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00 KB
  • 4页

C20片石砼挡土墙施工技术交底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仰斜式挡土墙施工技术交底施工单位:xxxx合同号:监理单位:xxx编号:工程名称交底对象交底地点K5+590~K11+725交底内容仰斜式挡土墙施工交底依据根据《xx施工图设计》及国家、交通部现行设计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等,在开工前对仰斜式挡土墙施工做以下交底,按照要求文明、规范施工,确保工程质量。交底内容:一、适用范围本交底适用于C20片石砼仰斜式挡土墙。二、工程概况挡墙施工说明三、施工要求1、施工材料(1)砂、石、水泥必须经试验合格,提供符合设计的配合比。挡土墙墙身及基础采用20号片石砼(C20片石砼中片石含量不得大于25%)。(2)片石:应选择不易风化、无裂缝的硬质块石,其强度及规格应符合有关技术要求。片石强度不小于30MPa,块石强度不小于40MPa。片石的尺寸不应大于所浇筑部位最小宽度的1/3,并不得大于30cm,片石厚度不宜小于15cm。(3)片石表面的石粉、污泥在填充前用水冲刷干净,片石参量占总体积25%。(4)模板应光滑、平整,板体顺直。2、施工工序C20片石砼挡土墙施工工艺流程如下: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基坑开挖→测量放样→基础施工→墙身施工→养护→墙背回填3、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1)基坑开挖和检验A、测量放线在基坑5米外做好护桩,基坑开挖前做好临时排水措施,防止基坑进水,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的方法,按照5~10m分段跳槽开挖。待挖至接近设计标高30cm时检查基槽标高和轴线偏位情况,接近设计标高10cm时采用人工开挖,对有偏差的及时修整达到设计要求,基底深度禁止超挖。坑壁的暴露时间不超过20天。B、对土质基槽应保持干燥,雨天基槽内积水应随时排除,对受水浸泡的基底土(特别是松淤泥)应全部予以清除,并换以好土回填或以碎石(砾)石夯填至设计标高。C、基础开挖到设计高程后,向技术人员报检,经试验室检测地基承载力,技术人员确认地基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300KPa时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否则应上报监理工程师,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下一道工序的施工。D、基础位于岩体斜坡上时,应清除表面风化层,横向凿成台阶,台阶的高宽比不得大于2:1,台阶宽度不应小于50cm;沿墙长度方向有纵坡时,应沿纵向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凿成台阶。 E、基趾部埋入深度和襟边距离应同时符合设计要求。F、本挡土墙采用倾斜地基,应按设计倾斜挖槽,不得用填补法筑成斜面。(2)挡土墙基础A、挡土墙的基础,应按设计的要求埋入断面以下足够的深度,对山坡挡土墙,基趾部埋入深度和襟边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前,应做好场地临时排水,对土质基坑应保持干燥,雨天施工坑内积水应随时排除,对受水浸泡的基底土应全部予以清除,并以好土回填(或以砂、砾石夯填)至设计标高。B、墙基础直接置于天然地基上时,应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同意后,方可开始砌筑,当有渗透水,应及时排除,在岩体或土质松软、有水地段,应选择晴天分段集中施工。(3)立模本挡墙模板采用钢模,支撑间距不大于50cm。模板在安装前必须打磨、并刷脱模剂。为保证浇筑过程中不出现位移、爆模等现象,采用对拉镙杆进行模板加固。模板支撑完毕后,在侧模上用红漆做好标高记号,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高度。(4)挡土墙砼浇筑浇注砼前,应对支架、模板、预埋件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浇注。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应清理干净。模板如有缝隙,应填塞严密,模板内面应涂刷脱模剂。浇注砼前,应检查砼的均匀性和坍落度。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砼时,为防止砼离析,应符合下列规定:A、从高处直接倾卸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以不发生离析为度。B、当倾落高度超过2m时,应通过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等设施下落;倾落高度超过10m时,应设置减速装置(在串筒的不同高度设多向挡板)。C、在串筒出料筒下面,砼堆积高度不宜超过1m。D、浇筑:根据片石混凝土设计要求配制C20的混凝土,以保证用量的连续性。混凝土施工前准备充足的片石(尺寸宜为15~30cm)堆放在挡墙施工现场边备用。混凝土分层浇筑,每层厚度控制在20~30cm之间。每层混凝土入模后,用插入式震动棒充分震捣均匀,然后根据混凝土体积25%的掺入量向模板内埋入片石,片石与片石之间的间距应控制在大于10cm,片石距模板的距离应控制在15~20cm左右为宜。当基底座于坚实基础上时,需用水润湿岩再浇筑混凝土;当二次浇筑时,应用高标号水泥砂浆于第一次浇筑顶面上铺设3~5cm高强砂浆作为基础底模,再行施工(第一次浇筑完毕需于顶面处设置接插石,增加的整体性能)。E、浇注砼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时,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插入下层砼50~100mm;每一处振动完毕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应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他预埋件。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砼密实为止。密实的标志是砼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F、砼的浇注应连续进行,如因故必须间断时,其间断时间应小于前层砼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砼的运输、浇注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得超过表的规定,当需要超过时应预留施工缝。G、施工缝的位置应在砼浇注之前确定,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和弯矩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处理:①应凿除处理层砼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软层,但凿除时,处理层砼须达到下列强度:洗凿毛时,须达到0.5Mpa;用人工凿除时,须达到2.5Mpa;用风动机凿毛时,须达到10Mpa;②经凿毛处理的砼面,应用水冲洗干净,在浇注层次砼前,对垂直施工缝宜刷一层水泥净浆,对水平缝宜铺一层厚度为10~20mm的1:2的水泥砂浆。③施工缝为斜面时应浇注成或凿成台阶状。④施工缝处理后,须待处理层砼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继续浇注砼。需要达到的强度,最低为1.2Mpa。在浇注过程中或浇注完成时,如砼表面泌水较多,须在不扰动已浇注砼的条件下,采取措施将水排除。继续浇注砼时,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减少泌水。 H、结构砼浇注完成后,对砼裸露面应及时进行休整、抹平,待定浆后再抹第二遍并压光或拉毛。当裸露面面积较大或气候不良时,应加盖防护,但在开始养生前,覆盖物不得接触砼面。I、浇注砼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等稳固情况,当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J、掺加片石技术要求:①片石掺加前应清除表面的杂物、泥土等。②片石掺入量一般不超过总体积的25%,施工控制在20%,掺入时不可乱投乱放,石块应分布均匀,净距不小于10cm,距结构侧面和顶面的净距不小于15cm,石块不得接触预埋件,不可直接接触基底、模板。③施工完毕及时覆盖养生14天。4、墙背回填墙身经过验收及强度试验满足设计要求后,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进行墙背透水性材料回填,其内摩擦角不小于35°,水平分层填筑压实,分层厚度以不超过20cm为限,用蛙式振动夯夯实,并加强边角处夯实,然后进行压实度检验,直至达到设计要求的压实度96%,再进行下一层回填、压实。5、片石砼挡土墙施工注意事项A、应做好施工场地清理工作,场内注意排水畅通。B、挡土墙直接置于天然地基上时,应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同意后方可施工;对于软弱基础,不能达到设计要求强度时,应改变施工方案。C、模板安装时,要保证接缝紧密,板体顺直,整体牢固。防止胀模、漏浆等现象发生。D、浇注砼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等稳固情况,当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E、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砼时,为防止砼离析,应符合下列规定:①从高处直接倾卸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以不发生离析现象。②当倾落高度超过2m时,应通过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等设施下落;倾落高度超过10m时,应设置减速装置(在串筒的不同高度设多向挡板)。F、施工缝的位置应在砼浇注之前确定,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和弯矩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禁止在衡重台处设施工缝。G、设置施工缝时要对砼接触面要进行拉毛或凿毛处理,以利于砼的良好结合。H、挡土墙每隔10~15m设置一道沉降缝,缝宽2cm,采用沥青麻筋沿墙内、外、顶三边填塞,深度不小于15cm。I、对浇筑后的砼实体要及时养护。J、泄水孔设置:墙身按设计图纸设置泄水孔,采用Φ100的PVC管,间距2~3米,外倾斜4%,梅花形设置,长出墙背内侧10cm。遇渗水区可适当加密,泄水孔进水口周围应用反滤土工布包裹以免泄水孔淤塞,土工布尺寸为40×40cm,最底排泄水孔出口应高出常水位至少50cm,并高出地面至少30cm。最底排泄水孔进口底部铺设一层机织防渗土工布,以防止基底受水侵蚀。K、注意基坑边坡稳定性,开挖时进行放坡并分级开挖,防止基坑坍塌造成的安全、质量事故;L、转运片石时,注意安全,避免被片石砸伤;M、振捣混凝土的工人必须认真负责,杜绝漏振、过振的情况发生;N、拆模时,要注意不使模板碰触到混凝土;O、进行高空作业时,必须检查脚手架的稳定性,并配戴安全帽、安全绳;P、施工现场用电必须有专人进行管理和使用,并符合安全用电规定;Q、做好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标志、标牌齐备。6、未尽事宜严格按设计图纸及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附图及附表:附图:图号IIIC.S3-2-27,P199~P204附表:K49+590~K49+725仰斜式挡土墙截面尺寸表 K49+590~K49+725仰斜式挡土墙截面尺寸表截面桩号墙高(cm)顶宽(cm)内坡比面坡比基础外厚(cm)基础内厚(cm)外襟边宽(cm)墙顶标高(m)基础顶标高(m)K49+59010083650.150.25120233100631.44621.36K49+5959923110.150.2510019370631.28621.36K49+6008423100.150.2510019370631.12622.7K49+6106852700.150.258015850630.82623.97K49+6156422540.150.258015450630.67624.25K49+6205932400.150.257013945630.53624.6K49+6306362550.150.258015450630.24623.88K49+6356942700.150.258015850630.11623.17K49+6407432900.150.259017560629.97622.54K49+6458443110.150.2510019370629.84621.4K49+6509943650.150.25120233100629.71619.77K49+6559943650.150.25120233100629.58619.64K49+66010433650.150.25120234100629.45619.02K49+67010883800.150.25130248100629.21618.33K49+68010893800.150.25130248100628.98618.09K49+69010383650.150.25120234100628.75618.37K49+70010393650.150.25120234100628.54618.15K49+7109903650.150.25120233100628.34618.44K49+7209403350.150.2511021490628.14618.74K49+7257953100.150.259018270628.05620.1交底人签字:日期:年月日被交底人签字:日期: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