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50 KB
  • 21页

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 2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路基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路基填筑一、路基沉陷1、现象路基局部路段在垂直方向产生较大的沉落,形成坑塘和裂纹或因地基沉降路基整体下沉。2、原因分析〔1〕填筑前对基底没有处理,如:对基底外表的杂草、有机土、种植土及垃圾等没有清理,对耕地和土质松散的基底在填筑前没有压实。〔2〕路基填料选择不当,如采用粉质土或含水过高的粘土等填料,不易压实。〔3〕不同土质的材质没有分层填筑,而采用混合填筑。〔4〕压实机械选择不当或压实方法不对,压实遍数缺乏等形成压实度不够或压实不均匀。〔5〕路基下存在软基,路基填筑前没有对软基进展处理,在路基自重作用下,软基压缩沉降或因承载力缺乏向两侧挤出,引起路基沉陷。〔6〕软基虽经处理,但因工期较紧,沉陷时间缺乏,引起工后沉降过大。3、预防措施〔1〕填筑前应对基底进展彻底清理,挖除杂草、树根,去除外表有机土、种植土和垃圾,对耕地和土质松散的基底进展压实处理。〔2〕宜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作为填筑材料,当采用细粒土时,如含水量超过最正确含水量两个百分点以上时,应采取技术措施进展处理。〔3〕用不同填料填筑路基时,应分层填筑,每一水平层均应采用同类材料,不得混填。土方路基应分层压实,每层的压实厚度以试验段数据为准,基床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8cm,压实机械的功能及碾压遍数应经过试验确定。二、路基边坡滑塌1、现象路基边坡塌陷或沿某滑裂面滑塌-.可修编. -.2、原因分析〔1〕路基边坡坡度过陡,尤其在路基填土高度较大时,未进展滑裂验算。〔2〕路基边坡没有同路基同步填筑。〔3〕坡顶、坡脚没有做好排水措施,由于水的渗入,填土聚力降低,或坡脚被冲刷掏空。〔4〕位于沿河,鱼塘地段的路基,由于未采取防护措施,长期受水浸淹和鱼蚕食,使路基坡脚和边坡逐渐侵蚀,造成坍塌。3、预防措施〔1〕路基应按设计要求或有关规要求的坡度放坡。如因现场条件所限达不到规定的坡度要求时,应请设计进展验算,制定处理方案,如采取反压护道,砌筑挡墙,用土工合成材料包裹等。〔2〕路基边坡应同路基一起全断面分层填筑压实。填筑宽度应比设计宽度大出20~50cm〔有设计说明的以设计为准〕,然后削坡成型。新旧路基填方,边坡的衔接处,应开挖台阶,台阶底应为2%~4%向倾斜的坡度。〔3〕坡顶、坡脚要开好排水沟或做好其他排水措施,路基边坡较高时,可设置拦水带,并通过急流槽将水排出路基。〔4〕沿河、鱼塘地段的路基可设边坡防护。如抛石防护,石笼防护,浆砌或干砌块石护坡,或加大边坡,一般在设计水位以下可采用1:〔1.75~1.2〕,常水位以下为1:2~1:3。4、治理方法把失稳路基的松填料去除,然后对软基进展加固处理,常用加固方法有置换土层、反压护道、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板、碎石桩、砂桩等,再将路基分层填筑,分层压实。也可采用轻质材料填筑路堤,以减轻压力。-.可修编. -.三、路堤失稳1、现象路堤以下软基向两侧挤出,路堤坍塌或塌陷。2、原因分析〔1〕路堤筑于软土地基之上,路堤填筑前未对软基进展处理,而路堤的重量又超过软基的承载能力。〔2〕路堤填筑速率过快,使软基来不及固结到够提高承载力来克制路堤的重量。3、预防措施〔1〕在路堤施工以前对软基进展处理,提高其承载力。〔2〕控制填土速率。4、治理方法把失稳路基的松填料去除,然后对软基进展加固处理,常用加固方法有置换土、反压护道、塑料排水板、碎石桩、砂桩、深层加固等,再将路基分层填筑,分层压实。也可采用轻质材料填筑路堤,以减轻压力。四、路堤与构筑物错台1、现象由于路堤与构筑物的纵向不均匀沉降,造成构筑物连接处产生沉降差,引起错台。2、原因分析〔1〕构筑物与路堤之间的纵向不均匀沉降,致使路堤竣工后沉降偏大,引起错台。〔2〕构筑物后的填土,特别是开挖后的回填土,施工时分层填筑不严格,-.可修编. -.碾压效果差,压实度偏低。3、预防措施〔1〕回填材料严格按设计标准控制。〔2〕严格按设计和规要求填筑路桥过渡段路基。〔3〕桥涵基坑回填材料和工艺必须满足设计和规要求。五、路堤基底压实度达不到标准1、现象路堤基底地面经压实后达不到规规定的压实度。2、原因分析〔1〕基底地面表层的种植土、草皮、树根、淤泥等没有去除。〔2〕基底地面原为水田、池塘、洼地,土的含水量高,水又无法排出。3、防治措施〔1〕路基填筑以前应去除地表种植土、草皮、树根、淤泥,然后再进展基底地面压实。〔2〕对于水田、池塘、洼地,土的含水量高的情况,应先开纵横向排水沟,排水疏平,再进展压实。如仍无法到达压实度,那么可用石灰均匀拌入,或换填含水量接近最正确含水量〔±2%〕的土,然后再进展压实。六、路基填土压实达不到标准1、现象填土压实达不到规规定的压实度。2、原因分析〔1〕填土含水量偏大或偏小,达不到最正确含水量。〔2〕填土颗粒过大,颗粒之间空隙过大,或者填料不符合要求。-.可修编. -.〔3〕填土厚度过大或压实度不够。3、预防措施〔1〕应使土的含水量接近最正确含水量〔±2%〕时进展压实。〔2〕优先选择级配较好的粗粒土作为路堤填料,填料的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应符合设计和规要求。〔3〕应通过试验来确定压实机具和压实遍数。4、治理方法〔1〕填料不符合要求应挖出换土。〔2〕对含水量过大的土,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石灰粉来降低含水量;对含水量过小的土,那么洒水湿润后再进展压实。〔3〕如压实厚度过大或压实机具压实度不够时,那么应翻挖厚层重新减薄厚度后再进展压实,或用增大压实度的机具来压实。七、路基弹簧1、现象路基土的压实时产生受压处下陷,四周弹起,如弹簧般上下抖动,路基土形成软塑状态,体积没有压缩,压实度达不到要求,俗称弹簧土。2、原因分析〔1〕填土为粘性土,含水量过大,而水分又无法散发,在这种情况下进展压实,就会产生弹簧土。〔2〕下卧层软弱,含水量过大,在上层碾压过程中,下层产生弹簧反映了上层弹簧,或者下层水分通过毛细作用,渗入上层路堤,增加了上层的含水量,引起弹簧。〔3〕过渡的碾压,使土颗粒之间空隙减小,水膜增厚,抗剪力减小,引-.可修编. -.起弹簧。3、预防措施〔1〕防止用天然稠度小于1.1,液限大于40,塑性指数大于18,含水量大于最正确含水量两个百分点的土作为路堤填料。〔2〕填土在压实时,含水量应控制在最正确含水量两个百分点之。〔3〕填上层土时,应对下层填土的压实度和含水量进展检查,待检查合格前方能填筑上层土。〔4〕在填土时应开好水沟,或采取其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到路基50cm以下。4、治理方法〔1〕将弹簧土翻开晾晒,风干接近最正确含水量〔±2%〕时再进展压实,或将弹簧土挖除换干土或透水性材料,如:砂砾、碎石等回填、压实。〔2〕用石灰粉或其他固化材料均匀拌入弹簧土中,经一定时间闷料,吸收土中水分,减少含水量,然后再进展压实。八、边沟积水1、现象边沟长期处于积水状态,无法排水。2、原因分析〔1〕边沟长期不疏通,造成淤塞。〔2〕边沟排水口由于冲刷等原因堵塞。〔3〕原排水系统破坏。3、预防措施应经常养护,保持设计断面,及时去除杂物,沟底保持不小于0.5%的纵-.可修编. -.坡,平原地区排水困难的地段应保持不小于0.2%的纵坡,对于沿线开发的路段一般在300~500m左右分路段将水流接入地区的排水分流。4、治理方法及时清理杂草、淤泥,疏通边沟且修整至设计断面尺寸和纵坡。九、路肩压实宽度不够1、现象路肩的碾压宽度缺乏,局部或全部小于路面构造的宽度造成路面构造处与未压实的软路基上,在雨水渗入后,土基失稳路边下沉。2、原因分析放样不准,或边线桩丧失移位,使碾压失去目标。3、预防措施〔1〕加强测量放样的检查、复核工作,健全放样校对制度。〔2〕碾压路肩边线时,应超出路面构造宽度约10~15cm。路肩边坡过陡1、现象填土路堤边坡小于设计边坡〔一般为1:1.5〕,造成边坡滑动。2、原因分析〔1〕放样不准造成路基填筑宽度缺乏。〔2〕受地理或周边建筑物限制,人为约束路堤填土底层宽度缺乏。3、预防措施〔1〕加强放样复核验收制度。〔2〕施工人员发现实际地形无法满足设计边坡时,应及时与设计联系。-.可修编. -.软土地基处治一、碎石垫层〔一〕外表不平整、粗细粒料别离1、原因不密实,粗细别离,外表松散,有凹坑,车辙等。2、原因分析〔1〕原材料级配,粗、细料含量不当,大多是细料缺乏。〔2〕碾压法施工时,含水量过低。〔3〕上覆层施工不及时,重型车辆在其外表行驶时变速,转向。3、预防措施〔1〕原材料级配应符合规要求。〔2〕碾压时含水量控制一般为8%~12%。〔3〕碾压成型后,应及时进展上覆层施工,在上覆层未施工前严禁重型车辆行驶。4、治理方法〔1〕添加适量细料,重新翻拌,控制适宜的含水量进展碾压。〔2〕碾压成型后封闭交通,并及时进展上覆层的施工。〔二〕排水不畅1、现象路基填料嵌入砂石垫层空隙,堵塞污染砂石垫层,排水不畅。2、原因分析〔1〕砂石垫层空隙太大,被路基填料堵塞。〔2〕路基填料粉粒含量过多,无足够粘结力,易产生松散。-.可修编. -.3、预防措施〔1〕砂石垫层应有一定级配,并防止离析。〔2〕采用土工织物隔离。二、CFG桩1、现象断桩。2、原因分析〔1〕混凝土灌注时钻头提升速度过快,造成钻头提出混凝土外从而土方掺入混凝土造成断桩。〔2〕混凝土泵送时未能连续,造成钻杆无混凝土,钻头拔出混凝土造成断桩。〔3〕因混凝土原因造成堵管从而导致断桩。〔4〕前一车混凝土未能灌满桩体,后一车混凝土未能及时到达现场,造成已灌的混凝土已初凝,造成断桩。3、预防措施〔1〕严格控制钻杆提升速度,按照试桩得出的工艺参数,灌注混凝土时每分钟钻杆提升速度不大于3m/min。〔2〕混凝土泵送时有专人负责统一指挥混凝土泵送与钻杆提升,做到相互配合。〔3〕每车混凝土均在灌注前由试验人员做坍落度试验,将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6.0-20.0cm,并观察混凝土外观质量,如坍落度超标或混凝土离析制止灌注。〔4〕当罐车混凝土不够灌注一根桩时不得灌注混凝土,待第二车混凝-.可修编. -.土到现场前方可灌注。4、治理方法〔1〕经观察造成断桩后立即在混凝土未凝固前重新钻孔,重新灌注。〔2〕当混凝土已凝固无法在原位钻孔时,在监理工程师的允许下做加桩补救。四、土工合成材料用于处理路基工程浅层软基整治的土工合成材料主要有:土工格栅〔双向或单向〕和土工织物〔有纺或无纺类、编织类〕。土工格栅及编织类土工织物具有抗拉强度高的特点,而无纺针刺类土工织物具有排水效果较好的特点。常见的通病有:〔一〕土基强度提高缺乏1、现象〔1〕承载力提高不明显。〔2〕排水效果不明显。〔3〕隔离层效果不明显。2、原因分析〔1〕土工格栅主要起加筋作用,如果格栅强度缺乏,起不到调整应力分布作用;假设设计荷载较大,单靠一二层土工格栅缺乏以到达设计强度,应根据设计选用合理层数与布置间距;土工格栅要与填料严密咬合在一起才有显著效果,假设格栅之间的填料为一般填土且压实缺乏,产生滑动也会出现强度降低现象。〔2〕土工织物的排水效果与土工织物的厚度有密切关系,选用的土工织物太薄,透水能力就低。-.可修编. -.3、防治措施〔1〕针对承载力提高不明显应选择抗拉强度大的格栅材料、增加格栅铺设层数、选择砂砾料作为填料及采用反包法以增大锚固力。〔2〕针对排水不畅可选用克数较大的土工织物或加铺土工织物垫层的措施。〔3〕针对隔离作用不明显应选用抗撕裂与抗顶破强度高的土工布。〔二〕土工布搭接长度不够1、现象土工布未发挥整体作用,受力后别离。2、原因分析土工布搭接长度缺乏。3、预防措施土工布采用搭接法,连接长度不小于30cm,采用缝接法,缝接宽度应不小于5cm;采用粘结法宽度不小于5cm,粘结强度不低于土工合成材料的抗拉强度〔设计要求或施工规为准〕。4、治理方法挖除填料后增加一段符合两端搭接长度的土工布,或采取搭接部位粘结或缝接的措施。〔三〕土工布摊铺不平1、现象土工布摊铺不平,出现扭曲折皱现象。2、原因分析〔1〕土工布铺设时未拉紧或两端锚固不牢。-.可修编. -.〔2〕铺设土工布的土层外表不平整。3、预防措施〔1〕铺设时用人工拉紧,必要时可采用插钉等措施把土工布固定在填土层外表。〔2〕铺设土工布的土层外表应碾压平整,外表严禁碎块石等坚硬凸出物。在距土工布层8cm以的路堤填料,其最大粒径不大于6cm。〔3〕倾卸路堤填料时,应采用后卸式卡车沿土工布两侧边缘倾卸,并将土工布紧.4、治理方法撤除重铺。〔四〕路堤加筋用的土工格栅受施工机械损坏1、现象土工格栅在运输车辆或碾压机械作用下被拉断。2、原因分析土工格栅铺设在未经压实平整的填土上,或有个别格栅翘起或嵌有大块石。3、预防措施路堤填料压实平整,两端及搭接处锚固可靠。4、治理方法撤除重铺。路基附属-.可修编. -.一、路基浆砌块石挡墙〔一〕泄水孔堵塞1、现象挡土墙背后填土潮湿,含水量大,但泄水管却长期不出水,周围块石外表枯燥无水迹。2、原因〔1〕泄水孔进水口处反滤层材料被堵塞,因反滤层碎石含泥量大或反滤层外未包虑布,填土进入反滤层。〔2〕反滤层设置位置不当,不起排水作用。〔3〕泄水孔被杂物堵塞。3、预防措施〔1〕反滤材料的级配要按设计要求施工,外包虑布,防止泥土流入。〔2〕用含水量较高的粘土回填时,可在墙背设置用渗水材料填筑厚度大于30cm的连接排水层。〔3〕泄水孔应高出地面30cm,墙高时,可在墙上部加设一排泄水孔,泄水孔间距离为2~3m,孔径为5~10cm。4、治理方法〔1〕如条件许可,可挖开墙后填土,重新填筑反滤材料。〔2〕如泄水孔堵塞,那么去除孔堵塞物。〔二〕沉降缝不垂直1、现象沉降缝不垂直或上、下错位,缝宽不一致;有时外表虽垂直,但墙身部块石相互穿插重叠,形成假缝。-.可修编. -.2、原因分析〔1〕砌筑时,沉降缝处未设样架,或样架不垂直,位置不正确。〔2〕块石规格不符合要求,转角石两个面不垂直,外表不平整。〔3〕砌筑时,上、下块石没有对直,相互错位或者边线不垂直。〔4〕压顶混凝土浇筑时,沉降缝处模板胀模或走动。3、预防措施〔1〕砌筑前必须认真放样,竖好样架,并经检查前方能施工,在砌筑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样架是否走动,如有走动应随时纠正样架。〔2〕用于砌筑沉降处块石应经过加工,块石形状应根本方正,大小适中,外表平整,相邻面相互垂直;用于转角处的块石至少有两个面经过加工,平面处有一个面经过加工。〔3〕砌筑时做到上、下对齐,侧面垂直,座浆饱满,填缝密实,缝宽一致。〔4〕用于浇筑混凝土压顶的模板做到支立结实,尺寸符合要求,缝隙与墙身一致。4、治理方法视现场挡土墙沉降情况,将影响沉降的块石撤除重砌;如条件允许可或质量另有要求时应全部撤除重砌。〔三〕勾缝砂浆脱落1、现象勾缝砂浆出现裂缝,继后起壳成块状或条状脱落。2、原因分析-.可修编. -.〔1〕勾缝前砌体没有洒水润湿,勾缝后砂浆中水分被枯燥的块石吸收,导致砂浆因水化反响不充分强度下降,碎裂脱落。〔2〕砂浆配合比不准,强度不够,在外力作用下,碎裂脱落;或水泥含量过大,收缩裂缝增多,造成碎裂脱落。〔3〕块石砌筑时,砂浆填缝不饱满,空袭太大,块石松动,造成外表勾缝砂浆脱落。〔4〕砂浆勾缝养生不充分,造成收缩裂缝或强度减低,导致砂浆松缩脱落。3、预防措施〔1〕勾缝前应先将块石之间的缝隙用砂浆填满捣实,并用刮刀刮出深于砌体2cm的凹槽,然后洒水湿润,再进展勾缝。〔2〕严格控制砂浆的配合比,做到配比正确,拌和充分,随拌随用,严禁隔夜砂浆掺水后重拌再用。〔3〕加强洒水养护,气温较高时应覆盖草袋或塑料薄膜养生。4、治理方法将脱落的砂浆铲除,并将粘附在块石外表的砂浆清理干净,重新按施工规要求勾缝。〔四〕外表不平整1、现象砌体外表凹凸不平,块石之间出现错台,用3m直尺检查,平整度超过验收标准。2、原因分析〔1〕块石外表未经加工,外表平整度不够。〔2〕砌筑时没有挂样线,凭肉眼找平,或样架走动,样线松弛失准。-.可修编. -.〔3〕砌筑时,相邻块石没有对齐,没有按样线砌筑,或者座浆不饱满,填缝不密实,引起块石松动。〔4〕砌体砂浆没有到达强度时,就进展墙后回填土,引起砌体走动。3、预防措施〔1〕用于外表砌筑的块石须进展加工,做到外表平整,边线顺直。〔2〕砌筑前要仔细放样挂线,竖立样架,并在砌筑过程中随时检查样架是否走动,样线是否松弛。〔3〕砌筑时要严格按样线砌筑,做到相邻块石对齐,座浆饱满,为防止块石松动,在石块晃动处可用小片石垫平。〔4〕严格按规要求进展墙后回填土施工,砌体砂浆强度到达70%以上时方可进展回填土施工。4、治理方法〔1〕将影响平整度的块石挖出,重砌;或将个别凸出的外表进展加工。〔2〕如外观质量有特殊要求或影响验收时应将不平局部撤除重砌。〔五〕挡墙滑移1、现象挡土墙整体外移,与相邻挡土墙产生错位,且上、下位移大致相等。2、原因分析〔1〕基底碎石垫层未夯实,碎石没有嵌入土基,使基底摩擦系数没有到达设计要求。〔2〕挡墙根底两侧填土没有同时回填,被动土压力减少,导致滑移。〔3〕挡墙墙身后回填土采用推土机或挖掘机回填时,没有按要求做到分-.可修编. -.层填筑,分层压实,而是将大量土推向墙身或推靠在墙身上,由于推土机引起的主动土压力和未压实土主动土压力增加形成很大的水平推力。〔4〕采用淤泥或过湿土回填,减低了填土的摩擦角力,增大了土压力,如挡墙排水不畅,还会引起静水压力和膨胀压力。〔5〕根底埋深不够,被动土压力减少。3、预防措施〔1〕基底碎石垫层必须夯实,嵌入土基,以增加挡墙根底与土基的摩擦力。〔2〕根底回填必须两侧同时填筑,分层填筑,分层夯实;每层填筑厚度不宜超过30cm,夯实后为20cm,且分层夯实的密实度必须到达设计要求。〔3〕严禁用推土机将大量的土直接推向墙身或用挖掘机向墙身扔堆填土。必须采用分层填筑,分层压实的方法回填土方。〔4〕设计上可把基底做成向倾斜的斜面〔斜面的坡度应小于0.2:1〕或在基底设置混凝土土榫,利用土榫前土体的被动土压力来增加抗滑稳定性。〔5〕宜采用稳定土和渗水材料做墙后填料,以改善墙身受力情况。4、治理方法〔1〕可将墙身后填土挖除,按规要求重新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必要时采用稳定土或渗水材料作为回填材料。〔2〕如条件许可,可增加墙前填土的高度,以增加挡墙的被动土压力。〔六〕块石砌体砌筑通缝1、现象砌体有两层以上的通缝。2、原因分析外面侧立块石,中间填心时未按丁顺相间和压缝砌筑,出现通缝。-.可修编. -.3、预防措施〔1〕加强施工监理检查。〔2〕加强石块的挑选工作,注意石块左右、上下、其后的穿插搭接转角部位石料,要适当加工修整。〔3〕块石砌筑应丁顺相间压缝砌筑,一层丁石,一层顺石,至少两顺一丁,丁石应长于顺石,上下层穿插错开不小于8cm。4、治理措施〔1〕施工过程中出现通缝应返工重砌。〔2〕竣工后发现通缝应加强观察,如出现通缝处裂缝,必要时采取注浆或U形钢筋植筋补强。二、砌石护坡〔一〕砌石护坡沉陷开裂1、现象护坡块石沉陷,相邻块石出现错台,勾缝脱落,护坡块石下面填土流失,出现空洞。2、原因分析〔1〕护坡下面填土不密实,自然下沉使护坡随之沉陷。〔2〕路肩填土不密时,下沉后出现裂缝,雨水渗入裂缝后,冲刷护坡下填土,导致护坡沉陷。〔3〕护坡砌石质量低下,座浆不密实,碎石垫层太薄,甚至不设垫层,从而都将导致护坡塌陷。〔4〕护坡坡脚不稳固,坡脚走动,护坡下滑,出现沉陷、开裂。3、预防措施-.可修编. -.〔1〕注意边坡填土质量,填土必须分层填筑分层夯实,宽度要稍大于设计宽度,然后再削坡成形;宽度不够时,不得用贴面的方法加宽边坡,必须挖成台阶形后,再分层加宽夯实。〔2〕护坡碎石垫层必须按规要求垫筑,拍实塞紧,砌筑时块石必须座浆,块石之间相互嵌缝,但块石之间不能直接接触,缝隙应均匀,缝隙之间用砂浆堵满塞紧。〔3〕在护坡的中、下部要设置泄水孔以排泄坡后的积水,减少渗透压力,泄水孔孔径为ф10cm,间距2~3m,泄水孔应设反滤层。〔4〕土路肩应夯实,拍平,以利排水。多雨地区的高路基的路肩应加铺草皮或硬路肩,也可设置急流槽急流槽采用集中排水,以防雨水冲刷边坡。4、治理方法〔1〕已以沉陷开裂的护坡应撤除重砌,重砌前应先将护坡下的填土补足,夯实、修平。〔2〕如时间紧迫或沉陷严重可能出现滑坡时,可采用压密注浆加固土体的方法进展加固处理。〔二〕勾缝砂浆脱落1、现象勾缝砂浆开裂脱落或砂浆松散脱落。2、原因分析〔1〕护坡块石沉陷,相邻块石错位,勾缝砂浆随之脱落。〔2〕勾缝前砌体没有洒水润湿,勾缝后砂浆中水分被枯燥的块石吸收,导致砂浆因水化反响不充分强度下降,碎裂脱落;砂浆配合比不准,强度不-.可修编. -.够,在外力作用下,碎裂脱落;或水泥含量过大,收缩裂缝增多,造成碎裂脱落;砂浆勾缝养生不充分,造成收缩裂缝或强度减低,导致砂浆松缩脱落。3、预防措施〔1〕提高护坡砌石质量,防止护坡下沉。〔2〕勾缝前应先将块石之间的缝隙用砂浆填满捣实,并用刮刀刮出深于砌体2cm的凹槽,然后洒水湿润,再进展勾缝;严格控制砂浆的配合比,做到配比正确,拌和充分,随拌随用,严禁隔夜砂浆掺水后重拌再用;加强洒水养护,气温较高时应覆盖草袋或塑料薄膜养生。4、治理方法将脱落的砂浆铲除,并将粘附在块石外表的砂浆清理干净,重新按施工规要求勾缝。〔三〕外表不平整1、现象砌体外表凹凸不平,坡面起伏或局部塌陷,实测平差度超限。2、原因分析〔1〕护坡下面填土不密实,自然下沉,护坡随之沉陷,或填土缺乏时,用贴面方法修补,产生滑坡,影响平整度。〔2〕块石外表未经加工,外表平整度不够;砌筑时没有挂样线,凭肉眼找平,或样架走动,样线松弛失准;砌筑时,相邻块石没有对齐,没有按样线砌筑,或者座浆不饱满,填缝不密实,引起块石松动。3、预防措施〔1〕提高护坡砌石质量,防止护坡沉陷。〔2〕用于外表砌筑的块石须进展加工,做到外表平整,边线顺直;砌筑-.可修编. -.前要仔细放样挂线,竖立样架,并在砌筑过程中随时检查样架是否走动,样线是否松弛;砌筑时要严格按样线砌筑,做到相邻块石对齐,座浆饱满,为防止块石松动,在石块晃动处可用小片石垫平。4、治理方法将沉陷局部或过分凸出局部的块石挖出,将护坡下面填土按规削平、补足,用外表平整的块石重新砌筑,并将与周围块石缝隙用砂浆填满塞实,重新勾缝。注:以上治理措施但凡牵涉到设计变更的仅做为治理的指导思想,实施措施必须通过设计变更。-.可修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