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6.00 KB
  • 11页

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报批稿)1范围本导则作为智能变电站建设与在运变电站智能化改造的指导性规范,规定了智能变电站的相关术语和定义,明确了智能变电站的技术原则和体系结构,提出了设备层、系统层及辅助设施的技术要求,并对智能变电站的设计、调试验收、运行维护、检测评估等环节作出了规定。本导则适用于110kV(包括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智能变电站。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2900.15电工术语变压器、互感器、调压器和电抗器GB/T2900.50电工术语发电、输电及配电通用术语GB/T2900.57电工术语发电、输电和配电运行GB/T13729远动终端设备GB14285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5015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DL/T448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478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DL/T5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663220kV~500kV电力系统故障动态记录装置检测要求DL/T723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技术导则DL755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DL/T769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技术导则DL/T782110kV及以上送变电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DL/T860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DL/T1075数字式保护测控装置通用技术条件DL/T1092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系统通用技术条件DL/T5149220kV~500kV变电所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程JJG313测量用电流互感器检定规程JJG314测量用电压互感器检定规程JJG1021电力互感器检定规程Q/GDW157750kV电力设备交接试验标准Q/GDW168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Q/GDW213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工厂验收管理规程Q/GDW214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现场验收管理规程IEC61499Functionblocksforembeddedanddistributedcontrolsystemsdesign11 IEC61588PrecisionclocksynchronizationprotocolfornetworkedmeasurementandcontrolsystemsIEC62439Highavailabilityautomationnetworks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第34号文,2006年2月)3术语和定义GB/T2900.15、GB/T2900.50、GB/T2900.57、DL/T860.1和DL/T860.2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导则。3.1智能变电站smartsubstation采用先进、可靠、集成、低碳、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并可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实现与相邻变电站、电网调度等互动的变电站。3.2智能组件intelligentcombination对一次设备进行测量、控制、保护、计量、检测等一个或多个二次设备的集合。3.3测量单元measurementunit实现对一次设备各类信息采集功能的元件,是智能组件的组成部分。3.4控制单元controlunit接收、执行指令,反馈执行信息,实现对一次设备控制功能的元件,是智能组件的组成部分。3.5保护单元protectionunit实现对一次设备保护功能的元件,是智能组件的组成部分。3.6计量单元meteringunit实现电能量计量功能的元件,是智能组件的组成部分。3.7状态监测单元detectingunit实现对一次设备状态监测功能的元件,是智能组件的组成部分。3.7智能设备intelligentequipment一次设备与其智能组件的有机结合体,两者共同组成一台(套)完整的智能设备。3.9全景数据panoramicdata反映变电站电力系统运行的稳态、暂态、动态数据以及变电站设备运行状态、图像等的数据的集合。3.10顺序控制sequencecontrol发出整批指令,由系统根据设备状态信息变化情况判断每步操作是否到位,确认到位后自动执行下一指令,直至执行完所有指令。3.1111 站域控制substationareacontrol通过对变电站内信息的分布协同利用或集中处理判断,实现站内自动控制功能的装置或系统。3.12站域保护substationareaprotection一种基于变电站统一采集的实时信息,以集中分析或分布协同方式判定故障,自动调整动作决策的继电保护。4技术原则智能变电站应以高度可靠的智能设备为基础,实现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应用功能互动化。其基本技术原则如下:a)智能变电站设备具有信息数字化、功能集成化、结构紧凑化、状态可视化等主要技术特征,符合易扩展、易升级、易改造、易维护的工业化应用要求。b)智能变电站的设计及建设应按照DL/T1092三道防线要求,满足DL/T755三级安全稳定标准;满足GB/T14285继电保护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的要求;遵守《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c)智能变电站的测量、控制、保护等单元应满足GB/T14285、DL/T769、DL/T478、GB/T13729的相关要求,后台监控功能应参考DL/T5149的相关要求。d)智能变电站的通信网络与系统应符合DL/T860标准。应建立包含电网实时同步实时信息、保护信息、设备状态、电能质量等各类数据的标准化信息模型,满足基础数据的完整性及一致性的要求。e)宜建立站内全景数据的统一信息平台,供系统层各子系统统一数据标准化规范化存取访问以及和调度等其它系统进行标准化交互。f)应满足变电站集约化管理、顺序控制、状态检修等要求,并可与调度、相邻变电站、电源(包括可再生能源)、用户之间的协同互动,支撑各级电网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5体系结构5.1体系分层智能变电站分为设备层、系统层。设备层包含由一次设备和智能组件构成的智能设备,实现DL/T860中所提及的过程层、间隔层功能。系统层包含自动化系统、站域控制、通信系统、对时系统等子系统,实现DL/T860中所提及的站控层功能。体系分层要求及说明详细见附录A。5.2设备层设备层完成变电站电能分配、变换、传输及其测量、控制、保护、计量、检测等相关功能。智能组件是灵活配置的物理设备,可包含测量单元、控制单元、保护单元、计量单元、检测单元中的一个或几个。测控装置、保护装置、状态检测组件等均可作为独立的智能组件。智能组件安装方式是外置或者内嵌,也可以两种形式共存。智能设备可采用如下模式:a)独立运行的一次设备加上外置的智能组件。b)一次设备加上内嵌的包含状态检测单元的智能组件,再加上外置的一个或多个智能组件。c)一次设备加上内嵌的智能组件。智能设备操作宜支持顺序控制。5.3系统层系统层面向全站或一个以上一次设备,通过智能组件获取并综合处理变电站中关联智能设备的相关信息,按照变电站和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要求,控制设备层协同完成多个应用功能。11 系统层完成数据采集和监视控制(SCADA)、操作闭锁、同步相量采集与集中、电能量采集、备自投、低压/低频解列、故障录波、保护信息管理等相关功能。系统层功能应高度集成一体化,并根据变电站电压等级和复杂程度,可集成在一台计算机或嵌入式装置运行,也可分布在多台计算机或嵌入式装置运行。智能变电站数据源应统一、标准化,实现网络共享。智能设备之间应实现进一步的互联互通,支持采用系统级的运行控制策略。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采用的网络架构应合理,可采用环形、星型或混合型网络,网络冗余方式宜符合IEC61499及IEC62439的要求。6设备层功能要求6.1一次设备一次设备应具备高可靠性,其外绝缘宜采用复合材料,与当地环境相适应。信号传变、数据采集时,宜将压力、油位等直接反映设备运行状况的模拟量数字化,满足各种应用对数据采集精度、频率的要求,并以网络方式送出。宜采用电子式互感器,并应尽可能考虑互感器与一次设备集成。6.2智能组件6.2.1基本功能要求智能组件的基本功能要求包括:a)采集与控制系统宜就地设置,与一次设备一体化设计安装时应适应现场电磁、温度、湿度、沙尘、振动等恶劣运行环境。b)应具备异常时钟信息的识别防误功能,同时具备一定的守时功能。c)应具备参量自检测、就地综合评估、实时状态预报、自诊断、自恢复功能,设备故障自动定位,相关信息能以网络方式输出。d)宜有标准化的物理接口及结构,具备即插即用功能。e)宜将测量、控制、计量、保护和检测等功能进行一体化设计,集成到统一的硬件平台上,但不同功能区应有足够绝缘强度的电气隔离功能。f)宜采用测控、保护一体化设备,装置可分散就地安装。g)应考虑通信网络的延时情况并采取措施,不能影响相关智能组件(特别是保护)的功能及性能要求。h)应支持在线调试功能。i)通过智能组件能对站内主要设备的健康状况和变化趋势作出综合评估。6.2.2测量单元宜采用高精度数据采集技术,用不小于16位的数据长度表示。应实现统一断面实时数据的同步采集,提供带精确的绝对时标的电网数据。宜采用基于三态数据(稳态数据、暂态数据、动态数据)综合测控技术,进行全站数据的统一采集及标准方式输出。应满足测量输出数据与被测电力参量在较大频谱范围内的响应一致性要求。宜具备电能质量的数据测量功能。6.2.3控制单元应具备全站防止电气误操作闭锁功能。宜具备同期电压选择功能。应具备本间隔顺序控制功能。遥控回路宜采用两级开放方式抗干扰。应支持紧急操作模式的功能。6.2.4保护单元应遵守继电保护基本原则,满足DL/T769等相关保护的标准要求。11 宜通过网络通信方式接入电流、电压等数值和输出控制信号,信号的输入及输出环节的故障不应导致保护误动作,并应发出告警信号。保护单元应不依赖于外部对时系统实现其保护功能。双重化配置的两套保护,其信息输入输出环节应完全独立。当采用电子式互感器时,应针对电子式互感器特点优化相关保护算法、提高保护动作性能。纵联保护宜支持一端为电子式互感器另一端为常规互感器或两端均为电子式互感器的配置形式。6.2.5状态监测单元应逐步扩展设备的自诊断范围,提高自诊断的准确性和快速性。宜具备通过传感器自动采集设备状态信息(可采集部分)的能力,同时宜具备从生产管理系统(PMS)自动复制宿主设备其它状态信息的能力,包括指纹信息、家族缺陷信息、现场试验信息等。在不影响测量和可靠性的前提下,宜将传感器外置,确需内置的,仅内置最必要部分。不论内置或外置,传感器的接入应不影响宿主一次设备的安全运行。应具备远方设定采集信息周期、报警阈值功能。6.2.6计量单元应能准确的计算电能量,计算数据完整、可靠、及时、保密,满足电能量信息的唯一性和可信度的要求。应具备分时段、需量电能量自动采集、处理、传输、存储等功能,并能可靠的接入网络。应根据重要性对某些部件采用双重设备以提高冗余度。计量用互感器的选择配置及准确度要求应符合DL/T448的规定。电能表应具备可靠的数字量或模拟量输入接口,用于接收合并单元输出的信号。合并单元应具备参数设置的硬件防护功能,其准确度要求应能满足计量的需要。宜针对不同计量单元特点制定各方认可的检定和溯源规程。6.2.7通信单元宜采用完全自描述的方法实现站内信息与模型的交换。应具备对报文丢包及数据完整性甄别功能。网络上的数据应分级,具备优先传送功能,并计算和控制流量,满足在全站电力系统故障时保护与控制设备正常运行的需求。宜按照IEC62351要求,采用信息加密、数字签名、身份认证等安全技术,满足信息通信安全的要求。7系统层功能要求7.1基本功能要求7.1.1顺序控制满足无人值班及区域监控中心站管理模式的要求。可接收和执行监控中心、调度中心和当地后台系统发出的控制指令,经安全校核正确后,自动完成符合相关运行方式变化要求的设备控制。应具备自动生成不同主接线和不同运行方式下典型操作流程的功能。应具备投退保护软压板功能。应具备急停功能。可配备直观图形图像界面,在站内和远端实现可视化操作。7.1.2站内状态估计应具备站内状态估计功能,实现数据辨识与处理,保证基础数据的正确性,并支持智能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实现电网状态估计。7.1.3与主站系统通信宜采用基于模型的通信协议与主站进行通信。7.1.4同步对时系统应建立统一的同步对时系统。全站应采用基于卫星时钟与地面时钟互备方式获取精确时间。用于数据采样的同步脉冲源应全站唯一,可采用不同接口方式将同步脉冲传递到相应装置。同步脉冲源应同步于正确的精确时间秒脉冲,应不受错误的秒脉冲的影响。11 同步对时可采用IEC61588、SNTP、IRIG-B等方式。7.1.5通信系统应具备网络风暴抑制功能,网络设备局部故障不应导致系统性问题。应具备方便的配置向导进行网络配置、监视、维护。应具备对网络所有节点的工况监视与报警功能。宜具备DoS防御能力和防止病毒传播的能力。7.1.6电能质量评估与决策系统宜实现包含电压、谐波监测在内的电能质量监测、分析与决策的功能,为电能质量的评估和治理提供依据。7.1.7区域集控功能当智能变电站在系统中承担区域集中控制功能时,除本站功能外,应支持区域智能控制防误闭锁,同时应满足集控站相关技术标准及规范的要求。7.1.8防误操作根据变电站高压设备的网络拓扑结构,对开关、刀闸操作前后不同的分合状态,进行高压设备的有电、停电、接地三种状态的拓扑变化计算,自动实现防止电气误操作逻辑判断。7.1.9配置工具应通过统一的配置工具对全站设备进行全站数据模型及通信配置。7.1.10源端维护变电站作为调度/集控系统数据采集的源端,应提供各种可自描述的配置参量,维护时仅需在变电站利用统一配置工具进行配置,生成标准配置文件,包括变电站主接线图、网络拓扑等参数及数据模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与调度/集控系统可自动获得变电站的标准配置文件,并自动导入到自身系统数据库中。同时,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主接线图和分画面图形文件,应以网络图形标准SVG格式提供给调度/集控系统。7.1.11网络记录分析系统宜配置独立的网络报文记录分析系统,实现对全站各种网络报文的实时监视、捕捉、存储、分析和统计功能。网络报文记录分析系统宜具备变电站网络通信状态的在线监视和状态评估功能。7.2高级功能要求7.2.1设备状态可视化应采集主要一次设备(变压器、断路器等)状态信息,进行可视化展示并发送到上级系统,为电网实现基于状态检测的设备全寿命周期综合优化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支撑。7.2.2智能告警及分析决策应建立变电站故障信息的逻辑和推理模型,实现对故障告警信息的分类和信号过滤,对变电站的运行状态进行在线实时分析和推理,自动报告变电站异常并提出故障处理指导意见。可根据主站需求,为主站提供分层分类的故障告警信息。7.2.3故障信息综合分析决策宜在故障情况下对包括事件顺序记录信号及保护装置、相量测量、故障录波等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多专业综合分析,并将变电站故障分析结果以简洁明了的可视化界面综合展示。7.2.4支撑经济运行与优化控制应综合利用FACTS、变压器自动调压、无功补偿设备自动调节等手段,支持变电站系统层及智能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安全经济运行及优化控制。7.2.5站域控制利用对站内信息的集中处理、判断,实现站内安全自动控制装置(如备自投、母线分合运行)的协调工作,适应系统运行方式的要求。7.2.6站域保护适应智能变电站多种运行方式,运用集中或分布协调的方式采集全站运行数据进行分析计算,优化后备保护功能,提高保护自适应能力。汇总全站信息,侧重于系统稳定控制功能。7.2.7与外部系统交互信息宜具备与大用户、各类电源等外部系统进行信息交换的功能,能转发相关设备运行状况等信息。11 8辅助设施功能要求8.1视频监控站内宜配置视频监控系统并可远传,与站内监控系统在设备操控、事故处理时协同联动,并具备设备就地、远程视频巡检及远程视频工作指导的功能。8.2安防系统应配置灾害防范、安全防范子系统,告警信号、量测数据宜通过站内监控设备转换为标准模型数据后,接入当地后台和控制中心,留有与应急指挥信息系统的通信接口。宜配备语音广播系统,实现设备区内流动人员与集控中心语音交流,非法入侵时能广播告警。8.3照明系统应采用高效光源和高效节能灯具以降低能耗,事故应有应急照明。有条件时,可采用太阳能、地热、风能等清洁能源供电。8.4站用电源系统全站直流、交流、逆变、UPS、通信等电源一体化设计、一体化配置、一体化监控,其运行工况和信息数据能通过一体化监控单元展示并转换为标准模型数据,以标准格式接入当地自动化系统,并上传至远方控制中心。8.5辅助系统优化控制宜具备变电站设备运行温度、湿度等环境定时检测功能,实现空调、风机、加热器的远程控制或与温湿度控制器的智能联动,优化变电站管理。9变电站设计9.1设计原则设备层与系统层的设计选型应满足安全可靠的原则,采用符合智能变电站高效运行维护要求的结构紧凑型设备,减少设备重复配置,实现功能整合、资源和信息共享。设备宜采用新材料。系统设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方面:全站的网络图、VLAN划分、IP配置、虚端子设计接线图、同步系统图等。9.2变电站布置在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前提下,智能变电站设计应符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技术原则和设计要求,结合智能设备的集成,宜简化智能变电站总平面布置(包括电气主接线、配电装置、构支架等),节约占地,节能环保。9.3土建与建筑物结合智能变电站设备的融合,宜减少占地和建筑面积,合并相同功能的房间;合理减少机房、主控楼等建筑的面积,节约投资。结合智能变电站电缆减少,光缆增加的情况,采用合理的电缆沟截面。9.4网络架构网络设备可灵活配置,合理配置交换机数量,降低网络总成本。网络系统应易扩展、易配置。应计算和控制信息流量,设立最大接入节点数和最大信息流量,在变电站新设备接入引起网络性能下降时,也应满足自动化功能及性能指标的要求。网络通信架构设计应确保在运行维护时试验部分的网络不影响运行系统。10调试与验收10.1调试应提供面向各项功能要求的方便、可靠的调试工具与手段,满足调试简便、分析准确、结果清晰的要求。调试工具通过连接智能组件导入智能组件模型配置文件,自动产生智能组件所需的信息文件,自动检测智能组件的输出信息流。调试工具具备电力系统动态过程的仿真功能,可输出信息流,实现对智能组件的自动化调试。11 合并单元调试专用工具,可向电子互感器提供输入信号,监测合并单元的输出,测试合并单元的同步、测量误差等性能指标。智能组件或单元调试工具,可向合并单元提供输入信号,监测智能组件或单元的输出,测试智能组件或单元的数字采样的正确性、同步、测量误差等性能指标。10.2验收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应参照DL/T782及相关调试验收规范。工程启动调试组织应在实施启动前编制启动调试方案,相关调度部门负责编写调度方案。电力设备的现场交接试验和预防性试验应满足GB50150、DL/T596以及Q/GDW157、Q/GDW168等标准的要求。智能设备的特殊验收办法应由相关部门共同制定。工厂验收流程应按Q/GDW213开展;现场验收流程应按Q/GDW214开展。工厂验收时对于不易搬动的设备,应具备设备模拟功能,以便完成完整功能验收。具备状态监测单元的设备验收应包括:对自检测功能逐一进行检验,要求测量值正确、单一测量评价结论合理;故障模式及几率预报功能正常,预报结果合理。11运行维护应配套一体化检验装置或系统,满足整间隔检修及移动检修的要求。智能变电站设备检修,应能依托顺序控制及工作票自动管理系统,自动生成设备和网络的安全措施卡,指导对检修设备进行可靠、有效的安全隔离。工作票自动管理系统应能根据系统方式的安排和调度员的指令,自动生成相关内容和步骤,并能与顺序控制步骤进行校核和监控。12检测评估12.1基本要求智能变电站的设备和系统应进行统一标准的应用功能测试与整体性能评估。智能电子设备和交换机等设备,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及子系统,应满足对应的标准要求及工程应用需求,并通过国家电网公司认可的检验机构检验。批量生产的设备应由国家电网公司认可的检验机构做定期抽样检验。通信规约应通过国家电网公司认可的检验机构的一致性测试,再进行工程应用。智能电子设备与系统应在仿真运行环境中进行测试与评估,在变电站典型故障的仿真环境下进行设备、网络、系统的测试与评估,验证功能与性能。应用创新技术的设备,相关单位应组织制定试验方法、评价工具及可靠性指标,进行综合评估,保证应用的质量和水平。12.2电能计量装置的检验12.2.1实验室检验电能计量器使用前应先在实验室进行全面检测,量值应溯源到上一级的电能计量基准;电子式互感器量值应能溯源到电压和电流比例基准,其有关功能和技术指标的检定和现场检验,宜由当地供电企业在具备资质的电能计量技术机构进行,也可委托上级电力部门具备资质的电能计量技术机构进行。12.2.2现场检验新投运的电能计量装置,应在一个月内进行首次检验,其后的检验周期应参照DL/T448的相关规定执行。12.2.3远程检验宜适时实现电能表站内集中选择校验功能。11 附录A(规范性附录)智能变电站体系结构设备智能化和高级功能是智能变电站的两个重要特征。与基于DL/T860的数字化变电站的三层结构划分(过程层、间隔层、站控层)不同,智能变电站基于设备智能化的发展和高级功能的实现,可分为设备层和系统层(见附图A.1),其划分依据是智能变电站的功能特征。未来,智能化的设备可能将过程层、间隔层、一次设备本体有机融合为一体,因此,在智能变电站中引入设备层的概念,更能体现变电站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方向,更能引领和指导设备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基于目前的认知,设备层可看作对应于过程层和间隔层,实现过程层和间隔层的功能,系统层可看作对应于站控层,实现站控层功能。但随着智能变电站技术的发展,其对应关系将越来越模糊,融合性更强。智能变电站的设备层主张将一次、二次设备进行有机融合,展现未来变电站设备智能化的发展方向。系统层突出信息共享、设备状态可视化、智能告警、分析决策等高级功能,遵循功能应用面向整个变电站或者多个元件对象的原则,强调各独立系统的集成。实现系统层功能的计算机根据变电站的实际规模灵活配置,其可实现的功能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配置。图A.1中链接于设备层与系统层的网络仅为示意图,其逻辑上可能包含了过程层网络、间隔层网络、站控层网络,其物理上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网络。附图A.1智能变电站体系结构示意图附图A.2示意了设备智能化发展的三个阶段:a)属于智能组件的保护、测控、状态监测等装置都是外置独立,也是传统的二次设备,其与一次设备构成了一个松散的“智能设备”。而智能组件和一次设备之间的横线刚好划出了相当于过程层和间隔层的界限,其表现形式适合现阶段的变电站技术。由此可见该阶段的设备层带有明显的过程层、间隔层痕迹。11 b)在过渡阶段,状态监测设备(主要指传感器)应逐步融入一次设备中,监测一次设备的诊断信息,其余的组件可独立于一次设备外部,也可安装在一次设备附近。各功能单元之间应尽可能集成,逐步实现智能设备的紧凑化,逐步实现过程层与间隔层的有机融合,形成设备层。c)随着技术发展,智能组件和一次设备进一步紧密结合,一次设备可以集成的组件也越来越多,最终形成紧凑型的一体化的智能设备。该阶段的设备层主要考虑过程层、间隔层的一体化设计,因而使得过程层、间隔层难以分清,以致于消融。智能设备采用“一次设备+智能组件”的模式。智能组件是各种保护、测量、控制、计量和状态监测等单元的有机结合,紧密宿主一次设备。智能组件的物理形态和安装方式可以是灵活的,既可以外置,也可以内嵌,同时在一定技术条件下智能组件即可以分散、也可以集中。对于保护、测量、控制、计量、通信、状态监测等各种组件与一次设备的集成,需要充分考虑传统二次设备与一次设备融合的技术难度与复杂性。在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应考虑不同的技术方案,但原则上在保证安全可靠性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采用设计紧凑的集成方案,同时兼顾经济性。附图A.2设备智能演变示意图系统层与设备层的进一步阐述可参见条文说明。11 本规范用词说明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可”。2本规范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