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 MB
- 82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福建省石狮第一中学集体备课材料教学设计科目:高二生物(必修3)备课组成员:张澍斌、岳敏娟、蔡潇娴、吴晓山、修芬莲、张倩82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第1课时)主备人:修芬莲审核人:张澍斌复备时间: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教学重点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教学难点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复备栏导入新课示图血细胞和草履虫,多媒体显示问题:讨论1:我们看到的都是什么细胞?讨论2:它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两者的生活环境有何异同?讨论3:哪种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的理化性质更为稳定?学生观看并思考后回答(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生活在水中。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可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而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血浆中,并不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总结: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可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如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液体环境中。多媒体显示:学生思考。笔记[来进行新课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下面我们重点探讨人体内的细胞。多媒体显示:人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bodyfluid)。讨论1:细胞内液指什么?讨论2: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相比,谁多谁少呢?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又是什么呢?学生看投影及看书后思考回答: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是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基质、线粒体基质、细胞液等。细胞内液多,占2/3。细胞直接的生活环境是细胞外液。【合作探究】82
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等。我们观看下面一段动画,阅读教材P3,思考并讨论:(多媒体显示)讨论1: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有什么异同?学生讨论后回答后老师加以补充:相同点:它们都属于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基本化学组成相同。不同点:在人体内存在的部位不同:血浆位于血管内,组织液分布于组织细胞之间,淋巴分布于淋巴管中。不同点:生活于其中的细胞种类不同:存在于组织液中的是体内各组织细胞,存在于血浆中的是各种血细胞,存在于淋巴中的是淋巴细胞等。讨论2: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有什么内在联系?能不能说全身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生:血浆可以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形成组织液。组织液可渗入毛细血管形成血浆。组织液也可渗入毛细淋巴管内形成淋巴液。淋巴液经淋巴循环汇入血浆。讨论3:什么是内环境?内环境主要包括哪些?再问: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要求学生形成图示。【总结】1、血浆→组织液:毛细血管动脉端。2、组织液→血浆:毛细血管静脉端。3、组织液→淋巴:毛细淋巴管4、淋巴→血浆:左右锁骨下静脉。二、细胞外液的成分[生疑]人体的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具体到某一个细胞,它的直接生活环境具体是什么呢?生:1、绝大多数细胞——组织液。2、血细胞——血浆。3、淋巴细胞——淋巴。4、毛细血管壁细胞——组织液和血浆。5、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组织液和淋巴。题目训练,问题过渡,媒体展示总结内环境的概念,内环境的“内”是相对于个体外环境的“外”而言的。细胞外液的“外”是相对于细胞的“内”而言的。两个内外,着眼点不同。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过渡]那么内环境与外界环境有哪些差别呢?细胞外液有哪些化学成分呢?多媒体显示P3血浆的化学组成。讨论:1、如何将表中物质按化学性质进行归类?82
2、除表中所列成分外,血浆中还可能含有哪些物质?3、在组成血浆的离子中,哪些离子的含量较多?它们可能起什么作用?4、HCO3—、HPO4—可能起什么作用?5、任选其中一种成分,分析它的来源和去路,并说明这与人体的哪些系统有关。生:(观看、阅读讨论)1:表中的化学物质可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离子(如Na+、K+、Ca2+、Mg2+、Fe2+、Cl—、HP042—、SO42—、HC03—)等,有机物包括糖类(如葡萄糖)、蛋白质(如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脂质(如各种脂肪酸、脂肪、卵磷脂、胆固醇)、氨基酸氮、尿素氮、其他非蛋白氮和乳酸等。2:还含有气体分子(主要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调节生命活动的各种激素、其他有机物(如维生素)等。3:Na+、C1—含量较多。它们的作用主要是维持血浆渗透压。(总结)多媒体显示:[过渡]HCO3—、HPO42—能起到什么作用呢?学生回忆以前内容后回答问题。多媒体显示:红细胞在清水中吸水胀破,在较高浓度食盐水中失水皱缩、死亡。思考:1、为什么红细胞在清水中吸水胀破、在较高浓度食盐水中失水皱缩、死亡?2、生理盐水的浓度是多少?为什么医院里给病人输液时必须使用生理盐水?学习一个新的概念——溶液渗透压。1、概念: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2、大小: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即溶液渗透压越高。反之亦然。3、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总结:多媒体显示82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单细胞生物(细胞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细胞生活的环境多细胞生物(生活在细胞外液中)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作业:1.教材P7“体温变化规律”的调查。2.完成学案的随堂训练。教后反思82
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第2课时)主备人:修芬莲审核人:张澍斌复备时间: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教学重点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教学难点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复备栏旧知回顾:1.内环境成分包括哪些,彼此之间有什么联系?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有哪些?3.血红蛋白,呼吸酶,载体蛋白属不属于内环境成分,为什么?进行新课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学生看书,完成资料分析中的讨论题:1.Na+和Cl-等直接来自于食物,不需要经过消化可以直接被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主要来自于食物中的糖类和蛋白质。糖类和蛋白质是两类大分子物质,必须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分解为葡萄糖和氨基酸才能被吸收。上述物质在小肠内经主动运输进入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中,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中,再通过物质交换过程进入组织液和淋巴。2.细胞代谢产生的CO2与H2O结合,在碳酸酐酶作用下,发生下列反应:CO2+H2OH2CO3H++HCO3-。HCO3-通过与细胞外的阴离子交换到达细胞外液,即组织液、血浆或淋巴中。主要与呼吸系统有关。3.人体具有体温调节机制以保持细胞外液温度的恒定。详细内容可参考教材第2章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内容。参与体温调节的器官和系统有皮肤、肝脏、骨骼肌、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等。4.提示: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主要通过皮肤分泌汗液,泌尿系统形成、排出尿液和呼吸系统的呼气这三条途径来排出,其中以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排泄途径为主。例如,血浆中的尿素主要通过肾脏形成的尿液排出体外。血浆中的CO2通过肺动脉进入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由于血液中的CO2分压大于肺泡中CO2的分压,CO282
就从血液中向肺泡扩散,再通过呼气运动将其排出体外。看投影,笔记,理解,完成讨论题5,任选其中一种成分,分析它的来源和去路,并说明这与人体的哪些系统有关。学生看图理解相关内容。弄清几个系统。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必须通过内环境才能完成,并且要依赖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等系统直接与。学生对本课小结后整理板书内容板书设计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教后反思82
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1课时)主备人:修芬莲审核人:张澍斌复备时间: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内环境稳态;2.理解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3.理解稳态调节机制教学重点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教学难点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复备栏旧知回顾:细胞通过细胞膜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这里所说的“外界”是什么?“内环境”。细胞就是通过细胞膜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满足代谢的需要。内环境的成分和作用是什么?上次课结束前布置作业:按照课本上的要求完成“体温的日变化规律”的调查。学生课前完成“调查家庭成员体温日变化”的调查任务。请同学汇报体温调查的结果,并根据调查结果回答下面的问题:1.同一个人在一日内的体温变化有何特点?2.不同的人(年龄、性别不同)体温变化有何异同?3.人体温的日变化与当地气温的日变化有何差异?学生汇报调查结果,回答问题。总结: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37℃,处于动态平衡中。讲述:像体温的变化情况一样,健康人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之中,这种动态平衡称之为稳态,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进行新课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体温是内环境理化性质的一个方面,调查结果证明体温处于动态平衡中。那么有哪些事实可以证明内环境的pH和渗透压也处于动态平衡中呢?下面我们首先来观察一个演示实验。教师演示实验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取甲乙两个洁净试管,82
向甲内加入血浆,乙内加入等量蒸馏水,用pH试纸检测。然后,向甲、乙内各滴入等量的几滴HCl或NaOH,摇匀后,再用pH试纸检测。教师展示实验结果,提问:甲、乙两支试管在加入酸或碱后pH变化有何不同?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内环境的理化性质除温度、酸碱度外,还有渗透压,内环境的渗透压是否也处于动态平衡中呢?请同学举例说明。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是如何变化的呢?出示课本“问题探讨”中的血液生化六项检查化验单。先说明各检查项目与健康状况的关系,然后提问:1.每种成分的参考值(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这说明什么?学生尝试列举事实。根据以上内容,引导学生总结稳态概念。教师强调:(1)稳态不是恒定不变,而是相对恒定的一种动态变化;(2)这种动态变化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简要介绍稳态概念的提出和发展,并说明稳态概念已成为生命科学的一大基本概念。学生观察,回答问题:甲试管中血浆pH变化不明显;乙试管中水的pH变化明显。可见血浆pH处于动态平衡中。内环境稳态是怎样实现的呢?下面以内环境中的营养物质、代谢废物、02、C02等化学成分为例来分析。利用课件,回顾内环境中的营养物质、代谢废物、02、C02等化学成分的来源与去路。学生举例说明:多饮多尿、输液必须输生理盐水等。说明这些成分要保持相对稳定,首先与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等系统的功能及细胞代谢功能的实现有直接关系。其次与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有关。机体对稳态进行调节的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内环境稳态就会遭到破坏。学生总结稳态概念。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机体内各个器官、系统,为什么能保持协调一致?简要介绍人类对机体维持稳态机制的认识过程,指出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内环境稳态遭破坏后会出现什么现象呢?82
由学生边展示、边讲解。请同学列举几个稳态失调的病例,说明症状和危害。在同学充分列举的基础上,教师给予适度的补充和修正。为什么内环境稳态失调后,会对机体造成危害?引导学生从细胞代谢需要的物质和条件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出: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来源如何预防内环境稳态失调、保持机体健康?引导学生从外界环境和机体自身调节能力两个方面去思考。即通过加强自我保健,减少外界环境变化对机体的不良影响,同时增强机体的调节能力以适应多变的外界环境。学生举例,如尿毒症、糖尿病、高山缺氧反应、发高烧、严重腹泻造成的脱水、酸碱中毒等。具体如何做?学生讨论,总结。1.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防治环境污染。2.加强自我保健,为机体保持健康创造有利条件。尤其是处于比较恶劣的工作环境中的人,更应注意自身保健,如边防战士注意保暖、炼钢工人注意降温、抗洪战士注意补充水盐等。了解这些知识后才能懂得如何关爱自身和他人。3.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板书设计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课后作业:预习第二章学案本节课时训练教后反思第二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82
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1课时)主备人:张澍斌审核人:张澍斌复备时间: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概述神经系统的组成。2.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3.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教学重点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式。教学难点神经细胞之间兴奋的传导方式。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复备栏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欣赏NBA比赛的时候,篮球飞人们飞翔的画面让我们体会到运动的张力和协调的美感,那么篮球队员们要经过哪些方式的调节才能完成如此健美而协调的动作呢?(学生答)人和动物体内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和统一,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主要是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来完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第一课时: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进行新课一、神经系统的组成展示几个神经细胞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初中所学知识,完成相关问题。1.人体神经系统有哪些结构组成?2.人体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是什么?学生交流展示课前学习成果。教师评价并展示答案。脑发出脑神经和脊髓发出脊神经中枢神经系统脊髓脑周围神经系统:(1)神经系统的组成(2)神经元的结构胞体突起树突轴突脑,脊髓灰质神经元(3)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和处理兴奋,进而对其他组织产生调控作用。82
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展示缩手反射和膝跳反射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思考如下问题。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2.反射的结构基础?3.什么是反射弧?由哪几部分组成?学生交流展示课前学习成果。教师评价并展示答案。精讲点拨: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部分。效应器:运动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神经中枢:集中于脑和脊髓灰质中的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胞体构成的调节人体某些生理活动的结构。三、兴奋的传导(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用Flash展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的动画过程,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1.神经元在静息状态时的电位?2.神经元在兴奋状态时的电位?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什么形式传导?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过程如何?5.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方向特点如何?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并交流展示学习成果。教师评价并精讲点拨:(1)神经元静息时,Na+通道大多数关闭,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较大,K+可以外流,所以电位表现为外正内外,称为静息电位。神经纤维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加大,Na+内流,膜内正离子变多,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称为动作电位。(2)由于电位的变化,在兴奋和未兴奋部位之间形成局部电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导。(3)传导的过程:刺激→膜电位变化→电位差→电荷移动→局部电流(4)双向传导,如下图:过渡:当兴奋传到神经纤维的末梢时,又是如何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的呢?(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82
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维”部分,思考下列问题。1.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的结构基础是什么?它是有哪几部分组成的?2.区分几个概念:突触、突触小泡、突触小体、突触前膜、突触后膜。3.突触的类型?4.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导过程?信号如何变化?5.突触传导的方向特点?观看兴奋在突触上传导的动画,教师指导,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上述问题。(1)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的结构基础是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个部分。(3)突触的类型:轴突——树突型;轴突——胞体型(4)传导过程:兴奋→突触小体→突触小泡释放递质→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信号变化: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5)单向传导:方向: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下一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原因: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课堂小结再次播放兴奋传导的动画,由学生复述传导的过程。以表格形式总结两种传导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细胞间的传递信号形式电信号化学信号传导速度快慢传导方向双向单向板书设计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神经系统的组成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三、兴奋的传导(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教后反思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2课时)82
主备人:张澍斌审核人:张澍斌复备时间: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理解人脑的组成及其各个部分的功能;2.了解人的语言中枢的位置和功能。教学重点理解人脑的组成及其各个部分的功能。教学难点了解人的语言中枢的位置和功能。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脑模型。教学过程复备栏导入新课初中生物课中我们已经学习过人的大脑皮层中有神经中枢,如: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等。请同学们根据初中已学过的知识回答下面的几个问题:1.中枢神经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2.中枢神经与神经中枢相同吗?3.人和高等动物的高级神经中枢指什么?学生回顾、思考,交流展示答案。教师评价,并出示答案。⑴脑、脊髓。⑵不相同。⑶大脑皮层。同学们回答的很好,在人体的生命调节过程中,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而脑是高级生命活动的结构基础,下面我们就先来看看人脑的组成和功能。进行新课一、人脑的组成及功能学生自主学习课本30页最后一段,并观察图2-24。完成下列问题。1.人脑有哪几部分组成?2.各部分功能分别是什么?学生交流展示。教师评价并用课件展示答案。⑴大脑、脑干、小脑。⑵大脑皮层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有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脑干: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小脑:运动调节中枢,如:躯体的平衡调节。精讲点拨:大脑皮层在整个中枢神经系统中起着主导作用。它无论在控制躯体运动、人类的语言活动和内脏活动方面都是如此。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大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作用。教师出示脑模型,并指导学生找到中央前回。82
刺激中央前回顶部时,可引起下肢运动;刺激中央前回底部时,出现头部器官运动;刺激中央前回其他部位时,可以出现相应器官运动。这不仅说明躯体各部分运动机能在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都有其代表区,而且二者位置关系倒置。即:中央前回从顶部→底部,正好与躯体代表区从下肢→头部相对应。课件展示人大脑皮层躯体运动代表区功能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下面问题。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的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总结:从图可以发现,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的代表区范围的大小只与躯体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而与躯体的大小无关。例如人类最灵巧的手虽然在整个人体中所占比例不大,但在大脑皮层代表区中所占的区域却很大;又如:我们的一张小巧的嘴,却在大脑皮层代表区张开大口占据“地盘”;人体的躯干虽然占了人体的很大体积,但在大脑皮层代表区的范围却只有很小一部分。二、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过渡:语言活动是人类特有的高级神经活动。语言功能在大脑皮层有其特定代表区域,称之为言语区。学生自主学习课本31页,并观察图2-25。完成下列问题。1.控制言语活动的中枢有几种?2.各个中枢的功能是什么?3.受损后出现什么症状?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展示学习成果。教师评价并出示答案:82
精讲点拨:注意两类“失语症”的核心分别为: S区受损——不能讲话——运动性失语症 H区受损——听不懂——听觉性失语症另外,临床资料表明,当大脑皮层某些区域受损,还会造成失写症、失读症等。补充知识:语言功能是怎么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介绍巴甫洛夫的两个信号系统的学说。三、脑部的防护课件展示问题,师生进行讨论。1.交管部门为什么规定骑摩托车要戴头盔?2.交通事故中脑部受伤有哪些后果?讨论交流后,教师展示相关材料,进行总结。培养学生注意安全的意识。课堂小结以上我们学习了有关神经调节的一些的知识,其实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在动物体内是同时存在的,都是机体调节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二者这两种调节作用共同协调相辅相成,下节课我们将介绍人体的体液调节。板书设计第二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人脑的组成和功能1.人脑的组成2.大脑皮层躯体运动代表区的特点二、大脑皮层的言语中枢1.各种控制言语活动的中枢2.各中枢受损后症状三、脑部的防护教后反思第二节通过激素的调节(第1课时)82
主备人:张澍斌审核人:张澍斌复备时间: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了解动物体内血糖的来源和去路和血糖平衡的调节;2.了解糖尿病的成因及其防治;3.能够说出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功能;4.增强学生自我保健意识,使学生更加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学重点血糖的来源和去路和血糖平衡的调节;糖尿病的成因;教学难点血糖的来源和去路和血糖平衡的调节;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复备栏引入新课:1.为什么有的同学常在第三节课后感到心慌,注意力难以集中?2.学校召开运动会的时候,同学们为什么常常给运动员买巧克力?3.为什么糖尿病患者不宜吃甜食?进行新课:一、血糖的来源与去向自学质疑:1.什么是血糖?正常人的血糖浓度是多少?2.血糖来源有几个途径?(1)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消化糖类的场所在哪儿?利用了哪些消化酶?(2)肝糖元分解:什么条件?主要场所在哪?(3)非糖物质转化:条件?能否全部转化?3.血糖的去路有几个途径?(1)氧化分解:(场所?)(2)合成(条件?场所?)(3)转化(条件?)学生互动探究并交流展示教师总结如下图(投影)82
二、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生理功能学生自学后总结:1.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2.胰岛素能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并在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合成糖尿或脂肪酸,同时抑制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上升。3.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等激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调节,使血糖维持在相对恒定的生理范围内,从而保持内环境的稳态。三、血糖平衡的调节学生自学并每组绘制血糖平衡调节的示意图,交流并展示:精讲点拨:教师投影血糖平衡调节的示意图:学生讨论该图,并请学生讲解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一生:当血糖含量降低时,下丘脑某—区域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方面通过作用于胰岛A细胞,使其分泌胰高血糖素;另—82
方面也作用于肾上腺髓质,刺激肾上腺素的分泌,直接作用于肝脏加速糖元分解和其它非糖物质转变为血糖;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使血糖浓度升高。一生:当血糖含量升高时,下丘脑另—区域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可以迅速使胰岛B细胞的运动增强并分泌胰岛素。胰岛素是唯—能够降低血糖含量的激素,它—方面能促进肝脏、肌肉等处合成相应糖元,促进葡萄糖转变为非糖物质。另—方面又能够抑制肝糖元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总的结果是既增加了血糖的去路,又减少了血糖的来源,从而使血糖含量降低。教师小结: 激素除了直接感受血糖含量的变化而发挥调节作用外,还可以接受神经系统的控制,间接发挥调节作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过程中共同起拮抗作用,而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起协同作用。糖尿病及其预防糖尿病人除了有高血糖和尿糖的症状外,还具有多尿、多饮和多食的现象,与此同时糖尿病人逐渐消瘦,其原因是由于糖尿病人尿液中含有大量的糖,在排出糖时,要由水来溶解,因而尿量增加,形成多尿;多尿造成体内缺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于是口渴、多饮;胰岛素具有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并分解释放能量的作用,糖尿病人胰岛素分泌不足,细胞内能量供应不足,患者总感受饥饿而导致多食。又由于糖氧化供能发生障碍,使得体内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加强,导致机体逐渐消瘦。拓展探究:1.糖尿病患者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如何治疗呢?2.尿糖如何进行检测?小结本节课板书设计§2.2通过激素的调节(血糖调节)一、血糖的来源与去向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三、血糖平衡的调节四、糖尿病及其预防教后反思第二节通过激素的调节(第2课时)82
主备人:张澍斌审核人:张澍斌复备时间: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了解肾的结构及功能;2.理解水和无机盐的调节机制;3.能运用有关知识,对水和无机盐代谢失衡产生的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教学重点水和无机盐的调节机制。教学难点水和无机盐的调节机制。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复备栏引入新课:生活中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吃的东西过咸,会感到口渴;夏天尿少,而冬天尿多;“以饮料代水”的做法会适得其反,越喝越渴;海水为什么越喝越渴?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一、水和无机盐平衡的维持学生讨论:1.人体内水的来源与去向?2.人体内无机盐离子的来源与去向(如Na+)?交流展示:1.人体内水的来源主要是饮食和物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水,其中饮食摄入的水是主要来源;水分排出的主要途径是泌尿系统,皮肤、肺和大肠也能排出部分水。2.无机盐离子主要来源于饮食,可以通过尿液、汗液和粪便将无机盐排出体外。精讲点拨:产生水的物质代谢有:氨基酸的脱水缩合、有氧呼吸等。小结:1.饮水来源食物物质代谢水的平衡肾脏排尿动态平衡排出皮肤排汗肺呼气排出水汽2.大肠排便82
投影肾的结构图;学生自学并展示肾的结构:肾是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主要由肾单位组成,每个肾单位由肾小体(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肾单位是肾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正常人的原尿中不会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尿中不会有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和葡萄糖。学生讨论后展示:尿液的形成过程?尿液的形成包括三个连续过程: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和分泌排泄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一般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余物质均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肾小囊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时,透过它们的重吸收和分泌作用等,最后形成尿液。二、水平衡的调节复习渗透压的有关知识;自学质疑:1.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的途径?2.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机体如何进行调节?学生讨论交流展示:投影仪展示细胞外液渗透压的降低途径以及机体的调节过程,由学生根据以上知识自行讨论总结并展示。精讲点拨:82
与水平衡的调节关系最密切的激素是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合成的肽类激素。合成后,运送并贮存在垂体后叶的神经末梢颗粒中。受到刺激时,神经末梢就将它释放到血液中。即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从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使尿液浓缩,尿量减少。三、无机盐的调节学生自学讨论交流展示无机盐的平衡调节:精讲点拨:醛固酮是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种类固醇激素。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对Na+的主动重吸收和K+的分泌。由于Na+的主动重吸收,同时水的被动重吸收增加,结果细胞外液的Na+增多,从而也保存了细胞外液的水。概括地说,醛固酮的作用有三点:1.促进钠的重吸收,2.促进钾的分泌排出,3.促进水的重吸收。前两个作用可单独完成,后一个作用是派生功能。简单的说就是保钠排钾。小结本节课板书设计§2.2通过激素的调节(水和无机盐的调节)一、水和无机盐的来源与去向1.水的来源与去向二、无机盐的来源与去向三、水平衡的调节机制抗利尿激素四、无机盐平衡的调节机制醛固酮82
教后反思第二节通过激素的调节(第3课时)主备人:张澍斌审核人:张澍斌复备时间: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了解机体产热与散热的平衡及意义;2.理解体温调节的过程;3.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并绘制直观图;4.培养化繁为简的思维能力;教学重点体温平衡的意义及其调节2,4,6;教学难点体温平衡的调节机制;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复备栏课前引言:1910年英国斯科特(ScottRobertFalconl868~1912)探险队和挪威阿蒙森探险队都宣布将向南极点进军,两支探险队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角逐。阿蒙森一行五人,用狗拉雪橇,经过千辛万苦于1911年12月14日成为第一批到达南极极点的人。而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使用的是马拉和人拉的雪橇,结果马在严寒中陷入了泥沼。他们用雪橇拉着设备,顶风冒雪经过82天,于1912年1月16日终于到达南极点。斯科特探险队在南极探险的路上跋涉了1450km之后,归途中因饥饿劳累倒下。 两支探险队都在零下三十七度的南极艰难跋涉,阿蒙森队的胜利表明人类可以战胜严寒,而斯科特队永远留在了南极也表明如果严寒加上饥饿、疲惫也会危及人类的生命。地球上的气温可高至60℃,低至零下70℃。人类的足迹几乎遍布全球,在不同的环境中,人是怎样维持体温恒定的呢?一、人体的体温学生活动:用三种常用测体温的方法,得到了三个不同的数值,到底哪个是体温呢?教师明确:82
体温指的是身体内部的温度,即内环境的温度,而上述的三种方法测出的都是体表温度,用于代替体温。指导学生绘制全班同学的体温直观图,提出问题,学生自学:1.选择一个人的数据可得出什么结论?2.选择一个家庭的数据可得出什么结论?3.选择同一年龄同一性别学生的个人数据可得出什么结论?学生交流讨论; 教师投影展示并得出结论:1.同一个人的体温昼夜有差别,不超过一度。2.不同年龄的人体温有差异,年轻者体温高于年老者。3.体温会有个体差异。4.体温会因活动量的改变而改变。因此被试者应处于平静状态中进行测量。二、人体的产热与散热自学质疑: 1.为什么斯科特探险队因饥饿劳累冻死在南极? 2.体温是哪来的?产热的主要器官是什么? 3.产热的主要细胞器是什么? 4.产热的能源物质是什么? 5.产热的主要能源物质是什么? 6.人体散热的结构有哪些?学生交流展示得出结论:体温是机体代谢活动的结果,也是生命活动必需的条件。 产热的主要器官是骨骼肌和肝脏。安静状态下以肝脏产热为主,运动时以骨骼肌产热为主,产热的主要细胞器是线粒体。 产热的能源物质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产热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人体散热主要由皮肤经传导、对流、辐射和蒸发完成。教师小结: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由于下面等式成立:产热=散热三、人体的体温调节机制请大家分析:在炎热和寒冷的环境中怎样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呢?将全班同学分为2组,寒冷组和炎热组进行自学讨论交流展示。学生活动:1.寒冷组(代表发言):寒冷环境中必须增加产热,82
如骨骼肌会不自主地颤抖,增加产热。减少散热,如几乎不出汗,以减少蒸发散热;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皮肤的血流量,从而减少散热;皮肤立毛肌收缩,产生“鸡皮疙瘩”,缩小汗毛孔,也可减少热量散失。1.炎热组(代表发言):炎热环境中必须减少产热,如减少运动;炎热环境中可以减少产热,但不产热是不可能的,故炎热环境中以增加散热为主。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机体的这种产热和散热过程受到谁的控制和调节呢?学生自主发言讲解;精讲点拨:当外界的气温低于人体正常体温(如37℃)时,血液温度降至37℃以下,刺激下丘脑中的热受体,主要通过战栗产热和使皮肤的血管收缩以减少失热,血温增高回到正常的温度。当外界的气温高于人体正常体温(如37℃)时,血液温度升至37℃以上,刺激下丘脑中的热受体,通过增加汗液的分泌及使皮肤的血管舒张以增加散热,血温降低回到正常的温度。教师指导学生绘制如下体温调节的直观图.并请学生补充完整下面这个图形。代谢水平提高体温维持相对恒定寒冷环境↓↑↑↑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增加产热减少散热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肾上腺垂体→→↑温觉感受器↑炎热环境拓展延伸:1.发热后体温一般不超过40℃。体温高于40℃,称为体温过高,体温高达44.5℃而能生存的已是罕见。一般认为人的最高致死体温大约是45.5℃。而人体细胞冷冻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比如在治疗不育症时使用的精子冷冻、卵子冷冻、胚胎冷冻技术。人体冷冻技术使人的太空旅行有了实现的可能。目前不能确定人的最低致死体温。82
2.动物会寻求温度适中的环境,如在冷环境中趋向热源,热环境中迁到风口等。动物还有姿势的变更,如暑热时伸展肢体,严寒时则个体蜷缩、拱肩缩背或拥挤成群、踏步或跑动等。人为保温御寒、降温避暑的方法有添衣、脱衣,甚至有安装空调等主动影响环境的行为。本课小结:打个不怎么恰当的比方,人体像一个自动控温的空调器。在人体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人体的体温通常是通过自身调节和行为调节来保持相对的平衡。不过人体体温的自我调节是有限度的,任何情况引起的体温变动超过了人体自身调节的能力,就会给人体造成实质性的损害,甚至死亡。所以会有中暑、冻死等不幸事故发生。板书设计§2.2通过激素的调节(体温调节)1.体温2.体温恒定的维持3.体温调节机制教后反思82
第二节通过激素的调节(第4课时)主备人:张澍斌审核人:张澍斌复备时间: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了解体液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定义及相互关系;2.理解重要激素的分泌部位和主要作用;3.了解一些激素分泌失调机体表现的症状。教学重点理解重要激素分泌部位和主要作用。2,4,6教学难点理解重要激素分泌部位和主要作用。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复备栏导入新课播放“2009年泰国人妖选美大赛”视频片段。学生观看视频,猜测人妖是如何形成的?学生交流回答:从小注射雌性激素造成的。教师:从人妖的形成可以看出:激素对人体的作用是很大的。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人体的激素调节。进行新课一、体液调节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学案的相关问题。①体液调节的概念是什么?②体液调节包括哪些内容?③体液调节的特点是什么?学生交流展示,教师评价并出示答案。精讲点拨:体液调节包括激素调节、H+调节、CO2调节等,其中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体液调节的特点:①通过体液传送。②微量高效。③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④作用靶器官、靶细胞。二、人体的激素调节1.激素的分泌部位和主要作用学生自主学习课本32页表格内容。82
对照人体内分泌系统彩图,由学生指出内分泌腺名称、位置、分泌的激素。利用课件展示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的结构,引导学生观察并加以区分。教师精讲点拨:外分泌腺又称有导管腺,其分泌物不进入血液,且由导管流出。如肝脏产生胆汁,通过总胆管流到十二指肠。唾液腺、汗腺、皮指腺、胃腺、肠腺、肝、等均属于外分泌腺。内分泌腺又称无导管腺,它们所分泌的物质(称为激素)直接进入周围的血管和淋巴管中,由血液和淋巴液将激素输送到全身。特别注意:胰脏是一种特殊的腺体,其外分泌部能产生胰液,由胰管流入十二指肠,属外分泌腺;内分泌部称为胰岛,其中的B细胞能产生胰岛素,A细胞产生胰高血糖素,它们通过体内的血管运到全身各处,因此胰岛属于内分泌腺。2.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学生自主学习课本上“积极思维”部分,教师用课件以表格形式展现三组对照实验并出示问题:3个玻璃缸中的蝌蚪发育情况不同,说明了什么?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展示,教师评价并作补充总结。甲状腺素可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和促进代谢活动。精讲点拨:通过对各种激素的作用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对某些内分泌起调节、管理作用的是垂体,而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是下丘脑。3.激素分泌异常引发的症状教师用课件出示五位病人的图片、介绍其症状。病人A:男,年龄28岁,身高85厘米,勤劳又善良,聪明又大方,已结婚生子。病人B:女,16岁,身高2.41米,身体素质很差,各方面功能都很脆弱,抵抗力十分差,经常生病。病人C:身材矮小、智力低下、没有生殖能力。病人D:家住在西北山区,常年吃不到海带,脖子一天比一天大,呼吸一天比一天短,心跳一天比一天快,无法劳动。病人E:呼吸快,心跳快,特别容易激动,食量惊人、身体消瘦、眼球突出。学生讨论,扮演医生进行专家会诊。82
A:侏儒症,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B:巨人症,幼年生长激素分泌过多;C:呆小症,幼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D:地方性甲状腺肿,饮食中缺碘;E:甲亢,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教师简评、适当补充。三、激素分泌的调节和相关激素间的关系1.激素的分泌(以甲状腺激素分泌为例)学生观察课本图2-27,思考、讨论以下问题:(1)寒冷条件下甲状腺激素分泌会增多,那么甲亢病人会因为天冷增多吗,为什么?(2)在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中涉及到哪几种激素?(3)这几种激素是由什么部位产生?作用是什么?学生交流展示,教师精讲点拨:当外界环境温度较低或人处于过度紧张状态时,人体接受的刺激传到大脑皮层,大脑皮层发出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下丘脑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引起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从而调节、控制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而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又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应的激素,从而使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减少,使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调节方式是一种反馈调节。课件展示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示意图。2.相关激素间的关系教师出示相关材料,展示问题。(1)侏儒症和呆小症的病因是什么?(2)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学生交流展示后,师生共同总结:协同作用是指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作用,从而达到增强效应的结果。拮抗作用是指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四、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课件展示表格,师生共同完成。 作用途径作用范围反应速度作用时间神经调节 反射弧准确、比较局限迅速 短暂体液调节体液运输 较广泛 较缓慢比较长课堂小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在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中相互协调,总的来说,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强调下丘脑的作用),体液调节影响神经调节。板书设计第二节通过激素的调节一、体液调节的概念二、人体的激素调节82
1.激素分泌的部位和功能2.甲状腺激素的作用3.激素分泌异常引发的症状三、甲状腺功能调节四、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教后反思第三节免疫调节(第1课时)主备人:张澍斌审核人:张澍斌复备时间: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了解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和功能;2.识记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3.理解抗原和抗体的知识;4.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以及两者的关系;教学重点1.抗原和抗体;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教学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复备栏82
课前准备:把知识点分成6点分别由6组学生分别准备引入新课: 教师用投影展示:中国古代种人痘和詹纳种牛痘的图。使学生了解古代中国人通过穿患者的衣服、用痘痂研细吹入鼻孔的方法预防天花,这在防治传染病方面是一大创举,而詹纳的工作开创了免疫疗法的先河。 教师提问:为什么种牛痘可以预防天花?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由于牛痘病毒和天花病毒的结构很相似,牛痘病毒进入人体后刺激人体产生的抗体与天花病毒进入人体后刺激人体产生的抗体相似,所以能用牛痘病毒刺激人体产生对抗天花病毒的抗体。我们就把天花病毒、牛痘病毒都称为抗原。学生通过课前搜集资料在课堂上介绍抗原与抗体的概念及发现过程。进行新课(在课前预习的情况下由学生讲解):一组学生展示免疫的概念:免疫是指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维持自身生理动态平衡与相对稳定的功能。二组学生展示人体的免疫系统:三组展示:人体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82
四组展示:非特异性免疫是指人体对各种病原体的防御作用,即对病原体不具有选择性或特异性。特异性免疫是指人体针对某种病原体由特异性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参与的防御作用。五组展示: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淋巴细胞,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六组展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图解:体液免疫过程图解:细胞免疫过程图解:82
精讲点拨:1.体液免疫的两个关键过程是:①产生高效而短命的效应B细胞,由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清除抗原;②产生寿命长的记忆细胞,在血液和淋巴中循环,随时“监察”,如有同样抗原再度入侵,立即发生免疫反应以消灭之(二次反应)。2.淋巴细胞分为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有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发育而成的淋巴细胞,叫做B淋巴细胞;由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而成的淋巴细胞,叫做T淋巴细胞。【典例】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须将灭毒的蛇毒液注人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A.特异性免疫、抗原B.特异性免疫、抗体C.非特异性免疫、抗原D.非特异性免疫、抗体小结本节课板书设计§2.3免疫调节一、免疫的概念及免疫系统的组成二、人体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三、体液免疫的过程四、细胞免疫的过程五、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关系教后反思82
第三节免疫调节(第2课时)主备人:张澍斌审核人:张澍斌复备时间: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说出关于艾滋病的一些常识;2.能够解释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理; 教学重点免疫缺陷病机理及预防,过敏反应的机理;教学难点过敏发炎的机理;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复备栏导入新课目前有一个让我们“谈之色变”的疾病——艾滋病,它是由于免疫功能缺陷造成的,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免疫缺陷能造成严重的疾病,那么是不是免疫功能越强大越好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进行新课一、艾滋病学生自主学习相关内容,思考完成相关问题。1.同学们,关于艾滋病,你都知道哪些常识?2.人们为什么对艾滋病这么恐惧?3.艾滋病的致病机理?学生交流展示课前学习成果,教师点拨:1.学生讨论回答。2.学生各抒己见,教师首先总结同学们的答案。人们之所以对艾滋病如此恐惧,说的专业一些就是与艾滋病的致病机理能够导致机体免疫防线的“崩溃”,目前还没有办法彻底治愈。3.发病机理(HIV的增殖过程):HIV与T淋巴细胞结合,脱去蛋白质外壳,核酸进入细胞;以HIV的RNA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DNA,整合到人的染色体DNA上;病毒DNA转录生成mRNA片段,指导合成病毒蛋白质;新合成的病毒RNA和病毒蛋白质等又装配成更多的病毒颗粒;新的病毒通过出芽方式释放出来,82
又去攻击其他T淋巴细胞。设疑:艾滋病为什么会在我国会愈演愈烈,请参考课本“放眼社会”进行思考。学生讨论交流,师生共同总结:(1)日益增加的具有高危行为的人数,使得传播艾滋病的危险性加大。(2)社会公众尤其是易感染人群缺乏有关艾滋病的知识;我国农村妇女生殖系统疾病感染率高,增加了感染HIV的危险性;农村妇女因各种不同原因处在感染HIV的高度危险状态之中。(3)我国边远地区在输血时仍存在感染HIV的危险,部分农村仍有经输血感染HIV的事例发生。(4)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由于多数人缺乏竞争力,有些可能从事危及自身健康的高危活动。继续设疑:艾滋病目前既没有办法治愈,而且发病率越来越高,那我们就更加需要以预防为主。请同学们讨论:1.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2.我们可以采取那些措施来预防艾滋病?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展示,最后教师总结:1.静脉注射毒品、性接触、母婴、血液等2.(1)洁身自爱、注射器等医疗器械必须严格消毒、需要输入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必须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2)可以打疫苗来预防艾滋病。二、过敏反应教师引入:生活中人们常会看到这样一些现象,有的人吃了鱼、虾等食物后,会发生腹痛、腹泻、呕吐,或是皮肤奇痒难熬;有的人吸入花粉或尘土后,会发生鼻炎或哮喘;有的人注射青霉素后会发生休克。这些都是过敏反应的表现。学生自主学习课本有关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什么是超敏反应?2.超敏反应的机理是什么?3.预防超敏反应的措施有哪些?学生讨论,交流展示,教师精讲点拨:1.略。2.在正常以前的不象情况下,危急身体会制造抗体用来保护精湛身体不受疾病的侵害;但当过敏体质者吃下、摸到或吸入某种物质的时候药物,就会刺激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这些抗体就会吸附在皮肤、呼吸道黏膜、消化道黏膜、血液的某些细胞表面。当机体再次接触相同的物质(过敏源)时,82
就会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使上述细胞释放出组织胺等物质,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增多等。上述反应如果发生在皮肤,则出现红肿、荨麻疹等;如果发生在消化道,则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如果发生在气管,可因支气管痉挛、过敏性鼻炎等。个别病情严重可因过敏性休克而死亡。3.找出过敏原并避免再次接触该过敏原。三、自身免疫病过渡:大家都听到过关于肾移植的事,有的病人移植之后不久就死亡了,死因是由于移植之后的排斥反应。这是免疫系统排除“非己”的一种表现。在一些情况下,免疫系统出现“故障”,会“不分敌我”,对自己的组织和器官也会加以排斥,这样会引发什么疾病呢?学生交流展示:当机体“不分敌我”将机体正常的细胞当作抗原加以排斥或使其损伤,就会导致自身免疫疾病。教师继续设疑:机体为什么会将机体正常的细胞当作抗原加以排斥呢,以风湿性心脏病为例来加以说明?学生自学相关内容,交流答案:当人体因酿脓链球菌导致咽炎、扁桃体炎时,人体就会进行免疫防御,从而产生抗体,抗体再此发挥着双重作用,一方面消灭该细菌,另一方面,由于该菌和心脏瓣膜的一种物质的结构非常相似,就会攻击心脏瓣膜,引起心脏瓣膜受损,关闭不严,血液有倒流现象,这样的心脏疾病称为风湿性心脏病。课堂小结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免疫反应过强或者过弱都将引发疾病。面对传染性的疾病,我们可以通过接种的方法进行预防:将减毒或无毒的疫苗接种到人体内,使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产生对传染性疾病的免疫力的方法就叫预防接种。有些疾病还没有研制出有效地疫苗:如艾滋病疫苗、SARS疫苗。板书设计免疫调节一、艾滋病二、超敏反应三、自身免疫病教后反思82
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一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第1课时)主备人:岳敏娟审核人:张澍斌复备时间: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2.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训练逻辑思维的严密性。3.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教学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来源:学教学难点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复备栏导入新课出示盆栽植物向窗外生长,“一枝红杏出墙来”,园丁修剪路旁植物,向日葵等图片,学生指出这些现象的特点。思考:植物为什么具有向光性?从而导入新课。(由这些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唤醒学生的好奇天性,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进行新课一、植物的向性运动1.根据展示的图片,学生归纳出向光性的特点。教师给予总结,并提出向性运动的特征。2.请学生列举出生活中有关向性运动的实例。3.请学生分别说出各种向性运动的意义?(归纳)(知识的讲述从学生熟悉的现象作为切入点,而且基本上是学生举例并从例子去分析,教师给予总结和提升,这样使学生便于接受新知识)向性运动: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向光性:单侧光照射下,植物体表现向光弯曲生长的现象。二、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教师:给出达尔文向光性实验示意图。1880年,达尔文研究了光照对金丝雀虉草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实验一: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时,弯向光源生长。实验二:切去胚芽鞘的尖端,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实验三:用锡箔小帽罩住胚芽鞘的尖端,胚芽鞘直立生长。82
实验四:用锡箔套住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单侧光只照射胚芽鞘尖端,胚芽鞘仍然弯向光源生长。思考1: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在胚芽鞘的尖端,还是尖端下段?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及对应的结论?[Flash动画演示达尔文实验一]得出结论一: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的尖端,而向光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一段。思考2:在达尔文的实验二中,(1)为什么要设置第二组实验?(2)两组实验的条件有什么要求?[Flash动画演示达尔文实验二]得出结论二:尖端决定胚芽鞘的生长。思考3:尖端是如何影响尖端下部生长的?达尔文的结论是什么?[Flash动画演示达尔文实验三、四]结论: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刺激,这种刺激向下传递,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鼓励学生从科学家的用词教育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养成严谨的思维习惯,要有事实求是的态度。)问题:现在能说明达尔文的推想是正确的吗?(学生分析,并说明理由)总结:不能。因为没有排除琼脂本身对去尖胚芽鞘的影响。问题:同学们想试一试吗?(培养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学生小组思考交流提出种种设想,教师对小组的设想给予一定的评价,尽可能肯定学生的思考,鼓励提示进行行之有效的修改。思考:胚芽鞘尖端真的会产生某种物质吗?这种物质怎么会影响下面部分的生长呢?[Flash动画演示詹森、拜尔和温特设计的实验]这些实验证明假设成立。学生观察。得出结论: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生长素),这种物质从尖端运输到下部,并能促进尖端下部生长。三、生长素的本质问题:这种物质是什么呢?(学生阅读教材)得出:1934年,荷兰科学家郭葛等从一些植物中分离出了这种物质,经鉴定这种物质是吲哚乙酸。吲哚乙酸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功能,因此给它取名为生长素。后来科学家又陆续发现了其他植物激素包括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和脱落酸。根据科学家设计的实验与本节课同学们自己通过思考交流获得的知识,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植物为什么具有向光性?8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概括,得出结论。使学生初步具备一定的科学素质,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推出结论。使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那么,生长素的成分到底是什么呢?(阅读课本)思考: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什么?2.具有生长效应的物质还有那些?课堂小结1.回顾达尔文、詹森、拜尔、温特四位科学家的实验以及结论2.总结注意要点(1)温特实验之前的实验结论中不能出现“生长素”;(2)证明“影响”是“化学物质”而非其他信号,并对该物质命名的科学家是温特;(3)提取该物质的是郭葛,其化学本质为吲哚乙酸。(4)达尔文和温特的实验中都设置了对照,体现了单一变量原则板书设计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向性运动二、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达尔文实验:结论:达尔文推想,胚芽鞘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对胚芽鞘下面的部分会产生某种影响。詹森的实验:结论: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块到达尖端下部。3、拜尔的实验:结论:胚芽鞘的弯曲,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4、温特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确实会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从尖端运输到下部,并能促使胚芽鞘下面某些部分的生长。三、生长素的本质——吲哚乙酸教后反思82
第一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第2课时)主备人:岳敏娟审核人:张澍斌复备时间: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解释向光性的原因。2.说出植物激素的概念3.了解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教学重点1.解释向光性的原因。2.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教学难点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复备栏导入新课尖端下部的生长素为什么会分布不均匀呢?一定要有单侧光胚芽鞘才会弯曲生长吗?进行新课一、向光性的原因根据科学家设计的实验与上节课同学们自己通过思考交流获得的知识,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植物为什么具有向光性?(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概括,得出结论。使学生初步具备一定的科学素质,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推出结论。使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自信心)①产生条件:单侧光②感光部位:胚芽鞘尖端③产生部位:胚芽鞘尖端④作用部位:尖端以下生长部位⑤作用机理: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侧多→生长快(向光侧少→生长慢)→向光弯曲。尖端是指顶端1mm范围内。它既是感受单侧光的部位,也是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尖端以下数毫米是胚芽的生长部位,即向光弯曲部位。82
点拨:向光性产生的外因是单侧光刺激;内因是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生长素之所以能促进细胞伸长,一方面是因为生长素能诱导细胞壁酸化,使细胞壁松弛,可塑性增加;另一方面是因为生长素可促进细胞中RNA和蛋白质合成,从而促进原生质增多和新的细胞壁物质形成。二、植物激素概念: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称作植物激素。师生共同回顾生长素的发现过程:设计实验→提出假说→实验验证→得出结论(指出:这是真理发现的模式之一)三、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本部分内容较为简单,学生阅读课本,联系前面知识)思考,完成表格:1.生长素的合成部位在哪里?2.生长素的运输特点是什么?属哪种运输方式?3.生长素分布在植物的哪些器官中?4.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含量如何?作用效果如何?(1)合成部位植物体内的生长素主要在叶原基、嫩叶和正在发育着的种子中产生。成熟的叶片和根尖也产生少量生长素。植物体内的生长素是由色氨酸通过一系列中间产物而形成的。其主要途径是通过吲哚乙醛。吲哚乙醛可以由色氨酸先氧化脱氨成为吲哚丙酮酸后脱羧而成,也可以由色氨酸先脱羧成为色胺后氧化脱氨而形成。然后吲哚乙醛再氧化成吲哚乙酸。另一条可能的合成途径是色氨酸通过吲哚乙腈转变为吲哚乙酸。(2)分布部位各器官均有分布,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产生部位<积累部位;幼嫩部位>衰老部位。(3)运输①横向运输:只有尖端才具有横向运输,从而导致生长素在尖端分布不均匀。而尖端以下部位不能横向运输。②极性运输: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具有极性,即生长素只能从植物的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而不能向相反的方向运输,这称为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其它植物激素则无此特点。③82
极性运输的原因:各细胞底部细胞膜上有携带生长素的载体蛋白,顶端细胞膜上没有这种蛋白质分子,生长素只能从细胞底部由载体蛋白带出再进入下面的细胞。故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而不能从形态学的下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上端(茎是由茎尖到基部,根也是由根尖到基部)。④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课堂小结1.向性运动,植物体向光性的原因。2.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课堂练习1.如下图是用不透水的云母片以不同方式分别插入三株燕麦幼苗的胚芽鞘尖端部分,并分别从不同方向给以光照,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A.甲向左弯,乙不弯曲,丙向左弯B.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C.甲向右弯,乙不弯曲,丙不弯曲D.甲向左弯,乙向右弯,丙不弯曲2.下列现象中,最能说明植物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两重性的现象是A.茎的向光性和背地性 B.顶端优势C.根的向地性和向水性D.含羞草的小叶受刺激立即下垂3.将燕麦胚芽鞘从顶端套上一个不透光的锡箔小帽,然后在暗室中以左侧照光,胚芽鞘将A.向左侧弯曲B.不弯曲C.向右侧弯曲D.无规律弯曲板书设计第一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向光性的原因二、植物激素的概念三、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分布教后反思第二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第1课时)82
主备人:岳敏娟审核人:张澍斌复备时间: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概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的两重性和顶端优势。2.说出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3.分析顶端优势等的原理,树立联系的观点和量变引起质变的唯物辩证法的思想4.通过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使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实践价值,增强学生关心生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2.生长素生理作用的特性。3.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教学难点1.顶端优势产生的原因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例。2.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教学媒体投影片:植物某一器官对不同浓度生长素反应图片;根、茎、芽三种器官对不同浓度生长素反应等图片等。教学过程复备栏导入新课以“问题探讨”引入,引导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提示。提示:1.不同。如图所示,对于根来说,最适浓度大约是10-10mol/L;对于芽来说,最适浓度大约是10-8mol/L;而对于茎来说,最适浓度大约是10-4mol/L。2.不同的生长素浓度,对于同一器官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促进生长,超过这一范围则抑制生长。进行新课一、生长素具有两重性生长素的作用:促进植物细胞伸长;影响细胞分裂和分化。作用形式不是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两重性的具体表现: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1、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甚至杀死植物体。提问:请根据曲线图分析,如何区分低浓度和高浓度?82
点拨:当生长素浓度小于i时均为“低浓度”,高于i时才会抑制植物生长,称为“高浓度”。促进生长即低浓度,抑制生长为高浓度。请学生描述各段曲线的含义。(1)OH段表明:(2)HC段表明:(3)H点表示:(4)A、B两点说明2、生长素所发挥的作用,因浓度、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和器官的种类不同而具有较大的差异(1)不同器官正常生长要求的生长素浓度不同82
(2)不同的植物对生长素敏感程度不一样点拨:农业生产上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作除草剂,除去单子叶作物田中双子叶杂草。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是:(1)营养器官>生殖器官(2)根>芽>茎(3)幼嫩细胞>衰老细胞(4)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一、生长素具有两重性的实例1、顶端优势点拨:顶端优势又叫先端优势,是极性生长表现形式之一,是指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产生的原因:由顶芽形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加大,由于侧芽对生长素敏感而被抑制;同时,顶端夺取侧芽的营养,造成侧芽营养不足。顶端优势的原理在果树整枝修剪上应用极为普遍,人工切除顶芽,就可以促进侧芽生产,增加分枝数。在生产实践中经常根据顶端优势的原理,进行果树整枝修剪,茶树摘心,棉花打顶,以增加分枝,提高产量。【疑问与解答】疑问:生长素在第一侧芽的浓度为什么最高,而不向下运输到其他侧芽?解答:一般来说,顶芽是产生生长素最多的地方。而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往下运输,离它越近的侧芽就积累越多。这是就近运输之原理。疑问:为什么离顶芽近的侧芽处积累的生长素多呢?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往下运输,侧芽产生的生长素也往下运输,那么离顶芽远的侧芽积累的生长素不是更多吗?解答:产生的同时也会被吲哚乙酸酶分解。第一侧芽积累最多,分解少;继续向下运输,分解快,逐渐减少。故松柏呈宝塔型。82
疑问:牵牛花的茎可以缠绕在其它植物体上,如果测量幼茎靠近物体一侧和远离物体一侧的生长素浓度和细胞体积大小,则应该是:生长素浓度是(),细胞体积是()。解答:靠近物体的一侧生长素浓度低,远离物体的一侧生长素浓度高靠近物体的一侧的细胞体积小,远离物体的一侧的细胞体积大理由:远离物体的一侧,显然要长的长一些,即细胞体积伸长的大一些。而究其根本原因,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造成。而对于茎来说,只有靠近物体的一侧生长素浓度低,远离物体的一侧生长素浓度高,才能造成远离物体一侧生长快。2、根的向地性点拨:根的向地性能说明生长素具有两重性,而茎的背地性不能说明三、生长素类似物1、生长素是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起显著的作用,自然界的有吲哚乙酸、吲哚乙腈、4-氯吲哚乙酸等。但生长素再植物体内合成极少,为了农业生产等方面,人们会合成一些类似物,主要有吲哚丙酸、萘乙酸、萘氧乙酸、4-碘苯氧乙酸等。2、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a、在低浓度范围内: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不易生根的枝条,可促进枝条生根成活;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b、在高浓度范围内,可以作为除草剂。课堂小结82
1、生长素的特性——两重性2、解释顶端优势以及根的向地性3、生长素类似物的生理作用板书设计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生长素的特性——两重性具体表现:二、两重性的实例1、顶端优势2、根的向地性三、生长素类似物教后反思82
第二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第2课时)主备人:岳敏娟审核人:张澍斌复备时间: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学会做预实验的方法,为学生课后尝试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作铺垫。2.通过观察有关图片、分析教师的预实验,提高分析资料获取信息、归纳总结和语言表达能力。3.通过完成部分探究实验,提高统计数据、处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做预实验的方法,为学生课后尝试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作铺垫。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有关图片、分析教师的预实验,提高分析资料获取信息、归纳总结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实验视频教学过程复备栏导入新课生长素类似物能够促进插条生根,那么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多少呢?在上节课结束时,应布置学生预习探究活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指导,并准备好实验用具,如杨树枝条、矿泉水瓶等。教师如果能提前做本探究活动的预实验,可避免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浪费,也可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新课教学(一)材料用具的准备1.实验材料可以用杨、加拿大杨、月季等的枝条。2.实验用具:天平、量筒、容量瓶、烧杯、滴管、试剂瓶、玻璃棒、木箱或塑料筐(下方带流水孔)、盛水托盘、矿泉水瓶。3.插条选择82
插条质量和规格对探究实验效果影响很大。大树上的1~2年生枝条,可以作为扦插的材料,但以1年生苗木为最好(1年或2年生枝条形成层细胞分裂能力强、发育快、易成活)。实验表明,插条部位以种条中部剪取的插穗为最好,基部较差,梢部插穗仍可利用。实验室用插穗长5~7cm,直径1~1.5cm为宜。由于一个年级几百名学生同时用枝条,要适当考虑对树木的保护。扦插枝条的处理:(1)枝条的形态学上端为平面,下端要削成斜面,这样在扦插后可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促进成活。(2)每一枝条留3~4个芽,所选枝条的芽数尽量一样多。(二)实验设计1.选择生长素类似物:2,4-D或α-萘乙酸(NAA)等。2.配制生长素类似物母液:5mg/mL(用蒸馏水配制,加少许无水乙醇以促进溶解)。3.设置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梯度:用容量瓶将母液分别配成0.2、0.4、0.6、0.8、1、2、3、4、5mg/mL的溶液,分别放入小磨口瓶,及时贴上相应标签。NAA有毒,配制时最好戴手套和口罩。剩余的母液应放在4℃保存,如果瓶底部长有绿色毛状物,则不能继续使用。4.枝条处理方法:浸泡法和沾蘸法建议各小组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实验。浸泡法也可设置不同的浸泡时间。应该鼓励学生设计多种方案,以便交流,资源共享。(三)探究活动1.提出问题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如2,4-D或NAA,促进杨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多少呢?2.作出假设适宜浓度的2,4-D或NAA可以使杨或月季插条基部的薄壁细胞恢复分裂能力,产生愈伤组织,长出大量不定根。3.预测实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后(约3~5d),用适宜浓度的2,4-D或NAA处理过的插条基部和树皮皮孔处(插条下1/3处)出现白色根原体,此后逐渐长出大量不定根;而用较低浓度、较高浓度或清水处理的枝条长出极少量的不定根或不生根。4.实验步骤(1)制作插条。82
(2)分组处理:将插条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处理(药物浓度、浸泡时间等可多组。如可分别在NAA中浸泡1、2、4、8、12、24h等)。(3)进行实验:将处理过的插条下端浸在清水中,注意保持温度(25~30℃)。(4)小组分工,观察记录:前三天每天都要观察记录各小组实验材料的生根情况。教师可以设计记录表格,更应让学生自行设计记录表格,提供学生创造性活动的空间和机会。记录过程是意志与耐心的锻炼,既有分工也有协作。记录用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后枝条生根情况,如生根条数,最长与最短根的长度等。(浓度适宜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后,在绿色树皮的皮孔处长有白色幼根;时间长一些会在枝条下端斜面树皮与木质部之间长有白色根原体)。每隔2~3d记录也可。(5)研究实验中出现的问题。①分析不同插条的生根情况。不能生出不定根:有可能是枝条上没有芽、枝条倒插等。都能生出不定根:促进扦插枝条生根是指刺激枝条的下端生出不定根,而不是刺激根生长。不同的枝条可能生出的不定根的数目多少不一样,如枝条上芽多,则产生的生长素就多,就容易促使不定根的萌发。②分析与本实验相关的其他因素。A.温度要一致;B.设置重复组。即每组不能少于3个枝条;C.设置对照组。清水空白对照;设置浓度不同的几个实验组之间进行对比,目的是探究2,4-D或α-萘乙酸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5.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本探究活动关键是时间安排。建议课前提交药品选择和药液浓度控制的设计方案,培训关于选取枝条、怎样做插条的方法,说明注意事项,并确定各小组的分工。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按照小组分工认真进行观察,实事求是地对实验前、实验中(包括课内、课外)和实验后插条生根的情况进行记录,并及时整理数据,绘制成表格或图形。最后分析实验结果与实验预测是否一致,得出探究实验的结论。不要求实验结果都一致,但要求有分析研究。6.表达与交流实验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要写出自己个性化的实验报告,向小组和全班汇报探究过程和结果、经验、教训或体会,包括在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方面的收获。7.进一步探究“进一步探究”82
旨在鼓励学生进行扩展性的探究和实践,大多数需要在课外完成。教师应当提供机会,让学生互相进行交流和讨论。鼓励有兴趣的学生进一步探究不同季节和枝条老幼部位对生长素类似物的反应,让学生自行设计和实施。板书设计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实验原理二、实验材料的选择以及处理三、预实验设计(分组)四、正式实验五、实验结果以及结论教后反思82
第三节其他植物激素(1课时)主备人:岳敏娟审核人:张澍斌复备时间: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列举其他植物激素。2.评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3.尝试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并分析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资料。 教学重点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教学难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复备栏导入新课提问:如果买来的香蕉不熟,怎么处理让它快点成熟呢?点拨:主要的植物激素有五类: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它们都是些简单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能影响细胞的分裂、分化、伸长、植物发芽、生根、开花、结实、器官脱落、种子休眠和萌发等。所以,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的调节控制作用。新课教学一、介绍赤霉素的发现1926年,水稻感染了赤霉菌,导致植株疯长,称为恶苗病。感染赤霉菌而患恶苗病的水稻植株,要比周围健康的植株高50%,患病植株结实率很低。将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喷洒到健康水稻幼苗上,不感染赤霉菌,也表现出恶苗病的症状。从赤霉菌培养基中,提取出有以上效应的活性物质——赤霉素(GA)。提问:能肯定赤霉素是植物激素?为什么?点拨:不能。因为植物激素应该是植物自身产生的调节物质,这时,还没有证明植物自身能合成这种物质。发现在植物体内也存在天然的赤霉素,并成功提取。二、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几种植物激素的合成、分布和生理作用(1)82
细胞分裂素:是一类具有腺嘌呤环结构的植物激素。①合成部位:根尖(较多)、茎尖(较少)②分布部位:主要分布于进行细胞分裂的部位,如茎尖、根尖、未成熟的种子、萌发的种子、生长着的果实。③主要作用:促进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分化,促进侧芽生长,延缓叶片的衰老等。(2)赤霉素:是一类属于双萜类化合物的植物激素。①合成部位:一般在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中合成。②主要作用:通过叶片、嫩枝、花、种子或果实进入植物体内,传导到生长活跃部位发生作用,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杆伸长和植株增高;能打破种子、块茎或鳞茎等器官的休眠,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3)脱落酸:是一种具有倍半萜结构的植物激素。①合成部位:根冠、萎蔫的叶片组织、成熟的果实、种子及茎等。②分布部位: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多。③主要作用:抑制细胞分裂(脱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促进叶和果实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4)乙烯:是一种气体激素。①合成部位:广泛存在于植物体的多种组织中,特别是在成熟的果实中含量较多。②主要作用:促进果实的成熟,促进器官脱落等。三、植物激素间的关系①植物的一生,是受到多种激素相互作用来调控的。同时受遗传物质(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的程序性表达的结果)、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变化的影响。②植物组织培养时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含量变化引起的结果差异点拨:在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适当比例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以诱导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但两者的比例变化后,诱导的结果是不同的:当生长素含量高于细胞分裂素时,主要诱导植物组织脱分化和根原基的形成(即有利于根的发生);当细胞分裂素效应高于生长素时,则主要诱导植物组织再分化和芽原基的形成(即有利于芽的发生)。【疑问与解答】1、疑问:生长素能促进生长,但它的作用又会被乙烯所抵消吗?82
分析:这个问题要从生长素与乙烯的关系说起,生长素是具有绝对的促进生长作用的,而之所以在高浓度的情况下,却具有抑制作用。其实是因为当生长素的浓度达到一定时,能刺激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对植物生长的抑制作用,却抵消了生长素的促进作用。故高浓度的生长素表现出抑制作用。解答:生长素能促进生长,但它的作用又会被乙烯所抵消的。四、植物生长调节剂(一)概念: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调节剂。(二)优点:容易合成、原料广泛、容易合成用乙烯利促进黄瓜、南瓜的雌花分化;促进香蕉、柿、番茄的果实成熟。施用矮壮素(生长延缓剂)防止棉花徒长、促进结实。2.提示: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灵活回答。番茄、香蕉、苹果、葡萄、柑橘等在生产实际中可以应用乙烯利催熟。3.提示: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得当,不会影响产品品质,甚至可以改善品质。例如,适当施用GA可以提高葡萄品质。如果使用不当,或片面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则有可能影响产品品质。例如,用2,4-D处理番茄增加座果后,如果不配合整枝施肥,会出现果实多而小的情况;为提早上市而采摘远未成熟的柿子再催熟,其果实品质就不一定好。课堂小结1、回顾各种植物激素的合成部位和生理作用2、比较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异同点板书设计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合成部位、作用部位、生理作用二、植物激素间的关系三、植物生长调节剂82
教后反思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一节种群的数量特征(第1课时)主备人:蔡潇娴审核人:张澍斌复备时间: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说出种群的特征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2.初步学会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3.能用种群特征描述身边种群,认同计划生育国策,关注濒危动物的保护教学重点种群的数量特征及其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样方的选择和确定及标志重捕法的模拟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复备栏导入新课:展示章题图并讲述任何生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俗语云“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每种生物都以集体的形式存在,我们通常把这一集体称为种群。提问:1、本题图中的一群企鹅是一个种群吗?2、我们在座的全班学生是一个种群吗?学生质疑:种群有什么特征呢?教师讲述:在种群的特征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特征,根据自己的理解大家能说出什么是种群密度吗?引导:怎样控制害虫数量,以防止虫灾发生?牧民在承包的草场上该放养多少头羊,既能保护草原,又能取得最好经济效益?对于某水体中的鱼,何时捕?捕捞多少?才能既不会使资源枯竭,又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这就需要把这些种群的数量做一个统计,研究它们的种群密度。如何进行种群的数量统计呢?大家的桌上有发下的资料卡,假设这卡代表一块面积为100m2的草地。图中黑圆点代表一株蒲公英,其他符号则代表其它植物。请同学们估算一下这块草地上蒲公英的数量,得出其种群密度。教师巡视82
请几位同学上台报告他估算的结果,并说明他是如何进行估算的。教师点评并解疑:(1)都不是逐个统计?为什么?(2)几位同学采用的方法的共同之处是“划分若干等份,计数其中1份或几份(取平均值),以此密度作为总体的密度”。好,聪明,巧妙地使用了调查中常用的“抽样调查法”。但是,方法相同,可是结果差别很大,什么原因?教师点评,再引导:(3)既然不是全面统计,其结果只能是估算。估算的结果有差别,是正常现象,主要是抽取的样方的不同。那么,什么样的方法来进行取样,可以缩小误差,最大限度地保证得到的结果符合客观事实?教师:调查植物常用的方法是样方法总结:1、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介绍等距取样法和五点取样法强调取样的关键:随机取样(为什么?)① 样方的大小形状②样方的数量③样方的位置④个体的统计:遵循一个规则(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课后同学们可以用样方法再重新估算一下蒲公英的数量。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探究活动“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教师:实施一项活动,要有具体的问题(课题),要有计划。好,请大家思考,课题如何确定?制定的计划应该要有那些内容?在纸上写一写。教师巡视请几位学生发言。教师在以下方面点评:1、实地与模拟的调查在哪些方面会有不同?2、计划中的准备工作需要考虑哪些问题?3、各小组调查的结论不同,原因在哪里?4、你将如何设计一张记录表?好,下面来看草地上“一年蓬”的调查录像,大家在观看的过程中要注意操作的关键和细节。质疑: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也能用样方法吗?原因: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来讲,用另外的一种方法——标志重捕法来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下面请同学们阅读并思考标志重捕法的操作程序。师生共同总结:N=M×n/m(M:样地中标记个体总数,n为重捕个体数,m为重捕中标志个体数)。实践中应用标志重捕法应注意什么事项?82
总结:选择的区域必须随机,不能有太多的主观选择;对生物的标记不能太醒目并对其正常生命活动及其行为产生任何干扰;标记不会在短时间内损坏,也不会对此生物再次被捕捉产生任何影响。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探讨了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样方法主要适用于植物和活动能力比较弱的动物,而标志重补法主要用于活动能力强的动物。板书设计()()种群密度性别比例年龄组成迁入率迁出率()出生率死亡率()种群数量的变化第一节种群的数量特征教后反思82
第二节种群数量的变化(1课时)主备人:蔡潇娴审核人:张澍斌复备时间: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学会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2.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一般方法。3.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4.阐明种群的“J”型增长和“S”型增长。教学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复备栏导入新课提问:老鼠的数量是怎样剧增的?又如何来防治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来学习第二节种群数量的变化。学生观看鼠灾的视频进行新课一、活动探究(学生基于已有的数学知识进行演算。)选取研究对象——细菌开始研究:背景:在自然界中细菌无处不在,而且繁殖力强,周期短。假如现有一种细菌,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适宜的温度、湿度等环境下,每20min左右通过分裂繁殖一代。请同学们完成下列讨论。讨论:1.细菌的生殖方式是怎样的?2.由一个细菌繁殖t代后,细菌数量是多少?3.72h后,由一个细菌分裂产生的后代数量是多少?4.请同学们填出下表,并尝试绘制细菌的数量增长曲线。总结归纳:数学模型构建的一般过程学生基于已有的数学知识进行演算。并展示曲线图。学生阅读实例,思考讨论,充分陈述自己的观点。在自然界的种群中是否存在这样的种群呢?列举实例一82
讨论:该种模型如何建立,应作出怎样的假设.前提条件:在资源和空间都无限的情况下;建构模型:Nt=N0λt列举实例二,得到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下面问题。1、J型曲线的特征?2、J型曲线的种群增长率和增长速率?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总结:1、实验室条件下或种群迁入新环境最初一段时间2、(这一次总数-上一次总数)/上一次总数*100%=增长率(这一次总数-上一次总数)/时间=增长速率二、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提出问题,组织讨论:以上讨论的是在实验条件下种群的数量变化,在自然界中种群的数量变化情况如何?如果自然界的生物种群都是以“J”型方式增长,地球早就无法承受了。呈现高斯实验。提出讨论题:1.你认为高斯得出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呈“S”型曲线的原因是什么?2.在高斯实验的基础上,如果要进一步搞清是空间的限制,还是资源(食物)的限制,该如何进行实验设计?3.如何理解K值的前提条件“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请举例说明。82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展示学习成果。教师评价并出示答案:1、现实状态:资源有限、空间有限、受其他生物制约2、3、三、应用教师提问:1、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什么水平?为什么?2、怎样做才是最有效的灭鼠措施?3、怎样做才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课件展示问题,师生进行讨论。讨论交流后,教师展示相关材料,进行总结。1、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种群增长量最大。2、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思考,可以采取措施降低有害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如将食物储藏在安全处,断绝或减少它们的食物来源;室内采取硬化地面等措施,减少它们挖造巢穴的场所;养殖或释放它们的天敌,等等。3、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大熊猫的栖息环境,提高环境容纳量。课堂小结从具体的生物现象与规律建立抽象的数学模型,又用抽象的数学模型来解释具体的生物学现象与规律,这是学习本节的要旨。板书设计第二节种群的数量特征一、种群数量变化的特征曲线82
1.J型曲线2.S型曲线二、曲线的应用1.保护物种方面2.防治害虫方面教后反思82
第三节群落的结构(第1课时)主备人:蔡潇娴审核人:张澍斌复备时间: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2、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3、说出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教学重点群落的结构特征教学难点认识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复备栏引入新课:〖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提示。〖提示〗1.本讨论题关注池塘中的生物组成及其有序性,讨论池塘中的种群组成(群落结构),具体有多少个种群并不重要。可以从肉食性鱼、植食性鱼、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微生物等方面举例。2.本讨论题关注池塘中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池塘中的肉食性鱼大量减少,一些小鱼等小型水生动物因天敌减少,数量会大量增加,池塘中浮游动物、浮游植物以及其他一些水生植物数量会大量减少。随时间推移,植食性鱼类等生物也因食物来源减少而数量减少。一、群落的概念学生回顾并回答: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二、种间关系〖学生活动〗阅读P72倒数第一段到P73,完成资料分析的“讨论”。〖提示〗82
1.在合适的条件下,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均能正常生长繁殖。由于这两种草履虫具有相似的生活习性(尤其是能以同一种杆菌为食),当它们被放在同一个容器中培养时,起初两种草履虫的数量较少,而食物(杆菌)数量较多,因此表现为两种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均增加。但是,随着两种草履虫数量的增加,相互之间对食物的争夺表现为大草履虫处于劣势,双小核草履虫处于优势。随着双小核草履虫数量的增加,争夺食物的优势越来越大,最终大草履虫失去了食物来源而灭亡。两种草履虫没有分泌杀死对方的物质,进一步证明了该实验结果缘于两种草履虫争夺资源,这就是竞争。2.90多年的调查研究表明,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之间存在相关性。例如,从1845年到1855年间,猞猁数量的增加导致雪兔减少;而雪兔的减少,又会造成猞猁减少,之后雪兔又大量增加。从多年的调查看,雪兔和猞猁相互制约,使它们的种群数量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波动。雪兔是以植物为食,猞猁是以雪兔为食。猞猁的存在不仅制约雪兔的种群数量,使得植物→雪兔→猞猁之间保持相对稳定,而且由于植物资源比较稳定,进而使得另一些以植物为生的动物数量及其食物链相对稳定,因而整个群落可以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4.资料1中两个种群之间是通过食物间接地发生作用(竞争);资料2中两个种群是通过捕食与被捕食直接地发生作用(捕食)。资料1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方处于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最终灭亡。资料2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两个种群数量相对稳定。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种间的关系(不同种生物的关系)包括竞争、捕食、互利共生和寄生等①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互相从对方获利。如:豆科植物和根瘤;人和肠道细菌。②寄生: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生物体表或体内,对一方有利而对另一方有害。如:植物和菟丝子;噬菌体和病毒;绦虫和猪。③竞争:两种不同生物为争夺资源和空间而斗争。如:牛和羊,田里的水稻和杂草。④捕食:(斗争中最激烈的)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如:羊吃草,狼吃鹿。学生讨论后展示:种间关系的曲线图形82
三、小结本节课板书设计§4.3群落的结构一、群落的概念二、群落的物种组成三、种间关系1、捕食2、竞争3、寄生4、互利共生教后反思82
第三节群落的结构(第2课时)主备人:蔡潇娴审核人:张澍斌复备时间: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了解群落的空间结构2.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教学重点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教学难点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复备栏一、种群的空间结构〖学生活动〗阅读P74~P75。1.垂直结构2.水平结构〖想象空间〗学生思考老师提示。〖提示〗首先,要明白自然选择的要意是什么。其次,要明白森林群落经垂直分层后,其中的植物种群在资源和空间的分配上有什么变化。由此想象出通过自然选择,不同形态结构的森林植物在森林群落的空间分布上呈现垂直分层现象二、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1、学生阅读思考,师提示。〖提示〗主要是取样和采集方式要进行改进。根据调查水中小动物种类的不同,取样设备也不同,例如用网兜、瓶子等。取样和采集时要考虑定点、定量等因素。定点就是要选取有代表性的地点取样;定量就是每次取样的数量(例如一瓶、一网等)要相同。2、研究过程种的注意事项从不同营养环境种采集的土壤样本要分别统计,如实记录。尽可能多地收集小动物。从同种营养的土壤采集的样本,需要多组同学进行统计比较。识别命名要准确。〖作业〗课内作业:练习一、二。〖提示〗一、基础题1.B。2.提示:屏障撤掉后,很可能出现以下情况:由于种群A捕食种群B,种群B的数量减少,而种群A的数量增加。82
但随着种群B的数量减少,种群A因食物来源减少而出现数量减少,种群B的数量又会出现一定的增加。这样,假设水族箱中资源和其他条件较稳定,种群A和种群B将出现此消彼长的相对稳定情况。二、拓展题1.提示:大致步骤:(1)选择的植物(一般用草本植物)应能适应同一环境,植株大小基本一致。最好查阅有关资料搞清楚植物名称与生活习性等;(2)实验前要做必要的观察记录,如植株的(尤其是根)生长情况;(3)设立对照组(单独种植、同种植株种植在一起)、实验组(不同种植株种植在一起),并给予相同的环境条件,也可进一步从不同的植株间距来设计实验;(4)通过比较分析根系的长势,论证自己的假设是否成立;(5)解释实验结果。2.蜾蠃捕食螟蛉幼虫。板书设计§4.3群落的结构(第2课时)一、群落的空间结构1.形成原因2、类型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1、土壤动物的特点2、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教后反思82
第四节群落的演替(1课时)主备人:蔡潇娴审核人:张澍斌复备时间: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2、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3、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教学重点群落的演替过程2,4,6教学难点群落的演替过程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复备栏导入新课问题探讨播放火山爆发的视频(或图片)资料并组织学生观察阅读课文“问题探讨”组织学生讨论:1、生物是如何一步步地定居在新土地上的?2、这一地区有可能恢复原来群落的结构吗?学生活动观看视频(或图片),阅读“问题探讨”,思考讨论教师引导:结合案例,引出群落演替的课题和概念。进行新课一、演替的类型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学案的相关问题。设疑:光裸的岩石上是怎样长出森林的呢?多媒体投影展示教材“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过程图片。组织学生思考讨论:1、光裸的岩地上首先定居的生物为什么不是苔藓和草本植物,而是地衣?2、地衣阶段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怎样的基础?为什么苔藓能够取代地衣?3、在森林阶段,还能否找到地衣、苔藓、草本、灌木吗?学生交流展示,教师评价并出示答案。教师用多媒体投影(或挂图)展示“弃耕农田上的演替”过程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了解其过程并将之与“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相比较,分析两者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师生共同归纳:群落演替的类型,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概念及区别。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组织学生到课室外就近观察“践踏对草地群落的影响”82
组织学生讨论:1、你能解释小路周围杂草的这种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吗?2、如果小路废弃后,会出现“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景象吗?学生观察并分析讨论践踏对草地群落的影响。教师组织学生观察教材图4-17、4-18、4-19,并用多媒体播放有关图片、录像,引导学生举例介绍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引导学生归纳:人类活动往往是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的,可以对生物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甚至可以改造或重建起新的关系;人类可以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物,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教师组织学生代表汇报课前调查的资料,了解讨论我国“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和措施。教师(投影图片)点拨:人类绝不能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求得一时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致力于生活环境的改善。板书设计第四节群落的演替一、群落演替的概念和类型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教后反思82
第五章生态系统及稳定性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结构主备人:张倩审核人:张澍斌复备时间:上课时间:教学目标举例说明什么是生态系统2.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3.尝试建构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教学重点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理解并记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教学难点说明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复备栏1.展示图片,引入课题展示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的一角图片,师生首先快速回忆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的结构层次及概念,并课件展示各种生态系统图片,简要介绍生态系统的范围,并由此引出“生态系统的结构”的学习。 向学生展示生态瓶图片或自己制作的生态瓶,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①生态瓶内有哪些成分?②生态瓶内各成分的关系怎样?(试用结构模型的形式呈现)学生交流,教师通过生态瓶结构模型总结出生态系统具有开发性的原理。以上我们探究的小型生态系统——生态瓶的成分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如果我们把生态瓶放大到池塘生态系统,我们来看看他们在成分上有什么异同点?教师再放大生态系统引导学生认识各种生态系统,最后到生物圈。通过一系列生态系统的研究,教师让学生自主总结生态系统的成分和生态系统的概念。课堂反馈:P69例1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结合生态瓶中的各种成分,再引导学生从功能的角度对这些成分进行分类,分别给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及分解者的名称。生态系统的成分是本课的重点,在学习时,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我特定设置以下问题,进行探究:①池塘中除了生物之外还有哪些成分?②自养型生物有哪些?③异养型生物有哪些?④动植物的尸体、粪便、残枝败叶最终到哪里去了?对照课本,尝试画出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82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研究能力。学生在思考、解决这些问题时,也就将生态系统的各组分的概念以及之间的关系理清楚了。教师小结:总之,一个生态系统要稳定平衡的发展,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必须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3.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和食物网这块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首先从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入手研究,生态系统内部最重要的联系是生物之间的营养联系。创设问题情景:展示图片狮子追捕正在吃草的羚羊。请同学们思考,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是什么关系?如:草与羚羊之间,羚羊与狮子之间。由此引出食物链的概念,阐明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对于营养级的教学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注意生态系统的每一条食物链都包括几个环节,同一环节上所有生物的总和,可作为一个营养级。然后以一条食物链为例,分析该食物链上各个环节的生物属于哪一营养级。为了更好的区分营养级与消费级的关系,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草→羚羊→狮子”食物链,填写下表:食物链草 羚羊 狮子营养级 消费级 这样,学生对营养级与消费级这两个概念就有了直观的认识。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教材图5-5“某陆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观察食物链之间彼此相互交错连结的复杂营养关系,引出食物网的概念。 创设情景,设置问题串: ①该生态系统中箭头相连的生物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②该生态系统中有几条食物链?所有食物链的共同环节是什么? ③列举出最长及最短的食物链,发现食物链有哪些特点? 82
由此来强化和突出对食物链和食物网概念的理解,使学生认识到生产者永远是第一营养级,有些生物(如杂食、肉食动物)可以同时占有几个营养级。教师指出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同时指出一条食物链的营养级一般不超过五个,为后面“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教学埋下一个伏笔。再次创设问题情景,强调生态保护的重要性:食物网上某一生物的增加或减少,对整个生态系统有何影响?4.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归纳本课主要内容。板书设计 生态系统的结构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及范围1、概念 2、范围二、生态系统的结构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2、食物链和食物网教后反思第二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第一课时)82
主备人:张倩审核人:张澍斌复备时间: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理解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2.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教学重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教学难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复备栏(一)课题引入教材P93“问题探讨”:假设你像鲁滨逊那样流落在不毛的荒岛上,只有15Kg玉米和一只母鸡可以食用,那么使自己活的最长的办法是:1.先吃鸡,然后吃玉米2.先吃玉米,同时用部分玉米喂鸡,吃鸡生产的蛋,最后再吃鸡生——讨论,选择一种求生最长的办法并试着说明理由(如建立食物链或食物网)搜索荒岛求生:师——通过情景设计提出本节教学课题,板书: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二)知识结构1.什么叫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读教材P93第一段,联系已有知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试着分析、推导出以下问题:①能量的输入:源头?过程?能量转化?——太阳光能;光合作用;光能转化为化学能。②能量的传递:途径?能量转化?——食物链(网);化学能转化为化学能。③能量的散失:形式?过程?特殊途径?——热能;呼吸作用;燃烧。小结: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2.怎样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师——简介能量流动的研究方法:①直接观察法;②肠胃分析法;③同位素示踪分析法;④利用血清技术法;生——分析、组织讨论完成以下问题,并以图的形式,联系熟悉的生物或自身在个体水平说明能量流动的途径,最终说明在营养级中能量流动的途径。①就该食物网中的一个生物体(如羊)而言,能量是如何输入、储存和散失的?82
②如果对象是一个种群,能量又是如何输入、储存和散失的?③我们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对象应该是什么?师——由以“个体”为研究对象到以“营养级”为研究对象,认识研究生态系统的基本方法。同时通过小组讨论,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初步得出能量流动的基本过程。引导学生总结并补全教材上的能量流动分析图:3.能量流动的过程是怎样的?生——自主学习教材“能量流动的过程”,并进行交流讨论。读教材P94能量流动的过程,找出关键词。并以营养级为单位构建新的能量流动的概念模型。搜索:概念模型师——让学生自学,找出关键词,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知识重组。通过构建新的能量流动的概念模型,来加深理解,巩固知识。共同小结:(1)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包括三部分:无机环境到群落、群落内、群落到无机环境。(2)要求学生描述在群落内的能量流动过程(把各营养级能量的来源和去路理清楚,并把各营养级以能量联系整合成为一个整体)。(3)要求学生动手画图:整合并补全教材图5-6。(4)摄入量—粪便量==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呼吸量+生长发育繁殖(5)思考图5-7所示的各营养级的能量是同化量?还是摄入量?(6)课余思考、讨论以下问题(下节课交流):①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否遵循能量守恒定律?为什么?②流经某生态系统的能量能否再回到这个系统中来?板书设计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概念:2、怎样研究:3、过程:教后反思第二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第二课时)主备人:张倩审核人:张澍斌复备时间:上课时间:82
教学目标1.理解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2.调查或探讨一个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站在生态道德的角度,关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体验节约粮食和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重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教学难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复备栏一、能量流动有什么特点?生——讨论、思考、交流:①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否遵循能量守恒定律?为什么?师——老师进行矫正、小结,学生整理。归纳出能量流动输入总量与输出总量相等。②流经某生态系统的能量能否再回到这个系统中来?师——举例:在“草→田鼠→蛇→老鹰”的食物链中,能量是沿着“草→田鼠→蛇→老鹰”途径单方向流动的?该食物链能否发生能量逆向流动?或者是循环使用?学生讨论:......学生回答:不会。生态系统内生物之间的吃与被吃的关系是不能逆转的,因而能量传递的方向也是不可逆转的;同时,各生物成分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散失,这部分散失的能量是不能被生物重新利用的。小结: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一:单向流动不循环,引出下一学习目标:能量流动的特点。——引入: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能量流动图解。提出问题:搜索: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生——阅读相关文字与图片。分组讨论完成以下的问题:①请以任一营养级为列,分析其能量的“流入”与“流出”。②分析每一营养级上能量的“流入”和“流出”是否平衡。③请用表格的形式,将图中营养级之间能量流动的数据进行整理。并计算能量传递的效率。④能量传递效率为什么比较低?⑤通过以上分析,你能总结什么规律。⑥分析回答上节课“问题探讨”情景中的问题:人、玉米、鸡,食物链(网)。⑦82
知识迁移:在能量流动的特点基础上,构建能量流动的数学模型与物理模型⑧11投影展示经典例题。搜索:能量金字塔搜索:数学模型、物理模型师——:仔细观察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图解,请将图中的数据进行整理,完成引学案中“知识探究”中的表格。学习中的问题:学生展开讨论,说出自己的认识。1、能量传递效率如何计算?2、赛达伯格湖中“未利用的能量”是哪一部分的能量?师——引导、总结:1、能量传递效率=第(N+1)营养级的能量(同化量)/第(N)营养级的能量(同化量)╳100%2、未利用的能量:未被呼吸消耗,也未被下一营养级和分解者所利用的能量,可依然存在于生物体内,也可能以煤、石油等形式存在。学生思考讨论以下问题:(1)分析每一营养级能量的“流入”和“流出(包含未利用)”是否平衡?(2)随着食物链的延伸,能量在各营养级的含量上有什么特点?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图解中哪些方式表现了该特点?学生讨论,回答:(1)每一营养级能量的“流入”和“流出”总量是相等的,遵循了能量守恒定律。(2)能量逐级递减。每个营养级的数字和箭头面积逐渐减小。师——表格中各营养级能量传递效率是多少?学生:能量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占生产者所固定能量的百分比是13.5%;第二营养级流人第三营养级的能量,占初级消费者所同化的能量总量的百分比是20%。结论:能量在两个营养级之间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学生思考讨论:(3)能量在两个营养级之间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为什么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不能百分之百地流到下一个营养级?学生讨论、回答:①各营养级的生物都会因呼吸作用消耗相当大的一部分能量②各营养级总有一部分生物的能量未被下一个营养级的生物所利用82
③各营养级的尸体、粪便等流入到分解者被利用师——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另一个特点是什么?学生:能量流动有逐级递减的特点。小结: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两大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师——科学家林德曼研究发现,由一个营养级到下一个营养级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为10%左右,称之为“林德曼10%定律”。师——如果“草—田鼠—蛇—老鹰”的食物链是以10%的传递效率进行的,我们按照各营养级能量大小可将其堆积成一个特殊的形状——金字塔型。我们称之为“能量金字塔”。师——注意:生态系统中的能量金字塔的每一个框格代表的是一个种群?还是一个营养级?师——对于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都进行了细致的学习,现在来检查我们对这部分知识掌握的情况。课堂当堂训练:引学案1、2、3、4、5。师生核对习题答案,当堂讨论有疑问的问题。二、研究能量流动有什么实践意义?生——读书、讨论、交流以下问题:(1)农作物怎样才能给人类提供更多的产品?(介绍沼气池的应用)【能量的多级利用】(2)草原怎样放牧产畜量高而草原又不退化?(3)假如给你一个池塘,你该怎样经营,才能最大获益?请大家讨论。(讨论后请几个同学阐述他们的结论)(4)现在已经出现一种叫做“生态农业”的农业经营模式。这种经营模式可以最小投入,得到最大收益。小结: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有两个方面:①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②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三、学以致用——解决课题开始的问题探讨:师——我们再回到教材P93“问题探讨”的荒岛上:分析回答情景中的问题:人、玉米、鸡,食物链(网)。师——请大家利用已学知识分析,鲁滨逊会选择“先吃鸡,后吃玉米”?、还是“先吃玉米,用部分玉米喂鸡、再吃蛋、再吃鸡”?说明理由。学生讨论......学生回答:选择“先吃鸡,后吃玉米”82
。用玉米喂鸡,增加了人在食物链中的营养级数,增大了能量浪费,违背了人对有限能源的最大利用原则。师——究竟有多么浪费?我们能否通过计算说明哪一种吃法能够获得更多的能量?假设鸡吃1KG玉米、都以最大传递效率20%计算,两种吃法中15KG玉米分别有多少KG的能量传递给了人?鸡吃的玉米越多,人得到的能量将会越()?学生动手计算:......师——结合鲁滨逊的实践经验,考虑到中国国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调整饮食结构,做到粮食类能源的节约呢?学生讨论:进餐应采用以谷物和植物蛋白为主的食物结构。比如,用豆浆取代牛奶,用豆腐等取代肉类等。小结:以第一营养级为主的饮食结构四、课堂总结:生——复述主要知识要点:生态系统的概念、过程、特点、研究意义。师——总结提升.能量流动的基本原理:(1)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符合热力学定律(2)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是单向的(3)能量在生态系统内流动是不断递减的(4)能量流动速率不同板书设计概念: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散失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起点途径过程来源和去路能量流动单向流动特点逐级递减研究意义教后反思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主备人:张倩审核人:张澍斌复备时间:上课时间:82
教学目标1.以碳循环为例,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2.构建碳循环的模型;3.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教学重点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是本节的重点,对于物质循环我们以碳循环为例,通过构建模型的方法让学生充分理解它的过程及特点。教学难点如何说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是本节的难点,本节通过图表的方式进行归纳比较,帮助学生明确其中的关系。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复备栏一、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能量沿食物链进行流动,从一个营养级到下一个营养级,在这个过程中,能量流动表现出什么特点?(学生回答)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也就是说能量并不能重复循环的利用,生态系统需要保持稳定、不断运转,就要不断有能量输入,对于生物圈来说,源源不断的太阳能为它提供了能量。但是生物圈中的物质却只能来自地球,生态系统运转过程中,亿万年来生物圈中的物质并没有减少或耗尽,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回答:物质是循环的)如果物质是循环利用的,那它就会不断的消耗和再生,从而实现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例如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把它们变成了有机物和氧气,动物和其它生物的呼吸作用又把有机物和氧气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再如,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环境中的一些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生产者被消费者捕食后有机物进入消费者体内,生产者和消费者体内的有机物最后又被分解者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回到无机环境。由此看来,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是循环的,是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不断循环。这里的物质指的是元素还是化合物?(学生回答)我们把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是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这里的生态系统是指每一个生态系统吗?(学生思考)比如一个池塘是一个生态系统,但是其中生物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随着大气环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因此这里所说的生态系统是指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82
生物圈,其中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下面我们以碳循环为例,了解一下物质循环的过程。观察课本上“碳循环模式图”,同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碳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何种形式存在?在生物体内主要以何种形式存在?(CO2、碳酸盐;有机物)2.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主要是通过什么途径?(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3.碳通过哪些途径从生物群落返回到无机环境?(呼吸作用、分解作用、燃烧)4.碳在生物群落内部通过什么渠道进行传递?(食物链和食物网)(学生回答,教师补充)从图中还可以看出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循环,且循环的范围具有全球性。现在我们尝试用模式图的形式把碳循环的过程表达一下。(板图)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碳循环主要是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进行,无机环境中主要以二氧化碳形式存大,在生物群落中主要是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大,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主要是通过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从生物群落返回到无机环境是通过呼吸作用、分解作用、燃烧的途径。这个过程中伴随着复杂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不是间一的物质移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离不开能量的驱动。我们再来学习一下氮循环的过程(教师讲解、板图)在生态系统中,其它物质的循环过程和碳循环类似,长期以来,各种物质循环都是保持稳定的,所以地球上各种物质的含量基本稳定,但是工业发展以来,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使其中的碳在短时间内释放出来,这样二氧化碳来不及转化,打破了生物圈的碳循环的平衡,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明显增加,形成危及整个生物圈的温室效应。温室效应还和近代人类对森林的大量采伐有关,森林在维持生物圈的碳循环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现在人们开展大力植树造林活动,这些植物能大量吸收已有的二氧化碳,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还应从根本上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现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我们都已经学习过了,它们之间具有什么关系?让我们用表格总结一下。82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小结:本节课,我们讨论了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碳循环的形式和过程、物质循环的特点以及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在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间循环往复。关于碳循环,要明确其形式是二氧化碳,循环的过程主要通过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分解作用实现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的特点。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要注意其区别和联系。板书设计 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一、物质循环1、概念:2、范围:3、碳循环:4、氮循环: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1、区别:2、联系:教后反思第四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82
主备人:张倩审核人:张澍斌复备时间: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2.说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中的应用;3.描述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教学重点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教学难点举例说明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复备栏(一)导入作为21世纪的我们已经与手机、电脑、互联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已经告别那交通基本靠走,通信基本靠吼的年代。总是说现在是信息时代,那什么是信息呢?我们将日常生活中的将可以传播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与信号等称作信息。讲述闻鸡起舞的典故,分析和认识信息传递的一般过程。(二)生态信息中传递信息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扩展学生的视野。通过给出的案例,学生联系实际,进一步巩固自己所学的内容。一、创设情境,共同探讨1、一只蜜蜂在找到蜜源之后如何告诉巢中的其他同伴蜜源的位置呢?2、你还能举出生物间信息传递的其他例子吗?二、通过举例分析,了解生态系统中传递信息的形式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磁,温度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2、化学信息---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3、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特征。大量图示自然界中不同的信息传递方式,理解不同信息传递的形式有何不同。(三)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通过阅读归纳,学生积极思考问题。通过自主学习,理解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举出不同的资料,分析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1、以蝙蝠的回声定位、莴苣种子萌发率与光的波长的关系认识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2、播放植物开花的动画;了解许多动物以信息素传递信号,从而知道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82
3、了解植物通过释放化学物质来吸引动物来解决生活在自己身体上的害虫,认识到信息的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三)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学生讨论,学生总结出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在农业生产上信息传递的应用;带着问题探讨,根据实例分析总结。1、提高农产品或出产品的产量。2、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一起回顾所学习的内容,对内容进行总结。进行简短的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包括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生态系统中中信息的作用、以及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板书设计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一、信息的种类:1、物理信息2、化学信息3、行为信息1、利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2、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3、利于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三、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2、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教后反思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