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50 KB
  • 9页

生物系毕业论文(设计)写作参考格式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泰山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系部:专业: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职称:二〇一一年六月十八日3 泰山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课题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系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〇一一年六月十八日3 一、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与要求:二、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3 三、毕业论文(设计)进程的安排序号论文(设计)各阶段名称日期备注四、任务执行日期:自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起,至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止。学生(签字)__________指导教师(签字)__________系主任(签字)__________3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生物技术工程系部专业班级姓名设计(论文)总成绩:设计(论文)题目指导教师评语评定成绩:签名:年月日评阅人评语评定成绩:签名:年月日答辩小组评语答辩成绩:组长签名:年月日注:设计(论文)总成绩=指导教师评定成绩(40%)+评阅人评定成绩(30%)+答辩成绩(30%)3 目录1.水稻主要虫害……………………………………………………………………11.1二化螟………………………………………………………………………11.1.1危害特点………………………………………………………………11.1.2形态特征………………………………………………………………11.1.3防治方法………………………………………………………………11.1.4保护利用天敌,提高自然控制螟害能力……………………………11.2三化螟………………………………………………………………………21.2.1形态及危害特征…………………………………………………………21.2.2发生规律…………………………………………………………………2…………………………………………………………2.水稻虫害综合防治措施…………………………………………………………42.1农业防治……………………………………………………………………42.2生物防治……………………………………………………………………42.3化学防治……………………………………………………………………4…………………………………………………………结论……………………………………………………………………………………5参考文献………………………………………………………………………………6致谢……………………………………………………………………………………6 3 湖北水稻常见虫害及综合防治技术摘要:水稻害虫种类很多,在湖北地区发生较普遍且危害严重的虫害主要有二﹑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搞好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就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把各种技术措施有机地结合起来,经济有效地把虫害控制在经济水平允许范围之下,这对确保水稻高产稳产有着重要的意义。关键词:水稻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1.水稻主要虫害湖北省水稻虫害种类繁多,可在水稻的各生育期危害。按危害稻株的部位可将水稻害虫分为以下五大类:蛀茎的,如二化螟;危害叶片的,如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蛀食心叶和生长点的,如稻瘿蚊;危害种子幼芽和稻根的,如稻象甲等。 1.1二化螟1.1.1危害特点1.1.3防治方法1.1.4保护利用天敌,提高自然控制螟害能力1.2三化螟1.2.1形态及危害特征1.2.2发生规律……2水稻虫害综合防治措施2.1农业防治2.2生物防治2.3化学防治结论对于水稻的几种虫害防治要认清他们发生的特点形态特征、……………………………3 参考文献:[1]詹才灼,汪恩国,方学县等.水稻重大病虫害标准化综合防治示范总结[J].现代农业科技,2008(9):99-100.[2]李绍杰,鲁秀芝,李华,等.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2):120-121.[3][4][5]…………………………………………………………3 致谢…………………………………………………………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