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00 KB
- 12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谈谈高中生物解题失误与对策海南侨中严少玲 【问题的提出】解题的过程是应用知识的过程,它基本上属于从已知到未知的过程。因此它与获取新知识的过程并不完全相同。从思维学上分析,解答问题的过程包括概念、联想、回忆、判断、作答和验证六个环节。学生解题不仅能加强知识的巩固、应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品质。因此,解题是学生十分重要的学习行为。学生的解题过程是一种独特的思维过程,一般有以下3个步骤:(1)识别和理解问题过程,即通过审题提取解题信息;(2)生成解题路径过程,包括思维定向(课题类化)和背景知识再现;(3)评价解题过程和结论过程。但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总会出现或这或那的错误,导致不应有的失分。那么,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应对?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什么教学策略进行补救?就此问题,笔者提出了自己的拙见,以求同仁指正。 【问题的分析】 导致学生解题失误的原因,归纳起来不外乎有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提取失真信息提取失真是指学生不能从题目中最大限度地抽取出对解题有用的信息。通过审题过程提取解题信息,是解题的第一步,需要学生进行初步的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操作。学生审题过程中信息提取失真,主要表现为题意误解型和题意遗忘型。1.1题意误解型当学生高度焦虑或粗心大意、注意力不集中时,时常人为地歪曲题意。例1:一个具有两对等位基因的精原细胞(AaBb)经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类型是( )。 A、4种;B、2种;C、2种或4种;D、6种。这样一个问题,学生往往一看到基因型AaBb就认为应选答案A。错误原因就在于他把题意理解为:“一个生物体”而不是“一个精原细胞”。题意误解有时与学生不应产生的问题类化有关。正确地进行问题类化是快速解题的前提,但是学生有时因为题意误解,把新问题归入不应包含它的某类题型中,以致套用此类题型的一般解法,这势必导致解题错误。例如:某四倍体植物的基因型为AAaa,其配子基因型和比例如何?学生往往将多倍体的分离现象类化为二倍体的分离,把答案写成1AA:2Aa:aa,从而导致解题错误。1.2题意遗忘型有时学生正确理解与记忆题意之后,在解题过程中却忘了题意的部分内容,或增加了新的条件,这种凭想当然的臆造题意引发的解题错误称为题意遗忘型。例2:
在营养丰富、水分充足、温度适宜的黑暗密闭系统中培养着乳酸菌、酵母菌、草履虫、蚯蚓、苔藓等几种生物,几天后,还能生活的是( )。 A、酵母菌和草履虫;B、酵母菌和乳酸菌;C、苔藓和蚯蚓;D、草履虫和苔藓。不少学生选A,其错误的原因是在思考问题时,没有注意到“黑暗、密闭”这一隐含条件(无光、无氧)。题意遗忘的原因有两种:其一,动机水平不足或过高。动机水平不足时,由于缺乏对前提条件的精细的认知加工,只是将它们不清晰、不稳定地保持在工作记忆中,因此,这些信息抗干扰性差而容易遗忘;另一方面,过高的动机水平将使背景知识的提取阈提高,并使思维的变通性、流畅性降低,这样会使解题中提取前提条件时顾此失彼,也可能忽视考虑某些问题条件。其二,短时记忆能力较差,不能把从题目中获得的条件信息清晰而准确地保持在头脑中,由此很容易引起问题条件信息的丢失。2、思维定向失误思维定向失误是指学生不能正确地把从题目中提取的信息加以概括,错误地进行课题类化,从而迷失了解题方向,造成解题错误。2.1思维不足型。 当学生思维活动因智力水平或努力程度的原因不够深入时,就不能主动地从题目中获取信息,加以概括,实现课题类化,从而对问题解决一筹莫展。例3:如果豌豆花中5个花粉母细胞产生的花粉粒全部成熟,并且其中的精子都完成受精作用并发育成种子,那么共能形成___个精子和___粒种子? 学生不能很快找到此题的解题方向,其原因就在于学生思维不能充分地展开,不能对题目进行概括。如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如下思考:高等植物经减数分裂时的直接产物是小孢子或大孢子,然后经过一次有丝分裂才形成精子(或卵细胞),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种子由受精卵发育成,如此概括后,就能推出此题的正确答案是40个精子和20粒种子。2.2思维定势型。 思维定势是指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固定的模式是已知的、事先有所准备的。思维定势对解决问题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它使学生墨守成规,养成一种呆板、机械、千篇一律的解题习惯,往往导致解题错误。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有两种情况:一是学生没有掌握丰富的典型题型,不能做到“见多识广”,故对似曾相识的问题以偏概全盲目套用,导致解题错误;二是学生思维灵活性、求异性不够,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故使学生误入歧途。2.3知识干扰型。 知识干扰又称知识的负迁移,指先前知识对解决当前问题起阻碍、抑制作用,从而使解题发生困难,出现解题错误。例4:用黄豆生豆芽,1Kg黄豆生5Kg豆芽,在这个过程中,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是( )。A.变多;B.变少;C.先变少后变多;D.不变。 学生往往会错选A,这是由于受生长发育同化作用(光合作用)大于异化作用的旧有知识的负迁移的影响,不能从题目中提取的信息“生豆芽”中概括出这是一个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见光),相反要消耗有机物(呼吸作用)的过程。2.4思维惰性
学生遇到的跟过去解过的题貌似相同,实则差异,仍然墨守一种思路、沿用一种方法,得出错误的结果,误入歧途。例5: 红色果皮番茄(R)对黄色番茄(r)是显性,如果把纯合的红色果皮番茄的花粉授到黄色果皮番茄花的柱头上。试分析:黄色果皮番茄植株上结出的番茄果皮是______色,基因型为_____;如果该果实的种子发育成的植株自交,则结出的果实皮色,基因型是。学生受基因分离规律的影响,去分析求解,得出番茄果皮是红色,基因型为Rr。其实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的,仍然是黄色的,基因型依然是rr。产生这种思维障碍的原因是学生掌握了某些概念、原理和规律,虽然条件改变,仍然用已掌握的模式去套、机械照搬,导致行为的公式化,尤其是在条件变化又隐蔽的情况下,越容易上当受骗。为消除这类障碍,教师要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思维活动随机应变,灵活旷达,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其核心要“活”,要加强变式练习。2.5形象思维模糊学生在学习时感到难以理解,正是难以想像造成的,生物学概念的混淆,是形象思维模糊导致成的。为清除这类思维障碍,施教中要遵循“释文—成像—悟道”的思维层次,其中“文”是基础,“道”是文章的灵魂,文是“像”的载体,“像”是“道”的载体,而“道”是“释文、成像、悟道”的结果,成像是开展形象思维,悟道是运用逻辑思维。概念的形成,首先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去感知生物事实,以获得丰富的表象;然后通过联想、类比、分析等形象思维,以获得典型表象,掌握图像,再以语言形式去把握基本事实的基本特征,即通过分析、推理、归纳、概括出生物概念。这样通过感性认识层次、形象思维层次和逻辑思维层次,获得的概念形象、生动、准确。然而我们的教学往往超越形象思维层次,直接把结论捅给学生,导致形象思维模糊。教师按照“释文—成像—悟道”的思维层次去施教,就可使概念形成教学处于最佳状态。2.6概念定义概念的混淆概念清,思路通;概念混淆,张冠李戴。例6:一种雄性极乐鸟在生殖季节里,长出蓬松如被的长饰羽。决定这种性状的出现是由于( )。供选择答案:A.应激性; B.多样性; C.变异性; D.遗传性。由于学生分不清应激性、变异性和遗传性,答案也是阴差阳错。极乐鸟具有的性状,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属遗传性。概念混淆,尤其是同类概念相互干扰,是造成失误的主要原因。为消除这类障碍,要求教师在概念教学中,重视对概念的剖析,把握好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为消除这类障碍,在施教中,运用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一题多变等解题方法,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严防模仿。事物非本质现象的干扰事物的本质往往是隐蔽的,而非本质常常是丰富多彩的,而且掩盖事物的本质,学生分不清本质与非本质现象,受非本质的迷惑,上当受骗。
为消除这类障碍,其一,把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对比分析,使学生准确地掌握概念间的区别,可有效地防止知识的负迁移。其二,构建知识体系。“知识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系统性的知识材料,能在大脑中形成彼此融合、有结构的神经联系,能促进知识正迁移。其三,对知识概括。“迁移就是概括”,对知识概括水平越高,就越能揭示以前没有认识过的同类新知识,知识迁移力度将增加,并纳入自己的认识结构,转化为能力。总之,在施教中,分析思维障碍,排除思维障碍,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3、知识再现失灵知识再现失灵是指不能再现解题所需要的背景知识。知识再现失灵主要表现为无法再现知识(遗忘)或再现不正确(错误)或不具有再现的知识。3.1知识遗忘型。 常有这种情况,在测验之后,有些学生后悔地说:“这么简单的题目我当时怎么想不起来。”似乎被掌握的知识却又不能回忆和再现了。这属于知识遗忘型。知识遗忘型固然与测验焦虑引起提取背景知识的阈值升高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没有进行合理的编码,使其难以通过问题情境的驱动提龋知识被编码的实质是指知识被条件化,即在认知结构中被编码的知识附加有适于不同背景中的应用条件,这些条件对应着有关问题情境中的意义单位,这些意义单位通过条件驱动背景知识的提龋没有被编码的知识,则不具备被提取的中介——应用条件。3.2知识误解型。 当提取未被正确理解的背景知识用于解题时,即发生知识误解型解题错误。例7:“在一阴湿山洼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腐木,其间聚集着蚂蚁、蜘蛛、蚯蚓、老鼠等动物,它们共同构成一个( )。A.生态系统;B.生物群落;C.食物网;D.种群”。解此题需要学生准确地提取关于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种群、食物网的概念性知识,当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和区别这些概念性知识时,就会选错答案。3.3知识缺乏型。 如果学生根本不具备解决某问题所需的背景知识,那么显然会导致解题错误。例8:有人将盆栽金莲草幼苗的顶端用黑纸罩上,放在窗台上,让阳光从一个方向照过来,几天后看到()。A.幼苗弯曲生长;B.幼苗向上直立生长;C.幼苗不再生长;D.幼苗弯向光源但不生长。学生选错答案的主要原因是对植物向光性的原因和植物感受光刺激的部位等知识的缺乏。知识再现是解题的依据,要使学生能顺利再现知识,教学中应注意:1)发展学生的编码策略。通过学习材料的编码,才能有效地保持和提龋在生物教学中,可以通过两种方法对知识进行编码:一是把抽象的理论与具体实例相结合;二是进行图文双重编码。2)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知识结构的建立不仅给思维定向创造了条件,而且为学生提取和再现知识提供了线索。教师要通过分析教材,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把各章节的内容有机地串联起来,按单元或章节进行教学设计,组织教材,板书提纲,使学生能提纲挈领地掌握所学的内容。4、解题评价失当解题评价失当是指不能有效地对解题过程、方法进行自我评价和监控,不能认真地对解题结论进行检验查证。解题评价失当是学生缺乏科学的怀疑精神和学习的无认知策略的表现。
4.1监控不力型。 指学生对自己解题的思维过程不能进行有效地反思与自我监控,不能正确地矫正自己思考的线索和方向。例9:生物体精原细胞基因型为AaBb,已知在生物体某一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中,有一个基因型AB的精子,则其余3个精子可能为( )。①Ab、aB、ab;②AB、ab、ab;③AB、AB、ab;④aB、aB、ab。此题学生往往是胡乱猜测,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深入地分析自己的解题思路,不能认清题目的限制条件“一个精原细胞”,没有全面考虑可能存在的遗传方式(完全连锁、互换或自由组合),从而造成解题错误。4.2验证缺乏型。 学生解题后,不能认真地进行检验,缺乏怀疑精神,过早地草率得出结论,从而导致解题错误。例10:一个男子把自己某一个基因传给他的孙女的概率是1/4,对否?为什么?该题许多学生都错误地给予了肯定的回答。原因在于学生没有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态度。事实上,如果假定这一个基因在X染色体上或者在Y染色体上,结果应是1/4或0。解题评价是成功解题的可靠保证,要提高学生的解题评价能力应注意:1)发展学生的自我监控学习能力。要教给学生进行自我监控学习的知识,通过对解题过程的自我评价、自我监控,使学生养成正确矫正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方法的习惯。2)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思维的批判性是指思维活动中能严格评价思维过程和精细地检验思维结果的品质。在解题训练中,要通过设计辨别真伪式习题,通过分析判断解题的依据,提高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对问题的不同看法,不盲从,不轻信,大胆质疑问难,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科学的怀疑精神。 【问题的解决】1、准确审题信息的提取是学生应用背景知识解题的前提,教师应十分重视教会学生提取信息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在教学中应注意:1.1培养审题习惯通过练习训练和错题分析评讲,提高学生审题的自觉性。1.2教会审题方法要教给学生通过审题提取信息的方法。例如读题、看题要仔细;重点、关键或难点要多读几遍;边读边画简图,把文字转换为图形,从整体上把握问题等。1.3提高审题技能通过典型的练习训练,培养学生审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例如:让学生接触缺少信息、信息冗余、信息隐蔽的题目,分析区别形似质异的题目,使学生逐步提高对题目中信息的敏感性。2、思维定向的调整2.1
注重思维过程的整体性。在解决这样的系统问题时,就不能着眼于它的局部要素,而要从宏观的总体上关注系统的整体特征,并由此进行全面地考察和深入地分析,弄清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的关系,从而把握住问题的内在本质,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思路和途径。实际上,整体性也反映了生物学中极富辩证思维特点的思想方法。思维定向是学生应用背景知识解题,展开思维活动,进行概括类化等思维操作的关键步骤。要使学生迅速而正确地完成思维定向和课题类化,教学中应注意:①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概括能力是学生重要的思维能力之一。在生物教学中,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知识获取过程,引导学生把已有的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握生物学概念和规律的实质,从而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②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根据客观条件的发展与变化,灵活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它与思维的发散性是相通的。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可设计变式型习题,通过一题多变型习题和一题多解型习题的解题训练,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活跃、灵活。学生在求知过程中,由于思维起点的迷茫、形象思维模糊、思维方向的偏离,错误地运用演绎推理,思维展开受到干扰而造成的思维过程中断,或得不出正确结果的现象,称为思维障碍。分析学生思维障碍,对症下药,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2.2注重思维过程的广阔性。解决一个生物学问题,不但需要正确地应用某些生物学基础知识,有时还需要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就生物解题的可行性、合理性和灵活性而言,对于同一个生物问题往往需要从不同的空间范围和角度上去思考,通过思维的全方位发散和综合性收敛,对同一个事实能作多方面的解释,对同一个结论能用多种方式来表达,对同一个问题还能有不同途径的解答,以便在相互比较的基础上优选出最隹的解题方案。 2.3注重思维过程的针对性。在生物解题的思考过程中,不但要善于从广泛的角度上去分析,而且要随时地兼顾问题本身,使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具体环节都能够紧扣问题的核心部分,最大限度地减少一切不必要的冗余环节,以便突出目的性和简洁性。当然,强调针对性,并非只推崇直接思路。在特殊情况下,如果原始问题比较复杂,还可以转而考虑其对立面,试图开辟间接的解题途径。显然,这与针对性的要求并不矛盾。 2.4注重思维过程的独创性。仅就思维过程的灵活性和解题方法的多样性而言,生物解题是一种特别需要发扬探索精神和创造精神的实践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物解题的理性认识本质和生物思维的独创性特质。理论和实践都表明:生物思维的独创性与敛散性息息相关。思维的发散层次愈高,愈有可能产生出具有独创性的新思想、新观念和新方法,从而使思维收敛的选择性也愈好,它所能够达到的优化综合程度也会更高。2.5
注重思维过程的严谨性。由于生物本身就具有逻辑的严谨性,所以无论是生物教学还是在解题的过程中,既要使思维过程保持连续和缜密,又要使思维环节具有充分的逻辑根据和基础,从而使最终的结论和结果既正确无误又切实可信。实际上,生物解题的严谨性还表现在必须避免无意义的重复和防止不应有的遗漏方面。这就要求思维对象的各个要素之间必须形成有机的整体联系,并经由这些联系构成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3、解题评价的提高 在解题思维和表达的过程中。由于解题思路和表达形式都是构成解题过程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注重解题过程特点有助于优化解题思路,增强表达效果,而重视思维和表达两个方面的生物学素质问题,实际上就等于抓住了“会学”和“会教”这两个贯穿于数学教学全过程中的根本性问题。从思维和言语之间的辨证关系看,思维是内在的根本因素,而表达则是外在的形式载体。因此,培养解题能力就需要标本兼治、标本皆求。特别是针对表达对于思维过程的传承和制约作用,应对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给予足够的重视。考虑到生物表达的特殊性,更应当从讲求表达效果的高度提出明确的质量要求: 3.1讲究表达的层次性。生物解题的全过程最终都要以书面或口头方式表达出来。为了使表达效果既符合生物的严谨性又适合教学过程中的阅读和理解,应在具体的表达方式上合理地处理好各个环节之间的层次关系,使每一个层次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鲜明的针对性,而各个层次之间又能保持一定的逻辑链结关系。事实上,有条不紊的表达层次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认识主体所具有的思维水平的条理性和严谨性状况。 3.2讲究表达的逻辑性。一般地说,生物中的各种题型(尤其是实验题)都是通过某种逻辑途径、依靠逻辑推理方法来证实其结论的正确性和可靠性的。如果在解题过程中无视逻辑关系问题,难免会影响到解题过程和结果的信度。长期下去,无疑会削弱生物科学的严谨性,进而影响到生物教育教学的质量,不利于生物素质的培养及生物解题能力的提高。 3.3讲究表达的完整性。要使生物表达的效果具有逻辑上的严谨性,还必须从完整性意义上提出更加具体的要求。所谓完整性,就是指在生物表达的过程中要保持关键性的步骤环节不可或缺。实际上,只有保持了解题过程的完整,才能保证必要的逻辑性。当然,强调完整性并不意味着生物解题表达的过程越祥细越好。其实,除了一些“关键性的步骤环节”必须保留之外,其余的步骤环节应当一律省略,使表达过程回归到简炼的形式状态。3.4讲究表达的通俗性。生物解题的整个过程需要采用一定形式的生物学语言表达出来,以便于广泛地传播和相互之间的学习交流。从具体学习主体的可接受性水平考虑,还应该在具体环节中使用的语言文字方面作普通化处理,使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更容易被一般读者顺利地阅读和理解。目前,鉴于我国基础教育素质化的转轨形势,在解题过程中,突出生物表达的通俗性显得至关重要。
3.5讲究表达的简炼性。高度的简明性是生物学科解题结果表达的鲜明特点,既要描述清楚答案的要点,又不罗嗦;既不多说废咏叹调,又要答案清晰。这就要需要在填写答案时,尽量用课本上相关结论性语言,尽量多用生物专业术语和生物专业符号来组织答案。应该说:生物学表达的简炼性和完整性并不矛盾,是相辅相辅成的辩证的统一体。3.6加强结果与原题的验证。将解题结论代与原题进行验证,检验所答与原题要求是否吻合?是否与原述事实矛盾?结论描述是否具有科学性?等等。4、加强信息转换能力4.1文图转换所谓文图转换,既包括文字转换成图解,也包括图解转换成文字,即文和图的相互转换。培养学生的文图转换能力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具体做法是:让学生根据题目中的文字说明,绘出有关图解;让学生根据题目中的图表,用文字总结概括出规律性的东西来。在教师讲解生物试题时,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种文图转换能力。例11:香豌豆中,有A、B两个显性基因都存在时,花色为红色。一株红花香豌豆与基因型为Aabb植株杂交,子代中约有3/8的个体开红花,若让此株自花授粉,则后代非红花植株占的比例为多少?(Aa与Bb自由组合)教师首先让学生把上述文字转换成草图: A__B__ A__B__ ×Aabb (比例?) (红花) A__B__(3/8) 答案:1—该比例 (红花)通过文图转换过程,使学生解决了如下问题:①使题目所给的有关信息以及各信息之间的联系一目了然。(为解题奠定了基础。)②挖掘潜在信息,找出“已知”与“求证”的内在联系,为制定解题推理程序(即思路)创造条件。③克服高考考场的紧张情绪,迅速进入解题状态。4.2题型转换现行高考试题题型只有两种,即选择题(客观性试题)和非选择题(主观性试题)。教师在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过程中,要善于进行选择题与非选择题的相互转换。4.2.1选择题转换为非选择题一道选择题转换成非选择题很容易,在题干不变的情况下,可根据每个题肢进行设问,也可以根据题肢间的联系设问,还可以根据“迷惑性”最大的题肢设问;必要时也可以根据题肢,针对题干内容设问。这种转换在生物教学中的益处在于:①克服选择题解题枯燥的局面,由单纯的对答案变成有针对性的设问,使学生思路延伸。
②加深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判断能力,对选择题的解题技巧更加熟练深化。③提高了学生用生物学术语正确表达的能力。4.2.2非选择题转换为选择题在高中生物解题能力的培养中,教师要善于将非选择题转换为选择题。如教师可将学生解决某个问题时常出现的错误,编写成不同的题支,放入一道选择题中加以辨析;对于难度较大的非选择题,可以通过转换成选择题,进而降低难度,以实现贯彻“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的目的;对于一道复杂的非选择题,教师可以根据其解题的关键所在,编写一道选择题,突破难点点拨思路。总之,教师掌握了题型转换的目的原则,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对现有试题去改编,可以大大提高命题的能力和水平,使学生掌握和提高不同题型的解题能力和技巧。4.3非选择题中,试题设问的转换所谓非选择题中,试题设问的转换,就是在不改变试题立意的情况下,改变原题设问方式及角度。例12:2003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第26题,原题是:小麦品种是纯合体,生产上用种子繁殖,现要选育矮杆(aa)、抗病(BB)的小麦新品种;马铃薯品种是杂合体(有一对基因杂合即可称为杂合体),生产上通常用块茎繁殖,现要选育黄肉(Yy)、抗病(Rr)的马铃薯新品种。请分别设计小麦品种间杂交育种程序,以及马铃薯品种间杂交育种程序。要求用遗传图解表示并加以简要说明。这道题的解题关键是:要育种,得有杂交的双亲(亲本),而这道题并没有在亲本是什么问题上设问,而是把这一关键问题“隐藏”在文字的背后。为了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我们把此题的设问进行了转换,转换后的设问为:(1)在小麦的育种程序中,第一代亲本应具备的条件是:①根据题目要求,都应是纯合体;②双亲杂交后能产生基因型为AaBb的后代;③当双亲基因型为AAbb和aaBB时,不合题意,所以双亲基因型应为AABB和aabb。(2)在马铃薯的育种程序中,第一代亲本应具备的条件是:①双亲基因型为杂合体;②双亲杂交能产生基因型为YyRr的后代;③双亲杂交后代,可以通过表现型判断并确定其基因型,所以双亲基因型应为yyRr和Yyrr。通过这种设问的转换,展示了这道题的解题思路,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懂得怎样找出解题的关键。同时,教师在设问转换中,也可把要问的问题隐藏起来,改变设问角度和方式,这就成了上述设问的“逆命题”方式,从而加大试题的难度,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解题能力培养中的“三个转换”在教学的命题、解题及训练中综合运用,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而且使教师对教学资料的采撷、加工、利用的能力有所提高,对生物教学效果的提高大有裨益。5、培养解题技巧为了能让学生克服解题障碍,教师必须做到既要全面深刻地熟悉教材和各类习题,又要对学生的接受能力作好调查,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训练学生,掌握各种解题方法及解题的应变能力。同时,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解题规律和技巧。5.1正推法正推法即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直接推论或计算出答案,然后再与题目中所给定的供选答案相对照,与之相同者即为应选答案。通过计算来确定答案的选择题或考试目标属识记层次的选择题多用这种方法解答。例13:男人体内的雄性激素是一种什么物质( ) A蛋白质B脂肪C类脂D固醇。分析:如果记住该知识点,就选D项。5.2反推法反推法即从供选答案出发反过来推导,结果与题意相符者即为应选答案。这种方法多用于供选答案中含有较多信息的选择题。例14: 豌豆红花对白花是显性,下列各组系本杂交,能产生表现型相同而基因型不同后代的亲本组合是( )。A.纯合白花与纯合红花 B.杂合红花与纯合红花 C.纯合白花与杂合红花 D.杂合红花与纯合红花解:题干中有“子代中表现型相同而基因型不同”,故先考虑D。杂合红花的基因型为Rr,纯合红花的基因型为RR。Rr可产生R和r两种配子,RR可产生R一种配子,子代中可以出现RR、Rr两种基因型的个体,且表现型皆为红花,正好符合题干的意思。所以应选D。5.3正推反推并用法正推反推并用法即先从题干入手进行正推,得出中间结论,然后由供选答案反推,结果与中间结论相符者,即为应选答案,这种方法适合于较复杂的选择题。例15: 鸡的毛腿(F)对光腿(f)是显性。豌豆冠(E)对单冠(e)是显性。现有一只公鸡甲与两只母鸡乙和丙,这三只鸡都是毛腿豌豆冠,用甲与乙、丙分别进行杂交,它们产生的后代性状表现如下:(1)甲×乙→毛腿豌豆冠,光腿豌豆冠 (2)甲×丙→毛腿豌豆冠,毛腿单冠公鸡甲的基因型是( )。 A.FFEE B.FFEe C.FfEe D.FfEE解:由题干中给出公鸡甲的性状是毛腿豌豆冠,由此可推知公鸡甲的基因型为F__E__,A、B、C、D四个供选答案与之都符合,再从四个供选答案中逐一进行反推,B与(1)矛盾。D与(2)矛盾。A与(1)和(2)都矛盾。只有C与(1)(2)都相符合。因此应选C。
5.4排除法排除法即根据题干所给出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供选答案中不合理的答案逐个排除,剩下的就是应选答案。这种方法适合于多种形式的选择题和是非改错题。例16: 玉米的卵细胞含有10条染色体,其精子、顶细胞、和胚乳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依次是()A.10、20、30 B.10、20、20 C.30、20、20 D.20、20、20分析:玉米的卵细胞含有10条染色体,即n=10。根据精子和卵细胞都是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相等,故玉米精子的染色体数是10条,据此可排除C、D两项。再根据胚乳细胞的染色体数是3n=30,排除B项,选A项。5.5综合分析法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要进行细致的分析、严谨的推理、正确的判断才可能得出正确的答案。这样的方法称为综合分析法。解答复杂的选择题多用此法。例17: 在某色盲男孩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中,除祖父是色盲外,其他人色觉均正常,这个男孩的色盲基因来自( )。A. 祖父 B. 祖母 C. 外祖父 D. 外祖母解: 色盲是隐性伴性遗传病,色盲男孩的基因型为XbY,根据伴性遗传的交叉遗传特点,该男孩的色盲基因来自母亲,据其母亲色觉正常,可知母亲的基因型为护XBXb,又根据外祖父色觉正常(无色盲基因),可知母亲的致病基因来自外祖母。故此题的正确答案为D。5.6代入法即根据题干所给出的信息,将所求的问题设成未知数,在列出正确的式子后,并不求出答案,而是将待选答案直接代入式子中。这种方法适用于计算选择题。例18:若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测得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646。由此推断该蛋白质含有的肽链条数和氨基酸的个数依次是() A.1和44 B.1和51 C.2和44 D.2和51分析:设肽链有M条,氨基酸数有N个,(M、N是自然数)根据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公式得出:128N-(N-M)18=5646;即110N+18M=5646。解答的过程是对式子进行讨论。若M=1,则N=51.16(舍去);若M=2,则N=51,即选选项D。直接解答的过程较繁琐,不一定所有的学生都能想到。若采用代入法,就可以很快解答。如果再结合末位数和排除法,就会省事的多。M=1时,末位数为0+8×1=8,不是6,即M≠1,即排除A、B项。只能是M=2,只需代入C项答案即可。等式不成立,可再排除C项,即选D项。5.7逆向思维法
很多时候,在解决问题时,从问题的正面思考往往是困难重重,但是换一个角度思考,如果用逆向思维从反面分析就可以很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例19: 将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逐代自交3次,在F3代中纯合体比例为()。 A.1/8 B.7/8 C.7/16 D.9/16分析:如果此题从正面入手,根据基因分离规律推知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F1中纯合体占1/2,自交后代F2中纯合体占3/4,自交后代F3中纯合体占7/8。这样分析,学生不易理解和记忆。但如果运用逆向思维分析杂合体的比例,就显得简单明了,即F1中杂合体的比例为1/2,则纯合体为(1-1/2),F2中杂合体的比例为(1/2)2,则纯合体为(1-1/4),F3中杂合体的比例为(1/2)3,,则纯合体为(1-1/8),依次类推可以得到Fn中的杂合体的比例为(1/2)n,则其纯合体的比例为1-(1/2)n。8、解题结果的验证解题结果的验证既是对原来的问题重新审视的过程,也是对自己的解题是否成功进行评价的环节。重点检查所用的规律是否正确;在结论是否正确、符合实际;生物学意义是否明确;思考过程是否严密等等。验证答案、回顾解题过程,才能牢固地掌握知识,熟悉各种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Inthemoderntime,mainlyinsmallandmedium-sizedenterprises,Foshansteelindustryisthespeeddevelopmentbyleapsandbounds,andhavemaderemarkableachievementsinupstream,butalsofacefactorsofproductionsuchasenergy,rawmaterialcost,continuouslyhighindirectlyleadtocostpressuresinironandste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