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1.50 KB
- 39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四川省农村居住建筑施工技术导则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二O一二年六月前言农村居住建筑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39
加强农村居住建筑施工管理和指导,提高农村居住建筑质量和水平,是关系民生和体现职能部门为民服务的迫切要求,是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为此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相关单位在学习借鉴“5.12”汶川地震灾后农房重建经验基础上,结合我省实际,编制了《四川省农村居住建筑施工技术导则》,以期对建造农村居住建筑提供可靠、有效的技术帮助,为规范农村居住建筑施工建设行为提供技术管理的依据。本技术导则共分10章148条,依次为总则、基本规定、地基及基础施工、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屋面防水施工、门窗工程施工、装修工程(施工)、配套设施、农村居住建筑竣工验收、农村居住建筑施工安全。本技术导则由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负责具体解释。请各地在实践过程中总结经验,并将意见或建议反馈给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本技术导则编写委员会主任委员:田文副主任委员:文技军、肖军、刘晓森委员:(按姓氏笔划排序)王正卿、王建平、王科、冯江、张静、罗进元、赵常颖、高永昭本技术导则编制单位:省住建厅村镇处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成都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目次四川省农村居住建筑施工技术导则1总则639
2基本规定63地基及基础施工93.1地基93.2基础104建筑(主体)结构施工144.1砌体结构144.2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174.3木结构194.4毛石结构204.5生土墙结构215屋面防水施工245.1刚性防水平屋面245.2柔性防水平屋面245.3防水坡屋面246门窗工程施工257装修工程(施工)257.1抹灰257.2饰面施工287.3水泥砂浆地坪348配套设施358.1电线铺设358.2自来水安装368.3室外散水3639
9农村居住建筑竣工验收3610农村居住建筑施工安全3710.1个人防护安全要求3710.2挖土作业安全要求3710.3脚手架搭设安全要求3710.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要求3810.5抬吊构件、材料安全要求38本技术导则用词用语说明3939
1总则1.0.1为合理指导农村居住建筑的施工,加强其施工质量管理,保障农村居住建筑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特编制本技术导则。1.0.2本技术导则适用于全省农村自建两层(含两层)以下且建筑面积在300㎡以下的住宅及附属用房。1.0.3农村居住建筑要根据部、省、市、县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的农房设计通用图或由有资质的设计单位且有执业资格的设计人员设计的图纸,委托有资质的施工单位或有证建筑工匠施工。1.0.4抗震设防区域农村居住建筑还须遵循《四川省农村居住建筑抗震构造图集》(DBJT20—63)、《四川省农村居住建筑抗震设计技术导则》要求。1.0.5鼓励农村居住建筑采取建筑节能措施。1.0.6农村居住建筑工程的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技术导则的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1.0.7承担农村居住房屋工程的施工企业和有证工匠应对所承担工程的施工质量负责。1.0.8农村居住建筑的施工应由具备相应施工资质,或在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认可的施工单位、有证农村建筑工匠承担。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农房建筑设计通用图,或由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设计的图纸施工。1.0.9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居住建筑修建过程的质量管理。2基本规定2.0.139
农村居住建筑平面布局宜规则整齐,避免拐角或突出,承重墙体宜均匀对称,在平面内宜对齐,沿竖向应上下连续;楼、屋盖应分别在同一标高;不应在同一高度内采取不同材料的承重结构,屋檐外挑梁上不得砌筑砌体。2.0.2农村居住建筑应根据房屋地基和基础情况决定基础圈梁的设置,具体要求见《四川省农村居住建筑抗震构造图集》(DBJT20—63)。2.0.3基础施工完后应及时回填土方。回填时,应沿基础墙体两侧同时均匀回填、夯实。土方回填应分层夯实,且每层填土方高度不宜超过300mm。回填土应是不含垃圾和其它杂质的土。2.0.4突出屋面结构的构件(女儿墙、立墙、天窗壁、变形缝、烟囱等)应与主体结构可靠连接,满足抗震要求。2.0.5农村居住建筑建设中使用的钢筋、水泥、砖、砌块等主要结构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应有厂家提供的合格证及出厂检验报告。严禁使用过期或质量不合格的水泥;不应使用废旧钢材,钢筋应采用机械调直,不应采用人工砸直的方式进行加工处理。2.0.6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以下简称小砌块)的产品龄期不应小于28d(天)。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7.5,砌块外壁厚度不应小于30mm,中间肋厚不应小于25mm。砖块材强度等级宜采用MU10,不应低于MU7.5。2.0.7木结构农村居住建筑所用的木材应选用干燥、节疤少、无腐朽的木材。木结构承重用的木材宜选用原木、方木和板材。受拉构件或拉弯构件应选用一等材,受弯构件或压弯构件应选用二等材。圆木柱稍径不应小于150mm,圆木檩稍径不应小于100mm,圆木椽稍径不应小于50mm;木材的含水率不应大于25%。2.0.839
毛石结构农村居住建筑所用的石材应选用质地坚实,无风化、剥落和裂纹,其形状不能过于细长、扁薄、尖锥或接近圆形。2.0.9农村居住建筑所用混凝土强度等级:基础垫层可采用C10,基础不应低于C15,地面以上结构不应低于C20,其配合比可参考下表。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参考值(m3)材料 C15C20水泥(kg)240~265330~355中砂(kg)785673砾石(kg)11291146水(kg)188195注:1.砾石最大粒径:20—40mm水泥强度等级32.5级,大于32.5等级水泥用量可取下限值。2.中砂、砾石在使用时可根据其含水率(干湿)情况增加砂、石用量;砂、石增加的重量是多少,就减少多少水的用量。2.0.10农村居住建筑所用砌体砌筑砂浆等级:非抗震设防区不应低于M2.5;抗震设防区不应低于M5;基础不应采用混合砂浆。砌筑砂浆的配合比参考值(m3)强度等级水泥用量(kg)用砂子量(kg)用水量(kg)M2.52001420270~330M5200~230M7.5、M10220~280注:1.此表水泥强度等级为32.5级,大于32.5级水泥用量可取下限。39
2.砂在使用时可以根据其含水率(干湿)情况增加砂用量;砂增加的重量是多少,就减少多少水的用量。2.0.11生土结构农村居住建筑所用的土料应选用杂质少的粉土和亚粘土,土中不应含有大于20mm的硬土块,其含水率宜控制在12%—18%,简易测定的方法为:手捏成团,落地开花。用于夯土墙的原始生土应选用杂质少的黏性土,并碎细晾晒发酵后方可使用。用于土坯墙的土料,应选用杂质少的亚粘土,砌筑泥浆应具有良好的黏性。3地基及基础施工3.1地基3.1.1农村居住建筑基础持力层,应设置在老土层;地下水位应低于持力层;除岩石地基外,深度不应小于500mm(原土表面算起膨胀土地区不小于1500mm)。冻土地区应按有关规定执行。3.1.2农村居住建筑同一幢的基础不应设在土质明显不同的地基上。3.1.3基础下的地基为软弱粘土、新近填土或严重不均匀土层时,应对地基进行处理。处理方法可采用连砂石、碎石、矿渣、灰土及含水率合适的粘土换取软弱的土层。处理厚度不应小于600mm,处理范围超出外墙基础外缘宽度不应小于500mm。3.1.4膨胀土开挖应避开雨季,开挖至基底后,应即时进行封闭。基础施工完毕后应对基槽(坑)立即回填封闭,分层夯实,回填土高度应高于原土表面,以免基底受到雨水侵扰。3.1.5农村居住建筑同一幢不宜采用不同类型的基础。3.1.639
地基持力层(基底)检查。基槽挖至持力层(基底)后应对基底进行检查,重点包括房屋的四个大角、上部结构变化较大和土质有明显不同等的区域。卵石地基检查方法采用釬勘法,即取1m左右钢釬一根,8磅二锤一把,用8磅二锤均匀用力连续击打钢釬,使钢釬入土深度达到600mm。如各检查点,锤击数基本相同就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若土质为粘土,应挖至老土下300mm,并观查土质是否均匀,若均匀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3.2基础3.2.1砌体基础1.砌体砌筑前,砌体块科应提前1-2d(天)浇水润湿,并保证在砌筑前,表面风干。普通页岩砖的含水率应达到15%,即:砖横向折断后,横断面的四周水印深度应在15mm左右。砌体砌筑所用砂浆,在拌合完成后3h(小时)内用完,施工期间气温超过30℃时,必须在2h(小时)内用完。2.砌筑基础前,应校核放线尺寸,其轴线(开间、进深)的尺寸允许偏差应控制在±5mm。四大角应是直角。3.砌筑顺序应符合下列规定:1)基底标高不同时,应从低处砌起,并应由高处向低处搭砌。当设计无要求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基础扩大部分的高度。2)基础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当不能同时砌筑时,应按规定留槎,接搓。4.砌筑要求1)砖基础大放脚宜做成阶梯形,包括等高式(两皮一收)和间隔式(两皮一收与一皮一收相间)两种,收退台阶宽度均为1/4砖(60mm),直到基础墙厚为止。(如图a、图b)39
图a图b2)基础砌筑前,应根据轴线标记,弹出大放脚的中线和边线;收分退台时,应根据中线分边线;退台至基础墙时,以轴线控制标桩为依据校核中线,弹出基础墙的中线和边线。3)砌基础墙时,应先盘墙角,每次盘角高度不应超过5皮砖,做到“三皮一吊(吊直),五皮一靠(靠平)”。4)砖基础砌筑前,应沿长度方向试排砖。5)砖基础应挂线砌筑。挂线后,应检查线的中部有无下垂现象,当拉线超过15m或遇大风天气,应在适当位置挑平。6)砌筑时,可按皮数杆先在转角及交接处盘角,再在其间拉准线砌中间部分。7)大放脚部分宜采用一顺一丁砌筑形式。十字接头和丁字接头处的砖块应错缝搭砌,且纵横基础应隔皮砌通,竖缝上下错开。大放脚的最下一皮砖应以丁砌为主。墙基的最上一皮砖(防潮层下面一皮砖)应为丁砖。8)穿过基础墙的管道安装时,管道上口与过梁底之间应有大于100mm的预留沉降空隙。9)防水砂浆防潮层的施工,应先将墙顶砖砌好,清扫干净,浇水湿润,随即抹防水砂浆至设计厚度。设计无规定时,厚度可为15~20mm,防水粉掺量为水泥重量的3%~5%。39
3.2.2混凝土基础1.基础模板制作安装1)工艺流程:抄平、放线→安装基础模板→安装龙骨及支撑→校正加固2)抄平、放线:将控制模板标高的水平控制点引测至基坑(槽)壁上,在混凝土垫层上弹出轴线和基础外边线。3)阶梯形独立基础:根据图纸尺寸制作每一阶梯模板,支模顺序应由下至上逐层向上安装。先安装底层阶梯模板,用斜撑和水平撑加固撑稳,核对模板墨线及标高,配合绑扎钢筋及垫块。再进行上一阶模板安装,上阶模板可采用轿杠架设在两端支架上,重新核对各部位标高尺寸,并用斜撑、水平支撑以及拉杆加以固定、撑牢,最后检查拉杆是否稳固,校核基础模板几何民尺寸及轴线位置。4)混凝土条形基础:应先在基槽底弹出中心线,基础边线,再把侧板和端头板对准边线和中心线,用水平仪抄测校正侧板顶面水平,经检测无误后,用斜撑、水平撑及拉撑钉牢。混凝土条形基础支模时模板上口应钉木带,以控制条形基础上口宽度,并通长拉线,保证上口平直,隔一定间距,将上段模板下口支撑在钢筋支架上。2.钢筋加工注意事项:1)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2)钢筋调直宜采用机械方法,也可采用冷拉方法。当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HRB235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HRB335级、HRB400级RRB400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3.基础混凝土浇筑:39
1)浇筑混凝土垫层:⑴地基地的松土和杂物应清除干净;干燥的非粘性土应用水湿润并夯实。岩石地基应清扫干净,未风化的岩石可用水冲洗,但表面不得有积水。在基槽(坑)四周应挖好排水沟和集水井。⑵混凝土垫层浇筑前,应先复核地基上的设计标高和轴线。⑶阶梯形基础:阶梯形基础应分层浇筑,当阶高大于500mm时,应有阶内分层。2)柱基(含承台)除在顶部留置施工缝外,其余部位不应留置施工缝。3)墙基施工缝的留置原则:⑴当墙基高度在500mm 以内时,施工缝可沿墙基竖向截面设置(留成垂直于墙轴线的平面);当高度大于500mm时,应做成阶梯形,高宽比不大于0.5。(见图a)⑵施工缝距基底标高改变处和纵横墙基交接处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施工缝不宜留在基底标高改变处和纵横墙基平面相交处,宜错开500mm以上留置)。(见图b及图c)3.2.3砌筑毛石基础1.砌筑毛石基础的第一层石块时,宜选用较大的毛石砌筑,石块大面向下。砌体转角处、纵横墙交接处和洞口处,应选用较大规则的毛条石砌筑。39
2.毛石基础的转角及纵横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如不能同时砌筑时,应留斜槎,斜槎的水平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严禁砌成直槎。毛石基础块料之间的缝隙应用砂浆嵌填饱满,但不得用水冲灌。3.2.4生土墙基础1.生土墙基础,应选用砖、混凝土、毛石基础。2.所选用的砖、混凝土、毛石基础、砌筑高度应高出室外地坪表面至少300mm。4建筑主体结构施工4.1砌体结构4.1.1砌体结构农村居住建筑是指烧结普通页岩砖、烧结多孔砖、混凝土小型砌块砌筑的承重墙体的房屋。承重墙体厚度不应小于180㎜,并不应采用标准砖组合砌筑。4.1.2砌体砌筑时,组砌方法应正确,即:砌体在砌筑前,应先用干砖或小砌块试摆,当各个墙体(内外墙)无竖向通缝(各砌块搭接长度不小于60mm)和竖向水平灰缝均控制在8~12mm时,可按摆好的组砌方法进行施工。灰缝应横平竖直、厚薄均匀,竖向灰缝应上下错缝,不得出现瞎缝、通缝。砖柱截面尺寸不应小于370×370mm,不得采用包心砌法。每日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5m。4.1.3砌体在转角和内外墙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当不能同时砌筑时,宜砌成斜槎,斜槎的水平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如留成为直槎,应槎高每500mm高加设2Ф6拉接筋伸入墙内,每边伸入墙内不少于1000mm(6度7度设防区)8度以上抗震设防区应设置2Ф6通长拉结筋。4.1.4砌体与构造柱的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在砌筑马牙槎时应先退后进,并沿墙高每隔500mm设2φ39
6拉结筋与构造柱连接,拉筋伸入墙内不宜少于1000mm(8度及以上设防区应设置2φ6通长拉结筋)。施工时,应先砌墙后浇构造柱混凝土。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但应伸入室外地面下500mm,并与基础圈梁相连。4.1.5当楼、屋盖当采用预制板时,支撑预制板墙体顶部应砌成丁砖,在安装板前墙顶面应采用M5的水泥砂浆找平。预制板在墙体上搁置长度不应小于100mm,伸进外墙的长度不应小于120mm,预制板在混凝土大梁上的(如安装在梁上)搁置长度不应小于80mm。在预制板端应设拉结筋,施工时应将拉结筋牢固连接,并用细石混凝土将板端连接缝灌实,做法详见《四川省农村居住建筑抗震构造图集》(DBJT20—63)17页。两板间的下部缝隙宜控制在20-40mm,并用细石混凝土分两次灌实,且在12h(小时)内浇水养护。4.1.6当楼屋盖为现浇混凝土板时,其楼屋盖的悬挑梁与楼屋盖板、圈梁和构造柱的交接部位,应整体浇注混凝土。混凝土振捣应密实,不得漏振、欠振和过振。浇筑混凝土后,应及时采取措施养护混凝土。4.1.7搁置预制梁,板的砌体顶面应找平,安装时应座浆。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采用1:2.5的水泥砂浆。4.1.8当在墙上留置临时施工洞口时,洞口净宽不应超过1m,其侧边距墙体交接处不应小于500mm。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的地区建筑物的临时施工洞口位置,应会同设计单位确定。4.1.9砌体施工时,楼面和屋面的备料应均匀堆放,砖、混凝土小砌块高度应控制在三层内。施工层进料口楼板下,宜采取临时支撑措施。4.1.1039
抗震设防区的砌体结构农村建筑的构造柱、圈梁、预制板等的构造措施,应符合《四川省农村居住建筑抗震构造图集》(DBJT20—63)的要求。4.1.11砌筑小砌块时,应清除表面污物和芯栓用小砌块孔洞底部的毛边,剔除外观质量不合格的小砌块。4.1.12底层室内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的砌体,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20的混凝土灌实小砌块的孔洞。4.1.13承重墙体严禁使用断裂小砌块。4.1.14小砌块墙体应对孔错缝搭砌,搭接长度不应小于90mm。墙体的个别部位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在灰缝中设置拉结钢筋或钢筋网片,但竖向通缝仍不得超过两皮小砌块。4.1.15小砌块应底面朝上反砌于墙上。4.1.16当芯柱的混凝土采用普通混凝土时,其浇灌混凝土的坍落度不应小于90mm。4.1.17抗震设防区的小砌块房屋,当设置芯柱时,芯柱截面不应小于100×100mm,每个芯柱内应插1Ф10的钢筋;钢筋应贯穿楼板、圈梁,顶层应伸入顶部圈梁,并可靠锚固。4.1.18墙体的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宜为10mm,但不应大于12mm,也不应小于8mm。4.1.19如楼面有悬挑部份,挑梁埋入墙体的长度要大于挑出长度的1.5倍,且和圈梁形成整体,一并浇注。4.1.20砖木结构“硬山搁檩”房屋应采取以下构造措施:1.对坡屋顶房屋,屋面坡角不应大于30度;山墙顶部至房屋檐口高度不应大于1.6m;39
2.抗震设防区的建筑,在屋盖处的墙顶应设置周圈闭合钢筋混凝土圈梁的。山墙顶部应设置斜向钢筋混凝土爬山圈梁;尚应在外山墙脊檩下方与水平圈梁之间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8、9度时不应采用“硬山搁檩”屋盖)《汶川地震灾后农房恢复重建技术导则》7.2.4条。4.不应在山墙的山尖范围内开设高窗;5.檩条支承处应设置厚度不小于30mm的垫木,垫木宽度同墙厚,长度不小于1.5倍墙厚;垫木与檩条端部应钉牢,防止檩条移位;垫木下应铺设砂浆垫层;6.端檩在外山墙上应出檐,内山墙上檩条应满搭或采用夹板对接或燕尾榫、扒钉连接;7.椽子与木檩条搭接处应满钉。4.1.21砌体结构的木屋架抗震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1.木屋架应为几何不变结构,上、下弦及腹杆应齐全,不应采用无下弦杆的人字形或拱形屋架;2.木屋架在前后纵墙支承处应与墙体圈梁、构造柱所预埋的螺栓可靠连接;木檩条应用扒钉固定在木屋架上弦杆上。3.当采用多榀木屋架且屋架跨度大于6m时,8度时应在端开间的两榀屋架之间设置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宜设置在上弦屋脊节点和下弦中间节点处,并采用螺栓连接;在屋架下弦跨中处应设置纵向水平系杆,水平系杆应与屋架下弦和剪刀撑拉结。4.1.22当屋面坡度较小或采用平顶木屋盖时,木檩、木梁应支承在圈梁或砂浆配筋带之上,并可靠连接;当木檩、木梁支承处未设圈梁或砂浆配筋带时,应在支承处增加木垫板,垫板长度不小于300mm,宽度同墙厚,垫板应和墙体有可靠连接。4.2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4.2.1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梁、柱39
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不应小于90°,箍筋弯后平直部份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设防要求时应为135°,箍筋弯后平直部份的长度不应小于箍筋弯钩直径的10倍。4.2.2梁下部的受拉钢筋(水平钢筋)的接头可采用搭接或焊接,搭接长度或焊接质量应满足有关要求,并且接头位置应在梁跨中三分之一以外。梁上部负弯距钢筋(水平钢筋)接头位置应距梁端三分之一以外。4.2.3柱纵向钢筋的接头宜优先采用焊接,焊接方式可采用竖向电渣压力焊、帮条焊、搭接焊,应严格保证焊接质量。也可采用搭接接头,搭接长度应符合规范要求,质量应满足有关要求。4.2.4在柱的主筋(纵筋)、梁主筋(水平筋)、板底筋绑扎时,应垫保护层厚度的砂浆垫块。4.2.5柱混凝土浇筑要分层进行,振捣密实,连续作业,梁、板混凝土应同时浇筑。4.2.6混凝土浇筑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所设置的施工缝,应该垂直于构件底面。一般不少于24h(小时)后再次浇注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施工缝进行处理:将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凿毛,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润湿,刷上纯水泥浆,再浇筑混凝土。4.2.7混凝土浇筑完毕,应进行覆盖浇水养护,养护应不少于7d(天)。4.2.8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4.2.9模板支架的立杆基础必须夯实,底部应设垫板,要避免水对支架的浸泡,防止支架变形下沉。立杆脚下应有可靠的相互连接(纵、横设置扫地杆),以确保支架的稳定性。39
4.2.10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对模板、支架进行检查。检查模板接缝是否严密;支架是否稳固;并应润湿模板后,方可浇筑混凝土。4.2.11有抗震设防要求的钢筋混凝土柱和构造柱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应不小于500mm;层高大于3m的,应不小于净层高的1/6。梁箍筋加密区从柱边算起不少于梁高的1.5倍至2倍。4.2.12混凝土宜优先采用机械拌合,所用原材料、配合比、搅拌时间等应符合设计、质量标准要求。人工拌制混凝土的基本要求;参考本技术导则的配合用量,用称按比例(每立方分几次拌制,最好以一包50kg(公斤)水泥或二包100kg(公斤)水泥为一次拌制量。分别称出砾石,中砂用量加上水泥先进行干拌制(操盘)三遍,然后加水再湿拌制(操盘)三遍后,才能浇筑混凝土。4.2.13混凝土浇筑1.钢筋混凝土柱和构造柱高度超过2m的,浇筑混凝土应采用串筒下料或开门字板浇筑。2.在浇筑梁上混凝土时,铲起的混凝土应铲子底贴着模板内侧扣着下料。4.3木结构4.3.1木结构农村居住建筑是指穿斗木构架、木柱木屋架、木柱木梁承重的房屋。所使用的木料应经过防白蚁、防腐、防火处理。承重木柱当采用圆木时,梢径不应小于150mm;当采用方木时,边长不应小于120mm。4.3.239
木结构农村居住建筑采用砖砌体、砌块砌体、生土墙体和石砌体做围护墙体,围护墙体应与木结构可靠拉结;砌筑的围护墙体不宜将木柱完全包裹,宜贴砌在木柱外侧。并应有保证自身稳定的措施。4.3.3木柱下应设柱脚石或混凝土基座,柱脚与柱脚石之间可采用石销键或石榫连接,也可以采用木销键或铁件连接。4.3.4木柱不宜有接头。有接头时,应采用巴掌榫对接,并在接头处用钢件连接牢固。避免在木柱同一高度处纵横向同时开槽,在同一截面处开槽时,面积不应超过截面总面积的二分之一。4.3.5处于房屋隐蔽部位的木构架,应设置通风洞口。4.3.6木屋架的各杆件除用暗榫连接外,还应用双面扒钉钉牢。4.3.7搁置在砖墙上的木檩子下应铺设砂浆垫层。4.3.8木构件与砖石砌体或混凝土构件接触处应作防腐处理。4.3.9抗震设防区农村居住建筑的木柱、围护墙、屋盖的构造措施,应符合《四川省农村居住建筑抗震构造图集》(DBJT20—63)。要求4.4毛石墙结构4.4.1毛石墙结构建筑系指采用未经加工的块石和卵石砌筑为承重墙的房屋。毛石墙厚不宜小于400mm,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4.4.2毛石砌体砌筑前,将石材表面的泥垢、水锈等杂质清除干净。砌筑时根据石块自然形状交错放置、上下错缝和内外搭接,分层卧砌,每层高度约300mm。砌筑顺序宜用较大的平毛石先砌转角处、纵横墙交接处和门洞处,然后再向中间砌筑。各层石块间应利用自然形状调整、敲打使之能与先砌毛石基本吻合。砌筑砂浆厚度宜为20—30mm,并应饱满;不得采用垫片干码,表面勾缝的砌筑方式砌筑。39
4.4.3毛石墙体宜分层卧砌,每层高度约300mm,每天砌筑高度不应超过1.0m。如将已砌好的毛石移位、顶高时,必须将原砂浆清理干净,重新铺浆。4.4.4毛石结构农村居住建筑宜采用砌石墙体承重,不宜采用砌石柱承重,严禁采用石板、石梁承重。4.4.5毛石结构农村居住建筑宜选用现浇或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墙体顶部应设置圈梁或配筋砂浆带。圈梁截面高度不小于120mm,宽度同墙厚,纵向钢筋不少于4Ф10,箍筋间距不少于Ф6@250mm;配筋砂浆带的宽度同墙厚、高度不小于60mm,至少配3Ф10的通长钢筋。当采用木屋盖时,在墙顶处应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4.4.6毛石结构农村居住建筑门窗洞口处应采用钢筋混凝土过梁,当洞口宽度小于900mm时,可采用钢筋石砌过梁(砂浆的配合比1:2),过梁厚度不应小于30mm,支承长度不应小于300mm。4.4.7毛石砌体在转角和内外墙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的水平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严禁砌成直槎。4.4.8抗震设防区毛石砌体农村居住建筑,其构造措施应符合《四川省农村居住建筑抗震构造图集》(DBJT20—63)要求。4.5生土墙结构4.5.1生土墙结构农村居住建筑是指采用未经焙烧的土坯、灰土和夯土(在模具内经夯实形成的土墙)为承重墙体的房屋。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应符合《四川省农村居住建筑抗震构造图集》的要求。4.5.2生土墙结构农村建筑应建在地势较高或较干燥的地方,室外地面能随着天然地形排除雨水或在房屋周围挖排水沟排除积水。4.5.339
生土结构农村居住建筑基础应选择砖、砌块、石、混凝土基础,且基础应高出室内外地坪(面)300mm。4.5.4生土结构农村居住建筑宜采用双坡屋面;坡屋面的坡度α不宜大于30°;(宜控制在3分水或4分水之间)屋面宜采用瓦屋面。4.5.5生土结构农村居住房屋的开间不应大于3.2m,每间之间均应有横墙。双坡屋面单坡屋面4.5.6夯土承重墙1.夯土墙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400mm。2.夯土墙在上下层接缝处宜设置木杆、树枝、竹片等竖向拉结材料。3.夯土墙原始土料应进行人工处理;包括碎细、晾晒和发酵,土料中宜掺入砂石骨料(骨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40mm),砂石骨料掺量不宜超过25%(重量比)。4.夯土墙应分层交错夯筑,夯筑应均匀密实,不应出现竖向接缝通缝,纵横墙应咬槎夯筑。夯土墙土料每层虚铺厚度200~300mm,均匀夯实至150~200mm,夯土墙每日夯筑最大高度不应超过1.5m。4.5.7土坯承重墙应符合下列要求:39
1.土坯墙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300mm。2.土坯墙砌筑泥浆不宜过稀,应随拌随用。泥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泌水现象时,应重新拌合。砌筑泥浆宜采用粘土浆或粘土石灰浆并掺入适量的稻、麦草节。3.土坯墙墙体的转角和纵横墙交接处应同时咬槎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其临时间断处的高度差不宜超过1m。每天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m。4.土坯墙应采用泥浆错缝卧砌,不得干码和斗砌;砌筑泥浆应饱满。土坯墙接槎时,应将接槎处的表面清理平整、密实,并填实泥浆,保持泥缝平直。5.土坯墙在砌筑时应采用挤浆法、铺浆法,不得采用灌浆法。严禁使用碎砖石填充土坯墙的缝隙。4.5.8生土墙从基础顶面至墙体防潮层(防潮层设置的位置应高于室内外地面300mm)。应采用水泥砂浆砌筑的毛石、片石或砖砌体,并采取防潮措施。4.5.9生土墙的外墙四角和内外墙相接处,应沿墙高每隔300mm设置拉结措施。拉结材料可选用荆条、藤条、竹片、苇杆等韧性好的条材。且拉结材料埋入每边墙内的长度不应小于1000mm。4.5.10生土墙外墙应做抹灰面层,面层施工应在墙体干燥后进行。4.5.11生土墙墙内不宜设烟道,烟道应附墙体外砌。4.5.12抗震设防区生土墙农村居住房屋的墙体、基础、屋架的构造措施,应符合《四川省农村居住建筑抗震构造图集》(DBJT20—63)要求。39
5屋面防水施工5.1刚性防水平屋面5.1.1屋面细石混凝土防水层厚度不小于40mm,配筋应不小于φ4,间距不大于200mm双向设置并绑扎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10mm。5.1.2屋面分格缝应设在屋面支承端、屋面转折处,间距应小于6m,分格缝处钢筋应断开。5.1.3屋面混凝土浇筑应振捣密实,并原浆抹平,初凝时压实,终凝前压光。混凝土浇筑完,应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天。5.1.4刚性防水屋面在施工前,应先在砼楼板上刷好隔离剂(铺好隔离层)后,才可进行刚性防水层施工。5.2柔性防水平屋面5.2.1防水层施工完后必须及时做好保护层,避免破坏防水层。严禁在已完工的防水层上打眼凿洞,如确需打眼凿洞时,损坏的防水层应做防水密封处理,并与原防水连成整体。5.2.2突出屋面的构件与屋面的连接处、转角处(水落口、檐口、天沟、屋脊等)找平层应做成半径R≥50mm的圆弧。5.2.3屋面防水层施工完后做保护层,在保护层上做屋面面层。5.3防水坡屋面5.3.1平瓦、油毡瓦屋面与山墙及突出屋面结构的构件等交接处,均应做泛水处理。5.3.2平瓦屋面采用木屋面板时,应在木屋面板上铺设一层防水卷材,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并用顺水条将卷材压钉在木屋面板上,顺水条间距宜为500mm,再在顺水条上铺钉挂瓦条。39
5.3.3琉璃瓦、小青瓦的瓦与瓦之间须上下左右搭盖,檐口瓦应与檩条扎牢。5.3.4坡屋面的雨水可沿屋面经屋檐自由排下,也可在屋檐处设置檐沟、水斗垂直排下。6门窗工程施工6.0.1农村居住建筑采用木门窗时应在门窗洞口的侧面预埋防腐木砖,门洞每侧埋置3块,窗洞每侧埋2块,门、窗框应采用圆钉与预埋木砖钉牢。6.0.2农村居住建筑采用铝合金或塑钢窗时应在砌体砌筑时埋设混凝土块,窗四角固定点,如两个固定点间距大于500mm应增设一个固定点。6.0.3农村居住建筑木窗玻璃安装时,必须打坐底油灰。铝合金、塑钢窗玻璃安装时,必须垫橡胶条。室外玻璃安装不得拼接。当外窗单片玻璃面积大于1.5㎡时,应使用安全玻璃。6.0.4农村居住建筑门窗大小应符合农房重建设计通用图或由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设计的图纸。7装修工程7.1抹灰7.1.1农村居住建筑水泥砂浆、混合砂浆外墙抹灰宜设分格缝,外墙推广使用涂料。7.1.2农村居住建筑室内外砂浆抹灰层应分层进行,每层厚度宜为5-9mm,抹灰总厚度不宜超过20mm。7.1.3一般抹灰施工要求39
1.工艺流程基层处理→吊垂直、套方、找规矩、做灰饼、冲筋→做护角→刷浆→抹底层灰弹线分格、嵌分格条→抹罩面灰、起分格条→抹窗台、踢脚线等→抹滴水线(槽)→养护当用于室内抹灰时,工艺流程中弹线分格、嵌分格条、起分格条、抹滴水线(槽)工艺应去掉。当用于室外抹灰时,工艺流程中做护角等工艺应去掉,抹踢脚线改为抹勒脚线。顶棚抹灰一般使用腻子或刷浆。2.操作工艺1)基层处理:剔除凸出基层的混凝土及杂物,把表面残渣、浮尘等清理干净;若混凝土表面较光滑,应对其表面进行“凿毛”处理。然后浇水润湿。2)吊垂直、套方、找规矩、做灰饼、冲筋从顶层用大线坠吊垂直、绷钢丝后找规矩。按抹灰操作层抹灰饼,做灰饼时注意以每层灰饼为基准冲筋,要求横平竖直。3)做护角:在门窗洞口、墙面和柱面的阳角处用1:2水泥砂浆做暗护角,其高度不应低于2m,每侧宽度不应小于50mm,厚度12mm。4)抹底层灰:底层灰(底层和中层)厚度设计无要求时一般为13mm,每道厚度一般为5~7mm。5)弹线分格、嵌分格条:按设计要求位置和宽度在墙体上弹线分格、粘分格条。水平条粘在分格线下方,竖条粘在分格线左右。所粘分格条应在所弹线的同一侧,防止上。下和左、右乱粘,出现分格不均匀、不顺直。6)39
抹罩面灰、起分格条:底灰五六成干时,即可抹罩面灰。待其表面无明水时,用软毛刷蘸水垂直轻刷一遍,随后将分格条起出,待灰层干后,用素水泥浆将缝勾好。对于难起的分格条,待灰层干透后再起,并补勾缝。7)抹滴水线(槽):外墙抹灰时,在檐口、窗台、窗楣。雨篷、阳台、女儿墙压顶和突出墙面的腰线及装饰凸线等部位,上面应做流水坡,下面应做滴水线(槽),严禁出现倒坡。设计无要求时,可做10%的泛水,滴水槽的深度和宽度均不小于10mm。8)养护3.季节性施工1)冬期施工,砂浆应用热水拌和,拌好的砂浆宜采取保温措施。砂浆上墙温度不宜低于5℃。施工环境温度宜为5~35℃,气温低于0℃时不宜进行抹灰作业。2)用冻结法砌筑的墙,室内抹灰应待墙面完全解冻后,而且室内环境温度应保持在5℃以上方可进行室内抹灰。不得在负温度和冻结的基体上抹灰。不得用热水冲刷冻结的墙面或用热水消除墙面的冰霜。3)冬期施工,砂浆内不得掺入石灰膏,可掺加粉煤灰或冬期施工用外加剂,以提高灰浆的和易性。4)冬期施工,抹灰可采用热空气或电暖气加速干燥,并设专人负责定时开关门窗,以便加强通风,排队湿气,必要时应设通风设备。5)外墙雨期抹灰应采取防雨措施,防止抹灰层终凝前受雨淋损坏。39
7.2饰面施工7.2.1室外贴面砖施工1.工艺流程基层处理→测设基准线、基准面→抹底灰→选砖→弹分格线→排砖→浸砖→粘贴面砖→勾缝、擦缝2.操作工艺1)基层处理(1)基层为现浇混凝土或混凝土砌块墙面时,先剔平凸出墙面的混凝土,若墙面有油污,可用清洁剂冲洗,随之用清水冲净、晾干,然后将1︰1的聚合物水泥砂浆(掺加水重20%界面剂),用扫帚甩到墙上,甩点要均匀,终凝后浇水养护至有较高的强度(用手掰不动),即可抹底灰或贴面砖。对于基体混凝土表面很光滑的要凿毛,或用可掺界面剂胶的水泥细砂砂浆作小拉毛墙,也可刷界面剂、并浇水湿润基层(宜提前3~4d)。(2)基层为砖砌体墙面时,先剔除、清扫干净墙面上的残存砂浆、舌头灰,然后浇水湿润墙面(宜提前1d),即可抹底灰。(3)基层为加气混凝土、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墙面时,先剔除、清扫干净墙面上的残存砂浆、舌头灰,分几遍浇水润湿,然后修补缺棱掉角、凹凸不平处。修补时先用水湿润待修补处的墙面,再刷一道掺加界面剂的水泥聚合物砂浆(界面剂︰水泥︰砂=1︰1︰1),最后用混合砂浆(水泥︰白灰膏︰砂=1︰3︰9)分层修补平整,然后抹底灰。(4)在基层不同的村质交接处,应钉钢板网或钢丝网,通常采用20mm×20mm孔,厚度应不小于0.7mm,两边与基体搭接应不小于100mm,用水泥钉间距不大于400mm绷紧钉牢,然后抹底灰。39
2)测设基准线、基准面用钢丝吊大线坠从顶层向下绷钢丝方法测设垂准线,竖向以四个大角为基准控制各分格线的垂直位置。抹灰前,先按各基准线进行抹灰饼、冲筋,间距以1200~1500mm为宜,抹灰饼、冲筋应做到顶面平齐且在同一垂直平面内作为抹灰的基准控制面。3)抹底灰抹灰按设计要求进行,设计无要求时厚度一般为10~15mm。抹灰应发二层进行,每层厚度一般为5~9mm。抹灰总厚度大于35mm时,应采取钉钢板网、钢丝网或其他加强措施。抹灰应确保窗台、腰线、檐口、雨篷等部位的排水坡度、坡向。(1)现浇混凝土、混凝土砌块、砖砌体基层:基层处理完后,满刷一道掺界面剂的聚合物水泥浆,然后用1︰3水泥砂浆分两层抹灰。第一层抹完后用木抹子搓平、划毛,待六至七成干时抹第二层,第二层应与冲筋抹平,并用大杠刮直找平,再用木抹子搓毛,砂浆终凝后洒水养护。(2)加气混凝土、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基层:施工方法有两种,第一,基层处理完后,用水湿润基层表面,满刷一道掺加界面剂的水泥聚合物砂浆(界面剂︰水泥︰砂=1︰1︰1),然后分层抹灰;第二,基层浇水充分润湿后用间距不大于400mm的扒钉满钉钢板网(网孔小于32×32mm,厚度不小于0.7mm),绷紧钉牢后,即可分层抹底灰。第一层用混合砂浆(水泥︰白灰膏︰砂=1︰0.3︰1.5),厚度为6mm左右,并与冲筋。灰饼抹平,用大杠刮直找平,再用木抹子搓毛,砂浆终凝后洒水养护。4)选砖39
面砖进场后,根据砖的规格用自制选砖套板进行选砖,剔除尺寸、平整度差的砖,按不同规格、颜色分类码放。5)弹分格线在抹好底灰上,按排砖大样图和水平、垂直控制线弹出分格线。6)排砖根据深化设计图和实际尺寸,结合面砖规格进行现场排砖。排砖时水平缝应与门窗口平齐,竖向应使各阳角和门窗口处为整砖。同一墙面上的横、竖向应使阳角和门窗口处为整砖。同一墙面上的横、竖排列,不得有一行以上的非整砖,非整砖行应排在不明显处,即阴角或次要部位,且不宜小于1/2整砖。通常用缝宽度来调整面砖排列尺寸,量砖缝宽度应不小于5mm,一般不得采用密缝。墙面突出的卡件、孔洞处面砖套割应吻合,排砖应美观。7)浸砖将选好的面砖清理干净,根据不同材质确定浸泡时间,充分浸泡后擦干阴干备用。8)粘贴面砖先粘贴标砖作为基准,控制面砖的垂直、平整度和砖缝位置、出墙厚度。然后在每一分格内均挂横竖通线,作为粘贴的标准,自下而上进行粘贴。先在各分格第一皮面砖的下口位置上固定好托尺,第一皮面砖落在托尺上与墙面贴牢,用水平通线控制面砖的外皮和上口,然后逐层向上粘贴。面砖粘贴时,面砖之间的水平缝,用宽度适宜的米厘条控制,米厘条用贴砖砂浆与中层灰临时粘贴,并临时加垫小木模调整平整度。待粘贴面砖的砂浆强度达到75%时,取出米厘条。女儿墙压顶、窗台、腰线等部位需要粘贴面砖时,除流水坡度符合设计要求外,应采取顶面砖压立面砖的做法,防止向内渗水,引起空裂,同时还应采取立面中最下一排立面砖下口应低面砖4~39
6mm的做法,使其起到滴水线(槽)的作用。(1)砂浆粘贴法:在面砖背面满抹一层粘结水泥砂浆,然后把面砖粘贴到墙上,用铲把或橡皮锤轻轻敲击,使之与基层粘结牢固,并用靠尺检查调整平整度和垂直度,用开刀调整面砖的横、竖缝。当粘结砂浆选用混合砂浆(水泥︰白灰膏︰砂=1︰0.2︰2)时,砂浆厚度以6~10mm为宜。当选用掺加界面剂的聚合物水泥砂浆时,砂浆厚度以3~4mm为宜,但基层抹灰应平整,砂子应过细筛后使用。(2)胶粉粘贴法:用胶粉胶粘剂贴面砖时,基层抹灰必须平整,先把基层浇水湿润,阴干后再粘贴。胶粉拌制按产品说明书进行,其施工做法有下述三种,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第一,将拌制好的胶粘剂均匀抹在底灰上,厚度以1.5~2mm为宜,一次摊铺以1㎡为宜,同时在面砖背面刮1.5~2mm厚胶粘剂,将面砖靠米厘条粘贴同,轻轻揉挤后找平找直,然后在已贴好的面砖上皮再粘米厘条,如此由下而上逐皮粘贴。第二,将拌制好的胶粘剂用边缘开槽的齿型抹子抹在底灰上,使胶粘剂在基底上成网状,然后将面砖靠米厘条粘贴。第三,面砖背面凹槽较深时,一般采用此法。先在面砖背面抹3~4mm厚胶粉胶粘剂,将面砖沿已贴好的米厘条直接贴到墙面底灰上,再轻轻揉压,最后进行调整,找平找直。9)面砖勾缝与擦缝按设计要求的材料和方法进行勾缝处理。通常用1∶39
1水泥砂浆(砂子应过细筛)或使用专用勾缝剂勾缝。砂浆勾缝时,先勾水平缝,再勾竖缝,缝宜凹进面砖2~3mm。勾缝应密实、连续、平直、光滑,无空鼓、裂纹。面砖缝小于3mm时,宜使用专用勾缝剂或白水泥配颜料进行擦缝处理。无论勾缝还是擦缝,均应及时用干净的布或棉丝将砖表面擦干净,防止砂浆污染墙面。3.季节性施工1)雨期施工雨期外墙面砖粘贴施工时,要有防止雨水冲刷和太阳曝晒的有效措施。遇大、暴雨天气时,不得冒雨进行作业。面砖粘贴完在砂浆未终凝前,遇雨时应进行遮盖,以确保施工质量。当气温高于35℃时,应有遮阳设施。2)冬期施工(1)基层处理、抹灰、面砖粘贴和勾缝施工,环境温度不宜低于5℃。粘贴砂浆使用中应采取保温措施,上墙温度不宜低于5℃,砂浆硬化期不得受冻。(2)外墙面砖不宜冬期施工,特殊情况必须进行冬期施工时,应编制冬期施工方案。根据气温高低在砂浆内掺入不泛碱的防冻外加剂,其掺量由试验确定。(3)采用冻结法砌筑的墙体,应待其解冻后方可进行面砖粘贴施工。7.2.2室内贴面砖施工1.抹底层灰混凝土基层宜采用10mm厚1∶3水泥砂浆打底;砖基层宜采用12mm厚1∶3水泥砂浆打底。打底要分层涂抹,每层厚度宜5~7mm,随抹随刮平抹实,用木抹搓毛。2.排砖弹线待底层灰六至七成干时,按图纸要求、釉面砖规格及结合实际条件进行排砖、弹线。1)39
排砖:根据大样图及墙面尺寸进行横竖向排砖,以保证面砖缝隙均匀,符合设计图纸要求,注意大墙面、柱子和墙垛要排整砖,以及在同一墙面上的横竖排列,均不得有小于1/4砖的非整砖。非整砖应排在次要部位。但亦要注意一致和对称。如遇有突出的卡件,应用整砖套割吻合,不得用非整砖随意拼凑镶贴。2)弹线:根据室内标准水平线,找出地面标高,按贴砖面积,计算纵横的皮数,用水平尺找平,并弹出釉面砖的水平和垂直控制线。3)用废釉面砖贴标准点,用做灰饼的混合砂浆贴在墙面上,用以控制贴釉面砖的表面平整度。4)垫底尺:计算准确最下一皮砖下口标高,底尺上皮一般比地面低10mm左右,以此为依据放好底尺,要水平、安稳。3.选砖浸砖面砖镶贴前,应挑选颜色、规格一致的砖;浸泡砖时,将面砖清扫干净,放入净水中浸泡2h以上,取出待表面晾干或擦干净后方何使用。浸砖、晾干总计不超过6h。4.镶贴面砖粘贴应自下而上分层进行,按墙面、阴角、阳角、压顶及底座阴角进行,施工方法有三种:第一,抹8mm厚1∶0.12.5水泥石灰膏砂浆结合层,要刮平,随抹随自下而上粘贴面砖,要求砂浆饱满,亏灰时,取下重贴,并随时用靠尺检查平整度,同时要保证缝隙宽度一致。第二,用1∶1水泥砂浆加界面剂胶或专用瓷砖胶,在砖背面抹3~4mm厚粘贴即可。但此种做法其基层灰必须抹得平整,而且砂子必须用窗纱筛后使用。39
第三,用胶粉胶粘剂来粘贴面砖,其厚度为2~3mm,此种做法其基层灰必须更平整。5.面砖勾缝及擦缝面砖贴完经自检无空鼓、不平、不直后,用棉丝擦干净,用勾缝胶、白水泥或拍干白水泥擦缝,用布将缝的素浆擦匀,砖面擦净。7.3水泥砂浆地坪7.3.1砂浆找平层1.工艺流程基层清理→弹线、设标识→搅拌砂浆→铺设砂浆→抹平→养护2.操作工艺1)基层清理:铺设砂浆前,应将基层清理干净;基层表面平整度应控制在10mm内。2)弹线、设标识:弹出标高控制线。面积较大时,可用水泥砂浆灰饼控制,双向布置,间距不大于2m,用水泥砂浆做找平层时,宜用冲筋标高。3)搅拌砂浆⑴搅拌时间不得少于2min(分钟);(如采用人工拌合,要做到“三干三湿”)⑵水泥砂浆应随用随拌,应在初凝前用完。⑶砂浆在运输中,应保持其匀质性,做到不分层、不离析、不漏浆。砂浆应满足施工要求的稠度。4)铺设砂浆⑴铺设前,将基层湿润,并在基底上刷一道素水泥浆,随即铺砂浆。⑵找平层施工完的后12h(小时)(终凝后)应进进覆盖和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天)。39
7.3.2砂浆面层施工1.工艺流程基层清理→基层表面的湿润→刷素水泥浆一道→砂浆铺设→抹压收光→养护2.操作工艺1)基层清理:垫层表面应洁净,根据标高基准线(如:+500mm基准线)弹出控制线,冲筋2)表面的湿润:基层表面要提前洒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现象。3)刷水泥浆:表面均匀涂刷水泥浆一遍,其水灰比值为0.4~0.5。4)砂浆铺设:按顺序铺筑砂浆面层,并用木杠按灰饼或冲筋拉平或采用30kg(公斤)重滚筒,反复挤压表面,挤出浆即可。5)抹压收光:待砂浆初凝后,随即抹平6)养护:压光12h(小时)后即覆盖并洒水养护,养护应确保覆盖物湿润,需延续7d(天)左右。但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8配套设施8.1电线铺设8.1.1三相四线制输配电系统的零线严禁作为电器保护的地线使用。8.1.2电器的开关应控制相线。8.1.3进户线和穿墙线应用绝缘套管保护。8.1.4室内开关安装距地高度不小于1.30m。39
8.2自来水安装8.2.1自来水管应采用无毒、无污染的塑铝管、聚丙烯管、聚乙烯管及其它符合卫生标准的管件、管材。严禁使用冷镀锌管。8.2.2厨房的塑料给水管,不得布置在灶台上边缘;明设的塑料给水立管距灶台边缘不得小于0.4m,距燃气热水器边缘不宜小于0.2m。8.3室外散水8.3.1农村房屋外墙周边必须做散水,膨胀土地区房屋散水宽度不得小于1200mm,以防地面水灌入地基。9农村居住建筑验收9.1农村居住建筑按农房建设设计通用图或由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出具的设计图施工完后,房主应按设计图对自建农房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9.2结构尺寸满足设计图纸要求。9.3房屋无下沉现象。9.4提供的砖、砌块、水泥、钢材等结构用材,材质证明资料应齐全有效。9.5钢筋混凝土构件应无蜂窝、麻面、露筋。9.6主体结构、墙体、楼面、屋面无开裂。9.7抹灰无空鼓开裂,垂直度、平整度不应超过5mm,房间的阴角阳角应顺直。9.8屋面淋水试验2h(小时)后,排水畅通,不渗漏、不积水。9.9厨房及卫生间关水试验24h(小时)后,不渗漏、不积水。9.1039
电源插座无松动,接地绝缘情况良好(用三孔插座或者摇表检查)。10农村居住建筑施工安全10.1个人防护安全要求10.1.1施工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并系紧下颌带;女工的发辫要盘在安全帽内。10.1.2在2m以上高处作业,应有可靠的安全防护,必须系好安全带。10.1.3施工人员作业时应穿“三紧”(袖口紧、下摆紧、裤脚紧)服装。10.1.4施工人员防护用具要经常检查,发现损坏及时更换或送修。10.1.5架子、楼板上堆码的砖,砌块高度不超过三线。10.2挖土作业安全要求10.2.1机械或人工挖土时,为防止土方坍塌,不要掏挖;人工挖沟槽时,深度超过1.5m必须按规定放坡或设支护。10.2.2施工过程中随时观察边坡、土壁变化情况,如发现有裂纹或部分土方坍塌现象,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及时处理,消除安全隐患。10.2.3施工现场的地面水、生活污水不允许流入农房基坑内。10.3脚手架搭设安全要求10.3.1施工现场脚手架搭设应尽量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必须确保架体稳定,严禁随意拆改;脚手架基础必须夯实,底部应垫木、垫块。10.3.2施工现场应沿农房周围搭设脚手架并采用闭合形式。10.3.339
施工现场脚手架应搭设供人上下用的斜道或梯子,严禁攀爬脚手架上下;脚手架前三步的搭设应设置临时抛撑,抛撑的倾角不应大于60°,并及时设置连墙件和采取安全措施。10.3.4施工现场脚手架作业层应铺设脚手板,不允许有探头板,严禁站在脚手架的纵、横水平杆上操作;当作业层高度大于2m时,应在架子外侧设置防护栏杆。10.3.5施工现场脚手架不得在120mm厚砖墙、毛石清水墙、砖(石)独立柱、过梁设置脚手眼。10.3.6施工现场脚手架的支模架不得钢、竹、木混合使用;立杆用园木时,梢径不得小于100mm;立杆纵、横间距不得大于800mm;支模架必须搭设扫地杆、小横杆。10.3.7施工现场脚手架拆除时,下方不得有人,并按照后支先拆,从上到下的原则进行拆除。10.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要求10.4.1线路架设应采取绝缘措施,无老化、破损和漏电现象。10.4.2现场导线严禁随地拖拽或绑在钢管脚手架上;电缆接头包扎必须严密、牢固、绝缘可靠;室内的照明线路与灯具的安装高度不应低于2.4m,严禁乱拉乱接。10.4.3手持电动工具使用前应检查接线是否正确,防止零线与相线错接造成事故;电动工具原有的插头不得随意拆除或改换,严禁直接将电线的金属丝插入插座;手持电动工具外壳、手柄破裂,由电工拆卸和进行修理,完好方可使用。10.4.4配电箱保险丝应符合安全要求,不得用其它金属丝代替保险丝,发生电气故障,应由电工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使用。10.5抬吊构件、材料安全要求10.5.139
起重机械设备的安装要保证设备自身的平衡与整体稳定性。10.5.2吊绳与吊物的夹角宜采用45°~60°,吊绳与物件棱角之间应加垫。10.5.3人工抬吊构件、材料等的绳具应采用合格的麻绳或钢丝绳,不准用铅丝。10.5.4简易的吊具(吊钩、吊具绳)应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不允许用螺纹钢、元丝做吊钩、吊具绳。本技术导则用词用语说明为了便于执行本技术导则,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用语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39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办公室2012年6月13日印校对:王打印:孙3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
- 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管理与技术导则
- 哈尔滨抗凝冰沥青路面技术导则
- 浙江省水域保护规划编制技术导则
- 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
- 北京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导则(岩棉板做
- 第二科目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
- 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
- 青岛住宅工程设计常见问题防治技术导则
-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04)
- 供热计量技术导则
- 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
- 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gb t19485-2004)
- 北京市输变电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导则
- 青岛住宅工程设计常见问题防治技术导则
- 格栅应用技术导则
- 夏热冬冷地区域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导则
- 火力发电厂高温紧固件技术导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