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4 MB
  • 0页

gb 51101-2016 太阳能发电站支架基础技术规范

  • 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UD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BpGB51101-2016太阳能发电站支架基础技术规范Technicalcodeforsupportingbracketfoundationofsolarpowerstation2016→04-15发布2016-1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太阳能发电站支架基础技术规范TechnicalcodeforsupportingbracketfoundationofsolarpowerstationGB51101-2016主编部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16年12月1日中国计划出版社2016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102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太阳能发电站支架基础技术规范》的公告现批准《太阳能发电站支架基础技术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1101-2016,自2016年12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0.3、5.1.1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6年4月15日 目。昌本规范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3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3〕6号)的要求,由诺斯曼能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编制完成。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外先进标准,与国内相关标准协调,在此基础上以多种方式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对主要问题进行了反复讨论和研究,最后经审查定稿。本规范共分7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场地评价与岩土勘察、设计、施工、质量检验与验收等。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负责日常管理,由诺斯曼能源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为提高规范质量,请各单位在执行本规范的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在使用过程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诺斯曼能源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红军营南路甲1号B座NET大厦六层,邮政编码:100012),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主编单位: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诺斯曼能源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参编单位: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新疆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要起草人:李杨吴春秋李飞舟阐原援肖大平•1• 高文生白永宏穆德实高超杨靖宇冯春祥主要审查人:郭家宝许松林汪毅李泽文李玉军张文忠吴诗芹高平孙海燕尹显俊田景奎谢艳丽侯建国秦初升于金辉张亚林杨铁荣董晓清商长征刘焕存宋金鹏张梅•2• 目次1总则…………………………………………………(1)2术语和符号………………………………………………(2)2.1术语……………………………………………………(2)2.2符号……………………………………………………(3)3基本规定…………………………………………………(7)4场地评价与岩土勘察……………………………………(9)4.1场地评价………………………………………………(9)4.2岩土勘察………………………………………………(10)5设计…………………………………………………门U5.1一般规定………………………………………………(14)5.2基础分类与选型…………………………………………门们5.3基础设计………………………………………………门们5.4构造规定………………………………………………U川6施工…………………………………………………(33)6.1一般规定………………………………………………U川6.2桩基础…………………………………………………门川6.3扩展式基础……………………………………………仆们6.4锚杆基础………………………………………………U们7质量检验与验收…………………………………………ωω7.1质量检验………………………………………………ωω7.2工程验收………………………………………………M幻附录A支架基础质量验收记录……………………………ωυ本规范用词说明………………………………………………(47)引用标准名录…………………………………………………(48)附:条文说明…………………………………………………(49) Contents1Generalprovisions………………………………………(1)ZTermsandsymbols………………………………………(2)2.1Terms…………………………………………………(2)2.2Symbols………………………………………………(3)3Basicrequirements……………………………………...(7)4Siteevaluationandgeotechnicalinvestigation…………(9)4.1Siteevaluation…………………………………………(9)4.2Geotechmcalmvestigat10n………………………………(10)5Design……………………………H…………………….(14)5.1Generalrequirements……………………………………(14)5.2Foundationtypesandselection…………………………(16)5.3Designandcalculation……………………·…………..(18)5.4Detailingrequirements…………………………………(29)6Construction………………………………………………(33)6.1Generalreqmrements……………………………………(33)6.2Spreadfooting…………………………………………(34)6.3Pilefoundation…………………………·……………..(36)6.4Anchorfoundation………………………………………(38)7Qualityinspectionandacceptance………………………(40)7.1Qualitymspection………………………………………(40)7.2Engmeenngacceptance…………………………………(42)AppendixAAcceptancetableofsupportingbracketfoundation……………………………………(44)·立· 内凶QM旧。口。二∞口国-F怪-O目叫时)』ω叫同节目~um)。UH可)hhd(制的叫」FOEσHO川U的℃H叫它同叫H)··········································的℃-v〈∞-凶”口。王叮叮〈GMm国口国{03OZτo』。旧。口的同(白甘)-M 1总则1.0.1为了规范太阳能发电站支架基础设计、施工与验收行为,做到安全可靠、确保质量、保护环境、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地面光伏和光热发电站中支撑和固定光伏组件、聚光集热器、定日镜等的支架的基础设计、施工与验收。1.0.3太阳能发电站支架基础设计与施工,应综合考虑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上部支架结构类型、使用功能、荷载特征、施工条件、工期要求及地方经验。1.0.4太阳能发电站支架基础的设计、施工与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1• 2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太阳能发电站solarpowerstation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电能的发电站,包括光伏发电站和光热发电站。2.1.2支架基础supportingbracketfoundation将支撑、固定太阳能发电站光伏组件、聚光集热器、定日镜等的支架结构所承受的各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2.1.3岩土工程勘察geotechnicalinvestigation通过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工程勘探、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等综合手段,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编制勘察文件的活动。2.1.4扩展式基础spreadfoundation通过向侧边扩展一定底面积,扩散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使作用在基底的压应力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设计要求,并主要通过自重提供抗拔、抗倾覆、抗滑移承载力的基础。2.1.5桩基础pilefoundation设置于岩土中的与支架立桂直接连接以及成一体的桩基础或桩与连接于桩顶的承台共同组成的基础。2.1.6锚杆基础anchorfoundation由设置于岩土中的锚杆和与锚杆相连的混凝土承台或型钢承压板共同组成的基础。2.1.7微型短桩基础micro-shortpile桩径或边长小于或等于300mm,桩长小于或等于5m的桩基础。•2• 2.1.8螺旋桩helicalpile桩杆上连接一个或多个螺旋状叶片,并通过在桩顶施加扭矩旋拧钻入士中形成的二种可承受竖向和水平向荷载作用的桩。2.1.9叶片间距比interhelixspacingratio螺旋桩螺旋叶片间距与叶片直径的比值。号2.2符2.2.1作用和作用效应Ek一一相应于荷载标准组合时,上部支架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水平推力;Fk相应于荷载标准组合时,上部支架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值;Gb一←基础自重;Gk承台自重和承台上的土重;Gp一一单桩自重;Mk相应于荷载标准组合时,作用于基础底面的力矩值;Mk←→一相应于荷载标准组合时,上部支架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弯矩;Mxk一一相应于荷载标准组合时,作用于桩(锚杆)顶平面,绕通过桩(锚杆)群形心的工轴的力矩;Myk相应于荷载标准组合时,作用于桩(锚杆)顶平面,绕通过桩(锚杆)群形心的y轴的力矩;N一一相应于荷载基本组合时,单根锚杆承受的拉力设计值;N;k相应于荷载标准组合时,作用于第z根单桩或单根锚杆顶的竖向力;A一一相应于荷载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pkx一一一相应于荷载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边缘的最大压力值;sd一一一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基本组合的效应设计值;SEhk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3• SGk一一永久荷载作用标准值的效应;SMk一一施工检修荷载作用标准值的效应;sk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标准组合的效应设计值;Ssk雪荷载作用标准值的效应;Swk一一风荷载作用标准值的效应;Tk一一一相应于荷载标准组合时,上部支架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拔力。2.2.2抗力和材料性能e孔隙比;f砂浆或细石混凝土与岩石间的秸结强度特征值;fα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αE一一地基抗震承载力特征值;f.k一一←由载荷试验或其他原位测试、经验值等方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y锚杆筋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Ip一一一塑性指数;h一一液性指数;qpk桩端土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k桩侧第i层士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uk一一单桩坚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凡一一-单桩或单根锚杆的坚向承载力特征值;Tuk单桩或单根锚杆的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αw含水比;γ一一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γm一一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λc压实系数;μ土对扩展式基础底面的摩擦系数。2.2.3几何参数G一一合力作用点至基础底面最大压力边缘的距离;•4• A一一←基础底面面积;Ad一一桩端截面面积;AD←→-螺旋叶片技影面积;A,锚杆筋体的截面面积;b基础底面宽度,或力矩作用方向基础底面边长;b1基础自重重心至基础潜在倾覆转动点的水平距离;b2→←基础顶面的竖向力作用点至基础潜在倾覆转动点的水平距离;d一-基础埋置深度,或桩身直径;D一-螺旋桩叶片直径;h一→-基础高度;hp←→-螺旋桩叶片间距;h,岩石锚杆锚入稳定岩层中的长度;1一→一垂直于力矩作用方向的基础底面边长;li←→桩周第i层土的厚度;n二一单个基础中的桩数或锚杆根数;lld一二桩身周长;ui-一第1层土中桩周计算周长;u,←→岩石锚杆的周长;w基础底面的抵抗矩;xi-一→第z根桩或锚杆至y轴的距离;只一-一-第i根桩或锚杆至2轴的距离。2.2.4计算系数功Eh水平地震作用组合值系数;cf;M→一-施工检修荷载作用组合值系数;如→一雪荷载作用组合值系数;如→一风荷载作用组合值系数;/"Eh二→-水平地震作用的分项系数;YG一一永久荷载作用的分项系数;•5• YM施工检修荷载作用的分项系数;民雪荷载作用的分项系数;Yw←一一风荷载作用的分项系数;弘一一一基础宽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和一一一基础埋置深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ι一一一地基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A;抗拔系数。•6• 3基本规定3.0.1支架基础设计前应获得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文件、阵列总平面布置图、支架结构类型、使用条件及对基础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施工条件、施工周期等资料。3.0.2支架基础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设计。3.0.3支架基础设计安全等级不应小于上部支架结构设计安全等级,结构重要性系数对于光伏发电站支架基础不应小于0.95,对于光热发电站支架基础不应小于1.0。3.0.4支架基础设计使用年限不应小于电站设计使用年限,且不应小于25年。3.0.5支架基础设计和施工应考虑电站全寿命周期对环境的影响,符合当地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要求,应减少士石方挖填,减少对地表植被和表层土的破坏。3.0.6支架基础的设计和施工在满足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同时,宜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当场地地形起伏大、不宜大规模挖填、对生态恢复要求高或当冬季施工、施工工期紧时宜采用螺旋桩、型钢桩等基础。3.0.7对于桩基础、锚杆基础宜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域进行现场试验,确定施工工艺的可行性和设计参数的可靠性。3.0.8支架基础结掏渴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结构钢筋宜选用HRB400钢筋,也可选用HPB300钢筋;结构钢材宜选用Q235钢、Q345钢。3.0.9支架基础结构所用的原材料及成品构件进场时应对品种、规格、外观和尺寸进行验收,应有产品合格证书及相关性能的检验 报告,并应对必要的性能指标现场取样进行复验。原材料和成品构件进场后应分类保管,钢材、水泥等材料应储存在干燥场所,并应做好防护措施。•8• 4场地评价与岩土勘察4.1场地评价4.1.1根据支架布置场区场地的复杂程度,可按下列规定将场地划分为三类:1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复杂场地:1)地形地貌复杂;2)地基岩土成因复杂,土质较软弱且显著不均匀;3)分布有特殊性岩土;4)不良地质作用强烈发育;5)地下水位高,对地基基础有重大影响。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中等复杂场地:1)地形地貌较复杂;2)地层层次较多,地基岩土比较软弱且不均匀;3)局部分布有特殊性岩士;4)不良地质作用一般发育;5)地下水位较高,对地基基础有一定影响。3符合下列条件者为简单场地:1)地形地貌简单;2)地层结构简单,地基岩土均匀性较好;如元特殊性岩土层;4)不良地质作用不发育;5)地下水位较低,对地基基础元不良影响。4.1.2支架基础设计前,应对场地的下列条件进行分析判断:1在自然条件下,场地内有无滑坡现象,有无影响场地稳定性的断层、破碎带;•9• 2岩溶、士洞的发育程度,有元采空区;3施工过程中是否会因挖方、填方、堆载和卸载形成不稳定边坡;4出现危岩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的可能性;5地表水、地下水对支架基础的影响;6是否存在人为、自然等因素引起水土流失的可能性;7是否存在地基土发生液化、震陷的可能性;8场地内是否存在眼陷性土、软土、填士、膨胀岩土、冻土、盐渍岩土、污染土等特殊性岩土。4.1.3存在对支架结构有潜在威胁或直接危害的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的地段和发震断裂地带等地质灾害易发区,不应选作建设场地。4.1.4当支架布置场区位于岩溶发育地段或采空区及其影响范围内时,应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并根据建设场地适宜性的评价意见采取相应措施。4.1.5当支架布置场区内存在液化土、湿陷性士、软士、填士、膨胀岩土、冻土、盐渍岩土、污染土等特殊性岩土时,应根据分布范围、危害程度、处理成本和处理工期综合确定场地的地基处理方案,选择适应的支架基础型式。4.1.6对可能受地表水、地下水或风沙影响的场地,应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4.2岩土勘票4.2.1支架基础设计和施工前,应进行岩士工程勘察,查明工程、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4.2.2岩土工程勘察前应获得下列资料:1支架阵列布置场区的场平方案和阵列平面布置图,支架结构形式、可能采用的基础类型以及对地基基础设计、施工的要求;2拟建场地的现状地形图,比例尺对于地形地貌复杂的不应 小于1:500,较复杂的不应小于1:1000,简单的不应小于1:2000;3拟建场地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地震背景资料。4.2.3岩土工程勘察应采用勘探、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为主要手段,主要应进行下列工作:1查明不良地质作用及其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2查明场区地质构造、地层结构、成因年代和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3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类型和水位变化幅度及规律;4查明地下水、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5查明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6对场地地基作出岩士工程评价,对存在的不良地质作用提出治理建议方案,提出支架基础建议方案和满足支架基础设计、施工的岩土工程参数。4.2.4地基岩土的分类及工程特性指标的表示和确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的相关规定。4.2.5勘探可采用钻探、探坑和探槽方式,滩涂等软十地层,宜采取钻探和静力触探相结合方式。4.2.6勘探、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的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的相关要求。4.2.7勘探点的间距和数量应根据支架阵列平面布置特点和场地岩土工程条件综合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勘探点间距宜按场区场地的复杂程度确定。简单场地勘探点间距应为150m~200m;中等复杂场地勘探点间距应为lOOm~150m,复杂场地勘探点间距应不大于50m。2勘探点应在场区内按支架阵列排布均匀布置,并应涵盖场区内的各类地貌、地质单元,局部岩土层变化较大区域,应加密勘探点。3采取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勘探点的数量应按地基岩士•11• 的复杂程度确定,不应少于勘探点总数的1/2,取土试样勘探点数量不应少于勘探点总数的1/3,且应均匀布置,有代表性,每一主要土层的原状土试样或原位测试数据不应少于6件(组)。4.2.8勘探孔深度应根据支架基础类型和地基岩土性质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勘探孔的深度应能控制地基主要受力层,不应小于扩展式基础基底下基础底面宽度的3倍或桩式基础预计桩端平面以下3m,且不应小于5m,对于软士应加深或穿透软士层;2需验算基础的沉降变形时,应布置不小于1/3总勘探孔数的控制性勘探孔,勘探孔的深度应超过基础底面以下的地基压缩层计算深度;3当存在特殊性士或为查明不良地质作用时,勘探孔的深度尚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毡》GB50021的相关规定;4对需要进行场地平整的场地,应按最终场平标高确定勘探孔深度;5在预定深度内遇到基岩或厚层碎石土等稳定地层时,宜减少勘探孔深度,但不应小于3m。4.2.9勘察报告除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和《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50797中对勘察报告的要求外,尚应满足下列要求:1对表层填土应描述其物质成分、堆积年代、密实度和均匀性,对厚度超过lm的填土应根据其物质成分采用适宜的于段进行原位测试,报告中应给出相应的物理力学参数;2对各土层应提供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和极限端阻力标准值等支架基础设计用参数的建议值;3应评价场地土和水对混凝土、混凝土中的钢筋、钢结构等建筑材料的腐蚀性;4考虑季节性冻土冻胀性对基础的影响时,应评价其冻胀 等级。4.2.10水、士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的规定。当土的pH值大于9.5时或对钢结构的腐蚀性评价等级低于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的腐蚀性评价等级时,土对钢结构的腐蚀性评价应进行专项论证。•13• 5设计5.1一般规定5.1.1支架基础应接下列规定进行承载力计算和稳定性验算:1各类型基础均应进行竖向承载力计算;2桩基础应进行水平承载力计算;3扩展式基础应进行抗滑移、抗倾覆验算;4对单立柱单桩基础应进行抗弯承载力验算;5承受荷载较大的支架基础应对基础结构承载力和裂缝宽度进行验算。5.1.2支架基础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做变形验算:1基底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小于80kPa,或桩端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小于lOOkPa;2同一阵列基础位于性质差异较大的土层,可能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3其他对支架基础变形有特殊要求的情况。5.1.3支架基础设计时,采用的作用效应与相应的抗力限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除应考虑永久荷载外,还应根据建设地点、使用情况考虑风荷载、雪荷载和施工检修荷载,必要时应考虑地震作用。根据支架结构上可能同时出现的荷载,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荷载组合,并应取各自最不利的组合进行设计;2确定支架基础底面积、桩、锚杆数量时,应采用作用的标准组合,相应的抗力应采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或单桩、单根锚杆承载力特征值;计算支架基础结构承载力时,应采用作用的基本组合,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计算地基基础变形时,应采用作用的标准组•14• 合,不应计入地震作用,相应的限值应为地基基础沉降、变形的允许值;验算支架基础的稳定和裂缝宽度时,应采用作用的标准组合。5.1.4支架基础设计时,荷载组合的效应设计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标准组合的效应设计值sk应按下式确定:Sk=Sek+cJ;wSwk十c/;8Ssk十c/;EhSEhk十cj;MSMk(5.1.41)式中:Sek一一永久荷载作用标准值Gk的效应;Swk、轧风荷载作用标准值Qwk的效应和其组合值系数;Ssk、c/;s→一一雪荷载作用标准值Qsk的效应和其组合值系数;SEhk,cf;日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QEhk的效应和其组合值系数;SMk、比施工检修荷载作用标准值~k的效应和其组合值系数。2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基本组合效应设计值sd应按下式确定:Sci=yeSek十γw功wSwk十γsc/;8Ssk十YEhc/;EhSEhk十γMc/;MSMk(5.1.42)式中:Ye一一永久荷载作用的分项系数,一般情况下应取1.2,当永久荷载对结构有利时,不应大于1.0;Yw一←风荷载作用的分项系数,应取1.4;γs一一一雪荷载作用的分项系数,应取1.4;YEh一一水平地震作用的分项系数,应取1.3;YM-一一施工检修荷载作用的分项系数,应取1.403各种组合工况下的可变荷载组合值系数应符合表5.1.4的规定。表5.1.4各种组合工况下的可变荷载怨合僵系数荷载作用组合工况中南中c¢Eh中M永久荷载十负风荷载1.0永久荷载十正风荷载+雪荷载1.00.7永久荷载十雪荷载+正风荷载0.61.0•15• 续表5.1.4荷载作用组合工况中飞N中s中E、中咀永久荷裁十水平地震作用1.0永久荷载十施工检修荷载1.0注:1表中“”号表示组合中不考虑该项荷裁或作用效应;2水平地震作用应计入雪荷载的影响,3对于高耸结构,抗震验算时尚应考虑风荷载作用,风荷载的组合值系数取0.2;4正风荷载指组件正面为受荷面时的风荷载,负风荷载指组件背面为受荷面时的风荷载。5.1.5风荷载和雪荷载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规定的方法确定。基本风压和基本雪压应采用重现期不低于支架基础设计使用年限的值,对于光伏发电站支架基础可取重现期不小于25年的值。5.1.6对于新近填土、湿陷’性土、季节性冻土、膨胀士,应考虑负摩阻力、冻胀力、胀切力对基础承载力和稳定性的影响,地基基础的设计除应满足本规范的相关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冻土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JGJ118、《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的规定。5.1.7支架基础耐久性设计应根据支架基础设计使用年限和环境类别确定。支架基础的防腐设计除应满足本规范的相关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的规定。5.2基础分类与选型5.2.1支架基础可根据承载性状分为桩基础、扩展式基础和锚杆基础。5.2.2桩基础可分为预制桩基础和灌注桩基础。预制桩可分为钢桩、混凝土预制桩和预应力混凝土桩。钢桩按施工方式可分为•16• 螺旋桩和锤击(静压)型钢桩。混凝土预制桩和预应力混凝土桩的分类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的相关规定执行。5.2.3扩展式基础宜采用提凝土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当采用条形基础时应采用配筋扩展式基础。5.2.4支架基础选型应根据下列因素综合确定:1支架结构形式和所承受荷载的特征;2士的性状及地下水条件;3施工工艺的可行性;4施工场地条件及施工季节;5经济指标、环保性能和施工工期。5.2.5支架基础类型的选择可按表5.2.5执行。表5.2.5支架基础类型的选择螺型混凝预应力灌混凝土混凝土锚杆旋钢士预混凝注独立条形基础l江三~桩桩制桩土桩桩基础基础残积土。。D.D.D.D.i二×全风化。。D.D.D.D.l三×岩石强风化××××。D.D.×中等风化~未风化××××。××。漂石、块石××××。D.D.×碎石土卵石、碎石i三×××。D.D.×圆砾、角砾。D.××D.D.D.×密实松散~稍密。。D.D.D.D.1江×砂土程度中密~密实。。××D.D.D.×粉土稍密~密实。。D.D.D.D.D.×流塑~软塑D.×。。××××勃土可塑~坚硬。。D.D.D.D.D.ו17• 续表5.2.5螺型混凝预应力灌混凝土混凝土岩\土\条件、\支架类、基型锚杆销旋钢土预混凝注独立条形基础桩桩制桩土桩桩基础基础有××××地下水元。。。。注z1表中符号“。”表示适用,“A”表示可以采用,“×”表示不适用,“一”表示此项无影响;2表中基础桩指的是微型短桩,其他基础桩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的相关规定进行选择;3对于锚杆基础尚应要求岩石的完整程度为较完整~完整,且适用于岩石埋深线或直接出露的场区54寒冷、严寒地区冬季施工不宜采用现浇施工工艺。5.2.6同一阵列支架基础宜采用同类型基础形式。5.2.7对于桩基础,可在桩顶处加设混凝土护墩或侧向支撑来提高基础的抗水平和抗弯承载力。5.3基础设计5.3.1支架基础宜以原状土或压实填土作为地基持力层,未经检验查明以及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填土不得作为支架基础的地基持力层。5.3.2当利用压实填土作为支架基础的地基持力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不得采用淤泥、耕土、冻土、膨胀性土以及有机质含量大于5%的土作为填料,填料中不得含有植物残体、垃圾等杂质;2当选用砂土和碎石土回填时,应级配良好,最大粒径不宜大于200mm;3以粉质蒙古土、粉土作为填料时,其含水量宜为最优含水量,最优含水量可采用击实试验确定;•18• 4压实填士的质量用压实系数Ac进行控制,且应符合表5.3.2的规定。表5.3.2压实填土地基压实系数控制值压实系数(λ')控制含水量填土部位光伏电站光热电站(%)扩展式基础基底下基础底面宽度的3倍且不小于3m或桩基础桩顶至预计二主0.95二主0.96w0P±2桩端平面以下3m其他部位二主0.93二"'o.94注z压实系数,\,为填土的实际于密度pd与最大干密度的m.x的比值;wop为最优含水量。土的最大干密度宜采用击实试验确定,碎石土的最大干密度可取2.1t/m3~2.2t/m305.3.3位于塘、沟、积水洼地等地区的填土地基,填土施工前宜清除底层软弱土体。填方设计前应查明地下水和地表水的补给与排泄条件,当填土阻碍原地下水和地表水的畅通排泄时,应采取防止土颗粒流失的措施。5.3.4多桩基础中的单桩和锚杆基础中的单根锚杆应按下式计算桩顶和锚杆顶的竖向作用效应:Fk十Gk1Mxk咐l凡在kX•k=±~+____:.;:_;<_千(5.3.4)n~2.:;y]÷L..JXj式中:Nik一一一相应于荷载标准组合时,作用于第i根单桩或单根锚杆顶的坚向力(kN),对于锚杆只考虑竖向拔力;Fk一一-相应于荷载标准组合时,上部支架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坚向力值(kN);Gk承台自重和承台上的土重(kN),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Mxk、Myk一一相应于荷载标准组合时,作用于桩(锚杆)顶平面,绕通过桩(锚杆)群形心的工轴、y轴的力矩CkN·m); X;、x,、y,、y,第i、j根桩或锚杆至y、工轴的距离(m);n单个基础中的桩数或锚杆根数。5.3.5竖向压力作用下单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应满足下式要求:Rα=号注Nk(5.3.51)坚向拔力作用下单桩和单根锚杆的竖向抗拔承载力特征值应满足下式要求:Rα=号~注Nk→Gp(5.3.52)式中:扎一一单桩或单根锚杆的坚向承载力特征值CkN);Quk一一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标准值CkN);Tuk→→单桩或单根锚杆的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CkN);Gp单桩自重CkN),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5.3.6除微型短桩外,单桩的承载力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的相关规定确定。微型短桩的承载力应通过单桩静载荷试验确定,也可按本规范第5.3.7条~第5.3.11条的规定进行估算。5.3.7当根据土的物理力学指标与承载力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确定等截面微型短桩的抗压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时,可按下式估算:Quk=ud.2..;q此l,+qpkAd(5.3.7)式中:ud、Ad桩身周长(m)和桩端截面面积(m2);l,桩周第z层土的厚度(m);q,;k"qpk一一桩侧第z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桩端土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CkPa),由当地静载荷试验结果统计分析算得。元当地经验时,可由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按照岩土物理力学指标查表取值,桩端极限端阻力标•20• 准值除打人、压入式预制桩外可取经深度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2倍。5.3.8当根据土的物理力学指标与承载力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确定等截面微型短桩的极限抗拔承载力标准值时,可按下式估算:Tuk=ud2.;λιikli(5.3.8)式中:人-一一抗拔系数,对于岩石可取0.8,对于砂土可取0.5,对于站性土、粉士可取0.705.3.9当根据土的物理力学指标与承载力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确定螺旋桩的抗压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时,可按下式估算:Quk=°L,U;Q,;kl;十QpkAD(5.3.9)式中:U;一一第i层土中桩周计算周长,可按表5.3.9取值;AD螺旋叶片技影面积(m2)。表5.3.9螺旋桩抗压承载力计算桩周计算周长陆的取值部位U;叶片以上lD范围。最上一道叶片以上其余部位πd上道叶片以下3D范围πD叶片之间下道叶片以上lD范围。其余部位πd注:如叶片间距hp《3D,则叶片之间u;zπD,如3Db/6)下基底压力计算示意b力矩作用方向基础底面边长5.3.14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由载荷试验或其他原位测试、公式计算,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等方法综合确定。当基础宽度大于3m或埋置深度大于0.5m时,应按式5.3.141进行修正;进行抗震承载力验算时,应按式5.3.14-2将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乘以地基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采用地基抗震承载力特征值fαE。fα=fαk+可by(b3)十T/aYm(d0.5)(5.3.141)fαE=ιfα(5.3.142)式中:fαk由载荷试验或其他原位测试、经验值等方法确定的地主主承载力特征值CkPa);•23• 可b、市d一一基础宽度和埋置深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按基底下土的类别查表5.3.14-1取值;y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CkN/m勺,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γ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kN/m汀,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层取有效重度;b一一基础底面宽度(m),当基础底面宽度小于3m时按3m取值,大于6m时按6m取值;d基础埋置深度(m);ι一一地基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按表5.3.14-2取值。表s.3.14-1基础宽度和埋置深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土的类别可b平d大面积压实系数大于0.95、数粒含量P,》10%的粉土。1.5压实填土最大干密度大于2100kg/时的级配有些、石。2.0e或h均大于或等于0.85。1.0幸自性土e及h均小于0.850.31.6含水比αw>O.8。1.2红勃土含水比αw《0.80.151.4幸自粒含量P,二2"10%的粉士0.31.5粉土教粒含量P,<10%的粉土0.52.0粉砂、细砂(不包括很湿与饱和时的稍密状态)2.03.0中砂、粗砂、砾砂和碎石土3.04.4注:1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按深层平板载荷试验确定时可d取O;2含水比是指士的天然含水量与液限的比值。表5.3.1今2地基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岩土名称和性状s·岩石,密实的碎石土,密实的砾、粗、中砂,人k二主300kPa的秸性土和粉土1.5中密、稍密的碎石土,中密和稍密的砾、粗、中砂,密实和中密的细、粉砂,1.3150k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