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9.50 KB
  • 8页

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初中生物集体备课探索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初中生物集体备课探索天河区教育局教研室郑雪萍集体备课是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可以增进老师之间的相互了解,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形成一种交流、合作、研究的学术气氛。开发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推广学校优秀老师的教学经验,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网络已经进入了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网络为集体备课开拓了更广阔的交流空间,改变了单一的集备方式。我区“天河部落”教研平台提供了网络集体备课的条件,实现开放性、共享性、时效性的多元化集体备课。备课是教学中重要的环节。教学都具有思想性,我们的教学行为、决策和选择都反映着一定的思想观点,备课过程就是反映教师思想观点的关键过程,所以备课非常重要。通过集体备课交流和碰撞,各种教师的思想观点能够在这里呈现、融合或相斥。达到促进教师教学基本技能的提高和不断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近两年来,我区围绕着课前研究:集体备课,进行了探索。我们生物学科也不例外充分利用“天河部落”平台、邮箱、QQ群等网络平台和工具,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备课活动。一、集体备课组织和分工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备课活动1、个人、学校和区域集备相结合。单元负责单位(科组,负责人各校科组长)交稿时间(发送到教研员邮箱)集中交流时间上交定稿的时间(发到教研员邮箱)备课组(精备内容)组长初一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初二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初一(第一章)初二(第二章)113中第一节第一节刘春辉(初一)孙丽(初二)第四周周3第七周星期五地点:初一在天河中学初二在113中学第八周星期247中第二节华工附中第二节第二节汇景第三节第三节初一(第二章)初二(第三章)钟治春(初一)李轩(初二)第九周周2天河第一节第一节天秀第二节第一节天荣第二节第二节44中第三节第二节南国第三节第二节单元负责单位(科组,负责人各校科组长)交稿时间(发送到教研员邮箱)集中交流时间上交定稿的时间(发到教研员邮箱)备课组(精备内容)组长初一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初二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初一(第三章)初二(第四章)18中第一节第一节黄燕辉(初一)罗旻(初二)第九周星期3第十周星期5地点:初一在省实附中初二在44中学西校区(暂定)第十一周星期2骏景第二节泰安第二节第二节东圃第三节第三节暨大初一(第四章)初二(第五章)于立青(初一)刘鹏飞(初二)省实附中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第一节75中第一节89中第二节华美长兴第二节反思交流第14周星期五 如上表,由每个学校负责一个章节的集备,每个生物教师都要进行教学设计,然后以每个学校科组为单位先进行交流和研讨,再由负责同一章节的几所学校组成小组,在固定的时间进行集备和交流,最后完成集备稿上传天河部落供大家参考,同时可以继续在网上进行交流,提出改进意见。2、骨干教师精备和一线教师参与研讨相结合。充分发挥中心组的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和骨干作用,由每个中心组教师精备一个单元的内容,然后放在网上,让所有生物教师进行交流,提出修改意见。内容精备上传/交流第四单元第三章人体的呼吸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于立青精备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3、空气质量与健康第四单元第四章人体物质的运输1、流动的组织—血液郑文涛2、血流的管道—血管3、输送血液的泵—心脏4、输血与血型第四单元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1、尿的形成和排出黄智强2、人粪尿的处理第四单元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罗旻2、神经系统的调节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4、激素调节第四单元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1、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吴碧云2、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3、区域集备和网络集备相结合 。除了利用每月的集中的教研活动时间进行集体备课以外。我们还利用每月的网上教研开展集体备课的活动。区域集备受到地域和实践的限制不可能经常集中备课因此采用网络的形式进行集备备课,在我区“天河部落”网络教研专栏,开展集体备课交流研讨。如下的例子是在初二开展的一次网络集备活动。初二生物第10周网络教研讨论区          时间:2006年4月20日(星期四)到2006年4月24日(星期一)晚上9:30地点:天河部落(www.thjy.edu.cn)――初中生物内容:集体备课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1—2章课题负责教学设计、课件的老师人体生命活动调节1、传染病及其预防周文军2、免疫与计划免疫范丽晖(第一课时)罗旻(第二课时)3、用药和急救邓春銮(第一课时)钟治春(第二课时)4、评价自己的健康情况黎明旭5、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胡虾妹主持人:钟治春参加人员:初二生物教师注意事项:(负责设计、课件的老师把教学设计和课件于4月19日前发到cbzhxp@126.com)1、请登陆“天河部落”——“初中生物”——初一生物第10周网络教研或初二生物第10周网络教研下面回帖,展开讨论,在回复时写上单位和姓名。2、教师们可以针对单元中某一课的教学设计、课件发表意见,或对于这个章节的教学提出自己的问题,大家共同来探讨。3、负责设计、课件的老师把集体备课后的教学设计和课件修改后上传天河部落。/用药和急救教学设计(钟治春).doc    /用药和急救ppt(钟治春).rar /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flash(钟治春).rar/用药和急救教学设计(邓春銮).doc  /健康地生活(邓春銮).ppt/免疫和计划免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范丽晖).doc/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PPT(范丽晖).rar By:zhengxueping Posted@2006-4-1515:06:00阅读次数(1270)评论(10)3、以单元集备和专题集备相结合。除了以上采用单元、章节等进行集备以外,还对一些专题进行集备如对生物新课程里的“探究”、 “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等栏目进行集体备课和交流。在《生物学》新课程教材编写与以往的旧教材的编写有很大的不同。新教才倡导到探究性学习,教材中除了“实验”、“演示实验”外,还增加了很对有关新的探究活动栏目“探究”、“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等。其中“探究”科学探究活动栏目要求学生掌握完整的探究方法和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这对初一的学生来说有较大的难度。七年级上册涉及很多这样的探究实验。那如何把握“探究”教学活动的重点和难点,有什么措施呢?在实施中遇到什么困难?因此在网上开展专题集备交流:初中生物探究实验教学的分析与教学策略。下面是老师交流后得出的一些策略:1、实验材料:提倡实验的低成本和简单易行,换用其他用具或材料,如用面包虫或鱼、蚯蚓、蟑螂等来代替鼠妇作实验材料。发动学生以小组或个人的方式参与筹备实验和分发实验材料等。2、实验设计:①实验方案要具体、操作性强,要求学生在实验设计中保证只能有一个变量。②尤其在开始的第一实验应该给学生多点示范,通过一个个问题引导学生设计实验。③要求学生按照固定实验模式去研究不同实验,强调一定要学会用表格去统计实验数据。3、学生分工合作:实验前分好小组,选出组长,组成固定的实验小组,老师先把同学们要做的任务列出来,然后各组明确组员分工,,充分发挥每个小组成员的作用与优势,保证探究学习活动取得预期的成效,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4、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课堂对学生的控制,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的放和收,无论是常规实验还是探究实验,对学生的实验素养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譬如进实验室不能大声喧哗,听清楚实验要求再动手,明确实验目的再进行实验等等规范实验,让学生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进行探究。还要设计开放式的实验场地,鼓励学生有独到的设想、与众不同的创意,允许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失误",杜绝从语言或行动上挫伤学生的积极性。5、做好实验评价。①侧重评价学生能否独立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探究假设的实验方案,能否科学地运用对照实验的思路,能否按照实验计划准备实验材料并有步骤地进行实验,能否实事求是地记录和收集实验数据?能否分析实验数据的相关性。 评价指标分值自评互评师评对实验材料10设计对照实验10保证实验中只有一个变量10选择材料是否创新10合作分工,讨论认真10探究报告完整10探究报告语言通顺、规范、科学10探究报告小结反思认真,有新意10表达和交流态度认真,投入积极10表达和交流准备充分,效果良好10②开展过程性评价,每节课结束后,从纪律表现、实验完成情况、完成效果等方面对每位学生的表现由本人、小组长和教师进行评价,及时的评价能发现并表扬起模范作用的小组、个人,对全体学生都起了鼓励促进作用。4、给出集体备课单元设计模板和自主创新模板相结合为给集体备课的老师有一个总的要求和格式要求,由大家讨论形成了一个集体备课单元设计模板供大家使用,在使用模板的同时,在总的要求不变和模板大的提纲不变情况下,老师们可以根据课型或撰写方便、简洁等自主创新。集体备课总的要求和单元集备格式要求:总要求:集体备课围绕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内容呈现、教学策略设计来展开。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确定弹性的教学目标,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要求采取相适应的教学策略。格式要求:单元教学设计概述(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教学目标(三维目标)(二)单元教学重点和难点(三)单元教学框架(参考下图) (三)教学准备(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二、各课教学设计(一)课题(二)教学准备(三)教学目标(四)教学重点和难点(五)教学过程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六)板书设计三、效果和存在问题 通过2年的摸索,在开展集备备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积累了大量的教学设计和课件,基本完成七年级和八年级上下册的教学设计集,提供给老师们选择使用。同时加强了教师们之间的交流和理解,促进了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存在的不足就是有部分老师们对网络集备积极性不高,只是下载教学设计,并不参与交流;另外单元的集备虽然可以整体把握教学,但集备不够精细,下一步工作将进一步对一些难上的课进行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