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3.00 KB
- 33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扣件式钢管模板承重支撑架工法现阶段建筑工地常用的模板支撑架为钢管扣件式支撑架。相对其它类型模板支撑架具有经济、工作可靠、搭拆方便、搭拆灵活、适用性强等特点。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高层建筑、大跨度建筑的大量兴建,商品砼泵送现浇钢筋砼结构体系的形成,都促成空间高、跨度大的模板支架用量日渐增多。扣件式钢管支架搭拆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没有一套完善的施工方法,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针对其实际作业情况和建筑施工特点,通过认真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参考相关规范标准,制定本工法。1特点钢管扣件式模板支撑架具有经济、工作可靠、搭设灵活、方便、尺寸不受限制、适应性强更特点。2适用范围本工法不仅适用于只设高度小于4m的支撑架,高度超过8m的支撑架只要严格按此方法施工,可确保施工安全可靠。3工艺原理3.1支撑架的受力特点:在楼板的模板及其支撑架中,砼、钢筋、模板的自重及施工荷载、振捣砼时对水平面模板产生的荷载,由模板的小楞传至大楞,在由大楞传至支架。支撑架通过立杆、纵横水平杆、剪刀撑形成几何不变体体系,保持局部及整体稳定,将上部荷载稳定的传递到下层结构层或地坪,确保施工效率和作业安全。3.2支撑架设计计算:3.2.1支撑架设计的基本要求:
1本工法的结构设计依据及主要参考资料(1)《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BJ68-84(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01(3)《钢结构设计规范》50017-2003(4)《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5)《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6)《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1(7)《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30-2001(8)《关于加强承重支撑架施工管理的暂行规定》浙建建[2003]37号(9)关于印发《模板支撑失稳倒塌事故分析研讨会会议纪要》的通知建质安函[2006]149号(10)《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技术规程》DB33/1035-2006(11)《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建质[2004]213号(12)《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施工技术》2002年第3期杜荣军执笔(13)《建筑施工手册》第四册(14)《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计算手册》王玉龙编著(15)《脚手架结构计算及安全技术》余宗明编著(16)《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结构自重和挡风系数计算》《浙江建筑安全》[2007]第10期2模板支架的承载力应按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的要求,采用分项系数表达式进行设计,应进行下列设计计算:(1)水平杆件计算;(2)立杆稳定性验算;(3)连接扣件抗滑承载力计算;(4)立杆地基基础承载力计算。3计算构件的强度、稳定性时,应采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设计值;
(1)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对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取1.35,对由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应取1.2;(2)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取1.4。4模板支架计算时,应先确定计算单元,明确荷载传递路径,并根据受力情况绘制计算简图。5钢材的强度设计值与弹性模量应按表3.2.1-1采用。Q235钢材的强度设计值与弹性模量(N/mm2)表3.2.1-1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抗弯强度设计值fm205弹性模量E2.06´1056扣件、底座的承载力设计值应按表3.2.1-2采用。扣件、底座的承载力设计值(kN)表3.2.1-2项目承载力设计值对接扣件(抗滑)3.20直角扣件、旋转扣件(抗滑)8.00底座(抗压)40.00注: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值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5N·m。7木材的强度设计值与弹性模量可参照表3.2.1-3采用。木材强度设计值和弹性模量参考值(N/mm2)3.2.1-3
名称抗弯强度设计值fm抗剪强度设计值fv弹性模量E方木131.39000胶合板151.460008受压构件长细比不应超过表3.2.1-1受压构件长细比3.2.1-1构件类型容许长细比立杆210剪刀撑中的压杆2509脚手架的结构设计应保证整体结构形成几何不变体系,以“结构计算简图”为依据进行结构计算;10脚手架立、横杆构成网格体系几何不变条件应保证(满足)网格的每层有一根斜杆(图3.2.1.3);图3.2.1.3网络结构几何不变条件
11模板支撑架几何不变条件应保证(是)沿立杆轴线(包括平面x、y两个方向)的每行每列网格结构竖向每层有一根斜杆(图3.2.1.4),也可采用侧面增加链杆与结构柱、墙相连(图3.2.1.4-1所示)或采用格构柱法(图3.2.1.4-2);图3.2.1.4满堂架几何不变体系图3.2.1.4-1侧面增加支撑链杆法图3.2.1.4-2格构柱法
12支撑架无风荷载时,立杆一般按承受垂直荷载计算,当有风荷载时按压弯构件计算。13当横杆承受非节点荷载时,应进行抗弯强度计算,当风荷载较大时应进行斜杆内力验算;3.2.2荷载1荷载分类(1)作用于模板支架上的荷载可分为永久荷载(恒荷载)与可变荷载(活荷载)。(2)永久荷载(恒荷载)包括:模板及支架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3)可变荷载(活荷载)包括:1)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2)风荷载。2荷载标准值和荷载效应组合(1)永久荷载(恒荷载):ΣGk=ΣG1+ΣG2+ΣG3+ΣG4(3.2.2-1)1)所浇筑砼重量ΣG1对普通砼取24KN/m3,对其他砼应根据实际重力密度确定;2)钢筋重量ΣG2用钢量大的按工程图实计,一般梁板结构可按钢筋砼每立方米板取1.1KN梁取1.5KN;3)模板自重标准值ΣG3应根据模板设计图纸确定。定性组合钢模取0.75KN/m24)扣件式钢管支架重量ΣG4可按JGJ130-2001附录A表中数值选用,也可采用下列方法计算:ΣG4=(gk1+gk2)H(3.2.2-2)式中:1gk1为每米架高计的构架基本杆部件的自重计算基数KN/m,按下式计算:中立柱:gk1=1/(10h)[0.413(La+h)+0.377Lb+0.259]边立柱:gk1=1/(10h)[0.413(La+h)+0.188Lb+0.372]角立柱:gk1=1/(10h)[0.413h+0.188(La+Lb)+0.485]2gk2为每米架高计的剪刀撑自重标准值KN/m,按下式计算:当采用搭接接头时:gk2=19.51La+3.382当采用对接接头时:gk2=13.43La+2.861
3上列式中符号:h-步距;Lb-立杆横距;La-立杆纵距。(2)可变荷载1)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按1.0kN/m2取值。2)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对水平模板按2.0kN/m2取值。3)作用在模板支架上的水平风荷载标准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wk=0.7·μz·μs·w0(3.2.2-3)式中:wk—风荷载标准值(kN/m2);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采用;μs—模板支架风荷载体型系数,按第4)条的规定采用;w0—基本风压(kN/m2),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采用。4)模板支架的风荷载体型系数,应按表3.2.2-1的规定采用。模板及支架的风荷载体型系数表3.2.2-1状况系数模板支架封闭式0敞开式模板1.0注:1值可将模板支架视为桁架,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有关规定计算。2为挡风系数,,其中为挡风面积;为迎风面积。敞开式模板支架的值可按JGJ130-2001附录A表A-3的规定采用,也可按下列方法计算:当采用搭接接头时:=(5.76/h+5.76/La+2.612)/100当采用对接接头是:=(5.76/h+5.76/La+1.87)/100
3扣件式敞开钢管脚手架的风荷载体形系数us:μs=μstw=μso(1-ηn)/(1-η)式中:—挡风系数μso—钢管体形系数查表3.2.2-2η—系数表3.2.2-3n—脚手架排数整体计算时钢管的体形系数uso表3.2.2-2μzw0d2表面情况h/d≥25h/d=7h/d=1≥0.015∆≈0∆=0.02d∆=0.08d0.60.91.20.50.81.00.50.70.8≤0.0021.20.80.7注:1w0—基本风压(KN/m2);d—钢管直径(m);∆—表面突出高度,取∆≈0;2中间值按插入法求取。系数η表3.2.2-3≤1234≤0.11.001.001.001.000.20.850.900.930.970.30.660.750.800.850.40.500.600.670.730.50.330.450.530.62≥0.60.150.300.400.50(3)荷载效应组合按表3.2.2-4采用荷载效应组合表3.2.2-4
计算项目荷载效应组合纵向、横向水平杆强度与变形永久荷载(不包括支架自重)+施工均布活荷载立杆稳定1、永久荷载(不包括支架自重)+施工均布活荷载2、永久荷载+0.85(施工均布活荷载+风荷载)3.2.3水平构件计算:模板支架水平构件包括:模板底模,支撑方木,支撑钢管等构件。一般按三跨连续梁计算:1模板支架水平构件的抗弯强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3.2.3-1)式中:—弯曲应力(N/mm2);M—弯矩设计值(N·mm);W―截面模量(mm3),按JGJ130-2001附录B采用;m—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2模板支架水平构件弯矩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M=åMGk+1.4åMQk(3.2.3-2)式中:—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2;而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35。åMGk—模板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与钢筋自重标准值产生的弯矩总和;åMQk—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标准值、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总和。3水平构件中的底模、方木应按下列公式进行抗剪强度计算:(3.2.3-3)式中:—剪应力(N/mm2);Q—剪力设计值(N);b―构件宽度(mm);h—构件高度(mm);fV—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4模板支架水平构件的挠度应符合下列公式规定:
v≤[v](3.2.3-4)式中:v—挠度(mm);简支梁承受均布荷载时:简支梁跨中承受集中荷载时:三跨连续梁承受均布荷载时:v=(ql4)/(150EI)式中:v—挠度(mm);[v]—容许挠度对结构表面外露的模板取(l/400);对结构表面隐藏的模板取(l/250)或10mm。q—均布荷载(N/mm);P—跨中集中荷载(N);E—弹性模量(N/mm2);I—截面惯性矩(mm4);l—梁的计算长度(mm)。5计算横向、纵向水平杆的内力和挠度时,横向水平杆宜按简支梁计算;纵向水平杆宜按三跨连续梁计算。3.2.4立杆计算1计算立杆段的轴向力设计值Nut,应按下列公式计算:不组合风荷载时:Nut=åNGk+1.4åNQk(3.2.4-1)组合风荷载时:Nut=åNGk+0.85´1.4åNQk(3.2.4-2)式中:Nut—计算段立杆的轴向力设计值(N);åNGk—模板及支架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与钢筋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N);åNQk—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标准值、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N)。2对单层模板支架,立杆的稳定性应按下列公式计算:不组合风荷载时:(3.2.4-3)
组合风荷载时:(3.2.4-4)对两层及两层以上模板支架,考虑叠合效应,立杆的稳定性应按下列公式计算:不组合风荷载时:(3.2.4-5)组合风荷载时:(3.2.4-6)式中:Nut—计算立杆段的轴向力设计值(N);jw—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应根据长细比l由《浙江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技术规程》以下简称《技术规程》附录C采用,当l>250时,;l—长细比,;l0—立杆计算长度(mm),按第5条的规定计算;i—截面回转半径(mm),按《技术规程》附录A采用;A—立杆的截面面积(mm2),按《技术规程》附录A采用;KH—高度调整系数,模板支架高度超过4m时采用,按式3.2.4-7的规定计算;Mw—计算立杆段由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弯矩(N·mm),应按条的规定计算;W―截面模量(mm3),按《技术规程》附录A采用;—钢材的抗压强度设计值(N/mm2),按表3.2.1-1采用。3当模板支架高度超过4m时,应采用高度调整系数KH对立杆的稳定承载力进行调降,按下列公式计算:(3.2.4-7)式中:H—模板支架高度(m)。
4计算立杆段由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弯矩Mw(N·mm),按下式计算:(3.2.4-8)wk—风荷载标准值(N/mm2),按式3.2.2-3的规定计算;la—立杆纵距(mm);h—立杆步距(mm)。5立杆计算长度l0应按下列表达式计算的结果取最大值:(3.2.4-5)l0=μh(3.2.4-6)式中:h—立杆步距(mm);a—模板支架立杆伸出顶层横向水平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mm);μ—考虑支架整体稳定因素的单杆等效计算长度系数,按6条计算6模板支撑架立杆的计算长度系数μ按下列方法计算:(1)对于有侧移模板支撑架,立杆的计算长度系数μ应依据k1、k2按表3.2.4-1采用有侧移模板支撑架,立杆的计算长度系数μ表3.2.4-1k1k200.050.10.20.30.40.512345≥100∞6.024.463.423.012.782.642.332.172.112.082.072.030.056.024.163.472.862.582.422.312.071.941.91.871.861.830.14.463.473.012.562.332.202.111.901.791.751.731.721.700.23.422.862.562.232.051.941.871.701.601.571.551.541.520.33.012.582.332.051.901.801.741.581.491.461.451.441.420.42.782.422.201.941.801.711.651.501.421.391.371.371.350.52.642.312.111.871.741.651.591.451.371.341.321.321.3012.332.071.901.701.581.501.451.321.241.211.201.191.1722.171.941.791.601.491.421.371.241.161.141.121.121.1032.111.901.751.571.461.391.341.211.141.111.101.091.0742.081.871.731.551.451.371.321.201.121.101.081.081.0652.071.861.721.541.441.371.321.191.121.091.081.081.05
≥102.031.831.701.521.421.351.301.171.101.071.061.051.03注:1表中的计算长度系数μ—系按式3.2.4-7计算所得:[36k1k2-(Л/μ)2]sin(Л/μ)+6(k1+k2)(Л/μ)cos(Л/μ)=0(3.2.4-7)2k1值计算式:角立杆:k1=h(la+lb)/3lalb纵向边立杆:k1=h(la+2lb)/3lalb横向边立杆:k1=h(2la+lb)/3lalb中间立杆:k1=2h(la+lb)/3lalb3首步架的k2值计算式:设有扫地杆时:角立杆:k2=0.4h(la+lb)/3(0.2+h)lalb纵向边立杆:k2=0.4h(la+2lb)/3(0.2+h)lalb横向边立杆:k1=0.4h(2la+lb)/3(0.2+h)lalb中间立杆:k2=0.8h(la+lb)/3(0.2+h)lalb未设有扫地杆时:k2=0(对平台基座可取k2=0.1),一般情况下不允许不设扫地杆。当立杆与基座刚接时:k2=104其他各步架的k2值:k2=k15以上计算式均按h、la、lb不变的情况导出的,对于首步架均是按扫地杆离地0.2m导出。(2)无侧移模板支撑架立杆的计算长度系数μ按表3.2.4-2采用无侧移模板支撑架,立杆的计算长度系数μ表3.2.4-2k1k200.050.10.20.30.40.512345≥1001.0000.9900.9810.9640.9490.9350.9220.8570.8200.7910.7730.7600.7320.050.9900.9810.9710.9550.9400.9260.9140.8670.8140.7840.7660.7540.7260.10.9810.9710.9620.9460.9310.9180.9060.8600.8070.7780.7600.7480.7210.20.9640.9550.9460.9300.9160.9030.8910.8460.7950.7670.7490.7370.7110.30.9490.9400.9310.9160.9020.8890.8780.8340.7840.7560.7390.7280.7010.40.9350.9260.9180.9030.8890.8770.8660.8230.7740.7470.7300.7190.6930.50.9220.9140.9060.8910.8780.8660.8550.8130.7650.7380.7210.7100.68510.8750.8670.8600.8460.8340.8230.8130.7440.7290.7040.6880.6770.65420.8200.8140.8070.7950.7840.7740.7650.7290.6860.6630.6480.6380.61530.7910.7840.7780.7670.7560.7470.7380.7040.6630.6400.6250.6160.59340.7730.7760.7600.7490.7390.7300.7210.6880.6480.6250.6110.6010.58050.7600.7540.7480.7370.7280.7190.7100.6770.6380.6160.6010.5920.570≥100.7320.7260.7210.7110.7010.6930.6850.6540.6150.5930.5800.5700.549注:1表中的计算长度系数μ系按式3.2.4-8计算所得:
[(Л/μ)2+2(k1+k2)-4k1k2](Л/μ)sin(Л/μ)-2[(k1+k2)(Л/μ)2+4k1k2]cos(Л/μ)+8k1k2=0(3.2.4-8)2k1值计算式:角立杆:k1=h(la+lb)/lalb纵向边立杆:k1=h(la+2lb)/lalb横向边立杆:k1=h(2la+lb)/lalb中间立杆:k1=2h(la+lb)/lalb3首步架的k2值计算式:设有扫地杆时:角立杆:k2=0.4h(la+lb)/(0.2+h)lalb纵向边立杆:k2=0.4h(la+2lb)/(0.2+h)lalb横向边立杆:k1=0.4h(2la+lb)/(0.2+h)lalb中间立杆:k2=0.8h(la+lb)/(0.2+h)lalb未设有扫地杆时:k2=0(对平台基座可取k2=0.1),一般情况下不允许不设扫地杆。当立杆与基座刚接时:k2=104其他各步架的k2值:k2=k15以上计算式均按h、la、lb不变的情况导出的,对于首步架均是按扫地杆离地0.2m导出。3.2.5模板支撑架抗倾覆验算:1抗倾覆验算式:M0=M0w-M0N≤0(3.2.5-1)此时支架自重的抗倾覆能力是安全的;M0=M0w-M0N›0(3.2.5-2)此时支架自重的抗倾覆能力不足,须设置缆风绳来提高支架的抗倾覆能力。上二式中:M0—倾覆力矩与抗倾覆力矩的合力(N·mm)M0w—由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倾覆力矩(N·mm)M0N—由支架自重标准值及模板标准值产生的抗倾覆力矩(N·mm)M0w由设计求得,M0N由标准值计算,故不另设安全系数。2由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倾覆力矩按下式计算:M0w=n,laΣhiWki+AcmWkcm(3.2.5-3)式中:n,、la—分别为立杆纵距跨数(无量刚)及立杆纵距;hi—第i步架步距(mm)Wki—第i步架的风压设计值的平均值(N/mm2)Acm—模板侧模面积(mm2)
Wkcm—模板侧模的风压设计值的平均值(N/mm2)3第i步架的风压设计值按下式计算:Wki=1.4μstw×Wk×la×lb计算Wki时,风荷载的体形系数μstw按敞开脚手架计算;计算Wkcm时,风荷载的体形系数μs=1.0;计算Wki和Wkcm时,风荷载的高度变化系数μz应按hi和梁侧模的实际高度取值。4抗倾覆力矩计算按下式计算:M0N=ΣNjlj式中Nj—第j排纵向各立杆所承受的轴向力总合(N);计算时,各分项系数及组合系数均取1.0。lj—第j排立杆与第0排各立杆中轴线水平投影点连线的距离(mm)。所谓第0排各立杆中轴线水平投影点连线,就是背风面边排各立杆中轴线在地面上的投影点连线。5揽风绳应具备的抗拉能力计算:当M0›0时,则应设揽风牵绳,其上端应连接与横向剪刀撑的立杆最上端主节点上,下端应连接于地锚。牵绳一般采用带对拉螺栓的钢丝绳。nF=M0sinαcosα/(lcosα+Hsinα)式中:n—设于支架一侧的牵绳根数;F—每根牵绳应具备的抗拉能力(N);α—牵绳与水平的夹角;l—牵绳下端与支架最外侧立杆轴线的间距(mm);H—支架高度(mm)。钢丝绳的安全系数k取6.0。6地锚设置:因揽风绳使用时间很短,当砼浇注72h后即可拆除,所以地锚也无须设置的过于坚固,一般均采用简易地锚。地锚压重应按下式计算:G≥2(G1+G2)式中:G—压重的总重力;G1—抵抗钢丝绳垂直分力所需最小压重;
G2—抵抗钢丝绳水平分力所需最小压重。G1=FsinαG2=Fcosα/fmfm—压板与土之间的摩檫系数,取fm=2.5KN/m2.6斜杆内力计算:斜杆内力计算简图1对架体内力计算时将风荷载花解为每一节点的集中荷载WW=1.4μstwwklah2W在立杆及斜杆中产生的内力wv及ws按下式计算:wv=(h/a)wws=[(h2+a2)½/a]w3斜杆低端最大内力为:wsmax=Σn1ws4因斜杆承受轴心受压按下式验算其内力:wsmax/(φA)≤f5验算斜杆两端连接扣件抗滑强度:wsmax=Σn1ws≤Qc式中:QC ——扣件抗滑强度,取8KN。
3.2.7扣件抗滑承载力计算1对单层模板支架,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R≤Rc(3.2.7-1)对两层及两层以上模板支架,考虑叠合效应,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1.05R≤Rc(3.2.7-2)式中:R—纵向、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kN);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应按表3.2.1-2采用。2R≤8.0kN时,可采用单扣件;8.0kN12.0kN时,应采用可调托座。3.2.8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1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应满足下列公式的要求:p£fa(3.2.8-1)式中:p—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N/mm2),p=;N—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力设计值(N);A—立杆的基础底面面积(mm2);当立杆底座设在垫板上时,A即为垫板的低面积。当N›40f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N/mm2),按5.5.2条的规定计算。2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按下列公式计算:fa=kc·fak(3.2.8-2)式中:kc—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对碎石土、砂土、回填土应取0.4;对粘土应取0.5;对岩石、混凝土应取1.0。fak—地基承载力特征值(N/mm2),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有关规定采用。3对搭设在楼面和地下室顶板上的模板支架,应对楼面承载力进行验算。4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4.1施工工艺流程地基处理→铺放垫木和安放底座→放置纵横向扫地杆→搭设立杆、横杆→设置剪刀撑→连接加固板底架体→铺设顶板木胶合板→检查验收模板支架→浇筑顶板砼。4.2操作要点4.2.1地基处理应符合第3.2.8条的规定。4.2.2沿纵横向设置水平支撑,每根立杆地部均应设置底座或垫板。立柱低面以上200mm设置纵横向扫地杆。4.2.3立杆接长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一步距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间距≥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1/3步距。4.2.4架体内部在距离地面3m高满挂一道双层安全平网,安全平网和架体连接牢固,同时在距板底800mm高度满铺木脚手板,作为施工过程中的操作平台,脚手板两端采用8#铁丝箍紧。同时每三块脚手板两端用直径3.2mm的镀锌钢丝和φ14钢筋和横杆捆绑结实。4.2.4架体四边与中间每隔四排支架立杆应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高于4m的模板支架,其两端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四角抱角斜撑。外立面剪刀撑按常规做法。4.2.5当搭设高架支撑架时,可以先用立杆组成一个支撑柱单元,每个单元为300㎜×300㎜×600㎜,高度的基本模数为600㎜。再在支撑柱单元之间用长度较长的横杆联结起来,组成高架支撑架。4.2.6 当有一个大的集中荷载需要支撑架承担时,可采取以下三项措施,现叙述如下。 1增加主杆数:增加主杆数就是缩小立杆间距,加大立杆密度。可选取最短型号的扣接式横杆交所有立杆连结为一整体,并适当设置一些斜杆组成支撑架。若需要现缩小立杆间距时,可以采用两组或多组架子交错叠合布置,横杆错层连连接,如图4.2.6-1所示。
图4.2.6-1 2扩大基底面积:将支撑架底部面积扩大,并照按照传力方向设置斜撑,将中间所承受的集中力传递到扩大的底部(如图4.2.6-2所示),以免地基局部过载。图4.2.6-2 3加强整体稳定:加强整体稳定的方式有两种。 (1)设置横托撑:当重载支撑侧旁有稳固的物体时,可设置横托撑将其一端用碗扣接头与支撑架相连,另一端插上可调托撑,安装支撑横梁、抵紧在稳固的物体上。如下图4.2.6-3所示。
可调横托撑图4.2.6-3(2)设置斜撑:这是一种依靠斜撑加强支撑架本身稳定性的措施。4.2.7模板支撑架高度超过4m时,应在四周拐角处设置专用斜杆或四面设置八字斜杆,并在每排每列设置一组通高十字撑或专用斜杆(图4.2.7)。
图4.2.7-1模板支撑架斜杆设置示意图4.2.8模板支撑架高宽比不得超过3,否则应扩大下部架体尺寸(图4.2.8-1),或者按3.2.5第5条验算,采取设置缆风绳等加固措施。图4.2.8扩大下部架体示意图
4.2.9房屋建筑模板支撑架可采用立杆支撑楼板、横杆支撑梁的梁板合支方法。当梁的荷载超过横杆的设计承载力时,可采取独立支撑的方法,并与楼板支撑连成一体(图4.2.9)。图4.2.9房屋建筑模板支撑架4.2.10人行通道应符合下列规定: 1模板支撑架人行通道设置时,应在通道上部架设专用横梁,横梁结构应经过设计计算确定。通道两侧支撑横梁的立杆根据计算应加密,通道周围脚手架应组成一体。通道宽度应≤4.8m(图4.2.10)图4.2.10模板支撑架人行洞口设置图
2洞口顶部必须设置封闭的覆盖物,两侧设置安全网。通行机动车的洞口,必须设置防撞设施。5材料性能与机具设备5.1构配件5.1.1模板承重支撑架由钢管、扣件、脚手板、挡脚板、支撑方木、5.1.2钢管1脚手架钢管宜采用Q235A(3号)钢(含碳量为0.14-0.22%)的焊接钢管。2钢管必须具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和钢管材质检验报告,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700)的相应规定。Q235A钢冶炼方便、成本较低、塑性好,在结构中能保证在超载、冲击、焊接、温度应力等不利条件下的安全。其截面特性见表4.1.2。表4.1.2钢管截面特性钢管类别外径d(mm)壁厚t(mm)截面积A(mm2)惯性矩I(mm4)抵抗矩W(mm3)回转半径i(mm)每米长自重(N)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YB234-63)483.54.893×1021.219×1055.078×10315.7838.4电焊钢管(YB242-63)513.04.524×1021.308×1055.129×10317.0035.53脚手架钢管供应长度一般为6.0~6.5m(每根重量不超过25Kg,适合人工操作)。1)用于立杆、大横杆、剪刀撑和斜杆的钢管长度一般为4.0~6.5m;2)用于小横杆的钢管长度一般为1.5~2.5m,因脚手架宽度不同而略有差异。4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孔洞、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深的划痕和严重锈蚀。5作为脚手架杆件使用的钢管必须进行防锈处理:先对钢管除锈,再将内壁擦涂防锈漆两道,然后在外壁涂一道防锈漆和两道面漆。5.1.3扣件1扣件是钢管与钢管的连接构件:1)两钢管90°交叉连接采用直角扣件;
2)两钢管呈任意角度交叉连接采用旋转扣件;3)钢管与钢管接长采用对接扣件。2扣件应采用可锻铸铁和钢板压制制作,必须具有产品质量合格证、生产许可证和专业检测单位测试报告。可锻铸铁扣件的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钢板压制扣件使用较少,目前尚无国家产品标准,可参照现行建设部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JC22)的规定进行测试,其材质符合标准要求时才准许使用。3脚手架采用的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扣件活动部位应能灵活转动,旋转扣件的两旋转面间隙应小于1mm,当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处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5mm。4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气孔、砂眼、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扣件使用前应进行防锈处理:先除锈然后采用油浸防锈。5.1.4脚手板1脚手架作业层上铺放的脚手板主要有冲压式钢脚手板、焊接钢筋网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及竹笆片脚手板等几种。2冲压式钢脚手板和焊接钢筋网脚手板的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钢结构》(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必须具有产品质量合格证。钢脚手板不得有裂纹、开焊、硬弯等缺陷。3木脚手板应采用杉木或松木制作,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J5)中Ⅱ级材质的规定,板的厚度不小于50mm,宽度200-300mm,两端使用10-14号镀锌钢丝捆紧。禁止使用开口、破裂、腐朽和有横透疖的木板。4竹脚手板宜采用毛竹或楠竹制作,竹串片脚手板使用宽度不小于60mm的竹片和直径5-10mm、间距不大于600mm的拼接螺栓制作,孔径应紧密配合,螺栓必须可靠牢固,出现滑丝后应立即更换。5.1.5拉接件及其预埋件1拉接件及其预埋件均使用与架体同种规格钢管制作,采用直角扣件连接。2预埋件长450mm。5.1.6板模板分压型钢板模板、配筋砼模板、竹胶合板、木胶合板等模板下面仅就木胶合板的性能作些介绍:
1木胶合板从材种分类上可分为软木胶合板(材种为马尾松、黄花松、落叶松、红松等)及硬木胶合板(材种为椴木、桦木、水曲柳、黄杨木、泡桐木等)。2构造和规格(1)构造模板用的木胶合板通常由5、7、9、11等奇数层单板经热压固化胶合成型。相邻层的纹理方向相互垂直,通常最外层表板的纹理方向和胶合板板面的长向平行,因此,整张胶合板的长为强方向,短向为弱方向。(2)规格模板用木胶合板的规格尺寸见表5.1.6-1模板用木胶合板的规格尺寸5.1.6-1厚度(mm)层数宽度(mm)长度(mm)12至少5层915183015至少7层12201830189152135122024403木胶合板承载力木胶合板承载力的承载能力与胶合板的厚度、径弯曲强度以及弹性模量有关,表5.1.6-2《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标准。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表5.1.6-2树种弹性模量(N/mm2)静弯曲强度(N/mm2)柳安3.5×10325马尾松、云南松、落叶松4.0×10330桦木、克隆、阿必东4.5×103355.1.7材料堆放1经检查合格的构配件应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平稳,堆放场地不得有积水。2定期对各种材料进行检查,防止发生锈蚀及破坏。5.2机具设备
1钢卷尺(GB10633-89)(1)型号:制动式(5m),摇卷盒式(50m)。(2)功能:5m制动式钢卷尺用于搭设时测量步距和跨距,50m摇卷盒式钢卷尺用于搭设前确定跨距。2游标卡尺(GB/T1214.2-1996)(1)型号:Ⅰ型(测量范围0~150mm,游标0.02mm)。(2)功能:测量钢管直径及厚度。3水准仪(配5m塔尺)(1)型号:DS3-Z(2)功能:保证悬挑梁处在同一标高。4经纬仪(1)型号:J2-2(2)功能:检验脚手架架体垂直度。5线锤(1)型号:钢制或铜制(0.25Kg)。(2)功能:控制脚手架架体的垂直度。6扭力扳手(GB/T15729-1995)(1)型号:预制式(20~100N·m)(2)功能:紧固扣件螺栓(40~65N·m)。6、质量控制6.1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技术规程》(DB33/1035-2006)的要求进行设计和验收,并符合浙江省建设厅《关于加强承重支撑架施工管理的暂行规定》(浙建建[2003]37号)的要求。对高大模板工程必须按建设部《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认证审查办法》(建质[2004]213号)文件规定,组织专家组进行论证审查(高大模板指高度超过8m,跨度超过18m,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集中现荷载大于15KN/m,的模板支架)。必要时应编制应急预案。6.2钢管、扣件进场验收
6.2.1钢管、扣件必须有产品合格证和法定检测单位的检测检验报告,生产厂家必须具有技术质量监督部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没有质量证明或质量证明材料不齐全的钢管、扣件不得进入施工现场。6.2.2搭设模板支架用的钢管、扣件,使用前必须进行抽样检测,抽检数量按有关规定执行。未经检测或检测不合格的一律不得使用。6.2.3钢管外观质量要求:1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2钢管外径、壁厚、端面等的偏差;钢管表面锈蚀深度;钢管的弯曲变形应符合附录E的规定;3钢管应进行防锈处理。6.2.4扣件外观质量要求:1有裂缝、变形或螺栓出现滑丝的扣件严禁使用;2扣件应进行防锈处理。6.2.5经检验合格的钢管、扣件应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平稳,堆放场地不得有积水。6.2.6施工现场应建立钢管、扣件使用台帐,详细记录钢管、扣件的来源、数量和质量检验等情况。6.3地基与基础质量要求:6.3.1模板支架地基与基础的施工,必须根据支架搭设高度、搭设场地土质情况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的有关规定进行。同时应满足3.2节的承载力要求。6.3.2应清除搭设场地杂物平整搭设场地并使排水畅通。6.3.3模板支架地基与基础经验收合格后,应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放线定位。6.4搭设质量要求:6.4.1底座安放应符合下列规定:1底座、垫板均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2垫板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垫板,也可采用槽钢。6.4.2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不应设置在同步内。6.4.3模板支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
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6.4.4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主节点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6.4.5每步的纵、横向水平杆应双向拉通。6.4.6剪刀撑搭质量要求:1模板支架高度超过4m的模板支架应按下列规定设置剪刀撑:(1)模板支架四边满布竖向剪刀撑,中间每隔四排立杆设置一道纵、横向竖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2)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2剪刀撑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剪刀撑斜杆与地面倾角宜在45°~60°之间。倾角为45°时,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不应超过7根;倾角为60°时,则不应超过5根;(2)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应采用搭接;(3)剪刀撑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4)设置水平剪刀撑时,有剪刀撑斜杆的框格数量应大于框格总数的1/3。6.4.5扣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扣件规格必须与钢管外径相匹配;2螺栓拧紧扭力矩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5N·m;3在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剪刀撑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150mm;4对接扣件开口应朝上或朝内;5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6.4.6支撑架搭设技术要求允许偏差与检验方法见表6.4.6;脚手架搭设的技术要求允许偏差与检验方法表6.4.6
项次项目技术要求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与工具1地基与基础表面坚实平整观察排水不积水垫板不晃动底座不滑动不沉降-10水准仪2立杆垂直+30经纬仪或吊线和卷尺3立杆间距梁低+30钢尺板低4立杆步距+50钢尺5纵横向水平杆高差一根杆的两端±20水平仪或水平尺同跨内两根水平杆高差±106扣件安装主节点处各扣件中心点相互距离a≤150mm钢卷尺同步立杆上两个相隔对接扣件的高差a≥500mm立杆上的对接扣件至主节点的距离a≤h/3水平杆上的对接扣件至主节点的距离a≤la/3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40~65N·m扭力扳手7扫地杆设置8拉节点设置9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45°~60°角尺10脚手板外伸长度对接a=130~150mml≤300mm钢卷尺搭接A≥100mml≥200m·m6.4.7验 收1模板支架投入使用前,应由项目部组织自检,自检合格后报监理组织验收。2监理工程师组织由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和相关人员参加,依据施工组织设计及国家现行规范标准对模板支架的进行验收。3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m的模板支架,施工企业的相关部门应参加验收。
4安装后的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应采用扭力扳手检查,抽样方法应按随机分布原则进行。(1)抽样检查数量与质量判定标准,应按表6.4.7确定。扣件拧紧抽样检查数量与质量判定标准表6.4.7项次检查项目安装扣件数量(个)抽检数量(个)允许的不合格数1连接立杆与纵(横)向水平杆或剪刀撑的扣件;接长立杆、纵向水平杆或剪刀撑的扣件51~9091~150151~280281~500501~12001201~320058132032500112332连接横向水平杆与纵向水平杆的扣件(非主节点处)51~9091~150151~280281~500501~12001201~320058132032501235710(2)对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m的模板支架,梁底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应全数检查。(3)拧紧扭力矩未达到要求的扣件必须重新拧紧,直至满足要求。5对下层楼板或地下室顶板采取加固措施的模板支架,应检查加固措施与方案的符合性及加固的可靠性。6.6模板支撑架拆除1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表6.6的规定。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表6.6构件类型构件跨度(m)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板≤2≥50>2,≤8≥75>8≥100梁、拱、壳≤8≥75
>8≥100悬臂构件—≥1002模板支架拆除前应对拆除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做好交底书面手续。3模板支架拆除时,应按施工方案确定的方法和顺序进行。4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步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分段拆除的高度差不应大于二步。设有附墙连接件的模板支架,连接件必须随支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接件全部或数步拆除后再拆除支架。5多层建筑的模板支架拆除时,应保留拆除层上方不少于二层的模板支架。6卸料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严禁将钢管、扣件由高处抛掷至地面;(2)运至地面的钢管、扣件应及时检查、整修与保养,剔除不合格的钢管、扣件,按品种、规格随时码堆存放。7安全措施7.1模板支架搭设和拆除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036)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7.2搭设模板支架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7.3钢管、扣件质量与搭设质量,应按第6章的规定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做好模板支架的安全检查与维护。7.4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脚手架不得与模板支架相连。7.5模板支架使用期间,不得任意拆除杆件。7.6当模板支架基础下或相邻处有设备基础、管沟时,在支架使用过程中不得开挖,否则必须采取加固措施。7.7当有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和雾、雨、雪天气时应停止模板支架搭设与拆除作业。雨、雪后上架作业应有防滑措施,并应扫除积雪。7.8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派专人观测模板支撑系统的工作状态,观测人员发现异常时应及时报告施工负责人,施工负责人应立即通知浇筑人员暂停作业,情况紧急时应采取迅速撤离人员的应急措施,并进行加固处理。7.9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均匀浇捣,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混凝土超高堆置。7.10工地临时用电线路的架设,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的有关规定执行。7.11在模板支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必须有防火措施和专人看守。7.12模板支架拆除时,应在周边设置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7.13架体内部在距离地面3m高满挂一道双层安全平网,安全平网和架体连接牢固。8应用实例8.1******府(G2地块)大门模板承重支撑架工程8.1.1工程概况本工程大门属于框架结构、建筑高度14.36m。楼板:长×宽=11.12m×4.17m,板厚0.15m。梁截面尺寸:400mm×1100mm。8.1.2方案选择本工程模板支撑架高14.36米,大于8米属于高大模板支撑体系。通过方案比选,决定利用本工法采用钢管扣件式支撑架搭设此支撑架。8.1.3模板设计计算1材料要求板底采用方木支撑,支撑架采用钢管扣件脚手架,由扣件、立杆、横杆、支座组成,采用¢48×3.0钢管。2搭设方案板模板支架高H为14.36m,立杆步距h(上下水平杆轴线间的距离)取0.9m,立杆纵横间距取0.5m。板底方木,截面50×80mm,布设间距0.3m。8.1.4效果分析本工程高大梁模板施工经过专家论证,在施工安全方面得到了保证,施工质量得到了提高,拆除模板后测量结构误差均在允许范围内,在成本控制方面节约了大约30%以上。
8.1.5证明材料附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外墙氟碳喷涂施工工法
- 奥氏体不锈钢容器埋弧自动焊接施工工法
- 超声波物位计安装施工工法
- 2010版gbf蜂巢芯现浇密肋空腹楼盖施工工法
- 1、线路加固施工工法
- 山东省工法申报表(水性耐磨地坪漆施工工法)
- 粉粘土及细砂改良施工工法1
- 泵送现浇混凝土节材施工工法
- 框架桥涵顶推施工工法
- 桥梁立柱、盖梁施工工法
- 地下室墙板的干燥收缩裂缝控制施工工法.doc
- 粉粘土及细砂改良施工工法1
- uea补偿收缩砼加强带施工工法
- 高层建筑双塔连体钢结构整体提升施工工法_secret
- 建筑物整体移位施工工法论文
- 7跨座式单轨pc轨道梁线形调整施工工法
- 宝典高空液压提升改造电厂脱硫吸收塔施工工法
- 中埋式钢边氯丁橡胶止水带完全变形缝施工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