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7 MB
- 112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UD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PGB50202–201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Codeforacceptanceofconstructionqualityofbuildingfoundation201X–XX–XX发布20XX–XX–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CodeforacceptanceofconstructionqualityofbuildingfoundationGB50202-20XX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XX年XX月1日中国建筑工业(计划)出版社20XX北京
前言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2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2]5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规范。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地基工程;5基础工程;6特殊土地基和基础工程;7基坑支护工程;8地下水控制;9土方工程;10边坡工程。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对章节重新进行了调整并增加了基础的类型;2.增加了特殊土地基和基础的内容;3.增加了边坡工程和地下水控制的内容;4.对地基基础验收的技术内容进行了调整和完善;5.明确了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验收的内容和要点。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负责日常管理,由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地址:上海市江西中路406号,邮政编码:200002)。本规范主编单位: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嘉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本规范参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所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基础工程公司上海广联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工程建设咨询监理有限公司郑州大学综合设计研究院黑龙江省寒地建筑科学研究院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
目次1总则12术语23基本规定34地基工程54.1一般规定54.2素土、灰土地基74.3砂和砂石地基74.4土工合成材料地基84.5粉煤灰地基94.6强夯地基104.7注浆地基114.8预压地基134.9砂石桩复合地基154.10高压旋喷注浆复合地基164.11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164.12土和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174.13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184.14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195基础工程205.1一般规定205.2无筋扩展基础215.3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225.4筏形与箱形基础235.5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基础245.6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基础255.7干作业成孔桩基础265.8长螺旋钻孔压灌桩275.9沉管灌注桩285.10钢桩基础295.11锚杆静压桩315.12岩石锚杆基础315.13沉井与沉箱326特殊土地基和基础工程356.1一般规定356.2湿陷性黄土356.3冻土387
6.4膨胀土446.5盐渍土447基坑支护工程467.1一般规定467.2灌注桩排桩围护墙477.3板桩围护墙507.4咬合桩围护墙527.5型钢水泥土搅拌墙557.6土钉支护577.7地下连续墙587.8重力式水泥土墙627.9土体加固637.10内支撑647.11锚杆657.12与主体结构相结合的基坑支护668地下水控制698.1一般规定698.2集水明排698.3降水698.4回灌729土石方工程739.1一般规定739.2土方开挖749.3岩质基坑开挖779.4土石方堆放与运输789.5土石方回填7910边坡工程8210.1一般规定8210.2喷锚支护8210.3挡土墙8310.4边坡开挖84附录A天然地基基础基槽检验要点87附录B监控量测89本规范用词说明·····················································································907
引用标准名录························································································91附:条文说明·················································································927
Contents1GENERALPROVISIONS12TERMS23BASICREQUIREMENTS34FOUNDATIONENGINEERING54.1General54.2SoilandLime-soilFoundation74.3SandandSandstoneFoundation74.4GeosyntheticsFoundation84.5FlyashFoundation94.6DynamicConsolidationFoundation104.7GroutingConsolidatedFoundation114.8PreloadingFoundation134.9StoneColumnCompositeFoundation154.10JetGroutingFoundation164.11Cement-soilMixingPileCompositeFoundation164.12Soil-limeCompactedColumnCompositeFoundation174.13CementFlyashGravelPileCompositeFoundation184.14TampingSoil-cementPileCompositeFoundation195FOUNDATIONENGINEERING205.1General205.2Non-reinforcedSpreadFoundation215.3Reinforced-ConcreteSpreadFoundation225.4RaftFoundationsandBoxFoundations235.5ReinforcedConcreteFabricatedPile245.6Cast-in-situPilewithMudProtectionWall255.7DryDrillingCast-in-situPile265.8LongSpiralDrillHoleGroutingPile275.9DrivenCast-in-placePile285.10SteelPileFoundation295.11AnchorPile315.12FoundationonRock-AnchorSystem315.13SunkWellandCaisson326SPECIALSOILFOUNDATIONENGINEERING356.1General356.2FoundationonCollapsibleLoess356.3FrozenSoil387
6.4ExpansiveSoil446.5SalineSoil447SHORINGCONSTRUCTIONOFFOUNDATIONPIT467.1General467.2ContiguousBoredPileWall477.3SheetPileWall507.4SecantPileWall527.5SoilMixedWall557.6SoilNailShoring577.7Diaphragm587.8GravityCement-SoilWall627.9SoilReinforcement637.10Strut647.11Anchor657.12FoundationPitSupportCombinedwithMainStructure668GROUNDWATERCONTROL698.1General698.2DrainageGalleries698.3Dewatering698.4Recharge729EARTHWORK739.1General739.2ExcavationofEarthwork749.3ExcavationofRockFoundationPit779.4Earthwork Stacking and Transport789.5BackfillingofEarth7910SLOPEENGINEERING8210.1General8210.2Bolt-ShotcreteSupport8210.3RetainingWalls8310.4SlopeExcavation84APPENDIXAINSPECTIONPOINTSOFNATURALFOUNDATIONTRENCH87APPENDIXBPERFORMANCEOFPLASTICDRAIN88APPENDIXCMONITORINGANDMEASUREMENT89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Code··························································907
ListofQuotedStandards·········································································91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927
1总则1.0.1为了在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保护环境,制订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1.0.3本规范应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配套使用。1.0.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7
2术语2.0.1检验inspection对被检验项目的特征、性能进行量测、检查、试验等,并将结果与设计和标准规定的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项目每项性能是否合格的活动。2.0.2进场检验siteinspection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构配件、设备及器具,按相关标准的要求进行检验,并对其质量、规格及型号等是否符合要求做出确认的活动。2.0.3复检repeattesting建筑材料、设备等进入施工现场后,在外观质量检查和质量证明文件核查符合要求的基础上,按照有关规定从施工现场抽取试样送至试验室进行检验的活动。2.0.4验收acceptance建筑工程质量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合格的基础上,由工程质量验收责任方组织,工程建设相关单位参加,对施工过程中或者施工完成的工程进行抽样检验,对技术文件进行审核,并根据设计文件和相关标准以书面形式对工程质量是否达到合格作出确认。2.0.5主控项目dominantitem建筑工程中对安全、节能、环境保护和主要使用功能起决定性作用的检验项目。2.0.6一般项目generalitem除主控项目以外的检验项目。10
3基本规定3.0.1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前,应具备完整的地质勘察资料,并查明工程周边的地下管线、建(构)筑物和其他公共设施的情况。3.0.2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要求:1工程施工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2参加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各方人员应具备规定的资格;3工程质量的验收均应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评定合格、监理工程师复查认可的基础上进行;4质量验收应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验收;5承担复检或检测的单位应具有相应资质;6工程的外观质量应由验收人员通过现场检查共同确认评定。3.0.3地基基础工程验收时应提交的资料:1设计文件和设计变更通知;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3工程测量、定位放线记录;4图纸会审记录;5开、竣工报告;6施工组织设计;7技术交底资料;8施工记录;9监测资料,监测要求应符合附录C的规定;10隐蔽工程验收资料;11检测与检验资料;12竣工图。3.0.4所有建(构)筑物的地基基础工程均应进行施工验槽,验槽检验要点见附录A。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施工勘察:1 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勘察报告难以满足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工艺要求时;2 开挖基槽发现土质、土层结构与勘察资料不符时;10
3 施工中,地基土受扰动,需查明其性状及工程性质时;4 建(构)筑物有特殊要求,或在施工时出现新的岩土工程地质问题时。3.0.6 主控项目必须全部符合验收标准规定,一般项目的验收合格率不应低于80%。3.0.7混凝土试件强度评定不合格或对试件的代表性有怀疑时,应采用钻芯取样,检测结果符合设计要求可按合格验收。3.0.9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时应检验施工机械性能、原材料质量以及检查施工参数。原材料的质量和质量检验方法应满足以下要求:1钢筋、混凝土、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等材料和产品的质量检验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规定;2钢材、焊接材料和连接件等原材料及成品的进场、焊接或连接检测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规定;3砂、石子、水泥、石灰、粉煤灰、外加剂等原材料的质量、检验项目、批量和检验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10
4地基工程4.1一般规定4.1.1地基工程施工结束,宜在间歇期后进行质量验收,间歇期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和设计要求。4.1.2平板静载荷试验采用的压板面积应按需检验土层的厚度确定。素土和灰土地基、砂和砂石地基、土工合成材料地基、粉煤灰地基、注浆地基、预压地基的静载荷试验的压板面积不宜小于1.0m2;强夯地基静载荷试验的压板面积不宜小于2.0m2。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的压板面积应根据设计置换率计算确定。4.1.3地基处理工程,应在进行试验性施工,确定施工参数及处理效果。检验处理效果进行的载荷试验应加载至极限。4.1.4地基处理工程的验收应在分析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地基基础设计及地基处理设计资料,了解施工工艺和施工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等后,根据地基处理的目的、工程重要性、工程地质情况、处理方法等综合制定检验方案,应选择浅层、深层结合的多种方法综合检测。当采用一种检验方法的检测结果具有不确定性时,应采用其它检验方法进行验证。工程验收承载力检验时,静载荷试验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要求的承载力特征值的2倍。4.1.5素土和灰土地基、砂和砂石地基、土工合成材料地基、粉煤灰地基、强夯地基、注浆地基、预压地基的承载力必须达到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每300m2不应少于1点,超过3000m2以上部分每500m2不应少于1点,每单位工程不应少于3点。4.1.6砂石桩、高压喷射注浆桩、水泥土搅拌桩、土和灰土挤密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夯实水泥土桩等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复合地基承载力检验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0.5%,且不应少于3点。有单桩承载力或强度检验要求时,检验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0.5%,且不应少于3根。4.1.7除强度或承载力主控项目外,其他主控项目及一般项目可随机抽查,复合地基中桩的施工质量检验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4.2素土、灰土地基4.2.1施工前应检查素土、灰土土料、石灰或水泥等材料性能和配合比及灰土的拌合均匀性。20
4.2.2施工过程中应检查分层铺设的厚度、分段施工时上下两层的搭接长度、夯实时的加水量、夯压遍数、压实系数。4.2.3施工结束后,应进行承载力检验。4.2.4素土、灰土地基的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4.2.4的规定。表4.2.4素土、灰土地基质量检验标准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值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按规定方法2配合比设计值—按拌和时的体积比3压实系数设计值—现场实测一般项目1石灰粒径mm≤5—筛分法2土料有机质含量%≤5—试验室焙烧法3土颗粒粒径mm≤15—筛分法4含水量最优含水量%±2烘干法5分层厚度偏差设计值mm±50水准仪4.3砂和砂石地基4.3.1施工前应检查砂、石等原材料质量和配合比及砂、石混合的均匀性。4.3.2施工过程中应检查分层厚度、分段施工时搭接部分的压实情况、加水量、压实遍数、压实系数。4.3.3施工结束后,应进行承载力检验。4.3.4砂和砂石地基的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4.3.4的规定。表4.3.4砂及砂石地基质量检验标准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值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按规定方法2配合比设计值—检查混合时的体积比或重量比3压实系数设计值—现场实测一般项目1砂石料有机质含量%≤5—焙烧法2砂石料含泥量%≤5—水洗法3石料粒径mm≤50—筛分法4分层厚度偏差设计值mm±50水准仪4.4土工合成材料地基20
4.4.1施工前应检查土工合成材料的单位面积质量、厚度、比重、强度、延伸率以及土、砂石料质量等。土工合成材料以100m2为一批,每批应抽查5%。4.4.2施工过程中应检查基槽清底状况、回填料铺设厚度及平整度、土工合成材料的铺设方向、接缝搭接长度或缝接状况、土工合成材料与结构的连接状况等。4.4.3施工结束后,应进行承载力检验。4.4.4土工合成材料地基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4.4.4的规定。表4.4.4土工合成材料地基质量检验标准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值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按规定方法2土工合成材料强度设计值%≤5置于夹具上做拉伸试验3土工合成材料延伸率设计值%≤3置于夹具上做拉伸试验一般项目1土工合成材料搭接长度mm≥300—用钢尺量2土石料有机质含量%≤5—焙烧法3层面平整度—mm≤20用2m靠尺4分层厚度偏差设计值mm±25水准仪4.5粉煤灰地基4.5.1施工前应检查粉煤灰材料,并应验槽。4.5.2施工过程中应检查铺筑厚度、碾压遍数、施工含水量控制、搭接区碾压程度、压实系数等。4.5.3施工结束后,应进行承载力检验。4.5.4粉煤灰地基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4.5.4的规定。表4.5.4粉煤灰地基质量检验标准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值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按规定方法2压实系数设计值—现场实测一般项目1粉煤灰粒径mm0.001~2.000—过筛2氧化铝及二氧化硅含量%≥70—试验室化学分析3烧失量%≤12—试验室烧结法4分层厚度偏差设计值mm±50水准仪5含水量最优含水量%±4取样后试验室确定20
4.6强夯地基4.6.1施工前应检查夯锤质量和尺寸、落距控制手段、排水设施及被夯地基的土质。4.6.2施工过程中应检查落距、夯点位置、夯击范围、夯击击数、夯击遍数、每击夯沉量、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总夯沉量和夯点施工起止时间等。4.6.3施工结束后,应进行承载力与地基土强度和变形指标检验。4.6.4强夯地基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4.6.4的规定。表4.6.4强夯地基质量检验标准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值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按规定方法2处理后地基土的强度和变形指标设计值—按规定方法一般项目1夯锤落距设计值mm±300钢索设标志2锤的质量设计值kg±100称重3夯击遍数及顺序设计值—计数法4夯击击数设计值—计数法5夯点定位设计值mm±500用钢尺量6夯击范围(超出基础范围距离)设计值—用钢尺量7前后两遍间歇时间设计值——8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设计值—水准仪9满夯后场地平整度mm±100—水准仪4.7注浆地基4.7.1施工前应检查注浆点位置、浆液配比和浆液组成材料的性能及注浆设备性能。4.7.2施工中应抽查浆液的配比及主要性能指标、注浆的顺序、注浆过程中的压力控制等。4.7.3施工结束后,应进行承载力与地基土强度和变形指标检验。4.7.4注浆地基的质量检验验收标准应符合表4.7.4的规定。表4.7.4注浆地基质量检验验收标准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值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按规定方法2处理后地基土的强度和变形指标设计值—按规定方法20
一般项目1原材料检验注浆用砂粒径细度模数含泥量及有机物含量mm—%<2.5<2.0<3—实验室试验注浆用黏土塑性指数黏粒含量含砂量有机物含量—%%%>14>25<5<3—实验室试验粉煤灰细度烧失量不粗于同时使用的水泥实验室试验%<3—水玻璃:模数3.0~3.3—实验室试验其他化学浆液设计值—查产品合格证书或抽样送检2各种注浆材料称重设计值%<3称重3注浆孔位设计值mm±50用钢尺量4注浆孔深设计值mm±100量测注浆管长度5注浆压力设计值%±10检查压力表读数4.8预压地基4.8.1施工前应检查施工监测措施和监测初始数据、排水设施和竖向排水体等。4.8.2堆载施工时应检查堆载高度、变形速率;真空预压施工时应检查密封膜的密封性能、真空表读数等。4.8.3施工结束后,应进行承载力与地基土强度和变形指标检验。4.8.4预压地基和塑料排水带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4.8.4的规定。表4.8.4预压地基和塑料排水带质量检验标准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值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按规定方法2处理后地基土的强度和变形指标设计值—按规定方法一般项目1预压荷载设计值%≤2水准仪2固结度设计值%≤2按规定方法3变形速率设计值%±10水准仪4竖向排水体位置设计值mm±100用钢尺量5竖向排水体插入深度设计值mm±200插入时用经纬仪检查6插入塑料排水带时的回带长度mm≤500—用钢尺量7竖向排水体高出砂垫层距离mm≥100—用钢尺量8插入塑料排水带的回带根数%<5—目测9砂垫层材料的含泥量%<5—水洗法20
注:如真空预压,一般项目中预压荷载的检查为真空度降低值≤2%。4.9砂石桩复合地基4.9.1施工前应检查砂石料的含泥量及有机质含量、桩位等。振冲法施工前应检查振冲器的性能,应对电流表、电压表进行检定或校准。4.9.2施工中应检查每根砂石桩的桩位、填料量、标高、垂直度等。振冲法施工中还应检查密实电流、供水压力、供水量、填料量、留振时间、振冲点位置、振冲器施工参数等。4.9.3施工结束后,应进行复合地基承载力检验。4.9.4砂石桩复合地基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4.9.4的规定。表4.9.4砂石桩复合地基质量检验标准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值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复合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按规定方法2桩体密实度设计值—重型动力触探3填料量%≥95—实际用料量与计算体积比4孔深设计值mm0,+500量钻杆或重锤测一般项目1填料的含泥量%≤5—试验室测定2填料的有机质含量%≤5—焙烧法3填料粒径设计要求—抽样检查4桩间土强度设计值—标准贯入5桩位—≤0.30D用钢尺量,D为套管外径6施工桩顶标高设计桩顶标高+1000mmmm±200用水准仪量7垂直度%≤1.0—经纬仪检查桩管垂直度8密实电流设计值—电流表读数9留振时间设计值—按规定方法10褥垫层夯填度≤0.9—用钢尺量注:夯填度指夯实后的褥垫层厚度与虚体厚度的比值。4.10高压旋喷注浆复合地基4.10.1施工前应对石灰及土的质量、桩位等进行检查。20
4.10.2施工中应对桩孔直径、桩孔深度、夯击次数、填料的含水量及压实系数等进行检查。4.10.3施工结束后,应检验成桩的质量及复合地基承载力。4.10.4土和灰土挤密桩地基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4.10.4的规定。表4.10.4土和灰土挤密桩地基质量检验标准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值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复合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按规定的方法2桩体填料平均压实系数≥0.97—现场取样检查3桩长设计值mm0,+500测桩管长度或垂球测孔深一般项目1土料有机质含量%≤5—试验室焙烧法2含水量(与最优含水量比)—%±2烘干法3石灰粒径mm≤5—筛分法4桩位—条基边桩沿轴线±1/4D,垂直轴线±1/6D。其它情况±0.4D用钢尺量,D为桩径5桩径设计值mm0,+50用钢尺量6施工桩顶标高设计桩顶标高+500mmmm±200用水准仪量7垂直度%≤1—用经纬仪测桩管8砂、碎石褥垫层夯填度≤0.9—用钢尺量灰土垫层压实系数≥0.95—现场取样检查4.11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4.11.1施工前应对进场的水泥及夯实用土料的质量进行检验。4.11.2施工中应检查孔位、孔深、孔径、水泥和土的配比、混合料含水量等。4.11.3施工结束后,应对桩体质量、复合地基承载力进行检验。4.11.4夯实水泥土桩的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4.11.4的规定。表4.11.4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质量检验标准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值允许偏差检查方法20
单位数值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复合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按规定的方法2桩体填料平均压实系数≥0.97—现场取样检查3桩长设计值mm+500测桩孔深度一般项目1土料有机质含量%≤5—焙烧法2含水量(与最优含水量比)—%±2烘干法3土料粒径mm≤20—筛分法5桩位—条基边桩沿轴线±1/4D,垂直轴线±1/6D。其他情况0.4D用钢尺量,D为桩径6桩径设计值mm0,+50用钢尺量7施工桩顶标高设计桩顶标高+500mmmm±200用水准仪量8桩孔垂直度%≤1.0—用经纬仪测桩管9褥垫层夯填度≤0.9—用钢尺量4.12土和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4.12.1施工前应检查水泥及外掺剂的质量、桩位、搅拌机工作性能,并应对各种计量设备进行检定或校准。4.12.2施工中应检查机头提升速度、水泥浆或水泥注入量、搅拌桩的长度及标高。4.12.3施工结束后,应检查桩体强度、桩体直径及单桩及复合地基承载力。4.12.4水泥土搅拌桩地基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4.12.4的规定。表4.12.4水泥土搅拌桩地基质量检验标准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值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复合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按规定方法2单桩承载力设计值—按规定方法3水泥用量设计值—查看流量表4搅拌叶回转直径设计值mm±20用钢尺量5桩长设计值mm0,+200用钢尺量一般项1水灰比设计值—按规定方法20
目2提升速度设计值—量机头上升距离及时间3下沉速度设计值—量机头上升距离及时间4桩位—条基边桩沿轴线±1/4D,垂直轴线±1/6D。其他情况0.4D用钢尺量,D为桩径5施工桩顶标高设计桩顶标高+500mmmm±200用水准仪量6导向架垂直度1/150—经纬仪7褥垫层夯填度≤0.9—用钢尺量4.13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4.13.1施工前应检验水泥、外掺剂等的质量,桩位,高压喷射设备的性能等,并应对压力表、流量表进行检定或校准。4.13.2施工中应检查压力、水泥浆量、提升速度、旋转速度等施工参数及施工程序。4.13.3施工结束后,应检验桩体强度、平均直径及单桩及复合地基承载力等。4.13.4高压喷射注浆地基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4.13.4的规定。表4.13.4高压喷射注浆地基质量检验标准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值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复合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按规定方法2单桩承载力设计值—按规定方法3水泥用量设计值—查看流量表4孔深设计值mm±200用钢尺量一般项目1水灰比设计值按规定方法2钻孔位置—mm≤50用钢尺量3钻孔垂直度%≤1.0—经纬仪测钻杆或实测4桩位—≤0.2D开挖后桩顶下500mm处用钢尺量,D为桩径5桩径设计值mm≤50开挖后用钢尺量6施工桩顶标高设计桩顶标高+1000mmmm±200用水准仪量7注浆压力设计值—查看压力表8提升速度设计值—量机头上升距离及时间9旋转速度设计值—按规定方法10褥垫层夯填度≤0.9—用钢尺量4.14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4.14.120
采用现场搅拌混合料时应对入场的水泥、粉煤灰、砂及碎石等原材料进行检验。4.14.2施工中应检查桩身混合料的配合比、坍落度和成孔深度、混合料充盈系数等。4.14.3施工结束后,应对桩体质量、单桩及复合地基承载力进行检验。4.14.4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的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4.13.4的规定。表4.14.4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质量检验标准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值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复合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按规定方法2单桩承载力设计值—按规定方法3桩长设计值mm0,+500测桩管长度或垂球测孔深4桩径设计值mm0,+50用钢尺量一般项目1桩身完整性—规范要求按规定方法2桩身强度不小于设计要求—28d试块强度3桩位—条基边桩沿轴线±1/4D,垂直轴线±1/6D。其他情况0.4D用钢尺量,D为桩径4施工桩顶标高设计桩顶标高+500mmmm±200用水准仪量5桩垂直度%≤1.0—用经纬仪测桩管6混合料坍落度mm160-220—用坍落度仪量测7混合料充盈系数>1—检查灌注量8褥垫层夯填度≤0.9—用钢尺量20
5基础工程5.1一般规定5.1.1基础施工前应进行地基验槽,验槽应符合相关的程序和技术要求,验槽合格后应立即浇筑垫层。垫层施工完成后,应对平整度和标高进行检验。5.1.2群桩桩位的放样偏差应为20mm,单排桩桩位的放样偏差应为10mm。5.1.3打(压)入桩的桩位偏差必须符合表5.1.3的规定。斜桩倾斜度的偏差不得大于倾斜角正切值的15%(倾斜角系桩的纵向中心线与铅垂线间夹角)。表5.1.3预制桩(钢桩)桩位的允许偏差序检查项目允许偏差(mm)1带有基础梁的桩垂直基础梁的中心线70+0.01H沿基础梁的中心线100+0.01H2承台桩桩数为1根~3根桩基中的桩70+0.01H桩数大于等于4根桩基中的桩100+0.01H注:H为桩基施工面至设计桩顶的距离。5.1.4灌注桩每浇注50m3必须有1组试件,小于50m3的桩,每连续12h浇筑必须有1组试件。对单柱单桩的桩必须有1组试件。5.1.5灌注桩的桩径、垂直度及桩位偏差应符合表5.1.5的规定。表5.1.5灌注桩的桩径、垂直度及桩位允许偏差序成孔方法桩径允许偏差(mm)垂直度允许偏差(%)桩位允许偏差(mm)1泥浆护壁钻孔桩D<1000mm≥0≤170+0.01HD≥1000mm100+0.01H2套管成孔灌注桩D<500mm≥0≤170+0.01HD≥500mm100+0.01H3干成孔灌注桩≥0≤170+0.01H4人工挖孔桩≥0≤0.550+0.005H注:1、H为桩基施工面至设计桩顶的距离;2、D为设计桩径。5.1.6工程桩应进行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检验。73
5.1.7对于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应采用静载荷试验的方法对桩基承载力进行检验,检验桩数不应少于总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当总桩数少于50根时,不应少于2根。5.1.8对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低的灌注桩应对桩身完整性进行检验,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数的30%,且不应少于20根;其他桩基工程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数的20%,且不应少于10根;对混凝土预制桩及地下水位以上且终孔后经过核验的灌注桩,检验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得少于10根。每个柱子承台下不得少于1根。5.2无筋扩展基础5.2.1施工前应对放线尺寸进行检验。5.2.2施工中应对砌筑质量、砂浆强度、轴线及标高等进行检验,其施工质量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的规定。5.2.3施工结束后应对无筋扩展基础的轴线位移、基础顶面标高等进行检验。5.2.4砖、毛石基础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5.2.4的规定。表5.2.4砖、毛石基础质量检验标准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值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轴线位移砖基础—10经纬仪和钢尺毛石基础—毛石砌体料石砌体毛料石粗料石202015一般项目1L(或B)≤30设计值±5用钢尺量3090设计值±202基础顶面标高砖基础设计值±15水准仪和钢尺毛石基础设计值毛石砌体料石砌体毛料石粗料石±25±25±153毛石砌体厚度设计值+30+30+15用钢尺量注:L为长度(m);B为宽度(m)。73
5.3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5.3.1施工前应对放线尺寸进行检验。5.3.2施工中应对钢筋、模板、混凝土、轴线等进行检验。5.2.3施工结束后应对混凝土强度、轴线位移、基础顶面标高进行检验。5.3.4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5.3.4的规定。表5.3.4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质量检验标准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值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混凝土强度设计要求—预留试块一般项目1L(或B)≤30设计值mm±5用钢尺量3090设计值mm±202轴线位移—mm15经纬仪和钢尺3基础顶面标高设计值mm±15水准仪和钢尺注:L为长度(m);B为宽度(m)。5.4筏形与箱形基础5.4.1施工前应对放线尺寸进行检验。5.4.2施工中应对轴线位移、预埋件及预留洞中线位置进行检验。5.4.3施工结束后应对筏形和箱形基础的混凝土强度、轴线位移、基础顶面标高及平整度进行验收。5.4.4筏形和箱形基础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5.4.4的规定。表5.3.4筏形和箱形基础质量检验标准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值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混凝土强度设计要求—预留试块2轴线位移—mm15经纬仪和钢尺一般1基础顶面标高设计要求mm±15水准仪和钢尺73
项目2平整度设计要求mm10经纬仪和钢尺3尺寸设计要求mm+15-10钢尺4预埋件设计要求mm10钢尺5预留洞中心线位置设计要求mm15钢尺注:L为长度(m);B为宽度(m)。5.4.5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检查混凝土的塌落度、配合比、浇筑的分层厚度、坡度以及测温点的设置,上下两层的浇筑搭接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养护时混凝土结构构件表面以内50mm~100mm位置处的温度与混凝土结构构件内部的温度差值不宜大于25℃,且与混凝土结构构件表面温度的差值不宜大于25℃。5.5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基础5.5.1施工前应检验成品桩及外观质量。5.5.2施工过程中应检验接桩质量、锤击及静压的技术指标、垂直度以及桩顶标高等。5.5.3施工后应检验桩位偏差和承载力。5.5.4钢筋混凝土预制桩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5.5.4-1,5.5.4-2的规定。表5.5.4-1锤击预制桩质量检验标准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值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承载力设计值—静荷载法、大应变法等2成品桩质量检验设计要求—回弹仪法、超声波检测一般项目1桩位偏差见表5.1.4—全站仪及钢尺量2电焊条质量设计要求查产品合格证书3接桩:焊缝质量见表5.10.4-2见表5.10.4-2电焊结束后停歇时间—min>1秒表测定上下节平面偏差—mm<10用钢尺量节点弯曲矢高同桩体弯曲要求用钢尺量4收锤标准设计要求—现场实测或查沉桩记录5桩顶标高—mm±50水准仪6垂直度≤1%—两个垂直方向经纬仪测量表5.5.4-2静压预制桩质量检验标准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值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承载力设计值—静荷载法、大应变法等2成品桩质量检验设计要求—73
回弹仪法、超声波检测一般项目1桩位偏差见表5.1.4—全站仪及钢尺量2压桩压力设计值%±5查压力表读数(压力表标定正常)3电焊条质量设计要求查产品合格证书4硫磺胶泥接桩胶泥浇注时间min<2—浇注后停歇时间min>7.0—5接桩:焊缝质量见表5.10.4-2见表5.10.4-2电焊结束后停歇时间—min>1秒表测定上下节平面偏差—mm<10用钢尺量节点弯曲矢高同桩体弯曲要求用钢尺量6终压标准设计要求—现场实测或查沉桩记录7桩顶标高—mm±50水准仪8垂直度≤1%—两个垂直方向经纬仪测量9稳压标准10混凝土灌芯设计要求—5.6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基础5.6.1施工前应检验灌注桩的原材料及桩位处的地下障碍物处理资料。5.6.2施工过程中应对成孔、钢筋笼制作与安装、水下混凝土灌注等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检查验收;地质变化较大地区(如软夹层、溶洞)的嵌岩桩应检验桩端持力层的岩性报告。5.6.3施工后应对桩体质量及承载力进行检验。5.6.4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5.6.4的规定。表5.6.4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质量检验标准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值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承载力不小于设计值《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2孔深(m)h≤30mm+300—用重锤测,或测钻杆长度,嵌岩桩应确保进入设计要求的嵌岩深度h>30+[300+(h-30)×10]3桩体质量检验设计要求—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如钻芯取样,大直径嵌岩桩应钻至桩尖下500mm73
4混凝土强度不小于设计值试件报告或钻芯取样送检5嵌岩深度设计值一般项目1垂直度见本规范5.1节—测钻杆,或用超声波探测2孔直径见本规范5.1节—3桩位见本规范5.1节—开挖前量护筒,开挖后量桩中心4泥浆指标比重(粘土或砂性土中)1.10~1.25—用比重计测,清孔后在距孔底50cm处取样含砂率≤8%用含砂率仪测黏度≤18~28s用粘度计测5泥浆面标高(高于地下水位)m0.5~1.0—目测5钢筋笼质量主筋间距—mm±10用钢尺量长度—mm±100用钢尺量钢筋材质检验设计要求—抽样送检箍筋间距—mm±20用钢尺量笼直径—mm±10用钢尺量6沉渣厚度端承桩mm≤50—用沉渣仪或重锤测量摩擦桩mm≤100抗拔、抗水平荷载桩mm≤1007混凝土坍落度mm160~220—坍落度仪8钢筋笼安装深度—mm±100用钢尺量9混凝土充盈系数>1—检查每根桩的实际灌注量10桩顶标高≥500mm—水准仪,需扣除桩顶浮浆层及劣质桩体11后注浆注浆量设计要求%20计量器具注浆压力设计要求%20查压力表读数水灰比设计要求—水灰比测定仪12扩底桩扩底直径设计要求—孔径检测仪扩底高度设计要求—13嵌岩桩岩性报告设计要求—现场确定5.7干作业成孔桩基础5.7.1施工前应对原材料、施工组织设计中制定的施工顺序、主要成孔设备性能指标、监测手段(包括仪器)方法、保证人员安全的措施进行检查验收。5.7.3施工中应检验钢筋笼质量、混凝土塌落度、桩位、孔深、桩底及桩顶标高。5.7.4施工后应检验桩的承载力、桩体质量及混凝土的强度。5.7.5人工挖孔桩应复验孔底持力层土岩性,嵌岩桩必须有桩端持力层的岩性报告。干作业成孔灌注桩的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5.7.5的规定。表5.7.5干作业成孔灌注桩质量检验标准73
项目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值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承载力不小于设计值单桩坚向抗压静载试验2孔深—mm+300只深不浅,用重锤测或测钻杆套管长度,嵌岩桩应确保进入设计要求的嵌岩深度3桩体质量检查按设计要求—如钻芯取样,大直径嵌岩桩应钻至桩尖下500mm4混凝土强度不小于设计值试件报告或钻芯取样送检5桩径见本规范5.1干施工时用钢尺量,人工挖孔桩不包括护壁厚,或用探笼一般项目1桩位见本规范表5.1节—基坑开挖前量护筒开挖后量桩中心2垂直度见本规范5.1—经纬仪3桩底标高mm+50,0钢尺量测,封底后的标高4桩顶标高mm+30,-50水准仪。需扣除桩顶浮浆层及劣质桩体5混凝土坍落度mm70~120坍落度仪6钢筋笼质量主筋间距—mm±10用钢尺量长度—mm±100用钢尺量钢筋检验设计要求—抽样送检箍筋间距—mm±20用钢尺量钢筋笼直径—mm±10用钢尺量5.8长螺旋钻孔压灌桩5.8.1施工前应对放好的桩位进行检查。5.8.2施工过程中应对桩位、桩长、垂直度、钢筋笼笼顶标高等进行检查。5.8.3施工结束后应对桩身质量及单桩承载力检验。5.8.4长螺旋钻孔压灌桩的质量检验应符合表5.1.5、表5.8.4的规定。表5.8.4长螺旋钻孔压灌桩质量检验标准 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值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单桩承载力设计值—按规定的方法2桩身强度设计要求—28d试块强度73
3桩长设计值mm0,+500施工中量钻杆长度,施工后钻心取样或小应变检测4桩径设计值mm≥0用钢尺量一般项目1混凝土塌落度mm160~220—塌落度仪2混凝土充盈系数>1—检查灌注量3桩身完整性—规范要求按规定方法4垂直度%≤1—用经纬仪或线锤测量5桩位见本规范表5.1.5—6桩顶标高—mm-50,+30用水准仪测量7钢筋笼标高—mm±100用水准仪测量5.9沉管灌注桩5.9.1施工前应对放好的桩位进行复查。5.9.2施工过程中应对桩位、桩长、垂直度、钢筋笼笼顶标高等进行检查;施工过程中亦应对拔管速度进行检查。5.9.3施工结束后应对桩身质量及承载力进行检验。5.9.4沉管灌注桩的质量检验应符合表5.9.4的规定。表5.9.4沉管灌注桩质量检验标准 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值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承载力不小于设计值—按规定的方法2桩身强度设计要求—28d试块强度3桩身完整性—规范要求按规定方法4桩长不小于设计桩值—施工中量钻杆长度,施工后钻心取样或小应变检测一般项目1桩径符合本规范表5.1.5—用钢尺量2混凝土塌落度mm30~50—塌落度仪3垂直度%≤1—用经纬仪或线锤测量4桩位见本规范表5.1.5—拔管速度m/min1.2~1.5—用钢尺量及秒表5—mm-用水准仪测量73
桩顶标高50~+306钢筋笼标高—mm±100用水准仪测量5.10钢桩基础5.10.1施工前应严格对桩位、成品桩的外观质量进行检验。5.10.2施工中应进行下列检验:1打入(静压)深度、停锤标准、静压终止压力值及桩身(架)垂直度检查;2接桩质量、接桩间歇时间及桩顶完整状况。电焊质量除常规检查外,应做10%的焊缝探伤检查;3每层土每米进尺锤击数、最后1.0m进尺锤击数、总锤击数、最后三阵贯入度、桩顶标高、桩尖标高等。5.10.3施工后工程桩应进行承载力检验。5.10.4钢桩施工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5.10.4的规定。表5.10.4钢桩施工质量检验标准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值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承载力不小于设计值——高应变法或单桩坚向抗压静压试验2钢桩外径或断面尺寸桩端—mm±0.5%D用钢尺量,D为外径或边长桩身mm±1%D3长度—mm±10用钢尺量4矢高mm<1‰mm用钢尺量,为桩长一般项目1桩位偏差见本规范表5.1节——用钢尺量2端部平整度—mm≤2(H型桩≤1)用水平尺量73
3H钢桩的方正度h>300h<300—mmT+T"≤8T+T"≤6用钢尺量,h、T、T"见图示4端部平面与桩身中心线的倾斜值—mm≤2用水平尺量5上下节桩错口钢管桩外径≥700mm—mm≤3用钢尺量钢管桩外径<700mmmm≤2用钢尺量H型钢桩mm≤1用钢尺量6焊缝咬边深度—mm≤0.5焊缝检查仪加强层高度mm2焊缝检查仪加强层宽度mm3焊缝检查仪7焊缝电焊质量外观无气孔,无焊瘤,无裂缝直观8焊缝探伤检验设计要求按设计要求9焊接结束后停歇时间—min>1.0秒表测定10节点弯曲矢高mm<1‰—用钢尺量,为两节桩长11桩顶标高—mm±50水准仪12停锤标准设计要求用钢尺量或沉桩记录5.11锚杆静压桩5.11.1施工前应对成品桩做外观及强度检验,接桩用焊条或半成品硫磺胶泥应有产品合格证书,或送有关部门检验,压桩用压力表、锚杆规格及质量也应进行检查。硫磺胶泥半成品应每100kg做一组试件(3件)。5.11.2压桩过程中应检查压力、桩垂直度、接桩间歇时间、桩的连接质量及压入深度。重要工程应对电焊接桩的接头做探伤检查。对承受反力的结构应加强观测。5.11.3施工结束后应做桩的承载力及桩体质量检验。5.11.4锚杆静压桩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5.11.4的规定73
表5.11.4锚杆静压桩质量检验标准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值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承载力不小于设计值—单桩坚向静载试验2桩长不小于设计值一般项目1桩位偏差见本规范5.1节—用钢尺量2成品桩质量外观表面平整、颜色均匀、掉直观外形尺寸角深度、蜂窝面积小于总面积。见本规范表强度满足设计要求查产品合格证书或钻芯试验3硫磺胶泥质量半成品设计要求—查产品合格证书或抽样送4接桩电焊接桩焊缝量见本规范表5.10见本规范表5.10电焊结束后停歇时间—min>1秒表测定硫磺胶泥接桩胶胶泥浇注时间—min<2秒表测定浇注后停歇时间>7秒表测定5电焊条质量设计要求—查产品合格证书6压桩压力设计有要求时—%±5查压力表读数7接桩时上下节平面偏差接桩时节点弯曲矢高mm<1‰mm<10用钢尺量用钢尺量,为两节桩长8桩顶标高—mm±50水准仪5.12岩石锚杆基础5.12.1施工前应检验原材料质量和混凝土配合比。5.12.2施工中应对锚杆成孔、清孔、放入锚杆、压浆压力或灌注密实等进行检验。5.12.3施工结束后应检查水泥砂浆强度或细石混凝土强度,并做桩体质量及抗拔力检验。5.12.4岩石锚杆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5.12.4的规定表5.12.4岩石锚杆质量检验标准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值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单位数值主1承载力不小于设计值—锚杆抗拔静载试验73
控项目2孔深—mm+1000用重锤测或测钻杆套管长度,应确保设计要求的嵌岩深度3锚固体强度不小于设计值—试件报告或钻芯取样送检一般项目1垂直度符合本规范5.1.5—干施工时吊垂2桩位符合本规范表5.1.5—基坑开挖前量护筒开挖后量桩中心3孔径—mm±10用钢尺量4桩顶标高—mm+30-50水准仪。需扣除桩顶浮浆层及劣质桩体5钢筋锚固长度mm±100用钢尺量6注浆压力设计要求%20查压力表5.13沉井与沉箱5.13.1 沉井与沉箱施工前应对砂垫层的地基承载力进行检验。沉箱施工前还应对施工设备、备用的电源和供气设备进行检验。5.13.2 沉井与沉箱施工中的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浇注前,应对模板尺寸、预埋件位置、模板的密封性进行检验;2拆模后应检查浇注质量(外观及强度);3下沉过程中应对下沉偏差做过程控制检验;4下沉后的接高应对地基强度、沉井的稳定检验;5封底结束后,应对底板的结构(有无裂缝)及渗漏检验,验收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的规定;6浮运沉井应做起浮可能性检验。5.13.4 沉井与沉箱施工完成后应对沉井与沉箱的平面位置、尺寸、终沉标高、渗水等进行综合验收。5.13.5沉井与沉箱的结构偏差应符合表5.13.5的规定。表5.13.5沉井与沉箱质量检验标准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值允许偏差检验方法单位数值单位数值73
主控项目1混凝土强度设计值—试件报告或钻芯取样送检2井(箱)壁厚度设计值mm±15用钢尺量3封底前下沉稳定性mm/8h≤10—水准仪4终沉后刃脚平均标高沉井设计要求mm±100水准仪沉箱mm±505刃脚中心线位移沉井H3≥10mmm≤1%H3mm—经纬仪H3<10mmm≤100mm—沉箱H3≥10mmm<0.5%H3mm—H3<10mmm50mm—6四角中任何两角高差沉井L2≥10mmm≤1%L2且≤300mm—水准仪L2<10mmm≤100mm沉箱L2≥10mmm<0.5%L2且≤150mm—L2<10mmm50mm—一般项目1平面尺寸长度—设计值mm±0.5%L1且≤50用钢尺量宽度—设计值mm±0.5%B且≤50用钢尺量高度—设计值mm±30用钢尺量直径(圆形沉箱)—设计值mm±0.5%D1且≤100用钢尺量(互相垂直)对角线mm≤0.5%线长且≤100mm—用钢尺量(两端中间各取一点)2垂直度mm≤1%H1mm—经纬仪或线垂3预埋件中心线位置mm—mm±20用钢尺量4预留孔(洞)位移mm—mm±20用钢尺量5下沉过程中四角高差沉井≤1.5~2.0%L1,且≤500mmmm—水准仪沉箱≤1.0L1~1.5%L1,且≤450mmmm—水准仪6中心位移沉井≤1.5%H2且≤300mmmm—经纬仪沉箱≤1%H2且≤150mmmm—经纬仪注:L1为设计沉井与沉箱长度(单位:mm);L2为矩形沉井两角的距离,圆形沉井为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B为设计沉井(箱)宽度(单位:mm);H1为设计沉井与沉箱高度(单位:mm);H2为下沉深度(单位:mm);H3为下沉总深度,系指下沉前后刃脚之高差;D1为设计沉井与沉箱直径(单位:mm73
);检查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测量,并取其中较大值。73
6特殊土地基和基础工程6.1一般规定6.1.1特殊土地区的建筑施工,应根据设计要求、场地条件和施工季节,针对特殊土的特性编制施工组织设计。6.1.2地基基础施工前应完成场地平整、挡土墙、护坡、截洪沟、排水沟、管沟等工程,保持场地排水通畅、边坡稳定。6.1.3合理安排施工程序,防止施工用水和场地雨水流入建(构)筑物地基、基坑或基础周围。6.1.4开挖基坑(槽)发现土层地质情况等与勘察文件不符合时,应及时会同勘察、设计等单位协商处理措施。6.1.5地基基础施工宜采取分段作业,施工过程中基坑(槽)不得暴晒或泡水。地基基础工程宜避开雨天施工;雨季施工时,应采取防水措施。6.2湿陷性黄土6.2.1湿陷性黄土场地上的素土、灰土地基质量检验和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4.2节的规定外,尚应对外放尺寸和垫层总厚度进行检验,并符合表6.2.1规定。表6.2.1湿陷性黄土场地上素土、灰土地基质量检验标准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值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按规定方法2配合比设计值—按拌和时的体积比3压实系数设计值—现场实测4外放尺寸设计值mm≥0现场钢尺实测一般项目1石灰粒径mm≤5—筛分法2土料有机质含量%≤5—试验室焙烧法3土颗粒粒径mm≤15—筛分法4含水量最优含水量%±2烘干法5分层厚度偏差设计值mm±50水准仪6垫层总厚度设计值mm≥0现场实测6.2.2湿陷性黄土场地上的强夯地基质量检验和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4.6节的规定外,尚应对开夯标高、设计处理厚度内夯实土层的湿陷性、湿陷系数和压实系数进行验收,并应符合表6.2.2规定。73
表6.2.2湿陷性黄土场地上强夯地基质量检验标准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值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按规定方法2处理后地基土的强度和变形指标设计值—按规定方法3湿陷性设计要求—按规定方法一般项目1夯锤落距设计值mm±300钢索设标志2锤的质量设计值kg±100称重3夯击遍数及顺序设计值—计数法4夯击击数设计值—计数法5夯点定位设计值mm±500用钢尺量6夯击范围(超出基础范围距离)设计值mm≥0用钢尺量7前后两遍间歇时间设计值——8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设计值—水准仪9满夯后场地平整度mm±100—水准仪10开夯标高设计值mm±300水准仪测量11湿陷系数﹤0.015—按规定方法。取样竖向间隔不宜大于1m。12压实系数设计值—按规定方法。取样竖向间隔不宜大于1m。6.2.3湿陷性黄土场地上的土和灰土挤密桩地基,除应符合本规范4.12节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预钻孔夯扩桩,在施工前应检查夯锤重量、钻头直径,施工中应检查预钻孔孔径、每次填料量、夯锤提升高度、夯击次数、成桩直径等参数。2对复合土层湿陷性、桩间土湿陷系数、桩间土平均挤密系数进行检验,并应符合表6.2.3规定。表6.2.3湿陷性黄土场地上挤密地基质量检验标准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值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地基承载力设计要求—按规定方法2桩长设计要求mm+500测桩管长度或垂球测孔深3桩体填料平均压实系数设计要求—现场取样检查4复合土层湿陷性设计要求—按规定方法一般1土料有机质含量%≤5—试验室焙烧法73
项目2石灰粒径mm≤5—筛分法3桩位设计要求≤0.25D用钢尺量,D为桩径4桩径设计要求mm≥0用钢尺量5垂直度设计要求%≤1用经纬仪测桩管6桩顶垫层压实系数设计要求—现场取样检查7夯锤提升高度设计要求mm≥0用钢尺量8桩间土湿陷系数﹤0.015—按规定方法。取样竖向间隔不宜大于1m。10桩间土平均挤密系数设计要求—按规定方法。取样竖向间隔不宜大于1m。6.2.4使用挤密桩消除地基湿陷性后采用桩基或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等复合地基的工程,应对挤密桩和桩基或复合地基分别验收,并符合下列规定:1挤密桩验收应符合本规范4.12节及6.2.3条规定。设计无要求时,挤密地基承载力不作为验收参数。2桩基础按本规范第5章验收;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按本规范4.13节验收。6.2.5预浸水法质量检验应满足下列规定:1施工前应检查浸水坑平面开挖尺寸和深度、浸水孔数量、深度和间距;2施工中应检查湿陷变形量、浸水坑内水头高度;3预浸水法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6.2.5的规定。表6.2.5预浸水法质量检验标准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值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湿陷变形mm/d设计要求,按连续5天平均值计算—水准仪2浸水坑边长或直径设计要求mm≥0现场尺量一般项目1浸水坑底标高设计要求mm±3002浸水坑内水头高度mm300mm≥0现场尺量3浸水孔深度设计要求mm±200现场尺量4浸水孔间距设计要求mm≤0.1l尺量,l为设计浸水孔间距6.3冻土6.3.1季节冻土区当设计允许在基底下存留部分冻土层时,其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73
1施工前应检查工程地质资料、水文地质资料,地基土冻结深度、冻胀性及融沉性、建筑物的基础形式和埋深等资料;2施工中应及时进行地基验槽、检查基底标高,冻土厚度;3基槽开挖至设计标高时,应验槽检查,主要检查项目为:基底设计标高,融化后地基承载力,冻土融沉系数,冻土层厚度,冻土含水率,冻土干密度,排水措施;4季节冻土区冻土地基的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6.3.1的规定。表6.3.1冻土地基质量检验标准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值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冻土融沉系数%≤3—查表或室内试验2融化后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按规定方法3基底标高设计值—水准仪一般项目1冻土层厚度设计值—管探法(钎探法)2冻土干密度设计值—按规定方法3含水率设计值—烘干法6.3.2多年冻土以冻结状态用作天然地基时,其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前应检查工程地质资料、水文地质资料,活动层厚度、地基土冻胀性及融沉性资料,建筑物结构构造,基础形式和埋深等资料;2施工中应进行地质验槽,检查场地周围环境的保护措施,基坑周围边坡、基底冻土的保护措施,以及地表和基坑的排水情况;3施工结束后,应检验冻土地基承载力,持力层范围冻土温度,冻土组构,基底标高,冻土土质的均匀性。以及是否存在局部融化,是否存在积水等情况;4多年冻土地基均应铺设粗颗粒非冻胀性砂砾材料作垫层,应检查垫层含水率,厚度,密实度等;5保持冻结状态天然地基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6.3.2的规定。表6.3.2保持冻结状态冻土地基质量检验标准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值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单位数值主控1冻土温度—℃±0.05按规定方法73
项目2冻土承载力设计值—按规定方法3基底标高设计值—水准仪4冻土融沉系数%≤3—查表或室内试验一般项目1冻土含水率设计值—烘干法2冻土保护措施满足设计要求—按规定方法3坑底排水无积水—目测4垫层厚度—mm≥30用钢尺量5垫层含泥量%≤10—筛分法6垫层压实系数设计值—现场实测7冻土干密度设计值—按规定方法6.3.3多年冻土以逐渐融化状态用作地基,其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前应检查工程地质资料、水文地质资料,活动层厚度、地基土冻胀性及融沉性资料;2施工中应进行地质验槽和检查是否有基坑排水措施;3施工后主要检查基底标高,冻土融沉系数,融化后承载力,冻土组构,含水率,基础下冻土深度,冻土温度等;4多年冻土地基均应铺设粗颗料非冻胀性砂砾材料作垫层,应检验垫层含水率,厚度,密实度等;5逐渐融化状态天然地基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6.3.3的规定。表6.3.3逐渐融化冻土地基质量检验标准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值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融沉系数%≤3—按规定方法2融化后承载力设计值—按规定方法3基底标高设计值—水准仪一般项目1冻土含水率设计值—烘干法2冻土深度设计值—钻探3冻土温度—℃±0.05按规定方法4垫层厚度—mm≥30用钢尺量5垫层含泥量%≤10—筛分法6垫层压实系数设计值—现场实测7坑底排水无积水—目测8冻土环境保护设计值—按规定方法6.3.4冻土地区的保温隔热地基,其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前应对保温隔热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单位面积的质量、厚度、密度)强度、压缩性等作检验;273
施工中应检查清基土质量,回填料铺设厚度及平整度,保温隔热材料的铺设厚度、方向、接缝、防水、保护层与结构连接状况;3施工结束后应进行承载力或压缩变形检验;4保温隔热材料地基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6.3.4的规定。表6.3.4保温隔热地基质量检验标准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值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材料强度—%≤5按规定方法2材料压缩性—%≤3按规定方法3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按规定方法一般项目1材料接缝质量满足设计要求—按规定方法2层面平整度—mm≤20用2m靠尺3每层铺设厚度—mm±1.0用钢尺量6.3.5多年冻土地区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基础,其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第5.1节、5.5节的规定外,还应符合表6.3.5的规定。表6.3.5钢筋混凝土预制桩质量检验标准表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值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承载力设计值—《冻土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2建筑场地地温—℃±0.05按规定方法一般项目1桩孔直径—mm-20按规定方法2桩侧回填满足设计要求—用2m靠尺3钻孔打入桩成孔直径mm比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直径或边长小50mm—按规定方法4钻孔打入桩钻孔深度mm比桩的入土深度大300—5钻孔插入桩成孔直径mm大于桩径100,最大不宜超过桩径150—按规定方法73
6.3.6多年冻土地区混凝土灌注桩基础,其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1多年冻土区混凝土灌注桩基础,主要有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长螺旋钻孔压灌桩及干作业成孔灌注桩,因此其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第5.1节、第5.6节~第5.8节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1)施工中应检查桩身混凝土灌注温度及负温混凝土防冻剂、早强剂参量;2)施工中应检查在多年冻土融化层内的桩周外侧和低桩承台、或基础梁下防止基土冻胀作用的措施,并符合设计要求;3)桩基施工中应在场区内进行地温监测;2施工结束后,应做桩的承载力及桩体质量检验;3混凝土灌注桩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6.3.6的规定。表6.3.6混凝土灌注桩质量检验标准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值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承载力设计值—《冻土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2场地地温—℃±0.05热敏电阻测量一般项目1混凝土灌注温度℃5~10—按规定方法2桩侧防冻措施满足设计要求—目测3承台、基础梁下防冻措施满足设计要求—用钢尺量6.3.7多年冻土区架空通风基础,其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前应对使用的保温隔热材料及换填材料,按规定送检与抽检,并对场地地温进行监测;2施工中应检查通风空间顶棚与地面的最小距离是否符合要求;采用隐蔽式通风孔施工的,应检查通风孔位置、单孔大小及总通风面积;3施工后应对基础周围回填土质量进行检验,并对通风空间顶板的保温层质量与保温层厚度进行检验;4架空通风基础质量检验应符合表6.3.7的规定。表6.3.7架空通风基础质量检验标准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值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单位数值73
主控项目1地基承载力或单桩承载力设计值—《冻土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2场地地温—℃±0.05热敏电阻测量一般项目1保温材料性能满足设计要求—室内试验2地基活动层内防冻胀措施满足设计要求—按规定方法3架空通风空间地面排水满足设计要求—目测4架空采暖水管线与架空下排水管保温满足设计要求—按规定方法5架空层高度—mm±106隐蔽式通风孔面积—%±57通风空间顶板底保温厚度—mm±106.4膨胀土6.4.1膨胀土地区建筑物四周应设散水或宽散水,其质量验收标准应符合表6.4.1的规定。表6.4.1散水质量检验标准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值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散水宽度设计值mm0,+100用钢尺量2面层厚度设计值mm0,+20用钢尺量3垫层厚度设计值mm0,+20用钢尺量4隔热保温层厚度设计值mm0,+20用钢尺量一般项目1散水坡度设计值—按规定方法2垫层、隔热保温层配合比设计值—按拌和时的体积比3垫层、隔热保温层压实系数设计值—现场实测4石灰粒径mm≤5—筛分法5土料有机质含量%≤5—试验室焙烧法6土颗粒粒径mm≤15—筛分法7含水量最优含水量%±2烘干法6.4.2当膨胀土地基采用素土、灰土垫层或砂、砂石垫层时,其质量验收应符合本规范第4.2节或第4.3节的规定。6.4.3当膨胀土地基采用桩基础时,其质量验收应符合本规范第5.7节、第5.8节的规定。6.5盐渍土73
6.5.1盐渍土地基中设置隔水层时,隔水层施工前应检验土工合成材料的抗拉强度、抗老化性能、防腐蚀性能,施工过程中应检查土工合成材料的搭接宽度或焊接强度、保护层厚度等。6.5.2盐渍土地区基础施工前应检验建筑材料(砖、砂、石、水等)的含盐量、防腐添加剂及防腐涂料的质量,施工过程中应检验防腐添加剂的用法和用量、防腐涂层的施工质量。6.5.3当盐渍土地基采用换土垫层时,其质量检验应符合本规范第4.3节、第4.5节的规定。6.5.4当盐渍土地基采用强夯与强夯置换法时,其质量检验应符合本规范第4.6节的规定。6.5.5当盐渍土地基采用砂石桩复合地基时,其质量检验应符合本规范第4.9节的规定。6.5.6当盐渍土地基采用浸水预溶法地基处理时,其质量检验应符合表6.5.6的规定。表6.5.6浸水预溶法质量检验标准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值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浸水下沉量设计值—按规定方法2有效浸水影响深度设计值—按规定方法3浸水坑的外放尺寸设计值mm≥0用钢尺量一般项目1水头高度设计值mm≥0按规定方法6.5.7当盐渍土地基采用盐化法地基处理时,其质量检验应符合表6.5.7的规定。表6.5.7盐化法法质量检验标准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值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含盐量设计值—按规定方法2浸水影响深度设计值—按规定方法3浸盐坑的外放尺寸设计值mm≥0用钢尺量一般项目1水头高度设计值mm≥0按规定方法73
7基坑支护工程7.1一般规定7.1.1基坑支护结构施工前应对放线尺寸进行校核,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复核各项施工参数,施工完成后宜在一定间歇期后进行质量验收。基坑开挖阶段还应对支护结构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查。7.1.2支护结构施工完成后的质量验收应在基坑开挖前进行,验收内容应包括质量和强度检验、构件的位置偏差、现浇构件的平整度等。7.1.3基坑开挖后,应对基坑开挖面的围护墙体质量,支护结构的变形、渗漏水情况以及支撑竖向支承构件的垂直度偏差等项目进行检查。7.1.4基坑土方开挖前,应对降水、排水措施进行检查和试运转。7.1.5基坑监测工作开始前,应检验监测资料、核查监测点布置情况、检定监测仪器的精度和灵敏度。7.2灌注桩排桩围护墙7.2.1灌注桩排桩围护墙和截水帷幕施工前,应对原材料进行检验。7.2.2灌注桩施工前应进行试成孔,试成孔数量应根据工程规模和场地地层特点确定,且不宜少于2个。7.2.3灌注桩排桩施工中应加强过程控制,对成孔、钢筋笼制作与安装、混凝土灌注等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检查验收。7.2.4灌注桩排桩应采用低应变动测法检测桩身完整性,检测桩数不宜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得少于5根。采用桩墙合一时,低应变动测法检测桩身完整性的检测数量应为总桩数的100%;并应采用超声波法检测桩身混凝土质量,实施超声波检测的灌注桩排桩数量不应低于总桩数的10%,且不应少于3根。当根据低应变动测法判定的桩身完整性为Ⅲ类、Ⅳ类或当根据声波透射法判定的桩身质量不合格时,应采用钻芯法进行验证。7.2.5灌注桩排桩的桩身强度检测和抗渗等级检测均应留设试件。每浇注50m3必须有1组试件,小于50m3的桩,每连续12h浇筑必须有1组试件。7.2.673
基坑开挖前截水帷幕的强度指标应满足设计要求,强度检测宜采用钻芯法。采用双轴水泥土搅拌桩、三轴水泥土搅拌桩、高压旋喷桩时取芯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采用渠式切割水泥土连续墙时,取芯数量宜按沿基坑周边每50延米一根,且不少于3根。7.2.7截水帷幕采用三轴水泥土搅拌桩或渠式切割水泥土连续墙时,应分别按照本规范第7.5节的相关规定进行检验。7.2.8灌注桩排桩的质量检验应符合表7.2.8的规定。表7.2.8灌注桩排桩的质量检验标准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值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孔深mm0,+300—用重锤测,或测钻杆长度,2桩体质量检验设计要求—按本规范第7.2.4条3混凝土强度设计值—试件报告或钻芯取样送检4嵌岩深度设计值—5钢筋笼主筋间距—mm±10用钢尺量一般项目1垂直度—1/100(1/200)测钻杆,或用超声波探测2孔直径设计值—测钻头直径3桩位—±50开挖前量护筒,开挖后量桩中心4泥浆指标按本规范5.6节—5泥浆面标高(高于地下水位)m0.5~1.0—目测6钢筋笼质量长度—mm±100用钢尺量钢筋连接质量设计要求—按规定方法箍筋间距—mm±20用钢尺量笼直径—mm±10用钢尺量7沉渣厚度mm≤100—用沉渣仪或重锤测量8混凝土坍落度mm160~220—坍落度仪9钢筋笼安装深度—mm±100用钢尺量10混凝土充盈系数>1—检查每根桩的实际灌注量11桩顶标高≥500mm—水准仪,需扣除桩顶浮浆层及劣质桩体注:括号中数值适用于灌注桩排桩采用桩墙合一设计的情况。7.2.9截水帷幕采用双轴水泥土搅拌桩桩时,质量检验应符合表7.2.9的规定。表7.2.9双轴水泥土搅拌桩的质量检验标准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值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单位数值1水泥用量设计值—查看流量表73
主控项目2桩长设计值mm0,+50测钻杆长度3导向架垂直度—1/150用经纬仪量4桩径设计值mm±20量搅拌叶回转直径一般项目1桩身强度设计值—钻芯法2水灰比设计值—按规定方法3提升速度设计值—量机头上升距离和时间4下沉速度设计值—量机头下沉距离和时间5桩位—mm±50用钢尺量6施工桩顶标高设计值mm±200用水准仪量7施工间歇h≤24—查施工记录7.2.10截水帷幕采用高压旋喷桩时,质量检验应符合表7.2.10的规定。表7.2.10高压旋喷桩截水帷幕质量检验标准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值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水泥用量设计值—查看流量表2孔深设计值mm±200用钢尺量3钻孔垂直度—1/100用经纬仪量4桩径设计值mm≤50桩顶开挖暴露后用钢尺量一般项目1桩身强度设计值—钻芯法2水灰比设计值—按规定方法3提升速度设计值—量机头上升距离及时间4旋转速度设计值—按规定方法5桩位—mm≤0.2D开挖后桩顶下500mm处用钢尺量6施工桩顶标高设计值mm±200用水准仪量7注浆压力设计值—查看压力表8施工间歇h≤24—查施工记录注:D——桩径。7.3板桩围护墙7.3.1板桩围护墙施工前,应对钢板桩或预制钢筋混凝土板桩的成品进行检验。7.3.2钢板桩的成品和施工质量检验应符合表7.3.2的规定。表7.3.2钢板桩围护墙的质量检验标准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桩长度mm≥0用钢尺量2桩身弯曲度mm2%l用钢尺量3桩顶标高mm±100用水准仪量4齿槽咬合程度紧密观察一般项目1齿槽平直度及光滑度无电焊渣或毛刺用1m长的桩段做通过试验2沉桩垂直度1/100用经纬仪量73
3轴线位置mm±100用钢尺量注:l——钢板桩桩长。7.3.3预制混凝土板桩的成品和施工质量检验应符合表7.3.3的规定。表7.3.3预制混凝土板桩的质量检验标准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桩长度mm+10,0用钢尺量2桩身弯曲度mm0.1%l用钢尺量3桩厚度mm+10,0用钢尺量4凹凸槽尺寸mm±3用钢尺量5桩顶标高mm±100用水准仪量一般项目1保护层厚度mm±5用钢尺量2模截面相对两面之差mm5用钢尺量3桩尖对桩轴线的位移mm10用钢尺量4沉桩垂直度1/100用经纬仪量5轴线位置mm±100用钢尺量6板缝间隙mm20用钢尺量注:l——预制混凝土板桩桩长。7.4咬合桩围护墙7.4.1施工前,应对导墙的质量和钢套管顺直度进行检查。7.4.2施工过程中应对桩成孔质量、钢筋笼的制作、混凝土的塌落度进行检查。咬合桩围护墙施工中的质量检测要求尚应符合本规范第7.2节的规定。7.4.3施工结束后应采用低应变动测法检测桩身完整性,检测桩数不宜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得少于2组,每组3根。7.4.4咬合桩围护墙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7.4.4-1和表7.4.4-2的规定。表7.4.4-1单桩混凝土坍落度检验次数项序号单桩混凝土量(m3)次数检测时间一般项目1≤302灌注混凝土前、后阶段各一次2>303灌注混凝土前、后和中间阶段各一次表7.4.4-2导墙、钢套管允许偏差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值允许偏差检测方法单位数值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导墙定位孔孔径—mm±10用钢尺量2导墙定位孔孔口定位—mm+10用钢尺量3钢套管顺直度<1/500—线锤73
4成孔孔径—mm30用井径仪或超声波测井仪5成孔垂直度1/300—用测斜仪或超声波测井仪6成孔孔深设计值mm0,300核定钻头和钻杆高度或用测绳一般项目1导墙面平整度—mm5用钢尺量2导墙平面位置—mm±20用钢尺量3导墙顶面标高设计值mm±20水准仪4成孔桩位—mm±20对照轴线用钢尺检测5矩形钢筋笼长边设计值mm±10用钢尺量6矩形钢筋笼短边设计值mm0,-10用钢尺量7矩形钢筋笼转角—°±5量角器8钢筋笼安放位置设计值mm±10用钢尺量7.5型钢水泥土搅拌墙7.5.1型钢水泥土搅拌墙施工前,应对进场的H型钢进行检验。7.5.2焊接H型钢焊缝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行业标准《焊接H型钢》YB3301和《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的要求。7.5.3基坑开挖前应检验三轴水泥土搅拌桩或渠式切割水泥土连续墙的桩(墙)体强度,强度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墙体强度宜采用钻芯取样强度试验确定,三轴水泥土搅拌桩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且不得少于3根;渠式切割搅拌墙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每50延米1根,且不得少于3根。7.5.4采用三轴水泥土搅拌桩形成型钢水泥土搅拌墙的质量检验应符合表7.5.4的规定。表7.5.4型钢水泥土搅拌墙(三轴水泥土搅拌桩)质量检验标准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值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型钢截面高度—mm±5.0用钢尺量2型钢截面宽度—mm±3.0用钢尺量3型钢长度—mm±50用钢尺量4桩体强度设计值—钻芯法5水泥用量设计值—查看流量表6桩长设计值mm0,+50测钻杆长度7导向架垂直度—1/150用经纬仪量8桩径设计值mm±20量搅拌叶回转直径1型钢挠度—mml/500用钢尺量73
一般项目2型钢腹板厚度—mm-1.0用游标卡尺量3型钢翼缘板厚度—mm-1.0用游标卡尺量4型钢顶标高—mm±50水准仪测量5型钢平面位置平行于基坑边线—mm50用钢尺量垂直于基坑边线—mm10用钢尺量6型钢形心转角—°3量角器测量7水灰比设计值—按规定方法8提升速度设计值—量机头上升距离和时间9下沉速度设计值—量机头下沉距离和时间10桩位—mm±50用钢尺量11施工桩顶标高设计值mm±200用水准仪量12施工间歇h≤16—查施工记录注:l——型钢长度。7.5.5采用渠式切割水泥土连续墙形成型钢水泥土搅拌墙的质量检验应符合表7.5.5的规定。表7.5.5型钢水泥土搅拌墙(渠式切割水泥土连续墙)质量检验标准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值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型钢截面高度—mm±5.0用钢尺量2型钢截面宽度—mm±3.0用钢尺量3型钢长度—mm±50用钢尺量4墙体强度设计值—钻芯法5水泥用量设计值—查看流量表6墙体长度—mm0,+30测切割链长度7垂直度—1/250用测斜仪量8墙厚—mm±30用钢尺量一般项目1型钢挠度—mml/500用钢尺量2型钢腹板厚度—mm-1.0用游标卡尺量3型钢翼缘板厚度—mm-1.0用游标卡尺量4型钢顶标高—mm±50水准仪测量5型钢平面位置平行于基坑边线—mm50用钢尺量垂直于基坑边线—mm10用钢尺量6型钢形心转角—°3量角器测量7水灰比设计值—按规定方法8水平推进速度施工组织设计—查看施工机械仪表9链状刀具的旋转速度施工组织设计—查看施工机械仪表10中心线定位偏差—mm±25用钢尺量11施工墙顶标高—mm-10用水准仪量注:l——型钢长度。73
7.6土钉支护7.6.1土钉墙支护工程施工前应对钢筋、水泥、砂石、机械设备性能等进行检验。7.6.2土钉墙支护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对放坡系数,土钉位置,土钉孔直径、深度及角度,土钉杆体长度,注浆配比、注浆压力及注浆量,喷射混凝土面层厚度、强度等进行检验。7.6.3土钉墙支护施工过程中应检查坡顶、坡面位移及周边环境变化。7.6.4土钉应进行抗拔承载力检测,检测数量不宜少于土钉总数的1%,且同一土层中的土钉检测数量不应小于3根。7.6.5复合土钉墙的质量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复合土钉墙中的预应力锚杆,应按本规范第7.10节的相关规定进行抗拔承载力检测;2复合土钉墙中的水泥土搅拌桩或旋喷桩用作截水帷幕时,应按本规范第7.1节、第7.8节的规定进行质量检测。7.6.6土钉墙支护质量检验应符合表7.6.6的规定。表7.6.6土钉墙支护工程质量检验标准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值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土钉抗拔承载力设计值—现场实测2土钉长度设计值—用钢尺量3分层开挖厚度设计值mm±100用钢尺量或用水准仪量一般项目1土钉位置—mm±100用钢尺量2土钉直径设计值—用钢尺量3土钉孔倾斜度—°±3测倾角4水灰比设计值—按规定方法5注浆量>1—检查计量数据6注浆压力设计值—检查计量数据7浆体强度设计值—试样送检8钢筋网间距设计值mm±30用钢尺量9土钉面层厚度设计值mm±10用钢尺量10预留土墩尺寸及间距设计值mm±500用钢尺量11微型桩桩位—mm±50用钢尺量12微型桩垂直度%≤0.5—用经纬仪测钻杆73
注:第11项和第12项的检测仅适用于微型桩结合土钉的复合土钉墙。7.7地下连续墙7.7.1施工前应对导墙的质量进行检查。7.7.2施工过程中应定期对泥浆指标、钢筋笼的制作与安装、混凝土的塌落度、预制地下连续墙墙段安放质量、地下连续墙成槽及墙体质量进行检测。混凝土坍落度为200±20mm。7.7.3兼作永久结构的地下连续墙,其与地下结构底板、梁及楼板之间连接的预埋钢筋接驳器应按原材料检验要求进行抽样复验。取每500套为一个检验批,每批应抽查3件,复验内容为外观、尺寸、抗拉强度等。7.7.4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渗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墙身混凝土抗压强度试块取为每100m3混凝土不少于1组,且每幅槽段不少于1组,每组3件;墙身混凝土抗渗试块取为每5幅槽段不少于1组,每组6件。作为永久结构的地下连续墙,其抗渗质量标准参照现行国家标准《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执行。7.7.5作为永久结构的地下连续墙墙体施工结束后应采用超声波投射法进行检测,同类型槽段的检测数量不应少于20%,且不得少于3幅,每个检测墙段的预埋超声波管数不应少于4个。必要时可对墙体强度质量采用钻孔取芯方法进行检测。7.7.6地下连续墙的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7.7.1~表7.7.5的规定。表7.7.1泥浆性能指标项序检查项目性能指标检验方法一般项目新拌制泥浆1比重1.03~1.10泥浆比重秤2黏度黏性土20s~25s500毫升/700毫升漏斗法砂性土25s~35s循环泥浆1比重1.05~1.25泥浆比重秤2黏度黏性土20s~30s500毫升/700毫升漏斗法砂性土30s~40s清基后的泥浆现浇地下连续墙1比重黏性土1.10~1.15泥浆比重秤砂性土1.10~1.202黏度20s~30s500毫升/700毫升漏斗法3含砂率7%洗砂瓶预制地下连续墙1比重1.10~1.20泥浆比重秤2黏度20s~30s500毫升/700毫升漏斗法3PH值7~9PH试纸73
表7.7.2钢筋笼制作与安装允许偏差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值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检查范围单位数值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钢筋笼长度设计值mm±100钢尺量,每片钢筋网检查上中下三处每幅钢筋笼2钢筋笼宽度设计值mm0,-203钢筋笼安装标高临时结构设计值mm±20永久结构设计值mm±154主筋间距设计值mm±10任取一断面,连续量取间距,取平均值作为一点,每片钢筋网上测四点一般项目1分布筋间距设计值mm±202预埋件及槽底注浆管中心位置临时结构设计值mm±10钢尺,抽检永久结构设计值mm±53预埋钢筋和接驳器中心位置临时结构设计值mm±10钢尺,抽检永久结构设计值mm±54钢筋笼制作平台平整度—mm±20钢尺量表7.7.3地下连续墙成槽及墙体允许偏差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值允许偏差测试方法单位数值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墙体强度设计值—查试块记录或取芯试压2槽壁垂直度临时结构≤1/200—20%超声波2点/幅永久结构≤1/300—100%超声波2点/幅3槽段深度临时结构设计值mm0,300测绳2点/幅永久结构设计值mm0,300一般项目1导墙尺寸宽度设计墙厚+40mmmm±10尺量垂直度<1/500—线锤导墙顶面平整度—mm≤5尺量导墙平面定位—mm±10尺量导墙顶标高设计值mm±20水准仪2槽段宽度临时结构设计值mm0,10020%超声波2点/幅73
永久结构设计值mm0,100100%超声波2点/幅3槽段位临时结构—mm0,50钢尺1点/幅永久结构—mm0,304沉渣厚度临时结构—mm≤200100%测绳2点/幅永久结构—mm≤1005混凝土塌落度mm180,220—塌落度测定器6地下连续墙表面平整度临时结构—mm<150钢尺量永久结构—mm<100预制地下连续墙—mm<207预制墙顶标高设计值mm±10水准仪8预制墙中心位移—mm10钢尺检查7.8重力式水泥土墙7.8.1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前应检查水泥及外掺剂的质量、搅拌桩机性能及各种计量设备完好程度。7.8.2水泥土搅拌桩的桩身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强度检测宜采用钻取桩芯的方法。取芯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得少于6根。7.8.3基坑开挖期应对开挖面桩身外观质量以及桩身渗漏水等情况进行质量检查。7.8.4水泥土搅拌桩成桩施工期和施工完成后质量检验应符合表7.8.4的规定。表7.8.4水泥土搅拌桩的质量检验标准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值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桩身强度设计值—钻芯法2水泥用量设计值—查看流量表一般项目1桩径—mm±10量搅拌叶回转直径2桩长—mm+100测钻杆长度3水灰比设计值—按规定方法4提升速度设计值—量机头上升距离及时间5下沉速度设计值—量机头上升距离及时间6桩位—mm±50用钢尺量7施工桩顶标高设计值mm±200用水准仪量8导向架垂直度—1/100用经纬仪量9施工间歇h24—查施工记录7.9土体加固7.9.173
在基坑工程中设置被动区土体加固、封底加固和临时放坡加固时,土体加固的施工检验应符合本节规定。土体加固可采用水泥土搅拌桩、高压喷射注浆以及注浆法等施工工艺。7.9.2采用水泥土搅拌桩、高压喷射注浆等土体加固的桩身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强度检测宜采用钻取桩芯的方法。取芯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0.5%,且不得少于3根。7.9.3注浆法加固结束28d后,宜采用静力触探、标准贯入等原位测试方法对加固土层进行检测。监测点的位置应根据注浆加固布置和现场条件确定,数量不少于每100m2检测一点,且不应少于5点。7.9.4采用水泥土搅拌桩进行土体加固时,其施工质量检验应符合表7.8.4的规定。7.9.5采用高压喷射注浆桩进行土体加固时,其施工质量检验应符合表7.2.12的规定。7.9.6采用注浆法进行土体加固时,其施工质量检验应符合表4.7.4的规定。7.10内支撑7.10.1内支撑施工前,应对放线尺寸、标高进行校核。对混凝土支撑的钢筋和混凝土、钢支撑的产品构件和连接构件以及钢立柱的制作质量等进行检验。7.10.2施工过程中应对混凝土支撑下垫层或模板施工完成后,应对平整度和标高进行检验。7.10.3施工结束后应对水平支撑的尺寸、位置、标高偏差和钢立柱的施工质量进行检验。7.10.4钢筋混凝土支撑的质量检验应符合表7.10.4的规定。表7.10.4钢筋混凝土支撑质量检验标准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值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混凝土强度设计值—按规定方法2截面宽度—mm0,+20用钢尺量3截面高度—mm0,+20用钢尺量一般项目1标高—mm±20水准仪2轴线平面位置—mm±20用钢尺量7.10.5钢支撑的质量检验应符合表7.10.5的规定。表7.10.5钢支撑质量检验标准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截面尺寸mm±5水准仪73
2预加顶力kN50油泵读数或传感器一般项目1轴线平面位置mm30用钢尺量2连接质量设计要求7.10.6立柱桩中桩的质量检验应符合本规程第5章的有关规定。钢立柱的质量检验应符合表7.10.6的规定。表7.10.6钢立柱的质量检验标准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截面尺寸(立柱)mm5用钢尺量2立柱长度mm50用钢尺量3垂直度mml/200用钢尺量或吊线一般项目1立柱挠度mml/500用钢尺量2截面尺寸(缀板或缀条)mm-1用钢尺量3缀板间距mm20用钢尺量4钢板厚度mm-1用钢尺量5立柱顶标高mm30水准仪6平面位置mm20用钢尺量7转角°5用钢尺量注:l——型钢长度。7.11锚杆7.11.1锚杆施工前应对钢绞线、锚具、水泥、机械设备等进行检验。7.11.2锚杆施工过程中应对锚杆位置,钻孔直径、长度及角度,锚杆杆体长度,注浆配比、注浆压力及注浆量等进行检验。7.11.3锚杆应进行抗拔承载力检测,检测数量不宜少于锚杆总数的5%,且同一土层中的锚杆检测数量不应小于3根。7.11.4锚杆质量检验应符合表7.11.4的规定。表7.11.4锚杆质量检验标准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值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锚杆抗拔承载力设计值—现场实测2锚固体强度设计值—试样送检3预加力设计值—按规定方法4锚杆长度设计值—用钢尺量一般项1钻孔孔位—mm±100用钢尺量73
目2锚杆直径设计值用钢尺量3钻孔倾斜度设计值°±3测倾角4水灰比(或水泥砂浆配比)设计值—按规定方法5注浆量>1—检查计量数据6注浆压力设计值—检查计量数据7自由段套管长度—mm±50用钢尺量7.12与主体结构相结合的基坑支护7.12.1与主体结构外墙相结合的灌注排桩围护墙、咬合桩围护墙和地下连续墙的质量检验尚应按照本规范第7.2、7.4节、7.7节的相关规定执行。7.12.2结构水平构件施工应与设计工况相一致,施工质量检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和《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规定。7.12.3支承桩施工完成后,应采用超声波投射法、钻芯法或动测法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查,检查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少于10根。7.12.4钢管混凝土支承柱在基坑开挖后应采用敲击法检测柱体质量,检测数量不应少于100%。当发现立柱缺陷时,应采用超声波透射法或侧向钻芯法进行验证,并扩大敲击法检测数量。7.12.5竖向支承桩柱除应满足本规程第7.10节的相关规定外,还应符合表7.12.5的规定。表7.12.5竖向支承桩柱的质量检验标准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支承桩柱定位mm±10用钢尺量2支承柱的垂直度1/300用铅锤量一般项目1支承桩成孔垂直度1/200超声波2支承柱插入支承桩的长度mm±50用钢尺量73
8地下水控制8.1一般规定8.1.1降排水运行前,应检验工程场区的排水系统。排水系统最大排水能力不应小于工程降排水最大流量的1.2倍。8.1.2需预降水的,应根据基坑面积、开挖深度、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以及降排水工艺验收预降排水时间。疏干预降水时间不宜少于15天,减压预降水时间根据设计要求或减压降水验证试验结果确定。8.1.3降排水运行中,应检验基坑降排水效果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分层、分块开挖的土质基坑,开挖前潜水水位应控制在土层开挖面以下不小于0.5m;承压含水层水位应控制在安全水位埋深以下。岩质基坑开挖施工前,地下水位应控制在边坡或坑中的软弱结构面以下。8.1.4降排水运行中,应根据坑外水位的变化情况,综合分析帷幕止水效果。8.1.5截水帷幕的施工质量验收应根据选用的帷幕类型,按本规范第7章的相关规定执行。8.2集水明排8.2.1集水明排前,应检验排水沟、集水井的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集水井内水位应低于设计要求水位不小于0.5m。8.2.2集水明排后应检验排水效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场区内应无明显残余水。8.3降水8.3.1降水井(点)施工前,应检验进场材料质量。降水施工材料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8.3.1的规定。表8.3.1降水施工材料质量检验标准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值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井、滤管材质设计要求—现场目测与测量2滤管孔隙率设计值—现场实测3滤料粒径6~12倍土层颗粒d50—筛分法73
4滤料不均匀系数≤3—筛分法一般项目1沉淀管长度设计值—尺量2封孔回填土质量设计要求—现场目测3挡砂网设计要求—现场实测8.3.2降水井(点)正式施工时应进行试成井。试成井数量不应少于2口(组),根据试成井检验成孔工艺、泥浆配比,复核地层情况等。8.3.3降水井(点)施工过程中应检验成孔垂直度。降水井(点)的成孔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1/100,井(点)管应居中竖直沉设。8.3.4降水井(点)施工完成后,应进行试抽水检验成井质量和降水效果。8.3.5降水运行应独立配电。降水运行前,应检验现场用电系统。连续降水的工程项目,还应配置双路以上独立供电电源或备有发电机。8.3.6降水运行过程中,应监测和记录降水场区内和周边的地下水位。非落地式帷幕基坑降水的,还应计量和记录降水井抽水量。8.3.7降水运行结束后,应有效封闭降水井(点)。8.3.8轻型井点的施工质量验收应符合表8.3.8的规定:表8.3.8轻型井点施工质量检验标准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值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出水量设计值—计量流量一般项目1成孔孔径mm300mm±20尺量2成孔深度设计值—测绳测量3滤料回填量设计值—体积累加4粘土封孔高度mm1000mm≥0体积累加5井点管间距0.8m~1.6m—尺量8.3.9喷射井点的施工质量验收应符合表8.3.9的规定:表8.3.9喷射井点施工质量检验标准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值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出水量设计值%≥-10计量流量一般项目1成孔孔径mm400mm±50尺量2成孔深度设计值—测绳测量3滤料回填量设计值—体积累加4井点管间距m≥3—尺量8.3.10管井施工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8.3.10的规定:73
表8.3.10管井施工质量检验标准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值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泥浆比重1.05~1.10—比重计测2滤料回填高度设计值—测绳测量3封孔设计要求—现场检验4出水量设计值%≥-10计量流量一般项目1成孔孔径mm650mm±50尺量2成孔深度设计值mm±200测绳测量3扶中器设计要求—现场检验4活塞洗井次数次≥20—旁站时间h≥2—旁站5沉淀物高度≤5‰井深—测绳测量6含砂量(体积比)≤1/20000—现场检验8.3.11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真空管井降水运行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8.3.11的规定:表8.3.11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真空管井降水运行质量检验标准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值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单位数值一般项目1降水效果设计要求—量测水位2真空负压MPa≥0.06MPa±0.02读真空表3有效井点数≥90%—尺量8.3.12减压降水管井运行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8.3.12的规定:表8.3.12减压管井降水运行质量检验标准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值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观测井水位设计值—量测水位一般项目1安全操作平台设计要求—现场检验8.3.13管井封井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8.3.13的规定:表8.3.13管井封井质量检验标准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值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注浆量设计值—体积累加2混凝土强度设计值—试块3内止水钢板焊接质量满焊,无缝隙—现场检验一般项目1外止水钢板设计要求—现场检验2细石子粒径mm5~10—现场检验3细石子回填量设计值—体积累加4混凝土灌注量设计值—体积累加73
524h残存水高度mm≤500—量测水位6砂浆封孔设计要求—现场检验8.4回灌8.4.1回灌管井施工前,应检测进场材料质量。降水施工材料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8.3.1的规定。8.4.2回灌管井正式施工时应进行试成孔。试成孔数量不应少于2个,根据试成孔检验成孔工艺、泥浆配比,复核地层情况等。8.4.3回灌管井施工过程中应检验成孔垂直度。成孔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1/100,井管应居中竖直沉设。8.4.4回灌管井施工完成后应保持不少于14d的休止期,休止期结束后应进行试回灌检验成井质量和回灌效果。8.4.5回灌运行前,应检验回灌管路的安装质量和密封性。回灌管路上应装有流量计和流量控制阀。8.4.6回灌运行中,应计量和记录回灌量,并应监测地下水位和周边环境变形。8.4.7回灌运行后,应采用无污染材料将回灌井封填。8.4.8回灌管井的施工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第8.3.10的规定。8.4.9回灌管井运行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8.4.9的规定:表8.4.9回灌管井运行质量检验标准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值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观测井水位设计值—量测水位2回灌水质不低于回灌目的层水质—试验室化学分析一般项目1回灌量设计值—流量计测量2回灌压力设计值—读压力表3回扬设计要求—旁站73
9土石方工程9.1一般规定9.1.1在土石方工程开挖施工前,应完成支护结构、地面排水、地下水控制、基坑及周边环境监测、施工条件验收和应急预案准备等工作的验收,合格后方可土石方开挖施工。9.1.2在土石方工程开挖施工中,应经常测量和校核设计平面位置、边坡坡度和水平标高。平面控制桩和水准控制点应采取可靠措施加以保护,定期检查和复测。土石方不应堆在基坑影响范围内。9.1.3土石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和施工方案工况相一致。对于挖到设计深度的基坑底部暴露土面,应尽快采用垫层混凝土覆盖,最迟不宜超过24小时。9.1.4土石方开挖应按设计方案要求分层开挖,严禁超挖。采用支护结构的基坑土石方开挖,应在上一层支护结构施工完成,且结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再进行下一层土石方开挖,并对支护结构进行保护。9.1.5平整场地的表面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应向排水沟方向作成不小于2‰的坡度,平整后的场地表面应逐点检查。土石方工程的标高检查点为每100㎡取l点,但不应少于10点;土石方工程的平面几何尺寸(长度、宽度等)全数检查;土石方工程的边坡为每20m取1点,每边不应少于1点。土石方工程的表面平整度检查点为每100㎡取l点,但不应少于10点。9.1.6雨季施工前,应对施工场地排水系统进行检查、疏浚或加固,必要时增加排水设施,保证水流畅通。雨季基坑开挖时,应在坑外侧筑围堤或开挖排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坑内。施工中应加强对边坡和支护结构的检查。9.1.7冬季施工应遵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9.2土方开挖9.2.1施工前应检查支护结构质量、定位放线、排水和地下水控制系统,以及对周边影响范围内地下管线和建(构)筑物保护措施的落实,并合理安排土方运输车辆的行走路线及弃土场。9.2.2施工过程中应检查平面位置、水平标高、边坡坡度、压实度、排水、地下水73
控制系统、预留土墩、分层开挖厚度、支护结构的变形,并随时观测周围环境变化。9.2.3施工结束后应检查平面几何尺寸、水平标高、边坡坡度、表面平整度和基底土性等。9.2.4临时性挖方工程的边坡坡度值应符合表9.2.4的规定。表9.2.4临时性挖方边坡坡度值土的类别边坡坡度(高:宽)砂土不包括细砂、粉砂1:1.25~1:1.50一般性粘土硬1:0.75~1:1.00硬、塑1:1.00~1:1.25软1:1.50或更缓碎石类土充填坚硬、硬塑粘土性1:0.50~1:1.00充填砂土1:1.00~1:1.50注:1设计有要求时,应符合设计标准。2如采用降水或其他加固措施,可不受本表限制,但应计算复核。3开挖深度,软土不应超过4m,硬土不应超过8m。9.2.5土方开挖工程的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9.2.5-1、9.2.5-2、9.2.5-3、9.2.5-4的规定。表9.2.5-1柱基、基坑、基槽土方开挖工程的质量检验标准项序项目允许值允许偏差检验方法单位数值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标高设计值mm-50水准仪2长度、宽度(由设计中心线向两边量)设计值mm+200-50全站仪、测距仪或用钢尺量3边坡设计值设计值观察或用坡度尺检查一般项目1表面平整度—mm20用2m靠尺和契形塞尺检查2基底土性设计要求—观察或土样分析表9.2.5-2挖方场地平整工程的质量检验标准项序项目允许值允许偏差检验方法单位数值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标高设计值mm人工±30水准仪73
机械±502长度、宽度(由设计中心线向两边量)设计值mm人工+300-100全站仪、测距仪或用钢尺量机械+500-1503边坡设计值设计值观察或用坡度尺检查一般项目1表面平整度—mm人工20用2m靠尺和契形塞尺检查机械502基底土性设计要求—观察或土样分析表9.2.5-3管沟土方开挖工程的质量检验标准项序项目允许值允许偏差检验方法单位数值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标高设计值mm-50水准仪2长度、宽度(由设计中心线向两边量)设计值mm+100全站仪、测距仪或用钢尺量3边坡设计值设计值观察或用坡度尺检查一般项目1表面平整度—mm20用2m靠尺和契形塞尺检查2基底土性设计要求—观察或土样分析表9.2.5-4地(路)面基层土方开挖工程的质量检验标准项序项目允许值允许偏差检验方法单位数值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标高设计值mm-50水准仪2长度、宽度(由设计中心线向两边量)设计值—全站仪、测距仪或用钢尺量3边坡设计值设计值观察或用坡度尺检查一般项目1表面平整度—mm20用2m靠尺和契形塞尺检查73
2基底土性设计要求—观察或土样分析注:地(路)面基层的偏差只适用于直接在挖、填方上做地(路)面的基层。9.3岩质基坑开挖9.3.1施工前应检查支护结构质量、定位放线、爆破器材(购置、运输、储存和使用)、排水和地下水控制系统、起爆设备和检测仪表,以及对周边影响范围内地下管线和建(构)筑物保护措施的落实,并合理安排土石方运输车辆的行走路线及弃土场。9.3.2施工过程中应检查平面位置、平面尺寸、水平标高、边坡坡度、分层开挖厚度、排水、地下水控制系统、支护结构的变形等,并随时对周围环境观测和监测。采用爆破施工时,爆前应检查爆破装药和爆破网路,加强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质点振动速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无设计要求时应符合本规范表10.4.1的规定。9.3.3施工结束后应检查平面几何尺寸、水平标高、边坡坡度、表面平整度、基底岩(土)质情况和承载力是否与设计文件相符以及基底处理情况。岩质基坑基底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岩层基底应清除岩面松碎石块、淤泥、苔藓,凿出新鲜岩面,表面应冲洗干净。倾斜岩层,应将岩面凿平或凿成台阶。易风化的岩层基底,应按基础尺寸凿除已风化的表面岩层。在砌筑基础时,应边砌边回填封闭。2碎石类及砂类土层基底承重面应修理平整,砌筑基础时,先铺一层水泥砂浆。3基底修整时,应在天然状态下铲平,不得用回填土夯平。必要时可向基底夯入100㎜以上厚度的碎石,碎石层顶面不得高于基底设计高程。4泉眼可用堵塞或排引的方法处理。9.3.4柱基、基坑、基槽、管沟岩质基坑开挖工程的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9.3.4的规定。73
表9.3.4柱基、基坑、基槽、管沟岩质基坑开挖工程的质量检验标准项序项目允许值允许偏差检验方法单位数值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标高设计值mm0-200水准仪2长度、宽度(由设计中心线向两边量)设计值mm+2000全站仪、测距仪或用钢尺量3边坡设计值设计值观察或用坡度尺检查一般项目1表面平整度—mm100用2m靠尺和契形塞尺检查2基底岩(土)质设计值—观察或土样分析3承载力设计值—按规定方法注:柱基、基坑、基槽、管沟应将炸松的石渣清除后检查。9.3.5挖方场地平整岩土开挖工程的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9.3.5的规定。表9.3.5挖方场地平整岩土开挖工程的质量检验标准项序项目允许值允许偏差检验方法单位数值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标高设计值mm+100-300水准仪2长度、宽度(由设计中心线向两边量)设计值mm+400-100全站仪、测距仪或用钢尺量3边坡设计值设计值观察或用坡度尺检查一般项目1表面平整度—mm100用2m靠尺和契形塞尺检查2基底岩(土)质设计要求—观察或土样分析注:场地平整应在整平完后检查。9.4土石方堆放与运输9.4.1施工前应进行土石方平衡计算,按照土石方运距最短、运程合理和各个工程项目的施工顺序做好土石方调配,土石方机械的作业路线、运输车辆的行走路线、弃土地点必须满足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运输土石方的车辆应用加盖车辆或采取覆盖措施。73
9.4.2施工过程中应检查安全文明施工、堆放位置、堆放的安全距离、堆土的高度、边坡坡度、排水、边坡稳定、防扬尘措施等必须满足设计或施工组织设计要求。9.4.3在基坑(槽)、管沟等周边堆土的堆载限值和堆载范围应符合基坑围护设计要求,严禁在基坑(槽)、管沟、地铁及建构(筑)物周边影响范围内堆土。对于临时性堆土,应视挖方边坡处的土质情况、边坡坡度和高度,检查堆放的安全距离,确保边坡稳定。在挖方下侧堆土时,应将土堆表面平整,其高程应低于相邻挖方场地设计标高,保持排水畅通,堆土边坡不宜大于1:1.5。在河岸处堆土时,不得影响河堤稳定安全和排水,不得阻塞污染河道。9.4.4施工结束后,应检查堆土的平面尺寸、高度、安全距离、边坡坡度、排水、防扬尘措施等必须满足设计或施工组织设计要求。9.4.5土石方堆放工程的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9.4.5的规定。表9.4.5土石方堆放工程的质量检验标准项序项目允许值允许偏差检验方法单位数值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总高度设计值mm≤0水准仪2长度、宽度设计值mm≤0全站仪、测距仪或用钢尺量3堆放安全距离设计值mm≥0全站仪、测距仪或用钢尺量4边坡坡度设计值—观察或用坡度尺检查一般项目1防扬尘满足环境保护要求或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现场观察9.5土石方回填9.5.1施工前应检查基底,测量基底标高、边坡坡度,检查验收基础外墙防水层和保护层等。回填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确定回填料含水量控制范围、铺土厚度、压实遍数等施工参数。9.5.2施工过程中应检查排水措施,每层填筑厚度、辗迹重叠程度、含水量控制、有机质含量、73
压实程度。回填料应填筑压实,且压实系数应满足设计要求。当采用分层回填时,应在下层的压实系数经试验合格后才能进行上层施工。填筑厚度及压实遍数应根据土质、压实系数及所用机具确定。如无试验依据,应符合表9.5.2的规定。表9.5.2填土施工时的分层厚度及压实遍数压实机具分层厚度(mm)每层压实遍数平辗250~3006~8振动压实机250~3503~4柴油打夯200~2503~4人工打夯<2003~49.5.3施工结束后,应检查标高、边坡坡度、压实程度等。9.5.4填方工程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9.5.4-1、9.5.4-2的规定。表9.5.4-1柱基、基坑、基槽、管沟、管沟、地(路)面基础层填方工程质量检验标准项序项目允许值允许偏差检验方法单位数值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标高设计值mm-50水准仪2分层压实系数设计值—按规定方法一般项目1回填土料设计要求—取样检查或直接鉴别2分层厚度及含水量设计值—水准仪及抽样检查3表面平整度—mm20用2m靠尺和契形塞尺检查4有机质含量设计值%≤5按规定方法5辗迹重叠长度mm500~1000—用钢尺量表9.5.4-2场地平整填方工程质量检验标准项序项目允许值允许偏差检验方法单位数值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标高设计值mm人工±30水准仪机械±502分层压实系数设计值—按规定方法一般项目1回填土料设计要求—取样检查或直接鉴别73
2分层厚度及含水量设计值—水准仪及抽样检查3表面平整度—mm人工20用2m靠尺和契形塞尺检查机械304有机质含量设计值%≤5按规定方法5辗迹重叠长度mm500~1000—用钢尺量73
10边坡工程10.1一般规定10.1.1锚杆、挡土墙等可根据施工方式相一致且便于控制施工质量的原则,按支护类型、施工缝或施工段划分若干检验批。10.1.2对边坡工程的质量验收,应在钢筋、预应力、混凝土、锚杆、挡土墙等验收合格的基础上,进行质量控制资料的检查及感观质量验收,并对涉及结构安全的材料、试件、施工工艺和结构的重要部位进行见证检测或结构实体检验。10.1.3边坡工程应进行监控量测。10.1.4下列边坡及挡护结构工程的施工应进行专门论证:1地质和环境条件很复杂、稳定性极差的边坡工程;2边坡邻近有重要建(构)筑物、地质条件复杂、破坏后果很严重的边坡工程;3已发生过严重事故的边坡工程;4采用新结构、新技术的边坡工程。10.2喷锚支护10.2.1施工前应应检验锚杆(索)锚固段注浆(砂浆)所用的水泥、细骨料、矿物、外加剂等主要材料的质量。同时检验锚杆材质的接头的质量,同一截面的锚杆的接头面积不超过锚杆总面积的25%。10.2.2施工过程中应检验锚杆(索)锚固段注浆(砂浆)配合比、注浆(砂浆)质量、锚杆(索)孔锚固段长度、强度、喷锚混凝土强度。10.2.3锚杆(索)在下列情况应进行基本试验,试验数量不少于3根,试验方法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的规定执行:1当设计有要求时;2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或新技术的锚杆(索);3无锚固工程经验的岩土层内的锚杆(索);4一级边坡工程的锚杆(索)。10.2.473
施工完成后,进行验收锚杆试验,试验的数量应为锚杆总数的5%,且不少于5根。同时检验预应力锚杆(索)锚固后的外露长度。预应力锚杆(索)拉张的时间应按照设计要求,当无设计要求时应达到设计强度的90%方可拉张。10.2.5边坡喷锚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10.2.5的规定。表10.2.5边坡喷锚质量检验标准项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值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单位数值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锚杆承载力kN设计值//按规定方法,检测频率为锚杆总数的5%2锚杆(索)锚固长度mm设计值mm±50用钢尺量(差值法):每孔测1点3喷锚混凝土强度MPa设计值//按规定方法4预应力锚杆(索)的张拉力、锚固力kN设计值//按规定方法,检测频率为锚杆总数的5%一般项目1锚孔位置//mm±20用钢尺量:每孔测1点2锚孔孔径//mm+10用钢尺量:每孔测1点3锚孔倾角//%±1导杆法量:每孔测1点4锚孔深度//mm+100用钢尺量:每孔测1点5锚杆(索)长度mm设计值mm±50用钢尺量:每孔测1点6预应力锚杆(索)张拉伸长%设计值%±6按规定方法7锚固段注浆体强度MPa设计值//按规定方法8泄水孔直径、孔深mm设计值mm±3用钢尺量9预应力锚杆(索)锚固后的外露长度mm≥30//用钢尺量10钢束断丝滑丝数//%≤1目测、用钢尺量:每根(束)10.3挡土墙10.3.1施工前,应检验墙背填筑所用的填料的重度、内摩擦角和粘聚力,同时应检验墙身材料的物理力学指标。10.3.2施工过程中应进行验槽,并检验墙背填筑的分层厚度、压实系数、挡土墙埋置深度,基础宽度、排水系统、泄水孔(沟)、反滤层材料级配及位置。重力式挡土墙的墙身为混凝土时,应检验混凝土的配合比、强度。10.3.373
施工后,应检验重力式挡土墙砌体墙面质量、墙体高度、顶面宽度;砌缝、勾缝质量,结构变形缝的位置、宽度;泄水孔的位置、坡度等。10.3.4挡土墙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10.3.4的规定。表10.3.4挡土墙质量检验标准项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值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单位数值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挡土墙埋置深度mm设计值mm±10经纬仪2墙身材料强度MPa石材:≥30混凝土:设计值//按规定方法3分层压实系数/设计值//按规定方法一般项目1平面位置//mm±50全站仪测量2墙身、压顶断面尺寸mm设计值//用钢尺量:每一缝段测3个断面,每断面各2点3压顶顶面高程mm设计值mm±10水准仪测量:每一缝段测量3点4墙背加筋材料强度、延伸率%设计值//按规定方法5泄水孔尺寸mm设计值mm±3用钢尺量:每一缝段测量3点6泄水孔的坡度%设计值//按规定方法7伸缩缝、沉降缝宽度mm设计值mm+20用钢尺量:每一缝段测量3点8轴线偏位mm设计值mm30经纬仪测量:每一缝段纵横各测量2点9墙面倾斜率%设计值%0.3垂线测量:每一缝段测量3点10墙表面平整度(砼)mm20mm±22m直尺、塞尺量:每一缝段测量3点10.4边坡开挖10.4.1边坡开挖施工前应检查平面位置、水平标高、边坡坡度、排水降水系统。10.4.2边坡开挖时,应及时检验开挖的平面尺寸、标高、坡度、水位等。10.4.3预裂爆破或光面爆破的岩质边坡的坡面上宜保留炮孔痕迹。残留炮孔痕迹保存率应不得小于50%。10.4.4边坡开挖施工应进行监测、监控,监测、监控方法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的规定执行。在采用爆破施工时,应加强环境监测。10.4.5边坡开挖后,应检验边坡坡度、坡面平整度、坡底标高等。10.4.6边坡开挖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10.4.6的规定。73
表10.4.6边坡开挖质量检验标准项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值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单位数值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边坡坡率%不大于设计值//全站仪测:每20m抽查1处2坡底标高mm设计值mm±50全站仪测一般项目1坡面平整度mm设计值mm土坡:±100岩坡:±1503m直尺测量:每20m测1处2各级过度平台标高mm设计值mm±50全站仪测3坡脚线偏位mm设计值mm±50经纬仪测:每20m测2点73
附录A验槽检验要点A.0.1验槽前应熟悉勘察报告,了解拟建建(构)筑物的类型及特点,掌握基础设计图纸及环境监测资料。A.0.2 基槽开挖后,应检验下列内容:1 基坑的位置、平面尺寸、坑底标高;2 基坑土质和地下水情况;3 空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及地下埋设物的位置、深度、性状。A.0.3验槽宜采用轻型动力触探或袖珍贯入仪等方法进行。A.0.4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在基坑底全面积进行轻型动力触探:1 持力层有较大的起伏变化时;2 有局部异常土质或坑穴、古遗址、古井、旧基础时;3 有断层破碎带、软弱岩脉及古河道、湖、沟、坑等不良地质条件时;4基础范围内存在两种以上不同成因类型的土层时;5在雨期或冬期等不良气候条件下施工,基底土质可能受到影响时。A.0.5采用轻型动力触探进行基槽检验时,检验深度及间距按表A.0.5执行。表A.0.5轻型动力触探检验深度及间距表(m)排列方式基槽宽度检验深度检验间距中心一排<0.81.21.0~1.5视地层复杂情况定两排错开0.8-2.01.5梅花型>2.02.1A.0.6 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可不进行轻型动力触探:1 基坑不深处有承压水层,触探可造成冒水涌砂时;2 持力层为砾石层或卵石层,且其厚度符合设计要求时。A.0.7 验槽完成后应形成验槽记录或验槽检验报告。73
附录B监测要求C.0.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应有专人或者专门的机构进行全过程的监测,并应形成记录。C.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对周边环境有影响时,应对邻近建(构)筑物竖向及水平位移监测、邻近地下管线监测及周围地面的变形监测。C.0.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监测点布置应能反映监测对象的实际状态及变化趋势,监测点应布置在内力及变形关键特征点上,并应满足监测要求。监测点布置不应影响监测对象的正常工作,并应减少对施工的影响。C.0.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监测项目及频率应根据水文地质、周边环境、施工工序等条件综合确定,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108
本规范用词说明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可采用“可”。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108
引用标准名录1、《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3、《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4、《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6、《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7、《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8、《焊接H型钢》YB3301、XX10ifang 10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条文说明108
修订说明《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X,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x年X月X日以第XX号公告批准发布。本规范是在《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的基础上修订而成,上一版的主编单位是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所、中港三航设计研究院、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同济大学,主要起草人员是桂业琨、叶柏荣、吴春林、李耀刚、李耀良、陈希泉、高宏兴、郭书泰、缪俊发、李康俊、邱式中、钱建敏、刘德林。本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对章节重新进行了调整并增加了基础的类型;2.增加了特殊土地基和基础的内容;3.增加了边坡工程和地下水控制的内容;4.对地基基础验收的技术内容进行了调整和完善;5.明确了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验收的内容和要点。本规范制定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和研究,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实际应用经验,同时参考了国外先进技术标准,通过广泛征求有关方面意见,并协调相关标准,对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作出了具体规定。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规范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规范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还着重对强制性条文的强制性理由作了解释。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规范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规范规定的参考。108
目次1总则823基本规定834地基工程844.1一般规定844.2素土和灰土地基854.3砂和砂石地基854.4土工合成材料地基864.5粉煤灰地基864.6强夯地基874.7注浆地基874.8预压地基884.9砂石桩复合地基904.10土和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904.11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904.12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904.13高压旋喷注浆复合地基904.14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915基础工程925.1一般规定925.2无筋扩展基础925.5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基础925.8长螺旋钻孔压灌桩935.9沉管灌注桩935.13沉井与沉箱936特殊土地基和基础工程946.2湿陷性黄土946.3冻土957基坑支护工程977.1一般规定977.2灌注桩排桩围护墙977.3板桩围护墙987.5型钢水泥土搅拌墙987.6土钉支护997.8重力式水泥土墙997.9土体加固997.10内支撑99108
7.11锚杆1007.12与主体结构相结合的基坑支护1008地下水控制1018.1一般规定1018.3降水1018.4回灌1039土石方工程1059.1一般规定1059.2土方开挖1059.3岩质基坑开挖1069.4土石方堆放与运输1069.5土石方回填10610边坡工程10810.2喷锚支护10810.3挡土墙10810.4边坡开挖108108
1总则1.0.3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对各个规范的编制起了指导性的作用。1.0.4地基基础工程内容涉及到砌体、混凝土、钢结构、地下防水工程以及桩基检测等有关内容,验收时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相关规范的规定。108
3基本规定3.0.1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均与地下土层接触,地质资料极为重要。基础工程的施工又影响临近房屋和其他公共设施,对这些设施的结构状况的掌握,有利于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安全与质量,同时又可使这些设施得到保护。3.0.2本条给出了验收应符合的要求,第2款中要求参与验收的人员具有的资格,指的是必须具备相应专业的资格证书。3.0.6主控项目对于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至关重要,需要特别控制,在抽查的数量中要求主控项目的验收必须全部合格,一般项目相对于主控项目可以允许在抽查的数量里有20%的不合格率。108
4地基工程4.1一般规定4.1.1地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考虑间歇期是因为地基土的密实、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水泥或化学浆液的胶结、土体结构恢复等均需有一个期限,施工结束后立即进行质量验收存在不符实际的可能。至于间歇多长时间在各类地基规范中均有规定。具体可由设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有些大工程施工周期较长,一部分已达到间歇要求,另一部分仍在施工,就不一定待全部工程施工结束后再进行取样检查,可先在已完工程部位进行,但是否有代表性就应由设计方确定。4.1.2静载荷试验的压板面积对处理地基检验的深度有一定影响,本条提出各种地基静载荷试验压板面积的最低要求,工程应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4.1.3试验性工程的目的在于验证方法的适用性、加固效果和工艺参数,根据试验结果及时修改设计和施工参数,以指导大面积施工。对无经验可查的工程更应强调这样做的目的,能使施工参数的合理性和保证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即不造成浪费也不会造成大面积返工。对提供工程设计参数和确定质量检验标准所进行的载荷试验应考虑加载至极限,以明确加固效果,有利于分析比较,以取得准确可靠的设计和施工参数。4.1.4本条强调了地基处理工程的验收检验方法的确定,必须通过对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地基基础设计及地基加固设计资料的分析,了解施工工艺和施工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等后确定。同时,对检验方法的适用性以及该方法对地基处理的处理效果评价的局限性应有足够认识,当采用一种检验方法的检验结果具有不确定性时,应采用另一种检验方法进行验证。4.1.5本条所列的地基均不是复合地基,由于各地各设计单位的习惯和经验不同,对地基处理后的质量检验指标均不一样,可以选用静力触探、标准贯入、动力触探、十字板剪切和静载荷试验等方法进行检验。对此,本条用何指标不予规定,按设计要求而定。地基处理的质量好坏,最终体现在这些指标中。各种指标的检验方法可按国家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的规定执行。4.1.6108
对砂石桩、高压喷射注浆桩、水泥土搅拌桩、土和灰土挤密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夯实水泥土桩等复合地基,桩是主要施工对象,应检验桩和复合地基的质量,检验方法可按国家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的规定执行。4.1.7本规范第4.1.5、4.1.6条规定的各类地基的主控项目及数量是至少应达到的,其他主控项目及检验数量可按国家现行标准和设计要求确定,一般项目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时抽查,做好记录。复合地基中的桩的施工质量是主要的,应保证20%的抽查量。4.2素土和灰土地基4.2.1素土和灰土的土料宜用黏土、粉质黏土。严禁采用冻土、膨胀土和盐渍土等活动性较强的土料。需要时也可采用水泥替代灰土中的石灰。4.2.2验槽发现有软弱土层或孔穴时,应挖除并用素土或灰土分层填实。最优含水量可通过击实试验确定。灰土的最大虚铺厚度可参考表1所示数值。表1灰土最大虚铺厚度序夯实机具质量(t)最大虚铺厚度(mm)备注1石夯、木夯0.04~0.08200~250人力送夯,落距400mm~500mm,每夯搭接半夯2轻型夯实机械-200~250蛙式或柴油打夯机3压路机机重6~10200~300双轮4.3砂和砂石地基4.3.1原材料宜用中砂、粗砂、砾砂、碎石(卵石)、石屑。采用细砂时应掺入碎石或卵石,掺量按设计规定。4.3.2砂和砂石地基每层铺筑厚度及施工含水量可参考表2所示数值。表2砂和砂石地基每层铺筑厚度及施工含水量序压实方法每层铺筑厚度(mm)施工含水量(%)施工说明备注1平振法200~25015~20用平板式振捣器往复振捣不宜使用干细砂或含泥量较大的砂所铺筑的砂地基2插振法振捣器插入深度饱和(1)用插入式振捣器(2)插入点间距可根据机械振幅大小决定(3)不应插至下卧黏性土层(4)插入振捣完毕后,所留的孔洞,应用砂填实不宜使用细砂或含泥量较大的砂所铺筑的地基108
3水撼法250饱和(1)注水高度应超过每次铺筑面层(2)用钢叉摇撼捣实插入点间距为100mm(3)钢叉分四齿,齿的间距80mm,长300mm,木柄长90mm4夯实法150~2008~12(1)用木夯或机械夯(2)木夯重40kg,落距(400~500)mm(3)一夯压半夯全面夯实5碾压法250~3508~126~12t压路机往复碾压适用于大面积施工的砂和砂石地基注: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地基其最下层的铺筑厚度可比上表增加50mm。4.4土工合成材料地基4.4.1土工合成材料的品种与性能及填料,应根据工程特性和地基土质条件,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50290的要求,通过设计计算并进行现场试验后确定。土工合成材料应采用抗拉强度较高、耐久性好、抗腐蚀的土工带、土工格栅、土工格室、土工垫或土工织物等土工合成材料。填料宜用碎石、角砾、砾砂、粗砂、中砂等材料,且不宜含氯化钙、碳酸钠、硫化物等化学物质。当工程要求垫层具有排水功能时,垫层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透水性。4.4.2土工合成材料如用缝接法或胶接法连接,应保证主要受力方向的连接强度不低于所采用材料的抗拉强度。在地基土层表面铺设土工合成材料时,保证地基土层顶面平整,防止土工合成材料被刺穿、顶破。4.5粉煤灰地基4.5.1粉煤灰可分为湿排灰和调湿灰。粉煤灰填筑材料应选用III级以上粉煤灰,严禁混入生活垃圾及其他有机杂质。用于发电的燃煤常伴生有微量放射性同位素,因而粉煤灰亦有时有弱放射性。作为建筑物垫层的粉煤灰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产品及建材用工业废渣放射性物质控制要求》GB6763及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放射防护卫生标准》GB6566的有关规定作为安全使用的标准。粉煤灰含碱性物质,回填后碱性成分在地下水中溶出,使地下水具弱碱性,因此应考虑其对地下水的影响并应对粉煤灰垫层中的金属构件、管网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粉煤灰材料可用电厂排放的硅铝型低钙粉煤灰。108
4.5.2粉煤灰填筑的施工参数宜试验后确定。每摊铺一层后,先用推土机预压2遍,然后用压路机碾压,施工时压轮重叠1/2~1/3轮宽,往复碾压4遍~6遍。粉煤灰分层碾压验收后,应及时铺填上层或封层,防止干燥或扰动使碾压层松胀密实度下降及扬起粉尘污染。4.6强夯地基4.6.1为避免强夯振动对周边设施的影响,施工前必须对附近建筑物进行调查,必要时采取相应的防振或隔振措施。施工时应由邻近建筑物开始夯击逐渐向远处移动。场地地下水位高,影响施工或夯实效果时,应采取降水或其它技术措施进行处理。4.6.2强夯施工前,应在施工现场有代表性的场地选取一个或几个试验区,进行试夯或试验性施工。每个试验区面积不宜小于20m×20m,试验区数量应根据建筑场地复杂程度、建筑规模及建筑类型确定。通过试夯取得各类施工参数后再正式施工。对透水性差、含水量高的土层,前后两遍夯击应有一定间歇期,一般2~4周。施工时要有排水措施。4.6.3强夯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检验,应在施工结束后间隔一定时间进行,对于碎石土和砂土地基,间隔时间宜为(7~14)d;粉土和黏性土地基,间隔时间宜为(14~28)d。4.7注浆地基4.7.1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要针对注浆加固目的,在注浆加固设计前进行室内浆液配比试验和现场注浆试验是十分必要的。浆液配比的选择也应结合现场注浆试验,试验阶段可选择不同浆液配比。现场注浆试验包括注浆方案的可行性试验、注浆孔布置方式试验和注浆工艺试验三方面。可行性试验是当地基条件复杂,难以借助类似工程经验决定采用注浆方案的可行性时进行的试验。一般为保证注浆效果,尚需通过试验寻求以较少的注浆量,最佳注浆方法和最优注浆参数,即在可行性试验基础上进行、注浆孔布置方式试验和注浆工艺试验。只有在经验丰富的地区可参考类似工程确定设计参数。常用浆液类型见表3。表3常用浆液类型浆液浆液类型粒状浆液(悬液)不稳定粒状浆液水泥浆108
水泥砂浆稳定粒状浆液黏土浆水泥黏土浆化学浆液(溶液)无机浆液硅酸盐有机浆液环氧树脂类甲基丙烯酸酯类丙烯酰胺类木质素类其他水泥为主剂的浆液主要包括水泥浆、水泥砂浆和水泥水玻璃浆。水泥浆液是地基治理、基础加固工程中常用的一种胶结性好、结石强度高的注浆材料,一般施工要求水泥浆的初凝时间既能满足浆液设计的扩散要求,又不至于被地下水冲走,对渗透系数大的地基还需尽可能缩短初、终凝时间。地层中有较大裂隙、溶洞,耗浆量很大或有地下水活动时,宜采用水泥砂浆,水泥砂浆由水灰比不大于1.0的水泥浆掺砂配成,与水泥浆相比有稳定性好、抗渗能力强和析水率低的优点,但流动性小,对设备要求较高。水泥水玻璃浆广泛用于地基、大坝、隧道、桥墩、矿井等建筑工程,其性能取决于水泥浆水灰比、水玻璃浓度和加入量、浆液养护条件。对填土地基,由于其各向异性,对注浆量和方向不好控制,应采用多次注浆施工,才能保证工程质量。4.7.2对化学注浆加固的施工顺序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检查时,如发现施工顺序与设计要求有异,应及时制止,以确保工程质量。4.7.3对水泥为主剂的注浆加固的检测时间有明确的规定,土体强度有一个增长的过程,故验收工作应在施工结束后间隔一定时间进行,对于黄土地基,间隔时间宜为(7~10)d;其他地基,间隔时间宜为28d。4.7.4对注浆加固效果的检验要针对不同地层条件设置相适应的检测方法,并注重注浆前后对比。4.8预压地基4.8.1软土的固结系数较小,当土层较厚时,达到工作要求的固结度需时较长,为此,对软土预压应设置排水通道,其长度及间距宜根据设计计算确定。4.8.2堆载预压,必须分级堆载,以确保预压效果并避免坍滑事故。一般以每天的沉降速率、边桩位移速率和孔隙水压力增量等指标控制堆载速率。108
堆载预压工程的卸载时间应从安全性考虑,其固结度应满足设计要求,现场检测的变形速率应有明显变缓趋势或达到设计要求才能卸载。真空预压的真空度可一次抽气至最大,当实测沉降速率和固结度符合设计要求时,可停止抽气。降水预压可参考本条。4.8.3一般工程在预压结束后,应进行十字板剪切强度或标贯、静力触探试验,但重要建筑物地基应进行承载力检验。如设计有明确规定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检验。检验深度不应低于设计处理深度。验收检验应在卸载3d~5d后进行。4.8.4应对预压的地基土进行原位试验和室内土工试验。加固后地基排水竖井处理深度范围内和竖井底面以下受压土层所完成的竖向变形和平均固结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对于以抗滑稳定性控制的重要工程,应在预压区内预留孔位,在堆载不同阶段进行原位十字板剪切试验和取土进行室内土工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验算下一级荷载地基的抗滑稳定性,同时也检验地基处理效果。在预压期间应及时整理竖向变形与时间、孔隙水压力与时间等关系曲线,并推算地基的最终竖向变形、不同时间的固结度以分析地基处理效果,并为确定卸载时间提供依据。地基中不同深度处的固结度可根据实测超孔隙水压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进行确定,地基总固结度可按地基表面不同时间实测变形量与利用实测变形与时间关系曲线推算的最终竖向变形量之比确定。或利用实测变形与时间关系曲线按以下公式推算最终竖向变形量和参数:(1)(2)式中、、为加荷停止后时间、、相应的竖向变形量,并取-=-。停荷后预压时间延续越长,推算的结果越可靠。有了值即可计算出受压土层的平均固结系数,可计算出任意时间的固结度。利用加载停歇时间的孔隙水压力与时间的关系曲线按下式可计算出参数:(3)108
式中、为相应时间、的实测孔隙水压力值。按式(3)计算得到的值反映了孔隙水压力测点附近土体的固结速率,而按式(2)计算的值则反映了受压土层的平均固结速率。4.9砂石桩复合地基4.9.1振冲地基是砂石桩地基的一种,本次规范修订将振冲地基与砂石桩地基合并。4.10土和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4.10.4原规范主控项目桩体及桩间土满足设计要求,本次修订改为桩体填料平均压实系数不小于0.97,其中压实系数最小值不应低于0.93。垫层可采用粗砂或碎石,亦可采用灰土。当采用粗砂或碎石做垫层时,其夯填度应小于等于0.9;当采用灰土做垫层时,其压实系数应不小于0.95。一般项目桩位允许偏差修改为:对于条形基础的边桩沿轴线方向应为桩径的±1/4,沿垂直轴线方向应为桩径的±1/6,其他情况应为桩径的40%。若土和灰土挤密桩用于消除地基湿陷性,地基承载力可不作为主控项目。4.11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4.11.4夯实水泥土桩加固地基的效果,水泥的质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水泥的质量是关键,因此把原规范一般项目水泥质量调整为主控项目进行检查。检查桩体夯填质量用压实系数来衡量更常用。因此,把原规范主控项目桩体干密度满足设计要求修改为桩体填料平均压实系数不小于0.97。4.12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4.12.1施工前除了检查水泥及外掺剂的质量、桩位等,还应对搅拌机工作性能及各种计量设备进行检查,计量设备主要是水泥浆流量计及其他计量装置。4.13高压旋喷注浆复合地基4.13.3桩体质量及承载力检验应在施工结束后28d进行。4.14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108
4.14.1目前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桩身混合料大部分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合料,但也有少数采用现场搅拌的。当采用现场搅拌混合料时应对入场的水泥、粉煤灰、砂及碎石等原材料进行检验;当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合料时应对入场混合料的配合比和塌落度等进行检查。4.14.4原规范一般项目的桩垂直度小于等于1.5%修改为1.0%。桩的垂直度偏差修改为1%,与现行国家和行业的有关标准的垂直度偏差相吻合。108
5基础工程5.1一般规定5.1.3打(压)入桩包含预制混凝土方桩、先张法预应力管桩、钢桩,本条表5.1.4中的数值未计及由于降水和基坑开挖等造成的位移,但由于打桩顺序不当,造成挤土而影响已入土桩的位移,是包括在表列数值中。为此,必须在施工中考虑合适的顺序及打桩速率。布桩密集的基础工程应有必要的措施来减少沉桩的挤土影响。5.1.45.1.65.1.7对重要工程(甲级)应采用静载荷试验本检验桩的垂直承载力。工程的分类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第3.0.1条的规定执行。关于静载荷试验桩的数量,如果施工区域地质条件单一,当地又有足够的实践经验,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由设计确定。承载力检验不仅是检验施工的质量而且也能检验设计是否达到工程的要求。因此,施工前的试桩如没有破坏又用于实际工程中应可作为验收的依据。非静载荷试验桩的数量,可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的规定执行。5.1.8桩身质量的检验方法很多,可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所规定的方法执行。打入桩制桩的质量容易控制,问题也较易发现,抽查数可较灌注桩少。5.2无筋扩展基础5.2.1在砌体结构工程施工中,砌筑基础前放线是确定建筑平面尺寸和位置的基础工作,通过校核防线尺寸,达到控制放线精度的目的。5.2.4本条所列砖砌体一般尺寸偏差,对整个建筑物的施工质量、建筑美观和确保有效使用面积均会产生影响,故施工中对其偏差应予以控制。砌体厚度项目中的毛石基础、毛料石基础和粗料石基础的一般尺寸允许偏差下限为“0”控制,即不允许出现负偏差,这一规定将有利于基础工程的安全可靠性。毛石墙砌体表面平整度难于检验,其表面平整情况可通过规感检查作出评价。5.5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基础108
5.5.4钢筋混凝土预制桩质量检验标准汇合了预制桩(管桩)成品桩的质量检查验收内容,且对不同的施工方法如锤击打入法、液压沉入法、静力压入法、钻孔植入法均适用。主控项目及一般项目中成品桩质量都属共同部分,其余对应相关项进行验收。桩基验收条件应符合下列要求:1、现场桩头清理到位,混凝土灌芯已完成;2、竣工图等质量控制资料已经监理审查并签署意见;3、桩位偏差超标等质量问题已有设计书面处理意见;4、检测报告已出具;5、桩基子分部已经施工自检合格。5.8长螺旋钻孔压灌桩5.8.4长螺旋钻孔压灌桩钢筋笼质量检验标准见一般规定表5.1.5,其余质量检验标准列表5.8.4,这样更方便施工现场检查人员使用。桩位偏差同表5.1.5灌注桩桩位偏差的要求。5.9沉管灌注桩5.9.4桩位偏差同表5.1.5灌注桩桩位偏差的要求。沉管灌注桩拔管速度过快会引起桩身缩径甚至断桩,因此规定拔管速度控制在1.2m/min~1.5m/min为宜。5.13沉井与沉箱5.13.2下沉过程中的偏差情况,虽然不作为验收依据,但是偏差太大影响到终沉标高,尤当刚开始下沉时,应严格控制偏差不要过大,否则终沉标高不易控制在要求范围内。下沉过程中的控制,一般可控制四个角,当发生过大的纠偏动作后,要注意检查中心线的偏移。封底结束后,常发生底板与井墙交接处的渗水,地下水丰富地区,混凝土地板未达到一定强度时,还会发生地下水穿孔,造成渗水,渗漏验收要求可参照现行国家标准《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108
6特殊土地基和基础工程6.2湿陷性黄土6.2.1湿陷性黄土场地上的垫层地基,除提高承载力和增加均匀性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防水和隔水。一定厚度的垫层可以防止水从上部渗入地基,外放部分可以防止水从侧向渗入地基,其尺寸对垫层的防、隔水效果至关重要,应作为验收项目。6.2.2《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对各类建筑地基消除湿陷性的厚度的规定,是强夯地基确定设计处理厚度的一个重要依据。在设计处理(夯实)厚度内,湿陷性应消除,检测方法可采用现场浸水载荷试验或取土作土工试验,具体方法在GB50025中有详细规定。湿陷系数作为一般项目进行验收,允许个别土样的湿陷系数大于0.015,但大于0.015的点在空间分布上不应集中、连续。压实系数和湿陷系数两项指标具有关联性,且夯实厚度和程度(压实系数)关系到防水效果,检测压实系数可作为强夯处理有效厚度和湿陷性消除厚度的辅助判断指标。6.2.3主控项目“复合土层湿陷性”是指桩长范围内复合土层的湿陷性应消除。可采用复合地基浸水载荷试验或通过桩体材料、桩体压实系数、桩间土湿陷系数和平均挤密系数等指标综合判定。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经验,挤密系数达到0.90的区域一般在距桩边(0.5~1.0)D范围(沉管法),平均为0.75D。桩距的计算依据一般是挤密系数不小于0.90,因此对于要求消除湿陷性的挤密桩地基,其桩距偏差不宜大于0.25D。对预钻孔夯扩桩,因钻孔过程对桩间土无挤密作用,消除湿陷性全靠夯扩,因此钻孔直径不应大于设计值,施工前应检查钻头直径。对于决定夯扩效果的锤重、每次填料量、夯锤提升高度、夯击次数等必须在施工中经常检查。最终形成的桩径是检验桩间土挤密效果的重要参数,也应经常检查。6.2.4为减少湿陷土层影响,黄土地区普遍采用先用挤密或强夯等方法消除部分或全部湿陷土层的湿陷性,再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等复合地基或采用桩基础。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108
GB50025规定,用挤密或强夯等方法消除部分或全部湿陷土层的湿陷性后,已消除湿陷性的土层可按一般地区土层进行设计,其施工验收也可按一般地区的验收标准执行。若挤密桩设计目的仅是消除湿陷性,其承载力可不进行验收。6.2.5预浸水法是利用自重湿陷性场地特性,预先浸水使自重湿陷发生,减少后期湿陷量的一种黄土地区特有的地基处理方法,浸水时湿陷发生越充分则预浸水处理效果越好。受周围未浸水土层约束影响,黄土实际发生湿陷量大小和浸水坑尺寸有关,因此浸水坑尺寸应检查验收。6.3冻土6.3.1季节冻土区当设计允许在基底下存留部分冻土层时:1施工一般在春融期进行,为了防止冻胀或融沉破环,施工前应检查工程地质资料及水文地质资料,以利于制定合理施工方案;2开挖基槽时,内外墙的基础应同时、同深开挖。若基槽开挖后,立刻进行基础施工,则基槽可挖至设计标高;如有施工间隙,应保留0.20m~0.30m的冻土层,待施工前一次清除至设计基底标高。施工过程中应及时检查开挖标高,防止超挖,防止坑壁从冻融界面滑塌;3在基槽开挖完成后,应检验基底设计标高,冻土层厚度,有融化后地基承载力,融沉系数,冻土含水率,冻土干密度等。6.3.2当多年冻土以冻结状态用作天然地基时:1基坑开挖施工应选择在寒季或秋末进行,以利于保持多年冻土的冻结状态,为了节约工程造价,也可在融化深度最大的秋末进行,快速施工。施工前应检查工程地质资料、水文地质资料,熟悉基础形式和埋深等设计资料;2施工过程中应尽量保持建筑场地周围环境的天然植物覆盖(苔藓、树木、草皮等),不破坏土的土的天然状况,采取措施保证土的冻结状态;3施工结束后,首先应检验基底标高是否满足要求,多年冻土上限是否与勘察资料相符,冻土温度状况是否与勘察一致等,是否为坚硬冻土。施工后如要检查冻土地基承载力,应按《冻土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JGJ118附录F进行,地基承载力检验过程中,应同时进行地温监测;4多年冻土地基一般均铺设粗颗粒非冻胀性垫层,应对垫层质量进行检测。6.3.3当多年冻土以逐渐融化状态用作地基时:1108
施工一般选择在夏天进行,为了制定合理有效的施工方案,施工前应检查工程地质资料、水文地质资料;2施工结束后,首先应检验基底标高是否满足要求,冻土承载力是否满足,多年冻土上限是否与勘察资料相符,冻土温度状况是否与勘察一致等。冻土融沉性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基底应为非融沉性土及弱融沉性土,如果发现有与地质报告不一致的融沉性大的土,应换填为非融融沉性土;3多年冻土地基一般均铺设粗颗粒非冻胀性垫层,应对垫层质量进行检测。6.3.4冻土地区的保温隔热地基,近几年无论是在多年冻土区还是季节冻土区,应用越来越多,因此增加该基础形式的验收内容。主要应在施工前对材料质量进行验收,检查材料合格证,试验报告等。施工过程主要检查接缝处理,铺设厚度、长度、宽度是否符合质量要求。6.3.5-6.3.6多年冻土地区的灌注桩基础,在国外应用的并不是很多,在国内由于工程造价及施工条件的制约,还在大面积应用。为了保护多年冻土环境,降低混凝土水化热对冻土的影响,要求混凝土浇筑温度在5-10℃之间,因此应对混凝土进行测温。为了及时掌握基础施工对冻土环境的影响,施工期间要对地温进行监测。多年冻土地区桩基础的设计原则主要有三种,即保持冻结状态、逐渐融化状态、预先融化状态,这三种状态对桩基础的检测方法是不一样的,因此要求按现行行业标准《冻土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JGJ118的规定执行。6.3.7多年冻土区架空通风基础,施工前应对使用的保温隔热材料及换填材料进行检验,检查材料合格证,试验报告等。施工中主要检查通风空间或通风总面积是否符合要求。其冻土地基承载力或桩基础承载力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冻土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JGJ118的规定执行。108
7基坑支护工程7.1一般规定7.1.1基坑支护结构质量检查与验收需要分阶段进行。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是确保支护结构质量的基础,应把好每道工序关,严格按操作规程及相应标准检查,随时纠正不符要求的操作。质量验收应按本规程的相应要求实施,如有不符要求的,应与设计配合,采取补救措施后,方能进行基坑开挖。基坑开挖时的检查,主要是截水体系渗漏、构件偏位等,如严重或偏位过多,也应采取措施及时处置。7.1.4降水、排水系统对维护基坑的安全极为重要,必须在基坑开挖施工期间安全运转,应时刻检查其工作状况。邻近有建筑物或有公共设施,在降水过程中要予以观测,不得因降水而危及这些建筑物或设施的安全。7.1.5基坑工程的现场监测可以为基坑工程信息化施工、设计优化等提供依据;更重要的是通过检测和预警,可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保护基坑及周边环境的安全。因此基坑工程的监测也是基坑工程实施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基坑支护工程中主要支护结构变形应根据设计要求设置报警值,对周边主要保护对象的变形应根据环境保护要求设置报警值。监测的相关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的规定。7.2灌注桩排桩围护墙7.2.2保证成孔质量是确保成桩质量的关键之一,如测得的孔径、垂直度、孔壁稳定和沉渣厚度等现场实测指标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及时采取技术措施或重新考虑施工工艺。试成孔可选取非排桩设计位置进行,有成熟施工经验时也可选择排桩设计位置进行试成孔。在钻进成孔至设计桩底标高并完成一清后,静置一段时间(模拟成孔至成桩的施工历时时段,通常宜取12h~24h或按设计要求)考察孔壁稳定性。从开始测得初始值后,每3h~4h间隔测定一次孔径曲线(含孔深、桩身扩径缩径等数据信息)、垂直度、沉渣厚度、泥浆指标等,以核对地质资料、检验施工设备施工工艺等是否适宜,在正式施工前调整选择好施工参数。选取非排桩设计位置进行试成孔时,试成孔完毕后的孔位应以砂浆或其它材料密实封填。7.2.8采用“桩墙合一”108
技术,将原有废弃的临时围护排桩考虑利用作为永久地下室侧壁挡土结构的一部分,可以减少地下室外墙的厚度,甚至可减少结构外墙下边桩的数量,以节约社会资源,实现建筑节能和可持续发展的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图1“桩墙合一”构造节点“桩墙合一”围护桩由于作为永久结构的一部分,其施工与检测的要求高于常规临时围护排桩。其中垂直度偏差提高要求主要考虑减小围护桩施工误差对后期地下室外墙施工的影响,建议采用旋挖工艺成孔进行“桩墙合一”围护桩的施工。7.3板桩围护墙7.3.1我国常用的钢板桩可采用等截面U形、Z形、直线形、组合型和槽钢等。常用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板桩可采用矩形、T形和I形截面钢板桩的外形尺寸及截面特性、锁口尺寸等可按现行行业标准《冷弯钢板桩》JG/T196和现行国家标准《热轧U型钢板桩》GB/T20933的规定执行。预制混凝土板桩目前常用的截面形式主要是矩形截面槽榫结合的型式。7.5型钢水泥土搅拌墙7.5.1型钢水泥土搅拌墙其质量检查与验收除满足本节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型钢水泥土搅拌墙技术规程》JGJ/T199和《渠式切割水泥土连续墙技术规程》JGJ/T303的规定。7.5.3进行浆液试块强度试验确定墙体强度时,浆液试块应根据土层特点和开挖深度选取不同深度的浆液试块,严禁在钻头上提取浆液试块。浆液试块应采用与搅拌桩类似的条件养护(地下水位以下的应采用水下养护),达到设计龄期要求(一般为108
28d)后,进行强度试验。7.5.4保持连续搭接施工、控制桩位和桩身垂直度是形成连续墙体的关键。桩与桩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mm,搭接时间不应大于16h,若特殊原因超过上述时间,应对最后一根桩先进行空钻留出榫头以待下一批桩搭接;如间歇时间太长与下一根无法搭接时,应进行标记并在设计单位认可后采取局部补桩或注浆措施。7.6土钉支护7.6.4进行抗拔承载力检测的土钉应随机抽样,检测试验应在注浆固结体强度达到10MPa或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进行。7.8重力式水泥土墙7.8.1本节中重力式水泥土墙指采用双轴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工艺形成的重力式水泥土墙,采用其它施工工艺时,可参照本规范中相应章节进行质量检验。7.8.4成桩施工期应严格进行每项工序的质量管理,每根桩都应有完整的施工记录。应有专人记录搅拌机钻头每米下沉或提升的时间,深度记录误差不大于100mm,时间记录误差不大于5s。桩位偏差不是定位偏差,一般来说,为了保证桩位偏差在50mm以内,需要保证定位偏差在20mm以内。桩位偏差在50mm以内,垂直度偏差在1%之内可保证10m~15m长度范围内相邻桩有良好的搭接。7.9土体加固7.9.6采用注浆法进行土体加固时,其施工质量检验参照注浆地基的要求进行。根据地基加固的特点,可不进行地基承载力和地基土变形指标的检测。7.10内支撑7.10.4基坑工程的工况流程中设计允许未达到28d龄期即进入下一工况时,还应根据设计要求增加对混凝土支撑的强度检测,并相应的增加混凝土试块留设数量。7.10.5施加预应力的钢支撑杆件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预应力损失,为了保证预应力达到设计要求,当预应力损失达到一定程度后应及时进行补充、复加轴力。7.10.6立柱转向不宜大于5°,避免影响水平支撑和地下水平结构的钢筋施工。108
7.11锚杆7.11.3进行抗拔承载力检测的锚杆应随机抽样,检测试验应在注浆固结体强度达到15MPa或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进行。7.12与主体结构相结合的基坑支护7.12.4由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而对钢管混凝土支承柱的施工质量产生异议时,可采用超声波透射法或侧向钻芯法进行辅助质量检测,以作为钢管混凝土支承柱质量检测的参考依据。7.12.5竖向支承桩柱作为永久结构,其质量检验标准高于临时立柱。108
8地下水控制8.1一般规定8.1.1排水系统的有效性是影响降排水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在排水量比较大的工程中,往往因前期设置的排水系统无法满足降排水的要求导致降水中止。因此,降水运行前检查工程场区的排水系统是非常必要的。为了避免其它因素如雨季大气降水造成排水不畅,根据工程经验,本条规定排水系统最大排水能力不应小于工程降排水最大流量的1.2倍。8.1.2不同性质的土层含水量、渗透性差异较大,对预降水时间的要求也不同。一般来说,土质基坑开挖深度越深、土层含水量越高、渗透性越差,需要的预降水时间越长。另外,不同的降排水工艺需要的预降水时间也不同,例如软土地层中真空负压管井比自流管井预降水时间缩短30%~50%。减压降水验证试验应结合土质基坑开挖工况验证减压降水的有效性,并根据试验过程中达到安全水位的时间确定减压预降水时间。8.1.3控制土质基坑工程开挖土层中的地下水位在开挖面以下0.5m-1.0m,主要是为便于开挖干作业,确保混凝土垫层浇筑和养护的条件。深部承压含水层的水位则应控制在经抗突涌稳定性验算后确定的安全水位埋深以下,以确保当前开挖面不会发生承压水突涌的风险。但承压水位不应过度低于安全水位埋深,以免过度减压降水引起工程周边环境变形。当基坑开挖面位于承压含水层中或与承压含水层顶板的竖向距离小于2m时,坑底已无有效的(半)隔水层。为保证基坑稳定性与施工安全,则须将承压水位控制在基坑开挖面以下1.0m。8.1.4本条规定适用于设置止水帷幕且在坑内降排水的基坑。通过坑外水位的变化来判别帷幕的止水效果,往往还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偏差。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发现坑外水位产生异常时,还应当排除水位的自然变幅、大气降水、水位观测井或水位观测孔的有效性等各方面影响因素,结合帷幕施工时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8.3降水108
8.3.1不同的地区选用的降水井管材质是不同的,一般在降水时都会因地制宜结合地区经验确定管材。管材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降水井后期运行过程中的成活率,例如塑料管、水泥管比较容易遭到破坏,而钢管相对而言其强度和刚度都能够普遍满足各种地区的降水施工要求。根据上海地区的工程经验,一般采用钢管时,管径不小于273mm,壁厚不小于4mm。不同土层选用的滤管,其单位长度孔隙率与土层的颗粒大小、不均匀系数及渗透性是相关联的;一般来说,土层颗粒越大,不均匀系数约小,渗透性越强的土层选用的滤料孔隙率应越大。根据软土地区经验,在夹薄层粉土或砂土的(粉质)粘土层及非承压的饱和粉土层、砂土层中,采用单位长度孔隙率不小于15%的滤管,在保障预降水时间及满足成井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实现预期的降水效果;在主要颗粒为粉砂~砾卵石的承压含水层中,采用单位长度孔隙率不小于20%的滤管,可以实现预期的降水效果。滤料的作用一方面是保持良好的透水性能,一方面还要阻挡土层颗粒进入井内。因此,滤料既要考虑粒径与降水目的层的土层颗粒匹配,同时也要保持较好的均匀性。一般来说,滤料应选用磨圆度较好的硬质岩层砾、砂,不宜采用棱角形石渣料、风化料或粘质岩层成分的砾、砂。而根据国内不同地区地区成井施工的经验,滤料的粒径规格一般如下确定:1)粘土、砂土层D50=(8~12)d50(8.3.1-1)式中:D50-小于该粒径的滤料质量占总滤料质量50%所对应的粒径(mm);d50—小于该粒径的土的质量占总土质量50%所对应的土层颗粒的粒径(mm)。2)对于d20<2mm的碎石类土含水层D50=(6~8)d20(8.3.1-2)式中:d20—小于该粒径的土的质量占总土质量20%所对应的含水层土颗粒的粒径(mm)。3)对d20≥2mm的碎石土含水层,宜充填粒径为10mm~20mm的滤料。8.3.2108
试成井目的是核验地质资料,检验所选的成孔施工工艺、施工技术参数以及施工设备是否适宜。通过试成井可以了解选用的施工工艺的可行性,通过掌握成孔钻进的难度、孔壁的稳定性以及试成井的出水效果调整施工工艺,提高成井水平。一般需通过试成井2口进行对比检验,根据试成井的结果,对选用的施工工艺进行确定或完善,并熟悉、掌握施工操作要点。8.3.3控制成孔垂直度是保证成井质量的基本条件。成孔垂直度偏差过大,容易影响井(点)管居中沉设,造成滤料层厚度不均匀,影响抽水效果甚至导致降水井(点)出砂。根据工程实践经验,成孔垂直度偏差控制在1/100内,同时确保井(点)管拼装的平直度及居中竖直沉设,可保证滤料厚度基本均匀,有效发挥过滤作用。8.3.4成井施工完成后,通过试抽水检验实际降水效果与设计要求的偏差。以上海地区承压水减压降水为例,一般分别实施单井降水检验和群井降水检验。在检验过程中记录每口井的出水量、抽水井内稳定水位埋深、水位观测井的水位变化状况等,停抽后还应测量抽水井内恢复水位及水位观测井的恢复水位。通过这些检验,一方面掌握了成井质量状况,另一方面还了解了整体降水效果是否能够满足设计的要求。并且在检验过程中还可以结合后续施工的工况分阶段了解满足不同阶段降水要求的降水井开启的数量、降排水的流量等,便于实现“按需降水”,非常有益于科学指导工程实施。8.3.5连续降水的工程对用电要求非常高,一旦出现断电长时间不恢复将带来降水运行的中止,从而带来工程风险。为防止出现这种现象,目前各种降水工程中都强调配备两路以上不同变电站供电的独立电源,确保一路电源供电异常后能及时切换至备用电路。如现场不具备两路不同变电站供电的条件,可以采用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8.3.6非落底式帷幕的基坑或盾构进出洞、顶管进出洞、隧道旁通道开挖等类型的工程中进行降水时,降水极易造成工程场区外的地下水位下降从而引起环境变形。因此,本条规定这些类型的降水工程应当计量和记录降水井抽水量便于后续发生过度的环境变形时进行分析。8.4回灌8.4.4回灌管井的孔壁回填有特殊的要求,必须防止回灌入含水层中的水沿着孔壁回渗至浅部土层甚至从地面冒出。因此,回灌管井除了采用黏土球封填孔壁外,应当进行注浆或采用混凝土回填剩余的空间。注浆或混凝土回填完成后,应保持14108
d以上休止期让混凝土达到强度。8.4.6一般来说,回灌期间应当同时观测及记录降水区和回灌区观测井水位抬升情况,这样便于根据观测井水位变化和周边环境变形监测的结果,动态调整降水和回灌量,保持抽灌平衡。8.4.9回灌水源的水质要求非常高,一方面要防止回灌水源污染地下水,另一方面要避免回灌井因地下水中的金属离子氧化后形成悬浮物堵塞回灌井滤管。目前工程上较多是采用自来水进行回灌,但这既不经济同时也是水资源的一大浪费。目前国家级“抽灌一体”地下水控制工法,利用降排出的地下水经过沉淀、曝气氧化、物理吸附以及锰砂过滤等一系列处理措施降低水中杂质和易氧化的化学物质含量,达到处理后高于原地下水水质的标准后再回灌至含水层中。一方面既保障了回灌水源的水质,保持了回灌的持久性;另一方面减少了地下水资源的浪费,节约了经济成本。因此,本条并不强调一定要采用自来水作为回灌水源。为了避免回灌压力过大造成回灌井孔渗水,甚至产生其它不可预见的危害,除了加强回灌井孔的封堵效果外,一般在满足回灌要求的情况下都采用自然回灌。自然回灌注水压力一般控制在0.05MPa~0.10MPa。自然回灌不能满足回灌水量要求时,可采用加压回灌。但加压回灌的回灌压力必须通过现场试验后确定。加压回灌期间还应密切观测回灌井孔及四周土体渗水状况,出现渗水现象时,应适当降低回灌压力。回灌井的回扬能够有效排出回灌管井滤管部位的气泡、杂质等。一般来说,每天回扬不1次,每次回扬时间可控制在20min~30min。108
9土石方工程9.1一般规定9.1.1基坑工程应根据设计文件编制基坑支护结构和土石方开挖的施工方案,并按相关规定完成评审工作后方可施工。当基坑土石方开挖采用无支护结构的放坡开挖时,应做好基坑放坡周边地面的挡水措施,防止地面明水流入基坑。基坑底设置明沟及集水井等排水设施,排除坑内明水,防止坡脚及坑底受水浸泡发生位移、坍塌等险情,对土石方工程施工产生影响。在土石方开挖前应针对施工现场水文、地质的实际情况、周边的环境(建筑物、地铁和地下管线等)、开挖边坡与建筑物的距离、建筑物的结构、地下设施和开挖深度进行综合考虑,编制地面排水和地下水控制的专项施工方案。土石方开挖应根据施工现场条件尽可能连续开挖,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基坑暴露时间。开挖前抢险物资必须到位。9.1.2在土石方工程施工测量中,除开工前的复测放线外,还应配合施工对平面位置(包括控制边界线、分界线、边坡上的上口线和底口线等),边坡坡度(包括放坡线、变坡等)和标高(包括各个地段的标高)等经常测量,并校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上述施工测量的基准——平面控制桩和水准控制点,也应定期进行复测和检查。对于复杂基坑的开挖施工,还应加强信息化施工,做好基坑变形的监测测量,确保土石方施工安全顺利进行。9.1.3为确保软弱土层基坑开挖的安全,土石方开挖必须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方案精心施工,并遵守“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根据工程实践,基坑变形与施工时间有很大关系。因此,施工过程应尽量缩短施工工期,特别是在支撑体系未形成情况下的基坑暴露时间应予以减少,要重视基坑开挖的时空效应。9.1.4土石方开挖的施工过程中应结合边坡的支护方式和设计要求有序开挖,控制好每一层开挖深度,确保土石方开挖施工过程中边坡的稳定和建(构)筑物的地基及周边建(构)筑物本身的安全。9.2土方开挖108
9.2.5本规范表9.2.5-1、9.2.5-2、9.2.5-3、9.2.5-4所列数值适用于附近无重要建(构)筑物或重要公共设施,且暴露时间不长的条件。土方开挖应保证平面几何尺寸(长度、宽度等)达到设计要求,土方开挖平面边界尺寸受支护结构控制时,如排桩、板桩、咬合桩、地下连续墙、SMW工法等支护的基坑土方开挖,不受本条件限制,支护结构的施工质量与允许偏差应符合设计文件和相关专业规范要求。9.3岩质基坑开挖9.3.1岩质基坑开挖应根据岩石的类别、风化程度和节理发育程度等确定开挖方式。对软地质岩石和强风化岩石,可以采用机械开挖或人工开挖。对于坚硬岩石宜采用爆破开挖。爆破开挖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安全评估,并报经所在地公安消防部门批准后,再进行爆破作业。爆破作业做好安全准备工作。爆破器材不能过期或变质,爆破器材临时储存及修建临时爆破器材库房必须由公安消防部门的许可,修建临时库房应通过安全评价合格的程序要求。对开挖区周边有防震要求的重要建构(筑)物的地区进行开挖,宜采用机械与人工开挖或控制爆破。9.4土石方堆放与运输9.4.3对在基坑、基槽、管沟等周边的堆载限值和安全堆载范围作了设计方面的相关要求,以确保基坑、基槽、管沟边坡稳定为目的。针对河岸、地铁和建(构)筑物影响范围内堆土的情况作了安全方面的相关要求,主要是为了避免由于地面堆土引起的周边建(构)筑物、地铁等地基附加变形,从而引起安全事故的发生。施工现场要求在设计明确的堆载范围以外堆土的,应由施工总承包单位验收并制定专项方案,明确堆土高度和范围,并经基坑围护设计单位同意和报监理审核后方可实施。在已建建(构)筑物周边堆载或覆土,建设单位必须委托已建建(构)筑物原主体结构设计单位复核由于地面堆载引起的周边建(构)筑物地基附加变形,经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实施。9.5土石方回填9.5.1108
基底不得有垃圾、树根等杂物,坑穴积水抽除、淤泥挖净,基底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土石方回填施工前应将回填料的性质和条件通过试验分析,然后根据施工区域土料特性确定其回填部位和方法,按不同质量要求进行合理调配土石方,并根据不同的土质和回填质量要求选择合理的压实设备及方法。回填料的施工含水量与最佳含水量之差可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6%~+2%),取样的频率一般为5000m3或土质发生变化情况下均要取样制标。9.5.2对重要工程土石方回填的施工参数(每层填筑厚度、压实遍数和压实系数)均应做现场试验确定或由设计提供。检测回填料压实系数的方法一般采用环刀法、灌砂法、灌水法或水袋法。9.5.4回填料每层压实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采用环刀法取样时,基坑和室内回填,每层按100m2~500m2取样1组,且每层不少于1组;柱基回填,每层抽样柱基总数的10%,且不少于5组;基槽或管沟回填,每层按长度20m~50m取样1组,且每层不少于1组;室外回填,每层按400m2~900m2取样1组,且每层不少于一组,取样部位应在每层压实后的下半部。采用灌砂(或灌水)法取样时,取样数量可较环刀法适当减少,但每层不少于1组。108
10边坡工程10.2喷锚支护10.2.3此处无锚固工程经验是指:施工单位没有施工过岩土锚杆(索)工程或很少施工锚杆(索)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对锚杆(索)锚固判断能力差,因此要作基本试验来确定施工能力。10.3挡土墙10.3.1挡土墙墙背填筑所用的填料应采用透水性材料或设计规定的材料,土方施工应满足本规范9.4节的规定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不得采用膨胀土、高液限粘土、耕植土、淤泥质土、草皮、树根、生活垃圾等不良填料。10.3.2验槽的主要内容包括挡土墙基础宽度、埋深、放坡坡度、挡土墙的地基持力层等内容。墙身砌体应分层砌筑,采用挤浆法,确保灰缝饱满。砌体应牢固,内外搭砌,上下错缝,拉接石、丁砌石交错布置;墙身泄水孔通畅,严禁倒坡。10.3.3施工后,应检验重力式挡土墙砌体墙面质量、墙体高度、顶面宽度;砌缝、勾缝质量,结构变形缝的位置、宽度;泄水孔的位置、坡度等。10.3.3重力式挡土墙砌体墙面应平整、整齐,外形美观,两端面与基础连接处应密贴。砌缝均匀,无开裂现象,勾缝密实均匀、平顺美观;沉降缝、伸缩缝整齐平直、上下贯通,缝宽不小于设计值;反滤层材料级配符合设计要求、透水性良好。泄水孔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孔坡向外,无堵塞现象。10.4边坡开挖10.4.2边坡坡度、平面尺寸、标高的控制决定着边坡轮廓面的成型和保留岩体的开挖质量,需要经常量测。10.4.4距离建筑物、构筑物较近时,宜采取爆破引起振动效应的监测措施,质点振动速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表10.4.4-1的规定。表10.4.4-1质点安全振速表序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cm/s)检查方法和频率1土窑洞、土坯房、毛石房屋0.5~1.5108
采用爆破振动监测仪进行监测,监测工作与爆破同步进行。2一般砖房、非抗震的大型砌块建筑物2.0~3.03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3.0~5.04石油、天然气管道2.55一般古建筑与古迹*0.1~0.56边坡面107交通隧道10~208排水洞基础或壁面109输水洞竖井基础或壁面1010已灌浆部位1.2~1.511已锚固部位1.2~1.512新浇大体积混凝土龄期:初凝~3d2.0~3.0龄期:3d~7d3.0~7.0龄期:7d~28d7.0~12.0*省级以上(含省级)重点保护古建筑与古迹的安全允许振速,应经专家论证选取,并报相应文物管理部门批准。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开挖边坡时,钻孔质量应符合表10.4.4-2的规定。表10.4.4-2开挖钻孔质量指标表序号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主炮孔缓冲孔光爆孔、预裂孔1排距(mm)±50±50随机抽查10%的炮孔尺量、查看钻孔记录表2孔距(mm)±50±50±10随机抽查10%的炮孔尺量、查看钻孔记录表3倾斜度(mm)±3°±1°±1°随机抽查10%的炮孔尺量、查看钻孔记录表3孔深(mm)0-200-20+5-10随机抽查10%的炮孔尺量、查看钻孔记录表10.4.5岩质边坡应满足设计要求,并确保边坡稳定、无松石。岩质边坡和土质边坡的坡面平顺,边线顺直,严禁出现倒坡。10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课程标准
- 东城镇安置示范小区二期附属工程及基础工程施工
-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a
- 深圳某机场后勤综合楼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东城镇安置示范小区二期附属工程及基础工程施工
- 基础工程施工管理
- 修改版-华发山庄-桩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
-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课程标准
- 某小区回旋钻孔桩基础工程施工方案(附示意图)
- 毕业论文 沙南区中心医院二期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专业承包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doc
- 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基坑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_学士学位论文.doc
- 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基坑基础工程施工__组织设计__学士学位论文.doc
- 袍江新区11年道路路灯基础工程施工
- 风力发电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
-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下载
- 基础工程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