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12 KB
- 8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地震监测设施建设定额标准体系分析研究摘要:地震监测设施建设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基础性工程,包含地震监测仪器、设备和装置等,通过现代通讯频段、信道和通信设施的合理化运用,全面提高地震监测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本文就地震检测设施建设的定额标准体系进行分析和研宄,仅供相关人员参考。关键词:地震监测设施;定额标准体系;分析当前我国地震行业相关建设标准在逐步完善,陆续发布了台站建设过程中的观测环境技术要求、设计技术要求以及观测方法等标准,但尚未形成完善的建设标准体系,为进一步提高地震监测设施建设的科学化和有效性,加大力度对地震监测设施建设定额标准体系进行分析和研究,在提高地震监测准确性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建立地震监测设施标准体系架构的依据在国家经历汶川地震后,就加大了对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重视力度,全面提高了地震监测能力,在执行数字化地震观测网络的基础上,加大了地震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地震前兆台、数字固定强震观测台以及
强震动专用台阵的建设,为地震监测设施建设额定标准体系的研宄提供了大量的实际案例,切实保障研宄的准确性。中国地震局在明确地震监测设施观测对象的基础上,围绕测震、电磁以及地下流体等多项技术,促进了技术协调与技术管理相融合的学科化工作模式的形成,为地震监测设施建设提供可靠的基础,并促进分级分类地震监测设施标准的树形结构的形成,为项目体系研究提供切实可行的思路。2地震监测设施建设标准体系架构的基本原则2.1标准化原则地震监测设施建设定额标准体系研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尤其是当前我国地震预报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地震监测设施建设定额标准体系的研宄仅处于技术上的成熟,在技术标准和规范上仍需要不断完善。对于处于探索时期或试验状态的学科观测手段,应当在遵循标准化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技术标准和规范的编制即那个学科观测手段纳入到定额标准体系中,促进地震检测设施建设标准体系得以合理架构。2.2专业化原则地震监测设施建设可以分为通用建设部分和专业建设部分,在地震监测设施建设定额标准体系研究过
程中,应当结合相关地区及行业的建设定额标准进行科学化分析,真正实现专业性和有针对性,促进地震监测设施建设额定标准体系的合理化架构。2.3同类合并原则在地震监测设施建设定额标准体系研宄中,针对具有相同技术标准和要求的学科观测手段应当实行同类合并研究,采取科学化的建设定额标准,并细化章节差异,在坚持同类合并原则的基础上,对不同情况进行区别对待,切实提高地震监测设施建设定额标准体系架构的总体效果。2.4继承性原则总的来看,当前地震监测设施建设定额标准体系研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在集成现有监测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基础上,开展科学化的体系架构,通过定额标准语相关学科观测手段的技术要求和规范的有机融合,在纵向上形成学科观测手段标准系列;通过定额标准与不同学科观测手段的协调配合在横向上形成地震监测设施建设定额体系。3地震监测学科观测手段学科观测手段分析遵循本项目研宄的基本原则,
首先仍然沿用现有学科分类进行讨论,即测震、电磁、形变和地下流体等4个方面,其中重力类按传统惯例列入形变学科;虑及观测原理和观测物理量的趋同,且并置观测已成为现代测震台网建设的趋势,强震观测列入测震学科。其次,在地震监测设施建设过程中地震专业部分主要涉及场址勘选、专业仪器检测、专业仪器安装和专业技术监理等几个环节,在学科观测手段分析中主要考察这几个环节中实际建设过程中的专业性、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完备性、和不同手段之间的共性。观测手段的分析主要依据国家标准即《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行业标准《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震台站进网技术要求》和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技术规程等。3.1测震学科从专业建设内容分析,单台观测场地勘选和专业仪器检测基本形成较为完整的标准,但台阵建设和专业仪器安装主要依照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技术规程,对于专业技术监理方面的要求尚属空白。从观测设施建设方式分析,在测震方面,地面、山洞、地下等类型的台站专业技术要求基本一致,台阵型由于在一个场地建设若干个子台,在相关工作方
面存在复用问题,可在单台的基础上减小重复工作量或加调整系数,在定额标准体系研究中可归并为一类;井下型测震台站在场地勘选、安装技术要求等方面与上述类差异较大,可独立作为一类,但目前尚没有安装技术标准;在强震方面,土层和基岩等类型的台站专业技术要求基本一致,而台阵针对应用目的的不同要求亦不尽相同,在勘选技术要求缺乏统一标准,可归并为一类建立定额标准。3.2电磁学科从专业建设内容分析,地磁、地电阻率和地电场单台观测场地勘选、专业仪器检测和专业仪器安装基本形成由国标、行标和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技术规程等构成的技术要求;但电磁扰动、超低频电磁测量、大地电磁测量和网式电磁测量由于处于初步应用阶段,尚未形成系统的技术要求;同测震学科一样,专业技术监理方面的要求尚属空白。从观测设施建设方式分析,在地磁方面,由于观测以设备群集成方式进行,各观测手段的专业技术要求基本相近,在定额标准体系研究中可作为一类;地电场和地电阻率观测台站在场地勘选、仪器检测和安装技术等方面技术要求相近,可并归为一类;其他手
段由于技术要求尚不完善,不具备开展建设定额研宄的条件。4结论4.1现有地震监测设施建设的总体情况显示,以地震监测设施建设技术标准和建设定额标准为主要依
据所制定的前提条件,能够为多元化地震监测设施专业建设任务的定额研究提供可靠的基础,推进研究工系框架图见图1。作的顺利开现阶段地震监测设施建设定额标准体4.2当前我国实际运行的地震监测网络中,尚未建立规范化且专业性较强的技术标准规范,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观测手段的推广应用,并对地震监测设施建设定额标准研宄的顺利开展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相关研宄资料显示,地震监测设施建设定额标准体系的研究,需要在可操作性和可检验性上加以进一步明确,以促进研究的深化,从而推进地震监测设施建设的顺利有序开展。4.3总的来看,就测震学科观测手段的技术性来看,其成熟时间较早,且应用广泛,各项专业技术要求比较明确,在对我国近年来实际案例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能够为地震监测设施建设定额标准体系的分析和研宄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推进地震监测设施建设的现代化发参考文献[1]孙建中,胡宝慧,杨文东,邓阳,吕志勇.测震设施建设定额的工程实例分析[J].世界地震工程,2013
(2).[1]邓阳,杨文东,胡宝慧.《地震监测设施测震工程建设定额》软件的设计与编制[J].防灾减灾学报,2013(2).[2]杨文东,孙建中,胡宝慧,邓阳,吕志勇.地震监测设施建设定额编制的原则及方法[几华南地震,2013(2).[4J胡宝慧,杨文东,邓阳.地震监测设施建设定额的灰色关联分析[J].世界地震工程,2013(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试点)》(2010年修订稿)
- 厦门市事故车辆修复工时定额标准(第八稿)(单价定额模式)8月30日修改
- 珠海门诊统筹定额标准优化模型
- 湖南省2006消耗量定额标准(建筑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
- 珠海门诊统筹定额标准优化模型
- 四川省2016水利预算定额标准使用讲解
- 【0】用水定额标准
- 珠海门诊统筹定额标准优化模型
- 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试点
-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
- 基站外市电引入工程定额标准化设计研究
- 浙江省土地整治项目预算定额标准
- 《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试点)》(2010年修订稿)
- 工时定额标准化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 基站外市电引入工程定额标准化设计研究
- 《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试点)》(2010年修订稿)
- 湖南2006消耗量定额标准(建筑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
- 基于新形势下对劳动定额标准化体系优化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