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4.50 KB
  • 17页

陕西省宝鸡市石油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word版含解析

  • 1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2016-2017学年陕西省宝鸡市石油中学高三(上)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6分)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含有叶绿体的生物一定是自养生物,而自养生物的细胞不一定含有叶绿体B.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有的细胞都具有生物膜系统C.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红细胞和白细胞的过程中表现了细胞全能性D.真核细胞中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只有叶绿体、线粒体2.如图是脑啡肽的结构简式,有关脑啡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合成脑啡肽所需的能量来自于细胞呼吸B.由4种氨基酸组成,翻译它的模板上至少需要4个密码子C.只有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加工形成一定的空间构象后才具有镇痛作用D.含有4个肽键,脱水缩合生成的H2O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3.有关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A.单细胞生物细胞的衰老就是个体的衰老,单细胞生物功能上的差异由基因引起B.细胞的分裂能力是由基因决定并受环境影响C.细胞的程序性死亡的不足引起癌变D.多细胞生物细胞功能的差异只是由于细胞分化引起4.下列关于细胞膜及其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主动运输过程中,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和ATP提供能量B.胰岛素分泌过程中,囊泡膜经融合成为细胞膜的一部分C.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不再进行葡萄糖的跨膜运输D.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相对的,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绝对的5.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观察洋葱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将已经解离、漂洗、染色的根尖置于载玻片上,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B.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实验中,研磨绿叶时应加一些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等C.对酵母菌计数时,用吸管将培养液滴满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D.检测试管中的梨汁是否有葡萄糖,可加入适量斐林试剂后,摇匀并观察颜色变化6.如图为某高等生物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模式图,Ⅰ、Ⅱ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甲细胞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此时不进行核DNA的复制B.若两图来源于同一个精原细胞,则图乙是图甲细胞分裂形成的C.图甲所示细胞若继续分裂可能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D.由图可以看出分裂过程中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换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39分)7.探究某生物材料的细胞呼吸类型(假设生物材料为植物种子,呼吸底物只有葡萄糖且不考虑外界条件的影响),某同学设计实验装置如图,请完善下面的结果的预测及其误差的校正.【结果预测】(1)若甲液滴  ,乙液滴  ,则只进行有氧呼吸.(2)若甲液滴  ,乙液滴  ,则只进行无氧呼吸.(3)若甲液滴  ,乙液滴  ,则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误差校正】①如果实验材料是绿色植物,整个装置应  处理,否则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干扰呼吸速率的测定.②如果实验材料是种子,为防止微生物呼吸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应对装置及所测种子进行  处理.③为防止  、  等物理膨胀因素所引起的误差,应设置对照实验,将所测的生物材料灭活(如将种子煮熟等),其他条件均不变.8.将金鱼藻置于一烧杯中培养.在不同温度下,金鱼藻光合速率(用每小时O2释放量表示)与光照强度关系如图所示.呼吸速率(用每小时O2消耗量表示)与温度关系如表.请据图表回答:温度0℃10℃20℃30℃40℃mg•h﹣10.300.350.500.701.10(1)从图中可见,金鱼藻的光合速率与  等因素有关.(2)金鱼藻的呼吸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其原因是  .(3)金鱼藻生成的O2若在同一细胞内被消耗,在其整个过程中,O2穿过了  层磷脂分子层. (4)20℃条件下,用15klx的光强连续照射12h,合成的葡萄糖约为  mg,其中约有  mg用于呼吸作用.(5)30℃条件下连续12h给以5klx的光照,再转入40℃条件下连续12h黑暗处理,则金鱼藻24h内,葡萄糖含量的消长变化为  mg.(6)适宜光照和温度条件下的金鱼藻,开始时O2产生较快,但3d后O2生成减慢,其最主要原因是  .9.图1是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是该种生物雄性个体中的细胞分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l中的  (填图1中的代号①②③④…)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在对此结构的研究中提出了  模型.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研究人员在有关癌症研究中发现了一种名为RHOGDl2的基因,该基因有助于避免癌细胞扩散,会使其失去转移能力.若图1是已被该基因作用的癌细胞,则该基因表达的产物最终会影响  (物质)的合成.(2)正常情况下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可为  条,基因重组发生于图2中的  细胞所处的时期.若鉴定⑩的主要成分时,需用到  和  试剂.(3)若将图1细胞内各种细胞器分开,常用的方法是  .10.某些有毒物质能诱导真核细胞在分裂过程中产生微核.微核是由断裂的染色体形成的椭圆形异常结构,游离于细胞核之外,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某生物小组为了探究香烟焦油能否诱导微核产生,完成了如下实验:第一步:萃取获得香烟中的焦油,用醋酸丙酯将其溶解后,再用蒸馏水稀释,配制成一系列浓度的焦油溶液.各取等量加入烧杯A、B、C、D中.将醋酸丙酯与蒸馏水混合液取等量加入烧杯E中.取等量蒸馏水加入烧杯F中.第二步:将6个状况相同、幼根已培养至1cm的洋葱分别置于上述6个烧杯中培养较长时间,然后从每个洋葱上随机取根尖数根制作临时装片.镜检记录出现微核的细胞所占的比例(微核率),计算每组平均值如表:烧杯编号ABCDEF焦油浓度(μg/mL)5010020030000平均微核率/‰12.5514.9317.3220.143.583.59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为何洋葱在上述溶液中培养时间不可过短?  .(2)用洋葱根尖制作临时装片的一般步骤为  .(3)镜检时应选择位于根尖  区,且处于细胞分裂  期的细胞,选取该期细胞观察的原因是  .(4)对A、B、C、D四组而言,E组和F组哪组是对照组?  .将E组与F组比较,作用是  .(5)该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  .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1.研究发现柚皮精油和乳酸菌素(小分子蛋白质)均有抑菌作用,两者的提取及应用如图所示.(1)柚皮易焦糊,宜采用  法提取柚皮精油,新鲜的橘皮要用  浸泡处理,该过程得到的糊状液体可通过  除去其中的固体杂质.(2)培养基中的尿素可为乳酸菌A生长提供  .电泳法纯化乳酸菌素时,若分离带电荷相同的蛋白质,则其分子量越大,电泳速度  .(3)抑菌实验时,在长满致病菌的平板上,会出现以抑菌物质为中心的透明圈.可通过测定透明圈的  来比较柚皮精油和乳酸菌素的抑菌效果.(4)橘皮油也可用萃取法来提取,原因是  .分析图,提高萃取效果的方法是  、  .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2.2015年10月,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等因发现能有效治疗疟疾的青蒿素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很低,且受地域性种植的影响较大.研究人员已经弄清了青蒿细胞中青蒿酸的合成途径(如图的实线框“口”内所示).研究发现,酵母细胞也能够产生青蒿酸合成的中间产物FPP(如下图的虚线框“”内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FPP合成酶基因的表达过程中,完成过程①需要  酶催化.(2)为了提高青蒿素的产量,需要对青蒿细胞进行植物组织培养,用青蒿细胞培养到薄壁细胞的过程叫做  ,由薄壁细胞大量增殖的细胞分裂方式是  .(3)根据图示的代谢过程,若科学家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能产生青蒿酸的酵母细胞,需要向酵母细胞中导入  、  等.在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为了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能稳定存在、复制、遗传和表达,使其发挥作用,需要构建  .(4)实验发现,改造后的酵母菌细胞的基因能正常表达,但酵母菌合成的青蒿酸仍很少.根据图解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5)利用酵母细胞生产青蒿酸的明显优势有  (答对一个要点即可).  2016-2017学年陕西省宝鸡市石油中学高三(上)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6分)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含有叶绿体的生物一定是自养生物,而自养生物的细胞不一定含有叶绿体B.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有的细胞都具有生物膜系统C.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红细胞和白细胞的过程中表现了细胞全能性D.真核细胞中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只有叶绿体、线粒体【考点】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核酸的种类及主要存在的部位;细胞的分化.【分析】叶绿体是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场所,所以含有叶绿体的生物属于自养生物;而自养生物的细胞不一定含有叶绿体,如蓝藻.原核细胞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且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场所,能发生碱基互配对;真核生物含有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多种细胞器.【解答】解:A、细胞中含有叶绿体的生物一定是自养生物,而自养生物的细胞不一定含有叶绿体,如蓝藻,A正确;B、原核细胞无生物膜系统,B错误;C、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红细胞和白细胞的过程为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未体现细胞全能性,C错误;D、真核细胞中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有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D错误.故选:A. 2.如图是脑啡肽的结构简式,有关脑啡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合成脑啡肽所需的能量来自于细胞呼吸B.由4种氨基酸组成,翻译它的模板上至少需要4个密码子C.只有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加工形成一定的空间构象后才具有镇痛作用D.含有4个肽键,脱水缩合生成的H2O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考点】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分析】脑啡肽的化学本质中蛋白质,其合成发生在核糖体中,属于遗传的翻译过程.脑啡肽的合成方式是脱水缩合,需要消耗能量,并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后,具有生物活性.【解答】解:A、ATP是生物体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而合成ATP的能量来自于细胞呼吸过程中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所以合成脑啡肽所需的能量来自于细胞呼吸,A正确;B、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脑啡肽是五肽化合物,由4种氨基酸组成,翻译它的模板上至少需要5个密码子,B错误; C、分泌蛋白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初步的加工后,进入高尔基体经过进一步的加工形成分泌小泡与细胞膜融合,分泌到细胞外.所以脑啡肽只有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加工形成一定的空间构象后才具有镇痛作用,C正确;D、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再同一个碳原子上,在脱水缩合生成的H2O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D正确.故选:B. 3.有关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A.单细胞生物细胞的衰老就是个体的衰老,单细胞生物功能上的差异由基因引起B.细胞的分裂能力是由基因决定并受环境影响C.细胞的程序性死亡的不足引起癌变D.多细胞生物细胞功能的差异只是由于细胞分化引起【考点】细胞的分化;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分析】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3、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4、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中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解答】解:A、单细胞生物细胞的衰老就是个体的衰老,单细胞生物功能上的差异由基因引起,A正确;B、细胞的分裂能力是由基因决定并受环境影响,C正确;D、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属于细胞凋亡,若细胞的程序性死亡不足,则形成不死细胞,即会引起癌变,C正确;D、多细胞生物细胞功能的差异不只是由于细胞分化引起的,也可能是环境引起的,D错误.故选:D. 4.下列关于细胞膜及其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主动运输过程中,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和ATP提供能量B.胰岛素分泌过程中,囊泡膜经融合成为细胞膜的一部分C.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不再进行葡萄糖的跨膜运输D.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相对的,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绝对的【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分析】1、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名 称运输方向载体能量实  例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不需不需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需要不需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协助扩散高浓度→低浓度主动运输低浓度→高浓度需要需要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此外,大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胞吞或胞吐.2、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3、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解答】解:A、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和ATP提供能量,A正确;B、胰岛素分泌过程中,囊泡膜经融合成为细胞膜的一部分,最终将胰岛素胞吐出细胞,这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正确;C、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仍在正常进行细胞呼吸,因此仍在进行葡萄糖的跨膜运输,C错误;D、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相对的,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绝对的,D正确.故选:C. 5.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观察洋葱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将已经解离、漂洗、染色的根尖置于载玻片上,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B.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实验中,研磨绿叶时应加一些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等C.对酵母菌计数时,用吸管将培养液滴满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D.检测试管中的梨汁是否有葡萄糖,可加入适量斐林试剂后,摇匀并观察颜色变化【考点】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检测还原糖的实验;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分析】1、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时,可以用碱性染料醋酸洋红或龙胆紫染色.该实验需要制作临时装片,其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其中解离步骤后细胞已经死亡.2、观察洋葱细胞有丝分裂实验需要制作临时装片,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其中制片时还需要压片,是细胞分散开来.3、色素不溶于水,但能溶于有机溶剂,所以可以用无水乙醇或丙酮等有机溶剂来提取色素.4、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需要水浴加热.【解答】解:A、在观察洋葱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将已经解离、漂洗、染色的根尖置于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后还需再盖上载玻片进行压片后才可镜检,A错误;B、色素不溶于水,但能溶于有机溶剂,所以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实验中,研磨绿叶时应加一些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丙酮等,B正确;C、对酵母菌计数时,先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再用吸管将培养液滴满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C错误;D、斐林试剂使用时需要水浴加热,D错误.故选:B. 6.如图为某高等生物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模式图,Ⅰ、Ⅱ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甲细胞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此时不进行核DNA的复制B.若两图来源于同一个精原细胞,则图乙是图甲细胞分裂形成的C.图甲所示细胞若继续分裂可能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D.由图可以看出分裂过程中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换【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分析题图:图示甲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图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不含染色单体,是减数分裂形成的生殖细胞.【解答】解:A、图甲细胞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此时不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遗传物质的复制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A正确;B、若两图来源于同一个精原细胞,且图乙是精细胞,根据染色体颜色可推知图乙不是图甲细胞分裂形成的,B错误;C、图甲所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由于发生过交叉互换,其中可能含有等位基因,若该细胞继续分裂可能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C正确;D、由图中染色体的颜色可以看出分裂过程中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换,D正确.故选:B.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39分)7.探究某生物材料的细胞呼吸类型(假设生物材料为植物种子,呼吸底物只有葡萄糖且不考虑外界条件的影响),某同学设计实验装置如图,请完善下面的结果的预测及其误差的校正.【结果预测】(1)若甲液滴 左移 ,乙液滴 不移 ,则只进行有氧呼吸.(2)若甲液滴 不移 ,乙液滴 右移 ,则只进行无氧呼吸.(3)若甲液滴 左移 ,乙液滴 右移 ,则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误差校正】①如果实验材料是绿色植物,整个装置应 黑暗(遮光) 处理,否则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干扰呼吸速率的测定.②如果实验材料是种子,为防止微生物呼吸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应对装置及所测种子进行 表面消毒处理 处理. ③为防止 大气压 、 温度 等物理膨胀因素所引起的误差,应设置对照实验,将所测的生物材料灭活(如将种子煮熟等),其他条件均不变.【考点】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分析】1、植物的种子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总反应式: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无氧呼吸的反应式:C6H12O62C2H5OH+2CO2+能量2、分析实验装置:两个实验装置唯一的区别是装置1中放置的是氢氧化钠溶液,而2中放置的是蒸馏水.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装置中的二氧化碳,因此装置1中的气体变化量表示氧气的消耗量;而装置2中,由于有氧呼吸吸收的氧气量等于二氧化碳的释放量,不会引起气体量的变化;但是无氧呼吸不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因此装置2中气体量的变化可表示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解答】解:(1)如果种子只进行有氧呼吸,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消耗的氧气:产生的二氧化碳=6:6,即气体总量不变.由于装置1中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装置中的二氧化碳,因此装置1中气体总量减少,液滴左移;而装置2中液滴不动.(2)如果种子只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不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由于装置1中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装置中的二氧化碳,因此装置1中气体总量,液滴不动;装置2中液滴右移.(3)如果种子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装置1中有氧气的消耗,说明液滴左移;而同时进行两种呼吸作用时,二氧化碳的释放大于氧气的消耗量,因此装置2中液滴右移.【误差校正】①如果实验材料是绿色植物,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干扰呼吸速率的测定,因此整个装置应黑暗(遮光)处理.②如果实验材料是种子,为防止微生物呼吸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应对装置及所测种子进行表面消毒处理.③为防止大气压、温度等物理膨胀因素所引起的误差,应设置对照实验,将所测的生物材料灭活(如将种子煮熟等),其他条件均不变.故答案为:(1)左移不移(2)不移右移(3)左移右移①黑暗(遮光)②表面消毒处理③大气压温度 8.将金鱼藻置于一烧杯中培养.在不同温度下,金鱼藻光合速率(用每小时O2释放量表示)与光照强度关系如图所示.呼吸速率(用每小时O2消耗量表示)与温度关系如表.请据图表回答:温度0℃10℃20℃30℃40℃mg•h﹣10.300.350.500.701.10(1)从图中可见,金鱼藻的光合速率与 光照强度和温度 等因素有关.(2)金鱼藻的呼吸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其原因是 一定范围内随温度升高,酶的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3)金鱼藻生成的O2若在同一细胞内被消耗,在其整个过程中,O2穿过了 8 层磷脂分子层. (4)20℃条件下,用15klx的光强连续照射12h,合成的葡萄糖约为 67.5 mg,其中约有 5.625 mg用于呼吸作用.(5)30℃条件下连续12h给以5klx的光照,再转入40℃条件下连续12h黑暗处理,则金鱼藻24h内,葡萄糖含量的消长变化为 增加69.75 mg.(6)适宜光照和温度条件下的金鱼藻,开始时O2产生较快,但3d后O2生成减慢,其最主要原因是 水中CO2逐渐被光合作用消耗而没有得到及时补充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分析】图中横坐标显示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三条曲线的不同是由温度引起的;表格显示不同温度下的呼吸作用速率,40℃呼吸速率最强.【解答】解:(1)由图可以看出在改变光照强度和温度后光合作用强度都发生改变,说明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是光照强度和温度.(2)呼吸作用是有机物的分解,而分解的速度与酶的催化活性有关,一定范围内,酶的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所以在一定的范围内呼吸作用强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3)金鱼藻在叶绿体生成的O2若在同一细胞内被线粒体消耗,在其整个过程中,需要经过两层叶绿体膜和两层线粒体膜,共4层膜,所以O2穿过了8层磷脂分子层.(4))20℃条件下,用15klx的光照强度连续照射12h,已知呼吸作用强度是0.5mg/h,光合速率为6mg/h,所以12h合成的葡萄糖总量约为6÷(6×32)×180×12=67.5mg,其中约有0.5÷(6×32)×180×12=5.625mg用于呼吸作用.(5)30℃条件下连续12h给以5klx的光照,光合速率为8mg/h,呼吸作用强度是0.7mg/h,所以葡萄糖含量增加(8﹣0.7)÷(6×32)×180×12=82.125mg;再转入40℃条件下连续12h黑暗处理,呼吸作用强度是1.10mg/h,呼吸作用消耗的葡萄糖为1.10÷(6×32)×180×12=12.375mg,则金鱼藻24h内,葡萄糖含量的消长变化为增加了82.125﹣12.375=69.75mg.(6)在适宜光照和温度条件下的金鱼藻,开始时O2产生较快,但后来O2的释放速度减慢,说明光合作用强度下降,而光照和温度都适宜,最可能的就是二氧化碳的浓度下降.故答案为:(1)光照强度和温度(2)一定范围内随温度升高,酶的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3)8(4)67.55.625(5)增加69.75(6)水中CO2逐渐被光合作用消耗而没有得到及时补充 9.图1是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是该种生物雄性个体中的细胞分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l中的 ②④⑥⑦⑨ (填图1中的代号①②③④…)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在对此结构的研究中提出了 流动镶嵌 模型.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研究人员在有关癌症研究中发现了一种名为RHOGDl2的基因,该基因有助于避免癌细胞扩散,会使其失去转移能力.若图1是已被该基因作用的癌细胞,则该基因表达的产物最终会影响 糖蛋白 (物质)的合成.(2)正常情况下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可为 8 条,基因重组发生于图2中的 A、E 细胞所处的时期.若鉴定⑩的主要成分时,需用到 甲基绿(或二苯胺) 和 双缩脲 试剂.(3)若将图1细胞内各种细胞器分开,常用的方法是 差速离心法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本题是对生物膜系统的组成、细胞的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综合性考查,分析题图1可知,该图显示的是动物细胞的结构,其中①是核糖体,②是细胞膜,③中心体,④是内质网,⑤是细胞质基质,⑥是线粒体,⑦是高尔基体,⑧是核仁,⑨是核膜;题图2是细胞的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其中A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B是有丝分裂后期图,C是有丝分裂中期图,D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E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图.【解答】解:(1)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组成,图中的②是细胞膜、④是内质网、⑥是线粒体、⑦是高尔基体、⑨是核膜共同构成生物膜膜系统;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了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细胞癌变后,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细胞间的粘连性降低,癌细胞容易分散和转移,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研究人员在有关癌症研究中发现了一种名为RHOGDl2的基因,该基因有助于避免癌细胞扩散,会使其失去转移能力,则该基因表达的产物最终会影响糖蛋白的合成.(2)分析题图可知,该生物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4条,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暂时加倍,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是8条;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⑩是染色体,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因此若要鉴定⑩的主要成分,可以用二苯胺或甲基绿鉴定DNA,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3)将细胞内各种细胞器分开,常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故答案为:(1)②④⑥⑦⑨流动镶嵌  糖蛋白(2)8  A、E  甲基绿(或二苯胺)  双缩脲(3)差速离心法 10.某些有毒物质能诱导真核细胞在分裂过程中产生微核.微核是由断裂的染色体形成的椭圆形异常结构,游离于细胞核之外,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某生物小组为了探究香烟焦油能否诱导微核产生,完成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萃取获得香烟中的焦油,用醋酸丙酯将其溶解后,再用蒸馏水稀释,配制成一系列浓度的焦油溶液.各取等量加入烧杯A、B、C、D中.将醋酸丙酯与蒸馏水混合液取等量加入烧杯E中.取等量蒸馏水加入烧杯F中.第二步:将6个状况相同、幼根已培养至1cm的洋葱分别置于上述6个烧杯中培养较长时间,然后从每个洋葱上随机取根尖数根制作临时装片.镜检记录出现微核的细胞所占的比例(微核率),计算每组平均值如表:烧杯编号ABCDEF焦油浓度(μg/mL)5010020030000平均微核率/‰12.5514.9317.3220.143.583.59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为何洋葱在上述溶液中培养时间不可过短? 确保经历至少一个细胞周期 .(2)用洋葱根尖制作临时装片的一般步骤为 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3)镜检时应选择位于根尖 分生 区,且处于细胞分裂 间 期的细胞,选取该期细胞观察的原因是 微核是游离于细胞核外的异常椭圆形结构,经染色后在间期易分辨,且间期细胞多 .(4)对A、B、C、D四组而言,E组和F组哪组是对照组? E .将E组与F组比较,作用是 排除醋酸丙酯的影响 .(5)该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 香烟焦油能诱导微核产生,且浓度越高,诱导作用越强 .【考点】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分析】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微核的形成属于染色体变异,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相比,其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和液泡.制作洋葱根尖临时装片的过程: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分析表格:香烟焦油能诱导微核产生,且浓度越高诱导作用越强.【解答】解:(1)因为要确保经历至少一个细胞周期,所以洋葱根尖在上述溶液中培养需要较长时间.(2)用洋葱根尖制作临时装片的一般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3)因为根据分生区细胞分裂能力旺盛,能形成染色体,所以想用显微镜观察微核,镜检时应选择根尖分生区.因为微核是游离于细胞核外的异常椭圆形结构,经染色后在间期易分辨,且间期细胞多,所有应选处于细胞分裂间期的细胞.(4)对ABCD四组而言,E组所起的作用是对照.根据所加入的成分,将E组与F组比较,作用是:排除醋酸丙酯的影响.(5)由表格可知:香烟焦油能诱导微核产生,且浓度越高诱导作用越强.故答案为:(1)确保经历至少一个细胞周期(2)解离→漂洗→染色→制片(3)分生 间微核是游离于细胞核外的异常椭圆形结构,经染色后在间期易分辨,且间期细胞多(4)E 排除醋酸丙酯的影响(5)香烟焦油能诱导微核产生,且浓度越高,诱导作用越强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1.研究发现柚皮精油和乳酸菌素(小分子蛋白质)均有抑菌作用,两者的提取及应用如图所示. (1)柚皮易焦糊,宜采用 压榨 法提取柚皮精油,新鲜的橘皮要用 石灰水 浸泡处理,该过程得到的糊状液体可通过 过滤 除去其中的固体杂质.(2)培养基中的尿素可为乳酸菌A生长提供 碳源和氮源 .电泳法纯化乳酸菌素时,若分离带电荷相同的蛋白质,则其分子量越大,电泳速度 越慢 .(3)抑菌实验时,在长满致病菌的平板上,会出现以抑菌物质为中心的透明圈.可通过测定透明圈的 大小 来比较柚皮精油和乳酸菌素的抑菌效果.(4)橘皮油也可用萃取法来提取,原因是 橘皮油易溶于有机溶剂 .分析图,提高萃取效果的方法是 适当延长萃取时间(萃取时间为1.5h) 、 适当提高萃取温度(萃取温度为55度) .【考点】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成分.【分析】1、柚皮精油如果采用蒸馏法提取时高温条件下易分解,且原料易焦糊,所以常采用压榨法提取.2、分析曲线图: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萃取时间时间的延长或萃取温度的升高,萃取效率逐渐升高.因此,适当延长萃取时间(萃取时间为1.5h)或适当提高萃取温度(萃取温度为55度)可提高萃取效果.【解答】解:(1)如果利用水中蒸馏法提取芳香油,柚皮易发生焦糊现象,而且有效成分柠檬烯容易水解,因此一般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提取柚皮精油时,新鲜的橘皮要用石灰水浸泡处理,该过程得到的糊状液体可通过过滤除去其中的固体杂质.(2)培养基中添加的尿素和牛肉膏可为乳酸菌A生长提供碳源和氮源.电泳法纯化乳酸菌素时,若分离带电荷相同的蛋白质,则其分子量越大,电泳速度越慢.(3)抑菌实验时,在长满致病菌的平板上,会出现以抑菌物质为中心的透明圈.可通过测定透明圈的大小来比较柚皮精油和乳酸菌素的抑菌效果,透明圈越大,抑菌效果越好.(4)由于橘皮油橘皮油易溶于有机溶剂,因此也可用萃取法来提取.由图中信息可知,提高萃取效果的方法是适当延长萃取时间(萃取时间为1.5h)、适当提高萃取温度(萃取温度为55度).故答案为:(1)压榨石灰水过滤(2)碳源和氮源越慢(3)大小 (4)橘皮油易溶于有机溶剂适当延长萃取时间(萃取时间为1.5h)适当提高萃取温度(萃取温度为55度)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2.2015年10月,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等因发现能有效治疗疟疾的青蒿素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很低,且受地域性种植的影响较大.研究人员已经弄清了青蒿细胞中青蒿酸的合成途径(如图的实线框“口”内所示).研究发现,酵母细胞也能够产生青蒿酸合成的中间产物FPP(如下图的虚线框“”内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FPP合成酶基因的表达过程中,完成过程①需要 RNA聚合 酶催化.(2)为了提高青蒿素的产量,需要对青蒿细胞进行植物组织培养,用青蒿细胞培养到薄壁细胞的过程叫做 脱分化 ,由薄壁细胞大量增殖的细胞分裂方式是 有丝分裂 .(3)根据图示的代谢过程,若科学家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能产生青蒿酸的酵母细胞,需要向酵母细胞中导入 ADS酶基因 、 CYP71AV1酶基因 等.在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为了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能稳定存在、复制、遗传和表达,使其发挥作用,需要构建 基因表达载体 .(4)实验发现,改造后的酵母菌细胞的基因能正常表达,但酵母菌合成的青蒿酸仍很少.根据图解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酵母细胞中FPP部分用于合成固醇(或FRG9酶容易表达) .(5)利用酵母细胞生产青蒿酸的明显优势有 细胞繁殖快或代谢速率旺盛或易培养或成本低或克服地域性种植的限制 (答对一个要点即可).【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分析】分析题图:图中实线方框中表示青蒿细胞中青蒿素的合成途径,青蒿素的合成需要FPP合成酶、ADS酶和CYP71AV1酶.虚线方框表示酵母细胞合成FPP合成酶及固醇的过程,酵母细胞只能合成FPP合成酶,不能合成ADS酶和CYP71AV1酶,因此其不能合成青蒿素.【解答】解:(1)图中①表示转录过程,该过程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2)薄壁细胞构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是经过脱分化过程产生的;薄壁细胞大量增殖的方式是有丝分裂.(3)由图可知,酵母细胞能合成FPP合成酶,但不能合成ADS酶和CYP71AV1酶,即酵母细胞缺乏ADS酶基因和CYP71AV1酶基因.因此,要培育能产生青蒿素的酵母细胞,需要向酵母细胞中导入ADS酶基因、CYP71AV1酶基因.在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为了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能稳定存在、复制、遗传和表达,使其发挥作用,需要构建基因表达载体.(3)由图可知,酵母细胞中部分FPP用于合成了固醇,因此将相关基因导入酵母菌后,即使这些基因能正常表达,酵母菌合成的青蒿素仍很少.(4)利用酵母细胞生产青蒿酸与从植物体内直接提取相比较,明显的优势有:酵母细胞繁殖快、代谢速率旺盛、酶母菌易培养、成本低、工业化生产、克服地域性种植的限制等. 故答案为:(1)RNA聚合(2)脱分化有丝分裂(3)ADS酶基因CYP71AV1酶基因基因表达载体(4)酵母细胞中FPP部分用于合成固醇(或FRG9酶容易表达)(5)细胞繁殖快或代谢速率旺盛或易培养或成本低或克服地域性种植的限制  2017年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