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00 KB
- 17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规模养鸡技术规程会宁县畜牧兽医局陈万良一、环境与圈舍修建(一)场址的选择1、鸡场应建在地势高燥,排水良好,易于组织防疫和无废气、废水、固体污染物的地方,鸡场用地应符合当地土地利用规划要求,周围3公里内无大型化工厂、矿厂、皮革、肉品加工、屠宰或其他畜禽养殖污染源。2、鸡场距离干线公路、城镇、学校、居民区和公共场所1公里以上,距离医院、畜产品加工厂、垃圾及污水处理场2公里以上。鸡场周围应有围墙或设防疫沟、绿化隔离带等其他有效防疫屏障。3、鸡场要有良好的水源条件,鸡只所需饮水可以是自来水或井水,但应符合NY5027——2001规定。(二)鸡场的布局与环境1、场区周围设有围墙或绿化隔离带。2、鸡场内应分别设置生产区、管理区和无害化处理区,并严格分开。生产区应在管理区上风向或侧风向处,污水粪便处理设施和病死鸡处理区应在下风向或侧风向处。3、生产区应根据鸡的不同生产用途或批次实行小单元分区饲养,推行“全进全出制”的饲养工艺。4、鸡场应按照防疫要求设置消毒室、兽医室、隔离舍、病死鸡无害化处理间等设施,人行道和排污道要严格分开,不能交叉。鸡舍间距不低于鸡舍高度的两倍。17
5、鸡舍内要保温、隔热,鸡舍的温、湿度应满足不同生理阶段鸡的要求。地面和墙壁易清洗,并能耐酸、碱等消毒液的清洗消毒。6、鸡舍内要通风,光照良好,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含量应符合GB/T18407.3-2001的规定。7、鸡场内应设有废弃物储存设施,防止渗漏、溢流或恶臭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三)鸡场的防疫设施设备1、鸡场大门口处要设置一个永久性的水泥结构消毒池,其宽度与大门一致,长度为大型机动车车轮周长的1.5倍以上。2、生产区门口设更衣定、消毒室或淋浴室。3、鸡舍入口处要设置长约1米的消毒池或消毒盆,以供进出鸡舍的人员消毒。4、鸡场内有完备的清洗消毒设施,要随时或定期组织对鸡场及周围环境、器具、车辆等的清洗消毒。5、鸡场应配备电子灭蚊灯等杀灭虫害和啮齿动物有效的生物防护设施。二、育雏育雏是养好鸡的关键,育雏工作好坏不仅关系到幼鸡生长发育及成活率高低,还直接关系到养鸡成败。如何提高育雏成活率,根据养鸡专业户的经验和我们在养鸡指导过程中的亲身体会,要想提高育雏成活率,必须做好以下工作:(一)育雏前的准备17
1、育雏舍维修及消毒育雏舍要求保温性好,无贼风,电路完好,消除鼠害(投鼠药、堵鼠洞)。进雏前育雏舍进行彻底清扫、消毒,墙壁用白灰进行粉刷,地面用3%的烧碱水喷洒。育雏用具用百毒杀或其它消毒剂彻底冲洗干净后放在舍内。按每立方米空间用高锰酸钾14克、福尔马林28毫升,密闭熏蒸消毒24小时,然后打开门窗排出气体。2、备好饲料及常用药品雏鸡应选用营养价值高,容易消化,适口性好的雏鸡专用饲料。进雏前要准备一些常用的药品及添加剂,如高锰酸钾、福尔马林、维生素C、葡萄糖、亚硒酸钠、维生素E、青、链霉素、庆大霉素、微量元素、多种维生素等。有条件者可准备些鸡新城疫疫苗等。3、育雏舍预热在进雏前1—3天(夏季前1天,春秋季前2天,冬季前3天需加温),育雏舍必须加温到32—34℃,才能进雏。(二)雏鸡的选择雏鸡质量好坏不但影响育雏的成活率,还关系到养鸡的经济效益,因此要选择绒毛光亮、活动灵活、腹部软、体重正常、体态匀称、肛门干净、无畸型或残缺,眼睛有神的雏鸡。(三)雏鸡的饲养管理1、给温17
给温在育雏上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育雏的好坏与温度合适与否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温度与雏鸡的体温调节、运动、饮水以及饲料的消化吸收等有关。育雏期间温度必须适宜和平稳均匀,并随雏鸡日龄的增长逐渐降低,但要防止忽高忽低或剧烈变化,雏鸡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很大,但比较适宜的开育温度是29—32℃。实践证明,采用高温育雏法比较好。所谓高温育雏法就是在育雏头两周采用比常规温度高2℃左右,这样对控制鸡白痢的发生和提高育雏率的效果明显,其给温方法是:1周龄为34—33℃,2周龄为32—31℃,3周龄为30—27℃,4周龄为27—24℃,5周龄为24—21℃,6周龄为21—19℃。2、湿度湿度对雏鸡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尤其对10日龄以内的雏鸡影响更为明显。因为雏鸡从相对湿度70%的出雏器中孵出,随后转入育雏室,有些雏鸡还通过长途运输。如果育雏室湿度过低,则雏鸡体内水分必然消耗过大,体内剩余蛋黄吸收不良,雏鸡口渴而大量饮水,影响消化,并容易发生下痢,脚趾干瘪,羽毛生长不良。因此,在育雏的前10天,室内应保持相对湿度达65%左右,10天以后由于雏鸡体重增加,呼吸量与排粪量也随之增加,育雏室容易潮湿,特别是垫草含水量增加,因此要尽量保持干燥,注意通风,勤换垫草,使室内相对湿度保持在50%—55%。3、通风换气通风换气的目的是排除育雏室内的污浊空气,换进新鲜空气,并调整室内的温、湿度,雏鸡体温高、呼吸快,代谢旺盛,呼吸所需要的氧气和排出的二氧化碳是其他同等体重动物的2—3倍。另外粪便中有20%—17
25%尚未消化吸收的物质,在微生物、湿度、温度的影响下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加上呼出的二氧化碳,使室内空气受到污染,如不及时排出,会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降低机体抵抗力。可利用开窗,安装排风扇进行换气,但通风时切忌过冷风直接吹袭到雏鸡身上,以免着凉。在保证温度的前提下,至少每2—3小时换气一次。4、光照光线对雏鸡的生长发育是不可缺少的条件,只有在光线的照射下雏鸡才能熟悉环境;觅食和饮水。光线还可以提高雏鸡的生活力、刺激食欲,促进生长和加强生殖机能,但不合理的光照会引起其生理机能紊乱。雏鸡3日龄前给光24小时(除白天自然光照外,夜间补给人工照明)。第二周龄采用19小时光照,3周龄后采用自然光照。另根据鸡喜欢绿色和黄色的生理习性,在采用人工给光时,灯泡采用绿光。采用绿光比白光雏鸡成活率可提高2%—3%。采用人工给光时,一定要注意光照的强度,雏鸡1周龄时,为了让其及早熟悉饲料、水槽和室内环境,可采用较强的光照,其他时间一般采用25—40瓦灯泡即可。5、密度饲养密度对生长发育影响极大。一般0—6周龄的肉、蛋雏鸡的饲养密度分别为每平方米15—20只和20—25只,实际操作时还要根据鸡舍的结构、饲养方式、季节变化、管理技术和鸡的品种等具体情况而灵活掌握。此外,应注意环境卫生,鸡舍内天天清扫,保持干燥卫生,定期消毒;饲喂用具天天洗刷,严格消毒。6、开食17
雏鸡移入育雏室后,结合计数给每只鸡滴鼻或口服青霉素3000单位(1滴),并按饲养密度把雏鸡放在育雏室内。待雏鸡休息片刻后,给予饮开口水,每只鸡喝三口。为了使每只鸡都喝到水,要求饲养员逐只强迫饮三口水。为了防止白痢杆菌病发生,每升水内加入100毫克氟哌酸,连续喂5天。开口水饮完后可进行开食。开食越早越好,一般在孵出24小时内,最晚不超过36小时。开食饲料最好采用雏鸡专用饲料并拌入熟鸡蛋(每只雏鸡一个鸡蛋)。将开食料撒在深色塑料布上,开亮灯光,诱鸡采食。每天饲喂5—6次。7、饮水合理地给鸡饮水是提高雏鸡成活率的重要环节。开食和饮水可同时进行。如果雏鸡出壳后48小时不给水喝就影响健康甚至引起死亡,所以开食前先让雏鸡饮三口水,以后每天保证供给新鲜而清洁的饮水,决不可中断。一般1月龄内雏鸡要饮温开水,1月龄以后逐渐改为凉水。对饮水器具要经常消毒洗刷。8、喂养雏鸡1周龄后自由寻食能力加强,因此从第8天开始喂专用雏鸡饲料。采用定时喂料的方法,以养成雏鸡按时吃料的习惯。3日龄后喂5次,10日龄后日喂4次。9、分群雏鸡应有三个分群,即大小分群、强弱分群和公母分群,以免大欺小,强欺弱。将强弱雏鸡分开饲养。10、运动雏鸡在3—4日龄时,要逐渐扩大围圈范围,以利于雏鸡运动。5—6日龄时,可在棚内把围圈全部展开,让雏鸡在棚内随意活动。7日龄后可把围墙扩展到棚外,为雏鸡创造充分的运动场地。这样,由于雏鸡运动充足,体质加强,食欲旺盛。11、离温育雏开始要求温度为30—32℃,每5天降低2℃17
,直到与自然温度吻合为止。这时便算离温,一般早春育雏约在35—40日龄即可离温。12、断喙最好在雏鸡6—9日龄时进行。断喙的目的是防止啄羽、啄肛、啄趾、啄翅等恶癖。断喙要用专用的电动断喙器,将上下喙分别切除1/2和1/3。断喙后鸡的喙应上短下长才合要求。断喙时防止出血。三、后备鸡的饲养管理(一)后备鸡培育的重要性蛋鸡生产性能的充分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备母鸡的培育。实际养鸡生产中,人们所重视的是育雏阶段(这阶段怕死),产蛋阶段(直接影响产蛋性能),而忽视育成期的管理(这个阶段既不会有很高的伤亡,也不能直接看到对产蛋性能的影响),这便是当前蛋鸡生产水平偏低的主要原因。试验表明,当体重偏轻时,开产延迟,死淘率增加,产蛋量下降,产蛋高峰期维护时间短,而现代蛋鸡品种的小体型,低采食趋势,在传统的饲养观念及饲养方式下,极易造成这样的结果。而且由于育成鸡体重可以一直影响到产蛋期末的体重,若育成期体重偏小,产蛋期采食量也会较少,在产蛋高峰期没有足够的营养供给,首先导致蛋重下降,严重时产蛋率(量)也受到影响,出现高峰后急剧下降。最终导致高峰持续期缩短,全期产蛋量减少,而且可能引起鸡体营养不良,增加死淘率。这也是生产实践中高峰上升期及高峰持续期鸡群死淘率高,瘫痪鸡多的重要原因。因此说,后备母鸡的培育是保证高生产水平的基础。(二)后备鸡体重达标及一致性管理17
后备母鸡的培育关键目标是体重控制,而最佳的体重控制包含了两层意思,即体重达标和体重的一致性。现代蛋鸡饲养所追求的目标是:开产时体重不低于18周龄标准体重的下限,并要注意阶段体重(追求最佳成分);同时,15—18周龄鸡群的均匀度应高于80%,鸡群均匀度在一定程度上讲比单纯的平均体重更重要。均匀度好的鸡群,从见蛋开始,达50%产蛋率时间为3—4周,最长不应超过30天。最佳的体重控制,首先应从合理的营养供给入手。根据蛋鸡的生长发育特点,蛋鸡的育成早期(8周龄关)体重的增长更多地取决于日粮中的粗蛋白水平、氨基酸水平,而后期(8周龄后)则取决于日粮的能量水平。而且能量比蛋白对蛋鸡开产体重的影响更大。通常日粮能量水平不低于2750千卡/公斤,但超过2950千卡/公斤没有必要。同时为保证不出现个小体肥的低产鸡群,并应保证粗蛋白摄入量不少于1.0公斤,生产实践表明,适宜的粗蛋白摄入量为1.2公斤。(三)后备鸡的饲养在保证合理的营养供给的基础上必须结合合理的饲养管理。6—17
8周龄前,雏鸡采食量很少,且这个阶段免疫接种频繁,应激较多,很大程度上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这个时期需要提供高营养浓度日粮,特别是注重维生素、钙、磷和粗蛋白的供给外,并要让雏鸡自由采食到尽量多的日粮。实际生产中,为了达到此目的,采用较大的饲喂量是不可取的,这样的话反而让雏鸡产生厌食感,应增加饲喂次数,做到勤喂少添,增加雏鸡的危急感,这样才能使雏鸡多采食。尽可能使雏鸡在8周龄时达到标准体重,若出现8周龄体重没有达标时,万万不可将雏鸡饲料换成青年鸡料,应延长小鸡料的供给时间,要以体重作为换料标准而不要以日龄作为换料标准。利用8—12周龄体重快速增长潜力,以高营养日粮饲喂使体重在10—12周龄达到体重标准范围且以到达体重上限为好。实际生产中,为增强肌胃的消化功能,增强采食能力,多建议小鸡采用破碎料,而采用配制粉料的鸡场,可以添加适量的沙砾,具体添加方法是1—2周,1—2毫米大小的沙砾,1克/只/周;3—8周,3—4毫米大小2克/只/周;8周以后(转入育成舍)4—6毫米大小3克/只/周。随着10—17
12周性器官开始逐渐成熟,体重的上升往往较快,有可能出现超重现象,这个阶段可根据实际情况对体重进行适当的监控,以防止体脂沉积过多。12周后若出现超重,应采取维护上周料量而不应减料,防止出现体重下降。若体重不达标,应及时查找原因,如疾病、饲养质量、饲养环境(通风、光照、密度、饮水等),采取相应的调整,使饲养程序及营养供给合理,刺激多采食,使其生长曲线向标准曲线逐渐靠近。争取15周龄能达标,否则会影响以后的开产。15周龄后不管是否已经超重都应使鸡体保持一定的增重,否则会影响生殖器官的发育,导致开产延迟,影响将来的产蛋性能。无论是超重或体重偏轻都应以当时的体重与20周龄的标准体重进行比较;逐渐改变日粮及饲喂程序,使之逐渐接近,而不能操之过急,以免由于减料造成体重下降过快影响生殖器官的发育或由于增重过急造成体重过快而导致鸡体脂沉积过多,影响到以后的产蛋性能。(四)后备鸡的管理后备鸡的管理与雏鸡管理同等重要,管理技术要求严而细,既让它生长又要适当控制生长,既要适当早熟又要控制早熟,因此,除遗传、营养外,管理是非常关键的一环。1、脱温雏鸡长到6~7周龄后,新羽基本长出,对环境适应能力增强,要逐步停止给温。具体脱温时间,应根据季节、雏群体质状况及外界气温等灵活掌握。脱温要有个过渡时期,不能突然停止给温。2、转笼或下笼笼育的雏鸡进入育成期后,可转入中雏笼或改为地面平养,刚下笼的鸡不太习惯,容易挤堆造成伤亡。要注意看护,特别在夜间,更要注意温度变化,防止挤堆造成损失。3、做好卫生防疫工作育成鸡阶段由于喂给低能低蛋白质饲料或实行限制饲养,造成了饲养逆境,鸡体抵抗力下降。加之外界环境高温高湿,病原微生物极易侵袭鸡体引起发病。育成期常发生的疾病有球虫病、黑头病、支原体病及一些体外寄生虫病等。为了防止疾病发生,除按期接种疫苗外,要加强日常卫生管理,按时清扫雏舍,通风换气,疏散密度,严守消毒制度等。4、保持环境安静17
育成期特别在开产前,鸡只对环境变化的反应很敏感。在日常管理上应尽量减少干扰,保持环境安静,防止噪音。不要经常变动饲料配方和作息时间表,捉鸡不可粗暴,断喙、接种疫苗、驱虫等要谨慎安排、最好不转群,在同一舍内育成。5、淘汰病鸡弱鸡为了使鸡群整齐一致,保证鸡群安全,必须及时淘汰病、弱鸡。育成期要集中进行两次挑选和淘汰。第一次在8周龄后,选留发育快的,淘汰发育不全过于弱小或残疾的鸡。第二次在20周龄前后,挑选外貌结构良好,母鸡脸部开始发红,喙、腿发黄,羽毛发亮,鸡冠逐渐变大的健康鸡,坚决淘汰那些体重过小及病残鸡。6、开产前转舍在18周龄前,育成鸡必须转入产蛋鸡舍饲养,使鸡有2—3周的时间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以利于产蛋。18周龄的青年鸡正进入一个加速生理变化达到性成熟而产蛋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如果发生应激将会推迟鸡的成长发育,延缓开产,并影响蛋重。转舍入笼饲养的,应预先准备好饲料和饮水,让鸡进笼后立即能饮到水,吃到料。并注意观察每个鸡位,是否每只鸡都能吃到饲料和饮水。为了减少应激,最初两周应多提供一些维生素添加剂,给予精心的饲养管理,使鸡迅速适应新的环境,按时开产。四、产蛋鸡的饲养(一)蛋鸡在产蛋前期的饲养管理17
前期的产蛋与全年产蛋量有着高度相关,要使鸡群产蛋水平达到该品种的要求标准,发挥其遗传潜力,初期就必须加强饲养管理,使产蛋高峰达到应有的高度,否则其全年产蛋量随产蛋高峰下降而相应减少,在以后的产蛋期间也不会得到应有的补偿。这期间,鸡群产蛋的特点是开产时的蛋小,产蛋率上升快。这时应注意做好如下工作。1、减少应激。产蛋期间尽量减少能造成应激的各种因素,如高温、低温、通风不良、饲养密度过大、接种疫苗、消毒剂使用不当、噪音等,保持环境宁静和适宜的小气候,使产蛋高峰期潜力尽量发挥出来,确保鸡群高产稳产。2、光照程序。开产后光照时间,随着日龄的增长而增加。18周龄加光,每周以半小时或一小时交替增加,21周龄时应使光照增加到12小时,达产蛋高峰时每天保持16~17小时。产蛋阶段光照量及强度都不能减少。实践证明,人工光照以每天早晨天亮以前补给效果最佳。3、营养要求。从母鸡第一枚蛋到产蛋率达90%以上,蛋重和体重都在增加,在这个时期需要供给含较高蛋白质的饲料,用105蛋鸡浓缩料配60%玉米,10%麸皮的全价料,蛋白质含量在16%左右,这样不致于因身体生长的需要而影响产蛋率和蛋重。不喂发霉变质的饲料,不突然变换饲料,应使用过渡料最好,产蛋率达20%时完成更换成产蛋料。例如:第一周用2/3育成鸡料、1/3产蛋鸡料,每二周用1/3育成鸡料、2/3产蛋鸡料,以后全转为产蛋鸡料,还可在日粮配方上调整。产蛋料换早了,影响52周龄以后的产蛋。4、定期测重。定期抽测鸡的体重。体重如果增加过快,说明用料量过多;体重减轻,说明健康状况不良或食量过少,这期间的标准体重因不同品种而有差异。产蛋率达75%时,体重一般不会再增加。开产前整齐度越高,同步开产,产蛋率上升就越快。17
(二)、蛋鸡在产蛋中期(高峰期)的饲养管理通常将产蛋期分为:高峰上升期,高峰维持期和高峰下降期三个阶段,而在这三个阶段中,高峰上升期是最为关键的。1、高峰上升期的特点产蛋高峰上升期是从开产到产蛋高峰这个阶段,现代蛋鸡品种这个阶段一般只需7-8周,达高峰期约在26-28周龄。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鸡体要作出一系列的生理上的调整。首先要适应新环境,鸡群一般应在17周前转入蛋鸡舍,有可能的话14周前就转舍,这对于开产早的现代鸡种来说更有利,可以使鸡体能尽早适应新环境,减少应激对产蛋的影响,育成鸡料(后期调整钙水平,也可叫预产期料)在5%产蛋率时转成蛋鸡料。其次,这个阶段的鸡已基本达性成熟,要加速卵巢的排卵进程,迅速达到产蛋高峰期。同时,这个阶段仍要完成一部分体重增长。因此这个阶段鸡的负担极重,对营养要求要比育成后期有所提高,但与之相矛盾的是这时鸡的采食量增长幅度往往不能满足营养需要,这个时期更多的是动用开产前期育成鸡的营养贮备,这便又一次说明培育期体重适宜的必要性。所以为满足蛋鸡此阶段的需要,一定要提高日粮营养浓度,尤其是能量水平应不少于2800千卡/公斤。2、能量是产蛋性能的主要限制因素17
实际生产中,人们往往更多地重视蛋白质。按目前生产中蛋鸡的采食量来推算,蛋白质的摄入量大部分都超过了需要,这样,不仅造成蛋白质浪费,而且由于蛋白质过剩造成了鸡体代谢负担加重,导致鸡体抵抗力下降,死淘率高。其实蛋鸡是“为能而食”在一定范围可以通过日粮能量水平来调节采食以达到所需营养。(三)蛋鸡在产蛋后期的饲养管理在生产中,大多数养鸡专业户十分注重蛋鸡产蛋高峰期的管理,而当产蛋高峰过后,往往疏于管理,使蛋鸡后期的生产性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下面笔者根据经验,浅谈一下蛋鸡产蛋高峰过后的管理要点,供养鸡户参考。1、适当减料降消耗。当鸡群产蛋高峰过后,产蛋率有下降趋势时,可适当进行减料,以降低饲料消耗。2、分季节升降饲料营养。产蛋鸡日粮特别是产蛋鸡后期日粮营养应根据季节的不同而变化。夏季气温高时,应适当减少能量饲料,增加蛋白质和钙质饲料,同时补充维生素C;冬季气温低于10℃时,则要适当增加能量饲料,而减少蛋白饲料,并加喂粒料。3、适当增加饲料中钙和维生素D3的含量。产蛋高峰过后,蛋壳品质往往很差,破蛋率增加。在每日下午3-4点,在饲料中额外添加贝壳砂或粗粒石灰石,可以增强蛋壳的强度,有效地改变蛋壳品质。添加维生素D3能促进钙磷的吸收。4、17
适当添加应激缓解剂。年龄较大的鸡,对应激因素往往特别敏感。当鸡群受应激因素影响时,可在饲料中添加60ppm的琥珀酸盐,连喂3周;或近每公斤饲料加入维生素C1毫克以及加倍剂量的维生素K3,K4,可以有效地减缓应激。5、适当添加氯化胆碱。在饲料中添加0.1-0.15%的氯化胆碱可以有效地防止鸡蛋肥胖和产生脂肪肝,因为胆碱有助于血液内脂肪的运转。6、保持充足的光照。每日光照时间应保持16-17小时,光照强度15-20勒克斯,可延长产蛋期,提高产蛋率5-8%。7、适当淘汰低产鸡。为提高产蛋率,降低饲料消耗,应及时淘汰经常休产的鸡、体重过大过肥或过小过瘦的鸡,病残鸡及过早停产换羽的鸡。8、及时对就巢鸡采取措施。产蛋后期,蛋鸡的就巢性就会增强,发现就巢鸡可用丙酸睾丸素醒抱,方法是:按每千克体重12.5毫克肌肉注射,一般3-4小时即可醒抱。五、配合饲料及其使用(一)、配合饲料的种类1、添加剂预混料:是营养物质添加剂(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氨基酸)和非营养物质添加剂(抗菌素、驱虫剂、抗氧化剂等)加入载体和稀释剂(小麦粉、玉米粉等)充分混匀制成的产品。它是配合饲料的半成品,不能直接饲喂。生产预混饲料的目的是使微量添加剂均匀分散在大量配合饲料中,添加剂预混料一般占0.5—3%。2、蛋白质浓缩料:17
是按一定比例将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和添加剂预混料混合而成。猪鸡用的浓缩饲料,一般含粗蛋白在30%以上,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高于鸡猪需要量的2倍以上,所以不能直接饲喂,需按一定比例混配能量饲料配成全价配合饲料饲喂。3、全日粮配合饲料:也称全价配合饲料,其所含营养成分的种类和数量均能满足畜禽需要,并使它们达到一定的生产水平。应不加任何原料直接饲喂。它适用于不喂青粗饲料的家禽,密闭养猪及珍贵动物养殖。4、精料型配合饲料:一般草食家畜的日粮中有大量的青粗饲料,但其营养只能满足需要的一部分,故用浓缩饲料及能量饲料配制成精料型混合饲料,补充其营养差额。(二)、饲料添加剂的使用1、充分了解添加剂的作用特点,有目的,有选择的使用。2、用量应准确,混合要均匀。3、使用抗生素添加剂时,不能长期重复使用同一类,应根据情况调节使用。4、注意添加剂的配伍、保存。5、注意添加剂的有效期限。(三)、日粮配合1、原则:①以饲养标准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建议量为依据,并按实际中的反应进行调整。②尽可能利用多种原料配合日粮,发挥其互补作用。③要考虑饲料的适口性和饲用价值。④选用适合畜禽消化生理特点的饲料。⑤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当地资源,降低成本。17
2、方法:最常用的有试差法、四方形法、标尺法、代数法等,近年来国内外已广泛用电子计算机筛选日粮配方。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试差法,此法又叫试差调整平衡法。可将多种原料根据经验参照类似配方,试定配方大概比例,然后将计算的营养水平与饲养标准对照,若某种营养水平不足或多余,则通过调整饲料配比,反复多次,直至所有的营养水平都得到平衡为止。计算步骤:第一步,查饲养标准表,并列入表格。第二步,查常用饲料营养成分表,确定所用各种原料营养成分。第三步,依据饲养标准列出初步配方。第四步,计算所列配方各种营养成分。第五步,将计算的营养成分与饲养标准相比较,计算出差额。第六步,调整配方,并计算营养成分。第七步,重复进行第五步、第六步直至营养平衡。1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JGJ 82-2011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
- JGJ 107-2010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 JGJ_T23-201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 JGJ∕T 221-2010 纤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 JGJ-107-2016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 JGJ145-2013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 JGJT 23-2011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 JGJT 178-2009 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附条文说明
- JGJ-T 384-2016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
- 4《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强条
-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结构荷载、钢结构设计
- 《蒙古栎育苗技术规程》
- 关于举办《建筑消能减震技术规程》宣贯及建筑隔震
- 内蒙古地区蝴蝶兰日光温室栽培技术规程编制说明
- 无机保温砂浆墙体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DB34T1503-2011
- 《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的编制及其重点内容介绍 - 结构理论
- 园林施工的技术管理措施及技术规程探析
- 园路工程技术规程_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