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50 KB
  • 7页

房屋建筑地基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房屋建筑地基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高层建筑数量不断提升,建筑的高度也在不断增加,所以建筑地基的稳定性、牢固性已经成为了建筑中最为关心的问题。地基是建筑物最为基本的要素,地基工程施工质量不好就无法正常进行后续的工作,建筑整体施工质量也就无法保障,所以要加强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保证施工质量。本文主要阐述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问题,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关键词】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引言  对于房屋建筑来说,地基是最为基本的安全和质量要素。如果房屋建筑地基的施工质量不高,就会直接影响后续工程的施工,对于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都会造成影响。所以,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地基的施工是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但是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具有非常大的难度,施工过程的工序比较复杂、环境比较差,非常容易造成事故,所以要充分分析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情况,这对于促进房屋建筑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相关特点  1.1施工较复杂   我??具有非常广阔的地域范围,同时地形地貌、地质等的差别是非常大的。因此在进行房屋建筑施工时一定要选择较为合适的施工技术。对于那些地质中具有比较多泥沙、黏土等的地基是属于软土地基,此种地基形式就要采取较为特殊的施工技术进行施工,只有在充分保证地基稳固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另外,地震或者火山活跃带对于房屋建筑地基也具有非常大的影响,这都使得地基基础施工比较复杂,对于施工单位的要求更高。  1.2施工较隐蔽  建筑地基工程都在地下作业,特别是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地基的深度会更深。在地基工程完成之后,施工方会按照地面上、下同时进行施工,这样地基工程就会完全隐蔽在地面之下,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地基工程建设完成之后需要对于施工质量进行验收,要求施工人员不但要认真谨慎,同时也要具有非常高的安全意识,要充分认识到地基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性,最大程度上降低发生问题的概率。  1.3施工较困难  房屋建筑地基工程属于基础性工程,施工较困难,对于建筑整体施工质量和安全具有较大影响。在进行地基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进行地下作业,无法完全杜绝危险性,并且具有相应的施工难度,对于施工操作具有较大的困难。地基承载的负荷相对较大,若是地基强度较低、承载能力不够,就非常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在进行地基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采用建设模板,拆模过程中会造成建筑上层结构发生较大变化,这也造成了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较困难。  1.4施工过程易发事故   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时间长,同时施工流程相对较多。若是施工监管方面不够严格,就会给地基工程施工埋下非常大的安全隐患。若是设计施工方案选择的不够合理也非常容易造成房屋建筑质量问题。另外,设计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施工现场土质情况就会造成地基强度相对较低,地基承载力无法满足建筑方面的要求,非常容易造成房屋倒塌等问题,不但会造成建筑工程经济方面的影响,同时也可能造成人员方面的伤亡。  2.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2.1进行地基基础施工所在地的勘察  因为建筑工程属于综合性较强的工程,对于地基基础施工的要求比较高,所以在进行开始之前一定要加强施工现场的勘察工作。只有在具有准确地基基础勘察报告的基础上才能够真正反映出所在地的地质情况、水文情况等等。同时,也能够有效预防地基基础存在的质量缺陷。因此,施工前要充分了解施工现场的地质、水文情况,对于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勘察。另外,在施工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建筑物的结构特点,要充分分析其所具有的功能,保证勘察工作能够合理有效完成,从而为地基基础工程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在地基基础施工的具体工程中,在开展地质勘察工作时,必须选对钻孔的深度加以选择,确保深度满足施工设计要求,如果没有规范地设计,就无法确保压缩的厚度能够达到桩基础所需要的土层,这样对建筑地基基础沉降计算必定会带来影响,导致计算的数据无法保持准确性,使得桩的承载能力无法满足施工设计标准。所以,在进行地基基础勘查中,还需要注重钻孔的深度,才能够避免施工环节出现经济损失,避免各种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  2.2地基加固技术及各种案的比选   第一,由于自然条件是比较复杂的,所以自然条件完全良好的地基是很少见的,大部分房屋建筑地基基础都需要实施加固。地基加固对于房屋建筑的施工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换土法施工是现阶段地基加固中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其中的关键点包括:首先,在进行地基加固之前一定要对地基的基坑进行检验,保证基坑内不要留有污泥以及污水等物质,在保证基坑干燥的情况下才能够实施灰土铺设的操作。对于所铺设的灰土也有严格的要求,一定要严格控制灰土的土质以及含水量等。灰土的最佳含水量可以简单的通过人工方式进行检验,用手将灰土握成团状,两支轻镍破碎即可。其次,要将灰土铺设在基坑之内,完成夯实的操作任务。  第二,碎石桩法和强夯法进行结合。通过碎石桩法和强夯法进行结合能够对地基进行分点加固,能够确保其更加的稳固。这种方法的相关技术内容有:首先,向基坑内增设填土层,之后再填土层中安放碎石桩,并且进行土质情况的分析,选择出需要进行强夯的点,之后利用重锤将设置在填土层中的碎石桩打散,将其填入到地基基部位置。这样就将碎石和土混合到了一起形成更加坚硬的地基,不但能够提升地基的稳固性,同时便于排水。  第三,普通碎石桩和水泥粉煤灰碎石桩进行结合。桩基法能够有效提升地基承载能力,所以被广泛应用到房屋建筑地基工程施工中。但是随着房屋建筑高度以及功能需求的增加,单一的桩基法无法完全适应现代建筑形式,可以通过普通碎石桩和水泥粉煤灰碎石桩进行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地基工程的处理,这已经成为了现代房屋建筑最为重要的地基处理方法之一。   第四,地基加固方案对比。西安地区土质为黄土(沙质),属于湿陷性黄土。其主要特征是以黄色作为主色调,并且含盐量较大,具有大孔性,在天然剖面上有垂直节理。土质稳定性好,在没有遇到水的情况下土质坚硬。对于湿陷性黄土基础的处理形式主要分为几种方法,分别为:换土垫层法、强夯法、灰土挤密桩等等。  (1)换土垫层法:此种方法是西安地区近些年应用比较多的地基处理方法,此种方法能够获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具有较高的承载力以及变形模量,并且施工比较简单,很少能受到气候以及地下水位的影响。缺点是单价相对较高,如果厚度较大就需要增设挖坑土方量。  (2)强夯法:强夯法对于处理湿陷性?S土具有非常显著的经济效果,具有较高的承载力。但是其缺点就是施工时具有较大的振动和噪音,只适用在比较空旷的场地和新建的区域。  (3)灰土挤密桩:灰土挤密桩法的处理深度较深,可以达到15m左右,具有较快的施工进度,具有较低的造价,对于厚度较大的湿陷性黄土地基来说是比较理想的原位处理方法。但其缺点是锤击法成孔施工噪音比较大,只能应用在空旷地带。另外,在深度>10m的情况下施工比较困难。  (4)混凝土灌注桩:灌注桩是直接在桩位上就地成孔,然后在孔内安放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成。与预制桩相比,灌注桩能适应各种地层,无需接桩,桩长、直径可变化自如,减少了桩制作、吊运。但其成孔工艺复杂,现场施工操作好坏直接影响成桩质量,施工后需较长的养护期方可承受荷载。   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法。在选择以及应用地基处理方法时,要按着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就地取材、节约能源以及保护环境等方面的原则进行,从而达到技术先进可行、工艺安全可靠、确保质量和经济合理的要求。在选择地基处理方法之前一定要充分了解当地地质、水文以及地基基础设计资料,按照建筑设计的相关要求以及天然地基具有的问题确定出地基处理的目的、处理范围以及处理后所要达到的相应技术经济指标。要结合当地工程经验以及场地实际条件,可以初选出几种方法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如果有必要可以进行现场试验对比,最后从安全性、经济性、施工便捷性等方面选出最优方法。  土层的抗剪强度是非常重要的指标,直接决定着土层的力学性能。土的抗剪强度是由颗粒间的内摩察力以及由胶结物和水膜的分子引力所产生粘聚力共同组成。在法向应力不大时,抗剪强度与法向应力的关系近似为一条直线,这就是抗剪强度的库仑定律。经试算(详见国外砂土标贯击数N与内摩察角Φ的关系(按公式计算))采用Φ值进行承载力特征值fak计算时,对于粉、细砂采用Φ=(12N)0.5+15,对于中、粗、砾砂采用Φ=0.3N+27计算出的数值实际能较为吻合(N为经杆长修正后的标贯击数)。根据计算成果,N与Φ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3.结束语  在房屋建筑中,地基基础工程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直接影响着整体建筑的质量。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所在地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为合适的施工技术,确保地基工程质量的同时保证施工的安全性,进一步促进建筑工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新利.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探究[J].山西建筑,2012(25):15-17.   [2]林兴敏.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探讨[J].低碳世界,2015(01):28-29.  [3]赵艳艳.关于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中外企业家,2015(02):18-19.  [4]钟学文.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6):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