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94 KB
- 45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2014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试题(二)http://hps.guoguanle.com/论坛整理发布说明:本套试题中,单项选择题90项,每题1分,共90分;不定项选择题30项,每题2分,共60分。本套试题卷面分数150分。 一、单项选择题(各题的备选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每题1分,共90分) 1.下面关于环境影响预测范围大小正确的说法为( )。 A.预测范围的大小、形状等仅取决于评价工作的等级 B.一般情况,预测范围等于或略大于现状调查的范围 C.预测范围的大小、形状取决于评价工作的等级和环境的特性 D.一般情况,预测范围等于或略小于现状调查的范围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中,报告书的全部内容包括( )个方面。 A.7 B.8 C.9 D.10 3.工程分析应以( )为重点,并不可忽略污染物的不正常排放。 A.污染源分析
B.物料平衡 C.工艺过程 D.污染物排放 4.下列关于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级别与环境质量功能区类别不一定一一对应 B.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级别与环境质量功能区类别一一对应 C.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是以区域为依据 D.污染物排放标准都是分类的,分别对应于相应的环境功能区,处在高功能区的污染源执行严格的排放限值;反之,则相反 5.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步骤分为( )步。 A.六 B.八 C.十 D.七 6.某项目大气污染源距离厂界500m,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各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为20%,最远影响距离为300m,该项目大气环境评价应为(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二级或三级 7.大气环境评价等级划分是结合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结果,选择正常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及排放参数,采用估算模式计算( )然后按评价工作分级判据进行分级。 A.各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和最近影响范围 B.各污染物的最小影响程度和最近影响范围 C.各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和最远影响范围 D.各污染物的最小影响程度和最远影响范围 8.大气稳定度等级划分中地面风速系指( )。 A.距离地面10m高处,30min风速 B.距离地面1.5m高处,10min平均风速 C.距离地面1.5m高处,30min平均风速 D.距离地面10m高处,10min平均风速 9.大气评价等级的确定是根据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结果,选择l~3种主要污染物,分别计算每一种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及第i个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 )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 )。 A.50%,D50% B.50%,D10% C.10%,D10% D.10%,D50%
10.大气环境评价确定评价工作等级的同时应说明( )。 A.主要污染物 B.估算模式计算参数和选项 C.项目所在地大气环境质量 D.受大气污染影响人口情况11.对于大气环境二级评价项目,现状监测点不应少于( )个。 A.8 B.6 C.10 D.4 12.某项目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各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为20%,最远影响距离为5km,该项目大气环境评价应为(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二级或三级 13.二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监测点布置以监测期间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取上风向为0°,至少在约0°、( )、( )、270°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主导风向下风向应加密布点。 A.60°,240°
B.120°,240° C.60°,180° D.90°,180° 14.某水库平均水深8m,水域面积为30km2,其水域规模为( )。 A.大水库 B.中型水库 C.小型水库 D.一般水库 15.预测范围内的河段可以分为( )。 A.排污口上游段、混合过程段和充分混合段 B.完全充分混合段、部分充分混合段和混合初始段 C.完全混合过程段、混合过程段和混合下游河段 D.排污口上游段、充分混合段和下游河段 16.某类污水污染物类型为1,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为6,这类污水水质程度属于( )。 A.复杂 B.中等 C.简单 D.一般
17.某河流与河口附近河段的平水期平均流量为120m3/s,其水域规模属于( )。 A.特大河 B.大河 C.中河 D.小河 18.某三级评价项目,一般情况下,其河流水质调查应( )。 A.至少在枯水期 B.只在枯水期 C.只在平水期 D.只在丰水期 19.水质调查时,选择水质参数现包括两类:一类是常规水质,它能反映( )的一般状况;另一类是特征水质参数,它能代表( )。 A.建设项目将来正常生产状况下排放水质建设项目将来非正常生产中排放的水质 B.建设项目将来正常生产状况下排放水质水域水质 C.水域水质建设项目将来非正常生产中排放 D.水域水质建设项目将来排放的水质 20.一般情况,水域布设取样断面在拟建排污口上游500m处应设置一个( )。 A.控制断面 B.削减断面
C.参考断面 D.混合断面21.地面水环境评价时,如受纳水域的实际功能与该标准的水质分类不一致时,由( )对其水质提出具体要求。 A.国家环保部门 B.地方环保部门 C.地方政府 D.国务院 22.累计百分声级用于评价测量时间段内噪声强度时间统计分布特征的指标,指占测量时间段一定比例的累积时间内A声级的最小值,下列选项中相当于噪声的平均本底值的是( )。 A.L10 B.L50 C.L90 D.Ln 23.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规定,二级公路两侧区域属于( )声环境功能区。 A.4类 B.1类 C.4a类
D.4b类 24.《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规定位于乡村区域的集镇执行( )声环境功能区要求。 A.0类 B.1类 C.2类 D.3类 25.环境噪声监测要求根据监测对象和目的,可选择三种测点条件进行环境噪声的测量。对于测点选于一般户外的要求距离任何反射物(地面除外)至少( )m外测量,距地面高度( )m以上。 A.10,1.5 B,3.5,1.2 C.10,1.2 D.35.15 26.某改扩建的中型建设项目,位于乡村的康复疗养区,在其拟建地周围50m内有一居住村庄,此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应按( )进行工作。 A.一级评价 B.二级评价 C.一级或二级评价 D.三级评价
27.《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中的“铁路干线两侧”是指车流量( )的铁道外轨( )外两侧的住宅区。 A.≥20列/h,50m B.>20列/h,50m C.≥20列/d,30m D.>20列/d,30m 28.声环境二级评价工作要求,针对建设工程特点提出噪声防治措施,并进行经济、技术可行性论证,给出防治措施的( )。 A.最终降噪效果 B.达标分析 C.最终降噪效果或达标分析 D.最终降噪效果和达标分析 29.对于交通噪声,一般以( )为评价量。 A.声功率级 B.A声级 C.等效连续A声级 D.A计权声功率级 30.当声波波长比声源尺寸( )或是预测点离开声源的距离比声源本身尺寸( )时,声源可当作点声源处理。
A.大得多小得多 B.大得多大得多 C.小得多小得多 D.小得多大得多 31.某区域的主导风向应有明显的优势,其主导风向角风频之和应( ),否则可称该区域没有主导风向或主导风向不明显。 A.>30 B.>45 C.≥30 D.>45 32.采用推荐模式中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模式计算各无组织源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出的距离是以( )为起点的控制距离,并结合厂区平面布置图,确定控制距离范围,超出厂界以外的范围,即为项目大气环境防护区域。 A.生产车间边界 B.生产车间中心点 C.污染源中心点 D.污染源排放边界 33.下列关于环境功能区和环境质量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目前,我国功能区环境质量要求级别对应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类别
B.目前,我国功能区环境质量要求级别不一定对应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类别 C.环境质量一般分类别,环境功能区一般分等级 D.一般情况下,高功能区环境质量要求没有低功能区严格 34.某建设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为1类区,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为2dB(A),此建设项目声环境评价应按( )开展工作。 A.一级评价 B.二级评价 C.一级或二级评价 D.三级评价 35.对于工业噪声,一般以( )为评价量。 A.等效连续A声级 B.A声级 C.声功率级 D.A计权声功率 36.对于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进行环境噪声测量要求距离墙面和其他反射面至少1m,距离约( )处,距地面( )高。 A.5m,2m B.3.5m,1.2m C.1.5m,1.2~1.5m
D.5m,1~2m 37.对于建设项目包含多个呈现点声源性质的情况下,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点布置在( ),靠近声源测量点密度应( )距离声源源点的测点密度。 A.整个评价范围高于 B.声源周围高于 C.整个评价范围低于 D.声源周围低于 38.对较为特殊的噪声源应同时测量声级的( )。 A.声压和声级 B.声功率级和声压 C.频率特性和声级 D.频率特性和声功率级 39.在环境噪声评价量中“WECPNL”符号表示( ) A.等效连续A声级 B.A计权声功率级 C.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 D.声功率级 40.下列关于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B.受建设项目影响的人口数量 C.噪声源的种类及声级 D.建设项目建设前后所在区域的声环境质量变化程度41.下列关于二级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基本内容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 A.声环境质量现状以实测为主,可适当利用当地已有的声环境质量监测资料 B.噪声现状调查可着重调查清楚现有噪声源种类和数量,其声级数据可参照已有资料 C.对噪声级变化可能出现的几个阶段,选择噪声级最高的阶段进行详细的预测,并适当分析其他阶段的噪声级 D.针对建设项目工程特点提出噪声防治措施并给出最终降噪效果即可 42.《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规定:每日发生几次的冲击振动,其最大值昼间不允许超过标准值( ),夜间不超过( )。 A.5dB3dB B.15dB10dB C.10dB3dB D.15dB5dB 43.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步骤中第一步的是( )。 A.确定计算点 B.确定污染源计算清单 C.确定预测因子
D.确定预测范围 44.生态环境状况调查中,收集评价区及其界外区的地形图的比例尺一般为( )。 A.1/100001/500000 8.1/100000~1/5000000 C.1/1000001/500000 D.1/1000~1/50000 45.( )项目的生态现状评价要在生态制图的基础上进行。 A.三级 B.二级 C.二级以上 D.一级 46.自然资源开发建设项目的生态影响预测要进行( )分析。 A.机会成本 B.技术损益 C.生态机理 D.经济损益 47.( )是各个规划方案环境效益的基点,规划方案的取舍正是参照它的排序后决定的。 A.备选方案
B.推荐方案 C.替代方案 D.零方案 48.噪声评价中当工程预测的不同代表性时段噪声级可能发生变化的建设项目,应分别预测其( )的噪声级。 A.近期 B.中期 C.远期 D.不同时期 49.声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中要收集评价范围内( )地理地形图,说明评价范围内声源和敏感目标之间的地貌特征、地形高差及影响声波传播的环境要素。 A.1:2000~5000 B.1:2000~50000 C.1:20000~50000 D.1:20000~500000 50.开发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与分析主要是分析评价开发区规划实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 )的影响。 A.生态系统结构、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完整性 B.生物多样性、生态景观及生物生境环境功能
C.生态系统结构、生态系统完整性及生态系统功能 D.生物多样性、生物群落及生态景观5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在拟定环境保护对策与减缓措施时,应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和优先顺序,下列对其保护对策与措施优先顺序排列不正确的是( )。 A.预防措施、最小化措施、减量化措施 B.减量化措施、修复与补救措施、重建措施 C.减量化措施、最小化措施、修复与补救措施 D.预防措施、减量化措施、重建措施 52.验收调查工作可分为( )阶段。 A.四个 B.五个 C.三个 D.六个 53.验收调查对工况是有要求的,其中对于公路、铁路、轨道交通等线性工程以及港口项目,验收调查应在工况稳定、生产负荷达到近期预测生产能力(或交通量)( )的情况下进行。 A.75% B.75%以下 C.75%以上
D.100% 54.生态类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调查要给出环境影响评价、设计和实际采取的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措施的对照、变化情况,并对变化情况予以必要的说明;对无法全面落实的措施,应( )。 A.说明实际情况并提出后续实施、改进的建议 B.不予验收通过 C.提出整改要求 D.要求重新编写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55.根据工程建设过程,验收调查时段分为( )时期。 A.四个 B.五个 C.三个 D.六个 56.编制调查报告需对项目建设造成的实际环境影响、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论证分析,针对( )的各类环境保护问题,提出整改与补救措施,明确验收调查结论,编制验收调查报告文本。 A.尚未达到环境标准 B.尚未达到环境保护验收要求 C.尚未达到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要求 D.尚未达到初步设计文件提出的要求
57.《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适用于国务院有关部门、( )及其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的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A.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B.市级以上环境行政主管部门 C.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D.设区的市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部门 58.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针对各规划方案,拟定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确定( )的推荐规划方案。 A.技术可行 B.经济可行 C.环境可行 D.环境、经济、技术可行 59.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分析中分析在没有本拟议规划的情况下,区域环境状况/行业涉及的环境问题的主要发展趋势,即( )影响分析。 A.推荐方案 B.替代方案 C.零方案 D.比选方案 60.规划环境影响识别的内容包括对规划方案的影响因子识别、影响范围识别、时间跨度识别和( )。
A.影响方式 B.影响规模 C.影响性质 D.影响途径61.轨道交通项目电磁环境影响评价,无线电干扰电磁环境预测量为( )。 A.工频电场强度 B.电视干扰场强 C.信噪比 D.工频磁感应强度 62.下列关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第l类场和第Ⅱ类场的场址选址要求说法错误的是( )。 A.所选场址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 B.应选在工业区和居民集中区主导风向上风侧,厂界距居民集中区800m以外 C.禁止选在江河、湖泊、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洪泛区 D.禁止选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 63.环境风险评价与安全评价的主要区别是:环境风险评价关注点是事故对厂(场)界( )的影响。 A.内环境 B.外环境
C.外经济 D.内经济 64.某项目的物质危险源为~般毒性危险物质,其环境风险评价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距离源点不低于( )。 A.3km B.5km C.8km D.10km 65.为保障农林业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临界值,此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是( )。 A.一级标准 B.二级标准 C.三级标准 D.四级标准 66.下列废物不可以直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的是( )。 A.由环境卫生机构收集或者自行收集的混合生活垃圾,以及企事业单位产生的办公废物 B.生活垃圾焚烧炉渣(不包括焚烧飞灰) C.生活垃圾堆肥处理产生的固态残余物 D.电子废物及其处理处置残余物
67.下列废物可以直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的是( )。 A.不经处理的餐饮废物 B.不经处理的粪便 C.服装加工、食品加工以及其他城市生活服务行业产生的性质与生活垃圾相近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D.禽畜养殖废物 68.《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规定排污单位排放(包括泄漏和无组织排放)的恶臭污染物,在排污单位边界上规定监测点的一次最大值(包括臭气浓度)都必须( )。 A.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 B.低于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 C.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D.低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69.《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规定排污单位经烟、气排气筒(高度在15m以上)排放的恶臭污染物的排放量和臭气浓度都必须( )。 A.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 B.低于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 C.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D.低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7.0.下列关于《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对工业炉窑建设的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一类区内,禁止新建各类市政工程项目施工临时用沥青加热炉 B.在一类区内,禁止新建建筑施工临时用沥青加热炉 C.在一类区内,禁止新建各种工业炉窑,原有的工业炉窑改建时不得增加污染负荷 D.在一类区内,可以新建各种工业炉窑7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适用于( )排放大气污染物的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竣工验收和建成后的排污管理。 A.煤粉发电锅炉 B.单台出力不大于45.5MW(65t/h)发电锅炉及各种容量和用途的燃煤、燃油和燃气锅炉 C.单台出力大于45.5MW(65t/h)发电锅炉 D.单台出力小于45.5MW(65t/h)发电锅炉及各种容量和用途的燃煤、燃油和燃气锅炉 72.《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适用范围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本标准适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运行的维护与管理过程中的污染控制和监督管理 B.本标准的部分规定也适用于与生活垃圾填埋场配套建设的生活垃圾转运站的建设、运行 C.本标准适用于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场所的维护与管理过程中的污染控制和监督管理 D.本标准适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后的维护与管理过程中的污染控制和监督管理
73.大气环境评价中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1小时浓度监测值应遵循下列原则:二级评价项目每天监测时段,应至少获取( )个小时浓度值,三级每天 监测时段,至少获取( )个小时浓度值。 A.8,5 B.5,3 C.8,4 D.4,4 74.某建设项目处于声环境功能区l类地区,项目建设后评价范围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达6dB(A),该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应为(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无法判定 75.下列有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有关排放口的规定说法正确的是( )。 A.GB3838中I、Ⅱ类水域和Ⅲ类水域中划定的保护区,GB3097中一类海域,禁止新建排污口,现有排污口应按水体功能要求,排水执行一级标准 B.第一类污染物,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式,考虑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采样一律设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必须达到本标准要求(采矿行业的尾矿坝出水口不得视为车间排放口)
C.GB3838中I、Ⅱ类水域和Ⅲ类水域中划定的保护区,GB3097中一类海域,禁止新建排污口,现有排污口应按水体功能要求,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以保证受纳水体水质符合规定用途的水质标准 D.第二类污染物,在排污单位或车间出力设施排放口采样,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必须达到本标准要求 76.轨道交通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预测建筑物室内振动时,应根据建筑物类型进行修正。不同建筑物室内振动响应不同,一般将建筑物划分为( )类型进行修正。 A.三种 B.五种 C.二种 D.一种 77.在轨道交通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环境振动预测量包括轨道交通列车通过时段的振动级( ),评价量为VLz10值。 A.VLz10值 B.VLzmax值 C.VLz10和VLzmax值 D.以上都不正确 78.轨道交通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根据振动速度预测结果,按照《机械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定(试行)》(JB16-88)的相关规定,对运营期各文物保护建筑的( )进行达标评价。 A.振动级
B.振动位移 C.振动速度 D.以上都不正确 79.《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风险评价篇章( )的技术依据。 A.编制 B.审核 C.编制与审核 D.编制或审核 80.《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规定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为( )。 A.一级、二级 B.一级、二级、三级 C.一级 D.一级、二级、三级、四级81.某项目位于敏感区,物质危险源属非重大危险源,其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为(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一级或二级
82.在风险识别环节,环境资料收集过程中,利用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有关厂址周边环境和区域环境的资料,重点收集( )资料。 A.厂址周边环境 B.有毒有害物质分布 C.人口分布 D.易燃易爆物质分布 83.风景名胜区和一般的工业区分别属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 )。 A.一类区和三类区 B.一类区和二类区 C.二类区和三类区 D.二类区和二类区 84.《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S02的二级标准的1小时平均和日平均浓度限值分别是( )mg/m3。 A.0.50和0.06 B.0.50和0.15 C.0.15和0.05 D.0.50和0.15 85.下列正确的标准限制值是( )。 A.二氧化硫小时平均
B.TSP年均值0.3mg/m3 C.PM10日均值0.15mg/m3 D.二氧化氮年均值 86.SO2年平均浓度数据统计的有效性是每年至少有分布均匀的( )。个日均值,每月至少有分布均匀的( )日均值。 A.19216 B.24020 C.14412 D.14416 87.农业用水和鱼虾类越冬场分别属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的( )。 A.V类和Ⅱ类 B.Ⅳ类和Ⅱ类 C.V类和Ⅲ类 D.Ⅳ和Ⅲ类 88.Ⅳ类她表水环境质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的限值是( )mg/L。 A.10和4 B.10和6 C.15和6 D.15和10
89.某地下水的挥发酚类l类、Ⅱ类标准值均为0.001mg/L,若水质分析结果为0.001mg/L,应定为( )。 A.I类 B.Ⅱ类 C.I类或Ⅱ类 D.以上都不对 90.夜间突发的噪声,其最大值不准超过标准值( )。 A.5dB B.10dB C.15dB D.20dB二、不定项选择题(各题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个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60分) 91.根据实施过程的不同阶段可将建设项目分为( )几个阶段进行工程分析。 A.生产运行 B.建设过程 C.设计阶段 D.服务期满后 92.在进行环境影响预测时,应考虑环境对影响的衰减能力。一般情况,应考虑( )时段。
A.影响的衰减能力最好的时段 B.影响的衰减能力较好的时段 C.影响的衰减能力一般的时段 D.影响的衰减能力最差的时段 93.下列选项中属大气一级评价项目点源调查的统计内容的是( )。 A.排气筒几何高度及出口外径 B.烟气出口速度 C.毒性较大物质正常排放量 D.各主要污染物正常排放量 94.下列内容为三级评价项目大气污染源可以不调查的是( )。 A.估算毒性较大的污染物的非正常排放量 B.点源调查 C.按生产工艺流程或分厂、车间分别绘制污染流程图 D.在满负荷排放下,按分厂或车间逐一统计各有组织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源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95.二级评价项目预测内容至少包括( )。 A.全年逐时或逐次小时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处的地面浓度 B.全年逐时或逐次小时气象条件下,网格点处的地面浓度 C.全年逐时或逐次小时气象条件下,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小时浓度
D.对于施工期超过一年的项目,并且施工期排放的污染物影响较大,应预测施工期间的大气环境质量 96.下列关于一级评价项目大气质量现状监测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监测点不少于8个 B.监测不得少于冬、夏两期 C.至少应取得有季节代表性的7天有效数据 D.监测可选取一期不利季节 97.下列选项属于大气三级评价项目的环境影响预测内容的是( )。 A.一次30min和24h取样时间最大地面浓度 B.一次30min和24h取样时间最大地面浓度出现位置 C.评价区季、年长期平均浓度分布图 D.可不进行预测 98.下列条件是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划分依据的是( )。 A.国家或地方所颁布的有关法规 B.受纳水域规模 C.受纳水域的水质要求 D.项目所在地环境特征 99.判别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属于复杂的依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污染物类型数大于3
B.含有两类污染物,且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不小于10 C.污染物类型不小于3 D.含有两类污染物,或者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不小于10 100.河流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的内容应根据( )决定。 A.河流水质要求 B.评价等级 C.河流规模 D.污染物排放量101.下列属水环境影响评价中,点源调查内容的是( )。 A.点源的排放情况 B.排放的有关数据 C.用排水状况 D.厂矿企业、事业单位的废、污水处理状况 102.水质参数所选择的常规参数根据( )可适当删减。 A.水域规模 B.水域类别 C.评价等级 D.污染源状况
103.水环境影响预测中,拟建项目实施过程各阶段拟预测的水质参数应根据( )筛选和确定。 A.工程分析 B.环境敏感点 C.评价等级 D.当地的环保要求 104.当河流面形状为矩形或相似于矩形时,下列关于取样垂线的布设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河设置一条取样垂线 B.河宽小于50m的大、中河设置两条取样垂线 C.河宽大于50m的大、中河设置三条垂线 D.特大河取样断面上的垂线数应适当增加,而且主流线两侧的垂线数目不必相等,拟设置排污口一侧可以少一些 105.下列情况需要进行噪声环境影响评价一级工作的是( )。 A.评价范围内有适用于GB3096规定的0类声环境功能区,或对噪声有特别限制要求的保护区等敏感目标 B.评价范围内有适用于GB3096规定的0类声环境功能区,以及对噪声有特别限制要求的保护区等敏感目标 C.项目建成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高达8dB(A)以上 D.项目建成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高达5dB(A)以上
106.下列属于声环境现状调查内容的是( )。 A.调查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主要气象特征:年平均风速和主导风向,年平均气温,年平均相对湿度等 B.项目所在地区环境现状 C.评价范围内现有噪声敏感目标、噪声功能区划分情况 D.收集评价范围内1:2000~50000地理地形图,说明评价范围内声源和敏感目标之间的地貌特征、地形高差级影响声波传播的环境要素 107.验收报告的结论与建议中需根据调查和分析的结果,客观、明确地从技术角度论证工程是否符合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条件,主要包括( )。 A.建议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B.建议不能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C.限期整改后,建议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D.建议整改部分工程内容 108.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工程资料的收集包括收集工程平面图,在该图上应标明地表状况,地表状况主要包括( )。 A.地形地貌 B.主要水体 C.植被类型及分布和主要动物群落 D.交通规划 109.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识别方法一般有( )。
A.类比法 B.矩阵法 C.生态机理分析法 D.网格法 110.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中在进行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评价与分析时需分析评价开发区规划实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 )影响。 A.生物多样性 B.生态环境功能 C.生物量 D.生态景观111.规划环评中规划涉及的环境问题可按( )几大类分别表达。 A.当地环境 B.生态环境 C.自然环境 D.全球环境 112.规划的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应对规划方案的主要环境影响进行分析与评价。分析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 )。 A.规划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 B.规划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C.规划的合理性分析 D.规划目标的协调性分析 113.对危险化学品按( )确定影响评价范围。 A.危险化学品伤害阈 B.GBZ2-2002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C.危险化学品毒性 D.敏感区位置 114.下列属于物质风险识别的范围的是( )。 A.原材料 B.中间产品 C.最终产品 D.生产过程排放的“三废” E.工程环保设施 115.《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从环境保护的需要规定了( )等要求。 A.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 B.工程设计 C.填埋场入场和填埋作业 D.封场和污染物排放限值
116.下列关于S0,C0平均浓度数据统计的有效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日均值每日至少12h的采样时间 B.小时平均值每小时至少有45min的采样时间 C.日均值每日至少18h的采样时间 D.小时平均值每小时至少有40min的采样时间 117.下列行业的水污染物排放不适用《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是( )。 A.船舶工业 B.海洋石油开发工业 C.钢铁工业 D.食品加工业 118.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类污染物的是( )。 A.总铅 B.总镍 C.总铝 D.总铁 119.下列关于新、改扩建项目按年限执行不同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的有关规定正确的说法是( )。 A.以1997年12月31日之前和1998年1月1日起为时限 B.对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部分行业最高允许排放浓度规定了不同的限值
C.对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部分行业最高允许排放量规定了不同的限值 D.建设(包括改、扩建)单位的建设时间,以项目竣工时间为准 120.下列关于恶臭标准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分三级 B.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分六级 C.排放单位经烟、气排放筒(高度在15m以上)排放的恶臭污染物的排放量和臭气浓度都必须不高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D.排污单位经排水排除并散发的恶臭污染物和臭气浓度必须低于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预测范围的大小、形状取决于评价工作的等级、工程和环境的特性。答案A、C都不全面 2.D【解析】《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中报告书的内容包括总则、建设项目概况、工程分析、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环境现状、影响预测、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环境保护措施的评述及技术经济论证,提出各项措施的投资估算、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环境监测制度及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的建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十个方面。注意区别:环评法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法定内容为七个方面。 3.C 4.A
【解析】污染物排放标准都是分级别的而不是分类别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是“以技术为依据”。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级别与环境功能区类别不一定一一对应,如:排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Ⅳ类、V类水域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标准。 5.C【解析】《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HJ2.2-2008)环境影响预测的步骤分为:确定预测因子、确定预测范围、确定计算点、确定污染源计算清单、确定地形数据、确定预测内容和设定预测情景、选择预测模式、确定模式中的相关参数、进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0个步骤。 6.C【解析】当Pmax<10%或D10%小于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时评价等级为三级。 7.C【解析】《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HJ2.2-2008)主要修订内容之一就是评价工作分级和评价范围确定方法。新导则评价等级划分是结合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结果,选择正常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及排放参数,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各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和最远影响范围然后按评价工作分级判据进行分级。 8.D 9.C【解析】本题在于考核大气评价等级确定的因子D10%,采用排除法首先排除选项B、D,其次要知道是第i个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达标准值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 10.B 11.B【解析】大气导则修订后对于一、二级评价项目现状监测点数量的要求没有变化,三级项目监测点原来是1~3个,修订后的导则是2~4个。 12.B【解析】注意一级评价中Pmax≥80%和D10%≥5km的条件为“且”的关系,三级评价Pmax<10%和D10%小于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为“或”的关系。题中没有给出污染源距离厂界的距离,Pmax又为20%(不小于10%)。首先排除三级评价的判定,其次尽管满足D10%≥5km的条件,但并不满足只Pmax≥80%的要求,一级评价这两条件是“且”的关系,因此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应为二级。
13.D【解析】大气导则这次修订细化具体了监测点的布置位置。二级评价项目需布置6个点,其中4个点是在一周360、每隔90的4个方向各设置1个监测点。 14.B【解析】水深小于10m,水域面积5~50km2为中型水库。 15.C 16.C【解析】采用排除法,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分为:复杂、中等和简单三类,排除选项D;其次污水污染物类型=1,排除选项A;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6,小于7,判定水质程度为简单。 17.C【解析】河流与河口按建设项目排污口附近河段的多年平均量或平水期平均流量划分。分为大、中、小河三个级别,划分节点为150m3/s,15m3/s。因此据本题所给条件水域可判断为中河。 18.B 19.D【解析】水质参数包括两类:一类是常规水质参数,它能反映水域水质一般状况;另一类是特征水质参数,它能代表建设项目将来排放的水质。 20.C【解析】在建设项目拟建排污口上游500m处应设置一个参照(参考)取样断面,下游按调查范围和敏感点设置控制断面和消减(消解)断面。 21.B【解析】如受纳水域的实际功能与该标准的水质分类不一致时,由当地环保部门对其水质提出具体要求。 22.C【解析】首先排除选项D,在夜间时段内测得的等效连续A声级称为夜间等效声级,用110表示,它不是累计百分声级中所用的测量量;110-在测量时间内有10%的时间A声级超过的值,相当于噪声的平均峰值;150-在测量时间内有50%的时间A声级超过的值,相当于噪声的平均中值;190-在测量时间内有90%的时间A声级超过的值,相当于噪声的平均本底值。
23.C【解析】《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于2008年8月19日发布,2008年10月1日执行,新标准与原标准相比主要修改内容之一就是:明确了交通干线的定义,对交通干线两侧4类区环境噪声限值作了调整。 24.C【解析】《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与原标准相比主要修改内容之一就是:扩大了标准适用区域,将乡村地区纳入标准适用范围。乡村区域一般不划分声环境功能区,根据环境管理的需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按相关要求确定乡村区域适用的声环境质量要求,其中集镇执行2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 25.B【解析】《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为2008年5月颁布的标准之一,新修订的标准提出了声环境功能区监测和噪声敏感建筑物监测的要求,本题就是对环境噪声监测要求的考核。 26.A【解析】首先判定乡村的康复疗养区执行0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属于中型项目,就可以判定为一级评价。 27.C28.D 29.C【解析】噪声源评价量可用声压级或倍频带声压级、A声级、声功率级、A计权声功率级,交通噪声属于间歇性噪声应以等效连续A声级为评价量。 30.B31.C32.C33.B 34.B【解析】本题在考查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HJ2.4-2009)的理解和掌握(注意新旧导则的区别)。本项目位于1类区,应按二级评价开展工作;项目建设前后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为2dB(A)<3dB(A),应按三级评价开展工作,根据导则5.2.5“在确定评价工作等级时,如建设项目符合两个以上级别的划分原则,按较高级别的评价等级评价”,因此本题正确答案应为选项B。 35.A【解析】工业噪声属于稳态噪声。
36.C【解析】自上届考试后(2008年5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为新颁布的标准之一,新标准主要修改内容有4项,在复习时首先是要对新标准进行学习,其次是重点关注新标准的修改内容。 37.B38.C39.C 40.C【解析】本题注意两点,首先看清题目问的是不正确的,其次需认真学习《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注意在判定评价等级上新旧导则的区别,正确掌握新导则的判定方法。 41.A【解析】选项B为旧导则三级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基本内容要求;C也为旧导则的说法,新导则要求分别预测其不同阶段的噪声级。 42.C【解析】《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适用于连续发生稳态振动、冲击振动和无规则振动的情况。“标准”中规定每日发生几次的冲击振动,其最大值昼间不允许超过标准值10dB,夜间不超过3dB。 43.C44.A45.C46.D47.D48.D49.B50.B 51.C【解析】在拟定环境保护对策与减缓措施时,应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和下列优先顺序:预防措施、最小化措施、减量化措施、修复与补救措施、重建措施。选项C颠倒了最小化措施和减量化措施。 52.B【解析】验收调查工作可分为准备、初步调查、编制实施方案、详细调查、编制调查报告五个阶段。 53.C【解析】本题为2007年考试真题。 54.A55.C【解析】根据工程建设过程,验收调查时段分为工程前期、施工期、试运行期三个时期。 56.B57.C58.C59.C60.C
61.B 62.B【解析】选项B有两个地方错误:①应选在工业区和居民集中区主导风向下风侧,而不是上风侧;②厂界距居民集中区500m以外,而不是800m外。 63.B64.A65.C 66.D【解析】《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物控制标准》(GB16889-2008)规定:①由环境卫生机构收集或者自行收集的混合生活垃圾,以及企事业单位产生的办公废物;②生活垃圾焚烧炉渣(不包括焚烧飞灰);③生活垃圾堆肥处理产生的固态残余物;④服装加工、食品加工以及其他城市生活服务行业产生的性质与生活垃圾相近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可以直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注意题目考的是不能直接进入的。 67.C【解析】首先注意题目考的是可以直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的选项。《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物控制标准》(GB16889--2008)规定:下列废物不得在生活垃圾填埋场中填埋处置:①除符合第6.3条规定的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以外的危险废物;②未经处理的餐饮废物;③未经处理的粪便;④禽畜养殖废物;⑤电子废物及其处理处置残余物;⑥除本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之外的任何液态废物和废水。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另有规定的除外。 68.A69.C 70.C【解析】《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分为一级、二级、三级标准,分别与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相对应:一类区执行一级标准;二类区执行二级标准;三类区执行三级标准。在一类区内,除市政、建筑施工临时用沥青加热炉外,禁止新建各种工业炉窑,原有的工业炉窑改建时不得增加污染负荷。 71.B【解析】《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适用于除煤粉发电锅炉和单台出力大于45.5MW(65t/h)发电锅炉以外的各种容量和用途的燃煤、燃油和燃气锅炉排放大气污染物的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竣工验收和建成后的排污管理。
72.C【解析】2008年5月颁布了《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替换了以前的老标准。新标准规定了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设计与施工、填埋废物的入场条件、运行、封场、后期维护与管理的污染控制和监测等方面的要求。标准适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运行和封场后的维护与管理过程中的污染控制和监督管理。本标准的部分规定也适用于与生活垃圾填埋场配套建设的生活垃圾转运站的建设、运行。 73.D【解析】二级和三级评价项目每天监测时段,都是至少获取当地时间02,O8,14,20时4个小时浓度值。 74.A75.C 76.A【解析】将建筑物划分为三种类型进行修正,I类建筑为基础良好框架结构建筑(高层建筑);Ⅱ类建筑为基础一般的砖混、砖木结构建筑(中层建筑或质量较好的低层建筑);Ⅲ类建筑为基础较差的轻质、老旧房屋(质量较差的低层建筑或简易临时建筑)。 77.C78.C 79.D【解析】本题主要是对《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的适用范围的考核,在复习该导则的适用范围时不要仅仅关注导则适用的行业,也要关注后面这条:该导则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风险评价篇章编制与审核的技术依据。 80.A【解析】在《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中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为一级、二级,好多人容易混淆为一、二、三级。 81.A【解析】本题是考核对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的判定,设有陷阱,其实只要熟悉风险评价等级判定的条件,看到项目位于敏感区,不管是什么样的危险源其评价等级都是一级。题中故意设计了物质危险源属非重大危险源。 82.C【解析】注意本题题目是环境资料的收集过程,注意到这点,那答案就可以排除B、C,再往下看题目已经提及答案A,这样经排除后只有答案C了。
83.B【解析】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分类,一般常用到二类区,本题却考了一、三类区,因此在复习中要注意全面性。 84.B【解析】考试大纲要求了解常规项目的浓度限值,复习时需要知道哪些是常规项目,浓度限值都包括几种类型。 85.C【解析】本题为2008年考试真题。 86.C 87.C【解析】通过做本题全面了解各类水体功能区的划分。 88.B 89.A【解析】本题是对地下水质量单组分评价原则的考核。 90.C、不定项选择题 91.ABD92.CD 93.BD【解析】选项A正确的说法应是排气筒出口内径;选项C正确说法应是毒性较大物质的“非正常排放量”,而不是“正常排放量”。 94.BC【解析】首先需要注意新修订的导则的变化。新修订的导则规定:三级评价项目可只调查污染源排污概况,并对估算模式中的污染源参数进行核实。 95.ABC【解析】选项D为一级评价的内容。 96.BC【解析】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不少于10个而不是8个:监测不得少于冬、夏两期;二期评价项目监测可取一期不利季节。 97.D【解析】新修订的导则规定对于三级评价项目不需进行预测。完成本题一定要知道新修订的大气导则。
98.BC【解析】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划分的依据有四个,分别是: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放量,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各种受纳污水的地面水域的规模及对它的水质要求。 99.BC【解析】属于复杂程度的水质有两种类型,第一种就是污染物类型>/3;第二种类型就是污染物类型为2,且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10。 100.BC101.ABCD 102.BCD【解析】常规水质参数以GB3838中所提的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凯氏氮或非离子氨、酚、氰化物、砷、汞、六价铬、总磷以及水温为基础,根据水域类别、评价等级和污染源状况适当删减。 103.ACD 104.ABC【解析】河宽大于50m的河流,在取样断面的主流线上及距两岸不少于0.5m,并有明显水流的地方,各设一条取样垂线即共设三条取样垂线。 105.BD 106.ACD【解析】本题需要注意新旧导则的区别,选项A和D是新修订导则所修订内容。选项B不是噪声现状调查内容。 107.AC108.ABC109.BD110.ABD111.ACD112.ABC113.ABD114.ABCD115.ABCD 116.BC【解析】常规大气污染物中TSP和PM,。没有小时平均值的说法,只有日均值,年均值,其日均值的监测每日至少要12h;C0、S02、NOx小时平均值每小时至少要45min,日均值每日至少要18h。117.ABC118.AB119.AC120.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