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6 MB
- 51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ICS65.020B6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备案号:33565-2012DB53云南省地方标准DB53/T391—2012自然保护区与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监测技术规程第1部分:森林生态系统及野生动植物Technicalregulationforbiodiversitymonitoringinnaturereserveandnationalpark(Part1:forestecosystem,wildanimalandplant)2012-03-15发布2012-05-01实施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53/391—2012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概述...............................................................................25植被覆盖及土地覆被类型监测.........................................................26植被监测...........................................................................37野生植物监测.......................................................................78野生动物监测......................................................................109环境要素监测......................................................................1510外来入侵植物监测.................................................................1911数据和样本的整理、保存...........................................................2112监测报告编写提纲.................................................................21附录A(规范性附录)植被监测技术附表格式.......................................23附录B(规范性附录)野生植物监测技术附表格式...................................26附录C(规范性附录)野生动物监测技术附表格式...................................31附录D(规范性附录)环境要素监测技术附表格式...................................39附录E(规范性附录)外来入侵植物干扰监测技术附表格式...........................45参考文献............................................................................47I
DB53/391—2012前言DB53/T391-2012《自然保护区与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监测技术规程》分为两个部分:——第1部分:森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第2部分:湿地生态系统。本部分为DB53/T391-2012的第1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由云南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NTC02)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研究监测中心)、云南省林业科学院、云南省林业厅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云南省国家公园管理办公室、国家林业局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管理中心。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玉媛、华朝朗、方波、蒋宏、杨东、饶定齐、陈道东、陈京华、司志超、钟明川、杨芳、蒋柱檀、赵贵华。II
DB53/391—2012自然保护区与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监测技术规程第1部分:森林生态系统及野生动植物1范围本部分规定了自然保护区与国家公园范围内森林的植被覆盖及土地覆被类型、植被、野生植物、野生动物、环境要素和外来入侵植物的监测,监测数据的整理,监测报告的编写等要求。本部分适用于自然保护区与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监测。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LY/T1685自然保护区名词术语DB53/T298国家公园基本条件GB/T50095-98水文基本术语和符号标准3术语和定义LY/T1685、DB53/T298和GB/T50095-98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植物群落plantcommunity在特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具有一定植物种类组成,一定外貌和结构,与环境形成一定相互关系,具有特定功能的植物集合体。3.2群系组formationgroup是植被分类系统中的中级辅助分类单位。根据建群种(共建种)亲缘关系、生活型近似或生境相近的植物群落联合称为群系组。3.3物种多样性指数indexofspeciesdiversity群落中物种多样性的指数,是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的综合指标。3.4极小种群extremesmallpopulation指分布地域狭窄或呈间断分布,种群及个体数量都极少,低于稳定存活界限的种群。1
DB53/391—20124概述4.1监测对象监测对象应包括以下几方面:a)植被覆盖和土地覆被类型;b)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与国家公园核心资源:植被、野生动植物物种及其生境(栖息地);c)国家重点保护物种、极小种群物种或珍稀濒危、狭域特有物种,或具有较高经济价值或重要研究价值的物种;d)对当地社区群众生产、生活影响较大的动物物种;e)重要环境要素(气象、水文、土壤);f)外来入侵植物物种。4.2监测内容监测内容应包括以下几方面:a)监测对象的生物学、生态学及生境特征;b)监测对象的动态变化情况和发展趋势;c)监测对象的人为干扰状况和变化趋势及影响;d)主要气候因子变化状况;e)主要植被类型涵养水源的能力;f)外来入侵植物物种的入侵情况和发展趋势。4.3监测程序4.3.1确定监测对象和内容。4.3.2制定监测计划。包括:监测指标、方法、监测范围、时间、地点及实施程序和人员组织等。4.3.3实施野外监测工作。所有物种(类型)的监测工作应在每年的同一时间(季节)进行。4.3.4整理、分析监测数据及样本,建立数据库。4.3.5编写监测报告。4.3.6监测资料归档保存。5植被覆盖及土地覆被类型监测5.1监测指标植被覆盖及土地覆被类型监测指标见表1。表1植被覆盖和土地覆被类型监测指标指标类别监测指标单位监测频度植被亚型或群系组的类型种植被覆盖2各植被亚型或群系组的分布状况和面积hm5年1次土地覆被类型—土地覆被2各类型的分布状况和面积hm5.2监测方法2
DB53/391—2012利用遥感影像数据判读并结合实地核实,勾绘出各功能区植被亚型或群系组及不同土地覆被类型的分布状况。统计不同植被亚型或群系组以及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6植被监测6.1监测指标6.1.1群落特征监测指标见表2。表2群落特征监测指标指标类别监测指标单位监测频度树种及个体数量种、株郁闭度%2密度株/hm乔木层平均树高m平均胸径cm基盖度%种类种22株数或灌丛数株/hm或丛/hm灌木层高度株(丛)、m群落结构盖度%种类株(丛)、种22株数或株丛数株/hm或丛/hm5年1次层间植物攀援、缠绕、附生、腐生—或寄生的对象名称附生高度(顶叶高度)m种类—22株丛数株/m或丛/m草本层平均高cm盖度%胸径年生长量cm林木生长量高度年生长量m种类—2天然更新数量株/hm高度cm6.1.2物种多样性监测指标见表3。表3物种多样性监测指标指标类别监测指标单位监测频度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种类、数量株(丛)省级保护植物的种类、数量株(丛)物种多样性狭域特有植物的种类、数量株(丛)5年1次植物编目(更新)—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n指数3
DB53/391—20126.2监测方法6.2.1样地分类6.2.1.1根据自然保护区与国家公园植被类型(亚型或群系组)分别设置固定样地。样地植被类型包括:雨林、季雨林、常绿阔叶林、硬叶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暖性针叶林、温性针叶林、竹林、稀树灌木草丛、灌丛、草甸。6.2.1.2植物群落监测样地设置成正方形。不同植被类型(包括灌丛和草甸)的固定样地设置面积均为30m×30m。6.2.1.3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与国家公园核心资源的同一植被类型(亚型或群系组)设置5块~10块样地,其它植被类型(亚型或群系组)可设置1块~5块样地。6.2.2样地设置原则6.2.2.1样地应按以下原则设置:a)应分别在不同海拔、不同地形地貌区设置;b)能够反映当地的主要生物多样性特征;c)监测样地不易被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d)尽可能与巡护线路和动物监测样带(线、点)结合;e)雨林、季雨林至少两块样地相邻。6.2.2.2样地应按以下方法标记:a)在样地四角埋设水泥桩(10cm×10cm×40cm)或钢钎来标记样地,并在水泥桩或钢钎上做上标记,表明该样地的编号及界桩的位置情况;b)在1:50000地形图上标记样地的位置;c)用卫星定位仪确定样地一角的地理坐标,再用罗盘仪或激光测量设备测定样地边线。6.2.3样地调查6.2.3.1样地划分样地应划分为多个5m×5m的小样方,按一定顺序编号、分块标记及调查其中的植物。6.2.3.2生境概况调查监测样地的小地名、地形、地貌、坡度、坡向、坡位、海拔、土壤、人为干扰情况等。按要求记录在附录A附表A.1中。6.2.3.3乔木层6.2.3.3.1对样地内胸径≥5cm的树木逐一进行挂牌标记,使用红色油漆在树杆上编号。采用“大样地编号-小样方编号-流水号”的方法进行挂牌编码;流水号在每一小样方中从1开始按数字顺序编码,每木一号。对于1.3m以下有分(干)枝的植株,如其距地面1.3m处的直径≥5cm时,按单独个体对待进行编号及挂牌。记录其与其它个体的关系。6.2.3.3.2对挂牌的植株进行物种识别,测量上坡位1.3m处的直径,并在测量处用油漆标记;对于树高的测量可先实测3株~5株植株,然后依此为参考进行目测估计。记录在附录A附表A.2中。4
DB53/391—20126.2.3.3.3测量植株基部在小样地内的坐标位置,并绘制成坐标图。记录在附录A附表A.3中。6.2.3.3.4对新进界木应进行调查并编号。6.2.3.4灌木层在小样方内调查记录其种类、数量、平均高及盖度。记录在附录A附表A.4中。6.2.3.5层间层在小样方内按要求调查其种类、株(丛)数、其攀缘或缠绕的对象、测量其离地高度;附生、腐生及寄生植物记录其附生、腐生及寄生的对象;≥5cm的木质藤本植物按乔木层处理。按要求记录在附录A附表A.4中。6.2.3.6草本层在小样方左下角设置一个1m×1m的样方,调查草本植物种类、株(丛)数、平均高、盖度。记录在附录A附表A.5中。6.2.3.7天然更新在样地的四角及中央共设五个小样方,调查优势种的幼树、幼苗的种类、个体数量及平均高度。记录在附录A附表A.6中。6.3内业计算6.3.1密度按照公式(1)计算:ND........................................(1)S式中:2D——密度,单位为株(丛)/mN——样地内某种植物的个体数,单位为株(丛);2S——样地投影面积,单位为m。6.3.2频度按照公式(2)计算:niFi.......................................(2)N式中:Fi——频度;ni——某植物种出现的样方数;N——样方总数。6.3.3基盖度按照公式(3)计算:CDBHi100%..................................(3)bS5
DB53/391—2012式中:Cb——基盖度,单位为%;2DBHi——样方内i乔木胸高(1.3m处)断面积之和,单位为m;2S——样方投影面积,单位为m。6.3.4重要值6.3.4.1乔木树种的重要值按照公式(4)、公式(5)、公式(6)、公式(7)计算:IDrPrFr..................................(4)Di...............................(5)Drs100%,i1,2,3sDii1P.................................(6)Pi100%,i1,2,3srsPii1F.................................(7)Fi100%,i1,2,3srsFii1式中:I——重要值;Dr——相对多度;Pr——相对显著度;Fr——相对频度;Di——某个种的株数;Pi——某个种的断面积;Fi——某个种的频度。6.3.4.2灌木及草本植物重要值按照公式(8)、公式(9)、公式(10)、公式(11)计算:IHrCrFr..................................(8)H.................................(9)Hi100%,i1,2,3srsHii1C................................(10)Ci100%,i1,2,3srsCii1F................................(11)Fi100%,i1,2,3srsFii1式中:I——重要值;Hr——相对高度;6
DB53/391—2012Cr——相对盖度;Fr——相对频度;H——某个种的高度;C——某个种的盖度;F——某个种的频度。6.3.5Shannon-Wiener指数按照公式(12)计算:s"HPiilog2P...........................(12)i1式中:H′——Shannon-Wiener指数;s——总的物种数;Pi——第i个物种个体数占所有物种个体数的比例。7野生植物监测7.1监测指标野生植物监测指标见表4。表4野生植物监测指标指标类型监测指标指标内容单位监测频度地形、地貌、坡向、坡位、坡度、海拔、土环境—壤基质、光照条件、水分状况等乔木层每木调查株生境状况灌木层,按样方分植物种调查株群落层间附(寄)生植物,分植物种调查株(丛)、m草本层,按样方分植物种调查株或丛种群数量株5年1次种群年龄结构—胸径、基径、高度、冠径(丛径)、枝下高、2种群结构种群密度株/hm生活力等种群高度m种群盖度%幼苗和幼树的株数(分实生苗和萌生苗),2种群动态更新状况株/hm平均高度、平均地径按分布海拔每增加100m选择3~5株进行根据物候期变物候观测物候期物种观测,记录发芽期、展叶期、开花期、株化确定结果期、落叶期、休眠期状况。社区资源利用乔、灌、草植物名称、采集地点、采集数量、植物资源利用株、kg每月一次集市资源贸易利用部位、用途、交易方式人为干扰状况人为干扰干扰方式和强度—1年1次7
DB53/391—20127.2监测方法7.2.1种群主要适用于木本植物。7.2.1.1样方法主要适用于集群式分布的物种监测。在目的物种分布的主要地段设置永久性固定监测样地,样地应兼顾目的物种不同的种群密度合理设置。样地面积20m×20m;每种类型的监测样地数量应≥3个。对监测样地进行编号、标记和样方调查。调查方法与植物群落调查方法相同(见6.2.2),调查样方内的所有植物,按要求记录在附录A附表A.1、表A.2、表A.4中。7.2.1.2样带法主要适用于随机和均匀式分布的物种监测。在目的物种分布的海拔和区域范围内,沿等高线每上升100m设置监测样带,样带宽10m,长度视物种分布范围定。监测目的物种所处的群落类型(群系)、胸径、基径、高度,样带内目的物种幼树、幼苗的个体数量及平均高度,人为干扰方式和强度,并挂牌标记和用卫星定位仪定位.按要求记录在附录B附表B.1中。7.2.1.3核实法适用于分布区狭窄、分布点少、分布面积小、种群数量稀少并便于直接计数的目的物种。在全面收集以往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原有记载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将目的物种分布点标记在地形图或保护区与国家公园植被分布图上。再进一步调查核实目的物种分布面积、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按要求记录在附录B附表B.2中。7.2.2物候观测在目的物种分布的海拔范围内,每增加100m设置一个观测点,每个观测点选择3株~5株目的物种进行物候观测,根据物候变化情况进行观测。记录发芽期、展叶期、开花期、结果期、落叶(换叶)期和休眠期情况,统计出相关物候期的物种数量。按要求记录在附录B附表B.3中。7.2.3植物资源利用监测7.2.3.1社区访谈访谈主要对象为社区群众,特别是当地的乡土植物专家和民间医务人员。调查的主要内容:被利用的植物资源名称、采集时间、采集地点、采集方式、采集数量、利用部位、主要用途、交易对象、单位价格等。按要求记录在附录B附表B.4中。7.2.3.2集市监测选择周边社区的集市进行调查。定期(每月1次)收集集市上出售的植物种类、数量、来源、利用部位、主要用途、价格、年出售量及供求状况等。按要求记录在附录B附表B.5中。7.3内业计算7.3.1种群密度8
DB53/391—2012按照公式(13)计算:N......................................(13)DS式中:2D——种群密度,单位为株(丛)/m;N——样地(带)内某种植物(某龄级)的个体数,单位为株(丛);2S——样地(带)水平面积,单位为m。7.3.2种群数量7.3.2.1种群数量按照公式(14)计算:NoDSo......................................(14)式中:Nt——种群数量;2D——种群密度,单位为株(丛)/hm;2S0——目的物种水平分布面积,单位为hm。7.3.2.2目的物种种群各时期数量关系按公式(15)计算:NtNoBD....................................(15)式中:Nt——t时间的种群数量;N0——种群起始数量;B——t时间的出生个体数;D——t时间的死亡个体数。7.3.3种群年龄结构指种群内不同年龄的个体数量的分布情况,常以年龄结构来分析该种群的动态特征,通常采用立木的不同径级来代替种群不同的年龄结构。亚热带森林树种分为8级,见表5,依据此分级绘制种群立木级分布图。表5亚热带森林树种径级代替年龄分级表级别分级条件I级高度<33cmII级高度≥33cm,胸径<2.5cmIII级2.5cm≤胸径<7.5cmIV级7.5cm≤胸径<22.5cmV级22.5cm≤胸径<45cmVI级45cm≤胸径<67.5cmVII级67.5cm≤胸径<100cmVIII级胸径≥100cm9
DB53/391—20128野生动物监测8.1监测指标野生动物监测指标见表6。表6野生动物监测指标指标类型监测指标指标内容单位种类物种名称、数量指在监测样线上发现的动物物种种类和数量种实体遇见数指单位长度监测样线上发现的动物实体数量只/km痕迹遇见数指单位长度监测样线上发现的动物痕迹数量个/km种群指动物实体、粪便、足迹和各种活动痕迹在监测样线上的分布格局—空间分布情况干扰类型指在监测样线中发现的干扰种类—干扰状况干扰遇见率指在监测样线上发现的干扰因子的频度次/km分布格局各种干扰因子在监测样线上的空间分布情况—8.2兽类监测8.2.1监测时间每年监测二次,于3月~5月和10月~12月进行。8.2.2监测样带(点)设置8.2.2.1设置原则样带(点)应按以下原则设置:a)被监测物种分布的主要生境类型;b)接近水源和利用保护区与国家公园现有的小路;c)设置在人为活动强度不同的区域;d)每一样带相对独立,中型以上保护区与国家公园宜设置10条以上样带;e)样带宽度根据监测对象确定,长度视实际地形确定,应≥2km。8.2.2.2样带(点)标记与编号8.2.2.2.1样带(点)应按以下原则标记:a)用卫星定位仪对样带、样点进行定位;b)根据卫星定位数据,在地形图中勾画出样带及样点;c)样带每隔500m埋设一个规范的标记桩;两标记桩之间每隔100m设置一块标记牌;标记桩上标明样带编号和样带长度;d)每一样点埋设一个规范的标记桩。8.2.2.2.2样带(点)应按以下方法编号:10
DB53/391—2012a)样带(点)编号均采用保护区名称首字母组合+流水编号;b)采用L01作为1号样带流水编号,依次类推;c)样带标记桩以L01-0为1号样带的起点,L01-1为1号样带上的第1标记桩,依次类推;d)采用P001作为1号样点流水编号,依次类推,处于同一样带上的多个样点应连续编号。8.2.3监测方法8.2.3.1鸣声监测法适用于具清晨鸣叫习性的长臂猿。根据长臂猿的活动规律,把监测人员按2人~3人一组分为几个小组,每天日出前30分钟分别同时到达各选定听点,同时分别监听长臂猿的晨鸣,至中午12:00止。连续监听5天。有条件的保护区与国家公园应做定向录音结果分析。按要求记录在附录C附表C.1和附表C.2中。8.2.3.2直观监测法适用于昼行性的大中型兽类及易于观察的小型兽类。根据目的物种的活动规律,把监测人员按2人~3人一组分为几个小组,分别沿样带行进,按要求注意观察、调查前方视线范围内各兽种的情况,并拍摄照片,清除监测对象踪迹。每条样带间隔7天后做一次重复监测。按要求记录在附录C附表C.2和附表C.3中。8.2.3.3踪迹监测法适用于大中型兽类。监测者沿样带按1km/h~2km/h的速度行走。观察兽类实体或兽类活动遗留的踪迹,拍摄照片和采集样本后,清除监测对象踪迹。每条样带间隔7天后做一次重复监测。按要求记录在附录C附表C.2和附表C.4中。8.2.4内业计算8.2.4.1鸣声监测法按公式(16)计算:MGzN....................................(16)式中:M——个体数量;Gs——平均群大小;N——监测区域内的鸣叫群体数。8.2.4.2直观监测法直接统计监测区域内动物的种群数量。8.2.4.3踪迹监测法直接统计监测区域内不同动物的踪迹数量。8.3鸟类监测8.3.1监测时间每年监测2次,于繁殖期和越冬期进行,具体监测时间应根据监测对象确定。8.3.2监测样带(点)设置11
DB53/391—20128.3.2.1样带应按以下原则设置:a)覆盖被监测物种在保护区与国家公园分布的生境类型;b)利用保护区与国家公园现有的小路;c)每一样带相对独立,中型以上保护区与国家公园至少设置5条样带;d)样带宽度视物种分布生境确定,长度应≥1km;样带之间的最小距离≥250m;e)可与兽类样带结合设置。8.3.2.2样点应按以下原则设置:a)鸟类繁殖期频繁活动的主要生境类型;b)各样点之间距离≥200m,数量≥30个。8.3.2.3样带(点)标记与编号与兽类监测方法相同(见8.2.2.2)。8.3.3监测方法8.3.3.1样带监测方法在日出后4h内进行监测,大雾、大雨、大风天气除外。监测者沿样带行走,速度为1km/h~2km/h.,边走边聆听与观察,发现鸟类时以双筒望远镜观察,确定其种类、数量和活动情况;发现鸟类痕迹(粪便、羽毛)时应仔细观察并拍摄照片,采集样本。每条样线间隔5天~10天后做一次重复监测。按要求记录在附录C附表C.2和附表C.5中。8.3.3.2样点监测方法在日出后4h内进行监测,大雾、大雨、大风天气除外。监测者到达每一个监测样点后,应安静地等待5分钟再开始计数。每一样点调查时间为10分钟。将观察和听到的鸟类及发现的鸟类遗留痕迹记录下来并拍摄照片。每样点间隔5天~7天后做一次重复调查。按要求记录在附录C附表C.2和附表C.6中。8.3.4内业计算8.3.4.1样带监测鸟类密度按公式(17)计算:KN......................................(17)D2LW式中:D——表示密度;K——表示单位面积;N——表示在W宽度内所记录到的鸟类个体数;L——表示样线长度;W——表示单边样线宽度。8.3.4.2样点监测鸟类密度按公式(18)计算:ND...................................(18)23.14r式中:D——表示密度;N——表示每个样点所观测的鸟类个体数;12
DB53/391—2012R——表示样点半径。8.4两栖动物监测8.4.1监测时间每年监测2次~3次,4月~10月进行,繁殖期至少进行一次监测。8.4.2样地设置8.4.2.1样带应按以下原则设置:a)被监测物种的主要生境类型;b)主要活动区域为溪流的监测对象应沿溪流分段布设;c)每种生境类型设置3条~5条样带;d)样带宽8m~12m,长0.5km~2.0km。8.4.2.2样方应按以下原则设置:a)两栖类动物繁殖期间集中活动的区域;b)被监测物种的主要生境类型;c)符合监测对象的特点;d)样方面积10m×10m,按照每种生境类型监测面积的1%确定样方数量。8.4.2.3围栏陷阱应按以下原则设置:a)两栖类动物繁殖期间集中活动的区域;b)被监测物种的主要生境类型;c)每种生境类型布置3条~5条围栏,每个围栏设置10个~16个陷阱。8.4.3样地标记与编号样带(方)和陷阱应按以下方法标记与编号:a)样带与兽类监测方法相同(见8.2.2.2);b)样方采用Q001作为1号样方流水编号,依次类推,处于同一样带上的多个样方应连续编号;c)围栏陷阱采用T001作为1号围栏流水编号,依次类推;T001-1为1号围栏上的1号陷阱,依次类推。8.4.4监测方法8.4.4.1样带监测沿监测样带以1km/h~2km/h速度行走。边走边聆听与观察,听到或看到两栖动物时,确定其种类、数量和活动状况,并拍摄照片。每条样带间隔3天~5天做一次重复监测。对野外不能确定的物种需采集少量标本做鉴定。按要求记录在附录C附表C.2和附表C.7中。8.4.4.2样方监测监测样方内听到或看到的两栖类动物种类、数量和活动情况,并拍摄照片。每样方间隔3天~5天后做一次重复监测。对不能确定的物种需采集少量标本作鉴定。按要求记录在附录C附表C.2和附表C.8中。8.4.4.3围栏陷阱法13
DB53/391—2012在监测期隔天上午7时~10时察看围栏陷阱,收集物种信息,对每一个捕捉到的个体拍摄照片,记录完后释放。重复监测7天~10天。按要求记录在附录C附表C.2和附表C.8中。8.4.5内业计算8.4.5.1样带监测种群密度按照公式(19)计算:MiNi.....................................(19)LW式中:Mi——动物i在单位面积内的密度,单位为:只/m;Ni——动物i在整个样带中所有的记录数;L——样带长度,单位为:m;W——样带宽度,单位为:m。8.4.5.2样方监测种群密度按照公式(20)计算:MiNi.....................................(20)S式中:Mi——动物i在单位面积内的密度,单位为:只/m;Ni——动物i在整个样方中所有的记录数;2S——样方的面积,单位为m。8.5爬行动物监测8.5.1监测时间每年监测二次,4月~10月。具体监测时间根据被监测物种的生态及监测目的确定。8.5.2样地设置8.5.2.1样带法应按以下原则设置:a)包括被监测物种的主要生境类型;b)沿其主要活动区域分段布设;c)每种生境类型设置4条~6条样带;d)小型物种样带宽度为8m~12m,大型物种为16m~20m;样带长度1km~3km。8.5.2.2样方法应按以下原则设置:a)针对小型爬行类动物物种;b)爬行类动物集中活动的区域;c)被监测物种的主要生境类型;d)样方面积10m×10m,按照每种生境类型监测面积的1%确定样方数量。8.5.2.3围栏陷阱法应按以下原则设置:14
DB53/391—2012a)针对小型爬行动物物种;b)爬行类动物集中活动的区域;c)被监测物种的主要生境类型;d)每种生境类型设置4条~6条围栏,每个围栏设置10个~16个陷阱。8.5.2.4样带(方)和陷阱的标记与编号见8.4.3。8.5.3监测方法见8.4.4监测方法。8.5.4内业计算见8.4.5内业计算。8.6动物资源利用监测8.6.1社区访谈访谈主要对象为社区群众,特别是当地的乡土动物专家和民间医务人员。调查的主要内容:被利用的动物资源名称、采集地点、时间、采集方式、数量、利用部位、主要用途、交易对象、单位价格等。按要求记录在附录C附表C.9中。8.6.2集市监测选择周边社区的集市进行调查。定期(每月1次)收集集市上出售的动物种类、数量、来源、利用部位、主要用途、价格、年出售量及供求状况等。按要求记录在附录C附表C.10中。9环境要素监测9.1森林气象要素监测9.1.1气象站应按以下原则选址:a)能反映本植被类型较大范围气象要素的地方;b)四周空旷平坦,避免设在陡坡、洼地、道路、小河、防火道和林缘旁;c)最多风向的上风方向;边缘与四周孤立障碍物距离>该障碍物高度的3倍以上;距成排障碍物距离>其高度的10倍以上;d)面积12m×12m。9.1.2森林气象监测指标见表7。表7森林气象监测指标监测类别监测指标单位监测频度天气现象云量、风、雨、雪、雷电、沙尘—每日8:00时风速平均风速m/s根据需要设置风向风向(E,S,W,N,SE,NE,SW,NW)—根据需要设置温度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连续观测湿度相对湿度%根据需要设置15
DB53/391—2012监测类别监测指标单位监测频度土壤温度地表、10cm、20cm、30cm、40cm处℃根据需要设置降雨量降雨量mm下雨天,根据需要设置蒸发量日蒸发量mm根据需要设置日照时数—h根据需要设置太阳辐射总辐射量W/㎡根据需要设置所有监测指标可通过安装全自动小气候观测站完成。数据按要求记录在附录D附表D.1中;统计出年度气象观测数据,记录在附录D附表D.2中。9.2森林植被水文要素监测9.2.1监测样地设置原则a)在主要保护植被类型区有代表性的地段设置一个监测样地;同时在疏林地、裸地或坡耕地设置一个对照监测样地;b)监测样地与对照样地除植被类型不同外,其它的自然条件(如面积、坡向、坡度等)应基本一致,且地理位置相对靠近;c)自然分水线清楚,地形闭合的集水区或小流域,即样地上的所有径流都经集水区出口处基岩上修建的测流堰流出;2d)样地上的生物群落与周边更大范围的生物群落基本一致;面积≥1hm;e)人为干扰较少的区域。9.2.2监测指标水文要素监测指标见表8。表8水文要素监测指标监测类别监测指标单位监测频度降雨时间时、分每次降雨降雨林内降雨量mm每次降雨后林外降雨量mm每次降雨后树干径流量mm每次降雨后(径流终止时)径流集水区径流量mm连续观测9.2.3监测方法9.2.3.1降雨量观测9.2.3.1.1林外降雨量观测在监测样地内(或附近)的空旷地安置2个~5个集水器(或雨量筒),每次降雨后量记集水器(或雨量筒)中的雨量。也可通过安装自计雨量计完成。数据按要求记录在附录D附表D.3中。统计年度降雨情况,记录在附录D附表D.4中。9.2.3.1.2林内降雨量观测16
DB53/391—2012在监测样地(集水区)范围内林下,均匀的布设5个~10个雨量筒(槽),每次降雨后根据雨量筒(槽)承接的雨量和监测样地面积计算出林内降雨量(mm),降雨情况记录在附录D附表D.3中。9.2.3.2集水区径流量测定9.2.3.2.1测流堰修建在监测样地所有水分的出口处,形状根据流量确定。流量和推移质较小的集水区或流域可选择建三角形堰,堰的顶角可为45°、60°、90°或120°,顶角的大小由流量决定;在流量或推移质较大的地区则需在测流堰上再加建测流槽。9.2.3.2.2测流堰采用自记水位计记录水位,每隔一段时间须实测几次水位,用于校正自记水位计。在雨季要适当增加观测次数。根据自记水位-流量曲线计算出该监测样地(集水区)的径流量。按要求记录在附录D附表D.5中。9.2.3.3树干径流监测9.2.3.3.1对监测样地上所有胸径≥5cm的乔木树种进行树木种类、树高、胸径、冠幅调查,按5cm一个径级对乔木树种进行分级,将分级调查结果记录在附录D附表D.6中。9.2.3.3.2选取有代表性的树种3种~5种,每种树种按径阶各选取2株树形、冠幅中等的标准木作为监测对象,编号并在树干上挂铝牌标记。将软塑料管剖开,用钉子将其钉在选中的标准木树干上,螺旋形地绕树干2圈~3圈,内侧用沥青粘牢,再用管子把树干径流接到放置在地面上的集水器中。9.2.3.3.3每次降雨后分别量记集水器中的雨量,按要求记录在附录D附表D.7中。9.3森林植被土壤要素监测9.3.1取样点设置与标记在监测样地上沿对角线随机设置三个土壤取样点,在每个土壤取样点旁埋设一个规范的水泥标记桩并进行编号。9.3.2监测指标土壤监测指标见表9。表9土壤监测指标监测类别监测指标单位监测频度3物理性状含水率、容重、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g/cm5年1次土壤养分pH、全氮、有效氮,全磷、有效磷,全钾、有效钾,有机质g/kg9.3.3监测方法9.3.3.1物理性状测定9.3.3.1.1调查每个样点土壤基本特征,分层(A层、AB层、B层、BG层)用布袋各取土样500g带回实验室供物理性状测定用。按要求记录在附录D附表D.8中。9.3.3.1.2采用埋管法自记土壤含水率。9.3.3.1.3采用环刀法测定土壤容重,做3个重复。按要求记录在附录D附表D.9中。9.3.3.1.4采用环刀法测定土壤毛管孔隙度,做3个重复。按要求记录在附录D附表D.10中。17
DB53/391—20129.3.3.1.5计算保护植被土壤水源涵养能力,按要求记录在附录D附表D.11中。9.3.3.2土壤养分测定分层(A层、AB层、B层、BG层)用布袋各取土样500g送有关土壤分析部门测定其养分。测定结果记录在附录D附表D.12中。测定内容包括:a)pH(pH计测定);b)全氮、有效氮(扩散吸收法);c)全磷、有效磷(钼锑抗比色法);d)全钾、有效钾(等离子发射光谱法);e)有机质(重铬酸钾法)。9.3.4内业计算9.3.4.1降雨量降雨量(P)直接读取雨量筒刻度。9.3.4.2径流量9.3.4.2.1树干径流量按公式(21)计算:n1Cn..................................(21)CMnM1Kn式中:C——树干径流量(mm);M——单位面积上的树木株数;Cn——每个径级树干径流量(mm);2Kn——每个径级树冠平均投影面积(cm);Mn——每一径级树木株数;n——各径级数。9.3.4.2.2集水区的径流量计算应根据集水区测流堰记录水位和水位-流量曲线计算出的径流量。9.3.4.3土壤物理性状9.3.4.3.1土壤容重按公式(22)计算:M.....................................(22)DvV式中:3Dv——土壤容重(g/cm);M——烘干土重(g);3V——环刀容积(cm)。9.3.4.3.2土壤总孔隙度(P%)按公式(23)计算:d...............................(23)P1100%D式中:18
DB53/391—2012P——土壤总孔隙度(%);3d——土壤容重(g·cm);3D——土壤比重(g·cm)。9.3.4.3.3土壤毛细管孔隙度(P1)按公式(24)计算:AP100%..................................(24)1V式中:P1——毛细管孔隙度(%);A——环刀内土样含水质量(g);3V——环刀容积(cm)。9.3.4.3.4土壤非毛细管孔隙度(Pn)按公式(25)计算:PPP....................................(25)n1式中:Pn——土壤非毛细管孔隙度(%)。9.3.4.4土壤饱和贮水量土壤饱和贮水量(土壤持水量)按公式(26)计算:WtWcWnc1000hiP1hiPn.........................(26)式中:Wt——土壤饱和贮水量(mm);Wc——土壤吸持贮水量(mm);Wnc——土壤滞留贮水量(mm);hi——计算土层深度(cm);P1——毛管孔隙度(%);Pn——非毛管孔隙度(%)。计算结果填入附录D附表D.11中。10外来入侵植物监测10.1监测指标外来入侵植物监测指标见表10。10.2监测样线(方)设置原则a)在保护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国家公园生态保育区、游憩展示区和传统利用区外缘随机分段设置2条~5条监测样线,样线宽10m,样线长度视入侵物种分布情况定,但应≥1km;b)沿样线每隔100m设置一个10m×10m的乔木样方、一个5m×5m灌木样方和1个~3个1m×1m的草本样方,c)尽可能利用保护区与国家公园现有小路;19
DB53/391—2012d)尽量与日常巡护路线结合。表10外来入侵植物监测指标指标类别监测指标指标内容单位监测频度生境基本状地形地貌、坡向、坡位、坡度、海拔、土壤质地、光照条生境特征—况件、水分状况、干扰程度等物种名称科、属、种学名、中文名、俗名—分布地点地理坐标、具体地名—2入侵面积入侵区域面积m入侵物种生长状况平均树高、平均胸径m、cm2密度入侵植物为乔木或大灌木时:株/100m盖度入侵植物为草本时%入侵途径自然、人为(有意引进、人类活动、交通运输、旅游)—树种及入侵物种组成、个体数量、平均树高、平均胸径、1年1次乔木层株、m、cm、%郁闭度和下层灌木、地被物情况对群落结灌木及入侵植物种类、数量、平均高、生长情况、郁闭度灌木层株、m构的影响和地被物情况草本及入侵植物种类、平均高、盖度、生长状况、分布情草本层株(丛)、%况等2繁殖方式有性、无性、扩增速度m/年扩散性扩散方式风、鸟兽、水、人、其他天、年2适宜性适合外来物种生长和繁殖的土壤面积hm防治措施无、清除、药物防治、天敌-10.3监测方法10.3.1沿监测样线行走,沿途记录所见到的外来入侵植物种基本信息、分布地基本情况及入侵途径、繁殖能力、扩散方式、防治措施、适生面积等;并对外来人侵植物和所处生境拍摄照片。按要求记录在附录E附表E.1中。10.3.2在乔木、灌木、草本植物样方内分别调查入侵物种基本状况和其他植物种组成、个体数量、平均树高、平均胸径、郁闭度及下层灌木、地被物情况;记录在附录E附表E.2中。10.4内业计算10.4.1密度按公式(27)计算:N.....................................(27)DS式中:2D——密度(株/m);N——样地内入侵植物的个体数,单位为株(丛);2S——样地水平面积(m)。10.4.2入侵区域面积按公式(28)计算:20
DB53/391—2012sLH.....................................(28)式中:2S——入侵区域面积(m)L——入侵植物分布长度(m);H——入侵植物分布宽度(m)。11数据和样本的整理、保存11.1原始数据的检查与录入每次监测调查结束后,监测人员应及时核对记录表格,并对记录表格进行整理、录入,存储到监测数据库中。11.2植物凭证标本制作每天调查结束后,调查人员应及时核对、鉴定并制作凭证标本,妥善保存。11.3制作监测物种野外种群分布图基于GIS软件,利用监测数据制作:a)植物群落、植物种监测样地、样线分布图和监测物种分布位点图;b)动物监测样线(点)分布图和兽类动物在监测样带上的时空分布位点图(不同生境、不同海拔区间、不同管护片区等);c)外来干扰(人为和外来入侵植物种干扰)威胁示意图。11.4图片资料存贮监测过程中拍摄到的照片应及时分类整理,注明拍摄时间、地点、地理坐标、海拔及生境状况等,存储到监测数据库。11.5监测数据、信息的管理建立生物多样性监测数据管理系统,对监测数据进行标准化、定量化和动态化分析评价,编写监测报告,于每年3月发布上一年度监测报告。12监测报告编写提纲监测报告编写提纲见表11。21
DB53/391—2012表11保护区与国家公园按年度编写监测报告提纲1监测地区基本情况2工作概况2.1监测工作的目的与任务2.2已有的工作基础2.3参加工作的人员组成2.4监测对象的选定2.5监测内容、时间和范围3监测方法4监测结果与分析4.1各类植被监测结果与分析(按监测植被亚型(群系组)分别报告)4.2各种植物监测与分析(按监测植物种分别报告)4.3各类动物监测结果与分析(按监测动物种分别报告)4.4环境要素监测结果与分析4.4.1森林气象监测结果与分析4.4.2主要保护植被涵养水源功能监测调查结果与分析(按不同植被类型分别报告)4.5外来入侵植物监测结果与分析4.6人为干扰监测结果与分析5今后的监测计划6意见与建议报告附图图1监测路线及样点布局图图2监测植被类型分布图图3监测野生植物分布图图4监测野生动物分布图图5外来干扰威胁图图6监测综合评价图22
DB53/391—2012附录A(规范性附录)植被监测技术附表格式表A.1至表A.6给出了自然保护区与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监测技术规程(第一部分:森林生态系统及野生动植物)中植被监测技术的内容与附表格式。表A.1规定了植物群落野外样地调查监测时,所需记录的内容以及附表格式。表A.1植物群落野外样地调查监测记录总表编号: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州(市)县(市)乡(镇)调查日期:年月日调查人员:群落名称样地面积样地号地点调查人员地理坐标海拔:米abc坡向:坡度:坡位:总盖度群落高主要层优势种:外貌特点:d地形地貌:母质、土壤及其他:分层及各层特点:层优势种高度(m)平均胸径(cm)层盖度(%)突出的生态现象(层间植物名称及丰富度,寄生、附生、枯倒木等):地被物(枯枝落叶、苔藓等):e干扰方式:f干扰程度:系统动态(评论重要物种、生态过程、生境特点):a坡向:1-无坡向2-全坡向3-北4-南5-西6-东7-东北8-西北9-西南10-东南;b坡度:1-平坡(0-5°)2-缓坡(6-15°)3-斜坡(16-25°)4-陡坡(26-35°)5-急坡(36-45°)6-险坡(≥46°);c坡位:1-脊2-上部3-中部4-下部5-谷地6-平地;d地形地貌:分为高山、丘陵、平原、台地、盆地、沟谷、冲积扇、洪积扇、岩溶;e干扰方式:1-林火2-放牧3-盗伐4-狩猎5-采集6-采矿7-开地8-基本建设9-旅游10-林下种植11-其他;f干扰程度:1-高2-中3-低4-无。23
DB53/391—2012表A.2规定了植物群落野外样地调查监测时,对乔木层所需记录的内容以及附表格式。表A.2植物群落野外样地调查监测记录表(乔木层)编号: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州(市)县(市)乡(镇)调查日期:年月日小样方面积:5mⅹ5m样地编号:第页,共页起源:平均年龄:郁闭度:调查人员:编号植物名称树高(m)胸径(cm)备注表A.3规定了植物群落野外样地调查监测时,对树木位置所需记录的内容以及附表格式。表A.3树木位置坐标记录表编号: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州(市)县(市)乡(镇)调查日期:年月日小样方面积:5mⅹ5m样地编号:第页,共页调查人员:树木编号横坐标(m)纵坐标(m)表A.4规定了植物群落野外样地调查监测时,对灌木层和层间植物层所需记录的内容以及附表格式。表A.4植物群落野外样地调查监测记录表(灌木层、层间植物层)编号: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州(市)县(市)乡(镇)调查日期:年月日小样方面积:5mⅹ5m样地编号:第页,共页调查人员:攀缘、缠绕、附生、寄编号植物名称株(丛)数平均高度或长度(m)盖度生活型生或腐生植物名称24
DB53/391—2012表A.5规定了植物群落野外样地调查监测时,对草本层所需记录的内容以及附表格式。表A.5植物群落野外样地调查监测记录表(草本层)编号: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州(市)县(市)乡(镇)调查日期:年月日小样方面积:1mⅹ1m样地编号:第页,共页调查人员:编号植物名称株(丛)数平均高度盖度表A.6规定了更新调查时,所需记录的内容以及附表格式。表A.6更新调查记录表编号: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州(市)县(市)乡(镇)调查日期:年月日小样方面积:5mⅹ5m样地编号:第页,共页调查人员:样方树种H<31cm31~50cm>50cm样方株数No.1No.2No.3No.4No.5五样方平均值a更新评定等级a株高<31cm:≥5001株/公顷良好,3001—5000株/公顷中等,≦3000株/公顷不良;株高31—50cm:≥3001株/公顷良好,1001—3000株/公顷中等,≦1000株/公顷不良;株高≥51cm:≥2501株/公顷良好,501—2500株/公顷中等,≦500株/公顷不良。25
DB53/391—2012附录B(规范性附录)野生植物监测技术附表格式表B.1至表B.5给出了自然保护区与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监测技术规程(第一部分:森林生态系统及野生动植物)野生植物监测的内容与附表格式。表B.1规定了植物监测时,用样带法所需记录的内容以及附表格式。表B.1植物监测记录表(样带法)编号: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州(市)县(市)乡(镇)调查日期:年月日样带编号:调查人员:植物名地理坐标树高胸径基径冠幅abcde编号海拔坡向坡度所处群落类型是否开花结实生活力干扰方式干扰程度2称XY(m)(cm)(cm)(m)a坡向:1-无坡向2-全坡向3-北4-南5-西6-东7-东北8-西北9-西南10-东南;b坡度:1-平坡(0-5°)2-缓坡(6-15°)3-斜坡(16-25°)4-陡坡(26-35°)5-急坡(36-45°)6-险坡(≥46°);c生活力:1-强2-较强3-一般4-弱d干扰方式:1-林火2-放牧3-盗伐4-狩猎5-采集6-采矿7-开地8-基本建设9-旅游10-林下种植11-其他;e干扰程度:1-高2-中3-低4-无。26
DB53/391—2012表B.2规定了植物监测时,用核实法所需记录的内容以及附表格式。表B.2植物监测记录表(核实法)编号: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州(市)县(市)乡(镇)调查日期:年月日样地编号:调查人员:群落名称地点海拔a地理坐标XY坡向bc总盖度群落高度坡度坡位树高胸径冠幅是否开干扰干扰d植物名称基径(cm)生活力备注2ef(m)(cm)(m)花结实方式程度幼树幼苗植物名称幼树平均高(样带株(丛)数)(样带株(丛)数)目的物种更新情况a坡向:1-无坡向2-全坡向3-北4-南5-西6-东7-东北8-西北9-西南10-东南;b坡度:1-平坡(0-5°)2-缓坡(6-15°)3-斜坡(16-25°)4-陡坡(26-35°)5-急坡(36-45°)6-险坡(≥46°);c坡位:1-脊2-上部3-中部4-下部5-谷地6-平地d生活力:1-强2-较强3-一般4-弱e干扰方式:1-林火2-放牧3-盗伐4-狩猎5-采集6-采矿7-开地8-基本建设9-旅游10-林下种植11-其他;f干扰程度:1-高2-中3-低4-无。27
DB53/391—2012表B.3规定了植物物候监测时,所需记录的内容以及附表格式。表B.3植物物候监测记录表编号:a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州(市)县(市)乡(镇)植物名称:样点编号:调查人员:发芽期展叶期开花期果期落叶期休眠期全部生长观测日期叶芽开花芽开开始展展叶开花开花开花果实果实成果实脱秋季叶开始落叶开落叶休眠开休眠结日数放期放期叶期盛期始期盛期末期初期熟期落期变色期始期末期始期束期各物候期株数合计b%a按监测物种分别统计;b指各物候期的株数占监测总株数的百分率。28
DB53/391—2012表B.4规定了植物资源利用访谈时,所需记录的内容以及附表格式。表B.4植物资源利用访谈调查表编号:州(市)县(市)乡(镇)村是否在保护区/国家公园范围内调查日期:被访谈人姓名:性别:职业:民族:文化水平:年龄:访谈地点:访谈时间:编号:调查人员:资源现状采集时间数量abcd物种名称俗名拉丁学名采集地点采集方式采用部位主要用途交易对象分布面积(年、月、日)(kg或株)保护管理状况2(hm)a采集方式:树干、地表采集、地下挖掘;b采用部位:根、茎、叶、花、果;c主要用途:药用、化工原料、观赏等;d交易对象:民间、企业等;e保护管理状况:好、一般、差。29
DB53/391—2012表B.5规定了植物资源利用贸易市场调查时,所需记录的内容以及附表格式。表B.5植物资源利用贸易市场调查表编号:州(市)县(市)乡(镇)村调查日期:被访谈人姓名:性别:职业:民族:文化水平:年龄:访谈地点:访谈时间:编号:调查人员:价格(元年出售量(kg、abcdef物种名称俗名拉丁学名来源性质状态主要用途利用部位年销售量变化备注/kg(根、把))根、把、年)a来源:采集、收购;b性质:野生、栽培;c状态:活体、干枝;d主要用途:药用、化工原料、观赏等;e利用部位:根、茎、叶、花、果;f年销售量变化:减少、一样、增加/资源量减少、购买人减少等。30
DB53/391—2012附录C(规范性附录)野生动物监测技术附表格式表C.1至表C.10给出了自然保护区与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监测技术规程(第一部分:森林生态系统及野生动植物)野生动物监测技术的内容与附表格式。表C.1规定了兽类监测时,用鸣声监测法所需记录的内容以及附表格式。表C.1兽类监测记录表(鸣声监测法)编号: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州(市)县(市)乡(镇)监测物种:调查日期:年月日起止时间:时分至时分;天气:;听点编号:听点地理坐标:海拔:调查人员:鸣叫记录群号备注a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激动鸣叫次数鸣叫地点鸣叫方位估计距离鸣叫特征再次鸣叫a激动鸣叫填开始时间,用,隔开,再次鸣叫填再次鸣叫的开始时间。31
DB53/391—2012表C.2规定了野生动物(兽、鸟、两栖、爬行类)人为干扰调查时,所需记录的内容以及附表格式。表C.2野生动物(兽、鸟、两栖、爬行类)人为干扰调查表编号: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州(市)县(市)乡(镇)天气:调查日期:年月日起止时间:时分至时分;植被类型:样方编号:样方地理坐标:海拔:调查人员:监测动物名称发现干扰小地名GPS点干扰类型干扰强度时间采集放牧砍伐打猎其它强中弱注:在各选定栏目内打√。表C.3规定了兽类监测时,用直观监测法所需记录的内容以及附表格式。表C.3兽类监测记录表(直观监测法)编号: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州(市)县(市)乡(镇)调查日期:年月日起止时间:时分至时分;天气:;样带编号:样带地理坐标:样带长度:样带宽度:调查人员:a卫星定位观察对象备注动物种名性别生境描述离观察点距离/m方位角地理坐标海拔(m)小地名成体亚成体幼体发现时间离开时间雌雄不清a观察对象栏目在各栏目内直接填数量,如见到尸体,还必须在备注中注明。32
DB53/391—2012表C.4规定了兽类监测时,用踪迹监测法所需记录的内容以及附表格式。表C.4兽类监测记录表(踪迹监测法)编号: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州(市)县(市)乡(镇)调查日期:年月日起止时间:时分至时分;天气:;样带编号:样带地理坐标:样带长度:样带宽度:调查人员:a卫星定位观察对象备注海拔动物种名生境描述在样带中的位置地理坐标足迹粪便食痕擦痕抓痕毛发鸣声其他(m)a观察对象栏目在各栏目内直接填数量。表C.5规定了鸟类监测时,用样带法所需记录的内容以及附表格式。表C.5鸟类监测样带记录表编号: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州(市)县(市)乡(镇)调查日期:年月日起止时间:时分至时分;天气:;样带编号:样带地理坐标:样带长度:样带宽度:调查人员:a观察对象卫星定位b实体数量痕迹类型与观察者距离动物种名生境描述与观察者方位角备注海拔成体性别(m)地理坐标亚成体幼体鸟巢粪便羽毛鸣声活动痕迹(m)雌雄不清a观察对象栏目在各栏目内直接填数量(只);b实体包括活体和尸体,如见到尸体,还必须在备注中注明。33
DB53/391—2012表C.6规定了鸟类监测时,用样点法所需记录的内容以及附表格式。表C.6鸟类监测样点记录表编号: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州(市)县(市)乡(镇)调查日期:年月日起止时间:时分至时分;天气:;样点编号:样点地理坐标:海拔:调查人员:a观察对象b实体数量痕迹类型离样点圆心距离动物种名生境描述备注成体性别(m)亚成体幼体鸟巢粪便羽毛鸣声活动痕迹雌雄不清a观察对象栏目在各栏目内直接填数量(只);b实体包括活体和尸体,如见到尸体,还必须在备注中注明。34
DB53/391—2012表C.7规定了两栖爬行类监测时,用样带法所需记录的内容以及附表格式。表C.7两栖爬行类监测样带记录表编号: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州(市)县(市)乡(镇)调查日期:年月日起止时间:时分至时分;天气:;样带编号:样带地理坐标:样带长度:样带宽度:调查人员:海拔abcd地理坐标动物名称形态数量温度湿度水域pH值生境微生境行为备注(m)a形态:1-卵块,2-蝌蚪,3-幼体,4-成体,5-雌雄蛙抱对,6-尸体;b生境:1-高山草原,2-针叶林,3-混生林,4-阔叶林,5-开垦地,6-草原,7-裸露地;c微生境:1-流动水域,11-宽<5m的河流,12-宽>5m的河流,13-山涧深潭;2-静止水域,21-开阔水域,22-临时性水域,23-水域沿岸;3-树林,31-乔木,32-灌丛,33-树洞,34-林地底层;4-草地,41-短草,42-高草;5-开垦地,51-稻田,52-竹林,53-菜园,54-果园,55-废耕,56-住宅,57-马路,58-步道,59-空地;d行为:1-繁殖集群,2-鸣叫,3-抱对,4-争斗,5-护幼,6-觅食。35
DB53/391—2012表C.8规定了两栖爬行类监测时,用样方法所需记录的内容以及附表格式。表C.8两栖爬行类监测样方记录表编号: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州(市)县(市)乡(镇)调查日期:年月日起止时间:时分至时分;天气:;样方编号:样方地理坐标:海拔:调查人员:abcd动物名称形态数量温度湿度水域pH值生境微生境行为备注a形态:1-卵块,2-蝌蚪,3-幼体,4-成体,5-雌雄蛙抱对,6-尸体;b生境:1-高山草原,2-针叶林,3-混生林,4-阔叶林,5-开垦地,6-草原,7-裸露地;c微生境:1-流动水域,11-宽<5m的河流,12-宽>5m的河流,13-山涧深潭;2-静止水域,21-开阔水域,22-临时性水域,23-水域沿岸;3-树林,31-乔木,32-灌丛,33-树洞,34-林地底层;4-草地,41-短草,42-高草;5-开垦地,51-稻田,52-竹林,53-菜园,54-果园,55-废耕,56-住宅,57-马路,58-步道,59-空地;d行为:1-繁殖集群,2-鸣叫,3-抱对,4-争斗,5-护幼,6-觅食。36
DB53/391—2012表C.9规定了动物资源利用访谈时,用所需记录的内容以及附表格式。表C.9动物资源利用访谈调查表编号:州(市)县(市)乡(镇)村是否在保护区/国家公园范围内调查日期:被访谈人姓名:性别:职业:民族:文化水平:年龄:访谈地点:访谈时间:调查人员:采集时间资源现状abcd动物名称俗名拉丁学名采集地点采集方式数量(kg或株)利用部位主要用途交易对象(年、月、日)e种群数量保护管理状况a采集方式:捕猎、收购;b利用部位:肉、骨、皮;c主要用途:食用、药用、加工原料、其他;d交易对象:民间、企业等;e保护管理状况:好、一般、差。37
DB53/391—2012表C.10规定了动物资源利用贸易市场调查时,所需记录的内容以及附表格式。表C.10动物资源利用贸易市场调查表编号:州(市)县(市)乡(镇)村是否在保护区/国家公园范围内调查日期:被访谈人姓名:性别:职业:民族:文化水平:年龄:访谈地点:访谈时间:调查人员:abcde物种名称俗名拉丁学名来源性质价格(元/kg)主要用途利用部位出售量(kg/年)年销售量变化备注a来源:捕猎、收购;b性质:野生、人工饲养;c主要用途:食用、药用、加工原料、其他;d利用部位:活体、肉、骨、皮;e年销售量变化:减少、一样、增加/资源量减少、购买人减少等38
DB53/391—2012附录D(规范性附录)环境要素监测技术附表格式表D.1至表D.12给出了自然保护区与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监测技术规程(第一部分:森林生态系统及野生动植物)环境要素监测技术的内容与格式。表D.1规定了森林气象定位观测时,所需记录的内容和附表格式。表D.1森林气象定位观测记录表编号: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州(市)县(市)乡(镇)气象站地理坐标:代表区域天气:调查人员:风向土壤温度(cm)大总总日日(E,平气辐降降雨蒸平均最高最低照S,W,均相射观测时间雨强度发气气气时N,SE,风地对10203040量量(mm/h)量温℃温℃温℃数NE,速表湿W/mmmmhSW,m/s度%㎡NW)上午中月日午下午上午中月日午下午上午中月日午下午上午中月日午下午39
DB53/391—2012表D.2规定了年度气象观测数据统计的内容和附表格式。表D.2年度气象观测数据统计表编号: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州(市)县(市)乡(镇)填报年度:填报人员:项目数值(d)备注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风速m/s大气相对湿度%总蒸发量mm总辐射量W/㎡初霜日期终霜日期无霜期(d)≥0℃积温(℃)≥10℃积温(℃)总降雨量mm降水日数(d)最大冻土深度(cm)表D.3规定了林内/林外降雨观测时,所需记录的内容和附表格式。表D.3林内/林外降雨观测记录表编号: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州(市)县(市)乡(镇)2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度(%):面积:hm填报日期:填报人员:雨情雨量筒(槽)起止历时降雨量降雨强度雨量筒(槽)集水容积雨量筒(槽)面积备注编号32年月日时分日时分时分(mm)(mm/h)(cm)(cm)40
DB53/391—2012表D.4规定了林外全年降雨量观测统计的内容和附表格式。表D.4林外全年降雨量观测统计表编号: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州(市)县(市)乡(镇)2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度(%):面积:hm填报日期:填报人员:单位:mm日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123……293031月合计降雨天数最大日量日期年降雨量:mm年降雨日:d最大日降雨量:mm最大日降雨量发生月日时分年统计最强降雨量:mm最强降雨发生:月日时分最大降雨强度:mm/h最大降雨强度历时:时分初霜月日终霜月日附注表D.5规定了测流堰现场观测时,所需记录的内容和附表格式。表D.5测流堰现场观测记录表编号: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州(市)县(市)乡(镇)2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度(%):面积:hm填报日期:填报人员:测流堰校小区观测时间降雨开降雨结降雨持测流堰自记水位3核水位高流量(m/s)备注编号始时间束时间续时间高度(cm)月日时度(cm)41
DB53/391—2012表D.6规定了乔木树种调查时,所需记录的内容和附表格式。表D.6乔木树种调查表编号: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州(市)县(市)乡(镇)2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度(%):面积:hm单位面积乔木总株数:(株)填报日期:填报人员:2树树种名胸径树高(m)径级数冠幅(cm)各径级树冠投影面积(cm)号称(cm)(cm)顺坡横坡单株投影面积平均投影面积表D.7规定了树干径流观测时,所需记录的内容和附表格式。表D.7树干径流观测表编号: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州(市)县(市)乡(镇)2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度(%):面积:hm降雨开始时间;降雨结束时间;降雨持续时间;填报日期:填报人员:标准树种径级各径级树木株各径级树冠平均投各径级收集的径各径级树干径流平均径流木编2名称(cm)数(株)影面积(cm)流量(ml)量(mmm)量(mm)号表D.8规定了林地土壤特征调查时,所需记录的内容和附表格式。表D.8林地土壤特征调查表编号: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州(市)县(市)乡(镇)2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度(%):面积:hm地理坐标:海拔:坡度:坡向:坡位:母质类型:填报日期:填报人员:深度abc样点号环刀号层次颜色质地湿度石砂含量%样袋号备注(cm)a颜色用双名法,主色在后,副色在前,如:红棕、黄棕、浅棕、暗灰等;b质地分为砂土、砂壤土、轻壤土、中壤土、重壤土、粘土6类;c湿度分为干、潮、湿、重湿、极湿。42
DB53/391—2012表D.9规定了土壤容重测定时,所需记录的内容和附表格式。表D.9土壤容重测定表编号: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州(市)县(市)乡(镇)监测日期:小区号:监测人员:土层深环刀容积环刀重环刀+烘干土样重容重样点号环刀号(Vcm3)3(cm)(g)(m、g)(g/cm)表D.10规定了土壤毛细管孔隙度测定时,所需记录的内容和附表格式。表D.10土壤毛细管孔隙度测定表编号: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州(市)县(市)乡(镇)监测日期:小区号:监测人员:样环土层深环刀容积入侵开入侵结入侵持浸透水的环刀环刀+烘干土环刀内土样含水毛细管孔隙度点刀3(cm)(Vcm)始时间束时间续时间+土样重(g)样重(m、g)重(A、g)(%)号号表D.11规定了保护植被土壤水源涵养功能时,所需记录的内容和附表格式。表D.11保护植被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编号: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州(市)县(市)乡(镇)监测日期:小区号:面积:监测人员:植被土层厚度土壤容重总孔隙度毛细管孔非毛细管孔毛细管蓄水非毛细管蓄水饱和蓄水量备注3abc类型hi(cm)(g/cm)(P%)隙度P1(%)隙度Pn(%)量Wc(mm)量Wnc(mm)Wt(mm)aWc=hi×P1;bWnc=hi×Pn;cWt(mm)=Wc+Wnc。43
DB53/391—2012表D.12规定了土壤养分所需记录的内容和附表格式。表D.12土壤养分表编号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州(市)县(市)乡(镇)测定单位:测定日期:年月日测定人员:有效P有效K有效有机质样地编号土层pHN(%)N(mg/kg)(%)P(ppm)(%)K(ppm)(%)44
DB53/391—2012附录E(规范性附录)外来入侵植物干扰监测技术附表格式表E.1和表E.2给出了自然保护区与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监测技术规程(第一部分:森林生态系统及野生动植物)外来入侵植物干扰监测技术的内容与格式。表E.1规定了外来入侵植物干扰路线调查时,所需记录的内容和附表格式。表E.1外来入侵植物干扰路线调查表编号: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州(市)县(市)乡(镇)线路编号:监测日期:年月日监测人员:abc入侵物种中文名:原产地:海拔:坡向:坡度:坡位:郁闭度:土壤质地:学名:defg地理坐标:群落名称:干扰程度:光照条件:水分状况:hhhh入侵物种基本信息入侵途径繁殖能力扩散方式防治措施树入侵适生面分布胸径密度(株自有意人类交通扩增速度其无清药物2i高面积旅游有性无性风鸟兽水人天敌积(hm)22/地点(cm)/100m)然引进活动运输(m年)他除防治2(m)(hm)a坡向:1-无坡向2-全坡向3-北4-南5-西6-东7-东北8-西北9-西南10-东南;b坡度:1-平坡(0-5°)2-缓坡(6-15°)3-斜坡(16-25°)4-陡坡(26-35°)5-急坡(36-45°)6-险坡(≥46°);c土壤质地:1-砂土、2-壤土、3-粘土;d群落名称:记录到植被亚型或群系组;e干扰程度:1-高2-中3-低4-无;f光照条件:1-林缘、2-林窗、3-林内、4-林下;g水分状况:1-干、2-一般、3-湿;h入侵途径、繁殖能力、扩散方式、防治措施:在相应选择下打√;i适生面积:指适合外来植物种生长和繁殖的气候带的面积。45
DB53/391—2012表E.2包括乔木样地调查表、灌木样地调查表和草本样地调查表共计3个表格,规定了外来入侵植物干扰样地调查时,所需记录的内容和附表格式。表E.2外来入侵植物干扰样地调查表编号: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州(市)县(市)乡(镇)样地编号:监测日期:年月日监测人员:地形地貌:地理坐标:海拔:乔木样地调查表下层灌木地被物平均树高平均胸径树种名称数量(株)郁闭度高度盖度草本植物盖度枯枝落叶层厚度(m)(cm)(m)(%)(%)(cm)入侵物种名称灌木样地调查表灌下草本及地被物平均高灌木种类郁闭度生长状况草本植物盖度枯枝落叶层厚度(m)(%)(cm)入侵物种名称草本样地调查表平均高盖度主要草本植物种类生长状况分布情况(cm)(%)入侵物种名称46
DB53/391—2012参考文献[1]GB/T20399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技术规程.[2]LY/T1606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3]LY/T1725自然保护区土地覆被类型划分.[4]LY/T1814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调查规范.[5]HJ/T192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6]SL277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7]DB53/T299国家公园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8]DB53/T300国家公园总体规划技术规程.[9]蒋宏,阎争亮.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技术规范.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8.[10]李玉媛.司马永康.菜阳河自然保护区定位监测.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11]林业部科技司.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方法.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建筑规范]cecs18-2000聚合物水泥砂浆防腐蚀工程技术规程
- [建筑规范]cecs21-2000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
- [建筑规范]cecs27-90工业炉水泥耐火浇注料冬期施工技术规程
- [建筑规范]cecs29-91柔毡屋面防水工程技术规程
- [建筑规范]cecs34-1991供水水文地质勘察遥感技术规程
- 关于发布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的通知
- 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
-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
- 芳樟扦插育苗技术规程
- cecs03-88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
- cecs68:94氢氧化钠溶液(碱液)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技术规程
- db 11-582-2008-t 长螺旋钻孔压灌混凝土后插钢筋笼灌注桩施工技术规程
- db11-t-943-2012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规程(复合酚醛保温板聚合物水泥砂浆做法)
- db29-112-2004天津-钻孔灌注桩成孔、地下连续墙成槽检测技术规程(印刷稿)
- dbj13-104-2008 透水砖路面(地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
- dbj22-017-95 回弹法检测山砂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 dgj32tj 117-2011 钻孔灌注桩成孔、地下连续墙成槽质量检测技术规程
- _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_jgj120_99附录b弹性支点法支护结构计算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