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21 KB
  • 11页

反渗透地调试运行、及检测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实用标准反渗透的调试运行、膜的检测1.反渗透系统的调试运行反渗透处理系统图见P&ID图。1.1初次起动的设备(1)在反渗透装置初次起动之前,预处理系统必须经过调试和试验,给水水质和给水的流量应能满足反渗透装置运行的要求。(2)在将反渗透过滤器连接到管路上之前,应吹扫冲洗管路(包括反渗透给水的母管和支管)。(3)检查各管路,应按工艺要求连接,各阀门开关状态良好。(4)检查全部仪表应按安装正确并已经过校准。(5)确认高压泵、电动慢开门处于可以立即运行状态,泵进水门处于打开状态。(6)核对联锁]、报警、控制参数和节点已经过正确的设置和整定。(7)各加药储罐应保证2/3以上的液位,并经搅拌均匀,加药的计量和加药系统均处于正常备用状态。(8)运行检测用的各种试剂和仪器、仪表已准备好。(9)核对产品水不合格排放门(产品水出口阀门)是打开的。(10)浓水控制阀应处于适当的开启位置。1.2反渗透装置初次起动(1)反渗透装置的操作方式选择开关“手动---停止---自动”应位于手动的位置。(2)将各种仪表按需要投入运行。(3)各加药单元计量泵投入运行(初始以手动方式调节)。(4)打开冲洗排放门,打开高压泵出口手动调节阀(开度1/3)。现场起动电动开门,在CIP池内灌满UF的出水,启动CIP冲洗泵使水小流量进入反渗透装置,以便将系统中的空气排出(排气约5min,冲洗约30min以上),此时新膜中的保护液也一并冲出。(5)检查系统应无渗漏。至此,排气和低压冲洗结束。(6)关闭电动开门、出水手动阀门,关闭冲洗排放门,打开浓水排放阀(浓水排放阀可全开,微开冲洗排放门1/3)。(7)启动高压给水泵,启动电动开门,手动调节高压泵出口手动调节阀,膜的进水压力升高率每秒须小于10psi,使给水在低于50%给水压力下冲洗反渗透装置,直至排水不含保护液为止(冲洗时间至少30min)。(8)检查各调节加药单元计量泵工作应正常。(9)慢慢开大高压泵出口手动调节阀,同时调整浓水排放调节阀的开度,直至满足设计的进水流量和回收率,同时调节各种药剂加药量至稳定。(10)系统达到设计条件时,检查各段压力,检查总流量、淡水流量和浓水的流量,检查浓水的LSI。(11)系统稳定运行后(大约1h的运行时间),记录所有运行参数。关闭产品水不合格排放阀门,转向正常,反渗透装置开始正常制水。(12)检测每一个压力容器的产品水的电导率,并分析已发生或可能会发生的故障。(13)在运行24~48h后,记录所有的运行数据(给水压力、压差、流量、回收率、电导率等),注意保存起始运行的记录,并取给水、浓水水样、测定成分,核计并比较系统的特性。(14)当反渗透装置的手动停止运行时,首先关闭电动开门,然后停止高压泵运行。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1.3手动启动操作反渗透装置的“手动启动”实际是计算机上的软手操手动启动或通过现场的ET200站通讯接口利用手操器进行启动。启动步骤与上述“初步启动”步骤相同。如果是非长期停运或未经停运保护,操作步骤可作相应的调整。1.4反渗透装置自动启动和停止反渗透装置的自动启动是通过PLC中心控制计算机来实现的。在启动的准备工作全部完成并初次全部完成启动成功后,预处理系统已在运行供水,反渗透装置可以进行自动启动的操作。(1)将反渗透装置的操作方式选择开关“手动---停止---自动”置于“自动”位置。(2)将各种仪表投入运行,打开加药计量泵的出入口门。(3)检查联锁、报警、分析仪表应正常。(4)按下“反渗透启动按钮”,此时PLC程序自动启动计量泵、高压泵、启动电动开门,系统进入脱盐制水运行阶段。(5)需要停止反渗透装置运行时,按下“反渗透停止按钮”,PLC自动关闭电动慢开门,停止高压泵和计量泵运行。(6)每次反渗透装置停止运行后,都要进行低压冲洗。1.5运行方式的调整(1)反渗透装置正常的运行方式是保持流量、稳定水质、取得设计的回收率。如果由于水温的变化或膜的污染结构引起流量下降,可调整给水压力以改善产水量。但不能允许过多的污染和结垢,即不可超过设计压力(或原、初始压力)的10%。(2)如给水水质的变化,当给水TDS增加过大时,为避免膜表面的浓差极化,应该降低回收率,以免造成膜的污染和结垢。(3)通常反渗透的设计水量往往是生产需要的最高量。当正常运行不需要最高流量时,为避免频繁开停设备而降低膜的寿命,除设计上应该设置产品水储存水池以平衡水流量外,还采取了如下措施:1)低给水压力(为节约电力,设计上采用变频电机)运行。在降低产水量的方式下运行,利用事先编制好的PLC控制程序在计算机上进行系统分析,检查各元件是否有回收率超过规定的情况。在低产品水流量的条件下运行,还可能引起产品水的脱盐率降低。低流量下运行还要对各个膜元件的给水/浓水的流量进行系统分析,以避免β值超过规定,引起浓差极化。2)取产品水循环的方法,使一定量的产品水回到给水,这样可维持膜给水压力的恒定,又可使膜表面的给水/浓水流速提高,对膜有清洗作用,而且可改变产品水的水质。(4)工程的运行通常以给水压力最高1.32MPa(191psi)、回收率和产品水TDS为主要控制因素。(5)当给水温度降低时,可借提高给水压力来补偿,但不能超过极限值,如果温度进一步下降,则只能降低产品水流量。当温度高时,则可能引起脱盐率下降。1)温度高时产水量高,脱盐率下降,可借降低给水压力来调节产水量,但要注意又不能使产品水TDS高于设计的规定值。2)停用部分压力容器或减少部分膜元件(以减少膜面积,需要经过系统分析来确定,此时给水压力和产品水质均可保持不变)。而且要注意取出的膜元件的妥善保护。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1)当原水盐分增加时,可采取增高给水压力;当来水盐分降低时,可降低给水压力或提高系统的回收率,或增大产水量。1.6反渗透运行维护要点(1)反渗透系统(聚酰胺膜)给水温度应当小于45℃。(2)卷式膜给水的SDI(30psi)应当小于4.0,必须小于5。(3)给水中不应含有胶体硫。(4)海水膜元件的给水压力不应超过6.9MPa,苦咸水的膜给水压力不应超过4.2MPa,普通水膜元件的给水压力不应超过2.1MPa。(5)运行时渗透产品水的静压力不应超过给水/浓水压力0.3bar。如果在系统设计上装有产品水出口门(在膜化学清洗时关断用),为防止运行人员疏忽,忘记打开产品水出口门,可在产品水管上装设爆破膜,以保证膜的安全(出产品水静压不超过3m)。为了防止膜袋黏结线开裂,并不采取设置逆止阀的方法,黏结线开裂并非由于大流量,而是膜两侧的压力差,逆止阀常常不能瞬间关闭,也不能保证绝对严密,因而不是可靠的办法。(6)膜元件在运行时(特别是启动时)对给水的冲击压力必须设法消除。为了防止水锤的发生,在给水泵的出口上可装行程为25s的电动慢开门,与手动调节阀配合使用(压力上升速度应小于0.69Pa/s)。(7)所使用的水质阻诟剂应该是膜厂家许可的。(8)当连续运行时PH值不应小于2.0,也不应大于11.0。如果需要调节PH值,可用硫酸或膜厂家许可使用的同等当量的酸。(9)回收率应当受盐的浓度的限制,不能超过膜导则的限度。(10)为控制膜的结垢,应控制水中的化学成分(如Ca、Ba或Sr)或采取加阻诟剂的措施。(11)运行中控制SiO2的含量,以防止膜被胶体硅或沉积硅的污染。(12)浓水中可溶硅不应超过150mg/L(25℃)。(13)应避免膜被表面活性剂、溶剂、可溶油、脂类等高分子的聚合物污染。(14)给水中不应含有臭氧、高锰酸盐或其它强氧化剂。(15)给水为地表水源时,要采取消除细菌的预处理措施。(16)对比初始运行产品水量,经过标准化后,下降10%~15%时,要进行膜的清洗。(17)当化学清洗膜或停运时,PH值不应小于1,也不可大于12。(18)当膜被清洗时,不能用阳离子性或非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以及未经膜生产厂家同意的化学药剂。(19)给水流量不应超过膜元件导则规定的流量,以防止膜卷因流量过大而窜出(给水泵的设计流量不应大于导则的规定)。单个膜元件的压降不能大于1.4bar,6个膜的压力容器的压降不能大于4.2bar。(20)膜厂家的湿膜产品要防止干燥,在所有时间内都应保持湿的状态下。(21)更换或新装的新膜,投入运行开始时的渗透水量至少需要1-2小时拍掉,至冲洗干净甚至4h.(22)为防止微生物在长时间停用时生长,膜元件应该浸在保护溶液中,储存溶液中应有含有18%(质量百分数)的甘油和1%的亚硫酸钠(食品级),该溶液也能作为防冻保护作用。在低于10周的短期保护时,1%的亚硫酸钠足以抑制细菌的生长。(23)如果膜元件浸在甲醛溶液中杀菌,在此之前膜必须是使用过一段时间的,即至少是用6h,否则使用膜的水通量降低。(24)用氯(HOCI)泡膜将造成损坏,应禁止。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1)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运行,膜的性能将受到影响,温度对膜的产水量影响可参照温度校正系数(TCF)表进行校正。(2)系统停运时应进行系统的冲洗,冲洗方式有;采用渗透水冲洗系统;采用不开高压泵的低压水泵冲洗(CIP冲洗);采用产品水泵接至反渗透冲洗入口进行冲洗。(3)运行中发现反渗透系统给水不合格时,要在进入UF超滤之前排掉。1.7运行记录(1)启动记录反渗透装置的特性必须从运行开始就记录下来。记录应包括启动时和实际初始运行时的预处理和反渗透的运行数据记录。(2)运行数据运行数据可以说明系统的性能,在整个反渗透运行期间都要进行日常收集,这些数据与定期的分析一起为评价装置的性能提供资料。具体内容包括:1)流量(各段产品水和浓水流量);2)压力(各段给水、浓水、产品水、UF过滤器出口及入口);3)温度(给水);4)余氯(原水、给水);5)氧化还原电位(给水);6)PH值(给水、产品水、浓水);7)电导率/TDS(给水、产品水,每一段给水、产品水、浓水);8)SDI及浊度(给水、UF过滤器前,浓水);9)给水加酸前后的LSI和最后一段浓水的LSI(浓水TDS<10000mg/L),S&DSI(TDS>10000mg/L)。10)每天记录一次:①CI2耗量;②凝聚剂耗量;③酸耗量;④阻诟剂耗量;⑤亚硫酸氢钠耗量。(3)所有仪表和表记的校准必须按照制造商的建议按规定的周期进行(至少三个月校准一次)。(4)维修日志维修纪录是对反渗透装置和机械设备进行问题分析的必备资料。如机械故障时零件的更换、反渗透压力容器/膜元件的更换维修、清洗(清洗剂和清洗情况)、仪表和表计的校准等。1.8异常情况及现场处理(1)发生异常情况时,值班人员应保持镇静,必须在确保各种仪表指示无误、分析数据可靠的基础上,分析故障的原因及时进行处理。(2)如泵发生缺陷时,在允许的情况下应先启动备用泵,其后停运故障泵,进行检查、修理。(3)故障排除后,值班人员应将发生的一切现象、过程、时间、故障原因及处理情况记录下来。1.9反渗透系统连锁与报警(1)高压泵入口压力低,开关的连锁与报警。当高压泵入口给水压力低于0.05MPa时,高压泵自动停运,同时连锁关闭电动慢开门。(2)泵出口给水压力仍高于给水泵的最高压力,高压泵自动停止运行,同时联锁关闭电动慢开门。(3)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高压泵与电动慢开门的连锁与报警。高压泵自动起动时,电动慢开门与高压泵连锁开启,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慢开门未开到位,则报警。当高压泵自动停运时,电动慢开门与高压泵联锁关闭,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慢开门未关到位,则报警。(1)高压泵与计量泵的连锁。在一般的反渗透系统中,包括两套单元制运行的反渗透装置及一套共同的加药系统。加药系统由阻诟剂加药单元、亚硫酸钠加药单元、酸加药单元组成。当有任何一套反渗透装置自动启动时,加药系统由阻垢剂加药单元、亚硫酸钠加药单元、酸加药单元组成。当有任何一套反渗透系统装置自启动时,加药系统中各种加药计量泵联锁启动;当两套反渗透装置全部停止运行时,各加药计量泵联锁停止。(2)给水流量计与计量泵联锁。给水流量计发出的信号控制各种计量泵进行比例加药,各计量泵的加药量随给水流量的变化而变化。(3)给水温度高低报警。装置给水温度高于或低于设定值时报警。(4)给水PH值高、低报警。给水PH值高于或低于设定值时报警。(5)给水氧化还原电位值高于规定值报警。(6)产品水电导率高于规定值报警。、(7)水池、储罐液位报警。当加药储罐液位低时报警。(8)高压泵断电跳闸报警。当高压泵电动机故障时,自动跳闸报警。(9)电动慢开门故障报警。根据时间判断,当电动慢开门打开但不到位时,或当电动慢开门关闭但未到位时报警。1.10反渗透装置一般故障及分析(1)反渗透装置的故障及处理反渗透装置的故障处理及处理见表1.10-1故障处理一览表产品水量盐透过率膜外状(厚度)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处理方法→氧化损伤CI2、O3、KMnO4更换元件、改善预处理→膜渗漏产品水备压、磨损更换元件,改善预处理↑→O型圈泄露不正确安装更换O形圈→产品水管泄露元件安装时损坏更换元件↑↑产生水垢防垢控制不当清洗、改善控制↓→↑产生胶体污染预处理不当清洗、改善预处理↓→生物污染预处理不当改善预处理↓→↑有机物污染原水污染清洗、改善预处理↓→↑油、阳离子聚电解质预处理不当清洗、改善预处理↓↓→压紧现象水锤运行压力高更换膜元件或增加膜元件注:↑增加,↓减少,→不变,主要症状。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1)膜元件可能发生脱盐率下降的原因分析1)膜受氧化。膜受到给水中CI2、Br2、O3或其它氧化剂的氧化损害,会出现高的盐的透过率,并且产品渗透水流量升高,通常前端的膜元件易受影响。在中性及碱性溶液(PH值较高)中对膜的伤害会增大。在膜的清洗时,应严格控制PH值或温度。使用氧化剂杀菌时,对膜的损害是在整个膜上,较为平均。对受氧化伤害的膜,取解剖的膜元件的一小片用亚甲基兰溶液进行板框试验,会发现膜的背面会呈现黑色,而未受伤害的膜背面仍然为白色。采取真空法试验,不能测出氧化性膜伤害。2)机械伤害。膜元件或连接件的机械损坏会造成给水或浓水渗入产品中,特别是在高压下运行时,脱盐率下降,产品水流量升高。机械伤害可经真空试验测出。(2)产品水流量的上升脱盐率下降的原因分析1)O形圈的泄露。O形圈的泄露可用探测技术珍出。O形圈和适配器密封圈是否装配得当,是否受化学品或机械磨损,起停时水锤冲击可能造成膜元件的移动,有时未装O形圈或装配不适当(如O形圈不在应处于的位置)。2)膜卷窜动。膜卷窜动可能造成膜机械损坏。轻者并不一定损坏膜,但严重时,黏结线和膜可能发生破裂。8in的膜元件因进水面积大而受力大,仅靠支撑圈支撑元件之外径,影响较大。而较小直径的膜元件以其产品水管支撑,影响较小。窜动现象可用探测管来判断泄露。3)膜表面磨损。由于最前端的膜元件最易受进水中的某些晶体或具尖锐外缘的金属悬浮颗粒的磨损,此种伤害可用显微镜方式检查膜的表面。当发生此种伤害时,更换膜元件,并改善预处理。管路中的颗粒必须与供水前冲出。4)产品水备压过高。任何时候,产品水必须不超过给水/浓水压力30KaP,否则可造成膜破裂。此种伤害可能用探测管方法判别,再以泄露试验和直观目测确认。将受备压损坏的膜元件的口袋打开时,通常会看到进水侧黏结线、靠近外侧黏结线、外层黏结线及浓水侧黏结线之间的边缘可能破裂。5)靠近中心产品水管的膜叠层破裂。与中心产品水管平行的叠层,因有折叠,会造成膜的破裂,可通过真空试验发现,破裂的原因如下:n开始进水时,水压急剧变化。例如,系统中的空气压力和水的压力增加太快,以致形成冲击。n由水垢或污染物发生的且应力或摩擦。n产品水备压高。n中心膜叠层破裂常在一年以上的不当操作后出现,且通常发生在开/停机次数过高的设备上。(3)产品水流量下降的原因分析1)胶体污染。主要发生在反渗透的第一段,可通过产品水的流量判别,并每日检验SDI。要注意检查SDI过滤膜上及UF膜上的沉淀物,依其性质判断清洗是否正常。2)金属氧化物的污染。主要发生在第一段,检查给水中铁、铝含量,检查给水系统管路材质及防蚀情况,检查SDI过滤膜上是否有沉积物,并经分析采取清洗措施。3)水垢。发生在最后一段的最后一根膜元件上,逐渐向前推移减弱。分析浓水中的Ca2+、Sr2+、SO42-、F-、SiO2、PH值、LSI浓水饱和指数,计算盐类结构倾向。一般水垢的产生较缓慢。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水垢的晶状沉积物、可用显微镜观察或进行化学分析,X光分析鉴定。去除水垢则用酸或碱性EDTA溶液清洗。可以通过调整预处理方式、调整PH值、加阻垢剂或降低回收率来防止结垢。1)微生物的污染。微生物污染系形成微生物黏膜,常发生在膜系统的前端。此时的征兆是:l产品水流量:在给水压力及回收率维持一定时有下降趋势。l给水流量:当微生物黏膜已进一步变成大片生物块时,使之下降。l给水压力:为了维持一定的回收率。必须使给水压力升高。长期增高给水压力会增加清洗污染物的困难程度。l压差:当产生大片细菌粘泥时压差显著上升。l脱盐率:刚开始发生微生物污染时,脱盐率正常甚至升高,当大量黏泥产生时则下降。当怀疑有微生物污染时,应对微生物进行控制,采取系统的细菌检验。并相应地改善预处理,有效地清洗膜元件,包括对预处理整个系统进行杀菌,氯杀菌可用在UF膜以前预处理,RO膜的杀菌可用甲醛。不彻底的清洗与消毒会导致很快地再次被污染。2)停用的保护液保存过久、温度过高或被氧化。采取碱液清洗一般可恢复产品水量。3)干膜未完全湿润。由于聚砜层的细孔尚未湿润,会造成产品水流量太低,应按再湿润方法湿润1~100h。(5)产品水流量下降、脱盐率同时升高的原因及处理1)膜压紧(Compaction)通常会引起产品水流量下降。复合膜较少发生膜压紧现象,但在下列情况下仍有可能出现:a.给水压力高;b.给水温度过低;c.启动高压泵或有空气存在时,给水系统造成水锤。当出现膜压紧、检测膜厚度时,可以看到膜体嵌入渗透通道间隔中的隔网上,此时产品水流不仅受聚酰胺或聚砜层的制约,还因渗透液通道间隔的截面减少而造成流量减少。凡发生膜压紧的元件,需更换或在压力容器的尾端加入新元件。2)有机污染。给水中的有机物吸附在膜表面上,造成水的通量下降,特别易于出现在第一段。此吸附层常常好像一层阻挡透过盐的屏障,有时也会堵住膜的小孔,因而减少的盐的通过。水中高分子量且带有憎水或带有阳电荷基团会造成此结果,如油滴、或有时用于预处理的阳离子型电解质即属此类。此时需检测水中的油滴和有机物TOC,检验SDI过滤膜以及UF膜是否有有机沉淀物,增加SDI和TOC测定的次数并据此改进预处理方式(天然水有机物通常是TOC为0.5~20mg/L,最好降至TOC<3mg/L。当给水当给水油超过0.1mg/L时,必须以活性碳吸附或采取混凝处理(本工程采取的混凝气浮预处理)。当发生油垢而产品水量尚未减少至15%以上时,可用碱性清洗剂,如NaOH(PH=12)去除。发生阳离子聚电解质污染时,可在酸性溶液中清洗,采用乙醇亦可去除吸附的有机物污染物。(2)反渗透装置出现高压差的分析水流经压力容器中各元件形成的阻力(压力损失)所产生的应力作用在每一个膜元件上,并由最末一个膜元件承受上游的元件所形成的总压降所产生的应力,因此最末的元件承受应力最大。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每一个压力容器的压降限定为4.1bar,每一个元件允许1.4bar。超过此值时,即使在很短的时间内,膜元件也会受到机械性损害。小于8in的模元件则常出现膜窜动的现象,甚至端盖也会从包覆层上拔脱。8in的模元件会在玻璃纤维上最薄弱的地方破裂,该处就是末端连接于膜元件的轴向部位。但玻璃纤维外包覆的损坏并不影响膜的正常性能,即使膜元件的膜和流通给水的隔网伸出破裂的包覆层,仍能维持良好的性能。虽然玻璃纤维层的破裂只是一个外表上的问题,但也说明了压差过高最后可能导致水通量降低或盐透过率增大。在流量正常的情况下,压差的上述通常是由于膜元件水流通道的隔网进入杂质、污染物质和水垢引起的,同时伴随着产品水流量下降。当超过膜厂家建议的给水流量时,也会发生过大的压差;当启动时给水压力提升过快,发生水锤压差会很大。如膜上已有污染的垢物时,特别是有微生物污染时压差都将增大。在系统中的空气被冲出之前进行启动,则对膜元件的水力冲击(水锤)也会发生。当停机时,压力容器应破坏容器的真空状态。即使反渗透系统处于一半真空时,而泵也许处在没有或很小的水背压下,水泵也会以很大的速度吸水,而造成泵的水锤现象,高压泵也会被空穴气蚀所损坏。给水至浓水之间的压差表示的水力阻力与给水的流速、温度有关,应该注意保持产品水和浓水有一定的流速。高压差的防止:(1)水垢能造成末端膜元件的堵塞,应于化学清洗控制回收率。(2)阻垢剂沉淀。聚合有机阻垢剂与预处理混凝剂的高价铝离子或残余的阳电荷的聚合絮凝剂接触时会形成胶状沉淀,也能严重地阻塞前端膜元件。此种垢物很难清洗,要连续地使用碱性EDTA或许有帮助。(3)给水/浓水密封损坏可能部分给水、浓水绕过膜元件而减少了膜元件的流速。局部膜元件回收率超过上限,膜元件易产生污垢、水垢。当多元件的压力器中出现一个膜元件堵塞时,下游膜元件由于浓水水流速不足,易产生污垢。密封的损坏是可能由于水锤造成密封圈反转,所以防止水锤是非常重要的。2、膜元件的检测反渗透装置如果在安装、运行和检修过程中未按有关规定进行,那么就有可能导致反渗透装置的泄漏。对涡卷式反渗透装置来说,泄漏的产生可能是由于膜的表面损伤及黏缝开裂,同时也可能是由于产品水管连接处的密封圈泄漏。对管式反渗透装置来说,泄露的产生则可能是由于可能是由于管端密封损坏或管子本身的损坏。2.1取样选择当一个装置运行性能降低的原因还不了解时,此时必须对该系统的一个或更多的元件进行单独分析,被分析的元件是那些在电导上带有突然增大的元件。当一般性的装置损坏时,依据发生问题的位置,检查前端和后端的元件。典型的前端问题是污染,典型的后端问题是结垢。当计划清洗检测时,建议从被清洗元件的相近位置的元件取样,然后元件之一被用于去分析污染层并进行实验室结垢清洗试验,这也适用于其他的元件。2.2泄漏检测对较高盐透过率的元件,应当首先检查在给水/浓水和产品水之间是否有直接的短路沟通,泄露可能发生于膜表面被流过的较大颗粒物质刺穿或擦破的损坏或黏缝破裂,下面的方法可用于检查泄漏或确定膜元件的机械完成性。(1)真空检测通常作为一个筛选产品而并不是作为核实具体泄漏点的一种手段(仅仅是以是否能保持真空检测元件较明显的泄漏)。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步骤如下:1)元件排放内部存水。2)用合适的防泄漏密封帽密封产品水管端,在另一端连接一个真空表和一个带阀门真空来源管。3)元件抽到绝对压力100~300mbar,关闭隔离阀检查真空表读数,注意真空变化的速率,当超过200mbar/min时,表明有泄漏。4)缓慢拆开释放真空,使元件恢复到连接前的大气压力。5)注意检测过程,膜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湿润。(1)涡卷式及管式设备的着色检测法1)适用范围。本法适用于检测涡卷式及管式设备(无论新旧)由于机械性能不完善而造成的泄漏。2)方法叙述。本方法的基本原理是让一种染料流过膜,然后检测反渗透装置产品水中染料相对进水染料的浓度值,如染料的透过率为0.5%就意味着泄漏。3)仪器和试剂。-仪器。一套50ml的平地比色管或适合在590nm波长下测定的光度计。-试剂。染料溶液(甲基紫):将0.1克的甲基紫加入1.5g/LNaCI的水中制备100mg/L染料溶液(如果能取得相同的结果,也可选用另外一些染料)。4)检测步骤-起动反渗透系统,在保证恒定的水流量、压力和温度的情况下加入染料溶液于进水中、使系统平衡30min。-分别取100Ml进水和产品水样品,并记录进水、浓水、产品水的流速、压力、电导率以及产品水的温度。-如果必要,也可将溶液稀释,然后在590nm波长下分光光度计测量进水和产品水样品相对于空白水的吸光度,也可用比色管比较产品水色度及进水经适当稀释后的色度。-试验完成后用水彻底冲洗装置中的染料,冲洗完毕后,使系统压力降为零。然后再断开反渗透系统或对系统进行维修。3、反渗透给水脱氯由于本工程采用的NaCIO消杀生药剂处理反渗透给水,对于我们采用的聚酰胺膜必须脱氯。膜的耐氯限度为200~1000ppm.h,氯的危害程度与水中的PH值有关,因对膜的氧化产物为相应的酸,当碱性条件下更为严重(与碱性条件比较酸性条件对膜的损害较差且适于杀菌需要)。如果水中含有较高的含铁量,因其催化膜的降解过程更应注意。此外,温度高也有严重的影响。水中残留的余氯的去除有通常两种方法:一种是活性炭吸附,吸附时间1~2min,活性炭吸附余氯的容量和周期,大约1g(CI2)/g(活性炭)。当活性炭吸收了2.5g(CI2)/g(活性炭)时,活性炭已遭到破坏。当活性炭吸附不再有效时,往往采取更换,考虑经济上不合算,一般不再生。在活性炭运行过程中,因为活性炭脱了氯,又吸附了有机物变成了细菌繁殖的温床,一旦发现出水中细菌有明显的增大时,还要及时用化学药剂清洗。亚硫酸钠()除氯是另一重要的脱氯的方法,本工程采用此方法除氯,也有使用焦亚硫酸钠溶于水即得NaHSO3。理论上1.34mgNa2SO3可除去1mg余氯,实际上需加入3mg。加入点设在UF超滤后,以便水中的余氯仍能对超滤起到消毒作用。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本工程在RO1进水池循环泵P5813出口管线上加了余氯分析仪(ORP)检测表,在线检测余氯。确保除氯投药量。4、消毒杀菌方式通常情况下对反渗透膜采用以下4种防止微生物污染的特殊消毒杀菌方式,a.定期进行预防性消毒;b.冲击性杀菌处理;c.高剂量亚硫酸氢钠给水处理;d.定期对污染膜杀菌。1)定期进行预防性消毒对反渗透膜采取预防性定期消毒杀菌,其作用较常规的杀菌更为有效。因为杀死单个的、少量的、不成菌落地附在膜上、隔网上或系统管路上的细菌,相比杀死较多的、聚集于一起的菌落、累积已有很厚密的生物膜容易得多。2)冲击性杀菌处理在正常处理过程中,定期采取短暂地加入杀菌剂于给水中。加入的药剂为通常使用的,剂量为500~1000mg/L,每次持续30min,每天一次。加入Na2S2O3应为食品级,可加在超滤前。加入期间可能会影响产品水质,要注意应用时的水质影响。亚硫酸盐对好氧菌(好氧菌生活时需要氧气,有氧时可将有机物分解为CO2+H2O),比厌氧菌(可在无氧的条件下将复杂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有机物和CO2)有效,使用时可检测细菌总数(TBC)以观察效果(自然界中大部分为兼气性细菌,可在有氧或无氧环境中生长)。3)进入反渗透膜前的给水的NaHSO3处理,对于常规处理方式,是为了除去加氯消毒后的残留氯,避免造成膜受氧化而损坏。而采取高剂量NaHSO3处理是为了依靠NaHSO3消毒杀菌,此方式类似于停用时膜的保护和前述的冲击处理,加入量大于50mg/L补偿无氯的防菌缺陷,可有效的防止进入膜的微生物繁殖。还可消除水中的溶解氧,防止膜长期运行中的氧化。由于HSO3-H++SO32-,理解的酸还兼控制碳酸盐垢而代替另外加酸。4)定期对污染膜杀菌采取“定期杀菌”可减缓中等程度的膜污染。一般“定期杀菌”可每隔一个月1次,或相隔时间更短,要根据给水(如污染严重的地表水、废水)或产品水(渗透水,例如医药的纯水)的水质不同而异。这样做会一定程度的影响反渗透的寿命,但其综合效果应是有益的。杀菌的效率取决于下述因素:杀菌的种类、浓度、用量、pH值、温度、接触时间以及存在的有机体类型、微生物生理状态、生物黏膜的存在状态等。一般情况温度越高、接触时间越长、杀菌浓度越高、杀菌效果越好。如生物黏膜陈化后会增大去除难度,需要强化处理。定期杀菌是在运行过程中,当发现反渗透膜已有被污染的征兆时,可以停止运行,进行短期加药处理。其清洗方法与常规清洗过程相同,当确认只有生物污染而无其他垢时,可以省略洗垢的过程,只将备好的1%~3%的甲醛溶液或其他杀菌液,打入并循环1小时,再排出,后以给水冲洗10~15min,至出水品质合格即可投入运行。使用甲醛是因其具有价格低以及光谱杀菌的优点。但对管道,定期用甲醛消毒并不能明显的分支杆菌的繁殖。某些菌用甲醛消毒达96h后,尚有20%幸存下来。甲醛作为定向液可以,可以和蛋白质起作用,这种定像性能使生物膜保持停滞状态而不是解附态。甲醛更大的缺点是它的挥发性,具有刺激臭味,也可导致细菌和酶的变异。甲醛的毒性很大。除了使用甲醛杀毒剂外,还可加入二甲基二硫代氨甲酸钠(SodiumDimethylDithiocarbamate)非氧化性杀菌剂,每星期冲击加入一次,每次1h,剂量为20mg/L。异噻唑啉酮作为杀菌用,商品名为Kathon(市售溶液含1.5%活性成分),用于冲击杀菌和停运时保养,建议浓度为15~25mg/L。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采用H2O2清洗时,其对膜的影响还与温度和含铁量有关,此溶液温度不可超过25℃,试验证明如0.5%H2O2在34℃下,反渗透膜的透过率在过几小时后就可提高,而在24℃时96h后盐透过率仍不受影响。H2O2溶液中含铁或其他过渡元素时,它们会作为催化剂加速膜的氧化破坏。在铁含量较高的水中,以0.15%H2O2在150h后,膜的透过率急剧上升。但使用此杀菌剂时特别注意如下问题:Ø反渗透膜上的管道及其他零件上的沉积物、黏泥在加入H2O2前需用碱性清洗液除掉,以便减少其隐藏的文生物,从而提高杀菌效果,碱性清洗后要冲洗系统。Ø用酸清洗反渗透系统,如以0.1%的盐酸(体积)将膜表面的铁除去,后用水冲洗膜系统。Ø用0.2%H2O2溶液(最好过乙酸)循环20min,此溶液用产品水稀释,用HCI调pH值至3~4,温度保持在25℃以下。Ø膜元件浸泡在杀菌液中2h。Ø用产品水冲出杀菌液,并对整个系统进行冲洗。5、反渗透系统冲洗中消毒杀菌后可能出现的情况(1)活着的浮游细菌被杀死后,结果是产生死的浮游细菌,这些死的浮游细菌就如同活的细菌一样地附着在膜表面上。〔2〕活着的生物黏膜杀菌后,结果是产生死生物膜,这些死的生物膜仍然留在反渗透膜面上,为后来附着到其上的细菌提供培养基和基底,并掩盖培养基的原有表面。〔3〕死的细菌若沉积在反渗透膜的表面上,结果为沉积死的生物膜。〔4〕死的生物膜被去除时,结果为形成死的细菌而在水中浮游。〔5〕死的浮游细菌与氧化性杀生剂反应后,结果是长链有机分子分裂成较小的分子,悬浮溶液可能变为较澄清的溶液。〔6〕杀菌清洗后的细菌被损伤又存留下来,结果会在经过清洗系统中成为生物接种体。〔7〕以为靠完全杀灭靠杀灭所有的细菌,就能消除反渗透膜生物污染,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谬误。引起反渗透膜污染的是生物黏膜,而不论细菌是死是活(活性)。消毒杀菌的根本目的是控制生物黏膜的生长,而不是杀死所有的细菌,亦即即使没有活的细菌(细菌都死亡了),已经出现的生物膜仍可继续形成生物污染的效果,因而控制并削弱生物膜生长才是有效地减少生物膜生长才是有效地碱少生物污染危害的关键。值得注意的是,在反渗透系统中的死端、角落和缝隙都可能带有生物膜,而这些角落是杀生剂不能达到的,这些地方的生物膜对清晰过的系统起到接种物的作用,导致细菌快速的后生长。这里的生物黏膜会保护微生物免受杀生剂的作用,而且缺乏营养又能提高微生物的抗杀生剂的本能。例如,曾发现在反渗透的生物黏膜中的分枝杆菌,当它仍嵌入生物膜内时,抵抗杀生剂的能力有明显的提高。更值得注意的是,市场上宣传的杀生剂效率数据,常常是由以悬浮培养物进行试验取得的结果。这些数据往往高于统一类微生物在生物膜上的杀生效果,大致会高50~500倍。甚至在杀生剂的输送管道壁上细菌仍能存活。文档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