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6.21 KB
  • 27页

DLT5268-2012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翻模固坡施工技术规程.pdf

  • 2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ICS27.140P55备案号:J1381F--2012PDL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5268—2012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翻模固坡施工技术规程ConstructiontechniquecodeOiltechnologyofturning—overformworkandfixingslopeforCFRD2012.01.04发布2012—03.01实施国家能源局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翻模固坡施工技术规程Constluctiontechniquecodeontechnologyofturning-OVel"formworkandfLxingslopeforCFRDDL,T5268—2012主编机构: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批准部门:国家能源局施行日期:2012年3月1日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翻模固坡施工技术规程Construcfiontechniquecodeontechnologyofturning-overformworkandfixingslopeforCFRDDL,T5268—2012●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东城区北京站西街19号100005http://www,ceppsgeccomcn)北京博图彩色印刷有限公司印刷●2012年3月第一版2012年3月北京第一次印刷850毫米×1168毫米32开本0875印张18干字印数0001--3000册●统一书号155123·855定价9.∞元敬告读者本书封面贴有防伪标签,加热后中心图案消失本书如有印装质量问题,我社发行部负责退换版权专有翻印必究 前言DL,T5268—2012本规程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下达2008年电力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8]1242号)要求制定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垫层料上游坡面防护施工是一项与面板质量、大坝施工进度和施工成本密切相关的关键项目。近几年开发成功的翻模固坡技术是能够较好地解决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垫层料上游坡面防护问题的方法之一。本规程包括翻模固坡技术采用的翻模结构设计、施工技术要点、质量控制标准、施工安全规定等内容。本规程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规程由电力行业水电旌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规程主要编写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长江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武汉)有限责任公司。本规程参加编写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工程局有限公司、辽宁蒲石河抽水蓄能有限公司。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常焕生、李岱、张云山、赵宝华、常鑫、钟彦祥、范忠君、张泽明、马龙彪、赵忠文、郑德湘、张军、彭涛、陈茂、王永兴、王明锐、李桂芳、徐铁成、张殿双、徐怀聚、赵臣江。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孙洪水、许松林、梅锦煜、宗敦峰、吴新琪、楚跃先、汪毅、毛亚杰、杨晓东、魏志远、晏新春、张建华、王琪、孙志禹、孙来成、郭光文、罗维城、杨成文、吴方明、钟彦祥、马如骐、何小雄、康明华、陈光。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I DL/T5268‘——2012目次前言-⋯⋯⋯⋯⋯⋯⋯⋯⋯⋯⋯⋯⋯⋯⋯⋯⋯⋯⋯⋯⋯⋯⋯~I1总则⋯⋯⋯⋯⋯⋯⋯⋯⋯⋯⋯⋯⋯⋯⋯⋯⋯-⋯-⋯⋯⋯⋯-⋯⋯⋯⋯⋯⋯-⋯12术语⋯⋯⋯⋯-⋯⋯⋯⋯⋯-⋯⋯⋯⋯⋯-⋯⋯⋯⋯⋯⋯⋯⋯⋯⋯-⋯⋯⋯⋯·23翻模结构设计⋯·⋯⋯⋯-⋯⋯⋯⋯⋯⋯⋯⋯⋯⋯⋯⋯⋯⋯⋯34施工⋯⋯⋯⋯⋯⋯⋯-⋯⋯⋯⋯⋯⋯⋯⋯⋯⋯⋯⋯⋯⋯⋯一55质量控制⋯⋯⋯⋯⋯⋯⋯⋯⋯⋯⋯⋯⋯⋯⋯⋯⋯⋯⋯⋯”76施工安全⋯⋯⋯⋯⋯⋯⋯⋯⋯⋯⋯⋯⋯⋯⋯⋯⋯⋯⋯⋯“8本规程用词说明⋯⋯⋯⋯⋯⋯⋯⋯-⋯⋯⋯⋯-⋯⋯⋯⋯⋯⋯⋯·9引用标准名录⋯⋯⋯⋯⋯⋯⋯⋯-⋯⋯⋯⋯⋯⋯⋯⋯⋯⋯⋯10附:条文说明⋯⋯⋯⋯⋯⋯⋯⋯⋯⋯⋯⋯⋯⋯⋯⋯⋯-⋯⋯·1lII ContentsDL/T5268—2012Preface····-·-·-····-······-·--·-····-·········-······-·········‘‘’‘’‘’‘’‘·-·-·’‘‘‘‘‘‘‘‘’‘I1GeneralProvisions-⋯⋯⋯⋯⋯⋯⋯’⋯⋯⋯⋯⋯⋯⋯’⋯⋯⋯⋯⋯⋯⋯⋯一12Terms······-·--········-·······-····-··-·-·-···········‘‘’’。’··-·’‘。‘。‘。‘‘‘‘‘。‘。。‘’’’’’’’’。’23DesignforTurning-overFormworkStructure‘‘’’‘’‘‘‘‘’’’’‘’‘‘‘‘‘‘‘‘‘‘‘‘‘34Construction-······-··················-·-···-······-········。‘‘‘-···-·-·-·-‘‘‘‘‘‘‘’‘’‘’55QualityControl···-·····‘’‘‘‘‘‘‘‘‘‘。‘‘·‘-’’’’’。’‘‘‘’‘‘‘‘‘‘‘‘‘‘’‘‘’‘’‘’‘。‘。‘。‘‘‘‘‘‘‘‘’‘‘‘76ConstructionSafety⋯⋯⋯⋯⋯⋯⋯⋯⋯⋯⋯⋯⋯⋯⋯⋯⋯⋯⋯⋯⋯’⋯’8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pecification’’’’‘’‘‘‘‘+‘。。。‘’‘’’’’’’‘‘‘‘。‘‘9ListofQuotedStandaj-ds·-···-,···-·-···t·····-·---····,··,·-·-···-···-···--·-····’。‘。’。。10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11111 1总则DL,T5268—20121.0.1为了规范翻模固坡施工技术,提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技术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规定了水电水利工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翻模固坡技术的技术要求和施工质量控制标准以及施工安全技术要求。1.0.3本规程适用于水电水利工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垫层料填筑及垫层料上游坡面防护施工。1.0.4采用翻模固坡技术,应制订专项技术方案,进行专项设计,制订保证质量、安全和环保的专项措施。1.0.5采用翻模固坡技术施工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做好技术培训,掌握翻模固坡的技术要点、质量要求和质量保证措施。1.0.6采用翻模固坡技术,应对旖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严格遵守劳动保护法令和卫生标准,不断改善劳动条件,做好职业病的预防,防止发生伤亡事故。1.0.7坝高超过100m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采用翻模固坡技术时,宜在施工之前参考相关设计资料或类似工程经验,在实施翻模固坡技术时预留坝体变形值。1.0.8采用翻模固坡技术,宜在正温条件下进行施工。如需要在负温条件下进行施工,则应采取保温措施。1.0.9采用翻模固坡技术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工程施工除遵守本规程的规定外,还应遵守DL/T5110《水电水利工程模板施工规范》、DL,"T5128《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规范》的有关规定。 DL,T5268—20122术语2.0.1翻模turning—overformwork由逐层支立、互相连接的三层模板组成,作为垫层料填筑的上游支挡结构和上游坡面防护砂浆施工用的模板结构。2.0.2楔板wedgeplate在垫层料填筑前临时固定在翻模模板内侧,在垫层料初碾完成后拔出,使模板与垫层料上游坡面之间形成所要求空隙的填充板。2.0.3初碾rollingearly在翻模结构拔出楔板之前对垫层料的碾压。2.0.4终碾rollingfinally在拔出楔板后形成的空隙内灌注固坡砂浆之后进行的碾压。2.0.5锚筋anchor用来承受翻模模板拉筋的荷载,按一定角度和深度锚入已碾压完成的垫层料中的钢筋。2.0.6拉筋lacing其一端与锚筋焊接,另一端(带螺纹)穿过模板,在模板背面用螺帽固定,承受翻模模板侧压力的光面钢筋。 DL/T5268—20123翻模结构设计3.0.1模板、楔板均宜采用钢材制作,模板应该具有足够的刚度。3.0.2翻模结构宜由上、中、下三层模板组成。上、下相邻的两层模板之间应可靠连接,并能灵活地微调其相对角度。每块模板与水平方向相邻的模板之间通过“u”形卡等连接件连接。模板通过锚筋、拉筋固定。翻模结构简图见图3.0.2。图3.0.2翻模结构简图(nun)3.0.3每块模板的长度宜为1200mm,模板的宽度应与每层垫层料的斜长相等。单块模板质量适中,便于装、拆、转运。3.0.4楔板为上宽下窄的梯形结构,斜度宜为2%~3%。楔板的长度可为模板长度的1/2,宽度宜为模板宽度30mm左右,厚度3 DL,T5268—2012应等于固坡砂浆的设计厚度。3.0.5锚筋宜采用螺纹钢筋,其各项参数可为:直径18mm,长400mm~450mm;锚固位置距离垫层料上游边缘650mm--700mm,锚入垫层料的角度为向下游倾斜50。~60。,锚入长度为350mm~400mm。3.0.6每块模板设置一根拉筋,拉筋宜采用直径为14mm的圆钢。3.0.7必要时,翻模结构的各项参数通过现场试验确定。 4施工DL,T5268—20124.0.1每层模板安装前,应按设计边线位置预留坝体施工期变形值进行测量放样。4.0.2模板安装前应涂刷脱模剂。翻模结构的锚筋、拉筋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制备和施工,拉筋与锚筋及模板的连接应可靠。4.0.3首层翻模模板可利用混凝土趾板牢靠固定、准确定位。4.0.4不具备安装翻模结构条件的周边缝边角部位,应支立异形模板,并与翻模结构妥善连接。4.0.5翻模模板及相应的异形模板支立验收合格后,方可安装楔板,摊铺垫层料。4.0.6垫层料摊铺宜采用后退法卸料,推土机摊平前,对模板部位的垫层料应采用人工回填,回填时应避免粗料集中而出现架空现象。垫层料填筑时,填筑层面不应向上游倾斜。4.0.7摊铺垫层料时,应注意保护锚筋、拉筋,如造成破坏,应及时修复,不得未经修复加以掩盖。4.0.8垫层料碾压应分初碾、终碾两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的碾压参数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4.0.9振动碾宜选用15t~20t自行式振动碾,振动碾的行走速度宜为2km/h~3km/h。振动碾应尽量靠近垫层料上游边缘,其与垫层料上游边缘的晟小距离应通过试验确定,宜为lOcm~15cm。4.0.10初碾结束拔出楔板后,应及时向模板与垫层料之间的空隙灌注砂浆。拌制砂浆的设备生产率应满足施工强度的要求。4.0.11终碾作业应在砂浆初凝前完成。4.0.12振动碾无法到达的部位,应采用小型振动机具压实垫层料。j DL/T5268—20124.0.13终碾结束、垫层料取样试验合格后,即可拆除下层模板。最下层模板拆除时,出露的固坡砂浆的抗压强度应达到其设计抗压强度的25%以上。4.0.14翻模固坡分段施工时,固坡砂浆接合部位应修凿成顺坡,清除松动的砂浆。 DL,T5268—20125质量控制5.0.1翻模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为±10mm。5.0.2终碾后模板的变位应不超过10mm。5.03配制固坡砂浆的水泥、砂子和水的质量均应符合DL/T5144《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的规定。5.0.4检查固坡砂浆物理力学性能的试件取样,应每10层垫层料填筑层取一组,剩余层数不足10层时也应取一组,试验结果应满足设计要求。5.0.5固坡砂浆的抗压强度、渗透系数等应符合设计要求,抗压强度宜为3MPa~5MPa,砂浆稠度根据施工需要选取。5.0.6模板下垫层料干密度、颗粒级配检测按每层至少一次控制,垫层料渗透系数检测按设计要求进行。采用斜试坑取样检测垫层料干密度、颗粒级配,代替DL/T5128《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规范》中规定的垫层料上游坡面干密度、颗粒级配检测。斜试坑应紧靠固坡砂浆的下游面下挖形成。7 DL,T5268—20126施工安全6.0.1碾压时应配备专人进行指挥,严禁振动碾滚筒碰撞模板。6.0.2碾压作业宜在白天进行,夜间施工应有足够的照明。6.0.3在翻模固坡作业面以下的斜坡面上应设置安全网,并随翻模固坡作业面上移。安全网应可靠地固定,坡面作业人员应佩戴安全带。 本规程用词说明DL,T52硼一2012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9 DL,T5268—2012引用标准名录DL/T5110水电水利工程模板施工规范DL/T5128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规范DL/T5144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翻模固坡施工技术规程DL/T5268_一2012条文说明 DL/T5268—2012总则⋯⋯⋯⋯⋯⋯“翻模结构设计⋯·施工⋯⋯⋯⋯⋯·质量控制⋯⋯⋯·施工安全⋯⋯⋯·目次1315171920 1总则DL,T5268—20121.0.3翻模固坡技术是使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垫层料填筑及固坡砂浆成形一次完成的一项旌工新技术,已获得发明专利,适用于各种高度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及其他类型的面板堆石坝的垫层料填筑及垫层料上游坡面防护施工。1.0.4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垫层料坡面防护施工是大坝施工的一个重要项目,目前采用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有斜坡碾压法、挤压墙法和翻模固坡法。1翻模固坡法的优点是:1)坡面平整度好。2)固坡砂浆厚度小且均匀,能够较好地适应坝体变形。3)不占直线工期,施工速度快。4)工程造价低。5)施工干扰小。6)大坝随时具备挡水度汛条件。翻模固坡法的缺点是机械化程度较低,用人工较多,应该进一步改进。2采用翻模固坡技术的工程实例:1)双沟水电站位于吉林省抚松县境内第二松花江支流松江河上,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1lOm,通过试验研究,在大坝施工中成功地采用了翻模固坡技术,属国内外首创,取得了很好的技术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与混凝土挤压边墙技术相比较,每平方米上游坡面可降低造价28元;与斜坡碾压固坡法相比较,可缩短大坝施工直线工期2~3个月。双沟水电站己,3 DL/T5268—2012于2010年4月投产发电,大坝运行情况良好。2)辽宁蒲石河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78.5m。通过学习、借鉴双沟大坝施工经验,在大坝施工中采用了翻模固坡技术。该大坝坝体施工至2009年10月已全部完成。3)湖北江坪河水电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219m。参建各方通过到双沟水电站工程和蒲石河抽水蓄能电站工程调研,确定大坝施工采用翻模固坡技术,自2010年6月开始实施。一个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工程是否采用翻模固坡技术,在制订施工方案时就应该确定,以便提前准备材料、机具,培训施工人员。1.0.5翻模固坡法技术要求比较高,质量控制措施比较严格,所以应在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掌握翻模固坡的技术要点、质量要求和质量保证措施。1.0.7根据坝体变形三维有限元仿真分析结果,在翻模放样时预留坝体变形,以使垫层料坡面尽量接近设计位置。坝高小于100m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体变形相对较小,可不做三维有限元仿真分析。将施工过程中坝体变形监测结果与坝体变形三维有限元仿真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如发现差异较大,则在后续施工中翻模放样预留坝体变形时应进行相应调整。1.0.8如在负温条件下采用翻模固坡技术进行施工,为保证固坡砂浆在达到设计强度之前不受冻,需要采取比较复杂的保温措施,因此在安排施工计划时应尽量避免在负温条件下施工。 DL,T5268—20123翻模结构设计3.0.1模板、楔板采用钢材制作,刚度较大、周转次数多。3.0.2经过计算和试验,应用于面板堆石坝垫层料上游坡面的翻模结构需要由上、下两层模板组成,互相可靠连接形成整体结构,共同承受荷载,才能使振动碾能够靠近模板进行碾压而无向上游倾斜和下滑现象,保证垫层料碾压合格,而且模板变位微小。由于下层模板可能发生的位移和倾角的改变,支立上层模板时须调整到正确的倾角,因此要求上、下两层模板之间能微调其相对角度;此功能可以适应上游坡面变坡的要求。翻模结构见图1。图l翻模结构图(mm)注:楔板上口厚7cm,下口厚5crn。3.0.3翻模结构是由人工装、拆、搬运,所以要求模板在具有足15 DL,T5268—2012够刚度的同时,还应质量适中、调整灵活,以便能够达到较高的工效,满足大坝填筑施工速度的要求。模板的宽度与每层垫层料的斜长相等,做到每支立一层模板,可完成一层垫层料的填筑。3.0.4根据实践经验,为了便于拔出楔板,楔板尺寸、质量不能太大,所以其长度选取模板长度的1/2;楔板宽度比模板大30mm左右,可防止垫层料在摊铺过程中滚下坡面。固坡砂浆的厚度宣为5cm~6cm。3.0.5此条规定是为了保证翻模结构的可靠性。3.0.6根据计算结果,拉筋受力不太大,可采用较小直径的圆钢。但考虑外露的拉筋头将在面板施工时用来固定侧模和钢筋架立筋,应该有较大的刚度,所以采用直径为14mm的圆钢。3.0.7翻模结构应用的工程还比较少,本规程中有关结构参数很多是推荐性的,是已经采用翻模固坡技术的工程实际采用的,肯定存在着很大的优化空间,应用翻模固坡技术的施工企业将通过现场试验对翻模固坡结构进行优化。 4施工DL,T5268—20124.0.1预留坝体变形值时,垫层料防护层坡面上某点的变形值应为垂直方向变形与水平方向变形的合成,见图2。∥lCBcb图2翻模固坡放样预留坝体变形示意图口小考虑坝体变形的放样点;ab一根据三维有限元分析结果得出的a点的铅垂位移;bP一根据二维有限几分析结果得出的a点的水平位移;c—a点经过变形后应该达到的位置A一考虑坝体变形后a点的放样点:AB一根据二维有限元分析结果推测的A点的铅垂位移Bc一根据二维有限,L分析结果推测的A点的水平位移注:aA=cC放样时a点应偏移的距离。4.0.2锚筋、拉筋是翻模结构的重要构件,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制备和施工,并且可靠连接,才能保证翻模结构的安全,实现翻模固坡技术的各道工艺。4.0.3首层翻模模板是上层模板的基础,第一层模板定位准确,才能保证上层模板的位置准确。4.0.6模板反坡下部的垫层料采用人工回填,能够保证回填饱满,避免垫层料分离、粗料集中和架空,保证模板反坡下部的垫层料 DL,T5268—2012能够碾压密实。要求垫层料填筑时,填筑层面不应向上游倾斜,这是为了防止振动碾向上游滑移,有利于碾压设备的作业安全。4.0.7锚筋、拉筋是翻模结构的重要构件,为了保证翻模结构的安全,必须保证锚筋、拉筋完好。4.0.8初碾应使垫层料达到90%的干密度。终碾的作用是使固坡砂浆达到密实,同时使垫层料最终达到设计要求的干密度。因各个工程采用的材料、碾压设备各有差异,所以合理的碾压参数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4.0.9振动碾质量过小,难以使模板内下部垫层料达到设计要求的于密度;振动碾质量过大,振动碾压时会使模板产生较大的位移。实践证明,应用翻模固坡技术采用15t~20t自行式振动碾比较合适。因为有翻模结构的承载作用,振动碾才能够尽量靠近垫层料上游边缘进行碾压,加之模板对垫层料的挤压作用,模板下面的垫层料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这是翻模固坡技术的核心。振动碾与垫层料上游边缘的最小距离以模板下的垫层料能够碾压密实、模板不出现明显位移为原则。对于不同质量的振动碾,这个“最小距离”是不同的,较重的振动碾应离模板稍远些,具体距离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4.0.10拔出楔板后,立即向模板与垫层料之间的空隙灌注砂浆,避免灌注砂浆的空隙被填塞。砂浆连续灌注,有利于保证砂浆的施工质量。4.0.11终碾对砂浆起振捣作用,应该在砂浆初凝前完成。4.0.13翻模固坡施工速度最快可达到1.5层/d,则最下层模板拆除时,出露的固坡砂浆至少已经有48h龄期,在常温下,这个龄期达到设计抗压强度的25%以上是没有问题的。4.0.14垫层料沿大坝全长平起填筑有利于加快大坝的填筑速度,有利于保证填筑质量,有利于坝体均匀变形,所以应尽可能这样组织施工。当由于条件限制,必须分段施工时,应做好接坡处理。j8 5质量控制DL,T5268—20125.0.4本条要求根据工程实践经验提出。5.0.5固坡砂浆的强度不能太高,以避免其对面板混凝土产生较大的约束力而出现裂缝。固坡砂浆的渗透系数应比垫层料小1个数量级左右。5.0.6比DL/T5128《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规范》中的垫层料上游坡面干密度、颗粒级配检查次数[1次/(1500m2~3000m2)]要求高,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DL,T5268—20126施工安全6.0.1因为翻模固坡技术要求振动碾尽量靠近模板进行碾压,所以为了保证振动碾既与模扳保持一定的较近距离行驶,又不碰撞模板,应选用性能良好的碾压设备和技术熟练的驾驶员,而且碾压时配备专人进行指挥。6.0.2因为翻模固坡碾压作业时,只有振动碾与模板之间的距离比较近,才能使模板下的垫层料达到设计要求的干密度,同时不允许振动碾碰撞模板,所以应该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进行碾压作业。6.0.3在上游斜坡面上设置两道安全网有两个作用:一是保证翻模固坡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止沿斜坡滚落;二是防止翻模固坡使用的物料滚落到趾板,保护趾板灌浆作业人员的安全。 洲咖155123855上架建议:规程规范/水利水电工程/水利水电施工统一书号:155123·855定价:9.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