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8.50 KB
- 28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1994年第5届生物国际奥林匹克试题及解析选择题1.下列几种特点中,哪一项不是水的特性()A.热的不良导体B.电的良导体C.细胞中大多数物质的良好溶剂D.细胞中大部分反应均在水溶液中进行2.根据细胞膜的流体镶嵌模型()A.蛋白质与磷脂形成一有规则的重复结构B.膜是一刚性结构C.磷脂形成一双分子层,其极性头部对顶着D.蛋白质可在磷脂双分层中进行侧向移动3.一小段小肠制成的袋,其中装有物质M和能分解M的一种酶。此袋放在盛于容器中的蒸馏水中如下图。第二天检查水时,发现其中只含有物质X。根据这一观察,不能作出下列各结论中的哪一条()A.酶分解了物质XB.袋中的物质M被分解了C.X是物质M的组分D.物质X能穿过小肠壁E.物质M的分子量大于物质X的分子量4.有些蓝绿藻(蓝细菌)既是自养的(能进行光合作用),又是异养的(能同化有机化合物)。已有实验证明,光促进它们对有机物的同化(周围大气中的C.O2含量正常)。下列哪种说法是对这一现象的最可能的解释()A.有机化合物的存在抑制光合作用B.蓝绿藻对有机化合物的吸收和利用不消耗能量C.光合作用中所形成的同化力(A.TP和NA.D.PH)可用于有机化合物的吸收及进一步的转化D.蓝绿藻能固定大气中的氮5.下列过程中的哪一组是光合作用光反应中的组成部分()28
A.1,3,6B.1,4,8C.2,3,6D.2,4,5E2,5,76.下列各项中的哪一条不影响右图中单位时间内气泡数目()A.玻璃容器的容积B.光强度C.植物的叶片数目D.溶于水中的C.O2量E水的温度7.C3光合作用中CO2的受体是()A.3一磷酸甘油醛B.丙酮酸C.核酮糖l,5-二磷酸D.铁氧还蛋白8.光合作用与线粒体呼吸不同之处在于(请注意选择一条)()A.水被分解B.水形成C.电子由细胞色素等传递D.有色的含金属化合物参与E.上述几条中有一条以上是光合作用所特有的9.本世纪30年代,范·尼尔(C.B.vA.nNiel)正确地提出假说,认为植物所释放的氧中的氧原子来自于()A.H2OB.CO2C.C6H12O6D.O310.生长素的作用是()A.落叶和落果的促进剂B.侧芽生长的促进剂C.伸长生长的抑制剂D.伸长生长和根发育的促进剂11.除去光周期、温度和营养这三个因素之外,还有一个控制植物开花的因素是()A.光合磷酸化的速率B.有机物在植物体内运输的速率C.植物的年龄D.土壤溶液的pH12.将植物细胞在3H标记的尿苷存在下温育数小时。然后收集细胞,轻轻匀浆化并进行分级离心以获得各种细胞器。放射将主要存在于()A.核仁、质体和高尔基器中B.核、核仁和溶酶体中C.核、核糖体和液泡中D.核、核仁、核糖体和叶绿体中E.所有上述细胞器将表现大致相等的放射性水平13.玉米的根冠被切除后,约5天即可再生出完整的新根冠。但在飞行中的宇宙飞船中却不能再生根冠。其理由最可能是下列各条中的哪一条()A.根冠的形成与大气中的C.O2含量有关28
B.根冠的形成与光周期有关C.根冠的形成与昼夜温差有关D.根冠的形成与重力有关14.生活在炎热且干燥环境中的植物可能具有()A.深绿色的大叶,叶的两面均有许多气孔B.浅绿色的大叶,叶只有一面有气孔C.浅绿色、有毛、大小中等的叶,极可能其下表面上有气孔D.小而厚的叶,只有少量气孔15.渗势压最高(水势最富)是下列哪类植物细胞的特征()A.水生植物B.中生植物C.旱生植物D.盐生植物16.下图为一种叶子的横切面,其中“4”是什么类型的组织(细胞)?A.栅栏细胞B.薄壁组织细胞C.海绵细胞D.石细胞17.木质部维管束的细胞在执行其功能时()A.是死的B.是活的,只有细胞膜木质化了C.是活的,只有其核仁消失了D.是活的,细胞内有一大的液泡18.一个豆荚中种子的粒数决定于()A.花中雌蕊的数目B.雌蕊中心皮的数目C.子房中胚珠的数目D.胚囊中胚的数目E.雌蕊中柱头的数目19.下列各项中,哪一项是属于植物的孢子体的()A.双倍体并通过有丝分裂产生单倍体细胞B.双倍体并通过减数分裂产生单倍体细胞C.单倍体并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D.单倍体并通过有丝分裂产生配子E.由减数分裂产生20.研究下图和检索表中的描述,指出A~D中的哪个图与2A的描述相符合()1A、1B.等代表的意思如下:28
1A.单花1B.花序2A.雌花和完全花2B.只是完全花3A.一朵花中有一个子房3B.一朵花中有许多个子房21.有茎的次生生长的典型植物是()A.苔藓植物(苔藓)、裸子植物(松类植物)和被子植物(木兰科植物)B.被子植物C.双子叶植物D.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22.现有的植物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是()A.藓类B.蕨类C.松柏类D.被子植物23.有花植物的生长与哺乳动物的生长之间最大的区别是()A.有机体的各个部分生长速率不同B.一部分的生长可能为另一部分所控制C.一旦达到成熟,生物体的总生物量保持相对恒定D.生长趋于局限在一些特殊类群的细胞中24.何种动物以孤雌生殖(单性生殖)作为正常繁殖的过程()A.水螅B.绦虫C.蚯蚓D.蜜蜂25.在螫虾(蝲蛄)中平衡的感觉器官是()A.爪B.耳C.触角的平衡器D.部第一附器E.眼柄26.无脊椎动物种类在现存动物种类中所占大致的百分比是()A.20%B.50%C.70%D.95%27.细胞分裂的哪一个过程可满足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必要条件()A.着丝点分裂B.染色体复制C.同源染色体配对D.形成交叉28.男人A有一罕见的X—连锁的隐性基因,表现的性状为A.。男人B.有一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基因,它只在男人中表达,性状为B。仅通过家谱研究,你能区别这两种情况吗()A.无法区别,因为男人A和男人B的后代都只有男性个体表现所指的性状B.可以区别,因为男人A和男人B都不会有B性状的女儿C.无法区别,因为男人A不会有表现A性状的儿子,而男人B的儿子不一定有B性状D.可以区别,因为男人A可以有表现A性状的外孙,而男人B不仅可以有表现B性状的外孙,还可以有表现B性状的孙子29.许多种类的鸟,其雄性个体的羽毛具有颜色鲜艳的条纹,请指出对这一特征能够稳定遗传的最好解释。A.在热带植物中,条纹的羽衣是一种很好的伪装B.这一特征没有好处也没有坏处,所以对选择既无利也无害C.雌性个体优先选择有条纹的雄性,所以控制这一特征的基因得以在种群中传播D.条纹羽衣使这一种类的鸟更容易相互识别,这样可以防止与其他种类遭遇时的潜在危险30.蚕的丝腺细胞能产生大量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叫丝蛋白。这些细胞不产生血液中的蛋白质,因此推测丝腺细胞()A.只有丝蛋白基因B.有血蛋白和丝蛋白基因28
C.有丝蛋白基因和其他基因,但没有血液蛋白基因D.比合子的基因少31.多效基因的活动主要是由哪一方法揭示的()A.研究基因B.生物基因的相互作用C.研究家谱(谱前)D.研究由基因突变引起的表现型的改变32.在一家庭中,父亲是A.型血,儿子血型是B.型并且患有血友病。从这一家庭,母亲、儿子和父亲可能的基因型(见下表①~⑤)中选择下列答案(五选一)()①父——AOXHY,母——BBXHXH,儿子——BOXhY②父——AOXHY,母——BOXHXh,儿子——BOXhY③父——AOXhY,母——ABXHXh,儿子——BOXhY④父——AAXhY,母——BOXHXh,儿子——BOXHYA.①和③B.②和④C.①和④D.②和③E.②、③和④33.如果ABCD间的距离是:A-B1.5基因交换单位(摩);B-C18摩;A一D18.5摩。ABCD最可能的基因顺序是:①ABCD,②BACD,③ABDC,④ACBD。请从下列可能答案中进行选择(五选一)。A.①B.②C.③D.④E.都不对34.将黑毛豚鼠与白毛豚鼠杂交,所有几个体都是黑毛。用F1中的雌性个体与纯隐性个体交配,回交产生的个体的表现型比例如下:3白︰1黑。亲本和F1个体可能的基因型是什么①AA,aa,Aa;②AAbb,aaBB,AaBb;③AABB,AAbb,AABb;④AABB,aabb,AaBb请从下列可能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A.①B.②C.③D.④E.都不对35.把一只饥饿的棕色鼠放在一个关闭的金属盒中,盒中有一个食槽和一个释放食物的杠杆。如此鼠可随机地在盒中跑动,直到它偶然碰到杠杆并释放出食物。此鼠很快就学会了当它需要食物时就去触碰杠杆,这属于什么类型的学习()A.印记B.习惯化C.敏感作用D.试错学习36.很相似但不同种的鱼把卵和精子排放在同一水域中,其中一种鱼的精子不能进入另一种鱼的卵,这是由以下哪一种生殖隔离引起的()A.生态隔离B.行为隔离C.机械隔离D.配子隔离37.以下哪一种条件促使生物登上了干旱的陆地()A.火山活动和地壳运动的减少B.海平面下降和陆地扩大C.大气中形成了臭氧层D.气候变暖,湿度增加和出现温室效应38.右下图表示的是不同色的光和光照强度射入海水的情况。根据该图,你认为浮游植物生活的下限应在什深度()A.5米B.10米C.20米D.40米39.附生植物(epiphyte)这种生长型最适合于吸收()A.光B.传粉者C.水D.营养28
40.一组学生将叶捣碎成叶汁后混入一些池泥并放在黑暗中保存。在10天中他们每天取些样品以确定叶汁中微生物的数量变化,结果如下图所示。下面的哪一个结论是错误的?A.生物Ⅰ可能是生产者B.生物Ⅱ可能以生物Ⅰ为食C.生物Ⅱ紧随生物Ⅰ的出现而出现D.生物Ⅳ可能是捕食者41.有人把水葫芦引入了一个热带国家,现已阻塞了航道,成了在河流和湖泊中行船的主要障碍。一株水葫芦可以在50天中产生1000个后代,其原因可能是()A.没有天敌B.气候适宜C.生殖率高D.占据的是空生态位E.以上答案全正确42.有些植物的茎柔软而且机械组织不发达,茎内具有很大的细胞间隙和很薄的角质层。这些植物属于什么生态类群()A.中生植物B.旱生植物C.水生植物D.盐生植物43.很多植物都与固氮菌有互惠共生关系,植物为固氮菌提供()A.氮B.氧C.多种糖D.亚硝酸盐44.下图表示物种Ⅰ和物种Ⅱ的种群密度变化。Ⅰ和Ⅱ两个物种之间最可能的关系是()A.寄生物一寄主B.捕食者一猎物C.竞争D.共生45.将两种十分相近的动物放入一个容器中,除了供应有限的食物外,其他条件都保持恒定。两种动物间没有直接的相互作用。就平衡状态来看,正确的结论是()A.不管初始数量如何,两种动物的数量都将保持不变(静态平衡)B.两种动物的数量都将发生波动(动态平衡)C.受初始数量的影响,两种动物的数量都保持恒定(静态平衡)D.只能有一种动物生存下来E.以上每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这将取决于用于实验的动物种类46.如果在下图中食物网所代表的生态系统中施用了D.D.T,这种杀虫剂在何种生物体内的浓度最高()28
A.AB.BC.GD.47.对于一个隔离的且数量已经大为减少的种群来说,其潜在的危险是()A.丧失了遗传多样性B.趋向于选型交配C.基因流动减少D.哈迪一温伯格平衡不稳定48.生存斗争的发生是由于()A.每一生物产生的后代比取代亲代本身所需的数量多B.先天的竞争趋势C.应付气候变化所不可避免的困难D.领域行为和优势等级49.在一个稳定的池塘生态系统中,一种突发的污染使所有的植物死亡,在可以测量的变化中首先降低浓度的是()A.二氧化碳B.硝酸盐C.氧D.磷E.A和C正确50.以下哪一项可提高生物的多样性()A.生物的分类B.不同环境中的自然选择C.来自共同祖先的遗传D.体内平衡调节51.以下列举的哪一项不是生态演替的结果()A.增加食物链中的营养级B.提高生产力C.增加群落的稳定性D.有机物贮存逐渐减少E.增加物种的多样性52.下述动物类群中最早起传粉作用的动物是()A.蚂蚁B.甲虫C.蜜蜂D.蜂鸟53.在健康成年人中,红血球的形成只是在()A.胸骨、肋骨和椎体B.大腿和小腿骨(股骨、胫骨)C.肝D.脾54.当血流通过心脏时,心脏的瓣膜适时开启和关闭。迫使这些瓣膜的张开是由于()A.左右心室强有力的肌肉的收缩B.存在这些瓣膜中的小的肌肉的收缩C.附着在心肌上的腱索D.血液自身的压力55.下列陈述中,哪一项解释了在病人血液中持续维持异常高水平的葡萄糖的原因()A.肾脏未能充分滤过B.血液中存在过量的甲状腺素C.肌肉整个处于休止状态D.胰腺的激素分泌不足E.小肠吸收了过量的葡萄糖56.为什么人类机体不能仅仅供给碳水化合物()A.因为人体主要由蛋白质构成B.因为为了生存人需要许多其他物质,而这些物质是人体本身不能制造的C.因为碳水化合物的热量不是很高28
D.因为碳水化合物不含氮,并且人体不能从空气中吸收氮57.一个学生将唾液加入淀粉液,然后在以下各种条件中,期望将淀粉转变为双糖。试问下列哪种条件对于他的实验最好()A.混合物保持在0℃B.混合物保持在30℃C.煮沸混合物然后保持在30℃D.混合物保持在70℃58.基础代谢率是()A.在精确限定的条件下维持生命所需最少的能量B.在获得100g蛋白质营养物之后产生的能量C.做10次膝弯曲所需的能量D.转变1g脂肪所需的能量59.在哺乳动物胚胎中,与母体子宫壁发生关系的第一个结构是()A.羊膜B.绒毛膜C.尿囊D.滋养层60.在鱼、鸟和哺乳动物的听觉器官中共同存在下述哪种结构()A.外耳壳B.半规管C.听道D.耳咽(欧氏)管E.发达的耳蜗管61.选择有关爬行类动物的正确陈述()A.爬行类像鱼和两栖动物一样有体温调节机制B.爬行动物的身体覆盖着湿润的、软的鳞片,这种鳞片帮助它们防止水分蒸发C.由于发展了保存水分的肾小管结构,爬行动物在沙漠中才有可能生存D.爬行类动物排泄的含氮废物如尿素62.具有两心房一心室心脏的动物是()A.麻雀B.蟾蜍C.鲼(软骨鱼)D.鲤鱼63.下列各项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蛋白质功能A.抗体与抗原的一些部分结合B.抗体固定氧C.血红蛋白固定氧D.血红蛋白与抗原的一些部分结合64.每一氨基酸的独特性质决定于其特殊的()A.R基B.氨基C.肽键的类型D.与其他氨基酸成键的数目65.一个突变使一种蛋白质分子内的丙氨酸残基变成缬氨酸残基,并使此蛋白质的活性丧失。其原因是()A.缬氨酸是酸性的而丙氨酸是碱性的B.丙氨酸是形成α一螺旋所必需的而缬氨酸则不是C.缬氨酸比丙氨酸占据的空间大,因此蛋白质分子的形状改变了D.缬氨酸的存在改变了蛋白质的等电点66.多聚一L一亮氨酸在二氧六环这样的有机溶剂中呈α一螺旋,而多聚一L一异亮氨酸则否。多聚一L一异亮氨酸之所以呈现这种行为,其理由是()A.异亮氨酸中连在β—碳上的甲基在立体结构上干扰α一螺旋的形成28
B.多聚一L一亮氨酸中的肽键有所不同C.在有机溶剂中异亮氨酸比亮氨酸不易溶D.异亮氨酸的等电点较高67.琥珀酸脱氢酶通常催化琥珀酸的脱氢反应。丙二酸在与此酶形成暂时性复合物方面和琥珀酸非常相似,但丙二酸本身不能由琥珀酸脱氢酶催化脱氢。在这一例子中,琥珀酸和丙二酸分别是()A.前者为底物,后者为竞争性抑制剂B.前者为竞争性抑制剂,后者为底物C.前者为正调节剂(效应物),后者为负调节剂D.前者为负调节剂,后者为正调节剂68.下图代表一个学生关于发生在动物细胞中的D.NA.合成的观点。箭头表示新合成的DNA。对此图的正确评价是()A.正确B.不正确,因为动物细胞中D.NA.的合成是单方向的C.不正确,因为D.NA.合成是沿3’→5’方向进行D.不正确,因为在两条链上DNA的合成都是沿错误方向进行的69.一种人工合成的mRNA只含有两种核苷酸U和C,它们的含量是U为C的5倍。这种人工合成的mRNA有多少种可能的密码子()A.4种B.6种C.8种D.6种70.D.NA.之所以能准确复制,是由于()A.遗传密码B.有丝分裂C.碱基配对法则D.DNA分子被包在核膜内71.下列说法中哪一条解释了青霉素为什么起抗生素的作用()A.青霉素抑制核酸的合成B.青霉素抑制胞壁质的合成,胞壁质是建造细菌细胞壁所必需的物质C.在原核生物中青霉素抑制蛋白质合成D.真核生物能迅速分解青霉素72.会发生变性的物质有哪些()A.只有蛋白质B.只有核酸C.只有脂质D.有核酸和蛋白质73.对于变性过程的描述,下列各项说法哪项是正确的()A.它使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丢失,一级结构也遭破坏B.它使二级和三级结构丢失,而一级结构不被破坏C.只使四级结构丢失D.使聚合物的化学反应性减小74.三羧酸循环发生在()28
A.线粒体B.细胞质C.叶绿体D.细胞核75.对于三羧酸循环功能的正确评价是()A.只是一种核苷三磷酸的来源B.是ATP和重要的代谢中间物的来源C.只是葡萄糖的来源D.只是丙酮酸的来源76.下列各项物质中哪一项是有氧呼吸的产物()A.只有CO2和H2OB.CO2、H2O和ATPC.草酸D.柠檬酸77.对于酶的别构效应,下列哪种阐述正确()A.调节代谢过程的方式B.活化酶活性的方式C.竞争性地抑制酶活性的方式D.非竞争性地抑制酶活性的方式78.某一科学家用活细胞作了多张连续切片,在电镜下观察这些切片后,他画了一个综合图(见下图)。你有理由认为这一细胞不是()A.光合细胞B.进行呼吸作用的细胞C.真核细胞D.植物细胞79.可进行能量转化的细胞器是下列各组中的哪一组()A.有色体和白色体B.线粒体和白色体C.线粒体和叶绿体D.线粒体和有色体80.有关中心粒的正确概念是()A.细胞质中靠近细胞核的稳定结构B.细胞核内的稳定结构C.在有丝分裂时出现的结构D.染色体的一部分81.同一种细胞的细胞质中,为什么能够含有不同数目的质粒()A.因为质粒的结构是圆形的B.因为质粒能复制且与染色体无关C.这决定于质粒的分子量D.因为质粒通常比染色体小得多82.真核细胞中,DNA存在于()A.细胞核中B.线粒体中C.叶绿体中D.所有这三种细胞器中83.影响蛋白质合成的药物具体影响下列哪一个细胞器的功能()A.细胞质B.着丝粒C.核糖体D.液泡84.对于物质的主动运输,错误的阐述是()A.能逆着浓度梯度而发生B.能逆着电化学势梯度而发生C.将温度降低10℃,其速率至少减至一半28
D.代谢抑制剂对它无影响E.表现出饱和特征85.参照下图回答:在细胞周期中的S期,细胞()A.发生胞质分裂B.发生减数分裂C.复制其D.NA.D.发生有丝分裂E.进入分裂间期86.番茄的染色体数是24,一番茄细胞发生了减数分裂,所形成的细胞中有3个退化了,最后一个细胞迅即发生了三次有丝分裂。你会找到多少个细胞核,这些核各含有多少个染色体()A.4个细胞核,各有12个染色体B.4个细胞核,各有24个染色体C.8个细胞核,各有12个染色体D.8个细胞核,各有24个染色体87.修复再生的涵义是()A.组织和器官在其细胞的整个生活周期中和衰老时更新的一般特性B.在细胞分化和特化期间发生的生理变化C.在受到伤害后组织和器官的恢复作用D.新细胞代替老细胞的过程88.一个有8条染色体的细胞发生了二次有丝分裂和一次减数分裂,有一个子细胞受精了。下图中A~E各图中,哪一个代表了上述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28
89.下列说法中,哪一条属于有(22+x)条染色体的人细胞()A.它是一受精卵B.它是发生了减数分裂的细胞C.它是一体细胞D.它是已发生了有丝分裂的细胞90.甲状腺素浓度过高引起线粒体中的解偶联作用,即虽有电子传递但无A.TP形成。根据这一事实,可以预料甲状腺活动过强的人()A.虽然消耗的食物少而且体表比健康人的凉,但肥胖B.虽然消耗的食物少而且体表比健康人的暖,但肥胖C.虽然消耗大量食物而且体表比健康人的凉,但消瘦D.虽然消耗大量食物而且体表比健康人的暖,但消瘦E.甲状腺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所以本题未提供足够的信息以回答甲状腺活动过度所造成的问题91.血液流体静压力促使()A.肾小球滤过B.毛细血管的微静脉末端重新吸收水分和溶解的物质C.肾小管中维持钠的浓度D.肾小管重吸收盐和葡萄糖E.钠离子在髓袢中再循环92.人体肾上腺、胰脏和肝脏所共有的机能是()A.调节代谢率B.收缩血管C.合成尿素和尿酸D.消化脂肪E.参与调节血液中葡萄糖的水平93.动物激素的结构不可能是()A.氨基酸衍生物B.肽类和蛋白质类C.类固醇(甾类)D.糖28
94.有关近视及矫正的正确阐述是()A.他的眼睛从晶状体到视网膜的长度大于平均值B.应用一个合适的双凸镜来矫正此缺陷C.视近比视远受到更严重的影响D.一个圆形的物体看起来像是椭圆形的95.一种可使乙酸胆碱酯酶丧失活性的药物,其作用是()A.抑制突触前末梢释放乙酰胆碱B.抑制乙酰胆碱与受体蛋白结合C.增加由乙酸胆碱造成的肌肉收缩的持续时间D.所有上述各条96.下述疾病中,哪一种不是由原生动物造成的()A.疟疾B.昏睡病C.狂犬病D.阿米巴痢疾97.找出涉及神经细胞轴突的错误叙述()A.轴突是神经元的长突起B.髓鞘促进神经冲动的传导C.一些轴突可能长于2米D.某些轴突没有髓鞘E.神经冲动的传导并不依赖轴突的直径大小98.请从下列器官(①~⑥)中选出造血器管:①骨髓,②胸腺,③胰岛,④脾,⑤淋巴结,⑥肾上腺髓质()A.①,②,③和④B.③,④和⑥C.①,②,④和⑥D.①,②,⑤和⑥E.无正确答案99.从胃与小肠来的血液到达右手必须经过()①心脏(1次),②心脏(2次),③不经过心脏,④左、右肺,⑤肝,⑤脑。A.只是②B.①和④C.②,④和⑥D.②,④和⑤E.③,④和⑤100.下列说法是关于女性生殖系统的。将正确说法前的字母圈起来()A.雌激素和孕激素都是发生排卵所必需的B.雌激素趋向于抑制垂体前叶产生的FSHC.精子与卵的结合(即受精作用)通常在子宫内进行D.孕激素的产生主要是受LH的控制E.在排卵后的那一部分月经期内体温略有上升其他题型101.下列生物高分子:核酸、蛋白质和多糖可能有以下特点()A.线状,几乎无分枝B.线状或有分枝C.同聚物,由完全相同的单体组成D.杂聚物,由不同的单体组成将正确答案填入下表,用字母代表各种特点。注意一种高分子可能有几种特点。生物高分子特点核酸蛋白质多糖102.下面图示表明红色面包霉通常通过一套酶系统由原料合成它自身的氨基酸。28
根据字母A~D代表的意思,分别将其与下面的6句话对应起来A.根据上图作出的合乎逻辑的假说B.不合逻辑的假说C.与上图无关的假说D.只是重复上图中已有的信息①酶A.催化由原料形成鸟氨酸的反应;②若基因B.不存在,则鸟氨酸可直接形成精氨酸;③老基因A.被破坏,则向培养基中加入鸟氨酸,面包霉仍能存活;④者基因B.被破坏,则向培养基中加入酶B.,面包霉仍能存活;⑤基因C.指导酶C.的形成;⑥不同的霉菌对氨基酸的要求不同。103.T一控制A.植物的显性等位基因,表现为高植株。t一隐性等位基因,表现为矮植株。R一显性基因,控制茎的绿色。r一隐性基因,控制茎的紫色。在随机受粉的A.植物种群中,表现型的比例如下表:表现型高植株矮植株绿茎紫茎绿茎紫茎%6321124回答下列问题A.基因型为TT的植物的百分比是多少?B.基因型为TTRR的植物百分比是多少?104.根据字母A.~E代表的意义,分别将其与给出的演化概念(①一⑤)对应起来。①基因流动,②有性繁殖的种,③自然选择,④突变后遗传漂变。A.新的等位基因的唯一来源B.一种群中等位基因相对频率增加或减少的机会C.一个或多个种群中的成员可进行交配并产生有生育能力的后代D.由于迁入或迁出,等位基因在种群中的频率发生变化E.种群中变种成员在生存和繁殖力上的差别105.下列说法中,哪个或哪些是正确的?蛋白质功能A.抗体与抗原的一些部分结合B.抗体固定氧C.血红蛋白固定氧D.血红蛋白与抗原的一些部分结合28
参考答案及解析1.B纯水是电的不良导体,其他三项均正确。2.D此模型假设磷脂形成一双分子层,其非极性尾部对顶着,所以膜内是亲脂性的,蛋白质分子插在双分子层内,并可进行侧向移动。既是流体模型,当然不是刚性的。3.A小肠壁是一半透性膜。这一实验表明在袋内酶使M分解,产生了小分子量的物质X,X则被透析出来。4.C大气中CO2含量正常,说明在蓝细菌中光合作用正常进行。在这种条件下光仍促进有机物的同化,说明有机物的存在并不抑制光合作用。蓝细菌的固氮作用与有机物的同化无关。唯一可能的解释就是光能间接(通过形成同化力)被用于有机物的同化。5.B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中包括叶绿素分子的激发(形成C.hl+,即C.hlC.hl*→C.hl++e),电子传递形成NA.D.PH+H+以及光合磷酸化作用(A.D.P+Pi→A.TP)。6.A气泡的数目表示光合作用的强度。叶片数目代表光合组织的多少,光强度、C.O2浓度、温度均影响光合作用。只有容器的大小与光合强度无关。7.C卡尔文循环中C.O2的受体是核酮糖1,5-二磷酸。3一磷酸甘油醛是还原后的产物,铁氧还蛋白是电子传递链中的电子受体。丙酮酸与卡尔文循环无关。8.A这5条中只有A.是光合作用所特有的,B.,C.,D.三条均为光合作用与线粒体呼吸所共有。9.A范·尼尔所提出的假说的核心是认为光合作用中光的作用是使水分解(光解)成〔H〕和〔OH〕;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中,4〔OH〕→O2+2H2O;在细菌光合作用中,则〔OH〕被还原剂(如H2S)所还原,没有O2放出来。光不会使C.O2分解。糖是光合作用的最终产物,O3与光合作用无关。10.D28
生长素既促进芽的伸长生长,也促进根的生长,不过最适浓度不同。生长素抑制侧芽生长。促进脱落的是脱落酸。11.C植物只有到达能够开花的年龄(花熟状态)时,才能在具备了开花的外部条件的情况下开花。花熟状态不只指光合作用速率或有机物的运输和积累,更与土壤pH无关。12.D高尔基器、溶酶体和液泡中均不含核酸,故无放射性;核、核仁、核糖体和叶绿体中均含有核酸,也都合成核酸,故有放射性。13.D飞行中的宇宙飞船与地面的最大差别是没有重力的影响,而且已有实验证明,根冠与根的重力有密切关系。所以其最可能的原因是根冠的形成与重力有关。14.D适应于炎热干燥环境的植物,必须保水力强,而蒸腾作用较弱。叶片肥厚、气孔少正符合这一条件。15.D盐生植物所生长的土壤中渗势压很高(水势很负),所以其细胞的水势必定也很负。16.D在一些植物,例如桂花的叶片叶肉内有厚壁组织石细胞存在,细胞呈放射状分枝,细胞次生壁加厚并木质化,细胞成熟后死去。17.A这道题出的不严谨,因为维管束中的木质部由四类细胞组成,即导管、管胞、木薄壁细胞和木纤维。导管、管胞与纤维细胞成熟后死去,但木薄壁细胞仍是生活的,它具有贮藏和横向输导功能。18.C.种子植物的种子是由胚珠(当然要经过受精作用)而来,因此豆荚中种子的粒数,决定于雌蕊中胚珠的数目。19.B在植物世代交替过程中,合于萌发形成孢子体(二倍体),孢子体上的孢子母细胞(二倍体)经过减数分裂产生孢子(单倍体细胞)。20.D从D图(右图)看为菊科的花,花序外周为雌花,中央为两性花,因此,D图符合2A描述。21.D从题意与答案看,应问植物界中哪些类型的植物具有次生生长的茎,这样D.答案才算正确,否则答B.或C.也不能算错。22.D被子植物是当前世界上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植物,它们不仅具有由高度分化的各类细胞所组成的枝叶茂盛、根系发达的植物体,而且有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植物适应地球上的各种环境;在繁殖过程中开花、结实,形成果实。它不但有保护幼小植物体的种皮和果皮,而且具有经过双受精过程产生的多倍体胚乳,并产生各种结构以适应果实、种子的散布,适应环境大量繁殖后代。23.D28
有花植物的生长有两种方式;一是顶端生长,二是加粗生长。顶端生长是根尖、茎尖上的顶端分生组织细胞分裂活动的结果;加粗生长是由于茎与根中形成层细胞分裂活动的结果。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具有顶端和加粗生长;单子叶植物只有顶端生长而无加粗生长。24.DA不对,因水螅既有出芽生殖形式的无性生殖,又有精卵结合的有性生殖,二者均是普遍存在的。B不对,绦虫均为有性生殖。C不对,蚯蚓也是有性生殖,虽寡毛纲中的某些水生种类可在很长一个时期内行无性生殖,但此题中显然是指土壤中生活的蚯蚓。D正确,因为蜜蜂中的卵若不经受精则单性发育为雄蜂,而受精卵则发育为雌蜂和工蜂,所以孤雌生殖是蜜蜂的正常繁殖过程。25.C解释;蛰虾属甲壳纲十足目动物,十足自一般有一对位于触角基部的平衡囊(也有的在足的基部或尾节),是由外胚层内陷形成,内有平衡石,囊的内壁有感觉毛,或直接与平衡石接触感受刺激,或通过囊内液体而感受刺激,以调节运动和身体平衡,故只有C.正确,其他均不对。26.D据估计动物界现存的已知种类约150万种以上,其中脊索动物约4万多种,其余均为无脊椎动物,所以选择D是最接近实际比例的。27.C孟德尔分离律的核心思想是:分别来自父本与母本的一对因子,在减数分裂时分配到不同的配子中。在染色体水平上,减数分裂时发生的同源染色体配对和随后的分离是保证等位基因准确地发生分离的保证,因此C.是正确的。A.不对:因为有丝分裂也同样发生着丝点分裂,但并没有等位基因的分离。B.不对:因为染色体复制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并没有必然的关系。D.也不对:交叉的形成与等位基因的分离无关。交叉是交换的细胞学后果,重组是交换的遗传学后果,它们都是以分离为基础的继发事件。28.D此题在语言和逻辑思维上作了手脚,但只要基本概念清楚并不难选择正确的答案。首先应注意两个所涉及的性状都是“罕见”的,其“潜台词”意在说明,两个家谱中(更正确的说法是“两类家谱”)的所有的配偶在所涉及的性状上都是正常的,基因型也是正常的。因此,男人A.的家谱应当是典型的“通过女儿传给外孙的一半”。男人B.是一种限雄遗传现象,B.性状可以传给儿子(该基因表达),也可以传给女儿(该基因木表达),因此也可以传给孙子和外孙,并得到表达。正确的答案应为D.。A.不对:用“后代”一词掩盖了“儿子”“孙子”和“外孙”之间的不同。B.为故意制作的逻辑错误,原因和结论之间相悖。C.是在语言和逻辑上耍的花招,所述现象是正确的,结论却相反。29.C许多鸟类在雌雄之间存在着多态现象,雄的更为鲜艳漂亮,其原因或许是能更好地吸引雌性,或许有目前尚不知道的基因多效性的变化,应当选C。A和D是不对的:因为在热带丛林中,鲜艳的颜色起不到保护作用,即便是有保护作用,也不能只是雄的被保护。D也与A一样,遇到同样性质的问题。B说法等于否认了突变与选择之间的辩证关系。30.B28
在通常情况下,细胞的分化并不涉及基因的丢失,不同的分化细胞其基因组成是不变的,但被活化或被抑制的基因在不同的细胞中是不同的。因此在丝腺细胞中,就血红蛋白基因和丝蛋白基因而言,两者都是存在的,但丝蛋白基因得以表达,而血蛋白基因没有表达,因此应当选B.。31.D多效基因是指一个基因的活动导致多种表型效应,其原因是该基因控制的原发效应不是发生在整体代谢的末端,而是发育和代谢环的较早时期,因此会引起继后的多种效应。由于我们目前对个体的生长和发育的生理生化的全面变化了解的仍然很不全面,了解多效基因的活动规律还不能仅仅通过答案中A.,B.,C.的途径揭示它们,而只有通过某一基因的突变方知它所起作用的效应范围。“突变”是观察大自然的窗口,没有变异是无法研究遗传的。32.D从血型来看,A型血的父亲有B型血的儿子,其父亲的基因只有IA.i才有可能,依此推测,母亲的基因型应当是IB.IB.,或IB.i,或IA.IB.。因此上述四种情况中,可以将④排外。从血友病来看,血友病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题中既然没有强调父、母患血友病,理应作表型正常处理,其实父亲是否为血友病并没有什么关系,反正他的X染色体不会传给儿子。因此,只有母亲是血友病基因的携带者(XHXh)才有可能得到患血友病的儿子(XhY)。母亲当然也可以是血友病的患者,基因型是XhXh,但比较少见。因此所列结果中①是可以排除的,因此只有②和③是有可能的,因此应当选D。顺便提及此题答案的基因型写法是错误的,“A.”、“B.”、“O”都是表型的符号,因此A.OXhY×A.B.XHXh→B.OXhY应写成IA.iXhY×IA.IB.XHXh→IB.iXhY33.C(原标准答案);实际上B、C都成立请参阅第四届34题的解释,此题同样是无法直接根据提供的数据制图,应分析原题所提供的各种排列进行分析和选择。下面分析基因顺序:①ABCD是不对的,因为A-D为18.5,而A—B为1.5,B—C为18,两者相加为19.5,超过了-D的图距。②BACD成立,A-B、B-C和A-D的图距都符合要求。③ABDC也符合要求。④ACBD不可能,因为A-B只有1.5,C不可能在中间。但此题的答案是五选一的题目,原标准答案为C.,我们的分析是B.、C.都是可以的,原因在于提供的数据不足以确定顺序。遇此情况,应将两个都选择,说明②和③都是可以的,并及时向组委会提出申诉。34.D黑毛×白毛,后代全是黑毛,黑色是显性。F128
回交后得3白︰1黑,因此显然不是一对因子,否则应为1白︰1黑。设为两对因子时,杂种只有产生4种配子时才有可能得到4种组合,也才有可能形成3︰1的格局。而杂种如若能形成4种配子,只有AABB,这4种配子应为AB、AB、AB和AB。设想只有当.和.在一起时形成黑色,单独的A或B都只能是白色,这时回交的结果应为AABB、AABB、AABB和AABB,其结果为3白︰1黑。这种设想是有依据的,即非等位基因之间的互补作用。如为F1自交,则其比例是特殊的A︰7,而不是A︰3︰3︰1。因此亲本为AAB.B和AABB,F1个体为AABB。35.DD正确:因为动物在自然条件下的学习往往同时涉及两种条件反射类型(即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并以操作条件反射为主,这种学习类型就叫试错学习(triA.lAnderror)。这种学习是在动物欲求行为期间由于得到报偿(如食物)而在一种刺激(或场合)和一种活动之间所建立的联系,刺激和活动都发生在得到报偿之前,而且这种活动并不是对报偿的一种遗传反应。由此可见,在试错学习开始之前,动物必须先有某种欲求动机。小鸡学会啄食的过程也属于试错学习类型。A.不对:因为印记是指早成性鸟类(如雄鸡和雁鸭等)孵化后不久的跟随反应。B.不对:因为习惯化是指当刺激连续或重复发生时,一个反应所发生的持久性衰减,就广义来说,习惯化就是动物学会对特定的刺激不发生反应。C.不对:因为通常不把敏感作用看作是一种学习类型。36.D精子与卵有充分接触的机会但精子不能入卵实属配子隔离,而不是生态隔离、行为隔离和机械隔离。37.CC正确,因为臭氧层的形成大大减少了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紫外线辐射,从而使陆地生物的出现成为可能。A、B、D三种条件都不是决定性的和本质性的。38.BB正确,因为浮游植物的叶绿素是绿色的,它主要吸收红光,因此在可见光谱中波长为760~620nm的红光对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最为重要。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波长的光被海水吸收的程度是不一样的,而红光仅在海水几米深处就被完全吸收,所以应选择B.,不应选择A,C和D。39.A植物群落中除了独立支撑的植物所形成的层次以外,还有一些植物,如藤本、附生和寄生植物,它们并不独立形成层次,而是分别依附于各层次中直立的植物体上,称为层间植物。层间植物在热带森林发育最为繁茂,附生植物更是多种多样,附生植物在生态习性上基本上都是喜光的,最适应于寻找和吸收阳光,为此它们大多在群落上层稍有空隙而透光的地方生长,因而又可以称为“填空植物”。所谓“填空”就是善于利用被其他植物漏过而尚未利用的阳光。因此适合于吸收阳光是附生植物这生长型最重要的生态特性。B,C,D都不对。40.A因为在黑暗的环境中生产者不可能进行生产,更不可能进行生殖,而生物Ⅰ在黑暗环境中确实经历了一个数量明显增长的过程,因此,生物Ⅰ可能是生产者的说法是不正确的。B说法和C说法都是有可能的:因为从图中生物Ⅰ和生物Ⅱ的种群数量消长曲线看,两者被合理地看成是被捕食者和捕食者的关系。D说法也是有依据的:因为生物Ⅳ只要以生物Ⅰ,Ⅱ,Ⅲ为食就有可能表现出图中显示的那种种群动态曲线。41.E28
水葫芦移地后的大量繁殖首先是其自身有巨大的繁殖潜力,即具有极高的生殖率,当把这类生物从其原产地移送到一个新地区后,往往会由于失去原有天敌的控制,再加之气候条件适宜而造成该种生物的生殖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使种群数量急剧增加,并能迅速填补和占有新地区中尚未被其他生物占有的生态位,这种情况往往是灾难性的,而且常常是由于人类的盲目行动造成的。水葫芦只是其中一例,其他实例还有水生风信子和野兔等。42.CC正确:因为水体的主要特点是弱光、缺氧、密度大和粘性高,因此水生植物的茎往往靠其柔软和不发达的机械组织来增强其弹性和抗弯扭的能力。另外还要靠大量的细胞间隙来增加体内的通气性能和减轻体重增加浮力。例如荷花,从叶片气孔进入的空气能通过叶柄、茎的通气组织而进入地下茎和根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开放型的通气联络系统。另一类植物如金鱼藻,属封闭式的通气组织系统,这个系统不和体外的大气直接相通,但可贮存由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以)。供光合作用的需要,以及贮存由光合作用释放出来的O2供呼吸用。A.,B.和D.都不对:因为这些植物都是陆生植物,由于陆地环境与水体有很大差别,所以陆生植物与水生植物具有一些完全不同的适应,如陆生植物都具有较发达的机械组织和厚的角质层等。43.CC正确:因为固氮菌与植物共生所获得的好处主要是从植物获取它们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各种糖,而不是从植物那里获取N2,O2和亚硝酸盐。44.B此图是一幅典型的捕食者和猎物相互作用的种群动态图,这种相互关系如用数学方法加以描述就是著名的Lotka-Volterra方程(或模型)。这个方程是由A.J.Lotka和V.Volterra在本世纪20年代提出来的。他们用数学方程说明了在捕食者一猎物系统中,一个物种的种群数量对另一个物种种群数量的反影响。图中的实线代表猎物种群,而虚线代表捕食者种群,最典型的实例就是猞猁和雪兔之间的关系。A.不对:因为寄生物与寄生之的关系虽然与捕食者和猎物之间的关系有些相似,但没有这么典型,情况更加复杂一些。C.和D.则明显不对:在两个竞争种和共生种之间完全没有这种种群动态关系。45.DD正确,因为当两个物种利用同一资源的时候就会发生种间竞争。两个竞争物种的形态越相似,它们的生态需求越是一致,竞争也就越激烈。因此,生态需求极为相似的两个物种就无法在同一生存环境中长期共存,最终总是一个物种把另一个物种完全排除掉,这是一条基本的生态学原理,叫竞争排除原理。这个原理是俄国生态学家高斯在1934年首先用实验方法观察到的,他把两种草履虫共同培养在一个培养液中,用一种杆菌作为它们的食物,培养的结果总是双小核草履虫把大草履虫完全排除掉。其后,巴克在1948年和1954年用赤拟谷盗和杂拟谷盗(两种吃仓粮和面粉的甲虫)混养所作的实验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据上所述,A,B,C.和E都不对。46.C28
C正确,因为在施用了D.D.T以后,D.D.T可通过大气、水和生物等途径被广泛传带到世界各地,然后再沿着食物链移动,并逐渐在生物体内积累起来。D.D.T的一个基本特性是易溶于脂肪而难溶于水,并且性能稳定,难于分解。因此,它极容易被生物体内的脂肪组织吸收,并且具有逐渐浓缩的倾向。当D.D.T随着食物进入动物体内的时候,大部分都能滞留在脂肪组织中,并逐渐积累到比较高的浓度。越是沿着食物链向前移动,D.D.T的浓度也越大,可见,哪种生物位于食物链的最高位(即顶位),哪种生物体内所积累的D.D.T浓度就越高。从图中的食物网结构看,应当选择C.,不应当选择A.,B.,D.。47.AA正确,因为根据群体遗传学的理论,当一个种群处在相当大、雌雄数目的比例适宜并且交配是随机的情况下,群体结构将会世世代代保持在一个理想的平衡状态,这就是D.所说的哈迪一温伯格平衡,但哈迪一温伯格失衡还不是种群绝灭的主要危险。当一个种群的数量有限、甚至很小,而且被周围环境所隔离(一般是地理因素),那么每一个被隔离的小群体首先将面临遗传漂变的作用。群体中基因频率的随机变异,有可能导致有利基因从群体中消失,而那些降低适应性的基因则有可能在某些小群体中得到固定。一旦如此,这些小群体就会完全丧失它们在遗传上起变化的能力,这将意味着这类群体不能通过遗传上的重组来适应环境的变化。因此它在进化过程中的最后命运是丧失遗传多样性而走向遗传死亡,并导致整个群体的绝灭。这就是本题应当选A,而不应当选B,C和D的原因,遗传多样性的丧失是小种群绝灭的根本原因,其他都是次要的。48.AA正确:因为竞争的实质是生物之间对资源(包括食物、养分、水、阳光、空间……等)需求的竞争,因此在没有共同资源需求的生物之间就没有竞争;而在有共同资源需求的生物之间,当资源足以满足每个个体的资源需求时也不会有竞争,只有当资源不足、生物数量相对过剩时才会发生竞争,而且竞争的激烈程度也将取决于生物对资源需求的相似程度和资源量与生物数量的相对比率。因此本题应选择A.。B.不对;因为根本不存在先天的竞争趋势。C.不对:因气候因素是非密度制约因素和非生物因素,而生物竞争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D.不对:因为领域行为和优势等级有助于避免和减少生物之间的斗争,而不会加剧这种斗争。49.CC正确:因为在大量植物死亡后接着发生的就是死亡植物的分解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消耗大量氧气,并导致池塘中的动物因缺氧而死亡,并进一步加剧氧气的消耗,这种正反馈机制往往会造成极大的破坏和整个生态系统的崩溃。A.,B.和D.,E都不对:因为植物的全部死亡不会首先导致二氧化碳、硝酸盐和磷浓度的下降,这些物质是生活着的植物所必需的,植物死亡后,它们的浓度相对说来甚至会有所增加。50.BB正确:因为只有在不同环境中的自然选择才能使生物发生适应性的性状分歧,并逐渐演化产生出许多新物种。A.,C.,D.三项都与新物种的产生无关,因此不会增加物种的多样性。51.DD正确:因为随着生态演替的进行,首先是构成群落的物种数目会逐渐增加,并相应导致群落稳定性的增加、营养级数目的增加和生产力的提高,其他变化还有生物量增加、群落结构的层次性更加明显和复杂、生态位分化和占有更加充分、生物对策逐渐由r对策向k对策过渡等。唯一不是生态演替趋势的就是有机物贮存逐渐减少。52.BB正确:因为在上述动物类群中最早出现在地球上的动物是鞘翅目的甲虫,而不是膜翅目的蚂蚁和蜜蜂,更不是鸟纲中食蜜的蜂鸟。现在生存的甲虫虽然也起传粉作用(如隐翅虫、蓟马、金龟子等),但其作用已远不及蜜蜂重要。蜜蜂和蚂蚁是进化较晚、形态行为更复杂的现代昆虫,它们虽然取代甲虫成了有花植物主要的传粉者,但有花植物进化早期的传粉动物还是较古老的鞘翅目的甲虫,而不是较现代化的膜翅目昆虫。28
53.A哺乳动物(包括人)的红血球的形成场所随个体发育的不同时期而有不同。胚胎时期最早是由胚外间质细胞分化而成。随着胎儿长大,肝脏参与制造红血球。之后脾也参与进来。5个月之后,骨髓成了重要的制造红血球的器官。婴儿诞生后,骨髓成为唯一的红血球制造场所。至成年后,则只有扁骨的红骨髓具有制造红血球的机能了。胸骨、肋骨与椎体均属扁骨一类,故A.为正确答案。54.D心脏的瓣膜主要是指心房与心室之间的房室瓣,左侧为二尖瓣,右侧为三尖瓣,当然在有心室与肺动脉之间及左心室与主动脉之间还具有半月瓣。所有这些瓣膜都是保证血液定向流动的组织,这些瓣膜本身不具肌肉,其张开与否完全是被动的。例如,当心房在收缩后舒张时,其内压力减小,此时,心室开始收缩,于是心室内压力迅速升高,超过心房内的压力,这时原下垂的房室瓣就会被心室内的血液的压力推挤而张开,而房室瓣的腱索与心室乳头肌相联,当心室收缩时,乳头肌也在收缩,将房室瓣拉紧,以防房室瓣向上翻入心房(像大风中的雨伞的翻转),加上此时房室交界处的环行肌的收缩,使房与室的交界处也有所缩小,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就使房室瓣将心房与心室之间的交通完全封闭,防止了血液的倒流(从心室一心房)。由此可见,心脏瓣膜的适时张开是由于在心室收缩时产生的血液本身的压力的作用下使之张开的,放正确答案为D。55.D肾脏是否能充分滤过对血液中正常或异常高水平的葡萄糖含量关系不大。正常情况下,肾脏滤过形成的初尿中含有的葡萄糖在经过肾小管时又会被重吸收回到血液中。在终尿中,正常情况下不含葡萄糖,故与是否充分滤过无关。血液中存在过量的甲状腺素是甲状腺机能亢进的表现,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病人的基础代谢率可比正常人高约20%~80%,并伴有心跳频率增加、神经过敏、肌肉无力、体重减轻等征状,对能量代谢与物质代谢均有显著的影响。据估计甲状腺素每增加1mg就相当于消耗250g葡萄糖,故甲状腺素的增加可能增加葡萄糖的利用率。所以,血液中甲状腺素过量只会减少血液中葡萄糖的水平。有关肌肉在运动中消耗的能源首先是来自肌糖原,由肌糖原转变为肌肉收缩的能量有复杂的过程,并非直接消耗血糖,即使肌肉整个处于休止状态,对血中葡萄糖含量水平的高低影响也不大。而每当进餐后,小肠均吸收多量的葡萄糖,放饭后血液中葡萄糖水平增高。但由于膨岛素的分泌与调节,可使之维持正常水平。血液中葡萄糖水平的高低与胰岛素的分泌是否正常相关,因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的水平的高低是由胰岛素进行调节的,胰岛素一方面可增加血糖的去路,如将葡萄糖转变为糖原或脂肪加以贮存或增进糖的氧化;另一方面还能减少血糖由肝的来源,即可抑制肝糖原的分解等,所以胰岛素可使血糖浓度降低。而血液中维持异常高水平葡萄糖的病人,一般是糖尿病患者,其基本症状为血糖过高、糖尿、多尿、食欲盛、消瘦、虚弱等等,但诸多症状中原发性症状是血糖过高。而血糖过高则是因为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的,故D.为正确答案。56.B生物机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单位是细胞,人体也不例外。构成细胞的基本成分有碳水化合物(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维生素、无机物(如微量元素)和水等。这些物质中有的可在人体中合成,有的必须由食物中提供,例如一些无机元素、一些维生素、8~10种必需氨基酸等,而这些物质是人们存活所必需的。故答案B.是正确的。57.B28
一般温血动物酶的活性与酸碱度、温度等条件有关,就湿度而言,最适宜的范围在35~40℃之间,唾液淀粉酶(人的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可将淀粉转变为麦芽糖)的活性,也不例外。一般酶的活性(酶促反应的速度)在最适温度之前,每增加10℃,酶的反应速度为原反应速度的1~2倍,而超过最适温度,随温度的升高而使酶逐步变性,即可使有活性的酶逐步减少,大部分酶在60℃以上即变性而丧失活性。故可知0℃较30℃,最适温度为远。煮沸之后自然超过其变性的温度而使酶丧失活性。70℃也已超过60℃变性界限,也丧失活性,所以B.为正确答案。58.A所谓基础代谢率是指人体在清醒而极端安静的状态中,不受神经紧张、肌肉活动、食物及环境温度等影响时的能量消耗率。在这种情况下,各种生理活动和代谢率都较为恒定。由此可见A.为正确答案。59.D哺乳动物的受精卵经过早期分裂形成胚泡(见右图),此时相当于低等动物的囊胚阶段。囊壁有厚薄不等的两个区域。细胞较厚的区域称“内细胞群”,内细胞群的细胞将形成羊膜、羊膜腔、卵黄囊、内胚层、中胚层、尿囊和形成胚胎的原条等。薄的部分即为“滋养层”(或称滋胚层),滋养层为胚泡的最外层,它的一部分将发育成胚胎绒毛膜的最外层,直接与母体子宫内膜相接触。由此可见,滋养层是胚胎与母体子宫壁发生关系的第一个结构。60.B外耳壳仅哺乳动物具有。所谓听道应是指外耳道,只鸟类与哺乳类具有,而鱼类仅有内耳。耳咽管是中耳腔连通咽部的管道,而中耳也只存在于鸟类与哺乳类,鱼类不具中耳,故也不具耳咽管。发达的耳蜗管只存在于哺乳类,鸟类相应于哺乳类耳蜗管的感听觉部分是瓶状囊,瓶状囊在鸟类比爬行类有所延长并稍有弯曲,但尚未形成像哺乳类的卷曲的耳蜗管。半规管为内耳中感平衡觉的结构,凡具内耳的脊椎动物中均有,自然鱼、鸟与哺乳动物均具有。61.C从整个纲的水平看,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不具体温调节机制。爬行动物体外所覆盖的鳞片为硬的角质鳞,而且体表是干燥的。另外,爬行类动物的排泄物主要是尿酸而非尿素。爬行动物与鸟类和哺乳类均属羊膜类动物,它们的肾均为后肾,具有肾小管的结构,在由初尿变成终尿过程中具有回收水分及其他有用物质之功用,故而能为干旱地区生活的爬行动物保持体内的水分。当然,爬行动物体制结构中有一系列结构与陆上干旱生活有关,如皮肤缺乏腺体、具角质鳞、排泄物为尿酸等这些结构与排泄方式均有利于其在沙漠中存活。62.B从脊椎动物心脏的系统演化(即由低等动物向高等动物的发展)看,其结构由水生鱼类的一心房一心室到两栖类的二心房一心室,爬行类的二心房与分隔不完全的二心室,至鸟类与哺乳类的完全的二心房与二心室。由此可知上述四类动物中只有两栖动物蟾蜍是两心房一心室动物。63.A28
A正确:抗体即免疫球蛋白,它是由于抗原物质(一般是蛋白质)进入脊椎动物体内而产生的,能特异地与相应的抗原结合。B不对:理由参看A。C不对:血红蛋白是血液中运输氧的蛋白质,它能可逆地与氧结合,而不是固定氧。D不对:血红蛋白不是免疫球蛋白,即不是应答外来的蛋白质(抗原)而产生的。64.AA正确。氨基酸的通式为每一氨基酸的特有性质决定于其特定的侧链R基。B不对,参与蛋白质组成的20种基本氨基酸除脯氨酸(它是一种亚氨基酸)外,其他19种都含有α氨基。C不对:蛋白质中各种氨基酸[与其他氨基酸]所形成的肽键都是同一类型。D不对:氨基酸除侧链R基外其他部分与另一氨基酸只能形成一种共价键,即肽键;至于和其他氨基酸形成其他键(包括共价二硫键,非共价氢键等用B.都与侧链R基相关。65.CA不对:缬氨酸和丙氨酸都是中性氨基酸。B不对:丙氨酸和缬氨酸都能形成α一螺旋,只要不是两个或多个缬氨酸残基(β—碳上有分枝)连续在一起。C正确:缬氨酸的侧链(异丙基)比丙氨酸的侧链(甲基)大,而且它们都是疏水氨基酸,一般分布在蛋白质分子内部,特别是如果分布在活性中心,这样就会改变活性部位的结构而引起蛋白质活性的丧失。D不对:这两种氨基酸的侧链都没有可解离的基团,因此它们的更换不会改变蛋白质的等电点。66.AA正确:由于连续两个或多个在β—碳上有分枝的氨基酸在一起,则使得α一碳原子的附近有较大的基团,这样就造成多肽主链折叠时的空间阻碍。B不对:多聚一L一亮氨酸中的肽键与多聚一L一异亮氨酸中的肽键并无两样。C不对:它们都属于非极性氨基酸,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十分相似。D不对:它们的等电点几乎相等。67.AA正确:琥珀酸是琥珀酸脱氢酶催化脱氢反应中的反应物,即底物;丙二酸在结构上与琥珀酸相似,并能与它争夺该酶的活性部位形成暂时性复合物,但又不被该酶所催化,这种似是而非的“底物”就是竞争性抑制剂。B不对:理由见A。C.和D都不对:调节剂是指一类与称为别构酶的酶结合后能改变酶的催化活性的代谢物。正调节剂是指它与酶结合起激活作用,负调节剂起抑制作用。正、负调节剂本身都不被酶所催化,因此玻拍酸不可能是调节剂。68.AA正确:基因组中能独立进行复制的单位称复制子,每个复制子都含有一个控制复制起始的起点。上图是一个复制单位进行双向、对称复制的图解。大多数生物染色体DNA的复制都是双向对称的。B不对:动物细胞中的DNA合成也是双向的。C不对:DNA合成是在DNA.聚合酶催化下沿5’→3’向进行的,至今尚未发现催化沿3’→5’向进行合成的聚合酶。D不对:图中两条链上DNA的合成方向(5’→3’向)都是正确的。69.C本题并本指出此人工合成的mRNA是均聚物,因此与mRNA中U、C.含量的比例无关,这样就有可能形成下列8种密码子:UUU、CCC、UUC、UCU、CUU、CCU、CUC和UCC。因此,只有C.正确。70.C28
A不对,遗传密码是指支配DNA基因中或mRNA分子中4种核苷酸的线性序列与由它编码的蛋白质分子中20种氨基酸的线性序列之间关系的一套法则,遗传密码本身没有规定DNA复制的机制。B.不对:DNA的复制发生在细胞周期的第一阶段间期中的S期,而不是第二阶段M期,即有丝分裂期。C正确:DNA分子复制时,两条互补链分开,以每条链为模板,根据碱基配对法则,A与T,G与C配对,合成各自的新互补链,这样就准确地复制出DNA分子。D不对:DNA不在核膜内也能准确复制,例如在原核生物以及真核生物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71.BA不对:青霉素不是通过抑制核酸的合成而起作用的。但确有一些抗生素能和DNA结合,使DNA失去模板功能,从而抑制DNA的复制和转录,例如放线菌素D;也有一些抗生素如利福霉素是通过与细菌RNA.聚合酶结合而抑制转录的起始。B正确,在合成建造细菌细胞壁所必需的胞壁质(亦称粘肽)时,有一步是转肽反应,此反应由转肽酶催化,转肽酶的底物之一是D一丙氨酸一D一丙氨酸,青霉素正是它的结构类似物,因此青霉素是作为此转肽酶的竞争性抑制剂抑制胞壁质的合成而起作用的。C不对,理由参见B。D不对:如果真核生物能迅速分解青霉素,那么它就难以成为在人体和其他动物身上起抑菌和杀菌的抗生素作用。72.DA不对:除蛋白质外,还有核酸也会发生变性。它们都是生物大分子,这些大分子的生物功能与它们的空间(立体)结构密切相关。在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的作用下,一旦原有的天然空间结构解体,它们的生物活性立即丧失,不过其一级结构仍可保持完好。B不对:除核酸之外,尚有蛋白质。C不对:脂类物质不属于生物大分子,它们的生物活性不易受一般的物理及化学因素的影响而改变。D正确,理由见A.。73.BA不对:变性是指活性生物大分子的二、三级结构的破坏,如果有四级结构的(如寡聚蛋白质),也包括四级结构的破坏,但其一级结构仍保持完好,因此变性的核酸和某些变性的蛋白质(如核糖核酸酶)当变性因素被除去后又能复性。B正确:理由见A。C不对:变性是由于非共价键(氢键、盐键、疏水相互作用和范德华力等)遭受破坏引起的,因此借助非共价键而形成的二、三、四级结构在变性中都将解体。D不对:虽然变性必定使蛋白质、核酸这些生物聚合物的化学反应性(生物活性)丧失或减小,但造成化学反应性减小或丧失的不一定就是变性作用,降解作用(一级结构断裂)也能引起。74.AA正确:三羧酸循环是葡萄糖的有氧分解过程,糖酵解的继续。糖酵解的产物丙酮酸在有氧条件下进入线粒体内变成乙酸CoA并参加三羧酸循环,连同在呼吸链上的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过程一起,进入线粒体的一分子丙酮酸经氧化脱羧和一次循环,生成CO2和H2O以及15分子ATP。因此线粒体是生物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内供应能量的“动力工厂”。B不对:葡萄糖的无氧分解(糖酵解)过程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C不对: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D不对: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75.BA不对,三羧酸循环不仅是一种核苷三磷酸A.TP的来源(虽然它不是三羧酸循环的直接产物),而且也是某些重要的代谢中间物如A.一酮戊二酸、草酸乙酸等的来源。B.正确:理由见A。C不对:三核酸循环是葡萄糖有氧分解过程,虽然通过三羧酸循环的中间物可以发生糖的异生。D不对:丙酮酸是参加三羧酸循环的次前体,它经氧化脱波变成乙酸COA后则直接参入循环。76.B28
A不对:有氧呼吸是指糖、脂肪酸和氨基酸代谢形成的乙酸辅酶A通过三羧酸循环、电子传递系统以及氧化磷酸化作用产生CO2、H2O和储有可利用能量的ATP。B正确:理由见A。C不对:草酸不是三羧酸循环的产物,也不是它的中间物。D不对:柠檬酸是中间物,但不是产物。77.AA正确:别构酶是一类多催化部位的寡聚酶。这类酶含有两种配体结合部位,一种是结合底物的催化部位,另一种是结合效应物的调节部位。当调节部位结合了效应物,将改变酶的构象并从而改变催化部位的动力学性质,这就是酶的别构效应。这类酶通常在代谢途径中的关键步骤(限速步骤)起作用,这些关键步骤常是反应系列中的第一步或分枝点上的一步。代谢途径的终产物是这些酶的负效应物(抑制剂),它通过别构效应使酶受到反馈抑制,从而调节代谢速度。B不对:别构效应有正的也有负的,可使酶活化也可使酶受到抑制。C不对:竞争性抑制是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分子上的同一结合部位(催化部位)而降低与底物结合的酶分子比例来减少催化速度的。D不对:虽然非竞争性抑制中抑制剂与底物能同时与一个酶分子结合,这一点与别构抑制相似,但两者的速度一底物浓度关系曲线木同,前者是双曲线,后者是S型曲线。78.A此细胞中无叶绿体或光合膜,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A.是正确答案。此细胞中有线粒体,可进行呼吸作用;有细胞核,是真核细胞;有细胞壁,是植物细胞,所以B.,C.,D都不对。79.C线粒体和叶绿体分别通过氧化磷酸化作用和光合磷酸作用将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或光能转变成细胞可以利用的A.TP中的能量,所以C是正确答案。白色体和有色体均无此类功能,所以A、B、D.都是错误的。80.A中心粒存在于细胞质,也存在于整个细胞周期中,因此只有A是正确答案。81.B质粒可独立于染色体,在染色体外进行复制,所以同一种类的不同细胞中可以有数目不同的质粒,所以答案B是正确的。82.DD正确,因为这三种细胞器中都存在DNA.及基因表达的体系,而A、B、C的表述都不完全。83.C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很多影响蛋白质合成的药物都是通过作用于核糖体而起作用的,所以A是正确答案。着丝粒与液泡均与蛋白质合成无关,细胞质包括核糖体,但不如答案C具体,所以A,C,D均非正确答案。84.D主动运输可以逆着浓度梯度和电化学势梯度而进行,需要消耗能量。能量来自于呼吸作用,所以温度对它有促进作用,一般温度每升高10℃,其速率增加一倍。能够抑制呼吸作用的代谢抑制剂也抑制主动运输。主动运输还依赖于专门的运载体(蛋白质),所以会表现饱和现象。上述5句话中,只有D是错误的。85.C细胞周期的S期就是复制其DNA.,即合成其DNA的时期。86.C28
减数分裂后,细胞核中染色体数减半,为12个;有丝分裂中保持原染色体数不变,经三次有丝分裂,细胞核数为23=8个,因此C是正确答案。87.C再生是指受伤害后组织和器官的恢复作用。所以C是正确答案。它涉及细胞分化,但并非细胞分化过程中的生理变化,故B不对。它也不是新老细胞代替的过程,故A和D都不对。88.C二次有丝分裂中,细胞的染色体数不变,均为8条,减数分裂后,染色体数减半,为4条。受精后,染色体数加倍,仍为8条。只有C图符合这一规律,故为正确答案。89.B只有减数分裂后的细胞,才可能有(22+x)条染色体。受精卵、体细胞及多倍体细胞的染色体数均为46或46以上,故A.、C.、D.、E均不正确。90.D甲状腺素是甲状腺分泌的,不是下丘脑分泌的,所以E是错误的。解偶联作用使电子传递与A.TP形成两个过程分离,抑制A.TP形成,而电子传递所产生的自由能全都变成热能。因此甲状腺素浓度过高会引起耗氧量和产热量增加,消耗的食物增加,体表温度升高,逐渐消瘦。因此,A、B、C都是错误的,只有D正确。91.A肾小球毛细血管中血压减去血浆中的胶体渗透压和包曼氏囊内压就是有效过滤压。肾小球血压升高也就是有效过滤压升高,促使更多的液体从肾小球滤过到包曼氏囊内,所以A.是正确的。血液的流体静压力不会促进B,C,D,E所陈述的各项活动。92.E肾上腺分泌的髓质激素可以升高血液中葡萄糖的水平,胰脏中胰岛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可以降低血液中葡萄糖的水平。肝脏可以将贮存的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输送到血液中以维持葡萄糖的水平,也可以吸收血液中的葡萄糖转化成肝糖原。因此参与调节血液中葡萄糖的水平是这三种器官的共同机能。93.D激素按结构可分三类:(1)含氮激素(包括蛋白质、多肽和氨基酸衍生物);(2)类固醇激素,(3)脂肪酸衍生物激素。糖不可能参与动物激素的构成,故选D。94.A由于眼睛从晶状体到视网膜的长度大于平均值,也就是正常值,经过眼睛折光系统形成的物像不能呈现在视网膜上,而是在视网膜之前。应该用一个双凹镜来矫正此缺陷,而不是用双凸镜来矫正。放B错误。远处物体的光经过折光系统形成的物像比近处物体形成的像离视网膜更远,所以视远比视近受到更严重的影响,故C错误。近视眼只是眼睛从晶状体到视网膜的长度大于平均值,使物像不能呈现在视网膜上,折光系统没有变形,不会把圆形歪曲成椭圆形,故D错误。A叙述的是客观事实,故正确。95.C乙酰胆碱酯酶促进乙酰胆碱分解成乙酰与胆碱,它与突触前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以及乙酰胆碱与受体蛋白结合无关。乙酰胆碱酯酶丧失活性后不能分解乙酰胆碱,从突触前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继续对肌肉细胞发生作用,增加了肌肉收缩的持续时间。96.C狂犬病是狂犬病病毒造成的97.E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与轴突的直径有关,轴突直径越大,冲动传导速度越快。98.E28
正确答案应是①,②,④和⑤,胰岛和肾上腺髓质不是造血器官。99.D从胃与小肠来的血液先经肝门静脉进入肝,再经大静脉回到右心房、右心室,经肺动脉进入左、右肺,经肺静脉回到左心房、左心室,经主动脉、大动脉到达右手;所以必须经过肝、心脏(2次)和肺。100.B,D,E引发排卵需要大量的LH,雌激素和孕激素不是排卵所必需的,所以A.不正确。精子与卵的结合通常在输卵管内进行,所以C.不正确。101.核酸——A,D.;蛋白质——A,D;多糖——B,C,D核酸、蛋白质都是没有分枝的线状分子。核酸由不同的核苷酸组成,蛋白质由不同的氨基酸组成。多糖类可能是线状(如直链淀粉、纤维素),也可能有分枝(如支链淀粉、糖元),可能由一种单体组成(如淀粉、纤维素均由葡萄糖组成),也可能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组成(如木一葡聚糖由木糖与葡萄糖组成)。102.A-③,④;B一②;C—③;D一①,⑤①,⑤两句只是图中已有的信息;第⑤句与图无关。第②句是错误的,因为没有基因B,就可能形成酶B,从原料到鸟氨酸的合成途径就断了。第③,④两句是对的,基因A被破坏,无酶A,但鸟氨酸仍能形成精氨酸。基因B.被破坏,则无酶B,加入酶B,仍可保证精氨酸的合成。103.A=36%;B=23%解释:根据Hardy-Weinberg定律:A.p(t)=0.4,p(T)=0.6,TT植物为0.36B.p(r)=0.2,p(R)=0.8,RR植物为0.6420080917TTRR植物为p(TT)×p(RR)=0.36×0.64=0.23104.A一④,B一⑤,C-②,D-①,E-③105.A和C20080917抗体或免疫球蛋白是动物因外来物质的出现而合成的一种蛋白质。抗原或免疫原是能诱导抗体形成的外来大分子。蛋白质、多糖和核酸是有效的抗原。抗体对抗原有高度特异的亲和力。这种特异性是与抗原的特定部位发生结合,这一部位称为抗原决定簇。血红蛋白为脊椎动物体内的一种氧载体(另一种为肌红蛋白),它存于红血细胞中,在血液中起着氧载体的作用。血红蛋白所以能结合氧,是由于血红素(铁一原卟啉Ⅸ)的存在。血红素中有一个铁原子,铁可以处于亚铁(+2价)和高铁(+3价)两种不同的氧化状态。只有+2价的氧化态才能结合氧。血红蛋白由4条多肽链组成,每条链均能结合一分子O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