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4 MB
  • 42页

干旱地区乡村湿地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 4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分类号:TU856学校代码:10712UDC:712研究生学号:2015052262密级:公开2018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干旱地区乡村湿地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类型艺术硕士领域、方向艺术设计研究生贾利芳指导教师王诚吉副教授合作指导教师完成时间2018年5月中国陕西杨凌 Classificationcode:TU856Universitycode:10712UDC:712Postgraduatenumber:2015052262Confidentialitylevel:PublicThesisforFulltimeMaster’sDegreeNorthwestA&FUniversityin2018ResearchontheWetlandLandscapePlanningandDesigningAridAreaMajor:ArtdesignResearchfield:LandscapeplanninganddesignNameofPostgraduate:JiaLifangAdviser:AssociateprofessorWangChengjiDateofsubmission:May,2018YanglingShanxiChina 干旱地区乡村湿地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摘要干旱地区湿地在我国湿地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水源涵养、储存水资源、碳氮循环、调节气候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深入探索研究干旱地区湿地生态系统的演变规律,对其生态保护和人居环境有着重大意义。干旱环境与湿地环境原则上是一种对立的关系,湿地景观作为一种在干旱地区特殊的景观,其本身就有脆弱性。如何科学、合理地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与园林美学设计方法,在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基础上,规划设计一个能够满足健康的生态系统、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深厚的地域特色文化等多功能一体的湿地景观,是本课题研究的理想目标。本文首先研究了干旱地区乡村湿地的概念和内涵以及相关理论,分析归纳了我国干旱地区湿地的特征、功能、类型等,其次,通过相关案例的分析研究,汲取案例中的成功经验,总结出干旱地区乡村湿地景观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原则。并通过文献归纳、调研分析、总结分析、实践论证等方法对甘肃省平凉市盘口村乡村湿地景观进行规划设计实践与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干旱地区乡村湿地景观因其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在湿地景观规划设计中必须要注重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同时要体现生态功能与生物多样性的科学思想。(2)干旱地区乡村湿地景观规划设计是乡村景观规划的一种,在注重生态系统保护的前提下,要注重景观的地域文化与乡村特质文化的融入。(3)干旱地区乡村湿地景观中由于水位的高低变化,在植物选择中必须考虑缺水季节植物的耐旱能力以及对抗盐碱能力。关键词:干旱地区;乡村湿地;景观设计;生态 LANDSCAPEPLANNINGDESIGNANDRESEARCHABOUTRURALWETLANDATPANKOUVILLAGE,PINGLIANGCITYABSTRACTWetlandsinaridareasplayanimportantroleinChina.Theyareirreplaceableinprocesseslikewaterconservation,storageofwaterresources,carbonandnitrogencycling,climateregulation,andconservationofbiodiversity.Weareexploringandstudyingtheevolutionofwetlandecosystemsinaridregions.Lawsareofgreatsignificancetotheirecologicalprotectionandhumanenvironment.Thearidenvironmentandthewetlandenvironmentare,inprinciple,anantagonisticrelationship.Thewetlandlandscape,asauniquelandscapeinaridregions,hasitsownvulnerability.Howtoscientificallyandrationallyuselandscapeecologytheoryandgardenaestheticsdesignmethods,andonthebasisofprotectingandrestoringthewetlandecosystem,plananddesignanecologicalsystemthatcanmeethealth,richbiodiversity,profoundregionalcharacteristics,etc.Theintegratedwetlandlandscapeisanidealtargetfortheresearchofthistopic.Thisarticlefirststudiedtheconceptandconnotationofruralwetlandsinaridregionsandrelatedtheoriesanalyzedandsummarizedthecharacteristics,functions,andtypesofwetlandsinaridregionsinChina.Secondly,throughtheanalysisandstudyofrelatedcases,thesuccessfulexperienceinthecaseswassummedupandthedroughtwassummarized.TheGuidingIdeologyandPrinciplesofRegionalWetlandLandscapePlanninginRuralAreas.Throughthemethodsofliteratureinduction,researchandanalysis,summaryanalysis,andpracticaldemonstration,theplanninganddesignpracticesofruralwetlandlandscapesinPankouVillage,PingliangCity,GansuProvincewasstudiedandthefollowingconclusionswereobtained:(1)Duetothefragilityoftheecosystem,thewetlandlandscapeofruralareasinaridareasmustpayattentiontotheprotectionandrestorationofwetlandecosystemsintheplanninganddesignofwetlandlandscapes.Atthesametime,itmustreflectthescientificideasofecologicalfunctionsandbiodiversity.(2)Theplanninganddesignofruralwetlandlandscapeinaridareasisakindofrurallandscapeplanning.Underthepremiseofpayingattentiontotheprotectionoftheecosystem,wemustpayattentiontotheintegrationoftheregionalcultureofthelandscapeandthecultureofthevillage. (3)Duetothechangeofwaterlevelinthewetlandlandscapeofaridareas,wemustconsidertheplantdroughttoleranceability,andtheirabilitytoresistsalineandalkalineintheplantselection.KEYWORDS:aridarea;ruralwetland;landscapedesign;ecology 目录第一章.绪论............................................................................................................................11.1论文选题背景...............................................................................................................11.2目的和意义....................................................................................................................11.3国内外研究现状...........................................................................................................21.3.1乡村景观研究现状.............................................................................................21.3.2湿地景观系统研究现状....................................................................................21.3.3干旱地区乡村湿地景观研究现状....................................................................31.4研究内容与方法...........................................................................................................31.4.1研究内容.............................................................................................................31.4.2研究方法.............................................................................................................31.4.3技术路线.............................................................................................................4第二章.乡村湿地景观相关理论综述........................................................................................52.1相关概念.......................................................................................................................52.1.0干旱地区.............................................................................................................52.1.1乡村景观.............................................................................................................52.1.2湿地景观.............................................................................................................52.1.3乡村湿地景观.....................................................................................................52.1.4干旱地区乡村湿地景观.....................................................................................52.2乡村湿地景观规划设计的主要相关理论....................................................................62.2.1景观生态学理论.................................................................................................62.2.2景观美学理论....................................................................................................62.3干旱地区湿地类型及其分布.......................................................................................62.4乡村湿地景观分类.......................................................................................................72.4乡村湿地景观功能.......................................................................................................7第三章.乡村湿地景观规划设计方法研究及参考案例分析....................................................83.1乡村湿地景观规划特点研究........................................................................................83.2乡村湿地景观规划设计的目标...................................................................................83.3乡村湿地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83.4以张掖国家湿地公园设计为参考案例.......................................................................83.5以宁夏沙湖湿地保护区为参考案例.........................................................................10第四章.甘肃省平凉市盘口乡村湿地景观规划设计..............................................................124.1项目概况.....................................................................................................................12 4.2现状分析.....................................................................................................................124.2.1区位文化分析...................................................................................................124.2.2自然环境分析...................................................................................................124.3项目定位及设计原则.................................................................................................134.3.1盘口乡村湿地景观规划设计定位...................................................................134.3.2盘口乡村湿地景观规划设计原则...................................................................144.4设计内容.....................................................................................................................144.4.1盘口乡村湿地景观规划总体设计...................................................................144.4.2盘口乡村湿地景观规划专项设计...................................................................19第五章.结论..........................................................................................................................23参考文献..................................................................................................................................24附录................................................................................................................................326致谢..................................................................................................................................30作者简介..................................................................................................................................31 第一章绪论1.1论文选题背景干旱地区的水资源就像沙漠中的一片绿洲弥足珍贵,在大自然的基质背景下湿地系统作为生态廊道为流域内的城乡村落提供生命之源(汤蕾等2008)。干旱地区的湿地作为区域内的重要生态组成部分,具有调节地方小气候、涵养水源、抑制绿洲萎缩、草场退化、净化河流水质的作用。干旱地区由于常年降水量稀少,生态系统较为脆弱,所以对于特殊地域内的湿地资源的保护则显得更为重要。在整个国家主张执行振兴乡村战略的大背景下,坚持以农业和农村发展为重点,建立和完善城乡统筹发展的管理机制和政策体系,这对广阔的乡村地区来说是一个好的发展时代。在全球生态系统都日渐被破坏的情况下,相对来说受迫害程度较轻的广大乡村地区,应提前预防对湿地景观系统的破坏。作为景观设计师更要义不容辞响应国家政策,科学合理的做好景观规划与设计,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的先行者。如何认识乡土文化景观的价值和意义,将乡土元素与乡村湿地景观在生态保护和修复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地融合。在国家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大背景下,不同层次的景观设计师对乡村湿地的利用程度不同,出现了不科学、同质化、以及浪费湿地景观资源现象。在保护和修复湿地生态的基础上去融合乡土文化元素,解决湿地景观同质化现象,打造具有地域文化特性、可游可赏、湿地科普教育作用的乡村特色湿地景观。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干旱环境与湿地环境原则上是一种对立的关系,怎样解决干旱环境和湿地景观之间的矛盾关系,在雨季和旱季差别较大的情况下,研究解决干季植物的存活率问题,保护湿地不消失问题,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湿地景观作为一种在干旱地区特殊的景观,其本身就有脆弱性(赵锐锋等2013)。如何科学、合理地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与园林美学设计方法,在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基础上,规划设计一个能够满足健康的生态系统、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深厚的地域特色文化等多功能一体的湿地景观,是本课题研究的理想目标。在干旱地区,严重短缺的水资源对人类的生存有着重要影响。从现实意义来讲,保护干旱区湿地系统,(1)实际上是对干旱地区水资源的保护,以确保湿地水资源的质量,确保水质不受人类活动污染;(2)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湿地系统中的植物和动物进行多样性的营造,实现生物多样性实际上是对湿地景观的保护与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因此在干旱地区,湿地景观设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1 和现实意义。1.3国内外研究综述1.3.1乡村景观研究现状乡土景观指的是乡村的一切景观,主要包括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其中自然景观主要包含地理环境、自然水文环境、日月星辰以及天象等方面;人工景观主要包含农田、村落、建筑、广场、道路、水车等。20世纪四五十年代在西方国家,随着对建筑学与考古学的探究,乡土景观也随之发展起来(Taylor1992)。俞孔坚对于乡土景观的理解即为,具有本土特征的地域性景观,包括乡村、屋舍以及乡村中活动的平凡人(俞孔坚2005)。据此,乡土景观应包括自然特征和人文特性兼有的两种景观类型。英国Goodey认为乡村景观,必须要从乡村景观美学、空间统一性、景观的破坏程度以及社会大众对乡村景观的认同度出发进行质量评价(Goodey1995)。Mckercher则在乡村旅游方面对乡村景观进行分析,认为不同的文化旅游者旅游动机也不相同,乡村景观带给他们的体验感受也不同(Mckerdher2002)。Gulinek则通实践案例从视觉质量、完整性、多样性等方面对乡村景观进行硏究例证(Gulinek2002)。除此之外、国内学者肖笃宁、陈波等从宏观战略的角度,探讨了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与原则,将整个乡村环境建设与乡村景观设计相结合,从而实现乡村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宇振荣等2011)。国外乡村休闲研究顾问团在1970年关于乡村郊野景观提出“非正式性休闲活动”的概念,其正式定义为“在郊野进行的一种休闲活动,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参与者放松身心,无需特殊的技能和组织,没有任何竞争元素”。乡村委员会1971年至1973年关于郊野公园拨款申请的文件记录中很少提及野生动物保护价值或潜力。1991年的一项研究提及了郊野公园中“存在令人惊讶的”生存环境类型。所以有必要提高公园管理者在自然保育上的受教育和培训水平。最近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郊野公园的生境管理质量比较高,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也投入相当大的精力,休闲娱乐活动并没有严重干扰自然生境的保护(路易斯·保罗·法利亚·里贝罗2015)。乡村郊野公园景观作为乡村景观的一种,在生态保护、自然保育以及休闲娱乐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1.3.2湿地景观系统研究现状中国湿地景观设计研究开始较晚,自1992年加入国际湿地公约以来,相关科研单位以及政府部门对湿地保护和湿地生态系统日渐重视(孙广友2000)。对于湿地景观生态系统,大部分国内学者都比较有研究,例如在20世纪90年代,肖笃宁对于辽河三角洲的研究成为了湿地景观的代表,此次研究探索了如何塑造湿地景观格局和生物栖息地环境,以及物质流之间的关系。揭示了辽河三角洲湿地的景观类型、生态格局等,开拓了湿地景观系统研究领域的方法(肖笃宁等2001)。沈洁等人探索研究了湿地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与方法,在湿地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要注意景观生态学应用(沈洁等2009)。2 干旱地区湿地景观生态环境作为干旱环境中一种特殊的景观因素,在干旱地区有着很高的生态价值。从景观设计学角度来说,对湿地景观的研究主要以湿地景观的规划设计为主,如设计的内容、原则、及相关技术措施。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来讲,近年来对湿地景观系统的研究主要以湿地开发过程中的景观格局和景观指数为主。1.3.3干旱地区乡村湿地景观研究现状目前还没有形成相对成体系的乡村湿地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我国对于乡村湿地景观的研究主要以湿地景观安全格局、美丽乡村开发建设、以及田园湿地景观规划设计为主。对于我国对干旱地区乡村湿地景观的研究较少,对于湿地景观的研究主要以国家级保护湿地为首,集中在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周华荣2005)。干旱地区湿地所占的分量比较大,遍布于广大的乡村地区,由于人们的重视度不够,成片的河滩湿地荒废,甚至被污染,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陆健健1990)。近些年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对于人类生存环境的关注度明显提高,湿地系统作为人类的“呼吸之肺,保护湿地迫在眉睫。邬建国在景观生态学一书中也不止一次提到合理景观设计对于湿地生态的重要性,干旱地区乡村湿地景观规划设计要想维持生物多样性就必须尊重湿地的生态系统体系。1.4研究内容与方法1.4.1研究内容(1)干旱地区乡村湿地景观基础理论研究查阅文献资料,对干旱、半干旱地区乡村湿地系统的开发状况、湿地类型、保护政策等进行论证分析。(2)对盘口湿地景观进行现状调查进行盘口村湿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水资源、地域文化、动植物的种类、、农业产业分布、现状景观布局、村落肌理等进行现状调查。(3)盘口村湿地景观的设计实践对规划区域进行全面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湿地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研究,在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平衡、保护项目地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1.4.2研究方法(1)文献归纳通过文献查阅、互联网、社会实践以及与师生交流等方式,了解湿地景观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乡村湿地景观的特点,分析乡村湿地景观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乡村湿地景观规划的设计方法。(2)调研分析通过实地调研,对项目地湿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水资源、地域文化、动植物3 的种类、等进行现状调查。为后期的场地方案设计提供理论数据支撑。(3)总结分析乡村湿地景观规划设计涵盖了各个学科领域,必须要通过大量的全面分析调研、总结。(4)实践论证在平凉市盘口村湿地景观规划设计实践中,运用研究得出的理论和方法,以保护和修复湿地生态系统和打造休闲性景观的目的进行规划设计。1.4.3技术路线图1.4-1技术路线Fig.1.4-1Techniquecourse4 第二章干旱地区乡村湿地景观相关理论综述2.1相关定义2.1.0干旱地区干旱地区指的是降水量小于蒸发量的区域,一般来说干旱区降水稀少、蒸发偏大、水资源稀少。以降水量的多少为标准划分,干旱区值得是年降水量低于200mm的地区,这些地区蒸发比较旺盛,而降水较少,生态条件较为恶劣。2.1.1乡村景观乡村景观顾名思义指的就是处于乡村条件下的景观。在整个乡村大的背景基质下,不同土地单元组成的景观斑块,其中主要以农业斑块为主。乡村景观因为有人类活动的参与,既拥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同时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地域人文特质。此外由于农业生产占乡村景观的主要部分,决定了其具备社会价值以及经济价值(Elsevier1994)。德国的索尔认为乡村景观是指乡村范围内的一个地域单元,其人文、社会、经济现象等彼此之间相互依存。乡村景观不同于城市景观,又区别于传统的自然景观,多了些人为因素在其中,同时又具备自然特征和人文特性。2.1.2湿地景观关于湿地景观的定义,湿地公约和权威机构都有明确的解释,湿地景观指的是具备能够支持动植物休养生息的土壤条件,有足够的时间和频率支持植物和生物生息,维持某些细菌和小动物生存,并在场地内部存在季节性的或者是永久性的水资源,这样的一个生态系统就叫做湿地景观。湿地景观最重要的是具有能够维持生物多样性的土壤特性,并不在于场地内部要一年四季都有水资源,可以是季节性的。与湿地景观不同的是,湿地公园景观主要指是以水为主题的休闲娱乐生态公园,兼具有科普宣传、地域历史文化、以及湿地功能体现的作用。准确的定义湿地景观非常重要,它可以为湿地景观设计带来理论和科学性的指导。2.1.3乡村湿地景观乡村湿地景观遍布于我国广大乡村地区,我国主要比较重视大范围湿地保护区或者国家级保护湿地。本文认为,乡村湿地景观是以乡村环境为基底,湿地作为其中的生态斑块依附存在,彼此又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同时涵盖自然河流和农田文化两种景观类型,且湿地周边存在许多大小村落,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景观。其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相互依存。乡村湿地景观既具有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的特征,又具备不同的地域文化景观,满足居民的生产生活需求。2.1.4干旱地区乡村湿地景观在乡村基质背景下,干旱地区湿地景观水的来源主要为高山融雪和地下水补给,植5 被以草地为主,降水稀少,蒸发量大,干燥指数大于2.0。干旱地区乡村湿地受气候条件的限制,绿地建设维护成本相对较高,但是湿地景观规划应当具有前瞻性。在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情况下,合理的景观规划能够促进生态平衡的发展,形成系统的湿地空间网络系统。2.2相关理论2.2.1景观生态学理论在湿地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景观生态学原理对于湿地景观生态修复和维持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违背了生态学原理,必然导致设计的不成熟以及对湿地生态体系的破坏。生态学原理是其最为基础的理论依据,包括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原理、生态位原理、群落演替原理、生物多样性原理、耐受性定律。(宇振荣等2011)。对于湿地景观的设计,离不开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指导。景观生态学理论应用于各个学科领域的研究,总体来说,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对人类复杂的自然环境的监测及保护,通过对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探索,掌握其应用的原理和特点,在此基础上去做乡村湿地景观规划设计中,把景观生态学付诸于实践。2.2.2景观美学理论在景观设计过程中随着大众生活品味、审美情趣的不断提升,要求设计师更加注重景观的艺术性。在满足正常的功能需求以外,用设计艺术加以景观提升。以遵循形式美规律为主要导则,创造出最优的人类景观系统。形式美的主要表现形式为:(1)多样与统一,在景观设计过程中,通常要求各个景观要素的排列组合,既要有一定的变化,又要使各景观要素之间协调统。(2)节奏与韵律,节奏感不一定只在音乐创作过程中存在,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同样讲究节奏的变化,虚实交替、空间视线的开合、景观植物配置的高低疏密关系、空间层次等都无处不在表现着节奏与韵律感。(1)秩序与平衡,生活中需要秩序感和仪式感,同样在景观设计过程中也讲究秩序性和平衡性,例如景观轴线关系其实就是秩序的表达。在乡村湿地景观规划设计中,理论运用于实践,保证了设计的合理性与舒适性。在科学性和设计美学中找到平衡,设计才能更好的服务大众,为人所用。2.3干旱地区湿地类型及其分布干旱地区湿地类型从大的层面可以划分为自然湿地与人工湿地,其中,自然湿地包括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包括水田湿地、水库与水工建筑等(表1)(王玉朝等2002)。6 表1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湿地类型及其分布Tab.1Typesanddistributionofwetlandsinaridandsemi-aridareasinNorthwestChina2.4乡村湿地景观分类划分乡村景观类型需要考虑多方面景观要素,不能单单只从湿地层面考虑,根据乡村湿地景观的自然和人文属性,本文将乡村湿地景观化分为(1)生态性景观:具备乡村自然的生态属性,维持自然状态下的地理环境,有着传统的生物链结构;(2)田园生产性景观:乡村具有广阔农田的景观,是区别于城市湿地景观的关键所在;(3)地域性文化景观:无人类活动的地方不可成为乡村,人类活动造就了地方的地域文化特性,乡村湿地景观的最大受众是人类,对于湿地景观的保护其实就是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和地域文化的延续。2.5乡村湿地景观功能在进行乡村湿地景观规划设计之前,了解乡村湿地的功能特征,本文主要将乡村湿地的景观功能归结为:(1)生态调节功能:湿地具有储蓄水资源、调节河水径流的功能;(2)生物维持功能:维持植物以及野生动物的生物多样性;(3)承载地方文化的功能,主要体现地域性农耕文化和当地历史文化等方面。7 第三章乡村湿地景观规划设计方法研究及参考案例分析3.1乡村湿地景观规划特点研究湿地景观作为一种特殊的景观其本身有着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由于自然和认为因素的干扰,生态环境极易被破坏,且在恢复过程中会相当困难(赵锐锋2009)。所以在乡村湿地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要考虑:(1)人类活动对湿地环境造成的不同程度的影响,把握好“以人为本”的尺度,减轻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的干预。(2)季节性周期变化,干旱地区湿地景观可以是季节性的,并不是四季都有水源,关键是在于如何保证场地湿生植物生长和生物的生息。(3)地域文化特性,漫长的自然演变和人类交替,不同地域的湿地沉淀了浑厚的历史底蕴,湿地文化往往和当地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3.2乡村湿地景观规划设计的目标(2)保护遗存湿地的完整性,修复景观生态结构。(3)恢复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维持干旱地区湿地的生态恢复和建设。(4)确保湿地的可持续发展,创建乡村乡野景观的特色风尚,提升湿地乡村景观结构,打造生态宜居的生存环境。3.3乡村湿地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乡村湿地景观规划设计应在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遵循生态性和适宜性的原则。生态性原则要求湿地景观设计考虑景观空间的异质性和连通性。景观生态学研究最突出的特点是强调空间异质性、生态学过程和尺度的关系(邬建国2001)。适宜性主要表现在对现状场地区域背景、周边用地性质竖向、以及环境承载力进行数据分析,为湿地景观规划设计做好理论支撑;连通性要考虑湿地外围的乡村聚落,考虑两者之间的缓冲关系;因地制宜性要求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的植物物种,使满足其各自的生态习性,使得干旱的季节也能维持生物多样性。同时在地域性原则方面;体现地理地域文化以及民俗历史文化,文化结合自然,融入地域性文化特性,对不同的斑块类型采取科学的保护措施,涵养水源,维护湿地内部均质性。增加带状或线性廊道结构,提高景观功能连通性,保证景观空间的异质性和多样性,最终构建生态和谐统一的乡村湿地景观。3.4以张掖国家湿地公园设计为参考案例3.4.1自然概况张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处于黑河冲击形成的三角洲,地下水位很高,张掖作为干旱地区的水乡,湖泊遍地,“半城芦苇半城庙(塔)”有着3万多8 亩的湿地生态系统。张掖湿地公园的湿地类型多样,生态特征较突出。在干旱区,成为了脆弱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当地生态安全格局具有重要的意义。张掖湿地公园作为西北干旱地区的典型,有着强大的湿地生态系统。湿地水资源主要来自于地下渗水,黑河河道以及径流新河。绿洲生态系统湿地植物比较丰富,主要分布有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浮游类植物、等与荒漠植被、草原植被、陆乔灌林木等。图3-1地形地貌(来源:百度)Fig.3-1Topography,Source:Baidu张掖市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雨量极稀少,主要降雨集中7-8月份,平均仅为129毫米,干旱程度极高。指数为10.3。3.4.2规划原则张掖湿地公园作为内陆河流域上的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其主体定位为“生态保护、地域文化、湿地旅游、科普宣传”,四个方面。体现了干旱地区的水乡特色以及农耕湿地文化。湿地公园的规划原则是:(1)以生态保护为主,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维持湿地景观多样性、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保护湿地生态功能、改善生态环境。(2)体现当地历史地域文化,突出地方景观特质、打造独特的湿地公园景观、注重原生湿地的修复和保护。在合理利用当地景观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布局、充分挖掘民俗文化特色,规划设计出体现项目地区历史文化,有个性的国家湿地公园景观。3.4.3整体规划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在景观规划设计中,主要把项目地分为6个主要功能区块:公园管控区、农耕体验区、科普教育区、自然湿地恢复区、野生湿地保护区、娱乐休闲区。以科教宣传区为核心区域,同时兼有湿地生态功能、科普教育功能、和休闲游憩功能。9 图3-2张掖市湿地公园规划图(来源:百度)Fig.3-2ZhangyeCityWetlandParkPlanningMap,Source:Baidu张掖湿地公园在植物景观设计方面:由于张掖市作为干旱地区在植物的选择上主要以湿地水生植物、抗盐碱性植物、和沼泽型的植物群落为主,以芦苇为主要物种,沼泽草甸等湿地植物作为伴生植物,在干旱地区,芦苇和荷花作为观赏植物是最好的植物配置的选择。湿地区域的植被类型可划分为两种植被型,即沼泽草甸植被和灌丛植被。其中沙枣林的应用是主要特色,主要起到防风固沙固定泥土的作用。由于干旱地区特殊的气候条件,在干季,基本处于结冰状态,植物基本无法生长,在雨季,水源充足,土壤的含盐量较低,植物生长迅速。所以在植物选择上,以耐盐碱、耐干旱、耐严寒的草本植物和多年生水生植物为主,如芦苇、马蔺、香蒲等。本文通过对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案例的分析,在本课题研究方面主要吸取了其成功经验:比如在类似自然景观条件下,对规划原则以及功能划分方面借鉴分析;在植物选择方面,借鉴案例中的植物配置原理,因地制宜应用到本课题的规划研究中。3.5以宁夏沙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为参考案例宁夏沙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宁夏银川平罗县,为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其自然地理条件为广阔的沙丘与月牙型湖泊。沙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作为沙漠区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保护研究区域。沙湖湿地保护区分布有湖泊、沼泽、荒漠以及种植区等景观类型,兼具有湿地、草地、荒漠、农田等多种生态类型,其周边水道以芦苇为主要湿地植物,以多种水生草本植物、湿生植物以及半旱生植物作为伴生植物。在湿地栖息地分布方面,沙湖以鸟类、鱼类为主,此外还有爬行类两栖动物等,为涉禽类鸟类提供了完善的栖息环境。场地还分布有一定数量的水塘、河道浅滩等成为了涉禽鸟类栖息繁殖的场所。10 图3-3沙湖自然保护区湿地(来源:百度)Fig.3-3SandLakeNatureReserveWetland,Source:Baidu通过对宁夏沙湖自然湿地保护区的案例进行分析,在干旱地区,沙湖作为被沙漠包围的湿地景观,其对当地的湿地景观生态价值不可估量,对于湿地水资源的保护显得更为重要。在景观设计层面本案例合理建立缓冲区和自然湿地保护区,为栖息地动植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为本课题在处理原生湿地与周边村落之间的缓冲提供了成功经验。11 第四章甘肃省平凉市盘口乡村湿地景观规划设计4.1项目概况本次设计项目涉及盘口村黑河流经地段,项目用地范围内土壤多为沙壤土,地形高低起伏,西高东低,高差约为2米。场地东侧濒临公路长桥,北侧为当地农家乐,泾川通往灵台县的公路从北侧由西向东穿越,南侧背靠山丘沟壑,风景优美,交通便利。黑河河水从场地南侧流过,水资源丰富。4.2现状分析4.2.1区位文化分析项目地位于甘肃省东部,紧邻着陕西省咸阳市,故史称“西出长安第一城”。本次设计项目场地位于甘肃省平凉市黑河流域场地北侧为泾灵公路,周边主要为农田用地以及居住用地。平凉市是一个历史文化相当深厚的城市,陇东皮影、剪纸艺术、民间舞龙、由于紧邻陕西,从生活习惯到建筑风格都深受陕西窑洞文化的影响,传统戏剧秦腔更是当地人民的最爱。图4-1方案灵感来源Fig.4-1DesignInspirationSource4.2.2自然环境分析项目地属于典型的黄土丘破碎塬区河谷川区,四面环山,主要以梯田景观为主,紧邻着黑河支流。12 (来源:百度)图4-2甘肃省地形图Fig.4-2TopographyofGansuProvince项目所在区域的降雨主要集中在7、8、9月份,降雨稀少,水资源相对短缺,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干旱较严重,场地存在有裸露的黄土。(来源:中国气候网)图4-3泾川县降水量Fig.4-3PrecipitationofJingChuan4.3项目定位及设计原则4.3.1盘口乡村湿地景观规划设计定位在场地内部建立湿地的圈层模式,建立周边村落和场地的湿地缓冲区,以实现对原生湿地的保护和过渡。(1)保护遗存湿地的完整性,创建干旱半干旱地区最具特色的乡村湿地公园景观(2)打造兼顾生态功能、独具当地特色的湿地景观,结合雨水花园的收集作为休闲性用水,沿袭当地建筑风格和民俗文化,建设生态宜居的乡村湿地景观。(3)确保湿地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自然生态景观和人工景观的有机融合,在充分尊重、保护、利用当地植物、水体、乡村特色等景观的基础上,有机融合具有当地特色文化和人工景观,形成具有“野奢性、生态性、地域文化性”的湿地景观。4.3.2盘口乡村湿地景观规划设计原则(1)生态优先原则13 根据对场地的现状调研,科学合理的依据不同场地土壤类型、水分条件、节点功能等进行植物的配置,根据场地气候条件选择植物种类,使其满足各自的生态习性。(2)功能突出原则本方案景观设计从其生态功能及使用功能出发,兼顾景观功能,充分结合远山近水的生态大背景,利用现有自然资源,建造具有良性循环的湿地生态系统。设计布置能提供给全龄化人群休憩活动的场所,如儿童沙池、亲水平台、乡村舞台、垂钓中心等满足游人基本活动需求。(3)节约化利用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如铺装材料:磨盘、碎瓷片、碎瓦片等当地现有的既经济又富有当地特色的材料,在植物的选择上:以柽柳、芦苇、千屈菜等当地乡土植物为主,合理选择抗逆性强、后期管理粗放的乔木、灌木以及草本植物,降低绿化成本和后期养护成本。4.4设计内容4.4.1盘口乡村湿地景观规划总体设计图4-4设计思路Fig.4-4Designideas图4-5主轴剖面图Fig.4-5Spindleprofile14 图4-6总平面图Fig.4-6Masterplan本方案主要以当地民俗文化——舞龙的动态路线为设计灵感,整个设计采用流线的设计手法,和现状梯田地势形成呼应,使场地设计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本方案按照湿地的性质可大致划分为人工湿地休闲区和湿地生态保护区两个区域。通过对现状、竖向、周边用地性质进行分析,大致把场地划分为以下几大功能区块:图4-7功能分区图Fig.4-7FunctionalDivision(1)主入口广场区主要采用非常传统的轴线式入口,体现入口景观的仪式感。由于场地内部存在高差,主入口区域通过台阶消化高差,同时考虑到无障碍通道,“见梯见坡”的设计手法解决15 了场地问题。图4-8主入口设计Fig.4-8Mainentrancedesign(2)全龄休闲区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其一为两个开阔的休闲草坪区,可供人们开展大型集会活动、放风筝、草坪婚礼、也可作为乡村舞台供当地村民开展民俗活动,同时可作为老年健身广场。周围设有流线阶梯座椅,用来谈天看表演。其二为儿童活动场地,采用流线设计手法,围合出儿童跑道,让小朋友发挥天性尽情奔跑,跳跃的色彩给小朋友带来美好的心理暗示,同时设有儿童娱乐设施供孩子攀爬玩耍,在儿童场地周围设有休闲座椅作为家长的休息看护区。场地东侧有一条排水沟,通过净化处理可做休闲用水,和儿童场地相结合,考虑孩子最喜欢玩水,设计一个层叠式下沉浅水区。整个场地铺装采用彩色混凝土,材质相对有弹性更好的保障儿童的安全。其三为运动健身区、以足球场地为主,亦可近行亲子足球互动,增进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图4-9多功能活动区设计Fig.4-9Multi-functionalactivityarea16 (3)中心水域场地南侧毗邻着黑河,内部由于地下水位很高,存在许多零星水洼散布。本方案设计根据现状竖向及水洼散布位置,设计了一片中心水域作为连接。其主要功能为休闲性人工湿地系统,为保证场地水源的充足,利用水车从黑河引水,水域内部利用水生植物起到净水、蓄水的功能,最终流入黑河。水域外围设计有环形景观慢跑步道,作为串联各功能区的环线。此外,还设有下沉栈道,营造人在水中行的氛围,增加对湿地生态的了解。图4-10中心水域设计Fig.4-10Centralwaters图4-11中心水域设计Fig.4-11Centralwaters(4)科普教育区中心岛屿设计阶梯下沉式建筑空间,从水中下沉栈道可以直接到达展馆,用于定期的科普教育培训和湿生动、植物的展览,考虑到场地附近现存一所地方性小学支教点,17 所以对儿童的进行关于生态湿地的科普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培养他们的生态意识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图4-12下沉栈道效果图Fig.4-12Sinkingtheplankroad(5)湿地生态保护区场地现状东西横贯一条防洪堤坝,视觉上影响对景观的营造,如何利用景观设计手法弱化防洪堤。本方案采用地形的堆坡变化,顺着防洪堤设置道路系统,对防洪堤南侧的河漫滩区域进行湿地生态恢复,梯田式植物解决场地高差问题,其余则为自然式湿地系统,吸引野生动物栖息。保证湿地动、植物的多样性。此外设置了观鸟台,以及木栈道平台,用于观察野生动物的活动,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图4-13生态保育区设计Fig.4-13Ecologicalconservationarea(6)居住区居住区以当地居民为主,本方案对居住区进行了统一的规划,紧邻湿地的建设有12户,道路北侧设有33户,集中规划,建筑边界后退,尽量远离道路减少噪音干扰。同时为附近居民配套有公共的广场绿地空间设施,背山面水享受生态宜居的乡野景观。18 图4-14住宅区广场设计Fig.4-14Residentialarea图4-15住宅区广场设计Fig.4-15Residentialarea4.4.2盘口乡村湿地景观规划专项设计(1)道路规划设计本案道路设计主要分为四级:一级道路为场地居住区车行道路,道路宽度为5m;二级道路宽度3.5m,作为场地内部主要道路系统;三级道路为景观漫步道,宽度为2.5m,用于串联各功能区块。四级道路为小园路,宽度1.5m。19 图4-16道路分析图Fig.4-16TrafficAnalysis(2)导视系统设计园区内部导视系统体现了地域文化及方案的主题,在材料与用色上,主要采用耐候钢材。融合当地陇东皮影和剪纸的民俗文化,把湿地相关动植物系列镂空在钢材上,形成独特的景观导视体系。图4-17标识系统意向图Fig.4-17Identificationsystem(3)植物景观规划:本方案在植物的选择时,充分考虑当地气候环境条件,对场地地形进行堆坡打造,创造了水位较低的可供湿生植物生长的生境条件,同时应选择较耐寒、耐干旱的树种,进行植物景观层次的打造,以提高场地的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持植被的丰富性。在自然生态保护性的湿地水体内部选择适合场地自然条件的湿生植物,例如芦竹、芦苇、荷花等。用于打造景观空间层次关系。选用主要乔木树种:国槐(SophorajaponicaLinn.)君迁子(DiospyroslotusLinn.)云杉(Piceaasperatamast.)垂丝海棠(MalushallianaKoehne)白蜡(Fraxinuschinensis.)火炬树(RhusTyphinaNutt.)柽柳(TamarixchinensisLour.)樱花(Cerasusyedoensis(Matsum.)新疆杨(PopulusbolleanaLauche)碧桃(Amygdaluspersicavar.persicaf.)20 白榆(Ulmuspumila.)西府海棠(Malusmicromalus)21 金丝柳(Salix×aureo-pendula.)选用主要灌木树种:珍珠梅(Sorbariasorbifolia)贴梗海棠(Chaenomelesspeciosa.)紫叶小檗(F.atropuTpurea)丁香(Syzygiumaromaticum.)榆叶梅(Amygdalustriloba(Lindl.)Ricker.)杞柳(Salixintegra)棣棠(Kerriajaponica)小叶女贞(LigustrumquihouiCarr.)红瑞木(CornusalbaL.)木槿(HibiscussyriacusLinn.)连翘(Forsythiasuspensa.)北海道黄杨(EuonymusjaponicusThunb.)选用主要水生植物:千屈菜(SpikedLoosestrlfe.)花叶芦竹(Arundodonaxvar.versicolor.)香蒲(TyphaorientalisPresl.)红蓼(Polygonumorientale.)荷花(Nelumbonucifera.)水葱(Scirpustabernaemontani)泽泻(Alismaplantago-aquaticaLinn.)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选用主要草本植物:鸢尾(Iristectorum.)马蔺(Irislactea.)萱草(Hemerocallisfulva)金鸡菊(Coreopsisbasalis)图4-18植物配置图Fig.4-18Plantprofile22 在干旱地区植物选择方面,本课题为了保证干旱地区在缺水的季节能够维持其生物多样性,主要采用耐寒、耐干旱、抗盐碱等在项目中可以的得到很好生长的植物种类,以下为几种特殊植物类型的选择:千屈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很好的湿生植物的选择,既耐水湿又耐干旱,耐寒性较强、景观效果极佳、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合运用到项目场地特殊条件上。菖蒲:多年生草本植物,比较耐寒喜阴湿环境、但不耐干旱,在植物配置方面要综合考虑其生长特点,合理使用,注意后期维护。马蔺: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系发达,有很强的的保水能力,能够缓解雨水对地表的冲刷,耐高温、耐干旱、耐水涝、抗盐碱,在各种不良环境中可以正常生存,有水土保持和改良盐碱地的作用。香蒲:是多年生水生或沼生草本植物,耐高温、耐水湿、耐寒耐干旱,抗盐碱能力强,对土壤要求也不严格,易生长、景观效果极好,是湿地景观良好的植物选择。柽柳:属乔木或是灌木,适合在潮湿的盐碱地和沙荒地生存。耐高温、耐寒、耐干旱、耐水湿、不耐遮阴耐暴晒、耐盐碱。树龄很长,可达百年,景观观赏性强胡杨:胡杨是干旱大陆性气侯条件下孕育的特殊树种。喜光、抗热、极为耐干旱、抗盐碱、耐水湿,被称为千年活化石、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朽,被誉为沙漠守护神。(3)动物景观规划:本方案对湿地动物景观规划设计考虑现状生境条件,为鸟类及鱼类、野鸭、鱼类等提供了良好的生境条件,并设计布置了钓鱼台、游船码头、亲水平台等景观小节点,利于观赏了解鱼类活动。湖中小岛模拟鸟类自然生境,以自然招引为主,创造良好的动物景观。图4-19栖息地塑造Fig.4-19Habitatbuilding23 第五章结论干旱地区湿地景观作为特殊的地理单元,是一个非常不稳定的生态景观。本文通过对干旱地区乡村湿地景观大量的的理论研究,总结特殊地域条件下湿地景观的规划设计得出以下结论:(1)在本方案的设计实践过程中,主要对现状场地区域背景、周边用地性质竖向、以及环境承载力进行数据分析,为方案设计做好理论支撑。(2)干旱地区乡村湿地景观因其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在湿地景观规划设计中必须要注重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同时要体现生态功能与生物多样性的科学思想。(3)干旱地区乡村湿地景观规划设计是乡村景观规划的一种,在注重生态系统保护的前提下,要注重景观的地域文化与乡村特质文化的融入。(4)干旱地区乡村湿地景观中由于水位的高低变化,在植物选择中必须考虑缺水季节植物的耐旱能力以及对抗盐碱能力。24 参考文献崔保山,杨志峰.2006.湿地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33-174.段霞.2010.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的湿地乡村旅游开发研究——以山东省滕州市红荷湿地为例[D].成都理工大学.陆健健.1990.中国湿地[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路易斯·保罗·法利亚·里贝罗.2015.《郊野公园》.庞裙,王秀峰.2012.基于生态理念的人工湿地景观设计原则[J]:69-72.孙广友.2000,15(6):666-672.中国湿地科学的进展与展望.地球科学进展.沈洁.2009(37)生态学原理在城市湿地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贵州农业科学:213-215.王玉朝,赵周义,蒋平安.2002.三工河流域绿洲景观格局的定量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51-55.肖笃宁,胡远满,李秀珍.2001.环渤海三角洲湿地的景观生态学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肖笃宁,李秀珍,高峻.2003.景观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宇振荣,郑渝,张晓彤.2011,12.乡村生态景观建设理论和方法[M].北京:林业出版社.俞孔坚,王志芳,黄国平.2005(04).论乡土景观及其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华中建筑》:123-126.周华荣.2005,28(1).干旱区湿地多功能景观研究的意义与前景分析[J].干旱区地理:16-20.赵锐锋,姜朋辉,赵海莉,樊洁平.2013,33(14).黑河中游湿地景观破碎化过程及其驱动力分析.生态学报:4436-4449.ZhaoRF,ChenYN,ZhouHR,LiYQ,QianYB,ZhangLH.2009,57(2).AssessmentofwetlandfragmentationintheTarimRiverbasin,westernChina.EnvironmentalGeology:455-464.Goodey.1995.B.Inmethodsof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M].London:OxfordBrooksUniversityUCLPress:78-95.25 26 27 28 29 30 31 致谢首先,感谢我的导师王诚吉老师在研究生三年期间对我的指导和帮助,在我的毕业设计课题以及学位论文写作过程中的悉心指导,导师对学术的严谨,深深感染着我。在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正是王老师耐心的帮助,一步步的引导,才让我逐渐明确了论文的思路,不断克服逻辑障碍,完成了论文撰写工作。如果没有王老师的细心指导和支持,我的毕业设计及学位论文从选择到项目的最终完成,不会如此顺利,在此谨向王老师致诚擎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此外,我还要感谢我的学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这三年来对我的培养,以及风景园林艺术学院的领导和老师们对我的谆谆教诲。从毕业设计开始选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同样也离不开我身边每一位同学的热心帮助和鼓励。在这里我想表达最诚挚的谢意!最后,我想对我的家人表示感谢,感谢父母在我成长过程中对我的鼓励、以及对我学业上的支持!感恩父母抚养我长大,感谢兄长指引我人生的方向和做人做事的态度。谢谢你们一直默默地为我付出,给我保护!32 作者简介贾利芳,女,河南省商丘市人,1992年11月生。2015年—2018年就读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