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00 KB
  • 4页

高中综合(高中)生物用数学方法证明溶液浓度的变化规律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用数学方法证明溶液浓度的变化规律朱海松(九江县第一中学,江西九江,332100)在中学化学中,溶液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混合体系概念。大家经常遇到溶液浓度的讨论和计算,基本概念题较好处理,但若处理不同浓度的同种溶液按不同方式混合后浓度如何变化,大家觉得比较抽象,也都认识到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但往往结论记不牢,易用错用反,笔者认为还是对涉及到的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认识深度不够。下面就这方面问题分4种情形借用数学方法进行推导。一、溶液等质量混合的规律将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W1、W2的同种溶液各取m克混合,混合后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W3为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基本概念W3,也即不同质量分数的同种溶液等质量混合后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其算术平均值。这种情形稍较简单。二、溶液等体积混合的规律将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W1、W2的同种溶液各取V升即等体积混合,混合后的溶液容质质量分数W3为在这里讨论之前必须引进另一个物理量:溶液的密度(ρ)分别设为ρ1、ρ2,而且我们还有一个准备工作那就是大多数溶液浓度与密度的变化呈同一方向移动且ρ>1,如硫酸溶液、NaCl溶液等;也存在这样少数溶液其密度与质量分数呈反方向变化且ρ<1,如酒精溶液、氨水溶液等。4 i)当W1>W2,ρ1>ρ2或W1ii)当W1>W2,ρ1<ρ2或W1ρ2时,W3<结论:(1)当浓度越大其密度越大的同溶质不同浓度的水溶液等体积相混(ρ>1),所得混合后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混合前的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平均值。(2)当浓度越大其密度越小的同溶质不同浓度的水溶液等体积相混(ρ<1),所得混合后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混合前的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平均值。三、浓溶液稀释加水的体积1、一质量为m克的质量分数为W1的某溶液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释为的溶液,则加入水的体积为分析:设加水的质量为xg,根据稀释定律:即x=m,又由于水的密度ρ=1,所以加入水的体积为mmL。2、在质量为m克物质的量浓度为C1的某溶液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释到物质的量浓度为,则加入水的体积为同第二种情形一样,引进密度ρ这一物理量,设加水的体积为Vx,4 即当ρ1>ρ2时,VXm四、溶液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对应规律对于某一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时,溶质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密度也一定,且三者之间存在着对应的转化关系式为:C=ρw/M。若以W1、W2分别表示浓度为amol/L、bmol/L的某溶液的质量分数,且知a=Kb,则W1=KW2吗?利用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转换公式C=ρw/M,设溶液密度分别为ρa、ρb,所以W1:W2ⅰ)当ρa>ρb时,W1>KW2ⅱ)当ρa<ρb时,W12W1D.W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