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92 KB
- 44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复习提纲景观规划设计基本理论.1从LandscapeArchitecture一词的创立与当前的含盖面看,应如何正确理解L.A.的含义?创立时:强调的是关于景观规划设计的艺术和技术概含面:包含了关于景观的,关于园林的,关于风景园林的科学、技术、艺术,它里面有规划,有设计等等。LA:LandscapeArchitecture1858年由美国景观规划师olmsted提出,是一门适应近现代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的工程应用性学科专业,涉及学科领域包括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建筑学、林学、农学、地学、管理学、旅游、环境、资源、社会文化、心理等。其核心是人类户外生存环境的建设,重点是各种环境的规划与设计,范围从园林设计到国土区域的自然资源管理。LS:LandscapeStudies景观学是研究景观的形成、演变和特性,并以此为依据保护、创造与管理生存环境的学科。21世纪的景观规划设计(LA)正在迅速扩展,多学科、多专业的介入,多方面、新领域的应用,致使传统意义上的LA已不再限于景观的规划与景观的设计。以现代LA为基础,一个更为扩展而贴近现代这一学科理论与实践内容的学科观念和名称正在酝酿形成,这就是酝酿提出的“景观学”(LS)概念。2.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与传统风景园林设计的区别?(即LA与SceneryGardening的区别)精神文化,面向大众群体,强调生态、风景、旅游三位一体,经济和实用性。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与传统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异同?景观与风景园林一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在风景园林没有产生之前就已经有景观了。风景园林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1)在时间上,景观先,地球产生时就已经具备景观,甚至是地球产生之前的宇宙也是一种景观。2)在空间上,景观包括的范围大,从街头绿地一直到整个宇宙空间的景象都属于景观的范围。3)从学科发展来看,风景园林首先发展起来,已经拥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现代景观是随着17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口和城市的快速增长,生态系统的失衡,以及人类居住环境的污染与破坏,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一门集景观、建筑、城市、环境、艺术、地理、生物等学科于一体综合学科。4)学术方面,景观更系统、更严谨,实践从事人员多…风景园林强调植物,景观把树、海洋、高山、气候等各景观元素同等对待。联系:1)从学科专业来说,风景园林发展在先,而到了现在已经被景观规划设计所替代;2)跳出学科专业来看,风景园林是景观的一部分。
3)在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方面,风景园林已不能满足当今社会资源与环境保护、城市化、游憩与旅游化的需求。3.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三元论是如何理解的?视觉景观形态—景观美学;生态环境绿化——景观生态学;大众行为心理——游憩行为心理学。4景观与风景园林的差异及联系?景观最根本最核心还是园林,园林在前,景观在后。但是景观最重要的区别于园林的特点是它开始面向大众,而从前的园林精品只是为少数人所用,如今的景观开始服务于群众了。4.景观规划设计与旅游规划两者的关系?景观规划设计基于风景园林和景观建筑界为学科背景,以规划设计为中心,着重于景观游赏环境空间的创造,擅长于物质环境、空间形态及文化意境的调查分析,空间布局意向创造。旅游规划设计是基于旅游管理和经济学界为学科背景,以旅游资源开发经营为中心,着力于旅游资源的识别,擅长于旅游资源、经营管理及社会人文的调查分析,综合利用发展决策。5.景观、园林、风景园林、大地景观概念上的差异?景观与其他三个概念的区别,主要还是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与传统园林的区别,包括园林生态性、实用性、技术性各有所侧重。景观范围最大,可以扩展到整个宇宙。景观>大地景观>风景>园林6.旅游的两大特点?时空强化和时空异化7.当前旅游界有哪三大领域?酒店管理,市场营销,旅游规划。8.旅游规划AVC理论如何理解?A,attraction,吸引力,V,vitality,生命力,C,capacity,承载力。9当前中国社会对于景观学的需求有哪些?主要有哪几大方面?当前和未来景观学面临的三大社会需求(SocialNeeds)是:1.环保与生态化Environment&Ecology,如防护林建设、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开发;2.城市化Urbanization,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带来的城市绿地系统及各级绿化的建设,城市滨水景观的规划、居住区环境景观规划设计等;3.游憩与旅游化(Recreation&Turism)10人类景观活动、风景园林欣赏体现在哪三个层次?1)第一层次(landscape):是广义的环境,指遍及全球的大环境,如地球表面、外太空等;2)第二层次(scenery):是指第一层面的大环境中形象优美、环境质量良好,令人赏心悦目的环境;
3)第三层次(garden):是第二层次景观环境的递进,此时的景观不仅仅在视觉形象和环境质量方面令人赏心悦目,而且还反映寄托了人类精神的追求,表达人类梦想中的情境,这一层次的景观通常都是经过人为再加工或者完全是人造的。11人类在景观中的三种基本活动?必要性活动:生存所必须的活动,不受环境品质影响;选择性活动:散步、游玩等,与环境质量关系密切;社交性活动:聚会等,与环境品质有关,介于上述两者之间。12景观规划设计学教育13从大的学科背景看景观规划设计专业、学科的实质内容是什么?景观学科主要是负责其中的聚居背景的系统,聚居建设是由建筑学,城市规划完成的。景观也建设,更多的是保护,景观用的材料通常比较自然,对历史文化的考虑也比较多。14.景观规划设计学科的理论核心内容?三元论15.美国的景观规划设计经历的主要发展阶段与代表人物?早期,受欧洲的影响,勒伏(凡尔塞宫),布朗,帕克斯(水晶宫),唐宁。美国的景观规划师协会成立于1898年,美国景观规划设计的创始人、奠基人——奥姆斯特德。现代运动。更加理性。后现代运动在教育方面:创造性的表达,文化意义,景观实质,不太在意科学理性。1早期美国景观规划主要受到欧洲影响,这期间有几个代表人物:凡尔赛宫设计者勒•诺特,英国“万能的”布朗,他们对美国景观规划设计发展起到很大推动作用,还有就是设计第一次世界博览会水晶宫的帕特斯,唐宁也是美国景观规划设计的鼻祖。1899年成立美国景观规划师协会。专业创始人:奥姆斯特德Olmsted(因设计纽约中央公园而声名显赫,并因创办美国景观设计专业、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及设计了大量亲近普通市民的景观作品而被人们尊称为“美国景观设计之父”)。2现代运动阶段其最大特点是一改传统园林中繁琐的装饰,在规划设计中更加偏重于理性。现代运动以哈佛三子(罗斯JamesRose,埃克博GarrettEckbo,克雷Dankiley)为起始,他们是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中比较重要的人物。3后现代运动中景观教育的四个特点景观规划设计更加注重:①创造性表达(创造)②富于文化意义和景观内涵(精神)③注重实质性方面(空间)④强调人的精神感受(感受)后现代运动比较突出的例子是美国华盛顿越战纪念园,像其中黑色大理石墙设计就很突出精神层面的表达,形式简单但内涵丰富。后现代另一个突出的表达方式是,部分实践中将景观作为艺术来处理,如玛莎•舒瓦茨的另类作品,商业区中设计青蛙方阵,糖果园设计等等。[具体时间节点:1.1899~1924
1899ASLA成立,1900LA专业创办,景观专业的启蒙期,关注于应用科学、植物生态、艺术整合,开创对人类公共福利的关注与专业责任之养成。2.1925~1945随着景观专业系所成立,景观教育也较有系统发掌出专业训练的范畴与能力,并视专业为一种公共服务。3.1945~1965景观专业最大转折点与挑战期,提升对于更大尺度景观的开发利用,景观建设与环境结合,提升环境整合性品质。4.1996~1974景观专业的多元化发展,探讨自然景观的保护与修复,如何提升都市核心区高密度社区及参与式社区规划与社会相关议题之挑战。5.1975~1981此时期有许多小型事务所诞生,发展出各类主题园、植物园、水岸更新发展以及闲置工业区再利用……等,更精确设计象度。6.1982~1989景观专业事务所开始在规模上、制度上、形式上及执业专业范畴上有精准之市场区隔,并逐渐以整合性团队合作(TeamWork)方式呈现。7.1990~今环境规划、永续发展、经济迟缓发展,促动了专业者对传统价值与对新科技之重新重新整合与认知,生态危机带动了生态复语、修复之更深刻责任,景观生态学之发展也带动专业界在教育与实务运作上对于大尺度景观问题之整合思维,GreenWay之运动结合环境教育,社区再发展与景观修复正是这十年来具体之景观网络串联之成果。]景观规划设计专业的现代运动的历史背景与表现形式?早期美国景观规划主要受到欧洲影响,在这期间有几个代表人物:设计凡尔赛宫的勒富,英国“万能的”布朗,他们对美国景观规划设计发展起到很大推动作用,还有就是设计第一次世界博览会水晶宫的帕克斯,唐宁也是美国景观规划设计的鼻祖。1898年成立美国景观规划师协会。奥姆斯特德需要大家重点了解。现代运动阶段,其最大特点是一改传统园林中繁琐的装饰,在规划设计中更加偏重于理性。现代运动以哈佛三子(罗斯(JamesRose)、埃克博(GarrettEckbo)、克雷(DanKiley))为起始,他们是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中比较重要的人物。.景观规划设计专业的后现代运动在教育方面的特征?1)创造性表达
2)赋予文化意义和景观内涵3)注重实质性方面4)强调人的精神感受后现代运动比较突出例子是美国华盛顿越战纪念园,像其中黑色大理石墙设计就很突出精神层面表达,形式简单但内涵丰富。后现代另一个突出表达方式就是,部分实践中将景观作为艺术来处理,如玛莎舒沃茨的另类作品,商业区中设计青蛙方阵,糖果园设计等等。16美国的景观规划师协会创立的时间与同济风景园林学科专门化开始的时间美国1898年,同济1958.17美国景观规划设计的创始人、奠基人以及他的杰出贡献?奥姆斯特德,中央公园,公园美化运动美国景观规划设计创始人、奠基人奥姆斯特德,是美国景观规划设计之父。其最初设计受到英国风景园林影响,其公园作品中山丘起伏平缓,配以灌木丛和成群牛羊,一派自然田园景色。他最杰出贡献是美国曼哈顿的中央公园,另一个是其发起的公园美化运动。中央公园是一个大众化公园,可以说是美国公园规划设计的开始。其背景是工业化时代到来工厂工人生活环境恶劣,城市人群密集,居住开始密集化。其初衷就是为工人和市民提供良好的公共环境。150后的今天,中央公园仍然发挥着很大作用,这也是景观规划的特点,它需要有前瞻性,需要预测到一两百年后设计在城市中的作用,能为人们所用。该公园美化了纽约,也使得纽约成为一个有生命力的城市,也吸引更多的人在此工作、生活。公园尺度是近人的,风格自然。Olmsted的创作过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1纽约中央公园(1857年);2布鲁克林的希望公园(prospectpark,1866年);3芝加哥的滨河绿地(1869年);4波士顿的公园道路(parkway,1880年);5芝加哥的世界博览会(1893年)。此外他在这些设计之外的间接影响也是无法估量的。18..五大专业观念素养?生活观自然观科学观空间环境观实践观19.全国性景观规划设计技术规范城市园林绿地类1、《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4.1施行
2、《公园设计规范》------1993.1.1年执行3、《城市绿地分类标准》----2002.6.3颁布2002.9.1实施4、《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纲要》—2002.10.26颁布5、《国家标准)国家园林城市标准(2005年新修订)》----2000年2005年修订6、《园林基本术语标准》----2002年7、《城市绿线管理办法》----2002.9.3发布2002.11.1.起施行根据《城市规划法》、《城市绿化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8、《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2004年9、《城市紫线管理办法》----2004年10、《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1994.2.1.施行风景区类1、风景名胜区条例。2006年12月1日施行---替代《风景名胜区管理崭行条例》19852、《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1999年颁布----2000年施行3、《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报批管理规定》2003.6.25实施4、《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审批管理办法》2001.4.20颁布并实行森林类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98。1。1执行2、《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96.1.1根据《森林法》和《公园设计规法》编制3、《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2000.499年发布旅游规划类:1、《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5.1)2、《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5.1)3、《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5.1)代替《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1999---新增加了AAAAA级旅游景区4、《旅游服务基础术语》(GB/T16766-1997)
5、《旅游规划纲要》-----2003年景观感受20谈谈你对“空间(Space)”、“场所(Place)”、“领域(Domain)”理解? 空间即Space,它是由三维空间数据限定出来的。20m-25m场所即Place,也是由三维空间数据限定的,但是限定的不如空间那么严密精确,它有时没有顶面,有时没有底面等等。25m-110m领域即Domain,它的空间界定则更加松散,这个概念最初出现在动物界,(如一只老虎的活动范围40km;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区加上其外围保护区亦可算作一个领域)110m-390m(建筑设计的边界界面多以空间为基准,景观规划设计的边界限定则要以场所和领域为基准。)21与空间、场所、领域相对应的景观尺度?(近景、中景、远景的尺度范围)?(1)20-25m见方的空间,感觉亲切,人们的交往是同事、朋友式的关系,可以比较自由的交流。这是创造景观空间感的尺度。(2)110m,广场尺寸,即超出110m后才能产生广阔的感觉。这是形成景观场所感的尺度。(3)390m左右,创造一种很深远宏伟的感觉。形成景观领域感的尺度。22广场的定义? 从狭义来说,大型的人群聚集的地方形成的广场,广义,就是具有场地特征的开放空间,称为广场,用作各种人际交往活动。广场是指由建筑物、道路、山水、绿化等围合或限定形成的开阔的公共活动空间。23广场与其他景观设计项目比,它最主要的设计特征是什么??是有通达的场地,有休闲聚会的场所,城市家具包括:灯具,座具,以及垃圾桶等设施、小卖部。考虑到人和车辆的聚集还要有停车场和标志物。如:雕塑,旗帜,旗杆,喷泉等。24广场的设计元素有哪些?有标志物、通达的场地、休闲聚会的场所、城市的家具,停车的地方。主题,景观要素的构成,竖向设计,构筑物,色彩设计,绿化种植设计26.广场设计的转化演变趋势是怎样的?形态,功效,构成材料从三元论来看,它的转化趋势主要从使用,形态,功能,,以及广场的构成材料来分析.现代的广场主要特点是向着大众化,休闲性的方向转化,不像过去的广场强调政治性和商业性作用.现在的广场更加强调人与人的交往与交流,更加人性化.主要提供的是人们交流活动的空间.过去由于强调政治性,尺度宽广,让人产生望而生畏的感觉。而现在的广场面向广大人群,有人性化特点,即使在大范围的广场区域进行规划设计,也应有意识地把它划分为小一些的空间小的分区,尺度人性化一些。广场材料也从硬质向软质化转变,可能更多的是一些植物。现在广场景观更加自然一些,不像过去那样生硬27简述“了望——庇护”理论在规划设计中的意义是什么?
1975年英国Appleton的"了望--庇护"理论,是从人的生存需要和功能需要角度出发的景观评价。人在风景审美过程中,总是以"猎人""猎物"的双重身份出现的,作为一个"猎人"他需看到别人,作为一个"猎物"他不希望别人看到自己。人在环境中有两面性:寻找猎物和自我保护的本能;需要安全庇护的场所。即人类具有保存和保护所得利益的同时,具有不断向外开拓的天性。在规划设计中有很多运用:1.空间设计中依据它使空间一目了然,看上去能抓住重点,有主有次。所以,在设计中是从轴线开始规划设计的。因为轴线让人马上能分清主次,有重点突出的感觉。2.形成围合空间,使人能驻足停下。既要形成半私密空间,又要引导视线。28.景观评价的两大阵营?景观环境科学阵营、风景文化艺术阵营。29.景观分析评价的四大学派?1.专家学派:认为凡是符合形式美的原则的景观都具有较高的景观质量。2.心理物理学派:把经过与景观审美的关系理解为刺激——反应的关系。把心理物理学的信号检测方法应用到景观拼搏国家中,通过测量公众对景观的审美态度,得到一个反映景观质量的量表,然后将其与各景观成分间建立起数学关系。3.认知学派:把景观作为人的生存空间,认识空间来评价。强调景观对人的认识及情感反应上的意义:试图用人的进化过程及功能需要去解释人对景观的审美过程。4.经验学派:把景观的价值建立在人同景观互相影响的经验之中,而人的经验同景观价值也是随着两者的互相影响而不断的发生变化。把景观作为人类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用历史的观点,以人及其活动为主体来分析景观的价值及其产生的背景,而对客观景观本身并不注重30景观认知地图的概念及其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的作用是什么? 经过思维、感受筛选,把重要的环境场所综合,形成的场景、图景,主观性31景观轴线的形式、作用和构成有哪些?三方面:视觉的,生态的,还有它提供了一个带状的活动空间,32.景观感受的基本单元是什么?视域33景观观赏速度的概念?指景观视觉中速度与角度,随交通工具速度和人移动的速度对应能清晰辨认的距离不同而引起的观赏与平时不同。,34公园路(PARKWAY)的概念?公园中的道路,是园林的骨架与脉络,联系各景点的纽带,构成园林景观的重要因素,有组织交通,引导游览,组织空间,构成景色、铺设水电管网等作用。可分为主要园路、次要园路、游憩小路。36、公园路(PARKWAY)与一般交通性道路的景观规划设计的差别?交通性从属于游览性,不以捷径为准则,讲究迂回曲折,因地制宜,路面多做装饰,路线以景观为主。37、公园路(PARKWAY)的选线要考虑那些因素?
景观游览路线的组织;交通游憩的安排;主次分明;因地制宜;景区性质、地形、游人多寡引起的疏密要求38.绿道(Greenway)的功能、效益?环境美化,生态功能,游憩作用8、39道路景观构成要素?软质景观(自然);硬质景观(人工)、人文景观(人的活动)40城市道路景观要达到那些景观效果?安全、生态、可识别、可观赏、舒适、便利41、作为城市“骨骼”的道路,它的景观规划在宏观上要与那些方面相协调?与城市规划的分区,道路统统布局相适应,其速度,性质,功能需符合城市规划。42交通性道路景观的功能性?(1)交通功能、(2)环境生态功能、(3)景观形象功能;43、交通性景观道路的规划设计应该考虑哪些方面?连带交通、环保:周边土地开发建设,经济发展,历史文脉,旅游资源等广义景观。其它如性质、路幅,速度等。44、道路景观量化应该考虑那些方面?旷奥、速度(观赏)、历史文化、行车舒适45、谈道路景观特色的创造?沿路建筑、乡村、自然风光的利用。广告布局、景观照明、交叉口处理、立交桥绿化、人行道景观创造、树木种植等。46湿地景观的重要意义?湿地是蕴育多样生物的地方,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是缓冲地带。水体流动、野生植物带来的生机勃发感也是大景观。47水带景观设计的主要类型?(1)自然生态型;(2)防洪技术型;(3)城市空间型;
(4)旅游公园型(P52)48、滨水带规划设计中要考虑的技术问题?水利水文资料;防洪堤技术;城市规划;旅游活动资料49、滨水岸的处理有那些方式?主要有1、软质,2、硬质,3、软硬结合三种尽量留湿地,维持陆地、水面及城市中生物链的连续,留出生物走廊、生态化处理。路不贴湖,至少1.5m绿带。50带状空间场所规划设计的方法包括现状分析、目标确定、原则、构思、空间形态布局、空间结构分析、道路交通分析、绿化景观分析等,具体为:(1)范围的确定。范围不仅指基地本身的范围,还包括从空间、景观、视线分析得到的景观范围;(2)现状资料的收集与分析,现状资料可分为三类:1、景观文化类,2、功能类,3、环境生态类;(3)定性定位,包括发达程度、现代化程度、发展潜力及在城市中的地位。(4)构思,包括景观、功能、生态环境、空间布局等的构思。51最具吸引力的聚居环境1、海滨;2、河川谷地;3、平原;4、岛屿。52面状景观空间53、公园的概念?Park,公共园林,城市中具有一定的用地范围和良好的绿化及一定服务设施,工群众游憩的公共绿地。54、城市公园的起源、发展及趋势?公园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起源——公元前9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希腊蔬菜园改造而成;文艺复兴时期私家花园定期地向公众开放直到F.L.奥姆斯特德设计了纽约的中央公元,开创了现代城市公园的先河;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出现了一次园林改造运动,主要是化平地园为立体园,可以称为公园发展的第四个阶段。发展——1857年美国纽约中央公园,8.6km2趋势——平地立体,围墙拆除,还公共本意从静态动态,新形式,主题园(P57)55、公园的主要类型及其作用?综合公园——城市面貌、环保、文化生活
儿童公园——游戏、娱乐、体育、文化科学普及、道德风尚;动物园——展览、饲养、研究野生动物、优良品种家禽;植物园——研究、栽培野生植物资源,普及植物学科知识,提供游览、休息56、公园的景观要素?树木、草地、花卉、人工构筑物、山石、水体、铺地、动物、植物、地形、游乐设施、园林建筑、园路、人群57、怎样考虑公园规划设计中的景观生态?疏密分离,尽可能保持植物群落的生态平衡,如湿地,如滨水等58、谈谈你对公园发展趋势的看法?新的趋势有:解决容量控制问题,明确首要功能——休闲向市民开放,成为城市开敞是空间场所,是现代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大势所趋主题公园和结合旅游的公园建设是一种新方式的探索设计趋势是: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现代景观园林已逐渐由幼稚走向成熟,其发展大致体现出以下几个主要趋势:1、从静态走向动态,非固定视点,曲线面布局2、从平面布局走向空间立体,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洲园林改造运动3、功能日趋综合4、风格更趋多样化59、公园游人容量的计算方法?用地面积、服务设施、公共集中用地面积、交通疏导能力C=A/Am游人容量=公园总面积/人均占有面积60、公园游人容量的控制采取哪些方法?在场地的设计中,考虑娱乐、休息、商业等各方面,人公园中的人流在某些区域相对集中,这样做,对整体而言,可以做到疏密有致,游人容量也相对地得到了控制。61、主题公园的概念?具有特定主题,园中所有内容和在概念化的规格中统摄于该主题之下,由人创造而成的舞台化的娱乐活动空间,结合旅游,结合现代的高科技,新要求出现的一种新的公园形式。源于欧美,普及于欧美,迪斯尼,锦绣中华等。62、公园中个功能区域及游线的组织原则及方法?
随公园的功能、性质而不同,要使各类活动使用方便,互不干扰,尽可能按自然环境和现状特点布置分区,必要时穿插安排,做到因地制宜一般分安静游览区、文化娱乐区、园务管理区、服务设施区等宜曲不宜直,高低变化,通常为起景、高潮、结景三段式处理,考虑游赏景点的变化,游赏时间长短、景色分区布局等景观生态62滨水地带规划设计的特殊性主要有哪些? 防洪,水位的变化,护坡的处理等,在满足工程上防洪的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做到生态化。63.水景的生态化设计中主要要考虑哪些问题?健全自然机制。控制它的水质,水循环,生物净化。综合考虑观赏,游憩,生产,生活的各种要求。观赏的角度,净化;功能的设置,设立生态保护隔离带;游憩带,观赏性。维护上节约能源。雨水,净化,灌溉。64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主要特点?面向生活,面向家庭生活的景观设计,65.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目标?创造安全,安静,安心的居住环境。66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评价标准和主要指标?绿视率,绿地率。新区建设绿地率要大于30%。生态小区的绿地率要达到35%,改建的25%67居住区集中绿地的规划设计要点?集中绿地的布置应该尽量朝阳,并且和建筑以及地下管线留出一定的间距,并且照顾到与周围道路相邻的景观,也有不少技术上的指标,例如绿化种植的间距等。68.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中如何营造安全、安静、安心的居住环境?安全:空间设计,种植设计。。。安静:静态景观,光环境设计。。。安心:回归自然的设计,色彩。。。景观与旅游资源保护利用69.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步骤是什么?概念策划,概念规划,总体规划,控制性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69概念策划和规划的特点和主要内容是什么?概念策划集思广益的过程,包括总体项目定位,远期的发展预测,发展导向等。概念规划是总体的思路,想法,有初步的空间布局,理论探索比较强,多种方案比较70总体规划的特点和主要内容是什么?总体布局,功能分区与土地利用,道路系统布局,总体景观规划。。。71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特点和主要内容是什么?控制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地块开发强度控制,片区开发控制,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规定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建筑间距等要求;72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特点和主要内容是什么?对于当前要进行建设的地区,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用以指导各项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包括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绿地系统规划设计,竖向规划设计等73.进行旅游规划需要遵循的原则有哪些?74旅游的原始需要和深层根源是什么?了望——庇护理论,探索和流动。75人类聚居活动的主要类型之一。工作、休息、娱乐,娱乐又分为游憩和旅游。76国家旅游局颁布的旅游资源分为多少大类?多少中类?多少基本类型? 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有八大类,有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第二个层是31个亚类,第三个层次是155个基本类型。77.如何理解无中生有和有中变无?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方面78.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主要内容是什么?79.城市绿地主要分为哪几大类?80.城市绿地系统的主要依据是什么?81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有哪些主要步骤?(1)现状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地形地貌,大气,水质,道路交通,绿化现状等;(2)绿地系统规划:绿地系统布局,各类绿地规划,特种规划,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绿地发展指标,定额(3)分期规划81.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衡量指标是什么?绿地率,绿化覆盖率82绿地率是如何计算的? 绿地率=绿地总面积/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100%风景名胜区方面83.风景名胜区的定义是什么?也称风景区,指风景资源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可供人们游览欣赏、休憩娱乐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域。(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2000)
84风景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区别是什么? 风景资源开发成旅游地了,风景资源就转化为旅游资源。。。。85.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目标是什么?86风景名胜区分区体系是怎样的?87.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步骤和主要内容是什么?基础资料:测量资料、自然与资源条件,人文与经济条件,设施与基础,土地与其他编制大纲:资源调查与评析,风景区性质类型特色,开发指导思想和原则,风景名胜区的构成、范围和保护区,环境容量分析和旅游规模预测,总体规划设想,专项规划。88AC、ROS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89国风景名胜区体系与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的比较?90谈谈对LandsapeArchitecture的理解? 1958年奥姆斯特德提出,目前有多种的翻译,如:风景园林、景观设计、造园、景园,合理准确的翻译应为:景观规划与设计。从专业发展上来看,其包含的内容不仅仅是狭义理解的“建筑十书”中所包含的建筑、建筑环境等内容;我们现在理解的景观规划设计不仅包括传统的建筑技术和艺术,还包含传统的园林技术与艺术,包含了更多的综合性学科的技术与艺术。现代景观规划设计涵盖的内容更加广泛,尺度更大,知识面更广,涉及的因素更多,是面向大众群体的,强调精神文化的综合学科,要求的专业人员综合素质更高。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专业基础是:场地规划设计;核心课程是:场地规划与景观生态;终极目标是:寻求创造人类需求和户外环境的协调。该学科的专业特征有:生命性、时间性、地方性该学科的特点有:系统性、边缘性、完整性、开放性、综合性根据美观建筑师注册委员会定义,现代景观设计的实践包含4个方面的内容:1、 宏观环境规划2、 场地规划、各类环境详细规划3、 施工图及文本制作4、 施工协调及运营管理其又蕴涵3个层次的追求和理论研究:景观感受层面、环境生态层面、人类行为及相关历史文化层面。91、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与传统园林设计的区别?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涵盖面更大,更强调一种精神文化,满足大众文化需求,面向大众群体,强调生态风景旅游三位一体,讲求经济性和实用性,可以说,现代景观最大的特点就是面向大众的,它不象传统园林面向少数贵族王族。随着现代生活的发展我们这专业也受到城市规划和建筑学材料运用的影响,所以在感官、景观感受、景观艺术性方面,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和传统风景园林设计的制约因素也有所变化,包括现代城市密度比较高,人多地少,所以在景观规划设计中要善于利用有限的土地,见缝插绿,利用城市规划中的一些剩余用地,来创造比较好的景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在服务范围上,强调面向大众群体,是为公众化的规划设计,终极目标是寻求创造人类需求和户外环境的协调。2、 在设计元素和材料上,从传统的山、水、植物、建筑拓展到现代的模拟景观、庇护性景观、高视点景观等综合的现代设计元素和高新技术材料。3、 在设计的范围上,从宅院的种植花木到整个户外生存环境的规划设计;现代景观设计涉及到:街头绿地、公园、风景旅游区、、自然生态保护区、区域和国土的规划设计、大地的宏观生态规划设计。4、 在专业哲学上,从传统的二维景观到三维、四维甚至是五维的景观;从传统的山水、阴阳二元到现代的功能、形态、环境的三元。5、 在价值观和审美观上,现代景观设计不仅单纯讲究美观还讲究生态环保,讲究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6、 在从业人员方面,现代景观规划设计要求的不仅仅是传统的园林造园师,现代景观设计师要求建筑、城市规划、园林、环境、生态、地理、历史、人文等多学科人员的参与合作,学科知识更加综合。7、 在设计手段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更多的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如模拟景观、计算机、3R等。8、 新理论的运用,在现代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运用了可持续发展、区域规划、生态规划等理论总之,现代景观规划设计是一个综合的人文自然和艺术设计相结合的学科,体现了历史文化精神的延续和人文主义的关怀,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做出了重大贡献。92从LS和LA一词的创立与当前的含盖面看应如何理解LS、LA的含义? LS三方面: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和实践;LA---即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建设于管理。LS从LA拓展而来,LA更侧重于规划设计,LS更全面,包括三个方面的研究和实践,且三方面都是从社会的需求作为出发点而发展起来的。涉及多学科领域,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性学科,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居环境科学的三大支柱之一,也是21世纪人居环境建设的引领性学科。总目标是通过景观策划、规划、设计、养护、管理、保护与利用自然与人文景观资源,创造优美宜人的户外为主的人类聚居环境。93、景观分析评价的意义?贯穿于各种类型、尺度的景观规划设计实践:包括国土、区域、乡村、城市等一系列公共性与私密性的人类聚居环境,涉及景观资源保护、环境营造、户外活动管理等,既是制定各类景观建设政策、条例、规范、规章的理论依据,也是各类景观规划设计建设的导向和评判依据。94、如何做一个合格的景观规划师?/应当培养什么样的景观规划设计师?
景观规划设计师是从事包括环境视觉形态艺术、环境生态绿化、人类环境活动行为三方面规划设计内容的专业人员;涉及景观资源保护、环境营造、户外活动管理等领域,范围包括:国土、区域、乡村、城市等一系列公共性和私密性的人类聚居环境、风景景观、园林绿地;专业及核心知识是景观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其相关专业包括建筑学、城市规划、室内设计、环境艺术等;作用目标是运用景观策划、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养护管理等专业知识技能,保护与利用自然与人文风景景观资源;创造优美宜人的户外为主的人居环境;组织安排良好的游憩休闲活动。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和人格四者统一的综合人才(KAQP标准)。美国景观建筑师协会提出景观规划设计师必备的基本知识有:学科专业知识背景、规划设计必备能力、工程实践经验技巧(KAS)。95景观规划设计的一般程序及图纸比例?1、概念策划 2、概念规划 3、总体规划 1:5000—1:25000(面积较小的也可以是1:3000) 4、控制性规划 1:1500—1:3000 5、修建性规划 1:500—1:1500 6、方案设计 不小于1:500 7、施工图设计 不小于1:2001、典型的景观规划设计,应提交哪些图纸? 方案阶段:1、总平面图;2、功能结构分析图(功能分区与景观轴线分析);3、道路交通分析;4、景观绿化图。 全部:1、区位分析图(现状分析图);2、总平面图;3、分析图(功能分区、空间结构、道路交通、景观绿化等);4、详细设计图(详细平面、立面、剖面(节点)、景观小品设计图);5、施工图(各节点详图、地形与土方工程图、公共设施图、管线图);6、分期规划图;7、效果、鸟瞰、透视图。 96、景观规划与景观设计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 景 观 规 划 景 观 设 计定义 综合部署、安排景观项目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主要内容、基础设施、空间综合布局,分期和投资估算等的活动 使景观的空间造型满足使用者对其功能使用、审美欣赏要求的相关活动范围 较大 较小比例 不大于1:500 不小于1:500对象 从景观总体角度出发 从景观个体角度出发侧重点 宏观的综合部署和理性分析,具有前瞻性,般时间较长;包括对象的保留、改造及创造 微观的感性思维和艺术构思,具有现时性,过程时间即建设当时;狭义的设计只是改造和创造,保留不是设计,设计是一个“无中生有”的过程工作阶段 规划大纲、总体规划、详细规划 总体设计(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
2、联系 1)、工作程序上:是规划控制设计、设计指导施工,即:总规、详规、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规划是基础,设计是表现。 2)、实际工作中,规划和设计在某些层次上会产生一定的交叉。97旅游两大特点一随机性:由受社会和经济等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旅游所表现出来的发展的不确定性;二整合性:强调旅游是社会经济的组成部分,并受社会经济综合因素影响的整体性。98当前旅游界三大领域旅游三大块:酒店管理、市场营销以及旅游规划。99旅游规划AVC理论是关于旅游形象(评价)方面的理论,A吸引力(Attraction)、V生命力(Vitality)和C承载力(Capacity)。AVC三力与旅游观念、作用、规划分别对应。所以,旅游规划浓缩起来就是三力问题。Attraction吸引力----旅游对游客,开发商对人才的吸引,对生态物种 对资金物流的吸引Validity生命力---旅游在经济社会 生态三方面生存发展 壮丽的能力Capacity承载力----旅游地在经济投入产量,旅客居民社会文化的容量、对生态容量的承载加----增加人工因素,增加新的成分、景点减----去除不好的不懈条的部分,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影响和认为干扰。有些资源自身就有很好的品位和吸引力,无须加以人工处理。乘----在不增加景点和造景数量的前提下,通过优化形式、扩展起内涵的形式成倍的增加其魅力除----把原来较空洞贫乏的景点通过内涵与形式的多样化改变起大而空的现状,做到大中见小,丰富多彩。景观规划设计学专业100 从大学科背景看景观规划设计专业,学科的实质内容是什么整个建筑学科可以分为:城市规划、建筑学、景观学科三大部分。景观学科主要负责聚居背景系统,偏向于背景环境建设。聚居建设主要是由建筑学和城市规划来完成。在景观规划设计中,我们也谈建设,但与其他学科相比,景观规划设计更多的是保护。而且从材料运用上来看,它的材料是比较活的,更自然一些。因为材料一直处在变化之中。可以说自然资源和环境是景观规划设计的粉底。另外,在景观规划设计当中,对历史文化的考虑比较多。对历史文化方面的要求也更加深刻。以上是景观规划设计在大背景下的一些特点。总之,从大的学科背景看建筑三学科的实质内容:1) 城市规划侧重于聚居场所的建设,重在用地、交通为主的人为场所规划;2) 建筑学侧重于聚居空间的塑造,重在人为空间的设计;3) 景观规划设计侧重于聚居领域的开发和保护,多种自然要素的综合利用,结合历史文化内涵再创造,其基础是场地规划与设计。
101美国景观规划师协会创立时间、同济风景园林学科专门化开始时间美国景观规划师协会创立于1898年。同济风景园林学科专门化开始时间是1958(1960年开办此专业,1958年开始筹办。)102Beaux,它所代表的典型风格Beaux是一个法语单词,指巴黎美术学院的风格,是一种学院派风格,基本设计原理上讲求和谐、对称、几何化,这种风格不仅对景观规划设计学,对西方的城市规划、建筑学都有重大影响。103.景观认知地图的概念及其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的作用认知地图是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印象,逐渐经过思维和感受的筛选,把心目中比较重要的环境和场所综合起来,在头脑中形成的一个普景,这种地图是带有主观性的,因人而异的,它又有一定的异质性,它和一般地图的区别就是偏重于人的感受,是人们能够感受出来的景观环境,在我们设计一个不是很大的场所(几十公顷的公园),我们规划的时候先做一个景观认知地图,有意识的让游线形成“启承转合”有一点变化,并考虑人在哪个场所,会有哪些活动,会有怎样的印象,主要是通过设想游客认知地图来做我们的规划设计。104.景观规划轴线的形式、作用和构成形式有绿地、带状绿地构成的轴线、河流构成的轴线、道路、建筑的等,作用是在景观中起串通景观的之间的通道作用,一方面它串联的是一个个空间;另一方面在其内容是给从提供通道,作用可分为三个方面来分析:一在视觉方面,强调主次分明;二、在生态中,绿色廊道,在景观中起到廊道的作用。包括物种迁移。河流是一种最典型的生态廊道,最有利于物种的迁移;三、从人的行为活动来说,轴线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带状的生活空间。 构成:在大的尺度上是一个绿道的概念,道路+绿地=一种轴线。105、道路景观规划设计包括哪些内容,绘制图纸 在其设计中,内容包括:道路景观的选线、平面设计、竖向设计。其中竖向设计包括:道路的横断面和纵断面的设计、道路绿化设计,以及道面两侧硬质景观附件和设施的设计。 需绘制的图纸,一般说来,包括:(1)总平面图、(2)典型地段平面图、(3)交叉口具体设计图、(4)比较重要的道路的竖向设计图,横、纵断面图纸、(5)专项设计图纸。如:绿化设计,设施分布图。106、绿道的概念 87年美国总统委员会中提出,就是以河流、山谷等自然走廊或沿着用做游熄活动的风景线路等人工走廊所建成的线型开敞空间,包括所有的人工景观线路和自然景观线路。是连接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区历史古迹及高密度的居住区之间的开场空间纽带,从地方层次上讲就是被认为是公园或绿带的条状或线型公园。 总之在这样几个概念是:轴线、廊道、绿道和道路四个概念。这四个概念有一个层次上的关系。由大到小相互包涵的一级级排列下来,轴线是最大的,道路是细化的概念。107、景观的感受的基本单元 是视域,是视觉形成的一个范围。比如说我们在风景旅游中,在一个山谷,这时的视域就是由周围绵延的山际线围合形成的,视线所能及的就是我们在景观规划中通常确定的一个范围.视域的概念进一步细化为:视点、视角和视距是比较基本的概念。是比较基本的概念。108绿道的功能、效益环境美化、生态功能、游憩作用。
108、景观边界的概念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景观面相互交江地带构成景观边界。包括视觉景观边界,环境生态的景观边界。人类使用方面的边界。有时候这些边界是重合的。109、何为景观的边界效应它不是一条线,不是单纯的两个面交接的线。它是一条有宽度的,常常是一种带状的表现形式。即不属于板块A,又不属于板块B的内容。它和两都有差异。而且,它本身也是一种具有丰富性的地带,往往在边界上的风景资源、物种分布,以及人的活动都是最丰富的。比如,中国版图的三个地形阶梯,变化最突出的就是边界地带,这是我们的丰富资源最的核心就是边界地带,这是我们丰富的资源最密集的地方,在规划设计中,往往是运用不同景观的过渡区域,在设计院中产生比较丰富的可能性。比如,像滨水地带的规划设计。,我们都不得强调它的活动和景观上的丰富性。110.滨水地带规划设计中主要考虑哪些问题1)较大城市要考虑防洪和水系的变化,尤其是防洪。因为水是动态的,有季节性的涨落,如北方可能出现季节性的短流,因此,我们在机制设计中要结合安全水位变化,采取一些措施,2)另外滨水地带坡面护坡的处理非常重要。我们从传统的到现在的做法,由于对景观生态学关注程度不同,相应设计做法也不一样。传统工程式做法就是像水利部门硬质化做法形式,水纹衬底,用虎皮石作成完全硬质的护坡。现代从景观生态学上来讲,河道硬质化做法是很不合理的,它打断了水体的自然循环,破坏了水体中的生物链,所以我们在滨水带坡面设计上,在满足工程防洪需要前提下,先要做到生态化,以一些浮水沉水临水植物湿生植物,形成一个比较生态化的护坡。3)大众使用的要求,要有亲水的措施,同时要保证一定的安全,在设计上更多的考虑人性化处理4)道路系统和生态性处理,尽量不破坏生态系统的循环和物种的迁移流动,考虑立体化设计5)考虑景观视觉功能111.水景生态化设计中主要考虑哪些问题首先,要健全水体的自然机制,机制中,一是要控制水质。有的城市是使用中水作为景观生态中的水体,从水生态的角度,我们更加提倡雨水补给,通过雨水补给形成景观生态中水的补给,就需要地表潜水,以及净水收集来达到这个目的,所以我们在景观中可以采用一些透水砖铺装,进行像停车场和道路铺装,来达到收集雨水的目的。第二是水循环的过程,我们希望设计的水体中是没有死角的,以免形成一些死水区域,这些对环境都是非常不利的,从水源出来往往有一个高程变化,在设计一些涉水设施,例如桥等等,我们要避免阻断水流,形成死角。第三点是生物技术应用,我们可以通过植被,以及一些动物来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但是我们需要考虑它的适应能力,这样可以减少很多后期维护中的麻烦。第四,在引入植物动物时要避免物种干扰,避免物种入侵。如在很多水体净化中采用了水葫芦,其大量繁殖后引起物种入侵问题。其次,生态化设计中考虑的第二个问题,要综合考虑游憩、生产、生活方面要求。从观赏角度来看,我们希望水体是洁净的,水质在雨水收集入口就需要控制好,其次才是水体内部的水质净化。一方面包括地表水,地下水以及水源涵养方面的保护。第二是功能设置,因为周边往往是游憩功能,或者是生产生活功能,这些功能会排下带有污染的水体。所以要设立生态保护隔离带,考虑植被对污染物的隔离、吸收作用。在滨水的游憩带还要考虑植物观赏性。最后一大点,在维护上,我们要考虑节约能源,最好用雨水来补给。112、居住景观规划设计的主要特点
主要特点:面向生活特别是面向家庭生活的设计。所以,它和广场公园有很大不同。113、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目标是要创造一个安全、安静、安心的环境。114居住景观规划设计的评价指标评价指标目前主要有:绿地率、绿视率。绿视率目前还较少使用。在居住新区建设中,绿地率需大于30%,旧区改造要低些25%。生态小区绿地率大于35%,绿地本身绿地率要大于50%、60%,有旧区和新区之别。居住区绿地中,硬质场地也要满足要求。所以刘老师提出居住区硬地率设想,满足提供儿童游憩以及人们活动的场所。居住区、居住区绿地中关于水域计算。在城市规划中大面积水域是不参与用地平衡的,但在居住区中水体范围往往不是很大,所以一般是计算在绿地面积里。115区中的集中绿地规划设计要点在规划设计中,布置集中绿地应该尽量朝阳,并且没有建筑物遮挡;应尽量减少遮挡,并且与建筑和地下管线留出一定间距,照顾到与道路相临的景观。它也有一些技术指标,比如规划种植间距、绿化种植与周围建筑间距等等。116景观中营造安全、安静、安心的目标1)安全方面,基于了望——庇护理论,在空间设计上要注意形成有围合安全感的空间,在规划中运用一些尽端路设计,模仿以前上海里弄,形成比较安全的居住环境。在植物种植中要注意植物安全性,比如不能使用带刺有毒的植物。2)安静方面,居住区景观设计中主要以静态水生态景观为主,而且在光环境方面也要特别注意,尤其是晚上绿化照明,要注意不能干扰住户的生活。3)安心方面,居住区景观我们一般是强调回归自然设计,以植物景观为主。在色彩设计方面尽量采用比较和谐、柔和的色调。117区规划设计在生态方面考虑的因素/1考虑住区的风向和朝向,组织住区的风道和生态走廊2规划阳光区与阴影区,考虑建筑单体群体、园林绿化对环境和阴影影响,考虑人们在不同地区和季节对阳光和阴影的需求3最大可能的利用地面空间作为环境用地,有可能的把地层架空。4尽可能的利用周围的环境,远山近水,利用借景手法把可利用的元素引入进来,创造山水画的自然小区118从户外活动方面考虑要?1动态娱乐活动区和静态安静静休息区结合2公共开放空间和个人私密空间结合4立体化空间处理119区景观规划设计四大基本问题?1目标问题----面向生活面向家庭社区的需求,创造家园感、花园感、归宿感、2评价指标-------安全、实用、美观3在方案阶段把握住住规划设计,在设计处、规划师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同时介入4注意住区的艺术品位档次------特色个性
景观与旅游资源保护利用120规划设计的基本步骤结合刘老师在张家港暨阳湖规划中谈到的基本步骤包括几个阶段:概念策划、概念规划、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修建性详细规划。121特点和主要内容概念策划是一个集思广益的过程,策划中包括:总体项目定位、远期发展预测发展导向等等。概念策划就是拿到一个项目后,对它有一个总体的想法,对它将来发展的设想。概念规划是概念策划的进一步表达、进一步深化,在概念规划中,和策划不同的是,会有一些图纸和初步的空间布局。在概念策划和概念规划中,理论的探索比较多,而且往往会提出多种方案。所以,它们是一个多种方案比较的过程。这是它们比较突出的一个特点。122规划的特点和主要内容1、定义:综合研究和确定某一景观区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统筹安排该地区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设施的关系,知道该地区建设和合理发展。对场地进行总体布局、功能分区与土地利用、道路系统布局、重要专项规划,比如:总体景观规划等等。 2、内容 1)确定性质和发展方向,划定规划范围; 2)确定规模和容量,确定各类用地的布局、功能分区等; 3)确定对外交通系统以及内部交通系统的布局; 4)综合协调并确定供水、排水、防洪、供电、通讯、燃气、供热、消防、环卫等设施的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 5)进行综合技术经济论证,提出规划实施步骤、措施和方法的建议; 6)编制近期设施规划,确定近期建设目标、内容和实施部署123性详细规划的特点和主要内容1、定义:以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定为依据,细分地块并规定其使用性质、各项指标和其他规划管理要求,强化规划的控制功能,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2、控制指标 1)用地性质;2)用地面积;3)建筑密度;4)建筑使用控制高度;5)建筑红线后退距离;6)容积率;7)绿地率;8)交通出入口方位;9)停车泊位及其他需要配置的公共设施。124详细规划的特点和主要内容1、定义:是在前或近期拟开发建设地段,以满足修建需要为目的进行的规划设计。 2、包括:总平面布置、空间组织和环境设计、道路系统和工程管线规划设计等 3、要求:应满足上一层次规划的要求,并为下一层次建筑、园林和市政工程的设计提供依据 4、内容: 1)建设条件分析和综合技术经济论证; 2)总平面布置; 3)道路系统规划设计 4)绿地系统规划设计 5)工程管线规划设计
6)竖向规划设计 7)计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125规划原则1要遵循的一个最基本原则是,满足规划区域承载力和环境要求,不能让旅游规划和开发成为对当地规划的一种破坏。2.旅游的原始需要和深层根源---人类不满足于现状,总要开拓,又有保证既得利益从人类进化角度来看,联系前面讲到的了望——庇护理论,人们有一种天性,一方面,他要保住自己的既有利益,在一个地区发展,另一方面,它也需要开拓,这种开拓精神就造成了人们产生一种开拓探索,流动的需要,所以,就会产生旅游的需求、迁居的需求。在人类几十万年前,生存需要迫使人们到其他地点觅食,所以,他需要了望、需要探索,可以说,这是旅游的雏形和原动力。第二点,是由于旅游和游憩是人类聚居活动主要类型之一,它是在工作、休息之外,另外一块非常重要的部分,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旅游的一个原动力。126时空异化和强化时空异化:从原来熟悉的环境换到不同与原来的环境,对人有吸引力.时空强化:人对于比自己习惯的环境更加美好的环境同样有吸引力。是在旅游规划中谈到的,所谓异化,就是一个人长时间呆在一个地方,会想换一个环境,因此,旅游地最能吸引人的是它和居住地的不同点,这种异化包括了:空间感觉异化和时间感觉异化。关于同化和强化。强化,比如说,一些旅游地,像杭州在很多方面和我们居住的地方很相似,但是她在城市整体环境、自然风光都会比上海更好一些。人们因为追求更高质量环境,会到杭州去旅游。这种就是追求强化的过程。127国家旅游局颁布的资源分类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有八大类:地域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气象天候,地质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纪念品,人文活动;第二层次是31亚类,第三层次是以155个基本类型。128如何理解旅游规划中的无中生有,有中变无有中变无是说旅游规划中,旅游资源很好,但是我们没有去开发它,从旅游来讲就是一个有中变无。或者我们开发过度、开发不当导致这种旅游资源的破坏,也是一种有中变无。无中生有的景观资源,常常是在主题公园建设中,比如深圳市介之窗,就是一个无中生有的旅游资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绿地系统指城市中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各类绿地,通过有机联系形成生态环境整体功能,同时具有一定社会经济效益的有生命的基础设施体系。129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个专项规划。在城市规划理论和生态理论的指导下,合理布局城市范围内各类绿地空间,确定合理的绿地指标,协调人类居住空间和绿色空间之间的关系,城市发展与绿地建设的关系,绿地系统内部的生物与非生物以及生物群落之间的关系,目的是健全城市居住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130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市域、市区、建成区三个层次。总体绿地结构以及总体布局,下面细化会有一些绿地分类规划,整体绿地布局指标,绿地率,绿化覆盖率,指标定额。绿地系统规划的重点内容,一个是城市建成区和城市外围生态大环境建设,以及建成区内部各类绿地分布和具体规划。具体有以下一些:1确定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目标和原则2根据国家统一规定及城市自身要求,研究城市发展水平合速度等,制定城市绿地各项指标3选择合理布局各项绿地确定性质规模范围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形成合理系统4提出各类绿地调整充实提高意见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建设规划分期规划和实施措施等5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图纸和文件6对重点公园绿地提出规划方案提出重点地段的绿地设计任务书以被详细规划使用131城市绿地分类规划主要依据,2002年国家建设部颁布《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纲要》,其中将城市绿地分为五大类: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以及其他绿地。《纲要》也是我们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依据。还有一个重要依据是我们城市的总体规划。当然,还有许多专项规划也是绿地系统规划的依据。比如说土地利用规划,以及一些水利农林方面规划。但主要还是前面说的两大点,规划纲要和城市总体规划。132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步骤首先,是一个现状调查分析的过程。对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地形地貌、大气、水质、道路交通、以及绿化现状等的调查,然后对它进行进一步分析,将各个分项调查结果整合,作为绿地系统规划参考。其次,在绿地系统规划阶段,包括绿地系统布局,各类绿地规划,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以及绿地发展指标和定额。第三步是做进一步分析(项)规划。具体如下:1现状调查分析2确定规划依据、指定指导思想原则3对市域大环境绿地系统规划4构思布局结构形式5制定各项指标体系6对各类绿地规划7树种规划和古树名木规划8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建设规划9分期规划10实施措施11制定规划图纸文件12报有关部门审批审批后规划文本和图纸同样有法律效力
133绿地系统规划主要衡量指标《纲要》中提及绿视率、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它们的计算公式也是大家需要了解的。需要注意的是,在绿地率计算中,分母是城市建设用地也就是城市建成区面积。134绿地率如何计算绿地率=绿地总面积/城市建设总面积X100%135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任务在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的性质发展目标用的布局等规定科学制定各项绿地的指标合理安排城市各类园林绿地建设和市域大环境绿化的空间布局,达到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城市人民环境进城市了持续发展的目的。136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图纸:1城市区位关系图1:10000---1:500002现状图1:5000------1:250003城市绿地现状分析图1:5000---1;250004规划总图1:5000----1:250006绿地分类规划图1:25000---17分期建设规划图1:5000----1:25000风景名胜区137风景名胜区定义在2000年颁布的《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中给出的定义是:风景名胜区,也称风景区,指风景资源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可供人们游览欣赏、休憩娱乐或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域(这个定义比较新,85年还有一个定义,较老一些)。138风景构成的基本要素:景物、景感、条件139风景区构成的基本要素:游览对象、游览设施、运营管理140风景区的5的功能:生态功能、景观功能、社会功能、科教功能、经济功能、141风景区按等级、用地规模分类?1)按等级分;市县级、省级、国家级‘2)按规模分 小型20Km2以内 中型21-100 大型101—500 特大型—500以上142风景区景观特征和功能分类?按景观特征山岳型、山谷、江河、湖泊、滨海、草原、森林、史迹岩洞、综合、功能;观光、游熄 休假 民俗、生态、综合143风景资源的分类:
自然资源;1天景2地景3水景4生景人文资源:1园景2建筑3胜迹4风物144风景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区别在于,风景资源无论人们认为其如何,喜欢不喜欢,有没有利用开发它,都是存在的、客观的。但是旅游资源,往往是被开发成旅游地的一种风景资源。如果这资源没有被开发,它就没有成为旅游资源。所以,旅游资源有个特点,它一定是经过人们开发,为人们所用的风景资源。区别1有风景资源不一定有旅游资源,比如偏远地区无法到达,只有为人利用的风景资源才有可能成为旅游资源2风景资源评价有其客观的标准,不因为游客的意志转移,而旅游资源评价受游客的喜怒影响3风景资源品位自有高低与人无关,而旅游资源受到人的喜爱程度影响4有旅游资源不一定有风景资源,风景资源以环境实体和历史遗存为载体,旅游资源不仅仅如此,还可以是各种节庆活动,是时刻发生的人类活动5被开发利用的风景资源是旅游资源,6无中生有和不断变化是旅游资源区别与风景资源的两大特征7风景资源是全人类的遗产资源联系:风景资源是旅游资源开发的前提和基础,开发得当,保护的好两者会相铺相成,相得益彰,开发保护的不好就会有中变无。145旅游规划与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异同 ●旅游区规划:旅游区规划是指为了保护、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旅游区,使其发挥多种功能和作用而进行的各项旅游要素的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风景区规划:是保护培育、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风景区,并发挥其多种功能作用的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经相应的人民政府审查批准后的风景区规划,具有法律权威,必须严格执行。核心差异为:前者侧重风景旅游资源保护,后者侧重在风景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主角,景观建筑师负责国家级、省级、市级风景名胜和旅游景点的规划设计。下面从各个方面具体阐述风景名胜区和旅游区规划的异同:1)规划对象:风景区规划是各国家级、省级、市级风景名胜区;旅游规划是各旅游区。但两者大多都是风景优美之地2)规划层次:风景区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划、详细规划两个阶段进行,大型而复杂的风景区,可以增编控制性详细规划或修建性详细规划;旅游规划按层次分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等。3)开发力度:旅游规划的开发力度一般大于风景区规划。4)规划的任务:两者都是通过对规划对象的整合,达到地区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5)规划操作过程:两者基本一致---基础阶段、资料收集;原则、指导思想、期限确定;大致分区确定;规划;预算;评审。6)规划成果:风景区规划: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规划图纸、基础资料汇编四部分; 旅游区规划:规划文本、图件、附件(包括其他基础资料和规划说明)
146风景区规划任务1)综合分析评价现状2)根据风景区特点历史等确定风景区发展方向目标规模3)利用风景区资源特色,组织游览条件,调动景观潜能4)风景区分区布局人口容量及生态原则统筹部署5)对风景区有赏系统旅游设施配套系统居民社会容量系统等相关专项规划和主要发展目标综合安排6)提出实施措施和配套措施147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的目标有几个方面,一个是关于使用方面,在风景名胜区中,人们的使用必须满足其生态承载力的需求。所以,我们在管理中,首先要……未完148风景名胜区分区体系随着我国旅游业及风景区事业本身发展的要求,风景区域用地和功能区域复杂化,原有的分区模式已显过时单纯,城市规划中按照功能需要对土地进行的利用分区方式很自然地吸收进来,先形成功能分区,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其他分区,从而形成一种功能分区、保护规划、景观划分相互交叉叠加的体系。在我国新的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中,明确了几大分区的关系:1)当需调节控制功能特征时,应进行功能分区;2)当需组织景观和游赏特征时,应进行景区划分;3)当需确定保护培育特征时,应进行保护去划分;4)在大型复杂的风景区中,可以几种方法并用。其中,还特别强调了风景保护的分类。将风景保护分类划为:生态保护区、自然景观保护区、史迹保护区、风景恢复区、风景游览区和发展控制区等。(我国风景名胜区分区体系的特点?)149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步骤和主要内容基础资料:测量资料、自然与资源条件,人文与经济条件,设施与基础,土地与其他编制大纲:资源调查与评析,风景区性质类型特色,开发指导思想和原则,风景名胜区的构成、范围和保护区,环境容量分析和旅游规模预测,总体规划设想,专项规划。150LAC、ROS理论的主要内容 LAC,即theLimitsofAcceptableChange其研究重点和假设是:只要有游憩使用,就有游憩冲击的存在,自然会产生环境改变和社会改变,这是不可避免的。即使经营者希望将整个地区保持原始状态,而事实上只要该地区一旦开放使用,资源状况就开始改变,关系是这种改变达到什么样的程度以内才是可以被接受的。游憩冲击和资源状况的改变必然牵涉到了一个地区的游憩容量研究问题。其中游憩容量包括:生态的、实质的和社会的三方面,其规划程序分四个方面九大步骤。四个方面为:1 由一系列可测量参数决定的可接受的社会与资源标准;2 分析现状和已被接受的状况之间的关系;
3 鉴别为维护可接受状况所需采取的管理措施;4 项目检测和管理效益的评估。九大步骤:1 鉴别特别需重视和考虑的区域与议题;2 界定和描述游憩机会类别;3 选区资源及社会状况的指标;4 全面调查资源和社会状况;5 对各资源及社会指标定出可接受的标准;6 鉴别各种游憩机会类别分布的替选方案;7 鉴别各种替选方案的经营管理方式;8 评价并挑选一个最佳方案;9 付诸实施并持续监测资源和状况。ROS,即Recreationopportunityspectrum,游憩机会序列,是指通过对特定环境中的实质环境的组合,提供一系列多样化的游客所需的游憩体验,是个规划、管理、研究的构架。是美国70年代以来由林业局和土地管理局大力推广,广泛运用于游憩地规划和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理论,现已为诸多国家所采用,研究重点转移到“特定环境下的行为界定”重视的是游憩体验的人群和特定环境之间的关系,而不是游憩本身所获得的体验。其实质是一个架构游憩体验与实质环境的桥梁,其理念和方法对于实质环境的规划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151生态管理理论和VERP理论? 生态管理:目标是确保生态的可持续性,它通过对生态系统的监测来研究生态进程和人类需求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政策法规等措施来调控,使供给和需求相互适应的一种管理手段。它关注的议题有: 什么样的改变是重要的;在哪里会发生这样的改变;什么时候发生这样的改变;是什么引起这样的改变;用什么手段来检测;可以采取什么手段来控制这种变化。生态管理最重要的特点:1)是不断变化的而不是静态平衡的 2)是不断改进的而不是最优 3)是非线性的而不是线性的 4)是整合的而不是支离破碎的 VistorExperienceandResourceProtection—游客体验和资源保护:各类型的旅游区在资源开发、产品营销和环境管理方面都有共同的双重目标:既满足旅游者出行游憩的需求,又满足资源节约和保护的要求。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针对此目标提出一套程序和框架称为:VistorExperienceandResourceProtection.该模式虽为国家公园设计,但是普遍适应各种其他类型旅游目的地规划与管理。根据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定义,VERP就是规划和管理的框架,关注的焦点是?旅游开发对旅游体验和资源环境产生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受到:游客行为、使用强度、使用时间、使用地点等因素影响。152我国风景名胜区体系与美国公园体系美国:自然生态保护区 中国:保护区划(1)自然区 a旷野次区 (1)特级保护区b环境保护次区 (2)一级保护区
c特殊自然景观次区 (3)三级保护区等d研究自然次区e实验研究次区人文史迹保护地区 (2)史迹区 a保护次区b保护与适度使用次区c纪念次区 资源利用地区 功能分区景区划分 (3)公园发展区 (1)游览区(含多个景区)a管理发展次区 (2)休疗养区b教育解说发展次区 (3)服务接待区c游憩发展次区 (4)行政区d住宅发展次区 (5)职工生活区 (6)农、副基地等我国的自然保护区体系包括自然保护区、和风景保护区中国的自然保护区分三个类别九种类型1)自然生态系统类:森林、草原与草浔、荒漠、内陆湿地和水域、海洋和海岸2)野生生物类:野生动物、野生植物3)自然遗迹类:地质遗迹、古生物遗迹153风景游憩地是以自然景观为主导景观特质的游憩地域。研究重点是在以自然景观为主导地域引入人的游熄活动是所产生的规划与管理问题。风景游憩地分类有两种方法:1)以游憩活动类型为导向的分类2)以风景资源要素为导向的分 《景园新论》1、环境:定义因学科而异,在环境—行为研究中,一般认为人既是环境的中心,又是环境中不可分别 的一部分。就人类赖以生存的,从事生产和生活的外部客观世界而言,通常可划分为社会、自然和人工环境2、格式塔知觉理论与环境设计格式塔心理学主张心理学研究现象的经验,也就是非心非物的中立经验。在观察现象的经验时要保持现象的本来面目,不能将它分析为感觉元素,并认为现象的经验是整体的或完形的(格式塔)
。它有一条基本原则是组织,组织原则首先是图形和背景。在一个视野内,有些形象比较突出鲜明,构成了图形;有些形象对图形起了烘托作用,构成了背景,例如烘云托月或万绿丛中一点红。在一个知觉野或知觉场中,邻接的单元与大小,形状或颜色相似的单元连合在一起。反之,距离较大或大小、形状、颜色各不相同的单元,则各自分离,如果主观上如果硬把它们拉在一起,也难造成稳定的组合。在听觉方面也有相同的现象的经验。时钟的声音“的嗒”组成自然的节奏,改成“嗒的”虽暂时可能,但不久又恢复到“的嗒”了。“不是用主观方法把原本存在的碎片结合起来的内容的总和,或主观随意决定的结构。它们不单纯是盲目地相加起来的、基本上是散乱的难于处理的元素般的‘形质’,也不仅仅是附加于已经存在的资料之上的形式的东西。相反,这里要研究的是整体,是具有特殊的内在规律的完整的历程,所考虑的是有具体的整体原则的结构”。完形或格式塔:一指事物的一般属性即形式;一指事物的个别实体,即分离的整体,形式仅为其属性之一。在许多领域的应用中,几乎引申意为:有组织整体的同义词。凡是能使某一感知对象,如建筑里面、平面成为有组织整体的因素或原则,都被成为格式塔。3、图形与背景原则图形与背景。在具有一定配置的场内,有些对象突现出来形成图形,有些对象退居到衬托地位而成为背景。一般说来,图形与背景的区分度越大,图形就越可突出而成为我们的知觉对象。例如,我们在寂静中比较容易听到清脆的钟声,在绿叶中比较容易发现红花。反之,图形与背景的区分度越小,就越是难以把图形与背景分开,军事上的伪装便是如此。要使图形成为知觉的对象,不仅要具备突出的特点,而且应具有明确的轮廓。明暗度和统一性。需要指出的是,这些特征不是物理刺激物的特性,而是心理场的特性。一个物体,例如一块冰,就物理意义而言,具有轮廓、硬度、高度,以及其他一些特性,但如果此物没有成为注意的中心,它就不会成为图形,而只能成为背景,从而在观察者的心理场内缺乏轮廓、硬度、高度等等。一俟它成为观察者的注意中心,便又成为图形,呈现轮廓、硬度、高度等等。研究在环境设计中图地之分,有助于突出想要突出的主题—景观和建筑。在设计中构成良好图形的原则:小面积比大面积易成图形;单纯集合形态易形成图形;对称形式易形成图形;水平线和垂直线较斜线易形成图形;单个凸出形态比单个凹入形态易形成图形;整体性强的形态易形成图形;动的形态比静止的形态易形成图形;奇特的形态易形成图形。在园林和景观中的图地之分:图形—背景关系涉及范围更广,表现形式更丰富。如:涉及多种感觉,听觉、触觉等;视距、视点多样;多重层次;关系复杂;富于动态变化等。4、简化原则:知觉在组织视觉刺激时,有简化对象的倾向。即对已有的单个或一群视觉刺激,采取尽量减少或简化的方式,使之增加秩序,易于理解,从而加强总的视觉效果。5、群化原则:总体性良好的多哥视觉刺激,有形成有组织整体的倾向:类似、对称、接近。总被感知为相互联系,具有内聚力的整体。6、连续和闭合原则:知觉在组织视觉刺激时,有保持起始状态并使之连续的倾向。反映了在组织视觉刺激时具有保持已有信息,而不是增加未知信息的倾向。7、直觉—知觉—认知1)直觉:感觉开始认识世界,来自客观对象的刺激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受器官,传导到大脑皮层一定区域,引起刺激物的印象。(生理过程)2)知觉:客观对象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一个把对事物的个别感觉综合成事物整体关系的心理过程。3)认知:个体理解和获得知识的过程,范围比“知觉”广,包括:知觉、意象、记忆、想像、推理、判断和概念形成等。8、环境知觉:客观环境整体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是一种心理过程,即把对环境的个别感觉综合成环
境整体关系的过程。 9、环境认知:个体识别和理解环境的过程,包括:知觉、意象、记忆、想象、推理、判断、感念形成等。10、认知地图在一个新的城市里,你是怎样找路的呢?对于你生活的小区,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一个地图吗?中国扬州八杰之一郑板桥画竹时做到胸有成竹,到底是什么原因呢?现在我们举一个例子:一个老鼠如何在一个新的箱子里找到出路呢?心理学家托尔曼指出,在学习的时候,老鼠以及人类建立了关于箱子和城市的认识地图,当以后需要的时候,他们就会使用这种地图。老鼠是怎样进行空间学习的呢?看起来,老鼠(或人类)是使用了它们所处的箱子中的线索来帮助他们认识整个区域的。当老鼠选择正确的路线时,就能够走到出口,反应得到强化;否则,就不能找到出口;在不断地强化下,老鼠通过摸索,掌握了整个空间的位置,到最后,老鼠在自己的大脑中形成了对于空间的地图,就像郑板桥胸中的竹一样!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的托尔曼用大白鼠做实验,建立起了符号学习理论,提出了“认知地图效应”原理,也成就了他在认知心理学领域的先驱地位。托尔曼的实验之一所用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白鼠有三条可以从起点通往食物处的道路,而且它们的远近依次递增。通常,如果依次堵塞1、2通路时,老鼠则依次通过1、2、3途径取得食物。实验中,从原来堵塞第二条路处堵塞第一条路(途径一与途径二有一段共同途径),此时老鼠已经知道途径一和途径二同时不通,径直趋向途径三而避开途径二。托尔曼认为,白鼠跑通道时头脑中形成了通道的认知地图,白鼠是根据"认知地图"来行动,而不是根据盲目的习惯来寻到目的物的。我国古代的“庖丁解牛”、“胸有成竹”和“老马识途”的故事,实质上也印证了托儿曼的“认知地图效应”。托尔曼的理论告诉我们,正是由于人能够在脑海中形成对事物的认知地图,所以能够通过个人体验的刺激来学习很多东西。认知地图(Cognitivemap):在人的记忆中重现的具体空间形象,好似一张头脑中的导航图。是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印象,逐渐经过思维和感受的筛选,把心目中比较重要的环境和场所综合起来,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普景,这种地图是带有主观性的,因人而异的,同时它又有一定的一致性,它和一般地图的区别就是偏重于人的感受,是人们能够感受出来的景观环境。在我们设计一个不是很大的场所(如几十公顷的公园)时,我们可以先做一个景观认知地图,有意识的让游线形成“启承转合”有一点变化,并考虑游人在哪个场所,会有哪些活动,会有怎样的印象,通过设想游客认知地图来做我们规划的基础,从而指导设计。11、了望----庇护理论动物在长期演替过程中形成的心理感知觉,人类同时具有猎人和猎物的属性和特性,要求既能方便地观察四周,也可以有安全感的场所;安全点:对每一个人了来说,既要能退避到有私密性的小天地里,又要有与别人接触交流的机会。景观规划设计的一个基本点在于创造条件求得两者间的平衡,满足两方面的需要。1、景观建筑学和建筑学、城市设计的分工?农业文明时代,三着涉及的因素和面临的问题比较单纯,专业没有明显界限,统而笼之。工业文明时代,三者涉及的因素和面临的问题相对复杂,专业分工渐趋明显,学科分界明显后工业文明时代,三者涉及的因素面临的问题急剧增加,专业分工进一步细化,学科开始走向融合。
1)建筑学,侧重聚居空间的塑造,专业分工在人为空间的设计2)城市规划:侧重聚居场所的建设,专业分工重在以用地和道路交通的人为场所规划3)景观建筑学:侧重聚居领域的开发整治,专业分工基础是场地规划设计2、旅游度假区定义?(国家旅游局)为扩大对外开放,利用资源促进旅游而再旅游资源丰富,客源基础较好交通方便对外开放基础较好的地区设立接待中外旅游者为主的综合性区域3、森林公园的定义?以森林及组成为素所构成的各类景观,环境气候为主可供人们游览休息疗养科研等,是以森林景观为主的融合其他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生态型郊野公园。1982年,我国第一处森林公园——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批准建立。4、自然保护区定义:以保护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以及珍惜频危物中及其生存环境进行科研宣传开发利用的区域。包括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1956年,我国建立了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5、国家公园:国家为合理保护自然文化遗产而设立的大规模保护区域。国外的国家公园相当于风景名胜区。“国家公园”的概念源自美国,名词译自英文的“NationalPark”,据说最早是由美国艺术家乔治•卡特林(GeogeCatlin)首先提出。1832年,他在旅行的路上,对美国西部大开发对印第安文明、野生动植物和荒野的影响深表忧虑。他写到“它们可以被保护起来,只要政府通过一些保护政策设立一个大公园……一个国家公园,其中有人也有野兽,所有的一切都处于原生状态,体现着自然之美”。之后,即被全世界许多国家所使用,尽管各自的确切含义不尽相同,但基本意思都是指自然保护区的一种形式。 1872年美国国会批准设立了美国、也是世界最早的国家公园,即黄石国家公园。综观世界上各种类型、各种规模的国家公园,一般都具有二个比较明显的特征:一是国家公园自然状况的天然性和原始性,即国家公园通常都以天然形成的环境为基础,以天然景观为主要内容,人为的建筑、设施只是为了方便而添置的必要辅助。二是国家公园景观资源的珍稀性和独特性,即国家公园天然或原始的景观资源往往为一国所罕见,并在国内、甚至在世界上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而特别的影响。 我国目前国家公园概念上的建设类型: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生态示范区、国家地质公园 6、城市公园:产生于17世纪工业革命的英国,当时主要问解决环保问题,随着人们对城市景观和绿地的逐步认识,已逐步发展成为供公众游赏、休息、娱乐、开展户外科谱、文化、健身活动向公众开放的有较完善设施的优良好生态环境的城市绿地。7、主题公园:有特定的得主题,园中所有内容在概念化层次上统嗫与该主体之下的、 人工创造舞台文化娱乐活动空间。8、景观通廊综合水体植物建筑等景观元素所构成的带行连续的景观绿地的空间,如宾水带轴线绿化带也指有许多景观组合构成的美丽的视觉走廊。9、绿色分区理论吸收系统稳定理论和协调适应性理论发展形成的,认为绿色区域的土地应受到保护并免受城市开发的干扰,因为作为开场空间的社会经济价值比做为城市建设用地更有价值。10、开放空间
人的视平线高于四周景物的空间在开放空间中,视线可以延伸到很远的地方视平线向前视觉不容易疲劳、多利用、多湖面、海滨、草原等、以及能登高远眺的地域、组织景观视线。11、景观轴线的形成和作用构成?本质上说景观轴线是连接2个景观点或更多景观点之间的线型景观规划元素特征:动态的提供秩序可以弯曲但是不可以分叉观赏的和中点可以相互转化能产生纪念效果形式;有绿地、带状绿地构成的轴线、河流构成的轴线、道路构成的轴线等。作用:增强景观感受的明晰性、秩序性、分割划分景观空间在景观中起串通景观之间的通道的作用一方面串通的是一个个空间,另一方面是给人提供通道,作用具体可从三个方面分析;1)视觉上强调主次分明;2)生态上景观中的绿色廊道包括物种的转移如河流是典型的生态廊道,有利物种转移;3)从人的行为活动上来说轴线为人提供一个带状的活动空间。构成在大的尺度上来说,轴线是一个绿道的概念道路+绿地=一种轴线12、庇护性景观庇护性景观构筑物往往是住区中重要的交往空间。尤其是人们户活动的聚集点既有开放性又有遮蔽性,重要包括亭子廊花架等等庇护性景观构筑物要临近人们户外活动的主要活动路线布置,通达并作为在景观点上要在视觉效果上认真推敲 确定起体量大小13、seenicforestland具有一定景观价值,对城市整体风貌和环境起改善作用,但上没完善的游览休息娱乐等设施的林地。14、种植设计plantingdesingn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规划设计的要求,合理配制各种植物,以发挥他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的设计活动。15、郁闭度:指森林中乔木冠遮蔽地面的程度,它是反映林分密度的指示。它是以林地树冠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以十分数表示,完全覆盖地面为1。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0.20(含0.20)以上的郁比林(一般以0.20-0.69为中度郁闭,0.70以上密郁闭00.209不含0.20)一下为疏林。16、屋顶绿化roofgreening--------------在高处地面以上,周边不与自然土层相连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等的顶部以及天台、露台上的绿化。1花园式屋顶绿化根据屋顶定具体条件,选择小型乔木低矮灌木和草坪、地被植物进行屋顶绿化植物配置,设置园路、坐椅和园林小品等,提供一定的游览和休息活动空间的复杂绿化。2简单式屋顶绿化利用低矮灌木或草坪、地被植物进行屋顶绿化,不设置园林小品等设施,一般不允许非维修人员活动的简单绿化。屋顶绿化必须在建筑物的整体荷载允许范围内进行,符合以下标准;1应具有良好的排灌防水系统不得导致建筑物漏水渗水2应采用轻质栽培基质冬季有防冻措施3绿化种植材料应选则适应性强耐旱耐贫瘠喜光 抗风不容易倒伏的园林植物(浅根性)
18、土壤与植物根系要求:大乔木90小乔木60大灌木45小灌木30 草坪1519、植物环境------每种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成中形成了适宜自身生长发育及繁殖的自然环境,离不开了这种生境,植物就生长不好或最终消逝20、形象场指某一景观形象对环境的作用范围 该作用不仅仅是视觉心里上的也包括景观形象的社会文化效应 景观形象场的最小范围既是他的可见视阈,大到人类活动范围广义的说任何有形象的东西都有形象场21、林冠线:指植物配制的设计构思在立面构图的轮廓线利用不同高度的植物形成高低起伏的林冠线由于地形起伏也可以使林冠线富与变化林冠线对游人空间感受影响突出。景观:景观一词,最早出现在《圣经》的旧约篇中,用于描写圣城的美景,后来用于描写人类留下足迹的地方。17世纪以来,景观又与园艺、地理学等联系起来,使景观一词的含义越来越复杂。当前,景观概念从生态学的角度进一步拓展,并与人类的生活聚居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主要用于描写大的生物群落和人类的居住生活环境。法国几何园:17世纪趋于成熟的法国园林风格,脱胎于意大利园林,具有贯穿全轴的中轴线,中轴线上集中了最精彩的花园、雕塑,还有一些横轴、次轴和一些小道。水景具有辽阔、平静、深远的特点,水池呈规则的集合形状。植物花坛和丛林都失去个性,修剪成几何形式。整个园林具有条理清晰、秩序严谨、主次分明的特点。城市公园:产生于17世纪工业革命的英国,当时主要问解决环保问题,随着人们对城市景观和绿地的逐步认识,已逐步发展成为城市配套和居民服务的开放式公共绿地。从社会、文化背景条件看英、法园林风格的形成法国园林风格为几何园,该风格的形成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条件:欧洲封建社会晚期,随着资本主义的增长,资产阶级需要在和平的环境里来统一国内市场,这种愿望正好与国王统一国土的欲望相结合,先后建立了一些中央集权的绝对君权的国家。十七世纪的法国,在解决中央集权国家所提出的任务时,饱含着理性主义的色彩,它力求严格地按照几何原则来布置城市,从而导向古典主义,古典主义是君主制制度的产物,也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唯理主义美学的反映,它体现了有秩序的、有组织的、永恒的王权至上的要求,它崇尚抽象的对成和协调,强调轴线,强调主从关系。法国古典主义是紧跟着文艺复兴而来的,十三世纪未,法国侵略意大利,经过一百多年意大利文化的输入,已经具有文艺复兴面貌,在园林风格上,从仿效意大利的台地园,而发展成熟形成自己几何园的风格,为枫丹白露园、沃可斯园等。其特点为:在贯穿全园的中轴线上集中了最精彩的花园、雕塑,还有一些横轴、次轴位于其中,另外还有一些小道,形成条理清晰、秩序严谨、主次分明的平面图案式庭园模式。
英国园林则具有风景式风格,也具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在工厂手工业的早期,资产阶级的力量还不很强大,而且他们当中有许多是从封建贵族转化而来的,这就决定了它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导致思想领域里没有高亢激越的思潮,没有壁垒分明的流派。英国革命的曲折过程和相应的思想文化特点,都在它的园林发展中留下了鲜明的烙印。早期的风景园受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十七世纪末,中国园林带入英国,影响了英国园林的发展,他们认为中国园林是“千变万化”的。在十七、十八世纪,英国出现了不少描绘自然风景的画家和诗人,绘画与文学这两种艺术中热衷自然的倾向为十八世纪英国自然式造园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如风景园的开创者——肯特,原本就是一个画家,因此他的造园“就象画家在画布上构成的那样,配制着美妙无比的自然物和人造物”。他的座右铭为“自然讨厌直线”,他的庭园直线形苑路、林荫道、喷泉、树篱等一概拒之门外,只留下具有不规则形池岸的水池及弯曲的河流。而他的学生和合作者布朗则将风景园推向了高潮。这些风景园取消了园林和自然的界线,构图上常以湖泊为中心,看不见建筑,造园要素为疏林、草地、湖泊、水景、异国情调等。另外,英国的风景式园林自它萌芽之初,就通过作家们的文学作品为媒介而得以传播,并对欧洲大陆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以“石令人古、水令人远”为主谈谈中国园林的文化特点中国是世界上园林艺术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的自然山水园林的形成是在一定的哲学背景下产生的,主要有三大派别,现仅就儒家文化谈谈其对中国园林的影响。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支脉,塑造着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文化心理结构和艺术理想,审美兴趣。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学,其美学思想建筑在仁学的基础上,孔子认为乐是审美的最高境界,是与仁的最终一致,他指出美与善是有区别的,但最高层次的美是与善统一的。在孔子看来,通过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克己),达到恢复周礼的政治目的,就是所谓仁,他特别强调培养仁的道德自觉,——为仁由己,视、听、言、动都符合“礼”的态度是评价一个是否“仁”的根本标志。“孝娣为仁之本”指出了行仁的具体途径。在他看来,仁是个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而“天下归仁”则是社会道德的最高理想。“石令人古,水令人远”道出了不同精神品质的人的美感差异性。语出《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提出修身的过程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修身当先写于诗,第一步是学礼,最后修身才能在审美(乐)中得到完成。说明乐山、乐水是表示一种高尚的情感,而崇尚自然、热爱自然、把握自然、开掘自然没,也就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观。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认为,外在的形似并不等于真实。真实,就是表达出内在的气质韵味,表达出自然对象的生命。美感是中庸,是和谐,讲究群体组合,利用象征的手法来暗喻某种含蓄的情趣。中国古典园林虽然“宛如天开”它不仅是自然的镜子,也是心灵的镜子,中国园林是文人、画家、造园家和艺匠饱含着对自然山水的渴望和追求,发现了山水的形象特征和内涵,掌握了构成山水美的组合规律而造出的。以有形表无形,以物质表精神,以有限表无限,以实境表虚境。使有限的具体形象和想像中的无限形象相统一,使再现真实实体与它所暗示、象征的虚境融为一体,而寓情于景以后,景物就倾注了人格灵性,也才具有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园林中的山水花草一般都寄托着某种情感。或以物言情,或以物比兴,或因物喻志,追求的是“因物而比兴”的外延效果,即产物的象征意义,是人的情感感受。工业文明对城市景观的影响1784年蒸汽机的发明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端,工业生产技术的变革,要求生产集中在工厂里进行,集中的大生产需要繁重的交通来输送原料和成品,同时吸引了大量的劳动人口,导致城市中出现大规模煤田、井架、电网、石油输送管,工业发展导致出现工人城市,在它们的郊区必须建造新型楼房,如火车站、带屋顶的大市场、巨大的写字楼、大百货商店、商业街等等。面对这一需求,人们谴责用浮华装饰的做法,楼房的功用成为设计的中心考虑,另一方面,一种使骨架独立于墙壁的建造又迅速的促进了预制件的出口,技术进步伴随着工业化到处开花,在19世纪最后几年,关税壁垒使工业强国之间的争斗日益激烈,打破了它们的平衡,工业化国家利用万国博览会来展示经济威力及其在殖民地的功绩,工业化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如居住拥挤环境质量恶化,交通拥挤等等,因而各种社会改变主义者从社会的需要出发提出了种种设想,如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的种种社会改革方案,傅立叶的理想社会以“法郎基”为单位,布置成分社新村,将生活与生产组织在一起。罗伯特-欧文的新协和村。
举例说明后现代文化对现代园林的影响后现代主义是信息时代的产物。随着人类知识的空前膨胀,电脑和数据库的广泛运用,科技高视阔步导致了合法性危机,这一状况反过来深刻地规范着人类的心里机制和行为模式,导致一种反文化、反美学、反文学的极端倾向,扶植、消费和平面感成为后现代文化的代码。后现代文化具有以下特征:1)平面感:消解深度,拒绝解释2)断裂感:不需要历史,历史意识的消失,断章取义,用完即扔3)零散化:主体丧失中心的地位,使要素成为自身结构主义,碎片无序叠合4)复制:距离的消失、大众化、普及化后现代思想影响下的设计,主要形式有三种:1、后现代主义设计,极少主义,少就是多,重要表现在一个方面1)装饰主义:淡化功能作用,强调符号意义2)折衷主义:从历史中吸取思想、手法,片断在现代构架上按现代人的审美习惯组合----强调既此又彼,多重译码,3)娱乐性与含糊性:嬉戏与调侃,不严肃,强调人情味,设计风格与细节上具有含糊性,既此又彼。从哲学上说,这一阶段的主题是人类中心主义,是对中世纪神道主义的否定,把人之外的万事万物都当作实现人类利益的资源和手段。主题表现为征服与被征服,统治与被统治,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这一时期的艺术与技术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从艺术界发生的三次运动可以看出工业文明对城市景观的影响过程:1)工艺美术运动----发起于社会主义者和诗人,提出艺术应以手工艺为主,为人民大众服务,其艺术产品多模仿动植物外观,提取相关元素。2)新艺术运动,发起于欧美,提出自然不存在直线,表现曲线的有机的形态,曲线美优于一切,它是从植物的缠绕中受到启发抽象而来。3)装饰主义运动---则具有当时的时代意义,主张机械美,但利用钢铁、玻璃作建筑材料,对艺术实用性的问题给予了具体回答,使结构、材料和装饰的关系融会贯通。总之,这一阶段,一种想要用新语言进行表达的愿望使造型艺术出现了革新,这种风格以1889年世界博览会上埃菲尔的铁塔而获全胜。随着革新,实用艺术也出现了同样的形式,导致了新艺术运动。2、解构主义设计:是从反对和攻击结构主义开始的,认为结构主义是封闭的,是要素之间的高度统一。要使作品读出不一致性,混乱性,有意避免淡化,一元化创造一种出乎意料的空间和视觉效果,在貌似零散的外表下,有自己的秩序。3、新现代设计是现代主义重新认识和发展,简单的形式加入隐喻和意义特色后现代文化、思想、美学原则及设计思潮必将对景观园林产生影响,也必将在园林创作中表现出来,以下分别以玛莎-舒尔辞的拼合园、拉-维莱特公园以及万圣节广场来分析这种影响1、玛莎-舒尔辞的拼合园:该园平面以----对角线分开成两种风格,对角线一边记录了法国几何园的特点。对角线另一边则折射出日本枯山水的影子,将枯山水中的构成要素白沙代表的水面改为绿沙,黄石代表的岛屿改为树球,这种拼合园实际上是一种基因重组,受达达主义影响,具有娱乐性、调侃性,是一种标新立异的反映。
2、拉-维莱特公园则是解构主义设计的作品该公园通过三个不相关的层面(即点——红色的疯狂物;线——空间步道;面——室内功能空间)的叠加和组合打破了传统的事先安排好的空间模式,寻求以外,偶然不期而遇,破除中心,使要素成为自身,创造一种出乎意料的空间和视觉效果,可以说这种设计与理性主义是彻底相反地,是后现代文化的直接表白3、万圣节广场怎是超现实主义设计的产物:建筑立面对角线相接,对比强烈、律动不安;墙面全市斜线,没有一跟水平线,表示遗失方向;墙体全是反光材料;空间中有两道斜的红色墙体,填充小尺度的植物、喷泉、假山。超现实主义以心理分析为基础,通过造成距离组合游戏的效果,以及一般的象征,首先从人身上解放出各种各样的心灵力量。比较自然设计模式和景观生态模式麦克哈格1971年所写的《设计结合自然》提出了一种自然设计模式,结合自然的设计形成了人造生态系统,是从对于自然地势的各个方面所进行的科学研究中推导出来的。提出自然应是人类生命源泉,强调自然的固有价值和自然的过程,其研究中心是自然优先,所有的系统都追求成功与生存,被称为人类聚居环境背景的区域景观,是一种封闭的景观单元,只强调垂直的单元内的生态过程忽视了水平的单元间的生态流过程,提倡自然决定论,忽视了其它的人工因素,自然设计模式采用因子分层与叠加技术来分析研究。场地规划中自然要素及意义场地规划对一个特定的景观进行评价,以决定其合适的用途,规划的进行基于这样一个假定,即任何景观环境都可以作为一系列相关的地质学、水文学、地形学、气候学及文化的特征和体系来分析和研究。最好的环境开发应该对现有场地的干扰达到最小的程度。场地规划中的自然要素包括地质、水文、地形、气候、生态等诸多方面,自然要素对场地规划具有重要意义1)开发曾经受到干扰的场地,如未利用的城市地块和商业场地,重新开发只会对自然系统产生最小的干扰。2)避开河道、泄洪平原、湿地、陡峭的易受侵蚀的斜坡和成熟植被,可避免高昂的场地准备费用,保存重要的视觉和生态特征。3)根据地理纬度、微观气候因素和风向、地下水和地表径流特征、土壤构造及其承载力、阳光通道等决定建筑在场地上的位置。4)气候分区(湿热、干热、温热和寒冷)有各自具体的特征,分别需要对其进行缓和、加强和利用,提高人在场地中的舒适程度。5)进行土壤和地下水的检测,检测土壤对于回填、斜坡结构的适宜性,选择减少水污染的建设方式,确定场地平整的最佳方法。6)大量使用现有的本土植物来调节气候条件,并为当地野生动物提供保护。在绿地布置上注意与场地外生态斑块和廊道的联系。绿量和三维绿量:绿量在绿容率指标体系中指植物全部叶子的1/2总面积,国际常用单位为平方米。三维绿量也是20世纪80年代新提出的概念,是指绿地中植物生长的茎、叶所占的空间体积的量,单位常用立方米。三维绿量又称绿化三维量,是指所有生长植物的茎叶所占据的空间体积。城市三维绿量的测量研究是城市绿化环境效益评价的基本前提,也是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彩红外航空遥感图像为主要信息源,研究了城市空间三维绿量定量计算的方法。在对植被遥感阴影图像分割的前提下
,根据航空摄影时太阳、摄影机以及树木三者之间的几何位置关系,建立了空间三维绿量遥感中关键的植被高度模型。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研究区主要树种的树高-冠径相关关系模型。根据冠径-冠高关系以及典型树种的树冠立体几何形态与绿量方程,运用GIS分别计算了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江东区、海曙区和全市的总三维绿量和平均相对三维绿量,以及平均相对三维绿量的区域分布。绿量率:也称叶面积指数(LAI),指单位面积内植物1/2的叶面积。绿容率:也绿量容积率,指某规划用地内,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总绿量。绿化建设指数:是将绿地系统及建筑开发结合起来的一项指标,是绿容率和容积率的比值,也是绿量和总建筑面积的比值。绿视率:即在人的视野中绿叶所占的比率,此概念是日本学者大野隆造及青木阳利用照相技术对全景视野中全方位绿视量占视野面积的比率进行试验统计、体验,得出的一种比较接近真实感受的量化数值。试验研究结果认为环境绿视量低于15冗时,人工的痕迹明显加大,反之,自然的感觉便会增加。对于站在地面上的人来说,多植乔木、灌木、或使草坪倾斜、起伏都会增加绿视率,绿视率与人的视觉和心理感受关系很大。立体绿化:就是在立体空间栽种藤本植物,达到绿化美化的一种绿化形式。是节约土地、开拓城市空间、绿化美化城市的有效方法。它占地少、投资少、绿化面积大,见效快。在城市绿化建设中能产生积极的作用。城市绿线:是指城市绿化管理和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中各类城市绿化用地范围的控制线,也是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有关详细规划和现状地形图中界定各类城市绿化用地的周边线。城市各类绿化用地涵盖了城市所有绿地类型,既包括公园、街头绿地、居民区绿地、防护林带等,也包括了单位庭院绿地以及城市规划区内不宜建设的荒地、湿地。绿线可以分为现状绿线和规划绿线两种情况,对现状绿线来说,它是一个保护线,绿线范围内不得进行非绿化建设;对规划绿线来说,它是一个控制线,绿线范围内将按照规划进行绿化建设或改造。红线:道路控制线;道路两侧建房时必须退到红线以外蓝线;是建筑距河岸线的规划控制距离,区别与过去直接在河岸上建房的做法,蓝线强调亲水不能近水,强调了对河道的重视紫线;对文物保护单位等用地及其周围进行规划保护的规划控制线,不仅从横向上对文物单位和周边控制地区进行规划保护而且从纵向上做出明确限制强调了对历史遗存的尊重。城市黄线:是指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城市天际线---------是对城市重点地区域城市整体轮廓线的要求,即通过轮廓线表示整个空间形态从城市外围看城市要与自然环境山水和谐统一。生态旅游:是一种主题旅游,它是指旅游者到大自然中去,在欣赏自然景观和了解生态现象的同时受到环境教育,同时能够达到可持续管理的旅游。生态旅游不但是对自然景物的观光和游览,而且强调被观光的对象不受到损害,旅游者受到环境教育和生态文明的启迪,反映了人们保护自然的要求和责任。
自然遗产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世界遗产公约)自然遗产包括以下内容:构成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从科学或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划为受威胁的动物和植物生存区;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分的自然区域。《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和组织 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年来积极开展的一项国际合作活动。1972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举行的第17届大会上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定义和标准 世界遗产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混合体和文化景观。世界遗产具有明确的定义和供会员国提名及遗产委员会审批遵循的标准。 1.文化遗产 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意义的成分或结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 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因其建筑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 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地带。 其标准有: (1)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2)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问。 (3)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4)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 (5)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 (6)与具有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和实质的联系(委员会认为,只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或该项标准与其他标准一起作用时,此款才能成为列入《名录》的理由)。 2.自然遗产 从美学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由地质和生物结构或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
从科学或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规定的濒危动植物物种生境区。 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定的自然地带。 其标准有: (1)构成代表地球现代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 (2)构成代表进行中的重要地质过程、生物演化过程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突出例证。 (3)独特、稀少或绝妙的自然现象、地貌或具有罕见自然美的地带。 (4)尚存的珍稀或濒危动植物种的栖息地。 3.文化景观的类型: (1)由人类有意设计和建筑的景观。包括出于美学原因建造的园林和公园景观,它们经常(但并不总是)与宗教或其他概念性建筑物或建筑群有联系。 (2)有机进化的景观。它产生于最初始的一种社会、经济、行政以及宗教需要、并通过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相联系或相适应而发展到目前的形式。它又包括两种次类别:一是残遗物(化石)景观,代表一种过去某段时间已经完结的进化过程,不管是突发的或是渐进的。它们之所以具有突出、普遍价值,就在于显著特点依然体现在实物上。二是持续性景观,它在当地与传统生活方式相联系的社会中,保持一种积极的社会作用,而且其自身演变过程仍在进行之中,同时又展示了历史上其演变发展的物证。 《世界遗产公约》的新意在于把人们迄今为止几乎一直认为互不相干的自然保护和文化保护联系了起来。世界上的一切,概括起来不外乎自然的和人工的两个方面。长期以来,自然与文化两者一直被认为是互相对立的两种因素。然而自然的存在与人工的创造两者具有不同的性质,但它们之间又有其不可分割的联系、是相辅相成的。人类创造的最美的工程,往往是由于它们和自然环境有和谐的统一,而某些最为壮观的自然景观往往也带有人类活动的深深印记。 我国于1985年11月22日正式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个国家一经签署公约,即须保证保护好本国领土上被公认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古迹和遗址。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国家向世界提供了它们拥有的、并应完好无损地留给后人的最大财富,为了保护这些遗产,可以得到国际上的援助。自1987年至今,中国已有33处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23项,自然遗产5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5项。并且中国的古琴、昆曲被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的世界文化自然双遗产:泰山,黄山,庐山国家公园,峨眉山和乐山大佛,武夷山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长城,明清故宫,莫高窟,秦始皇陵,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武当山古建筑群,拉萨布达拉宫和大昭寺,曲阜孔庙、孔府、孔林,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苏州园林,平遥古城,云南丽江古城,天坛,颐和园,都江堰、青城山,龙门石窟,大足石刻,明清皇陵,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云冈石窟,高句丽,澳门历史城区,安阳殷墟。
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风景名胜区,黄龙风景名胜区,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三江并流”自然景观,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包括卧龙、四姑娘山和夹金山脉,面积9245平方公里,涵盖成都、阿坝、雅安和甘孜4市州12个县)。云南石林、贵州茂兰、重庆武隆共同组成的“中国南方喀斯特”正式进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6个世界自然遗产[在下列人名和学术观点/论著或景观作品之间建立联系.]1.RachelCarsonA."田园城市"理想2.FredericLawOlmstedB.有机疏散理论3.InMcHargC.“光明城市”理想4.PatrickGeddesD.植物学家5.EbenezerHoWardE.《寂静的春天》6.LeCobusierF.美国当代景观设计师7.PatricAbercrombieG.纽约中央公园8.WalterBurlyGriffinH.英国风景园林9.KevinLynchI.《景观生态学》10.LeNorte(雷偌)J.澳大利亚首都规划11.伊利亚.沙里宁K.《城市印象》12.DanielBurhnamL.美国首都规划13.CharlesEliotM."城市美化"运动14.朗方(PierrechariesL"Enfant)N.波士顿大公园系统15.CapabilityBrown万能的布朗O.凡尔塞宫设计16.PeterWalkerP.《景观设计学》17.LewisMumford(芒福德)Q.《设计遵从自然》18.Johnsimonds(西蒙兹)R.城市发展史学家19.Carlsteinitz(施坦尼兹)S.GIS在景观规划中应用的先驱20.RichardFormanT."大伦敦"规划答案:A(5)B(11)C(6)D(4)E(1)F(16)G(2)H(15)I(20)J(8)K(9)L(14)M(12)N(13)O(10)P(18)Q(3)R(17)S(19)T(7)
二.名词解释.(5*10=5分)1.文化景观(culturallandscape)2.场所精神(Geniusloci)3.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sservice)4.乡土景观(Vernacularlandscape)5.绿道(Greenway)7.新城市主义(Newurbanism)8.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9.景观安全格局(Landscapesecuritypattern)10.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infrastructure)答案:1.文化景观(culturallandscape):指居住在其土地上人的集团为了满足某种实际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有意识地在自然景观上叠加了自己的劳动所创造的景观。文化景观的空间性(表现在两个方面):(1)任何文化景观都占据一定的空间,不同的文化景观占据的空间大小不同,即使同类文化景观占据的空间大小也不同;(2)每个文化景观所处的空间位置是相对固定的。文化景观的时代性: 每个文化景观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必然带有创造性或生产它的那个时代的特点。文化景观就如同社会文化史的“化石”。文化景观功能的变化,反映了所在地区文化的变迁。2.场所精神(Geniusloci):茫茫大地上的每一寸土地都有它的神与灵,这便是现象学派所谓的场所精神(GeniusLoci),这种精神是大自然和文化历史所给定的、人们所必须面对和适应的外在力量。设计或建筑是否具有意味,即是否具有场所性,本质在于是否显现场所的精神。这种精神蕴含在场所的性格和空间之中,前者是由自然和文化的现象所构成的氛围,是环境的全部,后者是三维空间结构。要使设计具有场所性,同样需要符合两个方面基本标准,即认同(Identity)和定位(Qrientation)。认同即使人类及其活动归属于某一地方,这个地方是一个环境的总体。通过认同人类拥有外部世界,使人的设计与广阔的世界相联系,并成为世界的一部分。定位则是对空间的结构和秩序的认知和适应。一个有意义的地方,必须是具有结构和秩序的。设计的过程即是解读场所结构和秩序的过程,也是重建结构和秩序的过程。3.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sservice):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从生态系统得到的利益,主要包括向经济社会系统输入有用物质和能量、接受和转化来自经济社会系统的废弃物,以及直接向人类社会成员提供服务(如人们普遍享用洁净空气、水等舒适性资源)。与传统经济学意义上的服务(它实际上是一种购买和消费同时进行的商品)不同,生态系统服务只有一小部分能够进入市场被买卖,大多数生态系统服务是公共品或准公共品,无法进入市场。生态系统服务以长期服务流的形式出现,能够带来这些服务流的生态系统是自然资本。4.乡土景观(Vernacularlandscape):乡土景观是指当地人为了生活而采取的对自然过程和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及格局的适应方式,是此时此地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大地上的投影。因此,乡土景观是包含土地及土地上的城镇、聚落、民居、寺庙等在内的地域综合体。这种乡土景观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与神之间的关系。乡土景观的这种理解包含几个核心的关键词:即,它是适应于当地自然和土地的,它是当地人的,它是为了生存和生活的,三者缺一不可。5.绿道(Greenway
):绿道就是沿着诸如河滨、溪谷、山脊线等自然走廊,或是沿着诸如用作游憩活动的废弃铁路线、沟渠、风景道路等人工走廊所建立的线型开敞空间,包括所有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自然景观线路和人工景观线路。它是连接公园、自然保护地、名胜区、历史古迹,及其他与高密度聚居区之间进行连接的开敞空间纽带。从地方层次上讲,就是指某些被认为是公园路(parkway)或绿带(greenbelt)的条状或线型的公园。7.新城市主义(Newurbanism):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的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尽管比较早的时候,在《大西洋月刊》、《旅游与休闲》等杂志上都有这一浪潮的讨论,但是真正在建筑界确立的标志是1992年皮特•康兹(PeterKatz)编辑整理的阐述新都市主义的专门论著――《新都市主义TheNewUrbanism》的出版。新都市主义提倡兴建密度比较高的社区,强调社区关系的重建,讲究步行距离,集中努力于少开车的重点。20世纪90年代,新城镇开始普遍发展,主要的方式具有以下特点: •自然:如果区内原来有水流、高坡、沼泽等自然条件,尽量不扰动它们,保持原始面貌,为整个社区提供自然娱乐的资源。 •中心:新城镇社区内部设计中心区,为本社区的住户提供生活、工作的方便,包括办公、商业、交通枢纽,形成一个相对自给自足的社区,减少对外部的依靠,从而减少交通流量,在区内创造就业机会。•交通:强调步行道路系统,在工作空间、居住空间、商业空间之间,建立人行道联系网。做到居民能够步行到区内的任何一个功能空间;根据自然地形状况,内部道路采用弯曲的形式,增加趣味性和人情味,并且可以有效的降低机动车的车速;内部道路设计好象树干与树枝的关系,树干是通往外部的干道,树枝是区内部通往住宅的不贯通车道。即用“尽端路”(cul-de-sacs)的方式,减少交通流量和噪声干扰。•风格:新城镇的设计,是自始至终贯穿一个特定的风格,通过建筑、布局、户型、材料、标志、色彩设计等因素强烈地反复强调主题风格,强调品味感,使整个居住区的形象得到突出的表达。新城市主义有两个主要的发展方向:其一,在郊区建立具有传统城镇式的新住宅区,比如佛罗里达州的滨海市;其二,在市中心荒废的旧区重新开发,比如洛杉矶的帕萨迪纳市的老城。8.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9.景观安全格局(Landscapesecuritypattern):景观中存在某些关键性的局部、元素、和空间位置及联系,它们对维护景观中某种过程(包括生态过程、社会文化过程、空间体验、城市扩张等)的健康和安全具有关键性的意义,这些具有战略意义的景观局部、元素、空间位置和空间联系构成景观安全格局。通过判别、保护和建立景观安全格局,可以更有效地维护、或阻止某种景观过程。不同安全水平上的安全格局为城乡建设决策者的景观改变提供了辩护策略。这种通过尽量少的土地和景观空间的控制来实现对景观过程最可能大的调控的规划途径,就是景观安全格局途径。景观安全格局的理论和方法在生态保护与恢复,城市空间研究,遗产保护及旅游规划等不同领域都有一些探索和应用。10.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infrastructure):生态基础设施是城市所依赖的自然系统,是城市及其居民能持续地获得自然服务的基础,它不仅包括习惯的城市绿地系统的概念,而是更广泛地包含一切能提供自然服务的城市绿地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系统及自然保护地系统。如同城市的市政基础设施一样,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需要有前瞻性,更需要突破城市规划的既定边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从战略高度规划城市发展所赖以持续的生态基础设施。三.问答题.(15*4=60分)1.试阐述景观规划与设计在解决城市水问题中的作用和途径.2.试阐述你对景观设计学作为“生存艺术”的理解.3.试阐述景观设计学视野下中国新农村建设.(问题/挑战与对策)
4.论述景观设计学在相关学科群中的定位(包括建筑学/城市规划/园林/环境艺术等的关系)1.答:水是所有环境规划的中心环节,场地规划通过它可以统一起来。在景观规划设计中与水相关的主要有九大问题:地下水保护、雨水治理、流域水网与土地利用、河川径流与洪水治理、雨水污染、土壤侵蚀与沉积物控制、河流生态恢复、海岸带管理。这些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受人类的土地利用活动控制和影响。就地下水问题而言,以往规划师过多的关注水源位置和规模问题,而对地下水过量开采导致的地面沉降以及地下水污染关注不够。地下水保护的关键是对土地利用的地点做出明智的选择和判断,以杜绝潜在的威胁。 土地利用往往会使排水网络发生变化,进而产生诸多环境问题。合理的景观规划与管理取决于对土地开发引起的径流变化所进行的准确评价,使土地的开发不会引起场地暴雨水排放的净增长。成功的洪水管理项目都需要尽量避免使用传统的工程措施,综合利用地形、土壤状况和开发计划的特点和布局等策略实现高效的雨洪管理。同时,规划设计师们应该分析场地在排水网络中的位置以及其中所暗含的风险、责任和水资源管理方面的问题,同样还应该从区域角度来考虑流域的涵养水源以及关于河流水量、水质和洪水管理等问题。对于雨洪问题,人们以往的工程技术方法所暴露出来的弊端已逐渐明显。在实际中应该首先对河谷及河漫滩的大小和形态进行分析,通过将水流量数据资料、高水位海拔高度以及河流河谷的地形联系起来,采用生态化的设计方法。 作为环境控制的一部分,由暴雨所引发的水质和土壤侵蚀问题日益受到更多的关注。缓解暴雨水体污染的首要目标就是要设法减慢暴雨水流系统总的反应速度。组团开发,采用过滤护道、过滤盆地、植被缓冲带、阻滞盆地等措施都是常用的暴雨水水质控制方法。对于土壤侵蚀问题,有效的解决途径应该从对系统特征的分析入手,对已有的或是规划中的土地开发提案进行土壤侵蚀和潜在土壤侵蚀的评估。BMP方法在雨洪治理方面非常有效,它的作用在于使场地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及完工后都能够模拟开发前的水流系统状态,尽可能少的使用大型的、结构性的控水措施。 人们长期以来一直以一种完全的功利主义的方法进行河流的管理,如今一种整合了环境、文化、土地利用等因子的河流生态恢复规划方法正日益受到关注。这种全新的规划包括许多有针对性的措施,如修建受损的栖息地、重新规划开放空间系统,以及滨水生态环境的管理等。 此外,海岸带的规划与管理也是景观设计师的重要职责。海岸地带的岸线侵蚀、洪水问题突出,规划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在理解海岸的物理组成以及作用其上的各种动力学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岸线的相对稳定性对其进行用地适宜性分类。2.答:景观设计并不是产生于园林艺术,事实上,景观设计是一门“生存的艺术”。洪水、干旱、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以及人们在农田耕作、灌溉、粮食生产等方面的经验,都教导了我们的祖先如何构建并维持“桃花源”。正是这门“生存的艺术”,使得我们的景观不仅安全、美丽,而且还具有生产力。这才是景观设计的真正起源,即“生存的艺术”。面对新时代工业化以及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以及世界的景观设计学急需转变。在重建新的桃花源的过程中,是这个专业站出来发挥其应有作用的时候了。为了扮演好这个神圣的角色,景观设计学必须恢复自己作为一门“生存的艺术”的作用,而不仅仅是造园艺术;必须珍视乡土,关注普通人的需要;必须通过建立生态基础设施来引导和框限势不可挡的城市扩张,这样景观作为一个界面,作为天地、人、精神之间的纽带被建立了起来。 景观设计作为生存的艺术,将在人类可持续的国际行动中发挥作用,也只有从生存艺术出发,才能回到人与土地的真实联系,在国际化的时代里找回民族的文化身份和地域性,也才能重建人与土地的精神联系。
3.答: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二十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新农村规划的技术路线:即保证场地生态、历史、文化和民俗传承的充满活力的和谐新农村。在新农村建设高潮中,乡村人地共生体生命的危机体现在两个方面:(1)原本脆弱的乡村人地生态系统将面临破坏,特别是水系统。村落从选址开基,经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与环境的适应和发展演化,已经成为大地生命肌体的有机组成。山水格局,沟渠阡陌,护坡池塘,林木坟茔等景观元素,都使乡村生态系统维持在一个非常微妙的平衡状态。长期超饱和状态的耕作和人口压力,使这种平衡变得非常脆弱。因此,来自城市规划师们的“手术刀”对这样一个脆弱的人地共生体来说无疑是很危险的。以建设新农村名义进行的拦河筑坝、河道渠化、硬化以及不慎重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等,都会对原有自然水系统和生态系统带来严重破坏,对大地生态系统的自然服务功能带来严重的损害。(2)乡土文化遗产景观将面临灭顶之灾,草根社会结构和信仰体系的破坏所谓乡土文化遗产景观,是指那些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政府和文物部门保护的,对中国广大乡村的景观特色、国土风貌和民众的精神需求具有重要意义的景观元素、土地格局和空间联系,诸如祖坟,村头的风水树、风水林、风水池塘,等等。每一条小溪,每一块界碑,每一条古道,每一座龙王庙.每一座祖坟,都是一村、一族、一家人的精神寄托和认同的载体,它们尽管不像官方的、皇家的历史遗产那样宏伟壮丽,也没有得到政府的保护,但这些乡土的、民间的遗产景观,与他们祖先和先贤的灵魂一起,恰恰是构成中华民族草根信仰的基础,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稳定的基础,是和谐社会的根基。提出以下两大策略:1.建立国土生态安全格局,在各个尺度上维护国土生态安全。 生态安全格局是指对维护生态过程的健康和安全具有关键意义的景观元素、空间位置和联系,包括连续完整的山水格局、湿地系统、河流水系的自然形态、绿道体系,以及中国过去已经建立的防护林体系等等。它是一个多层次的、连续完整的网络。包括宏观的国土生态安全格局、区域的生态安全格局、和城市及乡村的微观生态安全格局。这些不同尺度上的生态安全格局,共同构成保障国土生态安全和健康的生态基础设施。 2.建立乡土遗产景观网络,保护中华民族民间信仰基础。 乡土遗产景观是指那些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政府和文物部门保护的、对中国广大城乡的景观特色、国土风貌和民众的精神需求具有重要意义的景观元素、土地格局和空间联系。如古老的龙山圣林、泉水溪流、古道驿站、祖先、前贤和爱国将士的陵墓遗迹,等等。它们应该得到系统完整的保护,形成连续、完整的景观网络。成为人民教育后代和开展游憩的永久空间,并与未来遍布全国的自行车和步行网络及游憩系统相结合。 在中国广大乡村,在漫长的人地共生体的互动和演化过程中,生态安全格局往往和乡土文化遗产景观相叠加而存在,如村落背后的“龙山”,村落前面和边上的“风水池”和“水口”,都是关键的生态景观,也是村落民间信仰的重要依托,因而往往得到时代村民的保护。而对于外在者来说,这些景观元素可能都被视而不见,以致于在建设过程中、和国土整理中彻底破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整理]住宅地产环境景观规划设计方案以及施工图
- 开题报告-校园景观规划设计
- 景观规划设计原理教(学)案(同济学姐亲测有效)
- 毕业论文--广安市兔儿山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 景观规划设计原理教案(同济学姐亲测有效)
- 景观规划设计实训2016(doc)
- [笔记]《景观规划设计原理》
-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合同
- 美国景观规划设计专业
- 2010年同济大学-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考研复习资料
- 2016风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基本原理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 “锦绣花苑”居住小区景观规划设计
- 景观规划设计笔记刘滨谊第三版
- 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厦门市同安区五峰村为例
- 美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探讨——以成都市郫县青杠树村为例
- 通辽市新城区道路景观规划设计方案
- 美丽乡村建设中古村落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江西丰城市湖塘乡湖塘村为例
- 俞孔坚:哈佛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专业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