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7 MB
  • 52页

隧道工程突水突泥突石灾害分析与应对.ppt

  • 5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高风险隧道突水突泥 灾害分析与对策二○一○0 目录1突水突泥事故工程案例2突水突泥工程特征分析3突水突泥防范与对策1 1突水突泥事故工程案例(1)渝怀铁路圆梁山隧道2002年9月10日,圆梁山隧道进口正洞下导坑开挖到3414米(DK354+879),爆破后揭示溶腔口,有少量黄泥挤出。会商后施工混凝土挡墙,突然发生大规模突水突泥,瞬间突泥4200立方,最大涌水量710立方/小时,淤积导坑244米,造成多名作业人员遇难,工程损失惨重,影响施工一年之久。突泥点埋深550米。该灾害属岩溶突水突泥灾害。2 开始时突泥照片3 大规模突泥后照片4 (2)宜万铁路马鹿箐隧道2006年1月21日,马鹿箐隧道出口平导开挖到3174米(PDK255+978),注浆加固后开挖出碴时,突然发生突水突泥,瞬间突泥8万立方,最大涌水量72万立方/小时,淤积平导1600米,正洞1000米,造成多名作业人员遇难,经济损失巨大,影响施工一年之久。突泥点埋深约400米。该灾害属岩溶突水突泥灾害。5 大规模突水突泥录像6 (3)宜万铁路野三关隧道2007年8月5日,野三关隧道出口开挖到5444米(DK124+602),出碴时,突然发生突水突泥突石,瞬间涌出泥砂与块石约5万立方,最大涌水量约15万立方/小时,将洞内机械设备冲出500米后解体,造成多名作业人员遇难,经济损失巨大,影响施工一年之久。突泥点埋深约200米。该灾害属岩溶突水突泥灾害。7 8 9 (4)宜万铁路大支坪隧道2008年4月30日,大支坪隧道进口开挖到2771米(DK132+913),注浆完成后进行开挖,专职安全员发现异常,立即下令撤人。随后,突然发生大规模突水涌砂,涌砂量约4000立方,最大涌水量4万立方/小时,淤积长度200米。由于采取了防范措施,未造成人员伤亡。突泥点埋深约160米。该灾害属岩溶突水突泥灾害。10 大规模突水涌砂监控录像11 (5)宜万铁路云雾山隧道2008年7月21日,云雾山隧道出口开挖到3079米(DK245+645),进行超前探孔时,突然发生突水涌砂,涌砂量约1000立方,涌水量约780立方/小时,造成Ⅰ线淹井1035米、Ⅱ线淹井710米。突泥点埋深700米。该灾害属岩溶突水突泥灾害。12 13 (6)厦深铁路梁山隧道2009年3月14日,梁山隧道进口开挖到2505米(DK96+505),出碴时,发生小型突泥,突泥量约200立方。经会商清淤时,突然发生大规模突水突泥,突泥量约8000立方。4月6日再次突泥,突泥量约2万立方,淤积长度230米。突泥后地表坍陷,陷坑面积50平方米,深20米。突泥点埋深270米。该灾害属断层突水突泥灾害。14 大规模突泥后照片15 突泥后地表坍陷照片16 (7)龙厦铁路象山隧道2009年12月24日,象山隧道进口开挖到4468米(YDK24+158),注浆完成后开挖时,初期支护开裂、掉块,发生坍塌约600立方,涌水量约200立方/小时。之后,突水持续变大,最大涌水量约7000立方/小时,隧道被淹。【该注浆段30米(设计开挖25米),上中部已经开挖完成,下部开挖22米(距预设计位置3米)】。突水后地表大面积沉降、坍陷,房屋开裂、倒塌,搬迁800余人,经济损失较大。突水突泥点埋深150米。该灾害属岩溶突水突泥灾害。17 前期突水突泥照片18 突水突泥后地表坍陷照片19 (8)南广铁路白云隧道2010年1月14日,白云隧道出口开挖到696米(DK334+733),爆破后发生小型突水突泥,突泥量约200立方。经会商清淤时,再次发生大规模突水突泥,突泥量约2000立方,突水量约300立方/小时,淤积长度150米,造成多名作业人员遇难。突泥点对应地表坍陷,陷坑面积300平方米,深20米。突泥点埋深80米。该灾害属断层突水突泥灾害。20 大规模突泥后照片21 突水突泥后地表坍陷照片22 (9)贵昆铁路六沾段六盘水隧道2010年2月5日,六盘水隧道出口开挖到632米(DK248+228),后方170米位置初期支护(工20b)破坏坍方,长度约50米,造成8名施工人员被困。该段为充填粘土夹块石溶腔,前期施工时连续发生小型坍方,采取超前大管棚并注浆加固后通过。坍方点埋深约100米。该灾害属岩溶处理通过后坍方灾害。23 坍方照片24 2突水突泥工程特征分析对以上九个隧道,从“地质特征、工序环节、预测预报、工程处理”四个方面进行灾害分析。25 (1)地质特征●水是灾害发生的根源。●隧道埋深大,处于高压状态。●隧道穿越溶洞、断层破碎带或接触带等不良地质体。 综合来看,“高压、富水、不良地质”三者不利组合是诱发突水突泥突石灾害的地质条件。26 (2)工序环节灾害主要发生在开挖或清淤两个工序环节。(3)预测预报从灾害结果来看,几座隧道突水突泥的规模都非常大。加强地质超前预测预报,溶腔或断层等不良地质是可以发现的。27 (4)工程处理九座隧道中:①野三关隧道是突发性灾害。②圆梁山、梁山、白云三座隧道是先发生小型突水突泥,在处理过程中发生大规模突水突泥造成灾害。③马鹿箐、大支坪、象山三座隧道是注浆加固开挖时发生灾害。28 ④六盘水隧道是溶腔采用大管棚注浆加固通过后发生灾害。⑤云雾山隧道是超前探孔时,孔口未安设闸阀造成灾害。 从发生灾害的几种类型来看,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应在超前预报、涌出物处理、注浆质量和开挖支护等方面予以加强。29 综合以上分析,发生灾害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未发现风险源②发现风险源,但技术方案不合理。③发现风险源,但施工管理措施不到位。30 3突水突泥灾害防范与应对要防止突水突泥灾害的发生,必须做好以下两项重要工作:一是风险的识别与评估,二是风险的控制与规避。31 3.1风险的识别与评估(1)设计单位根据地质勘察资料进行隧道风险等级划分,制定技术措施。 (2)由建设单位组织风险评估,并制定高风险安全防范管理专项机制。 (3)对风险隧道进行超前预报专项设计,纳入工序管理。尤其要加强超前钻孔和超前炮孔钻探。32 (4)设计单位作出水文监测专项设计(包括降雨量、涌水量、水压),施工单位负责实施,监理单位负责核查。(5)施工单位对超前钻孔和水文监测的真实性负责,监理单位全过程旁站,设计单位负责地质和水文综合分析。33 (6)施工过程中,预报到溶腔或断层等异常时,由建设单位组织论证,进行风险评估。方案未制定前,施工单位不得将掌子面爆开。34 3.2风险的控制与规避(1)超前预报探测到溶腔或断层时,以及发生小型涌泥时,由建设单位组织研究确定重大技术方案。方案制定应广泛听取参建各方建议,必要时邀请专家论证。方案选择应把安全放在首位。 (2)对极其复杂的溶腔或断层,应进行迂回绕避、增设泄水洞、释能降压和注浆加固等方案的预设计,进行多方案比选。35 (3)参建各方必须严格执行确定的技术方案,落实实施责任制和追究责任制。方案调整必须履行相关程序。 (4)高风险隧道必须建立进洞条件、进洞记录、视频监控、声光报警、应急照明、安全逃生、洞内抽排水等安全保障措施。36 高风险隧道必须在风险的识别与评估、风险的控制与规避的各个环节实行全过程的标准化管理。37 【齐岳山隧道岩溶及断层处理案例】齐岳山隧道全长10.528公里,隧道进口施工中揭示大小溶洞187个,其中22个规模较大。穿越长253米的高压富水断层。隧道施工中,严格实施标准化管理,隧道安全建成,未发生任何灾害。 ●629溶腔处理2006年5月26日,隧道进口开挖到2374米(DK363+629),通过地质超前预报,探测到629充水溶腔。溶腔纵向长12m,最大水压0.68MPa。为制定方案,现场加强超前钻探,判断溶腔型态,进行综合水文地质分析。 水文地质:溶腔主要受地表洼地降雨补给,汇水面积约6平方公里。 经注浆试验,该溶腔采用注浆处理难度大,确定采取释能降压方案处理。2009年10月26日平导贯通后,通过10个钻孔以3000立方/小时排量控制放水,共放水65万方,水压力由0.43MPa逐渐下降,稳定在0.01MPa后,对该溶腔爆破。释能降压后,溶腔水通过横通道排入平导。基底采取加强板梁通过,确保运营安全。 溶腔放水降压照片 溶腔释能降压录像 溶腔释能降压后照片 ●F11断层处理F11断层宽253米,埋深270米,由构造角砾岩、碎裂岩和断层泥组成,超前探孔单孔最大涌水量1800立方/小时,水压力2.3MPa。地面卫星照片 F11超前探孔录像 针对F11断层,制定了“分水降压、注浆加固、交替推进、带水作业”总体施工原则。现场组织专业化注浆队伍,配备高效钻孔、注浆设备,实施信息化注浆,进行标准化管理,安全、快速完成了断层段的处理。 F11标准化注浆照片 为防范风险隧道发生突水突泥灾害,请记住以下关键词。●风险源:水、高压、岩溶与断层●技术方案:释能降压、帷幕注浆●安全措施:进洞条件、超前预报、水文监测、防灾报警●管理制度:专项机制、决策制度、分级督办49 突水突泥灾害是毁灭性的,必然会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工期延误,同时,可能会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和环境影响,因此,避免风险隧道发生灾害,确保工程安全,是我们的首要责任和神圣使命。50 谢谢大家!51