制与检查验收7.1一般规定7.1.1目标配合比需经驻地监理工程师审查,报总监代表批准确认后才能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如果某种矿料产地、品种发生变化,必须重新进行目标配合比设计。7.1.2每台拌和楼均应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由驻地监理工程师审查,总监代表确认批准后,才能进行试拌与试铺。7.1.3橡胶沥青路面施工应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建立健全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对施工各工序的质量进行检查评定;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实行动态质量管理,确保施工质量的稳定性。7.1.4与橡胶沥青面层施工有关的所有原始记录和数据必须如实记录和保存。对已采取措施进行返工补救的项目,应在原始记录和数据上注明。7.2施工前材料与设备检查12
DB36/T744—20137.2.1施工前必须检查各种材料的来源和质量。所有的材料都应按规定取样检测,经质量认可后方可订货。对购进的各种材料,供货单位必须提交正式的检测报告。7.2.2各种材料必须在施工前进行检查,不符合本标准技术要求的材料不得进场。材料试样的取样数量与频度按现行试验规程的规定进行。7.2.3施工前应对沥青混合料拌和楼、摊铺机、压路机等各种机械设备进行调试,对机械设备的配套情况、技术性能与传感器计量精度等进行检查或标定。7.2.4正式开工前,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业主及监理提交原材料试验与配合比设计报告。7.3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与检测7.3.1橡胶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应按表18规定的检查项目与频度对各种原材料进行抽样试验,其技术要求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表18原材料的检查项目与频度序平行试验次数材料检查项目检查频度号或一次试验的试样数外观(品种、含泥量等)随时-针片状颗粒含量随时2~3颗粒组成(筛分)随时21粗集料压碎值必要时2磨光值必要时4洛杉矶磨耗值必要时2含水量必要时2颗粒组成(筛分)随时2砂当量必要时22细集料含水量必要时2松方单位重必要时2外观随时-3矿粉<0.075mm含量必要时2含水量必要时2针入度(25℃)每天1次3软化点每天1次24橡胶沥青粘度(180℃)每批一次3弹性恢复每天1次37.3.2沥青拌和厂必须对橡胶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进行质量控制。橡胶沥青混合料检查项目与频度应符合按表19的规定。表19橡胶沥青混合料检查项目和频度检查频度及单点检验质量要求或项目试验方法评价方法允许偏差矿料0.075mm逐盘在线检测±2%计算机采集数据计算13
DB36/T744—2013检查频度及单点检验质量要求或项目试验方法评价方法允许偏差级配≤2.36mm±4%(筛孔)≥4.75mm±5%0.075mm±1%逐盘检查,每天汇总l次取JTGF40-2004附录G总量≤2.36mm±2%平均值评定检验≥4.75mm±2%0.075mm±2%每台拌和机每天l~2次,以T0725抽提筛分与标准级≤2.36mm±3%2个试样的平均值评定配比较的差≥4.75mm±4%逐盘在线监测±0.2%计算机采集数据计算逐盘检查,每天汇总l次取JTGF40-2004附录F总量±0.1%沥青用量(油石比)平均值评定检验每台拌和机每天l~2次,以±0.2%抽提T0722、T07212个试样的平均值评定马歇尔试验:空隙率、稳每台拌和机每天l~2次,以符合本规范T0702、T0709、JTG定度、流值4~6个试件的平均值评定规定F40-2004附录B、附录C必要时(试件数同马歇尔试符合本规范浸水马歇尔试验T0702、T0709验)规定必要时(以3个试件的平均符合本规范车辙试验T0719值评定)规定必要时(以2个试样的平均符合本规范谢伦堡沥青析漏量T0732值评定)规定必要时(试件数同马歇尔试符合本规范20℃肯塔堡飞散损失率T0733验)规定必要时(试件数同马歇尔试符合本规范冻融劈裂强度比T0729验)规定7.3.3施工过程应按表20规定的项目和频度检查橡胶沥青混合料温度及外观情况。单点检验评价方法应符合相关试验规程的试样平行试验的要求。表20橡胶沥青面层施工过程检查项目和频率检查频度及单点项目质量要求或允许偏差试验方法检验评价方法观察集料粗细、均匀性、离析、油混合料外观随时石比、色泽、冒烟、有无花白料、目测油团等各种现象平整、无拖痕、无离析、接缝紧密摊铺外观随时目测平整、顺直拌和沥青、集料传感器自动检测、显示逐盘检测评定符合本规范规定温度的加热温度并打印14
DB36/T744—2013检查频度及单点项目质量要求或允许偏差试验方法检验评价方法传感器自动检测、显示逐车检测评定符合本规范规定并打印,出厂时逐车按混合料出厂T0981人工检测温度逐盘测量记录,传感器自动检测、显示每天取平均值评符合本规范规定并打印定摊铺温度逐车检测评定符合本规范规定T0981施工温度碾压温度随时符合本规范规定插入式温度计实测2每2000m检查1上面层实验室标准密度的98%压实度组逐个试件评定中、下面层实验室标准密度的97%T0924并计算平均值最大理论密度的93%7.3.4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检查项目与频度应符合表21的规定。表21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施工过程检查项目和频率检查频度及单点检验项目质量要求或允许偏差试验方法评价方法橡胶沥青粘度每批检查一次符合本规范规定T06252测量单位面积沥青橡胶沥青用量每半天一次设计用量±0.2kg/m用量2测量单位面积集料集料用量每半天一次设计用量±2kg/m用量外观均匀一致,与下承层牢固粘外观检查随时目测结,不起皮,无掉粒松散7.3.5橡胶沥青混合料与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施工过程中的其他质量管理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规定。7.4工程验收阶段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27.4.1橡胶沥青混凝土每2000m检测一组压实水平,应采用压实度和现场空隙率双指标控制。控制标准应符合表22的规定。表22橡胶沥青面层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标准层位上面层中、下面层计算标准混合料类型密级配开级配密级配压实度(%)≥98≥98≥97实验室标准密度现场空隙率(%)≤715~22≤7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7.4.2橡胶沥青路面其他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标准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规定,其中上面层施工阶段的质量检查标准见表23。15
DB36/T744—2013表23橡胶沥青上面层施工阶段的质量检查标准项目检查频度质量要求或允许差试验方法厚度1次/200m/车道设计值的-5%钻孔检查并铺筑时随时插入量取平整度每车道连续检测不大于1.2mm用连续式平整度仪检测渗水系数与压实度相同≤100ml/min改进型渗水仪(AR-AC、AR-SMA)摩擦系数摆式仪1处/200m符合设计要求构造深度铺砂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
DB36/T744—2013条文说明1范围1.0.1本条规定了制定本规范的目的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节约资源与环境保护已引起广泛重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已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之一。废旧轮胎是一种固体废物,其不易降解与裂解的高聚合物特性,大量产生则对社会环境带来严重的“黑色污染”,但其同时也是一种再生资源,利用“物理”方式把废旧轮胎加工成橡胶粉,不产生任何废气废水,再把橡胶粉应用在公路工程中,不仅可以达到“永续性”无害化处理和利用废旧轮胎,而且可以进一步改善公路工程的质量,降低交通噪音,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随着我省经济的发展,废轮胎越来越多,对环境带来严重威胁。为了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循环经济,将废旧轮胎应用于公路建设中,铺筑橡胶沥青路面,不仅可以大量消耗这些固体废弃物,解决社会的环保问题,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而且将有助于改善沥青路面质量,节约建设投资。所以橡胶沥青路面是一种生态环保型沥青路面,值得推广应用,因此本规范编制组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国内外科研成果和大量实践经验,同时参考国内有关省市的规范要求,再结合江西省的地质、气候、交通等特点,充分依据在江西省内的数个橡胶沥青路面试验工程基础上,编制了本规范。1.0.2本条制定了本规范的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公路或城市道路湿法橡胶沥青路面的施工与验收。1.0.3本条阐明了本规范与其他标准、规范的关系与衔接原则。3术语与定义3.1.1用于沥青改性的废旧胶粉必须来源于废旧轮胎,尤其宜采用载重卡车的胎面胶,用胶管、胶带、胶鞋等橡胶制品生产的废旧胶粉不能用于沥青改性中。3.1.2按照美国ASTMD6114的定义,橡胶沥青是指含量15%以上的橡胶粉在高温条件下(180℃以上)与沥青均匀拌和经长时间反应(45-60min)而得到的改性沥青结合料。在高温条件下,橡胶粉因分子质量较大,而沥青中存在着分子质量轻质的组份,通过分子间的吸引力,橡胶粉充分吸收沥青中的轻质组而溶涨,体积随之增大,这一过程主要是物理过程。当胶粉达到一定比例时,胶粉充分溶涨后体积可占沥青的30~40%,橡胶粉通过触角相互连接,在沥青中形成三维空间网状结构,起到对沥青的加筋效果。因此,橡胶沥青表现出高粘度、高弹性的优良性能。3.1.3依据橡胶沥青的定义,橡胶粉与沥青必须充分溶涨反应,所以本规范所要求的橡胶沥青为湿法生产,即轮胎胶粉先与沥青反应形成胶结料后,再与集料进行混合搅拌。3.1.7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是设置在沥青面层与旧路面或半刚性基层之间防止反射裂缝的橡胶沥青碎石层。因为它具有吸收下承层上传应力并使之消散的功能,同时还具有防止雨水下渗的能力,故还具有防水层的作用。同时也用作桥面或者隧道铺装的防水粘结层。近十年来,橡胶沥青在我国逐步得到广泛应用,尤其作为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沥青加铺层最为普遍。为了防止反射裂缝,应用橡胶沥青设置应力吸收层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尤其是逐步形成了混凝土路面“白加黑”改造的基本模式。4材料组成设计4.1.3本条提出了材料组成设计内容。17
DB36/T744—20134.2.1第一款由于废旧胶粉的原料来源非常多,比如胶管、胶带、胶桶、胶鞋等低劣质胶制品,但这些胶粉的含胶量过低,且掺加的大量杂质,对沥青不但不能起到改性作用,相反会带来至命的影响。而轮胎在生产过程极为严格,且天然胶含量较高,另外生产轮胎所添加的高聚物大多为石油提练而成,而沥青也是石油提练的产物,两者在高温的催化作用下很容易进行“近亲反应”,有利于相溶性。所以作为改性用的废轮胎橡胶粉的选择必须谨慎和认真,必须确保胶粉为废旧轮胎所生产。在选择橡胶粉时,除考虑废旧胶粉的原料外,还应特别要求其加工工艺,目前用于废轮胎橡胶粉生产的工艺主要有两种方法:低温冷冻法、常温粉碎法。两种方法所有生产的橡胶粉均可达到同等颗粒大小,但其表面构造完全不一样。低温冷冻法是把轮胎放置低温状态下冷冻,然后用重力击碎而得,其表面极为光滑平整;而常温粉碎法是在常温下采用撕裂、研磨而成,由于受外力的拉撕断裂,所以其表面有许多的“触角”。由于橡胶沥青中要求橡胶粉形成网状的空间结构,所以橡胶粉必须采用常温粉碎法生产。汽车轮胎主要由纤维、钢丝及橡胶组成,其中橡胶含量为50~60%。在生产橡胶粉时需要分离纤维与钢丝。影响胶粉对沥青的改性效果的物理性质主要有胶粉的细度与级配、纤维含量、金属含量等。美国Florida、Arizona对胶粉的级配进行了要求,见表T1。通常要求胶粉最大颗粒小于2.36mm。Arizona州在石屑封层与应力吸收层的结合料采用A类级配胶粉,应用于混合料时采用更细的B类级配胶粉。Florida州在石屑封层与应力吸收层中使用A或B类级配胶粉,热拌沥青混合料使用更粗的C类胶粉。相对而言,Florida使用较细的胶粉,这与其采用TerminalBlend技术以及低胶粉掺量、较短反应时间有关。表T1胶粉级配要求ArizonaFlorida筛孔A类B类A类B类C类2.36mm(8目)1002.0mm(10目)95~1001001.18mm(16目)0~1065~1001000.6mm(30目)20~10010070~1000.425mm(40目)0.3mm(50目)0~4510040~6020~400.15mm(100目)50~800.075mm(200目)0~5胶粉密度与胶粉组成、细度有关,规定胶粉密度对控制胶粉成分有一定作用,另外有利于减少胶粉3与沥青的离析程度。一般要求胶粉密度在1.1~1.2g/cm之间。另外,对胶粉的含水量、金属含量、纤维等杂质含量应进行控制。表T2是美国一些州对胶粉物理性质的要求。表T2美国部分州胶粉物理性质要求技术指标FloridaArizonaCaliforniaTexas3密度,g/cm1.04~1.161.10~1.201.10~1.20-含水量,%<0.75--<0.75金属含量,%<0.01-<0.01-纤维含量,%-A类:<0.1;B:<0.5<0.05<0.1胶粉的化学组成包括合成橡胶、天然橡胶、碳黑、交联剂等,其中天然橡胶的含量对橡胶沥青的性能影响显著。南非对于胶粉中天然橡胶的含量要求大于30%,Arizona州为22~39%,Florida州为16~45%。增加天然橡胶的含量,可加快橡胶沥青的反应速度,提高橡胶粉对沥青的改性效果。18
DB36/T744—2013在美国ASTMD6503标准中,主要以丙酮抽出物、灰分含量、橡胶含量、碳黑含量、金属含量、纤维含量等指标评价废旧胶粉的质量。在借鉴美国与国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规范提出了废轮胎橡胶粉技术要求。废轮胎橡胶粉的现场储存时间不宜超过180d。如果超过该储存时间在再次使用之前,应检测废胎胶粉的全部物理性能,并应满足表1的技术要求。4.2.2橡胶沥青的技术标准是橡胶沥青生产与应用的重要依据。各国橡胶沥青技术标准差异较大,但其核心指标大多为针入度、软化点、粘度、弹性恢复等。美国ASTM、FHWA以及Arizona州橡胶沥青技术标准根据气候分区,将橡胶沥青分为三档,分别适用于热区、温区和寒区。其中,1992年FHWA技术标准、1997年ASTM技术标准是以针入度作为标准分级;而Arizona州橡胶沥青技术标准是以基质沥青等级作为分级标准。Florida州按照胶粉掺量将橡胶沥青行分为ARB5、ARB12和ARB20三种类型,其对应的最小胶粉掺量分别为5%、12%和20%,具体技术指标要求见表T3~表T6。ASTM标准是在Arizona州标准基础上提出的,二者较为接近。关于老化后性能要求,仅FHWA与ASTM标准提出相关要求,主要是因为橡胶沥青的耐老化性能较好,出现问题的可能性不大。表T3美国FHWA橡胶沥青技术标准(SA-002-1992)技术指标热区(ARB-1)温区(ARB-2)寒区(ARB-3)针入度(25℃),0.1mm25~7550~10075~150软化点,℃>54>49>43延度(4℃,1cm/min),cm>5>10>20针入度比,%>75>75>75TFOT延度比,%>50>50>50表T4美国ASTM橡胶沥青技术标准(D6114-1997)技术指标1型2型3型粘度(175℃),Pa.s1.5~5.01.5~5.01.5~5.0针入度(25℃,100g,5s),0.1mm25~7525~7550~100针入度(4℃,200g,60s),0.1mm>10>15>25软化点,℃>57>54>52弹性恢复(25℃),%>25>20>10闪点,℃>232>232>232TFOT针入度比(4℃),%>75>75>7519
DB36/T744—2013表T5Arizona州橡胶沥青技术标准技术指标A型B型C型基质沥青等级PG64-16PG58-22PG52-28粘度(175℃),Pa.s1.5~4.01.5~4.01.5~4.0针入度(4℃,200g,60s),0.1mm>10>15>25软化点,℃>57>54>52弹性恢复(25℃),%>30>25>15表T6Florida州橡胶沥青技术标准技术指标ARB5ARB12ARB20最小胶粉掺量,%51220基质沥青等级AC30AC30AC20最低生产温度,℃150150170最高生产温度,℃170175190最少反应时间,min101530粘度,Pa.s>0.4(150℃)>1.0(150℃)>1.5(175℃)由于橡胶沥青中胶粉颗粒的影响,25℃针入度试验的精度较差,而且对胶粉掺量的变化不敏感。为此,ASTM、Arizona采用4℃针入度,并增加配重与贯入时间。另外,California和Texas州采用锥入度指标来评价橡胶沥青的稠度和抗剪性能。California和Texas州橡胶沥青技术指标见表T7。California和Texas州采用Haake粘度计测试的现场粘度作为标准。表T7California和Texas州橡胶沥青技术标准技术指标TexasCalifornia粘度(Haake),Pa.s1.5~4.5(177℃)1.5~4.0(191℃)锥入度(25℃,150g,5s)>2025~70软化点,℃>5752~70弹性恢复(25℃),%>15>18与普通沥青相比,橡胶沥青的技术指标比较简单,测试方法与指标要求也有显著不同。一方面,基质沥青质量要求中已经包含了一些指标,如蜡含量、闪点等;另一方面,针入度、延度、溶解度等指标不适应橡胶沥青这种大颗粒存在的复合材料。对于橡胶沥青,其核心指标为粘度。粘度指标与基质沥青性质、胶粉掺量、生产工艺有密切相关性,这也是很多标准都对橡胶沥青的粘度进行规范的原因。另外,SHRP的高温性能指标对橡胶沥青也是有效的。橡胶粉对沥青的改性机理可归结为两个方面:首先,橡胶粉吸收沥青中部分软质成分,使基质沥青粘度增加;其次,胶粉充分溶涨后体积可占沥青的30%以上,形成空间网络结构,起到对沥青加筋作用。因此,高粘度、高弹性是橡胶沥青的特性。因此,橡胶沥青核心技术指标应选择粘度、弹性恢复等。结合国内橡胶沥青研究成果与江西地区应用情况,本规范提出江西省的橡胶沥青主要技术指标为:粘度、弹性恢复、针入度、软化点。4.2.3本条提出了橡胶沥青混合料粗集料技术要求,橡胶沥青混合料可用于道路的表面层与中下面层,因此技术要求这对这两种情况而定。4.2.4本条提出了橡胶沥青混合料细集料技术要求。20
DB36/T744—20134.2.5本条提出了橡胶沥青混合料填料技术要求,也可用水泥与消石灰替代矿粉,提高材料的水稳定性与高温稳定性。4.2.5.4在橡胶沥青混合料中加入相应添加剂,主要是为了增强橡胶沥青混合料的一些性能,比如江西省为多雨地区,在混合料中加入抗剥落剂后可以显著提高集料与橡胶沥青之间的粘结,以加强抵抗路面的抗水损坏。另江西地处沿海重要运输通道,途经大量重载或超重载卡车,在橡胶沥青混合料中加入抗车辙剂,可以有效提高路面的抗车辙能力,减少车辙病害。4.3.2目前我国混合料设计还是以马歇尔方法为主,橡胶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法可采用传统的马歇尔方法,也可根据工程检验采用SHRP的Superpave设计方法。4.3.3橡胶沥青混合料设计中核心问题是级配的选择。由于橡胶沥青的粘度较大而且存在相对较大的胶粉颗粒,在矿料表面形成较厚的油膜,因此比选适合应用于间断级配、开级配形式的混合料。特别是胶粉掺量较大时,不适合应用于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如美国Arizona州采用粗集料含量很多、细集料和矿粉含量很少的开级配;Florida州使用密级配和开级配两种,开级配FC-5的最大公称粒径为12.5mm,胶粉用量为12%以上;而密级配FC-6有9.5mm和12.5mm两种最大公称粒径,胶粉用量为5%以上。Texas州采用开级配和SMA级配。各地橡胶沥青混合料使用的级配情况见表T8。表T8国外橡胶沥青混合料使用的级配情况ArizonaFloridaTexas南非筛孔间断级配开级配开级配密级配密级配开级配半开全开19mm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2.5mm80~100-85~10010090~10095~10070~10090~1009.5mm65~85-55~7590~100<9050~8050~8230~504.75mm28~4220~4515~25<90-0~816~3810~202.36mm14~224~85~1032~6732~580~48~228~140.075mm0~2.50~2.52~42~102~100~41~42~6Texas州曾采用橡胶沥青拌制OGFC沥青混合料,混合料采用Superpave设计方法,设计空隙率18%,结合料用量为8.5~9.5%。尽管橡胶沥青用量比一般改性沥青用量多2~4%,但是混合料未发生析漏。实体工程表明这种混合料具有较好的抗松散能力和抗反射裂缝的性能。总体上,橡胶沥青混合料级配应为间断级配,可采用SMA与OGFC级配,级配可参照表10、表11推荐级配,也可根据工程经验自行选择。4.3.4.1本条提出了橡胶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要求,其中对于高温稳定性,从橡胶沥青路面应用的结构层位和承受的交通量来考虑,结合江西省夏天的高温与重载特点,各层的动稳定度均略高于国家规范要求。5橡胶沥青路面施工5.1.2橡胶沥青路面所采用的橡胶沥青粘度大,一般要求在气温较高条件下施工,否则压实度难以保证。但有时无法避免低温季节施工,在此情况下,可考虑适当提高橡胶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或采用温拌技术。5.1.4本条提出了橡胶沥青施工温度要求。5.1.6试验路应开展如下工作:1、确定拌合温度、拌合时间、验证矿料级配和沥青用量;2、确定摊铺温度、摊铺速度;3、确定压实温度、压路机类型、压实工艺及压实遍数;21
DB36/T744—20134、检测试验路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找出原因,及时采取措施,重新铺筑试验路,直到满足要求为止。5.2.1橡胶沥青的生产必须采用专业设备进行生产,而且不能使用SBS改性沥青的生产设备生产橡胶沥青,因为SBS改性过程中需要把SBS聚合物通过胶体磨剪切很细,以便分散反应,而橡胶沥青中的胶粉是需要以颗粒方式存在,并形成空间网状结构,如经过胶体磨则把胶粉剪细了,完全不能达到橡胶沥青所要求,所以橡胶沥青的生产决不能使用胶体磨。橡胶沥青的质量受向个核心因素的影响,除了橡胶粉质量之外,还受沥青温度、配料计量、均匀分散、反应时间等因素影响。所以橡胶沥青生产设备必须具有:沥青快速升温系统、配料计量统系、均匀预拌系统、溶涨反应系统等部件。橡胶沥青制备工艺中,搅拌时间、反应温度是核心控制参数,其中沥青温度尤为关键,沥青为液体,胶粉为固体,通过大量实验测出两者的最佳相溶性温度为180℃,但沥青一般在拌合楼只能加温到150℃,太高则易老化,所以在橡胶沥青生产设备上还需有套能快速升温的装置,能让沥青在隔绝氧气的情况很短时间能升温到180℃左右。对于反应温度,世界各国要求均有差异,南非要求橡胶沥青的混和与反应温度180~210℃,反应时间1~4h;澳大利亚要求反应温度不低于180℃,反应时间不少于1h;California州要求基质沥青加热温度204~226℃,反应温度190~218℃,反应时间至少45min。Texas州规定基质沥青加热温度175~215℃,反应温度不低于163℃,反应时间不少于30min。各地在生产橡胶沥青时反应温度不尽相同,反应温度主要与橡胶粉细度、性质、掺量有关。为保证橡胶颗粒在沥青中充分溶涨、反应,本规范要求反应温度应在180℃以上。生产过程中,应及时检测每锅橡胶沥青的技术指标,当采用连续式生产时,应每隔45~60min抽样检查橡胶沥青的技术指标。5.2.1.5第七款每台拌和楼每天各取一组混合料试样做马歇尔试验和抽提筛分试验,检验矿料级配矿料级配误差,误差宜控制在以下范围内:0.075mm±2%≤2.36mm±4%≥4.75mm±5%5.4.6由于胶结料含量较高,为防止橡胶沥青粘结橡胶轮胎,橡胶沥青混合料施工一般多采用钢筒式压路机。但在实际施工时,也会遇到钢轮压路机数量或吨位不足,导致现场压实度难以达到,空隙率偏高,渗水系数过大的情况,对此,可以采用胶轮压路机进行碾压,但是必须对胶轮压路机的碾压温度以及碾压次数等进行严格控制,根据工程经验,对于面层施工,可在路面温度降低为70℃~90℃时进行碾压可取到较好的压实效果。6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施工6.1.1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应用,首先要对下面层进行处治,而且对下面层的处治结果会直接影响其功能的发挥,特别是水泥板块路面,必保证“双干”(干净和干燥),必须保证板块这间的强度和稳定性,否则很难保证对板缝的应力吸收。6.1.2近年来国内很多单位在不同工程中铺设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在材料用量上各有不同,尤其是碎石用量,有的认为应该满铺,但也有的认为不需要满铺。各个工程应用状况见表T9。通常以满铺率70%~90%为宜。表T9各单位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材料用量单位橡胶沥青洒碎石规格碎石撒布量主要用途22
DB36/T744—2013布量/mm(满铺率)22/kg/m/kg/m四川正中路科2.2±0.29.5~13.212~16(满铺)“白加黑”金丽温高速2.0±0.19.5~13.27~9(90%)隧道水泥路面1.84.75~9.5(60%)桥面防水层湖北交通检测中心2.09.5~13.2(60%)中上面层之间2.513.2~16(60%)半刚性基层江苏盐通高速2.69.5~13.212半刚性基层广珠高速2.0~2.46~11(预拌)10(60~70%)咸阳机场高速2.29.5~13.215~16(90%)重庆中交2~39.5~13.215~22(满铺)在水泥混凝土板块上设置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从改善沥青加铺层受力状态的角度出发,其厚度宜大一点为好,这样沥青加铺层底拉应力较小,也就是说对于防止反射裂缝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因此铺设单层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宜采用较大粒径的碎石,如9.5mm~13.2mm,以便形成相对较厚的应力吸收层。橡胶沥青的洒布量如何确定,目前主要依据用途和经验而定。一般而言,橡胶沥青的粘度高,其洒布量可以取较大值,这样有利于提高抗反射裂缝效果,但应考虑到夏季有出现泛油的可能性,因此用量还是应该适当,最好通过试验确定。6.1.3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夹层的碎石撒布量,从理论上讲应该与橡胶沥青洒布量、碎石的平均粒径、碎石的密度等因素有关。若假定碎石颗粒的2/3~3/4高度陷入橡胶沥青,1/4~1/3高度露在上面。6.2.1下承层的准备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混凝土路面在混凝土板块上面加铺沥青面层,首先必须进行原有路面状况的调查,确认板块已经稳定处理,包括对断板的置换,错台的注浆整平,裂缝的清缝与填缝等,然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在加铺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前,将混凝土面板表面作打毛处理,然后进行全面清扫,再用森林灭火机将浮灰吹净,必要时可用水进行冲洗,确保板块表面清洁干净。2)半刚性基层先用路面清扫机对半刚性基层表面进行清理,清扫杂物,再用森林灭火机将表面浮尘吹净。喷洒乳2化沥青作透层,用量约0.3kg/cm,以彻底清除表面粉尘,达到增强橡胶沥青与基层粘结效果的目的。6.2.3为了保证橡胶沥青与石料的粘结力,宜选用同步碎石封层车进行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夹层的施工。1、在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同步碎石封层车应首先沿着路幅的外侧开始,然后逐渐向路幅内侧施工;设超高的平曲线段,同步碎石封层车应首先沿着路幅的内侧开始,然后逐渐向路幅外侧施工。2、宜在旧路面上设置同步碎石封层车的行走方向引导措施。同步碎石封层车应平稳、匀速行驶,其作业速度一般为3~6km/h为宜。3、施工过程中应对沥青温度进行严格控制。,橡胶沥青温度在180~200℃为宜。4、应安排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在同步碎石封层车后观测沥青雾化状态、沥青与碎石均匀性,如发现喷嘴堵塞、局部无碎石或碎石过多,应立即停止施工。5、应根据同步碎石封层车沥青容量与碎石料斗容量、同步碎石封层车作业速度、沥青材料特性、路面宽度、碎石与沥青撒布量等因素确定同步碎石封层车作业段长度,一般控制在100~200m内为宜。6.2.4碾压成型23
DB36/T744—2013采用一台或两台轮胎压路机进行碾压,使碎石与橡胶沥青粘结,碾压2~3遍即可。一般当橡胶沥青洒布量与碎石粒径、撒布量匹配时不会发生粘轮现象。若有少量粘轮现象,可在轮上喷水,并清除沾粘的碎石颗粒。碾压成型后在铺设沥青面层前这段时间内,一般不应开放交通,以免造成污染。7施工质量控制与检查验收7.2.1施工前对材料和场地作以下要求:1、每批废轮胎橡胶粉进场前应提供物理、化学指标的检测报告;进场后应按每200t的频率进行化学指标的抽检,并按每10t的频率抽检物理指标。废轮胎橡胶粉的掺量应严格按照设计掺量,允许正误差2%,不允许出现负误差。2、供应商应提供橡胶沥青的质量检测报告,橡胶沥青技术要求应符合本标准规定。3、堆放各种矿料的地坪必须硬化,并具有良好的排水系统,避免材料被污染;各品种材料间应用墙体隔开,以免相互混杂。4、细集料及水泥宜覆盖,细料潮湿将影响喂料数量和拌和楼产量。7.3.5当前我国《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与《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对沥青路面施工过程均有质量管理要求,对于橡胶沥青路面的施工应根据道路类型选择公路或城镇道路相应的质量控制标准。7.4.2当前我国《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与《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对沥青路面均有质量检查验收标准,对于橡胶沥青路面的质量验收应根据道路类型选择公路或城镇道路相应的验收标准。2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沥青路面施工对策探讨
- 沥青路面施工合同-滁州
- 《论文_沥青路面施工论文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定稿)》
- 沥青路面施工组织设计范例
- 沥青路面施工方案设计15533
- 冬季沥青路面施工措施
-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研究
- 沥青路面施工组织
- DB21∕T 1780-2010 硫磺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指南
- 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要求规范GBJ92-86
- 彩色沥青路面施工工艺标准[详]
- (新)西汉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作业指导书
- JTJ 032-199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 JTJ 032-1994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 沥青路面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DB61/T 911-2014 排水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 沥青路面施工专业技术交底
- 沥青路面施工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