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5.07 KB
- 51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UDC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GJJGJ××××-201×P备案号J×××-201×山地建筑结构设计规程Designspecificationforbuildingstructureontheslope(征求意见稿)201×-××-××发布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
前言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0年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0]43号)的要求,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我国近年来山地建筑结构应用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并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制订了本规程。本规程共分8章,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和符号;结构设计基本规定;荷载与作用;结构计算分析;地基与基础;混凝土结构设计;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重庆大学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山地建筑结构设计规程》编制组(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沙北街83号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邮政编码:400045)。本规程主编单位:重庆大学重庆建工第二建设有限公司本规程参编单位:重庆市设计院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中煤国际工程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重庆建筑科学研究院基准方中建筑设计事务所重庆大学建筑设计院西南建筑设计研究院云南省建筑设计院海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奥雅纳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本稿条文仅供征求意见使用,此后部分内容可能会有变化,不得作为工程应用的依据。为阅读方便,本征求意见稿各条的说明暂列在条文之后。I
目次1总则.........................................................................................................................................12术语和符号.................................................................................................................................22.1术语..................................................................................................................................22.2符号..................................................................................................................................33结构设计基本规定.....................................................................................................................43.1一般规定..........................................................................................................................43.2结构接地类型和适用高度..............................................................................................73.3结构布置原则..................................................................................................................83.4结构规则性判定和要求..................................................................................................93.5抗震性能化设计............................................................................................................114荷载与作用...............................................................................................................................124.1风荷载............................................................................................................................124.2地震作用........................................................................................................................134.3土(岩)压力................................................................................................................145结构计算分析...........................................................................................................................165.1一般规定........................................................................................................................165.2计算模型及参数............................................................................................................195.3内力调整........................................................................................................................206地基与基础...............................................................................................................................216.1一般规定........................................................................................................................216.2地基承载力验算............................................................................................................226.3地基稳定性验算............................................................................................................246.4基础................................................................................................................................247混凝土结构设计.......................................................................................................................267.1一般规定........................................................................................................................267.2构造要求........................................................................................................................318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338.1一般规定........................................................................................................................338.2抗震构造措施................................................................................................................37本规程用词说明.............................................................................................................................41引用标准名录.................................................................................................................................42条文说明.........................................................................................................................................43II
CONTENTS1General........................................................................................................................................12TermsandSymbols.....................................................................................................................22.1Terms................................................................................................................................22.2Symbols............................................................................................................................33BasicRequirementsofDesign....................................................................................................43.1General.............................................................................................................................43.2EmbeddingTypeandHeight............................................................................................73.3StructuralConfiguration...................................................................................................83.4StructuralRegularity........................................................................................................93.5Performance-BasedDesignofBuildings.......................................................................114LoadsandSeismicAction.........................................................................................................124.1WindLoad......................................................................................................................124.2SeismicAction...............................................................................................................134.3Soil(Rock)Pressure.......................................................................................................145StructuralAnalysis....................................................................................................................165.1General...........................................................................................................................165.2AnalysisModelandParameters.....................................................................................195.3InternalForceAdjustment...............................................................................................206SoilsandFoundation.................................................................................................................216.1General...........................................................................................................................216.2SoilBearingCapacity....................................................................................................226.3SoilStability...................................................................................................................246.4Foundation.......................................................................................................................247ConcreteStructureDesign........................................................................................................267.1General...........................................................................................................................267.2DetailRequirements.......................................................................................................318Multi-storyMasonryBuildingsandMulti-storyMasonryBuildingswithR.C.FramesonGroundFloors.................................................................................................................................338.1General...........................................................................................................................338.2DetailRequirements.......................................................................................................37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Code.............................................................................................41ListofQuotedStandards..................................................................................................................42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43III
1总则1.0.1为在山地建筑结构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保证质量,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非抗震设计和抗震设防烈度为6至8度抗震设计的山地建筑结构。条文说明:考虑到山地建筑结构天生的不规则性,以及与坡地或边坡的复杂相互作用,抗震设防烈度9度区不推荐使用,若无法避免时应进行专门研究论证。1.0.3本规程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及《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的原则制订。1.0.4山地建筑的结构设计,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1
2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山地建筑结构structureontheslope底部竖向构件的约束部位不在同一水平面上且不能简化为同一水平面时的结构。按接地类型可分为吊脚结构、掉层结构等形式。按结构体系可分为山地框架结构、山地剪力墙结构、山地框架-剪力墙结构、山地筒体结构、山地砌体结构等。2.1.2接地类型embeddingtype指山地建筑结构嵌固端不在同一平面,其与地面或边坡的连接形式,可在同一结构单元内有两个及以上不在同一平面的平面嵌固端或倾斜嵌固端等。2.1.3掉层结构structuresupportedbyfoundationswithtwoormoredifferentelevations在同一结构单元内有两个及以上不在同一平面的嵌固端,且上接地端以下利用坡地高差按层高设置楼层的结构体系。2.1.5吊脚结构stiltedbuildingstructure顺着坡地采用长短不同的竖向构件形成的具有不等高约束的结构体系。2.1.6上接地端upperembeddingend掉层结构中位于高处的嵌固端。2.1.7下接地端lowerembeddingend掉层结构中位于低处的嵌固端。2.1.8上接地层upperembeddingfloor掉层结构中,高处的嵌固端所约束及连接的结构整体楼层。2.1.9掉层floorsundertheupperembeddingend掉层结构中位于上接地端以下的所有楼层。2.1.10横坡向perpendiculartothedirectionoftheslope垂直于山地斜坡坡向的方向。2.1.11顺坡向alongthedirectionoftheslope与山地斜坡坡向一致的方向。2.1.12上接地端楼盖flooratthebottomofupperembeddingstory掉层结构中连接掉层部分与上接地端的楼盖。2.1.13上接地层楼盖flooratthetopofupperembeddingstory掉层结构中上接地层的顶楼盖。2
条文说明:将相关术语示意如图1~3。图1吊脚结构图2掉层结构(设置上接地端楼盖)图3掉层结构(未设置上接地端楼盖)2.2符号2.2.1几何参数h——斜坡上建筑场地距坡脚的垂直距离;H——坡地高度;α——坡角;2.2.2系数及其他l——设计水平地震动放大系数;ms——风荷载体型系数;Fst——地基或边坡稳定安全系数;ft——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fy——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3
3结构设计基本规定3.1一般规定3.1.1山区建筑结构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坡地水文地质条件、边坡稳定性、建筑接地(坡)形式、地震动力效应等因素对山地结构安全性的影响。条文说明:山地结构与平地普通结构相比其显著的特点是边坡对结构安全性的影响,山区地基一般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同一建筑场地,地形存在较大的高差,岩土工程特性可能存在差异,不良地质现象普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影响显著,结构与基础相互影响明显,不同的建筑接地(坡)形式其影响程度不同,山区地基设计时应考虑这些不利因素,重点考虑边坡自身的稳定性及动力稳定性,查明影响边坡稳定性和结构安全性的各种工程地质和水文情况,进行详细的评价,并采取针对性的设计措施确保边坡和结构的安全。因此,山区建筑结构设计时应重点考虑以下因素:1建设场地内在自然条件下应无危岩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不良地质现象;有无断层、破碎带;场地周边有无稳定安全系数不满足要求的边坡;2施工过程中,因挖方、填方、堆载和卸载等对山坡稳定性的影响;3建筑地基的不均匀性;4岩溶、土洞的发育程度;5工程建设诱发危岩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可能性;6地表水、地下水对建筑地基和建设场地的影响;7建筑的接地(坡)形式;8场地和边坡的地震动力效应的影响。3.1.2对建筑物有潜在威胁或直接危害的滑坡、泥石流危岩崩塌以及岩溶、土洞强烈发育地段,未经处理,不应选作建设场地。条文说明: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多变是山区地基的显著特征。在一个建筑场地内,经常存在地形高度较大,岩土工程特性明显不同,不良地质发育程度差异较大等情况。山区地基设计应重视潜在的地质灾害对建筑安全的影响,应避免诱发地质灾害和不必要的大挖大填,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节约建设投资,国内已经有多起滑坡、泥石流、危岩崩塌等引起的房屋倒塌事故,必须引起重视。3.1.3山地建筑结构设计应保证基础嵌固条件的有效性。应采取措施保证场地及边坡的稳定性。重要建筑物基础宜避开高陡的坡体边缘,避开可能产生的边坡滑塌区域。4
条文说明:山地建筑结构计算时往往假定各接地端为嵌固,因此,需采取措施确保基础嵌固条件的有效性。设计时,山地结构应尽量设置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基和稳定的边坡上,对边坡体应进行稳定性评定和边坡支护设计,边坡必须达到稳定且严格控制变形,支护设计时需考虑罕遇地震作用下边坡动土压力对支护结构的影响,要求达到罕遇地震作用下边坡结构不破坏的性能要求。3.1.4山地建筑的场地类别划分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原则执行,并符合下列要求:1无地下室时,覆盖层厚度应按室外地坪的较高地面确定;2有地下室时,当地下室结构与周边岩土相连时,覆盖层厚度应按室外地坪的较高地面确定;当地下室结构与周边岩土脱开时,覆盖层厚度按开挖地下室后的标高较高的嵌固端确定。条文说明:山地建筑场地的地形起伏较大,且不可避免地存在高挖深填。同一建筑场地不同位置场地条件相差较大。分析表明,这种局部场地效应对结构的地震响应有一定的影响。本条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场地类别划分的基础上,给出了按局部场地条件确定场地类别的方法。偏安全考虑,取较厚的覆盖层厚度。如图4所示。(a)无地下室(b)地下室与岩土脱开(c)地下室与岩土相连图4覆盖层厚度取值示意3.1.5山地建筑结构设计,应结合场地开挖形成的挡土墙与主体结构的实际关系和治理后的岩土边坡稳定性监测结果采用动态设计法,必要时应对设计做校核、修改和补充。条文说明:山地建筑结构常形成边坡,由于提供给设计的勘察结果常与实际地质水文条件不相符,故应根据边坡的检测结果对山地建筑结构及边坡进行动态设计。动态设计法相关设计内容和原则参照《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执行。3.1.6山地建筑应结合山地地形、岩土边坡条件和建筑功能等因素布置。应充分5
利用地形、地貌,平面和场地竖向高程设计应考虑山地斜坡的走向和坡角,依山就势,避免对原地貌进行大开挖和深填方,采用合理的山地建筑结构形式。条文说明:山地建筑设计时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可因地制宜采用掉层结构、吊脚结构等形式。山地建筑修建于山地(坡地)上,建筑布置应充分考虑山地的地形地貌特点和道路规划情况,如建筑位于坡顶道路旁,坡下空间利用价值不高,可采用不开挖坡地的结构布置方案,如吊脚结构;若建筑位于坡底道路旁,坡下空间利用价值高,可适当开挖形成具有不同嵌固面的掉层结构,可根据岩土边坡高度及稳定性情况确定分阶数量。由于山地结构不规则程度大,建筑布置方案阶段应与结构专业加强配合,重视结构布置和边坡支护的合理性。3.1.7抗震设计时,IV类场地、7、8度III类建筑场地不应采用山地高层建筑结构形式。条文说明:场地条件越差,地震作用越强。目前山地建筑,特别是山地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研究积累经验不多,对场地条件不利的III、IV类场地,限制采用山地建筑结构形式,有利于保证结构安全。3.1.8山地建筑结构布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规定。掉层结构两相邻嵌固端之间的掉层高度,当为岩质边坡时,设防烈度6、7、8度区分别不宜大于20m、15m和10m;当为土质边坡时,设防烈度6、7、8度区分别不宜大于10m、8m和5m。条文说明:由于掉层高度越大,掉层结构不规则性越显著,且边坡稳定性更难控制,边坡治理难度更大,因此需区分不同岩土条件、不同设防烈度,对其高度进行规定。当实际情况无法避免时,应进行详细的可行性技术论证。需要注意的是当下接地端有全嵌固地下室时,应尽量选择地下室顶面作为嵌固端,掉层高度为全嵌固地下室顶面到上接地端的距离。3.1.9山地建筑结构体系应根据建筑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建筑高度、结构材料、接地类型、地基条件和施工工艺等因素,综合技术经济比较确定。结构材料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或钢管混凝土结构,也可采用多层砌体结构、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结构。条文说明:钢筋混凝土结构可采用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筒体和板柱-剪力墙结构体系;钢结构可采用框架、框架-中心支撑、框架偏心支撑(延性墙板)、筒体(框筒、筒中筒、桁架筒、束筒)、巨型框架、框架-屈曲约束支撑结构体系;组合结构可采用钢框架或型钢混凝土框架与钢筋混凝土筒体组成的结构体系。3.1.10山地建筑结构不宜兼作挡土墙。当主体结构兼作挡土墙时,应考虑主体结构与岩土体的共同作用及其地震效应。6
条文说明:当山地建筑主体结构兼作挡土墙时,结构、挡墙和岩土间会产生静力和动力相互作用,应采取适当的方法充分考虑其不利影响,需将岩土静力或动力地震作用到挡墙与主体结构组成的结构体系上,岩土体对其产生的静力作用和动力地震作用应区分岩质和土质分别按照《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中坡顶有重要建筑物基础时的情况确定,地震角取值与《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相同。3.1.11山地建筑结构均应进行地震作用计算。条文说明:由于山地结构受力的复杂性,要求抗震设防6度区也需进行地震作用计算。3.2结构接地类型和适用高度3.2.1山地建筑可结合山地地形及水文地质情况,采用掉层、吊脚等结构形式,并采用相应的合理结构接地类型。条文说明:山地建筑结构主要有如图5所示的掉层、吊脚、附崖和连崖等几种形式,其中最为常见的为掉层结构和吊脚结构。掉层结构接地类型主要分为两类:(a)脱开式和(b)连接式,如图6所示。(a)脱开式即边坡与结构脱开,边坡单独设置支护结构,上、下接地端嵌固,区分上接地面与掉层部分是否设置拉梁又分为无连梁和有连梁脱开式;其中无连梁脱开式,当上接地部分较少时(如小于15%左右)上接地可采用滑动支座或隔震支座即形成上接地滑动脱开式;(b)连接式即边坡与结构不脱开,结构挡墙兼做挡土墙,上、下接地端嵌固,区分挡墙是否设置锚杆又分为无锚杆连接式和有锚杆连接式,边坡支护采用锚杆挡墙时,使主体结构与边坡紧紧相连,结构可受到边坡带来的拉、压力。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现场地形、地质情况等综合确定合适的接地类型。吊脚结构接地类型分为架空式和半架空式,架空式即结构底部全部处于架空范围,竖向构件长度各不相同,半架空式即部分竖向构件架空,部分起于上接地面。实际工程中还有少量掉层和吊脚结构相组合的情况。对于附崖结构目前研究不够,可参考掉层结构设计理念,做专门研究;连崖结构建议连体结构与边坡之间采用滑动支座连接,否则应考虑连崖体对主体结构的约束影响。7
(a)掉层(b)吊脚图5(c)附崖山地建筑结构形式(d)连崖无连梁有连梁无锚杆有锚杆(a)挡土墙单独设置(脱开式)(b)掉层结构兼做挡土墙(连接式)图6接地类型3.2.2山地建筑结构适用高度和高宽比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的相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掉层结构计算房屋高度时,当大多数竖向受力构件位于上接地端时以上接地嵌固端起算;2吊脚结构计算房屋高度时取较低接地端起算;3房屋宽度可按上接地端以上部分房屋宽度计算。条文说明:结构高度界定对判断结构为多层或高层、结构最大适用高度和抗震等级的确定等影响较大,本条主要对山地建筑结构高度计算做出规定。计算房屋高度时,1)对掉层结构,当大多数竖向受力构件都嵌固于上接地端时(接地部分结构抗侧刚度不小于本层结构总刚度的80%),在边坡稳定及变形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结构受力特性将主要取决于上接地端以上部分,结构高度可从上接地端起算;2)对吊脚结构偏保守取较低接地端起算。3.3结构布置原则3.3.1在一个独立的结构单元内建筑平面、立面和剖面形状宜规则、简单,抗侧力构件布置宜均匀、对称,其侧向刚度变化宜均匀,避免结构侧向刚度和承载力8
发生突变。3.3.2结构平面布置应减小扭转影响。应避免较多数量的长短柱共用和细腰形平面可能造成的整体结构扭转的不利影响。条文说明:山地结构由于天生的不规则性,扭转效应明显,因此设计时应尽可能合理布置结构,减小扭转的不利影响。对于掉层结构,当多数抗侧力构件位于上接地端时,可加强与连接掉层部分与上接地端的上接地端楼盖;当多数抗侧力构件位于下接地端时,可不设置掉层与上接地端的连接楼盖,上接地竖向构件底部可采用滑动支座;其他情况时,可采用调整构件截面及增减剪力墙布置等措施。对于吊脚结构,吊脚部分竖向构件刚度分布宜尽可能均匀。3.3.3山地高层结构同一结构单元不应采用同时具有2种类型及以上的复杂结构形式;并宜合理设置抗震缝,减少复杂和不规则程度。条文说明:山地结构不规则性明显,受力复杂,故将其作为一种复杂结构形式,其他复杂结构形式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界定。考虑到山地结构的复杂性,连体结构不宜采用。3.3.4山地高层建筑结构设置转换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转换层位置高度按本规程3.2.2条规定的结构高度起算点起计算;2转换层上下结构抗侧刚度按现行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附录E中的等效抗侧刚度比控制。条文说明:山地结构设置转换层时,需界定是否高位转换,判断转换层上下结构抗侧刚度比是否合适。界定高位转换时,可依据3.2.2条对应山地结构高度起算点的规定原则,从起算点开始计入转换层下的楼层。计算转换层上下等效抗侧刚度比时,计算转换层及下部结构的计算高度时应考虑掉层部分的影响,上接地层及以下部分的高度可按竖向构件抗侧刚度加权平均计算得到。当掉层部分占比较多,上接地部分采用滑动或隔震支座时,转换层及下部结构的高度可取下接地面到转换楼盖的高度。3.3.5山地高层建筑结构竖向体型突变部位不宜位于掉层结构上接地层及相邻上一层。条文说明:多塔楼结构、体型收进及悬挑不规则结构等,均属于竖向不规则,应避免与掉层结构刚度突变部位重合。3.4结构规则性判定和要求3.4.1判定山地结构规则性时,不等高接地约束作为一种竖向不规则类型。上接地端以上楼层和掉层部分仍分别按照国家现行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进行规则性判断。9
条文说明:山地结构不等高接地约束导致结构产生平面和竖向不规则,其不规则性是天生具有的,但对上接地端以上楼层与其下的掉层或吊脚部分进行竖向不规则判断时,由于上接地端的约束导致受力同普通平地结构差别很大,难以采用现行规范的控制指标(如抗侧刚度比和抗剪承载力比等),因此,本规程采用的思路是,将不等高约束作为一种竖向不规则类型,即山地结构本身作为一种不规则类型,通过本规程3.4.3和3.4.4分别对山地结构掉层部分和吊脚部分相对上接地层的抗侧刚度和抗剪承载力进行规定,控制掉层和吊脚部分不形成抗震薄弱部位,规则性判定时将不再判断掉层结构上接地端以下一层与上接地层相比的竖向刚度和承载力比,掉层部分和上接地以上楼层仍按国家现行规范进行规则性判断,但需注意的是,扭转不规则判定可按照本规程3.4.5执行。3.4.2山地建筑结构抗侧刚度应满足下列要求:1对吊脚结构,吊脚部分抗侧刚度分布宜均匀,且不宜小于上层相应结构部分的抗侧刚度;2对掉层结构,上接地部分和掉层部分分别按现行国家规范的规定验算层抗侧刚度比,且上接地层掉层范围内结构抗侧刚度不宜小于上层相应结构部分的抗侧刚度。条文说明:本条对山地建筑结构的两种主要结构类型即吊脚结构和掉层结构的抗侧刚度进行了规定,其他类型可参照执行。对吊脚结构,吊脚部分竖向构件长短不一,刚度差别较大,应尽可能采取措施减小刚度不均匀程度,避免较大的扭转效应;同时要求吊脚部分与上层对应部分的刚度比不小于1,避免吊脚部分形成薄弱层。对掉层结构,以上接地面为界,分别控制上、下两部分结构的抗侧刚度比,控制上接地层掉层范围内结构刚度,减小扭转效应。3.4.3当为吊脚结构时,吊脚部分层间受剪承载力不宜小于其上层相应部位竖向构件的受剪承载力之和的1.1倍;当为掉层结构时,掉层层间受剪承载力不宜小于其上层相应部位竖向构件的受剪承载力之和的1.1倍。条文说明:为了避免掉层和吊脚部分形成薄弱层,相比普通结构,提高了吊脚和掉层部分结构相比上接地层的受剪承载力比限值。3.4.4山地掉层、吊脚结构的扭转位移比限值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执行,接地层可仅以楼层水平位移计算位移比。条文说明:山地掉层结构由于上接地面嵌固作用,致使上接地竖向构件相比掉层部分竖向构件层间位移角明显偏大,若采用层间位移角计算出的扭转位移比数值很大,但此时楼层层间扭转角并不一定很大,因此可用楼层水平位移表达此时的扭转程度,但应对上接地竖向构件进行抗扭验算和加强延性措施。此外,已有研10
究表明扭转耦连周期比用于控制结构扭转效应有诸多不合理处,建议取消周期比控制,因此本规程不控制山地建筑结构的扭转周期比。3.5抗震性能化设计3.5.1对于高层建筑,当采用抗震性能设计时,边坡支挡结构、掉层结构的上接地竖向构件、拉梁和吊脚结构的吊脚部分按现行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的关键构件进行抗震设计。3.5.2边坡支挡结构宜采用B级抗震性能目标,掉层结构的拉梁和吊脚结构的吊脚部分宜采用C级抗震性能目标,掉层结构的上接地竖向构件宜采用D级抗震性能目标。3.5条文说明:对山地结构中比较特殊和重要的边坡支挡结构、掉层结构的上接地竖向构件、拉梁和吊脚结构的吊脚部分结构,在地震中期望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因此,可参照《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的关键构件对其进行抗震性能化设计。由于边坡对于山地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重要性,可采用较高的B级性能目标。掉层结构的拉梁板可协调传递上接地端上下左右的地震力,类似于转换层楼盖的传力,吊脚结构的吊脚部分构件由于长短不一,极易造成严重破坏,因此需提高其抗震性能,因此宜按C级抗震性能目标进行设计。掉层结构的上接地竖向构件刚度相较掉层对应部分竖向构件的刚度大较多,地震中容易产生破坏,虽然难以控制其在地震中不发生破坏,但应限制其破坏程度,故采用D级级抗震性能目标。11
4荷载与作用4.1风荷载4.1.1山地建筑结构的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相关规定计算;对山地风场效应明显的区域,可采用实测数据作为计算风荷载标准值的依据。条文说明:本条主要规定了风荷载标准值的取值依据,可通过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和实测资料两种途径确定结构的风荷载标准值。采用实测数据时,为了更准确地评估建筑物所在场地的风特性及其对结构的影响,应该在规划初期即设立风速观测站以获得必要的风速资料。一般而言,观测时段一年以上时方可获得比较有规律的风速资料或最大风速值,并可作统计分析。4.1.2风荷载的计算和考虑地形条件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的修正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有关条文执行。条文说明:本条规定了风荷载计算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在风荷载作用下,山地建筑结构迎风面、背风面的室外地面标高和受荷面积不同,故迎风面和背风面所受风荷载需分别计算,不能利用叠加风载体形系数进行简化计算。通过对风压高度变化系数进行修正来体现山地地形条件的影响,计算风压高度变化修正系数时:山坡起点一般取山脚位置;山脚是指山的主体边缘,也是山体海拔最低处,是山与其它陆地或者水域进行相互过渡的位置;对于邻江、邻河的山地建筑结构,山坡起点可取江、河常水位高度。顺坡方向风荷载作用时(图7a),山地建筑结构迎风面、背风面的风载体形系数ms、风压高度变化系数mz的起算点取相应受荷面的室外地面,侧面风载体形系数ms、风压高度变化系数mz的起算点取迎风面、背风面中较低的室外地面;横坡方向风荷载作用时(图7b),山地建筑结构迎风面、背风面的风载体形系数ms、风压高度变化系数mz的起算点均取迎风面和背风面较低位置处室外地面,侧面风载体形系数ms、风压高度变化系数mz的起算点取相应受荷面的室外地面。风压高度变化修正系数的起算点取风压高度变化系数mz的起算点。风振系数bz的起算点取结构高度起算点处室外地面;对于掉层结构,当风振系数bz的起算点位于上嵌固端的室外地面时,掉层部分对应的bz可取值为1.12
(a)顺坡风向情况(b)横坡风向情况图7风荷载计算示意图4.2地震作用4.2.1地震作用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和现行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的规定。4.2.2当在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非岩石的陡坡、河岸和边坡边缘等不利地段建造丙类及以上的建筑时,除保证其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外,尚应估计不利地段对设计地震动参数可能产生的放大作用,其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应乘以增大系数,其值可根据不利地段的具体情况确定,在1.1~1.6范围内采用。条文说明:本条规定了考虑局部地形条件时地震作用修正(增大)系数的两种确定方法,补充了坡地斜坡段地震作用修正(增大)系数的计算方法。②对于有安全评价结果的场地,宜根据安全评价结果确定地震作用。②无安全评价结果时,平台段水平地震作用增大系数的确定应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50011中第4.1.8条文说明的规定;岩质坡地斜坡段设计水平地震动放大系数l取值按表1采用,土质坡地斜坡段设计水平地震动增大系数可根据土质斜坡平台段水平地震作用增大系数参岩质斜坡插值处理。13
表1岩质坡地斜坡段设计水平地震动放大系数l坡高/10≤H≤2020<H<4040≤H<60H≥60坡角150≤150≤150≤300≤150≤300≤相对α<α≥4α<α≥4α<α≥4α<α≥4150α<50150α<50150α<α<50150α<α<50高度450450300450300450h≤0.2H1.01.11.21.11.21.31.11.21.31.41.11.21.31.40.2H<1.11.21.31.21.31.41.21.31.41.51.21.31.41.5h≤0.4H0.4H<1.21.31.31.31.41.41.31.41.51.51.31.41.51.6h≤0.6H0.6H<1.21.31.31.31.41.41.31.41.51.51.31.41.51.6h≤0.8Hh>0.8H1.21.31.31.31.41.41.31.41.51.51.31.41.51.6注:h表示斜坡上建筑场地距坡脚的垂直距离。平台段斜坡段HL1hαL图8坡地斜坡段和平台段示意图4.3土(岩)压力4.3.1岩土压力计算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和《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的相关规定外,尚应符合本节有关规定。4.3.2山地掉层结构中边坡支挡结构或地下室外墙的岩土压力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中坡顶有重要建筑物的情况取值。条文说明:土(岩)压力的确定是山地建筑进行边坡及支挡结构设计重要内容,应严格控制支挡结构的变形;岩土压力的取值可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中坡顶有重要建筑物的情况确定。4.3.3对于岩质边坡,当桩基础埋深穿越破裂面且基础周边与岩石间设有软性弹性材料隔离层或进行了空位构造处理时,可不考虑桩基础的竖向荷载对边坡支挡结构的影响;在此条件下,桩身应参照框架柱进行设计。条文说明:岩质边坡的情况下,当桩基础埋深穿越破裂面且基础周边与岩石间设14
有软性弹性材料隔离层或进行了空位构造处理时,基础所受竖向荷载不传给支挡结构(或传递比例很小),此时可忽略其对边坡支护结构的影响。对于竖向荷载作用的情况和土质边坡的情况,基础传力机制比较复杂,荷载传递比例不易确知,出于安全考虑,应根据4.3.2条计入基础所受荷载对边坡支挡结构的影响。15
5结构计算分析5.1一般规定5.1.1建筑结构的计算分析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根据接地部位的实际约束条件,采用合适的分析软件建立合理的、与真实受力相符的分析模型;2应计入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3对于掉层结构上下接地层的构件内力的分析结果,应分析判断其合理性。条文说明:山地建筑结构分析计算时可对结构进行力学上的简化处理,使其既能反映结构的受力性能,又适应于所选用的计算分析软件的力学模型。吊脚结构的吊脚部分,应纳入整体结构计算模型;由于山地掉层结构的质量和刚度分布不均匀,因此应考虑其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效应。5.1.2建筑结构的抗震计算,应采用下列方法:1宜采用考虑扭转耦联振动影响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对于掉层结构,计算振型数应使各振型参与质量之和不小于总质量的95%;2高层建筑,应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多遇地震下的补充计算。条文说明:考虑到山地建筑结构的不规则性,在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时,将振型参与质量之和占总质量的比例由90%(抗震设计规范)提高到95%。对多遇地震时程分析法补充计算的结构范围规定较抗震设计规范更严格,即所有高层建筑结构必须进行小震下的时程分析补充计算。5.1.3高层建筑结构和8度区的多层建筑结构应采用不少于两个不同力学模型的结构分析软件进行整体计算,其余建筑结构宜采用不少于两个不同力学模型的结构分析软件进行整体计算。5.1.4山地建筑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层的弹塑性变形验算,应符合下列要求:1下列结构应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1)高度大于100m的结构;2)采用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的结构。2下列结构宜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1)7度Ⅲ、Ⅳ类场地和8度时乙类建筑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2)板柱-抗震墙结构和底部框架砌体房屋;3)不规则的地下建筑结构及地下空间综合体。条文说明:考虑到山地建筑结构的不规则性,对罕遇地震下薄弱层的弹塑性变形16
验算的结构高度范围由150米降低为100米。5.1.5山地建筑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层或薄弱部位弹塑性变形计算,可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或弹塑性时程分析法等。条文说明:当结构高度大于140m时,宜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法。当采用静力非线性(Pushover)分析方法时应考虑不同分布型式的加载模式和不同的加载方向(包括顺坡与横坡方向、正向与反向两个方向)。水平加载模式对掉层结构,尤其是掉层部分的抗震性能的评估影响较大。根据不同加载模式对掉层结构罕遇地震下采用静力非线性与动力时程分析方法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建议采用倒三角加载模式、指数加载模式以及分层加载模式综合评价掉层结构的性能。其中,分层加载模式公式按下式计算:ìG,i=1,2,...,mïiVnbïåGjïj=1F=ïmíåGjiGhï(1-j=1i,i=m+1,...,nïii)VnnïbåGjhjåGjïj=m+1j=1î式中:Fi——第i层处施加的侧向水平力;Gi、Gj——分别表示第i层、第j层的重量;hi、hj——分别表示第i层、第j层距离地面的高度;Vb——上接地端和下接地端的基底总剪力;n——结构楼层总数;m——掉层部分的总层数。5.1.6对受力复杂的结构构件,宜按应力分析的结果校核配筋设计。条文说明:对受力复杂的结构构件,如上接地板、接地梁板以及节点等,除结构整体分析外,尚应按有限元等方法进行更加仔细的局部应力分析,并可根据需要,按应力分析结果进行截面配筋设计校核。对于山地建筑结构中的上接地板、接地梁板等受力较复杂的构件,可采取放大系数法,必要时宜采取应力分析法。5.1.7高层建筑结构宜进行罕遇地震下的抗倾覆验算。条文说明:山地结构进行倾覆验算时,不同水平作用方向下的倾覆点、倾覆弯矩以及抗倾覆能力均不相同。可采用下式进行验算:MovlåGjekij=i(7.1.6-1)式中:Veki----第i层对应于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楼层剪力;λ----剪力系数,不应小于表7.1.1规定的最小楼层剪力系数值;对吊脚结构首层楼盖、掉层结构上接地层楼盖以下楼层,尚应乘以1.15的增大系数。Gj----第j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掉层结构掉层部分Gj时,只考虑掉层部分竖向对应部位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叠加。27
表7.1.1楼层最小剪力系数类别6度7度8度扭转效应明显或基本周期小0.0080.016(0.024)0.032(0.048)于3.5s的结构基本周期大于0.0060.012(0.018)0.024(0.036)5s的结构注:1基本周期界于3.5s和5s之间的结构,按插入法取值;2括号内数值分别用于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的地区。2吊脚、掉层结构所有接地部位基底剪力之和应符合下式要求:nVek0>låGj(7.1.6-2)j=1式中:Vek0----所有接地构件对应于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基底剪力之和。条文说明:楼层最小剪力按双控原则处理:(1)逐层验算各楼层最小剪力,并满足现行相关规范要求。其中掉层部分因部分重力荷载效应已由上接地端传导进入基础,故掉层部分最小楼层剪力系数计算时,仅计入掉层竖向对应部位的重力效应。(2)针对吊脚、掉层结构,要求验算所有接地部位的基底剪力之和。当掉层结构设置拉梁、锚杆,根据计算确有依据时,可扣除拉梁及锚杆传递的剪力。7.1.7框架-核心筒、筒中筒结构,除结构起算高度在上接地端以外,主要筒体部分宜延伸至下接地端。条文说明:筒体结构适用于高度较高的高层建筑,因此主要筒体作为主要抗侧力构件,应尽量贯通建筑物全高。对于结构起算高度位于上接地端的筒体结构,结构的主要刚度(不小于80%)分布于上接地部位时,主要筒体可以嵌固于上接地端。7.1.8山地建筑结构剪力墙底部加强区的范围,应符合下列规定:1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剪力墙底部加强区范围,宜取至框支层以上两层,且不宜小于从上接地端起算的房屋高度的1/10,并向下延伸至各接地端;2其他剪力墙结构,房屋高度大于24m时,可取从上接地端起算的底部两层和墙体总高度的1/10二者中较大值;房屋高度不大于24m时,底部加强区可取从上接地端起算的底部一层。上述剪力墙底部加强区均应向下延伸至各接地端。28
条文说明:山地建筑结构竖向构件的多标高约束特点决定了剪力墙底部加强区范围的确定较为复杂,根据现有分析,上接地端处剪力墙底部是受力较大且破坏发展较为突出的部位。从偏安全角度考虑,各类结构中剪力墙底部加强区均从上接地端起算是合理的;考虑最高约束层以下结构内力变化大,均应按底部加强区处理。相关示意见图12。图12剪力墙底部加强区7.1.9山地建筑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设防类别、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除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要求确定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外,尚应符合以下要求。1确定抗震等级的房屋高度应按本规范3.2.2条确定。29
2多层吊脚结构、掉层结构的抗震等级同普通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高层吊脚结构首层楼盖及以下部位,高层掉层结构各接地端的上下层抗震等级宜提高一级。特一级时不再提高。条文说明:本规程沿引抗震规范关于确定抗震等级的基本原则,多层山地建筑结构考虑房屋高度确定时已偏严控制,所以多层山地建筑结构的抗震等级确定同普通钢筋混凝土房屋;高层山地建筑结构通过对接地部位楼层提高一级抗震等级,以适当提高薄弱部位的抗震性能。特一级时,可采取两个不同力学模型的软件进行对比分析,并采取对关键构件进行性能化设计等措施,以保证结构性能。7.1.10吊脚结构、掉层结构采用框架-剪力墙、板柱-剪力墙结构,在规定水平力作用下,吊脚结构首层、掉层结构上接地层框架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与结构上接地端总地震倾覆力矩比例不大于50%时,按7.1.9条相应规定分别确定框架和剪力墙抗震等级。当大于50%时,应按框架结构确定抗震等级,且剪力墙结构的抗震等级应与框架的抗震等级相同。掉层部位的抗震等级不低于上接地端以上对应结构的抗震等级。条文说明:框架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计算原则同抗震规范6.1.3条文说明。cnm=ååijiMVhi=1j=1因山地建筑结构有上、下两个接地端,且倾覆力矩的计算与地震作用的方向有关,为简化计算,仅要求按图13验算给定部位的倾覆力矩比例,并根据计算结果确定结构类型及抗震等级。“规定水平力作用”除参考抗规3.4节相关规定外,应排除局部振型影响,以参与系数最大的主振型为依据。图13框架承担倾覆力矩示意图30
7.2构造要求7.2.1山地建筑结构框架柱箍筋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吊脚结构吊脚柱及接地层柱、掉层结构各接地层柱箍筋加密区的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按表7.2.1采用;表7.2.1柱端箍筋加密区的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抗震等级箍筋最大间距(mm)箍筋最小直径(mm)一级6d和100的较小值10二、三级8d和100的较小值82吊脚结构吊脚柱及接地层柱,掉层结构上、下接地层柱,箍筋应全柱段加密。条文说明:山地建筑结构的框架柱在各接地部位均为抗震性能控制的关键部位,为保障其抗震性能,对上述部位三级抗震时箍筋最大间距进行了适当加密,并对各接地层柱均要求全长加密。7.2.2吊脚结构首层及掉层结构上接地层框架梁纵向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沿梁全长顶面和底面应至少各配置两根纵向通长钢筋,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4mm,且顶面和底面的通长筋最小配筋百分率取0.25和55ft/fy中的较大值;2上接地层楼盖与竖向构件相连的梁,除满足本条第一款要求外,通长钢筋尚不应小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向配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沿梁腹板高度应配置间距不大于200mm,直径不小于14mm的腰筋。条文说明:在抗规6.3.4基础上,将山地建筑结构关键部位原三、四级通长纵筋不少于2D12的规定提高到和一、二级一样,即不少于2D14;梁腰筋按转换梁要求,增加了间距和最小直径要求。7.2.3吊脚结构首层楼盖宜采用梁板体系。多层吊脚结构首层楼盖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20mm,高层吊脚结构不宜小于150mm,楼板配筋均采用双层双向通长布置,单层单向配筋率不小于0.25%。条文说明:吊脚竖向构件通过楼盖与接地构件基础进行连接,适当加强楼盖结构的板厚和配筋构造要求,一方面有利于水平力传入地基,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结构整体抗扭能力。31
7.2.4掉层结构上接地端宜设置与掉层部分连接的接地楼盖。当设置接地端楼盖时,多层掉层结构接地段楼盖的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20mm,高层掉层结构接地端楼盖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50mm。当未设置接地端楼盖时,上接地层楼盖的楼板厚度不应小于150mm。以上部位配筋均采用双层双向通长布置,单层单向配筋率不小于0.25%。条文说明:研究表明,掉层结构竖向构件通过接地楼盖与上接地端竖向构件基础进行连接,一方面有利于水平力传入地基,加强上接地端的嵌固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结构整体抗扭能力。当设置接地端楼盖时,对接地楼盖分多层和高层分别限制最小楼板厚度;当未设置接地楼盖时,对上接地层楼盖进行了最小楼板厚度限制。以上部位的配筋采取双层双向通长设置及提高配筋率的要求,以保证水平力的有效分配和传递。7.2.5山地建筑吊脚结构接地层及以下剪力墙厚度不应小于200mm。32
8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8.1一般规定8.1.1本章适用于岩质边坡上、设防烈度7度0.1g区以下的普通砖、多孔砖和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砌体承重的山地多层房屋、底层或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注:1普通砖包括烧结、蒸压、混凝土普通砖;多孔砖包括烧结、混凝土多孔砖;2采用非黏土的烧结砖、蒸压砖、混凝土砖的砌体房屋,块体的材料性能应有可靠的试验数据;当本章未作具体规定时,可按本章普通砖、多孔砖房屋的相应规定执行;3本章中“小砌块”为“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简称;4非空旷的单层砌体房屋,可按本章规定的原则进行抗震设计。条文说明:此条给出了本规程第8章的应用范围。一般情况下,本章所指的山地多层砌体房屋要求地基条件为岩质地基,嵌固端不在同一标高。考虑到高烈度区山地砌体结构的研究和实践较少,砌体结构整体性和延性较差,因此,限制设防烈度7度0.1g区以下可以使用山地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8.1.2山地多层砌体房屋的层数和高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一般情况下,山地多层砌体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不应超过表8.1.2的规定。表8.1.2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限值(m)烈度和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最小抗678房屋类别震墙厚0.05g0.10g0.15g0.20g0.30g度(mm)高层高层高层高层高层度数度数度数度数度数普通砖240165165165134103多层砌多孔砖240165165134134103体房屋多孔砖19016513410310372小砌块190165165134134103底部框普通砖240165165134架-抗震多孔砖墙砌体多孔砖190165134103房屋小砌块19016516513433
注:1房屋的总高度指从起算高度到主要屋面板板顶或檐口的高度;2室内外高差大于0.6m时,房屋总高度应允许比表中的数据适当增加,但增加量应少于1.0m;3山地砌体房屋总层数应为包含掉层层数的总楼层数;当需采用混凝土结构在坡地上形成架空平台,在其上修建砌体房屋或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时,该架空层应作为结构层计入房屋的总高度和总层数中,且应在结构的计算简图中反映;4重点设防类的山地多层砌体房屋仍按本地区设防烈度查表,其层数应减少一层且总高度应降低3m;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类时,不应采用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5本表小砌块砌体房屋不包括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房屋。2山地多层砌体房屋掉层部分采用砌体时层数不应超过2层,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时不应超过3层。山地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底部框架部分的层数不应超过2层。36、7度时,横墙较少的多层砌体房屋,总高度应比表8.1.2的规定降低3m,层数相应减少一层;各层横墙很少的多层砌体房屋,还应再减少一层。注:横墙较少是指同一楼层内开间大干4.2m的房间占该层总面积的40%以上:其中,开间不大于4.2m的房间占该层总面积不到20%且开间大于4.8m的房间占该层总面积的50%以上为横墙很少。4采用蒸压灰砂砖和蒸压粉煤灰砖的砌体的房屋,当砌体的抗剪强度仅达到普通黏土砖砌体的70%时,房屋的层数应比普通砖房减少一层,总高度应减少3m;当砌体的抗剪强度达到普通黏土砖砌体的取值时,房屋层数和总高度的要求同普通砖房屋。条文说明:考虑到山地砌体房屋的地基基础以及房屋的约束条件较为复杂,且与边坡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在地震时可能发生相较于普通平原地区房屋不利的震害,而房屋高度与层数是影响震害的重要因素之一。2008年汶川地震中山地多层砌体房屋的震害也反映了上述特点。所以此条从严控制8、9度区山地砌体房屋的总高度及层数限制。在表8.1.2中,山地砌体房屋的层数与总高度较现行抗震规范降低2层。架空层指根据山地地形需要,从坡地上架设出相应的平台,以修建上部建筑的结构层,一般不提供使用功能,应设置成框架-抗震墙形式。房屋总高度从架空层柱底(基础顶面)起算。当基础顶面不在同一标高时,架空层层高可偏于安全取上层楼板面至标高最低的基础顶面处。考虑到横墙较少和横墙很少房屋的抗震承载力富裕度较低,且结构整体刚度较差,因此,仅允许6、7度地区降低一层采用。34
8.1.3山地多层砌体房屋的建筑布置和结构体系,除满足现行相关设计规范的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吊脚结构中的吊脚部分应采用钢筋混凝土形式,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形成架空平台,房屋的总体设计要求应符合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相关要求。2抗震设防6度区掉层结构中的掉层部分可采用约束砌体形式,其他情况下应采用钢筋混凝土形式。3当房屋纵向与地形坡向一致、地面高差在800mm以内时,房屋底层顶部宜设置在同一标高,且上部楼层数应相同;当超过800mm时,宜采用错台或错层结构形式,每800mm高差范围房屋应按单元或开间设置防震缝。底层顶板应采用现浇混凝土楼盖,且板厚不小于120mm。4当房屋纵向与地形坡向垂直且地面高差超过800mm时,宜采用掉层结构或错层结构,上接地端楼盖和上接地层楼盖均应采用现浇混凝土楼盖,且板厚不小于120mm。5除以上条款注明外,山地砌体房屋的楼、屋盖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或装配整体式楼、屋盖。条文说明:本条根据房屋纵向与坡向的关系,给出了结构布置时的建议。为避免房屋不规则性对结构受力的不利影响,建议架空层顶部,掉层部位,及错层部位设置钢筋混凝土楼盖,并适当加大楼板厚度,加强楼板刚度。山地砌体房屋,不宜采用上部砌体结构、底部采用框架结构形成架空层的布置方式。当根据地形需要,仅需设置一层架空层时,应在该层上部墙体对应部位,设置一定数量的抗震墙。6度且架空层以上总层数不超过四层时,应允许采用嵌砌于框架之间的约束普通砖砌体或小砌块砌体的砌体抗震墙,但应计入砌体墙对框架的附加轴力和附加剪力并进行底层的抗震验算,且同一方向不应同时采用钢筋混凝土抗震墙和约束砌体抗震墙;其余情况,6、7度时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抗震墙或配筋小砌块砌体抗震墙。8.1.4山地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结构布置除满足现行相关设计规范的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当房屋纵向与地形坡向一致,底部宜采用框架-抗震墙结构使转换层位于同一标高,上部砌体楼层相同;当场地坡度较大,转换层难以位于同一标高时,可设置防震缝将房屋沿纵向划分为不同的抗震单元。2当房屋纵向与地形坡向垂直时,应采用框架-抗震墙结构在坡地上架起平35
台后再修建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架空层应作为结构层计入房屋底部的框架-抗震墙层数中。3架空层应在底层框架-抗震墙部分的抗震墙对应位置处设置抗震墙。条文说明:此条给出山地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结构布置要求,强调有架空层时,架空层应计入房屋的总层数中,且抗震墙应从基础生根。转换层上下刚度比可按掉层部分或吊脚部分相关范围进行计算。8.1.5山地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楼盖应符合下列要求:l过渡层的底板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板厚不应小于120mm;并应少开洞、开小洞,当洞口尺寸大于800mm时,洞口周边应设置梁。2其他楼层,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或采用装配整体式楼、屋盖。当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时,应允许不另设圈梁,但楼板沿抗震墙体周边均应加强配筋并应与相应的构造柱可靠连接。条文说明:考虑到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一般底部框架抗震墙以及上部的砌体刚度相差较大,因此要求楼板具有较好的平面内刚度以协调结构整体变形,因此对过渡层的底板作出了较严格的要求。8.1.6山地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底部以及架空层混凝土框架的抗震等级,按表8.1.6采用。表8.1.6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抗震等级6度7度0.05g0.10g框架三一混凝土抗震三二墙条文说明:山地底部框架-砌体结构房屋的底层以及底层下与坡地相接形成的架空层往往破坏严重。汶川地震中,大量原7度设防区的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底层遭遇了较严重的破坏,此条相较与抗震规范的规定,提高了7度0.10g地区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底部框架以及抗震墙的抗震等级,以适当提高其抗震措施,以实现延性破坏。8.1.7掉层部位砌体的地震作用效应应乘以增大系数,其值可根据结构的不规则性,在1.5~2.0范围内取值。条文说明:掉层砌体房屋由于结构布置较为复杂,掉层部分与上部主体的质心、36
刚心均不重合,有可能在地震中产生较大的扭转效应,因此宜适当增大掉层部分砌体的抗震承载力,同时加强该部分的整体刚度。8.1.8山地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地震作用效应,应按下列规定调整:1对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底层的纵向和横向地震剪力设计值均应乘以增大系数;其值应允许在1.5~2.0范围内选用,第二层与底层侧向刚度比大者应取大值。2对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底层以及第二层的纵向和横向地震剪力设计值亦均应乘以增大系数;其值应允许在1.5~2.0范围内选用,第三层与第二层侧向刚度比大者应取大值。3底层或底部两层的纵向和横向地震剪力设计值应全部由该方向的抗震墙承担,并按各墙体的侧向刚度比例分配。条文说明:汶川地震中,底部框架-砌体结构房屋的底层破坏多集中于底层框架柱的两端,总体框架层的破坏较上部砌体更为严重,有的底层甚至倒塌。因此应提高底层框架以及其下架空层框架柱的抗震承载力,适当增大其强度。8.2抗震构造措施8.2.1山地多层砖砌体房屋,应按下列要求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柱:1构造柱设置部位,一般情况下应符合表8.2.1的要求。2基础底面根据地形放坡,不在同一标高时,底部两层的构造柱宜较表8.2.1的要求适当增多。3有掉层的山地砌体结构房屋,掉层部分以及地面上一层的构造柱,宜较表8.2.1的要求适当增多。4外廊式和单面走廊式的多层房屋,应根据房屋增加一层的数,按表8.2.1的要求设置构造柱,且单面走廊两侧的纵墙均应按外墙处理。5横墙较少的房屋,应根据房屋增加一层的层数,按表8.2.1的要求设置构造柱。当横墙较少的房屋为外廊式或单面走廊式时,应按本条2款要求设置构造柱;但6度不超过四层、7度不超过三层和8度不超过二层时,应按增加二层的层数对待。6各层横墙很少的房屋,应按增加二层的层数设置构造柱。7采用蒸压灰砂砖和蒸压粉煤灰砖的砌体房屋,当砌体的抗剪强度仅达到普通黏土砖砌体的70%时,应根据增加一层的层数按本条1~4款要求设置构造柱;但6度不超过四层、7度不超过三层和8度不超过二层时,应按增加二层的层数对待。37
表8.2.1多层砖砌体房屋构造柱设置要求房屋层数设置部位6度7度楼、电梯间四角,楼梯斜≤四≤三梯段上下端对应的墙体隔开间横墙与外墙交接处;处;山墙与内纵墙交接处外墙四角和对应转角;错层部位横墙与外纵墙交内墙与外墙交接处;接处;五四、五内墙的局部较小墙垛处;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内纵墙与横墙交接处较大洞口两侧注:较大洞口,内墙指不小于2.1m的洞口;外墙在内外墙交接处已设置构造柱时应允许适当放宽,但洞侧墙体应加强。条文说明:山地多层砖砌体结构房屋,由于存在不等高接地的情况,结构底层的刚度分布较普通房屋复杂。构造柱主要用于加强砌体结构房屋的整体性,山地砌体房屋的构造柱要求宜高于普通砌体结构房屋的相关要求。本条基于现行相关规范的要求,同时要求设计者适当加强掉层房屋掉层及地面上第一层的构造柱设置要求。8.2.2山地多层小砌块房屋应按表8.2.1的要求设置钢筋混凝土芯柱。对有掉层的房屋,掉层部分以及地面上一层的芯柱设置宜较表8.2.1的要求适当增多。外廊式和单面走廊式的多层房屋、横墙较少的房屋、各层横墙很少的房屋尚应分别按本规范第8.2.1条第4、5、6款增加房屋总层数后,按表8.2.2的要求设置芯柱。表8.2.2多层小砌块房屋芯柱设置要求房屋层数设置部位设置数量6度7度8度外墙转角,楼、电梯间四角,楼梯斜梯段上下端对应的墙体处;外墙转角,灌实3个孔;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四≤三≤二内外墙交界处,灌实4个孔;错层部位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楼梯斜段上下端对应的墙体隔12m或单元横墙与外纵墙交处,灌实2个孔接处五四、三、四同上;五隔开间横墙(轴线)于外纵墙交38
接处注:外墙转角、内外墙交接处、楼梯间四角等部位,应允许采用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替代部分芯柱。条文说明:山地多层小砌块砌体房屋的情况与山地多层砖砌体房屋相同,本条基于现行相关规范的要求主要加强了掉层房屋的芯柱设置要求。8.2.3山地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上部墙体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或芯柱,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芯柱的设置部位,应根据房屋的总层数分别按本规范第8.2.1条、8.2.2条的规定设置。2构造柱、芯柱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1)砖砌体墙中构造柱截面不宜小于240mm×240mm,墙厚190mm时可不小于240mm×190mm。2)构造柱的纵向钢筋不宜少于4f14,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芯柱每孔插筋不应小于1f14,柱之间沿墙高应每隔400mm设f4焊接钢筋网片。3)构造柱、芯柱应与每层圈梁连接,或与现浇楼板可靠拉接。条文说明:山地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一般上部砌体部分的刚度很大,整体性要求与普通砖砌体房屋或小砌块砌体房屋相同。8.2.4山地多层砌体房屋现浇混凝土圈梁的设置及构造应满足现行规范的相关要求,同时应符合:1在软弱黏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或严重不均匀土地基上设置的基础圈梁,截面高度不应小于240mm,纵向配筋不应小于4φ16,箍筋最小直径不宜小于φ8,间距不宜大于200mm。2掉层部位以及其上一层的楼层圈梁,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80mm,配筋不应小于4φ14。条文说明:本条对基础圈梁、掉层上下层的圈梁截面高度以及配筋较进行了加强,其余要求与现行《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相同。8.2.5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框架柱应符合下列要求:1柱的截面不应小于400mm×400mm,圆柱直径不应小于450mm。2柱的轴压比,6度时不宜大于0.85,7度时不宜大于0.75。3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时,柱的纵向钢筋最小总配筋率分别不应小于1.2%、1.0%和0.9%,同时每一侧配筋率不应小于0.3%。39
4柱的箍筋直径,6、7度时不应小于8mm,并应全高加密箍筋,间距不大于100mm。5柱的最上端和最下端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乘以增大系数,一、二、三级的增大系数应分别按1.5、1.25和1.15采用。条文说明:山地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底层框架柱,常常是整个结构中最薄弱的一类构件,在大震中首当其冲破坏的构件,因此需要很高的延性要求。此条不区分钢筋的强度等级,直接将所有框架柱按框支柱对待,并适当提高其最小总配筋率要求,较现行《建筑结构抗震规范》提高了0.1%。8.2.6山地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其他抗震构造措施,应符合本规范第七章混凝土结构部分的有关要求。8.2.7同一结构单元的基础或桩承台,宜采用同一类型的基础,基础底面宜埋置在同一标高上,否则应增设基础圈梁并应按1:2的台阶逐步放坡。基础底面不在同一标高时,宜提高基础刚度,以避免发生不均匀沉降。条文说明:由于地形特点,山地多层砌体房屋的基础底面也常常不在同一标高,因此宜相应进行放坡并适当提高基础刚度,以避免发生不均匀沉降。40
本规程用词说明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用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是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2条文中指定应按有关标准、规范及规程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41
引用标准名录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6《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7《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8《建筑结构设计术语和符号标准》GB/T500839《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11《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1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13《建筑桩基技术规程》JGJ944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山地建筑结构设计规程条文说明4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GTJ08-015-2018高层建筑钢混凝土混合结构设计规程.doc
- CECS141-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pdf
-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预制混凝土圆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doc
-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设计规程-课件.ppt
- 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设计规程DB111003-2013.pdf
- 行业标准: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CECS 138:2002〕.pdf
- CECS141-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pdf-2020-10-12-23-19-28-994.docx
- 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建筑结构设计规程 DBJ50-193-2014.pdf-2020-11-12-03-45-32-132.docx
- 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建筑结构设计规程 DBJ50-193-2014.pdf-2021-01-06-02-02-08-300.docx
- 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建筑结构设计规程 DBJ50-193-2014.pdf-2021-01-13-23-40-36-291.docx
- 【参考规范】CECS230-2008 高层建筑钢混凝土混合结构设计规程
- 【参考规范】YB9082-2006 钢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
- 《2021给水排水规范大全》CECS143-2002 给水排水工程 埋地预制混凝土圆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2021给水排水规范大全》CECS140-2011 给水排水工程 埋地预应力混凝土管和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2021混凝土规范大全》CECS230-2008 高层建筑钢混凝土混合结构设计规程
- 《2021混凝土规范大全》YB9082-2006 钢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
- 《2021建筑结构规范大全》JGJT329-2015 交错桁架钢结构设计规程
- DB15∕T 2031—2020 果蔬农产品追溯编码结构设计规程(内蒙古自治区)
相关文档
- 青岛市城市桥梁检测技术导则
- DLT1105.1-2010电站锅炉集箱小口径接管座角焊缝无损检测技术导则通用要求.pdf
- DLT1105.2-2010电站锅炉集箱小口径接管座角焊缝无损检测技术导则超声检测.pdf
- DLT1105.3-2010电站锅炉集箱小口径接管座角焊缝无损检测技术导则涡流检测.pdf
- DLT1105.4-2010电站锅炉集箱小口径接管座角焊缝无损检测技术导则磁记忆检测.pdf
- DLT694-2012高温紧固螺栓超声波检测技术导则.pdf
- HJ733-2014泄漏和敞开液面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检测技术导则.pdf
- DL937-2005 热交换器管声脉冲检测技术导则 - 下载地址.pdf
- dlt 1 105.1-2010 电站锅炉集箱小口径接管座角焊缝 无损检测技术导则 第1部分:通用要求
- dlt 1 105.3-2010 电站锅炉集箱小口径接管座角焊缝 无损检测技术导则 第3部分:涡流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