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0.50 KB
- 20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食品微生物练习题练习题一、 名词解释1、原生质指在人为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尽原有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新生细胞壁合成后,所得到的细胞膜包裹的圆球状渗透敏感细胞。2、PHB 聚—β—羟丁酸,是一种存在于许多细菌细胞质内属于类脂性质的炭源类贮藏物,不溶水,而溶于氯仿,可用尼罗蓝或苏丹黑染色,具有贮藏能量、炭源和降低细胞内渗透压等作用。3、芽孢 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壁厚、含水量低、抗屈性强的休眠构造。4、菌落 将单个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细胞或一小堆同种细胞接种到固体培养基表面(有时为内层),当它占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并处于适宜的培养条件下时,该细胞会迅速生长繁殖并形成细胞堆,此即菌落(colony)5、衰颓形 由于培养时间过长,营养缺乏,代谢的排泄物浓度积累过高等使细胞衰老而引起的异常形态。6、真核微生物 是一大类细胞核具有核膜,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多种细胞器的微生物。(真菌、显微藻类和原生动物等)7、质粒 凡游离于原核生物核基因组以外,具有独立复制能力的小型共价闭合环状的dsDNA分子,即cccDNA。8、单细胞蛋白(SCP) 通过细菌、酵母、丝状真菌和小球藻等单细胞或丝状生物的发酵生产的蛋白质。9、寄生 一般指一种小型生物生活在另一种较大型生物的体内(包括细胞内)或体表,从中夺取营养并进行生长繁殖,同时使后者蒙受损害甚至被杀死的一种相互关系。10、腐生 以无生命的有机物作为营养物质进行生长繁殖的生活方式。11、包涵体
始体通过二分裂可在细胞内繁殖成一个微菌落即“包涵体”12、巴斯特效应 酵母菌的乙醇发酵是一种厌氧发酵,如将发酵条件改变成好氧条件,葡萄糖分解速度降低,乙醇停止生产,但当重新回到厌氧条件时,葡萄糖的分解速度增加,并伴随大量的乙醇产生。13、噬菌斑 由噬菌体在菌苔上形成的“负菌落”14、伴孢晶体 少数芽孢杆菌在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一棵菱形,方形或不规则形的碱溶性蛋白质晶体,称为伴孢晶体(即δ内毒素)。15、烈性噬菌体 凡在短时间内能连续完成吸附、侵入、增殖(复制与生物合成)、成熟(装配)和裂解(释放)五个阶段而实现其繁殖的噬菌体,称为烈性噬菌体。16、温和性噬菌体 凡在吸附侵入细胞后,噬菌体的DNA只整合在宿主的核染色体组上并可以长期宿主DNA的复制而进行同步复制,一般都进行增殖和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17、自养微生物 按其最初能源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一是能对无机物进行氧化而获得能量的微生物,即化能自养型微生物;另一类是能利用日光辐射能的微生物,称作光能自养微生物。18、呼吸链 指位于原核生物细胞膜上或真核生物线粒体膜上的、由一系列氧化还原势呈梯度差的、链状排列的氢(或电子)传递体,其功能是把氢或电子从低氧化还原势的化合物逐级传递到高氧化还原势的分子或其它无机、有机氧化物,并使它们还原。19、异型乳酸发酵 凡葡萄糖经发酵后除主要产生乳酸外,还产生乙醇、乙酸和CO2等多种产物的发酵。20、Aw 它表示在天然或人为环境中,微生物可实际利用的自由水或游离水的含量。其定量含义为:在同温同压下,某溶液的蒸汽压(P)与纯水蒸汽压(P0)之比。二、 是非题1、间体在G+和G-细菌中间同样发达。 (ⅹ)2、荚膜菌常造成粘性牛乃、粘性面包,因而对食品工业而言都是有害的。(√)3、原生质体与原生质球都需要在再生培养基上才能生长。 (√)
4、细胞中质粒可自行消失,也可自发产生。 (ⅹ)5、溶菌酶的作用位点是N-乙酰胞壁酸(NAM)的1-碳与N-乙酰葡萄糖胺(NAG)的4-碳间 的β-1,4糖苷键。 (√)6、青霉素的抑制作用在于它干扰肽聚糖单体之间肽键的形成,从而抑制肽聚糖的合成。(√)7、鞭毛与菌的趋避性运动有关。 (√)8、啤酒酵母与青霉菌的子囊孢子形成过程相同。 (ⅹ)9、葡萄糖可作为所有微生物的碳源。 (ⅹ)10、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速度为:水>Na+>Al3+>Mg2+ (ⅹ)三、 填空题1、脂多糖的基本组成为类脂A,核心多糖,O-特异侧链,为获得G-菌原生质体,可通过加入脱色剂去除脂多糖。2、真菌的无性孢子有游动孢子,孢囊刨子,分生刨子,节刨子,厚亘刨子等, 有性孢子有卵刨子,接合刨子,子囊刨子,担刨子,合子。 3、病毒的主要组成为核酸和蛋白质。具有形体极其微小,结构简单,高度寄生性,特殊的抵抗力等特点。4、溶原性细菌具有遗传性,自发分裂,诱导免疫性,复愈,溶源转变等特点。5、影响微生物细胞化学组成的因素有微生物种类,菌龄,培养基的组成。6、生长因子是指一类调节微生物正常代谢所必须,但不能用简单的碳氮源自行合成的有机物,包括维生素,碱基, 啉及其衍生物,淄醇等,以生长因子划分,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可分为自养型和异养型两种。7、为降低培养基氧化还原电势Eh,可通过升高PH,降低氧分压,加还原剂等手段。8、酵母菌生物氧化在线粒体内进行,而细菌生物氧化部位在细胞质。9、根据微生物生长与氧的关系,可分为需氧微生物,厌氧微生物,兼性厌氧微生物三大类。枯草芽孢杆菌属于需氧微生物,肉毒芽孢杆菌属于厌氧微生物,大肠杆菌属于兼性厌氧微生物。10、至今发现的进行固氮的微生物均为原核生物和古生菌类微生物。固氮的六个必要条件为ATP的供应,还原力[H]及其传递载体,固氮酶,还原底物N2,镁离子,严格的固氮酶厌氧微环境。11、在发酵工业上,可通过应用营养缺陷型菌株解除正常的反馈调节,应用抗反馈调节的突变株解除反馈调节,控制细胞膜的渗透性等方法获得大量有用代谢产物。12、酵母菌进行乙醇发酵时,将葡萄糖经EMP途径产生丙酮酸,由丙酮酸生成的乙醛被脱羧成乙醇。
1、啤酒酵母单、双倍体共存的生活史。2、青霉与曲霉的简单子实体。3、烈性噬菌体与温性噬菌体的生活史。4、噬菌体一步生长曲线。5、营养物跨膜运输的四种类型。6、有氧呼吸典型的呼吸链。7、色氨酸操纵子的阻遏机制。8、当环境中葡萄糖、山梨醇同时存在时,E.coli生长现象并分析其原因。什么是微生物?它包括那些种类?主要特点?至今人类发现的最大和最小的微生物类群各是什么?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可分为三类:原核类的细菌(真菌和古生菌)、放线菌、霉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和衣原体;真核类的真菌(酵母菌、霉菌、和覃菌)、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非细胞类的病毒和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和朊病毒)。最大的微生物 最小的微生物特点:a.体积小,面积大:典型的菌株体积仅1μm3左右,比面积却有6ⅹ104 b.吸收多,转化快:发酵乳糖的细菌1小时可分解其自重1000-10000倍的乳糖 c.生长旺,繁殖快:大肠杆菌每分裂1次时间为12.5-20.0分中,每昼分裂72次,后代4722366500亿万个。 d.适应强,易变异:某些硫细菌可在250℃甚至300℃高温下生存。 e.分布广,种类多:人体肠道中聚居着100-400种不同微生物,个数大于100万亿。2、 试述G+菌和G-菌细胞壁的特点,并说明革兰氏染色的机理及重要意义? G-菌细胞壁的特点是厚度较G+菌薄,层次较多,肽聚糖层很薄(仅2-3nm),故机械强度较G+菌弱。 机理:通过结晶紫液初染和碘液媒染后,在细菌的细胞膜内可形成不溶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G+菌由于其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网层次多和交联致密,故遇脱色剂乙醇处理时,因失水而使网孔缩小,再加上它不含类脂,故乙醇的处理不会溶出缝隙,因此能把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牢牢留在壁内,使其保持紫色。而G-菌因其细胞壁薄,外膜层类脂含量高,肽聚糖层薄和较联度差,遇脱色剂乙醇后,以类脂为主的外膜迅速溶解,这时薄而松散的肽聚糖网不能阻挡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的溶出,因此细胞退成无色,这时,再经沙黄等红色染料复染,就使G-菌呈红色,而G+菌仍为紫色。 意义:证明了G+和G-主要由于其细胞壁化学成分的差异而引起了物理特性(脱色能力)的不同,正由于这一物理特性的不同才决定了最终染色反应的不同。
3、 如何理解“放线菌是介于细菌与丝状真菌间而更接近细菌的一类微生物”?放线菌是一类主要呈菌丝状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陆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它与细菌十分接近。①细胞壁主要为肽聚糖,②菌丝直径与细菌相仿,③革兰氏呈阴性,④都属于原核生物,⑤都是单倍体,多核。而其细胞呈丝状分枝,形成基内菌丝,气生菌丝,气生菌丝有分化为孢子丝,与丝状真菌的基本单位“菌丝”类似,但是它们差异很大,①真菌的菌丝比放线菌粗,②细胞壁的成分完全不同,丝状真菌的细胞壁由几个质层,蛋白质层,葡聚糖蛋白网层等构成,③菌丝体分化不同,丝状真菌菌丝体分化成营养菌丝体和气生菌丝体,④繁殖方式不同,丝状真菌的气生菌丝体回转化成子实体,孢子在其里面或外面产生,放线菌则通过气生菌丝分化成孢子丝,并通过横割分裂方式,产生成串分生孢子。4、 如何理解“菌落特征与菌体细胞结构、生长行为及环境条件有关”?菌落特征取决与组成菌落的细胞结构,生长行为及个体细胞形态的差异,都会密切反映在菌落形态上,如有些细菌有荚膜,在其细胞壁外就会有一层厚度不定的透明胶状物质,而有些细菌有鞭毛,也会反映与它的菌落特征上,同时菌落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形态特征也有差异,在利于生长和不利生长的情况下,细菌的形态有差异,有些细菌在恶劣的条件下能形成芽孢等休眠体结构,培养基的种类不同也会形成菌落形态的不同,使用固体,半固体,液体培养基培养同一种细菌时,其菌落特征不尽相同。5、 试述细菌糖被的类型及其对科学研究、生产实践的意义。 意义:①用于菌种鉴定,②用作药物和生化试剂,③用作工业原料,④用于污水生物处理。6、 比较生物氧化与非生物氧化的主要异同点。生物氧化非生物氧化步骤多步式阶梯一步式快速反应条件温和激烈催化剂酶化学物质或无催化剂产能形式大部分ATP热、光能量利用率高低反应场所线粒体(真核)细胞膜(原核)体外氧化形式加氧、脱氢、失去电子加氧、脱氢、失去电子氧化功能产能(ATP)产还原力[H]、产小分子中间代谢产物产生大量的能量氧化过程脱氢(或电子)递氢(电子)受氢(电子)氢(或电子)递氢(电子)受氢(电子)放能逐步放能一次全部释放能量列表比较细菌、放线菌、霉菌、酵母菌细胞结构、群体特征及繁殖方式的异同点。 细胞结构群体特征繁殖方式细菌单细胞原核生物,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内含物,核区组成,少数含有特殊结构,如鞭毛、荚膜等。革兰氏染色有G+、G-菌落一般呈现湿润较光滑,较粘稠,易挑起,质地均匀,菌落正反面及边缘中心部位颜色一致主要为裂殖少数为牙殖放线菌单细胞多核原核生物,革兰氏染色显阳性,细胞壁的成分主要为肽聚糖,细胞呈丝状分枝,形成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干燥、不透明、表面呈致密的丝绒状,上有一层彩色“干粉”难挑起,菌落正反面颜色不一致多数进行孢子繁殖,少数以基内菌丝分裂,形成孢子状细胞进行繁殖霉菌由菌丝构成,直径3-10μm,与酵母菌细胞类似,细胞壁主要有几丁质构成,少数含有维生素菌落的形态较大,质地疏松,外观干燥,不透明,呈现或松或紧的蛛网状、绒毛状、棉絮状,与培养基结合紧密,不易挑起气生菌丝转化成各种子实体,子实体上或里面产生无性或有性孢子,进行繁殖。
酵母菌细胞直径为细菌10倍,是典型的真核微生物细胞主要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构成。细胞壁分为三层,成分为酵母维生素较湿润,较透明,表面较光滑,容易挑起,菌落知底均匀,正反面以及边缘与中央部位的颜色一致。无性繁殖:牙殖,裂殖,无性孢子有性繁殖:产生子囊孢子列表比较微生物的四大营养类型。营养类型能源氢供体基本碳源实例光能无机营养型(光能自养型)光无机物CO2蓝细菌、紫硫细菌、绿硫细菌、藻类光能有机营养型(光能异养型)光有机物CO2及简单有机物红螺菌科的细菌(即紫色无硫细菌)化能无机营养型(化能自养型)无机物无机物CO2硝化细菌、硫化细菌、铁细菌、氢细菌、硫磺细菌等化能有机营养型(化能异养型)无机物有机物有机物绝大多数细菌和全部真核生物9、 如何获得细菌(G+、G-)、放线菌、酵母菌、霉菌的原生质体?细菌原生质体获得:青霉素、溶菌酶放线菌原生质体获得:蜗牛消化酶霉菌原生质体获得:蜗牛消化酶酵母菌原生质体获得:蜗牛消化酶10、 列表比较微生物的四大营养类型。营养类型能源氢供体基本碳源实例光能无机营养型(光能自养型)光无机物CO2蓝细菌、紫硫细菌、绿硫细菌、藻类光能有机营养型(光能异养型)光有机物CO2及简单有机物红螺菌科的细菌(即紫色无硫细菌)化能无机营养型(化能自养型)无机物无机物CO2硝化细菌、硫化细菌、铁细菌、氢细菌、硫磺细菌等化能有机营养型(化能异养型)无机物有机物有机物绝大多数细菌和全部真核生物11、 如何获得细菌(G+、G-)、放线菌、酵母菌、霉菌的原生质体?细菌原生质体获得:青霉素、溶菌酶
放线菌原生质体获得:蜗牛消化酶霉菌原生质体获得:蜗牛消化酶酵母菌原生质体获得:蜗牛消化酶12、 酶的活性调节与酶合成调节有何不同,它们之间又有何联系? 调节水平调节方式酶活调节酶分子水平上的调节激活、抑制酶的活性酶合成调节基因水平上的调节诱导、阻遏酶的合成 两者配合与协调,可达到最佳的调节效果,使微生物积累更多的为人类所需的有益代谢产物13、 试述生物素对谷氨酸发酵生产的影响,并简述其作用机制。在谷氨酸发酵生产中,生物素的浓度对谷氨酸的积累有着明显的影响,只有把生物素浓度控制在亚适量情况下,才能分泌出大量谷氨酸。机制:生物素是脂肪酸生物合成中乙酰-CoA羧化酶的辅基,此酶可催化乙酰CoA的羧化并生成丙二酸单酰CoA,进而合成细胞膜磷脂的主要成分——脂肪酸,因此,控制生物素的含量就可以改变细胞膜的成分,进而改变膜的透性、谷氨酸的分泌和反馈调节14、 写出微生物以淀粉为碳源其代谢的一般过程,鉴定其代谢产物有何意义?为什么?鉴定其代谢产物对于判断微生物进行何种呼吸方式有重要意义,并且能够进一步了解其各步骤的生长过程便于生产和调控利用其代谢产物。15、 分析下述培养基各组分的作用,依据其功能推测其所属培养基的类型:A.麦康开培养液:蛋白胨20g,乳糖10g,牛胆酸盐5g,NaCl5g,水1000ml,PH7.4 加1%中性红5ml 分装与有发酵管的试管0.7kg/km2灭菌15min,用于肠道杆菌培养。B.柠檬酸盐培养基:NH4H2PO4 1g,K2HPO4 1g,NaCl 5g,MgSO4 0.2g,柠檬酸钠2g,琼脂 18g,水1000ml,PH6.8 加1%溴麝香草酚兰10ml,1.1Kg/cm2灭菌20分钟,制成斜面,用于细菌利用柠檬酸盐试验。 A 功能B 功能蛋白胨氮院NH4H2PO4氮源乳糖碳源K2HPO4生长因子
NaCl无机物NaCl、MgSO4、K2HPO4无机物牛胆酸盐生长因子柠檬酸钠碳源PH7.4适宜菌生长琼脂凝固剂1%中性红指示剂1%溴麝香草酚兰指示剂,判断能否利用柠檬酸钠发酵管判断是否产气PH6.8适宜菌生长属于半组合培养基属于合成培养基16、试比较G+和G-在一系列生物学特性上的差异。比较项目G+细菌G-细菌革兰氏染色反应能阻留结晶紫而染成紫色可经脱色而复染成红色肽聚糖厚,层次多薄,一般单层磷壁酸多数含有无外膜无有脂多糖(LPS)无有类脂和脂蛋白含量低(仅抗酸性细菌含有类脂)高鞭毛结构基体上着生两个环基体上着生4个环产毒素以外毒素为主以内毒素为主对机械力的抗性强弱细胞壁抗溶菌酶弱强对青霉素和磺胺敏感不敏感对链霉素、氯霉素、四环素不敏感敏感碱性染料的抑菌作用强弱对阴离子去污剂敏感不敏感对叠氮化钠敏感不敏感对干燥抗性强抗性弱产芽孢有的产不产17、细胞芽孢有何实践重要性,产芽孢的细菌有哪几类?芽孢是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壁厚、含水量低、抗屈性强的休眠构造。无繁殖功能,芽孢有极强的抗热抗辐射,抗化学药物和抗静水压等特性。芽孢具有极强的休眠能力,可以保存几年至几十年而不死亡,芽孢的有无、形态和位置,在细菌分类和鉴定中是重要的形态学指标,实践上芽孢的存在亦利于菌种的筛选与保藏,有利于对各种消毒、杀菌措施优劣的判断等。产芽孢的菌有:革兰氏阳性菌:芽孢杆菌属,梭菌属,芽孢八叠球菌属 革兰氏阴性菌:脱硫肠状菌属18、为什么霉菌菌落的中央边缘、正面与反面在外形、颜色、构造等方面常有明显差别?放线菌、细菌和酵母菌呢? 霉菌菌落正反面颜色呈现明显差别,是气生菌丝尤其是由它分化出来的子实体颜色比分散在固体基质内的培养菌丝颜色深;而菌落中心与边缘颜色及结构不同,是因为越接近中心的气生菌丝其生理年龄越大,发育分化和成熟也越早,颜色一般也较深,这样它与菌落边缘尚未分化的气生菌丝比起来,自然存在明显的颜色和结构上的差异。
19、如何使微生物合成比自生所需更多的产物?① 酶活调节:② 酶合成调节:③ 膜通透性调节:④ 发酵条件的调节:C,N,无机盐,通风量,PH值等。利用微生物代谢调控能力可使微生物合成比自生所需更多的产物。微生物细胞的代谢调节方式很多,例如可调节营养物质透过细胞膜而进入细胞的能力,通过酶的定位以限制它与相应底物的接近,以及调节代谢流等,其中以调节代谢流的方式最为重要,它包括调节酶的合成和调节现成酶分子的催化能力,两者密切配合,以达最佳效果。20、试列表比较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基团移位四种不同营养物质运送方式。比较项目特意性载体蛋白运送速度溶质运送方式平衡时内外浓度运送分子能耗运送前后溶质分子单纯扩散无慢由浓至稀内外相等无特异性不需不变促进扩散有快由浓至稀内外相等特异性不需不变主动运输有快由稀至浓内外高特异性需要不变基团移位有快由稀至浓内外高特异性需要改变21、是否所有的微生物都需要生长因子?如何满足微生物对生长因子的需要? 生长因子是一类调节微生物正常代谢所必须,但不能用简单的碳源、氮源自行合成的有机物。但并非任何微生物都需要从外界吸收生长因子。如:多数真菌、放线菌和不少细菌。E.Coli等都是不需要外界提供生长因子的生长因子自养微生物。生长因子异养微生物,如乳酸菌,各种动物致病菌、原生动物、支原体等。 在配置微生物培养基时,如配置天然培养基,可加入富含生长因子的原料——酵母膏、玉米浆、肝浸液、麦芽汁等;如配置组合培养基,可加入复合维生素溶液。22、测定微生物的繁殖数常用那些方法?比较它们的优缺点? (一)、直接法: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细胞并进行计数的方法,所的结果包括死细胞。 ①比例计数法:很粗的计算方法 ②血球计数板法:可以数出死菌和活菌的数目较精确,但亦有一定误差。 (二)、间接计数法:活菌计数法 ①液体稀释法(MPN):不准确 ②平板菌落计数法:不能全面反映样品中的活菌数,技术要求较高。23、测定微生物的生长量有那些方法?比较优缺点? (一)、直接法:
a.测体积:很粗的方法,用于初步比较用。 b.称干重:可用离心法或过滤法测定。 (二)、间接法: a.比浊法:可用目测观察未知浓度菌的浓度高低,精确度低,方便;精确测定可用分光度计,方法简单,可随时测出菌体生长情况。 b.生理指标法: 测含氮量,含碳量等,精确度很高,但测定技术要求高24、列表比较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发酵的异同点。呼吸类型氧化机制最终电子受体产物产能呼吸链有氧呼吸有机物O2CO2、H2O多完整无氧呼吸有机物无机氧化物延胡索酸CO2、H2ONO、N2次之不完整发酵有机物氧化型中间代谢产物醛酮还原型中间代谢产物少无,底物水平磷酸化25、试述艾姆氏(Ames)法检测致癌剂的理论依据,一般方法和优点。 鼠伤寒沙门氏菌的组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在基本培养基的平板上不能生长,如发生回复突变成原养型后能生长。方法大致是在含待测可疑“三致”物(例如黄曲霉毒素、二甲氨基偶氮苯、“反应停”或二垩英等)的试样中,加入鼠肝匀浆液,经一段时间保温后,吸入滤纸片中,然后将滤纸片放置于平板中央。经过培养后,出现三种情况:①在平板上无大量菌落产生,说明试样中不含诱变剂;②在纸片周围有一抑制圈,其外周围出现大量菌落,说明试样中有某种高浓度诱变剂存在;③在纸片周围长有大量菌落,说明试样中有浓度适当的诱变剂存在。 优点:快速、准确和费用省等。26、为什么在进行诱变处理时,要把成团的微生物细胞或孢子制成充分分散的单细胞或孢子悬液? 一方面分散状态的细胞,可以均匀的接触诱变剂,另一方面又可避免长出不纯菌落。在某些微生物中,由于许多微生物细胞内同时含有几个核,即使用单细胞悬浮液还是易长出不纯菌;有时虽处理了单核的细胞或孢子,由于诱变剂只作用DNA双链中某的一条单链,故某一突变还是无法反映在当代的表型上。只有经过DNA复制、细胞分裂后,这一变异才在表型上表述,出现不纯菌落。不纯菌落的存在,是诱变育种中初分离的菌株经传代后很快出现生产性状“衰退”的主要原因。故对霉菌、放线菌应处理分生孢子,芽孢杆菌则应处理芽孢。27、现有微生物的包藏方法可分几类?试用表解之。方 法主要措施适宜菌种保藏期评价冰箱保藏法(斜面)低温各大类约1-6月简便冰箱保藏法(半固体)低温、避氧细菌、酵母菌约6-12月简便石蜡油封保藏法低温、阻氧各大类约1-2年简便甘油悬浮液保藏法低温、保护剂干燥、无营养细菌、酵母菌约10年较简便砂土保藏法干燥、无营养产孢子的微生物约1-10年简便有效冷冻干燥保藏法干燥、低温、无氧、有保护剂各大类>5-15年繁而高效
液氮保藏法超低温、有保护剂各大类>15年繁而高效28、什么叫菌种退化?如何区别衰退、饰变与杂菌污染? 菌种退化即生产性能退化,遗传标记丢失,原有典型的性状变得不典型。 衰退指由于自发突变的结果而使某物种原有一系列生物学性状发生量或质变的现象。 饰变是指外表的修饰性改变,即一种不涉及及遗传物质结构改变而只发生在转录、转译水平上的表型变化。杂菌污染则是指混入其它菌。29、何谓菌种的复壮?如何达到菌种复壮? 复壮:狭义指在菌种已发生衰退的情况下通过纯种分离和测定典型性状、生产性能等指标,从衰退的群体中找出少数尚未退化的个体,以达到恢复菌株固有性状的相应措施。而广义的复壮则应是一项积极的措施,即在菌种的典型特征或生产性状尚未衰退前,就经常有意识的采取纯种分离和生产性状的测定工作,以期从中选择到自发的正变个体。 达到菌种复壮的方法:a.纯种分离 b.通过宿主体内生长进行复壮 c.淘汰衰退个体30、什么是微生物的正常菌群?试分析肠道正常菌群和人体的关系。 生活在健康动物各部位、数量大、种类较稳定,一般能发挥有益作用的微生物种群。关系:在一般情况下,正常菌群与人体保持着一个十分和谐的平衡关系。 肠道正常菌群对宿主有很多有益作用,包括排阻,抑制外来致病菌,提供维生素等营养,产生淀粉酶、蛋白酶等有助消化的酶类,分解有毒或致癌物质,产生有机酸,降低肠道PH和促进他的蠕动,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并提高其免疫力,以及存在一定程度的固氮作用等。食品中检测大肠菌群的意义:1、测定食品中直接或间接手粪便污染程度。2、测定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31、血清学反应的一般规律如何?比较凝集反应和沉淀反应的异同。 血清学反应:特异性、可逆性、定比性、阶段性、条件依赖性。 凝集反应是颗粒性抗原与相应的抗体在合适的条件下反映并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团现象。作凝集反应时,抗原体积巨大,抗原结合体相对较少,为使抗原、抗体间有合适比例,应稀释抗体。 沉淀反应是可溶性抗原与相应的抗体在合适的条件下反映并出现沉淀的现象。沉淀原的分子小,表面抗原决定簇的相对数较高,因此一般先要稀释抗原才能获得合适比例的抗原、抗体。32、从微生物学角度分析低酸性的食品和酸性食品如要长期保存,应分别采取什么温度杀菌?为什么?低酸性食品:高温高压121℃。因所有微生物均能生长,芽孢的耐热温度是120℃
高酸性食品:沸水90-100℃,酸性中酵母菌、霉菌的孢子在95℃以上均可以杀死。33、引起以下食品变质的微生物类群是什么?为什么?A:消毒牛奶:细菌,因细菌表面积大,生长速度最快。B:真空包装的蜜饯产品:酵母菌,在高渗情况下,Aw〈0.85,兼在厌氧的酵母菌可以活。C:面粉,干霉菌,因干性霉菌可以分解淀粉,引起面粉发霉。Aw小。D:充CO不足的碳酸饮料:酵母菌,PH=4呈酸性,霉菌酵母菌可以生长,但CO抑制了细菌的生长。E:杀菌不足的肉类罐头:芽孢未杀死。34、设计筛选高温淀粉酶产生菌的方案,指出关键步骤。1、来源:纺织厂腐败的浆料,面粉厂垃圾堆中采集菌样。2、富集:淀粉作为唯一C源的培养基中高温培养。3、分离:依据平板菌落周围、淀粉水解全的大小进行分离。4、诱变:用化学或物理方法。5、初筛6、复筛35、下述微生物的生态环境如何?设想如何分离。噬盐菌:海滩,高盐环境,如食品淹制厂,盐厂等,在培养基中有一定盐厌氧菌:无氧条件;河底污泥、沼气池,堆肥中心等。进行厌氧培养,在通过影印培养高渗酵母菌:酱油厂,糖浆等 高浓度糖的高层培养基中乳酸菌:乳制品厂周围,蔬菜腌制中 酸的环境ph〈4.5纤维素分解菌:森林、木厂、牧场、草厂等 以纤维素为C源的培养基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的伤口36、菌种保藏的基本原理和冷冻干燥保藏法的过程、原理。菌种保藏原理:根据微生物生理、生化特点,选用优良的菌株,最好是他们的休眠体,人工的创造适合休眠的环境条件,即干燥、低温、缺乏氧气和养料等使其代谢活动处于最低状态,但又不至于死亡,从而达到保藏的目的。冷冻干燥保藏法:1、准备安管 2、准备菌种 3、制各菌悬液及分离 4、冷冻:迅速降温至-40~-70摄氏度 5、抽真空:完成时有干燥块 6、抽真空,封口 7、冰箱保藏冷冻干燥保藏法原理:通过洗涤液体的所有对细胞生长有害的物质,脱脂牛奶或糖、甘油等可以与大分子形成氢键的物质做保护剂,防止细胞损伤;在
-20摄氏度以下快速冻结,形成的冰晶小,细胞质浓缩现象减少,防止细胞损伤;在0摄氏度保证不解冻的条件下,高度的冷冻干燥,低温、封口,使保藏时间延长。37、从微生物角度分析酸奶生产的关键及原因。酸奶制作: 关键:1、用消毒的牛奶,以防止因牛奶而带入杂菌;2、缩短延滞期;3、控制冷藏的温度、时间,温度过低会有多种菌生长,过低高会破坏牛奶中的蛋白质,缩短培养时间,卫生指标数;4、酸度,PH〈4.5,芽孢不再生长,否则芽孢繁殖,而超出奶份高度。39、试分析下列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止? 1)添加有山梨酸钾防腐剂的面包出现中心发粘变质的情况。 原因:加有山梨酸钾防腐剂的面包抑制了霉菌、酵母菌的生长,但可能还存在细菌菌,淀粉发生水解,在Aw<0.85烘制过程中产生。 防止:控制面包烘制中的水分。 2)经高温高压杀菌的低酸性罐头出现变质,检测发现其中有大量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原因:G-杆菌不耐热,高温杀菌后仍存在,则说明密封不严,因外界进入G-杆菌。 防止:密封过程中应严格把关。 3)把酿酒酵母接入煮过的糯米中室温发酵,无法制得酒酿。 原因:酵母菌发酵单糖,而不能发酵糯米中的淀粉,故不能制得酒酿。 方法:加入淀粉酶,使淀粉分解为糖类,酵母菌分解糖类,产生酒酿。40、在检出缺陷型过程中采用夹层培养法,为什么基本培养基倒成“三明治”? 培养皿上倒一薄层不含菌的基本培养基,再加上一层混有经过诱变剂处理的菌液的基本培养基,其上再浇一薄层不含菌的基本培养基培养。最底层基本培养基若无则菌会在培养皿底长成一层膜;上层基本培养基可防止细菌蔓延生长,防止营养物质的渗透。经培养后,首次出现的菌落用记号笔——标在皿底。然后,再倒上第四层培养基(完全培养基,有营养)倒入后在铺开来。在经培养所出现的形态较小的新菌落,即营养缺陷型。41、什么是影印培养?如何用其来说明基因突变自发性,随机性?影印培养法就是一种通过盖章的方式能达到在一系列培养皿的相同位置上出现相同的遗传型菌落的接种和培养方法。它证明了微生物的抗药性是在未接触药物前自发产生的,这一突变与相应的药物环境不相干是自发的
43、诱变育种的基本环节有那些?整个工作的关键是什么?工作关键:①选择简便有效的诱变剂 ②挑选优良的出发菌株 ③处理单孢子悬液 ④选用最适诱变剂量⑤充分利用复合处理的协同效应⑥利用和创造形态,生理和产量相关指标⑦设计和采用高效的筛选方案方法。⑧创造新型筛选方法。45、营养要素与配置培养基的某一营养物是否同一概念?举例说明。非同一概念。一、名词解释1.畸形2.衰颓形3.PHB4.伴孢晶体5.芽孢6.原生质体7.原生质球8.原核微生物9.真核微生物10质粒11.糖被12.菌落13.菌苔14.无性繁殖15.有性繁殖16.孢囊17.间体18.寄生19.腐生20.抗生素21.蓝细菌22.支原体23.衣原体24.立克次氏体25.单细胞蛋白(SCP)26.假菌丝27.芽痕28.蒂痕29.子实体30.烈性噬菌体31.温和噬菌体32.原噬菌体33.溶源菌34.噬菌斑35.溶源化36.敏感性细菌37.包涵体38.裂解量39.感染复数40.自外裂解41.自养微生物42.异养微生物43.生长因子44.培养基45.天然培养基46.合成培养基47.半合成培养基48.脱水培养基49.氨基酸自养型生物50.氨基酸异养型生物51.单纯扩散52.促进扩散53.生长因子自养型54.生长因子自养型55.主动运送56.基团移位57.碳氮比58.水分活度59.氧化还原势60.原养型61.营养缺陷型62.基础培养基63.选择培养基64.加富培养基65.鉴别培养基66.新陈代谢67.分解代谢68.合成代谢69.有氧呼吸70.无氧呼吸71.发酵72.生物氧化73.同型乳酸发酵74.异型乳酸发酵75.氧化磷酸化76.生物固氮77.次生代谢物78.初级代谢产物79.组成酶80.诱导酶81.巴斯德效应82.末端产物阻遏83.分解代谢物阻遏84.葡萄糖效应85.同步生长86.生长速率常数87.cfu88.代时89.生长产量常数90.生长限制因子91.连续培养92.单批培养93.恒浊器94.恒化器95.连续发酵96.高密度培养97.最适生长温度98.专性好氧菌99.兼性厌氧菌100.厌氧菌101.超氧阴离子自由基102.摇瓶培养103.巴氏消毒法104.曲105.灭菌106.消毒107.防腐108.间歇灭菌109.D值110.Z值111.商业灭菌112.基因突变113.遗传型114.表型115.饰变116.选择性突变117.点突变118.转换119.颠换120.移码突变121.染色体畸变122.光复活作用123.切除修复124.基本培养基125.完全培养基126.补充培养基127.基因重组128.感受态129.转化130.转导131.低频转导132.高频转导133.缺陷噬菌体134.双重溶源菌135.溶源转变136.接合137.Hfr菌株138.原生质体融合139.有性杂交140.准性杂交141.基因工程142.衰退143.复壮144.液氮保藏法145.冷冻干燥保藏法146.甘油悬液保藏法147.回复突变148.大肠菌群149.互生150.共生151.拮抗
152.BOD5153.COD154.活性污泥155.微生态制剂156.抗原157.抗体158.血清学反应159.传染160.外毒素161.内毒素162.类毒素163.单克隆抗体164.多克隆抗体165.半抗原166.免疫应答167.菌株168.PCR二、图解1.细菌细胞的一般构造和特殊构造2.啤酒酵母单、双倍体共存的生活史3.曲霉和曲霉简单的子实体4.烈性噬菌体与温和性噬菌体生活史5.噬菌体一步生长曲线6.营养物质的四种运输方式7.细菌和酵母菌的典型生长曲线8.微生物生长与温度(或PH)的关系9.营养物浓度对生长速度和菌体产量的影响10.D值(杀菌温度一定,杀菌数与时间的关系)11.Z值(杀菌数一定,杀菌温度与时间的关系)12.植物病毒重建实验13.暗修复14.艾姆斯试验法15.大肠杆菌在含有葡萄糖和乳糖的肉汤培养液中的生长曲线16.根霉和根霉简单的子实体17.免疫酶联吸附法(EL1SA)测定未知抗原(或抗体)18.平板影印培养法证明突变的自发性和不对应性19.细菌的同步生长和非同步生长20.原生质体融合的操作过程三、填充1.细菌的基本形态有球状、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2.影响革兰氏染色结果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革兰氏阳性菌的颜色是_______色。3.细菌的特殊构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微生物细胞膜的主要生理功能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脂多糖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溶菌酶对肽聚糖的作用位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青霉素抑制细菌生长的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放线菌的菌体形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9.霉菌的无性孢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有性孢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霉菌依据菌丝体中的细胞数目,有单细胞的根霉、毛霉,也有多细胞的_______和_______。11.酵母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性繁殖形式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其中以_________为主,有性繁殖形式_______________。12.霉菌细胞壁的主要化学成分是_________,而酵母菌胞壁主要成分则是_________。13.噬菌体可分为__________噬菌体和________噬菌体。14.病毒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主要组成为_________和__________。15.噬菌体繁殖五个阶段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16.溶原性细菌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17.微生物的营养要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方式有被动扩散、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四种类型。19.大量元素的一般功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20.按对培养基成分的了解,培养基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按其物理状态,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按其功能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根据微生物生长所需的碳源和能源的来源,微生物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化能异养微生物在以有机物为基质的生物氧化中,以__________为最终电子受体时称为无氧呼吸;以_________为最终电子受体时称为发酵。
23.在微生物的三种产能方式中,_____________呼吸产能最多,_____________产能最少。24.酵母菌进行乙醇发酵时,将葡萄糖经______________途径产生丙酮酸,由丙酮酸生成的乙醛被__________成乙醇。25.根据微生物生长与氧气的关系,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根据微生物生长与温度的关系,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在pH4.5以下可生长的微生物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影响微生物生长延滞期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影响微生物耐热力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物理因素除温度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31.低酸性食品的PH____________,Aw______________。32.在酸性食品中常用来抑制酵母和霉菌的防腐剂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33.平板培养时,培养皿倒置的目的主要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34.常用于酸奶发酵的乳酸菌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35.果汁中微生物生长的类群取决于果汁的___________和_______。36.平板菌落计数的cfu意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效数字有______位。37.微主物培养时,试管口加棉塞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38.用血球计数板进行细菌计数所得细菌数中包含了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部分。39.细菌总数测定方法可分为____________法和________________法。40.基因点突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染色体畸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1.转化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转导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微生物的学名是由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所组成。43.突变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4.诱变育种时考虑的几个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抗原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6.细菌中作为抗原的部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47.加热是消毒灭菌中用得最广泛的方法,加热灭菌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紫外线主要用于物体表面和空气消毒,这是由于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差。食品部落版权所有,反对任何商业引用!食品部落为食品人提供免费的学习资讯!请联系食品部落!48.血清学反应是__________和_______之间发生的反应。49.空气中存在的微生物类群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的特点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50.大肠菌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测该菌常用_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四、问题1.什么是微生物?微生物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2.试述G+与G-菌细胞壁的特点,并说明革兰氏染色的机理及其重要意义。3.试比较G+与G-在一系列生物学特性上的差别。4.细菌的芽孢有何实践重要性。产芽孢的细菌主要有哪几类?各举一例。5.如何理解“菌落特征与菌体细胞结构、生长行为及环境条件有关”?举例说明。6.如何理解“放线菌是介于细菌与丝状真菌间而更接近于细菌的一类微生物”?7.列表比较细菌、放线菌、霉菌、酵母菌细胞结构、群体特征及繁殖方式的异同。8.为什么霉菌菌落的中央与边缘、正面与反面在外形、颜色、构造等方面常有明显的差别?放线菌、细菌和酵母菌呢?9.如何获得细菌(革兰氏阳性、革兰氏阴性)、放线菌、酵母菌、霉菌的原生质体?10.列表比较微生物的四类营养类型。11.试分析麦康开培养基的各组分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该培养基属于什么培养基?12.列表比较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发酵这三种能量代谢形式的异同点。
13.如何使微生物合成比自身所需更多的产物?14.试列表比较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和基团转位四种不同的营养物质运送方式。15.是否所有的微生物都需要生长因子?如何才能满足微生物对生长因子的需要。16.营养要素与配制培养基时的某一营养物是否同一概念?举例比较。17.测定微生物的繁殖数常用哪些方法?比较它们的优缺点。18.测定微生物的生长量常用哪些方法?比较它们的优缺点。19.试列表比较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与发酵的异同点。20.试图示由EMP途径中的中间代谢物——丙酮酸出发的六种发酵类型及其各自的发酵产物。21.诱变育种的基本环节有哪些?整个工作的关键是什么?22.试述用艾姆氏(Ames)法检测致癌剂的理论依据、一般方法及其优点。23.为什么在进行诱变处理时,要把成团的微生物细胞或孢子制成充分分散的单细胞或孢子悬液?24.现有的微生物保藏法可分为几类?试用表解之。就方法的简便与否,保藏效果的好坏,保藏对象的范围,保藏的基本原理,以及保藏期的长短等方面,列表比较几种最常见的菌种保藏法。25.什么叫菌种退化?如何区别衰退、饰变与杂菌污染?26.何谓菌种复壮?如何达到菌种复壮?27.什么叫微生物的正常菌群?试分析肠道正常菌群与人体的关系。28.用微生物方法处理污水的基本原理是什么?29.血清学反应的一般规律如何?试比较凝集反应与沉淀反应的异同。30.从微生物学的角度分析,低酸性食品(PH>4.5)和酸性食品(PH<4.5)如要长期保藏,应分别采用什么温度杀菌?为什么?31.引起下列食品变质的微生物主要是什么类群?为什么?(1)消毒牛奶(室温)(2)真空包装的蜜饯产品(3)面粉(4)充CO2不足的碳酸饮料(5)杀菌不足的肉类罐头T2-Tl
32.试证明:Z=--------------1gD1-1gD233.什么是影印培养?如何用影印培养实验来说明基因突变的自发性和随机性?34.设计筛选高温淀粉酶产生菌的实验方案,并指出关键步骤的注意要点.35.下述微生物的生态环境如何?设想如何分离它们?嗜盐菌,厌氧菌,高渗酵母菌,乳酸菌,纤维素分解菌,金黄色葡萄球菌.36.菌种保藏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简述冷冻干燥保藏法的基本过程及其原理.37.从微生物学的角度分析,酸奶生产的关键点有哪些?为什么?38.试用免疫学的方法,设计一种快速测定黄曲霉毒素的方法。39.试分析下列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止?(1)添加有山梨酸钾防腐剂的面包出现中心发粘变质的情况.(2)经高温高压杀菌的低酸性罐头出现变质,检测发现其中有大量的革兰氏阴性杆菌.(3)把酿酒酵母接入煮过的糯米中在室温发酵,却无法制得酒酿.40.在检出缺陷型过程中采用的夹层培养法,为什么基本培养基要倒成“三明治”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