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3.89 KB
- 69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备案号:JXXXX-2011DB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DBJ/T50-XX-2011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Technicalcodefortestingofbuildingfoundation(征求意见稿)2011-XX-XX发布2011-XX-XX实施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
前言根据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城科字2007年第281号文的要求,由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了《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调查总结了近年来重庆市建筑地基基础检测的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内有关技术规范,吸收了国内外相关科技成果,开展了多项专题研究,并在重庆市范围内广泛征求了有关单位的意见,经反复讨论、修改、充实,形成送审稿并通过了审查。本规范共5章和7个附录,内容包括总则、术语、符号、基本规定、检测要求、试验方法等。本规范由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由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为了提高《重庆市建筑地基检测检测技术规范》的编制质量和水平,请各单位在执行本规范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并将意见和建议寄至:重庆市江北区建新二村50号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重庆市建筑地基检测检测技术规范》管理组(邮政编码:400020)。主编单位: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审查专家:
目次1总则.............................................................................................................................12术语和符号...................................................................................................................22.1术语.......................................................................................................................................22.2符号.......................................................................................................................................33基本规定.......................................................................................................................63.1一般规定...............................................................................................................................63.2检测工作程序.....................................................................................................................63.3验证与扩大检测.................................................................................................................63.4检测报告.............................................................................................................................84检测要求.......................................................................................................................94.1一般规定...............................................................................................................................94.2地基检测.............................................................................................................................104.3基础检测..............................................................................................................................114.4基桩检测.............................................................................................................................114.5支护工程检测.....................................................................................................................125试验方法......................................................................................................................145.1浅层平板载荷试验..............................................................................................................145.2深层平板载荷试验.............................................................................................................155.3岩基载荷试验.....................................................................................................................165.4圆锥动力触探试验.............................................................................................................175.5标准贯入试验.....................................................................................................................195.6多道瞬态面波法.................................................................................................................215.7地质雷达法.........................................................................................................................275.8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305.9单桩水平静载试验.............................................................................................................345.10基桩承载力自平衡测试法...............................................................................................365.11低应变反射波法...............................................................................................................395.12声波透射法.......................................................................................................................421
5.13钻芯法...............................................................................................................................48附录A平板载荷试验记录表......................................................................................52附录B圆锥动力触探试验记录表..............................................................................52附录C标准贯入试验记录表......................................................................................52附录D桩基静载试验原始记录表..............................................................................53附录E低应变法检测基桩完整性原始记录表..........................................................56附表F声波透射法检测基桩完整性现场记录表......................................................57附表G钻芯法检测记录表..........................................................................................58本规范用词说明.............................................................................................................60引用标准名录.................................................................................................................61条文说明.........................................................................................................................622
CONTENTS1Generalprinciples2Termsandsymbols2.1Terms2.2Symbols3Basicrules3.1Generalrules3.2Testingprocedures3.3Verifyandexpandtesting3.4Testingreport4Testingrequire4.1Generalrules4.2Subgradetesting4.3Foundationtesting4.4Foundationpiletesting4.5Retainingengineeringtesting5Testingmethod5.1Shallowplate-loadtest5.2Deepplate-loadtest5.3Loadingtestofbatholith5.4Dynamicpenetrationtest(DPT)5.5Standardpenetrationtest(SPT)5.6Multi-channelspectralanalysisofsurfacewaves(MSASW)5.7Groundpenetratingradar5.8VerticalStaticloadingtestofsinglepile5.9Horizontalstaticloadingtestofsinglepile5.10Self-balancedmeasurementmethodofpilebearingcapacity5.11Lowstrainintegritytesting5.12Highstraindynamictesting5.13Crossholesoniclogging5.14CoredrillingmethodAppendixAOriginalrecordforplateloadingtest(PLT)AppendixBOriginalrecordfordynamicpenetrationtest(DPT)AppendixCOriginalrecordforstandardpenetrationtest(SPT)AppendixDOriginalrecordforstaticloadingtestofpileAppendixEOriginalrecordforlowstrainintegritytestingAppendixFOriginalrecordforcrossholesonicloggingAppendixGOriginalrecordforcoredrillingmethodExplanationoftheSpecification’sDictionReferenceExplanationofprovision3
1总则1.0.1为提高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检测的技术水平,做到安全适用、准确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结合重庆市实际,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重庆市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的检测,其它行业的地基基础检测可参照执行。1.0.3从事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检测的单位,必须具备省级以上(含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资质证书和省级以上(含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计量认证合格证书;检测人员必须持有省级以上(含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上岗证。1.0.4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检测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1
2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地基subgrade,foundationsoils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2.1.2天然地基naturalfoundation,naturalsubgrade在未经人工处理的天然土(岩)层上直接修筑基础的地基。可分为天然土地基和天然岩石地基。2.1.3人工地基artificialfoundation经过地基处理形成的地基。2.1.4复合地基compositesubgrade,compositefoundation部分土体被增强或被置换形成增强体,由增强体和周围地基土共同承担荷载的地基。2.1.5处理土地基thefoundationoftreatmentsoils为提高地基的承载力、改善变形性质或渗透性质,对土进行人工处理后的地基。2.1.6强夯地基dynamicconsolidationfoundation反复将夯锤提到高处使其自由落下,给地基以冲击和振动能量,形成的夯实体。2.1.7注浆地基groutingfoundation将配置好的化学浆液或水泥浆液,通过导管注入土体孔隙中,与土体结合,发生物化反应,从而提高土体强度,减小其压缩性和渗透性,形成的处理土地基。2.1.8换填地基cushionfoundation挖去地表浅层软弱土层或不均匀土层,回填坚硬、较粗粒径的材料,并夯压密实后形成的地基。2.1.9平板载荷试验plateloadingtest(PLT)对天然地基、人工地基的表面逐级施加竖向压力,测量其沉降随时间的变化,以确定其承载能力的试验方法。2.1.10圆锥动力触探试验dynamicpenetrationtest(DPT)用标准质量的重锤,以一定高度的自由落距,将标准规格的圆锥形探头贯入土中,根据打入土中一定距离所需的锤击数,判定土的物理力学特性的一种原位试验方法。2.1.11标准贯入试验standardpenetrationtest(SPT)用质量为63.5kg的穿心锤,以76cm的落距,将标准规格的贯入器,自钻孔底部预打15cm,2
记录再打入30cm的锤击数,判定土的物理力学特性的一种原位测试方法。2.1.12地质雷达法georadarmethod观察、研究大功率高频电磁脉冲在地下电性界面上产生回波特性的工程电法勘探方法。2.1.13面波法rayleighwavemethod利用瑞利波的频散特性和传播速度与岩土物理力学性质的相关性来探测地表附近岩土层的工程地质性质的勘探方法。2.1.14基桩foundationpile桩基础中的单根桩。2.1.15低应变法lowstrainintegritytesting采用低能量瞬态激振方式在桩顶激振,实测桩顶部的速度时程曲线,通过波动理论分析,对桩身完整性进行判定的检测方法。2.1.16高应变法highstraindynamictesting用重锤冲击桩顶,实测桩上部的速度和力时程曲线,通过波动理论分析,对单桩竖向抗压抗压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进行判定的检测方法。2.1.17声波透射法crossholesoniclogging在预埋声测管之间发射并接收声波,通过实测声波在混凝土介质中传播的声时、频率和波幅衰减等声学参数的相对变化,对桩身和地下连续墙体完整性进行判定的检测方法。2.1.18钻芯法coredrillingmethod用钻机钻取复合地基竖向增强体、地下连续墙、混凝土灌注桩及其持力层的芯样,判定其完整性、芯样试件强度、底部沉渣厚度及持力层岩土形状的检测方法。2.1.19单桩静载试验staticloadingtest在桩顶部逐级施加竖向压力、竖向上拔力或水平推力,观测桩顶部随时间产生的沉降、上拔位移或水平位移,以确定相应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和单桩水平承载力的试验方法。2.2符号2.2.1抗力和材料性能E0——地基变形模量;µ——土的泊松比;3
fak——地基承载力特征值;N10——轻型圆锥动力触探锤击数;N‘63.5——实测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击数;N63.5——修正后的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击数;N‘120——实测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击数;N120——修正后的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击数;p——承压板底面处平均压力;N——修正后的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实测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k——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标准值;Qu——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Ra——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m——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E——桩身弹性模量;I——为桩身换算截面惯性矩;W——荷载箱上部桩自重;Qu上——荷载箱以上部分桩的极限承载力;Qu下——荷载箱以下部分桩的极限承载力;c——桩身一维纵向应力波传播速度(简称桩身波速);fcu——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P——芯样试件抗压试验测得的破坏荷载;v——桩身混凝土声速;Z——桩身截面力学阻抗;ρ——桩身质量密度。2.2.2作用与作用效应s——沉降量;υR——地层面波速度;λR——波长;H——单桩水平静载试验中作用于桩身的水平力;Y0——单桩水平静载试验中水平力作用平面的桩身水平位移;4
Q——施加于单桩和地基的竖向压力荷载,施加于锚杆的轴向拉力荷载;U——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中施加的上拔荷载;V——质点运动速度;δ——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中的桩顶上拔量、锚头位移。2.2.3几何参数A——桩身横截面面积;b——矩形桩的边宽;b0——桩身计算宽度;L——桩长;d——桩身直径(管桩外径),芯样试件的平均直径,承压板直径或边宽;2.2.4计算系数α——桩的水平变形系数;vy——桩顶水平位移系数;ξ——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换算系数;Ac——声波透射法波幅异常判断的临界值;2.2.5其他Iu——刚性承压板形状对沉降的影响系数;f——频率;ΔT——入射波波峰与反射波波峰之间的时间差;Δf——频域曲线上相邻峰之间的频率差;∆f′——幅频信号曲线上缺陷相邻谐振峰间的频差;n——样本数量;∆tx——速度波第一峰与缺陷反射波峰间的时间差;Ap——声波波幅;v0——声速的异常判断临界值;t——时间;vc——声速的异常判断临界值;vL——桩身混凝土声速低限值;T——信号周期;a——声波信号首波峰值电压;5
3基本规定3.1一般规定3.1.1建筑地基可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天然地基可分为岩质地基和土质地基。人工地基可分为处理土地基和复合地基。3.1.2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检测应综合考虑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地质条件、地基基础类型、施工工艺、各种检测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等因素,合理选择检测方法,确定抽检数量。3.1.3检测点的布置宜遵循以下原则:1一般情况下宜在整个施工场地内均匀布置检测点;2当施工场地地质条件变化较大时,应在较差地段布置检测点;3当对地基基础的施工质量有异议时,应在有异议部位布置检测点;4应在荷载较大或变形敏感部位布置检测点;5检测点的布置宜由建设或监理单位会同勘察、设计、施工及检测单位共同确定。3.1.4检测使用的计量器具必须经计量检定合格并在检定有效期内。3.2检测工作程序3.2.1检测工作的程序,应按图3.2.1进行。3.2.2调查、收集资料宜包括以下内容:1收集受检测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地基基础设计及施工资料;了解施工工艺和施工中出现的异常情况;2进一步明确委托方的具体要求;3分析检测项目现场实施的可行性。3.2.3检测单位应根据调查结果和检测要求,选择检测方法,制定检测方案。检测方案宜包括以下内容:工程概况、检测依据、检测方法、抽样方案、检测数量、试验时间及所需的机械设备和人工配合等。3.2.4当发现检测数据异常或对检测结果有怀疑时,应查找原因,必要时应重新检测。3.3验证与扩大检测3.3.1当对检测结果有异议时,应在有异议点附近采用原检测方法或准确度更高的检测方法进行验证检测。验证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采用平板载荷试验验证圆锥动力触探试验、静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室内土6
工试验推定土质地基承载力的检测结果;2桩身浅部缺陷可采用开挖验证;3宜采用钻芯法验证低应变法、声波透射法检测桩身完整性的结果;4可采用岩基载荷试验验证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推定岩质地基承载力的检测结果。接受委托调查、资料收集制定监测方案仪器设备校准、率定检测实验前准备现场检测重新检测验证检测、扩大检测必要时数据分析和结果评价必要时检测报告图3.2.1检测工作程序框图3.3.2当检测结果无异议但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应采用原检测方法或准确度更高的检测方法,在未检测点中进行扩大检测。扩大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平板载荷试验、锚杆试验、单桩静载试验的检测结果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应按原抽检比例扩大抽检。若扩大抽检的结果仍不满足设计要求,应查明原因,并对该单位工程的地基基础进行全部处理;若扩大抽检的结果满足设计要求,可仅对原抽检不合格点附近的地基基础进行局部处理。2当采用低应变法、声波透射法、钻芯法检测桩身完整性所发现的Ⅲ、Ⅴ类桩之和大于抽检桩数的20%时,该批桩应全数检测;当Ⅲ、Ⅴ类桩之和不大于抽检桩数的20%时,应7
按原抽检比例扩大抽检,若扩大抽检中仍发现有Ⅲ、Ⅴ类桩,则该批桩应全数检测。3.3.3验证检测和扩大检测后,应根据检测结果,由建设或监理单位会同检测、勘察、设计及施工单位共同研究确定处理方案或进一步抽检的方法和数量。3.4检测报告3.4.1检测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工程名称,工程地点,建设、监理、勘察、设计和施工单位,工程及场地地质概况,检测日期;2检测目的,检测数量,检测依据;3检测方法,检测仪器设备;4检测对象的编号、位置和相关施工记录;5检测数据,实测与计算分析曲线、表格和汇总结果;6检测结论。3.4.2检测报告应结论准确、用词规范。8
4检测要求4.1一般规定4.1.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检测分为地基检测、基础检测、基桩检测及支护工程检测。应根据检测目的合理选择检测方法。4.1.2地基检测内容包括地基承载力、变形参数和天然地基岩土性状或人工地基施工质量评价。检测方法可选择平板载荷试验、岩基载荷试验、钻芯法、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土工试验、多道瞬态面波法和地质雷达法等。4.1.3基础检测内容包括混凝土强度、保护层厚度等结构实体检测。检测方法可选择回弹法、钻芯法、电磁感应法。4.1.4基桩检测内容包括工程桩桩身完整性和单桩承载力。桩身完整性检测方法可选择钻芯法、声波透射法、低应变法和高应变法等。单桩竖向抗压(拔)承载力检测方法可采用单桩竖向抗压(拔)静载试验;单桩水平承载力检测方法可采用单桩水平静载试验。4.1.5支护工程检测内容包括锚杆抗拔承载力及锚固体密实度检测、用于支护的混凝土灌注桩桩身完整性及水平承载力检测。检测方法可选择锚杆抗拔试验、反射波法、钻芯法、声波透射法和单桩水平静载试验。4.1.6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检测的抽检数量应按单位工程计算。同一单位工程采用不同的地基基础类型、不同的地基处理方式时,应分别确定检测方法和抽检数量。对于小区工程,当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且各单位工程的工程桩总数少于50根或占地面积小于300m2时,经工程质量各方责任主体共同确认,可将基础类型相同、地质条件相近的各单位工程合并起来确定承载力抽检数量,但对每一单位工程,当采用平板载荷试验时不应少于1点,当采用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试验时不应少于1根。4.1.7人工地基及工程桩验收检测的间歇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1强夯地基承载力检测,碎石土和砂土地基间隔时间不宜少于7天;粉土和粘性土地基间隔时间不宜少于14天;强夯置换地基间隔时间不宜少于28天。2灌浆地基承载力检测宜在灌浆结束28天后进行。3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宜在成桩28天后进行。4混凝土灌注桩当采用低应变法或声波透射法检测时,受检桩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设计强度的70%,且不小于15MPa;当采用钻芯法或静载试验检测时,受检桩的混凝土龄期达到28天或预留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达到设计强度。9
5锚杆试验宜在锚固体灌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后进行。4.2地基检测4.2.1天然岩质地基承载力可采用钻芯法进行检测,单位工程抽检数量不应少于6组,且每种岩性不少于3组。当岩石芯样无法制作成芯样试件时,应进行岩基载荷试验;对破碎、极破碎天然岩质地基应采用平板载荷试验。单位工程载荷试验点数不应少于3点。对复杂场地或重要建筑地基应增加试验点数。4.2.2天然土质地基、处理土地基承载力应采用平板载荷试验进行检测,单位工程的试验点数不应少于3点,对复杂场地或重要建筑地基应增加试验点数。4.2.3天然土质地基、处理土地基在进行平板载荷试验前,应采用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土工试验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方法对天然地基土性状或地基处理质量进行普查,单位工程抽检数量为基槽每20延米不得少于1点;每个独立柱基不得少于1点,检测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4.2.4处理土地基除应符合4.2.2、4.2.3条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换填地基应分层进行压实系数检测。对细粒土可采用环刀法,对粗粒土可采用灌砂(水)法或其他方法进行检测,每层的抽检数量为每50~100m2不应少于1点。2强夯地基宜结合多道瞬态面波法等物探方法对其地基处理质量进行评价。抽检数量为每2000m2不少于1点。3注浆地基宜结合钻探、坑探等方法对其地基处理质量进行评价。抽检数量不少于注浆孔数的0.5~1%且不少于3点。4.2.5复合地基承载力应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进行检测,单位工程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0.5%~1%,且不得少于3点。4.2.6复合地基在进行载荷试验前,应采用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钻芯法、单桩竖向抗压载荷试验等方法对复合地基的桩体施工质量进行检测,单位工程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0.5%~1%,且不得少于3点。检测方法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旋喷桩应进行单桩竖向抗压载荷试验。2水泥土搅拌桩应进行单桩竖向抗压载荷试验或采用钻芯法进行检测。3强夯置换墩应采用圆锥动力触探等方法进行检测,查明置换墩着底情况及承载力随深10
度的变化。4CFG桩应采用低应变法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抽检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得少于20根。4.3基础检测4.3.1基础工程完工后,应采用非破损、局部破损等方法对混凝土构件进行实体检测,检测项目包括混凝土强度等级、保护层厚度。4.3.2混凝土强度检测可选用钻芯法或回弹法。单位工程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构件总数的10%且不少于3个构件。4.3.3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可采用电磁感应法。单位工程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构件总数的10%且不少于6个构件。4.4基桩检测4.4.1工程桩应进行单桩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检测。4.4.2桩身完整性检测宜采用两种或多种合适的检测方法进行。4.4.3混凝土灌注桩的桩身完整性检测的抽检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柱下三桩或三桩以下的承台,每个承台抽检桩数不得少于1根。2柱下四桩或四桩以上承台,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单位工程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30%,且不得少于20根;1)设计等级为甲级的桩基工程;2)场地地质条件复杂的桩基工程;3)成桩质量可靠性较低的灌注桩;4)采用新桩型或新施工工艺的桩基工程。对于其它的柱下四桩或四桩以上承台,单位工程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得少于10根。3对端承型大直径灌注桩,应在上述两款规定的抽检桩数范围内,选用钻芯法或声波透射法对部分受检桩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4.4.4混凝土灌注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应进行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11
1)设计等级为甲级的桩基;2)地质条件复杂、桩施工质量可靠性低的桩基;3)采用新桩型或新工艺的桩基;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得少于3根;当总桩数在50根以内时,不应少于2根。4.4.5对于端承型大直径灌注桩,受设备或现场条件限制无法采用常规静载试验方法检测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时,宜采用桩承载力自平衡测试法,亦可按下列规定确定其承载力:1桩端持力层为基岩时,可采用钻芯法测定桩底沉渣厚度并钻取桩端持力层岩石芯样检验桩端持力层,并结合成桩后桩身质量检测报告进行核验。钻芯法抽检数量为总桩数的10%且不少于10根。2桩端持力层为卵石土时,可采用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并结合成桩后桩身质量检测报告进行核验。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抽检数量为总桩数的5%且不少于3根。4.4.6当地基中存在溶洞、破碎带和软弱夹层时,应对所有大直径挖孔桩或机械成孔嵌岩桩桩底下3倍桩径或5m深度范围内的岩性进行检验。检验方法可采用超前地质钻探或可靠的物探方法。4.4.7对竖向抗拔承载力有设计要求的桩基工程,应进行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检测。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得少于3根。4.4.8对水平承载力有设计要求的桩基工程,应进行单桩水平承载力检测。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得少于3根。4.5支护工程检测4.5.1锚杆应进行抗拔承载力检测,抽检数量取每种类型锚杆总数的5%(自由段位于Ⅰ、Ⅱ或Ⅲ类岩石内时取总数的3%),且均不得少于6根。对于全长粘结型锚杆,应进行锚固体密实度检测,抽检数量取每种类型锚杆总数的20%,且均不得少于10根(数量核实)。4.5.2用于支护工程的所有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均应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其中,钻芯法或超声波法的抽检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得少于10根。4.5.3喷射混凝土面板应进行厚度和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检测方法可采用钻孔法或凿孔法。单位工程抽检数量为每100m2抽取1组。12
5试验方法5.1浅层平板载荷试验5.1.1本方法适用于确定浅部地基土层的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的承载力。承压板可采用正方形或圆形刚性板,承压板直径不应小于试验土层最大粒径的5倍,且承压板面积不小于0.5㎡。5.1.2试验基坑宽度不应小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的三倍。应保持试验土层的原状结构和天然湿度。宜在拟试压表面用粗砂或中砂找平,其厚度不超过20mm。5.1.3加载分级不应少于8级。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要求的两倍。5.1.4每级加载后,按间隔10、10、10、15、15min,以后为每隔半小时测读一次沉降量,当连续两小时内,每小时的沉降量小于0.1mm时,则认为已趋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5.1.5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1承压板周围的土明显地侧向挤出;2沉降s急骤增大,荷载~沉降(p~s)曲线出现陡降段;3在某一级荷载下,24小时内沉降速率不能达到稳定;4沉降量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之比大于或等于0.06。当满足前三种情况之一时,其对应的前一级荷载定为极限荷载。5.1.6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p~s曲线上有比例界限时,取该比例界限所对应的荷载值;2当极限荷载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荷载值的2倍时,取极限荷载值的一半;3当不能按上述二款要求确定时,可取s/b=0.01~0.015所对应的荷载,但其值不应大于最大加载量的一半。5.1.7同一土层参加统计的试验点不应少于三点,当试验实测值的极差不超过其平均值的30%时,取此平均值作为该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5.1.8浅层平板载荷试验的变形模量Eo(MPa),可按下式计算:(2)pdEo=I 1−µ us式中:Iu—刚性承压板形状对沉降的影响系数,圆形承压板取0.79,方形承压板取0.88;μ—土的泊桑比,碎石土取0.27,砂土、粉土取0.3,粉质粘土取0.35,粘土取0.4,不排水条件下饱和粘土取0.5;p—p~s曲线线性段的压力(kPa);13
d—承压板的边长或直径(mm);s—与p对应的沉降。5.2深层平板载荷试验5.2.1本方法适用于确定深部地基土层及大直径桩桩端土层在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的承载力。5.2.2深层平板载荷试验的承压板采用直径为0.8m的刚性板,紧靠承压板周围的土层高度应不小于0.8m。5.2.3加荷等级可按预估极限承载力的1/10~1/15分级施加。5.2.4每级加载后,第一个小时内按间隔10、10、10、15、15min,以后为每隔半小时测读一次沉降。当在连续两小时内,每小时沉降量小于0.1min时,则认为已趋于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5.2.5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终止加载:1沉降s急聚增大,荷载~沉降(p~s)曲线上有可判定极限承载力的陡降段,且沉降量超过0.04d(d为承压板直径);2在某级荷载下,24小时内速率不能达到稳定;3本级沉降量大于前一级沉降量的5倍;4当持力层土层坚硬,沉降量很小时,最大加载量不小于设计要求的2倍。5.2.6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p~s曲线上有比例界限时,取该比例界限所对应的荷载值;2满足前三条终止加载条件之一时,其对应的前一级荷载定为极限荷载,当该值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荷载值的2倍时,取极限荷载值的一半;3不能按上述二款要求确定时,可取s/d=0.01~0.015所对应的荷载值,但其值不应大于最大加载量的一半。5.2.7同一土层参加统计的试验点不应少于三点,当试验实测值的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0%时,取此平均值作为该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5.1.8浅层平板载荷试验的变形模量Eo(MPa),可按下式计算:(2)pdEo=I 1−µ us式中:Iu—刚性承压板形状对沉降的影响系数,圆形承压板取0.79,方形承压板取0.88;14
μ—土的泊桑比,碎石土取0.27,砂土、粉土取0.3,粉质粘土取0.35,粘土取0.4,不排水条件下饱和粘土取0.5;p—p~s曲线线性段的压力(kPa);d—承压板的边长或直径(mm);s—与p对应的沉降。5.3岩基载荷试验5.3.1本方法适用于确定完整、较完整、较破碎岩基作为天然地基或桩基础持力层时的承载力。5.3.2采用圆形刚性承压板,直径为300mm。当岩石埋藏深度较大时,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桩,但桩周需采取措施以消除桩身与土之间的摩擦力。5.3.3测量系统的初始稳定读数观测:加压前,每隔10min读数一次,连续三次读数不变可开始试验。5.3.4加载方式:单循环加载,荷载逐级递增直到破坏,然后分级卸载。5.3.5荷载分级:第一级加载值为预估设计荷载的1/5,以后每级为1/10。5.3.6沉降量测读:加载后立即读数,以后每10min读数一次。5.3.7稳定标准:连续三次读数之差均不大于0.01mm。5.3.8终止加载条件:当出现下述现象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1沉降量读数不断变化,在24小时内,沉降速率有增大的趋势;2压力加不上或勉强加上而不能保持稳定。5.3.9卸载观测:每级卸载为加载时的两倍,如为奇数,第一级可为三倍。每级卸载后,隔10min测读一次,测读三次后可卸下一级荷载。全部卸载后,当测读到半小时回弹量小于0.01mm时,即为稳定。5.3.10岩石地基承载力的确定1对应于p~s曲线上起始直线段的终点为比例界限。符合终止加载条件的前一级荷载为极限荷载。将极限荷载除以3的安全系数,所得值与对应于比例界限的荷载相比较,取小值;2每个场地载荷试验的数量不应少于3个,取最小值作为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5
3岩石地基承载力不进行深宽修正。5.4圆锥动力触探试验5.4.1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的类型可分为轻型、重型和超重型三种,其规格和适用土类应符合表5.4.1的规定。表5.4.1圆锥动力触探类型类型轻型重型超重型锤的质量(kg)1063.5120落锤落距(cm)5076100直径(mm)407474探头锥角(o)606060探杆直径(mm)254250~60贯入30cm的读数贯入10cm的读数贯入10cm的读数指标N10N63.5N120浅部的填土、砂砂土、中密以下的密实和很密实的碎主要适用岩土土、粉土、粘土碎石土、极软岩石土、软岩、极软岩5.4.2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自动落锤装置;2触探杆最大偏斜度不应超过2%,锤击贯入应连续进行;同时防止锤击偏心、探杆倾斜和侧向晃动,保持探杆垂直度;锤击速率每分钟宜为15~30击;3每贯入1m,宜将探杆转动一圈半;当贯入深度超过10m,每贯入20cm宜转动探杆一次;4对轻型动力触探当N10>100或贯入15cm锤击数超过50时,可停止试验;对重型动力触探,当连续三次N63.5>50时,可停止试验或改用超重型动力触探。5.4.3当采用重型圆锥动力触探推定地基土承载力或密实度时,锤击数N63.5应按下式修正:16
当采用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确定碎石土密实度时,锤击数N120应按下式修正;5.4.4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成果分析应包括下列内容:1单孔连续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应绘制锤击数与贯入深度关系曲线;17
2计算单孔分层贯入指标平均值时,应剔除临界深度以内的数值、超前和滞后影响范围内的异常值;3根据各孔分层的贯入指标平均值,用厚度加权平均法计算场地分层贯入指标平均值和变异系数。5.4.5地基土的岩土性状、处理土地基的处理效果可根据单位工程各检测孔的动力触探锤击数代表值、同一土层的动力触探锤击数标准值及变异系数进行评价。处理土地基的处理效果宜根据处理前后的检测结果进行评价。5.4.6可参照表5.4.2~5.4.4,根据轻型动力触探击数N10、重型动力触击数N63.5、超重型动力触探锤击数N120,推定天然地基、处理土地基、复合地基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fak。表5.4.2轻型动力触探击数N10推定粘性土承载力特征值fak(kPa)N101015202530fah(Kpa)6595130160230表5.4.3轻型动力触探击数N10推定素填土承载力征值fak(kPa)N10510203040Fah(Kpa)5570100135160表5.4.4重型动力触探击N63.5推定中、粗砂、碎石土承载力特征值fak(kPa)N83.53456810fak(kPa)120160200240320400表5.4.5超重型动力触探击N120推定碎石土承载力特征值fak(kPa)N83.54567891012141618fak(kPa)140170200240320400480900975102010705.5标准贯入试验5.5.1本方法适用于砂土、粉土和一般粘性土。5.5.2标准贯入试验的设备应符合表5.5.1的规定。18
5.5.3标准贯入试验的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标准贯入试验孔采用回转钻进,并保持孔内水位略高于地下水位。当孔壁不稳定时,可用泥浆护壁,钻至试验标高以上15cm处,清除孔底残土后再进行试验;2采用自动脱钩的自由落锤法进行锤击,并减小导向杆与锤间的摩阻力,避免锤击时的偏心和侧向晃动,保持贯入器、探杆、导向杆联接后的垂直度,锤击速率应小于30击/min;3贯入器打入土中15cm后,开始记录每打入10cm的锤击数,累计打入30cm的锤击数为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当锤击数已达50击,而贯入深度未达30cm时,可记录50击的实际贯入深度,按下式换算成相当于30cm的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并终止试验。式中ΔS——50击时的贯入度(cm)。5.5.4对于天然土地基和处理土地基,标准贯入试验结果应提供每个孔的标准贯入试验修′正锤击数N(或标准贯入试验实测锤击数N)及土层分类与深度的关系曲线或表格。对于复合地基增强体,标准贯入试验结果应提供每个检测孔的标准贯入试验修正锤击数N与深度的关系曲线或表格。5.5.5应根据不同深度的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采用平均值法计算每个检测孔的标准贯入锤击数代表值。5.5.6单位工程同一土层的标准贯入锤击数标准值Nk,应根据各检测孔的同一土层的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平均值、标准差及变异系数经统计计后确定。统计分层标贯击数平均值时,应剔除异常值。19
5.5.7当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时宜采用经过修正的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当鉴别土的岩′土性状时宜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实测锤击数N。当须作杆长修正时,锤击数应按式5.5.2进行杆长修正:′N=αN(5.5.2)式中,N——标准贯入试验修正锤击数;′N——标准贯入试验实测锤击数;α——杆长修正系数,可按表5.5.2确定。表5.5.2标准贯入试验杆长修正系数杆长度(m)≤36912151821α1.000.920.860.810.770.730.705.5.7可参照表5.5.3~5.5.6,根据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k,推定天然地基、处理土地基、复合地基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fak。表5.5.3砂土承载力特征值fak(kPa)Nk10203050土的名称中砂、粗砂180250340500粉砂、细砂140180250340表5.5.4粉土承载力特征值fak(kPa)Nk3456789101214fah105125145165185205225245285325表5.5.5黏性土承载力特征值fak(kPa)Nk3579111315171921fah1051451902352803253704305156005.6多道瞬态面波法5.6.1适用范围20
5.6.1.1本方法适用于检测地基加固效果,探测地下隐埋物体、非金属管道及进行地基动力特性测试等。5.6.1.2多道瞬态面波检测,宜与钻探和其他物探方法密切配合,综合分析,正确评价。5.6.2仪器设备与处理软件5.6.2.1多道瞬态面波勘察仪器应符合下列要求:1仪器放大器的通道数不应少于12通道。采用的通道数应满足不同面波模态采集的要求;2仪器放大器的通频带应满足采集面波频率范围的要求。对于岩土工程勘察,其通频带低频端不宜高于0.5Hz,高频端不宜低于4000Hz;3仪器放大器各通道的幅度和相位应一致:各频率点的幅度差在5%以内,相位差不应大于所用采样时间间隔的一半;4仪器采样时间间隔应满足不同面波周期的时间分辨,保证在最小周期内采样4至8点;仪器采样时间长度应满足在距震源最远通道采集完面波最大周期的需要;5仪器动态范围不应低于l20dB,模数转换(A/D)的位数不宜小于l6位。5.6.2.2用于多道瞬态面波采集的检波器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采用垂直方向的速度型检波器;2检波器的自然频率应满足采集最大面波周期(相应于勘察深度)的需要,岩土工程勘察宜用自然频率不大于4.0Hz的低频检波器;3用作面波勘察,同一排列的检波器之问的自然频率差不应大于0.1Hz,灵敏度和阻尼系数差别不应大于10%;4检波器按竖直方向安插,应与地面(或被测介质表面)接触紧密。5.6.2.3用于多道瞬态面波采集的检波器排列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采用线性等间距排列方式,震源在检波器排列以外延长线上激发;2道间距应小于最小勘探深度所需波长的1/2;3检波器排列长度应大于预期面波最大波长的1/2(相应最大勘探深度);4偏移距地大小,需根据任务要求通过现场试验确定。5.6.2.4用于多道瞬态面波的震源应符合下列要求:1震源方式可采用大锤激振、落重激振或炸药激振。选择震源需保证面波勘察所需的频率及足够的激振能量;2震源方式的选择应根据勘察深度要求和现场环境确定,勘察深度0~15m,宜选择大21
锤激振;0~30m选择落重激振,0~50m以上选择炸药激振,在无法使用炸药的场地亦可采用加大落锤重量或提高落锤高度的办法加大勘察深度;3激振条件的改善:勘察深度小时,震源应激发高频率波;勘察深度大时,震源应激发低频率波。同种震源方式,改变激振点条件和垫板亦可使激发频率改变。5.6.2.5处理软件应具有下列功能:1采集参数的检查与改正、采集文件的组合拼接、成批显示及记录中分辨坏道和处理等基本功能;2识别和剔除干扰波功能;3分辨识别与利用基阶面波成分的功能;4正反演功能,在波速递增及近水平层状地层条件下应能准确反演地层剪切波速度和层厚;5分频滤波和检查各分频段面波的发育及信噪比的功能,以利于测深分析;6能调入多条频散曲线,以供研究不同测点或同一测点加固改良后地层波速的改变。5.6.2.6对于多测点频散曲线的剖面成图,软件宜具有速度映像成图功能,以便直观分析地层速度结构。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软件应具有自动拾取映像速度等值线和图例填充等功能,使面波成果成图电脑化。5.6.2.7对于速度映像处理成图的文件格式,应为通用计算机平台所调用,便于报告编制。5.6.3现场采集5.6.3.1现场正式工作前,应进行试验工作。在地质地形条件复杂的工区,试验工作应充分,试验工作量宜控制在预计工作量的5%。5.6.3.2试验工作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仪器设备系统的频响与幅度的一致性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1)仪器各道的一致性检查:将仪器输入端各道并联后接人信号源,采集与工作记录参数相同的记录并存储,利用软件分析频响与幅度的一致性;2)检波器的一致性检查:选择介质均匀的地点,将检波器密集地安插牢固,在大于10m外激振,采集面波记录并存储,利用软件分析频响与幅度的一致性;3)仪器通道和检波器的频响与幅度特性,在测深需要的频率范围内应符合一致性要求。2采集试验工作应符合下列要求:1)干扰波调查,在工区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干扰波调查,干扰波调查应通过展开排列采集的方式进行。采集面波在时空域传播的特征,根据基阶面波发育的强势段确定偏22
移距离、排列长度和采集记录长度,一般展开排列长度应与勘察深度相当;12)选用不同频率检波器的原则:可根据勘察深度要求,利用f=υR/λR和H≈2λR估算选用的检波器频率,式中:f——检波器的频率;υR——地层面波速度;λR——波长;H——探测地层的深度;5.6.3.3通过以上3项试验工作,应确定满足勘察目的和精度要求的采集方案、采集参数和激振方式。5.6.3.4在具有钻孔资料的场地宜在钻孔旁布置面波勘察点,取得对比资料。5.6.4测线、测点布设5.6.4.1在地形较平坦的工区,测线布置可根据任务书布置,面波排列宜与测线相重合布置。5.6.4.2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工区,面波排列可不与测线重合,宜结合地形等高线取平坦段布置。5.6.4.3地基加固效果检验,应在加固前后采取测点、测线位置不变的原则。5.6.4.4面波排列的中点为面波勘探点,面波勘探点问距的布置应根据勘察阶段、场地地质地形条件的复杂性以及勘察目的和精度综合考虑。5.6.4.5面波排列方式应遵循以下要求:1面波排列的长度不应小于勘探深度所需波长的二分之一;2在场地存在固定噪声源的环境中工作,应使面波排列线的方向指向噪声源,并布置激振点与固定噪声源在面波排列的同侧,干扰震源波不得构成对面波排列线的大角度传播;3在地表存在沟坎及在建筑群中进行面波勘察时,面波排列线的布置应考虑规避非震源干扰波的影响。5.6.5正式采集5.6.5.1观测系统以激振点分类可分为单端激振法和双端激振法;以排列移动方式分类可分为全排列移动、半排列移动和根据勘探点间距移动排列的方法。根据勘察目的、要求、地形地质与地球物理条件应合理选用观测系统,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所选用的观测系统,应保证主要目的层的连续追踪;2简单地质地形条件应采用单端激振法,复杂地质地形条件下应采用双端激振法。5.6.5.2面波的接收应遵循下列原则:1仪器应设置在全通状态,对定点仪器应设置各道增益一致;2记录长度为“采样点数”和“采样间隔”的乘积,采样点数可选择1024点或2048点;采样间隔的选择视采集记录的长度要求,应满足最大源检距基阶面波的采集需要;23
3记录的近震源道不应出现削波,排列中不宜有坏道;4排列方向的设计应视地形条件和规避干扰波的需要确定;排列上的道间距应小于最小勘探深度所需波长的二分之一;5检波器安置的位置应准确;6检波器应与地面(或被检测物表面)安置牢固,并使埋置条件一致;7检波器的安置:在地表介质松软时,应挖坑埋置;在地表为稻田或潮湿条件时,应防止漏电。检波器周围的杂草等易引起检波器微动之物应清除;在风力较大条件下工作时,检波器应挖坑埋置;8检波器与电缆连接应正确,防止漏电、短路或接触不良等故障。5.6.5.3面波的激发应符合第5.6.2.3条的规定,并符合下列要求:1面波的激发应根据勘察任务要求和工区条件合理选择震源:2使用锤击震源、落重震源应在激振点敷设专用垫板。专用垫板是硬材料,有利于激发高频波,专用垫板是软材料,有利于激发低频波;3使用炸药震源时:炸药量要通过试验确定;炸药坑深度宜大于60cm并压实;炸药记时应采用回线记时和内触发记时。5.6.6采集记录质量评价5.6.6.1采集记录中的削波和通常地震勘查中的坏道,在多道瞬态面波勘察中应视为坏道。5.6.6.2采集记录的长度满足最大源检距基阶波采集的记录,并视为合格记录;否则为不合格记录。5.6.6.3采集记录中基阶波应为强势波,否则为不合格记录。5.6.6.4采集记录中相邻两道为坏道应视为不合格记录。5.6.6.5采集记录中坏道数大于使用道数l0%的记录应为不合格记录。5.6.6.6发现不合格记录,应进行补测。5.6.7数据资料处理5.6.7.1资料整理应包括:绘制测线(点)平面布置图和编制测线(点)的高程表,面波数据资料的处理与解释。5.6.7.2绘制测线(点)平面布置图应根据实测点坐标,按要求的比例尺绘制。在工区具备电子地图的条件下,可直接将测线(点)绘制在电子地图文件中,并按要求绘制测线(点)平面布置图。5.6.7.3面波数据资料处理应使用软件程序完成。其主要功能应包括:面波数据资料预处理、24
生成面波频散曲线、频散曲线分层反演剪切波速度及确定层厚,利用面波频散曲线生成速度映像彩色剖面,并在此基础上绘制地质剖面图等。5.6.7.4建立地形高程文件、绘制面波速度映像剖面图和地质解释剖面图。剖面图的比例尺应按勘察任务书的要求绘制。5.6.7.5面波数据资料预处理时,通过成批调入与显示采集记录,应检查现场采集参数的输入正确性,对错误的输入应予以改正;检查面波成批记录中面波多振形组份的发育情况,尤其观察基阶波组份和干扰波的发育情况以及检查采集记录的质量,选用利于提取基阶波组份的时间一空问窗口。对合格记录中的坏道,应予以处理。预处理完毕,应进行存盘。存盘时另起文件名,不得覆盖原始记录文件。5.6.7.6面波频散曲线提取应符合下列要求:1可用DOS环境下的软件,也可使用Windows环境的软件,软件均具有面波频散曲线的提取功能;2对基阶面波选用合理的时间一空间窗口,是频散曲线提取的关键;3面波频散曲线的提取宜在f-K域中进行;4在f-K域进行的二维滤波应突出基阶面波的能量;5在f-K域中的等值线图上应确认频散曲线,并转换为速度.深度域(速度一波长域)的频散曲线;6频散曲线应遵循收敛的原则。在面波频散曲线上若频散点点距过大,不收敛,变化的起点处可解释为地质界线。不收敛的频散曲线段不能用于地层速度的计算;7频散曲线提取完毕后,应进行存储。5.6.7.7频散曲线的分层应根据曲线的曲率和频散点的疏密变化综合分析;分层完成后反演计算剪切波层速度和层厚。1剪切波层速度和层厚的反演计算可采用两种方式:固定层厚,反演层速度和固定层速度,反演层厚。一般宜选择固定层厚的方式反演剪切波层速度;2反演过程宜遵循由浅及深逐层调试,使正、反演结果逼近,完成剪切波层速度和层厚的处理;3确认层参数后,存储处理结果。25
5.7地质雷达法5.7.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判定基础持力层有无软弱下卧层、孔洞等不良地质现象,也可用于普查人工地基的密实程度及加固效果。5.7.2检测设备及安装5.7.2.1雷达系统技术要求1雷达系统信噪比宜大于120。2雷达系统信号稳定性变化宜小于1%。3雷达系统时间校准因素的变化宜小于2%。4雷达系统长期稳定性变化宜小于3%。5雷达系统测距误差宜小于0.3%。6雷达系统时基精度宜小于0.02%。7雷达系统动态范围宜大于120dB。8雷达系统主机分辨率宜不大于5psec。9雷达系统主机最大扫描速度宜大于200扫/秒。10雷达系统主机脉冲重复频率宜大于100kHz。11雷达系统主机采样率(采样点数/道)应大于128。12雷达系统主机应能兼容所有频率的天线。13天线阵雷达可以探测多层钢筋网,一次探测可以得到3张或4张雷达图,实现对被测区域不同深度、不同精度的多方位探测。5.7.2.2参数选取1天线中心频率的选定天线中心频率可由下式选定:150f=xεr式中:x——空间分辨率(单位:m);εr——材料相对介电常数;εrf——天线中心频率(单位:MHz)。26
天线中心频率亦可根据不同的探测深度直接查表5.7.1确定。探测深度与对应中心频率的关系深度/m中心频率/MHz0.420000.616000.812001.09001.56002.04003.02007.010010.08020.04030.02550.010天线中心频率的选定应在满足探测深度的前提下,使用较高分辨率的天线,并考虑天线大小是否符合检测场地要求。2天线间距的确定当采用分离式天线检测时,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的间距可由下式确定:2hmaxs=(5.7.2)εr式中:s——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的间距(单位:m);hmax——最大探测深度(单位:m)。当采用一体式天线检测时,发射天线与接受天线的间距是固定的。3时窗可由下式确定:2hmaxw=1.3×(5.7.3)v式中:w——时窗(单位:ns);v——雷达波在被测介质中的波速(单位:m/ns)。4采样率的选取27
采样率可由下式估算:−8s≥w×f∗10p式中:Sp——采样率。在保证天线垂直分辨率前提下,并在仪器容许情况下,需经过不同的实验,以达到最清晰的探测要求为准。5测量轮分辨率==测量轮的周长/编码器旋转一周所产生的脉冲数5.7.3现场检测5.7.3.1检测步骤1检测开始前,应标定地面反射波起始零点(雷达记录时间零点)。2检测开始前,根据检测环境和检测目的应正确而合理地布设测线。3检测开始前,应确保雷达采集系统可正常使用。打开数据采集软件,可参考第5.7.2节选择天线种类、通道个数、驱动程序;设置时窗大小、采样率、测量轮分辨率等参数;根据实际检测条件,选用合适的参数增益标定。4采集系统正常工作后,可进行数据采集,采集的数据应通过接口实时传输到指定存储设备,并可进行实时交换。5正式检测之前,应对探测区域进行雷达波速校准。6数据采集过程中,天线应沿测线方向匀速移动,同步绘制雷达测线图,并标记测线经过的特殊构筑物。7数据采集时,同类测线的数据采集方向宜一致。8数据采集时,在场地允许情况下,宜使用天线阵雷达进行网格状扫描,多条测线辅助评定结果。5.7.3.2数据处理及图像分析1数据处理前,应对数据进行重新组织,剔除与探测目标无关的数据,同时进行相应的记录;合并因测线过长而造成的不连续数据。2应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滤波处理。根据探测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滤波方式,滤波方式可选低通、高通、带通滤波等.首先,根据不同的天线初选滤波参数;其次,对数据进行频谱分析,得到较为准确的频率分布,设定滤波参数,进行滤波处理;采集的数据应进行背景去噪处理。5.7.3.3根据实际情况,应对采集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增益处理,增益方式可选:线性增益、平滑增益、反比增益、指数增益、常数增益等。28
5.7.3.4根据实际情况,宜对采集的数据有选择地进行反滤波处理(反褶积处理)、偏移处理等。5.7.3.5应对图像进行增强处理。1应进行振幅恢复;2应将同一通道不同反射段内振幅值乘以不同权系数;3应将不同通道记录的振幅值乘以不同的权系数。5.7.3.6单个雷达图像分析步骤:确定反射波组的界面特征;识别地表干扰反射波组;识别正常介质界面反射波组;确定反射层信息。5.7.3.7雷达图像数据解释。1结合多个相邻剖面雷达图像,找到数据之间的相关性;2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将探测区域表面情况和实际探测图像进行比对分析;3将探测得到的雷达图和经典的经过验证的雷达图比对分析。5.7.3.8基础持力层及人工地基的密实程度应符合以下特点:1密实、无裂隙:信号幅度较弱,甚至没有反射界面;2不密实、裂隙发育:强反射信号同相轴呈绕射弧形,且不连续,较分散;3空洞:反射信号强,三振相明显,在其下部仍有强反射界面信号,而且信号时程差较大。5.8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5.8.1适用范围5.8.1.1本方法适用于检测单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5.8.1.2当埋设有测量桩身应力、应变、桩底反力的传感器或位移杆时,可测定桩的分层侧阻力和端阻力或桩身截面的位移量。5.8.1.3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验桩应加载至破坏;当桩的承载力以桩身强度控制时,可按设计要求的加载量进行。5.8.1.4对工程桩抽样检测时,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要求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2.0倍。5.8.2设备仪器及其安装5.8.2.1试验加载宜采用油压千斤顶。当采用两台及两台以上千斤顶加载时应并联同步工作,且应符合下列规定:29
1采用的千斤顶型号、规格应相同。2千斤顶的合力中心应与桩轴线重合。5.8.2.2加载反力装置可根据现场条件选择锚桩横梁反力装置、压重平台反力装置、锚桩压重联合反力装置、地锚反力装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加载反力装置能提供的反力不得小于最大加载量的1.2倍。2应对加载反力装置的全部构件进行强度和变形验算。3应对锚桩抗拔力(地基土、抗拔钢筋、桩的接头)进行验算;采用工程桩作锚桩时,锚桩数量不应少于4根,并应监测锚桩上拔量。4压重宜在检测前一次加足,并均匀稳固地放置于平台上。5压重施加于地基的压应力不宜大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1.5倍,有条件时宜利用工程桩作为堆载支点。5.8.2.3荷载测量可用放置在千斤顶上的荷重传感器直接测定;或采用并联于千斤顶油路的压力表或压力传感器测定油压,根据千斤顶率定曲线换算荷载。传感器的测量误差不应大于1%,压力表精度应优于或等于0.4级。试验用压力表、油泵、油管在最大加载时的压力不应超过规定工作压力的80%。5.8.2.4沉降测量宜采用位移传感器或大量程百分表,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测量误差不大于0.1%FS,分辨力优于或等于0.01mm。2直径或边宽大于500mm的桩,应在其两个方向对称安置4个位移测试仪表,直径或边宽小于等于500mm的桩可对称安置2个位移测试仪表。3沉降测定平面宜在桩顶200mm以下位置,测点应牢固地固定于桩身。4基准梁应具有一定的刚度,梁的一端应固定在基准桩上,另一端应简支于基准桩上。5固定和支撑位移计(百分表)的夹具及基准梁应避免气温、振动及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5.8.2.5试桩、锚桩(压重平台支墩边)和基准桩之间的中心距离应符合表5.8.2规定。表5.8.2试桩、锚桩(或压重平合支墩边)和墓准桩之间的中心距离距离试桩中心与锚桩中心试桩中心与基准桩中心基准桩中心与锚桩中心反力装置(或压重平台支墩边)(或压重平台支墩边)锚桩横梁≥4(3)D且>2.0m≥4(3)D且>2.0m≥4(3)D且>2.0m压重平台≥4D且>2.0m≥4(3)D且>2.0m≥4D且>2.0m地锚装置≥4D且>2.0m≥4(3)D且>2.0m≥4D且>2.0m30
注:1D为试桩、锚桩或地锚的设计直径或边宽,取其较大者。2如试桩或锚桩为扩底桩,试桩与锚桩的中心距尚不应小于2倍扩大端直径。3括号内数值可用于工程桩验收检测时多排桩设计桩中心距离小于4D的情况。5.8.3现场检测5.8.3.1试桩的成桩工艺和质量控制标准应与工程桩一致。5.8.3.2桩顶部宜高出试坑底面,试坑底面宜与桩承台底标高一致。5.8.3.3对作为锚桩用的灌注桩和有接头的混凝土预制桩,检测前宜对其桩身完整性进行检测。5.8.3.4试验加卸载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1加载应分级进行,采用逐级等量加载;分级荷载宜为最大加载量或预估极限承载力的1/10,其中第一级可取分级荷载的2倍。2卸载应分级进行,每级卸载量取加载时分级荷载的2倍,逐级等量卸载。3加、卸载时应使荷载传递均匀、连续、无冲击,每级荷载在维持过程中的变化幅度不得超过分级荷载的±10%。5.8.3.5为设计提供依据的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应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5.8.3.6慢速维持荷载法试验步骤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级荷载施加后按第5、15、30、45、60min测读桩顶沉降量,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2试桩沉降相对稳定标准:每一小时内的桩顶沉降量不超过0.1mm,并连续出现两次(从分级荷载施加后第30min开始,按1.5h连续三次每30min的沉降观测值计算)。3当桩顶沉降速率达到相对稳定标准时,再施加下一级荷载。4卸载时,每级荷载维持lh,按第15、30、60min测读桩顶沉降量后,即可卸下一级荷载。卸载至零后,应测读桩顶残余沉降量,维持时间为3h,测读时间为第15,30min,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5.8.3.7施工后的工程桩验收检测宜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当有成熟的经验时,也可采用快速维持荷载法。快速维持荷载法的每级荷载维持时间至少为1h,是否延长维持荷载时间应根据桩顶沉降收敛情况确定。5.8.3.8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终止加载:1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5倍。31
注:当桩顶沉降能相对稳定且总沉降量小于40mm时,宜加载至桩顶总沉降量超过40mm。2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2倍,且经24h尚未达到相对稳定标准。3已达到设计要求的最大加载量。4当工程桩作锚桩时,锚桩上拔量已达到允许值。5当荷载-沉降曲线呈缓变型时,可加载至桩顶总沉降量60~80mm;在特殊情况下,可根据具体要求加载至桩顶累计沉降量超过80mm。5.8.4检测数据的分析与判定5.8.4.1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时,应绘制竖向荷载-沉降(Q-s)、沉降-时间对数(s-lgt)曲线,需要时也可绘制其他辅助分析所需曲线。5.8.4.2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Qu可按下列方法综合分析确定:1根据沉降随荷载变化的特征确定:对于陡降型Q-s曲线,取其发生明显陡降的起始点对应的荷载值。2根据沉降随时间变化的特征确定:取s-lgt曲线尾部出现明显向下弯曲的前一级荷载值。3出现第5.8.3.8条第2款情况,取前一级荷载值。4对于缓变型Q-s曲线可根据沉降量确定,宜取s=40mm对应的荷载值;当桩长大于40m时,宜考虑桩身弹性压缩量;对直径大于或等于800mm的桩,可取S=0.05D(D为桩端直径)对应的荷载值。注:当按上述四款判定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未达到极限时,桩的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应取最大试验荷载值。5.8.4.3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统计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参加统计的试桩结果,当满足其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0%时,取其平均值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2当极差超过平均值的30%时,应分析极差过大的原因,结合工程具体情况综合确定,必要时可增加试桩数量。3对桩数为3根或3根以下的柱下承台,或工程桩抽检数量少于3根时,应取低值。5.8.4.4单位工程同一条件下的单桩竖向抗压承级力特征值Ra应按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统计值的一半取值。5.8.4.5检测报告除应包括本规范第3.4.1条内容外,还应包括:1受检桩桩位对应的地质柱状图;32
2受检桩及锚桩的尺寸、材料强度、锚桩数量、配筋情况;3加载反力种类,堆载法应指明堆载重量,锚桩法应有反力梁布置平面图;4加卸载方法,荷载分级;5本规范第5.8.4.1条要求绘制的曲线及对应的数据表;与承载力判定有关的曲线及数据;6承载力判定依据。5.9单桩水平静载试验5.9.1适用范围5.9.1.1本方法适用于桩顶自由时的单桩水平静载试验;其他形式的水平静载试验可参照使用。5.9.1.2本方法适用于检测单桩的水平承载力,推定地基土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5.9.1.3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验桩宜加载至桩顶出现较大水平位移或桩身结构破坏;对工程桩抽样检测,可按设计要求的水平位移允许值控制加载。5.9.2设备仪器及其安装5.9.2.1水平推力加载装置宜采用油压千斤顶,加载能力不得小于最大试验荷载的1.2倍。5.9.2.2水平推力的反力可由相邻桩提供;当专门设置反力结构时,其承载能力和刚度应大于试验桩的1.2倍。5.9.2.3荷载测量及其仪器的技术要求应符合本规范第5.8.2.3条的规定;水平力作用点宜与实际工程的桩基承台底面标高一致;千斤顶和试验桩接触处应安置球形支座,千斤顶作用力应水平通过桩身轴线;千斤顶与试桩的接触处宜适当补强。5.9.2.4桩的水平位移测量及其仪器的技术要求应符合本规范第5.8.2.4条的有关规定。在水平力作用平面的受检桩两侧应对称安装两个位移计;当需要测量桩顶转角时,尚应在水平力作用平面以上50cm的受检桩两侧对称安装两个位移计。5.9.2.5位移测量的基准点设置不应受试验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基准点应设置在与作用力方向垂直且与位移方向相反的试桩侧面,基准点与试桩净距不应小于1倍桩径。5.9.3现场检测5.9.3.1加载方法宜根据工程桩实际受力特性选用单向多循环加载法或本规范第5.8.3.7条规定的慢速维持荷载法,也可按设计要求采用其他加载方法。5.9.3.2试验加卸载方式和水平位移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单向多循环加载法的分级荷载应小干预估水平极限承载力或最大试验荷载的1/10。每级荷载施加后,恒载4min后可测读水平位移,然后卸载至零,停2min测读残余水平位33
移,至此完成一个加卸载循环。如此循环5次,完成一级荷载的位移观测。试验不得中间停顿。2慢速维持荷载法的加卸载分级、试验方法及稳定标准应按本规范第5.8.3.4条和5.8.3.6条有关规定执行。5.9.3.3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终止加载:1桩身折断;2水平位移超过30~40mm(软土取40mm);3水平位移达到设计要求的水平位移允许值。5.9.4检测数据的分析与判定5.9.4.1检测数据应按下列要求整理:1采用单向多循环加载法时应绘制水平力-时间-作用点位移(H-t-Y0)关系曲线和水平力-位移梯度(H-⊿Y0/⊿H)关系曲线。2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时应绘制水平力-力作用点位移(H-Y0)关系曲线、水平力-位移梯度(H-⊿Y0/⊿H)关系曲线、力作用点位移-时间对数(Y0-lgt)关系曲线和水平力-力作用点位移双对数(lgH-lgY0)关系曲线。3绘制水平力、水平力作用点水平位移-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的关系曲线(H-m、Y0-m)。当桩顶自由且水平力作用位置位于地面处时,m值可按下列公式确定:5(υ⋅H)3ym=(5.9.4.1-1)52bY3(EI)3001⎛mb0⎞5α=⎜⎟(5.9.4.1-2)⎝EI⎠4式中m——地基上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kN/m);-1α——桩的水平变形系数(m);νy——桩顶水平位移系数,由式(5.9.4.1-2)试算α,当αh≥4.0时(h为桩的入土深度),νy=2.441;H——作用于地面的水平力(kN);Y0——水平力作用点的水平位移(m);2EI——桩身抗弯刚度(kN·m);其中E为桩身材料弹性模量,I为桩身换算截面惯性矩;b0——桩身计算宽度(m);对于圆形桩:当桩径D≤1m时,b0=0.9(1.5D+0.5);当桩径D>1m时,b0=0.9(D+1)。对于矩形桩:当边宽B≤1m时,b0=1.5B+0.5;当边宽B>1m时,b0=B+1。34
5.9.4.2单桩的水平临界荷载可按下列方法综合确定:1取单向多循环加载法时的H-t-Y0曲线或慢速维持荷载法时的H-Y0曲线出现拐点的前一级水平荷载值。2取H-⊿Y0/⊿H曲线或lgH-lgY0曲线上第一拐点对应的水平荷载值。3取H-σs曲线第一拐点对应的水平荷载值。5.9.4.3单桩的水平极限承载力可按下列方法综合确定:1取单向多循环加载法时的H-t-Y0曲线产生明显陡降的前一级、或慢速维持荷载法时的H-Y0曲线发生明显陡降的起始点对应的水平荷载值。2取慢速维持荷载法时的Y0-lgt曲线尾部出现明显弯曲的前一级水平荷载值。3取H-⊿Y0/⊿H曲线或lgH-lgY0曲线上第二拐点对应的水平荷载值。4取桩身折断或受拉钢筋屈服时的前一级水平荷载值。5.9.4.4单桩水平极限承载力和水平临界荷载统计值的确定应符合本规范第5.8.4.3条的规定。5.9.4.5单位工程同一条件下的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水平承载力按桩身强度控制时,取水平临界荷载统计值为单桩水承载力特征值。2当桩受长期水平荷载作用且状不允许开裂时,取水平临界荷载统计值的0.8倍作为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5.9.4.6除本规范第5.9.4.5条规定外,当水平承载力按设计要求的水平允许位移控制时,可取设计要求的水平允许位移对应的水平荷载作为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但应满足有关规范抗裂设计的要求。5.9.4.7检测报告除应包括本规范第3.4.1条内容外,还应包括:1受检桩桩位对应的地质柱状图;2受检桩的截面尺寸及配筋情况;3加卸载方法,荷载分级:4第3.4.1条要求绘制的曲线及对应的数据表;5承载力判定依据。5.10基桩承载力自平衡测试法5.10.1适用范围5.10.1.1本方法适用于岩石、粘性土、粉土和砂土层中的钻(冲)孔灌注桩,人工挖孔桩、沉管灌注桩等,特别适用于传统静载荷试验相当困难的大直径嵌岩桩、机械钻(冲)孔灌注桩、水上试桩、坡地试桩、基坑试桩、狭窄场地试桩等情况。5.10.1.2当需测定桩的分层侧阻力和桩端阻力或桩身的位移量时,可埋设测量桩身应力、35
应变、桩底反力的传感器或位移杆。5.10.1.3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验桩,应加至破坏。5.10.2设备仪器及安装5.10.2.1试验加载采用专用的荷载箱,必须经法定检测单位标定。荷载箱平放于试桩中心;荷载箱极限加载能力应大于估计极限承载力的1.2倍。5.10.2.2试验采用联于荷载箱的压力表测定油压,根据荷载箱率定曲线换算荷载。试桩位移一般采用百分表或电子位移计分别测量向上位移和向下位移。固定和支撑百分表的夹具和基准梁在构造上应确保不受气温、振动及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以防止发生竖向变位。5.10.2.3试桩和基准桩之间的中心距离应大于等于3倍试桩桩径且不小于2.0m。5.10.2.4荷载箱在成孔以后,混凝土浇捣前设置。护管与钢筋笼焊接成整体,荷载箱与钢筋焊接在一起,护管还应与荷载箱顶盖焊接,焊缝应满足强度要求,并确保护管不渗漏水泥浆。荷载箱摆放处一般宜有加强措施,可配置加密钢筋网2层。在人工挖孔桩孔底用高强度等级的砂浆或高强度等级混凝土将孔底找平。5.10.2.5荷载箱摆设位置应根据地质报告进行估算。当端阻力小于侧阻力时,荷载箱放在桩身平衡点处,使上、下段桩的承载力相等以维持加载。当端阻力大于侧阻力时,可根据桩长径比、地质情况采取以下措施:数据采集系统基准梁位移传感器基准梁位移传感器基准梁位移传感器自然地面电动油泵自然地面自然地面电动油泵油管电动油泵油管油管位移杆位移杆位移杆护管护管护管荷载箱荷载箱荷载箱试桩三试桩二试桩一桩基自平衡测试示意图a桩顶提供一定量的配重;b改用大吨位、小直径的荷载箱,加载至侧阻力充分发挥,再根据实际尺寸换算后确数据采集系统基准梁位移传感器基准梁位移传感器基准梁位移传感器自然地面电动油泵自然地面自然地面电动油泵油管电动油泵油管油管位移杆位移杆位移杆护管护管36护管荷载箱荷载箱荷载箱试桩三试桩二试桩一桩基自平衡测试示意图
定端阻力值。5.10.3现场检测5.10.3.1试验加载方式: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逐级加载。每级荷载达到相对稳定后方可施加下级荷载,直到试桩破坏,然后分级卸载到零。结合实际工程桩的荷载特征,也可以采用多循环加、卸载法(每级荷载达到相对稳定后卸载到零)。对于工程桩检验性试验,可采用快速维持荷载法,即每隔一小时施加一级荷载。5.10.3.2加载分级:每级加载为预估极限承载力的1/10~1/15,第一级可按2倍分级荷载加载。5.10.3.3位移观测:每级加载后在第1小时内分别于5、10、15、30、45、60分钟测读一次。每次读数值记入试验记录表。5.10.3.4位移相对稳定标准:每小时的位移不超过0.1mm,并连续出现两次(由1.5小时内连续三次观测值计算),认为测度值已达到相对稳定,可施加下一级荷载。5.10.3.5终止加载条件: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1已达到极限荷载值;2某级荷载作用下,桩的位移量为前一级荷载作用下位移量的5倍;3某级荷载作用下,桩的位移量为前一级荷载作用下位移量的2倍,且24小时未达到相对稳定;4累计上拔量超过100mm。5.10.3.6卸载及卸载位移观测:每级卸载值为每级加载值的2倍。每级卸载后15分钟测读一次残余沉降,读两次后,隔30分钟再读一次,即可卸下一级荷载,全部卸载后,隔3~4小时读一次。5.10.4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5.10.4.1上、下段桩的极限承载力可以按下列方法综合确定。1根据位移荷载的变化特征确定极限承载力,对于陡变型Q~s曲线取Q~s曲线发生陡变的起始点。2对缓变形Q~s曲线,按位移值确定极限值,极限侧阻值取对应向上位移s上=40~60mm对应的荷载;极限端阻取s下=40~60mm对应的荷载,或大直径桩的s下=0.03~0.06D(D为桩端直径,大桩径取低值,小桩径取髙值)对应的荷载。3当按上述两款判定桩的承载力未达到极限时,桩的极限承载力应取最大试验荷载值。5.10.4.2分别求得上、下段桩的极限承载力Qu上、Qu上,然后考虑桩自重影响,得出单桩竖37
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为Q−WU上Q=+QUu下γ试中W——荷载箱上部桩自重;γ——系数,对于粘性土、粉土γ=0.8;对于砂土γ=0.7;对于岩石γ=1。5.10.4.3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应根据试桩位置、实际地质条件,施工情况等综合确定。5.11低应变反射波法5.11.1适用范围5.11.1.1本方法适用于检测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5.11.1.2本方法的有效检测桩长范围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5.11.2仪器设备5.11.2.1检测仪器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基桩动测仪》JG/T3055的有关规,且应具有信号显示、储存和处理分析功能。5.11.2.2瞬态激振设备应包括能激发宽脉冲和窄脉冲的力锤和锤垫;力锤可装有力传感器;稳态激振设备应包括激振力可调、扫频范围为10~2000Hz的电磁式稳态激振器。5.11.3现场检测5.11.3.1受检桩应符合下列规定:1桩身强度应符合本规范4.1.7条第4款的规定。2桩头的材质、强度、截面尺寸应与桩身基本相同。3桩顶面应平整、密实,并与桩轴线基本垂直。5.11.3.2测试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时域信号记录的时间段长度应在2L/c时刻后延续不少于5ms;幅频信号分析的频率范围上限不应小于2000Hz。2设定桩长应为桩顶测点至桩底的施工长度,设定桩身截面面积应为施工截面积。3桩身波速可根据本地区同类型桩的测试值初步设定。4采样时间间隔或采样频率应根据桩长、桩身波速和频域分辨率合理选择;时域信号采样点数不宜少于1024点。5传感器的设定值应按计量检定结果设定。5.11.3.3测量传感器安装和激振操作应符合下列规定:38
1传感器安装应与桩顶面垂直;用耦合剂粘结时,应具有足够的粘结强度。2激振点位置应选择在桩中心,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为距桩中心2/3半径处。3激振点与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应避开钢筋笼的主筋影响。4激振方向应沿桩轴线方向。5瞬态激振应通过现场敲击试验,选择合适重量的激振力锤和锤垫,宜用宽脉冲获取桩底或桩身下部缺陷反射信号,宜用窄脉冲获取桩身上部缺陷反射信号。6稳态激振应在每一个设定频率下获得稳定响应信号,并根据桩径、桩长及桩周土约束情况调整激振力大小。5.11.3.4信号采集和筛选应符合下列规定:1根据桩径大小,桩心对称布置2~4个检测点;每个检测点记录的有效信号数不宜少于3个。2检查判断实测信号是否反映桩身完整性特征。3不同检测点及多次实测时域信号一致性较差,应分析原因,增加检测点数。4信号不应失真和产生零漂,信号幅值不应超过测量系统的量程。5.11.4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5.11.4.1桩身波速平均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桩长已知、桩底反射信号明确时,在地质条件、设计桩型、成桩工艺相同的基桩中,选取不少于5根I类桩的桩身波速值按下式计算其平均值:n1cm=∑ci(5.11.4.1-1)ni=12000Lc=(5.11.4.1-2)i∆Tc=2L⋅∆f(5.11.4.1-3)i式中c——桩身波速的平均值(m/s);mc——第i根受检桩的桩身波速值(m/s),且c−c/c≤5%;iimmL——测点下桩长(m);∆T——速度波第一峰与桩底反射波峰间的时间差(ms);∆f——幅频曲线上桩底相邻谐振峰间的频差(Hz);n——参加波速平均值计算的基桩数量(n≥5)。2当无法按上款确定时,波速平均值可根据本地区相同桩型及成桩工艺的其他桩基工39
程的实测值,结合桩身混凝土的骨料品种和强度等级综合确定。5.11.4.2桩身缺陷位置应按下列公式计算:1x=⋅∆t⋅c(5.11.4.2-1)x20001cx=⋅(5.11.4.2-2)2∆f′式中x——桩身缺陷至传感器安装点的距离(m);∆t——速度波第一峰与缺陷反射波峰间的时间差(m);xc——受检桩的桩身波速(m/s),无法确定时用c值替代;m∆f′——幅频信号曲线上缺陷相邻谐振峰间的频差(Hz)。5.11.4.3桩身完整性类别应结合缺陷出现的深度、测试信号衰减特性以及设计桩型、成桩工艺、地质条件、施工情况,按表5.11.4.3.1和表5.11.4.3.2所列实测时域或幅频信号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判定。表5.11.4.3.1桩身完整性分类表桩身完整性类别分类原则Ⅰ类桩桩身完整Ⅱ类桩桩身有轻微缺陷,不会影响桩身结构承载力的正常发挥Ⅲ类桩桩身有明显缺陷,对桩身结构承载力有影响Ⅳ类桩桩身存在严重缺陷表5.11.4.3.2桩身完整性判定类别时域信号特征幅频信号特征2L/c时刻前无缺陷反射波,有桩底反射波桩底谐振峰排列基本等间距,其相邻频差Ⅰ∆f≈c/2L2L/c时刻前出现轻微缺陷反射波,有桩底桩底谐振峰排列基本等间距,其相邻频差Ⅱ反射波∆f≈c/2L,轻微缺陷产生的谐振峰与桩底谐振峰之间的频差∆f′>c/2LⅢ有明显缺陷反射波,其它特征介于Ⅱ类和Ⅳ类之间2L/c时刻前出现严重缺陷反射波或周期缺陷谐振峰排列基本等间距,相邻频差性反射波,无桩底反射波;∆f′>c/2L,无桩底谐振峰;Ⅳ或因桩身浅部严重缺陷使波形呈现低频大或因桩身浅部严重缺陷只出现单一谐振峰,无桩底振幅衰减振动,无桩底反射波谐振峰注:对同一场地、地质条件相近、桩型和成桩工艺相同的基桩,因桩端部分桩身阻抗与持力层阻抗相匹配导致实测信号无桩底反射波时,可按本场地同条件下有桩底反射波的其他桩实测信号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40
5.11.4.4对于混凝土灌注桩,采用时域信号分析时应区分桩身截面渐变后恢复至原桩径并在该阻抗突变处的一次反射,或扩径突变处的二次反射,结合成桩工艺和地质条件综合分析判定受检桩的完整性类别。必要时,可采用实测曲线拟合法辅助判定桩身完整性或借助实测导纳值、动刚度的相对高低辅助判定桩身完整性。5.11.4.5对于嵌岩桩,桩底时域反射信号为单一反射波且与锤击脉冲信号同向时,应采取其他方法核验桩端嵌岩情况。5.11.4.6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桩身完整性判定宜结合其他检测方法进行:1实测信号复杂,无规律,无法对其进行准确评价。2桩身截面渐变或多变,且变化幅度较大的混凝土灌注桩。5.11.4.7低应变检测报告应给出桩身完整性检测的实测信号曲线。5.11.4.8检测报告除应包括本规范第3.4.1条内容外,还应包括:1桩身波速取值;2桩身完整性描述,缺陷的位置及桩身完整性类别;3时域信号时段所对应的桩身长度标尺、指数或线性放大的范围及倍数;或幅频信号曲线分析的频率范围、桩底或桩身缺陷对应的相邻谐振峰间的频差。5.12声波透射法5.12.1适用范围5.12.1.1本方法适用于已预埋声测管的混凝土灌注桩桩身完整性检测,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并确定其位置。5.12.2仪器设备5.12.2.1声波发射与接收换能器应符合下列要求:1圆柱状径向振动,沿径向无指向性;2外径小于声测管内径,有效工作面轴向长度不大于150mm;3谐振频率宜为30~50kHz;4水密性满足1MPa水压不渗水。5.12.2.2声波检测仪应符合下列要求:1具有实时显示和记录接收信号的时程曲线以及频率测量或频谱分析功能。2声时测量分辨力优于或等于0.5μs,声波幅值测量相对误差小于5%,系统频带宽度41
为1~200kHz,系统最大动态范围不小于100dB。3声波发射脉冲宜为阶跃或矩形脉冲,电压幅值为200~1000V。5.12.3现场检测5.12.3.1声测管埋设应符合下列要求:1声测管内径宜为50~60mm。2声测管应下端封闭、上端加盖、管内无异物;声测管连接处应光滑过渡,管口应高出桩顶100mm以上,且各声测管管口高度宜一致。3应采取适宜方法固定声测管,使之成桩后相互平行。4声测管埋设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当D≤800mm时,2根管;当800mm<D<2000mm时,不少于3根管;当D>2000mm时,不少于4根管。式中D——受检桩设计桩径。5声测管应沿桩截面外侧呈对称形状布置,按图H.0.5所示的箭头方向顺时针旋转依次编号。图5.12.3.1声测管布置图检测剖面编组分别为:1-2;1-2,1-3,2-3;1-2,1-3,1-4,2-3,2-4,3-4。5.12.3.2现场检测前准备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标定法确定仪器系统延迟时间。2计算声测管及耦合水层声时修正值。3在桩顶测量相应声测管外壁间净距离。4将各声测管内注满清水,检查声测管畅通情况;换能器应能在全程范围内升降顺畅。5.12.3.3现场检测步骤应符合下列规定:1将发射与接收声波换能器通过深度标志分别置于两根声测管中的测点处。42
2发射与接收声波换能器应以相同标高(图5.12.3.3a)或保持固定高差(图5.12.3.3b)同步升降,测点间距不宜大于250mm。3实时显示和记录接收信号的时程曲线,读取声时、首波峰值和周期值,宜同时显示频谱曲线及主频值。4将多根声测管以两根为一个检测剖面进行全组合,分别对所有检测剖面完成检测。5在桩身质量可疑的测点周围,应采用加密测点,或采用斜测(图5.12.3.3b)、扇形扫测(图5.12.3.3c)进行复测,进一步确定桩身缺陷的位置和范围。6在同一根桩的各检测剖面的检测过程中,声波发射电压和仪器设置参数应保持不变。5.12.4检测数据的分析与判定5.12.4.1各测点的声时t、声速v、波幅A及主频f应根据现场检测数据,按下列各式计算,cp并绘制声速-深度(v−z)曲线和波幅-深度(A−z)曲线,需要时可绘制辅助的主频-深p度(f−z)曲线:t=t−t−t′(5.12.4.1-1)cii0l′v=(5.12.4.1-2)itciaiA=20lg(5.12.4.1-3)pia01000f=(5.12.4.1-4)iTi式中t——第i测点声时(μs);ci43
t——第i测点声时测量值(μs);it——仪器系统延迟时间(μs);0t′——声测管及耦合水层声时修正值(μs);l′——每检测剖面相应两声测管的外壁间净距离(mm);v——第i测点声速(km/s);iA——第i测点波幅值(dB);pia——第i测点信号首波峰值(V);ia——零分贝信号幅值(V);0f——第i测点信号主频值(kHz),也可由信号频谱的主频求得;iT——第i测点信号周期(μs)。i5.12.4.2声速临界值应按下列步骤计算:1将同一检测剖面各测点的声速值v由大到小依次排序,i即v≥v≥…v≥…v≥…v≥v(k=0,1,2,…)(5.12.4.2-1)12in−kn−1n式中v——按序排列后的第i个声速测量值;in——检测剖面测点数;k——从零开始逐一去掉式(5.12.4.2-1)v序列尾部最小数值的数据个数。i2对从零开始逐一去掉v序列中最小数值后余下的数据进行统计计算。当去掉最小数值i的数据个数为k时,对包括v在内的余下数据v~v按下列公式进行统计计算:n−k1n−kv=v−λ⋅s(5.12.4.2-2)0mxn−k1vm=∑vi(5.12.4.2-3)n−ki=1n−ks=1∑(v−v)2(5.12.4.2-4)ximn−k−1i=1式中v——异常判断值;0v——(n−k)个数据的平均值;ms——(n−k)个数据的标准差;xλ——由表10.4.2查得的与(n−k)相对应的系数。表5.12.4.2统计数据个数(n−k)与对应的λ值n−k2022242628303234363844
λ1.641.691.731.771.801.831.861.891.911.94n−k40424445485052545658λ1.961.982.002.022.042.052.072.092.102.11n−k60626466687072747678λ2.132.142.152.172.182.192.202.212.222.23n−k80828486889092949698λ2.242.252.262.272.282.292.292.302.312.32n−k100105110115120125130135140145λ2.332.342.362.382.392.412.422.432.452.46n−k150160170180190200220240260280λ2.472.502.522.542.562.582.612.642.672.693将v与异常判断值v进行比较,当v≤v时,v及其以后的数据均为异常,去掉n−k0n−k0n−kv及其以后的异常数据;再用数据v~v并重复式(5.12.4.2-2)~(5.12.4.2-4)的计算n−k1n−k−1步骤,直到v序列中余下的全部数据满足:iv>v(5.12.4.2-5)i0此时,v为声速的异常判断临界值v。0c4声速异常时的临界值判据为:v≤v(5.12.4.2-6)ic当式(5.12.4.2-6)成立时,声速可判定为异常。5.12.4.3当检测剖面n个测点的声速值普遍偏低且离散性很小时,宜采用声速低限值判据:v<v(5.12.4.3)iL式中v——第i测点声速(km/s);iv——声速低限值(km/s),由预留同条件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与声速对比试验L结果,结合本地区实际经验确定。当式(10.4.3)成立时,可直接判定为声速低于低限值异常。5.12.4.4波幅异常时的临界值判据应按下列公式计算:n1Am=∑Api(5.12.4.4-1)ni=1A<A−6(5.12.4.4-2)pim式中A——波幅平均值(dB);m45
n——检测剖面测点数。当式(5.12.4-2)成立时,波幅可判定为异常。5.12.4.5当采用斜率法的PSD值作为辅助异常点判据时,PSD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PSD=K⋅∆t(5.12.4.5-1)t−tcici−1K=(5.12.4.5-2)z−zii−1∆t=t−t(5.12.4.5-3)cici−1式中t——第i测点声时(μs);cit——第i-1测点声时(μs);ci−1z——第i测点深度(m);iz——第i-1测点深度(m)。i−1根据PSD值在某深度处的突变,结合波幅变化情况,进行异常点判定。5.12.4.6当采用信号主频值作为辅助异常点判据时,主频-深度曲线上主频值明显降低可判定为异常。5.12.4.7桩身完整性类别应结合桩身混凝土各声学参数临界值、PSD判据、混凝土声速低限值以及桩身质量可疑点加密测试(包括斜测或扇形扫测)后确定的缺陷范围,按本规范表5.11.4.3.1的规定和表5.12.4.7的特征进行综合判定。表5.12.4.7桩身完整性判定类别特征Ⅰ各检测剖面的声学参数均无异常,无声速低于低限值异常Ⅱ某一检测剖面个别测点的声学参数出现异常,无声速低于低限值异常某一检测剖面连续多个测点的声学参数出现异常;Ⅲ两个或两个以上检测剖面在同一深度测点的声学参数出现异常;局部混凝土声速出现低于低限值异常某个检测剖面连续多个测点的升序参数出现明显异常;Ⅳ两个或两个以上检测剖面在同一深度测点的升序参数出现明显异常;桩身混凝土声速出现普遍低于低限值异常或无法检测首波或声波接收信号严重畸变5.12.4.8检测报告除应包括规范第3.4.1条内容外,还应包括:1声测管布置图;2受检桩每个检测剖面声速-深度曲线、波幅-深度曲线,并将相应判据临界值所对应的标志线绘制于同一个座标系;3当采用主频值或PSD值进行辅助分析判定时,绘制主频-深度曲线或PSD曲线;46
4缺陷分布图示。5.13钻芯法5.13.1适用范围5.13.1.1本方法适用于检测混凝土灌注桩的桩长、桩身混凝土强度、桩底沉渣厚度和桩身完整性,判定或鉴别桩端持力层岩土性状。5.13.2设备5.13.2.1钻取芯样宜采用液压操纵的钻机。钻机设备参数应符合以下规定:1额定最高转速不低于790r/min。2转速调节范围不少于4档。3额定配用压力不低于1.5MPa。5.13.2.2钻机应配备单动双管钻具以及相应的孔口管、扩孔器、卡簧、扶正稳定器和可捞取松软渣样的钻具。钻杆应顺直,直径宜为50mm。5.13.2.3钻头应根据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选用合适粒度、浓度、胎体硬度的金刚石钻头,且外径不宜小于100mm。钻头胎体不得有肉眼可见的裂纹、缺边、少角、倾斜及喇叭口变形。5.13.2.4水泵的排水量应为50~160L/min,泵压应为1.0~2.0MPa。5.13.2.5锯切芯样试件用的锯切机应具有冷却系统和牢固夹紧芯样的装置,配套使用的金刚石圆锯片应有足够刚度。5.13.2.6芯样试件端面的补平器和磨平机应满足芯样制作的要求。5.13.3现场操作5.13.3.1每根受检桩的钻芯孔数和钻孔位置宜符合下列规定:1桩径小于1.2m的桩钻1孔,桩径为1.2~1.6m的桩钻2孔,桩径大于1.6m的桩钻3孔。2当钻芯孔为一个时,宜在距桩中心10~15cm的位置开孔;当钻芯孔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开孔位置宜在距桩中心0.15~0.25D内均匀对称布置。3对桩端持力层的钻探,每根受检桩不应少于一孔,且钻探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5.13.3.2钻机设备安装必须周正、稳固、底座水平。钻机立轴中心、天轮中心(天车前沿切点)与孔口中心必须在同一铅垂线上。应确保钻机在钻芯过程中不发生倾斜、移位,钻芯孔垂直度偏差不大于0.5%。47
5.13.3.3当桩顶面与钻机底座的距离较大时,应安装孔口管,孔口管应垂直且牢固。5.13.3.4钻进过程中,钻孔内循环水流不得中断,应根据回水含砂量及颜色调整钻进速度。5.13.3.5提钻卸取芯样时,应拧卸钻头和扩孔器,严禁敲打卸芯。5.13.3.6每回次进尺宜控制在1.5m内;钻至桩底时,宜采取适宜的钻芯方法和工艺钻取沉渣并测定沉渣厚度,并采用适宜的方法对桩端持力层岩土性状进行鉴别。5.13.3.7钻取的芯样应由上而下按回次顺序放进芯样箱中,芯样侧面上应清晰标明回次数、块号、本回次总块数,并应按本规范附录D附表D.0.1-1的格式及时记录钻进情况和钻进异常情况,对芯样质量进行初步描述。5.13.3.8钻芯过程中,应按本规范附录D附表D.0.1-2的格式对芯样混凝土、桩底沉渣以及桩端持力层详细编录。5.13.3.9钻芯结束后,应对芯样和标有工程名称、桩号、钻芯孔号、芯样试件采取位置、桩长、孔深、检测单位名称的标示牌的全貌进行拍照。5.13.3.10当单桩质量评价满足设计要求时,应采用0.5~1.0MPa压力,从钻芯孔孔底往上用水泥浆回灌封闭;否则应封存钻芯孔,留待处理。5.13.4芯样试件截取与加工5.13.4.1截取混凝土抗压芯样试件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桩长为10~30m时,每孔截取3组芯样;当桩长小于10m时,可取2组,当桩长大于30m时,不少于4组。2上部芯样位置距桩顶设计标高不宜大于1倍桩径或1m,下部芯样位置距桩底不宜大于1倍桩径或1m,中间芯样宜等间距截取。3缺陷位置能取样时,应截取一组芯样进行混凝土抗压试验。4当同一基桩的钻芯孔数大于一个,其中一孔在某深度存在缺陷时,应在其他孔的该深度处截取芯样进行混凝土抗压试验。5.12.4.2当桩端持力层为中、微风化岩层且岩芯可制作成试件时,应在接近桩底部位截取一组岩石芯样;遇分层岩性时宜在各层取样。5.13.4.3每组芯样应制作三个芯样抗压试件。芯样试件应按本规范附录E进行加工和测量。5.13.5芯样试件抗压强度试验5.13.5.1芯样试件制作完毕可立即进行抗压强度试验。5.13.5.2混凝土芯样试件的抗压强度试验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1—2002的有关规定执行。48
5.13.5.3抗压强度试验后,当发现芯样试件平均直径小于2倍试件内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且强度值异常时,该试件的强度值不得参与统计平均。5.13.5.4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4Pf=ζ⋅(5.12.5.4)cu2πd式中f——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MPa),精确至0.1MPa;cuP——芯样试件抗压试验测得的破坏荷载(N);d——芯样试件的平均直径(mm);ξ——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折算系数,应考虑芯样尺寸效应、钻芯机械对芯样扰动和混凝土成型条件的影响,通过试验统计确定;当无试验统计资料时,宜取为1.0。5.13.5.5桩底岩芯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附录J执行。5.13.6检测数据的分析与判定5.13.6.1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代表值应按一组三块试件强度值的平均值确定。同一受检桩同一深度部位有两组或两组以上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代表值时,取其平均值为该桩该深度处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代表值。5.13.6.2受检桩中不同深度位置的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代表值中的最小值为该桩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代表值。5.13.6.3桩端持力层性状应根据芯样特征、岩石芯样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动力触探或标准贯入试验结果,综合判定桩端持力层岩土性状。5.13.6.4桩身完整性类别应结合钻芯孔数、现场混凝土芯样特征、芯样单轴抗压强度试验结果,按本规范表5.11.4.3.1的规定和表7.6.4的特征进行综合判定。5.13.6.5成桩质量评价应按单桩进行。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判定该受检桩不满足设计要求:1桩身完整性类别为Ⅳ类的桩。2受检桩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代表值小于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的桩。3桩长、桩底沉渣厚度不满足设计或规范要求的桩。4桩端持力层岩土性状(强度)或厚度未达到设计或规范要求的桩。表7.6.4桩身完整性判定类别特征49
Ⅰ混凝土芯样连续、完整、表面光滑、胶结好、骨料分布均匀、呈长柱状、断口吻合,芯样侧面仅见少量气孔Ⅱ混凝土芯样连续、完整、胶结叫好、骨料分布基本均匀、呈柱状、断口基本吻合,大部分混凝土芯样胶结较好,吴松散、贾尼或分层现象,但有下列情况之一:芯样局部被破碎且破碎长度不大于10cmⅢ芯样骨料分布不均匀;芯样多呈短柱状或块状;芯样侧面蜂窝麻面、沟槽连续钻进很困难;Ⅳ芯样任意断送三、夹泥或分层;芯样局部破碎且破碎长度大于10cm5.13.6.6钻芯孔偏出桩外时,仅对钻取芯样部分进行评价。5.13.6.7检测报告除应包括本规范第3.4.1条内容外,还应包括:1钻芯设备情况;2检测桩数、钻孔数量,架空、混凝土芯进尺、岩芯迸尺、总进尺,混凝土试件组数、岩石试件组数、动力触探或标准贯入试验结果;3按本规范附录D附表D.0.1-3的格式编制每孔的柱状图;4芯样单轴抗压强度试验结果;5芯样彩色照片;6异常情况说明。50
附录A平板载荷试验记录表表A平板载荷试验记录表工程名称:地基类型:检测点编号:压板尺寸:年月日荷载油压荷载测度沉降读数本级沉降累计沉降备注级别(MPa)(kN)时间表1表2表3表4(mm)(mm)记录:校核:第页共页附录B圆锥动力触探试验记录表表B圆锥动力触探试验记录表工程名称:地基类型:检测孔编号:工程地点:年月日□N10□N′63.5□N′120深度实测锤击数修正锤击数土层描述备注(m)记录:校核:第页共页附录C标准贯入试验记录表表C标准贯入试验记录表工程名称:地基类型:检测孔编号:工程地点:年月日深度(m)实际贯入深度(cm)实测锤击数修正锤击数土样鉴别描述备注记录:校核:第页共页51
附录D桩基静载试验原始记录表表D-1基桩竖向抗压(抗拔)静载试验记录表(首页)工程名称工程地点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质量监督站检测依据检测目的桩型设计桩长桩载面尺寸持力层加载反力装置加载方式设计单桩极限承载力承最大加载量载力特征值(KN)(KN)千斤顶百分表沉降测量加载设备编号压力表位移计仪表编号油压泵其它备注记录:校核:第页共页表D-2基桩竖向抗压(抗拔)静载试验记录表(续页)工程名称:试桩编号:年月日加载油压换算荷观测时间间隔时间边续两次小时沉降量读数(mm)备注级数(MPa)载(KN)日/月时分(min)沉降量(mm)(mm)表1表2表3表4平均本次累计记录:校核:共页第页52
表D-3单桩水平载荷试验原始记录表(续页)工程名称:试桩编号:上下表距油箱荷载观测时间加数卸载水平位移(mm)加载上下循环数转角备注(MPa)(kN)日/月时分上页下页上页下页加载卸载表读数差记录:校核:共页第页53
附录E低应变法检测基桩完整性原始记录表表E-1低应变法检测基桩完整性原始记录表工程名称:年月日委托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工程概况工程地点结构类型建筑层数层建筑面积m2开工日期基桩类型桩总数根检测数量根设计直径mm设计桩长m地质情况施工过程中的异常现象描述描述记录:校核:表E-2低应变法检测基桩完整性原始记录表(续表)检测执行标准:检测仪器及编号、状态:桩面是否平整且干净桩头处理情况浮浆是否清除无积水A/D转换位位采样频率kHz采样参数采样点数点桩身波速初步设定值m/s灵敏度mv/g量程g传感器参数共振频率kHz采样点数点施工桩长混凝土强度混凝土龄期受检桩桩号桩位轴线号施工桩径(mm)(m)设计值(天)记录:校核:54
附表F声波透射法检测基桩完整性现场记录表表F声波透射法检测基桩完整性现场记录表工程名称:年月日委托单位混凝土强度等级设计单位总桩数/测试桩数监理单位成桩类型施工单位数字曲线存放编号桩号/浮浆设计测管间距剖面编号测桩方位示意图工程概况和地质情况桩径厚度桩长(mm)检测:校核:共页第页55
附表G钻芯法检测记录表表G-1钻芯法检测现场操作记录表桩号孔号工程名称时间钻进(m)芯样初步描述及异芯样编号芯样长度(m)残留芯样自至自至计常情况记录检测日期机长:记录:页次:表G-2钻芯法检测芯样编录表工程名称日期桩号/钻芯孔号桩径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分段取样编号项目(层)芯样描述备注取样深度深度(m)混凝土钻进深度,芯样连续性、完整性、胶结情况、表面光滑情况、断口吻合程度、混凝土芯是否为柱状、桩身混凝土骨料大小分布情况,以及气孔、空洞、蜂窝麻面、沟槽、破碎、夹泥、松散的情况柱底沉渣桩端混凝土与持力层接触情况、沉渣厚度持力层钻进深度,岩土名称、芯样颜色、结构构造(强风化或土层持力层裂隙发育程度、坚硬及风化程度;时的动力触探或标分层岩层应分层描述贯结果)检测单位:记录员:检测人员:表G-3钻芯法检测芯样综合柱状图桩号/孔号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桩顶标高开孔时间施工机长设计桩径钻孔深度终孔时间层层底混凝土/岩土芯层底分层桩身混凝土、持芯样强度序标高样柱状图序号备注深度(m)厚度(m)力层描述深度(m)号(m)(比例尺)□□□编制:校核:注:□代表芯样试件取样位置。56
本规范用词说明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2条文中指定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应按……执行”或“应符合……的要求(或规定)”。57
引用标准名录《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58
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重庆市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DB50-XXX-2010条文说明2010重庆59
目次1总则··························································613基本规定·····················································53.1一般规定····················································623.2检测工作程序······················································623.3验证与扩大检测····················································624检测内容、方法和数量·············································634.1一般规定····················································634.2地基检测·························································6360
1总则1.0.1地基与基础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保证地基与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一直倍受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各方以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关注。鉴于地基基础工程的复杂性和隐蔽性,各种检测手段均受到一定的局限,目前无统一的标准,使检测人员在方法选用、检测数据的分析及评判时遇到困难。特别是出于利益驱动,有些检测单位及人员采用不适用的检测方法,出具错误的检测报告,给工程带来了损失,由于检测工作的失误造成的工程事故屡见不鲜。因此,检测立法,势在必行。本规范的编制目的的在于指导检测人员根据检测对象选用适宜的、科学的检测方法,规范检测操作,规定检测数量、数据分析方法及质量判定标准,作到安全适用、保证质量、技术先进。1.0.2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构)筑物的地基基础检测,交通、港口、铁路、电力等其它行业的地基基础检测可参照执行。1.0.3建筑地基基础的检测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检测工作是建筑工程质量保证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检测报告是建筑工程质量保证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求从事检测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取得相应的资质和资格,确保工作质量。61
3基本规定3.1一般规定3.1.1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与设计要求、地质条件、施工因素密切相关。目前各种检测方法在可靠性和经济性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合理选择检测方法,实现各种方法的合理搭配、优势互补。3.1.2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竣工后的验收检测是工程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本规范的相关规定主要针对验收检测,为设计提供依据的检测、鉴定检测可参照执行。3.1.4由于检测成本和周期问题,抽检数量不可能无限制增加。为了在有限的抽检数量中更充分地暴露地基基础存在的质量问题,检测点的布置宜根据设计要求、地质条件和施工记录等,合理选择有代表性的检测点。3.2检测工作程序3.2.4检测数据异常通常是因测试人员操作失误、仪器设备故障或现场准备不符合检测要求造成的。对此,应及时分析原因,必要时需重新检测。重新检测是指检测报告尚未正式发出,检测单位自己发现检测数据异常或对检测结果有怀疑而进行的检测。3.3验证与扩大检测3.3.1验证检测是指检测报告已正式发出,委托方或者第三方对检测结果有争议而进行的检测。其目的是确认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因此应在有异议点附近采用原检测方法或准确度更高的检测方法进行。本条第四款提到的岩质地基承载力,其特征值在地勘阶段是通过对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折减后得到的,工程实践表明比岩基载荷试验的结果往往小很多。故当有争议时可采用现场原位试验验证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推定岩质地基承载力的计算结果。3.3.2~3.3.3当检测结果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如何处理是比较复杂的,目前各类地基基础标准均未给出统一的处理方案。根据重庆地区的经验,规范编制组提出了一些扩大检测的相关规定,同时也指出扩大检测的数量与处理方案宜根据设计要求、地质条件、施工质量变异性等因素合理确定,并应经过有关各方确认。62
4检测要求4.1一般规定4.1.1根据检测对象的不同,本规范将地基基础检测类别划分为地基、基础、基桩及支护工程四类。每一种检测方法均有其适用范围,在选择检测方法时,应根据各种方法的特点及测试目的,选择最优检测方法。4.1.2~4.1.5列出了重庆市地基基础工程中常用的检测项目和方法,其中,多道瞬态面波法和地质雷达法检测人工地基的施工质量、反射波法检测锚杆锚固质量为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物探检测方法,用于工程检测时,应结合其它方法检测情况,综合分析后做出评价。4.1.6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单位工程是具有独立使用功能的基本单位,是施工质量竣工验收的基础,因此,本规范将单位工程作为确定抽检数量的统计单元。同一单位工程中,存在基础结构形式不同、地基地质条件差异较大的情况,由于检测对象发生了变化,相应的检测方法和检测数量自然应做出调整。4.1.7人工地基的强度是随着时间增长而逐步恢复和提高的,因此,竣工验收质量检验应在施工结束间隔一定时间后方能进行。其间隔时间可根据土的性质而定。混凝土及砂浆的强度与龄期有很大的关系,在最初几天内强度增长较快,随后逐渐变缓,其物理力学和声学参数变化趋势亦大体如此。低应变法和声波透射法检测桩身完整性时,对混凝土强度要求可适当放宽,但如果龄期过短或强度过低,应力波或声波在桩身中传播时衰减会加剧,因此,对混凝土强度的最低值作了限定。砂浆强度较低时,与锚固地层之间的粘接强度相应低,不能真实地反映锚杆的实际工作状态,故对砂浆强度作了限定。4.2地基检测4.2.1钻芯法检测地基承载力是常用的一种测试手段,这里要注意区别的是平板载荷试验和岩基载荷试验的适用范围、检测要求的区别。4.2.2~4.2.3平板载荷试验能较为准确地提供地基土的承载力和变形参数,因此,应采用该63
方法来确定地基承载力。但考虑到平板载荷试验耗时长、费用高,不可能开展大量的测试,其检测代表性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规定在载荷试验前先采用一些简便的原位测试方法对场地地质情况进行普查,查找存在不良地质条件的部位,根据普查结果,进而确定载荷试验时检测部位。4.2.4多道瞬态面波法作为人工地基处理效果检测的一种辅助手段,具有简便、快捷的优点,在我市的多个工程中加以应用后取得了良好效果,因此本条将该方法列入规范。4.4.3对于大直径灌注桩,往往为单柱单桩情况,桩的承载力较高,一根破坏则后果比较严重,为加强安全保证,因此规定选取部分桩采用检测结果更为可靠的方法进行复验。4.4.5大直径灌注桩的承载力一般均比较高,常规的堆载法、锚桩法等测试手段施行起来难度较大,鉴于此,本条优先推荐采用建设部科技推广项目——桩承载力自平衡测试法进行检测,该方法的优点是能比较真实地检测出桩的实际承载力,不足之处是检测费用目前仍比较高,不易为委托方所接受,本条同时提出了目前比较常用的检测方法——桩端岩土层钻芯法或载荷试验法推定基桩承载力。4.4.6“当地基中存在溶洞、破碎带和软弱夹层时”是指:勘察报告中提到,该建筑场地存在溶洞、破碎带和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现象的情况,此时,为安全起见,应对所有桩的桩端以下一定范围内的岩性进行检验。当勘察报告未提及存在上述不良地质现象时,可进行该项检测工作。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