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9.50 KB
  • 25页

厂房桩基工程围护工程竣工小结.doc

  • 2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漕河泾开发区浦江高科技园A1地块工业厂房二期桩基工程、围护工程施工小结上海世建基础工程有限公司二〇一二年十二月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目录1、工程概况31.1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31.2、地质条件32、人员概况43、桩基工程施工53.1抗压桩施工63.2抗拔桩施工94、围护工程施工124.1三轴搅拌桩及SMW工法桩施工144.2两轴搅拌桩施工175、施工前后特殊情况及处理205.1施工区域明暗浜处理205.2景观树区域围护工程205.3围护渗漏及处理216、建议与改进246.1三轴搅拌桩246.2两轴搅拌桩246.3静压桩25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1、工程概况1.1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漕河泾开发区浦江高科技园A1地块工业厂房二期项目,位于闵行区浦江镇工-71号地块,即浦星公路东,恒南路西,陈行公路北。二期工程位置为整个地块的东南部。工程位于长江三角洲入海口东南前缘,地貌类型属滨海平原地貌。拟建场地为空地,地形基本平坦,地势开阔,勘测孔口标高+3.46~+5.53m,明浜水面标高+3.07m。目前本工程室内设计±0.00相当于绝对标高为6.10m,根据地质勘探报告和勘探点平面图,自然土地面标高取值为相对标高-1.90m。本工程西侧相邻一期场地内景观道路等已建设完毕,地面标高较施工场地高出1.9米~1.25米。西侧景观树中心距离地下室底板最近的距离为3.4米,景观树中离打桩点5米,施工中须加强保护;基坑东侧、北侧及南侧区域距离红线较远。基坑西南角紧邻基地红线外电信基站,施工中须密切关注,必要时采取保护措施。其它区域离压桩点较远,静压桩施工中不会对周边产生破坏性影响。1.2、地质条件1.2.1地基土的构成与特征①层素填土②层粉质粘土③层淤泥质粉质粘土④淤泥质粘土第⑤、⑥层粉质粘土第⑦层砂质粉土第⑧层粉质粘土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1.2.2场地水文地质条件浅层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潜水,地下水位变化主要受大气降水、地面蒸发控制。上海潜水水位埋深,一般离地表面约0.3~1.5m,受降雨、潮汛、地表水的影响有所变化,年平均水位埋深一般为0.5~0.7m。设计时高水位埋深取0.5m,低水位埋深取1.5m。1.2.3不良地质现象本场地内有数条暗浜分布,暗浜主要分布于场地中部及北部,呈南北及东西走向,暗浜彼此之间呈连通状态;在场地东侧中部为明浜。明、暗浜宽约10~25m,浜填土厚度为0.90~3.70m,平均1.86m,浜底埋深1.50~4.50m,相当于标高+1.93m~-0.04m,明浜水面标高3.07m。除此而外场地内有古河道分布,造成⑥、⑦局部缺失,在古河道区域内沉积了⑤层粘性土。2、人员概况项目经理:黄天伟项目负责人:王小平现场负责:朱先发、张正红技术员:杨超人、马晓晨测量员:宋扬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3、桩基工程施工本工程根据设计要求,桩基工程部分均为预应力空心方桩,其中抗压桩采用HKFZ450(260)A型空心方桩,共930套,抗拔桩采用HKFZ300(130)A型(试桩为AB桩),共1250套。具体桩数量如下表:本工程两种工程桩,其中抗压桩单桩承载力设计值2400kN,试桩为HKFZ-A450(260),共11根,试桩最大抗压荷载3900kN;抗拔桩单桩抗压承载力设计值1100kN,单桩抗拔承载力设计值420kN,试桩为HKFZ-B300(130),共13根,试桩最大抗拔荷载700kN。本工程采用静压法,抗拔桩采用焊接接头连接。低应变动测抽检656根,占工程桩总数的30.1%。其中I类桩575根,占抽检数的87.7%,II类桩81根,占抽检数的12.3%,III、IV类桩0根,占抽检数的0%。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3.1抗压桩施工3.1.1工期及进度本工程抗压桩施工共进场两台设备,分别为1#机800T抱压式压桩机、2#机800T抱压式压桩机。1#压桩机器2012年8月25日进场,拼装两天。2012年9月11日开始施工,至2012年10月19日施工完毕。移位拆卸完毕后于2012年10月25日退场。工作39天,共完成555套抗拔桩,平均每天完成14.2套。2#压桩机器2012年8月23日进场,拼装两天。2012年9月11日开始施工,至2012年10月16日施工完毕。后配合检测单位做静载试验于2012年10月28日退场。工作36天,共完成375套抗拔桩,平均每天完成10.62套。由于施工场地存在明暗浜,导致1#及2#压桩基累计有八天未能正常施工施工,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期进度。由于地质原因,存在大量抗压桩不能压桩至设计标高。经过设计确定,抗拔桩最终停压值为:(桩体最大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2797)*2*0.85=4754.9kN,对于超出设计桩顶标高的部分,待土方开挖后进行截桩处理。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3.1.2完成工作量及材料用量1#压桩机共完成555套HKFZ-A450(260)型预应力空心方桩,2#压桩机共完成375套HKFZ-A450(260)型预应力空心方桩,合计共完成930套空心方桩,共2790根,计33147米。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3.2抗拔桩施工3.2.1工期及进度本工程抗拔桩施工共进场两台设备,分别为3#机300T顶压式压桩机、5#机300T抱压式压桩机。3#压桩机器2012年9月19日进场,拼装一天。2012年9月20日开始施工,至2012年11月4日施工完毕。工作46天,共完成793套抗压桩,平均每天完成17.24套。5#压桩机器2012年10月11日进场,拼装一天。2012年10月12日开始施工,至2012年11月4日施工完毕。工作24天,共完成457套抗压桩,平均每天完成19.04套。由于施工场地存在明暗浜,导致3#及5#压桩基累计有五天未能正常施工施工,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期进度。由于地质原因,存在个别抗拔桩不能压桩至设计标高。经过设计确定,抗拔桩最终停压值为:(桩体最大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1411)*2*0.85=2398.7kN,对于超出设计桩顶标高的部分,待土方开挖后进行截桩处理。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3.2.2完成工作量及材料用量3#压桩机共完成793套HKFZ-A300(130)型预应力空心方桩,5#压桩机共完成457套HKFZ-A300(130)型预应力空心方桩,合计共完成1250套空心方桩,共2513根,计32552米。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4、围护工程施工本工程根据设计要求,围护工程西侧采用三轴搅拌桩及SWM工法桩,东南北三侧采用两轴搅拌桩。以及基坑坡脚几处分别就近采用三轴搅拌桩及两轴搅拌桩加固。按照设计要求西侧三轴搅拌桩S1-1~S1-36为坡脚加固,S2-1~S2-525三轴搅拌桩重力坝,S3-1~S3~108为SMW工法桩108根H型钢。共669幅三轴搅拌桩。实际施工过程中,SMW工法桩景观树区域施工存在困难及风险,经过设计业主及总包同意改为4#拉森钢板桩。景观树区域拉森钢板桩施工共28根标准桩+1根直角转角桩。西南角靠近电信局围墙处,因为下面铺设有电缆,经过设计总包及业主同业将原设计的7排三轴搅拌桩改为6排三轴搅拌桩。东南北三侧两轴搅拌桩按照设计图纸完成工作量。围护工程工作量见下表: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4.1三轴搅拌桩及SMW工法桩施工本工程三轴搅拌桩及SMW工法桩施工进场主要设备如下表:设备名称设备型号数量打桩机DH658-135M1台动力头MAC-240-31个汽车吊25T1部挖掘机PC2002台自动拌浆系统Z20一套筒仓60T2只空气压缩机GRF100A1台注浆泵BW2004台搅拌桶4只水箱6000*2000*20001只4.1.1工期及进度根据设计图纸及现场施工条件,本工程三轴搅拌桩及SMW工法桩进场DH658-135M打桩机挂MAC-240-3动力头接27米导杆进行施工。4#三轴搅拌桩机、后台及其附属配件于2012年9月26日进场,拼装机器、后台及布置现场接力浆管共耗时九天。2012年10月5日开始施工,至2012年11月10日施工完毕。移位拆卸完毕后于2012年11月16日退场。工作37天,共完成611幅三轴搅拌桩,平均每天完成17.59幅。2012年10月16日~17日,由于业主临时改变东南北三侧施工桩型,将原有的三轴搅拌桩改为两轴搅拌桩,打乱了项目部既定计划。为了避免三桩搅拌桩施工完毕后,后续施工的静压桩施工时所产生的挤土效应对三轴搅拌桩桩体造成破坏,停工两天,进场型钢并对型钢表面进行处理,涂刷减摩剂。10月27日,因26日夜护筒坏掉,进场护筒并更换,停工一天。11月4日,因电信局围墙旁三轴搅拌桩重力坝施工位置下部铺设有电缆,且设计桩体过于靠经电信局围墙,故停工一天,等待变更方案。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4.1.2完成工作量及材料用量4#三轴搅拌桩机进行三轴搅拌桩施工,完成了全部三轴搅拌桩及SMW工法桩,具体工作量见表围护工程总工作量。材料用量见下表:材料种类理论用量(t)记录水泥用量(t)实际用量(t)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4075.8654087.1812828.46木质素磺酸钙8.1518.17404.1.3工程设计要求及施工时参数水灰比:1.5水泥参入量:20%(暗浜区域25%,坡脚及坑底上部弱加固区域10%)木质素磺酸钙参入量:水泥参入量的0.2%搅拌下沉速度:下沉速度≤1m/min;提升速度≤2m/min。流量:400L/min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4.2两轴搅拌桩施工本工程两轴搅拌桩施工进场主要设备如下表:设备名称设备型号数量打桩机SJB-II型深层搅拌桩机器2台自动拌浆系统Z201套筒仓60T1只注浆泵XPB-102台搅拌桶2只4.2.1工期及进度根据设计图纸及现场施工条件,本工程两轴搅拌桩由两台SJB-II型深层搅拌桩机器24小时不间断进行施工。6#二轴搅拌桩机、后台及其附属配件于2012年10月14日进场,拼装机器、后台及布置现场接力浆管共耗时九天。2012年10月20日开始施工,至2012年11月22日施工完毕。移位拆卸完毕后于2012年11月23日退场。工作34天,共完成375幅两轴搅拌桩,平局每天完成完成11.03幅两轴搅拌桩。7#二轴搅拌桩机、后台及其附属配件于2012年10月21日进场,拼装机器、后台及布置现场接力浆管共耗时九天。2012年10月25日开始施工,至2012年11月22日施工完毕。移位拆卸完毕后于2012年11月23日退场。工作29天,工作共完成377幅两轴搅拌桩,平局每天完成完成13幅两轴搅拌桩。两轴搅拌桩施工至基坑南侧时,发现大量地下管线。为保证人员设备安全,暂停施工数天,待业主总包与相关部门协调沟通解决后恢复了施工。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4.2.2完成工作量及材料用量6#及7#两轴搅拌桩机进行两轴搅拌桩施工,完成了全部两轴轴搅拌桩,具体工作量见表围护工程总工作量。材料种类理论用量(t)记录水泥用量(t)实际用量(t)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975.8271021.999938.8木质素磺酸钙1.9522.04404.2.3工程设计要求及施工时参数水灰比:0.5水泥参入量:13%(暗浜区域16%)木质素磺酸钙参入量:水泥参入量的0.2%搅拌下沉速度:下沉速度≤0.8m/min;提升速度≤0.5m/min。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5、施工前后特殊情况及处理5.1施工区域明暗浜处理施工场地条件较差,存在明、暗浜及自不明水源自来水渗漏形成的大面积积水区域。这些区域无法满足静压桩机施工,经上报《明暗浜处理专项方案》由业主、总包审核后我部进场两台PC200挖机,边施工边处理。具体方案见《明暗浜处理专项方案》,总体处理思路如下:第一,在明水区域开深度1.5米左右宽度不等的排水沟,用潜水泵24小时不间断排水,确保场地无积水。利用日照等自然条件尽量使土体硬化至满足施工条件。第二,根据地勘报告,针对报告中明、暗浜所在的区域及深度,进行开挖、换填、夯实处理。主要换填材料为建筑垃圾。第三,用路基板铺设临时道路,方便供桩车辆及土方短驳车辆行驶。第四,对于个别地勘报告中未注明的不满足施工条件的区域,在施工过程中随时发现随时处理。第五,为了节约成本,后续处理过程中再次利用已施工区域所换填的建筑垃圾及素土。5.2景观树区域围护工程场地西侧,有一颗一期种植的价值不菲的景观树。景观树种植平面标高约为±0.0,施工场地标高约为-1.9米,这种情况就直接导致了SMW工法桩在靠近景观树的区域没有足够的工作面无法施工。针对这一问题,各方讨论出了多种施工方案。经过方案上报,设计、业主及总包审批,最后决定在景观树区域SWM工法桩没有工作面的一段采用4#拉森钢板桩进行施工。小锁口的4#拉森钢板桩兼具止水与挡土的功效,其对施工场地要求较小,能够适应景观树区域的场地情况。同时能最大程度的保证景观树的成活。具体施工方案见《景观树区域围护补充方案》。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5.3围护渗漏及处理5.3.1两轴J-500~J-520区域基坑南侧两轴搅拌桩J-500~J-520区域,在施工前发现电信线路管道,后经过相关人员现场进行确认,我部对残余管线进行拆除后继续两轴搅拌桩施工。该区域开挖出来后曾发生大流量漏水,经过约24小时,漏水情况基本消失。后分析原因如下:第一,原电信线路管道施工时未能全部破除封堵,且开挖前两日发生降雨,至管道中存在大量积水。第二,土方开挖过程中相关单位未能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二级放坡,坡度也大于设计要求的1:1。加之挖机操作不当,导致该区域有部分桩体上部被挖断。上述两个原因导致管道中的水大量涌入基坑。发现情况后相关部分迅速反应,向管道中注入约2m³的混凝土进行封堵。并在基坑内挖排水沟,采用真空泵进行降水。最终事情圆满解决。5.3.2三轴S2-256~S2-260区域基坑西侧三轴搅拌桩重力坝S2-256~S2-260区域,在开挖后出现小股漏水。漏水为清水,水流直径约5mm,喷出墙体约20cm。发生情况后,我部曾组织人员用堵漏剂对漏水处进行封堵,结果在原漏点被封堵后,于原漏点上部又出现新漏点,后引出流管在中段,经过几日后中段漏水流量变小,切不影响基础施工,也就未在进行处理,但此漏点原因还是得总结分析便于以后工作注意。分析原因如下:第一,该处三轴搅拌桩为7排,局部为5排,位于一个直角转角处。横竖连接位置为5排桩,相对薄弱。第二,该处位于临时厕所附近,施工时候钻杆曾带出几段直径约1寸半的管道。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第三、直角转角区域施工间隔如下:横向桩完成时间竖向桩完成时间间隔时间S2-25410月26日21时11分S2-28610月30日4时48分79小时37分钟S2-28410月30日9时05分83小时54分钟S2-25310月26日21时45分S2-27610月30日10时10分84小时25分钟S2-25510月26日20时31分S2-26610月30日17时41分93小时10分钟S2-25710月30日20时22分95小时51分钟总结,此次施工的重力坝中,存在5处转角或衔接区域。除了此处之外的另外4处,根据施工间隔时间也均能认定为冷缝,但并未出现漏水情况。所以我认为此处的漏水是多种因素综合造成的。重力坝外侧可能存在的高水位高水压应该也是重要决定因素之一。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6、建议与改进6.1三轴搅拌桩本工程中,三轴搅拌桩被应用于重力坝施工,目前已经全部开挖结束。根据开挖后的效果来看,除了有一处很小的漏水之外,三轴搅拌桩重力坝还是相当成功的。针对本次三轴搅拌桩施工时遇到的一些问题,这里提出以下几点设想:1、在顺延基坑边线进行三轴搅拌桩重力坝施工时,为保证施工速度,采用履带式打桩设备效率较高;为保证三轴搅拌桩的止水效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先在最外侧完成一排连续施工的三轴搅拌桩。(在内侧亦可,但是考虑到开挖过程中有可能被挖掘机损坏桩体,故外侧应该是首选。)2、在垂直于基坑边线进行三轴搅拌桩重力坝施工时,为保证施工速度,同时确保人员设备安全,应选用步履式打桩设备;采用此种方法施工的重力坝整体性较好,安排合理的情况下不会出现冷缝。6.2两轴搅拌桩本工程中,两轴搅拌桩施工速度较为缓慢,其中影响施工速度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第一、人员操作不熟练。第二、钻头维护修理不及时。第三、注浆泵流量过大。针对本次两轴搅拌桩施工时遇到的一些问题,这里提出以下几点设想:1、两轴搅拌桩施工时应有备用钻头,经常检查钻头是否有弯曲磨损,发现问题及时更换钻头后维修,要避免钻头磨损造成桩间不能搭接。2、钻头要根据不同的地质进行加工,以确保搅拌质量及施工速度。3、注浆泵的选择要参考设计参数推算出来的理论流量速度。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6.3静压桩本次静压桩施工较为顺利,虽然受到场地条件的影响,但仍然基本保质保量的完成了施工。针对本次静压桩施工时遇到的一些问题,这里提出以下几点设想:1、还应该加强标高的控制,及焊接的控制,有几根桩送桩时送得过于低,今后施工中应引起重视。2、压桩机器整体重量应该达到设计停压值的1.8倍以上。这样才能确保压桩机在高压力的时候不上浮或一端翘起。由于压桩机配重多为私人加工填充物各不相同,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在进场时进行过磅,得到确切的总重量。3、压桩顺序应在施工前进行统筹安排,即使不能精确到每一根桩,也必须精确到每一个承台、每一个区域。施工时严格按照计划进行,也可根据现场到桩实际情况进行微调。周围有其他建筑物的情况下应设置应力释放孔或应力释放沟,用以防止压桩对附近建筑产生影响。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