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35 KB
  • 7页

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规划设计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规划设计  【摘要】随着城市的开发与建设,城市滨水区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越来越成为城市建设与土地开发的重要地段,成为拉动城市建设与经济建设新的增长点。文章分析了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的原则、设计的主要内容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关键词】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城市滨水区是指城市范围内水域与陆地相接的一定范围内的区域,作为城市与江河、湖、海接壤的区域,它既是陆地的边缘,也是水的边缘。滨水区由于自然景观的优势,为城市人文景观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背景环境;水面使优美的建筑天际线轮廓在波光闪闪的光影中充分展示,形成城市中最有魅力的地区,结合滨水绿带设计的林荫漫步道及开敞空间,滨水区成为倍受人们欢迎的公共开放空间。  1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的原则  尊重场地,以人为本   一个面向全市开放的带状绿地,从交通分析上获得必要的信息对未来场地的组织至关重要,通过交通分析,可以确定带状绿地的出入口位置,出入口的规模、哪些区域会产生商业价值。除了对城市交通系统的分析之外,还应结合城市的总体规划或详细规划,了解临近用地的现状功能及未来建设情况,通常这种以休闲为主的全敞开型绿地不同于一些主题公园,临近绿地的城市用地性质直接对绿地内部的设计内容产生影响;比如说邻近的用地是居住区,那么你可能考虑一些儿童活动设施或场地。如果邻近的用地是一片工业区,那么在这里就没必要设置人流集散的场地。  尊重生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在两个或两个不同的生态系统或景观元素的边缘带,有更活跃的能流和物流,具有丰富的物种和更高的生产力”,这就是“边缘效应”。因此从生态学角度讲,水体边缘即滨水区是一个具有生物多样性特性的区域,和城市内部的公共绿地有很大不同。由于历史原因和人们在生态价值方面的重视性不足,致使很多未经保护的河道已经或正在丧失其自然面貌,成为城市经济活动的牺牲品。一个合格的设计师除了应具备专业素质外,还应兼备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价值观,生态价值观强调的是综合的生态效益,“希望你杂草重生,希望你生长茂盛的乡土物种”,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一片幸存的湿地、一处小小的候鸟栖息地,他都会在其景观设计中精心地设置一处保护区域,为这些具有未知价值的场地留有未来发展空间。关注每一条河流在长期自然过程中形成的地形地貌、植被等自然要素及其组合结构,如:曲流、深潭、浅滩、河漫滩、积水沼地、阶地、三角洲等,并结合这些自然细节进行水岸设计,本身就是最具特色的滨水景观设计。  2滨水区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  城市滨水道路的设计  滨水道路设计的目标要结合水系的实际状况,把道路交通、公共交通及站点、步行交通、水上交通及码头有机的结合组织起来,尽量减少和控制“路夹河”的局面,加强水体与周边的绿地、服务性设施之间的联系,使市民最大限度地接近水面。  城市滨水绿化系统  滨水绿化的总体构思应尽可能多地扩大沿河绿地用地,形成连续性绿化带,用绿色来勾画城市的轮廓,延续城市文脉。同时,以良好的绿色空间,优化环境景观质量。在绿化种类上,发展丰富的、多层次的绿化体系,绿化系统中采用树、花、草并茂,并以树为主的原则,增强滨水绿化空间的层次感,使完整连续的滨水绿带既有统一的整体面貌,又有层次分明,富有变化的节奏感,增强滨水空间的视觉效果。  城市滨水绿地的驳岸处理  1、自然原型驳岸。一般用于坡度缓或腹地大的河流。主要用植物保护堤岸,如临水种植垂柳、水杉等耐水湿的乔木,这些乔木的根系一般比较发达,能有效地稳固堤岸。   2、自然型驳岸。稳定性强,一般用于较陡的岸坡或冲蚀较严重的地段。采取一定的护坡技术,除种植相关树木外,还采用天然石材或木材进行打底,以增加岸坡的稳定性,如在坡脚采用浆砌石块、木桩等护底,其上筑有一定坡度的土堤,斜坡上种植植被,乔灌草相结合,以稳固堤岸。  3、人工自然型驳岸。是指在自然型驳岸护坡的基础上,采用钢筋混凝土修筑岸坡技术。一般用于大型的防洪岸坡中,在岸坡的建设过程中,采用混凝土管进行打桩,使岸坡底部结构非常牢固。人工自然型驳岸是最为稳固的岸坡结构,其防洪效果可达到最高级别。同时,在堤岸上可相应种植一些观赏性植物来协助稳定岸坡。  城市滨水地区景观的组织设计  提供观景点。观景首先要有适当的观景点,水边的亲水步道、平台、桥头、滨水建筑物等,都可以供游人欣赏水面景色。其中既有静态观景点,又有动态观景点。同时还可分为高层次、中层次、低层次观景点,相互穿插,给市民和游人提供充足的、多方位的观景场所,产生人景交融的滨水景观。在景观的设计和序列组织中,突出自然风光带、历史风光带、生态风光带、人文风光带的主题,突出不同主题特征和功能特色,形成具体的景观环境,使人得到不断变化的空间感受。  3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市滨水区因空气清新、通透性好,成为城市居民户外休闲娱乐的优良场所。随着我国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滨水绿地的发展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它所面临的问题仍然十分严峻,应具体加以分析,从而使我国的城市滨水绿地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在当前形势下,城市滨水绿地设计所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功能多样化与设计简单化处理的矛盾  由于城市滨水区是城市居民休闲活动的主要场所,因而需要提供多形式的功能,如儿童娱乐区、游艇码头、观景台、健身活动场地等,结合周围居民的各种活动,利用植物等设计手法组织各种活动空间。由于城市滨水绿地处于复杂的空间系统中,点(如重点建筑、环境小品)、线(连续不断的林荫线)、面(如中心广场、游园等)相结合,但传统的设计观念比较陈旧,对于滨水绿地的多功能性认识不足,从而使得设计作品只注重绿地的单一功能和景观效果,缺乏对生态、文化、经济等方面的深入分析,因此,在城市滨水绿地的规划设计中,应充分利用当地条件,处理好复合功能与简单化设计之间的关系。  建设缺乏地域性特色   在对城市滨水绿地的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对城市历史、文化等的深刻认识,往往使设计出来的滨水绿地过于模式化,大面积的人工草坪和沿河的行道树成为滨水绿地设计的固定模式,从而使得所设计出的滨水绿地缺乏地域特色,表现为趋同性。有时由于大量外地树种的引入,使得整个滨水生态系统面临严重的威胁。因而,在对城市滨水绿地进行设计时,应当充分挖掘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对基础现状进行充分分析,从而展现出一定的地域特色。  设计中亲水性的弱化  水是生命之源,亲水是人的天性,但很多城市的滨水区往往面临潮水、洪水的威胁,为满足防洪、泄洪以及运输通道的要求,设有防洪堤、防洪墙等防洪公共设施,阻隔了人与水面的亲近,使得滨水空间可望而不可及,缺乏生活情趣。这些设施可采用不同高度临水台地的做法,例如芝加哥湖滨的断面,按淹没周期,分别设置了无建筑的低台地,允许临时建筑的中间台地和建有永久性建筑的高台地3个层次,有效解决了相关问题,充分利用了滨水空间,既达到了防洪、泄洪等目的,又可以满足人们亲水的需求。  结束语  城市滨水绿地是城市中特定的公共空间,往往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同时滨水区又是城市特色集中表现的焦点,人们可以从滨水绿地的景观中感受城市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历史特色。因此,城市的滨水绿地景观的设计应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独特空间,成为城市中舒适的亲切空间。  参考文献  [1]肖峰.城市滨水地区绿地景观设计探索[J].商品与质量.XX(S2)   [2]徐卫创.浅析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以中汾泾滨水绿地景观设计为例[J].中外建筑.XX(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