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7.50 KB
  • 61页

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技术规范

  • 6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CELTS-32.1-WD2.0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技术规范SpecificationofChinaEducationBroadbandsatelliteNet-CEBsat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教育技术分技术委员会2003年9月5日发布56 目次前言1范围...........................................................................11.1主题内容.....................................................................11.2适用范围.....................................................................12引用文件.....................................................................13术语定义与缩略语.............................................................23.1本规范使用的基础术语........................................................23.2缩略语......................................................................34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系统..................................................54.1定义.........................................................................54.2前端传输系统的主要功能.......................................................54.3终端卫星接收系统设备的主要功能..............................................104.3.1Ku频段天线...............................................................114.3.2一体化LNBF(室外单元)...................................................124.3.3功率分配器...............................................................134.3.4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机.......................................................144.3.5卫星数据接收卡...........................................................145抽样检测..................................................................145.1范围......................................................................145.2抽样程序..................................................................145.3证书的发放................................................................155.4产品的改进和升级..........................................................155.5产品的质量跟踪............................................................15附录A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机.......................................................16A.1范围......................................................................16A.1.1主题内容..................................................................16A.1.2适用范围..................................................................16A.2分类......................................................................16A.3要求......................................................................16A.3.1使用条件.................................................................16A.3.2外观.....................................................................16A.3.3结构.....................................................................16A.3.4功能要求.................................................................17A.3.5信号输入、输出要求.......................................................18A.3.6电性能参数要求...........................................................19A.3.7条件接收.................................................................20A.3.8安全性...................................................................20A.3.9电磁兼容性...............................................................20A.3.10环境适应性(必要时)......................................................20A.3.11可靠性...................................................................20A.3.12包装要求.................................................................20A.4测试方法.................................................................2156 A.4.1测试条件.................................................................21A.4.2测试设备.................................................................22A.4.3外观、结构检查...........................................................23A.4.4功能指标测量.............................................................23A.4.5电性能参数测试...........................................................23A.4.6条件接收测试.............................................................25A.5安全性....................................................................25A.6电磁兼容性................................................................25A.7环境适应性................................................................26A.8可靠性要求................................................................26A.9包装要求..................................................................26附录B卫星数据接收卡..........................................................27B.1范围......................................................................27B.1.1主题内容..................................................................27B.1.2适用范围..................................................................27B.2分类......................................................................27B.3要求......................................................................27B.3.1使用条件..................................................................27B.3.2外观和结构..............................................................27B.3.3操作系统,驱动程序.......................................................27B.3.4功能要求.................................................................28B.3.5信号输入、输出要求......................................................29B.3.6电性能参数要求..........................................................29B.3.7操作界面(菜单).........................................................30B.3.8安全性(外置型).........................................................30B.3.9电磁兼容性(外置型必要时)..............................................30B.3.10工作稳定性..............................................................31B.3.11环境适应性(必要时)......................................................31B.3.12可靠性(必要时)..........................................................31B.3.13包装要求................................................................31B.4测试方法................................................................31B.4.1测试条件................................................................31B.4.2测试设备................................................................32B.4.3外观和结构检查..........................................................32B.4.4驱动程序安装............................................................32B.4.5功能检查................................................................33B.4.6电性能参数测试..........................................................34B.5安全性(外置型)..........................................................36B.6电磁兼容性(外置型)......................................................36B.7环境适应性..............................................................36B.8可靠性..................................................................36B.9包装要求................................................................36附录CDVB数据广播规范(部分)...............................................37C.1多协议封装..............................................................3756 C.1.1数据传输规范..........................................................37C.1.2PSI和SI规范..........................................................39C.2数据轮播...............................................................41C.2.1数据传输规范..........................................................41C.2.2描述符................................................................45C.2.3PSI和SI规范..........................................................51附录DDVB数据广播规范(部分).............................................53D.1数据流...................................................................53D.2异步数据流...............................................................53D.2.1数据传输规范...........................................................53D.2.2PSI和SI规范...........................................................53D.2.3数据广播描述符.........................................................54D.2.4流类型..................................................................54D.3同步和被同步数据流......................................................54D.3.1数据传输规范...........................................................54D.3.2PSI和SI规范..........................................................55D.3.3数据广播描述符.........................................................56D.3.4流类型.................................................................56前言56 本规范以国家标准和有关行业标准为主体,并参考了欧洲相应的主流标准,结合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的特点,从我国国情的实际出发来编制的。规范内容以满足现有传输系统实际应用的技术功能和可操作性为主体,兼及近期内准备拓展的技术项目。因此,本规范的编制不求全面但留有余地,可以随着系统的发展升级而不断地增补。本规范也简要叙述了前端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应用规范和技术要求,这对今后建设分前端系统也有指导意义。本规范由正文和三个附录构成。本规范从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以下简称为CEBsat)传输要求出发,主要规定了对接收CEBsat节目信息终端接收设备的分类、主要技术性能、推荐的测试方法和产品抽样检验的条件。并作为采购、招标以及设备研制和生产的依据。本规范的附录A、附录B、附录C和附录D为本规范的附录。本规范由教育部科技司提出;本规范由教育部科技司归口;本规范起草单位:中国教育电视台,信息产业部数字技术研究中心;本规范协草单位:北京市以泰智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九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加维通讯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清华力合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清华永新电子有限公司深圳经天通信有限责任公司西安通视数据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算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朝歌宽带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STR国际有限公司(香港)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张天林,周师亮,田议,李光仪,吴峰,梅宝富,朴龙,孙祖宇5656 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技术规范SpecificationofChinaEducationBroadbandsatelliteNet—CEBsat1范围1.1主题内容本规范规定了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ChinaEducationBroadbandsatelliteNet---CEBsat)系统的组成、主要功能和终端接收设备的分类、主要技术性能、推荐的测试方法和产品抽样检验的条件和方法。终端接收设备是指:1)具有接收视、音频功能的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机;2)具有接收视、音频及IP数据功能的卫星数字电视数据接收机;3)具有接收IP数据功能的卫星数据接收卡、卫星数据接收机;4)具有接收IP数据以及视、音频功能的卫星数据接收卡、卫星数据接收机。1.2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接收CEBsat节目信息的终端接收设备,是该类设备的入网许可测试、采购、招标以及设备研制和生产的依据。2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构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其中个别指标与本规范不同时,以本规范指定的要求为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GB191-199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8898-1997电网电源供电的家用和类似一般用途的电子及有关设备的安全要求GB/T11298.3-1997卫星电视地球接收站测量方法室外单元测量GB/T11298.4-1997卫星电视地球接收站测量方法室内单元测量GB/T11442-1995卫星电视地球接收站通用技术要求GB13837-1997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干扰特性允许值和测量方法GB/T14219-1993中文图文电视广播规范GB/T16954-1997Ku频段天线技术要求GB/T16954-1997附录H功率分配器GB/T17700卫星数字电视广播信道编码和调制GB/T17975.1信息技术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息的通用编码第一部分系统GB/T17975.9信息技术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息的通用编码第9部分系统解码器的实时接口扩展SJ/T11219-2000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机通用规范GY/T148-2000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机技术要求GY/T150-2000卫星数字电视接收站测量方法——室内单元测量GY/Z175-2001数字电视广播条件接收系统规范ISO-7816智能卡接口要求EN301192V.1.2.1-1999DVBSpecificationfordatabroadcastingPCILocalBusSpecificationRevision2.1,2.2TS101197-1TechnicalspecificationofSimulcryptinDVBsystemsUniversalSerialBusSpecificationV2.0(USB接口规范V2.0)56 NDIS5.0网络驱动接口规范3术语定义与缩略语3.1本规范使用的基础术语3.1.1前端headend接在信号源与卫星上行站之间的设备,用以接收、分配和处理要传输的信号。3.1.2传输流transportstream在GB/T17975.1中定义的按MPEG-2编码压缩后打包以供传输的数据流结构。3.1.3复用multiplex在一个物理频道中将多个节目或业务的数据流连接成一个数据流。3.1.4复用器multiplexer对数据流进行复用的设备。3.1.5IP信号包括视频(活动、静止图像)、音频、文件、数据在内按IP协议打包的数字信号。3.1.6业务service由不同信息如视频、音频、字幕及其他数据组成,作为节目提供给用户的基本数据流。3.1.7条件接收系统conditionalaccesssystem一种用于控制用户能否容许接收、使用某种业务的技术手段。3.1.8加密/解密encryption/decryption在条件接收系统中存在两种类型的加密:a)对授权管理信息EMM进行加密处理,然后以单独授权或分组授权的方式发送给用户作相应处理。b)对授权控制信息ECM进行加密处理,ECM信息中包含了对业务的访问准则信息以及用于解扰的信息。3.1.9加扰/解扰scramble/descramble加扰是为了保证传输安全而对业务码流进行加密处理,使未经授权的用户不能得到正确的业务码流。解扰是加扰的逆过程,在用户端的解扰器中完成。3.1.10授权控制信息entitlementcontrolmessage一种专有的条件接收信息,包含有经安全加密的控制信息和授权信息。3.1.11授权管理信息entitlementmanagementmessage一种专有的条件接收信息,它指定了用户或用户组对业务或事件的授权等级。3.1.1256 同密simulcrypt指通过用同一种加扰算法和同一个加扰控制信息,使多个条件接收系统一同工作的技术标准。3.1.13智能卡smartcard指用于终端接收设备中集成有条件接收系统模块的集成电路卡。3.2缩略语3.2.1A/DAnalog/Digital模拟/数字转换3.2.2CASConditionalAccessSystem条件接收系统3.2.3CEBsatChinaEducationBroadbandsatelliteNet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3.2.4CDACommonDescramblingAlgorithm通用解扰算法3.2.5CPUCentralProccessingUnit中央处理单元3.2.6CWGControlWordGenerator控制字发生器3.2.7DDRDoubleDataRateMemory,双倍速存储器件3.2.8DVBDigitalVideoBroadcasting(欧洲)数字视频广播3.2.9DVB-SDigitalVideoBroadcasting-Satelllite卫星数字视频广播3.2.10ECMGEntitlementControlMessageGenerator授权控制信息发生器3.2.11EMMGEntitlementManagementMessageGenerator授权管理信息发生器3.2.12EPGElectronicProgramGuide电子节目指南3.2.13FECForwardErrorCorrection前向纠错3.2.14IInterleave卷积交织深度3.2.15IDIdentifier标识符3.2.16IPInternetProtocol因特网协议3.2.17IRDIntegratedReceiverDecoder综合接收解码器3.2.18ISO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forStandardization国际标准化组织56 3.2.19LCDLiquid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器3.2.20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3.2.21LPLinearPolarization线极化3.2.22LNBFLowNoiseBlockwithFeed-horn一体化室外单元3.2.23MACMediaAccessControl媒体存储控制3.2.24MCPCMulti-ChannelperCarrier多路单载波3.2.25MPEMultiprotocolEncapsulation多协议封装3.2.26MPEGMovingPicturesExpertGroup运动图像专家组3.2.27MTBFMeanTimeBetweenFailures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3.2.28NDISNetworkDriverInterfaceSpecification网络驱动接口规范3.2.29OSOperatingSystem操作系统3.2.30PESPacketElementaryStream打包基本流3.2.31PCIPeripheralControlInterface外设控制接口3.2.32PIDPacketIdentifier包标识符3.2.33PSIProgramSpecificInformation节目专用信息3.2.34QPSKQuadraturePhaseShiftKeying正交(四相)相移键控3.2.35RFRadioFrequency射频3.2.36RSReed-Solomoncode里德-所罗门(编码)3.2.37SASSubscriberAuthorizationSystem用户授权系统3.2.38SMSSubscriberManagementSystem用户管理系统3.2.39SCPCSingleChannelperCarrier单路单载波3.2.40SCSSimulcryptSynchronizer同密同步器56 3.2.41SIServiceInformation服务信息3.2.42S/sperSymbolpersecond符号/秒3.2.43TCP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3.2.44TCSTrafficControlSystem流量控制系统3.2.45TSTransportStream传输流3.2.46UDPUserDatagram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3.2.47VBIVerticalBlankingInterval场消隐期3.2.48XMLExtensibleMarkupLanguage描述图像/声音附带信息(元数据)的规则4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系统4.1定义本规范定义的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系统由图1中各功能组件设备组成,他将基带的视频、语音、IP信号经编码复用连接后通过卫星按DVB-S标准格式传送到用户终端。基带信号源(模拟、数字)包括:本地信号;外来信号;卫星信号。电视信号图文信号VBI声音广播信号数字编码,统计复用MPEG-2条件接收系统CASIP网关复用器QPSK调制器IF光纤传输卫星上行站输入系统A/DIP播出系统TSIPIP数据SINO-1TS图1CEBsat前端传输系统功能简图4.2前端传输系统的主要功能4.2.1输入系统将输入的模拟信号经A/D转换成数字信号,通过矩阵切换分配输出给编码器。4.2.2数字编码和统计复用将输入的多路数字信号按MPEG-2编码压缩,再经过统计复用后输出复用的TS流。4.2.3IP播出系统IP播出系统提供IP数据广播,是将输入的数据信息(包括文件、图表、图像、声音、课件等)按MEPG-4压缩标准进行流媒体播送和将文件数据按UDP协议打包后以IP数据包发送。CEBsat采用WindowsMedia来播放流媒体信息,考虑到今后的拓展,本规范中不对其做具体规定。IP数据广播系统国内尚无标准可循,为了方便用户使用,使系统更具开放性,当务之急是统一术语、接口和界面,为系统标准化打下基础。本规范采用了基于DVB数据广播标准(EN30156 192见附录C)中的多协议封装(MultiprotocolEncapsulation-MPE)和数据轮播(DataCarousel)(选项)、附录D中的数据流(DataStreaming)(选项)格式,以单播、组播、广播的方式将IP数据包封装成TS流数据包,然后通过数字电视的传输链路(复用器、调制器、卫星链路)以DVB包的方式传输,在用户接收端的计算机上通过卫星数据接收卡还原成IP数据包,供应用软件处理。IP播出系统由相应于不同应用的IP播放器(含IP播出软件)、播出管理系统、资源管理服务器、IP-CA系统以及用户管理系统和用户接收端相应的IP接收软件(和硬件)等组成。系统将节目数据资源分类整理为要播出的节目单,由播出管理系统根据数据广播节目指南(EPG)编排成节目并存入数据库中,以便IP播放器播放。IP播放器将存放在资源管理服务器中要播放的节目数据资源检索出来打包成IP数据包,经过IP-CA系统加密后送给IP网关,按DVB数据广播标准中的多协议封装或数据轮播(选项)格式打包,然后将IP数据包封装成DVB数据包(TS),之后和数字电视节目的TS流复用成一个TS流传送给QPSK调制器,通过卫星传输链路以DVB-S的方式传输。其物理传输原理框图如图2所示。IP播放器含播出软件资源管理服务器IP--CASIP网关复用器播出管理系统卫星数据接收卡含接收软件QPSK调制器用户管理系统信源卫星链路DVB-TSIPTSIP封装器IP(CA)图2DVB数据广播系统逻辑输入的文件数据量有不同的大小,在文件分发时需要将其拆分打成一个个UDP数据包。在拆分过程中可以采用前向纠错(FEC)编码、冗余容错或CRC32进行误码保护。文件分发系统流程如图3所示。发送一个文件拆分文件,打成UDP包形成IP数据包,发送拆分的文件数据接收到一个文件拼接,还原成文件接收UDP包IP数据加密IP-CASIP数据解密IP网关,复用IPDVB(TS)解复用DVB(TS)IP56 文件DVB-S传输流程图3文件分发系统4.2.3.1节目(文件)播出结构1)节目(program)发送端给接收用户发送的文件或目录称为一个节目。2)数据流(stream)数据流是数据传输的具体形式,每个数据流均由IP播放器产生,以UDP包格式打包成IP数据包,在某个频道中传送。3)频道(channel)一个频道就是一个组播IP地址加上一个端口号。只有收发双方的组播IP地址和端口号都一样,接收用户才能收到数据。一个频道内可以建立多个节目。4)频道组(channelsgroup)多个频道在指定带宽内复用组成频道组,多个频道可以同时发送数据。设定频道组带宽后,频道组内的各个频道可以根据各自的优先级动态分配带宽(选项)。接收用户可通过控制频道组统一控制组内的各个频道。卫星DVB-S传输4.2.3.2IP播放器IP播放器是文件分发服务器,是频道组、频道和节目的载体,负责执行节目发送操作和与管理主机的通讯。一般情况下,每台播放器都有两块网卡,一块与管理主机相连进行系统通讯,另一块负责发送数据,与卫星链路的上行通道相连。IP播放器功能:1)将节目管理系统编排好的节目所形成的当前播放的节目单播放出去。(按指定的组播IP地址和端口号);2)IP播放器将要传输的节目,按指定的带宽在规定的时间内(给定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或起始时间和播放次数)以组播的方式播放;3)可同时播出多套节目,每台IP播放器最多可支持64个频道组同时发送;4)IP播放器能输出当前工作状态参数,包括:当前播放(接收)的文件名,文件总数,已完成播放(接收)的文件数,文件总大小,当前播出(接收)量,包长和实际播出(接收)带宽等;5)有文件更新功能;6)IP组播通信需要依赖一个特殊的地址组,名为“组播地址”。组播地址是一个D类IP地址,范围在224.0.0.0到239.255.255.255之间,但是其中还有一些地址(224.0.0.0~224.1.0.0)为特殊用途而保留,所以组播地址的设置范围为224.1.0.1-239.255.255.254。4.2.3.3播放软件的功能和性能要求1)支持多台播放器同时发送为支持超大数据量传输,系统可支持最多达8台播放器同时发送。播放器数量的增加属平滑扩容,播放软件不需做任何修改;2)传输速度快,能够充分发挥宽带网的优势单个频道的最大发送速率在发大量小文件时可达8Mb/s,发大文件时可达25Mb/s,最小带宽可设置到1kb/s。这里的小文件是指小于100kB的文件,大文件是大于50MB的文件。每台播放器所有频道的带宽总和达到40Mb/s。整个系统的总带宽可达320Mb/s;3)支持多频道同时传输56 每台播放器最多支持64个频道同时发送;4)提供带宽复用的功能在发送端的播放器上可以建立频道组,指定这个频道组的总带宽。然后在该频道组下面建立多个发送频道,每个频道指定一个优先级,当该组中的多个频道同时发送数据时会根据优先级自动调整各频道的带宽。当一个频道的数据发完之后,该频道原先所占用的带宽就分配给其他正在发送数据的频道,使整个频道组的带宽得到充分的利用;5)可以建立多频道,多节目发送每台播放器最多可建立64个频道组,每个频道组最多可建立16个频道,每个频道最多可建立256个发送节目;6)建立专用信息频道播放器播送数据时,需要有一个机制能够让接收用户了解到当前有多少个频道正在传输节目,以及每一个频道中传输的具体内容是什么(频道描述信息)。为此,每一个播放器除了传送数据频道之外,要附加建立一个专门用来传送数据频道信息的信息频道。该信息频道要循环播送,但速率不必太高;7)在数据频道和信息频道中的描述性信息都以XML格式来表示8)发送方式灵活发送端的操作员可以在频道级和节目级指定发送方式,发送包括立即发送、循环发送、定时发送等,还可以在发送过程中更改发送速率。9)可发送公告和节目单公告是发送端给所有接收用户发送的文本信息,节目单则告诉接收用户发送端将要发送的内容;10)发送过程中提供发送进度和统计信息11)带宽抖动小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每个频道的带宽和所有频道的带宽基本上保持恒定,即便发生抖动,也只能是使发送带宽下降,而不能使带宽超过设定的值;4.2.3.2接收软件的功能和性能要求播出软件和接收软件都在WinSock的基础上实现(同时要支持NDIS5.0接口标准),在IP协议中只需要关心UDP层的数据包,而更底层的数据包则完全由操作系统来管理。所以播出软件和接收软件与驱动器(Driver)之间没有直接的接口。4.2.3.4.1基本功能要求1)能自动建立接收频道,接收发送端发送的UDP包数据,并解析这些数据将它们还原成节目(文件);2)能提供当前播放的节目单(列表)信息;3)要有节目的唯一标识ID;4)能得到节目的基本信息:节目名称节目播出带宽(该节目的播出带宽,不随其他节目而变化)节目播出起始时间/结束时间(或播放次数)节目所属频道节目类型5)节目(文件)存放的路径;6)能完整下载节目(文件),并指定下载路径。4.2.3.4.2接收软件性能要求1)速度快56 每台接收机的总接收速率超过32Mb/s,可同时接收32个频道。在接收50MB以上的大文件时,单个频道的最高接收速率可达到25Mb/s,在接收100kB以下的小文件的情况下单个频道的最高接收速率可达到8Mb/s;1)数据接收正确率高IP播出系统接收成功的概率与信道质量、发送速度、接收终端性能等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在一般情况下,信道质量为10-9以下误码率,接收系统在正常负荷下运转时,对于60MB左右的文件一次收全的几率在99%以上,二次收全的几率在99.99%以上,三次要求收全。2)操作简单频道和节目的创建能够自动完成,之后又能够自动启动进行接收。整个系统只要进行简单的配置就能运行;3)接收过程中提供接收进度和统计信息4)接收系统提供磁盘空间不足报警功能(选项)5)每个接收频道可以单独设置接收目录6)提供节目(文件)的补全机制一个节目若第一次没有收全,在以后的接收过程中接收系统只需补写未收全的部分,以提高效率,降低资源占用。4.2.3.5IP播放器与其他系统的接口IP播放器通过数据库和其他系统通信。4.2.4条件接收系统(CAS)条件接收是一种技术手段,它只容许被授权的用户使用某一种业务,未经授权的用户不能使用这一业务。它是一个包括加解扰技术、加解密技术、数字编解码技术、数字复用技术、网络技术、终端设备接收技术、智能卡技术以及系统数据库应用管理(用户管理、节目管理、收费管理等)技术的综合性系统,是接收、控制数字化信息的核心保障系统。CEBsat采用欧洲DVB通用CA系统中的同密(Simulcrypt)标准,采用同密标准的好处是为更优秀的CAS生产厂商提供了后者居上的市场公平竞争机会,同时也排除了系统运营商受CAS厂商的市场垄断制约。现时CEBsat采用了法国电信Viaccess公司和北京算通科技公司的CAS。对要播出的视、音频信号按DVB同密标准方式运行;对IP信号则分别按照两家各自的IP-CAS运行,同时向终端接收设备发送授权和解密、解扰信息(EMM,ECM)(图4,图5,图6)。MPEG-2编码器DVB-CAS加扰器电视机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机机内集成有CAS智能卡ECMGEMMGSMSSASTSTS(CA)0)IP数据输出视频音频图文图4DVB-CAS原理框图56 TS(IP-CA)流量控制系统TCSIP加扰器IP-CASECMGEMMGSMSSASIP网关,复用器卫星数据接收卡(机)计算机显示器读卡器IP接收软件IP-CA解密软件IP智能卡TS转发IP数据aswdIP-CAAaswdaswdaswdaswd智能卡图5IP-CAS原理框图SI-2SI-1控制字发生器CWGECMG1二次复用器(含加扰器)同密同步器SCSEMMG2EMMG1ECMG2ECMG1CA-2CA-1图6DVB同密标准系统原理框图CAS有两种:DVB-CAS对电视节目进行控制加解扰,IP-CAS对数据信息进行控制加解扰。4.2.5IP网关,复用器将要播出的IP信号打包成MPEG-2标准的TS流,再和编码系统输出的TS流复用成统一的TS流输出。4.2.6QPSK调制器将基带TS流按QPSK格式调制到中频后,输送给光纤传输系统。4.3终端卫星接收系统设备的主要功能56 天线电视接收机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机功率分配器AV一体化室外单元转发网关卫星数据接收卡(机)计算机IP解密软件接收软件图7终端卫星接收系统框图终端卫星接收系统由图7中各功能组件设备组成,他接收前端通过卫星播送的视、音、IP信号经解复用、解码、解密后送给用户终端显示。有两种接收模式: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机接收视、音频广播节目后输送给电视机;卫星数据接收卡接收数据广播节目输送给计算机,有单体接收和集体转发接收(通过转发网关)两种模式。4.3.1Ku频段天线4.3.1.1工作条件抗风能力:8级风:当风速为20m/s时正常工作;10级风:当风速为40m/s时降精度工作;12级风:当风速为60m/s时不破坏(天线朝天锁定)。环境温度:-40℃~60℃;相对湿度:5%~95%;大气压:86kPa~106kPa。4.3.1.2极化方式线极化(LP)。4.3.1.3天线驱动方式手动。4.3.1.4外观天线外观应无明显的划伤、脱漆、变形、锈蚀等异常现象。4.3.1.5电性能要求电性能要求见表1。56 表1天线电性能要求序号技术参数单位天线口径m要求备注1接收频段GHz—11.7~12.75可扩展到10.7~12.752增益GdBi0.634.9G=G。+20lgf(GHz)11.950.7536.90.938.51.039.31.240.91.542.93效率η%≥554噪声温度K—≤55仰角为20°归算到场放输入口,晴天微风5驻波系数——≤1.30—6交叉极化鉴别率dB—≥27正馈:电平下线极化降1dB内偏馈:轴向7天线调整范围俯仰5°~85°方位0°~360°—8第一旁瓣电平dB—≤-14—广角旁瓣包络dBiD/λ>15029-25lgθ1°≤θ≤20°100≤D/λ≤15032-25lgθ(100λ/D)°≤θ≤20°D/λ<10052-10lgD/λ-25lgθ(100λ/D)°≤θ≤20°4.3.2一体化LNBF(室外单元)4.3.2.1定义由天线馈源与下变频器(高频头)集成为一体的器件称为一体化室外单元,简称一体化高频头,标识LNBF。4.3.2.2工作条件环境温度:-40℃~60℃;相对湿度:5%~95%;56 气压:86kPa~106kPa。4.3.2.3连接方式输入端口:馈源端口(Ku频段此端口需密封);输出端口:FL10-75ZY。4.3.2.4供电方式电压:12V~20V(DC);电流:≤250mA。4.3.2.5外观不应有明显的开裂、变形、划伤、脱漆和锈蚀等缺陷。4.3.2.6电性能要求电性能要求见表2。表2一体化LNBF电性能要求序号技术参数单位要求备注1输入频率GHz11.7~12.75可扩展到10.7~12.752输出频率MHz950~2150—3振幅/频率特性dB±5全频段4带内任意接收频道内增益波动dB±2任一转发器带宽内5功率增益dB≥50—6噪声系数dB≤1.0__7一本振频率环境适应容差MHz±2—8输入饱和电平dBm≥-551dB压缩点时的输入电平9镜像干扰抑制比dB≥40—10增益稳定性dB/h≤0.35—11相位噪声dBc/Hz≤-60(1kHz)≤-75(10kHz)—12交叉极化鉴别率dB≥23全频段13水平极化电压V18±214垂直极化电压V13±115多载波互调dB≥404.3.2.7电磁兼容性要求一本振泄漏电平≤-40dBm;4.3.2.8环境适应性Ku频段按GB/T169544.3.4的规定。4.3.2.9可靠性要求Ku频段按GB/T169544.3.5的规定。4.3.3功率分配器4.3.3.1分类划分为无源和有源两种。4.3.3.2技术要求连接端口:FL10-75ZY(输入、输出);输出端口数:2或4;输入、输出阻抗75W;隔离度:大于等于20dB;接入损耗:小于等于3.5dB(二功分器),7.0dB(四功分器);56 回波损耗:大于等于17dB(输入口和输出口)。4.3.4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机4.3.4.1定义本规范规定的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机适用于接收CEBsat播送符合MPEG-2/DVB-S标准要求的数字卫星视、音频广播节目。4.3.4.2一般要求视频解码达到主类主级(MP@ML)质量;音频解码达到MPEG-1&MPEG-2层I和层II音频质量,可适用于接收多路单载波(MCPC)和单路单载波(SCPC)方式的Ku频段卫星数字电视信号,可满足集体接收(专业型)和个体接收(普及型)需要,专业型和普及型电性能要求基本相同,仅功能和一般要求有所区别。4.3.4.3分类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机按性能可分为专业型、普及型和电视/数据接收型;按功能可分为配置CA型和不配置CA型。1)专业型其性能可满足收转或集体接收卫星数字电视节目要求;2)普及型其性能可满足个体直接接收卫星数字电视节目要求;3)电视/数据接收型是指既能接收电视节目,又能接收IP数据的卫星数字接收机;4)配置CA型接收机内置有法国电信Viaccess公司或中国北京算通科技公司的“金钥匙”CA系统,在机器前面板配置符合ISO-7816-3标准的智能卡(SmartCard)读卡器(CardReader)插槽;5)不配置CA型接收机不具备CEBsat制定的条件接收功能。4.3.4.4技术要求见附录A。4.3.5卫星数据接收卡(机)4.3.5.1定义本规范规定的卫星数据接收卡(机)适用于接收CEBsat播送的符合MPEG-2/DVB-S标准要求和DVBDATA数据广播标准要求的远程教育节目。它能支持CEBsat指定的CAS并与之兼容,但卡内不集成它们的CA系统。4.3.5.2分类卫星数据接收卡(机)按结构可分为内置型、外置型。1)内置型卫星数据接收卡是安装在计算机PCI插槽内的组件;2)外置型卫星数据接收机是一个独立的组件设备,具备独立供电系统,配置有10/100M以太网口或USBV2.0接口;卫星数据接收卡按功能可分为IP数据接收型和IP数据/电视接收型。3)IP数据接收型是指具有接收IP数据功能的卫星数据接收卡、卫星数据接收机;4)IP数据/电视接收型是指既能接收IP数据,又能接收电视节目的卫星数据接收卡、卫星数据接收机。4.3.5.3技术要求见附录B。注:本规范附录中的技术要求是对图2,图4和图5中所示的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机和卫星数据接收卡进行的,其他设备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技术要求处理。5抽样检测5.1范围凡进入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使用的终端接收设备必须经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质量检测中心(简称质量检测中心)认定合格,并取得入网许可证书。56 5.2抽样程序5.2.1申请申请办理“入网许可证书”的国内外企业应向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平台技术部提出申请,并提供有关的文件资料。5.2.2文件审查经文件审查合格后,通知申请单位协商产品的抽检具体事项(包括对该产品生产线的考察)。5.2.3产品质量检测质量检测中心按附录A中A.3,A.4和附录B中B.3,B.4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对抽检产品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出具检测报告。5.3证书的发放对检测结果合格的产品(指定型号)发给入网许可证书。5.4产品的改进和升级经抽样检测合格后的产品,如果其硬件、软件等有变更、升级、器件替换,但产品型号不变时,必须向质量检测中心申报其变动的原因和具体内容,以便决定是否需要对其重新进行检测。5.5产品的质量跟踪1)对集中采购中标的产品(有一定规模数量),在供货时由采购招标单位随机抽取两台产品送检测中心检测,若产品质量与入网检测时相同,则可免交检测费,可按供货合同供货;2)如果产品达不到该产品入网检测时的质量要求,生产企业应按规定交纳检测费;3)质量检测中心将视该产品出现的质量问题的轻、重程度来决定是否建议采购招标单位拒收该批产品,同时将该种产品的整改决定通知生产企业;4)如果该种产品的质量问题比较严重,比如出现不合格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将注销其入网许可证书,并要求立即停止生产,限期整改,生产企业完成整改后要重新申请入网许可;5)已入网许可的产品将由质量检测中心在有效期内不定期地抽检一次,若产品与获得入网资格时的质量保持一致,则免收产品检测费;6)对于伪造、冒用、借用、转让“入网许可证”的行为,一经发现将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注:抽样检测的具体实施办法见“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终端接收设备入网检测管理办法”。56 附录A(规范的附录)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机(SatelliteDigitalTelevisionReceiver)A.1范围A.1.1主题内容本规范规定了适用于接收CEBsat播送符合MPEG-2/DVB-S标准要求的卫星数字电视广播节目的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机(又称IntegratedReceiverDecoder—IRD综合接收解码器),他的分类、主要技术性能和推荐的测试方法。A.1.2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接收CEBsat节目信息的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机,是该类产品的入网许可测试、采购、招标以及设备研制和生产的依据。A.2分类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机按性能可分为专业型、普及型和电视/数据接收型,按功能可分为配置CA型和不配置CA型。1)专业型其性能和功能可满足收转或集体接收卫星数字电视节目要求。2)普及型其性能和功能可满足直接接收卫星数字电视节目要求。3)电视/数据接收型其性能和功能除可满足直接接收卫星数字电视节目要求外,还能接收IP数据广播节目(见附录B)。4)配置CA型接收机内置有法国电信Viaccess公司或中国北京算通科技公司的“金钥匙”CA系统,在机器前面板配置符合ISO-7816-3标准的智能卡(SmartCard)读卡器(CardReader)插槽。5)不配置CA型接收机不具备CEBsat制定的条件接收功能。A.3要求A.3.1使用条件环境温度:0°C~40°C;相对湿度:10%~90%;大气压:86kPa~106kPa;电源:电压127V~260V(AC);频率50Hz±1Hz。A.3.2外观设备外观应整洁,表面无毛刺、凹痕、划伤、裂纹、变形。表面涂层不起泡、龟裂、脱落。金属件无锈蚀和损伤。标记清晰、正确。A.3.3结构开关、按键、旋钮操作灵活可靠,零部件固定牢固无松动。印制电路板不断裂,机内布线合理牢固和无金属异物。机壳接地良好。A.3.4功能要求A.3.4.1供电电压室外单元(LNBF)供电电压:DC12V~20V可切换;室外单元(LNBF)供电电流:不小于300mA;56 极化切换电压:DC13V±1V/18V±2V;短路保护:有输出短路保护措施。A.3.4.2应用功能预置频道数³100个;能接收SCPC和MCPC;能通过卫星下载软件升级〔空中升级、串口升级(选项)、以太网口升级(选项)〕;有雷电、浪涌、静电和短路保护措施;具有LNBF信号串联输出接口(选项);使用文字符合国家标准中文字库规定;父母锁功能;喜爱频道功能(选项);最后存帧功能持续时间不大于2秒;自动死机恢复功能(选项);VGA接口(选项);交互功能(选项);EPG(选项);回传通道(选项);待机(STANDBY)功能。A.3.4.3使用与显示1)普及型具有遥控及面板按键主要功能控制;中文LED(或LCD)显示或中文屏幕叠加显示;电平强度指示和信号质量指示;断电记忆(原设置参数)功能;断信号记忆(原设置参数)功能;中文电子节目指南(EPG)(选项);中文隐匿文字(选项);接收图文节目及VBI数据广播(选项);能接收IP数据信息并可输出给计算机(电视/数据接收型);操作界面方便、友好。2)专业型具有面板按键功能控制;中文LED(或LCD)显示或中文屏幕叠加显示;电平强度指示和信号质量指示;断电记忆(原设置参数)功能;断信号记忆(原设置参数)功能;中文电子节目指南(选项);中文隐匿文字(选项);接收图文节目及VBI数据广播;能接收IP数据信息并可输出给计算机、以太网交换机和集线器(电视/数据接收型);操作界面方便、友好。A.3.4.4音频模式立体声;单声道;56 双声道;有自动声道选择。A.3.5信号输入、输出要求A.3.5.1输入连接方式输入阻抗:75W;L波段输入端口:1;连接端口:FL10—75ZY(同F型公制)。A.3.5.2视频信号输出1)视频输出:PAL-D复合视频信号和Y/C模拟分量信号或Y,U,V模拟分量信号(专业型)2)输出阻抗:75W;3)视频输出电平:1Vp-p±30mVp-p;4)连接端口Y/C模拟分量信号输出:S端子(普及型);Y,U,V模拟分量信号:TX同芯插座(同RCA)(专业型);复合视频信号输出:Q9—75KY或TX同芯插座(专业型);TX同芯插座(普及型)。5)图像基带:5.5MHz;6)图像信号极性:正极性;7)亮度信号标称幅度:0.7Vp-p±20mVp-p;8)同步信号标称幅度:0.3Vp-p±9mVp-p。A.3.5.3伴音输出端口数:³2;阻抗:专业型600W(平衡或不平衡);普及型600W不平衡或低阻;连接端口:XLR型三芯座或TX同芯插座(专业型);TX同芯插座(普及型);最大输出电平:³-3dBm.(普及型);³3dBm.(专业型)。A.3.5.4射频输出(选项)电平:³70dBmV;阻抗:75W;连接端口:FL10—75ZY;输出频道数:³2(UHF可调)PAL-D制。A.3.5.5数字信号输出1)数据输出端口数(专业型或电视/数据接收型):2;数据连接端口:DB—9阴性(应符合CCITTRS—232或RS—422规定);以太网接口RJ45(10/100Mb/s)或USB(V2.0)接口;1394接口(选项).2)传输码流输出端口数(专业型)(选项):1ASI(串行)或SPI(并行)(DVB接口标准)输出。A.3.6电性能参数要求电性能参数要求见表A.1。56 表A.1电性能参数要求序号性能参数单位要求备注1输入频率范围MHz950∽2150——2输入反射损耗dB³73频率锁定范围MHz±2.5MHz——4输入电平范围dBm-65∽-25——5解调门限Eb/NodB4.55.0≤5.56.06.41/22/3FEC=3/45/67/8电平:-65dbm6符号率范围MS/s2∽402∽45相对于54MHz转发器带宽,滚降系数0.35包长188Byte相对于54MHz转发器带宽,滚降系数0.20包长188Byte7K系数%£38微分增益失真%±59微分相位失真°±510亮度/色度增益差%±511亮度/色度时延差ns±3012亮度信号非线性%±513视频回波损耗dB³2614行同步前沿抖动ns£20P-P15视频幅频特性dB±0.5+0.5/-4.00.5MHz∽4.8MHz5.5MHz16连续随机杂波信噪比dB³56(加权值)5MHz带宽50%平场信号17伴音谐波失真%£160Hz∽10kHz18伴音幅频特性dB+1.0/-2.0±0.5+1.0/-3.020Hz∽60Hz60Hz∽18kHz18kHz∽20kHz19伴音信噪比dB³70(不加权)20立体声伴音左右声道间电平差dB£0.560Hz∽18kHz左右声道间相位差°£560Hz∽18kHz左右声道间串扰抑制比dB³7021最大可用比特率Mb/s55FEC=3/4电视/数据接收型60FEC=5/6电视/数据接收型22数据接收速度秒£2电视/数据接收型56 续表A.1序号性能参数单位要求备注23数据接收正确性次数£3电视/数据接收型24可接收PID数³16电视/数据接收型25传输流误码率—£1´10-9必要时26功耗W应在产品标准和产品使用说明书中标明具体数值2722kHz控制信号kHzmVp-p22(±20%)650(±250)A.3.7条件接收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机中集成的CAS(有法国电信Viaccess或北京算通公司CAS的认证标记),能对前端经过加扰、加密播出的视、音频信号通过智能卡授权论证后进行解密、解扰处理。  对配置CA型接收机应满足条件接收要求: 1)内置DVB通用解扰算法(CDA),能对TS和PES按Viaccess或算通CAS解扰;  2)需经法国电信Viaccess或北京算通科技公司CAS认可授权;  3)读卡器符合ISO--7816-3接口标准,能与智能卡正常通信;  4)能满足按DVB同密条件接收标准运行要求;  5)加扰与非加扰相互转换符合授权要求;  6)加扰状态对图像质量无影响;7)能显示PSI/SI私人数据表(选项)。A.3.8安全性1)符合GB8898中I类设备的有关规定(有接地端子);2)标记:应符合GB8898中第5.2—5.4要求;3)结构:符合可触及件不带电要求;4)绝缘、抗电强度:应符合GB8898中10.3要求;5)电源线芯截面积:应符合GB8898中16.2要求。A.3.9电磁兼容性(必要时)二本振泄漏电平:£-65dbm;注入电源的干扰电压应符合GB13837—中4.2的要求。A.3.10环境适应性(必要时)环境试验要求见表A.2。A.3.11可靠性要求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下限值q1应不小于8000小时。A.3.12包装要求产品包装要求按GB191执行。56 表A.2环境试验要求试验项目试验要求备注低温贮存温度:-40°C±3°C时间:8h——低温工作温度:0°C±3°C时间:4h——高温工作温度:40°C±3°C时间:4h——高温贮存温度:60°C±3°C时间:8h——湿热试验温度:40°C±3°C相对湿度:90%~95%试验时间:48h——振动试验(三个方向)频率:10Hz∽30Hz∽10Hz,单振幅0.55mm30Hz∽50Hz∽30Hz,单振幅0.15mm每3min扫描一次,总计扫描30min非包装状态冲击试验加速度:147m/s2次数:三次冲击方向:正面方向非包装状态A.4测试方法A.4.1测试条件A.4.1.1环境条件温度:15℃∽35℃;相对湿度:45%∽75%;大气压:86kpa∽106kpa;电源电压:198V∽242V(AC),50Hz±1Hz。A.4.1.2信道编码、解码A.4.1.2.1单路视频压缩码率:2Mb/s∽15Mb/s连续可调。A.4.1.2.2音频压缩码率:128kb/s,192kb/s,256kb/s和384kb/s可选。A.4.1.2.3信道编码:1)符合MPEG-2传送码流格式;2)RS编码:RS(204、188、T=8);3)卷积交织深度:I=12;4)卷积编码率:FEC=1/2,2/3,3/4,5/6,7/8可选;5)平方根升余弦滤波滚降系数:0.35(测符号率在2∽40MS/s时用);或0.20(测符号率在2∽45MS/s时用)。。A.4.1.2.4信道解码1)解调方式:正交相移键控(QPSK)解调;2)分辨率:PAL制:720/576、544/576、480/576、480/288、352/288随发端信号可选。A.4.1.3测试仪器参数设置1)有用数据率:6.11Mb/s(测SCPC时);55Mb/s(测MCPC时)2)传输流码率(TR):TR=有用数据率×204/188÷3/4=8.84Mb/s(测SCPC时);80Mb/s(测MCPC时);56 RS码:RS(204,188,T=8)FEC:3/4,包长:188Byte;3)符号率(SR):测SCPC时:4.42MS/s测MCPC时:40MS/s(测符号率范围,门限电平时除外);4)设置噪声带宽值等于传输带宽(B):测SCPC时:6.11MHz测MCPC时:54MHz(在滚降系数=0.35时)5)门限电平Eb/No:5.5dB(测门限电平时除外);6)测试频率fIF:fIF=FRF(指定的卫星转发器下行频率)-fOS(LNBF的本振频率)(测频率范围时除外);7)测试信号电平:-65dBm(测电平范围时除外)。FEC成形QPSKQPSKFEC6.11Mb/s6.11Mb/s8.84Mb/s4.42MS/sB=6.11MHz8.84Mb/s图A.1码率变换原理图A.4.2测试设备推荐使用表A.3给出的测试设备。表A.3测试设备及要求设备名称说明数量备注1MPEG-2标准码流发生器符合MPEG-2标准的TS码流发生器1参考型号:DVG,R/S公司制造。2DVB-S测试信号发射机符合DVB-S标准的QPSK调制器,1∽3000MHz上变频器和噪声源1参考型号:SFQ,R/S公司制造。3视、音频分析仪14码流分析仪15高频电缆75Ω1插头接口应与测试仪器及接收机相配合6数字示波器DC∽100MHz0∽1000mV17三用表直流量程:电流0∽500mA,电压0∽25V。1精度:Ⅱ级8用于测试LNBF电源的负载器10W以上,50∽100Ω可变电阻。带有F-8型插座和电压、电流测量接口。1可自制9短路器F-8型插头,终端短路。1可自制10卫星接收天线Ku波段1.2米偏馈111LNBFKu波段1A.4.3外观、结构检查56 按A.3.2、A.3.3、A3.4、A.3.5对外观、结构、操作使用功能、信号接口要求的检查,用目视、手动及遥控器菜单操作法进行。A.4.4功能指标测量A.4.4.1LNBF供电电压(极化切换电压)、供电电流在卫星电视接收机输入端接负载器,选取负载电阻的阻值与LNBF直流电阻相一致,并将极化方式设置为“水平”,测出供电电压值;再将极化方式设置为“垂直”,测出垂直极化供电电压值,在水平极化状态时,在负载回路中串接电流表,测出LNBF的供电电流,观察其在10分钟内是否保持稳定。测试连接框图如图A.2所示。被测设备输入负载器器其器器VMA图A.2电压、电流测试框图A.4.4.2断电记忆、断信号记忆将卫星电视接收机电源关掉,15秒后再开机,应能收到关电源前的节目;拔掉调谐器信号输入电缆,15秒后再接上,应能收到信号中断前的图像信号。A.4.4.3短路保护检查“极化”设置为“水平(H)”。在LNBF输入插座连接上短路器,接入10秒钟后再断开短路器,然后检查LNBF供电电源是否正常。A.4.4.4图文信号接收卫星电视接收机接收图文信号,通过菜单操作,观察能否正确接收到图文信号。A.4.4.5电平强度指示和信号质量指示可以用曲线或度量格在屏幕显示,其中线性比例部分应大于规定范围的80%以上。A.4.4.6操作界面用目视、手动及遥控器菜单操作法进行。A.4.4.7数据接收数据接收部分功能和IP条件接收的测试方法见附录B中的相应条款。A.4.5电性能参数测试56 测试信号码流发生器图像监视器视频分析仪高精度示波器音频分析仪测试解码器/误码仪DVB-S测试信号发射机+被测接收机噪声源视频2S1音频传输码流注:a)测试信号发射机由FEC、QPSK调制器和变频器组成b)码流发生器可产生含有CCIR推荐的标准测试信号的视频压缩比特流图A.3测量仪器、设备连接原理框图A.4.5.1输入频率范围按图A.3连接测试仪器、设备和待测卫星电视接收机。将仪器、设备参数按A.4.1.3设置。测试信号码流发生器发送活动图像和声音的测试信号,调整卫星电视接收机使其正常工作。从低(950MHz)到高(2150MHz)改变测试发射频率,相应调整被测卫星电视接收机工作频率,监测其能正确接收到图像和声音的频率范围。A.4.5.2输入电平范围按图A.3连接测试仪器、设备和待测卫星电视接收机。将仪器、设备参数按A.4.1.3设置。改变测试信号输出电平,监测被测卫星电视接收机能随其变化正确解出图像和声音的电平范围。A.4.5.3频率锁定范围按图A.3连接测试仪器、设备和待测卫星电视接收机。测试频率设置:950MHz,2150MHz最大和最小两点。将仪器、设备其余各项参数按A.4.1.3设置。断开卫星电视接收机输入信号,分别向低和向高方向稍微改变发端信号频率后,再接通卫星电视接收机输入信号,监测被测卫星电视接收机能正确解出图像和声音的频率锁定范围。A.4.5.4解调门限Eb/No按图A.3连接测试仪器、设备和待测卫星电视接收机。测SCPC时:电平设置为-65dbm,符号率(SR)设置为4.42MS/s,噪声带宽设置为6.11MHz,仪器、设备其余各项参数按A.4.1.3设置。测试信号码流发生器发送活动图像和声音的测试信号,调整卫星电视接收机使其正常工作。加上噪声,保持被测卫星电视接收机能正确解出图像和声音信号,逐渐加大噪声电平(56 减小Eb/No),观察活动图像刚出现马赛克时的Eb/No最小值,此时再将此值退回0.1dB,即为最低解调门限值。测MCPC时:电平设置为-65dbm,符号率(SR)设置为40MS/s,噪声带宽设置为54MHz.仪器、设备其余各项参数按A.4.1.3设置。按照上述方法测出MCPC时的最低解调门限值。A.4.5.5符号率范围按图A.3连接测试仪器、设备和待测卫星电视接收机。将仪器、设备参数按A.4.1.3设置。改变发端符号率,相应调整被测卫星电视接收机的符号率。监测被测卫星电视接收机能正确解出图像和声音的符号率范围。注:测符号率为2MS/s时用静止图像。A.4.5.6可同时过滤的PID数同时发送16个PID,总的传输码率为55Mb/s,FEC=3/4;及60Mb/s,FEC=5/6,观察能正确接收的PID数。A.4.5.722kHz开关信号“22kHz信号”设置成“开”,用示波器测量图A.4中负载两端的22kHz信号的频率值和电平值。LNBF被测设备数字示波器图A.422kHz信号测试图A.4.5.8其它各项电性能参数数据接收部分的电性能参数测试方法见附录B中的相应条款。表A.1中其它各项的电性能参数测试方法参照GY/T150-2000进行。A.4.6条件接收测试1)通过卫星电视接收机中CAS的菜单,能够与智能卡通信;2)通过发送EMM信息,能改变授权等级信息,在屏幕菜单中能观察智能卡内的信息值是否相应改变;3)根据授权条件及授权等级的变化,智能卡能顺利作出相应的转换;4)能正确显示关于智能卡中与CAS管理有关的信息内容,包括:卡号、授权内容、授权的期限;5)在法国电信Viaccess和北京算通公司两个CAS按DVB同密条件接收标准同时运行时,卫星电视接收机能分别接收并解扰相应加扰的节目信号;注:具体的测试步骤详见CEBsat内控文件“CEBsatDVBCAS条件接收系统的测试要求和步骤”。A.5安全性安全试验按GB8898中的5、9、10、11和16章规定进行。A.6电磁兼容性二本振泄漏电平测量按GB/T11298.4中第7章规定进行;56 注入电源的骚扰测量按GB13837中5.2规定进行。A.7环境试验环境试验按SJ/T11219中5.9规定进行。A.8可靠性要求可靠性试验按SJ/T11219中5.10规定进行。A.9包装要求产品包装要求按SJ/T11219中7规定执行。56 附录B(规范的附录)卫星数据接收卡(SatelliteDataReceivingCard)B.1范围B.1.1主题内容本规范规定了适用于接收CEBsat播送符合MPEG-2/DVB-S标准要求的卫星数据广播节目的卫星数据接收卡,他的分类、主要技术性能和推荐的测试方法。B.1.2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接收CEBsat数据节目信息的卫星数据接收卡,是该类产品的入网许可测试、采购、招标以及设备研制和生产的依据。B.2分类卫星数据接收卡按结构可分为内置型、外置型。1)内置型卫星数据接收卡是安装在计算机PCI插槽内的组件;2)外置型卫星数据接收机是一个独立的组件设备,具备独立供电系统,配置有10/100M以太网口或USBV2.0接口;卫星数据接收卡按功能可分为IP数据接收型和IP数据/电视接收型。3)IP数据接收型是指具有接收IP数据功能的卫星数据接收卡、卫星数据接收机;4)IP数据/电视接收型是指既能接收IP数据,又能接收电视节目的卫星数据接收卡、卫星数据接收机。B.3要求B.3.1使用条件B.3.1.1工作条件(*):环境温度:0oC~40oC;相对湿度10%~90%;大气压:86kPa~106kPa。.B.3.1.2存储条件环境温度:-10oC~50oC。(*)注:指安装卫星数据接收卡的PC机所处的外部环境B.3.2外观和结构1)产品外观应整洁,工艺性好,印制电路板无变形,裂纹,划伤。金属件附着牢固,无锈蚀,无损伤。标记清晰正确。电路连接点无漏焊、虚焊2)元器件固定牢固,无松动。对较大的元件,应采取相应的紧固措施3)PCI插头部分接触条的表面应镀金B.3.3操作系统,驱动程序B.3.3.1操作系统支持Windows98、Windows2000Professional/Server和WindowsXP;支持linux(选项);B.3.3.2驱动程序1)驱动程序必须对所有数据分段的目的MAC地址进行过滤,滤掉上层应用程序或协议不需要接收的数据,以降低IP协议栈的负荷2)驱动程序装卸便利;多次安装重复性好;安装程序应与操作说明书完全一致3)具备即插即用功能(plug&playmode)56 4)与主板芯片组兼容性良好;如有不能兼容的主板类别,应说明其型号5)程序反应迅速,人机交互灵活6)安装、使用卫星数据接收卡时,如必须配用第三方软件,应在使用说明书中说明7)能通过卫星远程更新设置参数(选项)B.3.4功能要求1)供电电压:室外单元(LNBF)供电电压:DC12V~20V可切换;室外单元(LNBF)供电电流:不小于250mA;极化切换电压:DC13V±1V/18V±2V;短路保护:有输出短路保护措施。2)支持DVB-S卫星数字广播3)MCPC/SCPC兼容4)Ku波段接收5)解调方式:QPSK6)支持DVB数据广播多协议封装(MultiprotocolEncapsulation—MPE);支持DVB数据轮播(DataCarousels)(选项);支持DVB数据流(DataStreaming)(选项);卫星数据接收卡必须能够从多协议数据分段中提取IP数据。数据分段的定义与EN301192的定义完全一致;7)承载有远程教育数据的传输数据流可以没有PSI或SI信息。卫星数据接收卡不需要根据PSI或SI信息来寻址多协议数据8)卫星数据接收卡的控制程序,具备以下功能:(1)增加,删除多协议数据包的PID(2)提供一个当前码流中存在的多协议数据包的PID的列表(选项)9)支持接收流媒体视、音频图像信号10)支持IP单播(Unicast)、组播(Multicast)和广播(Broadcast)接收11)支持TCP/IP,UDP/IP通信协议12)具备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和信号质量指示13)支持网络驱动程序接口规范(NDIS):5.0或更高版本14)符合PCI总线标准:2.1或更高版本15)支持USBV2.0及以上或以太网接口(外置型)16)支持法国电信Viaccess或北京算通科技公司的IP条件接收系统17)支持PES和TS流数据过滤(数据/电视接收型).18)识别PSI/SI数据表(数据/电视接收型)(选项)19)支持单播MAC地址过滤,IP地址过滤20)支持拨号接入IP地址过滤(选项)和局域网网卡IP地址过滤(选项)21)每一个卡具备独立的且可由授权方更改的ID号(选项)22)有断信号记忆功能和断电记忆功能23)有待机(STANDBY)功能。B.3.5信号输入、输出要求B.3.5.1输入连接方式输入阻抗:75W;L波段输入端口:1;56 连接端口:FL10—75ZY。B.3.5.2视、音频输出(数据/电视接收型选项)通过显卡、声卡输出(软件解码),或TX同芯插座输出(硬件解码)。有S端子输出接口。B.3.6电性能参数要求电性能参数要求见表B.1表B.1电性能参数要求序号性能参数单位要求备注1输入频率范围MHz950~21502输入电平范围dBm-65~-253频率锁定范围MHz±2.54解调门限Eb/NodB4.55.0≤5.56.06.41/22/3FEC=3/45/67/8-65dbm5符号率范围MS/s2∽402∽45相对于54MHz转发器带宽,滚降系数0。35包长188Byte相对于54MHz转发器带宽,滚降系数0。20包长188Byte67最大可用比特率(未过滤时)最大数据率(输入到计算机)Mb/sMb/s55606.5FEC=3/4FEC=5/6外置型FEC=3/48可同时过滤的PID数³32续表B.1序号性能参数单位要求备注56 922kHz控制信号kHzmVp-p22(±20%),650(±250)10数据接收速度秒≤211数据接收正确性次数≤312接收端CPU占用率%≤50(数据)13接收端内存占用率%≤50(数据)14传输流误码率_£1´10-9必要时15外形尺寸:高/长/元件最大高度mm符合PCI标准(**)16质量克(**)17功耗W(**)注(**):应在产品标准和产品使用说明书中标明具体数值数据/电视接收卡的电视节目接收部分的功能、电性能参数和测试方法参见附录A.B.3.7操作界面(菜单)1)中文界面,字迹清晰2)设置接收菜单:极化方式输入频率符号率频道号22kHz开关设定LNBF电源开关设定PID设定(单播、组播、广播)网络参数(MAC地址/IP地址等)中文/英文菜单转换(选项)有信号强度指示信号锁定指示信号质量指示(或误码率显示)可显示对应于每一路MAC(或IP)地址的IP速率(选项)。3)有在线帮助功能(选项)4)能显示软件版本号B.3.8安全性(外置型)1)安全要求,应符合GB8898中I类设备的有关规定(有接地端子);2)标记:应符合GB8898中第5.2—5.4要求;3)结构:应符合可触及件不带电要求;4)绝缘、抗电强度:应符合GB8898中10.3要求;5)电源线芯截面积:应符合GB8898中16.2要求。B.3.9电磁兼容性(外置型必要时)本振泄漏电平≤-65dBm;注入电源的骚扰电压应符合GB13837—中4.2的要求。56 B.3.10工作稳定性在正常条件下能连续工作168小时;在无人工干预下连续工作24小时,数据接收正常,不死机。B.3.11环境适应性(必要时)环境试验要求见表B.2。表B.2环境试验要求试验项目试验要求备注低温贮存温度:-40°C±3°C时间:8h——低温工作温度:0°C±3°C时间:4h——高温工作温度:40°C±3°C时间:4h——高温贮存温度:60°C±3°C时间:8h——湿热试验温度:40°C±3°C相对湿度:90%∽95%试验时间:48h——振动试验(三个方向)频率:10Hz∽30Hz∽10Hz,单振幅0.55mm30Hz∽50Hz∽30Hz,单振幅0.15mm每3min扫描一次,总计扫描30min非包装状态冲击试验加速度:147m/s2次数:三次冲击方向:正面方向非包装状态B.3.12可靠性(必要时)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的下限值q1应不少于8000小时B.3.13包装要求产品包装要求按GB191执行B.4测试方法B.4.1测试条件B.4.1.1环境条件温度:15℃∽35℃;相对湿度:45%∽75%;大气压:86kpa∽106kpa;电源电压:198V∽242V交流,50Hz±1Hz(由计算机或外置式供电)。B.4.1.2信道编码、解码B.4.1.2.1信道编码1)符合MPEG-2传送码流格式;2)RS编码:RS(204、188、T=8);3)卷积交织深度:I=12;4)卷积编码率:FEC=1/2,2/3,3/4,5/6,7/8可选;5)平方根升余弦滤波滚降系数:0.35(测符号率在2∽40MS/s时用).或0.20(测符号率在2∽45MS/s时用)。.B.4.1.2.2信道解码正交相移键控(QPSK)解调。B.4.1.3测试仪器参数设置56 1)符号率(SR):测频率范围时:2MS/s;测数据接收时:40MS/s;(测符号率范围,解调门限时除外)2)FEC=3/43)噪声带宽设置等于传输带宽B4)解调门限Eb/No:5.5dB(测解调门限时除外)5)最大可用比特率:55Mb/s,当FEC=3/4时;60Mb/s,当FEC=5/6时6)测试频率fIF:fIF=FRF(指定的卫星转发器下行频率)-fOS(LNBF的本振频率)(测频率范围时除外)7)测试信号电平:-65dBm(测电平范围时除外)B.4.1.4计算机配置P41.8GHz以上,内存256MBDDR,硬盘7200转40GB,按下列操作系统Windows98,Windows2000和WindowsXP分别进行测试。应用软件根据前端传输系统实际应用要求。B.4.2测试设备推荐使用表B.3给出的测试设备。表B.3测试设备及要求设备名称说明数量备注1MPEG-2标准码流发生器符合MPEG-2标准的TS码流发生器1参考型号:DVG,R/S公司制造。2DVB-S测试信号发射机符合DVB-S标准的QPSK调制器,1∽3000MHz上变频器和噪声源1参考型号:SFQ,R/S公司制造。3DVB-DATA分析仪14高频电缆75Ω1插头接口应与测试仪器及接收卡相配合5数字示波器DC∽100MHz0∽1000mV16三用表直流量程:电流0∽500mA,电压0∽25V。1精度:Ⅱ级7用于测试LNBF电源的负载器10W以上,50∽100Ω可变电阻。带有F-8型插座和电压、电流测量接口。1可自制8短路器F-8型插头,终端短路。1可自制9卫星接收天线Ku波段0.9米偏馈1对准SINO-1卫星10LNBFKu波段1B.4.3外观和结构检查按B.3.2,B3.5.1对外观、结构、信号接口要求的检查,用目视和手感法进行检查。B.4.4驱动程序安装56 将卫星数据接收卡安装在计算机PCI插槽内,驱动程序安装光盘(CD-ROM)放入光盘驱动器中。按B.3.3要求检查:1)安装程序是否与操作说明书完全一致;2)驱动程序多次装卸重复性是否良好,有无不良残留效应,程序反应是否迅速;3)支持的操作系统是否和产品技术要求一致;4)操作界面参数设置是否全面,所用术语描述是否正确明了。界面字迹是否均匀全部可见,有无快捷键支持和工具提示;5)驱动程序应在Win98,Win2000,WinXP三种操作系统上安装,并按上述步骤分别检查;B.4.5功能检查架设一个卫星数据接收系统,按实际使用条件接收CEBsat数据广播频道信号,通过下载课件和实时播放的流媒体节目,按B.3.4要求和B.3.7操作界面菜单来检查卫星数据接收卡各项功能。B.4.5.1断电记忆、断信号记忆将卫星数据接收卡电源关掉(按计算机关机程序关机),15秒后再接通电源,应能收到关电源前的节目。拔掉调谐器信号输入电缆,15秒后再接上,应能收到信号中断前的节目信号。B.4.5.2LNBF供电电压(极化转换电压)、供电电流卫星数据接收卡和测试仪器连接框图如图B.1所示负载器电缆外导体连接负载器金属外壳数据接收卡(被测件)负载电阻PC机电流表A或短路片(测电压时)V电压表/示波器图B.1LNBF电压、电流测试连接图在卫星数据接收卡输入端接负载器,LNBF供电开关设置为“打开ON”。选取负载电阻的阻值与LNBF直流电阻相一致,并将极化方式设置为“水平”,测出供电电压值;再将极化方式设置为“垂直”,测出垂直极化供电电压值,在水平极化状态时,在负载回路中串接电流表,测出LNBF的供电电流,观察其在10分钟内是否保持稳定。B.4.5.3短路保护检查“极化”设置为“水平(H)”。在LNBF输入插座连接上短路器,接入10秒钟后再断开短路器,然后检查LNBF供电电源是否正常。B.4.5.4电平强度指示和信号质量指示可以用曲线或度量格在屏幕显示,其中线性比例部分应大于规定范围的80%以上。B.4.5.5工作稳定性卫星数据接收卡按B.3.10要求接收开路卫星信号,在规定测试时间内记录接收情况。56 B.4.6电性能参数测试卫星数据接收卡和测试仪器按照图B.2进行连接。DVB-SPI高频接口FL10—75ZY接口MPEG-2测试信号码流发生器码流发生器待测卫星数据接收卡(被测件)DVB-S测试信号发射机(含QPSK调制器,上变频器和噪声发生器)计算机B.2电性能参数测试连接图B.4.6.1输入频率范围按图B.2连接测试仪器、设备和待测卫星数据接收卡;符号率设置为2MS/s;将仪器、设备其余参数按B.4.1.3设置。测试信号码流发生器发送测试信号,从低(950MHz)到高(2150MHz)改变测试发射频率(f),相应调整被测卫星数据接收卡的工作频率,监测其能正确保持信号锁定,并能稳定地接收数据的频率范围。B.4.6.2输入电平范围按图B.2连接测试仪器、设备和待测卫星数据接收卡;将仪器、设备参数按B.4.1.3设置;改变测试信号输出电平,监测被测卫星数据接收卡能正确保持信号锁定,并能稳定地接收数据时的电平范围。B.4.6.3频率锁定范围按图B.2连接测试仪器、设备和待测卫星数据接收卡;测试频率设置:950MHz,2150MHz最大和最小两点;将仪器、设备其余各项参数按B.4.1.3设置。断开卫星数据接收卡输入信号,分别向低和向高方向稍微改变发端信号频率后,再接通卫星数据接收卡输入信号,监测被测卫星数据接收卡能正确保持信号锁定,并能稳定地接收数据时的频率锁定范围。B.4.6.4解调门限Eb/No按图B.2连接测试仪器、设备和待测卫星数据接收卡;符号率分别设置为2MS/s,32.553MS/s和40MS/s;仪器、设备其余各项参数按B.4.1.3设置。测试信号码流发生器发送测试信号,调整卫星数据接收卡使其正常工作。加上噪声,逐渐加大噪声电平(减小Eb/No),记录使被测卫星数据接收卡刚巧不能正确解出数据时的Eb/No值,此时再将此值退回0.1dB,即为该符号率时的最低解调门限值。B.4.6.5符号率范围按图B.2连接测试仪器、设备和待测卫星数据接收卡;将仪器、设备参数按B.4.1.2.1及B.4.1.3设置。改变发端符号率,相应调整被测卫星数据接收卡的符号率。监测被测卫星数据接收卡能正确解出数据的符号率范围。56 B.4.6.6可同时过滤的PID数同时发送32个PID,每路PID的数据速率可分别设定为1Mb/s、3Mb/s、5Mb/s,总数据速率为55Mb/s(FEC=3/4);60Mb/s(FEC=5/6),观察能正确接收文件的PID数。B.4.6.722kHz控制信号“22KHz信号”设置成“开”,“输入信号频率”设在高本振工作的频段)。用示波器测量图B.3中负载两端的22KHz信号的频率值和电平(峰-峰)值。LNBF被测设备数字示波器图B.322kHz信号测试图B.4.6.8数据接收速度前端发送测试文件为:1)一个60MB压缩文件;2)一个总容量为60MB包含约4500多个小文件的目录;3)用两种数据率为3Mb/s和10Mb/s的单通道数据流发送;4)按图B.4连接测试仪器,进行闭环不加密测试.Win2000,接收卡频谱仪播放器Win98,接收卡上变频器调制器复用器WinXP,接收卡图B.4闭环数据接收测试框图给卫星数据接收卡菜单添加PID,并正常运行接收软件后,测量前端开始发送测试文件到接收端开始接收数据时的时间(含数据接收锁定速度)。B.4.6.9数据接收正确性按B.4.6.8循环发送测试文件,记录正确接收全部文件数据所需次数,用比较工具FC-B软件与源文件进行二进制比较判定其正确性。用丢包测试软件(不使用纠错功能)测试数据接收过程中的丢包率,错包率。B.4.6.10流媒体视、音频图像信号接收视、音频图像信号.按MPEG-4编码压缩后,经由Mediaplayer播出软件发送。观察接收到的图像信号质量。B.4.6.11接收端CPU占用率按B.4.6.8发送测试文件,发送前先用测速软件FREEMETER测定CPU系统资源的占用率,然后再测接收中接收软件占用CPU系统资源的占用率。B.4.6.12接收端内存占用率56 按B.4.6.8发送测试文件,发送前先用测速软件FREEMETER测定内存系统资源的占用率,然后再测接收中接收软件占用内存系统资源的占用率。B.4.6.13条件接收测试1)对测试文件进行IP-CAS加密后,按B.4.6.8发送测试文件;2)接收模式设置为:单用户接收(Clientmode)和转发接收(Gatewaymode)两种模式(图B.5);3)通过CAS的菜单,能够与智能卡通信;3)通过发送EMM信息,能改变授权等级信息,在屏幕菜单中能观察智能卡内的信息值是否相应改变;4)根据授权条件及授权等级的变化,智能卡能顺利作出相应的转换;5)能正确显示关于智能卡中与CAS管理有关的信息内容包括:卡号、授权内容、授权的期限;6)解密后的数据和源数据的一致性;7)解密后的图像信号质量无损伤影响;注:具体的测试步骤详见CEBsat内控文件“CEBsatIP-CAS条件接收系统的测试要求和步骤”。B.4.6.14开环数据接收系统如图B.6连接,发送测试文件,按B.4.6.8,B.4.6.9,B.4.6.10,B.4.6.13进行测试。复用器调制器Win2000,接收卡Win98,接收卡WinXP,接收卡卫星链路播放器IP--CASDVB--CASIPTV图B.6卫星开环接收模式测试框图B.5安全性(外置型)安全试验按GB8898—97中的5、9、10、11和16章规定进行。B.6电磁兼容性(外置型)本振泄漏电平测量按GB/T11298.4中第7章规定进行;注入电源的骚扰测量按GB13837中5.2规定进行。B.7环境试验环境试验按SJ/T11219中5.9规定进行。B.8可靠性可靠性试验按SJ/T11219中5.10规定进行。B.9包装要求包装要求按SJ/T11219中7规定执行。56 附录C(规范的附录)DVB数据广播规范(部分)DVBspecificationfordatabroadcastingEN301192V1.2.1(1999-06)C.1多协议封装C.1.1数据传输规范数据报封装在与私有数据DSMCC_section格式兼容的数据报段(datagram_section)中(见ISO/IEC13818-6)。MPEG-2系统部分(ISO/IEC13818-1)定义了如何将该段映射到MPEG-2传输流中。数据报段的句法和语义如表C.1定义:表C.1数据报段的句法数据报段语义说明如下:table_id(表标识):8比特域,置为0x3E(私有数据的DSM-CC段见ISO/IEC13818-6)。section_syntax_index_indicator(段语法索引标识符):此域按照ISO/IEC13818-6中的定义设置。private_indicator(私有标识符):此域按照ISO/IEC138188-6中的定义设置。56 reserved(被保留的):2比特域,置为“11”。section_length(段长度):此域按照ISO/IEC138188-6[5]中的定义设置。MAC_address_[1..6]:48比特的域,包含目标的MAC地址。MAC地址被分成6个8比特的域,以MAC_address_1到MAC_address_6分别标识。MAC_address_1域包含MAC地址的最高字节,MAC_address_6域包含MAC地址的最低字节。图C.1示出了MAC地址在该段中各个域的映射。MAC_address域中包含了由address_scrambling_control域指定的未加扰或加扰的MAC地址。注意:各个字节中的比特次序并没有反转,每个字节的最高位仍然最先被传送。图C.1MAC地址字节到段域的映射payload_scambling_control(载荷加扰控制):2比特的域,标明该段载荷的加扰模式。包含了跟在MAC_address_1后面的载荷,但不包括校验和或CRC32域在内(见表C.2)。所采用的加扰方法由用户自定义。表C.2payload_scambling_control域的编码address_scrambling_control(地址加扰控制):2比特的域,标明MAC地址的加扰模式(见表C.3),该域使MAC地址可以动态变化。所采用的加扰方法由用户自定义。表C.3address_scrambling_control域的编码56 LLC_SNAP_flag:1比特的标志位。该标志位置为“1”,表示在载荷的MAC_address_1域之后携带LLC/SNAP封装的数据报。LLC/SNAP结构会标明传送的数据报的类型。该标志位置为“0”,表示该段将包含一个没有用LLC/SNAP封装的IP数据报。current_next_indicator:1比特的域,置为“1”。section_number(段号码):8比特的域。如果数据报需要多个段传输,此域标明在分割过程中段的位置。否则置为“0”。last_section_number(最后段号码):8比特的域,标明携带数据报的最后一段的序号,即分割过程的最后段的序号。LLC_SNAP:此结构包含遵循LLCISO/IEC8802-2和SNAPISO/IEC8802-1规范的数据报。如果该段中的载荷被加扰,这些字节也将被加扰。IP_datagram_data_byte(IP数据报数据字节):这些字节包含数据报的数据。如果该段中的载荷被加扰,这些字节也将被加扰。stuffing_byte(填充字节):可选的8比特域,值不指定。如果该段中的载荷被加扰,这些字节也将被加扰。它用于协助宽总线环境中的分组加密和数据处理。使用的Stuffing_bytes数目应该符合和定义在data_broadcast_descriptor中的数据对齐要求。checksum(校验和):此域按照ISO/IEC13818-6[5]定义设置。它对整个datagram_section进行运算。CRC_32:此域按照ISO/IEC13818-6定义设置。它对整个datagram_section进行运算。C.1.2PSI和SI规范数据广播业务应该通过在SI(见EN300468和ETR162)中包含一个或多个数据广播描述符来标明数据报的传输。每一个描述符应该通过componet_tagidentifier和一个流相关。特别是,component_tag域的值应该和可能在PSI中可能出现的,用作数据报传输的流的节目映射段的流标识描述符(stream_identifier_descriptor)的component_tag域的值是相同的。C.1.2.1数据广播描述符(Data_broadcast_descripter)数据广播描述符按以下的方式使用:data_broadcast_id(数据广播标志):此域置为0x0005,标明是多协议封装。(见ETR162)component_tag(组件标签):此域应当和可能出现在PSI56 中用作数据广播的流的节目映射段的流标识描述符(stream_identifier_descriptor)中的组件标签(component_tag)的值相同。selector_length(选择器长度):此域置为0x02。selector_byte(选择器字节):此域用于传输表C.4定义的multiprotocol_encapsulation_info(多协议封装信息)结构。表C.4multiprotocol_encapsulation_info结构的语法multiprotocol_encapsulation_info(多协议封装信息)结构的语义如下:MAC_address_range(MAC地址范围):3比特域,标明MAC地址字节数目,该数目依照表C.5来区分接收机。表C.5MAC_address_range域的编码MAC_IP_mapping_flag(MAC_IP映射标志位):1比特的标志位。如果使用RFC1112中描述的从IP到MAC的映射,此标志位置为“1”。如果此标志位被置为“0”,则从IP地址到MAC地址的映射不在本标准范围之内。alignment_indicator(对齐指示符):1比特的域。参照表C.6,标明数据报段字节和传输流字节的对齐。表C.6对齐指示符域的编码reserved(被保留的):3比特的域,置为“111”。56 max_section_per_datagram(每数据报的最大段数):8比特的域,标明传输一个数据报单元的段的最大数目。C1.2.2流类型一个业务中的多协议数据流,通过把该流的流类型的值设置为0x0D(见ISO/IEC13818-6)或一个用户定义的值,要在该业务的节目映射段中标明,C.2数据轮播用于数据轮播的数据广播规范支持基于和DVB相兼容的广播网络的,需要周期性数据模块传输的数据广播业务。这些模块是已知大小的,并且可以在数据轮播中被及时更新,添加或移除。如果业务需要,这些模块还可以组成模块群。同样的,这些模块群也可以组成模块超群。依照数据轮播规范的数据广播在一个MEPG-2的DSM-CC中定义的DSM-CC数据轮播中发射。该规范定义了额外的结构和描述符用在和DVB兼容的网络中。这种方式是这样的,没有为PID和离线的时序参数做明确的参考,使得离线的预准备内容有效。C.2.1数据传输规范DVB数据轮播规范是基于DSM-CC数据轮播规范的。DSM-CC数据轮播规范具体描述了送给接收机数据的循环传输。在数据轮播中数据被编组成“模块”来传输,模块由“块”组成。数据轮播中,除了每个模块中的最后一个块可能较小外,所有模块中的其它块都是相同大小的。模块是数据轮播中对逻辑无关的数据组的描述。当业务需要时,模块可以组合成一个模块群。同样的,群又可以组合成超群。数据轮播规范用到了DSM-CC下载规范中的四个消息。数据由DownloadDataBlock(DDB)消息携带,对模块的控制由DownloadInfoIndication,DownloadServerInitiate和DownloadCancel消息提供。DownloadServerInitiate描述了一个超群中的群,DownloadInfoIndication则描述了一个群中的模块。基于控制信息,接收端可以从网络中获得模块的主题。这些消息的句法和语义在ISO/IEC13818-6中定义。对DVB数据轮播中这些消息的应用描述如下。C.2.1.1DVB数据轮播结构56 图C.2DVB数据轮播结构DVB数据轮播可以有一层或二层控制信息,如图C.2所示。DVB数据轮播最简单的模式是一个数据轮播拥有一个控制层,该控制层描述了单个群。在这种情况下,SDT/EIT表中包含了指向DownloadInfoIndication消息的数据广播描述符(data_broadcast_descriptor)。这个消息描述了数据轮播使用的ModuleInfoByte(mi)域中的模块。这个域包含了一个描述符的循环,描述符中可能包含有各种不同的信息,例如指向DownloadDataBlock消息位置的指针。当需要两层控制信息时,DownloadServerInitiate消息用于描述超群中的不同的群。DownloadInfoIndication消息的用途和单层数据轮播中的用途一样。DownloadServerInitiate消息描述了拥有GroupInfoByte(gi)域的群,同时支持平台多样性。GroupInfoByte域同样包含了一个描述符的循环,描述符中可能包含有各种不同的信息。解码器在两种轮播方式下都可以工作。业务提供者可以选择使用其中一种轮播方式。群和模块可以通过专用PID与/或共享PID中传送。如果没有提供明确的位置相关信息,位置由控制消息继承得到。图C.2中每个箭头表示了获得箭头指向的消息所需要的访问信息。在DVB数据轮播中这些信息由以下部分组成:56 ---componenttag(组件标签),也就是指向业务中特定码流的指针;---transaction/moduleidentifier(处理/模块指示符),也就是控制消息或模块的独有的指示符。接收机可以利用这些值从码流中有效地滤出消息。而且,基于DSM-CC,也对说明模块和块大小的DownloadServerInitiate和DownloadInfoIndication消息参数进行了规定。在本标准中,DSM-CC规定的compatibilityDescriptor()用法被限制为一个从DownloadServerInitiate消息到DownloadInfoIndication消息的前向查询机制。DSI消息的compatibilityDescriptor位于GroupInfoIndication域中,称作GroupCompatibility。在一个超群(在两层数据轮播情况下)或一个群(在单层数据轮播情况下)中的所有DownloadDataBlock和DownloadInforIndication消息拥有相同的downloadID。这意味着群可以共享模块,因为所有的moduleId在downloadId的范围中是唯一的。每个控制消息都拥有一个transaction_id作为该消息唯一的指示符。基于以下的语义,Transport_id和module_id可以用于有效地滤出数据轮播中的数据:两层轮播时:-对于DownloadServerInitiate消息,TransactionId的最低2个有效字节应该在0x0000-0x0001范围中。-对于DownloadInfoIndication消息,TransactionId的最低2个有效字节应该在0x0002-0xFFFF范围中。单层轮播时:-对于DownloadInfoIndication消息,TransactionId的最低2个有效字节应该在0x0000-0x0001范围中。C.2.1.2DownloadServerInitiate消息DownloadServerInitiate消息用于建立一个超群。语义如下:serverId:此域置为有20个字节的0xFF。compatibilityDescriptor:此域置为0x0000,此结构应该只包含DSM-CC定义的CompatibilityDescriptor中的CompatibilityDescriptorLength域。privateDataByte域应该包含如下定义的GroupInfoIndication结构:privateDataLength:此域定义了下面的GroupInfoIndication结构的字节长度。56 privateDataByte:此域用于传送表C.7中定义的GroupInfoIndication结构。表C.7GroupInfoIndication结构GroupInfoIndication结构的语义:numberOfGroup:16比特域,标明了此域后面循环中群的个数。groupId:32比特域,值等于描述该群的DownloadInfoIndication消息中的transactionId的值。groupSize:32比特域,标明了群中所有模块的字节总长度。groupCompatibility:此结构和DSM-CC中CompatibilityDescriptor结构相同。groupInfoLength:16比特域,表明了后面的描述符循环的字节长度。groupInfoByte:此域传送了一个描述符列表,每个描述符定义了一个或多个属性。在循环中的描述符说明了群的特性。privateDataLength:此域定义了后面的privateDataByte域的字节长度。privateDataByte:此域由用户定义。C.2.1.3DownloadInfoIndication消息DownloadInfoIndication消息包含了群内模块的描述以及数据轮播的一些通用参数(如downloadId和blockSize)。每个模块由一些属性来描述。这些属性moduleId,moduleSize和moduleVersion被DSM-CC定义为DownloadInfoIndication消息中的域。其他的模块属性由下面定义的描述符说明。moduleId在0xFFF0-0xFFFF范围内的值是为DAVIC应用保留的。下面是DVB数据轮播中DownloadInfoIndication消息的语义:CompatibilityDescriptor:此域置为0x0000,此结构只包含DSM-CC定义的CompatibilityDescriptor中的CompatibilityDescriptorLength域。56 moduleInfoLength:此域定义了被描述模块的moduleInfo域的字节长度。moduleInfoByte:此域传送一个描述符列表,当moduleId的值不在0xFFF0-0xFFFF范围内时,每个描述符定义了一个或多个被描述模块的属性。在这种情况下,moduleInfoByte结构包含了由DAVIC定义的ModuleInfo结构。privateDataLength:此域定义了privateDataByte域的字节长度。privateDataByte:此域由用户定义。C.2.1.4DownloadDataBlock消息DownloadDataBlock消息包含了被分割的模块中的块,按照DSM-CC规范由MPEG-2TS包中的载荷传送。C.2.1.5DownloadCancelDownloadCancel消息向接收机指示终止数据轮播模块的周期传送。DownloadCancel消息或在群一级,或在超群一级传送,按照DSM-CC规范由MPEG-2TS包中的载荷传送。PrivateDataLength:此域定义了privateDataByte域的字节长度。PrivateDataByte:此域由用户定义。C.2.2描述符C.2.2.1描述符的标识和位置表C.8包含由DVB数据轮播规范所定义的描述符。这些描述符有自己私有的描述符标签(descriptor_tag)范围,表示这些描述符不能在DVB数据轮播范围之外使用。表C.8定义的描述符,值和允许的位置56 表C.9DVB数据轮播私有描述符标签值的分配C.2.2.2类型描述符(type_descriptor)类型描述符(type_descriptor)包含作为一系列字符的模块或群的类型。表C.10给出了类型描述符的句法。表C.10类型描述符的句法类型描述符的语义:descriptor_tag:8比特域,标识了描述符。对于类型描述符此域置为0x01。Descriptor_length:8比特域,标明紧跟在此域后面的描述符内容的字节长度。Text_char:8比特域,一串“char”域表明了符合媒体类型规范(IETFRFC2045-1996和IETFRFC2046-1996)中的模块和群的类型。C.2.2.3名称描述符(name_descriptor)名称描述符包含了模块或群的名称。表C.11给出了名称描述符的句法:表C.11名称描述符的句法名称描述符的语义:56 descriptor_tag:8比特域,标识了描述符。对于名称描述符此域设置为0x02。Descriptor_length:8比特域,标明了紧跟在此域后面的描述符内容的字节长度。Text_char:8比特域,一串“char”域表明了模块和群的名称。文本信息的编码方式见EN300468附录A中描述的字符设置和方法。C.2.2.4信息描述符(info_desriptor)信息描述符包含了一个无格式文本描述。表C.12给出了信息描述符的句法。表C.12信息描述符的句法信息描述符的语义:descriptor_tag:8比特域,标识了描述符。对于信息描述符此域设置为0x03。Descriptor_length:8比特域,标明了紧跟在此域后面的描述符内容的字节长度。ISO_639_language_code:此3字节域标识了后面的文本域使用的语言。ISO_639_language_code包含了ISO639-2描述的3字符编码。每个字符根据ISO8859-1编码成8比特,并依次放入3字节域中。Text_char:8比特域,一串“char”域表明了模块的文本说明。文本信息按EN300468附录A中描述的方法和字符设置来编码。C.2.2.5模块连接描述符(modulelinkdescriptor)模块连接描述符包括有如何将模块从数据轮播中取出并连接成完整数据片的信息。它同时告知解码器模块连接的顺序。表C.13给出了模块连接描述符的句法:表C.13模块连接描述符的句法56 模块连接描述符的语义:descriptor_tag:8比特域,标识了描述符。对于模块连接描述符此域设置为0x04。Descriptor_length:8比特域,标明了紧跟在此域后面的描述符内容的字节长度。Position:8比特域,标明了模块在数据链中的位置。值为0x00表示模块是列表的第一个模块,值为0x01表示模块是列表中间的模块,值为0x02表示模块是列表的最后一个模块。Module_id:16比特域,标明了列表中的下一个模块。对于列表中最后一个值,此域忽略。C.2.2.6CRC32描述符CRC32描述符标明了整个模块CRC32的计算结果。表C.14给出了CRC32描述符的句法:表C.14CRC32描述符的句法CRC32描述符的语义:descriptor_tag:8比特域,标识了描述符。对于CRC32描述符此域设置为0x05。descriptor_length:8比特域,标明了紧跟在此域后面的描述符内容的字节长度。CRC_32:32比特域,包含此模块计算出的CRC,计算方法参考ISO/IEC13818-1MPEG-2系统中的附录B。C.2.2.7位置描述符(location_descriptor)location_descriptor(位置描述符)包含了块、模块或群在轮播中相关数据所在的PID。表C.15给出了位置描述符的句法:表C.15位置描述符的句法位置描述符的语义:descriptor_tag:8比特域,标识了描述符。对于location_descriptor(位置描述符)此域设置为0x06。56 descriptor_length:8比特域,标明了紧跟在此域后面的描述符内容的字节长度。location_tag:8比特域,此域值与码流标识描述器(streamidnentifierdescriptor)中的component_tag域值相同。C.2.2.8预计下载时间描述符(estimated_download_time_descriptor)预计下载时间描述符包含了一个模块或群预计下载时间的整数值。表C.16给出了预计下载时间描述符的句法:表C.16预计下载时间描述符的句法预计时间描述符的语义:descriptor_tag:8比特域,标识了描述符。对于预计下载时间描述符此域设置为0x07。descriptor_length:8比特域,标明了紧跟在此域后面的描述符内容的字节长度。est_download_time:32比特域,给出了以秒为单位的预计下载时间。C.2.2.9群连接描述符(group_link_descriptor)group_link_descriptor(群连接描述符)包含了用以描述一个更大的连接在一起的群信息。当一个群中的模块大小超过了单个DownloadInfoIndication消息的最大长度而必须展开放入多个这样的消息中时,此描述符是非常重要的。它同时告知解码器多个群描述连接的顺序。当连接顺序并不重要时这并不是必需的。它只是纯粹提供了一种方法来标识所有被连接的群描述。表C.17给出了群连接描述符的句法:表C.17群连接描述符的句法群连接描述符的语义:descriptor_tag:8比特域,标识了描述符。对于群连接描述符此域设置为0x08。descriptor_length:8比特域,标明了紧跟在此域后面的描述符内容的字节长度。56 Position:8比特域,标明了群描述在数据链中的位置。值为0x00表示群描述是列表的一个群描述,值为0x01表示群描述是列表中间的群描述,值为0x02表示群描述是列表的最后一个群描述。module_id:32比特域,表明了列表中的下一个群描述。对于列表中最后一个值,此域忽略。C.2.2.10私有描述器Privatedescriptor表C.18给出了私有描述符的句法:表C.18私有描述符的句法私有描述符的语义:descriptor_tag:8比特域,标识了描述符。对于私有描述符此域如表C.9中所定义,设置范围为0x80-0xFF。descriptor_length:8比特域,标明了紧跟在此域后面的描述符内容的字节长度。descriptor_byte:私有描述符的数据字节。C.2.2.11模块压缩描述符(compressed_module_descriptor)模块压缩描述符的出现指示了模块中的数据使用RFC1950中定义的“zlib”结构。表C.19给出了模块压缩描述符的句法:表C.19模块压缩描述符的句法模块压缩描述符的语义:descriptor_tag:8比特域,标识了描述符。对于模块压缩描述符此域设置为0x09。56 descriptor_length:8比特域,标明了紧跟在此域后面的描述符内容的字节长度。compressed_method:8比特域,标明了所用的压缩方法。参见RFC1950中zlib结构的定义。original_size:32比特域,标明了模块压缩前的字节长度。C.2.3PSI和SI规范数据广播业务应该包含一个或多个SI中的数据广播描述符(data_broadcast_descriptor)来标明使用的是数据轮播。每个描述符应该通过component_tag指示符和一个具体的码流关联起来。通常,component_tag的域值应该和数据码流所用的PSI节目映射段中的码流标识描述符中的component_tag域的值相同。C.2.3.1数据广播描述符(data_broadcast_descriptor)数据广播描述符使用方法如下:data_broadcast_id:此域置为0x0006,标明是DVB数据轮播(见ETR162)。component_tag:此域值和数据码流所用的PSI节目映射段中出现的stream_identifier_descriptor(码流指示描述符)中的component_tag域值相同。selector_length:此域置为0x10。selector_byte:选择器字节应该传送下面定义的data_carousel_info(数据轮播信息)结构。表C.20:数据轮播信息的句法数据轮播信息的语义:carousel_type_id:2比特域,标明了所用数据轮播的类型。此域采用以下的编码方式:表C.21:轮播类型ID的值reserved:6比特域,置为“111111”。56 transaction_id:32比特域,此域和最顶层的DownloadServerInitiate消息或DownloadInfoIndication消息中的transactionId的值相同。值0xFFFFFFFF用于向接收机标明相关码流上任何收到的DownloadServerInitiate消息(两层轮播的情况)或DownloadInfoIndication消息(一层轮播的情况)都是有效的。time_out_value_DSI:32比特域,标明了以ms(毫秒)为单位的推荐超时时限,接收机将它用于中断超时的DownloadServerInitiate消息的获取。值0xFFFFFFFF用于向接收机标明没有推荐的超时时限。time_out_value_DII:32比特域,标明了以ms(毫秒)为单位的推荐超时时限,接收机将它用于中断超时的DownloadInfoIndication消息的获取。值0xFFFFFFFF用于向接收机标明没有推荐的超时时限。reserved:2比特域,置为“11”。leak_rate:22比特域,标明了业务所用数据轮播解码器模型中的移出速率Rxn。移出速率编码成一个22比特正整数。Leak_rate的值以50字节/秒为单位。C.2.3.2码流类型包含数据轮播码流节目映射表中该业务的码流类型设置为0x0B或用户定义的值时,表明了业务中存在数据轮播。56 附录D(规范的附录)DVB数据广播规范(部分)DVBspecificationfordatabroadcastingEN301192V.1.2.1(1999-06)D.1数据流(Datastreaming)用于数据流的数据广播规范支持那种需要面向数据流的、端到端传输的数据广播业务,在和DVB相兼容的广播网络中,可以通过异步、同步或被同步的方式进行传输。根据数据流规范的广播数据携带在节目基本流(PES)的包中,PES在MPEG-2系统部分定义(见ISO/IEC13818-1)。异步数据流定义为只有数据,没有任何时序要求的流。(例如,RS-232)同步数据流定义为带时序要求的流,在这种情况下,在接收机中数据和时钟能够再生,放入同步数据流中去(例如E1,T1)。被同步数据流定义为带时序要求的流,在这种情况下,流中的数据可以以同步的方式和其它的数据流(例如音频,视频)一起回放。D.2异步数据流(Asynchronousdatastreaming)D.2.1数据传输规范数据广播业务将要广播的数据放在MPEG-2系统部分(ISO/IEC13818-1)定义的PES包中,该PES包应是非零长度。MPEG-2系统部分规定了如何把PES包映射到MPEG-2的TS包中。异步数据流的规范使用了标准的PES包的句法和语法,并有以下约束:stream_id(流标识):该域置为0xBF(private_stream_2)。PES_packet_length(PES包长度):16比特的域,数值非零。D.2.2PSI和SI规范数据广播业务应该通过在SI(见EN300468)中包含一个或多个数据广播描述符来标明异步数据流的使用。每一个描述符应该通过component_tag_identifier来与具体的流相关联。特别是,component_tag的域值应该和可能在PSI节目映射段中出现用作数据流的流标识描述符(stream_identifier_descriptor)(见EN300468)的component_tag域值相同。D.2.3数据广播描述符(data_broadcast_descriptor)56 数据广播描述符按以下方式使用:data_broadcast_id:此域置为0x0002,标明是异步数据流(见ETR162)。component_tag:此域应该要和被广播数据流的stream_identifier_descriptor(如果在PSI的节目映射段中出现的话)的component_tag域值相同。selector_length:此域置为0。selector_byte:此域不使用。D.2.4流类型通过设定流类型为0x06或用户自定义的数值,可以在一个业务的节目映射中标明异步数据流.D.3同步和被同步数据流(Synchronousandsynchronizeddatastreaming)D.3.1数据传输规范数据广播业务将要广播的数据放在MPEG-2系统部分中定义的PES包中。该PES包应该是非零长度的。把PES包映射到MPEG-2TS包,在MPEG-2系统部分定义(见ISO/IEC13818-1)。同步和被同步数据流使用标准的PES包的句法和语法,并有以下约束:stream_id(流标识):对于同步和被同步的数据流,此域置为0xBD(private_stream_1)。PES_packet_length:16比特的域,数值非零。数据使用PES_data_packet结构插入PES包中。PES_data_packet结构的语法和句法在表D.1中定义。表D.1:PES_data_packet结构56 PES_data_packet的句法如下:data_indentifier(数据标识):8比特的域,定义了PES数据包中的数据类型。同一数据流中用于传送数据的每一个PES包的data_identifier域值应相同。编码如表D.2。表D.2:data_identifier域的编码sub_stream_id(子流标识):8比特的域。用户自定义。PTS_extension_flag(显示时间标志的扩展标志位):1比特的域。对于同步数据流,此标志位置为“1”。对于被同步数据流,此域为“1”时表明在PES_data_packet中有PTS_extension域出现。如果被同步数据流中没有PTS_extension域出现,此标志位置为“0”。output_data_rate_flag(输出数据率标志位):1比特的域。对于被同步数据流,此标志位置为“0”。对于同步数据流,此标志位置为“1”时表明在PES_data_packet中有output_data_rate域出现。如果同步数据流中没有output_data_rate域出现,此标志位置为“0”。PES_data_packet_header_length(PES数据包头长度):4比特的域。该域标明包含有PES_data_private_data_bytes的包头中的可选择域的长度。56 PTS_extension(显示时间标志扩展):9比特的域。此域扩展了PES包头中的PTS;此域含有在MPEG-2系统部分(见ISO/IEC13818-1)定义的9比特节目时钟基准(PCR)扩展值,它将数据的PTS时间分辨率(同步或被同步)从MPEG-2标准分辨率的11.1us(90kHz)扩展到37ns(27MHz)。output_data_rate(输出数据率):28比特的域,该域标明同步数据流再生信号的码率。输出码率被编码成28比特的正整数。PES_data_private_data_byte(PES数据私有数据字节):此域与具体业务相关联。如果此域出现,DVB兼容的数字电视接收机将会跳过这些数据。PES_data_byte(PES数据字节):此域传送要广播的数据。D.3.2PSI和SI规范数据广播业务通过在SI(见EN300468)中包含一个或多个data_broadcast_description来标明一个同步或被同步数据流的使用。每一个描述符通过一个component_tag_identifier和某一个流相关。特别是,component_tag的域值应该和可能在PSI的节目映射段中出现的,作为数据流应用的流标识描述符(stream_identifier_descriptor)(见EN300468)的component_tag的域值相同。D.3.3数据广播描述符(Data_broadcast_descriptor)数据广播描述符按以下的方式使用:data_broadcast_id:此域置为0x0003,标明同步数据流;置为0x0004标明被同步数据流(见ETR162)。component_tag:此域应该要和被广播数据流的stream_identifier_descriptor(如果在PSI的节目映射段中出现的话)的component_tag域值相同。selector_length:此域置为零。selector_byte:此域不使用。D.3.4流类型通过在业务的节目映射段中将流类型置为0x06或用户自定义的值来标明业务中出现的同步数据流或从同步的数据流。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