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7.50 KB
- 7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科技资讯网球发球的动作技术分析一网球发球的重要性:网球运动是世界上比较多人喜爱的运动之一。特别是在我国女子双打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夺冠之后,网球事业在我国蓬勃发展。近年来我国培养了许多优秀的运动员,屡次在国际大赛取得好成绩。网球的发球技术一直是当今优秀运动员克敌制胜的强大武器之一,发球技术是唯一一项不受对方制约的技术,能够掌握这门强有力的技术,在网球比赛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高速、旋转、准确的发球技术受到国内、外网球专项训练和网球技术研究的极大重视。二研究问题:本文针对在训练过程中,对发球技术动作提出一些看法。三研究思路与方法1.1研究对象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我国优秀男子青少年网球运动员柏衍,基本情况见表l。该运动员曾先后取得了20c15年香港国际青少年锦标赛(ⅡF四级赛事)男子单打冠军、2006年亚洲青少年网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2006年全国男子网球巡回赛第三站乌海站单打冠军,最高世界青少年排名位列42位,是目前为止我国网球运动员获得世界青少年排名最高的选手。1.2研究方法1.2.1文献资料法广泛收集和查阅了国内外有关本课题的网球和运动生物力学方面的资料,把握目前网球运动中发球技术分析的研究现状,将有关资料全面阅读,并加以归类和分析。表1研究对象基本情况1.2.2三维录像及解析采用日本Jvc3000专业数码摄像机进行拍摄,拍摄频率为50比。三维标定框架的尺寸为1.5m为半径的空间,能较好的是整个动作范围位于框架标定空间内。对比赛过程全程拍摄,记录发球成功的第一发球和第二发球。依据对录像带的反复观察和发球试验时的现场评价,选取运动员第一发球和第二发球中最好的一次,运用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生物力学教研室周兴龙老师研发的视讯解析系统进行解析。1.2.3专家访谈法向多年从事网球训练工作、经验丰富的教练员请教有关网球发球的技术问题,走访有关网球和运动生物力学的专家,咨询研究过程中的疑难问题。2结果与分析2.2膝关节运动特征2.2.1屈膝下蹲动作特征下肢屈膝下蹲动作是发球动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通过下肢伸肌群离心收缩状态下的拉伸,增大肌肉初长度储备弹性势能,同时增加击球时的挥拍距离,为“搔背”动作提供良好的身体姿势和用力状态。运动员柏衍第一发球中左膝最大屈曲角度为92.90,右膝最大屈曲角度为139,20;第二发球中左膝的最大屈曲角度为102.50,右膝最大屈曲角度为145.40
膝关节屈曲的太大或太小都不能产生最佳的蹬地力量,从而不利于整个发球动作。膝关节屈曲过大,会给伸肌群过大负荷,影响伸膝的速度与身体其他环节的配合;屈膝过小又不能充分拉长伸膝肌,影响弹性势能的储备,进而影响伸膝力量,使身体不能获得较好的垂直速度。统计表明[6】,“搔背”时膝关节运动幅度与髋部上升最大垂直速度之间r=O.262(p>O.c15),无显著性相关。由于每位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不同,不同的运动员最佳膝关节的屈曲角度和身体的下蹲深度也不同。但是准确掌握膝关节屈曲角度有助于运动员的力量训练。2.2.2膝关节蹬伸动作特征膝关节的蹬伸是人体各环节系统鞭打动作的开始,他的直接作用是使身体向上加速,并对球拍形成超越。运动员柏衍第一发球中左膝最大蹬伸角度为170.90,右膝最大蹬伸角度为163.90;第二发球中左膝的最大蹬伸角度为171.30,右膝最大蹬伸角度为169.80(图1)。运动员柏衍第一发球时左右膝关节的平均角速度为286.30/8和踟.7。/8,第二发球时左右膝关节的平均角速度为236.30/s和83.30/8,第一发球时左膝的平均角速度基本上是右膝平均角速度的3.55倍,第二发球时左膝的平均角速度基本上是右膝平均角速度的2.84倍(表3)。可以看出左右膝关节的平均角速度差异较大,说明该运动员的蹬伸用力主要是依靠左腿伸膝肌群的快速收缩实现。研究表明【6J,膝关节蹬伸平均角速度与最大髋关节垂直速度及球速之间呈现显著性相关(r=0.728,p<0.05)、(r=0.77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