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50 KB
- 5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浅谈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课的运用一、“体验式教学法”的概念研究表明:“阅读的信息,我们能记得百分之十;听到的信息,我们能记得百分之二十;但所经历过的事,我们却能记得百分之八十。”这充分说明只有参与体验,才能学会。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体验式教学”,积极为学生搭建体验的平台,才能让学生在愉悦的体验中享受学习生物的乐趣。“体验”指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学生不仅要用脑思考,而且要用眼睛观看,用耳朵聆听,用嘴巴诉说,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中学生物课堂上的体验式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等主体精神为目标,以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情感为主要特点,以学生自我体验为主要学习方式,力求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达到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的有机结合。二、“体验式教学法”的作用1.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的方式。体验式教学倡导学生实践与体验,肯定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认识和感悟世界的能力。课堂上通过学生主动的实践与体验,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生动的教学情境中,在感性认识中进行学习。2.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激活课堂教学。体验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把课堂教学由以教师灌输知识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自我体验、感悟知识为主体;把课堂由教师的讲堂转变为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自主探究的场所;把注入式教学转变为参与式教学,使生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氛围。3.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增强教学的民主意识。体验式教学法创建的是一种互动的交往形式,强调重视师生的双边情感体验。教学过程中既是师生信息的交流过程,同时也是师生情感的交流过程。教师“爱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重视学生、欣赏学生、倾听学生的意见,接纳感受,包容缺点,分享喜悦。让学生体验到亲切,温暖的情感,从而产生积极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在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下愉快地学习,并能主动克服困难,奋发进取。5
三、“体验式教学法”的应用(一)、激活相关经验,让学生在联想中体验1.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展开联想进行体验。学生只有将新知识与头脑中原先积累的知识,形成非人为的本质联系,才有可能印进自己的头脑。如:在学习“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八年级下册)一节中“基因和染色体”的内容时,关于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学生曾经在七年级上册接触过一些,因此在讲解前,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图片资料,引导学生回顾七年级上册关于细胞结构中“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的知识。学生通过对旧知识的联想,回忆起细胞核内染色体含有蛋白质和DNA,以及DNA是遗传物质等内容。教师再引导学生猜想,既然DNA是遗传物质,基因应该在染色体的何种成分上?学生通过对学过知识的联想体验,达到了温故而知新的目的。2.引导学生运用生活的现象和经验发生联想进行体验。生活中处处有生物学,生活经验往往蕴含着科学的道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把教学内容中蕴含的知识在日常生活表现出的生物现象中作联想性投射,通过体验由此及彼,解释现象,获得新知。如:在学习“眼与视觉”时,为了说明人的瞳孔在明亮和黑暗环境中能调节大小,使自己在明处和暗处都能看清物体,可以让学生先进行联想体验——我们看电影刚进电影院时,会感到一片漆黑,可是过一会就会感到渐渐亮起来。电影结束走出电影院时又感到阳光分外眩目,眼睛不由自主地要闭上,为什么会这样呢?学生立刻对这一生活的经验发生联想,在想像体验的过程中对这一现象表示深有同感,然后通过观察猫的瞳孔大小的调节图片,推理得出结论:人的瞳孔调节原理与猫的相同,在明亮环境中,瞳孔缩小,以防止过多的光线进入眼内,从而保护眼球内部结构;在黑暗环境中,瞳孔放大,以增加进入眼内的光线,使我们能看清暗处的物体。由于体验来自于平凡的生活经验,学生容易产生共鸣感,激发起探究的兴趣,因此,通过此途径获得的新知识将深刻而持久。(二)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去体验5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各种不同的教学情境,是学生与生俱来的探究需要和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教学情境能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观察、思考的机会;参与、表现的机会;动手操作实践的机会,注意学生的亲身体验。学生的知识不是“灌”的,而是通过体验“悟”出来的,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绝知此事须躬行”。1.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对问题情境的体验中提出探究问题。良好的问题情境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习者特征,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对问题情境的体验中产生问题意识、发现并提出探究的问题。如: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特点时,先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认为一个物体要想在天空中飞行,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这个问题与物理有很大的关系,而学生初二刚开设物理课,因此兴趣颇浓,踊跃发言,归纳出三点:①要克服地球的引力;②要克服空气的阻力;③要有动力。教师趁热打铁,鸟类能在空中飞行也应具备这三个条件,那么怎样才能完成对“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活动呢?学生带着问题任务,开始了分组活动,提出相应的探究问题并制定出探究的计划。2.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在对游戏情境的体验中激发兴趣,激活思维。初一、初二的学生依然保存着童趣,他们不喜欢死气沉沉的学习,渴望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创设一些游戏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以愉悦的情绪投入到学习中去,在不知不觉的游戏体验中获取新知识。如:“生物进化的原因”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体会动物保护色的形成,设计了一个小游戏。用彩色的吹塑纸作为背景,模拟动物生存的环境;用彩色的小纸片代表动物不同体色的变异类型;学生则作为“捕食者”,“猎物”是小纸片。学生津津有味地投入到游戏中,发现与背景色颜色相近的小纸片“幸存者”最多,从而体验到保护色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三)设计动手活动,让学生在活动的参与中去体验生物学是一门以动手活动为基础的学科,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活生生的生物。观察、触摸乃至操作活的生物体,与面对模型、标本、挂图甚至观看录像片相比,学生的情感体验要丰富、鲜明而深刻得多。动手活动能加强学生的感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几乎100%5
的学生都喜欢亲自动手的观察、实验、制作、探究等活动,特别是当他们成功地制作好一片临时装片,自己操作显微镜在视野中清晰地观察到植物细胞的结构、旋转前进的草履虫时;经过一段时间悉心地照料,培养的小麦种子萌发了,扦插的植物成活时,其喜悦之情是难以自禁的。学生这种对动手活动本身的兴趣又会迁移到有关知识上来,激起他们探求知识的热情,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动手活动,让学生在活动的体验中发现学习的乐趣,体会成功的喜悦。1.小制作活动。如:在学习完细胞的结构后,开展一个模拟制作动、植物细胞模型的活动。让学生在课前自己准备透明塑料小盒、清洁小型的保鲜袋、线、果脯等材料,教师提供琼脂和水煮成溶胶状并保温。学生根据材料设计制作方案,利用塑料小盒做细胞壁,塑料袋做细胞膜,琼脂做细胞质,果脯做细胞核,注入水的塑料袋做液泡,绿色的果脯(青梅、橄榄)或绿色糖块做叶绿体,每个人都饶有兴趣地进行操作,成功地制作出了动、植物细胞模型。对于制作过程中符合卫生、清洁要求的,去掉细胞壁、细胞膜便可以食用了。学生在制作与品尝的体验过程中,加深了对动、植物细胞结构的认识,体会到细胞是立体的,同时也培养了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2.探究活动。如:在认识鸟卵卵壳和的结构特点时,设计了2个探究活动:(1)利用提供的器材(纸托、木板、重物,如砖等)设计实验,感受卵壳对外力的承受能力。通过这一探究活动学生直观地体验到卵壳确实能承受一定的重力,对卵的内部结构起保护作用。(2)利用提供的材料(新鲜鸡蛋、空的注射器、针头、装有温水的烧杯)设计实验,验证卵壳上气孔的存在。通过分组探究活动,学生发现了两种验证的方法:①利用注射器向鸡蛋内注入空气,使蛋内气压增大,蛋清透过气孔冒出;②把鸡蛋放在温水中,蛋壳上会出现气泡。学生对两个探究活动的主动参与和体验一方面能使学生达成知识性目标,卵壳上气孔可以透气,确保了卵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另一方面使学生达成了能力与情感目标,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与人合作的能力。3.观察活动。“鸟的生殖和发育”一节内容中,对于鸟卵的结构与功能的学习,设计5个连续的观察活动:(1)观察小烧杯中用醋酸溶解掉了蛋壳的卵,推测卵壳膜的作用;(2)打开鸡蛋,观察鸡蛋的内部结构,思考气室、卵黄、卵白、系带的功能。在观察的基础上总结出鸟卵适应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我们买来的鸡蛋都能孵出小鸡吗?”、“如何辨别受精的鸡蛋与未受精的鸡蛋?”、“受精的鸡蛋究竟是怎样孵出小鸡的?”5
教师继续提供实验观察(3)用照蛋器照出受精的鸡蛋,让学生观察。通过体验,学生直观地发现受精的鸡蛋胚盘明显增大;(4)观察“活珠子”,即发育14天的鸡蛋,认同受精的鸡卵是“活”的;(5)提供从网上下载的关于鸡卵21天胚胎发育的图文资料,学生了解了鸡卵的发育全过程,并体验到生命的奇妙。学生是学习和认知的主体,学生的学习认知活动是个体的实践活动,它具有很强的不可替代性,在学习中教师的指导不能离开学生主体的认知实践活动,它要通过学生主体的学习实践活动去认识、去体验,才能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精神财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使课堂成为学生的课堂,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通过学习情境的创设,实践环节的开发和学习渠道的拓宽,丰富学生的经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统一,让生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地方。参考文献:[1]毕克勤《刍议新课程背景下的体验教学》,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3)[2]张丽红《生物学教学中的体验教学.中小学电教》,2008(3)[3]胡尚峰、田涛《体验式教学模式初探》,教育探索,2003年11期[4]张昱琨《体验式教学法—实施新课程改革一项有益尝试》中国教育报2006年7月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