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2.00 KB
- 5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交通+旅游”理念下旅游公路景观规划设计
作者:凌珑
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20年第01期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来临,交旅融合成为行业发展热点,“交通+旅游”的理念也逐渐融入旅游公路的景观设计规划中。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交通+旅游”的理念和思想,然后例举了国内旅游公路设计的优秀案例,分析其设计优势并借鉴宝贵经验,最后提出在“交通+旅游”理念下旅游公路景观规划设计的策略,为交旅融合行业热点背景下的旅游公路建设提供设计理论依据。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正在大力发展旅游业,全国旅游业发展规划纳入了国家“十三五”重点专项规划,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新的旅游业态对公路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来看,我国交通“大”而“不强”,服务旅游的公路“供给”不足,交通运输难以满足“旅行”新需求,因此需要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随着大众旅游和全域旅游时代的开启,迎来了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自驾游、乡村游、亲子游、养生游等全域旅游方式,旅游公路的规划设计逐渐从注重通达性转变为“有景可观,边走边玩”。 一、“交通+旅游”理念 交通与旅游的关系是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为交通运输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同时也对高品质的交通服务提出了新要求。“交通+旅游”理念的实践,使道路成为了生活的风景线。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翁孟勇就曾说到,“交通是旅游产业的催生素,又是其发展的重要引擎。旅游是现代交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标,旅游业的发展要提供更加高品质的交通服务。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交通与旅游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专心---专注---专业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交通+旅游”概念是践行新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可以促进交通行业的业务扩展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有助于解决发展过程中供给不平衡性和不足的问题,并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旅行需求。推动交通旅游一体化实际上是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融合了交通和旅游两大战略支柱产业,这将势必形成推动建设美丽中国的强大动力。 “交通+旅游”理念下,传统旅游目的地将转变孤立发展的模式,打造线状旅游胜地。交通和旅游业的深度融合使旅游公路不仅可以发挥交通功能,而且可以逐步转变为交通、生态、文化、娱乐和历史保护等复合功能。线性的旅游道路将点和地区景点连接起来,形成网状旅游目的地,这样既满足了游客旅途中的游览需求,还能充分拓展旅游和旅行途中的景观观赏功能,为游客提供身心双重体验享受的线性游览。除此之外,路侧廊道的旅游资源整合和产业规划,将形成廊道发展带,实现当地文旅和经济的繁荣发展。 二、旅游公路案例分析 (一)海南环岛旅游公路 海南環岛旅游公路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建成了一批设施和功能齐全,并符合国际服务水平的“交通+旅游”产品。 海南环岛旅游公路的设计整合了五大类旅游资源,分别为视觉类、自然类、历史类、娱乐类、文化类,充分利用现状公路的景观资源,在此基础上提升改造,形成风景优美、生态良好的改造路段,主要打造了“快进慢游”系统,这是海南“交通+旅游”发展的重中之重。 从海南环岛旅游路中可以得到关于旅游公路建设的几条启示:①要把吸引力放在首位,增强旅游功能,稍微弱化交通功能;②生态环保理念应纳入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的全过程;贯穿以人为本的思想,人与自然和谐共处;③突出海南自然烙印和人文烙印,充分展现当地热地雨林、大海等自然景观,黎族和苗族等民俗文化特色;④驿站建设应突出特色和差异,并坚持高标准打造精品驿站,避免千篇一律的现象;⑤最大限度地提高公路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二)赤水河谷旅游公路 赤水河谷旅游公路起于仁怀市茅台镇,途经习水县土城镇,止于赤水市区,沿线主要以酿酒业、旅游业等第三产业为主,见表1。专心---专注---专业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赤水河谷旅游公路设计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顺应自然,和慢行系统统筹规划、主动衔接,满足多样化需求。全线共布设7处驿站(含1处利用)、8处服务站(含2处利用)、13处慢行驿站(含观景台)、13处休憩点。同时,它可以满足游客各种旅行体验需求,例如住宿、特色餐饮、露营、观光、骑行、低空旅游、房车旅游等,为各地游客打造出一条“醉红之路”,使旅行者充分感受当地酿酒文化和红色文化。 赤水河谷旅游公路建成后,实现了人流聚集,使游客真正“慢”下来,从一日游向多日游到休闲度假转变,形成了规模效应,吸引社会资本,不仅实现了公共开发和分享收益,更是带动了区域发展,使地方百姓真正受益。多元化的旅游服务设施丰富了公路服务的内涵,扩大了服务范围,增强了服务能力,增加了大众旅行服务体验的多样性。 (三)冷水服务区高速公路自驾营地 2017年11月8日,冷水服务区的高速公路生态旅游自驾营地被正式授予“中国第一高速自驾营地”的称号,全国“服务区+旅游”的模式正式开始,开创了交通与旅游融合的新时代。冷水服务区利用服务区公路建设期间15.8公顷弃土场,充分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适宜的气候、良好的生态环境等核心自然优势,打造高品质的自驾车房车露营地,全面提高服务区的质量和内涵。 生态旅游自驾营地主要由集装箱、自驾车、房车、帐篷营地以及运动休闲等几大功能分区组成,基地内注重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及内部微地形塑造,营造怡人舒适的环境。服务区与地方道路直接衔接。冷水服务区既是旅游目的地,同时也是“大黄水”全域旅游的重要节点和游客中转站及接待中心。 自驾营地建成后,全面提升和拓展了冷水服务区功能。对冷水服务区现有设施、功能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对服务区功能进行补充,同时全面提升了冷水服务区的服务品质,是近年来高速公路交旅融合服务区典型工程项目。 三、旅游公路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一)加强“快进慢游”体系构建 随着人们交通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公路需从“通达性”逐渐转变为“有景可观、边走边玩”,公路旅游是一种基于人类交通行为的旅行方式,包括公共交通,汽车驾驶、骑自行车和徒步旅行等,快进系统开发和慢行系统构建,可以使旅游公路“留住人”,旨在为人们从线性空间中获得身心愉悦的良好体验。专心---专注---专业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在“快进慢游”体系的构建上,更需要注重“慢游”体系的设计,慢行系统的设计划分为两类,一是与车行道主路共线:主要用于确保慢行系统的连续通达性,多设置于景观一般的路段。对于全线的慢行系统,要求有条件的宜确保慢行系统的连续性。二是与车行道主路分离:主要用于良好景点路段,鼓励车辆停下来,通过慢行系统进入相关景区。建设过程中,鼓励连接各地已有的绿道系统,做到有机衔接。在“快进”体系的建设上,要注意公路的选线,避开生态保护区以及生态敏感区,最大限度地因地制宜,增设旅游公路特色标识及指路牌,融入地方特色,做好自驾车房车营地与交通干线之间联通公路建设。 (二)强化旅游公路的复合功能 公路廊道逐渐成为人们另一种旅游方式的载体。研究表明,广义上的旅游公路指“具有交通运输和景观观赏双重功能的公路”,狭义的旅游公路指“路旁或视域之内拥有视觉的、自然的、文化的、历史的和娱乐价值的公路,是具有复合功能的廊道”。 作为廊道结构,旅游公路的“宽度”比道路本身大得多,形成了一个多层的、多功能的空间网络,这些网络与周围环境形成了良好的互补性。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服务产品,旅游公路需要从单一的交通功能转变为更全面的综合功能,如旅游游憩、休闲娱乐,景观观赏和文化体验等。旅游公路的设计应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和多样化的体验需求,并创建一系列复合功能以留住游客并提高游客满意度,这也是新时期交旅融合行业趋势下创新型旅游公路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对策。 (三)有机植入区域文化特色 旅游公路是因其独特的考古、历史、文化、风景、自然、休闲6种内在品质而命名的公共驾驶旅游公路。讲述了该地区特有的故事,能给游客带来独一无二的体验,并与周围的环境一起构成景观走廊。一旦每条路都有自己的故事和文化,这条路就注入了生命力。 通过将公路沿线的特色文化植入公路的主体结构和附属设施,公路就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当一条旅游公路注入了文化内涵,它就是一条“故事之路”,一路上的风景和文化景观就仿佛在缓缓诉说着这条路的历史脉络和人文变迁,以此吸引旅游者前来探索游览,从而实现文化传承和旅游发展的双重价值。 交旅融合更是“交通+文化+旅游”的结合,以文促旅,旅游公路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游客在文化旅游、民俗旅游、生态旅游、康养旅游等旅游活动中的需求,这预示着文化旅游将引领交旅融合发展的新态势。一条路融入了自己的独有文化,它就不再是一条枯燥乏味的道路,而是一条文化之路、故事之路,可以更多地吸引游客感受公路上风景,接受文化的熏陶,同时也避免了旅游公路千篇一律的设计现象。 (四)统筹协调公路沿线资源专心---专注---专业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旅游公路以公路为骨架,由慢行系统、服务设施、景观文化、解说系统等构成,完整的旅游公路系统不仅要满足乘客的基本需求,还要提供便捷舒适的旅游体验、视觉景观与体验景观、解说系统等其他贴近情感并尊重自我实现的高标准人性化服务。 在设计旅游公路景观时,根据道路资源的特征,合理布点,将它們串连成线,使景观的点、线、面有机结合。文化融入、绿化设计和建筑景观必须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兼容,同时加强生态保护,真正做到“路景相融,路生美景,人车路和谐”。坚持最小程度的破坏和最大限度的保护原则,坚持统筹规划,整合旅游公路沿线的产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 四、结语 在新时期交旅融合背景下,旅游公路景观规划设计应注重多元化功能的打造,满足游客不同的体验需求。新理念下旅游公路的建设应强调将公路本身作为一种旅游产品去打造,交旅融合是一个过程,旅游者的体验是这一过程的“产品”。景观规划设计者应统筹兼顾,协调规划,最终把旅游公路建设成多功能、多服务、多体验、多文化的线性旅游目的地,实现旅游公路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重庆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专心---专注---专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任务书
- 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研究1
- 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 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XXXX__清华尹思谨
- 生态理念下园林的景观规划设计
- 试论景观规划设计的目标
- 014 AECOM合川高校园区景观规划设计
- 学校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说明范例
- 偃师市洛河市区段滨河公园景观规划设计说明
-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概述重点老师比用教案.doc
- 历史文化名城景观规划设计与实践.doc
-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十二大步骤详细解读.doc
- 辽河保护区旅游带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ocx
- 承载历史文脉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 楚河汉街景观规划设计的思考
- 滨水景观规划设计模式思索
- 滨水生态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 对滨水景观规划设计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